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科研创新团队建设

科研创新团队建设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11-23 10:06:10

科研创新团队建设

科研创新团队建设例1

[作者简介]王华锋(1977- ),男,河南鲁山人,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办公室,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高职院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宋嵘嵘(1979- ),女,浙江奉化人,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科研处,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浙江 宁波 315100)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4年度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产学研合作对高职院校科技创新团队核心能力作用机理研究”(项目编号:2014SCG076)和2013年度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科研课题“基于高职院校与产业园区联动的科研创新团队建设研究”(项目编号:ZPCSR2013010)的部分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30-0085-02

科研创新团队是以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为主要内容,以科研创新为目的,由专业技能互补、致力于共同的科研目标的科研人员组成的群体。高职院校创新性科研团队建设是顺应高职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实现科研组织工作的有效形式,同时也成为提高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由高职院校的性质和特点所决定,高职院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有其自身的独特规律。近年来,作为具有行业背景的高职院校,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立足自身实际,探索构建产教融合型科研创新团队,取得初步成效。笔者现对产教融合型科研创新团队的构建工作进行初步探讨和总结,以期为其他高职院校提供一些有益启示。

一、高职院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2013年,为深入了解高职院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产业园区与企业和高校的互动情况以及科研创新平台建设情况,课题组在浙江省内开展了抽样问卷调查和实地调查访谈,其中包括浙江省高职院校中的20个科研创新团队,浙江省内的5个产业园区管委会,以上5个产业园区中的20家企业。

抽样问卷调研共发放问卷110份,回收80份,其中有效问卷73份;在杭州、宁波、绍兴等地开展了有关科研创新团队建设的座谈会和实地调研活动,期间发放问卷20 份,最终回收18份,有效问卷16份。在两次发放问卷的统计中,共发放问卷130 份,回收98份,其中有效问卷89份,有效样本率为 90.8%。

基于问卷数据,浙江省部分高职院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1.团队人员结构亟待优化。高职院校科研创新团队的研究方向与本科院校科研创新团队的研究方向有显著区别,前者是以应用性研究为主,而后者则主要集中在重大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高职院校科研工作主要立足于为教学和人才培养服务,为产业及地方发展服务,为产业、企业及地方提供具体直接的技术研发、技术创新、技术革新以及新技术的推广和服务。高职院校科研创新团队的人员结构必须符合高职特色,体现出多维性、系统性、整体性的非线性特征,更好地服务产学结合。而目前高职院校科研创新团队在人员结构上普遍不合理,在团队形成之初很少考虑到与产业加强互动,往往出现纯粹由校内教师组成的现象。通过数据统计可知,在受调查的20个科研创新团队中,有11个全部由校内教师组成,有7个团队吸纳了企业研发人员,仅有2个团队中吸纳了产业园区管委会负责科研的管理人员。人员结构不合理的科研创新团队科研思维容易受到局限,整个团队容易陷入思维定式,科研成果远离产业及市场,最后难免会步入为科研而科研,为评职称而科研的歧途。

2.团队的产学研合作缺乏长效机制。高职院校的科研实力一般相对较弱,缺乏有效的产业服务型科研服务平台,科研创新团队的产学研合作的深度及密度不够,更重要的是难以与产业建立长效的互动机制。具体表现在:团队的产学研合作形式多的是与单个企业合作的“点对点”,少的是与产业园区合作的“点对面”。团队与单个企业的产学研合作基本上是以科研项目为平台,由团队的核心人员所主导,通过各种关系和途径,寻求与企业的合作机会,最后校企合作组织横向课题研究。从受调查的科研创新团队了解到,90%的团队没有与产业园区管委会建立任何联系,受调查的产业园区中仅有20%的园区与高职院校签订了相关合作协议。这种“点对点”的合作存在一定的偶然性因素,双方的合作往往随着科研项目的结题而告结束。而与此不同的是,团队如果能与产业园区建立合作关系,由园区管委会作为中介机构和合作平台,将园区的中小企业以“打包”的形式与团队建立发散性合作关系,同时再建构一定的合作保障机制,这种合作无疑更具可持续性。

3.团队的产学研合作缺乏科研创新平台支撑。创新平台(Platform for innovation)最早由美国竞争力委员会在题为《走向全球:美国创新新形式》(1999年)的研究报告中提出。创新平台旨在利用多学科交叉的优势,充分发挥系统集成的功效,使高校教师能够以此平台为契机,潜心从事科学研究,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从受调查的企业了解到,70%的企业认为在产学研合作中存在信息不畅问题,难以通过科研创新平台寻求与高职院校的合作,无法找到合适的途径来解决在生产中遇到的技术工艺等难题。从受调查的科研创新团队了解到,95%的团队认为所在学校需要强化科研创新平台建设。

二、产学融合型高职院校科研创新团队的探索

党的“十”报告明确提出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更加注重协同创新,这对现代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职业教育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同时也对高职高专的改革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高职院校只有组建优秀、高效的科研创新团队,才能充分发挥组织优势和制度优势,整合、优化有限的基础资源,凝聚科研力量,承担更多市场急需的应用研究项目工作。近年来,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针对当前高职院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中存在的诸多问题,通过实践探索,总结出符合高职特色的科研创新团队建设模式,即以“多维开放为导向、政校企三方人员为主体、校地校企合作为动力、科研创新平台为载体、校级科研机构为抓手”的产学融合型团队建设模式,有效地促进了政校企三方联动,形成了产、学、研良性循环,把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引入可持续发展之路。

在具体的产学融合型团队建设过程中,一是积极搭建科研创新平台。我校立足产业地方特色和优势,围绕行业发展、地方经济建设重大关键技术等需求,积极创建科技创新平台。首先是积极投入新型政产学研战略联盟建设,打造产学研服务产业和地方的鲜明特色。近年来,学校致力于协同创新能力的提升,主动服务宁波发展,加入了浙江省新药创制科技服务平台,在我校设立了浙江省新药创制科技服务平台宁波工作站暨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医药技术创新服务中心。同时,还实施“搭船出海”战略,加强校校合作力度,与温州医科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江南大学等国内知名大学建立省生物技术制药工程重点实验室宁波基地、宁波生物医药研究所等科技创新平台,积极探索协同创新的有效途径,努力促进“创新平台、创新团队、专业建设”的良性互动。二是促进校企密切互动。我校牢固树立“融入产业,服务地方”的符合现代职业教育发展趋势的新理念,迎合和满足产业企业的客观需求,正在探索建立产业服务型实训基地群,把学校办在产业园区,把学校办在企业,形成“工学结合”模式下的产学研紧密结合的职业教育体系,从而加快创新力量和资源的重组与整合,推进政产学研用的融合。产业服务型实训基地群可以简称为“1+N”,建设思路是做大并依托学校本部(1),同时在宁波、杭州、台州、绍兴等以生物医药、食品加工、医疗器械等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的区域设立实训基地(N),并努力整合资源,建立起具有产业政策服务、区域性教学、联合培训、检验检测服务、科研服务、创就业服务等“八位一体”的服务体系。目前,绍兴、台州实训基地已签订合作共建协议,绍兴实训基地项目建议书已获省发改委同意批复。通过产业服务型实训基地群建设,我校与相关地方政府、产业园区、行业企业之间建立了了解和信任,校地校企合作逐步深化,一些产业园区管委会负责科技服务及研发的相关人员,也被吸纳到我校科研创新团队中。三是整合设置校级科研机构。我校充分利用自身专业和科研优势,整合资源,凝练方向,成立了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功能食品研究所、医药经济研究中心、生物药物研究所、药物化学研究所、地产药材资源开发研究所等5个校级科研机构,充分发挥校级科研机构在科学研究、专业与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方面的积极作用,进一步推进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和科研平台建设。据统计,2013年度5个内设科研机构到账科研经费金额合计为79.66万元,纵向课题立项数为10项,横向课题立项数为12项,建科研平台1个,发表学术论文共33篇,授权发明专利6件,成果鉴定2项,获厅级三等奖及以上奖项2项。

三、产学融合型高职院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的启示

高职院校科研创新团队如何与行业企业及地方发展相结合,服务于行业企业及地方的需要,既是高职特色科研创新团队定位的本质要求,也是其发挥自身优势、有别于普通高校科研创新团队的现实需要。产学融合型高职院校科研创新团队的建设模式可以有效解决当前高职院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中存在的结构不合理等突出问题,更能体现高职特色,推动形成产学研的良性循环,增强团队的生命力。以下是笔者对高职院校产学融合型科研创新团队建设的一些探索和思考。

1.强化社会服务意识,主动对接行业企业及地方需求。高职院校科研创新团队必须把自身的发展与行业地方发展紧密联系起来,积极投身行业转型升级和地方经济建设,为行业地方发展提供科技服务和智力支撑。企业研发人员来自生产一线,他们反馈的市场要求和发展动态能够使科研团队更加迅速准确地把握正确的科研选题。产学融合型高职院校科研创新团队要及时了解行业企业及地方重大战略需求,强化社会服务意识,更多地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写在车间里,从而使团队建设不断注入“源头活水”,确保团队建设的可持续。同时,还要整合校内资源,形成拳头和品牌。

2.积极搭建科研创新平台,促进平台与团队良性互动。科研创新平台是从事科学研究的重要载体,依托科研创新平台建设培育科研创新团队是构建团队的重要途径。首先要以政府为主导,针对普通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的不同情况,统筹建设多形式、多层次的科研创新平台,促进科研创新平台与科研创新团队建设的良性互动。其次要以高职院校为主体,充分利用外部资源。高职院校科研实力较弱,一般不具备部级省级的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等科研创新平台,因此,较难汇聚优质的科研资源。所以要通过积极参与科研创新平台建设以及“借船出海”的方式,搭建各类创新平台。以我校为例,近年来,学校与浙江工业大学等高校合作,建立了浙江省新药创制科技服务平台宁波工作站暨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医药技术创新服务中心等多个科研创新平台,有效地推动了创新团队建设。如我校药学系组建的科研创新团队,依托浙江省新药创制科技服务平台宁波工作站暨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医药技术创新服务中心,与宁波镇海化学工业园区的相关医药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先后与宁波立华植物提取技术有限公司等企业开展横向课题研究。近期,该团队已经结题的“中药渣的综合开发利用研究”横向课题,不但有效解决了困扰企业多年的中药废渣再利用的技术难题,而且进一步锤炼了团队成员跨专业协作能力。

3.完善人才流动机制,优化人力资源配置。产学融合型高职院校科研创新团队组建的目的是通过吸收政学企等各个领域的人才,更好地从事跨专业的研究,以求提出创新型的科研成果,从而增强团队服务产业企业及地方的能力。产学融合型高职院校科研创新团队的特征是多维和开放,尽可能地打破校地校企以及专业之间的藩篱,强化成员之间的协同和互动。校内的团队成员具有多专业优势互补的优势,可以促进跨专业的交流和合作,而校外的团队成员则具有思维多元、信息灵通、协调有力等优势,可以帮助凝练科研方向,促进产学深度融合。尤为重要的是,高职院校应建立柔性的人才流动机制,充分发挥中介组织、行业协会在此项工作中的应有作用,以智力服务为主,使人才在政校企等各方自由流动。

4.突出协同创新导向,完善评价及激励机制。高职院校是人才培养、知识传承和科技创新的主要阵地之一,在协同创新和国家创新体系中具有独特的作用和重要的地位。目前,高职院校教师从事科研工作的主要动机是为职称评定创造条件,在教师职称评定中仍然把、科技成果鉴定等作为主要评价指标,而对教师在社会服务等方面实践成果没有给予足够重视,这种不良导向会影响教师产学研合作的热情。构建产学融合型团队是高职院校推动协同创新战略的重要抓手和载体,产学融合型团队能充分整个各个团队建设主体的资源,形成综合集成的创新模式和开放共享的运行机制,在高层次上实现创新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院校整体创新能力的提高。所以要加快建立和完善有助于产学深度融合的科研评价与激励机制,推动科研创新团队面向产业企业及地方这个主战场。在具体操作中,可以将产学研合作作为衡量团队建设成效的主要指标,细化业绩考核细则,突出产学研合作导向,从而充分调动科研团队协同创新的积极性,形成良好的协同创新氛围。

[参考文献]

科研创新团队建设例2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5-0019-02

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目标是,到2020年时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而在此过程中,高校科研创新团队的建设更成为实现该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发挥着骨干和引领作用。目前,随着科技的发展,学科的交叉融合发展层出不穷,由不同学科及技能的科研人员组成的交叉团队,在知识资源和科研资源方面达到深度共享及优势互补,在一定意义上,是科学发展的趋势,也是提升我国科学研究创新能力的长期战略任务。科研创新团队对于高校学科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已成为高校科研发展的中坚力量。

一、科研创新团队的特点

高等学校是组建科研创新团队、培育及汇聚科研人员、开展科学研究及学术交流的重要场所。科研创新团队通常是依托创新平台,围绕科研目标,以从事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为主要内容,由科研人员组成的群体。

优秀的高校科研创新团队,通常有以下特点:(1)有着明确的科学研究方向和目标;研究方向是团队持续发展的动力,使得团队成员围绕目标开展创新研究工作。(2)共同的价值观和良好的科研素养;团队成员在科学研究过程中有着开拓进取、不断创新的追求。(3)科研梯队合理,优势互补,团队成员拥有不同研究内容、不同学科背景,不同研究水平,具有交叉学科及专业的特点,成员彼此具备良好合作的能力,相互学习,求同存异,和谐共进,实现全方位的优势互补。(4)成员之间学术平等,相互信任,合作氛围浓厚;凝聚力强的科研创新团队,应该相互尊重、弘扬团队合作精神。(5)开放的学术合作理念;加强科研合作、学术交流,注重与企业的产学研联系,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

二、科研创新团队建设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提高学校的科研水平

科研创新团队具有较强的科研水平,承担着重要科研项目及研究工作。通过团队的建设,能够完善创新能力,使得科研队伍保持可持续性发展,进而提升学校开展创新工作的能力,提升学校科研水平。

(二)有利于提升高校的核心竞争力

在科学研究的过程中,团队产生的高水平科研成果,既是创新团队的绩效评估指标之一,又是高校综合实力的评价标准。这必将使得高校的核心竞争力得到加强,高校自身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相应提升。

(三)有利于师资队伍科研水平的提升

团队成员在开展科学研究的过程中,在浓厚的科研氛围下,通过彼此交流及沟通,使得成员开拓创新的研究领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团队成员的共同进步,提高科研水平。

(四)有利于特色学科的建设与培育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的建设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需要广泛吸收不同学科发展的优势和长处,主动打破学科之间的壁垒,强调学科之间的交叉和融合,这不仅为学科的发展提供方向和动力,更有助于特色学科取得进一步的发展。

三、科研创新团队存在的问题

(一)高层次人才稀缺

对于科研基础较为薄弱的高校,很难吸引到高层次优秀人才;另外,部分高校由于科研经费投入有限,科研条件较差,导致领军人才流失严重,形成恶性循环。

(二)团队协作意识不强

在科研创新团队中,团队成员受到“权”和“利”的影响,不愿意融入到团队中,依旧单打独斗,进而影响团队的整体发展。

1.科研成果的应用价值不高。一些团队为了科研而科研,缺乏与企业的产学研合作,科学研究与工程实践结合较少,在深入挖掘该课题的应用价值方面投入较少,不利于科研成果的转化。

2.学科交叉力度不够。在开展科研活动中,真正意义上的跨学科的团队较少,大部分团队仅仅局限于本校内,甚至部门内,造成近亲繁殖现象明显,研究方法单一、严重阻碍了科学研究的创新性。

四、开展科研创新团队建设的建议

(一)凝练远大而可实现的科研目标

一个远大、可实现的科研目标是科研创新团队的灵魂,是关系到该团队成功与否的关键。因此在建立团队之前,要积极加强对科研创新团队建设的主动设计,明确团队的目标,整合有效资源,优化团队布局。科研目标的凝练可使得团队成员有目标可追,明确自身的短期及长期科研任务,进而在科学研究的过程中相互学习、相互合作,搭建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科研创新团队。

(二)构建和谐的人才梯队

团队要实现科研目标,就需要全体成员的紧密协作。而团队成员的构建,不是几名科研人员的简单并集,而是呈梯队型的,既要有经验丰富的领军人,又要有精力充沛的中年骨干,还要有培养潜力的年轻助手,不同研究经验、学科背景和研究水平的人,形成一个知识互补、结构合理的学术组织,通过充分交流,相互协调补充,扬长避短,启发思维,从而保持进取创新精神。

(三)强化团队文化建设

团队文化是科研团队传承、发展的根基。团队文化建设是在合作的过程中,为实现各自的人生价值和团队的共同目标而形成的一种意识文化,是增强团队凝聚力和竞争力的重要保障。首先,要创建一个公平正义、尊重学术自由的环境;大部分科研创新人员具有坚韧的毅力,他们倡导尊重事实,崇尚理性,有着独立的思想和价值观,这就需要为他们创建一个良好的学术环境。其次,在创新的过程中,注重营造民主和谐的学术氛围,鼓励团队成员发挥自身敢于创新、勇于开拓的特点,争取从不同的视角提出创新性的观点。

(四)制定公平公正的奖惩机制

有效奖励与惩罚是激发团队成员潜能,调动积极性的有效保证。建立有层次性和针对性的奖惩机制,对于科研成绩突出者一定要让其精神物质双丰收,对于工作懈怠者受到相应的惩罚,做到奖惩分明,促进团队健康发展。

五、结束语

为了更好的促进科技创新,提高科技创新成果,高校必须重视科研创新团队的建设,提高科技创新效率。

参考文献:

[1]刘桂云.地方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培育要素、存在问题与制约因素分析[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8,(12).

[2]王文娟.我国高校科研团队建设问题及对策探究[J].临沂大学学报,2012,(8).

[3]卢绍华.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建设与管理初探[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5,(02).

[4]李永占.高校科研团队知识共享的研究现状与问题探析[J].知识经济,2016,(02).

科研创新团队建设例3

中图分类号: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3)03-0087-02

为了顺应科研发展的需求,鼓励高校进行科研创新团队的建设,教育部于2004年正式推出“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计划”,充分发挥优秀知识创新人才的团队力量,争创领先的标志性重大科研成果,提高高校科研创新体系的整体创新水平,为此,国内众多学者在高校科研创新团队的理论研究方面开展热烈的讨论,很多高校在科研创新团队建设方面开展了积极的实践。

一、科研创新团队的基本含义及特征

科研创新团队是以知识创新为目的,以科学技术研发为基本内容,由致力于共同的科研目标和拥有团队精神,在专业技能方面互补的若干科研人员形成的知识创新和科学研究群体。

(一)以知识创新活动为平台而组建

科研创新团队的组建不是临时拼凑的,一般是以高校内部理工类的重点实验室、实践工程中心以及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等科研平台为依托,并且在研究方向上具有明确的目标、鲜明的特色和明显的优势,能够积极产出具有重要影响的知识创新成果,或能够产生新的知识创新逻辑增长点或学科滋生点,具备良好的科研基础条件。

(二)拥有以优秀带头人加中青年学术骨干的合理成员结构

科研创新团队的带头人是团队的灵魂人物,引领着团队的发展和创新,应该具有雄厚的专业知识、较强的领导能力和凝聚力。团队成员一般有3―5名中青年骨干为核心成员,所有核心成员均来自于同一等级的拥有不同学科知识背景,有过科学研究或知识创新的合作经历或具备合作创新的基础,在业内已经取得比较先进的知识创新成果或者具有取得先进知识创新成果的潜力,在短时间内具有相对稳固的核心研究队伍和稳定的科学研究方向,在团队内形成合理的知识体系和智能结构,在年龄上,形成合理的代际结构,科研人员之间可承担知识创新方面的相互式责任,并且具有共享性的知识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

(三)团队内部要形成致力于知识创新目标的团结协作精神

积极进取的创新精神和精诚和谐的合作精神是团队知识创新活动的基石,因此,创新精神和合作精神的培养应贯穿于团队建设、成长与发展的全过程。通过团队开展研讨、学习、竞争和合作来积累经验、聚集力量、启发思维、激发创造性,形成彼此信任、相互尊重、发扬民主的团队,在这种精神文化氛围中成员间达到融合,团队与成员之间实现双赢。

(四)实现团队知识资源的优化配置与组合

需要通过所有成员的共同努力来实现团队知识资源的优化配置与组合,实现团队绩效的系统化聚合效应,即总体绩效大于个体绩效之和,而且随着团队的成长,团队制度不断完善、团队文化的升华、研究水平的提高、高质量成果的增加,产生的绩效是不断提高的,聚合效应是发展的。

二、科研创新团队建设的主要影响因素

科研创新团队建设水平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不仅受到外部形势、环境与条件的影响,而且也受团队自身的结构、运营管理和团队内部人文环境和创新条件等的制约。

(一)结构因素:团队规模、年龄结构、专业差异性、团队带头人水平等

1.团队规模应适度,美国组织行为专家斯蒂芬・P.罗宾斯认为,优秀的工作团队规模一般较小,很多情况下不多于12人。同时规模也不能太小,为达到多学科交叉,完成任务的角色分工,一般不能少于5人。2.不同年龄的科研人员在知识创新方面具有不同的优势,因此,一个高绩效而可持续的科研创新团队应该是各个年龄阶段成员的有机组合,在团队内部形成合理的代际分布,为团队的可持续性运行提供人力资源保障。3.科研创新团队组建鼓励跨学科或交叉学科及专业知识技能的互补来提高创新能力。但也要把握差异性大小的度,否则也会因沟通和理解上的障碍影响合作水平。4.团队带头人是团队知识创新活动的引领人和知识创新规划的组织者,科学研究任务能否及时有效地完成和高水平科研成果的顺利产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团队带头人的科学研究素养和团队知识创新的管理方法与技能。

(二)运行管理:目标规划、监督检查等

1.科研创新团队由多学科的人员组织起来,必须具有明确的研究目标或准确的研究方向、优质的学科发展规划,才能做到强强联合、优质学术资源的有效交叉融合、优秀知识创新成果的产生或知识创新目标的顺利实现。2.科研创新团队成立后要进行一系列的研究任

务,加强监督检查,既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又能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和调整,提高研究水平。

(三)环境条件:政策制度、物质条件和人文氛围等

1.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政策、分配制度,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场地设备投入等物质条件,有利于发挥团队成员的积极性,激发创新潜力。2.知识创新人员的智能发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处的人文环境。团队内部是否具有公正廉明的团队带头人、团队成员之间是否具有和谐的人际关系,这些和谐的人文环境因素都对团队成员现有知识创新能力的发挥和潜在知识创新能力的挖掘具有重要影响。

三、加强科研创新团队建设的应对措施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科研管理理念

所谓“以人为本”,就是以人的合理需求、人的价值实现、人的发展为目标,引导人去实现自身的追求。科研人员的创造性思维是促进科研创新成果产生的原动力,以人为本的理念是将科研人员置为团队建设与管理的核心位置,确立科研人员的主导地位,通过卓有成效的科研管理机制和激励机制来调动科研人员积极主动地参与和从事团队知识创新,督促他们取得创造性的知识创新成果。

(二)确定团队知识创新的长远发展战略

正确的长远发展战略是科研创新团队知识创新绩效的重要影响因素。正确的长远发展战略的实施需要从以下方面入手:1.明确定位,即对团队本身具有清晰的认识,善于发现并挖掘团队内部在知识创新方面的潜在能力。2.发掘自身的比较优势,在分析和研究团队自身内部条件的基础上,了解团队的知识资源实力和知识创新能力,并结合团队可能存在的潜在能力,分析所处的国内外知识创新环境,与同领域或相关领域的其他团队予以比较,挖掘自身的比较优势,制定一套在宏观上适应国家战略,在微观上符合自身能力,在行业内具有前瞻性,在团队内部具有可实施性的长远发展战略,形成可持续性的潜在核心能力,以维持团队在行业领域的比较竞争优势。

(三)重视创新机制建设

创新不仅是团队生存的基础,也是团队发展过程中构建相对优势的必经之路,而相关的机制是团队实现创新目标和可持续性创新的保障。1.建立科研主体从事创新活动的利益保障机制,激发主体参与团队知识创新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鉴于高校科研创新团队的知识创新主体主要是将教学与科研工作集于一身的一线教师,因此要制订合理的教学、科研工作时间计划,并建立能够让科研人员安心从事科研工作的制度,通过科研评价政策和激励政策,赋予科研人员学术自由的空间,保障教师参与和从事团队创新活动的利益,维持稳定而可持续发展的知识创新队伍,将创新活动作为团队科学研究工作的核心。2.创设和谐的团队内部科学研究和知识创新环境氛围。广义的科研创新环境氛围包括团队知识创新活动所涉及到的知识产权、认证机制等法律环境与社会环境;狭义的科研创新环境氛围包括学校对科研创新团队知识创新活动的理性认识和政策支持。

(四)完善和优化团队带头人的培养与遴选机制

1.完善科研创新团队带头人(即团队的知识创新引领人)的培养措施,以推动科研创新团队知识创新实力和科研竞争力的整体提高。鼓励学校现有各个专业或研究领域的科学研究学术骨干教师积极承担或参与高层次科研课题;鼓励并支持各个专业领域积极主办、承办或合作承办国际或国内大型学术会议;鼓励并支持各个团队的学术骨干积极参与国际大型学术会议交流,为学术水平的提高和知名度的提升提供机遇等。

2.优化科研创新团队带头人的选拔与评价机制。选拔一批符合团队知识创新目标要求的带头人。要实行“公开选拔、择优聘任”的制度,坚持“公平、公开、竞争、择优”的选拔与聘任原则,在重点考察团队带头人高水平知识创新能力的基础上,还要重视考察带头人的开拓创新意识、组织协调能力、对外合作能力、凝聚团队知识成员进行科研攻坚的能力,以及锲而不舍的知识创新毅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等内在素质。同时,要建立一套合理的知识创新激励、知识创新绩效考核和科研人员淘汰机制,促进团队知识创新人员的合理流动。

(五)促进团队精神的形成

团队精神是团队成员基于团队知识创新的共同愿景和维护团队成员共同利益的目标引导下,通过合理有效的科研管理机制、和谐的团队知识创新文化氛围、正确的知识创新价值观的引领,形成的一系列在科学研究方面开拓进取、拼搏向上、积极创新、兼顾个体与整体、成员之间能够精诚合作的健康有序的科学研究精神和知识创新素质,是激发团队成员参与团队知识创新活动的内在动力,保障团队知识创新工作顺利进行的外在激励,是团队成员进行知识创新的共同愿景、知识创新合作精神、从事知识创新的奉献精神和投身于团队知识创新活动服务精神的集中体现。

参考文献:

[1][美]斯蒂芬・P.罗宾斯.组织行为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科研创新团队建设例4

中图分类号: C93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3)01-0046-01

1科研创新团队成效表现与问题分析

近年来,国内大多数科研院所以其长远发展为重点,以优势学科为载体,培养了一批学科带头人及创新群体,围绕领域和学科发展组建了一批创新团队。但科技创新团队建设起步较晚,缺乏成熟的创新团队建设经验,缺乏系统的组建、管理与长远发展的模式规范,创新团队建设仍存在问题:一是团队组建与未来发展有待加强和规划,多数创新团队研究目标和方向只从当前学术发展出发,团队学科战略规划不清晰,没有对团队未来发展进行系统的筹划,个别团队在考核完之后就分道扬镳,已有的研究结果搁置不前,造成研究经费和研究资源的浪费;二是团队结构、素质和规模有待完善和提高,多数创新团队缺乏能攻关难题、协调问题的学科带头人和结构合理的学术梯队,人才引领和发展过程中存在断层;三是团队管理机制有待加强,多数创新团队自有一套执行申报、评审、拨款、考核的管理制度,但倾向于对项目、经费的管理,缺乏对团队及成员更针对性更人性化的评估、激励措施和潜能开发机制。

究其根源,主要是创新团队缺乏成熟的团队管理模式,团队建设缺乏规范,仅仅从现实的需求出发组建团队,却没有从理论的角度进行思考,没有依靠科学的方式、方法对团队进行目标定位、开展绩效评估、实施管理规范,不懂得借鉴完善的模式、效仿成功的经验去构建有特色、遵循客观规律的最佳创新团队。

2科研创新团队绩效评估模式

2.1科研创新团队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科研创新团队是以目标实现为结果,以战略实施为走向,以关键成功要素为杠杆,以关键绩效指标为基准,通过目标、战略、关键要素、绩效指标的相互影响与统一来实现创新团队的发展。在创新团队战略管理的基础上,将其团队发展目标按照创新团队产出情况、社会影响状况、可持续发展能力状况、内部运营状况4个方面分解为影响创新团队的关键成功要素,并通过关键绩效指标的筛选,确定最终的关键绩效指标体系。

(1)创新团队产出是对团队绩效管理的检验,创新团队科技产出、经济效益和人才培养,这三者可以全面反映创新团队整体绩效水平,直观显出由绩效管理所带来的产出效果。(2)创新团队社会影响是反映创新团队绩效产出的本质表现,创新团队学术影响、创新影响和人才培养认知度可以反映创新团队发展对社会的直接或间接影响。(3)创新团队绩效管理目标的合理性、有效性和协调性是通过团队的可持续发展水平体现的,从创新团队的战略发展、贡献程度、成长程度和研发创新能力评估。(4)创新团队内部运营管理影响团队发展的水平和产出,通过创新团队负责人的管理与方向确定、创新团队组成、运行、文化等条件进行评价考核。

2.2科研创新团队绩效评价算法。创新团队管理中,其目标和控制的界限带有模糊性,因此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科研创新团队进行评价。确定好评价指标体系后,建立科研创新团队的绩效评价集,其中定量的评价指标,可根据“标杆管理”的方法,针对科研院所创新团队进行排序,依据数据值的大小设立优、良、一般、较差、很差代表5个评估区间,通过评价定量标准[V85%,],[V70%,V85%],[V70%,V50%],[V25%,V50%],[V1%,V25%](V1%、V25%、V50%、V70%、V85%、V99%表示的是组内排名在1%、25%、50%、70%、85%和99%的创新团队实际绩效水平)对团队的实际值进行衡量;对于定性指标,可采用专家评价法,依据创新团队的整体表现情况,用优、良、一般、差定性地对指标进行评价。在确定指标集的模糊权重向量和评价集后,就要逐个对被评事物从指标集上进行量化,组织专家对受评对象按评价指标进行模糊评判,依据优、良、一般、较差、很差5个等级分别对应为5、4、3、2、1分,得到评价对象的模糊综合评价矩阵。最后求出创新团队绩效评估综合评价值后,找出相应的等级评语,确定某一创新团队的绩效等级值,实现对其绩效水平的评价。

3科研创新团队标杆选择及对标分析

3.1标杆对象的选择及差距识别。创新团队标杆对象的选择依据两个方面,一是与有着相同市场的团队在服务和工作流程等方面的绩效进行比较,直接面对竞争者,即竞争标杆管理,具体可根据创新团队的业务性质在自身业务领域内选择对标团队,可分为软科学类、自然科学类、社会科学类等几方面。二是以行业领先团队或者某些团队的优秀职能操作为基准的标杆管理,即职能标杆管理,具体可从所有创新团队中选择优秀的或者在团队发展某方面表现卓越的作为对标团队。

选定标杆类型和对象后,就需要根据团队的发展目标与结果选择相应的参照标杆。对于评价结果为很差与较差等级的创新团队,因为与优秀创新团队的差距巨大,可以将科研院所创新团队的平均值作为参照标杆,减少团队改善的难度,提高团队绩效提升的可操作性;对于评价结果为一般等级的创新团队,可将科研院所创新团队良好等级的平均值或者良好级别的典型团队作为参照标杆;对于评价结果为良好等级的创新团队,可将科研院所创新团队优秀等级的平均值或者优秀等级的典型团队作为参照标杆。

3.2创新团队与标杆团队的差距分析。创新团队绩效的评价是由创新团队产出状况、社会影响力、可持续发展状况内部运营状况4个方面共同决定,任何一部分出现不平衡发展,都会影响团队绩效判断的最终效果。应用雷达图从产出、社会影响、可持续发展和内部运营四环节进行评价结果分析,通过与创新团队绩效等级对应的区间比较,可发现创新团队管理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发现主要问题后,应用因果分析图分析影响科研创新团队绩效的各影响要素,然后通过层层分析找出影响各主要因素的子因素,再进一步的对各子因素进行细化,从而可以找出可能的影响原因。如此分析下去,创新团队绩效水平与标杆团队绩效差距的主要因素、各影响子因素及其关系通过图明确地表示出来,通过比对影响差距的各因素可有效查出差距的根源,为后续提升管理绩效和运营水平奠定依据。

4提高科研创新团队绩效的实施策略

4.1优化创新团队内部运营结构和水平。完善团队负责人的遴选和培养,建立结构合理的科研创新团队,在加强以人为本文化建设的同时,完善创新团队运行管理制度,促进团队充分发挥才智,推动科研工作顺利发展。

4.2提升团队可持续发展能力与水平。根据科研院所现阶段的科研政策与目标,实施创新团队目标管理,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来监测,并重点加强研究特色建设,在形成团队发展特色的同时,推动创新的迸发。

4.3提高团队的社会影响力。具体要提高创新团队的学术水平、创新能力和人才培养力度,在科研人才凝聚创新的同时,推进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及为社会服务的能力。

4.4提高团队的产出水平。要加大对科研创新的资金投入和软硬环境建设投入,按照团队不同的建设内容和目标开展团队投资项目建设,构建团队学科平台、实验室和产学研合作基地,并给予足够的人员费用,在提升团队产出的同时,确保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 冯墨.标杆管理[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4.

科研创新团队建设例5

中图分类号: c93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3)01-0046-01

1科研创新团队成效表现与问题分析

近年来,国内大多数科研院所以其长远发展为重点,以优势学科为载体,培养了一批学科带头人及创新群体,围绕领域和学科发展组建了一批创新团队。但科技创新团队建设起步较晚,缺乏成熟的创新团队建设经验,缺乏系统的组建、管理与长远发展的模式规范,创新团队建设仍存在问题:一是团队组建与未来发展有待加强和规划,多数创新团队研究目标和方向只从当前学术发展出发,团队学科战略规划不清晰,没有对团队未来发展进行系统的筹划,个别团队在考核完之后就分道扬镳,已有的研究结果搁置不前,造成研究经费和研究资源的浪费;二是团队结构、素质和规模有待完善和提高,多数创新团队缺乏能攻关难题、协调问题的学科带头人和结构合理的学术梯队,人才引领和发展过程中存在断层;三是团队管理机制有待加强,多数创新团队自有一套执行申报、评审、拨款、考核的管理制度,但倾向于对项目、经费的管理,缺乏对团队及成员更针对性更人性化的评估、激励措施和潜能开发机制。

究其根源,主要是创新团队缺乏成熟的团队管理模式,团队建设缺乏规范,仅仅从现实的需求出发组建团队,却没有从理论的角度进行思考,没有依靠科学的方式、方法对团队进行目标定位、开展绩效评估、实施管理规范,不懂得借鉴完善的模式、效仿成功的经验去构建有特色、遵循客观规律的最佳创新团队。

2科研创新团队绩效评估模式

2.1科研创新团队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科研创新团队是以目标实现为结果,以战略实施为走向,以关键成功要素为杠杆,以关键绩效指标为基准,通过目标、战略、关键要素、绩效指标的相互影响与统一来实现创新团队的发展。在创新团队战略管理的基础上,将其团队发展目标按照创新团队产出情况、社会影响状况、可持续发展能力状况、内部运营状况4个方面分解为影响创新团队的关键成功要素,并通过关键绩效指标的筛选,确定最终的关键绩效指标体系。

(1)创新团队产出是对团队绩效管理的检验,创新团队科技产出、经济效益和人才培养,这三者可以全面反映创新团队整体绩效水平,直观显出由绩效管理所带来的产出效果。(2)创新团队社会影响是反映创新团队绩效产出的本质表现,创新团队学术影响、创新影响和人才培养认知度可以反映创新团队发展对社会的直接或间接影响。(3)创新团队绩效管理目标的合理性、有效性和协调性是通过团队的可持续发展水平体现的,从创新团队的战略发展、贡献程度、成长程度和研发创新能力评估。(4)创新团队内部运营管理影响团队发展的水平和产出,通过创新团队负责人的管理与方向确定、创新团队组成、运行、文化等条件进行评价考核。

2.2科研创新团队绩效评价算法。创新团队管理中,其目标和控制的界限带有模糊性,因此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科研创新团队进行评价。确定好评价指标体系后,建立科研创新团队的绩效评价集,其中定量的评价指标,可根据“标杆管理”的方法,针对科研院所创新团队进行排序,依据数据值的大小设立优、良、一般、较差、很差代表5个评估区间,通过评价定量标准[v85%,],[v70%,v85%],[v70%,v50%],[v25%,v50%], [v1%,v25%](v1%、v25%、v50%、v70%、v85%、v99%表示的是组内排名在1%、25%、50%、70%、85%和99%的创新团队实际绩效水平)对团队的实际值进行衡量;对于定性指标,可采用专家评价法,依据创新团队的整体表现情况,用优、良、一般、差定性地对指标进行评价。在确定指标集的模糊权重向量和评价集后,就要逐个对被评事物从指标集上进行量化,组织专家对受评对象按评价指标进行模糊评判,依据优、良、一般、较差、很差5个等级分别对应为5、4、3、2、1分,得到评价对象的模糊综合评价矩阵。最后求出创新团队绩效评估综合评价值后,找出相应的等级评语,确定某一创新团队的绩效等级值,实现对其绩效

平的评价。

3科研创新团队标杆选择及对标分析

3.1标杆对象的选择及差距识别。创新团队标杆对象的选择依据两个方面,一是与有着相同市场的团队在服务和工作流程等方面的绩效进行比较,直接面对竞争者,即竞争标杆管理,具体可根据创新团队的业务性质在自身业务领域内选择对标团队,可分为软科学类、自然科学类、社会科学类等几方面。二是以行业领先团队或者某些团队的优秀职能操作为基准的标杆管理,即职能标杆管理,具体可从所有创新团队中选择优秀的或者在团队发展某方面表现卓越的作为对标团队。

选定标杆类型和对象后,就需要根据团队的发展目标与结果选择相应的参照标杆。对于评价结果为很差与较差等级的创新团队,因为与优秀创新团队的差距巨大,可以将科研院所创新团队的平均值作为参照标杆,减少团队改善的难度,提高团队绩效提升的可操作性;对于评价结果为一般等级的创新团队,可将科研院所创新团队良好等级的平均值或者良好级别的典型团队作为参照标杆;对于评价结果为良好等级的创新团队,可将科研院所创新团队优秀等级的平均值或者优秀等级的典型团队作为参照标杆。

3.2创新团队与标杆团队的差距分析。创新团队绩效的评价是由创新团队产出状况、社会影响力、可持续发展状况内部运营状况4个方面共同决定,任何一部分出现不平衡发展,都会影响团队绩效判断的最终效果。应用雷达图从产出、社会影响、可持续发展和内部运营四环节进行评价结果分析,通过与创新团队绩效等级对应的区间比较,可发现创新团队管理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发现主要问题后,应用因果分析图分析影响科研创新团队绩效的各影响要素,然后通过层层分析找出影响各主要因素的子因素,再进一步的对各子因素进行细化,从而可以找出可能的影响原因。如此分析下去,创新团队绩效水平与标杆团队绩效差距的主要因素、各影响子因素及其关系通过图明确地表示出来,通过比对影响差距的各因素可有效查出差距的根源,为后续提升管理绩效和运营水平奠定依据。

4提高科研创新团队绩效的实施策略

4.1优化创新团队内部运营结构和水平。完善团队负责人的遴选和培养,建立结构合理的科研创新团队,在加强以人为本文化建设的同时,完善创新团队运行管理制度,促进团队充分发挥才智,推动科研工作顺利发展。

4.2提升团队可持续发展能力与水平。根据科研院所现阶段的科研政策与目标,实施创新团队目标管理,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来监测,并重点加强研究特色建设,在形成团队发展特色的同时,推动创新的迸发。

4.3提高团队的社会影响力。具体要提高创新团队的学术水平、创新能力和人才培养力度,在科研人才凝聚创新的同时,推进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及为社会服务的能力。

4.4提高团队的产出水平。要加大对科研创新的资金投入和软硬环境建设投入,按照团队不同的建设内容和目标开展团队投资项目建设,构建团队学科平台、实验室和产学研合作基地,并给予足够的人员费用,在提升团队产出的同时,确保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 冯墨.标杆管理[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4.

科研创新团队建设例6

[作者简介]姚红玲(1979- ),女,河北石家庄人,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张玉伟(1981- ),女,河北石家庄人,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河北石家庄050035)

[中图分类号]G7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4)15-0077-02

教学科研创新团队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核心力量。高职院校要以校企合作为平台,以建立教学科研创新团队为重点,建设一支教学水平高、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强、结构合理的团队,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质量、科学研究、创新教育、社会服务等方面突出专业建设特色,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社会的能力。

一、团队组成的基本条件

团队是由相互合作且具有一定技能的个人组成的群体。团队成员有个人目标,且个人目标和集体目标一致。不同的组织,表现不同的形式和特征。高职院校要建立一支教学科研创新团队,需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1.团队构建。以专业为单位,“校企合作”共建双轨制团队,成员包括学校专任教师和行业企业的兼职教师,其中,专任教师由多年从事一线教学、具有高校教师职称并具有专业中级以上职称的“双师型”教师担任;兼职教师由具有相关行业的中级以上职称、多年从事企业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担任。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和专业技术职称结构,知识结构、年龄分布合理,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占成员数量的1/3以上,能有效指导和提升中青年教师的教学素养和业务水平。

2.团队带头人。应具备高级职称,长期在教学一线授课,系统讲授两门以上的专业课程;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独特的学术思想和创新的精神;掌握学术发展前景、产业发展趋势和行业进展动态;建有有效的团队管理机制,结合社会资源,在团队中形成凝聚力和创造力;以“校企嵌入式合作”思想指导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制定切合实际的团队建设长期规划。

3.教学改革。通过校企合作,将经济、社会发展融入教学,及时将先进的技术知识引入课堂;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改革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果;注重实践实训教学,启发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创新实践,培养学生的多方面素质;重视教学课题研究,深度推进教学改革与创新,多次主持或参加市级以上教学改革项目,教改成果应用范围广泛、实效性强,对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质量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4.人才培养。团队作为校企嵌入式合作的桥梁,引进企业项目和典型工作任务,采用真实或模拟的工作环境进行教学,培养学生的岗位专用能力;引入企业文化,形成独特的校园文化氛围,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行业通用能力。毕业生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品德修养、技能水平和职业素质,能为当地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受到用人单位的肯定。

5.科学研究。团队坚持以科研促发展的方针,具有科研服务意识和较高的科学研究水平;获得多项市级以上科研课题或科研成果奖、自然科学奖、或社会科学奖等,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多篇具有学术价值的科研论文。

6.协作创新能力。团队具有有效的团队协作机制,以教学改革、科学研究和实践创新为主导,以注重解决社会需求、企业技术难题为导向,具有独立创新的研究方向和思路,形成互相协作、开放创新的学术氛围。

7.课程建设。重视专业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建设;课程建设体现现代高职教育思想,教学效果较好;建有市级以上精品资源开放课程,有配套课程教材建设和教材开发,教材资源丰富;课程编写以校企合作为指导思想,采取“项目教学、任务驱动”的模式,学生学习反响较好。

8.社会服务。加强校企合作,提高教师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的能力,依托师资力量和技术优势,开展职业技能鉴定、职业岗位培训、提供技术支持等社会服务活动,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或利用科研成果和发明专利产生较大的经济或社会效益。

二、多媒体专业教学科研创新团队的创建

团队以多媒体设计与制作专业建设为依托,以教学科研创新为重点,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多媒体人才和服务于区域经济为主线,组建了教学科研团队。团队中由带头人总领专业建设的整体规划、教学改革、课程建设、科研项目、培养教师、团队发展等工作;多名教学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主要承担专业课的教学任务,参与科研项目,培养青年教师,建设专业工作室;青年教师在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带领下,积极参与专业建设、课程改革、科研活动、实践教学,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此外,团队中配备了3名行业企业专家,用于承担本专业的实习和实践课程教学任务,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指导本专业实践教学与实训室、实训基地建设,负责学生实践与工作能力的培养,解决教学和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在综合实践、顶岗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中发挥关键作用,实现校企嵌入式合作。

三、团队建设指导思想

多媒体设计与制作专业的目标是培养适应多媒体设计与制作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审美修养,熟悉网站制作流程,具备媒体采集与制作、网站设计、制作与维护的基本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以网站设计与制作为核心能力,具有音视频编辑与制作、网络动画制作、手机网页制作等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多媒体制作专门人才。本团队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紧紧围绕多媒体行业的发展,树立“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意识,以先进高职教育理念和学院办学理念为指导思想,以多媒体专业建设为中心,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重点,以精品开放课程和优质教学资源建设为突破口,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方面发挥教学科研创新团队的优势与作用。

四、团队建设举措

要建设一支整体素质高、结构合理、业务过硬、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较强的“双师”型教学科研创新团队,满足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需求,根据岗位标准和课程标准要求确保教师发挥所长,保证教学团队的整体水平,主要建设举措有以下几个方面:

1.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对专任教师来说,采取“以老带新,老教师传帮带”的传统方式,在教师中提倡“自我登山”计划,让青年教师具备自我提升的意识。制定督导听课制度、教研室听课计划,保障每名青年教师每学期被听课不少于10课时,每周安排半天的教研活动,实现教学经验的交流、沟通、共享。每学期由团队带头人针对专业开展专业设计,骨干教师针对课程开展课程设计,青年教师针对教学单元开展单元设计。企业兼职教师具有很强的实践能力,但教学水平有待提高,因此,团队应重点对兼职教师开展教学培训,提高他们的教育教学水平。

2.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多媒体专业采用校企合作共建的方式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建有多家校内外实习基地,锻炼和提高教师队伍的专业实践技能。鼓励青年教师进行企业实践,每五年有两年时间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其中半年时间为专职实习,用于积累行业企业一线的实际工作经验。同时,安排教师定期深入校内外实习基地,指导学生的顶岗实习,进行辅导答疑和专业工作室建设。鼓励教师取得专业高级职业职称资格证书,副高级以上职称人才要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加入市以上行业(企业)协会。提高专业技能,增加企业对教师实践能力的评价内容。此外,团队通过“以赛促技”的形式,安排教师个人或带领学生团队参加国家、省级比赛。

3.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建设。团队以校企嵌入式合作为基础进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与实施,与多家企业深度合作,聘请在平面设计、网站开发等领域有丰富经验的专家组建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共同参与专业教学计划的制订和专业核心课程的开发。团队将企业的岗位标准、工作过程、工作内容转化为课程标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内容,将企业的评价和管理应用于学生的考核和管理,使校企合作与学生的专业培养相结合。

4.优化兼职教师结构。团队继续加大企业兼职教师比例,聘请行业企业的专业人才和技术能手担任兼职教师。兼职教师的行业企业工作年限至少为5年、具有中级以上的职业资格或能力水平。要发挥兼职教师特长,形成实践、实训、毕业设计、顶岗实习等技能课程由高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讲授的机制,实现校企合作共建团队模式。

5.提升团队的科研水平。团队有计划地选派教师去外地学习先进技术,进修学历、学位。建设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编写校企合作开发的校本教材,丰富网络教学资源,提升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鼓励教师创新教学方法,将先进的计算机技术运用于教学,培养教师创新教育的能力。组织教师申报各种科学研究课题,承担科研项目课题,论著,提升团队教师的科研能力,申请并完成多项省部级科研课题。通过教师进修、项目带动、经验交流等方式,提高团队的科研学术水平。

6.提高社会服务能力。发挥团队成员的专业特长和技术优势,借助校企共建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为社会开展专业岗位培训、继续教育培训、技能鉴定与考核、技术支持、项目制作等社会服务,提高技术服务层次和深度。分别安排团队成员作为企业技术特派员到企业进行技术指导,范围涉及影视制作、动漫、网站制作等企业,把先进的多媒体制作技术带到企业中,扩大团队的辐射范围,提高团队服务地方经济的能力。

7.保障条件。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制定了高端人才引进机制和青年培养计划,鼓励青年教师进修。在职称评定、岗位聘任方面,向教学团队成员倾斜,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此外,学院制定了《教师职称申报及考核办法》《教师职称分级聘任办法》《骨干教师管理办法》《专业带头人管理办法》《外聘兼职教师管理办法》《科研管理办法》《教师校外实习实践管理办法》等相关制度,为教学团队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根据团队的建设需要,为教学团队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使教师以饱满的热情和充足的精力投入教育教学改革中。

本团队将继续以多媒体专业建设为重点,以教学改革、课程建设、科研课题、技术服务为主要抓手,加大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力度;与行业和企业进行嵌入式合作,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聘请行业专家和企业技术能手加入团队,进一步优化团队专兼比例结构;选送中青年教师到高等学府、科研机构进修以提高科研学术水平,到职业教育发达国家和地区学习职业教育经验,到企业一线进行顶岗实习,增强专业技术实践经验;加强教学团队的教学水平、科研水平、创新能力的培养,注重团队建设成果凝练与积淀,促进团队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胡秀锦.关于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变革[J].职教论坛,2009(5).

[2]黄政艳.高职院校跨专业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的现状与思考[J].创新,2011(7).

[3]蒋满秀.科研创新团队的相关理论研究[J].湖南农机,2010(11).

[4]李佩禹,丁小丽.高职院校高水平教学和科研创新团队的构建研究[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2).

科研创新团队建设例7

关键词 北京体育大学科研中心 科研团队建设 集成创新 策略

一、集成创新对北京体育大学科研中心团队建设的重要性

集成创新强调人的主动行为和集成后的功能补偿性与适应进化性,其目的不是各种创新活动简单地相加,而是系统地集成,通过有效的机制和管理,形成一个有机的创新活动整体,相互促进,相互加强。其所具有的创造性、融合性以及系统性的特点能够优化资源配置并可达到集成放大的效应。北京体育大学是我国体育科研的一支重要生力军,体育科学研究中心则是本校发挥科技人才优势的重要基地。因此,整合北京体育大学科研中心的科技力量,既能为北京体育大学建设一流体育大学的总体发展战略目标提供依托,也能为中国体育科研团队的发展提供良性坐标。

二、北京体育大学科研中心团队建设的集成创新策略

(一)人才策略

人才是科研创新的主体,充分发挥人才资源在科研工作中的作用对科研创新团队的建设非常重要,应当把人才资源开发战略纳入整个科研团队建设发展战略之中[1]。

学科带头人应是整个科研团队的指挥家与领导者,他需要及时并准确的捕捉学术发展的动态与学科发展的未来走向。建议科研中心团队的学科带头人不断提升自我,把握学科前沿动态,不断加强自身的影响力与决策力,注重把握着整个团队的方向与命脉,建设更具凝聚力与竞争力的优秀科研团队。

科研中心团队对于跨学科人才的集聚也非常重要。体育现象的复杂性决定了跨学科研究的必要性,它有利于学术思想的交流与融合,也有利于整合多学科力量解决体育中面临的重大问题。中心应着力建立起一种有效的组织形式汇聚体育行业中各方面的人才,应以科研任务为中心,根据问题的需要从不同的学院、系吸引不同的研究人员加入,实现跨学科资源的最有效配置。

(一)动力构建策略

科研创新必须具备内部动力,源自团队内部的创新氛围和团队凝聚力是一个科研创新团队的灵魂。作为科研中心团队的领导者应引导科研人员认识到科研的必要性与重要性,使其端正科研动机,摒弃功利性目的。其次注重保护团队成员创新的积极性,鼓励其开拓思维勇于创新并大胆表述,力求为科研人员的创新思路提供一个宽松且自由的舞台。加强团队凝聚力,在合作中不断探索本团队的核心价值观,形成团队精神。最后,科研中心团队需要建立一个明确且与时俱进的科研目标,这一目标不仅要兼具挑战性与可达成性,更要具有创新性与前瞻性,在调查中发现,使每一位科研人员都清楚并认可本团队的科研目标的价值非常重要。

(三)工作机制策略

1.自主学习机制

具有自主学习机制的组织,擅长不断创造、吸收和传播普及新知识、新观念和新方法,并能据此进行创新应用,及时调整行为,按照新的要求行事并善于捕捉信息,适应变化,不断培养并形成核心能力[2]。在快速变化的现今社会,个人的学习速度和能力已经成为一种竞争优势。科研创新团队应该成为自主学习型组织,团队中的每一位成员都不断地汲取新知识与新观念,以作为集成创新的源泉。科研中心团队可以通过内部培训、选派交流、研讨会、讲座等方式创造自主学习条件、培养自主学习意识、并逐步建立自主学习机制。

2.良好的沟通机制

集成创新强调资源的整合与重组,协调力与沟通力将在一个高绩效的创新科研团队中发挥支柱作用。团队要定期举行会议,成员之间可以面对面交流科研工作中的心得与体会,通过信息的沟通使团队成员及时更新并完善科研内容与方法,也使团队成员获得情感交流的机会,加强团队凝聚力。网络平台的构建尤为重要,运用聊天社区、电子邮件等方式较普通的会议来说更具备及时性与前瞻性。

3.建立健全激励机制

科研中心团队激励机制的建立需要考虑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两方面。

物质激励方面,建立健全科研人员业绩测评体系,对每个科研人员的科研能力与科研成果进行客观评价。现阶段科研中心需要形成一套客观与公平的绩效考评体系,以团队科研人员的实际工作能力与科研成果作为参照,定性定量的考量科研人员,以考评结果为基础来决定该科研人员的报酬及福利水平。压力激励机制。作为科研中心团队的学科带头人,要适当安排团队完成具有挑战性、多样性的科研任务,使团队成员在适当压力状态下完成任务时获得愉和自我成就感。

科研创新团队建设例8

当今社会。知识已经被视为取代实物资本成为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国际竞争力的最重要因素。科研创新团队作为一种新型的高校科研机构――社会知识产生的又一重要源泉,面对社会中浩如烟海的知识、机构内部大量积累的知识以及不断产生的新知识。如何对这些知识进行高效管理。促使知识共享和知识的运用。提高组织的创新能力,这既是知识管理的出发点,也是团队建设的根本目的。正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因此笔者认为知识管理应在高校科研管理的新形势下呼之欲出。并引发广大科技工作者对科研创新团队建设的思考。

知识管理之“石”与科研创新团队之“玉”科研创新团队的含义

在科学领域,学科分支总数已从20世纪前期的600多门发展到今天的6000多门,21世纪还将有大量新学科、新领域接踵而至。科学发展将在更大程度上依赖多学科、大跨度、深层次的学科间交叉渗透高度融合,整体化趋势日益明显,“单兵作战”和“散兵游勇”的研究方式都将难以取得重大进展。科学研究以团队形式出现,已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科研组织的一种基本形式。

科研创新团队(以下简称团队)是一个特殊的科研群体,按照群体理论它属于组合型混合科研群体。组合科研群体是按管理部门科学研究的需要组合形成的科研群体;混合群体是指不同学科领域(跨学科)、不同层次学术水平的人的组合。科研创新团队是以学术问题为纽带,立足学科前沿,围绕国家各类重大科研项目和科学难题。开展科学研究的核心队伍。其主要任务是知识创新,其骨干研究成员是根据一定的研究目标和科研任务,由来自不同领域以及同领域不同层次的研究人员组成的核心突出、分工具体、目标明确、精诚团结、勇攀高峰的科研团队。创新团队有以下特征:(1)团队成员相互依靠。共同发展;(2)组织内外自由交流,积极合作;(3)具有共同的研究和发展目标;(4)有一定的组织结构和共同制定的规范。

知识管理概念的引入

知识管理的传统由来已久。对知识管理内涵的界定却众说纷纭。美国德尔福集团创始人之一卡尔・费拉保罗认为:“知识管理就是运用集体的智慧提高应变和创新能力。是为组织实现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共享提供的新途径。”奎达斯将知识管理看作是:“一个管理各种知识的连续过程,以满足现在和将来出现的各种需要,确定和探索现有和获得的知识资产,开发新的机会。”阿比克将知识管理活动定义为:“对组织知识的识别、获取、开发、分解、使用和存储。”我国有学者认为。知识管理是指为了增强组织的绩效而创造、获取和使用知识的过程;还有人认为,知识管理就是人们对知识资源进行系统、有效的管理,以期实现知识的共享、创新和增值。

鉴于以上对科研创新团队的定义及其特征的分析以及对知识管理内涵的理解。我们可以得出知识管理与团队建设的目标都是为了提高组织的创新能力,而知识创新是两者共同的任务。知识管理始终贯穿于科研创新团队建设与发展的内涵之中。

随着信息技术的普遍应用,传统科研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革。知识资源的占有、配置、开发和利用的程度与速度,将成为占领国内和国际的科技与经济制高点的关键因素,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支撑与基本保障。施乐、微软、惠普、西门子等国际知名企业中知识管理的成功应用证明了进行知识管理,实现知识共享,可以提高单位的竞争力。将知识管理引入科研创新团队,将团队现有的知识进行开发利用和共享,可以有效地推动科研团队创新能力的发展,增强核心竞争力。

从知识的分类与转化看团队的科研创新

科研创新是科研团队的生命力,是参与科技竞争,推动科技进步的动力源泉。科研创新实质上是一种知识再生产、创造新知识的活动。我国学者何传启曾在其《知识创新一竞争新焦点》一书中指出:“知识创新是为了经济和社会利益获取或创造新知识的过程,只是创新出现在知识的生产、传播和应用的全过程中。”知识管理就是对知识的获取、使用、加工、创造等系列过程进行管理从而提高组织绩效和组织创新。

科研团队知识的分类

知识作为管理的对象是科研团队最重要的资源要素。它不独立存在而是附属于组织内的各个成员成为团队的一种智力资本,按照不同类型、特征主要可以分为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

科研团队的显性知识

显性知识。能够通过书面和系统化的语言清楚表述出来,接受者或学习者能够通过这种表述而获得该知识,具有“外显”特性。这种知识易于整理和存储,可以通过文件、图像或其他具体的形式来传播。如知识产权、科研成果、研究数据等都属于显性知识。

科研团队的隐性知识

隐性知识。则很难被清楚地表述出来,或者即使表述了也很难被学习者或接受者直接获得,具有“内隐”特性。这种知识深藏于人的行动、工作步骤、习惯、思路之中,是难以言明和模仿、尚未编码化的知识,它集中存储在个人的脑海里,是个人经验的积累。它的获得只能依赖于亲身的体验、直觉和洞察力。难以表达、难以言传、难以共享的科学研究的创造性才能、卓越的分析和推理能力、特殊的工作技巧等都属于隐性知识。

随着知识管理思想的发展和应用的日益广泛,知识管理实践操作中隐性知识的概念也在不断扩展和更新。而且不同类型单位的隐性知识范围也各有不同。对于科研创新团队来说,隐性知识是指那些存在于科研人员头脑中的默会动态隐性知识,以个人或者项目组的项目申请书、任务书、合同书、未发表的研究报告等保密材料形式存在的静态隐性知识。以及隐含于整个科研项目管理过程中的,没有经过挖掘和整理的其他“非逻辑化知识”。具体包括:

(1)工作方案知识

主要包括由单位中层管理部门制定并推动实施的科研管理人员财物计划、组合、调配方案和方法等。具体主要是指科研人员的头脑知识体现的项目合同书和任务书。虽然这些知识已经通过语言、文字、图表和公式表现出来,却由于受到个人知识产权保护的限制,这些凝练在合同书、任务书和研究报告中的学术思想虽然已经被表达出来,但是仍然不能实现社会共享,只是在研究人员个人或者项目组小范围内拥有。对项目组以外的研究人员来说。是隐性知识,也具有个体性和相对隐性的特征。

(2)个人头脑知识

团队内的科研人员在长期科研实践中,培养和练就了剖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独特研究思路,主要包括研究技术路线、方法,分析问题的角度等。这些隐性知识具有默会性、个体性和非理性的特征。

(3)情景灵感知识

科研活动主要是一个思想积累的过程,同时也有偶然性思想火花的进发。这些创新思想并没有系统化和模式化,很多时候只是在头脑中一闪而过,如果不及时捕捉到和固定下来,这些知识就会很快被人遗忘。这些隐性知识具有情景性和偶然性的特征。

知识的转化与共享

日本学者野中郁次郎和竹内广隆提出了“螺旋形创新”模型,模型明确区分了知识最主要的两种分类: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同时指出知识创造的关键在于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转化与应用并得出两类知识相互转化的四种模式:群化(SOCll alIztio)、外化(Externallzation)、融合(Combination)和内化(Internalization)等四个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相互转换过程。

群化

从隐性知识到隐性知识。科研团队可以通过培养研究生、自愿组合项目组、建设高效科研团队、开展内部知识论坛讨论等形式,促进个体科研人员之间交换学术思想,扩大个体隐性知识的辐射范围,实现隐性知识的“群化”共享。

外化

从隐性知识到显性知识。存在于团队科研人员头脑中的“个人头脑知识”和“情景偶然知识”,可以通过发现、挖掘、引出和沉淀等手段来实现显性化。“发现”和“挖掘”,就是把在科研人员头脑中的学术思想、研究体会、研究方法和科研运行管理规律通过报告、总结等文字形式表现出来;“引出”就是把科研人员头脑中的思想火花通过学术会议、现场报告等形式。及时记录下来,并整理、“沉淀”为可读、可见、可听的显性知识。

对于以科研项目申请书、合同书、任务书、结题报告、验收材料等形式存在的静态隐性知识可以通过文档管理、建立知识库等方式,扩大共享范围,实现显性转化。

融合

从显性知识到显性知识。通过应用分布式文档管理、内容管理、数据仓库等现代信息技术将团队内科研人员的学术思想、申请书、合同书、已完成的科研成果等零碎的显性知识进行分类、重组,相互整合。进一步完善,形成新的系统化的显性知识,推动个人知识上升为组织知识,为更多人共享和创造组织价值。

内化

从显性知识到隐性知识。它是一个将显性知识形象化和具体化并转化为个人隐性知识的过程。组织内的科研人员通过接受系统化的显性知识,并结合外部环境因素将其应用到工作中去,创造出新的隐性知识。团体工作、工作中培训、电子社区、E-leaminq系统等都是实现显性知识隐性化的有效手段。

依据“螺旋形创新”模型理论,在知识创造过程中。首先,社会化过程使团队内科研成员在隐性知识方面形成默契其次,通过外化过程按照创新目的形成概念,达成共识;再次。通过组合过程使知识更加丰富与系统化;最后通过内化过程使组织内科研人员的知识和能力有所深化和提高,以实现创造新的知识。这是一个从个人知识到组织知识再到个人知识的螺旋式上升过程。知识螺旋随着个体知识的组织化而不断增大。严格地来说,一个组织不能自发地创造知识。知识是由个体产生的。没有个体,组织就不能创造知识。个人的隐性知识是组织内部知识创新的基础,组织的职能就是为创造性的个人提供支持,提供条件。使得基于个人的隐性知识流动起来,这种流动的隐性知识通过四种知识的转化模式在组织内部得以增强。知识的创造乃至科研团队的学术创新就是在这四种转化过程的相互作用与螺旋式上升中产生的。

在知识转化过程中,最重要的是从隐性知识到显性知识和从显性知识到隐性知识的转化两个环节。前一个环节注重知识提炼,后一个环节注重知识共享和利用。其中,隐性知识外化为显性知识是最困难的一个环节。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转化中的障碍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知识垄断;二是缺乏信用体系;三是文化中的利已主义。目前大多数高校的科研团队还是以“师徒合伙”、“夫妻开店”类的小型组织为常见。因为技术力量薄弱,后续研究常常力不从心。往往科研项目通过鉴定、申请专利、等形式拿到成果后。主要是作为晋升职称的资本,大多结局都是束之高阁。在高校,很多研究成果处于国际领先的项目最后都不了了之,这里有体制问题、经费投入问题,但怕技术泄密,不愿由其他工程技术人员参与后期工作、建立新的科研团队,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他们紧紧抓住自己的技术核心,再花大力气去钻研自己所不熟悉的后处理、大生产技术领域,结果浪费时间,失去机遇。因此,建立一套组织知识共享的激励机制使组织成员乐于创新知识、共享知识和应用知识,形成知识共享的良性循环,也是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的关键。

引入学习型组织的理念,建设学习型科研创新团队

当今,世界科学领域的学科不断发展和涌现,全球化进程和知识的老化速度正在不断加快。高校科研创新团队要在激烈的科技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成为一支具有较强凝聚力和学习能力的学习型团队。事实上,一些研究实力强、成果多、注重组织文化建设的科研团队都带有学习型组织的特征。有意识地引导、建设学习型科研团队,可以使高校科研团队更加健康地成长,也可以使高校科技创新工作后劲十足。

学习型组织是一个能熟练地创造、获取和传递知识的组织管理模式。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学习型组织理论创始人彼得・圣吉认为:“所谓学习型组织,就是充分发挥每个成员创造性的能力,努力形成一种弥漫于群体与组织之间的学习气氛,凭借着学习,个体价值得到体现,组织绩效得以大幅度提高。”他同时提出了构建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炼,即努力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促进团队学习和运用系统思考。

转变思想观念,改善心智模式,化解组织智障

所谓心智模式,简单地说就是我们每个人理解和看待周围世界的思维模式,这种模式可以使我们迅速处理一些经验性的问题,同时也会影响我们如何认知世界以及采取何种行动的许多假设、成见或印象。有什么样的心智模式,就会产生什么样的行为,因此要采取正确的行动就有必要改善心智模式。改善心智模式就是团队成员要把镜子对准自己,善于

审视自己的内心世界,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开诚布公地与别人探讨问题并以宽容的心态容纳别人,在意见交流过程中激发团队的智慧。这就要求在学科带头人、科研团队领导人的选择和培养上不仅要注重其专业水平,也要重视其管理水平。团队领导应以尊重、沟通的态度汇集、协调成员的意见,并鼓励成员敞开心扉地接纳不同意见。

学习型组织与传统的科研组织有相当大的差异。传统的科研组织认为“勤能补拙”、“科学有险阻,苦战能过关”,只要坚持不懈,就能获得胜利。但是学习型组织认为,在条件恶劣的情境下。必须改变心智模式,把自己的特性和环境的特点紧密结合起来,才能扭转局势,赢得胜利。另外,面对重大挑战。采取团队合作的方式比单独作战更易取得成功。引入学习型组织的概念,首先应接受这一理念,改善心智模式。逐渐化解科研组织的种种智障,使科研团队建设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建立团队共同愿景,提高组织凝聚力,实现组织和个人的自我超越

“共同愿景”是组织的凝聚力所在。团队有了衷心渴望实现的目标,组织成员就会努力地学习和追求卓越,这种追求不是基于外在压力,而是他们的内在愿望。一个缺少共同目标、价值观与使命的组织必定难成大器。团队学习应先研讨五项修炼理论的修炼方法,使每一个成员都具备学习型组织成员应有的基本理念,让成员提出个人的愿景,协调院系学科建设、科研、教学等方面的总体目标,凝聚为组织的共同愿景。事实上,一个学校的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都是在每个科研团队成员完成具体工作业绩基础上建立的,从某种意义上说,科研团队是最容易形成共同愿景的团队。但是,许多领导者很少尝试将个人的愿景转化为鼓舞组织前进的共同愿景,这就是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产生冲突的根本所在。

学习型组织的真谛在于:学习一方面是为了保证团队的生存,使科研组织具备不断改进的能力,提高团队的竞争力;另一方面学习更是为了实现个人与工作的真正融合,使人们在工作中活出生命的意义。组织领导应提供不断的刺激与学习机会,逐步完善激励机制,使组织始终保持向上的活力,鼓励成员在科学研究中不断创造和自我超越。其中,容忍错误与失误非常重要。我国现行的科研体制对失败包容得还不够,这也是我国科研项目总是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的原因之一。科研管理部门不仅要监督完成规定的合同任务,更应鼓励他们对自己所承担的课题提出新的研究方案,并对一些突发奇想的课题有选择地资助,帮助他们实现内心深处最想实现的愿望。凡此种种可以使科研团队逐渐形成良性的学习氛围,建立起学习型团队的精神基础即“自我超越”。

培养团队成员系统性思考的能力,促进团队学习

科研创新团队建设例9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2-0005-02

科技创新在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尤其是进入信息化时代以来,新技术的发明、新工艺的创造、新材料的发现、新理论的突破等各个领域的科技创新已成为国家持续发展的源动力,建造创新型社会便是对创新的最高要求。作为即将参与国家建设的生力军,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已成为国家之需、民族之需和时代之需。努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造就一代适应未来挑战的高素质人才,已经成为新世纪尽快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要求[1]。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及素质教育的全面开展,重点实验室建设在促进人才培养方面发挥着越来越积极的作用[2],尤其是作为国家“985”、“211”工程支持建设的科研平台及重点实验室更显示出优势地位。除了承担国家部级科研攻关项目外,高校科研平台及其重点实验室已经成为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基地[3],正在锻炼大学生积极从事科学研究的素质,这对于国家创新型后备人才的培养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高校科研平台在促进建设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中的优势

高校普通教学实验室的主要职能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对一些抽象理论知识形成感性认识,是一个学科教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而科研平台则有机会为学生提供一个完整的科研培训,为部分具有创新能力的拔尖人才脱颖而出创造环境,其功能不像普通教学实验室一样面向所有学生,而是为部分具备科研潜力的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从而创建一批大学生创新团队,为将来的研究生教育预备人才。

与普通教学实验室相比,高校科研平台存在明显优势:①科研平台硬件配置齐全。完善的硬件条件能够充分满足科学研究的需求,同时这些仪器往往有专业人员负责培训和维护,为学生使用提供方便。②配套资金支持。大学生进入科研平台进行研究工作,除需要申请学校或国家的特殊项目支持外,往往还需要借助实验室的配套资金支持。如果没有高校科研平台的配套资金支持,而仅仅依靠大学生创新项目的有限资金,可能会出现实验经费不足的状况,这对一个科学问题的圆满完成不甚理想。大学生申请的研究课题一般与科研平台承担的国家课题密切相关,科研平台可以为这些创新团队准备相关前期实验,使得大学生可以直接进入课题研究,既节省了时间又科学地利用了资金。③有专门的科研小组指导实验设计。一个科研平台中往往有一个或几个团队在维持正常运转。固定的科研人员一般包括教授、副教授、实验师、博士生、硕士生等人群。大学生在开展课题研究时,会有专门的科研小组指导其查阅资料、实验设计、开展实验及数据分析,避免少走弯路,同时也保证了科研项目的顺利结题。④实验室文化熏陶。与普通教学实验室不同,由于每天都有固定的科研人员在实验室工作,科研平台内有着独特的实验室文化和研究氛围,这对大学生来说是一个很好的熏陶。譬如,一般情况下一个实验室每周都会有一次研究生班讨论和学生汇报,经常参与这样的学术活动,能够让大学生提前感受到科学研究的学术气氛,为将来的科研工作做好心理准备。由于具备这些独特的优势,高校科研平台能够迅速地培养一批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提高大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同时为本学科的健康可持续性发展储备人才。

二、依托高校科研平台促进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的成效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科研平台自实验室建立以来,先后承担国家863项目、国家自然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转基因专项等国家、省部级重点科研攻关项目200余项,主要从事动物遗传育种、动物分子生物技术及其应用等方向的研究,为国家解决了一系列科研难题,同时培养了一大批本领域的专业人才,已经成为动物遗传育种领域的科研和教学基地。本科研平台在完成承担的科研任务的同时,也为大学生的科技创新项目提供了很好的研究平台。自2012年以来,先后承接了大学生挑战杯实验、大学生创新性实验等一系列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共计110项,总经费达70.6万元,具体见表1。

参与科研项目的这些大学生绝大部分已经继续攻读研究生,还有部分学生出国深造,这些学生必将成为本领域的科研贡献者,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响应了国家建设创新型社会的号召。他们的这些成绩离不开其本科时参与的科研启蒙训练,其在重点实验室所受的科研训练是他们科研工作的起点。

三、优化科研平台管理,辅助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的建立

大学生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培养与增强民族自主创新能力有着深远的社会意义。优化高校科研平台管理使之成为大学生的创新实验室,组织课余有精力、有能力、对科研感兴趣的学生,有计划地参与到重点实验室的科研工作中,开展学科前沿的科学研究工作,这是培养大学生创新思维和科研能力的重要渠道[4]。为此,在高校科研平台管理上需要做到如下几点:①加强科研实验室的开放程度。科技创新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已经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一项重要内容[5],开放科研平台既可以给学生提供创新条件、创新环境、创新氛围和创新平台,还是渗透创新教育的最好课堂、最快捷方式[4]。一方面组织专门的科研辅导小组对在实验室开展研究的大学生创新团队给予技术指导,另一方面鼓励其他的大学生依据本实验的具体情况申请学校、省级或部级的大学生创新项目,使更多的学生能够参与到科研工作中来,享受到科研的魅力并切实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②优化高校科研平台管理以便于大学生参与科研。在制度上对大学生参与科研给予充分的重视,加强科技创新实验室建设,也是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具体途径。与研究生相比,大学生参与科研有一些不同,这需要优化实验室管理以适应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具体情况。首先,大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相对匮乏并缺乏相应的专业技能培训,所以大学生在独立开展实验的前期需要有专门人员指导其科研并全程培训,充分发挥科研实验室“传帮带”的优势,让研究生对大学生实现一对一的负责制,可以帮助大学生迅速进入科研状态,少走弯路。另外,大学生由于还有繁重的课程任务,其科研时间主要集中在周末和假期,需要协调实验室仪器使用情况和实验教师的工作时间,给大学生科研创造充分的条件。

四、结语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施创新教育是高等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强弱是衡量高等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而高校实验室对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大学生有着极其重要且不可替代的作用。依托高校科研平台促进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的建立,对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本学科培养科研接班人具有重要的作用。作为高等学校,可以进一步优化科研平台管理,以增强其在大学生创新教育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范凤娟.浅谈当代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J].科技信息,2010,(10):81,84.

[2]赵晶波.高校重点实验室的功能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29):39.

科研创新团队建设例10

Research on sci-tech team construction of innovation ability training for the electromechanical students

Wang Yulin, Zhu Huiling, Yuan Fengwei, Jiang Yan, Xie Jing

University of South China, Hengyang, 421001, China

Abstract: Higher education should attach importance to training students' innovation ability, practice ability and the spirit in team cooperation. It is much more important to electromechanical students of the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In this paper, the sci-tech team construction which is for the mode of students training was discussed, then analysed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sci-tech team training mode, proposed the mentalities of sci-tech team construction and given a feasible method of sci-tech team construction.

Key words: electromechanical; innovation; sci-tech team; construction

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是我国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缩小与世界发达国家差距的关键因素。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不仅取决于人才的数量和结构,更取决于人才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21世纪作为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不断要求提高国民素质和加快各类专门人才培养,尤其需要具有创造和开拓新思想、新成果、新领域并对社会能够发挥重要作用的创新人才。当前我国经济、科学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比较落后,为彻底改变这一状况,我国各行各业都在积极深化改革,具有锐意改革、不断创新的创造型人才。

机电专业作为一个应用型人才培养专业,大多数学生毕业后直接走上工作岗位,社会岗位要求毕业生具备一定的研究能力、创造和创新能力,以便能够迅速适应各种工作岗位的需要,完成岗位的任务。这就要求本科生在校期间参与到科技团队当中,进行一定的科研、团队协作训练,以适应社会对人才创新能力的要求。

1 科技团队培养方式发展现状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创新素质已成为大学生第一素质,创新能力已成为大学生的首要能力。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学的本科生研究计划(URDP)和浙江大学的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认为引导本科生积极参加科研活动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组建大学生科技团队,建立大学生参与科研的机制是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任务之一,这对当今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1]。

如何建设大学生创新科技团队,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创新精神以及创新能力,是目前国内外高校学生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国内外大学都在不断地进行探索。我国学者也对创新团队建设作了大量的研究,曹小华等提出以制度为导向的课外创新团队组织形式,建立开放型创新实验室和稳定的校外实践基地以及加强实践环节的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团队培养模式[2];蒋永荣等以教师科研项目和学生独立科研立项为依托,建立导师指导下的本科生科研创新团队模式,研究与实践表明该模式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3]。

进入21世纪以来,许多高校对创新素质教育进行了大胆和有益的尝试,如开展科技作品竞赛活动,设立课外科研班,建立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常设机构和科研基金,制订假期大学生科学研究计划等,为我校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一些可以借鉴的成功经验。然而,由于历史原因,我校机电专业与其他工科专业相比,学生的科技活动参与率较低。科技团队建设没有完整成熟的培养模式,没有形成大多数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规模和团队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机制,创新活动参与率低,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总体水平大打折扣。为了改变这种被动局面,我们有必要借鉴国内外大学的成功经验[4],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和机电专业的办学特点,研究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科技团队建设模式和方法,以培养机电专业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并为其他相关专业的科技团队建设提供参考。

2 科技团队建设的思路

(1)构建一种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同步发展的大学生可持续发展创新能力培养团队建设模式。

(2)设计一种分层次培养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由不同创新能力层次的学生组成一个创新团队,在科技活动中本着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注重创新的原则,对学生进行“入门―提高―竞赛―科研”的创新能力培养。

(3)建立有学生参与的教研活动形式,并使之制度化。在教研过程中,有计划地组织有学生代表参加的教研活动,采纳学生提出的合理要求和正确建议,及时调整实验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以提高教研的实效性。

3 促进科技团队建设的方法

3.1 保证科技团队建设的可持续性

目前的大学生创新团队,大多是在申报科技课题时临时成立的,而且这些团队从组建到学生毕业,是一种独立运行的模式,不能充分调动团队之外学生的创新积极性[5]。部分学生申报科技课题是凭一时的热情,把科技项目当做一项具体的活动而不是当做自己创新能力培养的一个机会,课题申报前没有这方面的知识积累,申报后也缺乏长期从事创新活动的耐心,使科技创新活动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有些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这种方式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然而这种方式属于精英式创新人才培养,受益的只是创新团队内部的学生,对同年级学生和其他年级学生影响不大。通过对机电专业学生的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都有参与创新活动的渴望,由于他们的知识结构与水平有限,缺乏科技创新的思维与意识,认为参加创新活动很耽误时间,有可能因此挂科,影响学业,没有正确地认识到参与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另外,教师在研的课题数量和针对学生的科技活动数量有限,只能让少部分学生参与研究。

为了提高机电专业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保证科技团队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我们通过一系列的调研与研究,决定成立一个科技协会,以协会的方式组织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在学院的大力支持下,协会有了开展活动的房间与一些常用仪器设备(包括计算机、科技创新制作必要的原材料等)。协会由各年级中积极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活跃分子组成,这些成员除上课及日常生活之外,长期在协会学习。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发现,这样一个固定的场所对开展科技活动以及内部的相互交流十分有效。协会的日常管理工作由专业教师负责,指导教师负责开展专题知识讲座,指导学生科研课题申报与实施,带领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指导学生进行创新设计,组织和指导学生参加各类竞赛等;具体活动则由科协主席负责执行,协会负责主题科技活动的开展,包括电子设计知识讲座、电子设计制作、机械创新设计、三维设计以及机电一体化设计以及参加学校组织的机电相关类学术报告等。

协会采用“传、帮、带”的模式培养学生。首先由指导教师通过各种途径指导协会成员进行创新设计,培养协会成员的创新能力,发展壮大协会;其次由协会高年级学生帮助指导低年级学生,带动协会的纵向发展;最终通过协会成员辐射到整个专业的学生,形成传动链,创建实现整个专业学生热爱创新这一良好局面,而且保证整个科技团队的延续性。

因此,以科技协会的形式组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科技团队,可以利用有限的科技项目对绝大多数学生进行创新能力培养,充分发挥团队的作用,使具有一定经验的高年级学生引导低年级学生,形成“入门―提高―竞赛―科研”的创新能力培养模式。

3.2 充分发挥指导教师的作用

专业教师的参与和指导是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得以发展的保障。虽然科技活动的参与主体是学生,但是这项活动的开展离不开教师的认真指导。实际上这也是教师教书育人工作的一种拓展,教师应发挥积极作用。然而就目前情况来看,指导教师在学生的科技活动中表现为两种趋势:一种是指导教师积极性不高,对学生科技创新作用不大,有些学生虽然有想法,但是受知识水平、客观条件所限无法实现;另一种是指导教师在科技活动中指导过多,主要的研究工作均由指导教师承担,导致学生在活动中只是承担一些简单的体力劳动。这些都不能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在科技活动中得到有效的培养。

因此,要充分发挥指导教师在创新团队中的引领作用。首先,学校要形成政策支持,对指导大学生创新活动的教师进行绩效奖励,对长期在一线指导学生的教师提供一定的课时补助,评职称时给予相应的政策照顾,对创新比赛获奖学生的指导教师予以物质奖励等,以此来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其次,教师在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中要善于放手让学生去承担科研课题。在团队中教师主要起团队管理、项目方案决策的作用,而具体任务则可以进行分解,让学生分层次地去完成。本科生科研团队往往由不同年级、不同层次的学生组成,形成了创新实践梯队,导师重点带大四或能力较强的学生。

3.3 建立完善的团队约束与激励机制

在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影响因素中,除学校已有的教学与科研条件外,指导教师和学生是影响创新能力培养效果的两个主要主观因素。因此,需要建立一个有效的约束与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教师与学生的积极性,防止学生对科技课题“三分钟热情”现象的出现,鼓励渴望参加科技创新活动而又认为自己能力不够的学生积极参与进来。

首先,要制定《大学生科技创新管理条例》《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项目管理办法》《大学生科技创新指导教师工作管理条例》等一系列大学生科技创新管理文件,为大学生科研工作有效开展奠定政策基础。(1)将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纳入实践教学体系,激发并维持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的热情。从大学一年级开始,对学生边上基础文化课,边进行实验实习训练,到大学二年级时,要求每位学生参加相应的课外科技创新团队,并明确科技创新活动的学分。(2)为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设立大学生科研专项基金,学生以创新团队为单位申请科研经费;科研主管部门组织专家评审,并负责经费的管理。创新团队也可以参与教师研究课题的研究活动。(3)使用政策手段,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制定并完善科技创新评估制度,引导教师将科学研究中产出的成果充实到教学、实验实习和科技创新实践中,使大学生对新的知识产生兴趣进而激发探索精神,从而达到循序渐进地培养与启发学生创新思维的目的。

其次,对大学生科技团队的管理主要是把工作做细,进一步激发团队成员以更大的热情投入科研和创新。(1)指导教师要严格要求学生,记录学生参与科研活动情况,按学校科技创新学分制度计入相应学分,并载入学生档案;(2)鼓励科技创新团队成员共同完成阶段性成果报告,并整理成,以获得更多学分;(3)学生可以将所承担的科研子课题作为毕业设计(或论文)课题完成,直至毕业,将大四阶段的短期毕业设计(或论文)扩展成大学期间的全程毕业设计(或论文)训练,不仅充分保证了毕业设计(或论文)的质量,而且为大四考研和求职留有充足的时间。

4 结束语

建立科技创新团队是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通过本项目的研究,在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指导下,以我校现有的实践教学体系为依托,建设适合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完善的科技创新团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促进学生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为学生适应社会、服务社会、成就事业提供知识和技能保证,同时为推动我校新形势下机电专业以及相关专业的教学改革积累有益经验。

参考文献

[1] 肖亮,韦志辉,吴慧中.本科毕业设计创新团队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理工高教研究,2005,24(6):93-94.

[2] 曹小华,吴青,李文锋.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团队培养模式探讨[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7,23(3):22-24.

科研创新团队建设例11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Countermeasures Analysis of University Innovation

Management of Scientific Research Team

CAO Yue

(Depart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Xi '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Xi 'an, Shaanxi 710054)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dominant characteristics of the university scientific research innovation team and the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pen, the comprehensive elaborated the necessity of creating innovative research team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university innovation team is the backbone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even the whole coun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and reserve, its construction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has a very significant role in promoting, and put forward the methods and countermeasures 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university scientific research innovation team.

Key words university; innovation team; countermeasure

1 建设高校科研创新团队的必要性

高等学校是我国高新技术创新和发展的关键力量,同时也是很多新原理的诞生地,由于高校科研创新团队的不断发展其在科学领域中的创新性研究工作,已经成功填补了国内科研成果的许多空白,因此也更加受到国家的重视,更加有利于其发展。①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不断进步,很多高校凭借其创新团队的力量,从国家战略高技术研究、重大科技计划和重大科学问题等方面出发,已经总结出了很多国家高端乃至世界高端的科学研究方向,这就使更多的研究项目进入到世界核心前瞻性技术与世界重大尖端项目的顶尖行列。②同时在科技创新活动中,高校的科研创新团队是一个新生的优秀合作研究组织,它发挥的作用也日渐明显且越来越强大,因此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已经发展成为了国家科技创新的核心力量。所以高校科研创新团队的建设是势在必行的,而且也必须要重点发展,使之在科学发展的巨浪之下愈加强大,不断推出新的科学研究成果,推动科学的发展与进步,从而也使我们的国家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强大。高校创建科研创新团队有以下三方面优势:第一,高校学科门类众多;第二,高校具有开展科技创新的物质基础和优秀的人才资源;第三,高校中的科学研究的类别也相对齐全;第四高校的建设高水平创新团队已经在高校当中形成了广泛的共识。因此,为科研创新团队创造有利于其发展的环境并打造新一批有利于社会发展的科研创新精英,对提升高校各学科发展水平,促进学科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2 科研创新团队的显性特征及其未来发展趋势

2.1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的显性特征

科研创新团队不同于其他的任何团队,其一定要有鲜明的研究方向和高标准目标,科研创新团队的成员不仅要拥有大量的知识和能力,此外团队成员的知识、技能必须可以达到优势互补,这样才能利于团队的发展,并且在高校创新团队中必须可以充分发扬学术民主,这样才有利于团队的和谐发展,而且科研创新团队必须要有一个独具眼光和很强协调能力的领导,这样才可以很好地领导团队和谐、有序、高效运作,使团队不断发展与进步,此外科研创新团队必须是一个不断创造重大科技成果的团队。

2.2 科研创新团队的未来发展趋势

首先,伴随高科技时代的到来以及学科的不断交叉融合,科研创新团队的发展日益呈现出多学科综合交融,且这种学科交融的程度不断加深,于是更多的高度综合性课题渐渐出现;③其次,在飞速发展的科技时代,科研创新团队的主要科研方式就是大规模集团式合作,体现在开放式、规模扩大化,所以科研创新团队的开放式发展及其规模的不断扩大将更有利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第三,科研创新团队的国际化趋势日益显著,因为团队中不断引进外来优秀人才,及时了解国外科技发展信息,使科技发展紧跟国际步伐;第四,更加注重团队的动态组合、松散组合,不断加强团队的文(下转第45页)(上接第22页)化建设。在科研创新团队的发展中越来越重视团队的平台建设和文化建设,这样有利于团队的稳定发展和团队的素质提升。

3 加强高校创新团队建设的措施

3.1 尊重创新团队

加强高校创新团队建设的措施,首先要充分重视和关注高校科研创新团队,为其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这就需要高校领导重视创新团队的建设,把建设科研创新团队放在首要位置,成立创新团队建设领导小组,做好创新团队建设规划,提高科研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3.2 不断制定和调整创新政策

不断制定和调整政策,更好地指引团队的发展及壮大。团队的组织建设至关重要,团队组织架构方面,④一般是由中青年博士、教授及副教授组成团队的核心部分,然后以中青年硕士、讲师为预备部分,最后再以研究生组成研究人员。高校要在基层学术组织的框架内,加强科研创新团队建设。高校创新团队都是由院士级的高水平人才作为团队的首席专家,首席专家要对本学科方向有创新性和战略性,带领团队与国际水平接轨甚至赶超国际水平。

3.3 为科技创新建设新的平台

不断为科技创新建设新的平台,将自主研发和借鉴引进相结合,同时也要适应国民经济建设的需要,不断推动高校在学科的学术水平、科研能力及工程应用能力,从而可以更好地满足国家的需求。此外还要不断地进行优秀人才的引进,这样可以在第一时间获取国外信息,再通过互相学习,使自身的能力不断提高,这样才能更好地与国际科研接轨。

3.4 强化高校创新团队的聘岗和考核

强化高校创新团队的聘岗和考核,可以更好地为团队自主创新提供有利的条件。采取聘岗和考核的方式能有效地对创新成果显著、发展潜力大、创新氛围好的创新团队给予更好的支持。

3.5 制定合理规章制度和管理方法

在加强高校创新团队建设的过程中,高校必须要制定一系列合理的规章制度和有效的管理方法,这就要求高校定期地对团队成员进行各方面的考核,使团队成员有一定的紧张感,这样才能不断促进团队成员的进步。

3.6 创建核心理念和团队文化

创建团队核心理念和团队文化是加强高校创新团队建设的重要内容,建设高校创新团队要以“追求、超越、创新”为基本核心理念打造出唯才是举、优劳优酬的体制性团队文化。良好的团队文化可以有效提高团队成员对团队的热爱度和忠诚度,促进团队成员凝聚力的增强,更有利于团队的发展。

4 结束语

高校创新团队需要不断培养和吸收更多的国内外优秀人才,同时也需要具有顶级的科研创新思维,这样团队在这个机遇和挑战共存的时代中才能日渐壮大,不断为国家和社会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注释

① 周瑞超,肖立新.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构建的一些问题与对策[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10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