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土地资源管理案例

土地资源管理案例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4-02-19 15:13:22

土地资源管理案例

土地资源管理案例例1

1.国土资源档案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及意义

1.1国土资源档案管理信息化是国土部门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各类要素都具备时,一个有效的系统才会形成。例如计算机系统就必须要有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若少其一,计算机就无法运行。同理,整个国土部门信息化系统想要成功运行,国土资源档案管理信息化这个要素就必不可少。

1.2国土资源档案管理信息化是提高机关工作效率的重要途径

信息化的实现要有计算机技术的支持。计算机技术能确保快速、 高效的对各种程序化的工作和信息进行存取和处理,在快速高效同时又具备准确性。国土部门实现了国土资源档案管理的信息化之后,在国土档案的处理方面能够比以往更加快速高效,也能大大减少档案处理人员原需投入的精力。

1.3国土资源档案管理信息化是维护集体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举措

国土档案是各类主体,包括国土部门、有关单位和个人在与国土资源相关的实践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历史记录。形成记录是为了方便人们查阅和观看。国土资源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可以提高利用档案的查全率和查准率,准确的对比信息,切实保护集体和人民群众的利益。

1.4国土资源档案信息化管理是保护档案原件延长档案寿命的有效手段

档案载体经过自然的影响、人为的破损,它的纸质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如纸质的变黄、纸张的破损、字迹逐渐变得模糊。如果不实现国土资源档案管理的信息化,这类损坏的国土档案就可能资料缺失、无法复原,这会使我国的国土资源利用受到损失。信息化的实现能有效延长国土档案的保存期限。

2.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思路

2.1国土资源档案管理信息化的概念

所谓国土资源档案管理信息化,就是指在国土资源档案管理的过程中,利用现代技术使普通的实体国土档案逐渐向数字化、电子化、信息高效化转变。从而更好的对档案进行保存、保管和利用。例如,在整合档案时,要求管理人员把地籍档案和文书档案两类整合在一起,而笔者发现,现有的普通档案是将地籍档案和文书档案分开归置,人工整合需耗费大量的人力财力。实现国土档案管理信息化,有利于档案资料的收集,并高效自动整合,便于整理和查阅。

2.2实现国土资源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基本做法

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国土资源档案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只有对国土资源档案管理重要性有了一定的认识,才能改变我们对国土资源档案和普通档案一视同仁的观念。以往的国土资源档案管理工作,不仅普通的档案管理人员对其重要性没有足够的重视,就连领导也是常常忽视。这就需要有关部门对于国土资源档案信息化管理进行大力宣传,提高国土部门人员对于其重要性的认识。

制定计划,分步实施,把国土资源档案信息化管理落到实处。首先,一个好的国土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对国土档案信息化的建设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若国土档案信息化建设不基于国土档案信息系统的建设之上,一切都是空谈。习近平主席说过“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这句话大到经世治国,小到国土档案信息化的建设一样实用。其次,我们应该了解档案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群体的分工,应该分为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和档案使用人员。前者以档案日常管理类操作为主,将普通的纸质档案转化为电子档案,将纸质档案中的信息录入到电子档案中。例如,在国有土地办证中,需将土地使用者、土地坐落、发证时间以及土地证号这些内容录入电子档案。当这些信息录入完毕,还要将这些档案一一编号,以便于档案查找和其他操作。这对于专业性有比较高的要求。后者主要是检索和使用类操作,当前一步的管理类操作完成,考验档案使用人员的操作技能和经验,需要具备最基本的办公软件操作能力。

积极创新,勇于探索,开发出适合国土资源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应用平台。基于当前我国国土资源档案管理的现状,想要立即实现国土资源档案管理信息化是不可能的。第一,没有一个好的应用平台;第二,没有这方面的专门人才。第一点的改变需要国家的投资改善,让有实力的软件开发公司研发出能很好的适应我国国情的国土资源档案管理的信息化管理平台。第二点同样需要国家宏观的趋势导向,在社会导向、学校导向上有目的多重视培养这方面的人才。

强抓基础,着眼现在,日常操作中在形成纸质档案的同时要有电子文件和数字处理件归档。若在纸质档案归件完成之后再处理重新录入形成电子档案,就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这背离了档案管理信息化高效化的初衷。所以在平时的操作过程中就需要去注意两种档案的同时归档。

2.3信息化建设的要求

由于我国特殊国情,国土档案中包含了我国各种土地利用的信息,有些关系到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所以国土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要注重保密性。这就需要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根据人等级的不同设定不同的权限,根据权限的高低来决定可以查阅的档案信息的完整度。其次,规范查阅档案的流程和手续,确定查阅人的信息,对查阅人查阅档案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处理和记录,以确保档案的完好无损。

土地资源管理案例例2

一、我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培养方案修订的意义

我校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是由原来的房地产经营与管理专业演变而来的,房地产经营与管理专业在1993年开始招收本科生,当时在房地产专业领域有“五朵金花”之称,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我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是在2001年才开始招收本科生,目前在校生达300多人,已有毕业生近千人。尽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培养方案进行了几次调整,但仍存在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特色不鲜明、优势不突出等问题,因此,进一步探索土地资源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既突出我校的专业特色、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又符合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学科委员会对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要求非常有必要。现在又面临新一轮教学计划的调整,该课题的研究将为新一轮教学计划的调整提供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案,有力推动我校的教学改革。

二、各高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现状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已有60多所高校开设了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由于不同高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发展背景不同,各类院校在专业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上各有侧重,但大致可分为偏重技术型人才培养和偏重管理型人才培养两大类。其中农业类、经济类院校多偏重于管理型人才培养;理工类、地质类院校多偏重于技术型人才培养。

(一)各高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现状

1.中国地质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培养方案中课程体系的基本结构为“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实践必修课―选修课”的分段组合模式,构建了公共基础类课程模块、土地资源类课程模块、信息技术类课程模块、土地经济类课程模块、工程技术类课程模块和土地管理类课程模块六大课程模块。

土地资源类课程模块课程设置有:土地资源学、土壤学、景观生态学、土地评价等课程。

信息技术类课程模块课程设置有:土地信息系统、测量学、土地资源遥感、GIS原理与应用、GPS原理与应用等。

土地经济类课程模块课程设置有:土地经济学、不动产估价、房地产开发与经营、城市土地经济学、物业管理等。

工程技术类课程模块课程设置有:地籍测量、农田水利、土地利用规划和土地整理复垦等。

土地管理类课程模块课程设置有:土地管理概论、地政学、土地政策与法规、地籍管理和国土资源管理学等。

2.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如下:

主干学科:公共管理学、应用经济学。

主要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学原理、公共管理学、管理信息系统、公共政策、城市经济学、城市经营与管理、城市规划、不动产管理概论、不动产经济学、房地产开发与经营、房地产市场营销、不动产估价、不动产政策与法规、不动产投资分析、不动产金融、不动产市场分析、土地资源管理、土地利用规划、土地行政学、土地资源评价、土地信息系统、土地政策与评价、地籍管理、统计学、测量学。

3.广西师范学院

广西师范学院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如下:

专业必修课程:土地管理学、土地经济学、土地法学、土地资源学、土地规划学、土地信息系统、土地利用管理、地籍管理学、不动产评估。

专业必选课程:西方经济学、管理学、自然地理学、地图学、测量学、地籍与房产测量、遥感概论。

专业选修课程分为土地资源管理、房地产经营与管理、不动产评估和资源环境管理四个方向。(1)土地资源管理方向的专业选修课程:土地行政管理、土地整理与耕地保护、数据库技术、地图制图技术、专业软件操作及应用、城镇规划、土地可持续利用;(2)房地产经营与管理方向的专业选修课程:建筑识图与房屋构造、房地产投资分析、房地产营销与策划、物业管理、房地产开发与经营、房地产市场学;(3)不动产评估方向的专业选修课程:房地产开发经营与管理、房地产估价理论与方法、房地产基本制度与政策、房地产估价实例分析、资产评估学、建筑工程概论;(4)资源环境管理方向的专业选修课程:可持续发展引论、环境学概论、土壤地理学、矿产资源管理、资源环境经济学、区域分析与规划。

实践类课程:测量学实习、地籍与房产测量实习、地图学实习、设计、土地资源学实习、地籍管理实习与设计、土地规划学设计、不动产评估实习、土地信息系统设计、毕业论文、综合实习。

4.山东农业大学

山东农业大学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如下:

主干学科:土地资源学、土地管理学、土地规划学、土地经济学。

主要课程:管理学原理、地学基础、地籍测量、土地资源学、土地资源调查、土地制图学、土地制图技术、土地信息系统、土地资源评价、土地管理学、土地政策与法规、土地经济学、土地利用工程、土地规划、水资源与农田水利、不动产评估、测量学计算机应用、专业英语、应用写作。

(二)启示与借鉴

从各高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来看,各高校的课程设置都是根据自己的特点和优势设置课程,没有统一的课程体系,因此培养方案的修订关键是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色。

三、我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培养方案修订与改革思路

经过与专家、教师、已毕业学生及在校学生研讨,我校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培养方案修订与改革思路确定为:突出自己的优势与特色,为首都服务。根据该思路,制定了2008版我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培养方案。要点如下:

(一)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

本专业培养为首都经济服务,掌握城市土地管理、房地产管理等相关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能够从事土地管理、土地利用规划、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房地产项目投资分析、房地产市场研究、物业管理等相关工作的能力强、素质高,富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二)课程体系的修订与改革特点

1.专业特色

以土地管理为专业基础,以房地产经营管理为专业特色,突出城市土地开发与利用,结合房地产业运作结点,将知识体系、课程体系、产业运作体系和就业岗位体系相互贯通。

2.人才培养特色

倡导理论联系实际,使课程设置与就业充分链接;通过案例教学和实践教学,强化专业技能的训练;通过考察、实习、实验课等环节,整合专业知识并与操作实践紧密衔接。

3.课程特色

本专业包含“土地资源管理模块”、“房地产开发经营模块”、“城市经济与管理模块”和“工程与技术”四大课程模块,四大模块都设置了基础性课程和专业性较强的深化课程,既考虑了课程设置的规范化要求,同时又强化了房地产经营管理的专业特色与优势。

(三)我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培养方案课程体系

2008年起新实施的土地资源主要培养方案课程体系由“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课、专业选修课、通选课、实践教学”组成。

其中,学科基础课有:经济学原理、会计学、公共经济学、管理学、管理信息系统、财务管理学、经济法、市场营销学、统计学、城市经济学。

专业课有:土地资源学、土地经济学、土地管理学、房地产开发经营、住宅经济学、房地产金融、房地产估价理论与方法、土地利用规划学、地籍管理、土地信息系统、物业管理理论与实务。

专业选修课:城市规划与管理、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城市生态学、房地产投资分析、建筑工程识图与应用、北京城市规划理论与实践、遥感技术概论、不动产制度分析、房地产市场理论与实务、建筑工程概论、房地产企业融资筹划、国外不动产理论与实践(双语)、房地产信息管理与应用、城市管理制度与政策、房地产估价案例、城郊土地流转与管理、智能建筑管理、房地产税收、城市基础设施经营管理、房地产策划案例、建筑工程造价。

该课程体系凸显了“土地资源管理”、“房地产开发经营”、“城市经济与管理”和“工程与技术”四大课程模块,既考虑了土地专业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规范化要求,同时又强化了我校房地产经营管理的专业特色与优势。

“土地资源管理”模块的主要课程有:土地资源学、土地经济学、土地管理学土地利用规划学、地籍管理、土地信息系统、城郊土地流转与管理。

“房地产开发经营”模块的主要课程有:房地产开发经营、住宅经济学、房地产金融、房地产估价理论与方法、房地产投资分析、不动产制度分析、房地产市场理论与实务、房地产企业融资筹划、国外不动产理论与实践、房地产信息管理与应用、房地产税收、房地产估价案例、房地产策划案例。

“城市经济与管理”模块的主要课程有:城市经济学、城市规划与管理、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城市生态学、北京城市规划理论与实践、城市管理制度与政策、城市基础设施经营管理。

“工程与技术”模块的主要课程有:建筑工程识图与应用、遥感技术概论、建筑工程概论、建筑工程造价、智能建筑管理。

通过这次课程体系调整,更加明确了我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定位和专业特色,既贯彻了2004年全国土地资源管理院长系主任联谊会会议精神,把土地资源学、土地经济学、土地利用规划学、地籍管理、不动产估价和土地信息系统6门课程作为核心课程,又体现了我校房地产经营管理的鲜明特色;进行了课程体系的优化,使课程的先后顺序更加合理;为学生自由发展提供了较大空间,专业选修课给出了46学分的课程,学生在其中选购30学分即可;重视实践教学,增加了实践环节,增设了实操性很强的一些课程,如房地产企业融资筹划房地产估价案例、房地产策划案例等。

参考文献:

[1]周伟等.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培养方案修订与特点[J].中国地质教育,2004,(4).

[2]王永东等.构建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新型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探索[J].中国农业教育,2007,(3).

土地资源管理案例例3

二、查处重大违法案件地方政府干扰大:在查处重大或招商引资违法案件过程中,来自地方政府的行政干预较大,少数领导以言代法、以权代法的现象时有发生。由于机构编制和财政权仍由同级人民政府管理,国土资源局做为人民政府的职能部门,在执法中就难免出现尴尬的地位。

三、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过于原则,较难操作:国土资源法律法规,虽然几经修改,但仍没有赋予国土资源部门任何强制执行权。《土地管理法》第八十三条规定:“责令限期拆除在非法占用的土地上新建的建筑物和其它设施的,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应立即停止施工,自行拆除;对继续施工的,作出处罚的机关有权制止。”但对有什么权力?如何制止?法律无明文规定,因此很难实施。法律赋予我们的强制权十分有限,即使个别条款有执行权,都不便于操作。例如:《湖南省矿产资源管理条例》第三十二条规定:无证开采矿产资源的,所在地人民政府应当予以取缔,依法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并通知相关部门和单位不得提供电、火工产品。国土资源部门作为真正实施行政执法的主体,只能责令停止开采,而通知停电、停供火工产品的只能是同级人民政府。操作性不强!

四、履行依法行政的经费保障不足:在当前的国土资源管理体制上,上级国土资源部门只管下级国土资源部门的领导干部,钱、财、物都是由地方政府管理,能真正用到国土资源执法监察上的费用相当有限。再加上市级国土资源执法支队虽然已提升为副处级单位,县级国土资源执法大队提升为副科级单位,但都无单独的核算体系,且执法监察的交通工具极为落后,从而对预防国土资源违法行为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

五、执法监察人员待遇在同类执法单位中偏低:国土资源执法监察人员最辛苦、最得罪人,常年处在国土资源管理最不好干的第一线工作,还要经常下到最危险的矿井等地实地勘察。虽然要以“执法为龙头,全面促进国土资源管理全面到位”口号提得响,但涉及到具体问题时往往走样。全国各地的国土资源执法监察机构大部分都有一定的经济目标任务,真正用于防范国土资源违法行为方面少。测绘人员和征地拆迁有外勤补助,监察室人员有监察津贴,连人员仅对案件进行分类或转批,每月都有80元津贴,而具体处理落实每件案件和违法案件的国土资源执法监察人员,却什么也没有。国土资源部最近出台了真正具体落实的执法人员连一分钱的津贴也没有,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至于原国家土地管理局对办案有功人员给予奖励的政策,既无标准,又不具有操作性。

建立长期有效的国土资源监察体制,必须分析新形式下国土资源违法案件的特点和规律,在各地实行省级以下国土资源管理体制改革的基础上,建立起符合我国基本国情,能独立行使国土资源执法监察职权,具有高度影响力、约束力、管制力的现代执法监察体制。结合我们基层工作实际,提几点解决问题难点的建议:

一、建立国土、公安和监察部门联合执法机制:林业、税务、海关等部门早就引入公安机制,使这些部门的行政执法力度与手段大大的加强。事实上,国土资源执法监察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对抗性上,都不亚于这些部门。现阶段,公安部门介入对有效制止毁坏耕地、违法用地、非法采矿等行为,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就现行体制,目前笔者所在的县局与公安部门联合执法虽然取得一定的效果,但也付出很大的代价(每年要给公安部门提供5万元的办案费用,对派出的干警还要支付工资补助),不便开展工作。同时,与监察部门联合执法,可以对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起着一定的制约作用。

二、建立完善的火工产品供应制度:在矿山

企业进行生产的过程中,需要采购炸药的,必须由国土部门签署意见,公安部门才能发放炸药,违者将追究相关人员法律责任,这样有利于制止乱挖滥采行为。建议由省国土资源厅与省公安厅联合发文,制定具体实施方案。

土地资源管理案例例4

由于中国经济的持续强劲发展,工商管理类专业迅速成为高校中的显学和年轻人心中的香饽饽,莘莘学子趋之若鹜,争相报考。但在实际运作中,各高校的工商管理教育由于理念、资源、制度等因素的制约,发展结果却大相径庭。名牌高校的工商管理类专业炙手可热,地方普通高校(本文所指的地方普通高校为非重点高校,主要是在高考录取时的二批和三批次学校)却存在学科发展缓慢、专业建设滞后、学生就业面临困难等问题。这些问题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地方普通高校的管理教育重理论轻实务,重传授轻参与,脱离社会实践的缘故。

一、案例教学概述

案例教学是管理学教育中一种不可替代的重要方法,就是用真实生动的商业事实材料服务管理教学,使之所蕴涵的管理知识、能力要求和思想教育达到预想目标的一种教学范式。

案例教学没有正确答案,只有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案。通过案例教学,训练学生系统思考问题的方法和采取行动的勇气与决心。在案例教学中,教师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知识传授者,而更多的是课堂讨论的组织者,教师通过启发、引导和总结,汇总大家的智慧,总结集体的经验。

从教学内容看,案例教学不但可传递更多信息,扩大学生视野,而且能深化课授内容,拓展教材知识;从教学过程看,它强调全员参与,彻底打破注入式课堂教学模式,通过师生互动,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使师生情感沟通,思想交汇,对塑造学生的良好个性大有裨益;从能力培养看,它不仅能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其信息摄取加工、方案设计、比较分析等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而且能充分挖掘学生潜能,最大限度调动每一个学生学习的积极

性,是培养学生实际管理能力的重要手段。

二、案例教学的发展

西方的案例教学历经100多年的历史,形成了一个以哈佛案例库为核心,以毅伟(RichardIvey)案例库、欧洲案例交流中心等为补充的案例库体系。1920年,哈佛成立案例开发中心,次年出版了第一本案例集,由此奠定了管理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基础。案例教学始终是哈佛商学院最主要的教学形式,超过教学总时数的80%;哈佛商学院每年大概编写350个案例,涉及各种科目,覆盖了商业问题中广大区域。从1923年起,毅伟商学院就开始使用案例教学,其案例库现有2200多个案例,并以每年300~400个的速度在更新。案例已交流到6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的100多所高等院校和100多家大型企业,每年向校外读者出版销售案例拷贝约50万个[1]。

国内最早推广案例教学和进行案例库建设的大连理工大学,1999年成立管理学院案例研究中心,经过十几年积累,已收有教学案例900多篇,覆盖工商与经济类课程24门,主编《管理案例教学研究》内部期刊21期,公开出版专辑18本推广案例教学法,共举办30多期案例教学与编写培训与研讨班[2]。

北京大学管理案例研究中心更是借助北大品牌,通过科学运作,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和企业家讲座,创办《北大商业评论》杂志,出版了32本案例和管理类书籍,主办了包括“中国最受尊敬企业”、“中国管理学院奖”等评选,为国防大学等所有军队系统学院示范案例教学,发起了囊括中国顶级企业和跨国公司的“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同盟”,与50余家电视、报纸、杂志、网络媒体建立了紧密合作。北大案例中心已经发展成为国内首屈一指的案例库。

国内其他高校如清华大学等也已经建立了自己的管理教学案例库,对于促进管理教育和学科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三、地方高校建立案例中心的必要性

工商管理学科的性质决定了工商管理类学院与企业、与社会联系的紧密性。没有好的案例,没有一个在学科、企业规模、企业性质、行业、区域、案例功能等齐全的案例库,案例教学就成了无米之炊、无源之水,就不可能开展有效的案例教学,工商管理教育也就不可能真正联系企业实际。

目前国外案例很难让学生进入情景,找到真实感。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使用国外案例存在对案例背景的理解和语言文化的差异,常有隔靴搔痒的感觉。知名跨国公司的案例和大型组织、国际化问题等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但中小企业案例则使学生兴趣索然。

地方普通院校虽然在诸多资源方面受到限制,但应主动向名牌高校学习,在某些领域甚至有敢于超越名牌高校的勇气和信心。因此有必要组建以本土企业实践为基础的地方普通高校管理专业案例中心,以“促进管理教育,提炼管理思想,提升管理水平”为使命,立足本土,面向全国,通过案例研究,使之成为一个系统收集、整理、管理河南本土案例资料的平台,以更好地为教学和科研服务,为学院的长远发展服务。

案例中心将统一编选、制作本土案例,重点放在本土企业,不断及时更新案例,使入库案例具有良好的覆盖性和系统性,并形成大量企业素材积累,从而为教师和学生使用案例和企业研究提供方便。中心将与其他院校案例中心、培训机构以及商业报社等进行案例交流和共享,从而扩大案例的使用范围。通过整合师生、企业等资源,使案例不断得到教学检验和市场检验,从而使案例的数量和质量不断提高;通过总结提炼本土企业成功的精髓与失败的教训,形成本土特色的管理思想、理论和方法,为管理教学和研究提供丰富的案例,对于促进管理专业教学将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能够为企业提供员工培训和专业咨询,提升本土企业家的领导和管理能力,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促进企业发展。

四、建设案例中心的关键要素

要建设好地方普通高校管理类案例中心,至少需要有六种资源:

1.精神资源。案例中心的建设成功与否,首先在于学院对案例教学重要性的认识,哈佛商学院、毅伟(RichardIvey)商学院等案例库之所以成功,是院方对案例教学高度重视的结果。案例中心的建设需要一批热衷于案例研究和案例教学的教师,对案例中心的建设有一种精神动力。案例中心全体成员要清醒意识到案例中心建设对工商管理教育的重要价值和对本土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从而增强使命感;案例中心要成为一个良好的事业平台,使案例中心人员在案例采写过程中得到锻炼,为个人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案例中心建设要有明确的远景和目标,从而发挥远景和目标的引导和激励作用。

2.组织资源。为了推动案例中心建设,必须有一个由专职工作人员组成的坚强组织。这个组织并不需要庞大编制,而是一种精干的网络型结构,主要依托工商管理学院的丰富资源,发挥资源整合作用。这些人员的工作范围不但包括案例采写、编辑与整理,案例查询系统的建设与维护,而且包括和其他学校、企业、培训机构与媒体的日常联络、交流等工作。国内有些案例库完全依靠个别老师推动,其未来发展是缺乏动力的。只有形成组织,才能持续坚定地推动案例库建设。

3.资金资源。案例中心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直接成本包括差旅费和劳务费。具体费用包括案例开发费用、案例储存费用、信息系统的建设和维护费用、各种研究资料的收集整理费用,以及外部联系费用、办公费用等。其中案例开发费用所占比例最大,主要包括差旅费、教授指导和写作人员劳务费,由于案例采写对写作人员素质要求较高,需要具有一定理论素养和实践经验,因此人力成本相当高。而且,一个优秀案例需要反复修改,这也导致案例采写成本的上升。

4.素材资源。企业的管理实践是案例之源。改革开放30年来,一批批本土企业的成长和没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这为案例中心建设提供了新鲜而丰富的素材资源。但是,要成功开发管理案例必须解决好企业的合作问题。因此案例中心要加强与企业的沟通与互动,逐渐调动企业积极性。一方面通过各种途径向社会传播案例教学成果,在社会上营造一个重视案例教学的氛围,把企业(公关)需求和案例采写要求相结合;另一方面,通过对企业经营管理活动进行分析,使企业感受到案例采写能够帮助企业分析形势、理清思路、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从而使企业认识到案例教学对中国管理教育和企业经营的重要意义,赢得企业的认同和支持,使企业消除顾虑,愿意公开自己的真实情况,接受客观中立的案例采写和调研。

5.市场资源。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带动了对管理教育的庞大需求,社会公众、学生以及企业,都在管理知识学习方面投入了大量资源。案例中心建设需要充分考虑市场资源及市场化运作,这对案例中心建设和案例教学推广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市场是检验案例库建设成败的最终标准,市场化运作有助于解决案例中心建设的资金缺口和人力资源缺口,有助于加强工商管理学院及教师与企业的良性互动。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可以从工商管理学院教师那里获得有益建议,教师通过对更多企业的研究,可以增长企业经验,加深对企业运作的理解,从而提高案例教学和研究水平。

6.品牌资源。品牌是组织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生命之源。案例中心的建设决不是权宜之计,应充分发挥传统优势,整合工商管理学科的各种资源,千方百计努力把案例中心办好,办出特色,办出水平。要采取“请进来”和“走出去”的方式,加强工商管理学院与企业的联系,定期聘请省内外知名专家和企业家来校开展讲座或担任客座教授,主动联合企业进行管理创新的研究,努力向企业推介我们学院的教师及其研究成果,不断提高案例中心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将其打造成为学院的一张名片。

五、结语

综上所述,早日组建案例中心,是地方普通高校工商管理学科发展的需要,是教师搞好教学与科研的需要,对于提升管理教育教学水平和促进学校的兴旺发达,乃至本土企业的发展都将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希望各高校管理学科的决策者们早做决策。

土地资源管理案例例5

由于中国经济的持续强劲发展,工商管理类专业迅速成为高校中的显学和年轻人心中的香饽饽,莘莘学子趋之若鹜,争相报考。但在实际运作中,各高校的工商管理教育由于理念、资源、制度等因素的制约,发展结果却大相径庭。名牌高校的工商管理类专业炙手可热,地方普通高校(本文所指的地方普通高校为非重点高校,主要是在高考录取时的二批和三批次学校)却存在学科发展缓慢、专业建设滞后、学生就业面临困难等问题。这些问题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地方普通高校的管理教育重理论轻实务,重传授轻参与,脱离社会实践的缘故。

一、案例教学概述

案例教学是管理学教育中一种不可替代的重要方法,就是用真实生动的商业事实材料服务管理教学,使之所蕴涵的管理知识、能力要求和思想教育达到预想目标的一种教学范式。

案例教学没有正确答案,只有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案。通过案例教学,训练学生系统思考问题的方法和采取行动的勇气与决心。在案例教学中,教师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知识传授者,而更多的是课堂讨论的组织者,教师通过启发、引导和总结,汇总大家的智慧,总结集体的经验。

从教学内容看,案例教学不但可传递更多信息,扩大学生视野,而且能深化课授内容,拓展教材知识;从教学过程看,它强调全员参与,彻底打破注入式课堂教学模式,通过师生互动,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使师生情感沟通,思想交汇,对塑造学生的良好个性大有裨益;从能力培养看,它不仅能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其信息摄取加工、方案设计、比较分析等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而且能充分挖掘学生潜能,最大限度调动每一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培养学生实际管理能力的重要手段。

二、案例教学的发展

西方的案例教学历经100多年的历史,形成了一个以哈佛案例库为核心,以毅伟(RichardIvey)案例库、欧洲案例交流中心等为补充的案例库体系。1920年,哈佛成立案例开发中心,次年出版了第一本案例集,由此奠定了管理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基础。案例教学始终是哈佛商学院最主要的教学形式,超过教学总时数的80%;哈佛商学院每年大概编写350个案例,涉及各种科目,覆盖了商业问题中广大区域。从1923年起,毅伟商学院就开始使用案例教学,其案例库现有2200多个案例,并以每年300~400个的速度在更新。案例已交流到6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的100多所高等院校和100多家大型企业,每年向校外读者出版销售案例拷贝约50万个。

国内最早推广案例教学和进行案例库建设的大连理工大学,1999年成立管理学院案例研究中心,经过十几年积累,已收有教学案例900多篇,覆盖工商与经济类课程24门,主编《管理案例教学研究》内部期刊21期,公开出版专辑18本推广案例教学法,共举办30多期案例教学与编写培训与研讨班。

北京大学管理案例研究中心更是借助北大品牌,通过科学运作,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和企业家讲座,创办《北大商业评论》杂志,出版了32本案例和管理类书籍,主办了包括“中国最受尊敬企业”、“中国管理学院奖”等评选,为国防大学等所有军队系统学院示范案例教学,发起了囊括中国顶级企业和跨国公司的“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同盟”,与50余家电视、报纸、杂志、网络媒体建立了紧密合作。北大案例中心已经发展成为国内首屈一指的案例库。

国内其他高校如清华大学等也已经建立了自己的管理教学案例库,对于促进管理教育和学科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三、地方高校建立案例中心的必要性

工商管理学科的性质决定了工商管理类学院与企业、与社会联系的紧密性。没有好的案例,没有一个在学科、企业规模、企业性质、行业、区域、案例功能等齐全的案例库,案例教学就成了无米之炊、无源之水,就不可能开展有效的案例教学,工商管理教育也就不可能真正联系企业实际。

目前国外案例很难让学生进入情景,找到真实感。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使用国外案例存在对案例背景的理解和语言文化的差异,常有隔靴搔痒的感觉。知名跨国公司的案例和大型组织、国际化问题等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但中小企业案例则使学生兴趣索然。

地方普通院校虽然在诸多资源方面受到限制,但应主动向名牌高校学习,在某些领域甚至有敢于超越名牌高校的勇气和信心。因此有必要组建以本土企业实践为基础的地方普通高校管理专业案例中心,以“促进管理教育,提炼管理思想,提升管理水平”为使命,立足本土,面向全国,通过案例研究,使之成为一个系统收集、整理、管理河南本土案例资料的平台,以更好地为教学和科研服务,为学院的长远发展服务。

案例中心将统一编选、制作本土案例,重点放在本土企业,不断及时更新案例,使入库案例具有良好的覆盖性和系统性,并形成大量企业素材积累,从而为教师和学生使用案例和企业研究提供方便。中心将与其他院校案例中心、培训机构以及商业报社等进行案例交流和共享,从而扩大案例的使用范围。通过整合师生、企业等资源,使案例不断得到教学检验和市场检验,从而使案例的数量和质量不断提高;通过总结提炼本土企业成功的精髓与失败的教训,形成本土特色的管理思想、理论和方法,为管理教学和研究提供丰富的案例,对于促进管理专业教学将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能够为企业提供员工培训和专业咨询,提升本土企业家的领导和管理能力,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促进企业发展。

四、建设案例中心的关键要素

要建设好地方普通高校管理类案例中心,至少需要有六种资源:

1.精神资源。案例中心的建设成功与否,首先在于学院对案例教学重要性的认识,哈佛商学院、毅伟(RichardIvey)商学院等案例库之所以成功,是院方对案例教学高度重视的结果。案例中心的建设需要一批热衷于案例研究和案例教学的教师,对案例中心的建设有一种精神动力。案例中心全体成员要清醒意识到案例中心建设对工商管理教育的重要价值和对本土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从而增强使命感;案例中心要成为一个良好的事业平台,使案例中心人员在案例采写过程中得到锻炼,为个人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案例中心建设要有明确的远景和目标,从而发挥远景和目标的引导和激励作用。

2.组织资源。为了推动案例中心建设,必须有一个由专职工作人员组成的坚强组织。这个组织并不需要庞大编制,而是一种精干的网络型结构,主要依托工商管理学院的丰富资源,发挥资源整合作用。这些人员的工作范围不但包括案例采写、编辑与整理,案例查询系统的建设与维护,而且包括和其他学校、企业、培训机构与媒体的日常联络、交流等工作。国内有些案例库完全依靠个别老师推动,其未来发展是缺乏动力的。只有形成组织,才能持续坚定地推动案例库建设。

3.资金资源。案例中心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直接成本包括差旅费和劳务费。具体费用包括案例开发费用、案例储存费用、信息系统的建设和维护费用、各种研究资料的收集整理费用,以及外部联系费用、办公费用等。其中案例开发费用所占比例最大,主要包括差旅费、教授指导和写作人员劳务费,由于案例采写对写作人员素质要求较高,需要具有一定理论素养和实践经验,因此人力成本相当高。而且,一个优秀案例需要反复修改,这也导致案例采写成本的上升。

4.素材资源。企业的管理实践是案例之源。改革开放30年来,一批批本土企业的成长和没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这为案例中心建设提供了新鲜而丰富的素材资源。但是,要成功开发管理案例必须解决好企业的合作问题。因此案例中心要加强与企业的沟通与互动,逐渐调动企业积极性。一方面通过各种途径向社会传播案例教学成果,在社会上营造一个重视案例教学的氛围,把企业(公关)需求和案例采写要求相结合;另一方面,通过对企业经营管理活动进行分析,使企业感受到案例采写能够帮助企业分析形势、理清思路、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从而使企业认识到案例教学对中国管理教育和企业经营的重要意义,赢得企业的认同和支持,使企业消除顾虑,愿意公开自己的真实情况,接受客观中立的案例采写和调研。

5.市场资源。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带动了对管理教育的庞大需求,社会公众、学生以及企业,都在管理知识学习方面投入了大量资源。案例中心建设需要充分考虑市场资源及市场化运作,这对案例中心建设和案例教学推广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市场是检验案例库建设成败的最终标准,市场化运作有助于解决案例中心建设的资金缺口和人力资源缺口,有助于加强工商管理学院及教师与企业的良性互动。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可以从工商管理学院教师那里获得有益建议,教师通过对更多企业的研究,可以增长企业经验,加深对企业运作的理解,从而提高案例教学和研究水平。

6.品牌资源。品牌是组织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生命之源。案例中心的建设决不是权宜之计,应充分发挥传统优势,整合工商管理学科的各种资源,千方百计努力把案例中心办好,办出特色,办出水平。要采取“请进来”和“走出去”的方式,加强工商管理学院与企业的联系,定期聘请省内外知名专家和企业家来校开展讲座或担任客座教授,主动联合企业进行管理创新的研究,努力向企业推介我们学院的教师及其研究成果,不断提高案例中心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将其打造成为学院的一张名片。

五、结语

综上所述,早日组建案例中心,是地方普通高校工商管理学科发展的需要,是教师搞好教学与科研的需要,对于提升管理教育教学水平和促进学校的兴旺发达,乃至本土企业的发展都将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希望各高校管理学科的决策者们早做决策。

土地资源管理案例例6

国土局单位工作计划范文一

今年以来,在局党组的正确领导和指导下,较好地完成了年度各项工作任务,确保了国土资源执法监察职能的全面落实。

一、 主要工作

(一)开展土地矿产执法日常工作

1、大力查处土地矿产违法案件,非法占地和非法采矿行为得到及时有效遏制。今年以来,我局和分局立案查处的土地违法案件共87宗,涉及土地面积1831.27亩,其中,占用耕地面积487.7亩、基本农田199.09亩,需拆除违法构建物面积410272.34平方米(其中,拆除建筑物面积368596.53平方米、其他附属物面积41675.81平方米),没收违法构建物面积342632.13平方米(其中,没收违法建筑物面积338251平方米、其他附属物面积4381.13平方米),罚款5526.03万元(已缴罚款1038.44969万元)。

2、加强对各分局执法工作的指导和协助现场执法工作。

一是开展矿产现场执法行动。协助、指导四个大队现场(特别对甲子镇长昌煤矿、南港长流一带及三江大致坡片区等重点领域)执法外,还配合省厅对各采矿点进行执法检查及开展对定安新坡江福砂场和澄迈东山桥下游非法采砂等联合执法行动;二是对各分局重大非法占地案件进行现场指导。如多次对琼山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美兰花卉大产业园等非法占地案件进行现场指导。

3、完成国土资源违法案件投诉受理、处置及各种数据的统计上报工作。(1)执法局和分局受理信访投诉件共236件,办结228件,办结率为96.6%(其中12336热线举报117宗,办结109宗,办结率为93.16%)。切实做到了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2)按时完成12336电话举报、违法案件等各种数据的统计和上报工作。

4、组织开展案件听证和行政案件执行工作。(1)组织开展案件听证工作。全年共受理听证案件14宗,1宗当事人自动放弃,其他13宗案件的听证工作均得到较好完成。(2)全年共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案件共4宗,法院裁定不准予强制执行2宗,还未下达行政裁定2宗。

5、对建设项目用地报批协助进行执法监察查验。一年来,对我市建设用地报批地块进行了查验并呈文上报,共报送了43个查验报告。

6、协助做好高尔夫球场综合治理整治工作。根据我市及省厅对高尔夫球场综合治理整治工作安排进行情况审核并对其中的违法用地罚款追缴到位1205.954332万元,督促各球场对不符合规划的耕地进行复垦,涉及面积 48.23亩。

(二)开展相关专项工作

1、牵头组织开展20__年土地例行督察工作。土地例行督察工作从今年3月份开始,共经历了自查、检查、反馈和整改四个阶段。市、局领导对该项工作高度重视,亲自指导工作开展及部署部落整改。执法局作为局党组指定的牵头单位,在市、局领导的指导下具体开展了以下工作:1、自查阶段:根据《国家土地督察督察通知书》(穗通[20__]3号)要求,代拟了《__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我市配合开展20__年土地例行督察工作方案的通知》和《__市国土资源局关于印发配合开展土地例行督察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分别上报市政府和市局,并印发实施,组织市局各处室及相关单位,填报各类督察数据,并收集档案材料;2、检查阶段:全程配合督察组做好材料的收集、现场查验、召开座谈会等工作;3、反馈阶段:督察组对例行督察发现的问题进行反馈。反馈会上,省厅陈健春厅长和市长倪强在会上做作了表态发言。我们针对督察组反馈的问题,组织各单位人员进行了认真核对,将核对后的情况反馈给广州督察局。最后广州督察局认定__市20__年土地例行督察共发现8个方面问题。4、整改阶段:代拟了《海口土地例行督察整改工作方案》并报市政府印发实施,组织各单位开展整改工作。按广州督察局要求,我们每半个月统计、汇总每个问题的整改进度,并向广州督察局书面报告。为进一步落实整改,我们又制定了《__市国土资源局土地例行督察整改最后一公里冲刺工作方案》,进一步落实整改工作。目前,该项工作正进入攻坚阶段,我们将继续牵头做好该工作,动员力量,大力开展整改,力争按要求完成任务。

市政府高度重视例行督察工作。倪强市长、鞠磊副市长及佟吉强副秘书长多次组织召开会议,督促落实整改。局党组书记、局长盛林也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如何落实整改,布置工作任务。督察组对市、局领导积极配合的工作态度和扎实的工作作风给予了充分肯定。

2、土地矿产卫片执法监督检查工作取得实效。卫片图斑下发后,从执法局到各分局全力投入,主要领导亲自抓工作落实,问进展,解难题,确保工作有序开展。通过近2个月的加班加点,较好的完成了卫片执法监督检查工作。目前省验收组对我市的土地矿产卫片执法监督检查工作进行了初步的验收。

3、 大力开展矿产资源专项整治活动。开展了建筑石料矿点专项整治、为期1个半月的打击河道非法采砂专项整治行动、为期3个月的配合市道路交通协调联席会开展超载超限运输车辆专项整治工作以及安全大检查深化“打非治违”专项整治工作。

(三)抓好国土资源执法正规化建设

1、进一步强化各级政府国土资源执法工作职责。草拟了《__市土地执法共同责任若干规定》,并征询各区政府意见后报市政府审定,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承担的国土资源执法工作职责。

2、规范国土资源违法行为查处工作程序和编印国土资源执法监察指导性文件,指导国土资源执法工作。一是编印了《__市国土资源动态巡查和违法行为查处工作程序》,进一步细化规范国土资源动态巡查和违法行为查处工作程序;二是编印了《__市国土资源执法监察文件汇编》共收录了与国土资源执法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38份;三是每季度编印1期《国土资源执法工作报刊摘要》,收录全国国土资源执法工作好的经验做法、当前国土资源执法工作前沿问题研究以及国土资源执法工作法律实务等。

3、协助拟制我市设施农用地实施细则。协助局领导对设施农用地完成调研,并草拟了《__市设施农用地实施细则》。

(四)组织开展“三严三实”以及党风廉政建设专题教育

一是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按局党组“三严三实”教育方案要求,组织和开展相关活动;二是开展党风廉政建设专题教育。组织全体支部党员开展“守纪律、讲规矩”以及“落实廉政建设主体责任”等专题教育。组织全体党员学习《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教育党员按新的标准、新的要求做到廉洁自律。组织11名党员到海口监狱参观,进行廉政警示教育。

(五)大力开展“双创”工作

按市局“双创”工作要求,制定我局“双创”工作方案,按方案扎实开展“双创”工作:一是组织全体人员认真学习“双创”相关知识,重点内容做到熟记;二是制订卫生管理制度,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对办公场所做到每天打扫1次,每星期进行1次大扫除,每月进行1次卫生评比,达到办公场所干净、整治、无烟尘;三是组织开展健康宣传教育,每季度出1期健康和“双创”工作宣传专栏。组织全体人员每半年进行一次健康知识测试,使大家掌握健康及“双创”知识;四是开展职工健身活动,落实工间操制度,利用上午上班休息时间组织全体职工做工间操。通过以上措施,目前我局“双创”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六)其他工作

一是做好人员调入调出、职务晋升、工资调整等人事工作;二是完成办公用房的清理整治工作,并按时填报《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报表》及撰写资产报表文字分析报告,报送市财政局;三是做好执法用车管理及执法车辆相关数据的上报工作;四做好日常财务管理工作,并按时完成本级预算单位银行账户年检工作。

20__年,我们将一如既往地坚持在局党组的领导下,开拓创新,扎扎实实地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

一是扎实做好20__年土地矿产卫片执法监督检查工作。一是研究和制定在国土资源执法权下放到各区后土地矿产卫片执法监督检查工作流程;二是采取措施,形成“早发现、早报告、早制止、早处置”的国土资源动态巡查监管机制;三是对卫片工作做到早介入,避免卫片下达后工作的被动。

二是加强国土资源执法工作政策研究。一是针对我市国土资源执法工作的实际情况,学习借鉴外省先进工作经验,适时向上级部门提出进一步加强国土资源执法工作的政策建议;二是针对经济新常态及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实际情况,开展国土资源执法工作前沿课题研究。

三是加强对各区国土资源违法案件查处工作的监督和指导。一是做好国土资源执法权力事项的移交工作,同时协助做好人员业务培训;二是做好对各区国土资源违法案件查处工作的指导;三是做好对各区国土资源违法案件的监督和挂牌督办工作。

国土局单位工作计划范文二

今年二十二团国土分局建设用地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保护资源的基本国策,贯彻落实兵、师的重大部署,进一步转变观念、从严管理、完善体制、提高素质,积极参与宏观调控、促进资源集约利用,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强化社会公共服务,为二十二团“三化”建设做出贡献。二十二团国土分局结合自身实际,认真钻研业务,提高自身素质,严格用途管制,做好供地前、中、后的跟踪管理工作,做好土地利用规划,发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农用地转用的控制和引导作用,严格审批程序,保证粮食安全、工业发展、城镇建设的持续利用。

一、 严格执行土地管理法律法规

1、切实增强法制意识,自觉遵守土地法律法规,做到依法管地。

2、严格依照法定的审批权限审批土地,不得违反规定随意审批土地,不能弄虚作假,及时上报团连建设项目的各类用地报件。

3、严格用地审批程序,规范用地行为,切实做好设施农用地和养殖农用地的申报、管理工作。

二、加强土地规划管理和用途管制

加强规划的实施管理,发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对农用地转用的控制和引导作用,确保土地利用按照规划进行。

1、加强用地的预审管理。在用地管理中,首先要把好各类用地的预审关,把握好各类用地的预审、初审,确保各类用地都能按规程办理,凡不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没有农用地转用计划指标的建设项目,不予预审。

2、严格土地利用用途管制。土地用途管制的核心是不能随意改变农用地的用途。因此,要严格控制农用地转为非农用地。切实保护耕地,确保耕地动态平衡。

三、 加大土地有偿使用,大力推进招标、拍卖、挂牌出让

1、严格控制划拨用地范围,经营性基础设施要逐步实行有偿使用,凡经营性用地和工业用地,都一律实行有偿使用,但经营性用地应当按土地市场进行公开的招标、拍卖、挂牌出让。

2、深化农用地有偿使用,对养殖用地、个人农业种植用地的开发,实行有偿使用,使土地利用开发和经济发展有机结合,为团场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四、 加强业务学习,提高服务意识

1、强化分局工作人员的政治、业务学习,尽快掌握用地管理的业务知识,不断提高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在六月份前完成批次用地的申报工作。

2、提高服务意识,改善服务态度,加强自身素质的修养,努力学习,改善工作方式和服务态度,杜绝“三难”现象,做好各类用地审批的批前、批中、批后的跟踪管理工作。

国土局单位工作计划范文三

1、按照要求完成省厅下达的“全省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情况专项清理工作实施方案”的工作部署,对辖区内20__年1月1日至20__年12月31日期间代应的所有建设用地按五次要求逐案清理,完成专项清理实施步骤的四个阶段,重点做好内业台账和制定表格。

2、做好经营性用地地块挂牌上市的前期准备及挂牌地案的组织报批工作和工业用地招、拍、挂、报呈批工作(包括600亩经营性用地的招、拍、挂,其中200亩为中低档商品房,400亩为商住用地)。

3、做好建设用地跟踪管理数据录入、地案巡查工作、完善省厅备案系统的相关程序,按照苏国土资发[20__]300号“关于建立四级联动机制加强建设用地全程跟踪管理工作的.通知”的相关要求,完成地案信息填报工作。

4、搞好土地供应管理工作,全面建立建设用地复核验收制度,加强对新增建设用地的监察管理,提高基础设施建设用地和开发区用地供地率。

5、认真做好土地一、二级市场的日常工作。

耕地保护

1、根据高新区发展和年度征地计划,实施盘城工业园启动区600亩,龙王山以西地块1500亩,样板地1500亩(宁淮高速公路以西、规划永新路以北地块)计3600亩,土地实施工作(预计拆迁共##户##平方米)

2、认真组织实施征地房屋拆迁政策宣传解释工作,会同有关部门做好被征地农民劳力安置保障工作(预计20__年劳力安置3800人)。

3、加强耕地和基本农田管理,完善基本农田保护系统功能,建立健全基本农田保护责任人信息网络,完成20__年基本农田保护责任签订工作,做好保护块的更新和维护工作。

地籍管理

1、完善地籍管理信息系统,将地籍管理中土地登记的功能逐步过渡到电子政务系统中来。

2、继续开展村庄地籍调查和第二次权属调查工作。

3、认真做好农民建房和土地纠纷调处工作。

4、加强土地管理,真正做到以图管地,全面对辖区内乡镇企业建设用地进行调查工作。

土地规划

1、做好土地规划、计划服务工作,认真做好20__年土地利用规划修编、修改工作,确定用地布置调整方向,适时进行土地利用规划修改,认真做好用地需求分析,积极向上争取用地指标。

2、开展城镇建设用地增加和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的方式,做好城乡建设用地调整工作。

执法监察

1、建立执法监察信息系统,开发完善违法用地巡查制度,形成国土所、分局、市局三级联网的执法监察,建立健全土地管理信息员管理制度。

2、开发违法用地查处后续跟踪管理系统,掌握违法用地查处后的动态信息。

信访

1、认真做好来信来访接待工作,杜绝集体访和越级访,降低信访发生率。

土地资源管理案例例7

国土资源档案包含多个种类,比如土地利用规划、建设用地以及土地综合档案等,国土资源档案的复杂性与多样性增大了档案管理的难度,而基层国土规划档案信息化建设能够实现档案信息的分类检索,这是提高国土资源档案管理水平的主要途径。国土资源的种类繁多、资料复杂,其档案管理工作相对来说专业性和技术性均较高,所以相关管理人员应当树立正确的意识,明确国土资源档案管理的重要意义,采取有效措施规范档案管理工作,促进基层国土规划档案的信息化建设。

2.基层国土规划档案的特点

2.1多样性

国土规划档案的种类很多,综合类国土规划资源档案主要包括实物档案、科技档案、文书档案、会计档案等;以档案的地籍差异进行划分,主要包括国土资源登记、国土资源调查以及综合性国土资源材料等;以档案的业务性差异进行划分,主要包括国土资源检察档案、建设土地档案以及土地资源规划档案等。所以,基层国土规划档案的多样性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档案管理的难度。

2.2复杂性

复杂性是国土规划档案的另一突出特征,例如,从建设性国土档案方面分析,其中的用地协议与征地申请属于文书档案,而用地环境图示以及土地设计文件则属于科技档案。各个种类的档案之间存在一定复杂性,形成错综复杂的网络状,不利于管理人员的高效管理。2.3易变性在国土规划的档案管理过程中,易变性主要是由地籍差异所引起的,虽然土地可以进行划分,明确土地所有权,但是地籍会受到诸多外界因素的干扰,例如自然原因与人为原因,同时,地籍还会受到人员迁移的影响。所以地籍的不可分解是导致国土规划档案易变性的主要因素,在地籍变更是,国土资源部门必须进行准确的记录与信息保存,尽可能避免对地籍分配造成不良影响。

2.4完整性

国土资源档案所包含的信息较为全面、完整,例如,在征用一块土地时,必须经过报批、申请、审核以及考察等多个步骤才能完成基本信息办理,投入土地的使用,且此手续办理过程中的系列问题均有详细记录,产生失误、遗漏等问题概率极低,因此,国土规划档案相对来说信息较为全面和完整。

3.基层国土规划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国土资源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是当前我国国土资源部门建设的主要组成部门,档案资源的信息化建设必须以信息化技术作为核心,先进的信息化技术能够保障国土规划档案的准确性与真实性,能够实现国土资源信息保存、提取、更改以及管理的快捷性,进而提高国土规划档案信息管理的工作效率。基层国土规划档案的信息化建设能够提高人力资源的利用率,减轻管理人员的工作负担。国土规划档案中包含大量关键信息,用于记录和保存国土、单位以及个人的国土资源活动,这一类信息的记录不仅用于人们查阅,还是维护相关人员以及单位的土地利益的关键依据。实现基层国土规划档案信息化建设能够提高档案信息的可靠性以及准确性,传统的档案信息管理通常是由纸质进行记录与保存,在长时间外界环境的影响中,纸质档案会暴露诸多不多,如字迹模糊、损坏以及遗失等现象均会给对国土资源部门造成不利影响,不利于我国社会稳定和谐的发展。因此,国土资源管理人员应当强化国土资源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以电子版形式记录与保存重要信息,以此达到国土资源档案管理的高效性与永久性。

4.基层国土规划档案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弊端

4.1未树立国土资源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观念

目前,国家投入在国土资源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中的资金不断加大,国土档案信息化技术也不断提高,但是由于国土资源部门人员更换频繁,而国土资源档案管理部门并无稳定的经济来源,相关管理人员未树立国土资源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观念,没有意识到国土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关键意义。加之我国国土档案信息化管理发展速度较慢,国土资源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还存在许多缺陷,无法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难以达到国土资源管理的根本目标。同时,国土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成本较高,大部分管理人员更倾向于选择纸质管理方式,不利于国土规划档案的信息化建设。

4.2国土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流程不规范

在国土档案管理的过程中,管理人员的归档工作落实不到位,未达到其实际效果。某些基层国土资源部门未规范相关工作流程,未对档案信息的采集、整理、记录以及归档实行信息化管理,有的国土档案资源信息采集并不全面,而有的档案由于长时间堆压,未经过合理的编排与分类,给国土资源档案的查阅带来诸多不便。还有些基层国土规划管理部门由于工作人员专业化素质不高,在实际的工作中,未按照正确流程处理档案,造成档案信息的混乱,档案设备的不合理运用等问题。

5.基层国土规划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对策分析

5.1强化对国土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视

为了实现国土资源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国土资源部门应当提高对其重视,意识到国土资源档案管理的意义与价值,转变传统观念。同时,国土资源的管理人员应当提高对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支持力度,深入贯彻和落实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推动国土档案管理的进步。另外,管理人员必须强化国土资源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方面的宣传,鼓励工作人员主动积极的参与其中,进而提高工作效率。

5.2提高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养

在基层国土规划档案管理工作中,档案管理人员对该项工作的管理水平以及落实情况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对于国土资源档案的信息化建设效果起着决策性作用,所以国土资源部门应当着力提高档案管理人的综合素质。只有管理人员具备较好的专业知识以及职业修养,才能够热爱档案管理这一工作,进而推进其信息化建设,国土资源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属于系统性工作,需要较强的专业性与技术性,档案管理人员必须能够熟练使用计算机并熟悉相关知识,才能够适应国土规划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需要。

5.3完善国土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流程

国土资源的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包含着国土资源部门的多项信息与资料,具有较强的系统性,管理人员应当完善国土资源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流程,推动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落实。同时,国土资源部门应当强化其基本设施,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建立档案管理信息平台,为国土档案的信息化建设奠定基础。另外,管理人员应当及时了解实际情况,查缺补漏保障信息与资料的全面性,保障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准确性以及真实性。国土资源部门的各类档案资料必须依据严格标准进行编排与归类,实现信息的共享以及资料查找的快捷性。在国土规划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管理人员要统一所使用的管理软件,通过标准化、规范化的管理模式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

5.4优化国土档案管理的工作模式

国土资源的档案信息与数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应当优化国土档案的管理模式,使其更便于人们的查找与阅读,才能发挥国土资源信息的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管理人员应当积极的提高国土资源档案信息的服务水平,主动为个人以及单位提供国土资源档案信息,进而提高档案的高效应用,充分体现国土规划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效果。

土地资源管理案例例8

(一)开展国土资源执法大清查工作。县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严格按照市国土资源局《关于印发市2013年度国土资源执法大清查活动方案的通知》要求,对中省市重点项目、基础设施、民生工程违法用地,开发园区项目违法用地,矿产勘查开采违法项目)批而未用和闲置土地,农村宅基地违法违规审批行为等进行全面清查清理,分类整改处理,切实规范用地行为。

(二)开展卫片执法检查整改工作。各镇、各有关部门要严格按照县政府办《关于印发2012年度土地矿产卫片执法检查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严把政策界限,认真检查整改,严肃问责追究,坚决把违法用地比例降下来,确保县政府不被约谈问责。同时,要提前谋划2013年卫片执法检查整改工作,早安排、早着手,把问题提前整改处理到位,确保顺利通过2013年度卫片执法检查。

(三)开展土地例行督察自查自纠工作。根据国家土地总督察办公室《关于印发<土地例行督察工作规范(试行)>的通知》要求,县国土资源部门要对建设用地审批、土地供应及利用、耕地保护、执法监察、土地整治等工作进行自查自纠;县发改、住建、财政等相关部门要对建设项目审批核准、用地规划许可、土地出让收支管理等工作进行自查自纠。发现问题不掩盖、遇到矛盾不回避,坚决依法整改,处理到位。

(四)开展盘活存量用地提高供地率工作。按照市政府办公室2013年9月13日印发的《关于印发市盘活存量用地提高供地率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各相关部门尽快摸清全县批而未征、征而未供、未批先占土地基本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存量土地盘活方案,保障重点项目建设用地需求。

二、工作步骤

(一)学习动员阶段(10月12日至17日)。成立县国土资源大清理大清查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制定印发工作方案,召开全县国土资源大清理大清查专项工作会议,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各级干部的工作责任感、紧迫感;要加强对抽调工作人员业务培训,使其熟悉政策、掌握方法,推动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开展。

(二)自查自清阶段(10月18日至31日)。本次国土资源大清理大清查以《土地管理法》和国务院、国土资源部出台的政策规定为依据,对出台的地方性政策规定一概不作为有效依据,并将地方性违规优惠政策全部列入违法违规问题,坚决不允许地方政府违规减免税费等行为发生。各相关部门要在前一阶段全市土地管理自查自纠、交叉检查的基础上,认真梳理归类存在问题,对照土地例行督察的内容和要求,查找相关的、可能存在的、遗漏的问题,确保不留任何死角和隐患。对于梳理出来的重大土地违法违规问题必须及时上报县国土资源大清理大清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三)整改完善阶段(11月1日至20日)。各相关部门要严格按照土地管理规定,对存在问题进行纠正、整改和规范,切实加强资料的收集完善和档案归集整理,确保土地管理过程中形成的所有工作资料具备完整性、延续性、衔接性,做到内业资料不缺失、外业核查无差错。

(四)总结验收阶段(11月21日至12月12日)。各相关部门必须按时限要求完成各阶段工作任务,做好检查验收工作,对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研讨,提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土地管理工作的意见,建立科学化、规范化土地管理长效机制。同时,要准备好相关资料,迎接市双清办的检查验收。

三、工作要求

土地资源管理案例例9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国土资源管理档案的重要性日益显现。然而在国土档案利用率不断提高的同时,档案工作的开发和利用仍然跟不上形势的发展和需求,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档案资料不齐全、填写不规范

随着人们的法制观念逐渐增强,档案利用的频率大大地提高,单位、个人的查档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以我局为例,查阅档案1348人次,2036人次,2986人次。其中查阅用地手续办理土地使用证占19.2%,遗失补证查阅原始登记资料占27.5%,邻里之间、单位之间为解决界址争议而查阅土地登记资料占20.3%,声像档案占5%,综合类档案占8%,财务类档案占10%,法规监察类档案5%,其他占5%。这些数据表明,档案在整个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在实际工作中,笔者发现早期档案资料还存在不齐全、不规范的现象:如有的证发了,却没有土地登记的档案;有些资料该填写的没有填写,如土地登记审批表上缺填与土地证书相一致的土地证编号、缺填宗地编号、缺填审批时间等等,这些现象的存在,严重制约了国土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二)档案人员思想不够开阔,工作热情不高

长期以来、档案人员对国土档案内容和工作范围的理解偏于狭窄,思想不够开阔,工作不够创新。对于各类业务档案的管理工作没有一种超前管理的意识、没能很好地业务部门,没有将国土档案工作渗透到各个环节之中。导致各类业务档案长期以来各自为政、档案资料积累残缺不全、给档案的整理归档带来了困难。加之档案管理单调而繁琐,档案人员难免会产生懈怠的情绪,认为档案工作没意思,辛苦比别人多,成绩却没有业务部门突出,工作上没激情,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

(三)现代化管理手段未能充分利用,工作效率低

由于诸多原因,档案工作多个环节未能充分运用计算机管理,存在着重复劳动的现象,严重制约了档案工作的效率。以我局为例,文件的收发与传阅由专人负责,待来年再将上年度的文件资料交于档案人员归档整理,这就导致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的部分功能未能得到充分利用,仍靠手工收集与整理,费时又费力。另外,我局档案室仅有1名档案人员,每年新增的档案资料业务部门只负责装订,编目、装盒、上架、输目录全部由档案室完成。因此每年年初,当大量档案资料集中移交档案室时,面对繁重的移交量(据不完全统计,每年我局新增档案资料约1万余卷),档案人员只能疲于整理和编目,目录录入工作明显滞后于档案利用需要,档案人员只能凭手工进行查找,无法满足高节奏高效率工作要求。

(四)档案人员业务水平低,编研工作比较滞后

目前,国土系统内专、兼职档案人员中高层次的专业人才尤为短缺,各业务部门一般认为档案整理很简单,只要有人将档案资料装订起来就行了,直接影响了档案的案卷质量。甚至有的连本部门业务都不熟悉,对于档案工作只知道将现有的材料装订起来,根本不知道这些资料是否齐全完整,是否能够立卷归档,更不用说主动去收集具有保存价值的应当归档的材料。另外,大部分档案工作人员身兼数职,很少有时间和精力进行档案编研工作。虽然也有一些编研材料,但深层次加工的编研材料还很少。

二、国土资源档案开发与利用的制约因素

(一)内容单一的国土档案特点制约了档案的开发与利用。

国土部门作为一个行政机关,所保管的档案主要是本机关办事和处理问题的记录,为本机关领导(来源:文秘站)决策和职能部门工作提供利用服务。尽管也向社会提供档案利用,但它内容单一的特点,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档案的开发与利用。

(二)淡薄的档案意识制约了档案的开发与利用

国土资源管理档案应该由各职能部门归档立卷,综合档案室统一管理。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普遍存在“重业务轻档案”的倾向,总认为档案工作是份外的事,无足轻重,平时不注重档案资料的收集、保存和整理,造成了部分档案资料的散失。还有一些重要的政策性文件长时间掌握在个人手中,不能及时立卷归档,也影响了档案的开发与利用。

(三)薄弱的信息化建设力度制约着档案的开发与利用

档案信息化建设主要包括基础设施建设、档案信息资源建设、标准规范建设、应用系统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等五个方面。其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但大量资金的投入却不能立竿见影地带来显著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对一个单位整体工作也不能带来显著的成效,而且人们普遍认为档案管理很简单,就是保管卷档案,没有必要搞得那么复杂,能查到就行。因此,在加强信息化建设力度时,往往犹豫不定,举步维艰,信息化建设力度薄弱,这也就成了制约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的一个重要因素。

(四)滞后的档案编研工作制约了档案的开发与利用

目前,档案利用工作只局限于档案利用的数据统计。而数据统计也只局限于利用人数、利用档案卷(件)数、页数、及复印数据数等,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档案利用的基本情况,但无法说明档案给社会、经济建设以及单位整体工作带来的价值。在档案查(借)阅利用时,往往只要求利用者填写其利用目的,不求深层次了解。通常情况下,利用单位和利用人来查(借)阅档案时,均需填写一份查借阅档案登记表。登记表除需填写利用单位、利用人姓名、利用时间外,还要说明利用目的。利用者在填写利用目的的时候往往都比较简单,如“工作参考”、“查阅”等等.作为档案提供者的我们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失去了档案利用信息反馈的宝贵机会。有些虽然也收集了一部份有价值的档案利用实例,但也只是作为档案目标管理达标的材料,达标后就束之高阁 ,不汇编发表,不重返社会,影响了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如果在平时工作中,有目的地进行深层次地了解,及时跟踪调查,将利用实例编发,就可以促进档案的开发利用,发挥档案的使用价值。但是,由于档案工作的琐碎和人员配备的不足,往往使得档案工作人员没有足够的时间及精力着力于档案的编研工作,造成档案编研工作普遍滞后,跟不上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求,影响了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三、加强国土资源档案开发与利用的措施

(一)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员档案意识,是做好国土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前提

要利用各种时机宣传档案管理工作,使人们在了解档案的作用和价值的同时,给予档案工作充分的理解与支持,改变过去那种“重业务轻档案”的思想,自觉地注意收集、保存相关材料,保证档案资料的齐全完整。

(二)争取领导重视,配备一支拥有相应数量和较高素质的队伍,是做好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的保障

档案管理工作琐碎繁杂,要想做好档案管理工作,使档案信息资源得到充分地开发与利用,档案管理人员既要具备相关的档案专业知识,还要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同时还要有一定的人员、时间和精力去挖掘并编写一些有价值的编研材料,将“死档案”变为“活信息”,最大限度地满足利用者对档案信息的需求,实现档案的利用价值。

(三)从档案源头抓起,保证档案材料的规范及完整是做好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基础

从实际情况来看国土档案是比较复杂的。它分为九大部分,从每个部分的内容比较来说层次不齐。建设用地类的文件材料,报批时间长,稍有疏忽,就有可能遗漏。电子声像类的文件材料,数量不多,不易引起档案人员的足够重视。为了保证档案资料收集齐全、完整,我们档案人员应逐步转变观念,制定措施,对国土档案进行超前管理。首先要了解各类业务档案的分类程序和流程,对应归档的资料、资料的内容、数量做到心中有数。注意做好有价值的档案资料收集工作;其次,建立健全各项档案制度,从制度上加以制约,确保各个环节准确无误,规范到位;第三,档案移交时,要认真核查移交目录,做到帐物相符、账表相符。并认真查看相关材料填写是否齐全、规范,材料装订是否完美,确保材料的完整性,为档案管理的后序编研工作打好基础。

(四)加强信息化建设力度,提高档案服务能力和水平,是做好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关键

档案信息化建设就是在加强档案信息数字化管理的基础上,逐步向网络化发展。通过网络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档案资源,使之更好地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随着信息化、网络化过程的加快,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要求。国土部门要提升档案服务能力和水平,关键就在于如何加强数字化资源建设,加大信息传播的力度。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1.将档案信息化建设与国土门户网站建设结合起来,统筹规划,同步发展。2.切实抓好电子文件的归档管理。将电子文件归档管理作为电子政务建设和办公自动化建设的主要内容,整体设计,同步实施,实现文件、档案一体化管理。并根据《电子文件归档管理暂行规定》的有关要求,搞好电子文件的积累、鉴定、归档等工作,确保电子文件的真实性、安全性和可识别性。3.尽快建成档案目录数据库、重要档案全文数据库和多媒体档案数据库,早日实现土地登记资料网上公开查询服务功能。4.引进和培养信息化建设人才。通过各类培训,不断培养懂得计算机知识与档案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为档案信息化建设提供必要的人才保障。

(五)注意信息反馈,深化档案编研工作,是做好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目标

土地资源管理案例例10

20**年12月

20**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的监督下,以“干好**5、实现四翻番”为目标,紧紧围绕“两富”(物质富裕、精神富有)**建设,着力推进国土资源管理理念、管理职能和管理方式的转变,深入实施节约优先战略,不断完善耕地保护共同责任机制,着重强化资源保障能力建设,积极探索建立国土资源综合监管体系,为推进县域科学发展示范点建设提供了优质服务、坚强支撑和有力保障。现汇报如下:

一、20**年工作总结

(一)科学配置集约利用

1、深入实施“两退两进”工作。目前上报实施全县盘活用而未尽土地507.6亩,占全县目标任务530亩的95.8%;已验收面积290亩,完成比例为54.7%。腾退土地目前正在实施**84.9亩,占全县目标任务**00亩的106.5%;已验收面积815.8亩,完成比例为62.8%。

2、加快消化供而未用土地。市考开工项目88个,已完成54个,完成比例为61.4%;竣工项目120个,已完成42个,完成比例为35%。

3、大力推进项目报批。截至目前,共上报农用地转用及征收(用)批次14个,项目141个,面积2348.976亩。盘活批而未供土地转用批次2个,项目10个,面积109.8345亩,其中盘活新增建设用地面积10.9275亩,两项合计面积2458.8105亩。

4、全力服务项目落地。截至目前,共供应土地111宗,面积2616.6亩(盘活存量建设用地544.28亩,占总供地面积的20.8%),其中:划拨用地31宗,面积608.93亩;集体使用土地23宗,面积187.84亩;出让土地57宗,面积1819.83亩。

(二)不断优化空间布局

1、规划中期评估修改方案通过省级评审。积极开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部级试点,国土资源部同意追加**平方公里新增建设用地规划指标,增加城乡建设用地总规模31平方公里,试点成果和工作经验在全省推广。

2、完成了县、乡两级整治规划编制及市级评审工作。县、乡两级整治规划方案已编制完成,且通过了县级论证、市级评审等程序,已根据市局提出的修改意见做出修改并已提交市局复核。

3、规划局部调整工作进展顺利。前三季度上半年我们共编制规划局部调整方案6个,涉及22个地块面积850亩,均已批准。

(三)严格管理保护资源

1、及早谋划,全面实施“812”土地整治工程。20**年

全县任务为1000亩,

目前已立项面积1038亩,比例为103.8%;已竣工面积1018.5亩,比例为101.9%;已验收面积624.5亩,完成比例为62.5%。

2、深入调研,全力推进农村土地整治工作。20**年全县目标任务是:完成农村土地整治复垦910.7亩,全面完成2009年和2010年**个农村土地整治项目。目前正在实施复垦面积947.3亩,实施比例为104%;已竣工面积762.4亩,比例为83.7%;已验收面积256.1亩,比例为28.1%。其中2010年的8个农村土地整治项目复垦任务为473.4亩,正在实施复垦面积471.3亩,实施比例为99.6%;已竣工面积

332.4亩,比例为70.2%;已验收面积208.4亩,完成比例为44%。2009年的5个整治项目已经全部通过省级整体验收,已完成复垦新增耕地面积1006.59亩,其中水田面积761.7045亩,高标准农田比例达到76%,已按时足额归还上级核拨的1006.32亩周转指标。

3、强化责任,认真落实耕地保护责任。制定出台了**县耕地保护共同责任文件,签订了县镇(街道)村各级20**年度耕地保护责任状,将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纳入对镇政府(街道)考评的内容。开展了全县耕地保护补偿机制的前期调研准备工作,拟定补偿方案,落实补偿资金。

(四)惩防并举严格执法

1、加强土地执法监察,严肃查处土地违法案件。今年,我们共立案查处土地违法案件79件,涉及土地面积198.21亩,其中耕地面积**6.04亩;目前已经作出退还土地198.21亩、拆除建筑物(构筑物)5.2038万平方米、没收建筑物(构筑物)4.2066万平方米和罚没款331.5407万元的处罚决定。向纪检部门建议党纪处分25件/31人,已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50件。同时,我们已选择了二件较典型的案件,在局网站上公开曝光。

2、全力做好土地矿产卫片执法检查工作。2012年度卫片执法检查疑似违法用地图斑共**8个,共98宗地,面积626.8亩,其中耕地492.38亩。认定为合法的65宗,面积550.7亩,其中耕地421.5亩;违法的33宗,面积76.1亩,其中耕地70.88亩。新增建设用地为2005.04亩,其中耕地1693.85亩,由此得出我县违法用地耕占比为4.18%。

3、建立土地执法监察“两网化”管理系统。制定了一个符合实际,行之有效的实施方案;组建了一个强有力的领导机构和工作班子;建立了一个县、镇(街道)、村(社区)三级网格化体系;建设了一个先进的“两网化”管理系统;建立了一只精良的“两违”管理工作队伍;发布了一本工作人员手册;创建了一份“两网化”管理专报。

(五)保障服务强化基础

1、进一步提高信访维稳能力。每月对信访的不稳定因素进行排查,分析每个信访案件的案情,商讨化解对策,制定化解方案,确保事能化解。截至目前,我局共受理群众信访件203件,比去年同期下降18.1%。已办结195件,办结率96%。部、省、市领导批示重要信访件4件,已按时办结4件,办结率为100%;部、省、市交办信访件50件,已办结48件,办结率96%。

2、主动服务,切实做好审批提速优化发展软环境工作。切实实行服务承诺制度,进一步缩短对外承诺时限。对申报材料不齐全的项目先予以受理,边办、边补,提高审批速度,减少审批时间。20**年,窗口共受理各类办件8703件(去年同期为3155件),办结8678件,办结率为99.7%,为61家企业办理了土地抵押登记,涉及土地面积2478亩,抵押金额29.3543亿元。为57个企业共减免各类费用84.7057万元。

3、深入推进“阳光”征迁,维护农民合法权益。制定阳光征迁推进年活动实施方案,成立重要领导小组,建立工作协调机制,召开全县阳光征迁推进会议,实施阳光征迁一张图工作,实行阳光征迁五公开:公开征地拆迁政策法规和补偿标准、公开征地程序、公开实物指标、公开补偿安置结果、公开举报电话。做好征地报批和四项补偿结算工作,完成四项征地补偿结算项目123只,结算征地面积3319亩,支付四项补偿费用25344万元。

土地资源管理案例例11

第一条为加强对地质资料的管理,保护地质资料汇交人权益,充分发挥地质资料对资源保护、开发与经济建设的作用,根据国务院《地质资料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本省行政区域以及本省管辖的海域内开展地质工作形成的地质资料的汇交、保管和利用,适用本办法。

依照《条例》规定应当向国家汇交的地质资料,其汇交、保管和利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地质资料,是指在地质工作中形成的文字、图表、声像、电磁介质等形式的原始地质资料、成果地质资料和岩矿芯、各类标本、光薄片、样品等实物地质资料。

本办法所称工程建设项目地质资料,是指为满足工程建设项目需要,开展地质工作所形成的各类成果地质资料,包括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压覆矿产资源调查与评价、工程地质勘查(察)、水文地质勘查、工程物探等形成的地质资料。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地质资料管理工作的领导,督促有关部门依法履行职责,将地质资料管理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

第五条省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省地质资料汇交、保管和利用的监督管理。

省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所属的地质资料档案机构(以下简称省地质资料档案机构)承担地质资料的保管和提供利用工作,受省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的委托承担地质资料的接收和验收工作。

发展改革、经贸、建设、交通、水利等部门应当协同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做好地质资料管理工作。

第二章 地质资料的汇交

第六条在本省行政区域以及本省管辖的海域内从事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的探矿权人或者采矿权人,为地质资料汇交人。

政府出资的前款规定以外的地质工作项目,承担有关地质工作的单位为地质资料汇交人。

前二款规定以外的地质工作项目,出资人为地质资料汇交人。汇交人可以委托承担地质工作的单位直接汇交。有多个出资人的,各出资人共同承担地质资料汇交义务。

第七条 地质资料汇交范围依照本办法附件所确定的范围执行。

除成果地质资料(包括文字报告及附图、附表、附件等)、国家规定需要汇交的原始地质资料和实物地质资料外,其他原始地质资料和实物地质资料由汇交义务承担人汇交地质资料目录。

原始地质资料已在成果地质资料中反映的,可以免交原始地质资料复印件。

依照《条例》第九条规定,应当向国务院地质矿产主管部门汇交的地质资料,汇交人应当将其地质资料目录同时抄送省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

第八条工程建设项目地质资料汇交人应当依照《条例》第十条第(四)项规定的期限汇交地质资料。

工程建设项目地质工作已先行通过验收或者分阶段验收的,自验收之日起180日内汇交地质资料。

第九条汇交人应当汇交两份纸质资料以及相应的电子文档,纸质资料内容与相应的电子文档资料内容应当一致。

探矿权人、采矿权人汇交地质资料时,应当随附勘查许可证或者采矿许可证的复印件。

汇交经过评审、鉴定、验收的地质资料,应当随附评审、鉴定、验收的正式文件或者复印件。

第十条省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汇交的地质资料之日起15日内完成验收,对验收合格的,出具地质资料汇交凭证;对验收不合格的,退回汇交人补充、更正后,在60日内重新汇交。

第三章 地质资料的保管和利用

第十一条汇交的地质资料由省地质资料档案机构集中保管。

其他不需汇交的地质资料由承担地质工作的单位自行归档保管,其目录应当于每年3月底前报送省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

第十二条省地质资料档案机构应当建立地质资料的整理、保管、保密、利用制度,配置保存、防护、安全等必要设施,配备专业技术人员,保障地质资料的完整和安全。省地质资料档案机构的馆舍建造以及设施配置参照国家有关档案馆设计规范执行。

地质资料档案工作人员应当忠于职守,维护史实,遵纪守法,具备相应的地质资料档案管理专业知识。省地质资料档案机构应当建立相应的工作人员管理制度,加强对工作人员的教育、培训和考核。

第十三条探矿权人、采矿权人汇交的地质资料,自汇交之日起至勘查许可证、采矿许可证有效期届满止对资料内容予以保护;有效期届满之日起30日内将其资料内容予以公开。

前款规定以外的地质资料,自汇交之日起90日内予以公开。对资料内容需要保护的,汇交人应当在汇交时办理保护登记手续,保护期自办理保护登记之日起计算,最长不得超过5年;需要延续保护的,汇交人应当在保护期届满前30日内,到省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办理延期保护登记手续,延长期限不得超过5年,未办理延期保护登记手续的,不再予以保护。

第十四条政府出资开展地质工作形成的具有公益性质的地质资料,自汇交之日起90日内向社会公开,无偿提供全社会利用,不得办理保护登记手续。

前款所称具有公益性质的地质资料的范围按照国家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的《关于发布公益性地质资料范围的公告》执行。

依照本办法第二十四条的规定补交的地质资料,汇交人补交时未提出保护申请的,不再办理保护登记手续。

第十五条保护期内的地质资料只公开资料目录。但是汇交人书面同意提前公开其汇交的地质资料的,自收到书面同意函件之日起,由省地质资料档案机构予以公开。

第十六条保护期内的地质资料可以有偿利用,有偿利用的具体事项由利用人与地质资料汇交人协商确定。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因救灾需要,查阅保护期内地质资料的,查阅人应当持同级人民政府或者省级有关部门出具的介绍信、查阅人工作证,由省地质资料档案机构无偿提供查阅。省地质资料档案机构也可以根据相关应急预案的规定,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主动提供查询服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因规划、决策、行政管理需要查阅保护期内地质资料的,经省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后,由省地质资料档案机构无偿提供查阅。

第十七条已经公开的地质资料,任何单位和个人持单位证明或者本人身份证等有效证件,可以查阅、摘录、复制。复制地质资料的,省地质资料档案机构可以收取复制工本费。工本费的具体标准由省价格行政主管部门核定。

省地质资料档案机构应当建立地质资料信息服务网络系统,公布地质资料目录,提供查询服务。

第十八条涉及国家秘密或者著作权的地质资料的保护、公开和利用,按照保守国家秘密法、著作权法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四章 法律责任

第十九条对违反本办法规定的行为,《条例》等法律、法规、规章已有法律责任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二十条违反本办法第七条第四款和第十一条第二款规定的,由省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1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二十一条汇交的地质资料经验收不合格,汇交人逾期拒不补充、更正的,视为不汇交地质资料,由省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依照《条例》第二十条的规定给予行政处罚。

第二十二条省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省地质资料档案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由有权机关按照管理权限依法给予行政处分;造成损失的,依法予以赔偿;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违法披露、提供利用保护期内地质资料的;

(二)限制他人查阅、摘录、复制已经公开的地质资料的;

(三)未按规定保管地质资料,造成地质资料损毁、散失或者保密地质资料泄密的;

(四)超过核定的标准收取复制工本费的;

(五)其他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的行为。

第五章 附则

第二十三条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工程建设项目地质资料的原始档案,由各级城市建设档案机构按照《浙江省城市建设档案管理办法》的规定接收和管理,汇交人应当将其复制件汇交至省地质资料档案机构。

第二十四条本办法实施前,汇交人依法应当汇交而没有汇交的地质资料,由省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组织清查后,按照《条例》和本办法的规定补充汇交;其他由各承担地质工作单位自行归档保管的地质资料的目录,于本办法实施后180日内报送省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

第二十五条本办法自20xx年9月1日起施行。

浙江省成果地质资料汇交细目一、区域地质调查资料

各种比例尺的区域地质调查报告及其地质图、矿产图。

二、矿产地质资料

(一)矿产勘查地质资料:各类矿产勘查地质报告、矿产资源储量报告。

(二)矿产开发地质资料:各类矿山生产的勘探报告、资源储量报告、闭坑地质报告。

三、水文地质、工程地质资料

(一)国土整治、国土规划区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调查报告和地下水资源评价、地下水动态监测报告。

(二)供水能力3万方/日的地下水供水水源地的地质勘察报告。

(三)单独编写的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报告,地下热水、矿泉水等专门性水文地质报告以及岩溶地质报告。

四、环境地质、灾害地质资料

(一)地下水污染区域、地下水人工补给、地下水环境背景值、地方病流行区的水文地质调查报告。

(二)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地面开裂及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调查报告。

(三)建设工程引起地质环境变化专题调查报告,国家级重点工程和国家、省级开发区环境地质调查评价报告。

(四)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查报告。

(五)一、二级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

五、地震地质工作资料

地震地质调查、考察、研究报告。

六、物探、化探地质资料

区域物探、区域化探调查报告;物探、化探普查、详查报告;遥感地质报告;国家级重点工程和国家、省级开发区以及大中城市的水文、工程、环境地质工作有关的物探、化探报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