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SCI发表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家庭中的劳动教育

家庭中的劳动教育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7-30 08:51:23

家庭中的劳动教育

家庭中的劳动教育例1

2006年的抽样调查数据显示,贵州省转移劳动力的文化素质远高于农村劳动力的平均水平,以具有小学和初中文化程度的劳动力为主,分别占转移人数的29.7%和53.7%,高中及以上占16.6%[1]。李崇慧[2]等的研究结果也表明,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比例与文化程度呈正比,学历越高,转移的比例越大;目前贵州省转移的农村劳动力受教育水平高于未转移的农村劳动力受教育水平。季勤等[3]通过对贵州省第二次农业普查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具备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外流劳动力增长到 65.9%。这说明目前留守在农村的劳动力素质普遍较低。

针对贵州省农村居民外出工资性收入本文由收集整理正逐步成为农村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而目前留守在农村的劳动力素质普遍较低的这一现象,贵州省农村劳动力转移收入对家庭劳动力文化状况的影响是什么呢?为了回答这一问题,笔者试图通过分析贵州省农村居民外出从业工资性收入对家庭劳动力文化状况的影响,探寻利用贵州省农村劳动力转移改善家庭人力资本的途径,以促进贵州省农村经济的发展。

一、贵州省农村居民外出从业工资性收入与家庭劳动力文化状况

贵州省农村居民外出从业工资性收入呈逐年增加的趋势。下页表1显示,2000年贵州省人均农村居民外出从业工资性收入为117.51元/人,逐年都在增加,2009年达424.2元/人。同时,农村家庭劳动力文化状况也在逐年提高,其中初中文化受教育程度2000年为34.01%,到2009年增长为42.6%。高中文化受教育文化程度由2000年的3.28%增长为2009年的6%,而中专和大专及大专以上受教育文化程度分别由2000年的1.36%和0.21%,上升为2009年的1.8%和0.8%。这说明从2000—2009年,贵州省农村劳动力转移收入增加的同时,家庭劳动力的受教育文化状况也在提高。

但是,农村劳动力转移所得对家庭劳动力初中、高中、中专和大专及大专以上受教育程度的影响是不同的。将以人均农村居民外出从业工资性收入为自变量,记为x,以各受教育程度为因变量,记为y,运用一元线性回归的方法,分析之间的影响程度。

二、贵州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家庭劳动力文化程度的影响

三、结论与分析

将以上方程(1)、(2)、(3)、(4)画图进行分析,其中y1、y2、y3和y4分别表示农村居民家庭劳动力初中、高中、中专和大专及大专以上受教育程度,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当地农村居民外出从业工资性现金收入与农村居民家庭劳动力初中、高中、中专、 大专及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之间呈正相关关系,即随着劳动力外出收入的增加,农村家庭劳动力的文化水平也随之提高。

2.农村居民外出从业工资性现金收入对农村居民家庭劳动力受教育程度的促进作用大小依次为初中、高中、中专、大专及大专以上。考虑到中国九年义务教育政策提高初中受教育程度的影响因素,农村居民外出从业工资性现金收入对农村居民家庭劳动力高中受教育程度的影响最大。劳动力转移所得收入可以促进更多的家庭劳动力获得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农村家庭劳动力的人力资本,提高了贵州农业现代化建设所必需的农村劳动力素质。

3.根据图1所示,可以预测随着农村居民外出从业工资性现金收入的不断增加,当其达到1 400元/人时,其对大专及大专以上受教育水平的影响将大于对中专受教育水平的影响。由于农村居民外出工资性收入正逐步成为农村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那么可以预测劳动力转移所得收入对农村人力资本的影响将越来越大。

四、政策建议

家庭中的劳动教育例2

中图分类号:{G40-0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7-0001-02

苏霍姆林斯基作为上个世纪前苏联最伟大的教育家之一,他的家庭教育思想至今仍然闪耀着智慧的光芒,依旧对我们当今的家庭教育开展有着积极的指导和借鉴作用。由此,笔者通过对当前中国家庭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误区进行反思,从苏霍姆林斯基家庭教育思想中的特色之处得到了以下启示。

一、深化家长对家庭教育功能的认识

苏霍姆林斯基始终强调要重视家庭教育的功能,他认为家庭教育不仅对孩子的童年期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还是家长对社会教育事业的精神力量奉献,也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石与纽带。而现在大多数家长只局限于对家庭教育功能第一层次的认识,即家庭教育就是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和培养,而并未升华到更高的层次。针对这一现象,笔者提出深化家长对家庭教育功能的认识,应从两方面入手。

1.增强对社会教育事业的责任心和义务感。首先应该使家长意识到,家庭教育不仅关系着个体家庭中孩子的成长发展,更关系着整个社会教育事业的发展水平和程度。作为家长,应该把教育孩子当作自己最重要的、第一位的社会工作去做,这是对社会教育事业特殊的精神力量奉献。具备社会责任心和义务感,家长才会重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才能提高家庭教育的效益,进而推动社会教育事业的繁荣,促进全民教育和终身教育社会氛围的形成和巩固。

2.正确理解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者之间的关系。目前仍有一些家长存在着错误的观念,如他们依然认为教育孩子主要是学校和老师的事情;抑或有些家长即便意识到家庭教育的必要性,却不愿意花费时间与精力去跟学校和老师认真沟通孩子的情况,总以各种借口推托。他们往往忽略了家庭教育与社会、学校的联系,意识不到三者紧密联系的重要性。所以,正如苏提出的那样: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石和纽带。家长只有真正理解了这些,才能跨出从根本上改变三种教育之间长期分离现状的第一步。

二、加强对孩子的劳动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十分重视劳动锻炼,他提出劳动锻炼应成为家庭教育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对孩子的劳动教育,就要从小培养孩子的劳动义务感。因为他已用实践证明,劳动具有很强大的教育作用。眼下的家庭中多独生子女,娇生惯养、躲避讨厌劳动,心安理得地享受着由父母辛勤劳动换来的舒适生活。针对这种现象,笔者建议家长应从以下两方面入手来加强对孩子的劳动教育。

1.增强孩子的劳动意识,培养其劳动义务感。家长应尽早教育孩子,劳动是一件光荣的事情,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是通过劳动创造得来的,没有白来的食物,让孩子在意识和情感上热爱劳动。如教导孩子要积极参与家务劳动,使其明白自己是家庭成员之一,也应为这个家庭的干净整洁付出,在劳动的过程中增强孩子内心的劳动义务感。

2.引导孩子积极参与劳动锻炼。作为家长,应该正确地引导孩子参与劳动锻炼。如,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可以锻炼孩子的体力,克服懒惰;适度的社会劳动,能让孩子体验生活,体会父母工作劳动的不易;尤其鼓励进行手脑并用的劳动,发展孩子们创造性的思想,培养高尚的情感等。家长应该明白,使孩子尽可能地参与到劳动锻炼中去,是家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重视孩子精神世界的发展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家庭教育不仅要教给孩子知识、技能,更要重视孩子的精神世界,使得孩子能够实现全面和谐地发展。这对当前中国家庭教育中存在的家长片面强调孩子智力的发展,盲目追求高分数,满足孩子的物质要求,却忽略对孩子精神世界的引导有很大的启示。

1.保护孩子心灵的纯洁性,提高其道德修养。当今社会,物欲横流、拜金主义盛行,孩子的心灵不可避免地受到了污染。他们也开始变得虚荣攀比、自私自利、沉迷于享乐之中,失去了精神信仰和支柱。这无疑是危险的,家长一定要注意防范,如,教导孩子信奉善良,防止心灵空虚;培养孩子良好的情感,学会同情理解他人,防止麻木不仁;教育孩子善于控制自己的愿望,防止孩子变得自私自利;等等。

2.教会孩子独立思考,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独立思考,是一个孩子进行是非判断的关键能力。只有具备了这一能力,孩子才能逐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免于不良思想和风气的毒害和侵蚀。作为家长,尤其要重视这一点。当遇到问题时,要教导孩子先冷静下来,试着去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找出解决方法。凡事多独立思考,用正确的价值观做出判断,形成自己的思维方式。

四、家长要正确地爱孩子

苏霍姆林斯基曾明确指出,家长应该明智地爱孩子,要正确地使用自己的权力,对待孩子应该做到“热情关怀和严格要求、和严厉相和谐”。然而在当前的家庭教育中,对孩子如皇帝般一味娇宠溺爱的家长大有人在,对孩子严厉要求甚至不惜棍棒相加的家长大有人在,忽视孩子的精神需求、只用物质弥补亲情的父母也大有人在。对于这一现实问题,苏霍姆林斯基的家庭教育的原则也深深地给我们以启示。

1.家长要正确地使用权力。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监护人,自然有权力教育孩子,甚至是在必要时采取合理的惩罚措施。虽然家长爱孩子是不容置疑的,但切不能让爱成为孩子的精神桎梏。溺爱最终带给孩子的是与年龄不相符的幼稚和自私自利;专横的爱让孩子的心灵遭到破坏性的伤害,棍棒带来的后果往往是变本加厉的叛逆与反抗;而赎买式的爱更是带来孩子精神的空虚和情感的冷漠。家长一定要避免以上这三种形式的“不明智的爱”。

2.家长应该尊重孩子。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不要把儿童永远当儿童看待。孩子也会逐渐长大,他们也需要个人的空间,也有自己的秘密和隐私。所以家长也要学会尊重孩子,理解他们内心的想法和愿望。千万不能因担心孩子太小,不能正确处理事情,而一味地干涉并“全权”。这样反倒会让孩子厌烦,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会愈加逆反。父母对待日益长大成熟的孩子,一定要多聆听,多交流,尽量去建立和谐、民主、融洽的家庭关系氛围,而不是用家长的绝对权力去压制和禁止。

参考文献:

[1]胡继渊,陈文彬.苏霍姆林斯基的家庭教育理论和实践初探[J].外国教育资料,1993,(4).

[2]唐其慈.苏霍姆林斯基的家庭教育思想初探[J].比较教育研究,1982,(4).

家庭中的劳动教育例3

落实素质教育从本质上讲就是要坚持教育政策的整体性,坚持教育内容的全面性和坚持教育途径的多样性。教育的整体性是指面向全体学生;教育内容的全面性是指促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主动、和谐地发展;教育途径的多样性是指教育不能单靠课堂书本教学,还要让学生到实践中去。针对教育途径的多样性,同志曾深刻指出:“如果只是让学生关起门来读书,不接触社会实践是不利于他们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

基于上述认识,我校的教育教学目标,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科学文化素养,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比较熟练的职业技能,具有继续学习的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立业创业能力。而要达到这一系列的目标就必然需要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教育。但是,纵观职校现状:在当今社会生活急剧变化的大环境中成长起来的青少年,尤其是职校学生,他们聪明活泼,见多识广,但对社会缺乏本质的认识和真实的了解,缺乏坚忍不拔的意志和顽强进取的毅力;他们不愁吃穿,生活优裕,但缺乏艰苦奋斗和吃苦耐劳的精神,独立能力差。这些个上的缺失导致了社会实践教育难以顺利开展。究其个发展至此的原因,有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有学校本身存在的教育缺陷……但更重要的原因是家庭教育的失败,家庭教育是社会实践教育的根源,家庭教育走进误区,将直接影响社会实践教育的质量。

所谓社会实践是以“学会生存、学会学习”为目标,以学习者的兴趣与关心等内部动机为基轴,在课题学习中不受学科分科的束缚,通过实地调查、亲身体验、信息技术应用等过程,综合地运用各个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开展活动。

按照传统观念,家庭教育是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其中首先是父母)对其子女实施的教育。而按照现代观念,家庭教育既包括:一、生活中家庭成员(包括父母和子女等)之间相互的影响和教育;二、专门从事家庭教育的教师对子女的教育。

家庭教育是社会实践教育实效的有力保障。社会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农村学生和城市学生到同一工厂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从整体情况来看,农村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能力水平明显高于城市学生。这根源就在于农村、城市两种家庭教育的方式、方法不同。城市的孩子,生活条件好,衣食无忧。家长以“包办代替”包揽孩子衣、食、住、行,怕孩子脏着、累着而不让他们沾家务劳动的边,所有的一切,家里人都会为他安排好,只希望孩子能读好书,但往往小皇帝、小公主们沉迷玩乐,不争气,习惯于“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而农村的孩子,家长从小就开始培养、教导他为家庭分担家务,“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很多事情都是靠自己努力解决,因此他们的独立能力和实践能力得到不断提高,这就保障了农村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实效性。

家庭教育是社会实践教育的基础。众所周知,西方国家的青少年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能吃苦耐劳,遇事镇定沉着,能与周围人们和谐相处,有作为社会成员而独立存在的信心和勇气,有克服困难的毅力。与此相反,中国的青少年乃至大学生,虽然学业上不亚于西方,但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却表现出独立生活能力差,缺乏自立意识,依赖性强,做事被动,胆怯等等。究其原因,在于家庭教育观念的不同。西方国家家庭教育的着眼点在于引导孩子打扎坚实基础,培养孩子成为具有适应各种环境和独立生存能力的社会人。基于这种观念,西方国家的很多家庭都十分重视孩子从小的自身锻炼。他们普遍认为,孩子的成长必须靠自身的力量,因此,要从小就形成自立的意识和独立生活的能力。锻炼包含着多方面的内容,诸如劳动锻炼、坚强意志的锻炼、忍耐力和吃苦精神的锻炼等等。但最重要的是适应各种艰苦环境和劳动能力的锻炼。通过参加劳动,让孩子从小就形成独立的劳动意识、劳动技能和爱劳动的习惯;学会在劳动和艰苦的环境中去克服困难,磨炼意志,发展各自的才能和特长,增长才智,并形成刻苦、节俭等品质。就是在这种潜移默化的过程中,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促其成为具有独立生存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公民,为今后走向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与西方国家相比,中国的家庭教育

观有很大不同。中国的家庭教育往往着眼于孩子将来有出息、有个好职业、一生能在顺境中度过。基于这种期盼,多数家长认为,父母对孩子的责任就是让他们生活得好,除了学习,什么都不让孩子干,能给他们多少幸福就给他们多少幸福。一句话,若能给孩子创造最优越的生活条件,再苦再累也心甘情愿。至于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对未来社会的适应能力则很少考虑,有的甚至不考虑。

家庭教育是社会实践教育创优的前提。事实证明,日本的孩子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屡创佳绩,而中国的孩子却表现出独立生存能力差,面对困难无所适从,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两种不同的家庭教育。日本孩子自我管理出色,拉练中集体动手准备野餐,有的孩子带病坚持拉练,个个都能吃苦耐劳,意志坚强。这并非一日之功,而是平时吃苦锻炼的结果,也是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密切配合的结果。欧美等国的儿童、少年,从小就从事送报、打工等劳动,这本身就是一种吃苦精神的磨炼。在寒冷的冬天,当中国的同龄孩子可能还在热被窝里熟睡时,他们早已起来挨家挨户去送报了。这对娇惯子女的中国家长是难以接受的,甚至可能有人认为这是“残忍”的。这些都充分证明了家庭教育是社会实践教育的前提,家庭教育做得好,社会实践教育必然屡创佳绩。

基于上述情况,家庭和学校应如何做好家庭教育和社会实践教育工作,使两者能和谐发展呢?

一、家庭教育

(一)家长要重视对孩子的劳动教育

劳动是中华民族的美德,现代中国人的劳动意识淡漠,劳动能力、自理能力差。生活中有许多本该由孩子自己承担的责任,被家长包办代替了,使得孩子在这个年龄阶段应当具备的劳动能力减弱或丧失。这是因为我们的家长没有意识到劳动是孩子应尽的义务,家庭是由家庭成员组成的,每个家庭成员在享有家庭权利的同时,也应承担家庭责任,孩子即使年幼或者未成年,他也是家庭成员,他也应该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儿,因为这是他应尽的义务之一。从另一角度来说,劳动是儿童生活的基本权利,因为孩子在劳动中学到知识,获得乐趣,因此,父母不要剥夺孩子参加劳动的权利。劳动教育是家庭教育的重要部分,对孩子今后的成长大有好处。

(二)注重与孩子的思想、情感交流,鼓励孩子参加实践

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者,家庭是学生生活、学习的主要场所,经济上的联系,生活上的依赖,使孩子和家长形成了极为密切的关系,极易接受家庭的教育和影响。家长鼓励孩子参加社会实践,对孩子进行思想上的动员和引导,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参与态度,这是孩子参加社会实践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点。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是父母与孩子互动的过程。孩子在参加社会实践之后,父母一定要倾听孩子的感受,与孩子进行思想、情感的交流,帮助孩子总结和提高。父母对孩子进行教育,一定要注意与孩子建立良性的积极的双向沟通关系,这样才能有利于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使教育活动能在父母、子女之间顺利进行。

二、学校教育

(一)学校教育要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

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学校起主导作用,实践活动在学校教育中不是没有得到开展,而是存在形式单一、内容不广、影响不深的缺陷。这源于社会支持不够、学校改革力度不够、家庭渴求愿望不够。因此学校在办学思想上应重视社会实践,在活动组织上做到求实创新,做到排除万难,坚定信心,开拓新颖、简单可行的实践方式,才能争取到社会、家庭更多的信任,把培养学生的任务扎扎实实落到实处。

(二)充分发挥学校在指导家庭教育中的作用

家庭中的劳动教育例4

二、外部性、劳动力流动与教育溢出效应

从教育的性质来看,教育被普遍作为一种介于“私人产品”与“公共产品”之间的“准公共产品”,或者说教育既具有一定的“内部性”,又具有一定的“外部性”。从“内部性”的角度看,通过投资与接受教育完成其劳动力尤其是智力的再生产,从而获得一定的社会地位,取得一定的经济收益。同时,教育又具有很强的“公共性”,教育本身就具有正外部性,除了提高社会生产率外,教育的外部性还表现为教育可以增加税收,提高社会内聚力,保持和发扬民主自由,降低犯罪率,改善社会治安状况,促进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等等。概括起来讲,教育的外部性表现为人力资本的外溢现象,这种外溢进而增进整个社会的福利,这决定了教育投资可以作为国家的财富和公共需要的资源,因而教育的私人投资就具有对社会的溢出效应。不但教育的外部性使家庭的教育投入产生对社会的溢出效应,同时,劳动力的地区和城乡流动又产生新的教育溢出,即随着人口的流动,教育的社会收益流入其他地方,使其他地方获益。我国教育体制是一个区域二元分割的结构,与户籍制度相适应,我国在教育上实行“属人原则”,即本地区的公共教育资源只对本地区的居民开放,排斥非本地居民,而在国民经济核算上则采取“属地原则”。教育所传授的知识和技能是与劳动者联系在一起的,当户籍制度把剩余劳动力限制在本地区时,教育的外部收益范围有一定局限,区域外溢性不明显。随着对流动人口控制的放松,除了通过升学和高层次人才的流动外,剩余劳动力的城乡和地区流动更值得关注。从劳动力流动的特征来看,首先是由农村向城市流动,城镇是劳动力流动的主要目的地。第五次人口普查显示,在9300万流动劳动年龄人口中,流向城镇的人口为6700万人,流向农村的为2600万人。2005年全国的流动人口为14735万人,其中有50•1%是农村到城市的迁移。其次,是由欠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流动。东部沿海地区以其在劳动力成本上的比较优势(吸引外国投资)参与国际分工,发展制造业,特别是出口加工业,并吸引区域内外的要素尤其是劳动力要素向东部汇集,形成劳动力流动的“拉力”。2005年,跨省流动人口为4779万人,在所有流向东部地区的迁移者中,东部地区各省之间的流动占17•9%,来自中西部地区的迁移者占82•1%,劳动年龄人口跨地区流动方向主要是从中西部地区流向东部地区。人力资本理论强调经济增长不仅与劳动力的数量存在密切关联,而且与劳动力的质量密切相关,因此“劳动”实际上是一个数量与质量相统一的概念,而非单一的数量概念。从亚当•斯密到马歇尔以及其后的经济学家,无不肯定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在经济增长中的决定作用。我国人口的流动规模逐年增加,接受过教育的劳动力大批进入城市或由中西部进入东部发达地区打工,这些“廉价”而具有一定技能的劳动力为流入地经济的发展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劳动力的地区与城乡流动,在资源得到有效配置的背后也是弱势地区教育产生溢出效应的过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2006年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目前的进城务工人员达到1•2亿,到2020年,预计将有3亿左右农村富余劳动力到城镇寻求非农业就业的机会。在过去20年中,城乡之间的劳动力流动对中国GDP增长的贡献为16%左右。再从区域流动看,如果以全部人力资本的存量作为创造财富的来源,在主要外来劳动力输入省份的GDP中,由外来人力资本创造的比例在20%以上,其中,上海和广东的比例达到了39•84%和27•52%。大量流动的劳动力在为当地创造出社会财富的同时,也提供了庞大的税收,从而为社会事业的发展提供了财力资源。这时的教育已经突破了地方公共产品的范围,成为全国性的公共产品。劳动力的流入地区享受着输入地教育提供的社会收益,却并不需要为之提供资金等支持,这样的制度显然有悖于公共产品的提供原则。

三、溢出效应下的教育投资决策与教育贫困

教育发展主要取决于家庭和社会对教育持续不断的投入。一般认为,家庭的教育决策是对子女人力资本投资的理性选择过程,而选择的依据是对教育的投资回报率或未来受教育所获得经济机会的预期,以及教育的直接成本和机会成本。这就决定了教育具有更显著的内生化特征,是社会经济内生的产物。从居民的微观层面看,教育之所以会成为多数居民的头号家庭开支,不仅是出于社会人本身的权利需求,其中更隐含了家长的心理预期:知识是可以改变子女命运的,即人们希望不断累加的教育投入能在若干年后给子女带来一个较为优越的工作和生活,对贫困家庭来说,这也可能是改变家庭社会地位的唯一路径。我国在非义务教育阶段实行成本收费政策,特别是对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弱势地区,居民分担相对较多的教育成本,而这又直接影响到了家庭的教育支出。在这样的融资结构下,农村家庭与城市家庭相比,弱势家庭与其他家庭相比,在教育投资上更容易受信贷约束,面临着更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更重要的是,由于种种原因,贫困家庭的子女在接受教育甚至是高等教育后面临就业困难或回报甚低,这使贫困家庭面临着更大的困境,在高负担的背后是弱势家庭承担了巨大的教育风险。如果说教育的外部性使弱势家庭的教育投入低于社会平均的教育私人投入曲线,那么,在现阶段,农村生源和城市贫困家庭的子女在接受教育甚至是高等教育后面临就业困难或回报甚低,这使弱势家庭面临着更大的困境。从私人投入看,作为承担风险能力最弱的弱势家庭付出的投资得不到合理补偿,降低了弱势家庭投资教育的激励。作为一个整体,农村家庭与城市家庭相比处于弱势地位,家庭对子女的教育投入在城市和农村之间差距明显。1995年,城市和农村家庭的人均教育支出分别为173•40元和56•78元,农村与城市的差距是113•62元,到2005年,城市和农村家庭人均教育支出分别为551•82元和148•57元,农村与城市的差距是403•25元,绝对差距增加了3倍多。尽管城乡家庭,特别是城市家庭的文化教育支出并不完全用于子女的教育,但对子女的教育的投入无疑是其中最重要的支出,对子女教育投入的阶层差异可能比图2显示的略微小一点,但扩大的趋势却是不争的事实。但阶层性差距更体现在城市和农村内部,低收入家庭与高收入家庭相比处于弱势地位,与城乡差距的趋势相类似,10年来,从高收入家庭与低收入家庭教育支出的差距看,农村的阶层差距扩大了3倍,而城市则达到了4•5倍。教育的外部性的存在使弱势家庭的子女教育同样对社会非常重要,但教育投资风险和自身的承担能力的不足却使弱势家庭的子女教育日益边缘化。从公共投入上看,劳动力的地区和城乡流动使教育的外部溢出效应明显,而溢出效应影响了弱势地区政府的教育投入,使弱势地区的教育面临着资源严重不足即教育贫困的问题。与城市相比,农村整体上是弱势地区,基于调动地方政府办学积极性而建立的分级办学制度,必然造成各地区对教育资金投入上的城乡差距,而这种差距直接表现为在校学生人均财政教育经费的差距。就全国范围而言,1997年,初中学生的人均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城市与农村的差距分别为105•17元和98•96元,到2004年,两者的差距进一步扩大到215•91元和207•18元。如果将公共投入的比较放到劳动力主要输入和主要输出省级行政区之间,那么区域之间的分化将更加令人吃惊。2004年,财政预算内上海市初中学生的人均预算内经费支出高达3554•20元,而四川省的初中学生人均预算内经费支出只有430•97元,相差8倍左右。劳动力主要输入和主要输出省级行政区之间随着教育程度的提高,区域教育公共投资差距的绝对值在逐步拉大,表明溢出效应越高,教育溢出区域的教育公共投入的激励越低。一方面,教育的现有差距依然存在;另一方面,作为主要投资来源的政府和家庭的激励程度的降低又进一步恶化了教育投入不平衡的程度,“教育贫困陷阱”的存在就成为必然。教育的发展程度取决于由经济发展所决定的教育的投入程度,而经济的发展又受到教育发展所决定的人力资本积累和分布的影响。教育贫困会随着经济的非平衡增长而逐步扩大,教育贫困和经济贫困相互强化,欠发达地区和贫困家庭有陷入低发展和贫困陷阱的危险。

四、外部性内部化与教育补偿机制

消除我国教育贫困问题的特殊性在于,作为一个幅员辽阔的大国,不但城乡差别明显,而且各地还存在基于不同的资源、环境、历史、文化的发展差距。在差异性极大的现实中,仅靠同等对待的平均推进策略,企图通过社会发展自然地缩小和弥补差距的设想是不现实的。同时,教育的外部性和投资风险又降低了弱势家庭和弱势地区教育投入的积极性,因此,政府必须有对弱势家庭和弱势地区的补偿性的倾斜政策,或者说,在我国这样发展差距极大的人口大国,必须同时使用“发展性”和“补偿性”两种准则,才能有效地促进普及教育,增进教育公平。在经济学上消除外部性的方法就是外部性内部化,实际上就是要建立针对弱势家庭的风险性补偿机制,以及针对弱势地区的区域性补偿机制。

1.外部性内部化与弱势家庭的风险补偿机制

家庭中的劳动教育例5

中图分类号:F08;G40-05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1096(2002)06-0018-04

一、教育与教育消费

教育是为了满足一定的社会要求和提高人类的知识与技能,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 培训,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劳动者的社会活动。教育最早起源于生产劳动,最早期的教育也就 是老一代劳动者通过向新一代劳动者传授生产经验与生活经验实现的。可见,教育最初就是 具有生产属性的,后来随着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逐步分工,教育与生产劳动逐渐分离,出 现了专职从事教育的机构与场所。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教育呈现出越来越强的生产力属 性。

对于教育的生产力属性,西方早期的经济学家如威廉・配第、亚当・斯密、李嘉图与马歇尔等作过论述。马克思更认为,教育是提高劳动力再生产的基本途径和手段,是使劳动者获得全面自由发展的必要过程和必经手段。在现代社会,教育的生产力属性更加明显。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科学技术的生产、积累、更新、进步等都直接依赖于教育的发展,教育不仅是知识生产力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且具有直接的生产力含义。

正是由于教育的生产力属性,教育消费才有了消费与投资的双重属性。所谓教育消费,是指为获取知识与技能,教育者本人或家庭用于教育方面的各种货币支出。教育消费既是消费,也由于其形成人力资本的作用同时也是投资,或者说教育消费是投资性消费。所谓投资性消费,就是既能满足人们目前需要又能形成未来生产能力的消费。教育消费通过影响劳动者的未来消费能力即获取收入的能力与消费偏好为其提供长期消费收益,同时,教育支出能提高劳动者的未来生产率和相应的更高劳动收入为其提供长期资本收益。

二、教育消费与收入分配

教育消费与收入分配状况有着密切的关系,收入分配状况决定了可能达到的教育消费水平。从宏观角度上讲,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收入分配状况决定了这个国家或地区可能达到的教育消费水平。从微观角度上讲,一个家庭对教育消费可能作出的支出,受到这个家庭收入水平的影响。如果以教育消费的货币支出额来计量教育消费水平,那么在收入分配水平与教育消费水平间就存在一定的函数关系,即教育消费函数。

如果以Y表示教育消费水平,x表示收入,则教育消费函数可以表示为

Y=F(x),其中x>0,dY/dx>0,d2Y/dx2≤0

教育消费函数是一个拟凸函数,其一阶导数大于0,二阶导数小于等于0。教育消费函数的这种性质有着明确的经济含义,即教育消费水平随着收入水平的增长而增长,教育消费水平增长的速度大于收入水平增长的速度,但是这种增长的速度随着收入水平的增加而递减,即家庭教育消费水平增长的幅度随家庭收入水平增长幅度的进一步增加而降低,也就是说,收入水平越高,教育消费水平的增长幅度越低。而且,家庭教育消费支出负担率与收入水平呈反比,即家庭收入水平越低,家庭教育消费支出占家庭全部消费支出的比例就越高;家庭收入水平越高,家庭教育消费支出占家庭全部消费支出的比例就越低。

具体而言,教育消费水平与收入分配水平间存在以下关系:

1教育消费水平随收入水平的增长而增长

教育消费水平随收入水平的增长而增长,表现为教育消费水平对收入水平的边际倾向大于0。教育消费水平对收入水平的边际倾向dY/dx,表示后者增加l单位引起前者增加的单位数,即收入增加额中教育消费水平增长的比例。dY/dx>0,说明家庭教育消费水平随家庭收入水平的增长而增长。

2教育消费水平随收入增长而超前增长

教育消费水平随收入增长而超前增长,集中体现为教育消费水平的收入弹性大于1。教育消 费水平的收入弹性,指当收入增加1%时,教育消费水平提高的百分数。即教育消费水平的 收入弹性:

E=dlnY/dlnx

=xdY/Ydx

当我们把教育消费函数设为一次齐次线性函数时,可以具体估计出教育消费水平收入弹性的数值。假设Y=bO+b1x,其中bO0.bO=

那么

E=dlnY/dlnx

=xdY/Ydx

=1-bo/Y①

因为b01

经过计算得出教育消费水平的收入弹性大于l。这表明当收入增长一个百分点时,教育消费水平的增长超过一个百分点,即教育消费水平的增长速度大于收入水平的增长速度。由此可以得出一般结论,教育消费水平总是超前于收入水平的增长而增长,这符合我们的通常的看法,这也说明,教育消费一般要保持适度的超前增长。推而广之,就一个国家或地区而言,教育消费水平的增长也将随收入水平的增长而增长,而且教育消费水平的增长速度超过收入水平的增长速度,但是在不同的地区或在地区内部,教育消费水平随收入水平增长而增长的程度是不一样的。这是因为教育消费水平的收入弹性受b0与x的影响,而在不同地区之间、地区内部及城乡之间由于bo与x的不同,教育消费水平的收入弹性也不同。也就是说,在不同的地区和城乡之间,由于收入增长而带来的教育消费水平的的增长也不一样。

3教育消费水平的弹性系数随家庭收入水平增加而递减。

教育消费水平的弹性系数随年人均家庭收入增加而递减是因为

dE/dx=bOb1/Y2②

这表明教育消费水平随收入水平的增长而增长,但是增长幅度随着收入水平的进一步增长而递减,即收入水平越高,教育消费水平增长幅度越低,这也符合边际消费倾向递减的一般规律。同时这也说明,教育消费水平越低的家庭,其用于教育消费支出的货币占家庭全部收入的比例,低收入家庭将高于高收入家庭,家庭收入水平越低,家庭用于教育消费方面的支出在家庭全部消费支出中的比例就越高。即低收入家庭教育消费支出的负担要比高收入家庭教育消费支出的负担要重,而且收入越低,负担越重。

除教育消费水平随收入水平的增长而增长外,教育消费水平与接受教育消费者的教育程度呈正相关关系,而且教育消费水平增长的幅度呈跳跃式发展。此外,父母的行业、职业与教育程度不同教育消费水平也不同,而且不同地区间教育消费水平存在明显差异。

教育消费水平与恩格尔系数也存在一定的关系,不同地区的恩格尔系数与家庭教育支出负担率基本呈正向变化关系,即恩格尔越高的省份,家庭教育支出负担率也越高。但是,北京的情况相反,即北京的恩格尔系数较低,但教育消费支出较高,这可能与北京地处首都,特别重视教育有关。

研究表明,食物消费支出所占比例与家庭教育消费支出所占比例之间显著正相关,即一个国家家庭消费中用于食物的消费比例越低,则国民家庭消费支出中用于教育消费的支出的比例也越低;而一个国家用于食物的消费比例越高,则国民家庭消费支出中用于教育消费的支出比例就越高。并且,教育消费支出比例对食物消费支出比例呈弱弹性,即食物消费比例每降低一个百分点,家庭教育消费水平只提高0.72个百分点。

教育程度越高,家庭教育消费支出负担率越大。就全国平均而言,大学本科及大学本科以上的基本教育消费支出负担率为18.97%,而小学的基本教育消费支出负担率仅为4.45%。各省市间的教育消费水平是不同的,教育层次越高,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省市,其教育消费水平也越高。我国城镇居民家庭的基本教育消费负担率为7.38%,总教育消费负担率为9.62%。一般而言,经济发展水平高的省市,其家庭教育消费负担率低,这是与教育消费占收入的比例随收入的增加而增加,但增加的幅度低于收入增长的幅度相一致的。

对一般教育消费者来说,来自家庭的资助在教育消费的资金来源中占有重要地位,而对那些贫困家庭的教育消费者来说,来自家庭的资助可能不足以支付教育消费的各种支出,那么来自亲友的资助,以及贷学金、助学金与勤工俭学等方式,就在教育消费的资金来源中占有重要地位。尤其对特别贫困的家庭来说,更是如此。由于教育消费中有些项目是固定的,如高等院校的学杂费、住宿费等,用于这些方面的支出不以教育消费个人的支付能力为转移。而对其他教育消费支出,如饮食、衣服、交通、书籍等方面,会因教育消费者家庭收入水平不同而不同,家庭贫困者一般会尽可能压缩在非必需项目的支出。来自家庭外资助的平均水平,家庭年总收入水平在10000元以下的学生明显高于家庭年总收入在10000元以上的学生,家庭居住在农村的学生获得家庭外资助的平均水平比城镇学生高。

三、教育消费与劳动力市场

如果说收入分配对教育消费的影响,是从教育消费的起点来影响教育消费的话,那么劳动力市场对教育消费的影响,则是从教育消费的终点来影响教育消费,即接受教育消费者完成教育消费后,必须到劳动力市场寻找工作获取收入,劳动力市场本身的完善与竞争状况,既影响到接受教育消费者可能获取的收入,也影响到未完成教育消费者与潜在的教育消费者做出的教育消费的决策。

教育消费与劳动力市场的关系,主要是通过教育消费为劳动力市场提供不同教育层次与专业的劳动力实现的。一方面,教育消费提供劳动力的结构是否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要,既影响到接受教育消费者寻找工作的难易与满意程度,与可能获得的工资,也影响到潜在的教育消费者与完成教育消费者对未来教育消费的决策;另一方面,教育消费扩张到劳动力市场上不同层次劳动力的就业情况产生影响,既影响到劳动力市场上工资的变动,也影响到劳动力市场本身的发展。

在教育消费与劳动力市场之间,劳动力市场对教育消费的影响也是主要的,教育消费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是次要的。首先,劳动力市场的完善程度影响着教育消费的数量与质量。如果劳动力市场是完善的,教育消费较高的劳动力就会找到收入较高的工作,就会促进教育消费的发展。反之,则不利于教育消费的发展。其次,教育消费的发展规模与水平,影响劳动力的结构、层次与整体素质。如果教育消费提供的劳动力能满足劳动力市场的需要,那么在教育消费、劳动力市场与经济发展间就会存在一个良性循环。否则既不利于教育消费的发展与劳动力市场的发育,也将影响到经济的发展。再次,教育消费对人口质量与劳动力资源有重要影响。这主要是通过代际效应实现的,即父母的教育消费影响到子女的教育消费。通过代际效应的传递机制,教育消费的发展将大大提高人口质量与优化劳动力资源。

教育消费与劳动力市场的相互影响,要求优化教育消费结构,以培养出符合劳动力市场需要的劳动者。教育消费结构的优化,要求教育消费结构与劳动力需求结构基本一致。但是,现实中两者却经常存在矛盾。这首先是因为教育消费微观决策与宏观决策不一定会保持一致,对个人来说其教育消费决策是理性的,但这并不等于宏观决策的最优化。其次是因为国民经济发展本身具有一定的无序性,劳动力市场总是处于变化之中,是难以准确预测的。第三,教育本身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也不可能完全协调一致,教育与经济的动态适应总是存在一定的时滞。总之,教育消费结构并不总能与对劳动力的需要结构一致,要实现二者的一致,必须经过一定的途径。

优化教育消费结构,实现教育消费结构与劳动力需要结构间的基本平衡,一般采用功能应对模式。这种模式的主要思想是,教育消费结构与劳动力需求结构间是劳动力供给与需求的两个方面,所以,只要教育消费结构提供的劳动力符合社会与经济发展的需要,教育消费就完成了向劳动力市场提供劳动力的责任。这种模式特别强调教育消费为社会提供具有强大的就业适应能力与综合素质的劳动力,在功能上满足社会与经济发展对劳动力的要求,而不强求教育消费结构与劳动力需求结构间的一一对应。由于这种模式强调功能上的和谐与吻合,而并不是结构与运行方面上的对应,而且通过提高教育消费者的通用专业能力,使教育消费结构与劳动力需求结构间总能保持相对的平衡。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教育消费的决策和劳动力的职业选择日渐成为一种微观层面的自主行为,也就是说市场机制已成为其中起主要作用的资源配置手段。因此,要使教育消费和劳动力市场协调发展,必须充分重视市场机制的作用,当前突出的是要大力发展民营教育,推动教育供给的市场化,使居民多样化的教育消费需求由于教育供给的短缺只能得到有限满足的局面,使教育消费和劳动力市场之间的不协调和结构偏差进一步恶化的局面逐步得到扭转。

四、发展教育消费的政策建议

要发展教育消费,必须从社会、文化、政治、经济的角度来认识教育消费,从经济发展与资源配置的高度来认识教育消费,要着眼于教育消费的长远发展。我国的教育消费虽有了一定的发展,但目前教育消费的状况还不能满足社会与经济发展的要求。

1.要改变观念,摒弃那种发展教育消费为拉动经济增长的短视观念,而要把发展教育消费的作用着眼于经济的长期发展。

2.要改革教育管理体制,优化教育供给,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在促进义务教育和中等教育发展的基础上,加快高等教育发展。

3.要加快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改善收入分配状况,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尤其要加大力量提高中低收入居民的收入水平,为教育消费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4.要切实深化劳动力市场改革,加快劳动力市场改革步伐,扩大劳动力市场职位的供给,消除劳动力市场中的政策性分割因素,尽快建立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市场。

5.要确保教育消费保持一定的适度超前发展,进一步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提高教育经费 在GDP中的比重,为教育消费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

参考文献:

[1]刘方木或九十年代中国 市场消费战略[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

[2]袁连生教育成本计量探讨[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傅维利劳动力市场与教育的自主调节问题[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 995

[4]刘方木或,刘社建教育 消费应当大力启动和超前增长--对教育消费的几点经 济学分析[J]上海商业,2001,(8)

[5]刘社建中国存在"过度教育"吗[N]经济学消息报,2001-09-21

[6]刘社建,李振明扩大教育消费与优化劳动力市场[N]光明日报,2001-10 -23

[7]刘方木或,刘社建防止 收入差距过分扩大[N]人民日报,2002-02-26

①具体计算如下:

E=dlnY/dlnX=(dY/Y)/(dX/X)=xdY/Ydx=xd(bO+b1x)/(bO+b1X)dx=xb1dx/(bO+b1x)dX=b1/(bO+b1X)=1-bO/(bO+b1X)=1-bO/Y

②具体计算如下:

dE/dx=d(1-bO/Y)/dx=-bOd(1/Y)/dx=-bO[(-b1dx)/Y2]/dx=bOb1/Y2

An Economic Analysis on Education Consumption

LIU She-jian

(Research Center of Employment and Social Securites, Fudan Univer sity, Shanghai 200043, China)

Abstract: Education consumption is mainly affected by income di stribution and la bor market. Income distribution affects education consumption from its beginning , and labor market affects education consumption form its ends. In order to meet the demand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we have to take effective measures to boost the level of income distribution and improve labor market.

家庭中的劳动教育例6

一、幼儿家庭劳动教育

家庭劳动教育是指父母或其他年长者在家庭内自觉地、有意识地对子女进行的劳动教育。家长通过言传身教,使子女能够进行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培养幼儿的劳动意识,以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幼儿家庭劳动教育旨在从小培养幼儿正确的劳动观念与劳动意识,这一时期的家庭劳动教育,是幼儿机械地模仿成人的劳动,进行自我服务与管理的游戏性的活动,这些活动往往缺乏目的性,而成人的任务就是要让幼儿明白劳动的意义、掌握简单的劳动技能,帮助幼儿养成正确的劳动观念。

二、劳动教育的重要性

劳动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让孩子从小进行劳动锻炼,学会做力所能及的事,减少对成人的依赖,能够促进孩子独立意识的形成;劳动促进孩子智力发展,动手劳动是孩子发展思维的重要途径,通过基本劳动的训练,促进孩子手脑协调发展,加快孩子脑细胞发育成长;劳动促进孩子身体健康,劳动使孩子养成动手习惯和吃苦耐劳的精神,能够促进孩子大小肌肉的发育和肢体的协调;劳动促进孩子良好品德意志的形成,劳动使孩子学会珍惜劳动成果,尊重劳动和劳动者,从而促进孩子良好个性和道德品质的发展。因此,家庭劳动教育对孩子来说是百利而无一害的。

三、现实中的幼儿家庭劳动教育

(一)家庭劳动教育效率不高

如今能够坚持对孩子进行劳动教育的家长实在是难能可贵,相信他们对孩子进行的这种重要的教育会让他们的孩子成长为优秀的人,但是当前家长们开展的劳动教育存在的最大问题:效率低下。之所以家庭劳动教育收效甚微,一方面是因为家长缺乏耐心,没有持之以恒地将劳动教育长期坚持下来;另一方面,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接受能力估计错误,要么太难,导致孩子难以学会,要么太简单,引不起孩子兴趣。如此一来,尽管家长教了,教的也不少,但孩子懂的、会做的却不多。

(二)劳动教育方式存在一定误区

家长们普遍缺乏这样的意识:因为生活中处处有劳动,所以只要有合适的时机就可以对孩子进行劳动教育。许多家长认为劳动教育一定要在劳动时才能进行,只有让孩子亲自参加劳动,那时进行的教育才是有效的。其实,对孩子的劳动教育经常是在不知不觉的情况下进行的,许多家长只会机械地教授孩子劳动技能,却不会有意或无意地通过自己或他人的劳动向孩子传达正确的劳动观念。

(三)家长对孩子劳动的反应不够积极

当孩子凭借自己的努力完成了某个任务,并且取得不错的成绩,满心期待地希望得到家长的鼓励,可是父母的一声声“看你把衣服弄这么脏,以后不要弄了!”“这都弄些什么,纯粹给我添乱!”等话语严重孩子的自信心,本来孩子能够帮家长做一些事,也做到了尽自己所能能做的,按理来说应该得到表扬和鼓励才是,即使他们做得不够好也应该耐心的提供一些改进的建议,家长们却总是把孩子的劳动视为麻烦的来源。如今生活的快节奏和职场的激烈竞争导致家长与孩子在一起的时间极少,而长期的快速效率的办方式也导致了对和孩子在一起缓慢低效活动的不适应。当孩子在劳动中遇到困难时,家长们为了节省时间总是直接代劳,长此以往,孩子哪还有劳动的兴趣呢?

(四)家长对劳动教育认识不足

人们对劳动的重视程度早已跟不上经济发展的速度,社会没有发挥正确的导向作用,也未能给孩子提供良好的劳动实践环境,因此才会出现“重智轻劳”的现象:家长总是在有意无意地向幼儿表现出对体力劳动者的蔑视,为了驱使幼儿努力学习,甚至将体力劳动者作为反面教材,辛劳一天下班回家时不会让幼儿正确了解自己劳动的意义,反而和幼儿说:“倘若你不好好读书,将来便和我一样劳累……”,仿佛劳动是非常丢脸而又得不到益处的。

四、思考及建议

(一)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正视劳动教育的重要性

“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社会不应歧视体力劳动者、鄙视体力劳动,广大劳动人民应受到应有的尊重和热爱,正视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间的关系,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导向有利于树立家庭劳动教育的重要地位。尤其社会要创造良好的劳动氛围,为孩子提供良好的劳动环境,比如多开展公益性劳动,让孩子有作为志愿者参加集体劳动的机会。学校尽量开设专门的劳动教育课程,以弥补社会和家庭劳动教育的缺陷与不足。应该把劳动教育纳入素质教育范畴,即使学校不能开设专门的劳动教育课程,家长在家庭教育中也应该重视劳动教育。

(二)尊重孩子的劳动,积极引导孩子劳动

1.正视孩子的劳动和劳动成果

让孩子参加劳动绝对不是添麻烦,劳动是每个人生存的基本权利,孩子自然享有这种权利,家长无权剥夺,孩子必须参与劳动才能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当孩子做成一件事时,首先必须给予鼓励和肯定,然后才能提出改进的意见和建议,3-6岁年龄段的孩子内心脆弱,行为易受情绪的影响,尤其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家长及时的鼓励和帮助对孩子极其重要,这个时候的鼓励和信任有助于孩子建立自信心提高劳动的积极性。

2.不要吝啬时间,多和孩子一起劳动

孩子需要父母陪伴,良好的亲子关系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很重要,和孩子一起劳动无疑是培养亲自关系的绝佳方法。和孩子一起劳动的过程也是对孩子更深入了解的过程,因为在幼儿园,老师会告诉家长孩子在哪些领域存在什么样的长处与不足,而孩子的某些优缺点需要在劳动中才能得到体现。

3.不要过分溺爱孩子

家长疼爱孩子是理所当然的,但过分溺爱孩子是百害而无一利的,尤其独生子女家庭,家长们不能做孩子的奴仆经常让孩子帮忙做一些简单的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给孩子独立做事的机会,孩子的独立意识和坚强意志也就能得到培养。

(三)改善劳动教育的方式方法

家长务必在孩子遇到困难时给予帮助和鼓励,直接代劳和不管不顾绝对是不明智的做法;以鼓励和信任来激发孩子的劳动兴趣,因为3-6岁幼儿容易受情绪的影响,及时的鼓励有助于提高孩子的自信心;要教给孩子正确的劳动技能,引导孩子学会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放手让孩子参与劳动,总是担心这个那个,孩子就真成了温室里的花朵了;教会孩子在劳动中既要动手也要动脑也是十分重要的……这些灵活多样的方法对提高劳动教育的效率是很有用的。

五、结论

劳动使社会进步,赋予人类聪明和财富,教育孩子从小热爱劳动就是为孩子的人生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劳动教育不仅能够培养孩子的生存技能,树立良好的意志和品质,还有利于促进孩子健康成长,父母不能永远为孩子遮风挡雨,只有通过适当的劳动教育才能使孩子具备独立生活的自理能力,从长远来看,孩子的劳动教育关系到民族素质的进步和国家的发展。必须正视劳动教育的重要意义,无论是家长、老师、幼儿园还是社会,都应该树立正确的劳动教育观念,作为劳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劳动教育的问题必须得到有效的解决,以发挥其无可替代的巨大作用,培养巩固孩子正确的劳动观念,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教育大辞典[Z].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5).

[2]张荣钢.当前家庭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D].湖南师范大学,2011.

[3]赵荣辉.劳动教育及其合理性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0.

家庭中的劳动教育例7

2020年3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提出新时代劳动教育要遵循教育的规律,把握育人导向,体现时代特征,强化综合实施。小学劳动教育的落实,需要学校、家庭、社会通力合作。

一、小学加强劳动教育的意义

2018年9月,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通过劳动教育弘扬劳动精神。劳动教育不仅在于培养学生的劳动认知、劳动素养,更应在新时展中,努力做到让“劳动最光荣、劳动最高尚、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点深入学生心中。

(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儿童的发展具有阶段性,早期的发展需要特别重生理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劳动能力,通过劳动促进智育的培养,让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提升学生的劳动素养,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儿童是未来的国之栋梁,应落实学生的劳动教育,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现实小学生劳动教育存在问题我校关于学生劳动教育实践现状的调查发现,小学生劳动教育存在不少问题。如有67%的家长对于学生的劳动教育观念落后,超过49%学生缺少真正劳动的机会,15%的学生几乎不会任何劳动生活技能,超过30%的学生希望不劳而获等。针对这些问题,我校积极探索了劳动教育的新路径。

二、开发特色化的劳动教育校本课程体系

(一)学校劳动教育理念作为思想引领劳动教育理念在学校教育中必不可少。学校在教学理念中渗透劳动教育的内涵,让学生沐浴在劳动教育的文化中崇尚劳动、热爱劳动。比如,我校的校训“给生活以教育”,时时刻刻告诫孩子生活与教育息息相关,劳动与教育、劳动与生活紧密相连,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校歌中歌唱劳动创造的白鹭少年,融入劳动思想,弘扬劳动创造精神,在传唱中无形加强了对学生的劳动教育;校园文化建设中利用感人的劳动事迹,宣传优秀劳动代表人物,评比校园劳动之星,让学生浸润在日常校园劳动教育之中,让劳动教育滋养学生的情感。

(二)构建特色化的校本课程我校毗邻白鹭湾湿地公园,依托得天独厚的地理和文化资源优势,建立了“基于学科整合的综合实践课程开发———湿地探秘课程实践”的校本课程。每一学期不同年级的学生都会参与不同主题的劳动实践活动,比如,种树、探究湿地生物多样性、亲身体验湿地建设和保护等,在多学科知识整合中学习湿地文化,了解湿地知识,探究湿地的生物多样性,为湿地的保护与发展贡献自己的一分力量。学生在参与校本课程的过程中,把自己的发现、学习的感受、收集整理的资料等填写在劳动记录卡上,记录卡作为开展活动评比的重要依据。湿地课程结束之后,可以通过音乐、美术、信息技术、语文等多门课程呈现自己的收获。校本课程在对学科的整合中,体现不同学科在湿地课程中的劳动教育价值,让学生亲身体验,设置多元的评价方式,引发他们对于劳动的热爱与探索的兴趣,让学生学以致用、学有所获、学有所思。

(三)劳动教育日常化日常劳动是劳动教育最基础的方式。教师安排全班同学每天轮流当班级值日生,做好教室的黑板、讲台和日常用品等的清洁,利用班级评价制度,以自评、同学评、老师评的形式,给予值日生评价,让学生获得劳动体验的幸福感。教师还安排小组轮流打扫卫生,开展劳动教育主题班会等,确保每个人每天参与班级的劳动,及时给予评价。教师从每天的常规劳动教育工作中,让学生养成爱劳动的习惯,学会与他人合作劳动,体会劳动的光荣,从而促进劳动教育日常化、生活化。

三、家校协作是劳动教育的有力抓手

(一)依托家庭教育,转变家长的劳动教育观点学生的成长除了学校教育,家庭环境影响深远。我们利用学校的家长会、讲座、多媒体技术等转变家长的教育理念。新时代的教育不仅在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还要关注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我们促进家长从思想上转变,让家长认识到劳动是一个人生活的基本技能,对于学生的成长、适应未来生活必不可少。家长要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在日常家庭教育中建立劳动的责任意识,改掉不劳而获的想法,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

(二)家校共同携手,践行家庭生活劳动教育我们建立多元的家校沟通形式,形成家校共育的有效合力。教师针对不同年段的学生,制订家庭劳动教育清单,录制微课,利用大数据时代下的微信、QQ、家校合作APP等方式推广,具体指导家长对孩子实施劳动教育。通过填写家庭劳动记录卡、班级群打卡、微视频录制等多种方式进行评价,优秀的孩子和家长一起在全校讲述自己的家庭劳动故事,提高学生和家长的劳动教育幸福感和认同感。我们设立了不同学段的家庭劳动教育内容。针对低学段学生,教师将整理书包、自己穿衣、收拾桌子等录制成微视频推广到家庭中,帮助家长有条理地指导孩子。其中,特别针对一年级的新生,在每年的新生家访中,老师会将学校劳动教育清单发放给家长,指导家庭进行切实可行的家庭劳动教育,帮助家长做好小一新生的学前适应。对中段学生,则要求完成洗碗、拖地、整理衣橱、打扫餐桌等家务劳动。对高学段学生,要求学会简单的饭菜烹饪、整理自己的房间、简单移植植物等家务劳动。

(三)多元融合,助力家庭劳动教育家长与学校在学生的劳动教育上达成共识,多角度融合,形成密切的合作关系。今年新冠疫情期间,在“停课不停学”的倡导下,我们开展“厨房我当家”主题劳动教育活动,老师、家长、学生共同完成一道菜的制作,从包饺子、做蛋糕到麻辣川菜,通过线上的展示与交流,学生在做中学,通过寓教于乐的形式,拉近老师、学生、家长之间的距离,赢得大家一致赞扬。从单向的输出教育转变成双向的互动与合作,形成劳动教育的合力,促进家长劳动教育意识的改变,转变教师的劳动教育方式,不再拘泥于鼓励孩子从事简单的体力劳动,更培养孩子自我参与、自己动手的意识。利用多媒体形式,多角度、线上与线下同时推广家庭劳动教育,助力劳动教育的发展。

家庭中的劳动教育例8

郑沪生:劳动是人类生存于世界的一种活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条件;劳动也是每个人必备的素质。我们中华民族具有热爱劳动的传统美德,是劳动创造了我们五千年的灿烂历史文化。家务劳动是对孩子进行家庭劳动教育的一种实践活动,也就是说,家庭劳动教育就是通过家务劳动使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和生活意志、独立生存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它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形成健康的人格,发掘孩子聪明才智及动手能力等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每一位为孩子的未来幸福着想的家长,都应让孩子从小学做家务劳动,而不能以任何理由放弃对孩子进行家庭劳动教育。这不仅是为了减轻父母的劳动负担,更主要的是为了锻炼孩子的生活能力。

记者:具体地说,家庭劳动教育对培养孩子的思想品质有哪些作用?

郑沪生:首先家庭劳动教育能引导孩子学会生活,有利于形成健康的人格。从小学会劳动,有正确的劳动观念和好的劳动习惯,是孩子学会生活的重要保证,将影响孩子一生的成长。有研究证明,从小做家务、热爱劳动的孩子能吃苦,有才干,对生活充满自信,人际交往能力强于不爱劳动的孩子。美国心理学家威兰特对波士顿地区490名孩子进行了20年的跟踪研究发现,爱干家务的孩子和不爱干家务的孩子相比,长大以后的失业比例为1∶15,犯罪比例为1∶10。爱干家务的人平均收入要比不爱干家务的人高出20%左右。

其次,家庭劳动教育有利于锻炼孩子的坚强意志,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孩子在做家务劳动时会遇到许多困难和挫折,每一个困难、挫折都是对孩子意志、能力的磨炼;每一次磨炼都会让孩子增长克服困难的勇气,抑制自身的惰性。在家务劳动中,孩子体验到劳动带来的成就感,这种成就感的不断积累,就会逐渐形成独立自主、坚毅和自信的心理品质。此外,通过劳动实践,能培养孩子珍惜劳动成果,养成勤俭朴素、艰苦奋斗的好作风;能锻炼孩子吃苦耐劳、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有助于培养孩子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能培养孩子自立、自理、自强的进取精神。

再次,家庭劳动教育可以培养孩子的责任感。人的社会化不仅要求人们学会社会生活的基本技能和社会行为规范,更重要的是培养社会责任感。孩子们在劳动中能学会关心他人,增进与人的感情,这对现在的独生子女更为重要。孩子从小从事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就能在不断的实践中逐渐认识到自己在家庭中的地位,意识到自己作为家庭成员应承担一定的家务劳动,并且逐渐养成为他人服务的意识,明确对家庭的责任和义务。有责任感的人做任何事情都会很认真,很负责,一旦遇到困难,也会以负责任的态度发挥自己最大的潜能去战胜困难。相反,没有责任心的人,往往对自己的行为不负责,甚至不顾社会基本道德准则,做唯利是图的事。因此,责任心是做人的重要基础,从小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孩子长大后就能承担起家庭和事业的重任,成为对社会有益的人。

记者:但是有的家长认为劳动太累,舍不得让孩子干活。您怎样看待这个问题?

郑沪生:劳动是累点儿,但可以使孩子身体得到锻炼,能促进孩子身心健康发展。医学科学的研究表明,劳动是多种生理器官协调活动的过程,有利于改善呼吸和血液循环,促进肌肉、骨骼的发育,促进新陈代谢,调节大脑疲劳,促进孩子的左右脑发育,对智力发展十分有益。法国著名的启蒙思想家、教育学家卢梭认为,培养身心两健的人,必须在体力劳动中才能完成。在卢梭看来,劳动在“养成锻炼身体和手工劳动的习惯的同时,在不知不觉中还养成了他反复思考的性情”。在劳动中,孩子双手活动有益于左右脑的开发,促进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的发展,有助于提高学习能力。劳动还可以培养孩子的观察、分析、判断、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中国自古就有“心灵手巧”的说法,手巧会促进心灵,心灵又带动手巧。

记者:当前家庭劳动教育缺失处于什么状况?

郑沪生:长期以来,劳动教育一直是我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但近几年,由于种种原因,特别是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社会、学校和家庭忽视劳动教育的现象十分普遍。有关青少年劳动观念、劳动能力的调查显示,由于家庭劳动教育缺失,当代青少年劳动观念日趋淡薄,劳动能力普遍较差,不善于料理自己生活,即使跨入成年人的行列,依然连最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都不具备。

据上海某大学近几年对录取的新生所作的调查,有60%以上的人不会自己挂蚊帐,许多大学生在入学前没有亲手洗过一件衣服。我对长春市某高校一个班25名学生作过调查,有24名同学不会缝补衣服,不会钉扣子。某县妇联对该县一所重点中学初一学生家务劳动调查结果表明,从没有洗过一件衬衫的占79%,不会煮饭的占84%,不会或不敢使用电饭锅、液化气炉的占67%。据北京市家教学会对某小学一个班的调查,该班44名学生中,家长每天给他们整理书包的占39%,洗手绢的占66%,穿衣服的占59%。

记者:您认为,造成上述状况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它会带来怎样的后果?

郑沪生:主要原因是家长忽视了家庭劳动教育。比如一些家长认为家务劳动会影响孩子的学习,“不做家务最多变成懒虫,而分数上不去则不能成龙。”有调查结果表明:65.9%的家长为了不影响孩子学习,不让孩子做家务;60%的家长不支持孩子参加公益劳动。由于家庭忽视了劳动教育,孩子缺少劳动机会,没有劳动体验,经不起劳动的苦累,依赖性强,自立能力差;心理上承受不起挫折磨难,一遇挫折往往采取极端行为,或离家出走,或选择终结生命。

也有些孩子人格不健全,表现自私,缺少爱心,不懂谦让,有怕苦怕累、厌恶劳动、贪图享乐等不良倾向。对一些中小学生的调查发现,许多孩子生活上依赖父母,花钱大手大脚,但不懂得关心父母,缺乏家庭责任感。

记者:家庭劳动教育是孩子健康成长必不可少的教育内容。您认为当家长的应如何做?

郑沪生:从小培养孩子劳动意识,养成爱劳动的习惯,使他们在家庭劳动的潜移默化中增长才智,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这是对家庭劳动教育的总要求。我建议家长朋友们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更新观念,走出劳动教育的认识误区。目前家长们对劳动教育主要存在“三怕”的思想误区:一怕家务劳动会影响孩子学习;二怕孩子不会做家务,反倒添乱;三怕孩子吃苦受累。要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家庭劳动教育经验,从小培养孩子独立生活能力。

第二,放手让孩子做事,从小培养劳动行为习惯。为孩子创设劳动实践机会与环境,让孩子从小体验劳动的快乐和劳动的意义,在劳动中磨炼意志品质和吃苦精神,使他们终身受用。父母不要怕孩子不会做事,也不要求全责备。孩子做家务,无论结果怎样,家长都应给予认可和赞许,鼓励并帮助他们把事情做好,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不要因孩子不会做事而指责他们或包办代替,那样就会消减孩子爱劳动的热情。

家庭中的劳动教育例9

【中图分类号】 G622

独生子女家庭,由于孩子少,必然有更多的抚养和教育时间,家庭条件也相应宽裕。孩子的一些合理要求,如参观游览、购买玩具、图书等家长一般也会尽量满足,这就使得孩子们见多识广,智力发展较快,自尊心、自信心强。但由于他们是在“独生”的这一特定环境中成长的,因而也容易导致他们变得骄横、任性、孤僻、自私、独立自主能力差,不善于吃苦耐劳等,甚至发展成为家庭中的“小皇帝”, 给新时期独生子女家庭教育带来全新的挑战。

一、独生子女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不能正确对待独生而导致过分溺爱

现代独生子女的家庭中,家长们对孩子包办过多,家长们不仅不让孩子做家务,连自理劳动也由家长包办。盛饭、穿衣、削铅笔、戴红领巾、洗手绢、袜子等等,都由家长代劳。久而久之,孩子把家长当成了拐棍,一步也离不开。结果养成了孩子的依赖性,降低了这一代人的素质,孩子不仅不能成为强者,倒可能会成为一个窝囊废和寄生虫。结果就出现了《中国的“小皇帝”》里所描绘的,儿子在夏令营时住在学校里,父亲半夜爬到儿子床底下守着,怕儿子掉下床来。这种过度保护极不利于孩子的正常发展。孩子的意志力、坚韧性得不到锻炼,自立自理能力较弱。从吃到穿,从里到外,事事替孩子办好。这实际是剥夺了孩子在生活中学习生活、在逆境中锻炼意志的机会。

(二)因是独生,家庭环境有不利于孩子成长的因素

孩子的健康成长,特别是其幼年期的心理发育,需要一定的条件。失去了一定的客观环境条件,孩子的健康成长,特别是幼年期的心理发育便会受到一定的影响。比如说,孩子在其幼年期的心理正常发育,需要有与其年龄相仿的孩子一起生活、玩耍的生活体验和情感交流,这样才有利于孩子产生童心的共鸣,相互促进,保证身心的健全、健康发育。对此,国内外儿童心理学家都是共同肯定和强调的。因此,独生子女自幼缺少小伙伴,而整天被成年人包围和保护着,这样的生活环境是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发育和健康成长的。再则,儿童的独立性和独立生活能力等需要在平常的生活中得到训练和养成。而独生子女自幼就被陷入在多位老人的过度保护之中,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衣择其佳、饭择其精的生活,样样都能顺利的得到满足,整日与各种高档玩具相伴,因而容易养成独立性差、依赖性强、自幼好逸恶劳、追求享受、不识五谷春秋等弱点和缺陷。

二、独生子女家庭教育问题的原因

(一)家长教育素质的欠佳是家庭教育问题产生的直接原因 。

与非独生子女家庭不同,独生子女家庭中,孩子不会受到兄弟姐妹的影响,他们接受家庭教育的主要对象就是家长。所以,家长教育素质的欠佳也直接影响了家庭教育的水准,乃至使家庭教育出现种种失误。

(二)独生子女家庭的特殊性是家庭教育失误的根本原因。

独生子女的教育对大多数家长来说是一个全新的课题。独生子女家庭的特珠性势必增加了家庭教育失误的可能性。

(三)生活方式的改变 。

社会的发展,市场经济的确立,竞争越来越激烈,改变了传统的生活方式,生活节奏明显加快了。家庭成员往往是各忙各的;家长们为了生计,忙于充电、赚钱和工作;孩子们忙于学习和各种考试,使一些人的家庭观念淡漠了许多。家庭成员相互之间感情交流却越来越少,相互理解也更差。

三、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的对策

(一)要把孩子看成是家庭中的一个普通成员。疼爱孩子并不完全是给孩子买好吃的、穿的、花多少钱,而是指在家长心目中孩子是在什么地位。如果把孩子放在所有家庭成员之上,家长的所作所为很可能都是骄惯,在这样的地位上,孩子必定产生特殊化的思想。家长要把孩子看成家庭中一个普通的成员,让他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让他知道他有责任、有义务为家庭、为他人做点事情,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

(二)尊重孩子的自然发展规律和选择。一个家庭培养一个孩子,固然给与他很高的教育投人和热情,也希望他有个好的未来,但是家长应该明确“儿童自然发展观”,如著名教育家蔡元培言:“教育者,与其守成法,毋宁尚自然;与其术划,毋宁展个性。”不能把成年人的意愿强加在儿童身上,应该尊重孩子自己的选择,给孩子自。

(三)家长要把期望合理地传达给孩子。父母的期望只有化为孩子的愿望和兴趣才可能是合理的、有效的。现在孩子都有自己的愿望,做家长的应该理解他们,尊重他们的天性、个性和兴趣、爱好,注重孩子的潜能开发和培养,注重方法的给予和能力的提高,不搞家长制教育。

(四)家长要注意提高自己 。现在是知识经济时代,家长要注意提高自己的素质,要有接受新知识、新思想的意识。家长要给孩子做榜样,特别是爸爸妈妈必须为人师表,用自己的高素质去影响、熏陶和带动子女的进步与发展,在家里建设一种讲学习、求向上、助快乐、促幸福的文化氛围,从而训练、培养孩子具有高智商、高情商的品位,将来成为品学兼优的学生,直至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五)学校与家庭要密切配合。对孩子的教育活动,场所主要是家庭和学校,因此,家长要和学校密切配合。

(六)建立民主的家庭。家庭中,个体间互相尊重,彼此平等,长辈给予晚辈理性的关爱,晚辈要给予长辈尊重和关心;小孩有自己独立自主的空间,遇事互相协商而不是由父母全权决定;孩子作为家庭的组成成员之一,与父母共同经营家庭,共同承担家庭的责任和义务。

家庭中的劳动教育例10

(一)主要任务。

从*年秋季起,招收符合资助条件的农村贫困家庭子女入读各类技工学校和职业技术学校,使其免费接受3年正规职业技术教育,掌握一项及以上技能后稳定就业,实现“培训一人,输出一人,脱贫一户”的目标,为推进*劳动力转移和承接产业转移作出积极贡献。

农村贫困家庭子女免费接受职业技术教育要达到三个基本要求:一是确保其顺利完成学业,获得中等职业教育学历证书和中级职业资格证书;二是毕业后推荐就业率达100%,帮助贫困学生家庭实现脱贫奔康;三是帮助其从农村向城镇转移,向珠三角地区转移,在本市二、三产业就业。

(二)实施原则。

全市农村贫困家庭子女免费接受职业技术教育工作由各级政府组织统筹,由市、县(市、区)劳动保障、教育、财政部门和扶贫机构及承担任务的技工学校、职业技术学校按照“公开公正、就地就近、市场导向”的原则开展具体工作。

二、资助范围、标准和名额

(一)资助范围。

农村贫困家庭子女免费接受职业技术教育的资助对象为市扶贫办确认的,*市户籍农村家庭人均年纯收入低于1500元的应届初中毕业生。

(二)资助标准。

1、学杂费资助标准。按每人每学年3500元的标准给予入读技工学校和职业技术学校的农村贫困家庭子女资助,资助内容包括全部学杂费、实习实验费、住宿费和技能鉴定费。未达到省物价部门批准的职业学校收费标准部分,由承担任务的学校补足。学校收取物价部门批准的代收代支费用每年不得超过300元,由学生自负。

2、生活费资助标准。在校的一、二年级农村贫困家庭子女(含目前在读的智力扶贫生)可享受生活费资助,生活费资助纳入现行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以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的形式统筹解决,资助标准为每人每年1500元。国家助学金按省政府《关于建立健全广东省普通高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实施意见》(粤府〔*〕92号)规定,由中央、省、市、县级财政按比例分担。

(三)资助名额。

我市的资助名额由省扶贫办、劳动保障厅、财政厅、教育厅根据农村贫困家庭生源状况联合确定。

三、办理程序

(一)下达指标。

市扶贫办会同市劳动保障局、市教育局、市财政局和市妇联,根据省下达我市的扶贫生指标分配计划,于每年4月初将任务分解下达到各县(市、区)。

(二)资助申请。

1、符合条件并希望接受职业技术教育的贫困家庭子女向所在乡镇政府申请。

2、乡镇政府负责初审并提供申请报读的当地农村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低于1500元的应届初中毕业生生源名单;县(市、区)扶贫办会同同级劳动保障局和教育局对贫困生名单进行确认。

3、各县(市、区)劳动保障局和教育局于每年5月底前负责将确定后的名单分别报市劳动保障局和市教育局的招生管理机构汇总;市劳动保障局和市教育局招生管理机构将汇总后的名单分别上报省劳动保障厅和省教育厅。

4、承担培训任务的技工学校和职业技术学校根据下达的招生计划和确定的招生范围,分别与市劳动保障局和市教育局的招生管理机构联系录取贫困生,按相关规定核发入学通知书,并通知学生在规定时间内持通知书、身份证和相关部门提供的证明材料到校办理入学手续。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各县(市、区)政府和各级劳动保障、教育、财政部门和扶贫机构要把农村贫困家庭子女免费接受职业技术教育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加强领导,明确责任,精心组织,周密部署,按各自职能负责管理和指导,推动各项工作顺利进行。

(二)确保质量,服务就业。

承担任务的学校要明确培养目标,精心设计课程,优化教学内容,规范教学方法,确保教学质量。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培养模式,选择设备先进、技术力量较强的企业作为学生进行生产实践的实习基地。要加强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帮助和推荐农村贫困家庭学生就地就近就业,并认真做好就业跟踪服务工作。

(三)加强监管,突出实效。

家庭中的劳动教育例11

如何才能让孩子的人生第一堂课上得更好呢?教育工作者当然不能置身事外,而应积极主动地为家长开展家庭教育提供帮助。各学校应不断丰富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内容,积极向家长宣传先进教育理念和科学育人知识。学校可统筹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家长接待日等多种家校沟通渠道,定期举办家长经验交流会等,通过优秀家长、优秀家庭示范带动,让同龄孩子的家长相互交流家庭教育经验,及时沟通、反馈孩子的思想状况和行为表现,使得学校与家庭密切配合,帮助家长们全面学习家庭教育知识,树立起正确的教育观念,营造和谐的家庭育人氛围,不断提升家庭教育水平。学校应引导家长遵循孩子的成长规律,关注孩子的认知发展与个性发展,不将孩子的考试分数看得过重,不把“人家的孩子多优秀、多用功、成绩多好”挂在嘴边,而是无条件地接纳孩子,学会欣赏、赞扬孩子;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以关怀、理解、尊重、鼓励为主,让孩子自信、健康地成长;当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家长要先反省自己、理性地分析,不断积累教育经验,营造平等、和谐的家庭氛围,促使孩子形成积极的人生观和正确的价值观。比如,针对目前很多家庭存在的“孩子劳动时间少,父母包办一切”的情况,学校可开展家庭劳动主题分享活动,提醒家长注意培养孩子的生活能力,可建议家长“做一半,留一半”,给孩子参与劳动的机会,让孩子进行简单的家务劳动,如洗衣、扫地、刷碗、收拾屋子等,从而引导孩子养成讲究卫生、勤劳自立的习惯。家长在家庭劳动中不包办、不代劳,能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增强孩子的独立意识,不断完善其个性与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