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新媒体时代的媒介素养

新媒体时代的媒介素养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7-31 09:21:51

新媒体时代的媒介素养

新媒体时代的媒介素养例1

肖娜,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中文系讲师。

“取得控制权,是媒介素养的全部内容 ”,[1]媒介素养绝不仅仅是受众的事。在新媒体时代,控制权对新闻编辑更为重要和根本。以数字化、多媒体和网络化等最新技术为主要特征的新媒体,使得新闻传播模式发生了崭新的变化,高高在上的“把关人”已从神坛走下,被拖进了新媒体所构建的信息海洋中,被其制约。新闻编辑信息控制的能力和意义被削减。因此,新媒体时代新闻编辑的媒介素养应受到关注。

新闻编辑这种职业之所以产生和存在是因为信息这种稀缺资源需要持续的管理,专业人士变成看门人、控制者,同时提供和控制有关信息、娱乐和通信的通道。随着新媒体的发展,情况发生了变化。新闻编辑不再是信息的垄断者,其信息控制的能力大不如前。美国《连线》杂志将新媒体定义为“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暂且不去诟病定义的规范性,却可从中窥见新媒体从根本上改变了传播主客体的关系,尤其是对新闻传播而言。今天,信息不再是稀缺资源,对信息的占有不再是新闻专业者的特权,人人都可成为信息选择的主体,人人都具有报道权和对新闻发表评论的权利,“公民新闻时代”宣告来临。

传统媒体环境下,新闻编辑最重要的权力,即信息控制权,他有权决定什么是新闻,哪些信息可进入媒体版面,哪些信息应该删除,哪些信息是重要的信息,哪些信息可以从轻处置,这一点体现了大众传播媒介的议程设置功能。而新媒体的个人化双向沟通替代了由上而下的大众传播,接收者主动地“拽取”(pull)信息替代了新闻编辑将信息“推排”(push)给受众。新闻编辑的信息控制权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意义。议程设置转而成为微博大V的信息传播武器。“朱令事件”“表哥事件”以及“房姐事件”等正是由于微博大V的跟进、转发和评论而成为社会舆论的热点。这些事件中,原本对新闻及新闻如何发酵具有控制权的新闻编辑却被公众牵着鼻子走,变得迟缓而被动。

2. 改变了新闻编辑“幕后制作者”的工作方式

传统新闻传播以报纸、广播和电视为主要渠道,新闻编辑的工作方式主要是与记者互动,在幕后对新闻报道进行策划、加工和设计。这样的工作方式不要求与受众直接交流和互动。而今天,以数字技术为特征的新媒体以其快捷性成为新闻传播的主阵地,从2011年到2013年中国的舆论热点来看,“郭美美”“故宫被盗”“大学生投毒”“表哥事件”“校长猥亵”等事件都由微博引发,或微博成为公众舆论主阵地。新媒体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互动式数字媒介的时代,而以技术融合为主要特征的媒介融合则进一步将新闻传播的阵地简便化。手机、掌上电脑等已成为新闻传播的新渠道。传统媒体也纷纷借助新媒体手段企图守住阵地。

互动式数字媒介的时代要求新闻编辑工作从幕后转向前台,成为公共论坛的主持人,具备采、编、播、控等多种业务能力,尤其是对公共论坛互动的控制能力,以及通过公共论坛收集数据分析受众需求的能力。然而,目前一些新闻编辑还不能适应这样的角色,当受众评论偏离预设方向或传播偏离预定轨道时,新闻编辑常常不知所措,不知如何与受众互动,要么删除微博、评论,要么关门大吉,更不用说利用这样的反馈引导受众或升级信息产品。如4・20芦山地震期间发生的“福建新闻频道与厦航纠纷事件”,福建新闻频道本欲通过其官微发声谴责厦航,网友却一边倒支持厦航,批评福建新闻频道记者特权思想,最后编辑只得删除微博。

专业主义是西方话语,随着改革开放一起进入中国新闻从业者的视野。经过历次的改革和新闻从业者的努力,到今天为止,新闻专业主义基本精神即“新闻媒介须以服务新闻大众为宗旨,新闻工作须遵循真实、全面、客观、公正的原则 ”,[2]在新闻从业者的新闻实践中已成为其认知系统的一部分。新媒体的发展让这一认知甚至实践受到影响。

从认知角度来讲,编辑方针受到了冲击。传统媒体环境下,由于“独家报道”“议程设置”等能够实现,媒介受到市场的引诱相对得到控制。然而,新媒体削弱了新闻编辑的控制权和议程设置的能力,一些媒体的受众不断流失,这一切使得新闻业的市场性进一步凸显。利润最大化的目标,对新闻从业者的专业主义精神产生了巨大干扰,冲击了编辑方针。为获取更大的市场份额,争取更多的受众,许多媒体走上娱乐化之路,关系国计民生的硬新闻减少,娱乐新闻大量增多。 这就偏离了新闻专业主义精神。

从实践来讲,编辑方式被迫改变。传统媒体环境下,新闻编辑的编辑方式为初审复审终审发排。新媒体时代,这一方式被迫改变。如“文章出轨”事件,《南都娱乐周刊》在得到充足事实的情况下,并没有遵守新闻规律在第一时间客观、公正地展示事实,而是选择了通过微博发起“周一见”的话题发酵事件,进而炒作事件,最大限度地吸引公众眼球。这一过程中,当事记者和编辑在事件的发酵中成为新闻人物,媒体也沦为逐利的工具,走向了消费主义和商业主义一边。此外,面对新媒体传播内容的杂、乱,一些新闻编辑为了占领传播高地,往往对新媒体内容不加验证和甄别,简化甚至省略审核,而直接在官方微博或者在传统媒体上直接照搬,原以为是控制了信息,实际上却是被新媒体的信息浪潮绑架。如新闻界熟知的2013央视乌龙“英国维珍集团玻璃地板飞机”事件。

新闻编辑是新闻传播效果的主要负责人。新闻传播应达到的效果有两个方面:一是受众获得了知晓权,以根据变化作出相应的反应;二是新闻应该对社会发展具有推动作用。然而,综观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是否达到了应有的效果?面对海量信息,受众是更清楚了还是更糊涂了?新媒体的海量信息传播对社会进步究竟作出了哪些贡献、起到了哪些积极作用?

哥伦比亚大学自由论坛媒体研究中心执行董事埃弗里特・丹尼斯称,媒介文盲即不具媒介素养的人“对人类精神具有潜在的破坏作用,就像被污染的水和食物对肉体的损害一样”。[3]新媒体使受众能够更便捷地获得更丰富的信息,但也更加模糊了真实世界和媒介世界的边界,身在其中的新闻编辑似乎也无法廓清两者的边界,正在或已成为这种破坏作用的推助者。 犯罪、灾难、战争等等破坏性的事件充斥在新闻媒体上,受众在选择中变得不知所措和压抑、浮躁。社会似乎因为新媒体变得更加方便了,然而,新闻对于社会发展的推动则要打上大大的问号。

综上,这些挑战均与新闻编辑的媒介素养相关。媒介素养就是人们面对各种媒介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 。[4]新闻编辑媒介素养的高低决定了其面对新媒体时工作能力的高低,因此,重构新媒体时代新闻编辑的媒介素养很有必要。

詹姆斯・波特认为,媒介素养有三大重要基石:个人定位、技能和知识结构。[5]个人定位是能量与目标,知识结构是原材料,技能是工具。

1. 新媒体时代新闻编辑的定位――从“信息把关人”到“信息产品经理”

定位由目标和动机构成,通过目标,形成信息处理的任务,决定信息的去留。搜寻信息的动机越强,就越会为实现目标而付出更多的努力。

传统媒体语境下,受众被理解为“被动的信息接受者”。因此,新闻编辑的主要工作目标是“把关”,传或不传什么;新闻编辑控制和主导新闻传播,不用太多考虑受众的信息使用感受。然而在新媒体语境下,由于新闻传播主体的变化和传播渠道的多样化,新闻编辑已无法控制传什么,他面对的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受众,而是形形的信息产品使用者和检验者。如果专业媒体想继续影响新闻传播,引导社会舆论,就需将其工作职责定位从“信息把关人”转向“信息产品经理”。

信息产品经理意味着要接受信息如其他产品一样作为商品在市场上售卖,并接受市场规律的制约这一转变。因此,他要负责并保证高质量的信息产品按时完成和。具体来说,新闻编辑要如企业产品经理一样,倾听产品使用者的需求;负责信息产品功能的定义、规划和设计。另外,还要认真搜集使用者的新需求、竞争产品的资料,并进行需求分析、竞品分析以及研究产品的发展趋势等。总之,新闻编辑要注重信息产品使用者的使用感受,了解其需求,满足其需求,根据使用者的体验设计产品的呈现平台、呈现方式,并不断根据使用者的反馈升级信息产品质量。“新闻媒体是否能够像社会化媒体一样重视和尊重用户体验,将决定其内容优势在新媒体环境下最终能够发挥到多大。”[6]当然,信息产品经理很容易让人觉得过于市场化和经济化,过于迎合受众,这就更加需要强调新闻专业主义精神。

2. 新媒体时代新闻编辑的技能――从“幕后制作者”到“公共论坛主持人”

技能是人们通过实践培养起来的工具。传统媒体语境下,新闻编辑通过实践培养起来的技能主要是新闻的“幕后制作者”,他们对新闻进行加工、提炼成品。但在新媒体时代,新闻编辑已被动地被推至台前,那就应重新培养其所应相称的技能。

第一,作为论坛主持人,应具有大数据时代的新闻整合技能。新媒体的发展带来了大数据。大数据时代最大的转变就是放弃对因果关系的渴求,取而代之的是关注相关关系,即新媒体、大数据促成了人们对于专业媒体组织整合、诠释信息的依赖。所谓整合,“就是将一些零散的、有意义或看似无意义的内容通过某种方式重新编排组合到一起,形成系统化的整体”。[7]具体来说,新闻编辑的任务就变成根据受众的需求,从新媒体数据库的海量信息中,提取相关的新闻素材和资料,采用集成、配置和深度加工等编辑手法,围绕着单条新闻、单个话题或问题、单个新闻事件的相关新闻或多篇新闻报道进行编排、组合,并通过适当的渠道到受众那里,从而提升原有内容的价值,或创造新的价值。同时,掌握相关信息统计和处理的能力。如果说议程设置的时代是影响受众“想什么”的时代,那么新闻整合的时代则是影响受众“怎么想”的时代。

第二,作为公共论坛主持人应具备良好的网络沟通能力。“如何与社区参与者打交道,创作出高质量的报道,是下一个时代新闻业走向繁荣的最终方式。”[8]新媒体时代传播的交互性增加了传播者之间的沟通,也考验着新闻编辑与受众的沟通能力。这种沟通能力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新闻采访能力,而是基于互联网技术的网络沟通能力。网络沟通能力包括利用网络进行采访,如利用e-mail、facebook、微博等,搜集新闻的能力,进行调查的能力,利用社交网站发起讨论的能力,创建网络社区作为新闻来源的能力等等。尤其是在发起话题讨论方面的能力应作为能力培养的重中之重。作为主持人,应该能够把握好话题内容、掌控话题的进度以及引导好话题的走向。这一点,《人民日报》官微的“你好,明天”已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第三,作为论坛主持人还需具备帮助受众提高媒介素养的能力。帮助受众提高媒介素养是为实现二者之间的良性互动。新闻效果的实现绝不仅仅是新闻编辑等新闻专业工作者的事情,而是社会互动产生合力的结果。因此,提高受众的媒介素养能够优化专业媒体的新闻传播效果,能够促进社会健康发展。可通过人际策略、呼吁公共教育等手段来实现。

3. 新媒体时代新闻编辑的知识结构――从“知识复合型”到“行知并重型”

传统媒体语境下,新闻编辑更多被看做“剪刀加糨糊”的专业型人才,新闻的确认、标题的制作、报道的配置与合成已成为编辑思维里的流水线工作,这样的工作要求新闻编辑具有复合型的知识结构。同时,作为幕后执行者,新闻编辑几乎与真实的世界相隔绝,总是置身于新闻记者建构的“现实世界”中。新媒体语境下,由于工作方式的转变,知识复合远远不能满足工作的需要。新闻专业主义的坚守,现实世界的真实体验等行动力与复合型知识同等重要。

新媒体时代,新闻来源多样、复杂,报道失实的发生,往往与新闻编辑过于迎合受众需求有关,进一步说是与其新闻专业主义精神的丧失有关。由于新闻编辑对受众的知晓权和推动社会发展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新媒体时代――信息产品经理时代,媒介专业知识更加强调的是对新闻专业主义精神的坚守。美国“卡耐基-奈特未来新闻教育计划”的纲领性文件《宣言:新闻学教育的蓝图――培养21世纪新闻领袖的专业学院》 中指出在网络文化飞速发展的今天,新闻职业道德问题尤为重要。[9]同时阐明聘请业界精英的目的不只是职业技术的培养,更重要的是职业道德的培养。这是治疗新媒体传播带来的内容无序、效果不明等顽疾的良药,也是新闻编辑工作的法则,只有如此,才不会被信息浪潮制约,被动地随波逐流。

一个人在真实世界拥有越广阔的体验,在欣赏与分析信息时就会拥有越牢固的基石。如参与过政治活动的人比那些在现实世界从未经历过政治活动的在分析关于政治活动的信息时,就拥有更好的深度。同样,参加过文体活动的人,在解析娱乐活动时就要比那些没有相关经验的人更有发言权。新媒体时代新闻编辑的定位已转变为产品经理,因此,新闻编辑不能只躲在幕后仅仅凭借专业知识控制新闻,而应不断增加现实生活的体验,以便在新闻解析、整合的深度上下工夫。

当然,复合型知识储备仍要加强,我们拥有的知识越广阔,在感知信息时就越自信。央视“愚人节事件”“福建新闻频道与厦航纠纷事件”,凤凰卫视“高官留学子女毕业一年内回国”事件等均与新闻编辑知识结构单一、狭窄有关,因不了解国外愚人节习俗、不了解航空飞行管制条例等造成。因此,新媒体时代,除具备专业知识外,新闻编辑应尽可能地储备各类知识,要具备交叉学科、边缘学科知识,甚至市井习俗等。

4. 新媒体时代新闻编辑素养拓展――从“信息管理”到“知识管理”

传统媒体环境下,对信息的占有是媒体的生存之道,因此,大多数媒体都有管理信息的战略。但新媒体环境下,信息超载,信息的获取不再是成功的包票。知识的内涵比信息丰富。媒体的生存之道、新闻编辑的生存之法应转变为对知识的掌握,即正确利用信息以达到目标。因此,新闻编辑须学会在泛滥的信息中披荆斩棘,找到重要的信息,尤其是知道如何利用这些信息,即学会知识管理。劳伦斯・普鲁萨柯(Laurence Prsak) 指出,唯一能给一个组织带来竞争优势,并持续不变的就是知道如何利用所拥有的知识和以多快的速度获取知识。[10]这一论述对于媒体同样适用。因此,新媒体时代新闻编辑应具有知识管理的战略。

新媒体一方面冲击着新闻编辑的工作,另一方面也为其提供了知识管理的新战略,即借助新媒体所建立的知识管理网络,包括知识学习系统、知识共享系统等,从而保证新闻编辑的理念、知识更新和职业生命力。

结语

新媒体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互动媒体的时代,它从根本上模糊了新闻生产者与受众的界限,缩小了二者的鸿沟。新闻编辑应在新的媒体环境中重新定位,成为信息资源的重构者;建构新的知识结构,成为海量信息的望者;学习新的编辑技能,成为舆论的引导者和发起者;探索新的稀缺资源――知识的管理策略,成为知识管理者。

参考文献:

[1] [3] [5] [美] 詹姆斯・波特. 媒介素养[M]. 李德刚,译.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6.

[2] 李良荣. 新闻学概论[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348.

[4] 张开. 媒介素养概论[M]. 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6:173.

[6] 蔡雯. 从面向“受众”到面对“用户”――试论传媒业态变化对新闻编辑的影响[J]. 国际新闻界,2011(5):6-10.

[7] 詹新惠. 新媒体编辑[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同,2013:19.

新媒体时代的媒介素养例2

1. 新闻编辑对新闻传播控制权和新闻编辑工作方式的的影响

在传统的媒体环境中,新闻编辑掌握着对信息的控制权,什么是新闻、哪些信息可进入媒体版面、哪些信息应该删除、哪些信息是重要的信息、哪些信息可以从轻处置等,都必须由新闻编辑来决定[1]。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人人都都是信息的主体,新闻专业者不再拥有信息的占有权,新闻编辑也逐渐冲击了新闻传播控制权,使信息的控制能力大大降低。此外,报纸、广播、电视作为传统的新闻传播的方式,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也逐渐的受到了冲击,QQ、微信、微博等新型交流软件以及手机、电脑等的的出现,不仅开创了信息传播的新天地,更使新闻信息的传播渠道更加宽广,传播方式更加灵活。由此,新闻编辑工作者不得不从幕后转向了台前,成为具有采、编、播、控等多种业务能力于一身的公共论坛的主持人。然而,也并非是所有的新闻编辑工作者都可以适应这样的变化,有些编辑不是删除微博和评论,就是直接将其关闭。这在一定程度上都不利于新媒体时代新闻编辑媒介素养的培养。

2.对新闻编辑精神和社会责任的影响

新闻编辑作为新闻传播效果的主要负责人,必须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不仅要让受众获得知晓权,以便做出应对,更要对社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2]。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新媒体虽然使社会大众获得了更加丰富的信息,但信息的模糊性却大大增加。各种犯罪、灾难、事故等不断充斥在新闻媒体上,影响着社会大众的心理,使新闻对社会的推动作用逐渐的减小[3]。此外,新闻编辑精神也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而受到了一定的冲击。新闻媒体本是以服务社会大众为宗旨的工作,真实、全面、客观、公正是其应该仅售的原则,但新闻业逐渐的商业化,使得新闻从业者受到商业利润的诱惑,为了获取更大的市场而逐渐走上了娱乐化的道路,偏离了新闻专业的主义精神。

二、新媒体时代新闻编辑的媒介素养

1.新媒体时代新闻编辑的信息把控

在传统的媒体环境中,社会大众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新闻编辑会对信息进行严格的控制,传与不传,什么该传,什么不该传,都必须经过新闻编辑的严格把控,而新闻信息的传播大多不必考虑到受众的感受。但在新媒体时代的环境下,随着新闻主体的大众化,信息传播渠道的多样化,新闻编辑已经不能对信息起到很好的控制权[4]。新闻信息在传播的同时,还需要考虑到受众的感受。因此,要求新媒体下的新闻编辑必须十分注重受众者的感受,倾听受众者的意见和建议,注重新闻信息的质量。要求新闻编辑对信息的传播进行严格的把控,不能将新闻信息变成趋于迎合大众的随意工作,对新闻信息不仅要求敏锐的洞察力,更要有良好的的把控力。

2. 新媒体时代新闻编辑的技能素养

由于传统的新闻编辑技能更多的注重的是新闻的“幕后制作”,对新闻的加工和提炼更为关注,而在新媒体时代下,QQ、微信、微博等新型交流软件以及手机、电脑等的的出现,不仅开创了信息传播的新天地,更使新闻信息的传播渠道更加宽广,传播方式更加灵活。由此,新闻编辑工作者不得不从幕后转向了台前,成为具有采、编、播、控等多种业务能力于一身的公共论坛的主持人。作为论坛的主持人,必须具备对新闻信息的全面整合技能、良好的网络沟通能力以及帮助受众提高媒介素养的能力。论坛主持人需要从海量的信息中,提取出对受众有用的新闻素材和资料,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一定的创新,找出新闻信息的最大价值所在,然后将新闻信息的内容通过网络沟通来进行传播。从而实现与社会大众之间的互动,促进社会的健康发展,

3.新媒体时代新闻编辑的知识结构和职业素养

新媒体时代的媒介素养例3

所谓媒介环境,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媒介各构成要素之间、媒介与媒介之间、媒介与其外部环境之间关联互动而达到的一种相对平衡的结构状态”。每一次新媒介的诞生,都将开创与其相适应的传媒时代,并营造一个全新的媒介生态。全媒体语境下,媒介环境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新闻传播主体的变化

新的传播时代,新闻传播的主体发生了重大变化,以前主体是公众媒体,现在则是公众媒体与“私媒体”混合的时代,尤其是2010年以微博为代表的新媒体的迅猛发展,更加凸显了“私媒体”的力量。其以低门槛、快速化、即时性等优势带来空前的普及。网络、手机、微博等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最大不同,就在于将创造、消费、聚合、分享信息的主体――人,放在了媒体版图的中心。而这一点,正是旧的传播时代不曾出现的。

2.各媒介间关系的变化

网络等新媒体的发展,模糊了不同媒介之间的界限,打破了原有的媒介生存格局。新旧媒体在现有媒介格局中各占一席之地,并不断细分媒介市场。这使得传统媒体和新媒体间的关系,已再不像过去那样泾渭分明,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并且任何媒体都可以成为对方的竞争对手。在保持原有介质优势的同时,媒介之间开始互相借鉴传播方式,从而实现媒介功能的融合和相互渗透。尤其是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国家政策的积极推动,媒介间的融合度越来越高,包括传播内容、传播渠道以及媒介终端的高度融合。

3.新闻传播流程的变化

过去,新闻传播业务是以单一的媒介形态为基础, 各媒介有自己的组织结构和采编流程。但在新的媒介环境下,单一的传播流程已被改变,传者和受众的界限变得模糊,受众在传播中的主动性加强,新闻传播的主体由职业新闻记者独家垄断转变为记者与受众共同分享,新闻传播模式由单向线性传播转变为双向互动性传播,由媒介组织对大众的传播转向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的传播。这种以传者受者一体化为主要特征的新的新闻传播模式,带来了新闻产品的多样化。

4.服务对象的变化

全媒体背景下,各类媒介间高度融合,媒介产品的多样化以及Web2.0应用的不断普及,这一切都为受众提供了在更大范围内参与传播和进行交流的可能性,使受众由单纯的受者角色转向传者和受者的双重角色,由单纯的“读”、“听”、“看”向“写”、“制作”以及“共同建设”发展,由被动地接收信息向主动地创造信息发展。这一转变不仅赋予了普通公民新闻报道者的崭新角色,也直接导致了“公民新闻”的出现。尤其在新闻事件现场,他们可以用手机、微博等在第一时间发出信息,表达观点,扮演着“公民记者”的角色。“公民新闻”的出现,打破了以往媒体在新闻传播中对信息的垄断,这在突发性新闻事件的报道中显得尤为突出。以2010年11月上海胶州路大火为例,在发生火灾后的第1个小时里,原创性的信息超过百条,图片达到数十张,远远超过了传统上认为的报道速度最快的通讯社的报道。

全媒体时代对新闻人媒介素养提出的挑战

全媒体时代,媒介环境的整体变迁带来新闻传播内容、渠道、方式以及传播观念等方面的巨大变化,并使其呈现出诸多全新特质,这些都对媒体人的媒介素养提出了新的挑战。

1.新的传播方式对媒体人的多媒体传播能力提出挑战

新闻传播方式的变化改变了传统媒体信息采集与制作的流程,即不同的媒体集中在同一个信息操作平台上,统一策划,资源共享,根据各自媒体和受众的特点对信息进行分类加工,制作不同的新闻产品,最后通过不同的传播渠道传播给特定受众。这种新闻业务流程是对新闻信息和资源的整合与重构,要求传播者的传播能力在包容传统的基础上具备全媒体的操作理念。

2.融合新闻挑战媒体人的信息选择与整合能力

媒介的融合使新闻以一种融合的姿态出现在受众面前,即“融合新闻”。“融合新闻”突破了传统媒体间的限制,其整合所有的媒介,集中力量采集新闻素材,再根据各自受众的特点进行加工,将文字、声音、图片、图像和Flash等集于一体,最后通过不同的渠道出来。“融合新闻”体现了这样一种理念:媒体对事件的处理更加多角度,更注重原创性和多媒体化,更倡导受众参与,更注重与受众的互动。这在很大程度上对新闻记者的信息筛选与整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新闻信息的驳杂挑战媒体人的信息把关能力和批判的认知能力

全媒体时代,媒介形态的多样化增加了人们接触信息的频率,新闻来源的多元化、复杂化,信息传播的速度加快等等,都使得虚假新闻和失实报道的数量增加。尤其是在新闻信息的横向传播过程中,即信息在不同媒体之间转发、转播、转载的再次传播过程中,传播一方为了在瞬息万变的媒体环境下提高时效性,仓促之间往往会对信息缺少把关。全媒体环境下新闻信息多次传播的保真度,考验的正是媒体从业人员对信息的把关能力。

全媒体时代媒体人怎样提高媒介素养

1.加强多媒体传播的能力

全媒体背景下,媒体人不再是为一个单一的媒体服务,而是为媒体集团内的多个媒体平台服务。记者采集回的信息,要既能为报纸供稿,又能为广播电视制作节目,还能为网站、手机媒体提供稿件和图片等。因此,与强调传播者的调查研究能力、新闻敏感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等传统能力相比较,职业传播者能力结构的现代版本,更加强调多媒体传播能力,即掌握多媒体技术,能够熟练而快捷地搜集、发送、处理各式文本、照片、图表、动画、视音频等材料,其中也包括由这种多媒体能力内定的多语言符号的编码解码能力,即熟练运用英语这一交流工具。当然,要成为“全媒体型新闻人”,首先要注意培养多媒体报道的思维和理念,懂得不同媒介的传播效果,才能将信息资源转化成不同的媒介产品,进而提高多媒体传播的能力。

2.提高信息处理能力

全媒体时代,专业记者的核心价值已不再是采集一般信息,而是面对浩如烟海的信息,筛选、探寻、鉴别真正有价值的信息,并将其有序整合和立体呈现,帮助受众更加真实、系统、深入地了解和把握这个世界。当今社会,谁拥有更强的信息分析处理能力,谁就拥有更大的社会影响力和更大的发展空间。因此,全媒体时代要求新闻人具备宽口径、多复合的知识结构,既要有新闻理论和新闻业务基础知识,掌握跨媒体的技术技能,又要努力从心理上走近受众,了解他们的信息需求,并及时将他们所需要的内容送到“家门口”。

3.培养多种敏感力

在媒介融合、创新、变革日新月异的全媒体时代,优秀的新闻人除了要对新闻的喉舌功能敏感,对新闻的社会使命敏感外;还需要其他一系列的敏感力,其中包括:对未来媒介形态及发展趋势敏感;对新媒介产品生命周期敏感;对其服务对象敏感;对人们的基本需求敏感;对新媒介技术带来的生活形态的改变敏感;等等。这一系列的敏感意识加上娴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媒介技术使用能力,是当今时代所呼唤的优秀新闻人的媒介素养。

4.坚守新闻职业道德

在任何时代,新闻人的媒介素养不仅包含专业素养,还包括职业道德素养。在媒介化社会的今天,在媒体的大众化、商业化、市场化程度愈深的大环境下,坚守新闻职业道德的意义尤为重要。试想一下,如果媒体从业人员滥用媒体权利牟取私利或者进行权利寻租;或者为增加点击量、发行量和收视(听)率进行恶意新闻炒作;或者报道干涉私人领域,“人肉搜索”侵犯公民隐私权;甚至制造“假新闻”、“有偿新闻”等等,不仅会导致受众流失,降低媒体公信力,媒体的责任和担当更无从谈起。

新媒体时代的媒介素养例4

随之而来的是网络谣言泛滥,推手恶意炒作,网络暴民的群体性动员,网络删帖的“有偿不闻”等等,这对互联网时代社会理性无疑是一个考验。这些借助媒介迅速蹿红的网络乱象提醒着人们,公众对社会、对政府的关切,大多以媒介为平台。而媒体的某些报道其实在助长着社会上的一些非理性情绪。人们习惯站在受害者的角度来分析问题,这样就脱离了理性,有时还被新闻牵着走,失去了辨别真假的能力。很多人观念还没厘清,便陷入了急匆匆的站队思考中。因此,对海量信息的真伪分辨,提高自身对媒介信息的解读能力就显得格外重要,与此同时,媒体的建设也就落实到人的素质提高上。

胡乔木当年说,人人都要学会写新闻——那是对干部们说的。按照今天的现实,就应该要求人人都要有媒介素养——这是对所有公民说的。现如今,社会日益开放,人人都是信息的传播者,别有用心者甚至可以披着“马甲”在网上伪造舆情,误导公众,2013年5月7日一则“呼市新华广场的杀人事件”的谣言便是明证。如果没有新闻素养,可能就会成为假新闻的传播者,可能就会发表不当言论,进而导致触犯法律或身败名裂。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文化名人、媒体人、政府官员成为媒体事件的主角,他们的“雷语”、“雷行”层出不穷、花样翻新,惊人程度也呈不断上升趋势。还有更多的干部是防火、防盗、防记者,害怕媒体或是记者耍横。当然,也有不少新闻人缺乏媒体素养,或是以“无冕之王”自居,想要包打天下;或是自以为是,挟媒体以自重,摆谱敲诈,横行乡里。普通百姓由于对媒体的认识不当,或是把媒体当做封建时代的包青天,遇事不找法院找媒体;或是把媒体说得一钱不值,一概不信。

新媒体时代的媒介素养例5

新媒介时代信息量激增。传播方式更加多元,这使得我们一方面能够轻松获取海量信息,了解世界每一个角落正在发生的事情;但另一方面,我们又有可能被这些信息扰乱视听,因其中大量的无用信息甚至垃圾信息迷失方向。从几倍甚至几十倍于过去的原始信息中获取具有新闻价值的材料,并使之最终变成具有影响力的新闻报道,需要新闻工作者具有更为突出的新闻意识。因此新媒介时代,新闻工作者新闻意识的培养并不能因为信息获取的方便快捷而被忽视,相反,更需要引起广大新闻工作者的重视。

对于新闻意识的培养,广大研究者从提高政治素养、培养全局观念、加强社会实践和注意学习和积累等方面进行过深入论述,笔者对此深表赞同。但对于新闻工作者的学习,笔者认为应该结合新媒介时代的特点有所创新。首先,新媒介时代要求新闻工作者的学习内容更加丰富。无论是国际形势,还是国家政策,抑或是各个学科的专业知识,都应该纳入学习范围,只有不断延长知识圈半径,才能网罗更多的新闻事件,也才能练就一双善于发现新闻的慧眼。其次,新媒介时代要求新闻工作者创新学习方式。“一切皆传媒”的时代特点极大地拓宽了我们的学习空间,丰富了学习形式,新闻工作者的学习也不能仅仅依赖于书本和培训。要善于利用各种传播媒介,可以说,所有我们能接触到的信息传播途径都应该成为我们的学习方式。再次,需要强调的是。在学习过程中必须提高信息甄别能力。因为新媒介时代的大量信息难免鱼龙混杂,为了保证学习的有效性和科学性,我们就必须对所接触的信息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甄别。可见,新媒介时代新闻工作者的学习更为重要,学习任务也更加繁重和艰巨。

新媒介时代的信息传播方式要求新闻工作者具备跨媒介工作能力。新媒介时代,随着传播手段的不断翻新,信息传播的方式也已经摆脱了传统的文字、图片、声音、图像等单一形式的传播模式,声、光、电等手段的综合运用,对受众视觉、听觉、触觉甚至嗅觉的全面冲击,成为新媒介时代信息传播的显著特点。特别是“融合新闻”传播模式的广泛应用,引领了当今传媒的发展趋势。

“融合新闻”又称“多样化新闻”,意指采用多媒体手段进行的新闻传播活动。“融合新闻”的产生基于媒介问的合作与互动。“融合新闻”模式在我国虽属于新生事物,但也取得了一些成功的实践经验。比如在2007年内蒙古自治区成立60周年之际,在2008年汶川地震和北京奥运会期间,国内各大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媒体联动,从不同层面进行了大规模的报道,形成了全方位、立体化的传播态势。除了重大事件的报道外,“融合新闻”同样适用于一些地方性新闻事件的报道过程,如2005年的“感动温州十大人物评选活动”就是地方媒体联动打造“融合新闻”的成功案例。

可以说,“融合新闻”已经来到我们身边,并迅速得到广大媒体的认可和采用,这一发展趋势要求新闻工作者必须成为全能型的人才,具备跨媒介工作能力。这种跨媒介工作能力表现为新闻工作者要以多媒体整合的思维去选择新闻题材、设置议程和规划报道方案:要打破“术业专攻”的思想藩篱,打破记者、编辑等岗位的界限,熟练掌握各种媒体工作知识并白如驾驭计算机软件和网络,在各种新闻工作岗位上都能很快适应:通晓各种媒介的不同特点,能够为不同媒介提供风格各异的新闻素材:还应该具备良好的合作意识,能够与不同媒介的同行完成协同报道。一句话,新媒介时代的传播,需要“多媒体新闻工作者”。

新媒介时代的信息传播特点要求新闻工作者形成更开放的工作方式。新媒介时代信息传播的及时性、即地性、互动性、个性化特点,不仅突破了传统媒体在时空、容量、速度等方面的局限性,更重要的是打破了传统的二元单向的、高度集中的传播模式,并逐步消解着媒体传播者的中心话语权。在这种情况下,新闻工作者基于单纯的信息者和把关人的社会角色而形成的传统的工作方式受到冲击,面对更为开放性的信息传播形式,需要形成更开放的工作方式。

新媒体时代的媒介素养例6

中图分类号:G21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6)10-0141-02

新闻编辑的媒介素养就是要求新闻编辑人员,在进行新闻编辑工作时,要明确理解社会各个领域对媒介信息的产生和带来影响的内容,而在这个过程中要始终坚持深层和辨别能力体系媒介信息的价值,让新闻行业可以向正确的方向良好稳定的发展,这是对新闻编辑人员最基本的职业素质之一,是做好新闻编辑工作的重要保证。所以在新媒体时代下,新闻编辑工作人员一定要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解放思想,抛弃传统的新闻编辑理念,牢固树立新时代先进的新闻编辑理念,以便更好地适应现今社会发展的要求,推进新闻行业良好发展,从而更好地为实现自己的社会责任,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

1.新媒体时代下新闻编辑的新闻传播控制权逐渐削弱

在以往的媒体中,新闻编辑作为信息的主要传播者无论对信息采集还是编辑整理以至于最后的排发环节,一直居于主导地位。它可以自行操控报表新闻内容,也能删除新闻信息。但随着我国现媒体时代的到来,新闻信息评论和报道的权力逐渐拓展到每个人的身上,信息作为大众化资源,已经不再局限与新闻编辑新闻传播形式,就如同《连线》杂志里对新媒体定位的那样:是所有人面对所有人的传播。这在无形中已经分化了新闻编辑的垄断性,并不断削弱了其对新闻实质性的控制力。人们对于兴趣浓厚的消息、传播与跟进早已不必需要编辑后台审核,而是运用网络技术在网络上直接进行微博评论、信息转发与分享等形式来传播新闻信息内容,让新闻信息传播变得更加自由化,随着这一程度的不断加深,新闻编辑对于新闻传播的控制性也越来越弱。

2.新媒体时代需要新闻编辑人员对工作方式作出改变

新媒体时代下,为了促使新闻编辑工作更好的适应现今社会发展需求,充分发挥新闻编辑的价值,新闻编辑人员需要对新闻编辑工作形式进行转变。在传统的工作模式下,新闻编辑人员主要负责收集和找出新闻信息、新闻资料,并且还需要对新闻内容进行编辑报道,主要的工作内容为幕后工作,而在新媒体时代下,新闻编辑人员不仅要牢固掌握新闻编辑工作的技巧,还需要将新闻信息有效的传播出去,以便实现新闻信息的价值。为了获得更多的受众,新闻编辑人员要根据现今人们的生活需求和精神需求来选择新闻内容,新闻编辑人员要与观众进行良好的交流和互动,积极采纳观众的意见,这样才能保障新闻行业良好发展。

随着改革开放程度的不断深入,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国际化程度也不断加深,西方专有名词以及各种新生媒体与技术也逐渐进入大众视野。对于“专业主义”而言,也属于地道的舶来品。迄今为止,我们认知里的新闻专业精神指的是“作为合格的新闻媒介必须在客观、真实、全面等原则的基础上,以服务新闻受众为己任,并坚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经过一系列的新闻实践,这种专业化精神已经深深的根植于每个新闻媒体人心中。然而随着社会化程度的加深,新闻媒体以市场为导向的趋势也日益明显,以往的新闻编辑程序为:初审复审终审,最后为定稿排发。在新媒体时代下,新闻媒体固有的专业性认知与编辑方针备受影响,甚至发生偏离。显而易见的,为了提升媒体自身影响力,获取市场份额,诸多媒体前赴后继进军娱乐圈,致使除了必要的硬性新闻,娱乐报道频频居高。例如,最近热度居高不下的“王宝强离婚事件”,尽管事件发生时正处于里约奥运会阶段,但仍然成功抢过奥运风头居于头条,居高不下的事件曝光与点击率经过各方媒体的炒作发酵,长时间地吸引了大众眼球,这就不得不让我们产生思考:新闻行业在市场化势头愈加强烈的未来,严重偏离了原有的专业精神,而作为基本性的这一精神到底能保持多久?

新闻编辑作为是新闻传播领域的关键人,对于新闻性质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对此,哥伦比亚大学媒介问题权威人士埃弗里特・丹尼斯曾在其著作中《媒介论争:19个重大问题的正反方辩论》指出,不具备媒介素养的人称之为媒介文盲,而其可以在无形中对人类精神造成破坏,这种破坏性近似于被污染的水和食物对人类肉体产生的损害程度一样”。此论断形象化地指出了不合格的新闻媒体人社会责任感缺失后对媒介受众的强大破坏力。众所周知,新闻传播所要达到的最终效果主要包括两个层面:首先是媒介受众对新闻内容的知晓权,并依据相关内容作出的一系列反应;其次是新闻应对社会发展起到积极与正面的引导作用。然而,通观进程中的整个新媒体时代,无论是新闻编辑还是媒介受众,面对越来越多的信息大数据,除了应接不暇的忙乱,对于应有的作用与效果却微乎其微。身处海量信息内的新闻编辑无法正确界定现实与媒介世界边界,从而无形中加剧了部分新媒体消极消息的破坏力。例如对于犯罪、灾难与战争事件等破坏性事件的大肆报道与传播,不基于事件真实性的扭曲报道,类似的消极事件使媒介受众变得越来越迷茫、压抑和浮躁,进而导致犯罪事件频发。因此,基于社会责任感条件下的新闻媒体人,其媒介素养高低程度直接影响到新闻行业的具体秩序,既可以是井然有序也可以演变成乌烟瘴气,而秩序好坏程度直接取决于新闻媒体人的社会责任性。

二、对新媒体时代下新闻编辑应具备的媒介素养进行分析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传播系教授詹姆斯・波特在《媒介素养.第四版》一书中指出:媒介素养包括三个重要方面,即个人目标、知识体系和技能。个人目标是发展的方向与期待值,知识体系是语言和思维的组织材料,技能是基本保障。无论是对于受众人还是新闻编辑,媒介素养都是其应具备的基本素养之一。对于受众人而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媒介素养,能够顺应媒体时展的趋势以及正确的媒介导向,使媒介信息真正的为自己所用。对于新闻编辑而言,作为媒介信息的引领者,更应该以提升媒介素养为己任,为广大受众人提供一个良好的媒介氛围,不断提升媒介的思想高度,为做一名合格的媒体人而不懈努力。下面针对新闻编辑应具备的媒介素养进行深入分析如下:

1.有效满足现今时代下新闻读者的需求

新闻行业要想在新媒体时代下稳定发展,那么就要转变新闻编制者的编辑理念和思想,改变编辑工作形式,而且新闻编辑者必须要了解现今社会新闻读者的需求,多于观众进行沟通和交流,掌握和了解新闻读者的新闻要求,并根据当前的新闻内容在结合新闻读者的需求进行新闻编辑,这样可以需要很多新闻读者的关注。新闻编辑者也要将传统的编辑理念进行转变,有效借鉴国外先进的编辑方式,良好学习其先进的编辑技术,这样可以更好地适应现今社会对新闻的要求。并且新闻编辑者不要盲目的改变新闻编辑内容,要具有一定的新闻编辑判断能力,一定要保障新闻具有真实性、可靠性,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受众关注新闻报道,也能有效将媒介的导向作用良好的发挥出来,有效推动新闻行业在新媒体时代良好的发展。

2.要具有判断新闻价值的良好能力

新闻编辑者采编工作的好坏是由选择的新闻信息的好坏来决定的,因此新闻编辑者必须要具备对新闻价值的判断与筛选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创新和再生产新闻内容。新时代下,新闻工作者之间的竞争力也变得愈加激烈起来,所以新闻编辑者不仅要不断拓宽获取新闻信息的渠道,也要不断提升自身对新闻内容的不断创新和再生产能力,而且新闻编辑者要保障新闻具有良好的价值,做到对新闻事件客观及真实的报道,拒绝虚假新闻信息,将正能量的新闻信息传播出去,让更多的人接受新闻信息,这样也能有效促进我国和谐社会的良好发展。

3.发挥新闻引导者的职责作用

在新媒体时代环境下新闻信息的传播相似具有双向性和互动性特点,可以有效拉近受众和新闻编辑者之间的距离,他们可以通过先进的技术进行交流,新闻编辑者可以通过与受众进行沟通,了解受众的需求,在引导受众阅读新闻、了解新闻,新闻编辑人员要编辑出具有正能量的新闻内容,有效将新闻的价值和作用良好的呈现出来,经营积极向上的社会舆论形式,改变社会中出现的不良之风,实现新闻传播的有利价值。

4.形成多样化的知识结构

随着我国时代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新闻的需求也逐渐提升,新闻行业要想适应现今社会发展需求,那么新闻编辑人员不仅要具备基本的编辑能力,也要了解新闻读者的需求,因此新闻编辑人员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不断进行相关知识学习,提升自身的知识结构,编辑出具有特色的、有创新意识的新闻内容,吸引更多的受众来关注新闻内容,良好推动新闻行业稳定发展。

三、结 语

随着我国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在市场价值的驱使下,新媒体的发展将给新闻行业带来更大的影响。与此同时也给我国新闻编辑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作为一名合格的新闻编辑,必须时刻以高度的社会受众责任感为己任,严格按照新闻专业化精神要求自己,并不断提升自己的媒介素养,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其更好地为媒体受众提供真实、客观的新闻报道,并提供更具品质化的服务,有效地引领新闻行业在新媒体时代健康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朱坚梅.新媒体时代新闻编辑的媒介素养[J].新媒体研究, 2016(6):158-159.

[2] 郭兴筌.浅谈新媒体时代新闻编辑的媒介素养[J].新闻研究导刊, 2016(12):239.

新媒体时代的媒介素养例7

当前,新媒体已经渗透到大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大学生成长过程中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新媒体对大学生的影响是一把“双刃剑”,它一方面传递着最前沿的科技信息,另一方面,也把诸多负面的、不健康的信息毫无保留地呈现。大学新生作为一个知识结构尚不稳定、认知及评断标准尚不成熟的年轻群体,对以新媒体为主体的大众媒介保持着极高的迎合度与参与度,但他们缺少自控力和辨别能力的现实,使得大学新生入学阶段的媒介素养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一、媒介素养的内涵

“媒介素养”这一概念最初源自英语“Media Literature”,其中文表达意义涉及很多方面的内容,包括媒体素养、传媒素养、媒介认知能力以及媒介识读能力等。经过长期的发展和演进,媒介素养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多层次、多方位的综合性概念。在新媒体环境下,媒介素养是指人们获取、解读、批评媒介信息的能力,以及使用媒介信息服务于个人生活和社会发展等方面所应具备的基本能力。

二、针对大学新生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意义

媒介素养教育旨在树立大学新生科学的媒介价值观,从而使新生正确认识、合理利用各类媒介。因此,针对大学新生开展适时的媒介素养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对优化大学新生的认知习惯和思维模式发挥有利作用。早期的专家曾经提出,希望青少年用批评的眼光来对待媒介信息,实现接受信息的自主性,即实现被动接受信息到主动利用信息。媒介素养教育的本质在于教会受众解码的方法,即通过系统化、专业化的分析,摆脱媒介信息表象的影响,实现对传播者的意图的清醒认知。媒介素养教育强调的是一种基于理性角度的思考。

目前,在众多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国家和地区中,虽然教育的方式方法各有不同,但几乎所有的国家和地区都将培养民众“自主的批判”媒介信息和理性的思维方式作为其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的根本目标,从而让民众正确地认知并选择媒介信息。这种教育一方面能够有助于大学新生从入校开始就逐渐形成对媒介信息独立的判断,另一方面也能为他们在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时提供一种新的视角与思维方式。

2.对提升大学新生的道德水平、净化大众媒介环境起到帮助作用。因为逐利使然,大众媒介为博取点击率和关注度,通常会使用低级的感官刺激来实现这一目标,然后再通过受众的关注度来实现媒介的商业价值转换,从而获得利润。在传媒与受众双方的互动过程产生了大众媒介环境,因此,和谐良好的媒介环境与受众的态度和行为紧密相连。媒介素养教育旨在培养受众的良好的审美习惯与观念,有助于建立大学新生的媒介道德意识,提高他们的信息鉴别能力,使他们自觉过滤大众媒介中传播的低俗内容,避免大众媒介尤其是网络媒介中产生的非理。当大学新生通过媒介素养教育,能以较高的媒介道德水平、媒介信息甄别能力和良好的审美习惯进入到媒介环境中,大众媒介的信息传播者就会根据受众偏好和习惯来调整和设置媒介传播内容,更大程度上实现信息的客观真实性和内容的格调高雅,从而对民众的媒介素质进行再一次提升。

3.对大学新生理性积极地参与社会事务发挥促进作用。培养和锻炼受众传播与表达自身诉求的能力是媒介素养教育的一项内容。新媒体凭借其自身所具备的信息传递高速与沟通便捷的功能,打破了大众传播媒介话语权被少数人长期垄断的局面,媒介平民化程度日渐提高,越来越多的民众开始主动参与到大众传播媒介的互动过程中发表言论。

媒介素养教育不仅有助于培养和锻炼受众的媒介适应力及表达技能,还担负着提高受众分析思辨水平、培养理性公民的责任。虽然大学新生刚刚从高中步入大学,还未踏入社会,但是他们积极热情,有着强烈的愿望想要加入到社会事务与公共话题讨论中,对一些社会现象和问题有着自己独到的想法与见解。媒介素养教育能更好地帮助他们在大学阶段做一个积极参与社会事务的理性公民。

新媒体时代的媒介素养例8

一、高校辅导员媒介素养的内涵

随着大众媒介的普及和发展,媒介素养也受到了越来越多地重视。目前一般认为:媒介素养是主体对媒介本身的认识和了解、对媒介的经常性关注、对各种媒介信息的及时掌握和充分利用、对媒介存在弊端和传播不良及错误信息的批判与抵御、对媒介的支持和帮助、充分运用媒介为自己和社会服务等。高校辅导员是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中心工作的教师,与一般教师相比,辅导员担负着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的多重职责,由此决定了其媒介素养的内涵除了具备概念的一般特征外,还有着以下鲜明的岗位和身份特征。

一是媒介意识和认知素养,即辅导员能自觉地从媒介角度观察、思考问题,能自觉、敏锐地捕捉信息,积极参与媒介活动等;了解媒介要传播的信息、媒介所处的环境以及高校学生的群体特征,对信息有客观全面的注意力、判断力和观察力。

二是媒介知识和运用素养,即辅导员应了解各种媒介的概念、种类、功能、性能、传播规律、操作流程以及相关的规章制度,并能在学生工作中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和使用相应的媒介。

三是媒介批判素养,它是媒介素养的核心,即能正确甄别各种媒介信息,对媒介信息的内容有自己的独立判断,对不良信息能加以批判并进行反思。

四是媒介法律素养,即辅导员在使用媒介的过程中应有明确的法律意识,遵守各项法律法规,不违规不越线。还要具备媒介道德素养,对于媒介批评和攻击能持理性态度,做出恰当的反应,将媒介道德内化到学校教育管理活动和自身的媒介行为中去。

二、新媒体时代提升高校辅导员媒介素养的重要意义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大众传播媒介以其强大的辐射力和渗透力营造出社会生活的“拟态环境”,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全面普及,诸多新媒体不断涌现,深刻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生活行为方式。《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到2014年12月,我国的网民中以学生群体所占的比重最大,为23.8%,学生群体是网络利用率极高的群体。除此之外,各种新媒介的大规模出现和普及,标志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如图1所示,除了普通的纸质媒介和数字电子媒介之外,新兴的互联网媒介(电脑、手机等)以其便捷性和普遍性,已经深刻影响到了普通人的生活方式。在这样的媒介环境下,引导大学生科学理性地认识媒介、辨别媒介信息、合理选择使用媒介、客观评价媒介等都成为了高校舆论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与大学生群体关系最密切的高校辅导员自然就成为了引导大学生的中坚力量。

1、提升高校辅导员的媒介素养是改善思想政治教育手段的基本前提

当代大学生自我意识日益活跃,并且深受日新月异大众传媒的影响,传统的“说教”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已不能适应新时期的实际情况,高校辅导员必须顺应这一趋势,充分利用现代媒介,如多媒体、数字电视、手机、QQ、易班、博客(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介,丰富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开展全方位、立体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网络的交互式沟通将使我们由传统的被动式接受“灌输”教育变为主动参与思想交流;由单向方式变为真正的双向互动交流模式。这些新的教育手段的运用要求高校辅导员必须具备基本的识媒、触媒、用媒、制媒能力,并不断更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以适应不断改变的媒介环境。

2、提升高校辅导员的媒介素养是把握当代大学生思想状况的突破口

只有全面把握了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比,在新的时期,辅导员需要通过网络媒体把握大学生的思想状况。互联网是一种开放式的媒体形式,每一个公民既是互联网的受众,也是可能的传播者。媒体个人化加剧了信息传播内容的泛滥,生活在网络环境冲击下的当代大学生接受着各方面的影响,形成了多样的思想状况。高校辅导员通过传统的教育方式方法,已不能从深层次全面把握大学生的思想状况,需要寻找新的突破口。高校辅导员如何提升自身的媒介素养,准确快速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成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

3、提升高校辅导员的媒介素养是辅导员自身发展的要求

媒介素养是现代社会公民个人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也是高校学生辅导员促进全面发展、实现职业理想的重要素质和能力。只有具备了一定的媒介素养,辅导员才能全面正确地了解和认识自己的社会地位、社会角色和社会责任,知道如何利用大众传媒发展自己,并确定相应的个人发展策略。提升辅导员的媒介素养,可以促进辅导员正确选择和合理利用媒介开展学习和研究工作,丰富自身知识和经验的积累,并有效利用相应的媒介技术进行教学和科学研究,从而促进辅导员的专业发展,更好地实现其职业理想。

三、高校辅导员媒介素养的现状

本文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对上海几所高校的在职辅导员的媒介素养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作为高校辅导员,他们具有一定的媒介素养,但又因学历、知识结构、自身认识等原因存在一定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媒介使用方法单一,媒介知识运用素养不足

调查显示,68.3%的辅导员开通了易班(博客),76.8%的辅导员拥有自己的微博,94.5%的辅导员开通了微信,64.7%的人利用网络媒介一些事务性的通知、公告,12%的人在网络媒体上发表一些生活、学习感言,以此激励学生。由此看出,大多数辅导员把网络媒介当成是电子化信息公告栏,一些考试信息、学校通知等一些事务性的内容,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少,将网络媒体传统化。这反映出辅导员对微博、博客等网络媒体的实际作用不清楚、认识不到位,他们简单地把网络媒体当成电子化的公告栏,忽视了网络媒体交互传播的特点,因此必然不能充分发挥网络媒体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2、辅导员的媒介素养仍处于自发状态,缺乏对信息的判断力

这种自发状态的媒介素养,最明显的特点是浅层次、低水平的。具体表现为,许多辅导员虽然能够快速、便捷地获取信息,但是在使用媒介的过程中,主动选择媒介内容并对媒介的传播方式或传播内容做出相应评价的能力还比较欠缺,不能有效地辨别信息的价值,也不能充分有效地利用媒介资源完善和发展自己。例如,当需要获得信息、了解情况时,目前辅导员群体的惯常做法是通过网络寻找需要的信息,绝少会考虑通过官方或其他传统媒体。但是来自网络的信息良莠不齐:碎片化、不系统、甄别选择困难,甚至谣言丛生,极易导致对问题的认知不够全面。因为对传统媒体的忽视和认知不足,当危机事件爆发时,单一的媒介选择和使用不足以形成对真实情况全面的了解和客观的判断,而这又反过来加剧了他们对于网络的倚重,从而形成一个媒介选择使用的一个恶性循环。

3、辅导员缺乏媒介批判意识,对于网络舆情的处理能力有待提高

目前大多数辅导员已能正常发挥各类网络媒体的使用功能,但是还缺少有效使用话语权的能力,在如何利用各种媒介引导舆论或处理突发事件,仍需改变思维、拓展方法。尤其是许多年轻的辅导员,他们大多数刚刚从学生的身份转变过来,其心理特质往往还停留在学生时代的“思想解放、易于偏激、价值多元”阶段,因此实践中往往有为数不少的辅导员对一些“激进、偏颇”的非主流媒体持信任态度,而对于官方媒体却抱有不信任的态度。这会导致在一些突发事件发生时,辅导员和学生的沟通会产生不一致:公开的观点、态度、立场与私下的不同。而新媒体的传播特性会在第一时间把这样的“不一致”放大,从而导致信息传播的效果大大降低,甚至产生负面效果。辅导员的工作内容和职业特点决定了他们对大学生的成长扮演着既是老师又是朋友,既是信息的“意见领袖”同时又是学生中的“守门人”等这些集合的角色,这样的关系决定了辅导员对大学生的影响是全面而细微的,因此在面对大众媒介,尤其是在进行信息选择和立场决定的时候,辅导员会起到更为突出的作用。

4、辅导员自身的媒介法律和道德意识欠缺,影响学生思政教育的效果

由于我国网络法律法规本身还需进一步完善,加上相关法律法规宣传教育的缺失,目前绝大部分大学生对媒介法律法规不知、不懂,甚至出现了个别大学生因此触犯法律、法规的现象。大学生中常见的触犯法律法规的媒介活动集中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大学生的网络学习活动,如毕业设计、毕业论文等都离不开网络检索,但大学生往往把网络上的东西直接拿来为自己所用,忽略遵守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二是学生建立了自己的网站,却对网站域名注册管理等方面的有关法规知之甚少;三是有的学生通过网络传播谣言,混淆视听等。与此同时,也有个别大学生有过被网络诈骗、被黑客攻击、电脑数据丢失等经历,面对这些情况,他们却不知如何通过法律手段保护自身的合法权利。因此,在大学生网络犯罪的数量呈上升趋势,大学生新媒介法律、法规教育亟待加强的情况下,帮助大学生树立他律与自律相结合的网络文明意识,就成为辅导员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但现实的状况是:目前大多数辅导员的法律意识和道德素养欠缺,对于如新闻出版、知识产权、网络管理等方面认识不足。调查结果显示:66%的辅导员认为可以在网上随意匿名发帖子;57%的辅导员认为引用网上的信息写文章、制作课件可以不注明来源;只有22%的辅导员了解有关网络媒体的法律法规。可见,辅导员自身的媒介法律意识不足,将直接影响到其科学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正确引导和规范学生的效果。

四、新媒体时代高校辅导员媒介素养的提升策略

1、辅导员自身层面

(1)辅导员要转变观念,主动增强媒介素养意识。媒介意识是一种能力和素养,它要求辅导员在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中要有意识主动了解新网络媒体的运作方式,正确认识、辨别和选择媒介信息,能够有效运用、评价和监督媒介,要主动跟上新媒体时展的步伐,重视自身信息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提高,以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教育和引导。

首先,辅导员要提高对媒介环境的敏感性。辅导员要了解新媒介环境的特点和规律,清醒地意识到它对高校育人环境的深刻影响,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育工作方式方法和手段,同时重视自身的信息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具有把媒介当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领域的意识。

其次,辅导员要提升掌控信息的意识。高校学生辅导员的职业特点要求他们切实承担起“把关人”的责任,及时对各种各样的媒介信息进行分析、鉴别、判断,对重要信息的传播进行有效的跟踪和掌控,认真研究信息传播可能引起学生的反应和对学生舆情的影响,并据此制订、调整和完善应对措施。

再次,辅导员要培养引导舆情的意识。作为大学生与学校之间信息沟通的重要渠道和桥梁,辅导员应充分认识到自己在建设和谐校园中的重任,有意识地对大学生舆情进行引导。

(2)辅导员要积极开展媒介实践,不断提升媒介技能。辅导员应该在实践中学会有效选择、获取、处理、生成和传递、创造和传播媒介信息,加强自身对信息解读、批判和应用能力。只有在主动实践中,辅导员的媒介素养才能不断提升和改进。一方面,辅导员应将大学生日常教育管理工作融入媒体实践。辅导员要主动了解学生喜欢什么媒介,喜欢使用什么媒介,及时了解大学生思想动态,为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打下基础;要主动开设自己的博客、微博、微信、QQ群等网络媒体,在日常工作中尽可能使用这些媒介,在提升管理、服务水平的同时,也为积极开展新媒介德育实践活动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另一方面,辅导员应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整合网络资源,开展时事新闻、思想引领、模范事迹、成长规划、心理健康等主题教育活动,努力契合学生心理关注点和需求,开辟教育管理的新渠道。此外,还要关注学生的网络动态和网络活动,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针对学生不良倾向和行为,及时做好引导、教育工作。

2、高校层面

(1)重视辅导员的选拔和培训,提高辅导员媒介素养标准。各高校选拔辅导员时,应按高标准严要求实行“准入”制,除了根据辅导员工作的性质特点,选择合适的学科专业和学历层次,选拔思想政治素质好,热爱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责任心强,作风严谨,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和组织管理能力等要求外,还要求辅导员必须具备基本的媒介运用能力。同时,教育培训是提升辅导员媒介素养的重要环节。辅导员的媒介素养培训可分为两个层面:一是技术层面,即对辅导员进行媒介技术培训;二是思想意识层面,即对辅导员进行媒介意识的教育培训,使辅导员从政治高度上深刻意识到提高自身媒介素养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形成良好媒介态度和积极的媒介意识。

(2)健全辅导员的考核奖励机制,增强辅导员提升自身媒介素养的积极性。目前,辅导员通过新媒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性还没有充分调动起来,主要原因在于缺少考评激励机制。培养和提高辅导员媒介素养是一项系统工程,除了加强培训教育外,还需要建立一定的激励和保障机制,把媒介素养作为辅导员评估考核的重要依据,对广大辅导员进行积极而有效的引导,使他们切实重视自身的信息能力和素质的提高,真正培养出一支具有较高媒介素养的现代辅导员队伍。例如高校可以建立辅导员网络教育的奖励机制,或者把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纳入辅导员工作业绩考核范围。

(3)加强高校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建设和媒介资源整合。各高校一定要采取有效措施,添置设备,进行信息资源整合,将信息技术、媒介资源、教育内容与方法、人力资源等有机地整合起来,以信息技术为基础,带动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改革和辅导员媒介素养的提升。同时,提高电子化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使用率,使辅导员有能力对媒介信息进行检索、获取、整理、分析、筛选、加工和应用,并开展生动活泼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注:基金项目:本文系上海市教卫系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2015年度上海学校德育实践研究课题”(课题批准号:2015-D-104)的一项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索秋平:辅导员新媒体素养及提升途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5).

[2] 宋小卫:学会解读大众传播[J].当代传播,2000(2).

[3] 陈立民:高校辅导员理论与实务[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

[4] 杨阳:探析新媒介环境中高校辅导员媒介素养提升策略[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6).

新媒体时代的媒介素养例9

媒介素养是现代信息社会对人的素质提出的新要求。今天,随着新媒体技术的高速发展,人们的思维习惯、行为方式和交往方式都发生了重大改变,因此,人们对新媒体环境下媒介素养构成和媒介素养教育的认识也必然要发生相应的转变和调整。

媒介素养教育对当代大学生人格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升能起到一定的作用,并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一定的影响。对新媒体环境下沈阳体育学院1006名在校大学生媒介素养与媒介素养教育情况的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一是对新媒体的依赖程度非常高,62.03%的大学生每天都在使用微信、微博、QQ、Twitter等交互工具,10.64%的大学生一刻也离不开它;二是对信息缺乏辨析能力,80%以上的大学生表示不会对信息的真伪进行深究;三是在面对新媒体时缺乏自控能力,93.24%的大学生或多或少会在学习时受到新媒介产品的影响,92.35%的大学生坦言在上课时会偷偷用手机或平板电脑上网;四是对新媒体中不良信息的抵御能力不足,92.25%的同学承认会出于各种原因浏览黄色、暴力信息;五是半数体育院校大学生对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缺乏认知,85.29%的大学生认为,有必要在大学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并增设媒介素养教育相关课程。

基于上述调查分析,我们认为,媒介素养教育能够帮助当代大学生更好地认识和利用媒介,增强其对媒介信息的理解与辨析能力,使其不至于在纷繁复杂的信息社会里迷失方向。同时,对大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能够提升校园文化的品位、丰富大学文化的内涵、拓展大学文化的功能。

一、当代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调研

为更好地了解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媒介素养与媒介素养教育现状,2014年11~12月,我们以沈阳体育学院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调查研究。在历时一个多月的调查中,共收回1006份问卷。此次被调查人数占目前该校在校本科生总数的12.93%。

(一)当代大学生媒介素养失范现象

1.对新媒体依赖程度高

目前,我国高校大都完成了校园网络建设,大学生不论是在教室还是寝室,都可以便捷地获取网络信息资源。不仅如此,随着3G、4G、WiFi等技术的成熟与普及,手机、平板电脑等媒介终端设备得到了迅猛发展,再加上其轻巧、便携的特点,使之受到当代大学生的追捧,很多大学生甚至对新媒体产生了强烈的依赖性。

调查发现,95%左右的被调查者每天使用手机上网的时间在1小时以上,28.73%的被调查者使用手机上网时间超过8个小时。这意味着绝大多数被调查者从早到晚都在受新媒体信息传播的影响。由此可见,大学生对新媒体的依赖程度非常之高。

2.缺乏新媒介信息辨析能力

对受众而言,如果囿于媒介素养不高,则很难明了媒介营造的“拟态环境”与客观现实之区分。大学生仍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期,如果对媒介属性缺乏理性认知,很有可能会将媒介语境所构成的虚拟环境认同为客观事实,从而根据媒介提供的信息采取行动。调查结果也从侧面证明了这一点。

80%以上的被调查者承认,不会对信息的真伪进行深究,只有不到20%的被调查者表示会“认真分析和过滤”。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当代大学生在面对庞大新媒体信息资源时缺乏应有的辨析与批判能力。由此,一些不良信息很有可能会乘虚而入,甚至影响到大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形成。一旦不良信息在大学校园里泛滥,就会直接影响到整个校园文化的建设。故此,在新媒体视阈下,将媒介素养教育纳入我国教育体系和高校课程体系,全面提升当代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已经迫在眉睫。

3.对新媒介缺乏自控能力

新媒体传递的海量信息令人目不暇接,因此,快餐式、跳跃性、碎片化的阅读方式在大学生受众中非常流行。这种阅读方式浅显、片面,且影响深度思考,无疑会阻碍大学生理性思维能力的提高和思想深度的发展,使“三观”尚未形成的大学生无法抵御网络中不良信息的侵袭,批判能力不断弱化。

有一项调查结果也应当引我们的重视。调查发现,93.24%的大学生或多或少会在学习时受到新媒介产品的影响,92.35%的大学生在上课时会偷偷用手机或平板电脑上网,久而久之教学质量难免下降。

4.对新媒体不良信息抵御能力不足

调查还发现,近70%的大学生在网上“无意撞见”或遭遇过色情、暴力网站,有近40%的被调查者出于各种原因浏览过黄色、暴力网站,这样一组数字当足以引起教育者们对该群体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视。这些年轻人对于网络流行文化缺乏抵御能力,缺乏理性辨析能力,盲目跟风,甚至会不加思考地全盘吸收。若是对这种现象不加以控制和引导,长此以往,后果将不堪设想。

(二)当代大学生媒介素养有待提升

大学生在面对网络上的一些负面信息时具备基本辨别能力,在被调查的1006名大学生中,绝大多数认为“艳照门”“不雅照”“虐猫”等现象是不好的、消极的,但从另一项数据中又可以发现,有92.25%的同学会出于某种原因浏览色情、迷信、暴力信息。大学生媒介素养失范现象说明,新媒介环境下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有待提高。

媒介技术的发展为人们获取信息提供了便利,但同时也令大量未经“把关人”严格甄别的信息在网络空间泛滥。由于媒介素养不够,一些大学生易被不良的媒介信息所惑,从而导致行为偏离和失范。这不能不引起教育界和传播学界的重视。

二、当代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意义

调查数据显示,85.29%的被调查者也认识到自身在媒介使用中存在的问题,认为有必要在高校有针对性地施行系统化的媒介素养教育,因为这是新媒体环境下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解决大学生媒介素养失范现象的有效路径。被调查者还表示,大学生应当具备的媒介素养包括媒介选择能力和批判意识、媒介道德伦理观、媒介法律意识、媒介环境交往能力等多种能力。

21世纪初,复旦大学等几所高校才开始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及实践。到目前为止,我国大多数高校都未开设媒介素养教育的相关课程。从调查数据看,半数大学生对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缺乏认知。因此,在高校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已经迫在眉睫。

(一)媒介素养教育关乎大学生成长成才

四年的大学生活是“三观”形成的关键期,是个人成长发展的关键期,这一阶段的大学生处在校园与社会的过渡时期,对社会有或多或少的了解,但并不具备完整的判断能力,而且在面对纷繁复杂的新媒体环境时,容易经受不住多元文化的诱惑,从而迷失自己。所以,大学生有必要接受系统化、专门化的媒介素养教育,让新媒介真正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的有用工具,而不是沦为新媒介技术的奴隶。

基于调查分析,我们有理由相信,新媒体环境下媒介素养教育对大学生成长成才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首先,可以培养其养成正确使用新媒介的习惯;其次,由于新媒体环境下媒介信息良莠不齐,媒介素养教育可以大大提升大学生对媒介信息的辨析能力;再次,可以提高其抵御不良信息的能力,形成正确的媒介批判意识。

(二)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关乎校园文化建设

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有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大学生的媒介消费呈现多样化,某一时期大学生对某一信息资源的关注程度直接关系到学校的校园文化氛围。大学生浏览新媒介信息资源具有不可控的特点,所以,要想净化校园文化环境,构建起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就必须将媒介素养教育摆在突出位置,帮助大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让大学生依靠正确的媒介素养来过滤不良信源,从而达到建设良好校园文化氛围的目的。

新媒体环境下媒介素养教育学会通过指导大学生,就是要如何正确面对新媒体环境下的海量信息,并从中挑选出积极的、有利于自身身心发展的信息资源为自己所用;培养大学生的批判意识,提升道德水准,使大学生能够运用批判的眼光去看待新媒体环境下的各种信息资源,避免不分好坏全盘接收。增强其抵御不良信息的能力,建立起一道无形的屏障,提升校园文化品位,丰富校园文化内涵。

(三)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关乎大学文化建设

每一所大学都有自己的文化,校园文化是大学“软实力”的体现。新媒体时代的任何一所大学,都难以摆脱大众传媒所制造的大众文化的影响。新媒介技术的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与周围世界联系的方式,即人们很难做到真正自发地、不受媒体文化影响和媒体描述方式所干预地来观察和认识世界”[1],大众文化正在通过新媒介向校园文化不断渗透。

作为一种新的教育主张,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对大学文化内涵建设作用独特:首先,它有利于大学生养成良好的媒介使用习惯;其次,有利于其有效利用传媒;再次,新媒体环境下的媒介素养教育可以提高大学生抵制不良传媒文化的能力。

三、当代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范式构建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高速发展,信息传播格局也将变得越来越复杂多变。因此,厘清当代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意义所在,明晰提升当代大学生媒介素养的重要性,使其养成正确的媒介批判意识,形成良好的媒介批判能力,既关系到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也关系到大学文化内涵的建设;既是大学生社会化转型的需要,更是信息社会对一名合格公民的基本要求。至于如何实施策略,可以考虑从政府、媒体和学校三个层面展开综合探讨:

(一)政府层面――应加强宏观引导

政府部门应加强宏观引导,并在相关制度保障下,大力宣传,融合各方面的社会资源,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提供社会性的条件和契机。这既有助于规范新媒介信息环境,又可以使大学生提高新媒体环境下的媒介素养和法律观念。

1.政府应尽快出台相关政策法令

首先,政府应尽快制定和出台相关政策和法令,以制度来保障和促进大学生媒介素养的提升;其次,政府应以制度和法规来约束媒介的传播行为,以加强网络环境和社会环境引导;再次,政府还应对媒介素养教育保持持续关注,给予充分的资金支持和对教育者进行培训。

2.加快媒介素养教育组织建设

组织建设是保障媒介素养教育实施的必要条件。建议由政府主导或者委托高等教育管理机构推行媒介素养教育相关机构和组织建设。因民间社团力量管理起来难度较大,其社会可信度还有待提高,而政府出面则能更有效地组织与实施。而且从世界范围来看,大多数国家更倾向于由政府指定或委托一些机构来实施媒介素养教育。

(二)媒体层面――应净化媒介环境

大学生仍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期,部分人由于理性辨析能力不足,很容易将虚拟的媒介环境等同于客观现实,并根据媒介提供的信息采取行动。这就要求我们的媒体能够主动和真正承担起社会责任,净化媒介环境。

新媒介行业内部应建成相应的符合当今时代特色的媒介自我疏导管理体制,形成良性发展的动态监督与自我反省机制,形成行业自律。新媒体有必要也有责任为信息的真实性负责,维护自身的公信力必须成为新媒体的最高核心价值追求和长久发展动力。这就要求新媒体行业主动承担起社会责任,提供一个绿色健康的媒介环境,从根源上杜绝各类不良信息对在校大学生的侵蚀。

(三)学校层面――应加强媒介素养教育

1.整合各高校力量打造过硬媒介素养教育师资队伍

就当前高校的师资力量而言,尚远远不能满足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对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培育要求。因此,应整合各高校的优势力量,横向建立起一支能充分胜任新媒体环境下媒介素养教育的师资队伍,实现资源共享。可以首先依托全国高校的新闻院系,逐步建立起成熟的媒介素养教育框架体系,包括进行师资培训、开发媒介素养教育教材、举办媒介素养教育论坛、向其他院校提供教学支持等。

2.教师应加强自身媒介素养,起到示范作用

高校教师应不断学习和充实自己,努力提升自身媒介素养,为大学生起到率先垂范的作用,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对大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从而达到引导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的目的。

3.将媒介素养教育纳入课程体系

首先,应考虑把媒介素养教育上升到国家层面,把媒介素养课程纳入正规教育体系;其次,高校应全面统筹,针对大学生特点,实行媒介素养课程多样化,实现教育教学模式多元化;再次,应将理论学习与实践认知有机结合,把媒介素养教育融入各种教育实践和传播实践活动中去。归根结底,应帮助大学生厘清虚拟世界和现实环境的根本区别,学会辨析媒介信息中潜藏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帮助其逐步培养理解和辨析信息的能力,提高其对负面信息的免疫能力。

4.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实践活动

在媒介素养教育实施的过程中,理论传授是基础,环境引导为辅助,而在实践中实现知行合一才是最终的落脚点。为此,一方面应建设好校内的新媒体资源和校外的新媒体媒介素养教育实习基地,如学校论坛、微博、教师博客、微信等,全方位对大学生进行引导与教育,积累媒介素养知识,形成符合社会规范、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的媒介素养,自觉维护新媒介生态环境;另一方面,应及时提醒和指出不良新媒体的使用方式和传播途径,使大学生们能够引以为戒。

总之,开展媒介素养教育,提升媒介素养,是新媒体环境对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当代高等教育面临和亟待解决的一项新课题。在高校开展媒介素养教育,有利于帮助大学生学会在新媒体环境下正确选择使用媒介和进行批判性思考,学会利用媒介资源进行自我完善和提高。尤为重要的是,对帮助当代大学生树立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构建起一个和谐有序的媒介生态环境,提升校园文化品位和丰富大学文化内涵,以及推动我国新闻传播事业的健康发展,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应当引起教育界和新闻传播学界的足够重视。

[基金项目: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立项课题“依法治国环境下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逻辑与路径研究”资助课题(课题编号:JG15DB404)]

参考文献:

新媒体时代的媒介素养例10

一、引入

信息时代,全民族都要提高媒介素养,从而让我们的大众都成为能积极地善用媒体、制作媒体产品、对无所不在的媒介信息有主体意志和独立思考的优质公民。媒体已经构成大学生生活的重要环境,媒体的进步也是人类的进步。媒介对大学生的影响有好也有坏,大学生成长需要优秀的精神食粮,关键是如何发挥媒介在大学生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对实现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基本途径或措施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并对全社会公众媒介素养教育的实现提出借鉴和思考。〔1〕〔2〕

二、媒介素养的简介

(一)媒介素养概述

所谓媒介素养就是指正确地、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播资源的能力,能够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进步.〔3〕

媒介素养不仅包括接受媒介产品的能力,而且包括用独立的批判的眼光看传播媒介的内容和建设性地利用媒介的能力;媒介素养不仅是使用媒介的需要,还应该是一个现代社会公民素质的一部分.

事实上学者们对媒介素养的理解与界定往往少补了对信息的涉及,甚至有学者将媒介素养划分为微观与宏观层面,而微观层面直接取名为“媒介信息素养”,并分析了其内容。更有学者从教育视角深刻地解析了媒介素养与信息素养的关系,从概念的起源层面,内涵的变迁过程、培养的实施方式的三方面对两者的差异进行了详细比较,并在此基础上明确阐述了媒介素养与信息素养相互融合之趋势是明显的,并提出以教育技术为支点构建媒介素养与信息素养融合之桥梁。正如学者冯延群所言:“媒介素养倾向于一种综合的文化素养,而信息素养则是一种知识管理策略。”〔4〕

(二)媒介素养”的发展现状

传统媒介素养教育的发展,与社会文化、传播科技与媒介形态关系紧密,并且反映出人们文化观念、传播模式与媒介观念的转变,社会文化与科技技术推动着传播媒介的发展。信息社会与知识经济的到来创造了全新的文化形态,网络多媒体与计算机技术则提供了崭新的传播方式,然而当人们体验数字化生存的同时,其媒介素养是必不可少的,它对当代公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是对传统媒介素养的丰富和发展。不论是研究新媒介素养的理论,还是时间新媒介素养的教育,或是测评公众新媒介素养的水平,都必须建立在对当代新媒介素养的内涵发展,并构建新媒介素养的内涵体系,是当代传播与媒介研究的基础与核心工作。

我国的媒介素养教育起步较晚,高校中只有北京、上海等少数新闻院校比较早且有计划地开设了媒介素养教育课程,但多是以选修课形式开设的,如2004年9月,上海交通大学新闻传播信息技术学院首开《媒介素养专业》公选课,同年10月,复旦大学媒介素养小组创建并开通了中国大陆第一个媒介素养专业网站(.cn)。近几年,浙江、江苏、山东等地一些高校也开始面向全校学生开设了媒介素养教育选修课程。到目前为止,我国仅有中国传媒火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出版了儿本有关媒介素养教育的专著和教材,如张开的《媒介素养概论》,蔡帼芬等主编的《媒介素养》,陈先元的《大众传媒素养论》,邱沛篁等主编的《媒介素质教育论集》等。同时一些新闻传播期刊和网站也登山了大量的探讨媒介素养教育的文章,高校硕、博研究生中也出现了有关专业论文,这都标志着媒介素养教育的理论研究水平在逐步的深入和提高。可喜的是,2002年中国传媒大学正式成立媒介素养教育研究中心; 2006年6月,复旦大学媒介素质研究中心正式成立。另外还有大量相关媒介素养教育方面的个案研究出现,如调查发现,上海学生对媒介的表征和建构能力缺乏足够的判断和警惕,获取利用信息还不够积极主动,参与媒介互动和媒介内容制作的人数比例较低等方面存在着媒介素养的缺陷等。总之,社会各界对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视促进了媒介素养教育各种问题的深入研究和发展。〔5〕〔6〕

(三)“媒介素养”引发的教育思考〔7〕

1、媒介素养的现实性

现代大学生这个庞大的群体是新兴媒体的主要接触和使用者。在世界观和人生观还未完全定型的时期,可能会受到媒体的某些误导,可能会影响到其价值、行为判断的偏颇。某大学生创作并演唱的FLASH作品《大学自习室》在高校中几乎有口皆碑,但其中展示的某些大学生形象却令人担忧;以身体组成电子邮件符号“@”,此行为艺术在社会各界也是褒贬不一现代社会开放程度越来越高,人的发展也越来越个性化,这些在当代大学生身上的体现尤为明显,但是如果不加以正确的认识、分析和判断等系列媒介认知教育,可能会对其媒介素养能力的提高有一定的影响。

2、媒介素养的可能性

对媒介素养教育有着重要影响的传媒认知能力的教育需要进一步加强。互联网吸引了整个青年群体,而大学生又是这个群体的主力军,可以利用手机、QQ空间、博客等传播着自己的想法,但是如果没有正确的媒介观念与媒介素养,可能会对社会起着负面影响,对青年群体的社会认知和媒介认知起着消极作用。

3、媒介素养的必要性

大学生群体容易被新的技术、新的潮流所吸引,对于互联网上新鲜的东西有着无限的好奇和求知探索,而目前我国高校设置课程体系如新闻学、传播学、电影学、广告学等学科体系均已成熟,加上社会学、教育学等学科课程的支撑,它们能为善于探索求知的学生群体提供媒介素养教育的坚实专业知识基础。

(四)“媒介素养”的培养途径

1、媒介素养教育课程体系的确立〔8〕:目前《媒介素养概论》、《媒介素养》等专门教材已经出现,加上传媒教育课程列:广播电视学、新闻学、传播学、电影学等学科体系的诸多课程,已基本可形成独立的媒介素养教育课程体系,专业教材、专业论文和专业教学、研究人员的出现使该课程体系的开设成为可能。

2、学生参与传媒实践能力的提高〔9〕〔10〕:日新月异的互联网世界对于青少年是具有强大诱惑力的,在媒介素养教育理论课程的基础上,要注重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更多地给青少年创造参加传媒实践的机会。他们每天都在网上体验着信息时代的传播乐趣,但也因为意识上的薄弱和缺乏把理论知识用于实际的能力。

新媒体时代的媒介素养例11

新技术日日新的当下,5G时代来临,互联网愈发显示出强大的力量,媒介化社会成为新语境。以微信、微博、今日头条、抖音等为代表的社交应用勃兴,信息工具、媒介使用渗透入公众的日常生活。在这些新背景下,用户对信息与媒介的关注、使用、管理等都超过以往,人人都已是“数字公民”。同时间,我国数字乡村建设工作也在日益完善中,未成年网民规模持续增长。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4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6月,我国农村网民规模为2.97亿,19岁以下的青少年网民占比为15.6%[1]。另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2020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我国农村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达94.7%,98.35%的中小学已拥有多媒体教室,初中、高中学生互联网普及率分别为98.1%、98.3%,小学生互联网普及率也达92.1%[2]。在数字乡村振兴与社交媒体浪潮的共同主导下,农村青少年的媒介接触与使用呈高频化、高密化趋势,与此同时,未成年人的网络素养教育不够完善,网络操作技能、网络防沉迷知识、网上自护意识和能力等都需要加强。基于此,乡村青少年的媒介与信息素养培育变得不可忽视,并尤为突出。

一、社交媒体时代媒介与信息素养的整合内涵

媒介与信息素养是取媒介素养、信息素养并列、并包的整合概念。媒介素养(MediaLteracyi)概念,最早于1933年由英国学者F.R.利维斯(FrankRymondLvisae)和丹尼斯·桑普森(DenysTompsonh)在《文化环境:培养批判意识》(CultureandEvironment:TheTainingofCiti-nrrcalAwareness)中提出,随后,美国、俄国、加拿大等国家以及联合国也都关注到媒介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进而提出媒介素养概念[3]。综合看,媒介素养意指公众的媒介接触、分析、评估、制作及利用媒介信息的能力,包括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作和生产能力[4]。媒介素养根本上是一种能力,也同时具有教育意涵。信息素养(InformationLteracyi)概念,于1974年由美国人保罗·泽考斯基(PaulZrkowskiu)在《信息服务环境:关系与优势》(InformationSrvicesEvironment:Rela-entionshipsandAdvantages)中提出,指涉人们捕捉、筛选、评估、交流和应用信息的能力素质[5]。互联网时代,新媒介覆盖社会方方面面,传统媒体也从新闻转向信息传递与社会交往并重,这也即是麦克卢汉所说的“媒介即讯息”。媒介素养与信息素养的并合实践呼之欲出。201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成为媒介与信息素养整合概念的提出者、推广者,媒介与信息素养(MediaandI-nformationLteracyi,MIL),即公众接近、获取、理解、评估、利用、创造和分享各种信息与各种媒介内容的能力,这能够使之参与、从事个人的、职业的、专业的、社会的活动[6]。此定义也特别说明,媒介与信息素养是一组相互交叉的概念群,包括计算机素养、数字素养、信息素养、媒介素养、新闻素养、图书馆素养、网络素养、影视素养等。媒介素养偏重于媒介使用维度,信息素养偏重于图书馆工具维度,媒介与信息素养的整合概念,更契合媒介社会化情境中的用户行为特征。

二、社交媒体时代乡村青少年媒介与信息素养培育的凸显

世界范围内兴起的媒介教育浪潮以及我国对媒介素养的重视,是促发乡村青少年媒介与素养教育问题凸显的大背景。在大众媒介影响力不断扩大、扩散的实践中,媒介素养教育与信息素养教育向来受到世界上诸多国家的关注,我国也从20世纪后期开始发现、倡导并积极践行。世界范围内的媒介与信息素养的教育实践,历经90年的发展,横向上可以分为欧美国家模式、发展中国家模式等,纵向上可分为防御免疫模式、分析理解模式、破译建构模式。英国于1930年代将之纳入学校教育范畴。1990年代末,美国也将媒介教育纳入基础教育课程中。我国媒介与信息素养教育也有自己独特的模式——防御、进取、建设相结合,最早始于1980年代,多由高校图书馆开展相关文献检索课程。2000年,我国正式将信息化纳入基础课程目标中。2013年,教育部启动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近两年,我国开始把影视教育作为媒介素养教育的基础步骤试推行并逐步实施。2018年,教育部《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强调了信息素养的重要性。2020年的新冠疫情中,线上教学、公众互联网使用与参与等大大凸显,五部委联合文件,再度强调全面提升教育中的师生信息素养。在技术不断迭代中,媒介日益渗透入公众的现实生活与交往实践,相较于其他人群,乡村青少年群体囿于地理因素的羁绊与未成年人交往不完善的双重情境,其媒介与信息素养培育显得尤为重要。伴随媒介化社会的到来,移动互联网成为包裹每个人存在的“气候”环境。万物互联、万物为媒,我们都处于媒介化、信息化的社会中。其中,受新媒体影响最大的是青年学生群体,伴随网络的逐步大覆盖,农村网民尤其是农村青少年网民日益增多。就农村青少年媒介使用来看,在互联网带来学习、生活等诸多便利与积极作用的同时,因媒介与信息素养缺失所促发的问题也不容忽视,如:宏观上,乡村与城市间的媒介信息接触、使用与管理存在一定的“数字鸿沟”;中微观上,大量留守儿童的媒介依赖显著,网络安全与自我防护知识较为欠缺等。面对这些问题,针对农村青少年学生特点的网络素养教育成为应时之课。上网技能之外,信息甄别管理、防止网络沉迷、互联网自我保护等媒介素养知识应成为必修内容。基于此,农村青少年的媒介与信息素养培育变得迫切。

三、社交媒体时代乡村青少年媒介与信息素养培育的效用

乡村教育优先发展、乡村现代化教育振兴和数字乡村建设是时代声音。与此同时,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媒介与信息素养培育扮演了环境围绕、基础底座的角色。因而,对于乡村青少年进行媒介与信息素养培育,既具有应时意义,又具有应用意义。

(一)宏观维度:助力数字乡村与乡村教育现代化建设

农村青少年媒介与信息素养培育贴合乡村教育优先发展、乡村信息化深入推进等政策思想。近年来,我国数字乡村建设加快推进,《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提出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同时,新时代以来,我国教育部门不断强调并加大农村学校信息化建设。青少年是觉醒力量、破解力量,更是振兴力量,作为新农人的主要培育对象,乡村青少年是建设新型农村的关键力量。因此,乡村青少年媒介与信息素养的培育,不仅有利于乡村数字化建设,更是实现乡村教育信息化、数字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

(二)中观层面:延展乡村青少年的社会交往

社交媒体的勃兴,让人类社会进入媒介化时代。媒介与信息素养培育,既包括媒介与信息获取、媒介与信息使用、媒介与信息管理等外在层面,还包括媒介化社会交往维度。这缘于,媒介作为人类交往的前台,已是人们社会交往的展示窗口和重要工具。因此,媒介与信息素养培育,不仅仅是获取、使用、评价、管理等外层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隐藏在背后的媒介与社会交往、媒介与社会互动、媒介与社会公共生活等连接知识的传递。媒介与信息素养培育作为整合概念,自一开始使用,都将媒介作为人与人、人与社会的连接点,在媒介与信息专业技术知识之外,重视媒介社会学视角,以此指导乡村青少年的社会交往与社会互动,这将对他们未来工作、生活的长远发展具有指导和关键意义。

(三)微观视角:优化乡村青少年的数字能力

社交媒体时代,人人日常使用媒介与信息,形塑自身对世界、社会的认知,并构建与他人的联系。从这个意义上说,媒介与信息素养是每个人学习、工作、生活的基本知识与能力。媒介与信息素养包括媒介知识、媒介使用、媒介评价、信息意识、信息道德、数字化学习创新、信息社会责任等。对于农村学子来说,家庭引导管理相对不如城市,学校和老师成为他们可依赖的中坚平台与力量。某种意义上,乡村学校、乡村教师扮演了核心角色,具有关键作用。乡村学校的媒介与信息素养培育,将直接在课堂内外引导、启发、影响乡村青少年。学校在媒介与信息素养教育开展中,会将新技术环境、新媒介知识、新媒介交往等输入到学生知识体系中,这不仅会向学生传送全面的互联网接触与使用知识,同时还帮助学生进行信息管理与延展。如此而来,丰富媒介教育内容、拓宽信息教育视野,不仅将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获取、评估、创建并利用媒介与信息技术参与学习的能力,同时,还能促进青少年其他核心素养的塑形。

四、社交媒体时代乡村青少年媒介与信息素养培育的提升路径

乡村政府管理机构、乡村中小学校、乡村教师是青少年媒介与信息培育的中坚力量,地区、学校、老师,作为媒介与信息素养培育的三维,分别扮演着顶层设计、中层管理、微层执行的不同角色。

(一)做好顶层设计,夯实“超越数字鸿沟、兼具未来关照”的教育目标

宏观政策引领下的顶层设计,是贯通乡村青少年媒介与信息素养培育全局的关键因子。在进行政策设计时,在地管理者应考虑到乡村青少年媒介与信息素养培育的独特面向:一方面,首先乡村青少年也是未成年人中的一员,相较于成年人而言,未成年人的网络屏障能力与防御抵抗能力弱势明显,因此,培育他们需要更多补充新技术催发的数字素养与融合媒介素养等知识。另一方面,乡村青少年具有地缘特色,与城市相异,他们的培育更需要考虑农村特点:既重视网络与外面世界连接、打开交往新纬度等开放性意义,也要传递网络失范行为、违法犯罪行为等风险知识。为此,追寻新技术发展,跨越城乡媒体鸿沟、蕴涵农村青少年未来的教育观,是媒介与信息素养培育的重中之重。面对于此,从关键处、高处发力,事半功倍。媒介与信息素养培育要贯穿到当地乡村信息化行动的目标定位、具体执行等方案设计中。在地方乡村教育振兴和数字发展中,管理者要重视乡村青少年媒介信息与素养培育,关照高等学校、农村中小学校等各个教育环节,为他们铺设政策性、理念性路途,并通过互动沟通、试点示范、城乡对接帮扶活动等可实践形式开拓乡村媒介教育的新土壤。

(二)转变中层管理,开拓全学科融入模式

目前,我国农村中小学校的媒介与信息素养培育较为滞后,形式单一,主要存在的问题包括:现有媒介素养课程缺失,媒介素养多被等同于多媒体上课技术使用能力;信息知识和实践运用脱节;照搬城市模式,同质化突出,缺乏贴合农村现状与乡土特点的针对性教育;教学偏重资源的获取,信息使用与管理,人文性、道德性、素质性欠缺;学生的参与式与主动性不足。对于学校而言,要适时转变教学观念,突出媒介与信息素养的全学科融合特征。现有中小学媒介与信息课程主要是两种形式:一是在信息技术课中侧重计算机知识;二是在日常课程中利用新媒体形式。这都是侧重信息检索技术的传统设置,虽也有学校尝试媒介素养教育,但他们更多是将媒介、信息知识作为拓展元素,加入到日常课程的教学内容和环节中,独立性不突出。移动互联的社交媒体时代,南方地区的部分中小学已经开始尝试将媒介相关课程纳入基础教育体系。如:浙江省中学开展了传媒艺术特色课程教育,开展传媒艺术特色班,培养学生的媒介素养、艺术审美情趣和鉴赏创造能力。由此而言,一方面,乡村学校需要转变媒介与信息素养只等同于技术训练的单向度观念,意识到媒介与信息素养教育的独立性、与其他学科的可融入性及交叉性。另一方面,学校要有条件、有能力保证媒介与信息素养教育活动的多形式开展,逐步践行从融合课程到独立课程的发展目标。

(三)创新微层教学,延展乡村教师自身素养与课程建设能力

乡村教师既是信息时代巨潮的感受者、体验者,也是农村学生信息化发展的关键引领者。教师作为中坚力量,应以立体、融合视野,不仅善用新媒体,会用新媒体,还能将媒介与信息素养视为重要能力,让学生既会利用新媒体,又能在生活中抵抗新媒体所带来的风险与危机。相较于城市,乡村教师的媒介与信息素养教育活动更显短缺。媒介与信息素养知识融入日常课程体系严重不足。为此,一方面,“打铁还需自身硬”,乡村教师需要凝练、提高自身的媒介与信息素养能力,通过职后培训,在信息技术应用的基础上,从意识、认识上发现媒介与信息素养对深度学习、未来发展的效用价值,加强数字素养知识,获得媒介专业知识、系统知识。另一方面,乡村教师要紧跟社交媒体最新特征,“进阶”信息课程设计观念,课程设置既加大、加深媒介与信息素养的重量、质量,又明确、结合学生需求,同时还有效整合教育资源,最终促进培育实践的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