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青少年美学教育

青少年美学教育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11-14 10:15:00

青少年美学教育

青少年美学教育例1

(新疆乌鲁木齐市第119小学  新疆乌鲁木齐市  830028 )

 

摘要:中学美术教育对青少年心理发展的促进,使学生健康向上的成长。在学校美术课堂中,通过对经典艺术作品的赏析,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青少年思维能力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各种各样的美术活动促进了学生个性的发展。美术教育提供轻松自由欢快的教学方式,可以减轻缓解学生过重的负担与压力,使学生得到一种身心的释放。

 

关键词:美术教育    艺术欣赏   思维能力   个性   心理压力

   青少年是祖国未来的希望,是祖国的栋梁之才。他们健康全面的成长与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青少年时期是人生道路中最宝贵的黄金时期。他们在成长过程中,不仅是身体得到健康的发展,心理健康的发展也是十分重要的,青少年心理发展具有以下特征:

首先,智力的成熟

青少年随着生活空间的不断扩大,社会实践活动的不断增加,其认识能力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这个时期,他们的感觉·知觉很灵敏,由于记忆力·思维能力·观察力等各方面能力不断增强,其抽象思维能力逐步占据主导地位。懂得通过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推理·判断来反映事物的关系和内在联系。他们更多地利用理性思维,而且思维的独立性·创造性都有显著的提高。同时,用批判的眼光来看待周围的事物,有独到见解。

其次,自我意识的形成与个性的发展

自我意识是指个体对自己的认识态度,对自己与周围人之间的关系的认识和态度,是认识的一种特殊形式。个性是指一个人的整个心理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俗话说:“人心不同,各入其面”,每个人的个性都由独特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组成,他包含着没个人与其他人不同的心理特点。自我意识的发展在个性形成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再次,心理的压力。

学生心理压力过重的原因,是整个教育环境所导致的。面临高考的现实压力,使学生的身心疲惫不堪。青少年学习任务繁重,使他们感到学习是沉重的精神负担,积久便会生理和心理失调,记忆力减退,学习效率下降,近视率急剧上升,心情郁闷·压抑,性情暴躁,这样必然会造成青少年心理不健康,直接影响学生的正常成长。

1.     美术教育对青少年思维能力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人的思维方式由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组成,它们有着各自不同的特征,既对立又统一,既分工又协作,共同担负着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任务。艺术思维,需要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两者均具有相对独立性的思维方式的联合作战和交替运动才能完成其任务。

形象思维是以事物的具体形象或表象为支柱的思维。具体形象是以人的眼睛,即视知觉为来源,反应于大脑,形成形象思维。观察力又是视知觉的重要组成部分。美术学习中的观察可以启迪人们重新看待和认识习以为常的客观现象,从中发现新的内容,也是诱导人们去想象和创造的“导火线”。同样,形象的储存能够随着满足人的智力或创造活动的需要,可以丰富人们的感性材料和典型形象。

抽象思维以概念·判断·推理的形式来反映客观事物的运动规律,是对事物的本质和内部联系的认识过程。青少年时期,抽象思维的发展占主导地位。在美术教育过程中,通过对经典艺术作品中比例·透视·结构的赏析·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抽象思维的发展。这种抽象思维是人类改造世界中非常重要的思维方式。通过欣赏,提高学生对事物本质的理性认识。生活中的客观事物都普遍存在着透视现象。通过本课的了解学习,能让学生明白事物存在近大远小的现象的原因,能够用理性·科学的思维方式去认识世界和掌握世界。

2.美术教育对青少年个性的培养具有促进作用

通过美术教育,可以使学生视野开阔,思维活跃,情感丰富。从而形成对外部世界敏感的个性和善于创造的个性。学生可以通过艺术欣赏,艺术实践活动来丰富和发展学生的个性,调动和开发他们的创造能力。在艺术欣赏中,对同一幅作品,由于学生性格不同,认识不同,理解不同,欣赏角度不同,每个人的感受·态度也是不同的。比如梵高《向日葵》,画家用他激情而富有表现力的色彩,雄厚的笔触,描绘出了向日葵强大的生命力。向日葵是梵高把内心世界表现出来的一个载体,使用心中的黄色给予向日葵丰富的精神内涵。他认为这幅不仅仅是描绘向日葵,也是一种对生命的描绘。有的学生看了这幅画则有一种冷漠的感觉,也许他本身就不喜欢黄色,更不喜欢向日葵。

学生通过美术活动,既培养了眼·脑和手的协调配合,也促进了学生对复杂事物的概括·综合的表现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加速了其个性的形成。通过不同的表现,显然就从内部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3.美术教育对青少年心理压力具有缓解作用

高中的学生面临着高考存在的现实压力,过重的学习任务使学生身心疲惫不堪,负担过重积久便出现了生理和心理的失调,记忆力减退,近视率急剧上升,学习效率下降,精神萎靡。

        中学美术课,很多学生喜欢美术课是因为上课生动和本身喜欢美术居多。在生活中关注美术的同学也不少,其中大部分都是以动漫为主。不难看出,学生主要喜欢美术课生动轻松的上课形式及色彩丰富·情节幽默的动漫。由于美术课无严格的考试要求,教师在创造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下,给学生提供较多的成功机会,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及过重的负担。学生就会得到情感的陶冶,产生愉快的感觉,形成稳定积极的情绪,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其特点就在于像“随风潜入夜”,通过渐进的方式进行。它不是强迫的,而是通过艺术活动调动学生的兴趣,打动他们的情感,让学生感受到美术给他带来的快乐。这正是其他教育所无法替代的。

美术教育对于青少年的成长具有积极的意义。人的天性都是向往美好的,艺术与人的天性是息息相通的。美术通过教育,能够唤醒人内心深处埋藏的东西,升华人的情感,净化人的心灵,陶冶人的性情,培养人的审美能力,美化我们的生活。艺术不仅能表达内心的情感,使人的创造性力得以最大施展。科学求同,艺术存异。在艺术的世界里,学生可以学到在其他学科领域学不到的东西。美术教育对于青少年健康·全面的协调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青少年美学教育例2

一、引言

英美国家的青少年文学(Young Adult Literature, 简称“YAL”)泛指处于12~18岁的未成年人主动选择阅读的文学作品 [1] ,从广义上讲,甚至可以包括所有以青少年为主人公的文学作品。许多小说(如《 雾都孤儿 》 《 汤姆·索亚历险记 》 《 麦田的守望者 》 《 蝇王 》等)都因出色的青少年视角叙事而被列入经典文学,英美国家更是通过专设卡内基奖(Carnegie Medal)和纽伯瑞奖(Newbery Medal),将其颁发给出色的青少年文学作品,而突出地表现出对青少年文学及青少年教育的重视。近年英美青少年文学发展迅速,在世界文学发展方面走在前列,许多文学或影视大奖作品(如《 哈利·波特 》 《 圆屋 》 《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等)都是围绕青少年主人公的故事展开,逐渐扩散式地影响着世界各国的青少年文学教育观。对于国内英语学科基础教育的师资培养而言,研究英美青少年文学中蕴含的教育理论与价值,无疑将是督促实现国内英语学科基础教育走向国际化的捷径。国学大师王国维于1903年撰文《 论教育之宗旨 》,认为教育的终极价值主要表现为真、美、善三者,“真者知力之理想,美者感情之理想,善者意志之理想也。完全之人物,不可不备真美善之三德。欲达此理想,于是教育之事起。教育之事,亦分为三部:知育、德育(即意志)、美育(即情育)是也”。[2] 本文拟以王国维先生的观点为基本构思依据,研究总结在国内英语学科基础教育师资培养方面,英美青少年文学所蕴含的、有借鉴意义的智育、德育和美育三方面教育价值。

二、趋向成熟的心智培养

古今中外皆重视受教育者的智育教育,不论是中国古代的六艺教育、儒家文化教育,西方的古希腊雅典教育,还是近代的科学技术文化普及教育,共性都在于开发受教育者的心智和学习能力,其差别大多是开发方式和教育内容的不同。然而,从近年的中西方教育情况比较来看,国内的青少年智育教育较之西方,在传授基础知识和技能方面有余,而在培养探索精神、开发创造性思维能力及培养青少年成熟心智方面存在明显不足,从英美青少年文学中获取相关的借鉴经验应行之有效。

英美青少年经典文学中蕴含的关于勇敢探索的精神比比皆是,这与英、美国家热衷冒险和开拓的海洋文明起源不无关联,而且航海等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强化了其继续冒险和探索的精神。英伦三岛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殖民发展史不仅产生了英国第一部长篇小说《 鲁滨逊漂流记 》,也开拓了凸显英国人冒险精神的荒岛文学。同为荒岛题材的青少年文学作品《 蝇王 》虽然与《 鲁滨逊漂流记 》的故事背景和结局有所不同,但是两部小说的大部分情节都是在描述一个年轻人或一群青少年在海外荒岛上的神秘离奇境遇或惊险刺激经历。而在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笔下,不过是将两位小主人公(汤姆·索亚和哈克贝利·费恩)追求自由的历险地由荒岛移到了北美密西西比河畔,甚至风靡全球的冒险小说《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亦是如是地更换了历险背景,不变的主题是小主人公在异地他乡战胜重重困难的经历及其不服输的探索精神,这才恰是青少年读者孜孜不倦渴求的精髓,能够激发其内心磅礴的想象空间和勇敢探索未知的斗志。

近年的英美青少年热点文学多为奇幻或科幻题材小说,能够大大启发青少年读者的创造性思维。J.K.罗琳的《 哈利·波特 》系列、J.R.R.托尔金的史诗奇幻小说《 霍比特人 》《 指环王 》系列、以及斯蒂芬妮·梅尔的《 暮光之城 》系列文学作品都不同程度地扩充了读者的想象空间,J.K.罗琳在哈佛大学2008年毕业典礼上演讲时说道,她就是要向“处于现实世界入口处的”青少年“颂扬想象力的重要性”,这种“人类能够在没有自我经历的情况下学习和理解”的能力才会锻造人们“思他人所思,想他人所想”的同理心。[3] 而科幻题材则不过是“试图使其虚构的世界合情合理,明显地涉及已知或想象的科学原理,或是设计好的技术进步,或表现社会结构的巨大变化”[4] ,玛丽·雪莱的《 弗兰肯斯坦 》即为佳例,科幻的成分不仅开阔了读者的眼界,引起阅读兴趣,更会以科幻色彩的嵌套式叙事结构丰富传统小说的单一结构模式,完备青少年阅读者的叙事学经验和审美鉴赏力。

勇于冒险和探索的精神能够加强青少年实践生活中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开发可以敦促深广而又发散地思考问题,二者的有机结合无疑会促成受教育者逐渐形成成熟的心智,这在目前国内以青少年文学促进个体教育方面将大有裨益。所以,在基础教育师资培养的实践中,不仅要重视青少年丰富的基础知识储备,而且还应有意识地注重加强其实际生存能力,才能培养出智力完备的人才。

三、个人品德与社会公德兼备

道德教育不仅指个人品德的修为,更涵盖社会公德的培养,而且会伴随人生每一个成长阶段。青少年阶段是对个人进行德育教育的关键时期,是个人品德和社会公德培养的基本形成时期,将会影响个人未来的行为取向。与英美国家的德育教育相比,国内更倾向于形成以正面事例引导培养青少年的道德形成、以说服教育的方式培养其社会公德的教育思维定势。英美国家的青少年文学则为国内基础教育师资培养提供了其他可行途径和借鉴方法。

在个人品德修为方面,国内的教育一向对反面事例采取避讳态度,甚至对有反面引导倾向的文学实行全面禁止阅读。而近年的英语青少年文学出现了一种新的小说形式,着重关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遭遇的问题,称为问题小说或成长小说(problem novels or coming-of-age novels)。[5] S.E.辛顿的《 局外人 》、保罗·金代尔的《 猪人 》以及伯莉·多缇的《 亲爱的无名氏 》是该类小说的典型代表。《 局外人 》展现了社会底层的白人少年群体遭受社会歧视、派系冲突的辛酸成长经历。《 猪人 》借两位青少年主人公约翰和罗林的视角,描写了不谙世事的问题少年遭遇的一场人生悲欢离合。《 亲爱的无名氏 》则更为地刻画出青少年主人公克里斯和海伦偷吃禁果后,所承担的怀孕、生子等一系列的心理挣扎与成长过程。塞林格的《 麦田里的守望者 》甚至在“问题小说”这一名词作为题材被提出之前就已诞生,真实再现了十几岁的青少年愤怒和焦虑的内心世界。但是,所有问题小说的青少年主人公及其读者都能从中学会成长,正如保罗·金代尔所言,遭遇问题的主人公“会学到经验教训,我也同他们一样学到了经验教训”。[6] 此类问题小说很多都“未曾提出解决方案,只是如实描写出寻找方案的青少年”[7] ,在青少年读者面前预演成长过程中将要面对的社会问题和自身问题,这更会将青少年读者及青少年教育者带入情境,引起感同身受的主动反思。

在社会公德教育方面,可以借鉴的是英美国家的宗教道德教育理念,以加强道德教育的神圣性和普遍性。西方的宗教道德教育可以追溯至其的源头,19世纪以前,供西方青少年阅读的书目就已经限制在宗教文学范畴。“约翰·班扬的《 天路历程 》就是警示青少年,他们不过是即将必须面对上帝愤怒的准成年人。”[8] 西方的宗教道德教育与其关系密切,借鉴其宗教道德教育理念并非意指国内的青少年教育要照搬西方的。国内的青少年社会公德心培养,可以借鉴西方宗教道德教育的方法,结合中国的儒家文化经典,将仁、义、礼、智、信的民族文化传统贯穿到青少年德育教育实践中,培养出兼具传统民族精神和健全人格的个性化青年。此外,英美国家的宗教道德教育理念也体现在其对社会公德实践环节的重视,小说《 百舌鸟之死 》就以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原则,表现了小主人公的同情之心、理解之心和正义之心。这种为正义挺身而出、自治团体维护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主动做义工帮助弱小等情景常常不经意地再现在英美青少年文学的情节中,会潜移默化地影响青少年读者成长着的公德心。

四、以美育升华精神境界

德国美学家席勒这样提出美育:“有促进健康的教育,有促进认识的教育,有促进道德的教育,还有促进鉴赏力和美的教育。这最后一种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我们感性和精神力量的整体达到尽可能和谐。”[9] 蔡元培定义美育为“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冶感情为目的者也”。[10] 足以见得,美育不是以知识性内容的获取为目的,而是要通过培养对形式的感受力和对理想的追求来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而且,根据王国维的观点,“美育者,一面使人之感情发达,已臻完美之域,一面又为德育与智育之手段”[11] ,美育既具有自己独特的性质和目的,也是促进智育和德育的有效手段。就英美青少年文学而言,国内基础教育师资培养可借鉴的美育教育内容包括其中的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三种。

自然美和社会美分属于现实美的形式和内容方面,也通常分别与智育教育和德育教育相融合起到更为有效的作用。《 爱丽丝梦游仙境 》虽然为梦境,但是描绘了爱丽丝从兔子洞进入了一个神奇国度,遇到了一些会讲话的生物和像人一样活动的纸牌,这自然会引导读者对神奇的自然产生无限的想象。想象力的培养也是“美育的重要功能之一,而想象力在科学研究和创造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2] 欣赏自然美的同时扩充读者多维的联想空间,即是寓美育教育于智育教育之中,实现了二者的有效结合。

《 夏洛的网 》对生命、友谊和忠诚的赞美实则是对社会美中人性美的褒扬,《 柳林风声 》中一群个性鲜明的小动物亦是如此,明白事理的鼹鼠、聪明机灵的河鼠、睿智持重的獾和放浪不羁的癞蛤蟆,都是以动物的形象勾勒充满友谊和温情的现实社会生活,将社会美的审度与青少年的道德教育加以关联。“王国维认为美育可为德育的手段,蔡元培所谓的情感教育偏重于道德情感的教育,朱光潜的美感教育的最终指向也是德育。”[13] 这几位近代教育家都表明了美育是德育的基础、与德育密不可分的观点。

青少年文学中的艺术美综合了自然美审美的多面联想与社会美审美的稳定实在,也自然地将智育教育和德育教育结合到了一起。《 芒果街上的小屋 》既讲述了芝加哥拉美移民社区芒果街上的女孩埃斯佩朗莎眼中的现实世界与心中梦想,也借助简单清澈、美丽稚嫩的语言进行了一系列的诗化回忆,给读者以很多留白与想象的空间,将艺术美的审美感受推向了极致。英美国家的青少年文学注重行文内容和语言形式的艺术美,对英语学科基础教育师资培养具有实际意义,能够丰富受教育者未来从事基础教育的教育理论和心理学常识,也能够以原汁原味的英语语言真实地传递出其中蕴含的背景文化,加强其职业道德修养的同时,夯实人文素养底蕴。

五、结语

英美国家的青少年文学及其教育由来已久,在近年的世界文学文坛成果丰硕,具有明显的先锋潜质。在当前教育国际化趋向愈渐明显的现实形势下,各国青少年教育出现的问题也常呈现出一致性、规律性的特点,所以,通过阅读、研究教育国际化的先行国家(英国、美国)的青少年文学文本,结合国内教育现状和实际,以国学大师王国维的教育三方面(智育教育、德育教育和美育教育)为基本框架,为国内英语学科基础教育的师资培养总结发现,应加强培养青少年的探索精神、开发创造性思维能力和成熟心智,多维强化个人品德与社会公德兼备,美育结合智育、德育以提升受教育者的精神境界,在不断的摸索、实践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出路,逐渐趋向实现民族教育的国际化走向。

【注:本文系吉林省教育厅项目(项目编号:吉教科文合字[2013]第332号)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通化师范学院外语学院,吉林 通化,134002)

参考文献:

[1][8]Nilsen A P,Donelson K L. Literature for Today’s Young Adults[M].8th ed. New York: Pearson Education,Inc,2009.

[2][11]郑振铎.晚清文选(卷下)[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3][英]J. K. 罗琳.失败的额外收益与想象力的重要性[J].世界教育信息,2009(3).

[4][美]M. H. 艾布拉姆斯.文学术语词典(中英对照)[M].7版吴松江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5] Lamb N. The Writer’s Guide to Crafting Stories for Children[M].Cincinnati:Writer’s Digest Books,2001.

[6] Forman J J. Presenting Paul Zindel[M].Boston:Twayne Publishers,1988.

[7] Jenkins E. Reads Like Teen Spirit[M]. New York:Village Voice, 1999.

青少年美学教育例3

一直以来,美国青少年文学是文学教育领域的研究重点。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美国青少年文学中的理论观点、内容构思、思想主题都不同于中国青少年文学作品。而进一步探究美国青少年文学的特点,深层次了解美国文学教育的方式与机制,对持续推动中国文学教育改革具有良好的借鉴意义。《阿米娜的声音》一书以主人公阿米娜的人生成长为线索,向人们讲述了西方国家的文化发展及美国青少年的生活成长方式。全书阐述了伊斯兰教的发展历程,介绍了伊斯兰教对美国青少年的影响。通过该书能够侧面反映出美国青少年文学与文学教育特征。对此,本文将围绕该书内容进行研读,提出一些对于美国青少年文学及文学教育的看法,以期为我国文学教育及研究领域提供价值性参考。《阿米娜的声音》一书主要围绕着主人公阿米娜的成长经历进行了人生意义、生活真谛、传统文化等方面的探讨,从而揭示生命意义。

该书是一门旨在帮助美国青少年了解伊斯兰教的书籍,主要呈现出两个特点,一是对主人公阿米娜成长经历的介绍,通过阿米娜的成长经历,侧面反映美国青少年的成长现状,进而引起人们对美国青少年文学及文学教育的反思。书中阿米娜的中学困境和贯穿全书的主题超越了文化、种族和宗教,带领读者走进一个无国域、无边界的自由世界,使读者自行体会人间的百态。二是全面系统地介绍了伊斯兰教产生、发展和流传的历史。全书所记时限始于伊斯兰教兴起前的阿拉伯社会状况,止于当今伊斯兰教在各国的情况和特点。所记内容按教派分化展开,广泛涉及伊斯兰教的经籍、教法、教义、人物、教制、教职等,同时兼及伊斯兰教的节日、礼俗、圣地、遗迹、建筑、文学、艺术等。在对伊斯兰教作全面考察的同时,书中还对伊斯兰教与政治、社会、经济、文化的关系进行讨论。

通过该书以增强美国青少年对伊斯兰教的了解与认识,是作者撰写该书的真正目的。作者指出,美国青少年文学作品在美国青少年学生中的影响巨大,而且文学教育与美国的学校教育有着较大差异。正是由于美国教育界一直重视青少年文学作品的创作与传播,才使得文学教育与学校教育双重并进,而《阿米娜的声音》一书的作者海娜·可汗正意识到了这一点,通过讲述阿米娜的成长经历,去寻求美国青少年与书中主人公阿米娜的成长契合点,从而获取美国青少年对书中价值观、文化观的认同,帮助美国青少年去认识伊斯兰教。对此,通过《阿米娜的声音》一书的启示,可以侧面反映出美国青少年文学的特点与社会定位。一方面,自21世纪以来,美国的青少年文学市场经历了数量、质量上的双重变迁。美国图书馆协会对近年来美国青少年文学作品的数量进行了调查,调查研究表明,美国青少年文学作品数量与日俱增,各类青少年文学读物、出版物抢占整个文学市场,并由此推动了青少年文学教育的发展,成为美国青少年素质拓展、知识学习的主要渠道。另一方面,美国青少年文学作品数量的增加,也暴露出了一些新的教育问题,如,文学信息与青少年思想冲击,对学校教育产生了重要挑战;青少年文学作品数量增多,出现了市场书目信息难以管控的问题,一些不利于青少年学习成长的书目一旦流入市场,就容易对青少年的思想造成不良影响。作者强调,通过书籍向青少年传递知识与价值观,是青少年文学作品的主要价值体现,也是文学教育面向青少年的根本性诉求。

作者海娜·可汗在《阿米娜的声音》中重点提到,帮助青少年畅通文学作品,让青少年在文学作品中自行体会人生,是目前世界各国文学教育的趋势,也是青少年文学作品未来创作与发展的主方向。这也是全书创作的主要意图与本质,作者就是借助青少年文学作品,去传递伊斯兰教人民的世界观、价值观,传达一种文化通融的理念,增强青少年对不同文化的包容心。以美国青少年文学与文学教育现况为例,目前,美国的各个中小学已经尝试将文学教育与学校教育联系起来,通过双重教育形式对青少年实施素质培养。而我国的文学教育、青少年文学创作在文学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整合上仍然有所欠缺。因此,建议我国青少年文学的创作发展,应瞄准青少年学习需求,学校也要帮助学生去畅通青少年文学作品,使青少年在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中,增长见识与知识,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从而达到学校教育与文学教育同步发展的目的。综上所述,无论是美国青少年,还是我国的青少年,他们学习成长中都离不开书籍的浸润与感化。但是,我国的青少年文学与美国青少年文学社会定位有着较大不同,美国青少年文学的社会定位一直与学校教育并驾齐驱,甚至很多时候文学教育直接超越学校教育。因此,在这一文学教育的形势下,如何确保学校教育与文学教育的平衡,成为美国青少年文学与文学教育研究的重点。因此,通过《阿米娜的声音》一书带来的相关启示,引起对我国文学教育的反思,建议通过加强文学教育与学校教育融合、增强青少年文学作品的功能等方法,发挥出青少年文学与文学教育的价值作用。

作者:海娜·可汗

青少年美学教育例4

【关键词】青少年宫;艺术教育;创新

目前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对如何提升青少年综合素质教育有着很明显的作用,很多青少年宫作为校外教育的主要阵地,担负了提升青少年艺术素养的主要角色,为了能够塑造更好的品格,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我们应该加强艺术教育创新。

一、提升审美教育,提升青少年素养

我们必须要强化青少年审美能力,应该把青少年宫艺术教育内容逐渐推进到各个层次当中。①培养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情趣,审美情趣事审美主体在审美活动中对各类对象所表现的一种情趣,这事可以决定审美活动开展的一种方式。有很多高审美情趣的人,对追求美的渴望过程中,有很强的美的感受能力。当他们在观赏戏剧的过程中,阅读小说的时候,不仅仅会局限于整个色彩过程中,而且对情节,作品都会有一定的安排,对于很多演员的表演,遗迹性格的刻画能够从细节上进行处理,从词汇当中更能够找到美。②唤起审美的体验。从艺术教育的角度上来看,艺术教育应该事情感上的教育,可以通过艺术教育起到陶冶情操、丰富情感的积极影响。比如我国民间音乐有二胡曲,整个曲子抑扬顿挫,起伏跌宕,就好像是一副美丽的画面,就好比是通过人们的感知入手,然后让他们通过作品所塑造的形象产生一些想象引起共鸣。通过这种试唱、欣赏音乐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视觉能力,学生能够想到更多的情感和记忆,思维能力会得到有效的提升。从美术教学的角度来看,一些相对比较优秀的美术作品,需要人们积极向上,就好比罗中立的油画《父亲》,对启发学生铭记父母教育有很好的方法。在青少年宫美术教育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生活经验,来改善自身的道德观念,让那个审美趣味走向健康,向着积极方向进行发展。

二、渗透德育教育,塑造青少年品格

一般德育教育从实际情况来说,对青少年来说是可以发挥处形象美,塑造更好的品格,形成一种道德素养。在艺术教育过程中,需要发挥处美育的一种风格,激发教育对象同教育者之间的情感认同,让教育者能够在情感上获得更多的体验,从而产生在客观事物上的一种评价,并且在情悦中让精神境界得到了最后升华,迫使道德观念逐渐深入人心。美育可以让那个道德意识获得更大的体验,这是一种实践行为,从80年代的角度上看,精神文明建设需要人们语言美的构成,对于这种美,我们更在乎的是五讲四美的过程,最近这几年我们在强调社会核心教育内容,希望能够从青少年艺术角度来进行全面教育,青少年宫艺术实践活动对学生思想道德,集体主义观念都有竞争意识,文明意识的养成都有很大的作用,就好像是开展铜管的乐队一样。我们需要培养青少年的耐心、细心、还有恒心、以及相关意志品质,经过合唱团训练成功演出,让学生知道如何管理团队,懂得如何增强荣誉感,青少年宫在实施艺术教育过程中应该更建议不的对教育内容进行研究,研发德育发展计划。

三、丰富活动载体,拓展青少年视野

在青少年文化活动交流过程中,应该提升艺术教育整体水平,青少年应该组织艺术展演和才艺等活动,激发学生进取心。最近这几年,我们发现青少年一些团队每年都会组织各种活动,尤其是长沙青少年宫依托表演团队,一年可以表演60场次,多数人都是参加好内外文艺,而且还拜访美国、法国、爱尔兰、比利时、卢森堡、日本、以及新加坡等多个国家,并且收到了很好的人文教育。青少年宫应该保持育人的优势,需要丰富文化活动,还需要通过青少年交流,走访一些活动,互相参加一些青少年文艺活动,青少年宫在艺术教育上应该加强和国际业务是哪个的来往,形成一种探索的精神。

四、创新教学内容、增强艺术教育实效

从目前的角度来看,青少年宫是需要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要求进行处理的,需要开发本地青少年宫的艺术课程,学校课程在创新的过程中一共分成了三个层次,一个是普及层,主要面向青少年,普及更多艺术知识,提升审美能力,在开设艺术的过程中,主要以基础知识作为讲座内容,艺术课程作为主要基本课程。二是兴趣层,一般对不同艺术领域会有不同兴趣的青少年,区域分年龄层次不同,区分知识水平和技能层次也各不相同,开设培训课程,让更多青少年能够学习到更多的知识。三是提高层。把对艺术既有浓厚兴趣,也有一定特长的青少年组织在一起,成立不同类别的艺术团,这些艺术团能让那个不同层次的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让青少年获得更好的表现舞台,发挥自身专长,建立更多的自信,另外可以提升青少年宫的品牌影响,扩大社会自身利益。在新课程内容安排中,需要弘扬传统文化。青少年宫的建立需要吸收现代艺术新元素,借鉴国外艺术教育新理念,避免艺术教育出现狭隘。需要挖掘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精髓,推出新的教育理念,充分挖掘本地的文化内涵,安排多种特色艺术课程,形成一种地方特色,目前长沙是湖湘文化的发源地。底蕴相对比较雄厚,恶意把山歌、花鼓戏、湘剧、弹词、皮影戏等内容融合在一起,让教学更接地气,更贴近本地的生活。引进更多现代技术和艺术教育设施,可以提高创新教育内容,增强艺术实效性。

五、结语

从目前的角度来说,我国正在持续深化教育改革,在改革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扫除一些不适应发展的各种障碍,要求教育工作人员能够以创新发展的精神进行学习,不断开拓属于自己的新环境,深化教育的过程中,需要改变教育理念,无论在教育不们还是在教育专家的角度来看,我们更应该认清艺术教育的重要性,认识到没有艺术教育的完整路径,没有艺术教育的教育并不是真的教育。在深化教育的^程中,需要推动青少年宫艺术教育创新,具有很实用的价值意义。

参考文献:

[1]孙琳.幼教师资艺术教育观念的调查研究[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5(03).

[2]郑茹男.幼儿美术教育中创造力的培养[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5(03).

[3]Development of Design and Art Education Model in China[J].WANG Xiaofei. Journal of Landscape Research,2014(Z2).

[4]Studyon the Humanity of Ordinary Music Education in China in Modern Times[J].Yu Liwen.学术界,2013(11).

[5]杨i婧.澳大利亚职业教育运行机制的基本特征及对我国的启示[J].现代教育管理,2012(09).

青少年美学教育例5

一、美术教育有利于青少年综合素质的提高和智力发展

美术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重要课程,以其特有的教学内容和形式在素质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国家对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培养多元化创新型人才成为世界发展的潮流。社会、学校和家庭各个方面更加重视对青少年综合能力的发展。青少年的成长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同时青少年也是智力发展的黄金季节。通过美术教育,不仅可以提高青少年美术鉴赏能力,提高理解美、表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综合素质,而且能陶冶情操,开发智力,促进其自身和谐全面提高。实践证明,美术能开发人的右脑,所以对青少年智力发展尤为重要,学生如果受到良好美术教育,那么他观察事物的能力就比较敏锐准确全面,有了一定的社会洞察能力、空间观念特征的理解、色彩的冷暖分辨能力都很强,同时青少年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的提高也有重要的作用,对将来物理、数学等学科的学习也有很大的帮助。传统的教学方向都是为培养专业的美术人才服务,从而造成了美术教学形式的单一,内容的空洞,学习气氛单调乏味,学生失去学习美术热情,从而忽视了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要改变这种现状就必须要求教师转变旧的教学观念,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在美术课堂教学中积极营造宽松、自由的课堂氛围,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创新人才的最终目的。

二、美术教育有利于青少年形成积极健康的道德情操

《美术课程标准》指出:美育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提高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青少年正处于青春期,正在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积极健康的美术教育有利于提高他们对审美认识能力的提高,这对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信息化的发展,有不少青少年学生,由于缺乏良好的美术素养和积极健康的审美能力,他们往往对各种网络人体艺术作品和淫秽色情画区分不清,容易把丑当作是美,把一些庸俗低俗的作品误认为是艺术。美术教育刚好可以提高学生的美术文化素养和积极健康的艺术审美能力,从而不断的使他们认识到:人体艺术作品是为了凸显人体的完美造型和人的内在的精神活力,这是一种对人体造型艺术的赞美和对生命的讴歌,才能体会真正的艺术作品给人带来美的愉悦。只有对学生进行这种良好的审美能力引导教育,提高他们辨别是非的能力,就能自觉抵御各种外来淫秽色情不健康因素的浸蚀,从而增强自身的免疫力,形成积极健康的道德情操。

三、美术教育有利于培养青少年的动手能力

青少年美学教育例6

美术教育是提高青少年综合素质有效途径,通过美术教育对广大青少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美术教育的重要任务。鲁迅曾说过:“美术可以辅翼道德,美术之目的虽与道德不相相符,然其力可渊函人之性情,崇高人之好尚,亦可辅道德以为治”。可见,思想道德教育在美术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当代美术馆的美术教育功能和德育教育功能正逐渐被人们重视起来,怎样在美术馆中通过美术活动载体创新性的对广大青少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已经成为现代美术教育创新改革的重要课题。

一、美术教育与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联系

1内容上的相通性。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指通过一定的途径和手段,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广大青少年们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而美术教育则是通过推动人的内

心对真、善、美的热爱和对假、恶、丑的厌恶,让艺术融入生活,融入思维。美与善的密切关系决定了美术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相通性。

2所承担任务的相似性。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任务是努力培养广大青少年高尚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而美术教育的基本任务是通过对各类美术作品的审美教育,提高人们的审美感受能力,培养和提高创造美的能力,从而能够从现实生活中广泛汲取美的灵感,按照美的规律创造出物质、精神文明。这些都是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相吻合的。

3目标的一致性。美术教育寓教于乐,形象直观,因而对人的影响更自然、更持久,对提高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水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着特殊的功效,使人的精神境界升华,对人的道德风貌产生积极的、深远的影响,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是一致的。

二、美术馆的美术教育

美术馆是不以营利为主要目的、为社会发展而服务、面向公众开放的永久性文化事业机构,担负对艺术品的收藏、研究和推动当代艺术事业发展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随着时代的发展,美术馆的教育、服务功能也越来越明晰,在当今已被视为一种公共教育机构,成为对广大青少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绝佳场所。美术馆的相关美术教育是以艺术品为媒介,在开放的环境中为青少年们提供直接欣赏与学习机会的教育活动。通过自由参观及工作人员的解说,帮助大家有效地了解美术作品,并帮助大家学习艺术相关的知识,提高大家的审美素养。所以,通过引导青少年对美术馆各种艺术品的欣赏、领悟、学习,并组织大家积极参与其他的各种美术活动,能够方便直接的对青少年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三、美术馆通过多种美术活动载体对青少年进行创新性思想政治教育

美术馆里的艺术作品是实际的、看得见摸得着的真实物品,是通过美术活动载体对广大青少年进行美术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绝佳道具。比起学校里的教科书和学习资料,它们更直观、鲜活,更具有感染力和审美教育功能。而且,美术馆的美术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不同于学校力课堂上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枯燥、单一、说教的传统形式,将传统的封闭教育式机制引向现代开放式教育机制,使学生能够在美术馆活泼、主动、有创造性地进行审美学习和思想熏陶。另外,美术馆的相关美术教育方法和手段也是多样,例如陈列、讲座、艺术家公丌制作表演、开放的工作室、公演会、与学校协同进行的美术鉴赏教学、提供图书资料及互联网络资料等。所以,通过组织青少年参与美术馆的相关美术活动,能够创新性的对大家进行不同于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1)提高了广大青少年的审美感受力。通过观摩欣赏,提高青少年对艺术形式及其内涵的感受能力,让美的思想融入到大家的思维中,对大家的思想产生深刻、持久的影响,从而有力促进大家的思想政治水平的提高;(2)促进对艺术作品相关背景的了解。通过组织大家对作品产生的地域、时代,政治、经济和文化环境的学习,了解艺术家生存的社会背景、政治背景、道德背景和思想背景等,引起青少年们的思索和感悟,从而提高大家的思想和政治意识水平;(3)通过对各种艺术品的鉴赏,理解和对各种艺术形态的综合把握,获得多样审美享受,并提高对艺术品的理解力,提升审美修养,提升道德意识水平。

总结

美术教育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道德观念和提高思想政治综合素质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通过采用美术馆美术教育的形式,积极利用各种美术活动的相关载体对青少年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美术教育对青少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手段和有效途径。我们可以大力对美术馆的相关美术教育活动进行进行推广和实践,以便更好的对广大青少年进行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教育。

参考文献

[1]昊东粱,樊学川.普通中学美术课教材教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

青少年美学教育例7

(1)政府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社会支持,并且起步早。

美国政府部门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社会支持非常关注。在国家和政府的努力下,美国就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进行了全国性的探讨,2001年美国卫生部提出了青少年信息健康教育的办法。针对当时美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从而可以改善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并且能够对已经产生心理问题的青少年进行及时地治疗。

(2)美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社会支持的范围广、规模大

经过数十年的反战,美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社会支持的规模已经非常大了。美国心理学会临床心理学分会是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社会支持的最大分支。该分会在学校、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社会支持机构中都有他们的工作岗位,很多学校都安排了专门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社会支持的心理学专家。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社会支持机构从学校发展到了社区和家庭。

(3)美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社会支持的手段先进,形式多样

美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社会支持非常关注手段的现代化,在为青少年心理健康提供服务时,通常采用具有较高精度的神经科学研究仪器,比如,脑电记录仪等。美国为青少年设计了许多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活动,比如,学校生活适应、情绪波动不定、人际关系紧张等,利用以上活动能够有效地治疗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并且能够将学校、家庭、社区紧密地结合起来。

2.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社会支持的特点

(1)对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社会支持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

目前,中国的经济不断发展,经济体制改革也不断深入,社会竞争越发激烈。一方面,劳动力的重新组合、过去的社会支持网络的下降,引起了青少年不同心理应激因素的迅速提高;另一方面,生活环境的变化和经济条件的改变导致了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不佳、青少年自杀现象明显增加等问题。中国产生心理问题的青少年不断增多,而中国心理健康研究相对美国比较晚,目前,我国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社会支持给予了非常高的关注,并且将其作为了中国急需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

近年来,有关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社会支持的学术论文和专业书籍不断增加,一些教育类期刊或医学类期刊纷纷开办了心理教育版。另外,中国各级政府都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社会支持给予了足够的重视,中国政府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社会支持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三级甲等医院设立心理科,大、中、小学设置心理咨询中心,并且聘任具有专业资质的心理咨询师。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社会支持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青少年心理素质具有较大的提升。

(2)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社会支持的内容不断丰富

目前,中国并没有像美国国家心理健康研究所一样的心理健康研究机构,但是我国中科院心理健康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心理健康研究方面也取得了非常卓越的贡献。他们的主要研究成果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情绪抑制对青少年的环境适应影响、诊断和干预等等,除了这个机构,中国还有许多其他有关心理健康研究的机构。

针对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主要研究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①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研究;

②青少年心理健康测量表的编制和借鉴,比如,心理健康测查表、心理健康量表等等。

③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社会支持模式的相关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

④青少年脑-认知-心理健康的相关探究。青少年心理健康研究学者希望能够利用核磁共振等先进的技术分析脑的机制,从微观的角度来进行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社会支持。

⑤青少年心理健康和疾病的预防。重要通过转变青少年的生活方式来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从而能够有效地防止青少年心理问题的发生,并且对一些有心理问题的青少年进行及时的治疗。

二、美国和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及社会支持比较研究

为了更好地了解中美两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以及社会支持状况,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对策,从而提高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我们采用心理健康状况自评量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中美两国青少年进行调查,并采取随机选取、网络发放的方式进行,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738份,回收698份,其中有效问卷为690份。有350位美国青少年参加了问卷调查,占50.7%的比例;有340位中国青少年参加了问卷,占49.7%的比例。问卷结果利用SPSS11.5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如下:

1.美国和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各因子得分的差异比较

分析结果显示,美国青少年和中国青少年在人际关系敏感、抑郁、强迫、焦虑和总分上存在显著的差异(p

2.美国和中国青少年社会支持及支持利用度的比较研究

分析结果显示,在主观社会支持、客观社会支持以及社会支持总分上,美国青少年和中国青少年存在着显著的差异(p0.05)。通过比较不难看出,美国青少年在出现心理问题时能够获得较全面的帮助,这和美国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心理健康教育的资金投入、心理健康教育机构的完善等因素都是密不可分的;在中国,心理健康教育还处于初级阶段、心理健康教育机构还不具规模,在心理健康教育的资金投入上还有很大的空间,因此,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社会支持力度还需要进一步地加强。

三、美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社会支持对中国的启示

1.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应不断提高其社会支持水平。

相关职能部门应加大力度,采取多种途径,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从而提高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效果。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社会支持更具专业化应为今后发展的主要方向,这有利于提高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社会支持的效率。

2.加大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和其他机构的沟通与合作

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社会支持应充分地体现职业性、合作性和广泛性。中国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社会支持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但是很多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社会支持机构仅仅是形式。随着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社会支持的不断深入,应该意识到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环境健康以及生活态度健康都是密不可分的,因此,应该不断增强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社会支持的完整性和全面性。

3.青少年应该增强自身心理健康意识

在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社会支持工作过程中,应该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应该关注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提高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素质,有效地避免青少年产生心理健康问题。心理健康教育社会支持的重点是使学生能够清楚地认识自己、善于调节自己,学校、社区和家庭可以联合起来多组织一些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社会支持正处于发展阶段,还存在着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地解决,中国应该借鉴美国等国家的先进经验,不断完善学校、社区和家庭的社会支持系统,提高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社会支持的力度,从而提高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和心理素质。

参考文献

青少年美学教育例8

中图分类号:G269.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5.10.077

Role of Museums in Adolescents Art Education

YUE Junyao

(School of Arts,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Beijing 100027)

Abstract Now, the museum has been getting closer to our lives, not only that, the role of the museum's education also get greater play.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role of museums in art education for adolescent problems, using document analysis and inductive reasoning, some outstanding museums through research and analysis, as well as access to large amounts of relevant information, documents, revealing museum in adolescents Art Education effect. Combined analysis strategy aspects museum visitors adolescent experience, and how to better play the role of museums in art education among young people and put forward design strategies.

Key words museum; adolescents art education; role

0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已经不再满足于物质上的需求,更加希望得到精神需求上的满足,博物馆的陈列展示正好迎合了人们的这种心理需求,吸引着成千上万的参观者前往参观,是一个具有独特吸引力的文化场所。传统的博物馆具有储藏、保护、教育、学术研究的功能,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博物馆增加了许多信息传播的功能,也慢慢迎来了许多青少年群体的参观者。随着人们审美水平的不断提高,简单的堆叠展示形式已不能满足青少年群体参观者的要求。怎么借助多样的展示方式来让博物馆对青少年的美术教育起到更大的推动作用,是目前必须解决的难题。

1 博物馆的美学意义

博物馆作为一个文化机构,具有教育功能,同时也是科学文化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社会性文化教育机构,与教育部门的教学功能有异曲同工的作用,并相得益彰。

就理论而言,博物馆的美学呈现,乃基于它在文化本质的体现,是个可实践的人文事实,笔者曾以五项美学诠释,作为此一主题的探讨,即是:(1)认知对象;(2)历史图证;(3)人文关怀;(4)价值肯定;(5)人生理想。将物件的存在,转化为人情的保有,是美感的开端。人性之所以有情思因素,乃在于生命内在需要,它寻求认知对象,共感经验、开拓心灵视窗、启发人生理想等,这些很抽象又很具体的事实,便可在博物馆作业实践。因为博物馆的张力,随着工作人员的素养增进,而有不同层次的开展。其中最具美感引力的,就是未知的浩瀚知识、神秘的人文生态,以及可感的价值肯定以及启发的人生理想。这种发现文化的喜悦,有真善美的具体形质,足以引发积极性的社会发展,提供人类的学习环境。一般人认为博物馆的设立可提供民众一份“娱乐”,而专家却认为它是为了“教育”以及美学的“目的”,两者的功用,事实上是殊途同归的互补作用。

2 博物馆对青少年美术教育的作用

目前,青少年的美术教育是博物馆专业研究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一项独特的研究活动,当然有个前提,就是博物馆必须具有青少年美术教育的资源。那么,博物馆能否与青少年学生产生互动?如何使这一资源得到有效的利用?这些也成为当今小学、初中领导者以及博物馆的教育工作者所共同关注的前沿性课题。

2.1 增长美术知识

青少年的美术学习,首先需要获取丰富的理论知识,这样才能有明确的学习方向。而博物馆作为一个集美学知识理论与知识的综合体,对于青少年学习美术来说正是一个宝库。因为,它既能吸引青少年参观,又能满足他们追求各方面知识的兴趣,博物馆有丰富的实物教学资料,适合青少年的学习特点,博物馆涉及许多专业,包容的知识面较宽,容易满足青少年综合学习的要求。

2.2 感受美术魅力

所谓的感受美术魅力,事实上就是美学上的感受力,与所呈现的正面功能分量。因为博物馆实际能达成(actual achievement)以及其具潜力上所达成(potential achievement)的工作,便具有现象呈现与本质上内在的意涵。前者属于可数的具体功能,包括了人力可传达的目的;后者则为人类生存信度的依据,包含了价值的认定、自我实现的学习等。前者是很实际的工作项目,甚至可以统计成效高低的事件,或者说它是外在的、视觉的物象,如观众、展示品、设计的空间等;后者则是内在的、心理的、情感的、感觉的个人承受经验。

这两类方式,实际上都很贴合博物馆工作,也不容易单独存在,物与情之间交集在营造的环境上,一方面需要具体的精确度,力求工作的完善,另一方面又要求可被接受的情境。博物馆事业之所以引人入胜,便在于这种无限的开发与在成长的探索中,得到心灵上的满足。青少年们徜徉在博物馆中,可以尽情的感受美术所带来的无穷魅力。

2.3 激发学习美术动力

美术教育资源,有广义以及狭义之分,狭义的主要指美术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及价值观,以及培养目标等方面因素。广义上的美术教育资源指有利于实现美术教育目标的各种因素,既包括直接因素,也包括实施美术教育的必要条件,也就是间接因素。美术教育也不仅仅指美术课堂教学,还延伸到课外、校外以及一些公共文化场所,美术教育资源的开发以及利用的范围也愈来愈广泛。在国外已经把博物馆纳入了艺术资源开发的范围之内。

不论我国现在的博物馆规模的大小,它们的文化张力,在于研究者与服务者的深度参与,才能在美感环境中,营造出可被亲近的对象。然而美学程度的掌握,来自社会意识的发展。当博物馆呈现多元化的功能时,原本较为静态的文物搜集陈列,已转变为青少年积极学习的环境,博物馆具有终身学习场所的性质,并作为社区文化的媒介体,是个精神生活新生地。较之传统的博物馆,它具有更为有效的营运方法,与社会意识脉动相契,当社会因政治的、经济的、教育的等因素受到改变时,新理念的博物馆经营,亦将随着时代的脚步前进。在此基础上,通过不断的更新换代,激发青少年学习美术的动力。

3 如何继续加强博物馆对青少年美术教育的推动作用

3.1 创新对博物馆青少年美术学习活动的宣传组织工作

在学校里面,学校应鼓励学生多组织以博物馆为主体的活动,在宣传美术学习精神的同时进一步扩展博物馆在学生群体中的影响力;学校也应提供给青少年美术学习者更多的信息展示以及宣传平台,让更多的青少年美术学习者有机会参与到美术学习的活动中。在学校外面,学校应帮助博物馆探索以及寻求更多的与社会不同群体与组织携手合作发展博物馆青少年美术学习活动的途径,丰富活动的组织形式与合作方式,从而使青少年美术学习活动在社会中的影响力以及作用力进一步扩大。

在此基础上,在美术学习活动的组织过程中,应对美术学习的培训环节制定出长远、有效的规划,以弥补组织过程中的空白并满足青少年美术学习者美术学习的需要。包括博物馆青少年参观者权利与义务在内的美术学习活动管理条例将有利于美术学习活动的开展。

3.2 加强对博物馆青少年美术学习活动的监督指导工作

在博物馆美术教育活动的开展过程中,青少年所在的学校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做更多的辅助工作。考虑到博物馆的美术学习者有可能会数量众多,而且各自的活动时间各异,管理者难以对每一个青少年美术学习者给予足够多的关注,但是,对于新加入的美术学习者应加强与其的联系与沟通。在此基础上,博物馆的管理者也应进一步收集博物馆青少年美术学习活动的反馈信息,并针对博物馆管理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进行梳理,对突发事件归档。最终的成果可以以书面形式展现,如博物馆管理手册,为解决美术学习活动的管理问题提供参考。

3.3 落实对博物馆青少年美术学习活动的支持保障工作

虽然美术学习者是出于一种集体的组织或是个人的学习欲望参与到美术学习的活动中,不存在回报行为。但是,学校应该将切实提高美术学习的基本物质保障提到日程上来,应该拨出一笔费用来支撑博物馆活动的开展。在美术学习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可以动员其他的社会力量参与其中,丰富博物馆的资金来源。青少年美术学习者在开展博物馆的活动过程中可以积极地动脑,通过爱心义卖自己的美术作品等形式帮助博物馆筹集款项,以提高博物馆活动的质量。

4 结语

将博物馆融入青少年美术教育教学是在学科综合的宏观形势下所进行的创新性探索,必须以青少年美术学科为中心进行教学探索,笔者认为,在青少年美术教育中融入并应用博物馆,应该将青少年美术定位为教育核心,同时这也是综合艺术学科探索下美术教育教学的基础,决不能因博物馆的参与而使教育主体有所偏颇,喧宾夺主,导致本末倒置,丧失了青少年美术教育以及综合学科教育的宗旨以及目标。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本文更深远的意义就在于使博物馆作为发展美术能力的一种推动力,并使博物馆作为青少年美术课程教学的丰富资源,使学生通过博物馆享受到更广泛、更深远的美术教学体验。本文在立足青少年美术教育教学的前提条件下适时地融入博物馆,综合讨论博物馆融入青少年美术教育教学的意义、方法论以及实践经验,具体重要的创新价值。

参考文献

[1] 刘冬兰.浅谈博物馆教育功能的实现[J].大众文艺,2011(11).

[2] 李井岩.浅析新时期博物馆的教育职能[J].丝绸之路,2011(4).

[3] 高爱霞.博物馆要成为青少年素质教育的第二课堂[J].科协论坛(下半月),2007(6).

青少年美学教育例9

中图分类号:G2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08-0267-01

作为群众文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群众艺术馆的免费开放,对提升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素质与艺术素养等方面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现阶段,群众艺术馆的免费开放针对的是青少年,利用这种审美教育帮助他们增强爱国情操,锻炼他们的观察能力与想象力,进而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促进其健康成长。

一、美术培训主要对象以及特征

现阶段,群众艺术馆免费开放对象包括了中小学学生、学龄前幼儿、高中生、社会人士等。而美术免费培训班的对象通常是在5至16岁之间的青少年。初中生处在少年时期,其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可塑性强。初中阶段的学生具有过渡时期的所有特征,初中生的体力和毅力并不是很强,容易冲动,抑制力较差,注意力不集中,身体正处在发育阶段,兴趣爱好不稳定,在日常的生活、学习过程中审美能力不足。

二、青少年美术班的培养内容以及审美教育和美术教育的关系

1.培养内容。美术培训内容丰富多样。通常情况而言,幼儿阶段,教师注重对幼儿进行油菜画培训;儿童阶段;教师注重对儿童水粉画的培训;青少年阶段,培训教师注重的是培训剪纸、线描、写生、国画、素描等内容形式,培训内容不断增加。

2.审美教育和美术教育的关系。一般而言,美术教育也被称为视觉艺术教育与造型教育,其中包含了对美术教育的不同理解,其教育范畴更加广泛,主要包括了现象影像,常规影像,视觉有关的艺术作品,传统绘画,工艺,建筑,近代摄影艺术想象,还包括了生活中的信念和价值观所代表的视觉影像等。在美术教育中,青少年学生利用美术培训课的学习,锻炼自身的视觉阅读能力,以及对经典美术作品与名著的思考、解读能力。而审美教育则是审美以及和美学创造有关的教育,其是对美学理论的利用,通过审美实践,陶冶青少年的情操,引导青少年树立审美观,促进青少年的全面发展。现阶段的审美教育主要有传授美的基本规律、美感教育、普及美学知识等内容,将这些内容渗透至其他的学科教育中,让枯燥无趣的学习变得更加生动有趣,让学生能够快乐学习,并真正学懂知识。

三、群众艺术馆免费开放后对青少年美术培训的思考

1.审美情趣的培养。审美情趣指的是在欣赏美术作品的过程中,人们的感知情绪变化。在美术培训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引导青少年学生能够从优秀美术作品中挖掘潜藏的情感因素,并将其转化成学生自身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兴趣可以从对美术作品的临摹或是欣赏中来进行。且这些美术作品并不只是绘画作品,也可以从大自然或是社会生活中进行审美情趣的培养。

2.审美理念的培养。审美活动就是感受事物中蕴含的美,并在情感上产生相应的变化。然而这种情感变化会被审美理念限制。因为青少年学生的心理特征,对生活蕴藏的美丑无法进行准确的分辨,审美观点的不同所产生的情感反应也会不相同。因此在美术培训过程中,教师需要选取经典美术作品,以此培养青少年学生的审美理念。

3.审美创造力的培养。审美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青少年学生审美创造能力,利用所学美术知识改造生活,教师要引导青少年学生将自身的想象力转化成审美创造能力,学生通过学习线条和色彩等美术元素,以此提高自身的综合分析能力,并将无形、抽象的想象力转化为有形、生动的美术作品。

4.形式美感的培养。我国群众艺术馆免费开放后,教师要更加注重对青少年形式美感的培养。美术视觉造型主要依赖于美术表达形式。青少年开始接触美术时,需要明白什么是审美形式。利用构成美术作品的要素来呈现审美形式,例如:美术作品中的色彩、线条等方面.青少年学生在感受这些形式的基础上,建立整体知觉。在参加系统、规范的美术培训前,对青少年学生而言,形式美感只是潜在因素之一,所以培养形式美在审美教育中尤为重要。现阶段,美术免费培训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引导青少年学生感受美术作品中的线条魅力。作为绘画中的基本因素之一,线条变化多样,且能够体现不同事物所蕴含的情感。教师还需要选择具备代表性的美术作品,让学生主动欣赏和感觉美术作品中潜藏的情感,然后利用白描方式加深对作品的印象。青少年学生对于绘画色彩有着不同的感知能力,在美术培训课堂上,教师通过讲解,学生针对作品认真进行观察,以此培养学生的色彩分析能力。

综上所述,群众艺术馆免费开放后,审美教育作为美术培训的一个重要工作环节,对广大青少年学生而言,审美教育能够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青少年美学教育例10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2.03.65 文章编号:1672-3309(2012)03-146-02

完善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有利于保障公民的文化权利,有利于满足城乡居民的精神文化需要,有利于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有利于提高全民文化素质。然而,据初步考察,目前我国在大力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过程中,对青少年的公共文化服务,尤其是青少年校外艺术教育缺乏足够重视。1989年,国家教委了《全国学校艺术教育总体规划》,在规划中强调指出:“艺术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内容和途径,也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道德水准、陶冶高尚的情操、促进智力和身心健康发展的有力手段。”由此确立了艺术教育在青少年教育中的地位,并迎来了迅猛发展的事态。

一、青少年校外艺术教育的内涵

青少年校外艺术教育是指青少年学生在课余和学校以外广阔的时间和空间里(包括双休日、节假日、寒暑假以及其他课余时间),由校外教育机构、文化教育单位以及各种社会教育团体,依据国家教育方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旨在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和提高艺术文化素质的教育活动。青少年的校外艺术教育重在启迪、培养青少年的情感。艺术教育既能够培养和提升青少年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青少年的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又能够陶冶青少年的性情、净化青少年的情感、美化青少年的生活。另外,艺术教育能引导青少年热爱生活,开拓青少年的视野、增长他们的文化知识。艺术教育还有利于培养审美想象、直觉与创造力、审美情感、爱心以及心理调控力,在促进青少年感性成长的同时,进一步促进其理性成长。

二、青少年校外艺术教育的特征

(一)参与者的广泛性

青少年校外艺术教育的参与者遍及整个社会,其中,我国从事校外艺术教育的队伍就十分庞大,许多政府部门和国家机关、群众团体和社会组织都把加强青少年的素质教育、开展校外艺术教育作为自己工作的重点和职责所在。以规划和指导校外教育为重要工作职能的政府部门和国家机关有教育部、文化部社会文化司、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等,开设了专门的部门和机构来负责校外艺术教育工作,包括全国妇联、少先队、共青团、关心下一代委员会等。同时,青少年参与校外艺术教育的积极性也很高,在一项对北京、天津、大连、杭州、本溪、湛江六个城市3000名中小学生的调查显示,参加过少年宫活动的少年儿童占总人数的40.4%,主要学习内容包括舞蹈、美术、乐器等;参加过兴趣小组的少年儿童占总人数的76.8%,学习的主要内容是美术、书法、舞蹈、唱歌等。

(二)内容的多样性

少年儿童的需求是多方面的,校外艺术教育除了对青少年进行乐器、书法、舞蹈、戏剧、声乐、绘画、雕塑、朗诵、武术等多方面的训练外,还涉及到个人成长发展的其他方面,如政治观念、道德思想、文化知识、人格心理等等。从功能上讲,校外艺术教育侧重于开发人的潜能和培养人的综合素质和个性,因此,内容的多样性是校外艺术教育的突出特征,也是校外艺术教育区别于学校教育的关键。

(三)形式的灵活性

校外艺术教育因学习内容丰富、形式灵活多样而备受青少年的欢迎。少年儿童属于未成年人群体,观察和学习外界事物的视角和方式比较特殊,和其他社会群体相比需求也比较特殊。以传授系统知识为根本任务的学校教育,即使进行改进和革新,仍不能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满足不了青少年个性化发展的要求。校外教育以满足少年儿童成长需要和个性化发展为目标,在形式上讲究灵活多样、丰富多彩,慢慢也就形成了校外艺术教育在形式上具有趣味性、科学性、儿童性、知识性、幻想性等重要特征。校外艺术教育采用的形式和方法直接关系到少年儿童参与校外艺术教育活动的兴趣和热情,因此形式灵活多样的校外艺术教育能够引导少年儿童快乐健康的成长。

三、青少年校外艺术教育的社会功能

(一)审美功能

艺术教育能够提高青少年的审美判断能力,有助于塑造高尚的人格。审美享受虽是一种客观化的自我享受,但在整个欣赏过程中,青少年的艺术情趣和生活情趣会受到影响、受到教育熏陶,从而提高审美能力。

(二)认识功能

艺术教育能够促进青少年在艺术学习和欣赏的过程中获得对主观世界的了解、把握和启发。认识到艺术背后蕴藏着的勃勃生机以及博大精深的时代性和艺术性。

(三)教育功能

青少年通过对艺术作品和表现形式的学习和欣赏,获得某种有利的教育和启迪,从而使其思想境界得到某种程度的升华。

(四)心理功能

艺术及其作品具有协调、净化青少年心理的功能。积极健康的艺术能对负面信息造成的精神状态进行调整和重构,因此,它对学习负担过重或者处于消沉、郁闷、惆怅等困境中的青少年无疑是一剂良药,能予以有效的治疗。艺术以它独特的魅力,愉悦青少年的身心,使青少年健康和谐地成长、发展。

四、发展青少年校外艺术教育的意义

(一)有利于青少年开阔眼界,获取新知识

校外艺术教育可以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自由地选择自己所喜爱的活动,参加各种兴趣小组。这样,不仅可以扩大知识领域、活动空间,还能把从课本上获得的知识在实践中加以运用,以加深对知识的消化。

(二)是对青少年因材施教、发展个性特长的有效途径

青少年的校外艺术教育要坚持维护和促进青少年个性发展的原则。学校的艺术教育由于受“教育法”等法律的约束,教学内容必须按照教学大纲和计划,学生对课程的开设和选择没有发言权,并且由于教学任务繁重,学校的艺术教师没有时间和精力去了解和满足每一名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需求。而校外艺术教育则把有相同兴趣爱好的孩子们聚在一起,发展他们的个性和特长。因此,这就要求校外艺术教育机构的教师在教学和组织活动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和需求,并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制定出适合他的教育内容和方法,因材施教,使其个性得到充分和谐的发展。

(三)有利于开发青少年智力,培养能力

人们常说,人的能力是在相应的活动中逐步培养起来的,即使是天才也不例外。校外艺术教育由于其活动的类型多、培训项目多,参与性强,所以对青少年儿童能力的发展与培养作用十分显著。广大中小学生在各种各样的艺术活动中,解决矛盾和问题,正是培养他们动手动脑、发挥聪明才智、独立思考、刻苦钻研能力的过程,也是素质教育中强调的开拓进取、勇于创新的精神。

(四)可以帮助学生减轻心理负担,调整自我

在家庭和社会物质条件越来越好的今天,中小学生的心理压力却越来越大,学生的心理障碍越来越多。可以说,这是一个不争的现实。如何使我们的教育在理智训练和感情抒发之间求得平衡,通过艺术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情绪和情感,并使学生的不良情绪得以化解和消除。因此,艺术教育应与科学教育并重,加强青少年的艺术教育有助于从小就形成健康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青少年的校外艺术教育是校内艺术教育的重要补充,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减轻青少年学习负担的有效方法。因此,青少年校外艺术教育的发展要面向全体青少年,避免艺术教育的边缘化和功利化,切实提高青少年的审美素质,为广大青少年营造一个充实的精神家园,促进青少年个性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汪敏.浅谈校外艺术教育[J].科技信息,2007,(23):319.

[2] 陈丽.艺术教育浅议[J].江西社会科学,2001,(09),23-26.

[3]李静捷.校外艺术教育对培养青少年审美素质的作用[J].吉林教育,2009,(06):83.

[4] 姜文,楚守涛.对校外少儿艺术教育的反思[J].黄河之声,2010,(11):104-105.

[5] 郭声健.艺术教育[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6] 沈礼.中国艺术教育现状探析[J].艺术设计月刊,2007,(02):34-35.

[7] 范琰.艺术教育的时代内涵和教学意识[J].上海高教研究,1998,(02):18-21.

[8] 戴勤燕.浅论校外艺术教育教研活动的机制与功能[J].上海教育科研,2009,(12):50-51.

青少年美学教育例11

中图分类号:G81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590(2014)06-0051-04

AbstractThe paper made an analysis on American youth sports and athletic talent reserve development. Which characteristics was found: the governance model is legal; the management model is socialized; the infrastructure is diversified; the training model is scholastic. The paper made suggestions as following: Chinese youth sports and athletic talent development must be governed by law; training model should be diversified; a specialized, socialized and scholastic development model should be founded.

Key wordsgovernance model; management model; training model; infrastructure; legal; socialized; diversified; scholastic

自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开展以来,美国始终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美国竞技体育持续性的走强与其完善的青少年体育及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支撑密不可分,为了解美国青少年体育现状与竞技后备人才培养成功经验,国家体育总局干部培训中心于2013年9月组织了为期三周的全国竞技后备人才培养管理干部赴美国专项研修班,通过专题讲座、现场观摩、专家访问、专题研讨、实地调研等形式,听取了美国奥委会、单项协会、青少年俱乐部、高中体育、大学体育、公园娱乐组织、基督教青年协会、职业体育俱乐部、体育行政管理部门等18个机构20余名专家学者的报告与情况介绍。现对相关资料进行整理,总结美国青少年体育及竞技后备人才培养工作优势与成功经验,以期为我国青少年体育及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工作提供参考资料。1法制化的治理模式与启示1.1美国青少年体育的法制化治理模式 据美国业余体育联合会负责人马丁主席介绍:美国体育虽然采取以社会为主的管理形态,但是从国家层面颁布了一系列的法案来促进青少年体育发展与运动员文化教育。1972年通过的《教育修正法》作为国家层面法案,其中第九条对美国青少年体育的影响非常之大,上世纪70年代,美国男女青少年之间参加体育运动的人数之比非常悬殊,为了促进女性青少年体育参与,第九条法案从消除教育歧视角度为高中及大学女生提供了大量的体育活动参与机会。截至目前,美国青少年男子体育人口达到四百万以上,女子达到三百万以上,在数量比例上基本达到了均衡。《美国业余训练法》于1978年由国会通过,1998年对其进行修正,并更名为《特史蒂文斯奥林匹克与训练法》。该法案目的是促进美国业余体育活动,保障业余运动员权益,解决单项协会的某些争端。该法案授予美国奥委会与其管辖的单项协会各项权利与职责,此法案为美国业余体育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美国残疾人法案于1990年获得通过,该法案并非专门为体育而立的。但其中有条款规定,任何部门、任何领域不得歧视残疾人,由此大大推进了美国残疾人体育设施的建设与残疾人体育活动的开展,该法案为美国残疾人体育发展提供了法治依据。1997年由美国政府及青少年体育社会组织联合制定了《青少年学校和社区终身体育促进规划》,该规划推进了美国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进一步改进与发展。2008年,由政府机构美国卫生及公共服务部了《美国人体育活动准则》,该准则第三章建议6-17岁的青少年儿童每天最少参与60分钟以上的各类体育活动。2011年,在美国政府卫生与公共服务部的指导下,由疾病控制预防中心、慢性病控制与健康促进中心、青少年和学校健康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联合推出了《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行动指南》,指南目的在于整合社会资源,共同促进青少年体育发展,指南对社区、家庭、学校在青少年体育工作上做了明确的职责规定。美国国会于1974年通过了《平等教育机会法案》、2001年通过了《一个都不放弃法案》,这两个法案主要目的是消除教育歧视、保障教育公平,缩小教育差异,虽然是面对所有青少年儿童的,但是对青少年运动员教育无疑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1984年国会通过了《不通过不许参与法案》,即不通过规定教育标准的学生不允许参加体育、音乐等方面活动,该法案对保障青少年运动员文化教育质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1.2美国青少年体育法制化治理模式对我国的启示 建国以来,我国颁布了一系列体育法规,其中与青少年体育人才培养相关的有:1995年8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2007年下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2009年颁布的《全民健身条例》、2011年的《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2010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和运动员保障工作的指导意见》。分析发现,对青少年体育人才培养有较强针对性的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和运动员保障工作的指导意见》,这两个文件对促进青少年体育工作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与美国的法案相比,我们下发的只是指导性意见,充其量只能算作体育行政规章,其约束力远远不如法律,这是显而易见的。从实践层面来说,这两个文件多为宏观指导意见,难以据其制定统一的细化配套政策并推广全国各地,文件在执行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较大。 加之,我国受“应试教育”与“金牌至上”导向的影响[1],广大学生身体锻炼难以得到保障,相反,青少年运动员文化学习也难以得到加强,对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大为不利。我国也有体育法,但是因长时间没有修正,在现有社会经济与体育改革发展背景下,体育法对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指导意义非常有限。当然,我国教育部门也颁布了一系列教育法律、教育行政法规、教育部门规章等,其中涉及青少年体育工作的有《义务教育法》、《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义务教育法的出台,从法律层面对业余训练阶段运动员的文化教育做了硬性规定,对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工作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我国尚未正式推出和美国文化成绩不合格的学生不允许参加体育活动的性质相似的相关法规。 借鉴美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法制化的治理模式,顺应国际体育事务法治化的潮流,结合我党十三中全会、四中全会的新提法与新论断,首先,要树立法治体育理念,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建设法治体育,必须依靠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其次 ,加快我国体育立法,做到有法可依。把青少年体育与竞技后备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事务纳入法治化轨道。最后,体育与教育部门要联手依法规制广大学生体质健康、运动员文化教育、运动员身体健康、运动员职业转换、反兴奋剂工作等方面的问题,提升广大青少年体育与教育工作者的法治操控能力。2社会化的管理模式与启示2.1美国青少年体育的社会化管理模式 据来自美国奥委会官员Claudia Guedes博士介绍,美国采取以社会为主的青少年体育及竞技后备人才培养管理模式。 美国与青少年体育相关的政府管理部门为美国卫生与公共事业部、美国教育部。其中,美国卫生与公共事业部是美国政府青少年体育最高管理机构,其隶属部门总统健康咨询委员会、体育和营养咨询委员会制定政策鼓励青少年参与体育活动,促进社区、学校青少年体育项目开展,整合社会资源为青少年体育提供资金资助。教育部则制定学校体育相关政策,鼓励学校体育、训练与竞赛活动开展,为学校体育项目提供资助。美国学校体育教学、训练、竞赛等具体工作则由美国大学生体育联盟、高中体育联盟等负责组织实施。美国政府没有设立像我国国家体育总局一样的专门机构对体育进行管理,美国政府部门管理职能仅限于:开展青少年体育工作调查,调查报告,建立大数据,颁布青少年体育政策法规,开展“政”“社”合作,评估政策实施效果。 美国青少年体育工作以社会管理形态为主。主要的社会管理机构如下: 国家青少年单项联盟。包括美国青少年排球联盟、美国青少年篮球联盟、美国青少年足球联盟、美国青少年橄榄球联盟、美国青少年网球联盟、棒球小联盟等组织,主要负责青少年单项运动推广发展。 国家青少年服务组织。美国创立了很多综合性的部级青少年服务组织,其中一项重要的职能是为青少年提供运动计划,鼓励青少年体育运动参与,主要包括基督教青年会、天主教青年组织、男孩女孩俱乐部、美国男孩童子军、4H俱乐部、营火男孩女孩等。其中,基督教青年会在美国拥有2468个运动员活动场所,会员达到两千一百万人,开展的项目包括夏季奥运项目、冬季奥运项目、游戏、体能健身项目、团体项目等。 美国业余体育联合会。于1888年成立,是美国最大的非营利志愿者体育组织,业余体育联盟代表美国国家参与国际体育协会各项活动,协会每年组织各级别的体育比赛。 国家单项联合会。美国奥委会下设有50余个单项联合会,每个单项协会根据行政区划设立社地方协会,由地方协会对单项俱乐部青少年运动员运动训练、比赛活动进行组织管理。 娱乐休闲组织。美国有很多的娱乐休闲组织,其中与青少年体育工作关系较为紧密的是美国娱乐与公园协会,该协会下设8个大区,每个大区管辖若干个州,每州拥有各自分会。公园协会主要职能是保护公园环境,发展公园娱乐活动,其中,青少年儿童体育活动为协会的一项重要内容,主要是培养青少年体育兴趣。 学校体育联盟组织。主要包括全美高中体育联盟与大学生体育联合会。美国基础义务教育阶段为12年,在前9年即小学与初中阶段,主要是培养体育兴趣,为了防止过早的专业化训练,此阶段比赛较少,但是到了高中阶段,校内校际的比赛很多,美国高中体育联盟制定中学体育竞赛规则,但是比赛计划、组织管理等工作则由各州的高中联盟分会负责。根据运动项目与代表队运动员多寡,美国大学生体育联盟分为一、二、三级,大学联盟负责美国大学运动员训练、比赛规划与组织管理工作。2.2美国青少年体育社会化管理模式对我国的启示 反观我国青少年体育与竞技后备人才培养工作的管理模式,主要特点是以政府为主体的集权管理模式。我国有国家体育总局专门机构对青少年体育与竞技后备人才培养工作进行管理,另外还有国家教育部对学校体育工作进行专职管理。 国家体育总局下设青少司专门对全国青少年体育工作与竞技后备人才培养工作进行管理,主要工作范畴涉及各级各类体校运动员培养、传统体育学校体育发展工作与社会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发展等方面。在体育系统主要是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工作,为了对口管理,各省市体育局几乎都设立了青少年体育处对本省竞技后备人才培养工作进行管理;另外从国家体育总局到各省市层面分别成立运动项目管理中心,除了管理专业队训练竞赛工作,项目中心也负责该项目青少年业余训练工作。 教育部是全国各级各类学校的最高管理机构,下设体卫艺司对学校体育工作进行管理。为了对口管理,各省区市教育厅设体卫艺处对学校体育工作进行归口管理。与教育部存在业务指导关系的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与中国中学生体育协会对各级学校体育竞赛工作进行管理,同时各省市设立分会对各地区学校体育竞赛工作进行管理。两个协会虽然是社团组织,但是其工作角色与工作内容在一定程度上是教育行政部门的延伸,离真正意义上的行业治理框架还有一定的距离。 借鉴美国青少年体育与竞技后备人才培养社会化管理模式成功经验,我国要进一步深化青少年体育与竞技后备人才培养管理体制改革,牢固树立从政府管理向社会治理转变的战略思维,彻底改变政府一家包办青少年体育与竞技后备人才培养工作的被动格局,要进一步撬动学校、社区、企业、社团等机构组织的资源要素,形成社会与政府共同参与、共同管理青少年体育与竞技后备人才培养工作的良好局面。在政府职能转变中,体育行政部门要进一步放权,逐渐退身为宏观管理角色,中观与微观层面的工作则交给社会与市场去做,如青少年赛事审批权的开放就是一个非常明显的信号。要加快青少年体育及竞技后备人才人才培养行业协会实体化进程,运动项目管理中心及全国学生体育协会要进一步推进政事分开、事社分开,构建协会对青少年体育及竞技后备人才培养相关工作的治理框架,最终形成政府宏观管理与社会行业自治相结合的青少年体育及竞技后备人才培养治理体系[2]。3多元化的基础网络与启示3.1美国多元化的竞技后备人才培养基础网络 据美国春田体育学院校长Mary-Beth Cooper博士介绍,美国精英体育人才培养金字塔结构由青少年基础参与、高中与大学阶段专项提高、职业体育与奥林匹克精英体育三个阶段组成。 美国基础参与阶段有2150万青少年儿童参与体育活动与运动训练,从男孩来看,参与比例从高到低的项目为:橄榄球(40%)、篮球(40%)、棒球(24%)、足球(20%)、跑步(17%)、摔跤(10%)、游泳(9%)、网球(8%)、定向越野(5%);从女孩来看,篮球(25%)、排球(23%)、垒球(17%)、足球(17%)、跑步(17%)、游泳(12%)、网球(8%)、定向越野(4%)、曲棍球(3%)。 基督教青年会青少年运动网络。基督教青年会在美国拥有2468处运动员活动场所,会员达到2100万,开展的项目包括儿童棒球、足球、击剑、美式橄榄球、躲球游戏、高尔夫球、体操、排球、滑冰、长曲棍球、马术、投球、武术、攀岩、网球、滑雪等。基督教青年会重点发展青少年篮球计划,为广大青少年提供篮球参与机会;儿童体质健康项目也是协会的重点项目,在全国设立了速度灵敏诊所,经常组织青少年团体活动,并提供营养与烹调知识课程。 公园和休闲青少年运动网络。美国公园和娱乐组织遍布全国,利用公园环境为青少年儿童提供体育运动休闲项目。开展的项目有冰球、陆上曲棍球、足球、网球、长曲棍球、棒球、垒球、高尔夫球、接力跑、武术、芭蕾舞、篮球田径、游泳等,公园休闲组织由地方政府资助,吸引了美国大量低收入家庭小孩参与体育活动,其中,著名的网球明星大、小威廉姆斯威就来自此组织的培养。据华盛顿哥伦比亚公园与休闲局项目经理介绍:该中心拥有67片棒球场地、130片网球场地、30个室内体育馆。开展运动项目21个,其中最受欢迎的项目为Pop Warner、美式橄榄球和拉拉操,所有运动项目的目标是提高青少年体育技能、增强体质健康、提高社交能力。 美国业余运动联盟青少年运动网络。美国业余体育联合会负责人马丁介绍,美国业余体育联合会是一个遍布全国的非营利组织,组织管理链为:国家办公室地区办公室俱乐部志愿者,主要职能是通过培训咨询与组织比赛促进美国业余体育发展,联盟管理39个业余体育项目,同时兼管59个地区的竞技体育运动。联盟会员从2000年40万增长到2013年的64万,很多运动员交叉参加运动,有的会员每年可以参加4个项目。业余体育联盟的主要职能是组织地方比赛、洲际比赛与全国比赛,大多数比赛在迪士尼公园举办,用以促进公园经济发展。 单项青少年运动俱乐部网络。美国奥委会下设50余个单项体育协会,其中奥运项目28个,单项协会在大区、州与地方均有分支机构,每个地方协会拥有一定数量的青少年单项俱乐部,据统计,全国青少年单项俱乐部超过21000个。据桑塔卡拉拉游泳俱乐部经理兼总教练John Bitter介绍,美国游泳协会有59个区域分会,拥有2800个游泳俱乐部,注册运动员35万,其中有1500个俱乐部是培养高水平竞技后备人才的。北加州游泳分会是全国第三大分会,拥有120个俱乐部,其中有15个是培养高水平竞技后备人才的,其他俱乐部都是以兴趣培养、项目普及为主。北加州游泳分会有注册运动员17000余名。

3.2美国多元化竞技后备人才培养基础网络对我国的启示 在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中,我国三线队伍相当于美国的基础网络层次。我国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就形成了完善的三线竞技后备人才培养体系,但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原有体系已经难以适应当前形势的发展,三线业余体校生源急剧减少、办学经费短缺,很多地方的业余体校已经名存实亡。参与竞技体育运动项目的青少年数量减少,全国三线注册运动员数量不超过50万,选材面不断狭窄,严重制约我国竞技体育体育的可持续性发展。当然,为了缓解矛盾,我国早在上世纪80年代末期就提出了学校、社会共同培养竞技后备人才的相关政策,之后,“体教结合”、“网点学校”、“学校一条龙”’、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社会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等新的办训模式不断涌现,但是受应试教育高考指挥棒的影响,学校体育课得不到保障,小孩课余时间被各种培训课程被占,广大青少年儿童体育参与得不到保障,青少年体质健康不容乐观。 借鉴美国多元化的基础培养网络成功经验,我国要下大决心改革两种评价制度,一是高考评价制度,只有把身体素质也作为一项重要评价内容,才能保障青少年儿童广泛参与体育活动,竞技后备人才培养金字塔底座才能做强做大。二是要完善竞技体育评价制度,只要“金牌至上”评价观念[3]一天不改变,那么,运动员文化教育问题就难以彻底改善,那么大量被淘汰运动员的出路及生存压力就会与日俱增,其因果连锁反应就是选材面继续变窄。其次,借鉴美国经验,我们要培育多元化培养主体,从目前实际情况出发,首当其冲的是要撬动教育系统现有资源优势,构建学校化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基础培养网络。近年来社会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有了一定发展,这种由市场来配置资源的培养渠道,政府要在财税、融资等政策方面加以大力扶植,让大家一起来做强做大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基础网络体系。最终,构建专业化、学校化、社会化三轮驱动的金字塔人才底座。4学校化的培养模式与启示4.1美国竞技后备人才的学校化培养模式 美国有高中体育联盟,高中体育联盟在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美国高中阶段运动员培养相当于我国体育运动学校中专阶段的培养,是专项提高的关键时期,高中运动员年龄集中在14-18岁,处于9-12年级学习阶段。据加州高中体育联盟常务主任Mr. ROGER L. BLAKE介绍:美国高中联盟共有7600000名注册运动员。美国高中联盟秋季开展的项目有:越野跑、曲棍球、美式橄榄球、高尔夫球、体操、足球、垒球、网球、排球等;冬季开展的项目有篮球、冰球、滑雪、游泳、摔跤;春季开展的项目有棒球、高尔夫球、长棍网球、足球、游泳、网球、田径。 以加州高中联盟为例,联盟共有1527所高中会员。加州高中联盟主要目标一是提高学生运动竞技能力,二是塑造学生完美人格:包括发展个性、尊重他人,培养责任感、同情心、公平心等。加州高中体育联盟培养了很多获终身成就奖的教练和运动员,其中包括现任加州市长。加州高中分成4个区进行比赛,在加州男生最喜欢的项目是橄榄球,女生最喜欢的项目是田径。在加州每年只有2%的高中学生能进入大学运动队继续从事体育训练,其他学生运动员则分流进入大学从事文化学习。有时高中学生运动员水平很高,可以直接进入美国国家队,从而参加奥运会,运动能力突出的运动员也可能直接参加职业比赛。 美国大学生体育协会主管美国大学体育运动,从高中升上来的运动员继续参加大学校队训练,经筛选,美国大学参加运动训练的运动员数量只有410000名。美国大学体育联盟分为一、二、三级联盟。其中,一级体育联盟的大学必须赞助7个男子、7个女子项目训练,或者赞助6个男子、8个女子项目训练,而且每个赛季学校必须派出各项目男女代表队参赛;一级体育联盟运动员达170000名;二级体育联盟大学必须赞助5个男子、5个女子项目训练、或者赞助4个男子、6个女子项目训练,同样每个赛季学校必须派出各项目男女代表队参加比赛;二级体育联盟运动员为64000名;三级体育联盟大学至少赞助5个男子项目、5个女子项目训练,其中必须包括2个男子、女子团体项目,同样每个赛季学校必须派出各项目男女代表队参赛,与一、二级体育联盟相比,三级联盟学校参赛场次较少,另外学生运动员不能获得奖学金。一二级联盟学生运动员都能获得全额奖学金。三级体育联盟拥有170000余名注册运动员。在美国大学体育中,只有男子篮球与女子篮球能带来盈利,其他项目都亏钱,大学体育经费来源主要靠赞助、电视转播。美国大学有超过40万运动员进行训练,但是到了职业体育层次只有15000名运动员参加,到了奥运会国家队层次,更是只有5000余人参加。4.2美国学校化竞技后备人才培养模式对我国的启示 美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主要阵地是高中。我国相对应的培养阶段是体育运动学校,属于中专,是体育系统内特有的办学形式,2001年中专毕业生不再分配工作政策出台后,其他行业中专层次的办学基本上已经消亡,但是体育运动学校是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主要渠道,我国几乎所有的奥运会金牌运动员均出自体育运动学校的培养。但是近年来,体育运动学校学训矛盾突出、文化教育薄弱、学生出路狭窄、生源数量下降、体育中专办学举步维艰,严重影响我国竞技体育的长远发展。我国高中也有业余训练队,但是学生以学习为主、也不在体育系统注册,不能参加体育系统组织的比赛,运动员自然不会被输送到专业队从事专业训练,高中运动员一般通过招生优惠政策进入大学高水平运动队进行训练,我国从上世纪80年后期就设立高校高水平运动队训练制度,目前,开展训练工作的高校超过200余所,项目达30余个,但是训练水平普遍较低,从学校一条龙培养出来的成功案例少之又少。因此,怎样借鉴美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学校化培养体制优势,发挥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竞技后备人才培养功能,以弥补体育运动学校培养渠道的不足,成了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方式转变的重大命题。 在“体教结合” [4]深化改革发展的背景下,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由单一专业化培养模式向学校化、社会化等多元化模式发展成为大势所趋,在目前情况下,我国200余所体育运动学校要严格按照国务院23号文件的要求,与教育部门紧密合作,做好运动员文化教育工作,将体育运动学校文化教育工作纳入当地教育系统。从长远来看,借鉴美国成功经验,要提高普通学校运动训练科学化水平,提高训练效率,逐渐把竞技后备人才培养工作向普通学校转移,实现竞技体育的可持续性发展。5结语 “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体育工作是关系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长远发展的民生工程,但是现代生活方式使得青少年体育活动减少,肥胖、视力不良、驼背等发生率居高不下,青少年体质健康持续下滑。另外,在应试教育导向下,我国青少年儿童的人格教育显得不足,青少年正处在价值观、性格品质等方面的形成期,人格教育工作不容迟缓,借鉴美国经验,应对青少年体质健康下降与人格教育不足较为有效的做法是大力发展青少年体育,用体育来提高青少年体质健康,用体育来塑造青少年完美人格,青少年体育发展了,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与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问题也就自然而然解决了。参考文献:

[1]郭建军.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 培养优秀竞技后备人才[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4,37,(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