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初中历史世界史知识点

初中历史世界史知识点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11-28 16:14:04

初中历史世界史知识点

初中历史世界史知识点例1

在初中历史课的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观也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历史是发展的,历史并不古老,古老的只有时间,从这个角度来说,初中学生学习历史知识一定要结合对历史观的学习,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所发生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对历史的影响。

一、初中历史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历史观的重要意义

初中的历史课涉及到了一些各个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变迁,每个历史事件的发生都对应这个时期的历史文化、政治、经济的背景。学习历史知识不通过事物发展的本来面貌去了解,学习就成为了形式。在每一个历史事件发生的过程中,都有起主导因素的历史推动力和破坏力,从哲学上说,历史观本身也是对立而统一的,历史事件发生过程充分体现了当时社会各个阶层的状况,由这种状况所形成的价值观决定了历史观的形成。学生学习历史知识,就是要通过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分析出这种历史背景下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历史事件。让历史文化与学生自身的世界观相互作用就能发现,历史并不是古老的,古老的并不一定是历史。从物质决定意识的唯物主义哲学观来看,过去的历史对学生的世界观形成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初中学生的世界观还没有完全形成,他们通过知识的学习,通过知识的积累,更通过思维的训练和历史观的培养来达到对自我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和完善。从教师教学的角度来说,教学除了授知也要授智,这个智是智力的智,更是智慧的智。

二、初中历史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历史观存在的问题分析

1.历史教师缺乏历史观的教学意识。许多历史教师非常认真地备课,很用心地在课堂上讲课,把历史知识传播给学生,但是并没有意识到在传播历史知识的同时要注重传授历史观并培养历史观。这与我国的教育方式有关,我们更注重的是知识的传播,目的是为了考试过关,缺乏通过传授历史课的学习来达到和满足学生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历史观的深入了解的目的。什么样的历史就会产生什么样的历史观,物质决定意识,历史观也是世界观的一部分,历史教师的这种观念缺乏直接导致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深度不够,更无从对历史事件进行分析。许多成年人可能会有这种体会,当我们今天回顾历史知识时,或者我们看到某部由历史事件改编的电影时,我们会记得这个人,这个事件,但是很少有人会说出这个事件和人物的历史观,这就是我们教学的不足和遗憾。

2.历史观并不是历史事件的起因。许多历史老师在讲到历史事件时也会去分析当时的历史背景,讲到为什么会引起这个事件,这就是历史事件的起因。把起因定义为历史观是狭隘的,历史起因可以说是历史观的一个变因,但并不是成熟的历史观。成熟的历史观由真实不可逆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以及社会错综复杂的关系以及哲学的、社会的、心理的、政治的、文化的诸多因素对立和统一形成。那么教师首先要明白什么是历史观,从历史观形成的条件入手,去寻找和发现当时社会的历史观,从历史观进行解剖,深入浅出,让学生掌握这些历史观对当时社会所形成的冲击以及由这些冲击决定的历史事件的发生和终结。

初中历史世界史知识点例2

新修订的初中历史课程标准要求历史教学不仅要引导学生掌握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以及历史发展线索和脉络等矢量,更重要的是要注重培养学生动脑、动手、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究,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对于即将参加中考会考的学生来讲,不仅要具备以上技能,还要在未来的会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以期顺利升入高中继续学业。学生能力的高低,成绩的优劣,某种程度来讲取决于教师的引领作用,近年我主要从事初中毕业班历史课教学,逐渐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复习方法,即采用矢量分析法(矢量指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对初中历史教学资源进行进一步设计、梳理和重组,引导学生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以及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等矢量进行科学的分析、对比,运用综合视角探究历史问题,化繁为简,提高了学习效率,为打造真正的高效精品课堂提供了借鉴,连续几年我校中考历史会考成绩在全市名列前茅,本人教学成绩在同行中一直遥遥领先,现将我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出的复习方法简述如下。

一、采用图示法以时间轴为骨架再现历史,构建历史知识的整体网络

毕业班历史复习课教学我们主要分三轮进行,第一轮依据教材重建知识网络,第二轮整合归纳专题,第三轮强化训练。

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学习好比是修房子,地基打不好,房子也有可能随时坍塌,所以第一轮对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就显得尤其重要,而且基础知识始终是历史教学和考试中的重点。历史知识又是一个整体,不论是中国历史还是世界历史,点、线、面、体构成一个历史的知识网络,若把中国历史这门学科看成一个体,这个体中的每个社会分期、分段和朝代作为面,每个面的起止时间、政治、经济、文化、战争作为线,每条线上的重要人物和事件作为点进行复习,这个体、面、线、点的关系可用一系列图示法来表示。具体操作是以时间轴为基本骨架,时间轴的上方和下方分别列出中国历史四本书和世界历史两本书从古代史到现代史的时间、分期、阶段和每一阶段的重大历史事件、人物等矢量,这样就将浩如烟海、纷繁复杂的历史知识浓缩成一幅长长的历史画卷,形成历史复习课中独具特色的“世界之窗”。展现在学生面前的是一幅历史知识的微缩景观,上复习课时,就是这些体、面、线、点的展开。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由面到体,使孤零零的知识网络化、系统化,构成了立体的知识综合体。

二、点、线、面进行纵向、横向、中外、古今等全面分析、对比和重组,整体感知和把握教材,掌握规律性的认识

初中历史整体复习框架建好之后下一步的任务就是教师如何引领学生科学、合理、有效地运用它。首先,要对知识框架中列出的知识点进行纵向、横向、中外、古今等方面的全面分析对比,找出共性,分析差异,在全面感知教材的基础上提高运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复习世界近代史要抓住两条基本线索展开,1.英、美、法早期资产阶级革命,两次工业革命,俄日改革,美国内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等是“点”,连点成线,就构成了资本主义产生、确立、发展和基本成型的第一条线。2.英国运动、科学共产主义的诞生和巴黎公社、俄国1905 年革命等是“点”,连点成线,就构成了近代工运和国际共运的第二条线。两条线铺展开来就构成了世界近代史时期的“面”。再如复习“中国近代化探索”时,不仅要弄清洋务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这引领近代中国潮流的四大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来龙去脉,还要放眼世界去看,不难发现当时世界上资本主义潮流正处于上升阶段,而且已经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美国南北战争、俄国1861年改革、日本明治维新等激烈冲击和影响着世界,中国也不例外,在世界大气候的影响下,外族的入侵进一步警醒了国人,沉睡千年的东方古老帝国终于开始了思变的过程。复习1857-1859年印度民族大起义时可与中国太平天国运动进行比较等,这些复习要点在我们的知识结构图中都能一目了然,再经教师的引导、点拨,学生很快就能“化干戈为玉帛”,“化腐朽为神奇”。

三、依据知识结构图有的放矢进行分类专项复习,突破考点

专题复习是历史总复习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有了制作好的图示表就使繁杂的知识点在表中一览无余,教师引导学生将中外历史进行归类整理出多个专题进行复习,有助于学生将学过的知识系统化,提高复习效率。例如,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巩固;科举制度的演变;中国近代史上列强侵华与中国人民的抗争;中国近代化的历程;中共党的历史及重要会议;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中外历史上的思想家及思想解放运动;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或变革;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两次世界大战及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等专题。其次,引导学生模仿矢量分析总图表自己制作某国或某阶段图示表提高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例如,以时间为主线制作美国独立战争大事图示表,制作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图示表等。第三,教师精心研究近几年中考命题动向及各知识点所占分值情况并在矢量分析图表中进行标注,将知识点分为重点、次重点和非重点三个层次,对于重要知识点采用多种形式进行强化训练以便学生牢固掌握。

初中历史世界史知识点例3

一是整体观。初中生的整体观普遍还不高,而历史学科本身就是需要从宏观上看待的一门特殊学科。

二是历史理解能力。有些历史事件和概念,对于初中生来说理解起来是有点难的,需要知道来龙去脉才能更好地理解,教师在适当的时候就要向学生解释事件的来龙去脉,这就要求教师转换角色,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知识点。

三是初中生的记忆力。初中生处在人生的发展阶段,是记忆力的黄金时代。初中生的记忆力有着自身的特点:无意识记忆较明显,随着心理活动有意性发展,有意识记忆日益占主导地位。这些记忆特点是教师必须知道的,可以根据具体问题设置记忆内容,使用记忆方法。此外,初中生的抽象记忆处于迅速发展时期,历史课堂对于这种能力的形成也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二、初中历史的学科特点

一是宏观性。初中历史课从宏观来看,需要培养学生的宏观历史观念,不能割裂历史,历史是联系着的,无论是中国史还是世界史,古代到现代,这些大方向是需要学生把握的,这样学生才能更加宏观、客观、联系地看问题。教师应该坚持用唯物史观阐释历史的发展与变化,使学生认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联系世界历史,拓展国际视野,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二是基础性。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认知水平和记忆能力等特点,以普及学生的历史常识为主要教学任务,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重要的历史知识和能力,逐步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念和历史意识,为学生进一步的学习与发展打下基础。

三是人文性。初中历史教学应以人类优秀的历史文化对学生进行陶冶,帮助学生客观地认识世界、认识历史,正确地理解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提高中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人文情怀,使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四是综合性。初中历史关注人类历史不同领域发展的关联性,注重历史与现实的联系,使学生逐步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对历史和社会进行全面的认识。

五是记忆性。初中历史无疑是需要记忆的,没有记忆就无所谓学习,历史知识的记忆包括对概念、具体事件,以及时间的记忆等。各种知识点都有不同的特点,当然记忆方法也应该不同,教师应该根据不同的知识点进行不同的引导。

三、有效教育下的历史教学方法

一是注重培养学生的整体观。初中历史,是一门整体性和具体性相结合的学科,教师在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从古代到现代,从东方到西方,纵横两条线索,运用整体感观理解历史,知道历史的发展特点和世界的整体性,培养学生的整体观念。

二是重视理解记忆。历史知识有很大一部分是需要理解的,如果没有理解那就谈不上学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使学生理解课文,从课文中选取关键知识进行解释。作为教师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考虑学生的难点和疑点在哪里,以便更好地传授知识给学生,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课文和知识点。

三是讲究记忆方法。记忆历史知识是学习历史的重要内容,根据不同的知识点采取不同的记忆方法进行记忆才能真正事半功倍。作为历史教师,本身就应该牢记重要的历史知识,进而要学习历史知识的记忆方法,再从学生的角度思考,对学生进行记忆方法的训练和传授。比如,在记忆没有相互联系的几个词的时候,可以采用故事记忆法,将这几个词联系起来编成一个故事。这样的方法使学生既记住了知识点也能从中感受到学习的故事性,感受到学习历史的快乐,获得成就感。

初中历史世界史知识点例4

    价值取向,就是人们在一定场合以一定方式采取一定行动的行为倾向,它来自行为主体的价值体系、价值意识[1]。文化史“内容标准”呈现的内容是课标编制者在唯物史观指导下多种历史观选择的结果,如现代化史观、全球史观、文化史观、社会史观等,体现了现代化、国际化、社会化、政治化等文化价值取向。比较古今中外各类文化史,其中存在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国际、科学与人文、社会与政治等文化价值取向差异。

    一、分布情况与统计分析类目、单位的确定

    (一)分布情况

    旧初中历史课标中文化史内容要点以主题的形式集中呈现,其中中国与世界的古代、近代、现代六个板块都有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的学习主题;新初中历史课标中文化史内容要点则是按照历史朝代的时序性分布在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课程内容”之后,分散呈现。

    (二)统计分析类目

    根据初中历史课标的内容呈现,可以将文化史分为中国古代文化史、中国近代文化史、中国现代文化史、世界古代文化史、世界近代文化史、世界现代文化史六个板块,每个板块又分为学术思想、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宗教、教育、社会生活六类。

    (三)统计分析单位

    以课标中的具体“内容标准”(或“课程内容”)为单位,如旧课标中的中国古代学术思想“知道孔子,了解‘百家争鸣’的主要史实”就是一个单位,包括“孔子”、“百家争鸣”两个知识点,统计分析以上各类文化史的内容标准条数和知识点个数及其所占比例。

    二、统计数据结果

    新旧课标中呈现的文化史内容标准的条数以及知识点个数统计结果如表1:

    根据表1可以看出,中国文化史、世界文化史的内容标准条数及其所占的比例都在减小,其中中国古代文化史减少幅度较小,中国近现代文化史减少幅度较大,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在初中历史课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世界古代文化史个数有所增加,世界近代文化史下降的幅度最大,表明目前对世界近代文化史的关注减弱、重视世界古典文化是学界的共识;中国文化史减少的幅度大于世界文化史,中国文化史在中国史中的百分比仍然小于世界文化史在世界史中的百分比,由此可见,国际化的文化意识比较明显。

    从表2、表3我们可以发现,新旧初中历史课标中国文化史知识点个数从古至今的变化呈平行下降的状态,世界文化史知识点个数从古至今则是古代不变、近代增加、现代下降,近现代的下降也处于平行的状态。新旧课标比较,中国文化史下降的幅度大于世界文化史,中外现代文化史的知识点个数都是最少,比例也最小,由此可见,现代文化史的内容比较薄弱,有待增加。

    根据表2、表3,科学技术在中国古代文化史中的比例最大,占主要地位,由此可见,隐含着重视科学技术史的思想,有偏重科学主义的文化价值取向。其次是文学艺术,排第二位,其用较大比例突出了我国古代文学艺术的成就,因为它深深地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发展和延续,反映出了注重文化的传承。

    中国近代文化史中近代科学技术从有到无的变化,表明这一时期的科学技术远不及思想政治、社会等领域重要。加之,近代的思想文化、文学艺术具有救国救民于水火之中的时代情怀,其中的“资产阶级改良思想”“马克思主义”“新文化思想”“革命文学”等都具有浓厚的政治色彩,政治性的文化价值取向很明显。社会生活的百分比虽减少,但仍体现了关注社会生活的文化价值取向。

    中国现代文化史中社会生活的百分比大幅度下降,思想文化大幅度上升,科学技术略有上升,可见科学技术仍然受到重视,同时与人们生活相关的社会生活史也受到了关注。然而,文学艺术与教育知识点的缺失,显示了在现代精神生活价值取向的模糊性和对教育追求的迷茫性。

    世界古代文化史中三大宗教的地位不可动摇,世界古典文化仍然占有重要地位,文学艺术下降的比例最大,但关注到了教育(中世纪的早期大学)。然而由于社会生活知识点缺少,使得学生不能更加全面地了解世界地方古代的社会生活。

    世界近代文化史中科学技术占的比例最大,突出了科学技术在世界近代化进程中的作用,由此可见,科学化的文化价值意识在世界近代文化史中占有主导地位,而教育、社会生活等知识点的缺失,反映了价值取向的偏颇会导致对历史文化认知的偏颇,在工业社会里科学技术的作用最为关键,但是同时期教育作用的发挥、社会生活的变化、新的社会问题的出现是不能忽视的。

    在世界现代文化史中科学技术仍然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现代社会日益突出的问题更是关注的重点,社会化的文化价值取向日益明显。

    三、结论与思考

    (一)结论

    1.传统的文化价值取向不可动摇

    对新旧课标古今中外的文化史内容标准条数进行比较,可以发现,中国古代文化史在中国古代史中所占的比例大于中国近代文化史在中国近代史中所占的比例和中国现代文化史在中国现代史中所占的比例,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非常的明显。世界古代文化史在世界古代史中的比例大于世界近代文化史在世界近代史中的比例和世界现代文化史在世界现代史中的比例,重视世界古典文化的价值取向也十分突出。中外古代文化史是人类早期创造的辉煌灿烂的文化,在古代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后来以至今天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体现了“传承人类文明的优秀传统”的价值要求。因此,重视传统文化史的文化价值取向不能改变,也不可动摇。与此相比,中外近现代文化史在近现代史中的百分比则较小,受到重视的程度不如古代文化史,现代化的文化价值取向较弱。

    2.国际化的文化价值取向日益突出

    中外文化史内容标准条数及知识点个数进行比较,可以看出,中国文化史比例下降幅度大于世界文化史,中国文化史在中国史中的比例小于世界文化史在世界史中的比例,世界文化史受到的重视程度大于中国文化史,重视中国本土文化的意识弱于重视世界文化的意识。在学习世界史的过程中多学习世界文化史,体现了以开放的心态接受世界各地多元文化的意识,也体现了当今时代培养学生的国际意识的要求。

    3.科学化的文化价值取向是时代的主旋律

    科学技术在近代文化史中所占比例最大,占据主要地位,在现代文化史中关注的重点虽有所转移,但是依然是至关重要的内容。在中国古代各类文化史中科学技术的比例最大,而在中国现代文化史中科学技术仍然占有重要地位,由此可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已经深深植入历史课程中,这凸显了崇尚科学这一时代主旋律的文化价值取向。

    4.社会化的文化价值取向是关注的生长点

    在社会现代化进程中,受到关注的不仅仅是政治和经济问题,还包括一些与人们生活接近的社会问题。相关的知识点在中国史中古今都有,世界史中则是古代、近代没有,现代有;中外比较中国史中较多,世界史中较少。社会问题等相关知识点的出现,有助于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历史社会、现实社会及文化史的社会性。从社会的角度去认识和关注历史,反映了社会对学习者的新要求。

    5.政治化的文化价值取向是灵魂

    政治是文化产生的重要背景,也是文化史选择的重要背景,新课标明确提出“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传承人类文明的优秀传统,使学生了解和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更好地认识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以“培育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民”[2],可见政治化的文化价值取向指引着文化史内容的选择,渗透于整个历史课程。

    6.人文精神的文化价值取向是归宿

    选择历史文化的精华让学生学习,是为了学生不仅能够继承优秀的文化传统,还能够全面发展。文化史中有很多有高尚的人格魅力和无穷智慧的历史人物及其思想着作等,是提高学生人格魅力、道德品质和人文素养的好素材。文化史本是有智慧之人的创造杰作,也是培养有智慧人的源泉,从人类的智慧中吸取精华,使学生得以更加全面地发展。这些人类文化所体现的根本精神,也就是文化史价值取向的归宿。

    (二)思考

初中历史世界史知识点例5

初中历史是中学阶段的一门基础科学,历史学科的学习不仅使学生能够掌握历史基础知识,而且还能够培养学生历史责任感,使学生树立良好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但是传统的教学方法采取的是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和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这使得历史课堂枯燥无味,不利于学生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培养。新课程改革倡导初中历史教学要根据学生的特点融入情感教育,要把情感教学贯穿于历史课堂的始终,使教学效果得到最大化的发挥。教师对学生情感的培养,不仅能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使课堂教学能够更好的实施,而且还能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因此,在历史课堂讲授时,要注重结合历史情境融入教师的情感,进行情感教学,使学生在感受社会发展的同时,进行一节血肉丰满的历史课,让学生真正领略到历史的深刻,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情感教学的涵义

情感教学具有两层含义,一方面就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把自己的情感融入到历史知识中,充分利用各种情感,引起学生的共鸣,有利于课堂教学的顺利实现,取得最大化的教学效果;另一方面就是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引发了自己的情感,形成了对历史事件的合理感情倾向,形成历史责任感,这种情感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正确对待历史事件和历史问题。

历史是一门人文学科,他对人的精神世界以及内心情感都有视点投射,有利于引起学生的共鸣。历史学科涉及范围很广,比如涉及到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以及历史规律的总结等,对历史进行情感教育使学生在了解历史知识的同时,有利于形成对历史的认同感,以及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把情感因素融入到历史教学过程中,不仅使课堂更加人性化,而且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消除历史课堂的枯燥性,使历史课堂效果得到最大化的呈现。

二、初中历史情感教学的特点

由于历史学科本身具有丰富的情感因素,在教学的过程,进行情感教学,关注学生的历史情感和精神世界的培养,对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教学具有以下特点。

(一)丰富的教学素材

由于初中历史包括了众多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教材中一些善恶比较分明的历史事件和人物都可以运用到历史教学中,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有意识的融入情感因素,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使学生能够充分运用情感和思维,并对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做出充分的判断,正确对待在历史中的作用。学生在充分认识知识和对知识判断的基础上,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增强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

(二)多元化的实施模式

由于历史学科内容的丰富性,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的对历史知识进行整合,采用多元化的实施模式,例如,可以选择与历史相关的其他学科内容以及情感因素。比如,在讲解岳飞抗金的时候,我们可以把语文中岳飞的《满江红》联系起来,在朗读的时候加入情感因素,它不仅有利于学生对于知识点的充分掌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消除历史课堂的枯燥性,而且还有利于增强对历史人物的理解,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感受到历史人物的情感,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从而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三、情感教学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初中历史教师在进行情感教学的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结合历史学科的内容,充分利用课堂上的情感因素,使学生在情感因素的带动下,与教师、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发生情感共鸣,使学生的情感内化,从而形成对历史是非的判断标准,有助于正确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形成。

(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进行有效课堂教学的基础。教师要对学生多些关心和关爱,这样就会激发学生对老师的爱,双方的爱引起共鸣,就会使班级更加的团结与和谐。学生拥戴老师,老师喜欢学生,建立起一个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在一个愉悦的环境下进行学习,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初中历史教学在历史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多关爱学生,在和谐的历史课堂中,有利于教师的情感因素得到最大化的发挥,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创设充满情感的历史教学情境

由于初中历史内容的综合性较强,再加上内容较为简约,注重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阐述,这就使历史内容的情境性较差,因此,教师要根据历史内容进行情感教学,使学生能够身临其境,更好的激发自己的情感。这就需要教师要持有教材,根据教材内容选择出一个“启情点”,找到与学生情感契合的一个切入点,更好的激发学生的情感,扣动学生的心弦,使学生能够更好的进行教学。例如在讲“祖冲之和圆周率”这一节时,教师可以把国际天文组织将月球上一座环形山以“祖冲之”的名字命名设置为启情点,并且创设出生动的历史情境,让学生感受到我国古代文化的先进性,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拓展了学习内容,使历史教学充满了情感情和知识性,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三)善于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

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营造出一个情感共融的氛围,有利于历史教学的顺利实施。初中历史教师在进行情感教学时,要注重自我情感的投入,给学生创造出一个鲜活的历史情境,感染学生,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效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对不同的事件或者人物要把握好情感,例如对于腐败无能的清政府的痛恨,对三元里抗英斗争中,人们奋起反抗的精神的敬仰等等,对这些事件进行感情投入,能深刻的感染学生,使学生在这些历史事件中感动、愤怒或者伤心等,使历史课堂沉浸在这些情感变化中,使学生精神饱满,有利于学生更好的进行历史学习,提高历史学习的学习效率,提高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学习兴趣。

结语:

初中历史世界史知识点例6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06.127

比较分析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经常被教师运用到教学当中。初中历史学习主要包括对中国历史的学习和世界历史的学习,运用比较分析法可以将在同一时间内的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对照着学习,有利于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在具体的历史教学中,主要运用型比较分析教学法、树状和网格状比较分析教学法。

1 运用线型比较分析教学法

初中历史教材包括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内容相对来说比较简单,而且基本上都是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进行的线型排列,有利于学生进行整体记忆和掌握。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这一特点,将时间作为贯穿教材内容的主线,然后根据这条主线将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进行对照学习,在比较分析中找出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相同点和不同之处,进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如学生都知道,中国之前是一个物产丰富、人人向往的泱泱大国,后来却变成了一个贫穷落后、任人宰割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究竟是什么原因促使中国产生了这样巨大的变化呢?运用线型比较分析法可以将这个问题分析清楚、透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唐朝开始分析,唐朝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时代之一,已经得到了世界上的公认。四大发明中的火药和印刷术就是在唐朝时期发明的,而且在14世纪,还经阿拉伯人传到了西欧,对西欧资产阶级的胜利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唐朝的都城长安成了各国商旅的定居之地,是世界文明的大都会,非常繁荣。煤和铁的开采量在宋朝时居世界第一。四川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明代时,比欧洲远洋航行早半个多世纪的郑和下西洋受到世人的瞩目。清朝前期出现了康乾盛世的繁荣局面,但是中国在世界是上的地位也在此时发生了让人意想不到的逆转。如果将统一时段的中西方历史进行对比,就可以发现发生逆转的主要原因。1640年,英国已经开始了资产阶级革命,而当时的中国正在进行明末农民起义和明清战争。康乾盛世时采取闭关锁国的政策,重农抑商,大兴文字狱。而此时的西方国家逐步向近代工业国家转变,建立了民主政体,瓦特蒸汽机等引发的工业革命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西方国家开始开辟市场、野蛮掠夺,建立一系列殖民地,并最终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一边是中国的安于现状和固步自封,另一边是西方国家的不断改革和积极进取。通过分析,学生可以轻松地理解中国在世界是上的地位发生逆转的原因,而且可以促使学生对问题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

2 树状比较分析教学法

经济和文化是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根本和重点,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将经济和文化作为两条主线,先将其中相对比较重要的内容设定为起点,然后根据历史发展的脉络从起点逐步发散、如学习儒家思想的发展时,可以以儒家的代表人物孔子为起点,向外扩展多条枝干:其中孟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作为“树”的第一个枝干、以荀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作为第二个枝干、将儒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学说思想作为第三个枝干、而新文化运动则是第四个枝干等,以此类推便可形成一个完成的树状结构。学生通过对各个枝干知识的了解和对比,便可形成比较系统和深入的知识框架。例如,通过学习第一、二个枝干的内容分别是孟子和荀子对儒家思想的进一步补充和丰富;第三个枝干中“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儒学思想被封建王朝称为正统思想且延续了两千多年;第四个枝干则对封建礼教进行了强烈的批判和攻击,将斗争的锋芒指向儒家思想。利用树状比较分析教学法,一方面有助于学生掌握不同历史内容知识间的层次关系和内在联系,另一方面使学生对唯物主义观有个更清晰的认识,即事物的发展不断壮大,同时也在不断的向前发展。总之,树状对比分析教学法有助于学生对事物的发展进行客观的评价,进而养成科学的历史观。

3 网格状比较分析教学法

将线型比较分析法和树状比较分析法进行不断的综合和深入,就形成了网格状的更加全面的知识机构,只要学生能够想到其中的一个知识点,就会联想到其他知识点,实现对历史知识融会贯通的目的。如可以将两次鸦片战争纵横两个主线形成网格式的知识体系,纵向主要分析中国经济衰落、政治腐败,横向分析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改革,从而让学生全面了解鸦片战争产生的历史背景、社会背景、以及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和后果等,帮助学生对两次鸦片战争的相关知识进行系统的掌握,并从中体会到作为新时期的学生一定要努力学习,使我们的国家建设得更加强大,这样,我们才不会重蹈落后就要挨打的的覆辙,使学生产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再如将抗日战争历史分成纵横两个主线形成网格式的知识体系,实行网格状比较分析教学法。以抗日统一战线的最终形成为纵向,以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最终形成为横向,纵横交错,形成网格状知识脉络,将各个分散的知识点以时间或事件联系在一起,进而使抗日战争历史知识结构更加全面和完善,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认识掌握历史知识,进而提高历史教学质量。

4 结语

综上所述,比较分析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有利于帮助学生发现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然后进行补充和深入挖掘,形成全面系统的历史知识结构,发挥着提纲挈领的作用。同时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会学、善学的良好学习习惯以及全面系统的思维方式,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因此,初中历史教学活动实践中教师应根据历史具体内容采用对应的对比分析教学法,使学生通过对比分析找出知识间的联系和区别,以此帮助理清教材历史知识,进而不断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都丽杰.比较分析法在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10,(3).

[2]左宇夫.比较分析法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经济市场,2006,(7).

初中历史世界史知识点例7

历史课程改革是在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相互碰撞下的国际形势背景下,为了解决如何保持和发扬中华民族文化的传统,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的问题而提出的。要求我们课改第一线的老师要以唯物史观和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精选历史课程内容,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转变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拓展学生学习和探究历史问题的空间;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进而使学生学会辨证地观察、分析历史和现实问题,加深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世界的了解,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养成现代公民应具备的人文素养,以应对新世纪的挑战。但同时,初中的历史教学又面临着非主要科目,容易被各方面忽视的局面,使得初中历史老师的各种措施无法落实,历史课改的目的性无法真正体现出来。这就向我们历史教改的效果提出了一个挑战,如何处理好这二者的关系就是我们目前最重要的课题。因此笔者希望在此和各位参加课改的老师做一个探讨:

历史课改大纲的要求与旧教材时有了较大的改变,因此要求老师改变课堂的授课方式,避免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并且要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能变被动的学为主动的学习,在兴趣中学会历史知识,在掌握历史知识的同时也能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是学生成为适应21世纪未来发展需要的高智商和高情商都兼备的高素质人才。因此老师们开始了各种尝试:(一)改变授课方式:采用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的自主学习方式,甚至让学生走上讲台,成为小老师,锻炼学生的口才;在课堂上多创设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完成,发挥学生主动性,培养学生思考分析能力;还用各种历史情景剧,历史小品,历史辩论等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娱教于乐;(二)课外的活动:通过合作完成历史小制作,简报,小论文等等,锻炼学生的写作和合作能力;带学生参观博物馆,各类科学馆所,在参观活动中潜移默化的学到知识等等。这些方式方法都是一线教师通过实践整理出来的非常好的提高课改后历史教学效果的方法。但随着学生从初中一年级到初中三年级,他们面临的升学压力使他们自然的或者说不得不将有限的精力放在了主科的学习上,他们的历史科学习热情也就随之下降,课堂的参与热情和主动性,积极性也就自然下降。在这种情形下,我们不能一味的按照适用初一或初二学生特点的方式,如果不根据具体情况做出改变的话,那么课改就无法真正完整的继续下去,最后必然流于形式,中途夭折。所以针对这点,笔者认为,除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教师的前台布置,后台导演的引导能力以外,我们还可以将课改的目光放到对历史新教材的灵活处理上。

初中历史课改后的教材与旧教材是有很大的区别的,使用图文并茂的方法,可以消除学生认为的历史课的枯燥,乏味之感。书中还设置了较多的思考题、讨论题及课外阅读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考、分析能力及课外知识提高,也可以使老师在教学中可以结合这些思考题来调动学生的学习气氛,培养学生的能力,引起学生的兴趣。教材在编写中还注意史实的主与次,详与略的分布,比较突出要求学生掌握的几点知识要点,删去了一些过难过杂的史料,减少了学生的负担。从这几方面来说是很大的进步,但如果我们要克服学生对历史的不兴趣,真正做到让他们在繁重的课业压力下仍肯拿出精力来吸收历史知识,上好历史课,参与到课堂的学习活动中,必须能让学生看到学习历史对他们成长能起的作用,对他们今后的学习、生活能有的帮助,换句话说,就是让他们看到历史与现实的联系性,学习历史对解决现实问题的帮助。关于学习历史是否能对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有帮助,我们从《孙子兵法》被翻译为多国文字飘扬过海的到各国帮助许多商海上拼搏的人成功的例子可以证明,我们新中国的缔造者更是一位深谙历史典故的人物,他的许多破敌之计就来自我们中国悠久的历史积淀中。那么,在我们的历史教学中如何处理教材让学生可以从中学到解决现实问题的知识,从而提高学习热情呢?笔者以初中九年级的教材做了个试验:

初中历史世界史知识点例8

(一)初高中教师的教学目标要求差距较大

中考在考查知识和能力的同时,更注重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如对教材上所提及的人名要求记忆,但对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的分析,总体上教学内容少,知识难度不大,考试要求较低。而高考不仅重视历史基础知识,更重视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运用,解题能力要求较高。笔者在课堂上也将新课改之后的历史笑称为“数学”,高考所考的知识点在书上,但你又不能在书上直接找到答案。由此,不难看出中高考的考查侧重点不同,造成教师教学侧重点的差距较大。

(二)课程编排内容的脱节现象

在课程内容上,初高中历史课程相互之间有所脱节。初中课程改革在“改变‘繁、难、偏、重’的现象,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方面取得了成绩,见到了效果。但在上课当中发现,讲到一些事件时,学生可能了解,但问他为什么这样、这样会产生怎样的影响时,却答不上来,使得学生们就像从相对“低级”的初中课程进入比较“专业化”的高中历史课程。因此,新课程下高中世界历史教学的形势是比较严峻的。

从教材编排结构来看,初中为通史框架,而高中新教材“模块-专题”的编排方式宏观性强,便于对同类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但忽视了历史的时序性,同时也导致很多学生所表现出来的时间观念不强,难以反映历史的全貌,给教学带来不少困难。目前初中教材叙述方法比较简单,语言通俗易懂,重视学生的参与活动,结论也容易记忆;而高中教材叙述比较严谨、规范,抽象思维要求明显提高,知识难度加大,且习题类型多,解题技巧灵活多变。

二、初高中历史教学脱节现象的解决对策

解决初高中历史脱节,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升入高中后,学生要实现学习方法的转换和历史观念的转变,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升华,还有知识的结构化。笔者认为应该从下列方面来探求解决对策。

(一)教师教学观的转变

传统的教学观是单向性的,包括“传授知识”和“应付考试”。而新课程强调的是互动培育式的“发展能力”“端正态度”“教书育人”的教育观。教学观的转变,对实现初高中教学的衔接有现实意义。

(1)加强世界整体史观教学。由于初中教材不重视,导致高中生世界历史知识基础的贫乏也是不争的现实。这就要求教师必须高度重视世界历史教学,要以世界为全局作综合安排,要把握世界历史发展的整体性和联系性,尽可能帮助学生拓视野、补基础,提高学习世界历史的兴趣和能力。

(2)转变历史授课观念。新课程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激发学生的内在的学习动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但这并不是对传统学习方式的放弃或否定。教师要善于根据教学实际,灵活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创设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从而影响、引导或决定学生的学习方法,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益。

(3)树立学习型、合作型的教学观。初高中历史教学脱节,要求教师在自我反思的同时,必须高度关注初中历史的教学现状,加强对初中历史教学内容的了解。在有条件的学校,初高中历史老师应该相互间多听课、备课,以一种学习的态度、合作的意识开发课程资源,改变“孤军作战”的工作状态。这也是新课程对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要求。

(二)让学生参与进来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是引导者。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调动学生主要体现在调动学生的兴趣,一个问题一个问题的衔接,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在此过程中传授了知识。下面以“问题解决”模式为例来探讨初高中教学中的衔接。

例如,高中教材专题 “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与“中国军民维护国家的斗争”两课内容其实就是对初中教材“汇入工业文明大潮的中国”一课内容的再现,主要强调知识和情感目标。对学生而言难度不大,也没有太多的新意。但在授课中,教师也可以将本来平淡的课变成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内容。

教师:近代首先入侵中国的国家是?

学生:英国。

教师:为什么是英国率先入侵我国?(此处应讲解英国工业革命)

学生:英国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是先进的工业国。

教师:为什么中国当时会被动挨打?(此处应介绍中国封建时代的小农经济)

学生:中国是落后的农业文明。

初中历史世界史知识点例9

二、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的目的

适应时代与社会发展的需要,而改革成功与否最终还是要通过中学历史教学来检验。根据这一标准,到底应如何设置高中历史课程呢?笔者的意见是,高一开设中国20世纪史(必修课),高二开设世界20世纪史(限定选修课),高三开设中国古代史(选修课)。本方案的核心是开设中国20世纪史和世界20世纪史,下面围绕这个核心谈一些看法。

为什么主张在高中开设中国20世纪史和世界20世纪史呢?

首先,按此方案中外历史都只讲近100年的历史,时间短了,教学内容少了,历史课内容过多与历史课课时极其有限的矛盾可以得到缓解。

其次,因为只讲20世纪的历史,高中历史教学内容可以重新安排,初高中教学内容过多重复的问题也可以得到解决。

再次,在高中开设两门20世纪史,是必要的甚至可以说是紧迫的。我们知道,20世纪是自有人类以来,社会发展最为迅猛、最为深刻、最为动荡的100年。从世界范围看,仅仅是两次世界性科技革命、两次伟大的政治革命(十月革命和中国革命)、两次世界大战、两大阵营(资本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的历史,就值得我们去学习和研究。从中国历史来看,仅仅是辛亥革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完成,改革开放这三次巨变就需要我们深入地认识。而且,从思维习惯来说,人们惯常要回顾刚刚走过的那段路程,迫切地希望从刚刚逝去的历史中寻找经验,获得教益,增长智慧。因此,对刚刚跨入21世纪的人类来说,20世纪的历史显示着鲜活的光泽和特有的魅力。新世纪的历史教学应满足人们回顾和反思20世纪的迫切需要,引导青少年去自觉地、系统地梳理与反思20世纪的历史,以明确自己的职责,增强改革开放、振兴中华的使命感。

三、高中历史教学是丰富多彩的

20世纪的历史尤其如此。在论证了高中宜于开设两门20世纪史之后,我们还应进一步探讨中国20世纪史和世界20世纪史的具体的课程内容。

初中历史世界史知识点例10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1-040-002

整个世界由不同地区、不同文明构成,它们各自拥有漫长的发展历史。全球史观的概念最早由英国历史学家杰弗里・巴勒克拉夫在《处于变动世界中的历史》一书中提出。著名的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其著作《全球通史》中则将全球史观做了淋漓尽致的阐释。我国著名史学家吴于廑先生曾提出“从分散到整体”的世界史体系,既阐述人类社会形态发展进程,又阐明世界各地由分散走向整体的过程,同西方的全球史观不谋而合。

事实上,早就有观点提出应将全球史观的培养和中学历史学习相结合,但是,以初中历史为对象,并将这种引入贯彻到教学实践的行动研究,尚不多见。

那么,将全球史观引入初中近现代史教学,是否必要并且可行呢?我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了初步的尝试,产生了一定的教学效果。

一、精心备课,整合教学资源

全球史观的引入意味着一线教师要对现行初中教材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梳理、重组甚至是局部编写,这与新课程标准所鼓励和提倡的理念是一致的。现行的初中历史教材,其近现代史部分包括世界近现代史(新航路开辟至今)和中国近现代史(鸦片战争至今)。中国近现代史以世界近现代史为背景,两者是副线与主线的关系。在两条线索中,各种人物和事件错杂交织。对于学生来说,该部分内容知识点数量大,记忆难、理解更难。假如我们能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将全球史观渗透给学生,教会学生用全局的眼光看待历史,则会让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初三世界近现代史部分是初中三年教材中最能体现全球史观价值的,初二的中国近现代史次之。我尝试将两者打通进行教学,简单说就是将同一点时间或者同一段历史中中国和世界的内容对照出来,不难发现它们互为补充甚至互为因果的关系(总的来说,中国近现代史以世界近现代史为大背景)。如果学生对历史的认识可以达到这个地步,我相信他们的历史素养已经非常可观了,而这在教学实践中并非难事。

下图是一个示例:

不同颜色的线代表了不同国家的近代历史作为知识点在初中教材中的呈现。显然,教材只选择了重要的、有代表性的内容,因此线是断续的。然而,如果在近现代史上存在一个大的历史事件,或者某一段历史时期,各个国家都参与其中并受到巨大的影响,在这个图上看,那就是彩虹状的部分。

教师在备课过程中留心找出彩虹部分进行资料汇编,有利于将彩虹般丰富的历史展示给学生,让学生了解这彩虹是怎样形成的。换句话说,要让学生明白,在同一历史事件或同一段历史时期,各个国家在分别经历着怎样的事情,这些事情之间又有怎样千丝万缕的联系。

二、课堂实践,搭建知识框架

在资料汇编整合完成以后,就要将全球史观逐渐渗透进实际的教学中。

以一节初三的复习课《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为例。中国的抗日战争就是二战中发生在中国战场的战争,而二战内容主要散落在八年级上册和九年级下册两本书里。二战是体现各国历史交汇的一个特别好的例子,因为几乎所有世界舞台上的重要国家都参加了。由于国家太多,所以我按照“中国”、“反法西斯同盟”(除中国外)以及“法西斯轴心国”三个类别来对相关知识进行整理,形成如下表格:

这个表格涵盖了所有教材上能找到的二战相关内容,一目了然。即使只做到这一步,对教学尤其是复习也有不少帮助。在上复习课《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时,以这个表格为参照,教师可以选取其中中国和日本(法西斯轴心国)的部分制作一个抗战编年史。但引入全球史观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帮助学生准确记忆史实,更重要的是通过将中外历史互为表里看待,突破教学难点。比如九一八事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日本要化解国内的经济危机以及政治危机;受法西斯分子控制的日本政府极具侵略性,故而翌年挑起七七事变;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中国和美英苏平起平坐,说明中国的抗战之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又验证了各国为和平事业团结一致方能战胜法西斯的道理等等。总之,按全球史观原则对教学资源进行的整合,对近现代史教学能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三、个性测评,增强学习趣味

全球史观的教学实践侧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因此可以促进教师开发多样化的测试和评价方式。相比较于以往单一的做考卷批分数,形成性评价、过程性评价等非测试性评价更为灵活科学,既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也不会加重学生负担,真正做到提高素质、寓学于乐。

我尝试过一些非测试评价的方式,“用发散性思维写历史小论文”(比如《假如xx事件没有发生……》),或者“穿越历史的辩论赛”(由学生扮演角色,以不同时空的人物的立场去讨论某一事件或人物)一类轻松愉快、容易被学生接受的形式。也可开展“每周一题”并定期评比,由我指定一个近现代史上各国历史交汇的史实作为主体,请学生自主命题。适当加入奖励机制,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切实做到寓学于乐。

多样的教学评价方式不仅丰富了教学,也更为客观地评价一个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水平,还能引导学生运用全局的眼光看待历史乃至生活。对学生来说,这无疑是一种积极学习目标,或许也是一种科学的人生目标。

综上所述,将全球史观引入初中近现代史教学是希望帮助学生建立一个完善的历史知识框架,用一种整体的视角――即全球史观――来看待历史,争取为初高中历史学习的衔接开通绿色通道,也为初中近现代史教学的减负增效做出一些实际的贡献。

参考文献:

初中历史世界史知识点例11

2011年底,教育部正式印发了义务教育学科课程标准(2011年版),并于2012年秋季开始执行。本文将对新旧《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以下分别简称《2011年版》和《实验稿》)进行比较,并提出相关教学建议,供大家参考。

一、《2011年版》课标与《实验稿》课标

变化分析

1.课程性质定位

关于课程性质,《实验稿》课标规定:“历史(7~9年级)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必修课。”而《2011年版》课标规定:“历史课程是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门基础课程,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把历史课程从义务教育阶段的必修课提升到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门基础课程,说明了历史课程的重要性,凸显了历史课程的思想性、基础性、人文性和综合性。

2.课程设计理念

与《实验稿》相比,《2011年版》提出的历史课程的基本理念,更加重视强调落实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强调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坚持课程内容的与时俱进,及时反映时展的新情况、新特征;注重以普及历史常识为基础,重视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鼓励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倡导教师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方式的创新,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将正确的价值判断渗透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民。

3.内容呈现方式

《2011年版》内容标准分为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六个学习板块。《2011年版》改变了《实验稿》使用学习主题的呈现方式,而是依照历史发展的时序,在每个板块的学习内容设计上采用“点一线”结合的呈现方式。“点”是具体、生动的历史事实,“线”是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时代特征。通过“点”与“点”之间的联系来理解“线”,使学生在掌握历史事实的基础上理解历史发展的过程。如,《2011年版》:“通过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典阅兵仪式上展出的武器装备,了解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成就。”

《实验稿》以学习主题方式呈现学习内容,多年的实验表明,由于历史学科时序性强的特点,以及学生的认知基础薄弱等状况,对学生掌握历史造成了一定的混乱。“学习主题”涵盖不了一些历史发展阶段,如“东汉的建立及相关历史内容”,更加造成学生的历史知识残缺不全。

《2011年版》比较注重历史发展阶段的基本完整,如中国古代史,对每个历史朝代的建立都有“了解”“知道”等要求,如“了解东汉的建立”“知道两晋南北朝的更替”“知道隋朝的统一”等。

4.课程目标

2001年课改以来,关于三维目标的研究很多,《2011年版》在课程目标的表述上吸收了近年来的探索成果,三维目标的内容表述清晰,层次分明,体现时展要求,操作性较强,并且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如:“初步学会从多种渠道获取历史信息,了解以历史材料为依据来解释历史的重要性,初步形成重证据的历史意识和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逐步学会运用时序与地域、原因与结果、动机与后果、延续与变迁、联系与综合等概念,对历史事实进行理解和判断。”“从历史的演变中了解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等等。

5.课程内容

以下从历史分期以及课程内容调整的角度比较分析《实验稿》和《2011年版》的变化情况。

中国古代史

中国古代史的分期,《2011年版》表述为:“在一百多万年前,中华大地上就有人类活动。考古学发现的旧石器时代遗址为研究中国古人类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中华文明诞生于考古学上的新石器时代。”对以后的历史按朝代分别表述,与《实验稿》相比,《2011年版》有两点不同:一是起点的表述为“中华文明诞生于考古学上的新石器时代”;二是由于中国古代史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分期一直存在争论,《2011年版》于是回避了这个问题。

中国古代史内容方面变化情况:

(1)《201 1年版》主要增加的内容如下:①知道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②知道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③了解“文景之治”。④了解东汉的建立,知道东汉外戚、宦官专权造成的社会动荡。⑤知道两晋南北朝的更替。⑥知道隋朝的统一,知道隋朝灭亡的原因。⑦初步知道唐朝兴盛的原因。⑧知道“安史之乱”导致唐朝由盛转衰;知道唐朝灭亡后五代十国的局面。⑨知道明朝的建立;了解李白成起义明朝;知道满族入主中原。⑩京剧。

(2)《2011年版》在有关内容的处理上采取扩充或缩小的方式,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学生的历史发展的阶段认识更清晰。如:《实验稿》中“了解宋代的社会生活”,《2011年版》表述为“了解宋元时期的都市生活”,跨度从宋代扩展到宋元时期,但要求掌握的内容却限定在都市生活,这主要是因为宋元时期都市生活特点鲜明。

中国近代史

中国近代史的分期,《2011年版》表述为:“中国近代史始自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爆发,止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历经晚清王朝和中华民国时期。中国近代史是中华民族对外反抗帝国主义侵略,对内反对封建专制统治,为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努力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而奋斗的历史。”与《实验稿》相比,《2011年版》的特点:一是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时期、北洋军阀时期和国民政府时期”统称为中华民国时期,这样表述更完整,有利于师生准确把握。辛亥革命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在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时期、北洋军阀时期和国民政府时期”只是中华民国历史发展的几个时期。二是改变了以前对这段历史发展主题即“中国近代史是帝国主义国家侵略中国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过程”这种革命史观的认识,清楚地叙述了这段历史的发展主题、发展方向和推动力量,特别彰显中华民族的主动抗争、积极探索的精神风貌。

中国近代史内容变化方面情况:

(1)《2011年版》增加的主要内容如下:①知道洪秀全,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衰。②知道义和团运动和抗击八国联军侵华的史实。③知道袁世凯独裁统治和复辟帝制的史实;了解北洋政府时期军阀混战的黑暗局面。④了解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史实。⑤知道解放区的。⑥知道茅盾、齐白石的成就。

(2)《2011年版》明确提出“正面战场”的概念。“列举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抗日史实,体会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

中国现代史

中国现代史的分期新旧课标没有区别。

中国现代史内容变化方面情况:

(1)在前言表述中,对这段历史的主体内容的表述有差异,《2011年版》是“中国现代史是中

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也是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而不懈努力的历史。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中国现代史的开端。”《2011年版》增加“也是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而不懈努力的历史”,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建立独立富强民主的现代化新中国的政治追求和“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

(2)在前言表述中,关于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成就表述方面存在差异。《实验稿》是“我国在经济建设、民主法制、科学技术、国防建设、民族团结、文化教育、对外交往各方面取得显著成就。”《2011年版》表达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国防和军队建设、祖国统一大业、对外交往等都取得巨大成就。”并且在“课程内容”中也增加“认识中国坚持科学发展、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性。”《2011年版》关注“社会建设”,“社会和谐”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充分体现了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追求以及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最新要求。

(3)在“课程内容”中的变化情况:①《2011年版》增加了“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认识改革对于中国发展的意义。”“知道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代表大会以来我国取得的成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②对国防建设的表述。《实验稿》采用学习主题的方式呈现,“了解人民海军和人民空军建立的史实。以人民导弹部队的建立和发展为例,说明科技强军的重要性。”《2011年版》以点线结合的方式呈现,“通过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典阅兵仪式上展出的武器装备,了解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成就。”

世界古代史

世界古代史的分期没有差异。

世界古代史内容方面的变化如下:(1)删掉了史前时期的人类;(2)增加“公历”“西欧庄园生活”“欧洲的早期大学”等内容。

世界近代史

世界近代史的分期存在差异,《2011年版》是“世界近代史的起讫时间大约是16世纪初至19世纪末……进而产生了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历史。”关于世界近代史的上限,学术界是存在争论的,20世纪60年代以来我国出版的世界通史教材,对世界近现代史的分期先后出现两种主要做法:一是近代史开始于1640年,现代史开始于1917年;二是近代史开始于1500年前后,现代史开始于1900年前后。《2011年版》采取“世界近代史的起讫时间大约是16世纪初至19世纪末”这种划分方式,笔者推测的理由是16世纪初的主要标志是宗教改革。新航路开辟的完成有学者认为要到17世纪。19世纪末的主要标志有两个,一是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二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世界近代史内容变化方面情况:

(1)在前言表述中增加对环境和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强烈关注。《2011年版》:“另一方面,工业化在带来经济大发展的同时,对人类生存环境的破坏问题已经显现。”

(2)在前言中对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表述更完整。《实验稿》“分析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历史进步性、野蛮性、贪婪性和扩张性。”《2011年版》:“理解和分析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步性,以及其野蛮性和扩张性”,将“制度”改为“发展”,增加“局限性”,资本主义发展有历史进步性,同时有其局限性,另外还表现出“野蛮性和扩展性”。

(3)《2011年版》在前言表述中关注科学精神的意识:“初步形成崇尚科学精神的意识。”

(4)在“课程内容”中的主要变化情况:①《2011年版》增加了“从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的产生,初步理解近代早期西欧社会经济的重要变化。”②对文艺复兴的意义和影响表述不同。《实验稿》是“初步认识文艺复兴对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所起的作用。”而《2011年版》为“初步理解文艺复兴对人的思想解放的意义。”

世界现代史 世界近代史的分期存在差异,《实验稿》是“世界现代史主要反映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以来世界历史发展的基本进程。”《2011年版》为“世界现代史主要叙述的是20世纪初以来世界历史发展的基本进程。进入20世纪以来,世界日益成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构成了世界各国相互依存又相互竞争的复杂局面,完整意义上的世界历史终于形成。”

世界现代史内容变化方面情况:

(1)在前言中对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评价改变,《实验稿》是“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后,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2011年版》为“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只是社会主义一种已经僵化的模式的失败,并非整个社会主义制度的失败”。

(2)在前言表述中强调国际合作意识,《2011年版》增加“人类在享受高科技带来的丰富多彩的、多元文化的现代社会生活的同时,也面临着各种日益严重的全球性问题。这些问题只有通过国际合作才能得到克服和解决”。

(3)在前言强调中国的发展与世界紧密相连。《2011年版》增加“了解当代世界已经形成一个息息相关的、多样性的整体,中国的前途命运日益紧密地同世界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

(4)在“课程内容”方面,《2011年版》主要增加了:①“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萨拉热窝事件、凡尔登战役等;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了解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灾难。②了解《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的基本内容,知道战胜国建立了战后世界的新秩序。③知道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5)对有关内容关注角度改变。如《实验稿》:“以计算机网络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等为例,概述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2011年版》:“以计算机网络、生态与人口等问题为例,了解现代人类社会的发展及面临的挑战”。

(6)《2011年版》删除了①知道德莱塞的《美国的悲剧》等著名文学作品。②了解毕加索等美术家的艺术成就。③通过爵士乐、好莱坞等,了解现代音乐和电影业的发展。

二、教学实施与评价建议

1.以学生发展为本,加快转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

历史学科在培养人的思维能力、综合素质、人文素养等多方面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历史学科教学在体现学科知识特点的同时,一定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这一点在这次课标的调整中也能明显地看出。因此,教师应积极探索和反思总结,形成不同的教学风格和特色。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注重引导学生形成浓厚的学习兴趣、良好的学习习惯、科学的学习方法,把学生全方位地调动起来,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能发现问题、获取信息、处理信息、进而能解决问题。同时,要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教学规律,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创设有利于学生积极参与的教学环境,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采用启发式、探究式教学,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主动学习。

2.根据学生身心特点,各年级应采取相应教

学策略

七年级要做好中小学教学衔接。注意改变学生在小学阶段形成的学习习惯、思维方式等。七年级学生好奇心强、活泼、好动,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大胆参与、勇于创新,养成良好的学习历史的习惯,尽快使学生适应新的学习环境。要注重创设历史情境,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现代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养成左图右史、做课堂笔记等学习习惯,让学生走近历史、感受历史。

八年级时要防止学生两极分化现象。引导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感知身边的历史。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历史问题,提出探究思路,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初步学会收集历史资料,通过对比、分析、概括等思维过程,形成历史思维,初步培养历史学科素养。

九年级学生开始学习世界历史,教师要引导学生综合思考历史问题,相对于低年级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如培养学生了解世界文化的多元性;了解世界各国历史发展进程的特点;了解历史上的革命与改革在不同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进步,认识从专制到民主、由人治到法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了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类历史进步的推动作用,逐步形成尊重科学、崇尚科学的意识,树立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等。在教学中教师要以“中外关联”的理念统领教学,把孤立的各国的历史整合为立体历史;把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有机地结合。

3.转变评价观念,构建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尺

针对教学评价,《2011年版》课标提出评价应坚持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与学生自我评价、同伴评价相结合,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既要注重评价学生的学业成就,如历史知识、能力、思维方法与品质等外,还要考虑到学习的其他变化,如对所学内容的情感倾向、对学习方式的效果领悟,以及与相关学科的迁移情况,特别是学生历史认识的变化。

课堂教学涉及教师和学生双方,是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所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效学习的过程。课堂教学评价可从教学目标设置、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活动开展、教学能力提高、学科核心价值渗透和课堂文化等六个方面是否密切关注学生发展,有利于学生成长。

(1)教学目标。教学目标设置首先应该考虑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其次,应该适合学生已有的学习背景、知识水平,符合学生的兴趣及年龄特点,并尽可能考虑不同层次水平学生之间的差异性;第三,目标内容要意义化和内化,即符合先进的价值观念并经教师充分领会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分析学生学情后设置出来的;第四,目标的呈现要清晰、具体、可操作、可测量。

(2)教学内容设计。包括教学主题明确、教学内容精当、教学结构完整、史学观念适切、史料支撑有力、情感态度价值观渗透教育设计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3)教学活动。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注重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状况的反馈和调适,通过对话、交流等互动方式,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4)教学技能。教师应有清晰、准确的表达交流能力、灵活多样的提问和讨论技能、根据教学内容合理运用教学方法技能、从容面对学生生成性问题的专业技能和对自己的教学水平深入持久的反思技能。

(5)学科核心价值。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观察学生在认知技能,参与技能,情意技能即基本立场、人类正义、社会公平以及包容理解世界多元文化意识的形成等领域的变化过程及结果,这一点是历史学科教学的本质追求。

(6)课堂文化。教师要重视课堂文化的构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在课堂对话、课堂行为等方面要体现平等、和谐,形成一种民主、关爱、思考、创新的课堂文化氛围,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

对于评价结果的解释与反馈,要更多关注学生在知识掌握、能力发展、思维水平、问题解决、探究能力等方面的提高,以及学习过程中的合作交流、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变化,通过评价结果的反馈,对学生给予及时的、适当的、有针对性的鼓励、指导和帮助,使学生在了解自己学习结果的基础上,总结经验,建立自信,激发其内在的学习动力,更积极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