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消费经济发展

消费经济发展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4-01-05 17:03:05

消费经济发展

消费经济发展例1

(一)消费水平与经济增长

消费水平的提高与经济增长,在客观上有合理的比例,在数量上有很大的依存关系,这种依存关系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首先,消费水平的变动与国民收入增长的变动有着直接的依存关系,当国民收入的增长较快时,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消费水平也增长较快,而在某些时候,消费水平的增速会高于或低于国民收入的增速,但只要使积累与消费的比例稳定合理,国民经济就可以持续、稳定、协调地发展,当消费的增长超过国民收入的增长,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高消费时,消费与生产的正常比例就会遭到破坏,生产正常发展就会受到影响,消费水平的提高则成为一种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当消费需求不足,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高积累,低消费”时,消费与生产的比例同样会遭到破坏。这时候消费需求相应减少,消费品市场供过于求,消费对生产的促进作用弱化。由于生产与消费之间的不协调差距加大,引起商品或资本运动受阻,最终导致整个社会经济生产活动的被迫紧缩。

其次,消费率与经济增长率有一定的依存关系。消费是国民生产总值的主要部分,其变动必然会引起国民生产总值的变动。而最终消费与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函数,就是消费率,消费率对经济增长率变动有明显的影响。在合理的经济增长率区间,当消费旺盛,经济增长率就高,消费不足,经济增长率就会滑落。当然,消费率也不是越高越好。消费率长期过高,会挤掉投资,使经济增长不能持久,但消费率也不能长期过低,长期过低就会使高速扩张的生产能力与低消费水平不相适应,出现“过剩危机”,从而影响经济增长。

目前,我国消费率总的变动趋势是下降的,虽然在1978-1982年消费明显上长,从61.8%上升到68.7%,但从此以后,我国的消费率却是持续下降的。1990年比1982年降低了7.4个百分点。1997年又比1990年下降1.4个百分点。③由于消费率下降,总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也呈下降趋势。如表(一)所示。

表(一)1990-1998年我国经济增长的各指标贡献率

年份经济增长速度总消费贡献率总投资贡献率净出口贡献率

19903.872.112.015.9

19919.268.925.85.3

199214.264.846.0-10.8

199313.546.670.5-17.1

199412.638.242.819.0

199510.537.955.46.7

19969.652.933.713.4

19978.849.833.416.8

19987.831.863.15.1

资料来源:引自许永兵《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导因素》

从表一可知我国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是内需的增长,但从1993年以后,我国的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呈下降趋势。93-98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平均为42.9%而投资贡献率却为56.7%,后者比前者高出13.8个百分点。这主要是近几年来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势头放慢。受收入水平制约,再加上居民对房改,医疗保险,就业制度等改革的预期热情不高,再加上服务消费、住房消费等绝大部分还未完全市场化,所以造成近年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逐渐减弱。

(二)消费水平与经济波动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人民的消费水平也取得了同步的增长,我国国民生产总值1978年为3588.1亿元,1994年上升43798.8亿元,年平均增长9.5%(按不变价格计算),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则由1978年的375元增加到了1994年的3654.5元,剔除价格因素,年平均增长了7.3%,而全国居民的平均消费水平由1978年的175元上升至1994年的1737元。剔除价格因素,居民消费水平实际年平均增长9%,④同时,我们也不难看到,消费水平是阶段性波动的。如表(二)所示。

表(二)

年份国内生产总值(亿元)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全国居民消费水平(元)全国居民消费水平增长率(%)

198814074.2111.3635106.9

198915997.6104.369499.2

199017681.3103.9723102.2

199120188.3108.0849114.3

199224362.9113.61004112.0

199331380.3113.41246108.7

199443798.8111.81737114.8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4》,中国统计出版社1994年。

究竟是什么引起了消费的波动呢?通过研究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有以下几点因素:

1,个人收入增长的波动,居民消费直接受到可支配收入的制约。当居民的收入大幅增加,居民的消费水平就有所上升,居民的收入下降时,消费也就相就地受到限制,这一趋势以下表(三)可以清晰地表现出来。

表(三)

指标1981年1985年1990年1991年1992年1993年1994年

平均每人全部年收入(元)500.40748.921522.791713.102031.532583.163520.31

生活费收入(元)-685.321387.271544.301826.072336.543179.15.

生活消费支出(元)456.84673.201278.891453.811671.132110.812851.34

平均每人全部年收入%100100100100100100100

生活费收入(%)-91.591.190.189.990.590.8

生活消费支出(%)91.389.984.084.982.381.781.4

资料来源:曾壁钧等著《我国居民消费问题研究》第50页,中国计划出版社。

2、居民消费倾向的变动。

居民消费倾向是指居民消费支出占居民收入的比例,是平均消费倾向及边际消费倾向的统称。平均消费倾向是指任一收入水平上消费在收入中的比率(APC),边际消费倾向就是增加的1单位收入中用于增加的消费部分的比率(MPC)。

在经济的短期波动中,人们的消费变动不会和收入的变动成比例,具体而言,在经济趋向繁荣过程中,收入增加,这时人们的消费会增加,但增加的幅度会小于收入增加的幅度,即边际消费倾向要比平均消费倾向小。在经济走向衰退过程中,收入下降,这时人们消费会减少,但减少的幅度会小于收入下降的幅度,这也说明,边际消费倾向要比平均消费倾向小。平均消费倾向随着收入的增加而下降,因此边际消费倾向小于平均消费倾向,随着收入的增加,边际消费倾向是下降的。

消费倾向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的。它充分反映了在一定收入水平下消费意愿的大小。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实行“低工资,高积累“的政策,居民个人所得少,消费倾向普遍很高,改革开放以后,居民收入大幅度提高,居民的消费也就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从1978年以后,我国的居民平均消费倾向基本上呈现出缓慢下降的趋势,而边际消费倾向的下降不太明显。

3、农业波动对消费波动的影响。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大,农业的波动必然引起整个国民经济的波动,从而引起消费的波动。首先,农业的增长必然导致消费的增长,1979年到1982年,农业分别增长1.81%,0.31%,1.5%和0.87%,消费分别增长2.8%,3.1%,1.0%,2.2%,其次,农业的减产或低增长导致消费的下降或低增长,1991年农业国民收入下降1.53%,同年消费下降3.2%,⑤1992年至1995年,农业国民收入大幅下降消费也大幅下降。(三)消费水平与经济结构

经济结构大体上是指国民经济各部门,各地区,各成分,各组织和社会再生产各方面的构成,以及它们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一国的经济增长从其内涵来看,主要有两方面,经济总量的增长和经济结构的优化,而一国的经济增长又是以一定的消费水平为前提的。当社会经济实现增长,经济总量及人均收入量也会相应增长,从而引起需求结构、生产结构以及外贸结构发生相应的变化。根据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和发展经济学理论,高的经济增长率必然带来高的结构变化率。也就是说,结构的变动是与经济发展过程相联系,是以经济发展的水平和阶段(即人均收入水平和工业化程度)为条件,是通过资源的再分配来实现的。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人民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经济结构也产生了相应的变动。下面就从几方面来阐述这一问题。

1、人均收入水平与经济结构变动及工业化程度

根据库兹涅茨的研究可知,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与结构变动率存在着一定的比例关系。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50-130美元时是产值结构变动率最高的第一时期,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220-360美元时是产值结构变动率很高的第二时期,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360-860美元时是产值结构变动率较高的时期。我国改革以来,按世界银行图表集法计算,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水平大概在300美元左右。⑥因此可知我国这一时期的产业结构处于高变动率阶段。

产业结构的转变过程,根据钱纳里等人的理论,可将其划分为三个阶段:(1)初级产品生产阶段,(2)工业化阶段,(3)发达经济阶段。工业化阶段是结构转变幅度最大的时期,这一时期,需求结构及生产结构、外贸结构发生显著的变化,我国在改革开始时工业化程度已经相当高,但是人均收入水平却是相当低的。这是由于改革前我国优先发展工业尤其是重工业的政策倾向过于偏激所导致的工业化过程的片面演进和产业结构关系的严重失衡。一般而言,工业化的起步是要以一定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为前提的,工业化程度超过人均收入水平的状况必然会影响到产业结构的进一步变动。

目前,我国经济结构依然存在不合理的状况,这一状况严重制约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但这种不合理状况不是由于过去重工业的倾斜政策而造成的,而是因为当前消费需求结构的升级导致现行经济结构不再适应当今的经济发展。目前从我国消费领域的整体来看,酝酿着一次新的消费升级-“住行消费升级”(在此之前,已有几次消费结构升级)。其间消费投入大,积蓄时间长。这使得消费需求不足现象在一定时期内存在。

2、收入水平、消费水平引起结构变动的原因

收入的增长必然引起消费水平的增长,而消费水平的增长又会引起经济结构的变化。这一变化用恩格尔定律可以明显表现出来。恩格尔定律可以表述为居民食品消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份额随着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而下降的一种趋势。也可以表述为居民食品消费占居民总消费的份额随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人均总消费的增长而下降的一种趋势,以我国1987-1997年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及其消费结构为例可知,1987-1997年,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从0.53下降至0.46,而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则没有多大的变化,仅从0.56降至0.55,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有较大的变化,而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却没有多大的变化。如表(四)所示。从中可知消费水平的上升必然引起需求结构的升级,但需求结构又是如何引起整个经济的变动呢?根据经济学原理我们可知,需求结构的变动会引起资源向消费需求多的产业部门转移,从而实现经济结构的变化。

3、结构的变化反过来又会带来收入水平及消费水平的增长

经济的增长主要是靠生产要素投入的增长和经济结构变化所带来的增长,结构合理,就可以提高全社会总要素的生产率,进而实现更高的经济增长率,这样就必然能够带来消费水平的提高。

二、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

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有很多,有经济因素,也有非经济因素。经济因素有国民收入总额及其提高速度,积累与消费的比例,消费与投资人口总数及其增长速度,价格水平的变动等。

消费水平的高低,直接依存于消费基金的多少,而消费基金又来自国民收入,国民收入总额大,增长速度快,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消费水平就高,收入总额小,增长速度慢,则消费水平就低。

在国民收入为一定的情况下,消费水平的高低,取决于积累与消费的比例,积累是扩大再生产的源泉,任何社会要扩大再生产,都必须有一定的积累,在积累效果不变或不断提高的情况下,积累的增长就意味着社会物质技术基础的增强。人们的物质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就有可靠的物质保证,反过来,消费的增强和消费水平的提高,又会促进生产的发展和积累的增加。目前我国存在积累过度的现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内储蓄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0.3%,其中1978-1982年平均增长率为6.5%。1993-1991年增长11.6%,1992年-1997年平均增长为37.1%。在储蓄存款猛增的同时,居民消费的增长却相对疲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速度几乎都低于同期储蓄增长速度。其年平均增长仅为16.1%,比储蓄存款余额的年平均增长速度低了14.1%个百分点。⑦

造成居民储蓄率上长,甚至实际利率下降也选择储蓄的原因有很多,一方面由于多项改革的推进,人们存款以备将来购买住房、养老、子女教育,医疗保健之用。另一方面,是居民之间收入差距拉大,高收入阶层与低收入阶层的支出结构存在显著差异,在当前市场高收入阶层想要的已经有了,边际需求欲望下降,消费结构或支出结构升级。而低收入层受购买力限制,商品购买量增加缓慢。由此导致居民存款源源不断的增加,消费市场需求不旺。

在消费基金确定的情况下,人口的数量与消费水平成反比,人口数量大,增长速度快,人均消费水平就低,人口数量小,增长速度慢,消费水平就会高,我国人口基数大,且人口增长速度也快,而且每增加一亿人口,所用的时间越来越短,据粗步估算,我国现有人口达14亿左右。每年新增的社会财富,新生产的各种消费品中的一部分或大部分将为新增加的人口所占有,为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和改善居民生存环境所进行的各种努力,如医院病床的增加,普遍教育和专业教育的普及,住宅条件的改善,生活用水质量的提高等都将因为人口总数的较快增长而受到影响。因此目前我国的消费水平是不高的。要提高消费水平,实现经济社会的快速健康发展,我们就要控制人口增长,充分发挥计划生育政策的作用,限制早婚早育,多生多育,以实现人口增长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

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消费水平的高低与物价水平成比例关系,我国近些年来,居民的货币收入提高了但物价也上涨了,某些物价上涨程度还高于平均工资的提高速度,因而影响了消费水平的提高,有一部分居民的实际消费水而下降了,我国目前物价已由低谷逐渐缓慢的向上攀升,这说明我国居民的消费水平已有所回升。

三、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比较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在我国,由于自然条件不同,生产力布局不同以及对某些地区采取“倾斜”政策和劳动差别和非劳动因素造成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劳动报酬不同,从而形成消费水平的差异,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在地区之间,城乡之间表现得非常明显,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城市发展较快,大部分农村发展比较慢,所以在一定时期内,城乡之间的消费水平差异比较明显。附表(四)

表(四)

19861987198819891990199519961997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899.61002.21181.41375.71510.24283.04838.95160.3

平均每人消费性支出790.0884.41104.01211.01278.93537.63919.54185.6

边标消费倾向0.780.831.220.550.510.870.690.83

恩格尔系数0.530.510.540.540.500.490.46

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423.8462.6544.9601.5686.31577.71926.12090.1

MPC1.501.070.951.020.580.870.750.28

恩格尔系数0.560.550.530.540.590.590560.55

资料来源:引自各卷本《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统计摘要》

表(四)中显示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一直在农民人均消费水平之上。城市和农村的恩格尔系数都较高,这表明城市和农村居民的消费都还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而城市居民的MPC相对较平稳,表明城市居民目前在寻找新的消费热点,农村的MPC变化相对较大,表明农村居民目前还处在一个消费热点之中,但消费支出变化不大。

这主要是近年来,由于多数居民对未来支出预期不断增强,将收入较多地转向了储蓄,投资等其他渠道,加上医疗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教育制度等多项改革情况下,居民为应付改革的被动储蓄倾向在明显增强,这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居民的消费水平。而导致农村消费增长率低于城镇居民的消费增长率的原因除了农民的收入水平的限制以外,最主要是农村的消费环境滞后,配套设施不齐全,如有些农村没有通电,或有电的地方供电极不正常而且电费极贵,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民的购买积极性。其实,农民每消费1000亿元将对农业部门产生427亿元的直接需求,对工业,运输,邮电,商业饮食以及其他服务部门分别产生395亿元,36亿元,85亿元,57亿元的直接需求,综合推算,农民每增加消费1000亿元将对整个国民经济新增2008亿元的消费需求,⑧可见,今后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必须依靠农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和农村市场的拉动力。

四、提高我国消费水平的建议及其对策

我国目前存在在消费率过低,储蓄过高的倾向。因此我国今后的消费政策主要是提高居民的消费率,而提高居民消费率的主要措施又是提高居民的消费倾向,为此提出以下的建议。

1、积极发展开拓农村消费市场,培育城镇新的消费热点。

目前,农村居民的消费层次正处于对彩电,冰箱等耐用消费品的需求阶段,据抽样调查结果显示,1997年我国农村平均每百户仅拥有电冰箱8.49台,彩电27.32台,洗衣机27.81台,摩托车10.89台,而1998年十一月末,我国商品库存彩电97.3万台,电风扇344.1万台,电冰箱91.9万台,⑨所以无论是从供给还是从需求的角度来看,我国农村居民的消费都有大幅增加的可能,开拓农村的消费市场,要解决好几点金融问题。

A、把消费信贷引入农村,这是以农民日益增加的储蓄为基础的,由于农村存在着巨大的潜在的消费市场,且农民的消费热点产品货源充足,所以在农村开展消费信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释放被抑制的消费需求。

B、建立农业保险机构,以减轻自然灾害对农民收入的影响,我国是自然灾害较多的国家,仅1998年的洪涝灾害,仅农作物的受灾面积就达3.2亿亩,使得经济损失高达数百亿左右,自然灾害一方面使得农民的收入减少另一方面,也使农民对未来收入的预期的不确定,增加储蓄,因此,开拓农村消费市场就要完善和发展我国的农业保险。

城镇居民面临着消费断层问题,即原有的主要以彩电,冰箱,VCD等家用电器为代表的消费层次已经得到满足,消费已经饱和,处于一种储币待购的状态。因此,培育新的消费热点显得格外重要,对于我国城镇居民而言,住宅消费及住宅装饰业应成为培育重头戏。目前我国城镇居民进入住房数量与质量并重的提高阶段。随着福利分房的结束,个人对商品房的消费,已经占到了主要地位,但由于房价过高,无法使百姓安居乐业,也无法使住宅建设这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发挥其带动经济发展的作用。随着住房制度改革的推进,银行商品房抵押贷款的规模扩大的商品住房及装饰业必然成为消费热点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家庭轿车将成为我国消费领域发展的热点。目前我国汽车消费结构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公务用车改革方案已经出台,长期以来,靠公款买车的局面已经改变,目前,1400万辆汽车保有量中有百分之三十以上的车为个人所有,虽然目前从消费领域谈轿车进入家庭领域还为时过早,但私人买车那部分先富起来的高收入阶层,如律师,三企白领等购车数量不小,且据调查,我国约有三十万个家庭在近两年内有购车意向。约三百万个家庭将购车列入了自己的消费计划,所以家庭轿车必然成为我国将来的消费热点。

教育消费将成为消费热点,教育消费包括居民子女教育支出以及为提高自身业务竞争能力的培训支出,它属于服务性消费,知识经济时代,人人都要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很多人还要不断变换工作岗位,这就产生了再学习的强大需求。教育成为一种产业就要满足群众对非全日制教育的种种需求,目前成人高考热已标志着教育消费已成为一个消费热点。

2、发展消费信贷。发展消费信贷是促进内需扩大的必然选择.,发展消费信贷,可以联通生产与消费,疏导巨额储蓄适当向消费领域分流,解决现实购买力与消费需求不匹配的矛盾,从而推动我国经济的增长,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发展消费信贷首先要转变消费观念,由过去的“积蓄-消费-积蓄”的单一的消费方式转化为“贷款-消费-积蓄还债”的新型消费方式。提倡适度的超前消费。其次是政府努力提高居民的实际收入水平,降低消费信贷成本拓宽个人消费信贷能力,针对不同的消费信贷品种上和贷款对象,在利率,期限,还款方式等方面向消费者提供多种选择。第三是建立担保机制和个人资信调查机构,为低收入居民提供解决担保问题。第四是积极发展信用卡业务。如加强透支功能等。

3、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制度一般包括养老保险制度,医疗保险制度,住房保险制度和失业保险制度四大方面。目前我国的养老保险实行的是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原则。这实际上是又一次消费品按劳再分配有益于保障退休人员有基本的消费金。医疗保险制度则可以为广大职工提供基本医疗保障,提高职工的健康水平。住房保险制度中,住房公积金的建立,增加了工资中的住宅消费基金,也增大了住宅消费的能力,对保证住房投资和住宅消费达到较高水平具有积极的意义,失业保险制度是社会福利制度的一方面,它对于保障下岗职工的最低生活消费有着重要意义注释:

①引自孙鹤、杨咸月《储蓄、消费与经济增长》《统计研究》99年第七期

②引自马克思《资本论》第二卷

③引自郭柏春《论消费率》《消费经济》2000年第1期

④引自曾壁钧等著《我国居民消费问题研究》第43页

⑤引自景体华等著《中国经济增长与波动》第51页、第224页

⑥引自郭克莎《中国,改革中的经济增长与结构变动》第165页

⑦引自《理论经济学》第77页

⑧⑨引自邹东海、万举《农村消费市场开拓与农村金融创新》《消费经济》99年第5期

参考书目:

1、《消费经济学原理》尹世杰、蔡德容经济科学出版社

2、《中国经济增长与波动》景体华北京出版社

3、《居民消费统计学》易丹辉中国人大出版社

4、《中国经济波动与增长》栗树和、梁文征陕西师范出版社

消费经济发展例2

我们可以把社会生活中的经济物品分成三类:第一类是公共物品,不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每个人都需要公共物品;第二类是私人物品,既有竞争性又有排他性;第三类是混合物品,就是既有公共物品的特性,也有一定的私人物品特性。由此分析,消费也可以分为三大类形式:公共消费、私人消费、混合消费。

大多数的体育消费应该属于混合物品。全国健康就是公共物品,但个人参与一般的体育运动消费又属于私人用品。由此可见,体育消费不仅国家、政府有这方面的需求,居民自身方面也有需求。

从本质上讲,体育消费属于满足人们享受和发展需要的消费。从现在至21世纪中叶,中国社会将实现由第二步发展战略向第三步发展战略的转变,即由小康社会向中等发达国家过渡。按照经济学理论,这一时期正是社会消费结构发生重大变革的时期,总的趋势是人们对物质消费品需求的增势将会减弱,而对服务消费品,尤其是与人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提高直接相关的服务消费品的需求将会迅速上升。因此,人们对体育的消费需求也是无限制的。从理论上讲,只要体育需求是无限制的消费需求,那么,体育产业就有无限发展的可能性。近年来,体育消费品在中国大中城市和部分富裕农村地区相继成为新的消费热点,正是社会消费结构合乎规律的变化给体育产业发展提供越来越大的推动力的体现。据国家信息中心的统计,2000年~2005的五年间,我国城镇居民在运动娱乐方面的人均消费支出己从672元增加到1688元,年平均增长20.2%。居民的体育消费明显快于收入增长。2002年~2007年,中国城市人口体育边际消费倾向是20,即城市人口收入每增加1%,它的体育消费就增加20%。这些都说明了体育市场发展的潜力。

二、“标准结构”与中国体育消费潜力

美国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茨和霍利斯·钱纳里等人在研究经济结构问题时,揭示了消费率与人均收入水平之间的联系,即“标准结构”。运用这个成果来分析居民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消费行为特征,对研究中国居民体育消费的能力是有借鉴帮助作用的。

这个“标准结构”反映人均GNP从100美元以下上升到1000美元以上(均按1964年美元统计,下同)的过程中,经济结构所发生的规律性变化。(1)在人均GNP1000美元以下的时候,随着人均收入的增长,储蓄率上升,消费率下降。(2)在人均GNP增长到1000美元以上后,储蓄率、总消费率就大体稳定下来。(3)消费率在下降过程中也呈现出阶段性变化。即在较低收入阶段,消费率下降得较快;在较高收入阶段,消费率的下降开始放慢。在人均GNP200美元后,储蓄率上升和消费率下降的速度比人均GNP200美元之前变慢了。

中国居民消费率较之“标准结构”显示出很大的差异,这突出地表现在以下两点上。在同样的人均收入水平上,中国居民消费率远低于“标准结构”中的居民消费率。中国总消费率低(这意味着储蓄率、投资率高),但不是因为储蓄挤掉了政府消费,而是因为挤掉了居民消费。“标准结构”中的居民消费率在各收入基准点上平缓下降,没有反复;而中国的居民消费率则有较大的波动。

通过分析,可知中国居民的消费水平会随着GDP的增长而提高,这对未来中国体育消费市场和体育产业发展的前景是大有帮助的。只要能够推出受居民欢迎的体育消费项目,体育产业在中国未来发展的潜力是巨大的,至少在消费能力上是可能的。

三、起飞理论与中国体育产业发展时机

美国经济学家罗斯托提出的经济成长理论(也称“起飞”理论)是一个被许多国家广泛采用、比较成熟和自成体系的理论。该理论把人类社会发展分为六个阶段:即传统社会、为“起飞”创造前提阶段、起飞阶段、成熟阶段、高额群众消费阶段、追求生活质量阶段。

消费经济发展例3

【关键词】消费;以人为本;培育

面对世界金融危机,我国提出了扩大国内需求战略举措。目的在于弥补外需萎缩、解决生产过剩、扭转经济下滑、避免经济危机。因此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扩大消费需求好似为了生产、为了发展,扩大的是以物为本的消费需求,而不是以人为本的消费需求。按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我们应该是为了满足消费需求,提高消费水平,增加居民福址,实现消费效用最大化,扩大以人为本的消费需求。

1背景:外需萎缩不得不扩大内需

投资、消费、出口是拉动经济三驾马车。出口导向型的经济增长模式,是以出口为主要力量来拉动经济增长的一种模式。2007年美国的次贷危机引发了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国际市场对中国的产品需求开始萎缩。我国企业特别是大量的沿海出口导向型企业,因为没有国际市场、国外需求不足,纷纷收缩经营,甚至关门倒闭。造成大量工人下岗失业,特别是大量的农民工从沿海工厂回到了内地农村无业可就,经济增长快速下滑。我国面对如此严重的经济问题,不得不选择扩大国内需求的方针,采取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扩大居民消费的措施,来弥补国外需求不足、消化国内生产过剩、保持国民经济增长。这也是一种倒逼机制,外需萎缩不得不采取扩大内需的方针。

2目标:满足以人为本的消费需求

国内需求有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扩大内需关键是要扩大以人为本的消费需求。我国的实践证明,计划经济是短缺经济,是供不应求的经济、政府配置资源、企业进行生产、农民进行种养,都是为了满足居民生活需要,可谓以人为本的消费需求。虽然,消费需求目标、目的是以人为本的,但是没有实现目标、目的的体制动力,就是计划经济条件下不可能生产、提供足够、足质的产品和服务来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所以在满足以人为本消费需求中,计划经济是一种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经济体制。我国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通过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了经济快速发展,产品和服务逐步丰富,从供不应求的短缺经济转变为供过于求的过剩经济。我国在当今供过于求的过剩经济条件下,总是扩大消费、增加需求,来消化生产过剩、实现供需平衡、促进经济发展。这样就变成了消费是为了生产,消费的目的是生产,我生产什么你就得消费什么,我生产多少你就得消费多少。现在生产多了,消费少了,就要求扩大消费。我国在建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解决了计划经济无力满足以人为本的消费需求,但同时冲淡、模糊了满足以人为本消费需求的目标,强化、彰显实现以物为本消费需求的目标。

消费是人类生产的目的。在社会再生产中,生产必须围绕消费需求来进行,消费对生产起引导作用。生产与消费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辅相成。生产决定消费,消费也反作用于生产;生产只是手段,消费才是目的。消费的数量、规模、档次、速度,决定生产的数量、规模、档次、速度;消费能否顺畅实现,决定生产的循环能否顺利完成。可以说,产品能否被消费者接受、接受数量大小,决定着生产者的兴衰。所以说,宏观调控者政府、生产投资者企业、生活消费者居民三者在扩大国内消费需求上,目的要协调一致,要以扩大以人为本的消费需求为中心目标,才能获得三赢的效果。

3举措:培育以人为本的消费需求

要扩大以人为本的消费需求,必须培育以人为本的消费需求。消费本是一个稳定递进甚至长期处于稳态的经济行为。消费水平主要受收入水平、生产供给、消费环境的影响和制约。消费与投资相比,其变动率尤其是扩大性的变动理应更小,指望消费水平一夜之间“大幅扩大”,要么根本不可能,要么就是拔苗助长。只能通过循序渐进地提高收入水平、调整生产供给、改善消费环境、完善社会保障来培育以人为本的消费需求

3.1从收入方面培育:消费与收入之间关系十分紧密。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认为,当前消费主要依赖于当前收入。高收入高消费,中收入中消费、低收入低消费、没有收入不消费。这说明,收入增长是拉动消费的基础,是决定我国居民消费能力的根本因素。

3.2从供给方面培育:优化城乡居民消费支出的内部结构、大力提升服务性消费水平是实现消费可持续增长的必然要求。生产企业既要适应消费需求的变化,积极调整供给结构,提高供给能力,以适销对路的产品和服务满足城乡居民多层次、多方面的需求;又要合理引导消费结构的升级,积极拓展和培育消费热点,把潜在的消费需求变为现实的消费能力,不断增强其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不断提高居民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质量。

3.3从环境方面培育:目前,我国的消费环境虽然有了一些改善,但是消费环境问题是产业政策、消费体制和消费政策的集中表现,是长期积累的结果,问题的解决不可能一蹴而就,现在的改善只是初步的,消费环境仍然是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瓶颈。政府扩大居民需求政策目标与消费政策仍然不配套,城市建设和相关消费政策相对滞后,与居民消费升级要求不相适应,造成政策不衔接的断层现象。

3.4从保障方面培育:国内消费市场低弥的原因不是居民没有消费的需求和愿望,主要是由于相应的社会保障体制还不够完善。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的是一种“低工资、高福利”的分配制度,社会福利由政府统筹统包,使居民在工资水平较低的情况下,能够感受到社会福利方面收入带来的安全感,城镇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反而较高。20世纪90年代以来,特别是最近几年,我国对旧的社会保障制度进行了较大幅度改革,老百姓过多的承担了这个社会改革的成本。过度市场化的住房、养老、医疗、教育等负担让老百姓不得不进行积蓄。在传统的福利体制被打破,新的社会保障制度还有待完善的情况下,社会保障制度大大限制了居民消费需求扩大。要改变这种局面就必须应尽快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在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完善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推进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健全失业保险、完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等方面还需加大投入,加强引导,使广大消费者形成更加乐观的未来预期,增强其消费意向;使居民从不断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中找回消费信心,敢于消费,满足其必要的基本生活需求和获得相应的社会服务。

参考文献

[1]王艳芝,杨宏茹.培育和扩大消费需求的思路和对策.中国市场,2004年1月

[2]许善达.内扩居民最终消费外推“马歇尔计划”.中国经济导报,2009年5月19日

消费经济发展例4

目前我国体育产业化方面出要还存在:一方面可以看到体育消费的不足,另外一方面也说明体育经济的发展潜力是很大的。因此,认真探索和研究体育产业化运作的实践和规律,无疑具有重要意义。对此经济学界的讨论还不多。本文拟就这一课题做些初步探讨。

一、体育消费在中国经济发展新阶段地位与作用

我们可以把社会生活中的经济物品分成三类:第一类是公共物品,不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每个人都需要公共物品;第二类是私人物品,既有竞争性又有排他性;第三类是混合物品,就是既有公共物品的特性,也有一定的私人物品特性。由此分析,消费也可以分为三大类形式:公共消费、私人消费、混合消费。

大多数的体育消费应该属于混合物品。全国健康就是公共物品,但个人参与一般的体育运动消费又属于私人用品。由此可见,体育消费不仅国家、政府有这方面的需求,居民自身方面也有需求。

从本质上讲,体育消费属于满足人们享受和发展需要的消费。从现在至21世纪中叶,中国社会将实现由第二步发展战略向第三步发展战略的转变,即由小康社会向中等发达国家过渡。按照经济学理论,这一时期正是社会消费结构发生重大变革的时期,总的趋势是人们对物质消费品需求的增势将会减弱,而对服务消费品,尤其是与人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提高直接相关的服务消费品的需求将会迅速上升。因此,人们对体育的消费需求也是无限制的。从理论上讲,只要体育需求是无限制的消费需求,那么,体育产业就有无限发展的可能性。近年来,体育消费品在中国大中城市和部分富裕农村地区相继成为新的消费热点,正是社会消费结构合乎规律的变化给体育产业发展提供越来越大的推动力的体现。据国家信息中心的统计,2000年~2005的五年间,我国城镇居民在运动娱乐方面的人均消费支出己从672元增加到1688元,年平均增长20.2%。居民的体育消费明显快于收入增长。2002年~2007年,中国城市人口体育边际消费倾向是20,即城市人口收入每增加1%,它的体育消费就增加20%。这些都说明了体育市场发展的潜力。

二、“标准结构”与中国体育消费潜力

美国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茨和霍利斯・钱纳里等人在研究经济结构问题时,揭示了消费率与人均收入水平之间的联系,即“标准结构”。运用这个成果来分析居民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消费行为特征,对研究中国居民体育消费的能力是有借鉴帮助作用的。

这个“标准结构”反映人均GNP从100美元以下上升到1000美元以上(均按1964年美元统计,下同)的过程中,经济结构所发生的规律性变化。(1)在人均GNP1000美元以下的时候,随着人均收入的增长,储蓄率上升,消费率下降。(2)在人均GNP增长到1000美元以上后,储蓄率、总消费率就大体稳定下来。(3)消费率在下降过程中也呈现出阶段性变化。即在较低收入阶段,消费率下降得较快;在较高收入阶段,消费率的下降开始放慢。在人均GNP200美元后,储蓄率上升和消费率下降的速度比人均GNP200美元之前变慢了。

中国居民消费率较之“标准结构”显示出很大的差异,这突出地表现在以下两点上。在同样的人均收入水平上,中国居民消费率远低于“标准结构”中的居民消费率。中国总消费率低(这意味着储蓄率、投资率高),但不是因为储蓄挤掉了政府消费,而是因为挤掉了居民消费。“标准结构”中的居民消费率在各收入基准点上平缓下降,没有反复;而中国的居民消费率则有较大的波动。

通过分析,可知中国居民的消费水平会随着GDP的增长而提高,这对未来中国体育消费市场和体育产业发展的前景是大有帮助的。只要能够推出受居民欢迎的体育消费项目,体育产业在中国未来发展的潜力是巨大的,至少在消费能力上是可能的。

三、起飞理论与中国体育产业发展时机

美国经济学家罗斯托提出的经济成长理论(也称“起飞”理论)是一个被许多国家广泛采用、比较成熟和自成体系的理论。该理论把人类社会发展分为六个阶段:即传统社会、为“起飞”创造前提阶段、起飞阶段、成熟阶段、高额群众消费阶段、追求生活质量阶段。

根据这一理论,结合中国经济发展的水平和人均收入水平,对照国外发达国家的发展过程,可以看出,从整体上看中国经济目前应该尚处在“为起飞创造条件阶段”向“起飞阶段”过渡的阶段,但在局部地区如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甚至己经达到起飞阶段向成熟阶段过渡。这是由当地的GDP产值所决定的。

按照罗氏理论,体育产业真正的大发展,只有等到一国经济在整体上进入“追求生活质量”阶段之后,才可能实现。发达国家体育产业发展历程也证明了这一点。譬如,美国是20世纪20年代进入“高额群体消费阶段”,70年代进入“追求生活质量阶段”;西欧和日本是50年代进入“高额群众消费阶段”,70年代进入“追求生活质量”阶段,这一时间表示,与50年代~60年代体育产业在美国的大发展,以及60年代~70年代体育产业在西欧和日本的大发展是吻合。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也在迅速发展,居民生活水平也在不断得到提高。中国体育产业也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得到发展,尽管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还比较大,但由于中国经济发展的地域差所造成的发展不平衡状况,恰恰给体育产业发展带来了契机,如在沿海发达地区已经有相当多的一部分人开始率先进入“追求生活质量”阶段,东部有些地区人均GDP己经超过3000美元。这些地区具有高出平均水平许多的货币支付能力和巨大消费力是拉动中国体育产业起飞的重要力量。因此,在发达地区,体育产业的发展有良好的经济基础。

消费经济发展例5

(1)消费金融丰富了信贷结构消费金融贷款覆盖面比较广,虽然也有着额度小,操作成本高,发放分散等缺点,但它毫无疑问为信贷结构带来了新的方式。随着个人信用贷款的不断完善,消费金融贷款可以降低我国的信贷风险,优化金融信贷的资产结构。此外,消费金融的贷款者也可以成为金融机构贷款的新客户,方便金融机构发展新的产品和新的业务。

(2)消费金融对供需的动态匹配起到了平衡作用我国已经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随着资本不断集中,生产的日益扩大,经常会出现生产过剩的情况。由劳动经济学的理论可知,此时如果需求不相应的扩大,产品将会堆积库存,社会产品不能顺利再生产,严重影响经济的稳定持续发展。这就要求我们积极发展消费金融,不断发展消费者的消费能力,增加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实现供需平衡。

(3)消费金融可以平衡消费者整个生命周期的消费水平通过劳动经济学中对劳动者的分析可知,劳动者在年少和年老时消费需求较大,而年少和年老两个阶段的劳动生产水平却较低。发展消费金融,可以使未来收入比较稳定的年轻人预先消费一部分收入。通过控制这部分收入的比例,使得当前生活水平得到提高,而又不会特别影响未来生活水平。对于消费者的整个生命周期而已,消费金融的出现,无疑平衡了消费者各个时期的消费水平,保证了消费者的生活质量。

(4)消费金融可以促进消费者的全面发展消费金融提高了人们的消费能力。而消费能力不仅仅是指对物质的购买力,更包括了消费者为了满足自身的知识、才能而进行的物质消费。消费金融的发展,使人们的消费习惯、消费观念不断提升,消费也越来越科学、文明和智能。在这个过程中,人的各方面素质不断提升,促使人作为劳动者的能力也不断增强,对社会的贡献能力也不断增加,最终促进了整个社会的发展。

二、劳动经济学视角下的消费金融发展策略分析

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消费金融已经发展一百多年的历史来说,我国的消费金融才刚刚起步。同时,我国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有着独特的政治经济国情。例如我国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区域经济差异较大,那么他们面临的消费金融困境也不相同,因此结合我国经济现状,从劳动经济学的视角下分析消费金融发展的策略就变得十分有意义。本文认为发展我国的消费金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不断提高我国居民的消费水平从劳动经济学的角度来说,要想发展消费金融,最根本、最迫切的就是要提高我国居民的消费水平与消费能力。可以通过调整税收政策,改革分配制度等有效手段来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政府可以对企业的发展不断扶持,减少税收。最后还有一点不容忽视,就是应该逐渐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使居民敢于消费,大胆消费,在消费时不必瞻前顾后。此外,还要注重消费金融贷款制度的创新,使居民可以提前消费,全面促进消费扩大内需,进而促进经济增长。

(2)为消费者创造良好的消费环境政府需要不断完善金融法律法规,为消费者尽可能的避免消费金融带来的风险。目前我国在消费金融方面的法律法规还不太健全,存在许多空白点,这需要在金融实践中不断的完善和提升,不断提高金融消费的透明度和保证度。同时也要培养居民的现代消费观点,促进居民建立合理的消费观,形成居民消费和还贷的良性循环。

(3)设计更加合理的消费金融制度我国的商业银行、政策性金融机构这些年都得到了大力发展,但也使得我国消费金融体系层次略微单一。从劳动经济学的角度来看,我国还应该扶持消费金融公司、社区银行、村镇银行等小型金融机构,以此构成我国消费金融的多层次体系。其次,要使消费金融不断发展,应当注重对消费金融体制的创新,不断开发新型消费金融产品。毕竟我国人口众多,人员构成复杂、地区经济发展不均衡、居民收入不均等的现象也比较普遍,单一的消费金融产品很难满足不同消费水平人员的需求。最后,劳动经济学告诉我们,劳动者和消费者也包含了广大农村居民,我国农村居民人口众多,因此在设计消费金融制度的时候也不应忽视农村消费者的金融消费发展,要合理的配置消费金融资源,使城镇居民、农村居民都能享受到现代金融的益处。金融机构也要不断提高服务品质,不断创新,根据我国消费者的实际情况,不断开发具有竞争力的消费金融产品。

消费经济发展例6

关键词:

消费经济;消费率;收入分配

一、消费经济理论发展历史源流

在西方经济学的发展历程中,消费经济始终作为该学科的基础理论单元而备受学者重视。1776年,批判总结近代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经验的《国富论》出版问世,作者亚当•斯密认为“消费是一切生产的目的和终点,消费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决定了经济增长的方式”、“消费决定个人的效用水平,因而与社会福祉紧密关联”。在亚当•斯密之后,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通过社会观测而主观判定“消费多少取决于实际收入,消费随收入增长而增长,收入增加量高于消费增加量”,这一表述被称为消费基本心理法则,是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的基石。20世纪40年代,经济学家库兹涅茨通过解构美国19世纪的国民消费和收入数据,发现长期消费和收入的比重关系是相对稳定的,边际消费递减趋势只存在于短期状况下。1926年,从反思凯恩斯消费经济理论出发,美国经济学家费雪认为消费取决于人一生各期的收入和利率水平,消费的贴现值等于收入的贴现值,消费者究竟选择“寅吃卯粮”还是“量入为出”取决于其不同时期的消费偏好;1949年,美国经济学家杜森•贝利提出“消费是当期收入、消费习惯、周围人消费水平等因素的综合函数”、“消费习惯带来的消费惯性被称为‘棘轮效应’”、“效仿周围人消费水平的行为称为‘示范效应’”。经济学家莫迪格里亚尼从费雪的跨期消费选择理论中得到灵感,提出“人倾向将一生的收入高峰和低谷进行转移以平滑消费”,这就是消费的“生命周期假说”;弗里德曼继续补充“可以持续到未来的收入能够增加消费、暂时性收入为消费者提供储蓄和借贷便利”的“永久收入假说”;罗伯特•霍尔认为在“生命周期假说”和“永久收入假说”能够成立的条件下,消费时间序列是随机游走的,因为理性预期会使消费者不断修正消费水平,只有意外事件才会导致消费大起大落,而意外事件是随机的。然而,随后的一系列实证检验证实,消费的随机波动性远小于现实的收入变动影响,更符合实际的消费模型有待建立。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以预防性储蓄和流动性约束为代表的新消费经济理论逐渐得到主流经济学界的认同。预防性储蓄理论指出“消费者倾向于在不确定情况下谨慎消费,以额外储蓄来应对不确定情况的发生”、“效用函数对消费的三阶导数大于零”;流动性约束理论是指消费者由于收入较低而不能或很难通过金融手段来获取消费能力的现象,消费者的消费数量不仅是其收入的函数,同时也是其现有资产规模的函数,资产规模越小,消费者面临的流动性约束就越大,通过借贷和提取金融资产来补充消费能力缺失的难度就越大。预防性储蓄和流动性约束由于和现实消费行为契合较强,具有普遍的政策实践研究价值。

二、中国社会消费率变化趋势

从宏观层面考察一国经济的实际消费状况,可选的较为适宜的指标是“最终消费率”,即一国消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最终消费率还可以区分为居民和政府最终消费率。图1显示了我国1978年改革开放至2014年全社会的最终消费率变动情况。整体而言,我国社会最终消费率在近三十年呈现出整体下降的发展态势,而将居民消费率和政府消费率区分来看,近三十年政府消费率始终保持在15%左右,波幅相对稳定;居民消费率则连年走弱,从1978年接近50%到2014年不足40%,消费体现出的“国进民退”现象十分突出,居民消费率的持续走低是我国全社会消费率低下的重要原因。我国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消费分类统计如图2所示。1978-2014年,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消费率呈现出截然相反的发展态势,1992年,城镇居民消费率开始超越农村居民消费率,至2014年,城镇居民消费率29.40%,农村居民消费率8.52%,城乡间巨大的消费水平差异决定了我国居民消费率的整体走低,即广大农村地区消费水平的连年疲软导致我国社会居民消费率的整体低下,这说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行的城乡有区分的经济发展政策在消费传导上已经显示出了不利的一面,城乡经济总量问题得到缓解的同时,结构性问题却日益突出,全社会对城乡居民消费能力差异的政策关注较为迫切。从我国经济发展的地理空间划分来看,最终消费率在东中西部地区的分布同样显示出不均衡状态。根据《中国统计年鉴》计算整理数据显示,我国东部地区最终消费率从1998年至今始终徘徊在45%左右,而中部和西部地区最终消费率则分别从1998年的57%、64%回落至47%、52%,降幅均超过10%。这一方面说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消费能力与经济发展程度实现了同步提升,改革开放以来“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既定国策在这些地区持续酝酿福利;另一方面也说明我国“西部大开发”经济政策存在的局限和低效,同时“中部崛起”战略政策也具有国土空间经济发展差异日渐扩大的无奈性质。

三、居民消费率低下的原因

首先,在预防性储蓄和储蓄目标层面,我国农村和城镇居民消费率走势差异、东部和中西部地区居民消费率走势差异的最终原因在于预防性储蓄的抑制。如图3所示,我国国内储蓄率近三十年来持续攀高,在国民消费和储蓄习惯之外,体现更多的是居民对于收入不确定性的担忧,失业、医疗、养老、教育等保障不完善、不充足的社会现实使得落后地区居民“无钱可花”、“有钱不敢花”,地区经济发展的历史原因和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造成了这种高储蓄和消费压抑的现象。其次,在收入层面,我国居民消费率整体低下的重要诱因是不断增加的社会收入差距和扭曲的收入分配格局,2015年,我国官方统计的社会基尼系数高达0.462,说明社会财富大量集中于少数人群,由于同等条件下穷人的边际消费倾向大于富人,造成了社会总体消费量的低下;另一方面,从我国国民收入的分配格局来看,我国政府、企业以及个人的财富分配严重失衡,政府和企业的收入不断增加,但这是建立在挤占居民收入的基础上的,这种扭曲的收入配置格局导致居民缺乏具备实际支付能力的消费意愿,相对较高的恩格尔系数也使得非生存类消费很难得到有效提升。最后,流动性约束是我国居民消费率低下的重要原因。在对消费经济理论历史演变进行总结时,笔者提及了金融发展落后引起的流动性约束。事实上,在我国经济发展和转型的过程中,本土金融市场、金融制度和消费金融理念的进步都与快速攀升的GDP总量出现了脱节,消费信贷的不完善使得居民的跨生命周期消费很难实现,国外学者的相关实证研究也证明了这一点。

四、提升居民消费率的对策

(一)从解决高储蓄比率入手首先,要降低我国社会畸形高企的全民储蓄率,提升居民的劳动及财产性收入非常必要。一方面,提升我国居民劳动收入占比要依靠政府激励结构的转变,努力促进劳动力要素的市场化发展,在我国全社会劳动力供大于求的客观现实面前,以“能者多劳、劳者多得”的劳动收入分配思想替代事实上还广泛存在于国企和偏远地区的“大锅饭”收入分配方式,促进民营经济的市场化发展;另一方面,要提升房地产以外的我国居民金融资产配置比例,以金融财产性资产重构以活期、定期储蓄为主的僵化储蓄格局。其次,完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国民收入分配政策也是从收入方面降低高储蓄率的有效措施,这同时也是我国“十三五”时期消费经济改革的重点领域。在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方面,建立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农副产品定价机制应尽早提上日程;国有资本的收益分配不应局限于城镇,而应实现全民共享;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的改革应充分考虑东中西部收入差距,考虑城乡收入差距,减轻低收入人群的税收负担;政府和企业部门应降低一次收入比例,藏富于民,在“供给侧改革”的同时提振消费经济。最后,解决居民高储蓄率的关键还要仰仗完善的社会基本保障制度。在“十三五”计划中,国家要扩大社会保险的覆盖面,城镇职工医疗基本保险、城镇居民医疗基本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等应共同推进、共同对待;在保障低收入群体的基本生活权益方面,要在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基础上,为之创造获取劳动收入的经济环境;在对待全国社会保障资金的安全性和充足性方面,以多渠道引进和多角度监管确保资金的及时和有效利用。

(二)从解决流动性约束入手深化消费金融制度改革是解决我国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流动性约束的主要发力点,通过完善我国目前的个人征信体系和在落后地区进行小微消费金融改革,居民跨时期消费的财富平滑作用才能得到有效发挥。从我国消费信贷资金的配置效率角度来看,目前东部发达地区的消费金融改革已经具备了一定成效,互联网金融的迅速崛起使得小贷、短贷等个人信用消费日渐成熟,东部沿海地区的发展经验对于部分中部城市而言完全具备借鉴意义。当然,解决流动性约束要建立在居民增收和缩小地区间收入差距的基础上。

(三)从结构性消费优化入手提升居民消费率还要从优化居民消费结构入手,2014年我国城镇及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5%和37%,说明我国居民收入支出中的大部分还停留在保障基本生活方面,从侧面反映了居民实际消费能力的低下。从源头来看,在低收入的现实原因以外,部分刚需产品如住房等价格虚高造成的居民消费无力和消费转移也压抑了整体消费率,因此,政府的消费经济政策不应着眼于消费总量,还应关注于完善刚需品调控政策、缓解居民消费压力在内的结构性问题,以健康有序的居民消费结构保证消费经济总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雷潇雨.城镇化对于居民消费率的影响:理论模型与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2014(6)

2.易行健.世界各国(地区)居民消费率决定因素的经验检验[J].世界经济,2015(1)

3.毛中根.中国最优居民消费率的估算及变动机制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4(3)

消费经济发展例7

生活方式是人们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生活和活动的固有形式,也可以说是人们对吃、穿、住、行、用,所形成的流行的生活态度。这种生活态度首先表现在人的消费方式上,消费品数量多少和质量高低,是由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决定的,因此人们不能随意选择。而消费方式一经形成,在一定时期内,就会稳定地影响社会经济活动和人的精神生活。在现代生产过度扩张的刺激下,人们的生活态度和消费方式也日益扭曲,浪费性的生产与消费加剧了资源短缺和环境恶化问题,因此形成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和谐发展的科学消费观念迫在眉睫。

一、经济发展与消费

人的存在和发展首先依赖于社会生产所提供的物质生活资料。马克思说:“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人的物质生活本身就是生产劳动过程与消费过程的统一。生产的能力和水平决定了人的生活状况和消费方式,即人们在一定时期内消费的对象、数量、质量及其消费观念,归根到底是由该时期的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事实看,人们在不同时期的消费方式是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变化而变迁。

同时,消费与经济发展有着直接的关系。当经济发展较快时,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条件下,消费增长也会较快。但是,当消费的增速长期超过经济增长速度时,就会挤掉投资,正常的生产和消费比例遭到破坏,使经济发展受到影响;相反,如果消费需求不足,消费品市场就会供过于求,使消费对生产的促进作用弱化,长期过低的消费需求还会导致“过剩危机”,使商品和资本运动受阻,影响经济发展,使整个社会的经济生产活动被迫紧缩。

马克思说过,一个社会不能停止消费,同样,它也不能停止生产。因此,每一个生产过程,从经常的联系和它的不断更新来看,同时也就是再生产过程。人类社会就是在生产――消费――再生产――再消费,这一螺旋式的发展进程中,由愚昧到开化,由野蛮到文明,由落后到进步,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创造着历史,开拓着未来。

二、现代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经济增长给人们提供的产品越来越多,越来越丰富,随着人们收入的增加,消费水平也不断提高,不仅消费的产品数量和质量都有大幅度增长,而且消费方式也发生了巨大改变。日益“丰裕”的物质供给和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一部分人已经可以承受越来越多、越来越高的消费,而且以高消费为荣;又由于媒体广告的传播,示范效应更强,消费便带有了炫耀性。当炫耀性的消费构成整个生活方式的时候,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的阶层总是或多或少地模仿这种消费,这种模仿使消费发生了质的改变:消费的重心悄悄地从功能性消费――即满足人们对物品使用价值需要的消费,转向了象征性消费,使用价值退居其次,而消费的符号意义、社会象征功能日益被重视。更重要的是,在现代消费中,象征性消费成为大众消费的普遍性特征,人们把消费视作获得身份和归属、甚至自我确证的手段。消费不再是对物品使用价值的需要,而是以突出其价值的货币表现来自我确证,那么,人与物的本质区别何在?为消费而消费,其持续的可能性何在?

1.人的本质和价值不是可以用物的价值来衡量的。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在商品社会,通过市场机制,人的本质逐渐被物化了,“它使人与人之间成了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任何别的联系了。把人的尊严变成了交换价值。”把消费变成生活的目的,更使人丧失了人之为人的一切尊严和价值,而沦为消费动物。人的价值在于创造,而不在于消费,消费只是人生存和生活的必要手段,而不是人生的目的。所以人是在积极的生产实践中,创造价值、实现自己本质、生产人的社会关系。并且享受自己的劳动,自己的生活和自己的财富。人在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探索人的本质,探索人的生存、发展,确证价值。

2.自然资源是人和社会生存和发展的源泉。人首先要靠自然界来满足自己的需要,自然界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但自工业革命以来,把自然界看作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生存与发展空间,毫无节制地加以掠夺。这种源自生产的过度性消费的深刻影响,形成了传染性的浪费消费。而且更加剧了生产的浪费,从而导致了资源枯竭、生态失衡、环境污染等问题。这一问题的解决,树立生态文明的新的价值观念,即不再把自然当作征服的对象,而是当作于人类共同生存和发展的伙伴;更重要的是不能仅仅在狭隘的、片面的经济主义的视野里来考察消费与生产,而要把经济发展与人的发展、社会的发展结合起来,生产与消费才能真正成为人发展的手段和工具。

三、选择科学的消费方式

消费对生产来说是目的,对生活来说是满足人们需要的手段。发展经济就是要增加人们的收入,改善人们的物质生活,提高人们的消费水平,增强人们的创造能力,这是社会发展的目的。因此,社会的发展要以人的发展为基础,正如英格尔斯所说:“人的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必不可少的因素,他们并不是现代化结束后的副产品,而是现代化制度和经济赖以长期发展并取得成功的先决条件”,正因如此,形成科学的生产和消费方式,经济才有可能持续发展,社会才能不断进步。

1.适度消费。即适应国情国力、经济发展水平和自然资源的一种消费状况。这在今天,容易被理解为保守,但实质上就是消费主体的生产能力与消费支出的适当关系,即量力而行。只有生产与消费保持适当的比例关系,社会再生产才能正常进行。因此,适度消费,对生产消费而言,就是注重投入产出比,既要关注生产利润,又要关注社会成本;对生活消费而言,要求以人的基本需要为出发点,以人的健康生存为目标,避免不必要的、无意义的、有害于健康的消费。当然,信贷消费虽然是超前消费,但只要适度,也可以促进生产,拉动内需,还能促进人们节约不必要的开支,减少浪费。因此,适度消费是不牺牲环境、挥霍资源来满足人的一时的消费需要,而是把消费控制在地球环境资源能够承载的范围之内,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

2.增加精神文化消费。人的需要是多方面、多层次的,不仅包括物质消费需要,也包括精神文化需要,还包括生态需要。但最基本的需要是生存需要。马克思谈到人与动物的区别时,指出“吃、喝、等等,固然也是真正人的技能。但是,如果是这些技能脱离了人的其他活动,并使他们成为最后的和唯一的终极目的,那么在这种抽象中,他们就是动物的机能”。而人的精神特质决定了人在本质上更具有文化的内涵,文化塑造着、丰富着人的本质。“文化上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物质消费支撑着人的生命存在、决定人的身体素质,精神消费却支撑着人的文化存在、决定人的智能发展与人格完善,特别是教育、科技、信息和艺术的人文价值更是无与伦比。因此人的发展从根本上要求认识到精神生产和消费的至高无上的价值,增加精神消费,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一个社会的精神消费的程度如何,是有现实的经济发展水平、经济条件和社会文化条件,以及人们的文化修养决定的。已经解决了温饱等生存问题的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要与日俱增。这种需要刺激了更多精神产品生产,如果能进行积极倡导,发展健康、雅俗共赏的精神文化产品,就会促进文化消费能力,推动社会文化进步。

3.可持续消费。所谓可持续消费就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经济相结合,使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协调统一。树立可持续消费观念,要求社会生产遵循降低生产成本,优化资源配置,分配结构和流通结构的合理化,国民经济持续、健康、高效运行;对资源的较低消耗量和较高循环利用率,对环境的低污染乃至零污染,维护生物多样性等社会经济效益标准;要求人的消费规模总量必须限制在地球资源存量确能持续支持、地球环境确能持续容纳的范围以内。追求满足个人生存和发展需要的消费,减少或抵制高消费和浪费型消费;鼓励精神消费和文明消费。表现在具体生活方式上,它以选择绿色产品、生活治疗循环利用、注重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崇尚自然简朴的生活,追求健康生态消费为基本特征,从而形成健康、文明、科学的社会生活方式。

社会的发展不是自行演变的结果,而是人活动的结果。人是社会的主体,社会的发展是人的活动所造成的,人是社会发展的承担者和推动者。社会的一切物质财富、产品及其他物质形式的存在,都不过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结果,是人的活动所创造的物化成果。因此,社会的发展最终根源都在于人的发展。无论什么社会,对其生存的物质资料的依赖都是永恒的,因而对于自然资源的依赖也是永恒的。只有建立在人的发展的基础上,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与人的发展进步纳入整个社会的视野中,建立和倡导科学的生产、科学消费、勤俭节约、奋发向上的生活理念,人们才可能消费和享受更多更好的物质和精神产品,社会经济发展才有希望。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消费经济发展例8

农民消费是我国消费市场最重要的部分,只有农民消费水平的到提高,中国的经济增长才能摆脱出口依赖型。目前农村居民消费水平较低,严重影响着农村经济的发展。由此必须提高农民消费水平,使其成为拉动消费的新增长点,成为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途径。

一、提高农民消费水平,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

消费水平有狭义和广义之分,我们通常所说的消费水平一般是狭义的消费水平,它是指按人口平均的消费品(包括服务)的数量,反映人们物质文化需要实际满意程度。消费水平的提高,不仅要求增加消费品数量,而且要求不断增加提高消费质量。因此,消费水平是一个综合指标,最终会表现为人们的健康水平、科学文化水平和生活享受水平、消费环境的质量等等,反映人们物质文化需要的满意程度。

1.提高农民的消费水平,有利于形成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经济增长依靠的是社会需求的拉动,必须通过调节社会需求以调节社会生产而达到发展社会经济的要求。现在政府正不断的出台种种方案来刺激内需增长,其中有一点就是要扩大农村居民的消费,农民消费成为拉动农村经济增长的首要动力。

2.提高农民消费水平,促进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农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可以改变消费需求,促进消费结构优化升级,通过消费品生产结构和相关产业链上附属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

3.提高农民消费水平,有利于促进就业和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在农村,农民消费的提高势必带来消费质量的提高,促使文化教育消费的增加,带动经济增长。提高消费中的科技和知识文化中的比重,提高消费质量,就能从根本上提高消费力,从而可以促进消费力和生产力之间、消费和生产之间的良性循环。

二、农民消费水平较低的原因分析

1.农民的可支配收入较低,消费水平差距持续扩大

弗里德曼认为,居民的持久性收入是决定其消费的重要因素,没有可支配收入的增长,消费水平就不可能提高。我国现在还只是满足了基本的生存需要,消费水平还没有升级、消费结构没有优化,消费水平还未得到真正的提高。

2.农村基础设施薄弱,抑制消费水平提高

目前我国农村消费市场的公共配套尚处在低级水平,农民购物难、用点难、行路难、上网难等问题突出,影响了农民的购买积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电力供应跟不上、电压不稳定,收费较高;二是电视、通讯、网络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三是交通道路建设有待完善。

3.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

目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还不完善,农民储蓄倾向较强。现在农村的医疗成本居高不下,农村医疗保健型消费出现被迫的大幅增长,医疗保健费用已成为农民消费支出中增幅最大的一项。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医疗服务价格的上涨,农民对未来支出的预期大大增加,进一步降低了农民的现时消费,抑制了消费水平的提高。

4.农村市场体系尚未建成,商品流通渠道不畅

当前,农村市场体系尚未建成,商品的流通渠道也不畅,农民买、卖难的问题十分突出。一方面,许多商品在城市处于过剩状态,而在农村却难买到;另一方面,农民辛辛苦苦生产出来的农副产品由于距中心城市相对较远,交易成本大,农产品难以适时卖出,不能转化为农民的实际收入,制约了消费水平的提高。

5.消费环境不佳,严重侵害消费者权益

当前的消费环境不乐观,制约了居民需求扩大,造成了居民消费不安全和对消费环境的缺乏诚信,这些都直接影响到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和购买勇气,抑制居民的消费欲望,影响居民消费力的提高。

三、提高农民消费水平的方法

1.增加农民收入,建立促进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

我国必须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建立促进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切实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的消费力。扩大农民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的有效购买力;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村的现代化建设,扩展农民的消费能力;建立完善农村教育服务体系,提高农民的素质,让农民可以及时有效地掌握市场的信息,把握市场动向,推进农村产业化进程。

2.改善农村消费环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要加大农村的电力、交通、通讯网络、等基础设施设的力度;还要加大力度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为广大农民营造一个健康、安全的消费环境。同时在农村增加消费者投诉网点,运用法律武器维护农民的消费权益,为农民消费水平的提高提供可靠的社会保障。

3.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增强农民消费信心

必须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首先要加快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保障农民群众的健康安全;其次要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使农民消除后顾之忧,敢大胆消费;第三是要加大农村救助帮困力度,加快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使贫困农民基本生活有所保障。

4.健全流通体制,加强农村市场体系建设

必须加大农村市场体系建设力度,形成多渠道全方位多层次的流通格局,搞活农村市场,支持城市流通企业经营网络向农村延伸,从而全面提升农村的综合流通能力;以小城镇建设为依托,鼓励各类投资主体投资农村商业设施建设,大力发展与农村消费直接相关的零售业。

5.大力发展农村消费服务业,增加消费热点

农村消费服务业是带动农村消费提高的重要领域,是促进农村消费水平升级的重要方式。首先鼓励支持企业面向农村调整产品结构,开发和设计适合农民消费需求特点以及消费环境的产品系列;二是把向农民提供商品和提供服务结合起来,鼓励生产流通企业在农村设立售后服务网点,优化农村消费环境;三是大力发展农村休闲旅游,拓宽农村消费领域,刺激农村形成新的消费热点。

消费经济发展例9

消费是社会再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离开消费,社会再生产便无法继续进行,消费既是生产的起点,也是生产的终点。消费水平作为消费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指一国居民在一年内平均消费的商品和劳务的价值额,同时也可以用来指称一国的消费总规模,即社会总消费。研究消费水平,对于确定社会生产中积累与消费的比率,确定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具有重要意义。下面从以下几个方面简述消费水平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一、消费水平与经济增长

消费水平的提高与经济增长,在客观上有合理的比例,在数量上有很大的依存关系,这种依存关系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首先,消费水平的变动与国民收入增长的变动有着直接的依存关系,当国民收入的增长较快时,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消费水平也增长较快,而在某些时候,消费水平的增速会高于或低于国民收入的增速,但只要使积累与消费的比例稳定合理,国民经济就可以持续、稳定、协调地发展,当消费的增长超过国民收入的增长(高消费)时,消费与生产的正常比例就会遭到破坏。消费水平的提高则成为一种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当消费需求不足,即“高积累,低消费”时,消费与生产的比例同样会遭到破坏。这时候消费需求相应减少,消费品市场供过于求,消费对生产的促进作用弱化。由于生产与消费之间的不协调差距加大,引起商品或资本运动受阻,最终导致整个社会经济生产活动的被迫紧缩。

其次,消费率与经济增长率有一定的依存关系。消费是国民生产总值的主要部分,其变动必然会引起国民生产总值的变动。而最终消费与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函数,就是消费率,会对经济增长率变动有明显的影响。在合理的经济增长率区间,当消费旺盛,经济增长率就高,消费不足,经济增长率就会滑落。当然,消费率也不是越高越好。消费率长期过高,会挤掉投资,使经济增长不能持久,但消费率也不能长期过低,长期过低就会使高速扩张的生产能力与低消费水平不相适应,出现“过剩危机”,从而影响经济增长。

二、 消费水平与经济波动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人民的消费水平也同步的增长,同时,我们也不难看到,消费水平是阶段性波动的。通过研究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有以下几点因素:

1.个人收入增长的波动,居民消费直接受到可支配收入的制约。当居民的收入大幅增加,居民的消费水平就有所上升,居民的收入下降时,消费也就相对地受到限制。

2.居民消费倾向的变动。

居民消费倾向是指居民消费支出占居民收入的比例,是平均消费倾向及边际消费倾向的统称。平均消费倾向是指任一收入水平上消费在收入中的比率,边际消费倾向就是增加的 1 单位收入中用于增加的消费部分的比率。

在经济的短期波动中,人们的消费变动不会和收入的变动成比例,具体而言,在经济趋向繁荣过程中,收入增加,消费也会增加,但增加的幅度会小于前者的幅度,即边际消费倾向要比平均消费倾向小。在经济走向衰退过程中,收入下降,消费就会减少,但减少的幅度会小于收入下降的幅度,这也说明,边际消费倾向要比平均消费倾向小。平均消费倾向随着收入的增加而下降,因此边际消费倾向小于平均消费倾向。

3.农业波动对消费的影响

我国农业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大,农业的波动必然引起整个国民经济的波动,从而引起消费的波动。首先,农业的增长必然导致消费的增长,其次,农业的减产或低增长导致消费的下降或低增长。

三、消费水平与经济结构

经济结构大体上是指国民经济各部门、地区、组织和社会再生产各方面的构成,以及它们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人民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经济结构也产生了相应的变动。下面就从几方面来阐述这一问题。

1.人均收入水平与经济结构变动及工业化程度

根据库兹涅茨的研究可知,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与结构变动率存在着一定的比例关系。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 50-130 美元时是产值结构变动率最高的第一时期,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 220-360 美元时是产值结构变动率很高的第二时期,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 360-860 美元时是产值结构变动率较高的时期。我国改革以来,按世界银行图表集法计算,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水平大概在 300 美元左右。因此可知我国这一时期的产业结构处于高变动率阶段。

产业结构的转变过程,可将其划分为三个阶段:初级产品生产阶段;工业化阶段;发达经济阶段。工业化阶段是结构转变幅度最大的时期,这一时期,需求结构及生产结构、外贸结构发生显著的变化,我国在改革开始时工业化程度已经相当高,但是人均收入水平却是相当低的。目前,我国经济结构依然存在不合理的状况,这一状况严重制约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从我国消费领域的整体来看,酝酿着一次新的消费升级--住行消费升级。其间消费投入大,积蓄时间长。这使得消费需求不足现象在一定时期内存在。

2.收入水平、消费水平引起结构变动的原因

收入的增长必然引起消费水平的增长,而消费水平的增长又会引起经济结构的变化。这一变化用恩格尔定律可以表述为居民食品消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份额随着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而下降的一种趋势。也可以表述为居民食品消费占居民总消费的份额随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人均总消费的增长而下降的一种趋势,消费水平的上升必然引起需求结构的升级,但需求结构如何引起整个经济的变动呢?根据经济学原理我们可知,需求结构的变动会引起资源向消费需求多的产业部门转移,从而实现经济结构的变化。

3.结构的变化反过来又会带来收入水平及消费水平的增长

经济的增长主要是靠生产要素投入的增长和经济结构变化所带来的增长,结构合理,就可以提高全社会总要素的生产率,进而实现更高的经济增长率,这样就必然能够带来消费水平的提高。

总之,经济增长、经济波动、经济结构都不同程度的影响消费水平的提高,而消费水平的提高一定能刺激经济发展。这就是研究二者关系的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消费经济发展例10

消费;消费结构;苏州经济;驱动力

引言

目前,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经超过5000美元,按照国际经验,我国总体上应该进入了消费加速转型阶段,居民消费由原来的简单数量增长演变为数量增长与质量提高并行,消费结构向更高层次转化。居民消费结构中食品支出比重下降,恩格尔系数逐年走低,住房、汽车消费成为新的消费重点,教育、消费、通信不断升温,旅游等休闲服务消费成为新的消费亮点。

苏州,作为我国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发达城市,随着消费水平不断的提高,消费结构进一步优化的趋势和要求也日益明显。本文将着重研究苏州市消费的增长及消费结构的变化对苏州经济的驱动作用,以期为苏州消费的优化升级以及苏州地区经济的健康长久发展提出些许见解和建议。

一、消费驱动力机制研究

(一)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

在整个国民经济结构中,生产与消费的关系不仅表现为产业结构对消费结构的支配作用,以及消费结构适应、影响和决定国民经济的产业结构,还动态表现为“需求结构优化产业结构调整消费结构升级消费需求(总量) 扩大需求结构进一步优化……”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和良性循环的平衡关系。

一方面,产业结构决定消费结构的发展。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西蒙·史密斯·库兹涅茨(1941) 通过分析现代经济增长的总量、速度、结构及其传播扩展机制,认为产业结构的发展趋势,是与包括最终需求结构和消费结构在内的产值使用格局的趋势是高度相关的。在技术进步、技术创新促进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调整,提供了新的产品、新的消费领域的情况下,新的产品和新的消费方式将创造出新的消费需求,导致消费需求结构变动和经济快速增长。

另一方面,消费结构引导产业结构的发展。具体表现为通过消费对生产的引导作用,淘汰产能过剩的产业和陈旧过时的产品,刺激新产品技术开发和新兴产业发展,推动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正如马克思指出的,“由于人类的发展的自然规律,一旦满足了某一范围的需要,又会游离出、创造出新的需要……生产越来越多样化,社会需要的范围和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的范围日益扩大,从而使人的生产能力得到发展”。

在国民经济循环过程中的需求导向规律表明消费结构优化和升级转型的层次性和阶段性,特别是产业结构适应消费结构的发展需求,不仅为优化产业结构带来机遇,而且通过引导和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发展,进而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加快转变。

(二)影响机理:消费结构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点在于实现“三个转变”,即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费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而通过不断优化居民消费结构,促进消费需求不断扩大和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方面。

首先,市场价格机制作用下,不同产品的市场消费需求结构在适应居民消费结构升级要求,推动产业机制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断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三大产业协同发展。受居民收入提高和需求上升规律的影响和作用,经济社会必须不断淘汰产能过剩行业和资源高耗型产业,加快形成更好层次的消费品供给产业(尤其是技术密集型和绿色环保型服务业和第三产业),并通过市场价格机制、产品供求机制和产业机制的相互影响和作用,推动各种消费品产业之间原有互补关系和替代关系的根本性转换,以及满足投资产业和出口产业的新需求。

其次,消费结构在需求的收入弹性和产业机制等市场机制的影响和作用下,推动消费需求总量增长和需求结构优化。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的良性互动有利于扩大居民消费需求,推动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和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针对我国经济增长过度依赖投资和出口拉动,而技术进步、人均收入增长和消费需求持续高涨的现实状况,产业结构的转换意味着那些收入弹性大、劳动生产率高的产业部门,趋向于较快地发展,实现经济增长由主要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进而促进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协调发展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最后,适应居民消费结构优化和消费需求扩大,协同带动消费、投资和出口需求的经济发展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消费结构引导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促进三大产业协调发展的过程,而这将最终有利于经济发展方式的加快转变。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消费品质提高,消费能力提升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等,最终促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二、苏州居民消费需求对苏州经济的拉动作用

(一)苏州居民消费需求对经济的拉动作用

本文选用地区生产总值作为经济增长的代表变量,对苏州全市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和作用进行研究,选取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Consume)作为苏州居民消费的代表变量,另外考虑到投资在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和数据的可获得性,将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Invest)作为投资的代表标量,通过对比分析,得出消费和投资两者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程度。研究的数据区间为1991-2011年,指标和数据选取均来自苏州统计年鉴(2012年)。

图1反映了1991-2011年苏州消费品零售总额、固定资产投资与GDP的基本变动趋势。由图可以看出,1991年以来苏州市GDP、居民消费、社会投资都获得了大幅的提升,但是三者之间的关系呈现出一定的不同步性,他们的关系如何,需要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1. 回归分析

利用Eviews6.0软件对1991-2011年的统计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分别得到拟合的回归方程:

根据上述方程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1)各个方程的R平方十分接近于1,F统计量足够大,即模型能够很好地拟合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关系;D.W.接近2,不存在序列相关。

(2)方程(Ⅰ)的相关系数R-squared=0.998562,无限接近于1,即十分接近完全线性相关,这说明从长期来看,消费和投资是苏州市经济增长的两个最主要的因素,其他如净出口等对GDP的影响十分有限。居民消费需求、社会投资与GDP呈正相关的关系:居民消费需求平均每增加1%,GDP相应平均地增加2.343%,社会投资平均每增加1%,GDP相应平均地增加1.056%。其中,苏州居民消费需求对苏州地区GDP增长的影响力更加明显。

(3)方程(Ⅱ)说明苏州居民的消费对GDP的影响存在一阶滞后效应,即当下的苏州GDP水平不仅受到这一期苏州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还受到上一期消费水平的影响,并且这一期的GDP水平与上一期的消费水平呈负相关的关系。换言之,如果没有消费日新月异的进行和发展,就没有经济的长期持续增长。

(4)方程(Ⅲ)说明居民消费不仅直接影响GDP,而且通过投资对GDP构成间接影响。另外,这种消费对投资的影响也同样具有滞后性。

2. 贡献率分析

利用苏州1991-2011年的数据,统计消费和投资对GDP的贡献率,如下图所示:

可得到以下结论:

(1)1991-2011年期间,苏州消费对GDP增长的影响趋势较为平稳,而苏州的投资对GDP影响的波动非常之大;

(2)在这21年中,苏州投资对GDP的影响要大于消费对GDP的影响,这也说明苏州政府比较重视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而消费虽然总体呈现增长趋势,但尚未建立起良好的消费需求促进机制。

(二)苏州居民消费结构拉动苏州产业结构的增长

需求结构一般分为三个层次:以生理要求为主导的需求——追求便利和机能的需求——追求时尚和个性的追求。大量的研究表明产业结构的成长阶段(农业——工业——服务业)与需求结构的这三个变化阶段是相对应的。

1. 苏州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

目前,苏州市居民消费结构状况如下表。(见表1)。

居民消费结构升级趋势主要按照“衣食——住行——康乐”的路径进行。一般来说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衣食”向“住行、康乐”升级,即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与衣食相关的非耐用消费品支出比重会逐渐下降,而与住行相关的耐用品所占比重会迅速上升,与“康乐”相关的比重缓慢上升;第二阶段是“衣食、住行”向“康乐”升级,即当人均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耐用消费品所占比重增长有限,甚至出现下降,而与医疗保健、娱乐等相关服务支出所占比重则继续上升。在这两个阶段的升级过程中,第一阶段的升级持续时间约在15-20年左右,以耐用消费品占消费支出比重逐渐开始下滑为结束标志。

从表中罗列的苏州的实际情况来看,苏州的消费结构升级总体已经完成第一个阶段,并已逐渐进入第二阶段。城乡一体化建设成就明显,并未呈现出在我国普遍存在的明显的二元结构。

2. 苏州产业结构变动

选取苏州市1991-2011年间的三次产业在地区生产总值中比重的变化数据和三次产业劳动力比重变化数据,数据来源依然是《苏州统计年鉴-2012》,如图3、图4所示。

从中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1)苏州地区第一产业农业的比重不断下降,到2011年底其占国民经济的比重在2%以下;第二产业工业长期保持在50%以上的比重并呈增长的态势,但自2004年过后其比重在不断的下降中;第三产业服务业飞速发展,2004年之后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2)苏州三产业的劳动力的分布与三产业在GDP的分布比较接近,两者的变化趋势比较一致。(3)苏州地区收入和劳动力在产业间的分布趋势基本符合一般产业结构发展理论的规律,发展较为良好。

3. 苏州居民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变化的对比

(1)居民消费的食品支出不断下降,苏州农业的GDP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相应下降。

(2)居民消费的居住支出自住房体制改革后逐步攀升,住房成为我国居民消费以及投资的一大热点,导致2005年以前我国的房地产及紧密相关的水泥、钢铁等部门出现过热现象。但是随着近年全国性的房地产调控,苏州居民的住房消费需求受到了一定的抑制,

(3)受医疗和教育事业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苏州居民在医疗、教育文化娱乐和交通通信上的消费支出比重逐年上升。2011年上述三项支出比重共计37.94%(为城镇与农村的平均值),共同拉动了苏州服务业的发展。

三、苏州居民消费现状分析

笔者通过实地调查和查阅相关文献发现苏州居民现阶段的消费呈现以下特点:女性的消费意愿要相对强于男性;随着人们年龄的增长、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城市社会保障水平的提高、消费者消费频率的加快和花在消费上的时间的增加,人们的消费意愿为相应地增强,受教育程度和社会保障程度对人们消费意愿的影响尤为明显。另外,储蓄比例和消费者的消费期望成反比,这就意味着当人们更倾向于长期保持一个较高的储蓄额和储蓄比例的时候,人们的消费意愿为受到抑制。

在此次调查中,还着重调查了苏州市区居民“衣食、住行、康乐”和消费习惯的调查,期望可以找到苏州居民消费结构变迁的一些规律。

(一)食品消费

经过统计,每名消费者平均每月花在食品上的金额为1317元,这和之前相比又有了大幅度的提升,苏州市民花在食品上的消费还是比较高的。

以下是苏州城乡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年鉴统计资料:

从中可以看出,虽然苏州城乡的恩格尔系数总体呈下降趋势,但是2011年末,苏州市区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7.3%,食品所占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仍然比较高,这与此次调查的结果是向符合的。

在对食品的选择上,被调查者最为关注的是“食品安全”,有76%的人选择,其次是“营养成分”有63%的人选,然后是“色香味”、“价格”、“吃饱”、“购买场所”、“品牌”,最不被关注的是“购买方式”。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苏州市民选择食品的时候越来越关注食品的安全和食物的营养成分,而不再是一味的价廉物美。

在外出就餐的地点选择上,被调查者中有67%更愿意和家人去“传统中餐厅”消费、就餐,有20%的则更经常和家人去“苏州风味特色餐厅”就餐,有8.3%的人则偏好在西餐厅就餐。这也说明,如今在吃的问题上,仍然较为偏爱中式传统餐厅以及地方小吃店,体现出十分浓重的本土情节。

(二)住房消费

在关于购房需求的问题上,有29.2%的受访者表示的确挺需要购房,有22%的受访者表示准备购房做投资用,有17%的受访者表示将会等待房价下跌之后再购房。此外,还有28.5%的受访者表示自己虽然有购房需求但是由于收入较低暂时无力购房。

在有关房贷月供的承受程度的问题上,有33.5%的受访者表示其月供的最大接受程度是工资的1/4,有43.4%的人则表示其月供的最大接受程度是工资的1/3,这两部分的人群比例综合相加将近80%,这也说明目前苏州居民受到房价过高和工资相对较低的影响较大,消费者的住房消费需求难以得到充分的释放。

(三)交通出行消费

在每个月在交通上的花费的问题上,有34%的人选择了“500元以上”,显然这些人基本都拥有私家车;在没有私家车的受访者中,“50元以下”、“50元至150元”、“150元至300元”、“300元至500元”四个区间的选择比例分别是10.4%、25.7%和25.7%、12.1%。这也表明当居民拥有了私家车之后,其在出行上消费上的花费将大大高于没有私家车的居民。而随着苏州私家车拥有者的不断激增,相信苏州居民的交通出行费用将会不断大幅度的增长。

(四)教育、医疗、休闲消费

“崇文重教”一向是苏州地区一直尊崇和引以为傲的城市精神。在此次调研中关于教育投入的问题上,有41.6%觉得“应该多投入,知识是人生的必需品”,有44.8%的人认为“应该多投入,社会竞争激烈,需要自我提升”,从中也不难看出苏州居民十分重视教育问题。

在年均医疗保健支出上,“500元以下”、“500至1000元”、“1000至2000元”三个区间的占比分别达到了36.1%、27.9%和23.6%,这直接反映出了苏州居民在医疗保健上的直接费用比较的低,大部分的费用实际上都能通过医保进行减免和抵扣。这也可以说明苏州的医疗保健事业发展的还是较为迅速的。

如今,休闲已经成为了工作人群空余时间必不可少的自我调节的重要方式。消费方式方面,排在前几位的是上网(79%),看电影(46.7%),读书(43.8%),运动健身(37.6%)和旅行(35.7%)。旅游消费方面,受访者平均每年外出旅游1.77次,每年在旅游上的花费平均达到6927元。外出旅游的人中,55.5%人选择在国内(省外)旅游,有23.4%的选择在省内旅游,8.2%的人选择在苏州市内范围旅游,7%的人则会选择去国外旅游。以上调查数据也表明,苏州居民的休闲生活方式日益丰富,且消费档次有所提高。旅游更是成为越来越多的家庭选择的重要休闲方式,作为苏州地区特色之一的旅游产业,也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消费者的目光。

四、提高收入,培育需求,促进经济增长

(一)调整分配政策,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努力提高居民整体收入水平

要想做到提升居民收入水平,首先就要确保收入分配的公平性,政府要落实保护劳动者权益的法律法规,确保劳动者的工资性收入有正常的增长支付保障机制;加大收入再分配中对低收入群体的财政补助力度;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培育和挖掘农村市场的潜力。

苏州虽然在全国范围内社会保障已经做的比较领先,但是完善的空间很大,紧迫性也很强。政府应建立健全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医疗保险制度等等,解除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

(二)加快实现苏州消费结构的优化升级

一是要拓展住房消费。政府、房地产商和金融机构应该各行其职,相互配合,释放住房需求。二是要提高教育消费的比重。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积极鼓励民办大学发展,支持社会力量以各种形式办学。三是要大力发展城市的休闲娱乐消费产业。随着苏州城市范围的不断扩大,商业中心、大型超市、体育健身馆、餐饮店、KTV等作为市民业余娱乐消费最常去的场所在某些地方仍没有配套建设,依然存在着大量的消费潜力。四是积极发展旅游产业。苏州作为旅游大市,应该继续大力发挥自身的优势。苏州政府应当规范旅游市场,积极发展餐饮、休闲娱乐等配套措施,为旅游事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三)优化消费环境,切实维护消费者的权益

1. 加快消费基础设施的建设,改善消费市场硬环境

一是加快与生活消费有关的基础设施建设。目前,供电、供水、供气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已经对居民的消费需求产生了相当大的负面影响。要加快改造农村电网、广播电视网、邮政通讯网、信息网、公路网、医疗卫生网,改变农村电价高于城市的状况,让农民买得起家电并且用得起,使农村居民的消费环境进一步改善。

二是提高流通领域的科技含量,加快发展连锁经营、超级市场、购物中心等与现代化大生产相适应的流通方式,为居民购物提供更大的方便。做好各种售后服务、技术服务,为居民消费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2. 加快消费市场法制建设,完善消费市场软环境

制定相关政策、法规,构建有利于各阶层提高消费倾向的软环境。保证消费安全,特别是食品安全,让消费者可以真正的安心消费。要在垄断产业逐步引入竞争机制,增加消费选择。政府应在生产和消费之间支持和帮助建设畅通并且权威的信息平台,消除生产和消费之间存在的“时滞”。并且在此过程中,实现对市场的实时监督。政府还应加强对行业的有效监管,如账目公开、行业检查、舆论监督等,使有关企业出于竞争和公众的要求来平抑价格和提高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260

[2]董高峰.中国消费结构升级研究及大消费行业的配置——美、日、韩消费结构升级的经验与启示[J].东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专题策略报告(2010年1月10日),P1。

[3]葛培初.苏州居民消费现状与问题分析,商,2012(8)

[4]许进杰.居民消费结构影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机理分析[J].消费经济,2012年2月第28卷第1期,P21-22。

[5]安萌.乡村旅游游客消费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青岛市潜在消费者的实证调查[J].消费经济,2012年4月第28卷第2期。

消费经济发展例11

(一)消费水平与经济增长

消费水平的提高与经济增长,在客观上有合理的比例,在数量上有很大的依存关系,这种依存关系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首先,消费水平的变动与国民收入增长的变动有着直接的依存关系,当国民收入的增长较快时,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消费水平也增长较快,而在某些时候,消费水平的增速会高于或低于国民收入的增速,但只要使积累与消费的比例稳定合理,国民经济就可以持续、稳定、协调地发展,当消费的增长超过国民收入的增长,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高消费时,消费与生产的正常比例就会遭到破坏,生产正常发展就会受到影响,消费水平的提高则成为一种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当消费需求不足,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高积累,低消费”时,消费与生产的比例同样会遭到破坏。这时候消费需求相应减少,消费品市场供过于求,消费对生产的促进作用弱化。由于生产与消费之间的不协调差距加大,引起商品或资本运动受阻,最终导致整个社会经济生产活动的被迫紧缩。

其次,消费率与经济增长率有一定的依存关系。消费是国民生产总值的主要部分,其变动必然会引起国民生产总值的变动。而最终消费与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函数,就是消费率,消费率对经济增长率变动有明显的影响。在合理的经济增长率区间,当消费旺盛,经济增长率就高,消费不足,经济增长率就会滑落。当然,消费率也不是越高越好。消费率长期过高,会挤掉投资,使经济增长不能持久,但消费率也不能长期过低,长期过低就会使高速扩张的生产能力与低消费水平不相适应,出现“过剩危机”,从而影响经济增长。

目前,我国消费率总的变动趋势是下降的,虽然在1978-1982年消费明显上长,从61.8%上升到68.7%,但从此以后,我国的消费率却是持续下降的。1990年比1982年降低了7.4个百分点。1997年又比1990年下降1.4个百分点。③由于消费率下降,总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也呈下降趋势。如表(一)所示。

表(一)1990-1998年我国经济增长的各指标贡献率

年份经济增长速度总消费贡献率总投资贡献率净出口贡献率

19903.872.112.015.9

19919.268.925.85.3

199214.264.846.0-10.8

199313.546.670.5-17.1

199412.638.242.819.0

199510.537.955.46.7

19969.652.933.713.4

19978.849.833.416.8

19987.831.863.15.1

资料来源:引自许永兵《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导因素》

从表一可知我国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是内需的增长,但从1993年以后,我国的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呈下降趋势。93-98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平均为42.9%而投资贡献率却为56.7%,后者比前者高出13.8个百分点。这主要是近几年来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势头放慢。受收入水平制约,再加上居民对房改,医疗保险,就业制度等改革的预期热情不高,再加上服务消费、住房消费等绝大部分还未完全市场化,所以造成近年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逐渐减弱。

(二)消费水平与经济波动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人民的消费水平也取得了同步的增长,我国国民生产总值1978年为3588.1亿元,1994年上升43798.8亿元,年平均增长9.5%(按不变价格计算),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则由1978年的375元增加到了1994年的3654.5元,剔除价格因素,年平均增长了7.3%,而全国居民的平均消费水平由1978年的175元上升至1994年的1737元。剔除价格因素,居民消费水平实际年平均增长9%,④同时,我们也不难看到,消费水平是阶段性波动的。如表(二)所示。

表(二)

年份国内生产总值(亿元)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全国居民消费水平(元)全国居民消费水平增长率(%)

198814074.2111.3635106.9

198915997.6104.369499.2

199017681.3103.9723102.2

199120188.3108.0849114.3

199224362.9113.61004112.0

199331380.3113.41246108.7

199443798.8111.81737114.8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4》,中国统计出版社1994年。

究竟是什么引起了消费的波动呢?通过研究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有以下几点因素:

1,个人收入增长的波动,居民消费直接受到可支配收入的制约。当居民的收入大幅增加,居民的消费水平就有所上升,居民的收入下降时,消费也就相就地受到限制,这一趋势以下表(三)可以清晰地表现出来。

表(三)

指标1981年1985年1990年1991年1992年1993年1994年

平均每人全部年收入(元)500.40748.921522.791713.102031.532583.163520.31

生活费收入(元)-685.321387.271544.301826.072336.543179.15.

生活消费支出(元)456.84673.201278.891453.811671.132110.812851.34

平均每人全部年收入%100100100100100100100

生活费收入(%)-91.591.190.189.990.590.8

生活消费支出(%)91.389.984.084.982.381.781.4

资料来源:曾壁钧等著《我国居民消费问题研究》第50页,中国计划出版社。

2、居民消费倾向的变动。

居民消费倾向是指居民消费支出占居民收入的比例,是平均消费倾向及边际消费倾向的统称。平均消费倾向是指任一收入水平上消费在收入中的比率(APC),边际消费倾向就是增加的1单位收入中用于增加的消费部分的比率(MPC)。

在经济的短期波动中,人们的消费变动不会和收入的变动成比例,具体而言,在经济趋向繁荣过程中,收入增加,这时人们的消费会增加,但增加的幅度会小于收入增加的幅度,即边际消费倾向要比平均消费倾向小。在经济走向衰退过程中,收入下降,这时人们消费会减少,但减少的幅度会小于收入下降的幅度,这也说明,边际消费倾向要比平均消费倾向小。平均消费倾向随着收入的增加而下降,因此边际消费倾向小于平均消费倾向,随着收入的增加,边际消费倾向是下降的。

消费倾向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的。它充分反映了在一定收入水平下消费意愿的大小。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实行“低工资,高积累“的政策,居民个人所得少,消费倾向普遍很高,改革开放以后,居民收入大幅度提高,居民的消费也就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从1978年以后,我国的居民平均消费倾向基本上呈现出缓慢下降的趋势,而边际消费倾向的下降不太明显。

3、农业波动对消费波动的影响。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大,农业的波动必然引起整个国民经济的波动,从而引起消费的波动。首先,农业的增长必然导致消费的增长,1979年到1982年,农业分别增长1.81%,0.31%,1.5%和0.87%,消费分别增长2.8%,3.1%,1.0%,2.2%,其次,农业的减产或低增长导致消费的下降或低增长,1991年农业国民收入下降1.53%,同年消费下降3.2%,⑤1992年至1995年,农业国民收入大幅下降消费也大幅下降。

(三)消费水平与经济结构

经济结构大体上是指国民经济各部门,各地区,各成分,各组织和社会再生产各方面的构成,以及它们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一国的经济增长从其内涵来看,主要有两方面,经济总量的增长和经济结构的优化,而一国的经济增长又是以一定的消费水平为前提的。当社会经济实现增长,经济总量及人均收入量也会相应增长,从而引起需求结构、生产结构以及外贸结构发生相应的变化。根据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和发展经济学理论,高的经济增长率必然带来高的结构变化率。也就是说,结构的变动是与经济发展过程相联系,是以经济发展的水平和阶段(即人均收入水平和工业化程度)为条件,是通过资源的再分配来实现的。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人民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经济结构也产生了相应的变动。下面就从几方面来阐述这一问题。

1、人均收入水平与经济结构变动及工业化程度

根据库兹涅茨的研究可知,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与结构变动率存在着一定的比例关系。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50-130美元时是产值结构变动率最高的第一时期,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220-360美元时是产值结构变动率很高的第二时期,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360-860美元时是产值结构变动率较高的时期。我国改革以来,按世界银行图表集法计算,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水平大概在300美元左右。⑥因此可知我国这一时期的产业结构处于高变动率阶段。

产业结构的转变过程,根据钱纳里等人的理论,可将其划分为三个阶段:(1)初级产品生产阶段,(2)工业化阶段,(3)发达经济阶段。工业化阶段是结构转变幅度最大的时期,这一时期,需求结构及生产结构、外贸结构发生显著的变化,我国在改革开始时工业化程度已经相当高,但是人均收入水平却是相当低的。这是由于改革前我国优先发展工业尤其是重工业的政策倾向过于偏激所导致的工业化过程的片面演进和产业结构关系的严重失衡。一般而言,工业化的起步是要以一定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为前提的,工业化程度超过人均收入水平的状况必然会影响到产业结构的进一步变动。

目前,我国经济结构依然存在不合理的状况,这一状况严重制约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但这种不合理状况不是由于过去重工业的倾斜政策而造成的,而是因为当前消费需求结构的升级导致现行经济结构不再适应当今的经济发展。目前从我国消费领域的整体来看,酝酿着一次新的消费升级-“住行消费升级”(在此之前,已有几次消费结构升级)。其间消费投入大,积蓄时间长。这使得消费需求不足现象在一定时期内存在。

2、收入水平、消费水平引起结构变动的原因

收入的增长必然引起消费水平的增长,而消费水平的增长又会引起经济结构的变化。这一变化用恩格尔定律可以明显表现出来。恩格尔定律可以表述为居民食品消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份额随着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而下降的一种趋势。也可以表述为居民食品消费占居民总消费的份额随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人均总消费的增长而下降的一种趋势,以我国1987-1997年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及其消费结构为例可知,1987-1997年,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从0.53下降至0.46,而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则没有多大的变化,仅从0.56降至0.55,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有较大的变化,而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却没有多大的变化。如表(四)所示。从中可知消费水平的上升必然引起需求结构的升级,但需求结构又是如何引起整个经济的变动呢?根据经济学原理我们可知,需求结构的变动会引起资源向消费需求多的产业部门转移,从而实现经济结构的变化。

3、结构的变化反过来又会带来收入水平及消费水平的增长

经济的增长主要是靠生产要素投入的增长和经济结构变化所带来的增长,结构合理,就可以提高全社会总要素的生产率,进而实现更高的经济增长率,这样就必然能够带来消费水平的提高。

二、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

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有很多,有经济因素,也有非经济因素。经济因素有国民收入总额及其提高速度,积累与消费的比例,消费与投资人口总数及其增长速度,价格水平的变动等。

消费水平的高低,直接依存于消费基金的多少,而消费基金又来自国民收入,国民收入总额大,增长速度快,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消费水平就高,收入总额小,增长速度慢,则消费水平就低。

在国民收入为一定的情况下,消费水平的高低,取决于积累与消费的比例,积累是扩大再生产的源泉,任何社会要扩大再生产,都必须有一定的积累,在积累效果不变或不断提高的情况下,积累的增长就意味着社会物质技术基础的增强。人们的物质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就有可靠的物质保证,反过来,消费的增强和消费水平的提高,又会促进生产的发展和积累的增加。目前我国存在积累过度的现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内储蓄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0.3%,其中1978-1982年平均增长率为6.5%。1993-1991年增长11.6%,1992年-1997年平均增长为37.1%。在储蓄存款猛增的同时,居民消费的增长却相对疲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速度几乎都低于同期储蓄增长速度。其年平均增长仅为16.1%,比储蓄存款余额的年平均增长速度低了14.1%个百分点。⑦

造成居民储蓄率上长,甚至实际利率下降也选择储蓄的原因有很多,一方面由于多项改革的推进,人们存款以备将来购买住房、养老、子女教育,医疗保健之用。另一方面,是居民之间收入差距拉大,高收入阶层与低收入阶层的支出结构存在显著差异,在当前市场高收入阶层想要的已经有了,边际需求欲望下降,消费结构或支出结构升级。而低收入层受购买力限制,商品购买量增加缓慢。由此导致居民存款源源不断的增加,消费市场需求不旺。

在消费基金确定的情况下,人口的数量与消费水平成反比,人口数量大,增长速度快,人均消费水平就低,人口数量小,增长速度慢,消费水平就会高,我国人口基数大,且人口增长速度也快,而且每增加一亿人口,所用的时间越来越短,据粗步估算,我国现有人口达14亿左右。每年新增的社会财富,新生产的各种消费品中的一部分或大部分将为新增加的人口所占有,为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和改善居民生存环境所进行的各种努力,如医院病床的增加,普遍教育和专业教育的普及,住宅条件的改善,生活用水质量的提高等都将因为人口总数的较快增长而受到影响。因此目前我国的消费水平是不高的。要提高消费水平,实现经济社会的快速健康发展,我们就要控制人口增长,充分发挥计划生育政策的作用,限制早婚早育,多生多育,以实现人口增长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

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消费水平的高低与物价水平成比例关系,我国近些年来,居民的货币收入提高了但物价也上涨了,某些物价上涨程度还高于平均工资的提高速度,因而影响了消费水平的提高,有一部分居民的实际消费水而下降了,我国目前物价已由低谷逐渐缓慢的向上攀升,这说明我国居民的消费水平已有所回升。

三、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比较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在我国,由于自然条件不同,生产力布局不同以及对某些地区采取“倾斜”政策和劳动差别和非劳动因素造成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劳动报酬不同,从而形成消费水平的差异,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在地区之间,城乡之间表现得非常明显,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城市发展较快,大部分农村发展比较慢,所以在一定时期内,城乡之间的消费水平差异比较明显。附表(四)

表(四)

19861987198819891990199519961997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899.61002.21181.41375.71510.24283.04838.95160.3

平均每人消费性支出790.0884.41104.01211.01278.93537.63919.54185.6

边标消费倾向0.780.831.220.550.510.870.690.83

恩格尔系数0.530.510.540.540.500.490.46

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423.8462.6544.9601.5686.31577.71926.12090.1

MPC1.501.070.951.020.580.870.750.28

恩格尔系数0.560.550.530.540.590.590560.55

资料来源:引自各卷本《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统计摘要》

表(四)中显示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一直在农民人均消费水平之上。城市和农村的恩格尔系数都较高,这表明城市和农村居民的消费都还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而城市居民的MPC相对较平稳,表明城市居民目前在寻找新的消费热点,农村的MPC变化相对较大,表明农村居民目前还处在一个消费热点之中,但消费支出变化不大。

这主要是近年来,由于多数居民对未来支出预期不断增强,将收入较多地转向了储蓄,投资等其他渠道,加上医疗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教育制度等多项改革情况下,居民为应付改革的被动储蓄倾向在明显增强,这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居民的消费水平。而导致农村消费增长率低于城镇居民的消费增长率的原因除了农民的收入水平的限制以外,最主要是农村的消费环境滞后,配套设施不齐全,如有些农村没有通电,或有电的地方供电极不正常而且电费极贵,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民的购买积极性。其实,农民每消费1000亿元将对农业部门产生427亿元的直接需求,对工业,运输,邮电,商业饮食以及其他服务部门分别产生395亿元,36亿元,85亿元,57亿元的直接需求,综合推算,农民每增加消费1000亿元将对整个国民经济新增2008亿元的消费需求,⑧可见,今后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必须依靠农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和农村市场的拉动力。

四、提高我国消费水平的建议及其对策

我国目前存在在消费率过低,储蓄过高的倾向。因此我国今后的消费政策主要是提高居民的消费率,而提高居民消费率的主要措施又是提高居民的消费倾向,为此提出以下的建议。

1、积极发展开拓农村消费市场,培育城镇新的消费热点。

目前,农村居民的消费层次正处于对彩电,冰箱等耐用消费品的需求阶段,据抽样调查结果显示,1997年我国农村平均每百户仅拥有电冰箱8.49台,彩电27.32台,洗衣机27.81台,摩托车10.89台,而1998年十一月末,我国商品库存彩电97.3万台,电风扇344.1万台,电冰箱91.9万台,⑨所以无论是从供给还是从需求的角度来看,我国农村居民的消费都有大幅增加的可能,开拓农村的消费市场,要解决好几点金融问题。

A、把消费信贷引入农村,这是以农民日益增加的储蓄为基础的,由于农村存在着巨大的潜在的消费市场,且农民的消费热点产品货源充足,所以在农村开展消费信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释放被抑制的消费需求。

B、建立农业保险机构,以减轻自然灾害对农民收入的影响,我国是自然灾害较多的国家,仅1998年的洪涝灾害,仅农作物的受灾面积就达3.2亿亩,使得经济损失高达数百亿左右,自然灾害一方面使得农民的收入减少另一方面,也使农民对未来收入的预期的不确定,增加储蓄,因此,开拓农村消费市场就要完善和发展我国的农业保险。

城镇居民面临着消费断层问题,即原有的主要以彩电,冰箱,VCD等家用电器为代表的消费层次已经得到满足,消费已经饱和,处于一种储币待购的状态。因此,培育新的消费热点显得格外重要,对于我国城镇居民而言,住宅消费及住宅装饰业应成为培育重头戏。目前我国城镇居民进入住房数量与质量并重的提高阶段。随着福利分房的结束,个人对商品房的消费,已经占到了主要地位,但由于房价过高,无法使百姓安居乐业,也无法使住宅建设这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发挥其带动经济发展的作用。随着住房制度改革的推进,银行商品房抵押贷款的规模扩大的商品住房及装饰业必然成为消费热点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家庭轿车将成为我国消费领域发展的热点。目前我国汽车消费结构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公务用车改革方案已经出台,长期以来,靠公款买车的局面已经改变,目前,1400万辆汽车保有量中有百分之三十以上的车为个人所有,虽然目前从消费领域谈轿车进入家庭领域还为时过早,但私人买车那部分先富起来的高收入阶层,如律师,三企白领等购车数量不小,且据调查,我国约有三十万个家庭在近两年内有购车意向。约三百万个家庭将购车列入了自己的消费计划,所以家庭轿车必然成为我国将来的消费热点。

教育消费将成为消费热点,教育消费包括居民子女教育支出以及为提高自身业务竞争能力的培训支出,它属于服务性消费,知识经济时代,人人都要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很多人还要不断变换工作岗位,这就产生了再学习的强大需求。教育成为一种产业就要满足群众对非全日制教育的种种需求,目前成人高考热已标志着教育消费已成为一个消费热点。

2、发展消费信贷。发展消费信贷是促进内需扩大的必然选择.,发展消费信贷,可以联通生产与消费,疏导巨额储蓄适当向消费领域分流,解决现实购买力与消费需求不匹配的矛盾,从而推动我国经济的增长,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发展消费信贷首先要转变消费观念,由过去的“积蓄-消费-积蓄”的单一的消费方式转化为“贷款-消费-积蓄还债”的新型消费方式。提倡适度的超前消费。其次是政府努力提高居民的实际收入水平,降低消费信贷成本拓宽个人消费信贷能力,针对不同的消费信贷品种上和贷款对象,在利率,期限,还款方式等方面向消费者提供多种选择。第三是建立担保机制和个人资信调查机构,为低收入居民提供解决担保问题。第四是积极发展信用卡业务。如加强透支功能等。

3、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制度一般包括养老保险制度,医疗保险制度,住房保险制度和失业保险制度四大方面。目前我国的养老保险实行的是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原则。这实际上是又一次消费品按劳再分配有益于保障退休人员有基本的消费金。医疗保险制度则可以为广大职工提供基本医疗保障,提高职工的健康水平。住房保险制度中,住房公积金的建立,增加了工资中的住宅消费基金,也增大了住宅消费的能力,对保证住房投资和住宅消费达到较高水平具有积极的意义,失业保险制度是社会福利制度的一方面,它对于保障下岗职工的最低生活消费有着重要意义。

注释:

①引自孙鹤、杨咸月《储蓄、消费与经济增长》《统计研究》99年第七期

②引自马克思《资本论》第二卷

③引自郭柏春《论消费率》《消费经济》2000年第1期

④引自曾壁钧等著《我国居民消费问题研究》第43页

⑤引自景体华等著《中国经济增长与波动》第51页、第224页

⑥引自郭克莎《中国,改革中的经济增长与结构变动》第165页

⑦引自《理论经济学》第77页

⑧⑨引自邹东海、万举《农村消费市场开拓与农村金融创新》《消费经济》99年第5期

参考书目:

1、《消费经济学原理》尹世杰、蔡德容经济科学出版社

2、《中国经济增长与波动》景体华北京出版社

3、《居民消费统计学》易丹辉中国人大出版社

4、《中国经济波动与增长》栗树和、梁文征陕西师范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