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SCI发表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现代企业经营模式

现代企业经营模式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8-08 09:23:05

现代企业经营模式

现代企业经营模式例1

1引言

从实际情况来看,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模式和传统企业管理模式存在着很大程度的不同,它一般是从生产型管理转变为经营型管理,其是一种以经营为中心的决策性管理模式。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模式是将企业管理范围扩展至整个经济范围内,通过合理制定各项经营管理决策,来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并采用市场经营理念,实现企业经营管理稳定发展。

2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模式规范化概述

2.1新形势下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特点

新形势下,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特点越来越明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第一,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内容,和其他类型的管理内容相同,两者关系密切,相互辅助。企业内部经营中,要想有效管理经济项目,确保其稳定运行,必须在充足的资金下进行,企业经济在整个企业发展期间占据重要位置,企业各个部门工作能否顺利开展,和企业经济管理合理性有着很大的关系。对此,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必须明确企业经营管理和各个部门之间的职责,有依据性的处理两者关系。另外,企业工程项目资金输出和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都和企业经济管理合理性有关。所以企业在经营中,密切注重经营管理和部门之间的关系只有在完善经营环境的基础上,才可以提升企业经济效益,使其呈现最大化发展趋势。第二,企业财务指标,主要表达了企业生产运营情况,在企业管理经济过程中,必须明确指标,企业管理人员详细了解采取指标体系,制定出有效的管理方案。第三,经营管理活动具有复杂性、综合性特点。经济管理是生产过程中重要的环节,只有对其加大重视程度,不断发展生产力,才可以满足企业稳定发展,以此提升经济效益。企业生产期间,注重掌握质量。在进行生产前期阶段,首先要合理检查所需材料,同时,加强人才资源的管理,人才是现代企业发展的重点,因此,企业要重视经济管理,将其放在首位,使企业可以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在开发人力资源过程中,根据运营情况,科学配置,加强人才管理,保证企业稳定发展。

2.2建立现代企业经济管理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传统的经济管理模式已经无法顺应社会时展趋势,人们加大了对经济的严格程度。对此,只有不断改进和创新企业经济管理模式,才可以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在最近几年发展中,企业市场呈现市场化发展趋势,采取的传统经营管理模式受经济体系因素的干扰,面对当前新的市场经济体制,只有创建出和我国现状相对应的经济管理模式,才可以稳定发展。现阶段,企业要转变以往经济发展模式,不断完善企业管理机制,提升经济效益,使其呈现规范化发展方向。在当前市场经济发展中,要想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必须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有效调节企业经济管理模式。如果没有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现状,展开相应调整,效果便会相反,使得企业被日益激烈的市场所淘汰。同时,企业发展除了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经济管理规范化也决定了企业能否稳定发展。因此,企业要在满足企业发展内容的前提下,加强经济管理,将经济管理水平和市场发展规律相互联系在一起,选择出与其相符的管理模式。

3现代企业经济管理模式的规范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1经营管理模式不具备灵活性

当前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大多数企业认识到,以往管理模式不适合应用于当前市场发展中。很多企业逐渐引进了投资管理方式,在扩大企业经营发展和发展规模的基础上,提升企业竞争水平,然而,如果不断扩张这一模式,将会严重阻碍企业发展,为其带来很大的风险性,从而影响企业正常经营。此外,此种模式灵活性不高,经营起来困难。

3.2组织机构不够健全

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建立组织机构是保证企业经营管理模式有效性和功能性的关键。目前,在部分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往往过度追求企业经济效益,而对于企业管理机构的建设和管理还较为欠缺,使得企业经营管理模式过于简单,如此一来,也会从很大一方面上影响企业经营管理效率,从而使企业发展很难满足市场经济需求。

3.3管理人员流动性快

要想完善企业经营管理模式,合理有效的方案制定是必不可少的。从实际现状来看,我国管理人员流动性高,全能型人员少。其中,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两方面。第一,企业对管理人员的重视程度不高,没有严格管理。第二,跳槽现象严重,人员流动性大,相关福利少,影响工作积极性,限制了企业正常发展。

3.4管理措施不完善

企业经营管理存在对应的措施不完善、不合理。主要原因是各个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协调性不好,影响了企业运营。再加上现有的管理体系不具备合理性,无法全面落实企业内部管理工作的开展。

4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模式的规范化措施

4.1创新企业经营管理理念

当前,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关键点在于转换企业传统经济管理理念。在企业发展运营期间,必须全面了解企业经营管理理念,对其进行创新和改进,构建有效的管理氛围,提升企业竞争水平。在改进和创新企业经营管理理念的时候,必须从战略理念考虑,制定出有效的战略理念,摒弃传统运营方式,以此提升企业发展战略的合理性。在各个阶段发展中,由于企业管理理念不同,所以企业规模越大,就越要加大各个理念的培养力度。

4.2建立企业经营管理体系

企业在经营管理期间,必须构建健全的经营管理体系,培养全能型员工,加强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的合理性。对此,企业管理人员管理水平和素质是建立企业经营管理体系的重点。

4.3实现现代化的企业经营管理模式

转换企业经营管理模式具有一定复杂性,因此管理人员要预留出充足的时间优化企业经营管理模式。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必须规范企业经营管理活动,安排规范人员监督和管理这一经营模式的运行状态,使其满足企业经营需求,保证企业稳定发展。

4.4加强企业信息化管理工作

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有关。目前,信息化技术不断进步和发展,各个企业加大了对其的关注力度,在企业经济管理过程中,要想稳定运营,必须应用信息化技术,发挥出优势,利用此种技术科学的管理企业。同时,建立完善的经济数据系统,全面分析数据,以此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和企业经济效益。经济信息化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主要发展方向,企业必须利用科学技术创新经济管理方法,增强企业竞争力。因此,实现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同样也是企业的发展要求。

5结语

综上所述,在企业发展期间,需要不断改进企业经济管理模式,创新经济管理体系,构建良好的工作氛围,使企业呈现规范化发展状态,对此,在制定体系的时候,企业要从自身实际发展现状来看,在满足需求的基础上构建体系,以此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和管理水平,将其呈现最大化发展趋势,顺应时展,实现企业经营管理的规范化。

参考文献

现代企业经营模式例2

1引言

从实际情况来看,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模式和传统企业管理模式存在着很大程度的不同,它一般是从生产型管理转变为经营型管理,其是一种以经营为中心的决策性管理模式。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模式是将企业管理范围扩展至整个经济范围内,通过合理制定各项经营管理决策,来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并采用市场经营理念,实现企业经营管理稳定发展。

2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模式规范化概述

2.1新形势下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特点

新形势下,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特点越来越明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第一,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内容,和其他类型的管理内容相同,两者关系密切,相互辅助。企业内部经营中,要想有效管理经济项目,确保其稳定运行,必须在充足的资金下进行,企业经济在整个企业发展期间占据重要位置,企业各个部门工作能否顺利开展,和企业经济管理合理性有着很大的关系。对此,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必须明确企业经营管理和各个部门之间的职责,有依据性的处理两者关系。另外,企业工程项目资金输出和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都和企业经济管理合理性有关。所以企业在经营中,密切注重经营管理和部门之间的关系只有在完善经营环境的基础上,才可以提升企业经济效益,使其呈现最大化发展趋势。第二,企业财务指标,主要表达了企业生产运营情况,在企业管理经济过程中,必须明确指标,企业管理人员详细了解采取指标体系,制定出有效的管理方案。第三,经营管理活动具有复杂性、综合性特点。经济管理是生产过程中重要的环节,只有对其加大重视程度,不断发展生产力,才可以满足企业稳定发展,以此提升经济效益。企业生产期间,注重掌握质量。在进行生产前期阶段,首先要合理检查所需材料,同时,加强人才资源的管理,人才是现代企业发展的重点,因此,企业要重视经济管理,将其放在首位,使企业可以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在开发人力资源过程中,根据运营情况,科学配置,加强人才管理,保证企业稳定发展。

2.2建立现代企业经济管理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传统的经济管理模式已经无法顺应社会时展趋势,人们加大了对经济的严格程度。对此,只有不断改进和创新企业经济管理模式,才可以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在最近几年发展中,企业市场呈现市场化发展趋势,采取的传统经营管理模式受经济体系因素的干扰,面对当前新的市场经济体制,只有创建出和我国现状相对应的经济管理模式,才可以稳定发展。现阶段,企业要转变以往经济发展模式,不断完善企业管理机制,提升经济效益,使其呈现规范化发展方向。在当前市场经济发展中,要想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必须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有效调节企业经济管理模式。如果没有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现状,展开相应调整,效果便会相反,使得企业被日益激烈的市场所淘汰。同时,企业发展除了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经济管理规范化也决定了企业能否稳定发展。因此,企业要在满足企业发展内容的前提下,加强经济管理,将经济管理水平和市场发展规律相互联系在一起,选择出与其相符的管理模式。

3现代企业经济管理模式的规范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1经营管理模式不具备灵活性

当前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大多数企业认识到,以往管理模式不适合应用于当前市场发展中。很多企业逐渐引进了投资管理方式,在扩大企业经营发展和发展规模的基础上,提升企业竞争水平,然而,如果不断扩张这一模式,将会严重阻碍企业发展,为其带来很大的风险性,从而影响企业正常经营。此外,此种模式灵活性不高,经营起来困难。

3.2组织机构不够健全

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建立组织机构是保证企业经营管理模式有效性和功能性的关键。目前,在部分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往往过度追求企业经济效益,而对于企业管理机构的建设和管理还较为欠缺,使得企业经营管理模式过于简单,如此一来,也会从很大一方面上影响企业经营管理效率,从而使企业发展很难满足市场经济需求。

3.3管理人员流动性快

要想完善企业经营管理模式,合理有效的方案制定是必不可少的。从实际现状来看,我国管理人员流动性高,全能型人员少。其中,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两方面。第一,企业对管理人员的重视程度不高,没有严格管理。第二,跳槽现象严重,人员流动性大,相关福利少,影响工作积极性,限制了企业正常发展。

3.4管理措施不完善

企业经营管理存在对应的措施不完善、不合理。主要原因是各个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协调性不好,影响了企业运营。再加上现有的管理体系不具备合理性,无法全面落实企业内部管理工作的开展。

4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模式的规范化措施

4.1创新企业经营管理理念

当前,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关键点在于转换企业传统经济管理理念。在企业发展运营期间,必须全面了解企业经营管理理念,对其进行创新和改进,构建有效的管理氛围,提升企业竞争水平。在改进和创新企业经营管理理念的时候,必须从战略理念考虑,制定出有效的战略理念,摒弃传统运营方式,以此提升企业发展战略的合理性。在各个阶段发展中,由于企业管理理念不同,所以企业规模越大,就越要加大各个理念的培养力度。

4.2建立企业经营管理体系

企业在经营管理期间,必须构建健全的经营管理体系,培养全能型员工,加强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的合理性。对此,企业管理人员管理水平和素质是建立企业经营管理体系的重点。

4.3实现现代化的企业经营管理模式

转换企业经营管理模式具有一定复杂性,因此管理人员要预留出充足的时间优化企业经营管理模式。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必须规范企业经营管理活动,安排规范人员监督和管理这一经营模式的运行状态,使其满足企业经营需求,保证企业稳定发展。

4.4加强企业信息化管理工作

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有关。目前,信息化技术不断进步和发展,各个企业加大了对其的关注力度,在企业经济管理过程中,要想稳定运营,必须应用信息化技术,发挥出优势,利用此种技术科学的管理企业。同时,建立完善的经济数据系统,全面分析数据,以此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和企业经济效益。经济信息化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主要发展方向,企业必须利用科学技术创新经济管理方法,增强企业竞争力。因此,实现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同样也是企业的发展要求。

5结语

综上所述,在企业发展期间,需要不断改进企业经济管理模式,创新经济管理体系,构建良好的工作氛围,使企业呈现规范化发展状态,对此,在制定体系的时候,企业要从自身实际发展现状来看,在满足需求的基础上构建体系,以此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和管理水平,将其呈现最大化发展趋势,顺应时展,实现企业经营管理的规范化。

参考文献

[1]杨会卿.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模式的规范化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6).

现代企业经营模式例3

企业经营管理是指企业管理者通过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等对企业的各种资源进行分配,并有效地实现既定目标的过程。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是企业发展的精髓,借鉴先进的经营管理模式,再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做出适当的改革和创新,可以让该企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经久不衰。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所示,不少企业还是盲目抄袭别人的经营模式,或是固守陈规,不敢轻易转变经营管理模式,以致阻碍了企业的发展。下面主要从企业发展现存的问题出发,简要探究一下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改革创新的具体措施。

一、企业发展现存的问题简述

1.整体战略不一致,团结力度不足。

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大部分以自身的利益为出发点,鲜少进行在职学习和深造,在日常工作和产品生产中仅仅注重数量而忽视了质量,注重财务收益而忽视了整体效益,注重短期目标而忽视了长远发展。这些问题表明了许多企业在制定经营战略时缺乏一定整体性、灵活性和长远性,没有长远的发展目光和科学的管理制度,难以取得更好的发展。

2.没有重视人力资源的运用,未能满足员工的需求。

人们常说“科学是第一生产力”,这句话带很多人走进了误区,认为科学技术提高了,企业的利润就能够提升。其实不然,还有个重要的因素——人力资源。许多企业都没有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观念,不能满足员工的需求就不能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就不能促进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二、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改革创新的具体措施

1.树立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整体战略思想。

二十一世纪是全球经济一体化、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世纪,在全球一体化这把“双刃剑”下,机遇与挑战并存,危机与发展并存。企业在竞争如此激烈的环境中,为求得长期生存和不断发展,就要重视战略管理创新,树立与时俱进的思想观念,不断研究,不断创新,使企业愈加壮大。具体来说,就是要求企业根据时代的变化和自身的发展状况,及时调整战略部署,必要时对企业的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进行优化重组,跨过阻碍企业发展的绊脚石。而做到这一点这要求管理者多丰富自己的学识,学习现代经营管理的相关知识,从整体、长远的角度看待问题,带领优质团队制定科学的发展计划。只有这样才能研究出比别人更好的管理方法,形成自己独特的经营管理模式,从根本上超越别人。同时,企业要注意在借鉴先进企业或国外优秀经营管理经验的时候,不能够盲目效仿,而是有创新的模仿,灵活运用,推陈出新。另外,企业是由上上下下全体员工组成的,是一个工作上的大团体,管理者应当在谋求企业发展的同时关注员工的切身利益,促使全体员工团结一致,共同朝着同一个方向前进,营造出平等、和谐、健康的工作氛围。

2.注重管理方法的创新。

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模式的改革,除了要从战略思想上创新以外,还需要把目光放到管理方法的创新上面。管理方法是企业对各种资源进行有效整合的手段和途径,创新管理方法的目的就是对企业的资源优化重组,获取更大的利润,攀上更高的发展台阶。企业经营管理的对象有很多,如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营销策略管理、发展战略管理、生产管理等等。无论是管理把一个部门,都要注重管理方法的创新,都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首先,要注重管理方法的合理性和科学性,要秉承平等、和谐的思想,尊重每一位员工,以人性化的管理促进全体员工的团结协作,以提高管理效率,增加企业效益。其次,要转变企业的经营方式。当企业的经营产品或服务质量已经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禁锢了企业自身的发展时,企业就需要研发新品种或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发展的主动权。接着,信息时代的标志性产物就是互联网平台,企业要广泛运用互联网平台进行企业品牌的宣传和推广,整理、相关的企业信息,搜集、获取其他有利的信息,从多角度实现管理方法的创新。

3.坚持人本主义观念,关心员工,尊重员工,最大程度地满足每一位员工的需要。

人力资源是一个企业得以不断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是企业能够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武器。全球500强企业的总裁波拉德认为,承认人的价值和尊严,并且帮助他们不断增值,不断追求卓越,这是企业获取成功的秘诀。可以看出,人本主义在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企业发展中处于突出的地位。因此,企业采用一系列的奖惩制度,按劳分配制度、计件制度、计时制度等,激发人们的工作动机,诱导人们的工作行为,发挥人们的内在潜力,使企业的生产经营一直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企业还可以投入一笔资金,举办各种趣味活动,如运动会、有奖问答比赛、节日联欢晚会等等,有条件的企业还可以组织员工集体出游。这样不仅能够增强员工的凝聚力和创造力,还可以提升企业的文化氛围,营造良好的企业形象。

三、结语

改革创新是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关键,是企业焕发生命活力的源动力,只有不断与时俱进,改革创新,才能让企业具有真正的核心竞争力。但是,改革创新之路并不是平坦的,企业要把各种创新思想和方法落到实处,坚持贯彻,企业的未来才能插上腾飞的翅膀,到达新的境界。

参考文献:

现代企业经营模式例4

一、现阶段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模式的特点以及局限性

在我国,改革开放后迅速崛起为数众多的民营企业,从企业管理学的角度来看,其中大多数是家族企业。有资料表明,在中国的非公有制经济中,家族企业至少在70%以上。家族企业以其特有的优势在激烈的竞争中逐步发展壮大,因此也被认为是最有普遍意义的企业类型。现阶段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模式特点如下:企业所有权由家族成员控制;家族中辈分、资历最高的成员便成为企业的最高领导人,管理家族企业的事业;经营者激励约束双重化,可以有效克服委托制的弊端;企业创始人的独创精神和独特的个人魅力,无形中减少了企业内部为争夺权力的斗争,降低了企业内的交易成本。然而随着企业规模扩大,管理复杂性不断上升,现阶段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模式呈现出内在的局限性:

(一)产权的障碍

企业高度集中的资本结构在家族企业创业初期曾极大地促进了企业的发展。然而 ,如果企业的资金来源只是局限在家族范围之内,就会限制企业所能筹集到的资金数量,难以达到规模经济要求,从而难以通过联合、重组、兼并以及股份制改造等形式得以迅速扩张。随着经济发展,家族企业的产权制度难以实现规模经济效应。

(二)激励约束机制软化与决策的非理性

在经济发展的早期,由于决策比较简单,家族制的经营方式可以节约交易成本,但随着市场竞争越演越烈,家族制的经营方式带来了成本与风险的增大。多数民营企业包括那些已经改造成为现代公司的企业,仍处于一种决策、执行、监督三权合一的状态,股东会、董事会和监事会形同虚设,经营战略完全取决于创办者的个人喜好,决策还停留在拍脑袋、凭经验的层次。决策的非理性、目标的非经济性、执行过程的随意性,再加上有效监督的缺乏,严重影响了企业经营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三)二权分离的困难与用人机制的不完善

中国现有的民营企业家群体还是以传统的小老板、小业主、层次低的创业者为主体,企业家年龄偏大、知识结构老化、创新能力弱化等问题较为突出。大多民营企业的企业主仅仅凭借感性经验、市场意识和冒险精神进行管理,已越来越难以适应复杂的企业结构、多变的市场环境。

二、处于转型期的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模式选择

近几年中国民营经济所占比重停滞不前,在市场逐渐饱和之后,较多企业以低水平恶性竞争为手段,导致经济效益日趋低下。随着民营经济的发展,特别是进入国内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新时期,民营经济的内外部条件已经发生变化,外部的有利不利因素和内部的优劣势也不断发生转换。

在新的发展阶段,家族企业需要实现三大转变:一是增长方式的转变。从粗放经营到集约经营,由“高物质消耗、低技术含量、低经济效益”向“低物质消耗、高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的增长方式的转变。二是企业战略的转变。中国民营经济从总体上说还缺乏质量上科技上的优势,企业规模小、技术装备落后、人才短缺、产品档次低。必须及时调整民营经济的发展思路和发展战略,使企业从基于低廉的劳动力优势转向依靠自主创新和品牌经营自主创新能力的发展模式。三是民营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由封闭走向开放,实现人力资本和金融资本的社会化,引进职业经理人。在这三大转变中, 民营经济发展模式选择是基础。

从现代家族企业的发展来看,凡是延续下来的家族企业都无一例外经历了一个与社会财务资本和人力资本的不断融合过程。这一过程必然是家族企业不断地向外部投资者和职业经理开放、非家族成员逐渐分享企业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的过程。以浙江为例,浙江的家族企业包括古典家族企业、家族控制与现代公司相结合的混合型家族企业以及由家族企业发展而来的有家族参与的现代公司。在古典家族企业中,家族完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对相关企业实行全面控制,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合为一体,财产权高度集中于家族成员,家族经济与企业经营完全融合。在混合型家族企业中,家族利益通过家族成员或家族企业对该公司实行有效控股,公司根据法律规定的现代公司制度设置了管理制度,公司经营权大部分转移到职业经理人手中,实际运作中家族通过“用手投票”机制参与公司管理。在有家族参与的现代公司中,企业规模经济的需要导致企业经过多次增资扩股,股权已相当分散,由于资本市场的约束和国家法律的完善,公司的治理结构不断规范,在法律程序和实际经营管理中完全符合现代企业制度。浙江家族企业目前正由古典家族企业向有家族参与的现代公司转变。这意味着浙江家族企业的发展正面临一个转折时期。

三、第二形态的现代企业制度是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模式的主要演变方向

在模式选择方面, 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模式会不会一步到位地直接从“家族化治理”向现代企业制度转化?笔者认为,在转轨经济中,职业经理人市场与金融市场、法律制度与社会信任制度的建设是一个相当长的过程。同时,家族企业家有意愿将经营家族企业看作体现家族追求与实现家族成就的事业,他们不会完全将企业交由职业经理人而坐等分享红利,实现所有者与经营者的分离。而著名企业史学家小艾尔弗雷德・D ・ 钱德勒提出的第二形态的现代企业制度应该成为中国民营经济发展的一个方向。

所谓第二形态的现代企业制度,是指家族或业主仍然相对或绝对地控股,业主及部分家族成员仍参与企业的高层管理,在相当程度上,家族仍掌握了企业的经营控制权。但是,企业中很大部分中高层经理人员,甚至总经理都是非家族成员,基本实现了社会化,企业成为家族成员和职业经理人共同管理的现代企业。

第二形态的现代企业制度是一个既符合中国民营经济现状又能够充分发挥职业经理人专业优势的治理模式。从企业内部环境看, 家族的凝聚力可以促进企业的发展,亲情的信任可以降低成本。但家族经营又可能会增加企业运营的机会成本。另一方面,引进职业经理人可以导致交易成本向两个不同的方向运动:一个方向是降低企业运营的机会成本,另一个方向是增加成本。家族企业要做大做强,必须摆脱家族治理的局限性,但也不能彻底走向“职业化经理人”的完全治理。家族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家族制要求的突破,关键是淡化而不是否定家族制,从而嫁接家族制与现代企业制度,形成“共同治理型”模式是一个比较合适的选择。

四、中国民营经济发展向第二形态的现代企业制度演进需解决的问题

(一)完善治理机制,重新安排产权制度

中国家族企业要实现向现代企业过渡,实质性内容主要是其与社会资本的融合过程。要摆脱以家族为核心的产权安排,通过吸收新的资金、技术、管理资源来改善企业的产权结构和治理机制,如通过技术入股、管理能力入股等形式,吸收优秀人才参与民营企业的管理与决策。同时,要完成中国家族企业向第二形态的现代企业制度演进,必须建立由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构成的内部法人治理结构。在董事会控制决策权的前提下,把经营权交给专业经理层。

(二)重塑民营企业的文化信念

中国民营经济传统的发展模型以血缘文化为基础。文化重构的实质是抛弃传统家族伦理中非理性的血缘、亲缘观念,建立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业缘理念。具体而言,第一,用“泛家族化”的规则改造家族主义文化。对于家族成员的认定不再只局限具有血亲关系的狭义的家族圈子内,而是扩展到以“五缘文化”为基础来认定。第二,淡化家族亲情与个人权威,强调经营理性与管理体制。家族企业治理机制改良过程中的一个任务,就是用“看得见的手”来扼制“看不见的手”,理性地看待亲情关系,将家族感情与企业原则分离,妥善处理亲情与经营的矛盾,使企业规则占据主流,个人权威与人治规则淡化。

(三)建立良好人才机制,增加人力资本存量

一是建立适应中国民营企业人才状况的激励机制,根据企业产权结构及行业特征的不同,合理设计人才的绩效考核、薪酬标准、利润分享计划,从而吸引和留住本企业需要的人才。二是促进和鼓励民营经济增加对人力资本的投资。包括:完善对人才流动和员工在职培训的服务;建立健全向全社会开放的企业信息服务体系;通过优惠扶持,鼓励企业增加人力资本投入。

(四)注重企业的技术创新,提升发展水平

积极引导民营企业加强产学研结合,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引进优秀人才、先进技术和装备,不断提升民营经济的技术层次;加快建立区域技术创新服务体系,形成民营经济加快发展的技术支撑;鼓励民营企业走联合的道路,组建集团,提升发展水平。

(五)建立与完善民营企业制度变革的外部环境

在行政管理上,逐步改组现有民营经济的管理机构,对民营企业事务实行专门统一的管理;把民营经济纳入国民经济整体发展规划,引导未来发展方向。在经济管理上,利用信贷、税收等杠杆加快建立和完善投融资体系,推进民营经济改制。金融机构要改进信贷服务,增加信贷品种,合理确定贷款期限,增加对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信贷投入。鼓励引导民营经济通过相互参股、嫁接外资和参与国有集体企业改革等形式,建立多元和开放的产权结构,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在法律管理上,全面清除民营经济与其他经济成分不平等的准入条件。同时,加强对经理人员跳槽的惩罚力度。此外,国家政策法律应该为家族企业的企业制度变迁提供环境支持,包括:完善经理市场,规范经理人员的行为;完善资本市场,加强金融中介服务机构的信用制度的建设;完善产品市场,提供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参考文献:

[1]小艾尔弗雷德・D・钱德勒.看得见的手―美国企业的管理革命[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

[2]张苗荧.文化、企业制度与交易成本[M].浙江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

[3]苏琦,李新春.内部治理、外部环境与中国家族企业生命周期[J].管理世界,2004(10).

现代企业经营模式例5

当今社会,由于不同高校办学体制和办学特色上的差异,导致了教育教学管理上的差别。但主要的管理模式主要还是以院系专业的纵向管理模式为主线,在目前这种管理模式下,由于受到高等学校扩招的冲击和影响,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当然这里也存在当代大学生自身心理和生理发展因素的影响,但不可否认的是,学生管理工作的模式在外界客观环境发生变化以后,仍然固守以往的管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高校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了。这就急需高校学生工作管理者,重新探索一条学生管理的创新道路,从而更好地提高并促进高校人才培养的特色化和高质量化。

二、现代企业的经营理念对学生管理工作的现实指导作用

(一)目标的确立

任何一个没有目标的企业都是没有希望、没有前途的企业。所以企业目标的确定在企业的经营理念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对于一个企业来讲,它的目标是多元化的,由最初的单一经济目标向既重经济效益又重社会效益的多元化方面转化。同样对于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笔者认为也应确立它的最高目标,即学校以学生为本,学生以学校为家的新型管理模式。只有使企业目标充分反映学校、教师以及学生的共同追求,才能使他们为不断实现此目标而努力工作和学习。

(二)氛围的营造

企业为了实现自身的生产经营目标会通过多种不同的方式在企业内部和外部营造一定的氛围,例如:企业要体现“顾客第一”的经营理念,会通过售后服务,上门维修等多种方式体现公司把顾客的利益放在第一位。那么对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而言,也应该为实现自身独特的管理目标而营造一定的氛围,这种氛围的营造可充分发挥教学的主渠道作用,也可以通过课外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例如:学校要体现以学生为本,在学生管理工作上应该充分体现民主化管理,对普通学生以及学生干部都不应该限制过多,应给予学生干部一定的自主空间,学生管理者对他们应起到正确的引导作用,这样才能逐渐实现学生干部的自主管理,从而带动广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意识。这里仅仅是体现学校以学生为本的一个方面。

(三)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

在现代企业的生产经营实践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是人,管理出色的企业领导者都坚持以员工为本,而对于学校教育来说,以人为本体现的就是“以学生为中心”。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体现以人为中心,管理者本身应充分理解以人为中心的深刻含义,对于每一个教育管理者来讲,含义的理解应是相同的,而在具体贯彻和落实过程中所体现的方式应是不同的,这样才能保证实施的结果和所应达到的目标是一致的、和谐的。

(四)正确的效益观念

企业作为一个社会经济组织,它既追求经济效益也追求社会效益,并坚持效率与效益兼顾的原则。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也应坚持此原则,即在讲求人才培养数量的同时也要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此项原则的贯彻和落实不仅体现在教学上,也应充分体现在学生课外培养的方方面面。作为高校学生工作管理者,应该积极为学生创造一切便利条件开展各项有利于他们身心发展的活动,活动的组织开展不能单纯地追求片面化、形式化的东西,而应考虑活动的实际收益效果,即是否对学生的自身发展起到实际的指导作用,是否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等等。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展示学生管理工作在高校中的优势地位。

现代企业经营模式例6

一、引言

现代物流企业是指以现代物流理念为指导,采用现代物流的组织方式和现代物流技术,为客户提供有利于降低物流成本和提高物流合理化水平的综合服务型物流企业。现代物流企业在经营理念、运作模式、服务内容、信息化程度、物流技术、企业制度等方面都有较高的要求,以反应快速化、服务系列化、作业规范化、目标系统化、手段现代化、组织网络化的显著特征区别于传统物流企业。而现代物流企业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正确的经营模式,所以各个公司在不断发展的同时也在不断寻找和完善更加适合自己公司的经营模式。

二、物流企业经营模式概述

物流企业经营模式是物流企业根据企业的经营宗旨,为实现企业所确认的价值定位所采取某一类方式方法的总称。其中包括企业为实现价值定位所规定的业务范围,企业在产业链的位置,以及在这样的定位下实现价值的方式和方法。由此看出,经营模式是企业对市场作出反应的一种范式,这种范式在特定的环境下是有效的。

一般来说各个行业企业的经营模式有很多种如:

根据企业在产业链的位置来分类:生产代工型(纺锤型)经营模式、设计+销售型(哑铃型)经营模式、生产+销售型经营模式、设计+生产+销售型经营模式和信息服务类型。

根据企业的业务范围来分类:单一化经营模式和多元化经营模式,多元化经营模式又分为集中化多元经营、横向多元化经营和混合多元化经营。

从上可看出企业的经营模式根据企业的定位和角度不同有很多不同的选择,所以对于企业来说如何选择适合自己企业的正确经营模式是非常重要的。

三、我国物流企业经营现状

我国物流业随着近几年经济的迅速发展,前进的步伐也相当快速,在物流市场上出现了多种类型的物流企业,传统运输、仓储、货代企业开始向物流领域拓展,新兴物流企业大量涌现。国外物流企业也看好中国物流市场,加快在中国市场的拓展速度。物流业形成了多种类型物流企业共同发展的格局。但与物流业发达的国家相比,我国物流业仍处在发展初期,物流企业发展还不成熟,主要体现在物流理念的淡薄,经营理念的落后,缺乏现代物流服务模式的开拓创新。

在近些年我国企业物流发展壮大和迅速,但从网络、功能、管理、服务、业绩等方面综合评估,真正实力超群的,有较强竞争力的企业仍是寥寥无几。而根据调查显示中国的第三方物流企业规模普遍较小,究其原因主要是我国物流企业功能单一,增值服务薄弱,缺乏满足客户的个性化物流需求能力。现代物流的本质是服务,物流企业的目标是要满足货主企业向其客户提供物流服务的需要,因此无论是在服务能力上,还是在服务质量上都要以货主满意为目标。随着工商企业物流管理理念的成熟,他们在要求提供运输。仓储等一般外,还希望物流企业提供物流网络设计、库存管理、订单管理、流通加工、订单处理、信息服务等一系列的增值服务。然而,国内第三方物流企业收益的百分之八十五来自基础,诸如运输管理和仓储管理等,增值服务及物流信息服务等的收益只占百分之十五。

从表象上看,物流企业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服务内容单一,物流手段落后,信息化程度低等方面,但通过进一步分析不难发现,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物流企业缺乏对

四、对物流企业经营模式的思考

(1)经营模式是物流企业成功的关键

在物流市场被普遍看作是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市场以后,进入物流行业的企业数量逐年增多,行业内部的竞争日趋激烈,而且竞争已经由单纯的价格竞争开始走向服务质量和服务层次的竞争。此外,我国加入WT0以后,已经陆续开放了部分物流市场,一些跨国物流企业,如马士基、UPS等相继进入中国,国内的物流企业面临着来自跨国物流公司和国外物流资本的挑战。

(2)经营模式是现代物流服务理念的体现

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顾客需求呈现多样化和复杂化的趋势,企业对于物流服务的准时性、及时性、全面性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物流企业针对客户的经营特点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因此,在提供服务时,要仔细分析客户的需求,了解客户的经营规律,以便提供精确的物流服务。

(3)经营模式的选择要结合物流企业实际

能适用于多个企业,关键是经营模式必须与企业实际相适应。因此,企业在选择经营模式时要注意结合自身优势,对物流市场进行深入细致地分析,明确自己的市场定位。同时,依托原有资源,利用现代物流理念来改善企业的经营,使选择的经营模式能够给企业带来最佳的经济效益。

物流企业经营模式是一项综合的系统工程,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活动。特别是在现在环境下选择物流企业经营模式,应当要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在现代物流服务理念的基础上,选择适合企业发展的经营模式,并且要不断进行探索和发现,时刻寻找能让企业更好更快速发展的经营模式。这样才能让企业的物流经营模式的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从而促进企业迅速发展,也能促使物流行业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戢守峰,李雪欣,刘伟文.现代物流企业经营战略[M].科学出版社,2006.7.

[2]甘卫华,吴正广.物流企业经营管理基础[M].中国铁道出版社,2010.4.

现代企业经营模式例7

下面,我们将对这三类营销模式进行简要的分析和研究。

传统营销模式

传统营销模式是绝大部分企业选择的营销模式,也是最普遍的一种营销模式。传统营销模式又可以细分成:

1、商营销模式。企业营销主要依赖于商团队,企业在各个地区招聘区域或者独家,然后通过这些,再发展下线经销、分销、零售队伍;企业只需要负责对口联系这些商,其他工作都不需要介入。

商营销模式通用于各行各业,尤其是在企业成立之初、或者是企业刚进入一个新的地区、新的领域,大多会选择商营销模式。这样可以最大限度节约企业发展壮大的时间,抢占市场份额。

现代社会的各种会议营销(招商会议),基本上都属于商营销模式。这种模式,尤其适用于新、小企业。

2、经销商(分销商)营销模式。在市场竞争很激烈的行业,或者是综合实力比较强大的企业,多会选择经销商营销模式,这是商营销模式的一种进化。因为企业发展壮大了,同时市场竞争激烈导致企业利润空间大幅度压缩,为了更好的开拓市场,企业必然会选择“淘汰商、重点扶持经销商”的营销政策。

这种营销模式更多适用于那些发展比较成熟、综合实力较强的企业。

3、直营模式。采取这种营销模式的企业,主要业绩来源于自我经营,而不是依赖于商、经销商等渠道合作伙伴。

比如:绝大部分保险、直销企业,都是采取直营模式;另外,还有一些企业,通过登门入户拜访、或者是扫马路等形式,来做自己的营销推广,他们这种营销模式都属于是直营模式。

直营模式在某些特定的行业、特定的地区非常有成效。

传统营销模式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尤其是金额较大的产品销售,更依赖于传统营销模式。因为金额较大的产品销售,客户在没有见到厂商的员工时,一般都会非常谨慎,不会提前支付款项。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某个客户要购买房产,在这个客户没有见到房产中介和房子业主前,这个客户是不会支付购房款的——因为一套房产少则几十万,多则几百万上千万,客户肯定不会傻兮兮的相信“网络营销”或者“电话营销”的!

所以,凡是金额较大的产品销售,脱离不了传统营销模式!

电话营销模式

电话营销模式在前几年风生水起,显得特别活跃;但是,随着消费者日益理性,加上国家政策引导,电话营销模式在很多领域开始走下坡路,并且越来越有被网络营销所替代的趋势。

电话营销模式主要适用于那些“看不见产品”的企业。比如说:通过电话营销,卖证券、卖保险、卖广告……

另外,在医药、教育、婴幼儿、保健品、化妆品、工艺美术、招聘等领域,电话营销也被较为广泛的引用。

但是,整体而言,电话营销模式已经不再是市场的宠儿;现在越来越多的电话营销企业开始转向网络营销模式,包括传统营销模式。

在此,也对现在仍在从事电话营销的同仁提个建议:在做好电话营销的同时,一定要学习到更多的专业知识;单单只有电话营销技巧,在未来营销环境下是难以立足的!

网络营销模式

网络营销已经是全行业的一种趋势和潮流,也是所有企业的一种共识。

网络营销的快速发展态势不可阻挡,不过网络营销不会与传统营销相互冲突,而是有机结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大体来说:网络营销对金额较低的产品销售非常有帮助,甚至只要通过网络营销,就可以实现签单合作;但是,网络营销对金额较高的产品销售,无法做到“网络签单合作”。更多的时候,网络营销会帮助厂商找到客户、帮助客户找到厂商,但是在金额较大的单子时,客户和厂商还需要通过传统营销模式,才能实现真正的“签单”和“合作”。

所以,我们会看到:大众化的服装、鞋帽、化妆品等,通过网络营销就可以实现“合作”;低附加值的刷卡消费、网上支付也是非常流行;但是,高价格的产品,比如房子、汽车,就几乎没有通过网络来实现“交易”的!

但是,不管从哪个角度来说,网络营销已经成为我们各行各业必须选择的一种营销模式了!

选择什么样的营销模式?

企业究竟选择什么样的营销模式,与企业的产品定位、市场战略息息相关。综合来说,以下四大原则可以作为企业选择营销模式的借鉴标准:

原则之一:“看不见的产品”比较适合电话营销;低金额的产品可以重点考虑网络营销;高金额的产品必须倾向传统营销。

现代企业经营模式例8

我国种子企业运营模式概述

在我国种子产业发展的过程中,随着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种子法》的出台,我国加入WTO,全球诸多国外种子企业进入我国种子市场,2011年我国《农作物种子生产运营许可证管理办法》(修订草案)实施,种子产业不断成长,运营模式也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从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中期,在基本上处于计划经济管理体制之下,形成了以县为单位的“统种+统销”模式,此时,国有种子企业在种子产业中基本处于垄断地位;1995-2000年,随着种子工程的实施,国有企业改制,以及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种子企业运营模式基本以“统种+统销”+“私营”为主,但主要成分还是“统种+统销”,种子市场开放度低,产业运营效益低(伶屏亚,2009);2001-2010年,随着《种子法》的出台和实施,尤其是2001年我国加入WTO后,种子市场全面开放,我国种子市场和国际市场逐步接轨,形成了多种运营模式共存的种子企业格局,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区域种子产业化进程;在新的市场环境下,“育繁销”将成为未来我国种子企业最主要的运营模式。

目前我国种子企业运营模式分类

(一)代繁运营模式

1.代繁运营模式的涵义:代繁运营模式(订单模式)是指种子企业直接(或间接)和具有种子品种所有权的企业(以下简称被代繁企业)联系,通过双方洽谈协商,确定种子生产计划(包括品种、产量等)、收购价格、预付资金等条款,签订种子生产订单合同;被代繁企业根据合同先预付一定的资金,种子生产企业根据订单生产种子、收购种子,进行种子初检(根据要求对种子生产企业进行初加工),将合格的种子大包装运输发送给被代繁企业,经过检验合格后,将其余种子收购资金支付给种子生产企业的运营方式。基本流程如图1所示。在我国种子产业中,90%以上的种子企业属于代繁企业。

2.代繁运营模式的特点:代繁企业没有种子品种研发的投入和风险;代繁企业承担种子价格波动风险小;代繁企业资金投入相对较小;有现成规范的生产技术标准,生产技术相对成熟;被代繁企业提供技术培训或现场技术服务;代繁企业基本无种子营销环节,营销成本低;代繁企业种子积压风险低;代繁企业回款相对集中;工作重心放在种子生产,技术扩张度小。

3.代繁运营模式的优势:运营简单,风险低,可操作性强;成本较低,企业效益较高,资金积累快。

4.代繁运营模式的弱势:无自己的品种和品牌,受制于人,企业发展后劲不足;随着竞争的加剧,利润空间逐步减小;回款风险较大;无种子所有权和经营权等。

(二)繁销运营模式

1.繁销模式的涵义:繁销运营模式是指种子企业购买种子科研机构、企业或个人新品种的种子所有权,然后进行种子生产、加工及营销,为企业获取经济效益的一种运营方式。基本流程如图2所示。在我国的种子产业中约有6%的繁销种子企业,这类种子企业同时进行生产和销售,对企业的规模、技术和资金有一定的要求,不适合小企业。

2.繁销模式的特点:企业无种子品种研发的风险;具有种子品种所有权;制种基地稳定,具有一定规模,种子贮藏、检验、加工设施齐全,种子生产等技术成熟;企业具有自己完整的营销体系。

3.繁销模式的优势:企业工作重心放在种子生产和市场开发,具有种子生产、加工等技术优势,具有较为丰富的种子市场开发经验;种子营销体系较完善,具有成熟的种子营销网络和服务能力;企业管理和运营环节相对较少,成本相对较低。

4.繁销模式的弱势:购买新品种的投入大,购买品种后的市场开发、品种推广投入大,有可能存在一定的财务风险;无新品种研发支撑,品种单一,存在替代品的威胁,企业发展受制于人;有可能存在种子积压风险等。

(三)育繁销运营模式

1.育繁销运营模式的涵义:育繁销运营模式是指种子企业自主研发新品种,通过自己的生产基地、农场或制种农户等进行种子生产,检验收获(收购)种子,并进行晾晒、贮藏、加工等种子处理,制定种子营销策略进行种子包装、营销,将新品种推向市场获得经济效益的一种运营方式,如图3所示。在我国的种子产业中,育繁销运营模式的企业为数不多,严格意义上讲所占比例不到1%。

2.育繁销运营模式的特点:企业具有自主研发新品种的能力;具有种子品种所有权、商标权和种子品牌;生产、贮藏及加工技术成熟,设施齐全;种子营销体系完整。

3.育繁销运营模式的优势:企业规模较大,资金实力雄厚,市场竞争力强,抵御风险能力强;企业拥有完善种子研发机构和较强的新品种研发能力,企业发展空间大;具有种子知识产权和种子品牌,占得市场先机,能够实现品牌效应;具备种子生产、贮藏、加工能力;具有种子市场主动权和完善的种子营销体系,引领种子市场等。

4.育繁销运营模式的风险:企业研发新品种的投入大,存在研发风险;品种的市场开发投入大,有一定市场风险;企业的运营、管理线长,管理难度较大,运营反应较慢;种子积压风险和财务风险较大等。

(四)代繁销运营模式

1.代繁销运营模式的涵义:代繁销运营模式是指种子企业和有品种所有权的企业或个人,通过协商,签定授权合同,进行种子生产、收获种子、种子加工处理,包装上市,使用被代繁企业的品牌进行销售获取经济效益的一种运营方式,如图4所示。目前在我国的种子产业中,该类运营种子企业约占3%。

2.代繁销运营模式的特点:双方合作经营;无种子品种所有权,有一定的代销经营权;具备较好的种子生产技术能力;具有种子贮藏及加工等处理技术和设施。

3.代繁销运营模式的优势:无新品种研发投入风险;企业生产基地、农场或基地稳定;具备种子生产、贮藏、加工及包装能力;具有一定的种子营销网络;可以借助被代繁企业逐步壮大自己的企业。

4.代繁销运营模式的风险:无品种研发支撑,企业发展受制于人;品种的市场开发有一定市场风险;企业的利润空间受到限制;有一定的种子积压风险和财务风险等。

(五)单纯经营模式

单纯经营模式是指种子经营企业和较大的种子生产及种子生产经营企业签订种子销售合同,只从事种子销售,获取经济效益的运营方式。该类运营模式的企业主要包括种子批发企业和种子零售企业。一般情况下,这类企业只有种子产品的经营权,无种子品牌的所有权。

(六)其它运营模式

1.代繁+育繁销混合模式。代繁+育繁销混合模式是指种子企业混合使用代繁和育繁销两种模式,以获得更大经济效益的运营方式。其主要特点是企业的种子生产能力强,有一定的种子营销网络,但相对种子新品种研发能力较弱。根据混合模式所占比重大小,又可分为代繁+育繁销模式、育繁销+代繁模式。前者是以代繁为主,在此基础上投入一定资金研发自己的种子新品种,并进行种子销售;后者是以自己的品种为主进行育繁销,但企业种子生产能力过剩,附带代繁综合运营。

2.代繁+繁销混合模式。代繁+繁销模式混合是指企业混合使用代繁和繁销两种模式,以获得更大经济效益的运营方式。其主要特点是企业的种子生产能力强,有一定的种子营销渠道,但没有种子新品种研发能力。根据所占比重大小,又可分为代繁+繁销模式、繁销+代繁模式。前者是以代繁为主,投入一定资金购买种子新品种所有权进行制种销售。后者是以购买品种为主进行繁销,但企业种子生产过剩,附带代繁综合运营。

3.繁销+育繁销混合模式。繁销+育繁销混合模式是指企业混合使用繁销+育繁销两种模式,以获得更大经济效益的运营方式。其主要特点是企业的种子生产能力强,企业具备较强的种子营销能力。根据所占比重大小,又可分为繁销+育繁销模式、育繁销+繁销模式。前者是以购买新品种繁销为主,在此基础上,种子企业研发自有新品种进行育繁销运营。后者是以育繁销模式运营为主,由于企业种子生产过剩,附带繁销进行综合运营。

我国种子企业运营模式的发展趋势

(一)强化科研,培育新种

目前我国种子产业的科研水平和投入较低,建成水平较高的种子专门研究所屈指可数,种子科研能力直接影响种子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种子科研水平低下已成为影响当前我国种子产业发展最主要的颈瓶(李红铁,2009)。因此,强化、重视科研,培育新种是我国种子企业运营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要加大科研投入,建立种子科研机构;引进和培养科研人才;积极内联外合,与国内外科研部门、高校合作,共同培育新品种,产权共享。

(二)集约土地,规模繁种

种子生产是种子企业运营中的一个主要环节。目前我国种子生产存在基地(农户、农场等)相对凌乱,制种土地零散,标准化程度较低,总体规划不统一等问题,生产成本逐年翻番等因素,难以实现繁种现代机械自动化、标准化和规模化,还可能造成一些企业寻求新的制种基地,使种子企业流失于中国,有可能延伸至国外(南美、东南亚)等地。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和农村劳动力的向外输出,未来制种发展方向是集约土地、规模繁种。

(三)开拓市场,品牌营销

种子推广和营销也是种子企业运营的主要环节,其直接影响种子企业产品最终出口和经济效益。我国种子企业只有建立品牌,实施种子品牌营销,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种子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四)兼并重组,做大做强

由于我国种子产业中存在种子企业数量多、规模小、竞争能力弱等问题,其实力和势力要想和国际一些大公司抗衡,必须进行企业的优化、兼并重组(罗明、张国良等,2006),建立“育繁销”模式运营机制,在全国建成10个左右的大型种子企业,并使其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

1.伶屏亚.简述1949年以来中国种子产业发展历程[J].古今农业,2009.1

现代企业经营模式例9

作为商品经济的产物,我国中小企业经过三十余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洗礼,能很好地适应市场的不断变化,尤其是民营中小企业,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已经成为了国民经济的“半壁江山”。

近年,我国在扶持中小企业发展方面出台了不少政策,尤其自国际金融危机后,中小企业得到了国家更多的关注和支持。外部环境的改善是外因,更为重要的是,要提升企业自身的管理能力,才能使企业获得更快、更好的发展。探讨当前我国中小企业尤其是民营中小企业的最佳管理模式,以及管理体制创新的方向,对促进我国中小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增强中小企业的竞争力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1我国民营中小企业管理模式的现状

传统中小企业管理模式的最显著特点就是企业的所有者同时就是企业的经营者,具有深厚的家族式管理氛围。随着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我国中小企业面临着不同以往的内外部经济环境,从而使国内当前对民营中小企业的这一传统管理模式存在一种认识上的误区,认为这种所有者和经营者同一的家族式传统中小企业管理模式已不符合现代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必须要进行以“现代企业制度”为方向的体制创新。相对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大企业,传统中小企业模式确实存在缺陷:一是这种模式下的民营中小企业所聘用的管理人员,大部分是在自己的家人或亲朋好友中挑选,使得家族管理的成分十分浓厚,影响了家族外企业管理人员的职业上升空间,从而导致对人才吸引力不大;二是企业管理缺乏明确分工,没有完善的管理组织及规范的规章制度等,日常工作基本上都是在企业所有者直接指示下进行,其他管理人员权限十分有限,没有形成标准化、规范化的企业管理制度,因而企业缺乏明确的中长期战略规划。

但是,企业所有者与经营者的同一有利于:一是能够使所有者对企业的生产经营进行全过程直接控制,没有大企业复杂的等级结构,便于发挥企业的最佳生产效率,降低产品成本,产生竞争优势;二有利于企业的生存安全。中小企业规模不大,且多数中小企业产品结构单一,销售渠道有限,生产多依赖为数不多的几个固定客户,一旦这部分客户流失,企业就有可能面临灭顶之灾。因而所有者直接参与并具体负责企业的重要事物,可确保如销售、生产等企业商业秘密不外泄。

2民营中小企业管理体制创新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特别是“入世”大门的打开,中小企业面临着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发达国家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挑战、廉价劳动力的挑战。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决定了企业的管理模式也要进行相应的改变。这意味着在企业管理模式中不存在唯一的普遍适用的标准模式。管理模式的选择,要根据各企业的具体情况而定,不能一概而论。只要能提高企业效率,促进企业发展,就是一个好的模式,没有必要要求企业采用所谓的先进管理模式及相应的组织结构。管理创新既可以是管理模式的创新,也可以指具体管理方式的创新。企业管理创新,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随着情况的变化,企业由一种管理模式转变成另一种管理模式,如崛起于上世纪90年代低压电器之都温州的天正公司,在经历了快速积累原始资本的家族式管理之后,随着企业的成长实行多次改制推行了现代企业制度和职业经理人,公司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另一种是维持原有管理模式,但通过对各种具体管理方式的改变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竞争环境和时代的进步。针对国内目前一刀切的主张“现代企业制度”的管理模式为我国中小企业体制创新方向的提法,我认为,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确实存在一些管理方面的问题,但是,这不等于传统管理模式不适应现代市场经济,而是在某些具体的管理方式和所使用的手段方面落后于时代。

中小企业的管理创新,不是简单地采用聘请一些的高级管理人员、设立一些组织机构等方式,也可以是给企业的具体生产经营管理补充、完善新的内容。如:我们国有中小企业与民营中小企业相比,组织机构可谓全面,各级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也都较高,但市场实际竞争结果,却是国有中小企业不断败北,民营中小企业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如雨后春笋一般不断冒出,且发展势头迅猛快速。

所以,我国民营中小企业这种两权合一的传统管理模式将会保持一种长期存在的状态,只要企业的发展没有上升到一定的规模,企业的管理模式没有束缚企业自身前进的脚步,就没有必要要求企业改变现有的管理模式。但是,模式不变,企业具体的管理方式却要随着市场的变化、时代的进步、信息技术的应用,不断补充、完善新的内容。民营中小企业的管理创新重点不应只关注在建立新的管理模式、完善企业组织机构上,而是要放在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上和技术创新能力上,使企业更能适应现代市场竞争的要求。我国目前民营中小企业管理所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以所有者为代表的管理人员自身素质不高,文化程度、管理水平低下;二是企业技术创新管理理念落后。科学技术是现代社会的第一生产力。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在根本上决定了企业发展的持续性。

为此,现时期加强我国民营中小企业体制创新的关键,一是要提高以企业所有者为代表的管理人员文化、管理等综合素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竞争,归根到底还是人才的竞争,企业要积极引进、大胆启用高科技人员,在用人上要不拘一格;二是要积极引导、帮助民营中小企业建立技术创新管理机制。与大型企业等级结构复杂以及低效率相比,我国大多民营中小企业,它的创新驱动机制更为简单有效,创新要求也更为迫切,创新成本也更低。因而,政府及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应引导、帮助民营中小企业做好企业技术创新工作,占领技术制高点,提升产品竞争力,扩大市场优势。总之,可以在传统管理模式的框架内,不断补充、完善新的管理内容,,从而使民营中小企业在激烈的全球一体化市场经济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实现健康、快速的发展。

现代企业经营模式例10

一、中小企业构建营销网络的现状

营销网络,也称为营销渠道、销售通路或分销渠道,是指产品或服务从生产者转移到使用者或者消费者所经过的途径。在一个营销网络中,主要包括制造商、商、分销商、批发商和零售商等;营销网络增值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营销网络已由原来的物流作用向增值作用转化,成为企业核心能力的重要源泉,也成为了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制胜的法宝,对企业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而中小企业要想构建一张属于自己的营销网络,就必须对现在的营销网络中所面临的问题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1.中小企业营销网络设计散乱,缺乏整体规划与把握。大部分中小企业创业时期都力求让产品多点辐射,所以在渠道选择和营销网络建设上随意性大,缺少科学性与整体统一规划,如区域规划不合理、层次安排不科学、价格安排不一致、营销网络资料不完善等等,直接导致了市场混乱、经销商内部的无序竞争、窜货、价格混乱、商朝令夕改等现象的产生。同时散乱的营销网络还直接导致了企业营销网络的变革和维护成本增大,将最终影响了企业形象的完整性和统一性,给企业的成长埋下隐患。

2.中小企业营销网络冲突的规避和解决体系不完善。由于每个企业都是独立的经济实体,盈利是其生存、发展和经营的最终目的。中小企业在营销网络结构利润的分配中,必然会产生冲突。同时由于中小企业对营销网络的掌控力度和管理力度不够,中小企业和营销网络成员之间始终没有形成一股强有力的凝聚力和理念,也就没有能够建立起以企业为主导的深度协同合作的营销价值链,导致营销网络成员各自为政,引起各种冲突。严重时,还会导致中小企业辛辛苦苦建设的营销网络毁于一旦。但是这些年来,中小企业在市场活动中却始终没有建立起一套营销网络冲突规避和解决体系,使中小企业与营销网络成员之间终究没有形成利益攸关的战略伙伴关系以规避冲突达到共赢。

3.中小企业营销网络的反应机制缓慢。中小企业由于其规模、人员、资金和管理能力等各个方面的不足以及预警体系的不完善,导致了企业在环境变化和市场变化时,反应缓慢,营销网络始终无法形成结构优势和渠道优势。中小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提高营销网络的反应速度,形成危机预警体系和危机处理体系。

4.中小企业营销网络的商业信用体系缺失。我国中小企业众多、交易频繁,但目前全国性信用体系尚未建立,广大中小企业之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十分严重,商业信用十分混乱,这导致了部分中小企业失信成本极为低廉,交易中存在严重的信用问题。信用问题也直接造成了众多中小企业的营销网络模式的选择和营销网络的构建成本增加。同时中小企业由于自身实力有限,抵御外部风险能力差,特别是对现金流极为看重;如果现金回流不及时,将会造成中小企业严重的经营困境,因而恰恰成为了信用制度缺失的最大受害者。

二、中小企业如何构建自己的营销网络

对于中小企业来说,由于其自身规模、人力、物力、财力和技术上的原因,每个企业都去自建营销网络肯定是不现实的。中小企业要构建自己的营销网络,不能盲目模仿大企业已经成熟运作的现有模式,就像营销没有固定公式一样,营销网络的构建自然也没有公式可言,更何况大企业营销网络构建和维护的投入也不是中小企业可以做到的。因此,中小企业在考虑采用何种营销网络模式构建自己的营销网络前,必须对自身的营销网络进行客观的、完整的分析,进而构建适合自己的营销网络。

(一)中小企业自身营销网络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分析

1.中小企业营销网络优势分析。大多数中小企业是非公有企业,其中60%是民营企业,虽然存在诸如规模、资产、流动资金和技术等许多方面的限制,总体规模和综合实力在竞争中都不及大企业,但是中小企业却也具有大企业所不具备的优势。如:中小企业很多属于业主或一部分业主亲自管理,经营者直接承担风险,没有大公司的等级阶层和浓厚的官僚政治色彩,管理层次少,组织机构简单,所以工作效率高、决策更加灵活、反应速度更快、更容易对市场需求的变动及时作出反应,并且更能够合理调度和配给各种营销网络资源,及时调整营销网络成员,形成自己独特的营销网络优势。

2.中小企业营销网络劣势分析。目前,部分中小企业仍然坚持以产品为导向的经营指导思想,在创业初期只注重产品的多点辐射,鉴于自身条件的限制将营销网络主导权拱手让人。中小企业往往最重视直接销售的那块,因此,销售部门在整个营销系统中便占据了重要位置,却并未单独设立营销网络管理部门,营销网络管理职能归位销售部门,不利于企业的成长和壮大,因此企业综合素质不高,市场观念落后。

3.中小企业营销网络机遇分析。网络经济的发展正处于重要的机遇期,电子商务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网络经济和电子商务的发展为中小企业消除规模劣势提供了条件与可能。尤其是相关政策、监管、国际接轨、支付与物流等配套环境正逐渐改善,这为电子商务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也为中小企业营销网络建设提供了机会和可能。

4.中小企业营销网络威胁分析。现代市场竞争激烈,产品同质化严重,目标市场有限且重叠,容易爆发价格战。尤其是中小企业之间的竞争,更容易采取低层次的价格手段;低水平的价格战是单纯以产品成本为依托,企业业务层次单一,无法建立价格形成和利润产生的复合结构;全部利润来自销售价格和成本的差距,即使扩大规模来降低成本也是有限的;最终导致价格战无以为继从而引发行业动荡。同时在构建自己的营销网络的时候,营销网络建设需要投入时间与金钱,中小企业自身实力也难以达到,因此往往需要借助外力,通过采用分销制进行网络建设,从而受制于某些营销网络成员,使营销网络后力不足,也容易形成营销网络冲突。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营销网络领域全面对外开放,外企以更强劲的发展动力对我国营销网络进行积极的扩张,利用我国的营销网络来构建他们的全球营销网络以实现他们在我国更大的产品和资本输出,这必将对我国中小企业的生存、发展构成极大的威胁。

(二)中小企业构建适合自己的营销网络

现在的营销网络模式有直销模式、借用大企业模式、模式、特许经营或连锁加盟模式等基本的营销网络模式,也有诸如关联营销等新型的营销网络模式,这些构建营销网络的营销网络模式都是经过市场的检验,具有一定的优势,可以为中小企业所采用。对于中小企业而言,选择营销网络模式来构建自己的营销网络,是为了形成自己的优势,来促使企业的快速成长。所以中小企业在选择营销网络模式来构建自己的营销网络时,必须考虑各种模式对于自身的利弊,做出最佳的选择。

1.直销模式。一般而言,直销模式是没有中间环节的,生产商直接向最终客户供应产品,包括:直营专卖店、人员直销、邮购直销、网上直销和自动售货机等许多形式。直营模式对于中小企业来讲好处在于:它可以使企业无需大动干戈的情况下,节省营销成本、人力资源成本、渠道的管理费用,从而为企业形成有保证的利润。它的实质是企业减少了成本,就能够形成更好的价格优势和性价比,真正让利给消费者。

2.借用大企业模式。大企业营销网络已经建立,而且是经过时间和市场的考验,已经拥有一大批固定的客户群。中小企业在创业时就必须做好战略选择,比如生产大企业的配套产品或者其产品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与大企业的产品进行捆绑式联合销售,中小企业自己就可以不用花一分钱就能大量地卖出自己的商品。在这种情况下,中小企业建立自己的营销网络就不如借用大企业的营销网络。

3.模式。经销、代销、销售统称为性质的营销网络,它们的共同点是生产企业都不是自己直接面对最终消费者和零售市场,而是通过营销网络成员的中介作用,借助于营销网络成员的力量及其丰富的下线网络将商品推向市场。制是当年流行的一种不错的营销网络模式。现今营销实践中,主要存在三大类的制营销网络模式,即总制,区域制,混合制。(1)总制营销网络模式是指企业指定一家商为全国总机构,企业只把产品卖给总商,而由总商组织营销网络一层层往下、往消费者方向输送。双方往往签订长期合同、利益均沾、风险共担,如果合作双方组合得好,可以更好地发挥各自的优势。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总制的好处是最大限度地降低了营销网络的建设成本与管理成本,操作简便省事,在产品生产与质量改进及产品创新上可以有更多力量投入。(2)区域制营销网络模式则将市场按照区域划分范围,在每一块区域市场上都建立起自己的商,一般按省份划分区域。中小企业如果采用区域模式,产品流通的速度可以加快许多,在产品的市场覆盖率和覆盖面上,也占有一定优势。如果管理得好,中小企业的营销往往可以快速启动,在很短的时间内,将企业的产品送往各个目标销售市场,从而能够形成强大的市场销售网络优势和终端优势,有利于产品赢得营销竞争和市场份额的抢夺。(3)混合制就是对以上两大类制的混合与变通。混合制因企业营销网络模式不一,有时还互相交错,因此一般会面临较大管理难度,对中小企业的管理能力要求是非常高的,但关键是看企业如果加以巧妙组合,各擅胜场,形成优势互补的营销网络与通路。

4.特许经营或连锁加盟模式。特许经营模式或连锁加盟模式是使许多中小企业在较短时期内获得迅猛发展的一种经营模式和企业营销网络模式。特许经营模式是指通过企业授权给另外的企业运用自己的品牌与管理经验,经营自己的业务,销售自己的产品的一种“复制”性质的经营方式和营销网络开拓方式。特许经营许给别人的是一种特定经营权利,特许经营一定有特许经营合同,并且会向被特许企业收取一定的特许费用。而连锁加盟模式在实质上与特许经营模式是一回事,即也是共享一个品牌与管理制度,并且也向主营企业缴纳一定的连锁加盟费用,加盟者也必须遵守加盟合同,维护共同的品牌资产和管理制度。两者区别只在于连锁加盟模式采用的视角是被授权方的角度,而特许经营模式则采用授权方的角度。特许经营营销网络模式尤其适用于商业模式明确但目标顾客分散而且单一经营者市场覆盖能力有限的许多商品与服务性中小企业。

5.关联营销模式。关联营销网络模式可以通俗的讲为“借鸡生蛋”,即借用他人的营销网络来实现自己的产品销售。比如某家电企业可以利用房地产交易会作为其家电的销售终端。关联营销网络的优势在于传播和销售上,该模式没有或很少有竞争者产品的干扰,短期内不会面临竞争的困扰,企业容易取得相对竞争优势。通常进入成本较低,比较适合中小企业或品牌力不太强的产品迅速上量。这对于营销网络建设存在困难的中小企业无疑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可以成为中小企业撬开垄断市场的一种可能。关联营销网络模式的一个典型应用就是与大企业共享营销网络。

总之,中小企业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市场份额,提升自己的竞争实力,成长为全国性的大企业甚至是全球性的大企业,应该根据自己的自身实力、行业性质、市场的竞争状况和外部环境的机遇等等诸多方面来衡量各种营销网络模式,选择适合自己的营销网络模式,从而构建自己的营销网络。

参考文献:

1.汤学俊,崔之余.中小企业标准的界定、评价及思考[j].商业研究,2002(1)

2.狄娜.我国中小企业的现状和特点.深圳市中小企业服务网

3.菲利普·科特勒,凯文·莱恩·凯乐著.梅清豪等译.营销管理(第十二版)【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4.张波.销售渠道管理演变说明了什么[j].经营者,2001(11)

5.王荣耀.销售渠道的新变化[j].销售市与场,2000(9)

6.刘春雄,宋伟.中小企业如何做超级终端[m].渠道为王.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7.刘宇伟.营销渠道理论发展及其重心演变[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0(9)

8.[美]约翰·科特,丹·科恩著.刘祥亚主译.变革之心[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9.李林.决胜盈利模式[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现代企业经营模式例11

关键词:

低碳经济;低碳营销;营销模式

随着世界各国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低碳经济”在全球范围内,已经从概念走向现实,对现代企业的生产方式、经营模式、盈利结构、营销模式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也冲击着企业经营者、消费者及行政管理者的价值观念、消费方式、管理思路等。低碳营销,是低碳经济下的重要产物,也是现代企业面对严峻的资源与环境形势以及激烈的市场竞争所必须采取的措施。低碳营销相对于传统营销模式具有更强的节能环保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能源短缺和碳排放过多的问题,同时引导消费者树立绿色消费、低碳生活的理念,对环境保护和能源可持续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深入理解低碳营销模式,合理应用低碳营销模式,是现代企业经营中面临的重大课题。

1低碳营销模式概述

随着全球各国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低碳经济”逐渐从概念走向现实,正在逐步取代着“高碳经济”,现代企业的营销模式,也逐渐从以往“高碳化”的营销模式中摆脱出来,逐步向着“低碳化”的方向发展,久而久之,“低碳营销”已经成为现代企业营销的主流模式,为现代企业的低碳化经营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作用。目前,关于“低碳营销模式”的概念尚无定论,但综合国内外学界研究成果,认为低碳营销模式是相对于传统营销模式与现代营销模式的又一进步,其核心在于“低碳”。在此基础上,可将低碳营销模式定义为: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充分考虑企业利益、消费者利益和环境保护三者之间的密切联系,并以此为中心,对产品和服务进行科学的构思、设计、制造和销售的模式。

2低碳营销模式的优势

首先,低碳营销能够更好地适应低碳经济时代的客观要求。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节能减排的战略高度出发,我国经济从“高碳”向“低碳”的转变势在必行,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组成细胞,其经营理念、营销模式均对国家经济发展模式有着深远的影响。低碳营销模式相对于传统营销模式具备能耗低、排放低的优势,对于适应国家低碳发展政策和迎合低碳经济时代的客观要求有着重要的意义。其次,低碳营销能够更好地适应消费者的需求变化。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消费者的思想认识与环保意识逐渐由低层次向高层次转变,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具备了绿色、环保消费意识,且正逐步养成低碳、健康的生活方式。消费者理念与习惯的变化,已然成为低碳营销模式实施与发展的重要内在动力,而与此同时,低碳营销模式的实施与发展,又能反过来促进企业技术、经营理念的不断创新,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促进社会消费结构的良性转化,使产品、营销与消费者的需求契合性更高,进而促进各个产业的低碳化、可持续发展。第三,低碳营销模式的实施能够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当前,企业高碳经营向低碳经营的转化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而这一转变过程中,势必会淘汰碳排放高、技术与经营理念落后的企业,并使那些能耗低、排放少、经营理念先进的企业脱颖而出。因此,现代企业若能从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到销售的各个环节采取低碳化措施,势必将降低能耗与排放,降低相应的成本,使企业市场竞争力逐渐提高,以更好地应对国家政策的变化、资源危机的威胁以及市场趋势的转变,促使事业走上可持续、健康发展道路。而营销作为企业经营中的重要环节,其低碳化转变也势必会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3低碳营销模式的实现要点与对策

3.1完善法律保障体系

传统营销模式向低碳营销模式的转型中,势必会出现一些扰乱市场秩序,侵害其他企业利益的情形,为减少这些情况的发生,维护低碳营销的正常发展,必须不断完善相关法律保障体系。可以说,法律是一柄双刃剑,一方面为企业的低碳经营、低碳营销活动保驾护航,另一方面将严惩非低碳经营和营销行为,并使那些危害环境、扰乱市场秩序的企业和个人付出沉重的代价。基于以上理念,许多国家已经制定出了相对完备的法律体系。如:借鉴日本、美国、英国和法国的法律体系,结合中国国情,修改现有的《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环境影响评估法》、《煤炭法》、《电力法》、《清洁生产促进法》、《资源法》,使其具有更好的可操作性;制定《节约资源法》、《节约能源法》以及各行各业的节能减排法律等,与现有的《促进循环经济法》一起构成相对完善的低碳营销保护与约束法律体系,尤其是就其中与现代企业低碳化经营、低碳营销相关的内容进行明确和完善,使低碳营销的发展有法可依。

3.2创建低碳营销文化

创建低碳营销文化,能够激发现代企业主动采取低碳营销模式的积极性,对低碳营销模式的实施和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对此,应采取以下措施:①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号召力。行业协会对行业中的大小企业均具有极强的号召力,利用行业协会开展低碳文化的宣传教育活动,能够促进行业内各企业尽快树立低碳经营、低碳营销意识,对此,行业协会应积极组织低碳文化宣传活动,定期、有计划地通过网络、座谈会、单独会面等形式开展低碳营销文化宣传教育工作,以促进各个企业经营管理者低碳营销意识的形成;②积极构建企业低碳营销文化。低碳营销与企业研发、生产、营销、售后等各个部门工作人员的日常工作活动息息相关,因此,企业管理人员应积极构建低碳营销文化,使企业全员树立低碳意识,为低碳营销模式的实施与发展创造良好的氛围和环境。

3.3倡导低碳消费行为

消费者的消费理念和消费行为对低碳营销模式的实施与实施成果有着决定性的影响,要大力发展低碳营销模式,就要首先使消费者们树立低碳消费意识,对此可采取以下措施:①充分发挥社会环保组织的号召力与宣传作用。环保组织应充分发挥自身服务职能,在保护环境之余充分关注民生,并不断挖掘民生问题与低碳环保的契合点,在此基础上发挥自身号召力,倡导广大群众支持低碳经济的发展,支持低碳营销模式的实施,从而使低碳经济议题具体化、可操作化;②充分利用媒体的宣传作用。要使低碳营销模式实现可持续发展,就要使消费者认识发展低碳技术,研发低碳产品乃至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性,使其重视、认可并主动支持低碳产品及低碳营销活动,对此,应充分利用电视、广播、微博、微信公众号、门户网站的宣传作用,积极推广低碳理念、宣传低碳知识,引导广大消费者逐渐摒弃高碳生活和消费方式,逐步树立低碳、绿色消费理念。

3.4优化营销组合策略

营销组合策略即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渠道策略与促销策略的组合,低碳营销模式下,应采取如下营销组合策略:①低碳化的产品策略。低碳产品是指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产品。低碳化的产品策略指的是将低碳理念渗透到产品创意、研发、投资、生产、销售、售后服务和回收的各个环节,力求降低产品从生产到回收的各个环节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对此,企业应树立低碳概念,强化技术攻关,积极推出低碳产品,并以低碳概念作为投放市场的亮点,引起人们对低碳产品、低碳技术的关注,以吸引大批环保意识较强的消费者;②低碳价格策略。在产品定价时,企业应树立“污染者付费”、“环境有偿使用”的理念,在满足消费者需求和迎合目标消费群体消费能力的基础上,将企业低碳技术、产品的研发成本适当转嫁到消费者身上,以促进低碳技术、低碳产品的可持续发展。与此同时,国家也应就低碳技术的应用和低碳产品的销售给予适当的政策倾斜和资金支持,降低低碳产品的税收,对低碳产品研发成果突出的企业给予公开表彰或奖金等,进而更好地鼓励企业研发和销售低碳产品;③低碳渠道策略。传统的营销渠道层级复杂,并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的支持,因此销售过程中的碳排放势必较高,而低碳营销模式下,必须减少分销层级,提高分销效率,以真正减少渠道成本和相应的碳排放。信息时代下,互联网营销成为一种效率最高、覆盖面最广的营销渠道,且这种营销渠道无需众多人力的支持,不论是营销成本还是碳排放都较低,现代企业应充分利用这一低碳化、高效率的分销渠道;④低碳促销策略。低碳营销模式下,企业应摒弃单纯刺激消费的方式,而是应将消费者教育和促销进行有机结合。具体来说可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强化低碳政策、文化宣传,向消费者表明低碳营销、低碳产品的优势及其对消费者生活的积极影响;二是向消费者传递企业研发低碳技术、产品的决心,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积极承担现代企业的社会责任,以感染消费者,刺激其支持企业的低碳化经营;三是主动向消费者阐明低碳技术、低碳产品对消费者生活、工作的价值及促进身体健康的优势,引导消费者按需选购符合自己消费理念与需求的低碳产品。

4结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能源短缺,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情况下,低碳经济已经成为大势所趋,而营销作为企业经营中的重要环节,积极采取合理措施,促进节能减排意义重大。因此,现代企业应在充分认识低碳营销的内涵与意义的基础上,积极应对政策环境与消费需求的转变,不断优化营销组合策略,以降低营销环节及其相关环节的能耗与排放,与此同时,国家也应积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为低碳营销的顺利实施提供必要的法律保护,以维护低碳经济时代下低碳营销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洁.低碳经济背景下企业营销模式的构建[J].生态经济,2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