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养老护理康复服务

养老护理康复服务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11-03 10:10:17

养老护理康复服务

养老护理康复服务例1

(一)xx期间取得的成就。

1.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框架基本形成,医疗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进一步完善,基本实现了医疗保险全覆盖。xx期末,我国城乡居民(包括老年人[1])医保覆盖率达到95%以上,待遇保障水平持续提高,城乡居民住院医疗费用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达到75%。

2.老年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健全,服务能力不断加强。专业康复护理机构不断增加。截至20xx年,全国共建有康复医院453所,护理院168所,护理站65所,比xx期末分别增加了69.0%、242.9%、16.1%。康复护理人才队伍进一步壮大。20xx年,康复医院、护理院、护理站从业卫生人员分别为36441人、11180人、316人,比xx期末分别增加了96.5%、286.7%、69.9%。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老服务不断深化,为辖区内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开展健康管理,每年1次免费健康体检,20xx年接受体检老年人数达1.18亿。养老机构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全国有23%的养老机构设有医务室、护理站等医疗机构。

3.老龄健康政策不断完善,老年健康权益得到更好保障。20xx年,国家卫生计生委成立老龄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老年健康相关工作。组织开展《中国健康老龄化战略研究》,明确健康老龄化的核心要义,作出关注生命全程、提高老年人健康水平和生命质量的战略部署。启动新家庭计划家庭发展能力建设和计划生育家庭养老照护试点项目,着重培养并提高家庭养老照护能力。20xx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卫生计生委等部门《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xx〕84号),明确了医养结合工作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文件印发后各部门明确分工,各自结合职责抓紧落实。卫生计生委和民政部联合出台《关于做好医养结合服务机构许可工作的通知》,明确首接责任制,提高办事效率。启动部级医养结合试点工作,在全国遴选确定90个试点城市(区),探索建立符合国情的医养结合服务模式。各地医养结合工作扎实起步,以多种形式围绕老年人的健康养老需求提供综合连续的医养结合服务。

(二)十三五时期面临的挑战。

十三五时期,人口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高龄和失能老年人数量增加,对老年健康服务的刚性需求不断释放,伴随家庭结构的变化,给老年健康服务带来严峻挑战。

1.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老年健康服务需求日益增加。截至20xx年,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达2.22亿,占总人口的16.1%,65岁及以上人口达1.44亿,占总人口的10.5%。十三五期间,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平均每年约增加640万,到20xx年将达到2.55亿左右,占总人口的17.8%左右。与此同时,失能和部分失能老年人越来越多,残疾老年人逐年增加,20xx年失能和部分失能老年人约4063万人,持残疾证老人达到1135.8万。伴随老龄化的不断加深,老年人对于医疗保健、康复护理等服务的刚性需求日益增加。而且,老龄化进程与城镇化、家庭小型化、空巢化相伴随,与经济社会转型期各类矛盾相交织,流动老人和留守老人规模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家庭面临照料者缺失的问题。老年人的健康服务需求已成为十三五期间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2.老年健康服务体系亟待完善,老年健康服务提供能力有待加强。我国目前尚未建立起适应老年人健康需求的包括保健-预防-治疗-康复-护理-安宁疗护的综合性、连续性的服务体系。老年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康复医院、残疾人专业康复机构、护理院等机构数量有限且地区分布不均,失智照护、安宁疗护等机构严重缺乏,为社区和居家老人提供健康服务的能力亟待加强。从事老年健康服务的人员数量不足,尤其是基层人才严重缺乏。医养结合服务工作刚刚起步,政策体系尚不健全,老年健康的评价体系等有待完善。

3.老年健康保障政策效率有待提高,老年健康制度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老年人是医疗服务利用的高频次人群,老年人门诊和住院需求及医疗费用均高于社会平均水平。目前我国老年健康保障制度总体上仍滞后于人口老龄化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政策效率不高,尤其是失能老人、残疾老人迫切需要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尚未建立,老年人的长期护理费用没有制度性保障来源。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和xx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系列重要讲话和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精神,以维护老年健康权益和满足老年健康服务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推进老年健康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发展方式由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服务体系由以提高老年疾病诊疗能力为主向以生命全周期、健康服务全覆盖为主转变,保障老年人能够获得适宜的、综合的、连续的整合型健康服务,提高老年人健康水平,实现健康老龄化,建设健康中国。

(二)基本原则。

1.以人为本,改善民生。以提高老年人健康水平为目标,本着为老年人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的原则,充分考虑老年人的健康特征和诉求,努力满足老年人不断增长的健康需求,提高老年人健康生活质量。

2.政府引导,社会参与。积极发挥政府在制定规划、出台政策、引导投入、规范服务、监督管理等方面的职责,加快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广泛动员专业化社会组织的力量,激发社会活力,鼓励社会投资,满足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养老服务需求。

3.因地制宜,突出重点。根据各地发展水平,结合老年人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需求,分类别、多层次、有针对性地开展为老健康服务。重点做好对有需求的经济困难的失能、失智、计划生育特殊家庭老年人的健康保障和服务关爱工作。

4.整合资源,统筹兼顾。统筹城市和农村资源,发挥城乡社区基础性作用,促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统筹健康服务和养老服务资源,实现合作共赢。

(三)发展目标。

十三五期间,围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优化老年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加强宣传教育、预防保健、医疗救治、康复护理、医养结合和安宁疗护工作,建立覆盖城乡老年人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构建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持续提升老年人健康水平。

公平可及、兼顾质量的老年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老年人健康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有序衔接、综合连续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基本形成,为老年人提供综合连续的整合型服务,基本满足老年人健康服务需求。

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体系不断完善,探索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老年健康相关政策制度体系更加完善,健康老龄化各项工作全面推动、持续发展。

十三五健康老龄化规划2020版 三、主要任务

围绕老年健康工作的重点难点与薄弱环节,将老年健康服务作为中心任务,优化老年健康与养老资源配置与布局,补齐短板,加快推进整合型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建设。

(一)推进老年健康促进与教育工作,提升老年人健康素养。

1.加强老年健康教育。开展老年健身、老年保健、老年疾病防治与康复、科学文化、心理健康、职业技能、家庭理财等内容的教育活动。健全老年人身边的体育健身组织,丰富老年人身边的体育健身活动,支持老年人身边的体育健身赛事,建设老年人身边的体育健身设施,加强老年人身边的体育健身指导,弘扬老年人身边的健康文化。倡导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积极发展社区老年教育,引导开展读书、讲座、学习共同体、游学、志愿服务等多种形式的老年教育活动,面向全社会宣传倡导健康老龄化的理念,营造老年友好的社会氛围。开展老年健康保健知识进社区、进家庭活动,针对老年人特点,开发老年健康教育教材,积极宣传适宜老年人的中医养生保健方法,加强老年人自救互救卫生应急技能训练。

(二)加强老年健康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提高老年健康管理水平。

2.做好老年疾病预防工作。做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的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工作,适当调整老年人健康体检的项目和内容。推广老年痴呆、跌倒、便秘、尿失禁等防治适宜技术,开展老年常见病、慢性病、口腔疾病的筛查干预和健康指导,做到老年疾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促进老年人功能健康。

3.推动开展老年人心理健康与关怀服务。启动老年人心理健康预防和干预计划,为贫困、空巢、失能、失智、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和高龄独居老年人提供日常关怀和心理支持服务。加强对老年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社区管理和康复治疗,鼓励老年人积极参与社会活动,促进老年人心理健康。

(三)健全老年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高服务质量和可及性。

4.加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中服务老年人的功能建设。加强康复医院、护理院和综合性医院老年病科建设。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积极开展老年人医疗、康复、护理、家庭病床等服务,提高老年人医疗卫生服务的可及性。推动安宁疗护服务的发展。倡导为老年人义诊,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提供上门服务。到20xx年,医疗机构普遍建立为老年人提供挂号、就医等便利服务的绿色通道。

(四)积极推动医养结合服务,提高社会资源的配置和利用效率。

5.大力发展医养结合服务。建立健全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机构合作机制,鼓励多种形式的签约服务、协议合作。支持有条件的养老机构按相关规定申请开办康复医院、护理院、中医医院、安宁疗护机构或医务室、护理站等,重点为失能、失智老人提供所需的医疗护理和生活照护服务。公立医院资源丰富的地区可积极稳妥地将部分公立医院转为老年康复、老年护理等机构。推进医疗卫生服务延伸至社区、家庭。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医务人员与居家老人建立签约服务关系,为老年人提供连续性的健康管理和医疗服务。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居家老人提供上门服务的能力。鼓励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开展医养结合服务。研究出台老年人健康分级标准,健全相关服务规范、管理标准及监督评价机制,研发相应的质量管理办法。

6.推动居家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的发展。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功能,积极推广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老年人提供综合、连续、协同、规范的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充分利用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培育社会护理人员队伍,为居家老年人提供长期照护服务,为家庭成员提供照护培训,探索建立从居家、社区到专业机构的比较健全的长期照护服务供给体系。

7.加强老年健康相关科研工作。开展大型队列研究,研究判定与预测老年健康的指标、标准与方法,研发可穿戴老年人健康支持技术和设备。探索老年综合症和共病的发病过程与规律,研发综合防治适宜技术、指南和规范,构建老年健康管理网络。

(五)加强医疗保障体系建设,为维护老年人健康奠定坚实基础。

8.健全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巩固提高保障水平。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在地方试点基础上,探索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实现符合条件的跨省异地住院老年人医疗费用直接结算。鼓励发展与基本医保相衔接的老年商业健康保险,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的健康保障需求。

9.进一步加大对贫困老年人的医疗救助力度。在做好低保对象、特困人员中老年人医疗救助工作基础上,将低收入家庭老年人纳入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范围。对符合条件的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老年人给予相应医疗救助。

(六)发挥中医药(民族医药)特色,提供老年健康多元化服务。

10.开展老年人中医药(民族医药)健康管理服务项目。扩大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项目的覆盖广度和服务深度,不断丰富老年人中医健康指导的内容,推广老年中医体质辨识服务,根据老年人不同体质和健康状态提供更多中医养生保健、疾病防治等健康指导。

11.推动发展中医药(民族医药)特色医养结合服务。鼓励新建以中医药健康养老为主的护理院、疗养院,有条件的养老机构设置以老年病、慢性病防治为主的中医诊室。推动中医医院与老年护理院、康复疗养机构等开展合作。推动二级以上中医医院开设老年病科,增加老年病床数量,开展老年病、慢性病防治和康复护理,为老年人就医提供优先优惠服务。促进中医医疗资源进入养老机构、社区和居民家庭。支持养老机构开展融合中医特色的老年人养生保健、医疗、康复、护理服务。支持养老机构与中医医疗机构合作。鼓励社会资本进入(新建)以中医药健康养老为主的护理院、疗养院,探索建立一批中医药特色医养结合服务示范基地。

(七)以老年人多样化需求为导向,推动老年健康产业发展。

12. 积极发展老年健康产业。结合老年人身心特点,大力推动健康养生、健康体检、咨询管理、体质测定、体育健身、运动康复、医疗旅游等多样化健康服务。大力提升药品、医疗器械、康复辅助器具、保健用品、保健食品、老年健身产品等研发制造技术水平,扩大健康服务相关产业规模。

13. 推进信息技术支撑健康养老发展,发展智慧健康养老新业态。充分运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手段,创新健康养老服务模式,开展面向家庭、社区的智慧健康养老应用示范,提升健康养老服务覆盖率和质量效率。搭建智慧健康养老服务平台,对接各级医疗卫生及养老服务资源,建立老年健康动态监测机制,整合信息资源,实现信息共享,为老年人提供健康指导、慢病管理、安全监护等服务。推进医疗机构远程医疗建设,为机构养老人群提供便利服务。

(八)推进适老健康支持环境建设,营造老年友好社会氛围。

14.推进老年宜居环境建设。建设老年人社会参与支持环境,从与老年健康息息相关的各方面入手,优化住、行、医、养等环境,营造安全、便利、舒适、无障碍的老年宜居环境体系。推进老年人住宅适老化改造,支持适老住宅建设。弘扬敬老、养老、助老的社会风尚,强化家庭养老功能,完善家庭养老政策支持体系。

(九)加强专业人员队伍建设,提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水平。

15.切实加强老年健康服务人员队伍建设,尽快培养一批有爱心、懂技术、会管理的老年人健康服务工作者。将老年医学、康复、护理人才作为急需紧缺人才纳入卫生计生人员培训规划,加强专业技能培训,大力推进养老护理从业人员职业技能鉴定工作。采取积极措施保障护理人员的合法权益,合理确定并逐步提高其工资待遇。支持高等院校和职业院校开设相关专业或课程,加快培养老年医学、康复、护理、营养、心理和社会工作等方面的专业人才。鼓励医养结合服务机构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为学生实习和教师实践提供岗位。重点建设一批职业院校健康服务类与养老服务类示范专业点。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地要高度重视人口老龄化问题,加强老年健康工作部署。切实把十三五健康老龄化规划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列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及时解决老年人健康服务体系建设中的重大问题,把老年健康产业发展作为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拉动经济、扩大就业的主要内容。健全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各地要结合实际制定十三五健康老龄化规划与具体实施办法。

(二)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各地要积极出台扶持政策,促进十三五健康老龄化规划目标的实现。进一步加大政府财政投入,支持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基础设施建设。在投融资、土地供应、落实税费优惠、人才培养、政策保障等方面对老年健康服务工作予以支持和倾斜,出台政府购买服务的具体政策。

(三)强化部门分工协作。各级卫生计生、发展改革、教育、工业和信息化、民政、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国土资源、住房城乡建设、体育、中医药管理、残联、老龄等部门要加强协调,分工合作,落实老年健康相关政策,共同为实现健康老龄化规划目标提供支持。

养老护理康复服务例2

中图分类号:R―012 文献标识码:B

同志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提出: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为保障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的健康服务需求,“医养结合”将老年人健康医疗服务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成为应对老龄化的必然选择。“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是根据老年人不同需求,因地制宜地提供可及、连续、综合、有效、个性化的医疗、养老、护理一体化的健康服务新模式,既包括传统的生活护理服务、心理服务、老年文化服务,更重要的是包括医疗康复保健服务。具体有医疗服务、健康咨询服务、健康检查服务、疾病诊治和护理服务、大病康复服务以及临终关怀服务等。这种医疗和养老相结合的新型养老模式,能够有效整合养老和医疗两方面的资源,减少患病老人频繁往返于医院和养老机构或家庭的麻烦,缓解医疗资源紧张,提高医院病床位周转率,也能减轻家庭负担,提高老人生活质量[1-2]。

一、绍兴市“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业发展的背景及现状

(一)背景

绍兴市自1987年进入老龄化社会,老龄化趋势不断加重,截止2015年末,全市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00.87万人,占总人口数的22.8%,不少老人长期疾病缠身,其中失能、半失能老人约5万人,占总老人数 4.96%,由年龄结构变化导致的慢性病例数以及医疗服务费用呈逐年递增趋势。预计到2039年,绍兴市老年人口比例将达到40.24%的峰值。“4-2-1”家庭结构养老功能弱化,机构养老以及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为依托的居家养老模式越来越被社会认可,截至2015年12月底,全市已建成养老机构203家(公办109家,民办94家),设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1672家,计划到今年年底实现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全覆盖。但这些养老机构以及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多以老年活动、生活照料为主,不能满足老年人的健康服务需求,特别是失能和半失能老人正面临着“医院不能养,养老院不能医”的困境。这就对绍兴市的医疗服务提出了巨大挑战,迫切需要为老年人提供综合的、连续的、适宜的医疗服务,刻不容缓地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

(二)现状

近年来,绍兴市“医养”保障事业得到了较快发展。2014年,绍兴市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意见》,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兴办民办养老机构,加大扶助力度,积极推进养老服务与医疗卫生相结合,将养老护理员纳入政府培训教育规划,着力打响“幸福安康、智慧养老”为主题的绍兴特色养老服务品牌。《绍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2016-2020年)》也将医养融合发展纳入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依托医院资源,筹划建设养老中心,发展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探索开展国办养老机构改革升级,有效发挥乡镇社会福利中心的作用,实现护理型养老服务机构卫生所(医务室)全覆盖。

在政策的推动下,绍兴市已有一批医院、养老院开始试水“医养结合”。2014年,绍兴越州医院和绍兴越州养护院协作运营,成为越城区首家非营利性“医养结合”医疗机构,由越州医院提供专业的医疗救治服务,越州养护院提供康复期和稳定期的疾病养护服务,同时该院与绍兴市人民医院组建医联体,积极推行“医养结合”,开展与社区养老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合作,医院和养老院联合运行,辐射社区,为老年人提供健康服务。2016年6月,绍兴市首个公建民营老年康复护理机构绍兴绿康老年康复护理院在绍兴市社会福利中心院内设立运营,拟为绍兴市社会福利中心和全市的老年人提供基本医疗、医疗康复、心理康复、精神慰藉、康复护理、长期照护和临终关怀等全方位服务。

二、发展困境

绍兴市在“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方面作了积极探索,但目前的“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无论是供给总量、资金投入、服务水平、人才建设,还是政策落实、监督管理等方面都明显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及老龄化程度,医与养依然处于分离状态:

(一)制度保障存在壁垒

医疗、养老分属不同专业领域,“医养结合”过程又受到社保、财政等因素制约,很多护理项目不能纳入医保支付,而老年人购买力有限,医疗和养老机构的财力却同样有限,老年人的生活护理、医疗护理服务难以保障。这些“医养”有关的公共资源由卫生、民政、人社、财政等不同部门分配,各部门对相关政策的认识、调整、落实未能达到协调一致和整合联动的程度,两者的融合深受体制、机制的限制。

(二)机构养老供需脱节

过去几年养老服务发展中最突出的问题之一,就是精准化不足,没有能够全面摸清老年人的需求底细,一味地强调增加养老床位、增建机构,没有针对不同地区、不同年龄段的老年人,制定不同的服务计划,缺乏统筹规划,体系建设缺少整体性和连续性,供给和需求矛盾十分突出,投资效益较低,具体表现为:医护型养老机构建设不足,养老机构内设医疗设施功能不完善,功能单一,尤其面向失能、失智老人医护康复服务能力比较弱;养老机构布局不合理,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提供医护服务的公办养老机构“一床难求”,而在留守老人、高龄老人、空巢老人较多的农村,敬老院床位“空置率高”;养老机构为回避风险,更愿意接收自理老人,造成健康老人挤占资源,而有着刚性需求的失能老人则被排斥在市场之外[3]。

(三)社区功能整合不足

从养老服务体系来看,居家和社区养老是基础和依托,但其服务的有效性不高,居家和社区养老的获得感并不强,主要原因在于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与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结合不紧密、转诊制度不完善,社区服务仍停留在日间照料,不能满足高龄、失能老年人生活照料和医疗护理叠加的服务需求。

(四)专业服务人才匮乏

专业的医疗护理服务,是老年人获得高品质晚年生活质量的保障,但由于工资待遇低、职称评聘受限以及工作劳动强度大、风险大等原因,从事老年人医疗护理的专业人才严重短缺,流动性大,现有从业人员普遍年龄偏大,缺乏专业技能,和人才需求呈现巨大矛盾,是养老机构、医疗机构面临的共同难题。

三、建议与对策

应把医养融合作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改革重心,从破解当前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养”与“医”分离的关键性问题导向切入,从解决供给侧结构性矛盾,促进有效供给与需求的对接入手,通过服务的综合与资源的整合,以老人需求为核心,将中国老年人的照护服务与医疗服务纳入到统一制度框架中。

(一)从健全体制机制的供给侧发力,夯实医养融合发展的基础

一是加强政府主导,完善顶层设计,尽快建立发改、民政、卫生、人社、残联、财政等部门互认的“医养结合”统筹协调机制,全面落实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制度,将符合一定条件的养老机构的内设医疗机构纳入医保联网结算,打通养老、医疗和社保的政策通道。二是提高财政资源的利用效率,除了税费减免、贷款优惠政策、一次性建设补贴、运营补贴等支持措施,应加强构建医养结合机构内生增长机制[3],考虑用养老金、医保金等社保资金以及养老服务补贴,换取对老年人的生活照护和医疗、护理、康复、保健等服务,如借鉴青岛市的做法,从城镇医保基金中划拨部分资金作为长期护理保险资金来源[4]。

(二)从创新服务模式的供给侧发力,形成多元互补的发展格局

通过新设、协议、引进、转型、增设等形式,积极探索医养结合服务模式的创新发展:一是支持有一定规模的养老机构附设医院或医务室、护理站,允许执业医师到养老机构设置的医疗机构多点执业;二是鼓励养老机构与周边医疗机构开展多种形式的协议合作,寻求养老、医疗机构及老年人三者共赢的结合点,建立对口支援、绿色通道、医疗养老联合体等机制;三是引导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养老服务,尤其是要加强老年病医院、康复医院、护理院的建设,引导这些医院接收失能、半失能老人,拓展长期照护服务,设置老年养护、临终关怀床位;四是加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与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中心(站)的合作,为社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医疗护理、健康管理、慢病管理、健康咨询、家庭病床等一站式服务,强化社区养老设施的支撑依托功能;五是推动社会力量兴办医养结合机构,激发市场活力,鼓励有实力的民营机构进行品牌化连锁化经营[5]。

(三)从科学规划布局的供给侧发力,实现医养资源的合理配置

要确立照护等级评价标准,对本市老年人家庭经济状况、身体状况、养老服务需求等情况进行评估,建立数据库,实行动态管理,基于老年人口数量、失能率、养老及医疗卫生机构分布状况等数据研究制定出台医养结合服务体系建设发展规划,合理调整机构规模、数量和功能定位,提高服务供给的精准性。建立层级服务管理体系及组织,一是充分发挥社区的依托作用,突出居家和社区养老的主体地位;二是充分发挥公办养老机构的托底作用,并将机构养老服务的重点放在对失能、半失能老人的医疗、护理、康复等项目上,在保障“三无”老年人、“五保”老年人服务需求的基础上,优先照顾经济困难的孤寡、失能、高龄老年人;三是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满足社会多样化、多层次需求。

(四)从专业人才培养的供给侧发力,建立多层次医养服务队伍

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是一种专业化的特殊服务,应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一是建立合理的薪酬保障、激励机制,提高专业养老医护人员的工资、福利待遇,完善职称聘任制度,吸引专业人才从事养老医护工作;二是依托绍兴护士学校、绍兴市职教中心等职业学校,开设养老服务管理、老年护理、老年社会学等专业,同时发挥社区教育学院及社会培训机构的作用,开展多层次的养老医护服务教育,培养具有不同专业层次的、经过系统培养背景的专业人员,并鼓励大中专院校护理专业、社会服务与管理、公共事务管理和家政学等相关专业毕业生到养老服务机构和社区就业,从事养老服务工作;三是健全养老服务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对各类养老机构从业人员实行定期考核与职业资格认证,实现养老服务人员职业化专业化。

参考文献:

[1] 邹纯青.新常态下“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发展路径探讨[J].卫生教育,2015:(14)17- 19.

[2] 宋向东.医养结合养老模式探讨――以安徽静安养亲苑为例[J].卫生管理与公共卫生,2015(1):4- 6.

养老护理康复服务例3

一、医养结合是应对老龄化社会的必然选择

(一)老龄化加速,老年人口规模扩大。

1.老年人口快速增长,已接近老龄社会。老龄化是我国社会变化的重点特征之一,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人口老龄化速度远快于其他国家。按户籍人口统计,截至2017年末,浙江省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984万人,占总人口的20.2%。“十二五”期间,净增老年人口195万人,年均增长率4.6%。全省11个设区市中,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嘉兴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已达24.3%,舟山市和湖州市的老年人口比重也达到了24.0%和23.2%,差不多四人中就有一位老人。浙江省老龄化程度高于全国,老年人口比例比全国的16.1%高4.1个百分点。到2017年末,浙江省65岁及以上人口达到619.3万人,占总人口的11.2%,依据联合国标准,这一比例达到7% 即开始步入老龄化社会,超过14%成为老龄社会,我省正处于快速老龄化阶段,已接近老龄社会。

2.医疗护理需求大的高龄人口总量迅速增加。随着年龄增长,人的健康状况逐渐衰退,生活自理能力减弱、疾病增多,对医疗、护理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75岁前属于年轻老人,以居家养老为主,健康需求侧重于疾病预防和健康管理;75岁以后,需要一定程度的护理,日常生活起居需要有人给予帮助;80岁以后,对医疗、康复、护理的依赖程度逐渐提高,生活起居需要专人照顾。当前,人口高龄化加速,“十二五”时期,全省80岁及以上的高龄老人净增34.74万人,年均增长率5.19%,到2017年末达到155.83万人,人口高龄化明显快于老龄化速度。随着人口高龄化,失能半失能老年人数量进一步增加。子女供养的传统养老模式淡化,空巢老年家庭比率保持高位,2017年末,全省纯老年家庭人口数为234.2万人,占老年人口总数的23.8%。

(二)老年人对医疗护理照顾一体化的需求增加。

1.老年人口收入水平提高,需要方便、优质、全面的医疗服务。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老年人口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保障条件持续改善。国家连续10年以接近10%的幅度调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根据住户调查资料,2017年,浙江离退休人员的人均离退休金(养老金)达到40707元。全省还建立了高龄老人生活津贴制度和养老服务补贴制度,2017年全省有136万老年人享受高龄补贴,对困难老年人的救助经费金额超15亿元。住户调查数据还显示,全省60岁及以上老人中,97.6%都参加了医疗保险。当老年人收入有了保障,医疗保障水平也不断提高,开始追求健康的高品质老年生活,医疗需求提升。据2017年浙江调查总队对723位65岁居家老人的医疗需求调查,有88.8%的老人要求定期体验,40.2%要求组织健康讲座,32.6%希望提供上门看病服务。老年人行动能力减弱,当生病时能得到便捷、快速、优质的医疗服务,是老年人的最大期盼。

2.家庭照护功能弱化,缺乏完善的护理条件。传统的三代同堂家庭结构逐渐瓦解,老俩口独自生活越来越普遍,空巢老人占60岁以上老年人口的23.8%。对独生子女家庭来说,也无精力、无时间承担起照顾多代多家老人的责任。老年病多发、易发和突发,患病老人的就医治疗、住院照顾子女难以承担,失能和半失能老人的生活护理,既需要花费大量时间,还要求有专业护理知识、完善的护理条件,靠家庭自身也无法解决。老龄化带来这些问题,已从家庭困难转化为社会性问题,需要通过社会化、专业化来解决。

3.医疗和养老机构自成系统,不能有效满足老人的医疗护理需求。发达国家的人口老龄化是在经济持续增长、社会保障制度逐渐完善、生育率自然下降的情况下产生的,伴随老龄化产生的问题有一个逐渐适应和解决的过程。而我国老龄化发展迅速,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管理和应对机制不健全,为老年人提供服务的机构、设施缺乏。多年来,为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养老的需要,在政府大力支持下,养老机构迅速增加,多元化、多层次的机构养老体系基本建立,较好满足了老年人生活照顾护理的需要,但针对老年医疗需求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尚未建立,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相互独立,养老院不提供全面医疗服务,而医院只负责疾病治疗,老年人一旦患病就不得不往返于家庭、医院和养老机构之间,既耽误治疗,也增加了家属负担。医疗和养老的分离,也致使许多患病老人把医院当成养老院,加剧了医疗资源的紧张。打破医疗服务与养老服务间的分隔,围绕老人对养老、医疗、护理、康复需求出发,通过医养结合,建立医养一体化的机构,为老人提供全面综合性一体化服务,成为老人们和子女们的期盼。

4.医养结合发展方式的提出。医养结合是针对老年人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和生活照料需求叠加,而目前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资源又相对独立这一客观现实问题而提出的,通过提供医疗卫生与养老相结合的服务,最大限度满足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需求。特别是对失能和部分失能老年人,以医养结合机构为依托,提供医疗康复护理服务。不仅提供生活、心理及文化方面的服务,还增加医疗保健康复服务,配备专业的医疗护理团队,提供医疗诊治、护理保健、大病康复、临终关怀等服务项目,消除了患病老人及其家属的后顾之忧,使得患病老人在养老机构也能得到及时治疗。实现有病治病、无病疗养,养老与医疗相结合。对居家养老为主的老人,通过医养结合,提供健康医疗服务。

二、政府推动下医养结合得到较快发展

2017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卫生计生委等部门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指导意见,这是国务院首个专门针对医养结合发展出台的政策文件,医养结合发展已上升到国家政策层面加以推进。浙江省医养结合发展比较早, 20XX年省民政厅等五部门出台了《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统筹医疗服务与养老服务资源,支持医养融合发展。2017年省民政厅开展医养结合示范点建设,确定26家养老机构为省级医养结合示范点,各市出台相关政策支持开办医养结合机构,在政府的积极推动下,医养结合得到快速发展。

(一)医养结合的主要模式。

针对老人医养服务需求,各地积极探索养老、医疗、生活照料服务结合的有效途径,据今年6月对全省85家医养结构机构的调查,浙江医养结合发展主要有四种类型:

1.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养老机构内老人集中、年龄较大、疾病多发易发,医疗服务需求很强。在医养融合发展的政策鼓励下,养老机构通过自办或与专业医院合作成立医疗机构,为入住老人同时提供医疗护理服务。在调查的78家医养结合机构中,有54家属于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的形式,占69.2%。内设医疗机构形式有多种,以诊所、卫生所和医务室为主,共有25家,占46.3%;有15家养老机构设立了医疗科室完整、设备齐全的综合性医院、专科医院或老年病医院,占27.8%;有10家设立了康复和护理医院;设立卫生院或门诊部的有4家。

2.提供医疗和养护一体的医疗机构。养老最大困难是老弱失能和疾病照料护理,老年病医院、康复医院、护理院同时提供医疗与护理服务,针对不同医护需求,形成各具特色、服务于特定群体老人的医养结合机构,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医养融合。在调查的78家医养结合机构中,属于这种模式的有13家,占16.7%,其中以康复医院为多,有9家,护理医院有4家。如果包括养老机构内设立的康复护理机构,共有23家,占全部医养结合机构的29.5%,这类医养融合机构能更好地满足需要特别治疗和护理的老人,医养结合更为紧密。

3.医疗机构内设老年养护机构。一些综合性医院和专业医院,为了满足既需要长期治疗、又不能长期住院的老年人需求,成立专门的保健护理部、康复中心,以医疗服务为主、兼顾生活护理,也有一些民营医院,为了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增设养老床位或设立养护部,提供养护服务。在调查的78家医养结合机构中,有11家是由医疗机构设立的,占14.1%,有6家设立以康复为主的医养结合机构的;有3家设立老年病区;有2 家同时具有康复、护理、临终关怀等多种功能。医疗机构发挥老年疾病的治疗和康复护理的优势,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供养老服务,成为医院拓宽服务领域的新路径。

4. 医疗机构为居家老人提供医疗服务支持。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主体,通过全科医生与社区居家老人签约的形式,提供家庭病床、初诊、转诊、举办健康讲座等多种医疗服务,在医疗费用的报销比例和起付额度上给予优惠。杭州市大力推动社区全科医生与居民医疗服务签约,2017年至,已有1100多名全科医生与71万居民签约。

(二)医养结合基本满足入住老人的医疗需求。

由于医疗资源相对紧张,医养结合的难点在提供医疗服务,通过医养结合,提供医疗服务,实现医养护一体化服务。在医养结合机构中,提供了比较全面的医疗服务,在调查的78家医养结合机构中,有53家设立了内科,有49家设有中医科,设全科的有39家。平均每家医养结合机构有医生33人,多数医养结合机构配置了心电图、B超、X光机等医学影像仪器设备,部分医院还配备了CT机、磁共振等大型医学检查设备。

2017医养结合调研报告二 为积极应对日益增长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提高老龄人口健康服务能力,满足“老有所医、老有所养”的基本需求,近年来,我区积极探索“医养结合”服务模式,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工作进展及成效

(一)探索医养结合体系建设,推动资源优势互补。

按照国务院及省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医养结合的指示精神,区政府制定了《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实施方案(试行)》,待政府常务会研究通过。按照方案,大力推进卫生和养老服务资源整合:一是支持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开设老年病区、老年护理床位;二是推动有条件的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举办医养结合联合体;三是鼓励辖区内部分医院转型为养老护理院;四是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有机结合;五是支持养老机构按相关规定申请设立医务室或护理站,提高养老机构提供基本医疗、护理服务的能力。

截至目前,区民政部门管理养老机构11个,设养老床位1186张(其中批准新民医院开设老年护理床位300张)。区卫生部门核批了乐年长者之家等3家社区养老机构内设医务室、护理站,区民政部门牵头组织我区6家养老机构与市一院建立了医养结合联合体,初步实现养老机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全覆盖。

(二)创新医养结合服务模式,构筑居家养老服务基础。

依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基层优势,建立以家庭医生为主的“点对点”健康服务体系。家庭医生服务团队主动深入社区和家庭,通过实施“积分制”、“健康储蓄银行”、“粉丝签约”和老年人健康俱乐部等形式,对社区老年人实施分级分类健康管理。截至今年5月底,全区组建57个家庭医生服务团队,签约服务3.8万余户7.8万余人,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4.3万余人。

建立以“医联体”为专业技术支撑的“个性化”健康服务体系。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分别与市一院、省针灸医院建立“医联体”,把综合医疗专家和中医康复专家纳入到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开展“个性化”签约服务。今年4月,双岗中心创新组建 “2+2”家庭医生专业服务团队,成立了老年人健康管理、高血压病、糖尿病和脑卒中康复4个专业服务小组,已与56位居家老人签订了有偿签约服务包,以满足多元服务需求。

(三)丰富医养结合服务内涵,建立机构养老服务机制。

为强化养老机构中集居老人的健康保障,从今年6月起,区属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辖区养老机构建立固定服务关系:一是每季度主动上门对养老机构开展1次健康教育讲座,对老年人进行常规健康体检,并指导康复治疗。二是与养老机构建立24小时服务热线,对常见病、多发病随时进行上门诊疗。三是接收老人住院治疗和康复,根据康复情况及时转回养老机构。四是老人享受慢病选择性药物免费治疗等卫生惠民政策。2012年以来,我区高血压和2型糖尿病免费发药人次分别达8.9万人次、4.3万人次,免费金额达310余万元,其中老年人发药比例占98%以上。

二、存在困难和问题

随着人口老龄化持续发展,老年人的健康和养老是当今社会发展面临的一大问题,而解决健康和养老问题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医养结合。从全国范围看,医养结合是一个新兴课题,都处于积极探索中。实际工作中主要存在以下困难和问题:

(一)医养结合服务需求与承载力不对称。据统计,2017年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超过16.1%,而且每年处于上升趋势;预计2024年超过20%,2041年超过30%,并于2050年达到近34%的水平。我区2017年60岁以上老年人8.4万人,达到全区户籍人口的17%,老龄化趋势与全国同步。而我区在养老机构养老的不足800人,基本上是一些患病、失能、失智等需要长期医疗、护理、康复和生活照料的老年人,绝大多数老人包括“失独”、“独残”等计生特殊群体选择居家养老。庞大的养老和老年人医疗服务需求,给现行养老和健康体系带来严重挑战,已成为全社会不可回避的问题。

(二)医养结合行业管理体制不完善。目前养老机构由民政部门设置审批和管理,社区养老和居家养老服务由街居负责,医疗服务由卫计部门主管,医保支付政策由人社部门制定。由于制度、行政职能和资金分割等因素,各相关部门在实施医养结合时存在行业壁垒、职责交叉、业务交织等情况,其分而治之的格局势必造成医疗和养老资源相互阻隔,难以做到目标一致,优势互补,协调统一和横向整合,老人的医养统一问题难以得到有效保障。

(三)医养结合机构定性定位不明确。从实际服务看,完整功能的医养结合机构既不能完全替代养老机构,也不能替代医疗机构,应该有其鲜明的特点和需求群体,在设置审批上也必须进一步明确标准体系和审批部门。按现行政策,完整的医养结合机构审批权归属不明确,即使同一投资主体在设置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时分别由卫生和民政部门审批,运行机制相对独立,没有解决医养结合到底姓“医”还是姓“养”的问题。

(四)医养结合医保支付政策仍然保守。以疾病医疗为中心的现行医保支付政策,对老年人的健康管理、疾病预防、早期诊疗、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家庭病房等医疗健康服务项目均未出台相关支付标准。即便是最新出台的医养结合病床医保支付办法,对老年人的患病病种有明确规定,且病种数较少。可以说,当前医保支付政策不同程度地遏制了医养结合服务业的发展,需要进一步放开。

三、对策和建议

针对当前人口发展现状、老龄化发展趋势及存在的问题,发展医养结合将会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当前,在积极实践和探索的基础上,政府的主要任务是:基本建立医养结合体制机制,完善医养结合政策法规体系,多元化、多途径形成医养结合服务网络,为老年人提供生命过程中各个时期所需的可负担的公共服务。为此提出如下意见和建议:

(一)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做好医养结合顶层设计。

一是出台意见,分类明确定位。各级政府要从上而下出台实施意见,成立领导小组,明确部门职责和牵头单位,形成工作合力。要根据不同类型,分类明确医养结合机构姓“医”或姓“养”的问题。凡是养老机构开设医疗诊室由民政部门为主管单位;凡是医疗机构增设养老机构,由卫生行政部门为主管单位;凡是以医疗、护理、康复为主的护理院(完整功能的医养结合机构)增设养老床位,由卫生行政部门为主管单位。以上三种形式医养结合机构,同级民政、卫生行政部门要相互备案,并针对老年人群“医”或“养”的不同需求,做好入院引导和合理分流。

二是配套政策,建立运行机制。卫生行政、民政、人社等多部门尽快联合出台相关政策,对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审批准入、行业管理、人才队伍建设、政府购买服务等方面给予支持。规划、房产部门要出台相关规定,在新建的一定规模的社区中同步规划建设医疗、养老配套用房。要积极改革医保政策,将完整功能的医养结合机构优先纳入医保定点范围,将医养结合服务项目、居家养老诊疗费用逐步纳入医保报销范围,消除行业障碍和“瓶颈”。

(二)坚持多元资本发展,完善医养结合服务体系。

积极探索社会资本参与机制。建立和完善社会资本发展医养结合的扶植政策,引入专业医养结合品牌企业入驻。规划、土地、财税等部门为社会资本举办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在规划布局、土地使用、财政补贴、税费减免等方面出台优惠政策,有步骤、有规划地吸引更多的社会力量和民间资本参与医养结合养老服务。

加快医疗养老机构转型升级。鼓励二级以下医疗机构增设医养结合病床或转型为医养结合机构;提高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护理科室覆盖率;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服务的有机融合,开展签约服务;鼓励综合性医院与养老机构建立“医联体”,实行对口支援、双向转诊、医护培训等。要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参与的原则,为计生“失独”、“独残”家庭及农村“五保”户提供基本医疗和养老服务保障。

(三)加强专业队伍建设,强化医养结合保障措施。

一是完善专业人才培养、评聘和使用机制。民政、人社和卫生等部门应加大养老专业服务人才的培养培训力度,加强对医养结合机构中的医生、护士、管理人员和护理员的培训;鼓励专业院校毕业生到医养结合机构从事养老服务工作,并给予相应的特殊岗位补贴;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及其医护人员在资格认定、职称评定、技术准入等方面,与其他医疗机构同等对待,激发医护人员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养老护理康复服务例4

一、武汉市养老地产项目发展现状

二、武汉市养老地产开发存在的问题

1、适老化设计不足

老年群体因其特殊的生活特点而需要在空间、房型和室内空间布置上符合老年人需求。而武汉市大多数养老机构在无障碍设计上缺乏精心考虑,尤其是通行无障碍、操作无障碍和信息感知无障碍等方面。室内沙发、茶几等物品随意摆放,影响老年人通行或位置过远不方便使用;老年人缺乏私密空间,给人临时居住地的感觉,没有归属感;而卫生间与普通卫生间无异,活动不便的老人使用困难。

2、养老产品类型单一

武汉现有的老年公寓、康复养老院和综合养老社区中,提供住宿、协助服务、康复服务的养老机构居多,这种单一的养老方式不能满足老年人的需求。老年人的需求是多元化的,因收入、精神身体状况、养老观念等个人特征不同而不同。身体健康活力老人不希望拘泥于服务功能单一的老年公寓,他们需要社交以及各类文娱活动,现有养老机构类型不足以满足老年人从退休到去世时间段内的需求。

3、缺乏专业管理和服务

武汉市大多数的养老机构存在没有配备全科医生,医护人员短缺且资质难以保证的问题。大多数养老机构都只能治疗感冒风寒等常规性疾病,以及进行测量血压等基本服务,有病不能医、有病不能治是养老机构普遍性的问题。养老机构只为老人日常起居服务,并没有负责提供多样的社会娱乐活动。老人不仅容易产生被社会孤立的无助感,而且没有得到其应有的自尊。缺少专业护理人员,尤其是高级护理人员。截止到2013年底,高级护理人员仅占护理人员总数的3.51%,护理人员与老年人口配比仅为1:16,远低于国家1:4的配比要求。且护理人员年龄大,学历低,技能结构低,无法满足老年人实际护理需求。

三、CCRC模式的概况与经验启示

持续照料退休社区(Continuing Care Retirement Community,以下简称CCRC),是在一个社区中,提供给65岁及以上老年人一系列服务、便利设施和持续护理,集独立生活区、协助生活区、康复护理区及记忆支持区于一体的大型综合类社区。CCRC模式旨在问题出现之前保护和改进住户健康状况。该模式强调的是,即使住户护理等级发生改变,也不用离开社区,在可信赖的环境中即可获得不同级别医疗护理服务,和配偶、朋友们享受多样生活。在美国,现在有将近2000个CCRC,最早的CCRC出现在19世纪初,接收美国内战遗留的寡妇和孤儿,现已有100多年历史。

入住CCRC需缴纳入门费和月费。其中入门费可退还,部分社区入住时间越长,可退还的入门费越少;部分社区退还入门费是合同规定的,与入住时间无关。退款条款在住户退出社区或死亡时生效,但退款时间不定,大多在住户公寓有新住户入住时退还入门费。入门费的多少和社区的区位、居住环境、房间大小、附加的服务和设施的选择有关,也和当地房价有关。

1、产品设计方面

为了方便老年人生活,充分考虑老年人生活特点,CCRC建有各式各样的适老化设施。无门槛入户门、轮椅坡道等无障碍设计,防滑园林、地毯等道路防滑设计,无处不在的高低扶手,医用电梯、残疾人进出门按钮,浴室、卧室等事故高发处安装紧急呼叫系统,具有普通住宅、养老院所不具备的便利性和安全性。配备智能救护监控系统,包括拉绳式紧急呼叫铃、随身呼叫器、无线定位器、视频监控探头等高科技设备,全方位地保障老人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并为老年人建立全面的日常健康保障体系。

2、产品定位方面

CCRC的定位是综合类养老社区,集独立生活区、协助生活区、康复护理区及记忆支持区于一体,是将目标群体高度细分的产物。按照老年人不同的健康状况和护理需求分为自理、半自理、康复需求以及记忆照料需求老人,并针对不同护理需求提供不同的服务。在不同的身体机能下,老年人需求不同。身体健康生活自理时,老年人需要的是社交娱乐,参加多样的活动丰富自己的生活,和朋友们社交以免孤单寂寞;不能完全自理时,需要他人帮助完成有难度的事项;腿脚摔伤或其他需要恢复身体机能时,需要借助不同的器械进行物理治疗使身体得到更好地恢复;记忆或精神方面出现问题时,需要特定的照护和药物维持病情。按照目标群体的特征和需求差异,细分目标群体并提供针对性服务。总体来说,在纵向上,CCRC模式在同一社区中有针对性地满足了老人在不同年龄阶段及身体机能状态时的不同生活需求;在横向上,CCRC模式满足了老人在舒适生活、健康管理、护理医疗等多方面的复合性养老需求,是综合性强的养老产品。 3、物业管理方面

在CCRC模式中,不同的生活区域内的服务模式不同。在独立生活区,住户身体健康有完全活动力,只需要日常生活中娱乐活动的服务,也给有需要的独立生活住户提供居家护理服务。在协助照料区,针对有一定的独立能力并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某种程度协助的住户,社区不仅给协助照料区的住户提供独立生活区的服务,而且因为某方面需要照顾的原因,特别提供穿衣、喂饭、用药管理和洗澡等服务,并鼓励他们参与集体进餐,也鼓励其参加社会以及娱乐活动。在康复护理区,24小时为住户提供护理服务,帮助住户恢复短期疾病或外伤,治疗长期疾病,并提供更高级别的支持和监督。康复服务的最终目的是为帮助住户获得独立能力。记忆支持,也称痴呆护理特别计划或者阿尔兹海默计划。在记忆支持区力争在安全的物理环境内最大化身体机能和生活质量,保持自我意识,保持尊严,尽可能最大化住户的独立。

CCRC社区还配有网络室、图书室、手工室各,各类活动会所、高尔夫球场、配有私人教练的健身房等。并开展健康讲座,例如如何进行适当的自我护理、营养学饮食等。社区还提供住户要求的额外家政服务、外出交通工具等,这些服务需要额外收费。

四、武汉市养老地产项目开发建议

1、加强适老化设施设计与配置

适老化设计即是根据老年群体特征和行为习惯,打造更便利的设施和环境。在规划设计时,设置各种无障碍设施,高低扶手栏杆,地面进行防滑处理,注重室内无高差,安装升降电梯,在走道、电梯厅等需要长时间步行或等待的区域设置停留、等待座椅。在卧室、卫生间等容易事故高发处设置紧急呼叫铃。配备智能化、信息化的适老化设施,充分考虑行动不便以及不能自理老人的活动半径及活动形态,将适老化理念充分的展示到功能设计的各个环节。

2、提供多元化养老产品

老年人在不同的身体心理状态下需要不同的养老产品。综合性的CCRC模式涵盖了老年人从退休到去世阶段内的所有需求,广义上来看包含以下几种养老产品形式:仅提供娱乐社交活动的日托服务机构,针对自理老人的老年公寓,针对半自理老人的协助式公寓,功能恢复型的康复养老公寓,针对痴呆老人的特别护养公寓,涵盖了老年人从退休到去世时间段的所有需求的综合型养老社区。武汉市养老地产项目开发时,应针对不同层次、不同特征老人的各种需求,进行市场细分,为其定制养老产品。比如为生活自理的活跃型老人提供日托服务中心,在日间提供各种各样设施,组织开展各类书画课、健康讲座等社会娱乐学习活动,丰富充实生活、满足社交需求。开发痴呆等精神方面照护的养老地产项目,针对精神方面有障碍的老年群体提供专业的康复照护服务,配备神经科医生与护理人员,保证生活质量,最大化恢复身体机能。

3、进行专业物业管理

物业管理是房地产开发的延续和完善,通过运用现代管理与服务,实施企业化、社会化、专业化、规范化的管理,为物业的产权人和使用人提供高效、周到的服务,创造安全方便的居住和工作环境,是一种综合性经营服务方式。尤其是养老地产项目中,给物业产权人和使用人提供人性化的服务是不可或缺的环节,也是养老地产项目提高自身市场竞争力的重要部分。

养老护理康复服务例5

中图分类号:C91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4428(2017)02-145 -03

一、丹麦养老体系简介:

(一)“三高”社会也面临“养老难”的问题

丹麦是典型的高收入、高税收、高福利的“三高”国家,社会平均税前月收入约合28000元人民币,上交所得税按收入由低到高,从1/3到2/3不等,此外还有消费税和地产税等,市一级政府财政收入中的57%来自个人所得税。如此这般,带来的是羡煞旁人的“高福利”――免费医疗、免费教育、失业补助等。而随着人口结构等复杂因素的变化,以“高福利”为基础的丹麦养老体系在负重前行。

以哥本哈根市为例,作为丹麦最大的城市,90平方公里的核心区居住着60万人口,每月新增约1000人,预计到2025年总人口达到67万。男女平均寿命分别达到75岁和80岁,超过65岁的老年人口已达19%,到2040年将超过25%。老龄人口比例增长导致税源相对减少,社会对老年慢性病的医疗投入增加,进而引发老年人对晚年生活期盼提高与年轻人不满于社会分配不均的矛盾。丹麦老年人口增长与高福利社会结构的叠加效应类似我国社会正在面临的问题。尽管并未实行免费医疗,我国独生子女政策的延后效应将在未来5至10年内迅速提升中国老年人口比例。据全国老龄委预计,到2054年我国超过65岁的老龄人口将达到峰值4.87亿,占总人口34.78%,大大超过现在7%的老龄社会定义标准,对发展社会养老事业提出了时间和体系上的双重要求。

前文提到的高福利之所以羡煞的是“旁人”,因为只有丹麦人能切身体会这种制度不尽人意之处,老龄人口的膨胀给丹麦养老体系提出一系列亟待解决的课题。例如,社区医生、医院、康复中心之间病历信息流转不畅;老人要求享受年轻时缴纳的高税收所换来的高福利养老待遇,主观上更希望得到全面护理,导致相应财政压力增长过快;而随着老龄人口增加,公办养老设施不足的问题凸显,民营资本进入养老产业的比例过小且并不受政府鼓励,市民入住养老机构面临更严格的资格审核――现在的丹麦人较之以前,得“更老一些”(不仅是年龄)才能动用社会养老。

丹麦的养老事业行在路上。他们通过明确的职能划分构建起独特的养老体系,引导整体社会养老意识从“要帮助”转向“要康复”,注重专业化人员培养和康复中心建O,用精细化、专业化、人性化的服务打通养老事业发展瓶颈。

(二)分工明确的养老体系

2007年1月,丹麦实行政府体制改革,原有的14个省级政府合并为5个大区政府,271个市政府减少为98个,大大提高政府行政效能的同时,形成了独特的医疗和养老体系。所有公立医院和社区医生,统归大区政府管理并划拨预算;病人出院后的康复、养老设施等则由市政府负责。医院、康复中心、养老机构三者分工明确,形成大区和市统筹协调的三阶段医养结合体系。

首先是治疗阶段。民众(丹麦养老体系的工作人员都将服务对象称为citizen,即民众;而非patient,即病人)致电社区医生(General Practitioner)电话询诊或预约当面就诊,社区医生视病情决定民众在家服药或去公立医院就诊。在医院接受治疗后,由医院的医生为市民设定总体康复计划。

此后,转入第二阶段,即居家或辅助康复。对居家康复的市民,市政府会安排康复中心(Rehabilitation Center)的工作人员定期电访或家访;辅助康复的市民则在康复中心进行康复训练,24小时住院或由中心派车接送。

最后,进入第三阶段,即居家或辅助养老。对康复后有足够自理能力的老人,以居家养老为主;对丧失自理能力或有老年精神疾病的老人,则自主选择进入养老院、失忆养护中心(Dementia Center)、临终关怀所(Palliative Center)等。

以上提及的康复中心和养老院等通常都是“一个机构、多块牌子”,只是实际职能有所偏重。市民的医疗费用(包括康复训练等)全免,仅需支付养老机构的房租、用餐、车辆接送等医疗外费用,且低于丹麦平均消费水平,有一定政府补贴,体现其非盈利性。

二、康复是丹麦养老事业的核心理念

丹麦从5年前开始强调康复理念在养老事业中的价值,并逐步建立起一套理论体系并加以实践。市民进入康复阶段后,康复中心会安排专人与其一同确定康复目标,并结合医生、护士、康复训练师(Therapist)、护工(Care Taker)、市民及其亲属等多方的意见,制定针对市民个人生理和心理的康复计划,在训练过程中根据实际康复情况进行修订,平均康复周期为1-2个月。

康复中心的所有工作人员均经过专业培训。护士为医科学院毕业,主要负责市民医疗康复监管,即吃什么药、打什么针;训练师学习康复专业,负责辅助市民借助专业器械、通过科学运动达到康复目标;护工经过为期2年的职业培训和实习后上岗,具备一定的医疗救护知识,配合护士和训练师完成相关工作。护士、训练师和护工是康复中心的主要工作人员,受聘于社区,构成比例通常为1:3:5,其中护工在接受职业培训时,已被社区雇佣并领取工资。大部分康复中心都让以上三类工作人员在统一办公室工作,或每天召开工作会议,有利于掌握同一市民的全面情况,更科学合理地规划康复训练。

通过5年的实践,康复的理念在丹麦逐渐深入人心。老年市民在接受养老服务时的心态发生转变,从被动要求并接受政府免费提供的养老服务到主动参与本人的康复计划制定,其康复效果有了明显提高,缩短了约8%左右的平均康复时间,很大程度上节约了社会资源。而政府重视养老事业中的康复环节,客观上增加了专业陪护人员的需求,引导民众参加医护类职业教育,解决了部分社会就业问题。

三、南京养老事业的借鉴

根据丹麦相关机构的调查显示,约2/3的丹麦人倾向于居家养老。尽管丹麦养老体系相对我国较为健全,但也只有1/5的丹麦人在养老院过世,另有50%左右的丹麦人病逝于医院。因此,以康复为核心理念的丹麦养老体系服务的是50%的丹麦老龄人口,养老院等机构也仅满足了少部分丹麦老人的需求,大部分人力和社会资源仍被用在居家养老服务,这与我国养老事业发展方向较为契合。

虑及我国“父母在不远游”的孝传统和社会养老的实际承受能力,即便未来以营利为目的的民营资本大量进入养老市场,提供给民众更多养老选择,居家养老仍会是绝大多数中国家庭首选的最经济最符合传统心理的养老模式。“子欲养,亲尤在”,还需要什么?

需要注重康复的理念。我们一直都有治病救人的概念,而由于人口过多等因素导致医疗资源紧张,造成重“治病”(治疗明显的疾病)轻“救人”(以恢复自主行动力为目标的康复治疗),类似授人以“鱼”而非“渔”的医疗策略。这导致很多经历一次中风或骨折等意外的老人在送医就诊后,虽维持了生命却失去了生活。因床位紧张而无法长期住院,因无专业护理而牵扯整个家庭,所谓“伤筋动骨一百天”用在这些老人身上,更是必须完全卧床静养,结果是恢复几率极低,还无谓消耗社会资源,大大影响老人及其亲属正常生活,遑论幸福感。

“康复”理念的引入旨在应对以上问题。老人通过科学引导,进行适当康复治疗和运动,恢复部分或全部生活自理能力,既能节约因护理不当导致病情恶化的二次医疗成本,又能让老人有更大几率恢复自主生活,客观上减少社会及家庭护理压力,有利于合理配置和释放社会生产力。这对在老龄人口过大的未来社会,缓解日益萎缩的有效劳动力非常重要。

当然,康复只能延缓和推迟人体的自然衰老。当老人逐渐失去自理能力时,专业陪护人员的介入就很必要。我们的现有体系中,有医生和护士这样的专业护理人员,有保姆和钟点工这样的辅助人员,但缺乏大量具备一定老年护理知识且能上门服务的半专业护理人员,即护工。他们可以让老人的亲属从繁重且陌生的陪护工作中解脱出来,在必要时向医护人员更清晰地描述老人的情况,用更专业的方式达到更好的护理效果。护工的培训可以通过职业培训在短期内实现上岗,培训和雇佣成本大大低于专业医护人员,可以较快形成具备很强实用性的人力资源储备。

南京长期关注养老服务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在已出台的相关指导文件中,对老年康复和护理人员培养均有涉及:康复型养老机构医疗卫生服务覆盖率,2015年达到 50%,2020 年达到90%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医疗卫生服务覆盖率, 2015 年达到40% ,2020 年达到80%;养老护理员岗前培训率100%,持证上岗率达到95%;养老护理员每年集中培训不少于30%,中高级职称养老护理员占10%以上。这是南京将“康复”引为养老事业核心理念的制度前提,而养老护理员培训工作的充分展开,也将为南京学习丹麦经验、建立完备的康复体系、实现养老事业康复先行提供保障。

四、养老事业合作恰逢其时

面对横亘在前的养老难题,我国在“十一五”期间即开始了理论探索和系统建设,如今以社会保障为基石,我国老龄化整体战略体系已基本建成;“十三五”将为促进养老事业发展出台支持政策、落实措施。南京可以抓住这一契机,充分吸收国外适合本市养老事业发展的元素,开展合作。

结合南京丰富的教育资源(尤其是多年来对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视)和医疗优势,将康复作为养老事业的核心环节之一,以培养针对老年康复的训练师和护工为切入点,建立护理人员管理体系并引导就业,制定相关服务及收费标准,在有条件的社区试点由政府主导的小型康复中心和护理人员居家康复养老服务项目;同时鼓励社会资本进入,政府进行政策指导、技术引导和专业人员支持,由点到面,逐渐铺开,惠及大部分市民,以康复补强南京养老体系,配合国家养老产业发展战略,基本实现老有所养、养有所医的目标。

2015年是中丹建交65周年,两国政府希望在2008年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基础上,推进双方包括养老在内的更广泛领域的合作,预计由双方教育部和卫生部(我卫计委)牵头,2016年签署养老事业和人才培养方面的框架协议。南京与丹麦第二大城市奥胡斯市一直保持友好交往,该市VIA大学是丹麦最大的应用技术类大学,2012年起参与中丹两国D Care养老合作项目,与上海医学类高校共同负责养老护工培训课程的设计。南京可充分利用奥市养老事业技术和教育资源优势,邀请该市专家来宁进行康复理念培训,在两国养老事业合作中占据领先位置,争取部级试点项目落户南京,以强有力的国家支持完善南京养老事业体系。同时,从养老事业入手推动南京与奥胡斯的实质性合作。

Diakon Home是丹麦最大的非营利性养老机构,始创基于基督教普世理念,现在已经发展为拥有35家独立养老院并为数十家小型养老院提供外包服务的社会公益组织。该机构与上海鸿越实业有限公司合作,在上海金山区建立上海首家华侨养老基地――颐和苑。该养老院已于2015年10月基本建成并_始营业。Diakon Home为养老院引入丹麦解决方案提供一站式服务,包括与金山医院合作养老护理人员培训、参与楼宇养老适应性设计及设备推荐,成立分公司,由两名具有多年养老事业经验的丹麦专业人士参与养老院日常管理。目前预定入住的人数已超过开放的房间量。该项目运营效果有待观察,但至少为南京有志于借鉴丹麦经验发展高端养老的企业提供了合作模式参考。

五、结语

通过丹麦的养老研究可以进一步探寻以康复理念为核心,以培养专业养老护理人员为抓手,提出如何从具体操作层面,充分利用丹麦在包括养老教育培训和解决方案等领域的资源,有效推进南京养老事业的发展。与丹麦的养老合作还有诸多可以探讨的地方,比如丹麦地方政府非常强调老人接受养老服务应以能够独立生活为目标的,其养老设备开发、老年公寓改造都基于此,将有限的政府公共资源做最合理配置。

家庭养老、机构养老和社区居家养老是我国三种基本的养老模式。家庭养老是传统的养老模式;养老院养老是社会化的养老模式;社区居家养老是一种兼顾家庭和社会的养老模式。有人说:社区居家养老是一个无围墙的养老院。开展居家养老服务相对于机构养老,更为适应我国老年人的生活习惯和心理特征、满足老年人的心理需求、有助于他们安度晚年,也更为符合中国实际,符合大城市中心城区发展的社区为老服务的新路子。

养老护理康复服务例6

有健康是不够的,还需要长寿

“大医院应该干什么?我们在干什么?我们得出一个结论,我们已经从传统意义上的医教研,延伸到前面预防医学,后面康复医学。尽管有的医院比较弱,但是这样一个形态已经形成。”前不久,在北京大学举行的“第十四届北大光华新年论坛”上,中日友好医院院长许树强的一番话铿锵有力。

许树强说,现在一些发达国家的医疗机构,已经完成了功能的拓展,单从梅奥医学中心的神经医学中心就能看出这种变化:梅奥医疗中心的神经医学中心不仅设有临床科室,影像医技科室,还有神经病理学等学科,一共16个科室,500多名医务人员涵盖了神经疾病发展机制、转归康复乃至死亡的全链条。“这已经超乎了我们对传统医院概念的理解,也是今后医院的发展方向。”

许树强讲了一个他身边的实例。在我国乃至世界的糖尿病研究领域,很多人都知道潘孝仁这个名字。潘孝仁曾经在北京协和医院工作了近20年。上世纪80年代初赴美留学,归国后他创建了中日友好医院内分泌科,1992年,他牵头开展了震动学界的大庆研究,也就是在黑龙江省大庆市十几万人进行和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并跟踪进行生活方式与糖尿病发病的研究。大庆研究证实,生活方式的干预一来可以减少糖尿病的发生率,二来可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大庆研究的成就是不可估量的,给全世界提供了独一无二的珍贵研究资料。

当时,潘孝仁这样一名医生不好好看病,去搞一个覆盖十几万人的研究,很多人都不理解,也有人说他“不务正业”。许树强彼时正是中日友好医院一名年轻的医生,他也没有理解。但是20年后回头看,潘教授不仅没有“不务正业”,而且通过这项研究创造了无法被复制的医学奇迹。

许树强说,这个实例说明,医生不仅要重视临床,给病人看好病,更要找着眼于人民的健康长寿。“仅仅有健康是不够的,还需要让人们长寿,让他们有尊严地生活着。”

那么,未来医院发展在健康长寿这个模式实现的路径是什么?“我们思考两个路径:一是实体医院进行资源整合;二是虚拟医院,尤其通过信息化,通过健康管理,把大医院、社区、家庭、个人联系起来的信息,从而实现全新医疗服务模式的转变,医疗职能转变,医疗边界发生变化。”许树强说。

多方整合资源,破解养老难题

当前,我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人口老龄化、高龄化、空巢化呈现出快速发展趋势。许树强认为,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特征是“未富先老”,加之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致使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而代表当今养老服务前沿理念、具备康复医疗和康复护理功能的医疗型老年康复养护机构尚属空白。

许树强介绍,目前在我国老年人群体中,失能和半失能老年人总数约为3300万,占老年人口总数的19%。当前最突出的矛盾是,医疗机构承担着十分繁重的疑难重症的诊疗任务,不可能满足老年人长期住院进行治疗、康复和生活养护的要求;养老机构大多功能单一,条件简陋,不具备后续医疗和康复服务能力。

“重视和加强养老服务体系中的康复医疗服务功能,是国家经济发展、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之一,对于改善民生,维护弱势群体尊严,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意义重大。”许树强提出五点建议:

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按照《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根据新形势下社会养老服务市场的特点和需求,力争在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建立一所具有示范意义、以老年人康复医疗服务为特色的医护型养老院(实为真正意义上的疗养院)。根据老年人康复、护理和日常健康照顾的需求,从规划设计、功能布局、场地设施、专业人员构成和专业设备等方面突出康复医疗服务专业特色,形成一站式、多功能、复合型老年养护机构。在取得成功的基础上,以点带面,逐步推广。

多部门联动,整合资源,协调发展。在国务院的统一部署下,民政、卫生、社保、残联等有关部委和行业系统加强协作,联合联动。引导和鼓励部分符合条件的疗养院、二级医院、社区医院以及传统养护型养老院向以康复医疗服务为特色的医护型养老机构转型,形成三级服务网络,扩大老年养护覆盖范围。

加强各级社会养老机构从业人员的康复知识与基本技能培训,有计划地引进康复医学专业技术人员和其他专业人才,提高现有养老机构的专业服务技能和处理老年人突发性疾病的应急处置能力。

养老护理康复服务例7

随着新形势下医学护理模式的不断转变,疗养观念也得到了更新和发展,过去以休息、旅游、参观为主的康复性疗养,转变为心理调节、疗养保健、健康咨询三结合的“亲情式”整体疗养。“平时保健康,战时保打赢”是军队疗养院担负的重要职责。在未来的作战卫勤保障中,疗养院将作为康复医院,担负部队官兵康复治疗和特勤人员卫勤保障的任务。因此,军队疗养院的护理工作应当以疗养为基础,发挥和利用好疗养院有限的资源,不断提高疗养院的服务质量和水平。现结合我院护理工作实际情况,对推进军队疗养院护理工作发展,提高服务质量方面谈几点意见。

1当前军队疗养院护理工作发展面临的挑战

1.1特色项目少,缺乏品牌服务军队疗养院服务的主要对象是军队,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军队疗养院在确保为部队服务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剩余的卫生资源和技术优势,开展对外有偿服务。因而大多数疗养院都开展体检、旅游、度假、会议等服务项目,和宾馆相比较,没有自己的业务特色,没有自己业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1.2服务模式落后与服务需求提高之间的矛盾突出

1.2.1康复教育落实不到位在疗养院的护理工作中,护士的重要职责是为疗养员提供必要的医疗护理知识,引导疗养员养成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习惯,以达到预防疾病,提高自我保健能力的目的。但在对疗养员进行健康教育时往往因各种因素的影响,如疗养员不理解,不按教育内容做,护士保健知识缺乏,教育力度不够,教育方式单一等原因[1],导致健康教育的效果不甚显著,达不到预期目的。

1.2.2缺乏系统有效的心理疏导进入疗养院的老干部是老年人群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戎马一生,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但当他们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后,随着角色的转换,生活环境、社会地位、人际关系也随之改变,导致他们的性格、心理也有一定的变化而产生失落感、怀旧感、孤独感和忧郁感[2]。因此,要让老干部在疗养期间保持良好的身体状况和精神状态,愉快地度过疗养时光,心理护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由于护士的流失,心理疏导专业人员的缺乏,心理护理不容易落实到位。

1.2.3亚健康人群增多我院多年来连续多次接待各军区师团职主官及边防地区基层干部。主官们平时工作忙,精神压力大,睡眠差。基层干部多为团以下干部,长期处于高海拔地区或边防自然条件比较艰苦的地区。恶劣的自然条件、复杂的社会环境等,使他们的身心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得不到调节,从而陷入了亚健康状态。我院自2004年开展了亚健康检查以来,共查出亚健康疗养员3 000多名,但由于缺乏专业的健康指导及疗养员对亚健康状况没有高度重视,得不到及时纠正,达不到疗养目的。

1.3全国疗养院医疗人才状况至2008年,疗养院每年配置医师平均每张病床只有0.075人,配置的护士平均每张病床只有0.109人,这与全国医疗机构的当前职业医师平均每张病床0.425人,注册护士平均每张病床0.409人的配置水平相差巨大。而目前,我院展开疗养用床370张,配置护士35名,临床一线护士29名。作为医疗卫生机构,现在疗养院的医护配置之少,已经说明了疗养院的功能已经逐步削减。

2当前军队疗养院护理工作发展面临的机遇

2.1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对疗养院的需求增加老龄化国家的国际标准是:60岁以上的人口数占总人口的比例超过10%或65岁以上的人口数的比例超过7%。2008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占到12.0%,65岁以上人口占8.3%,这一数字表明我国已进入老年社会。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政府职能转变的时期,家庭养老功能逐渐弱化,很难满足庞大的老年人群,特别是迅速增长的“空巢”老人、高龄老人和带病老人的服务需求。另外,据卫生部统计,老年人的平均医疗费用是普通人群的4倍。同时,由于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疾病谱变化和生态环境的变化等出现了老年慢性病群体幅度增大、老年人患病时间长的特点。目前我国医疗资源还十分有限,老年人不可能长期占有医院医疗资源,而社会上又十分缺乏老年人康复治疗机构,因而人们的目光有可能转向疗养院。而军队疗养院肩负着为部队军人职业病、慢性病的康复疗养的任务,有着康复治疗的传统模式。因此,护理工作应该调整发展方向,加强康复护理人员培训,积极开展康复护理业务,以适应社会需求。

2.2疗养院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丰富的自然疗养因子,是疗养康复的最好资源我院始建于1950年,位于昆明安宁温泉镇螳螂川畔,占地面积11 hm2,驻地海拔1 795 m,属亚热带山地森林气候,具有山地气候、矿泉、森林、风景等自然疗养因子,是我国少数几个四季都适于疗养的著名疗养胜地之一。

温泉是我院最具特色的疗养因子,从东汉开拓至今已开发利用2 000余年,该温泉水属于碳酸钙镁型,水温42~45 ℃,医学上称高热型淡温泉,内含钙、镁、钾、偏碳酸等微量元素和对人体有益的微量放射性元素,为四季可饮可浴的优质矿泉水。

温泉浴是利用温泉的温度作用、机械作用(静水压力、浮力等)、化学作用等效应作用于机体,通过对神经-体液的调节,促进新陈代谢,改善通气和循环功能,从而达到消除疲劳、增强体质、缓解疼痛、促进机体功能恢复的目的。

3新形势下军队疗养院护理工作的发展方向

3.1提高军队战斗力服务水平在和平时期,军队疗养院应注重战争状态下多发疾病的康复护理,为军队多发病、常见病准备康复设施和培养康复护士,充分做好战伤急救护理,使疗养院真正成为战争时伤病员的康复基地。

3.2服务内容应由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转变在疗养期间,科学安排各种活动,对疗养员机体及心理状态开展测评,组织景观治疗、森林浴、矿泉浴、体疗、理疗等各项疗养活动。完善和发展在职干部集体疗养制度,利用亲情、友情缓解军人的心理压力,以达到休假、疗养、保健、学习、交流等目的。

3.3树立服务品牌,创建特色护理项目

3.3.1征求疗养员意见,制定科学的疗养计划在每批疗养员入住后的第3天,召开疗养员座谈会,发放问卷调查表,认真听取和征求疗养员意见,根据疗养员的需求,制定科学的疗养计划。

3.3.2重视健康体检环节健康体检是疗养员预防保健的重要内容和有效形式,是全面评价疗养员健康水平的重要依据。因此,应该把疗养员的健康体检作为疗养保健工作的重要环节,精心组织,周密安排。体检结果应及时反馈,并建立相应的健康档案。

3.3.3认真落实健康教育制度世界卫生组织在“健康新地平线”理论中提出,卫生工作应以人为本,以健康为中心,而不应以疾病为中心。因此,摒弃不良习惯,建立健康的生活行为与生活方式,减少和预防疾病,是疗养院护士的重要责任。

3.3.4结合我院实际,开展特色护理服务项目为了科学安排疗养,丰富疗养员生活,结合我院自然资源情况,根据疗养员的特点定期开展健康教育大课堂;带领疗养员到野外进行生态养生、体疗锻炼和心理疏导;根据疗养员不同部位的关节疾病,开展温泉水疗功能恢复训练等特色护理项目,使疗养制度逐步落实,疗养护理工作逐步趋向人性化、科学化发展。

4讨论

新形势下军队疗养院护理工作要不断适应国家和军队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新形势,不仅要圆满完成军队医疗护理保障任务,同时,还要加强护士急救技术、健康教育、康复技能指导等能力的培训力度,解决制约护理发展的关键性问题,积极应对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创建服务特色,实行精细化护理服务,提高自我发展的能力和竞争力。使军队疗养院护理工作向一种集预防、保健、治疗、康复、疗养为一体的新模式迈进。

参考文献:

养老护理康复服务例8

一、**市老年人基本情况

    **市目前有60周岁以上的户籍老年人口92万余人,占全市户籍人口总数的17%,其中空巢老年人近24万,失能、半失能老年人有19万多,分别占老年人总数的27%和21%,而且每年还在以4%的增速推进。因此,有效解决老年人看病就医问题不仅仅是医疗问题,也是社会问题。

二、**市“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现状

(一)依托社区医疗资源,在社区和居家健康养老。依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社区卫生服务站,开展以全科医生(含中医医师)、公共卫生医师、社区护士组成的全科医生团队与居民及家庭签约服务,为老年人提供日常护理、慢性病管理、康复、健康教育和咨询、中医保健等服务。截至2014年底,全市共115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参与签约服务工作,开展全科医生签约服务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达60%以上,服务签约户数达到79989余户,签约率为15.15%。

(二)养老机构内部举办医疗机构。如云南省社会福利院在福利院举办了云南省社会福利院福利医院,开设床位50张;**市社会福利院也在福利院内举办了**市社会福利院福利医院,开设床位101张。

(三)医疗机构内部提供养老服务。如在东川区第二人民医院原疗养院基础上成立的东川区老年病医院于2014年8月向东川区民政局申办公建民营东川区幸福家园老年公寓,并于2014年11月办理了民办非企业证书。医院在提供医疗服务的基础上,还提供养老、康复、护理、临终关怀及生活照料等服务,切实解决入住老年人及其家属的后顾之忧。

(四)内部没有设置医疗机构的养老机构,通过与医疗机构签订合作协议,医疗机构派出医务人员开展定期巡诊或派驻医务人员为养老机构老年人提供医疗服务。

三、今后工作打算

    (一)鼓励老年人在社区和居家健康养老。一是依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社区卫生服务站,充分发挥其贴近群众,方便群众的作用,开展以全科医生(含中医医师)、公共卫生医师、社区护士组成的全科医生团队与居民及家庭签约服务,为社区老年人提供日常护理、慢性病管理、康复、健康教育和咨询、中医保健等服务,并鼓励将医疗护理服务延伸至居家养老家庭和发展日间照料、全托、半托等多种形式的老年人照料服务,逐步丰富和完善服务内容,做好上门巡诊等健康延伸服务。二是在乡镇卫生院专业技术人员指导下,开展乡村医生签约服务,为农村老年人提供基本医疗、上门健康咨询及健康评估和建立健康档案等服务。

(二)大力发展机构健康养老。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促进医疗卫生资源进入养老机构,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重点发展医养结合的护理型养老机构。一是积极落实《**市人民政府关于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服务机构的实施意见》有关养老机构应为入住老人提供医疗服务精神,鼓励社会办养老机构内部设置医疗机构;二是鼓励和支持康复医院、老年病医院、护理院、临终关怀医院等延续性医疗机构开展养老服务,探索建立一种有病治病,无病疗养,医疗和养老相结合的新型养老模式。

养老护理康复服务例9

随着社会老龄化日趋严重,老年人群面临着综合医院难进、养老机构无力、家庭负担沉重的尴尬局面,老年医疗、康复、专业照护等需求日益凸显。成都市慢性病医院通过多年探索“医养结合”的创新服务模式,让医院走出一条特色发展之路,让疾患老人找到了依靠,帮助众多家庭减轻了负担。

成都市慢性病医院在“医养结合”的探索和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院内医护康复一体,打造特色专科,推动医养结合。从2005年始,医院探索并推行针对老年、慢性病失能患者的“医护养康复一体”的医疗服务模式,医院床位迅速供不应求。这种模式得到患者及家属的好评、社会和媒体的关注及政府的肯定,在2011年获原卫生部“公立医院改革创新提名奖”。医院分析老年疾病谱,针对老年人群患病率较高,对人群、家庭及社会造成压力、急需改善和关爱的病种,将老年康复医学科、老年痴呆科、临终关怀科作为医院的三个特色专科重点打造。

第二阶段:专业医护走出去,结盟社区养老机构,升级医养结合。2014年,医院积极思考、探索“新型医养结合”的服务模式,提出“走出去,用医疗资源覆盖养老机构和社区,推进医养融合”的发展思路。一是横向形成“医养协作”联盟,开展专业“医养融合”服务。

二是成立护工培训鉴定基地,向外输送专业照护人员。针对老年患者特殊性,医院成立护工管理办,将护工纳入医院一体化管理。三是老年大学走进医院。设立老年大学分校,配有书法绘画、功娱治疗、心理咨询室等设施,开设音乐、太极、养生等课程,以丰富老年患者的精神生活。四是建设特色中医药种植园区。利用自身环境优势,弘扬中医药文化。五是利用“互联网+”,建社区“智能健康小屋”。与专业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携手,尝试在多家社区共建“智能健康小屋”(现建成2家),通过互联网实现远程健康管理。利用便携式仪器采集社区老年人有关监测数据,通过健康指导服务与健康指标数据之间的交互达成个人健康管理目标,实现医院对社区和养老院老人的动态健康管理。六是实行跨领域科教联动,提升人才素质和保障。老年人健康与医疗的迫切需求,使老年医学和老年管理面临巨大挑战,需尽快培养老年医学、护理、康复、照护及管理等方面的专业人才。

鉴于成都市慢性病医院在老年健康、医疗、护理、康复、照护、临终关怀和培训等方面的探索和所取得的成效,成都市政府给该院增挂“成都市老年服务示训中心”,以培养更多的老年健康及管理所需各类人才。对内,医院倡导培养员工爱心。老年医疗的特殊性,除基本医疗保障外,更需要医护人员的爱心;对外,携手成立爱心助老基金。2014年医院携手市慈善总会,共同成立以“成都市慢性病医院”冠名的爱心助老基金,向社会各届募集基金专门用于助老、助医等慈善项目;面向社会,招募成立志愿服务联盟。目前已拥有一支超过5千名长期稳定的志愿服务队伍,定期和不定期来医院为住院老人进行志愿服务,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倡导正能量的同时,也提高了医院知名度和美誉度。

养老护理康复服务例10

【关键词】社区卫生服务;护理人员;护理技能

1 社区卫生服务护理内容

1.1 基本护理。社区卫生服务基本护理与一般医院护士的工作一样,主要服务临床,为病人解除痛苦。

1.1.1 照顾患者。护理具有照顾的本质,在照顾社区患者时,社区卫生服务的护士应当协助患者执行他无法自己完成的活动。在关心患者身体基本需要的同时,协助患者和家属克服压力和焦虑。

1.1.2 协助治疗。社区护士根据医嘱并协助医师执行患者的诊疗计划,并对患者的病情和对治疗的反应进行观察,及时与医师沟通。并为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贫困居民等重点人群提供个性化的健康教育服务。

1.1.3 健康指导。护士按照医嘱和常规医理,对患者及其陪护家属进行健康指导,包括教导患者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以预防疾病和并发症,饮食指导,康复指导等。

1.1.4 治疗协调。护士随时保持与医师、技师等专业人员联络沟通,讨论有关患者的治疗、护理等问题,使患者尽快恢复自理和自立。

1.2 居家护理。居家护理是在有医嘱的前提下,社区护士直接到病人家中,应用护理程序向社区中有疾病的个人即出院后的病人或长期家庭疗养性的慢性病病人、残障人、精神障碍者,提供连续的、系统的基本医疗护理服务。随着经济发展和老龄化社会的逐步形成,居家护理已成为适应大众需求的一种主要的社区护理工作方法。

1.2.1 慢性病人居家护理。社区的慢性病人包括冠心病、高血压病、肺心病、糖尿病、溃疡性结肠炎、先天性畸形、慢性肾功能衰竭、骨和关节病变需要牵引和卧床者等。社区居家护理以其优质、显效、简便的特点,对社区慢性病人进行用药指导、生活起居调养、情志调护、健康膳食、康复指导等项目的护理干预。尤其是情志护理、药膳护理更贴近生活,因其护理方法简便易学、直观安全、效果显著,更适合在社区普及推广。

1.2.2 居家康复护理。在社区,需要康复护理的病人包括出院后病情已稳定但需继续治疗或康复的病人、残疾人等。常见的有术后病人、脑血管意外病人、高位截瘫病人、先天畸形或后天伤病造成的功能障碍、残疾者。居家护理借助药膳护理、情志护理以及针灸、按摩等护理技术,防止病人压疮、增进病人的心理健康、促进病人的营养、畸形和残障病人的康复护理、健康教育、家庭环境适应性改变的指导。

1.2.3 居家老年护理。目前我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经济发展实际决定了居家养老成为我国养老服务的主体。在社区老年人居家护理中,护理的主要项目是为老年人,尤其是为分居养老的老年人提供饮食养生、起居养生、睡眠养生、运动养生、精神养生、药膳养生等方面的知识指导以及传授灸法、按摩、中药敷贴、中药熏洗等简便易行的中医护理技术,从而是提高老年人生命质量。

1.3 出诊护理。出诊护理工作是临时外出护理,一般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理科负责接待,了解病情及初步诊断,确定是否适宜出诊。

1.3.1 诊前事项。登记家庭住址、电话、联系人、签订家庭出诊知情协议书一式两份,双方各持1份,详细告知家属出诊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情况。协议由中心专人管理,并与出诊护理记录、出诊治疗单装订一起。

1.3.2 出诊护理。安排出诊护理人员及时间,按照医嘱确定护理内容。

1.3.3 收费。首次出诊由患者或家属来中心办理各项交费手续,连续治疗可由护士代办(开发票)。

2 社区卫生服务护理人员素质要求。

社区卫生服务护理要求的是全科护理,应当具备比较全面的护理技能与护理知识。

2.1 健康宣教能力。当前,自我护理已成为一个发展趋势。社区卫生护理在从事病人护理的同时,应教会教育患者家属、社会服务人员、幼儿园和中小学教师等自理的知识和技术,改变他们对健康态度、生活方式和健康行为。

2.2 交往沟通能力。护理人员作为健康教育主要力量,必须与护理对象建立彼此平等、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人际关系,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心理气氛和人际环境,有效地运用护理技能、健康宣教和预防手段,动员说服护理对象,改变观念、旧习惯,采纳新的健康行为。

2.3 个人综合能力。社区卫生服务护理人员是初级卫生保健的主要力量,其主要服务是为个人、家庭和社区的健康促进以及疾病的预防、治疗、护理和康复等方面提供持续的、全面的卫生保健服务。要求护理人员必须具有扎实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更高级、更复杂的仪器及大量先进技术,以此及时准确地处理健康和疾病中的有关问题,独立地解决治疗护理中的问题。

2.4 良好职业操守。护理人员本身的素质高低对工作质量的影响重大。社区卫生服务护理人员要深刻理解健康概念的内涵,培养自己健康的人格及积极的职业心态,保持亲切和蔼、平易近人的护理态度,彻底地从“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转到“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中来。

2.5 多元知识结构。社区卫生服务护理对象来自不同的民族与国度,具有不同的语言、风俗习惯、等,给护患之间的人际沟通造成了很大障碍。社区卫生服务护理人员必须了解掌握多元文化,既要掌握现代护理的基本知识与技能,还要广泛学习了解人文科学、社会科学、法律、教育学、公共关系学、卫生经济学等知识,努力从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知识方面来建立护患关系,顺利开展社区卫生护理工作。

2.6 现代信息技能。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普及,社区卫生服务护理人员应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技能,随时接收医学科学信息,通过信息网络,与服务对象进行护理沟通,为服务对象提供健康服务,指导患者及患者家庭进行相应护理。

参考文献

[1] 徐雪萍,郭燕,实施社区优质护理服务的内涵与举措[J],社区医学杂志,2011年8月第9卷第15期,第9-10页。

养老护理康复服务例11

二、主要任务

(一)大力发展医疗服务

1.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切实履行政府办医责任,坚持公立医疗机构提供基本医疗服务的主导地位,科学制订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加快建设布局合理的医疗服务体系。推进员额备案管理和人事薪酬制度改革,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管理科学的现代医院制度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提升公立医院服务能力和水平。

2.大力推进社会资本办医。鼓励企业、慈善机构、基金会、商业保险机构和自然人等举办各类医疗机构。支持中外合资、合作办医。在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前提下,支持社会资本通过合作、兼并、收购等多种形式,参与公立医院改制重组。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医疗机构,推进公立医院非基本医疗服务资源向社会资本开放。开展公建民营、民办公助、公私合作等形式的改革,在非营利性健康服务机构产权、信贷、保险、分红以及用地政策等方面实现一定的突破。调整和完善城乡医疗机构对口支援方案,全面启动三级公立医疗机构对二级及以上社会办医疗机构的对口帮扶。

3.大力发展独立的检验、检查医疗机构。支持社会资本发展独立的医学检验中心、消毒供应中心和大型医用设备集中检查中心。建立健全检验、检查医疗机构的准入标准、质量控制体系与监管机制。

4.加快康复护理服务体系建设。鼓励发展康复护理、老年护理、家庭护理、月子护理等适应不同人群需要的护理服务。合理布局、积极发展康复医院、残疾人康复机构、老年病医院、护理院、临终关怀医院等医疗机构。鼓励社会资本以托管、合作等形式参与公立医院整体转型为康复护理机构;鼓励符合资质的护士开办护理机构。探索护理服务社会化。将中医医疗机构康复科纳入康复护理体系,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康复护理体系中的作用。在市辖三区设置2所100张床位以上的护理院,开展全托式治、护、养三者结合的康复护理服务。

(二)加快发展健康养老服务

5.加强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合作。推动医养融合发展,建立健全全市老年医疗服务体系,全市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均应设置老年病科,有条件的一级医疗机构也可设置老年病科;对已经完成整体迁建的县人民医院,鼓励引进社会资本在老院区合作、托管举办医养结合机构;依托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加强养老服务和医疗服务资源布局规划衔接。强化养老机构的医疗、康复、护理、保健功能建设。推进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之间的合作,鼓励开通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的预约就诊绿色通道,建立健全医养结合机制。支持在有条件的养老机构内设置医疗机构,凡符合医保定点条件的均可纳入定点范围。

6.拓展社区健康养老服务。鼓励发展慢性病管理、健康咨询等社区健康养老服务,提高社区为老年人提供日常护理、慢性病管理、康复、健康教育和咨询、中医保健等服务的能力。鼓励医疗机构将医疗护理和康复等服务延伸至家庭,探索为失能、半失能老人设立“家庭病床”,优先对60岁以上老年人提供责任医生签约服务。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支持市场主体开发和提供专业化、多形式的社区养老健康服务。力争到2017年,健康养老服务覆盖所有居家老年人。

(三)积极发展健康保险服务

7.丰富商业健康保险产品和服务。鼓励商业保险公司提供多样化、多层次、规范化的产品和服务。稳步推进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继续推进医疗责任保险,发展医疗意外保险等医疗执业保险。鼓励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具有资质的商业保险机构开展各类医疗保险经办服务。加强对医疗行为的监督和对医疗费用的控制,建立商业保险公司与医疗、体检、护理等机构的合作机制。

(四)全面发展中医药医疗保健服务

8.提升中医健康服务能力。充分发挥中医医疗、预防、保健、康复的特色优势,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力争使所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和75%的村卫生室具备中医药服务能力。积极开展中医“治未病”服务,加快推进市级中医医院、主城区精品名医馆和“治未病”中心建设,二级以上中医医院设立“治未病”科。推动医疗机构提供中医体质辨识、亚健康调理、季节养生和预防保健等服务,鼓励社会资本举办中医医疗机构,支持连锁化运营,鼓励零售药店提供中医坐堂诊疗服务。规划建设中医药文化及产业特色街区。

9.强化中医药地方特色。以明参、白芷、丹参、半夏等道地药材种植和深度开发、传统名优中成药开发等为重点,加强药食同用中药材的种植及产品研发与应用,大力发展标准化、规模化中药材种植基地,开发适合本地环境和生活习惯的保健养生产品。鼓励社会资本建设中药材深加工企业。支持开发中医诊疗、中医药养生保健仪器设备。宣传普及中医药养生保健知识,推广科学有效的中医药养生、保健服务,鼓励有资质的中医师在养生保健机构提供保健咨询和调理等服务。

(五)支持发展多样化健康服务

10.发展健康体检、健康管理、健康咨询等健康服务。引导体检机构提高服务水平,开展连锁经营。支持体检机构向健康管理机构转变,开展慢性病风险评估和生活方式、危险因素的干预。加快发展心理健康服务,培育专业化、规范化的心理咨询、心理干预和辅导机构。规范发展母婴照料服务。推进民政、残联与卫生计生部门的广泛深入合作,通过公建民营、民办公助等形式推进康复服务专业化。加强对体检机构、健康管理机构、健康咨询机构的信息披露、监管与政策引导。

11.推进责任医生签约服务。完善分级诊疗制度,建立社区医生和居民契约服务关系,建立健全“健康守门人”体系。鼓励民办医院和各类健康服务机构开展签约服务。价格主管部门制订责任医生签约服务、家庭病床等社区卫生服务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明确基本医保支付范围,研究制订相关费用分担与分配机制。

12.发展全民体育健身。进一步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宣传、普及科学健身知识,提高人民群众体育健身意识,引导体育健身消费。加强基层多功能群众健身设施建设,积极推动体育场馆、学校体育设施等向社会开放。支持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体育场馆的建设和运营管理。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体育健身俱乐部和体育健身组织,以及运动健身培训、健身指导咨询等服务。大力支持青少年、儿童体育健身,鼓励发展适合其成长特点的体育健身服务。

13.发展健康文化和旅游。支持健康知识传播机构发展,加强健康文化传播与交流,提升健康教育水平,培育健康文化产业。支持阆中建设中医药博物馆。鼓励有条件的县(市、区)整合当地优势医疗资源、中医药等特色养生保健资源、绿色生态旅游资源,发展养生、体育和医疗健康旅游,培育、打造一批运动休闲旅游示范基地、运动休闲旅游优秀项目和运动休闲旅游精品线路。

(六)培育健康服务业相关支撑产业

14.发展医药产品研发、制造和流通服务。推进产学研相结合的医药创新体系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以生物医药、特色化学原料药、药物制剂、中药现代化、辅助器具、特色医疗器械为重点,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技术,全面实现产业化。积极发展电子医药商务,重点培育大、中型药品流通经营企业,着力构建现代医药物流网络,完善城乡医药配送体系。

15.发展健康食品产业。加强我市传统保健食品品牌建设,做大做强桑椹醋等特色优势产业。重点扶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保健品基地建设,推广家禽、畜牧生态健康养殖模式,加快推进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农产品认证。推动以中医药、特色动植物为基础的新型保健食品和功能食品的开发,促进保健食品与养老服务、美容美体、医疗康复等行业的融合。

16.加大健康服务业人才培养和职业培训力度。支持驻市高等院校和职业院校开设健康服务相关学科专业,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开展健康职业教育。规范并加快培养护士、养老护理员、药剂员、营养配餐员、育婴员、心理咨询师、保健按摩师、康复治疗师、健康管理师、健身教练、健康旅游引导员等从业人员,鼓励多途径、多元化开展各级各类技能培训。

(七)促进产业聚集和园区发展

17.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和优化空间布局。坚持创新驱动和高端引领,深入推进健康服务业产业结构升级和优化空间布局。鼓励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创建部级医学创新中心。

18.推进重点产业园区发展。

三、政策措施

(一)放宽市场准入

建立公开、透明、平等、规范的健康服务业准入制度,实行“非禁即入”,凡是法律法规没有明令禁入的领域,都要向社会资本开放,民办非营利性机构享受与同行业公办机构同等待遇。进一步规范、公开医疗机构设立的基本标准、审批程序,严控审批时限,及时机构设置和规划布局调整等信息。简化对康复、老年病、儿童、护理等紧缺型医疗机构的立项、开办、执业资格、医保定点等审批手续。对连锁经营的服务企业实行企业总部统一办理工商注册登记手续。

(二)加强财政、土地和规划布局保障

建立健全政府购买社会服务机制。完善政府投资补助政策,将符合条件的社会资本举办的健康服务机构纳入财政资金补助范围。在土地利用规划和城乡规划中统筹考虑健康服务业发展需要,优先保障非营利性健康服务机构用地。新建居住区和社区要按相关规定在公共服务设施中保障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社区服务等健康服务业相关设施的配套。支持利用以划拨方式取得的存量房产和原有土地兴办健康服务业,土地用途和使用权人可暂不变更。连续经营1年以上、符合划拨用地目录的健康服务项目可按划拨土地办理用地手续;不符合划拨用地目录的,可采取协议出让方式办理用地手续。

(三)创新投融资引导方式

鼓励金融机构按照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原则加大对健康服务业的支持力度,创新适合健康服务业特点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扩大业务规模。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健康服务业企业上市融资和发行债券。鼓励各类创业投资机构和融资担保机构对健康服务创新型新业态、小微企业开展业务。积极引导保险资金投资建设健康服务业项目。建立健全由政府引导、金融和产业资本共同筹资的健康产业投资资金运行模式。

(四)落实税收价格政策

经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医药企业,依法享受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企业根据国家有关政策规定为其员工支付的补充医疗保险费、补充养老保险费,按税收政策规定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企业、个人通过公益性社会团体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向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的捐赠,按照税法及相关税收政策的规定在税前扣除。发挥价格在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中的作用。非公立医疗机构用水、用电、用气实行与公立医疗机构同价政策。对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建设免予征收有关行政事业性收费,对营利性医疗机构建设减半征收有关行政事业性收费。非公立医疗机构医疗服务价格实行市场调节价,取消对非公立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价格管制。在规范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的基础上,适当提高临床诊疗、护理、手术以及其他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的医疗服务价格,降低大型医用设备检查和治疗价格,加强对植(介)入类等高值医疗器械价格的监管。

四、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

市政府建立由分管副市长任组长,市级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推进小组,定期评估各地各有关部门工作进展情况,及时协调解决健康服务业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适时组织专项督查,组织举办全市健康服务业项目推介会,推动政企沟通、银企合作。各地、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把发展健康服务业放在重要位置,加强沟通协调,密切协作配合,形成工作合力。

(二)完善监管机制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