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初中区域地理教学方法

初中区域地理教学方法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4-03-10 08:22:07

初中区域地理教学方法

初中区域地理教学方法例1

随着对教学模式改革与探讨的不断深化,地理案例教学作为一种创新型教学模式逐步引入到初中地理教学中,特别在区域地理教学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运用。然而,地理教师对案例教学法的应用把握直接影响案例教学的有效性。为此,进一步探讨案例教学法在区域地理教学实施中的策略是十分必要的。

一、什么是地理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真实事件或实例为题材,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相互讨论,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一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起源于上世纪20年代美国哈佛商学院,倡导的是通过学生主动参与来自于商业管理的真实情境或事件的分析与讨论,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该种教学方法实施之后,对学生能力培养收效显著,被视为一种相当有效的教学模式而被推崇。地理案例教学是教师运用具体地理教学情境的描述,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讨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地理教学方法。地理案例教学对学生地理思维方式的形成,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使学生掌握科学学习方法具有重要作用。

二、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由地球与地图、区域地理两大板块构成,以区域地理为主,其中区域地理包括世界地理、中国地理和乡土地理。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版)》在课程设计思路中明确指出:“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的分区部分,除本标准规定的少量区域外,其他区域均由教材编写者和教师选择。本标准只列出区域的基本地理要素和学习区域地理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与技能,以及必选区域的数量。”(新课标p3页)很显然,这里指的“其他区域”仅是培养学生“初步掌握学习和探究区域地理的基本方法”(新课标p12页)和“进一步掌握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新课标p17页)的案例。从人教版初中地理的编排来看,地球与地图的基础知识与技能、世界地理总论安排在七年级上册,七年级下册安排认识地区与国家,八年级上册为中国区域地理总论,八年级下册为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仔细研究教材,不难看出:人教版义务教育地理课程在认识区域部分多以案例方式呈现。如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分区地理,安排了日本等六个国家和亚洲等六个地区,实际上这些国家和区域本身都是案例,设置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掌握区域学习和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运用基础知识和技能对区域地理事物和现象进行分析、判断的能力。因此,地理案例教学法作为一种创新型教学模式引入初中地理教学,针对性较强。

三、案例教学法在区域地理教学实施中的策略

案例教学在一定意义上说是一种探究式教学。旨在推动学生的地理思维,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教与学的统一。初中案例教学的实施一般需要经过案例导入———案例呈现———问题质疑———分组讨论———知识拓展———教师点评与知识体系形成等过程,同时必须把握好整个教学实施过程的策略设计。

1.确定案例教学实施的整体方案

教学目标的承载性和针对性是所有课堂教学基本的原则。地理案例教学目标承载性包括总体目标的承载性、阶段目标的承载性及案例分析课的目标承载性。案例教学目标的针对性包括学情的针对性与目标指向性。案例教学法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学习者的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单纯地掌握知识。能力培养需要一定的过程,不能期待通过一两节案例教学课使学生地理思维能力和各项技能都得到发展。因此,教师必须对整个初中案例教学步骤有明确的规划。一是对整个初中阶段案例教学要实现的目标有明确的部署。二是根据学情设计每一个阶段案例教学的突破目标。三是针对学情与所选案例的特点选择每一节案例教学课的突破目标。

2.构建区域地理教学分析模

初中区域地理的教学总体目标:旨在使学生通过认识所学区域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主要特征,掌握学习和探究区域地理的基本方法。为此,运用案例教学法进行区域地理教学的关键在于教师构建一套区域地理教学思维模式,教会学生区域地理学习的思维基本框架,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初步分析问题的能力。人教版初中地理认识区域从亚洲入手,意图在于建立区域地理的学习框架。人教版初中地理教师教学用书在第六章教材设计思路中指出:本章教材以叙述式课文———亚洲为案例为后续学习不同地区和国家地理提供了基本方法和策略。初中区域地理教学分析框架包括四个方面:地理位置定位、自然环境分析、人文环境分析、区域经济发展分析。构建区域地理分析模式时,教师不必过于追求区域要素分析的全面性和完整性,而应采取粗线条突点重点要素,注意地理思维的逻辑性和学生思维模式的形成性。如地理位置定位教学必须一以贯之地遵循空间位置由大到小、由远到近的顺序,即按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的顺序建模。自然资源主要抓住土地、气候、河流和矿产四大要素。

3.渐进性运用区域地理分析

模针对不同年级、不同教学阶段,合理设置案例分析的难度是非常必要的。因为难度过大,直接影响学生的参与度,可能出现教师“唱独角戏”或只有个别学生参与探讨分析问题的情况。如过于简单,则达不到推动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效果。为此,案例教学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其思维的缜密性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尚处于开发阶段,直接将案例教学法引入课堂,必将导致教师“唱独角戏”的现象。从人的认知规律来看,必然是先学习模仿———运用——创新提高的过程。教会初中学生学会分析一个区域的现状和发展,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首先必须让学生学习老师分析问题的方法,教会学生区域地理分析思维框架———建模,其次是运用区域地理分析思维框架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以案例分析巩固分析模,在学生基本掌握分析模式的基础上,再真正启动案例教学法以提高学生分析区域的能力。以七年级下册为例,在第六章中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亚洲分析的两大模块: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对区域的分析有了初步构架。为此,我对第七章案例教学的总体思路设计为:建模(导向性教学)———以例释模———以例促模(固模)———活模(对比性案例教学,提高分析能力)。第一节课为分析模块构建,即对区域地理学习模块构成进行梳理,构建区域分析知识框架,建立区域地理分析思维程序,让学生知道如何分析一个地区和国家。第二节课以《日本》为例巩固分析模式,初步理清自然和人文要素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学会知识的迁移与联系。第三节课以《东南亚》为例进入实际意义上的案例教学,培养学生初步运用模板分析区域地理的基本能力。第四节课以《印度》为例巩固学生运用模板分析区域地理的能力。第五节课采取《日本》、《俄罗斯》对比分析,提高学生灵活运用分析模式的能力。4.在教学设计中把握学生主体性原则在案例教学中,教师仅仅是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才是案例教学的主体。只有明确案例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才能确保案例教学探究活动的有效性。案例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更多的是学生的参与。就教师而言,案例教学过程中主要起引导、点拨、拓展和课堂的调控作用。对于学生而言,则是在教师的引导下打破传统的、被动的学习模式,根据教师提供的具体事实、材料和提出的问题,进行主动的独立思考或与他人进行讨论,探索最终结论。因此,每一节案例教学课的教学设计都紧紧围绕学生主体性原则预设整个教学过程和每一个活动环节。在实施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造平等的、和谐的教学氛围,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实现师生间的和谐互动。案例:日本案例教学课堂设计片段。教学总思路:以二战后日本因地制宜发展经济为主线贯穿整个案例教学过程。案例教学法重视学习者参与,学生对知识的获取不再是被动接受,而是通过个人积极思维或小组集体探究实现,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能动性和兴趣,调动和激发学生思维,减少抽象理论学习产生的单调感和枯燥感;有利于学生地理基本技能的掌握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案例教学过程是学生知识水平得到提升,学生的创造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充分发展的过程。案例教学法作为一种探究性教学方法,给地理课堂教学带来更多活力与魅力,值得我们尝试和探索。

参考文献:

初中区域地理教学方法例2

一、初中地理教材中地图的分类

在初中的地理教学中,教材中的地图课根据其科学体系将其划分为以下的三种类型:

(一)自然地图

在初中的地理教材中,自然地图指的是用来表示自然现象或者是表示事物发展变化过程的一些列符号,在教材中多用来表示经纬线等示意图,或者是表示地表地势的地形图,也可以是表示地域地区等的区域图,还可以是表示气候类型等的自然要素图等等。

(二)人文地图

在初中的地理教科书中,关于人文地理学这方面的内容主要涵盖了经济和区域这两方面的知识内容,因此,地理学课中的人文地图主要有人文要素和区域这两方面组成。其中人文要素指的是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所形成的关与地理分布的地图,这里的人类活动包括语言、行为等等。而区域地图则指的是特定区域的轮廓图,可以表示轮廓较大的到七大洋五大洲,也可以表示简单的市和区等。

(三)综合地图

初中地理教科书中的综合地图指的是在地图中不仅有自然地图的内容,还有人问题图的内容,并且这两种地图之间相互联系且没有明确的主次关系。然而要注意的是,综合地图中的内容要根据初中生的实际情况和认识水平进行合理的取舍,以防内容过于杂乱反而加大教师教学的难度。

二、初中地理拓展地图教学法的方式

结合上述初中地理教科书中的地图类型,初中地理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以下的方式来拓展自己的地图教学法,从而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效率课教学质量。

(一)程序化的地图教学法

地图法是初中地理教学中最常使用的方式之一,通过地图法的教学方式能有效强化初中生的空间分布进而分配概念,虽然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加强对地图的理解,但却不能保证地图内容的简洁。因此,教师在使用中地图教学法时可以通过地图的前挡选择来帮助自己拓展地图教学的方式,并且教师在焦旭过程中可以将所讲述的内容与地图相结合,形成一套程序化的地图教学方法。通过这样的方式,教师不仅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了解地图在地理学习中的重要性,也能在很大程度上加强学生对地图内容的理解能力,从而使地图成为学生在地理学习中的第二种语言。

(二)方法化的地图教学法

在地理教学的课堂上将地图教学法更加的方法化能够有效帮助学生掌握地图的特征,教师在课堂中可以通过以下三种方法使地图教学法更加方法化:

1、多重表征法。这种方法的使用是为了帮助学生掌握不同区域的特点,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利用与课程教学内容相关的地图对区域特征进行说明,并结合地图中的自然、人文等特征对学生的知识面进行拓展,从而有效加强自己的课堂教学效果。

2、区域比较法。地理这门学科最主要的特征之一就是区域性,而区域比较法在地理教学中的使用其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地理思维。因此,初中地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适时地引入区域的比较,使学生对课堂知识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进而拓展他们的独立思维。而如果在地理的教学中不能将区域之间进行比较,那么地理教学的过程将不具备连贯性,并且会导致学生产生混乱的意识。

3、问题指向法。在初中地理的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问题指向的方法来对地图中某一区域的特征进行总结,并探讨该区域地势环境形成的原因以及该区域在发展进程中由于变化而产生的问题。这主要是因为,以地图教学法的方式来进行地里的教学,首先就必须要明确课程知识的指向,从而才能从知识的指向中寻找最适用于课堂教学的地图。

三、实践化的地图教学法

初中区域地理教学方法例3

新课程改革的根本出发点在于学生发展,落脚点是课堂教学,关键在于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否得当和有效。

一、教学目标的再思考与思维建模构想

地理教学要教会学生的应该是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力可以分为模仿能力与创造能力。初中地理课程要求学生了解基础知识,获得基本的地理技能和学习能力――学会学习地理。从人的认知规律来看,模仿能力是学习能力的基础,学习必然是模仿―运用―提高创新的过程。对于学生来说,获得基本的地理技能和学会学习地理需要一个过程,这就是:先学会模仿。为此,对于初一地理教学来说,我们首先应培养的是学生的模仿能力。我们教学的关键就在于构建地理具体问题的学习、思维模式,教会学生学习地理的方法和地理思维的基本框架,并在此基础上开发学生的能力,我想这才是地理教学的逻辑。

二、初一地理教学应建立的具体问题思维模式

“模式”一词是英文model的汉译名词。词语释义为:某种事物的标准形式或使人可以照着做的标准样式。 其实是解决某一类问题的方法论,一种参照性指导方略。最先将模式一词引入到教学领域的是美国学者乔伊斯(B.Joyce)。笔者在此所言的是一种具体化、操作化的教学思维方式和地理学习方法。它为具体问题的教学提供行为框架,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章可循,便于师生把握和理解运用。

初一地理由地理基础知识和世界地理两部分内容构成,分属系统地理知识和区域地理知识两大类。所要掌握的地理基本技能有“掌握阅读和使用地球仪、地图的基本技能;掌握获取地理信息并利用文字、图像等形式表达地理信息的基本技能:掌握简单的地理观测、地理实验、地理调查等技能”(新课标之课程目标)。地理技能是学生学科能力发展的基础。从新课标要求和整个初一教材设计思路来看,上学期侧重于地理基本技能掌握,下学期重点突出区域地理学习方法及运用地图、材料分析问题的基本能力。地理技能的形成,有赖于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培养,教师要在日常教学中始终不渝地贯穿技能为重的理念。养成学生正确的地理思维方式,首先在于让学生学会模仿教师的地理思维。

1.构建地图识读思维模式。地图教学是地理教学的一大特点。教学中地图运用得好,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地理知识,而且能帮助学生形象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培养学生的地图技能是地理教学中最基本而又最重要的教学内容。初中地图包括以下几个类型:地理事物分布图、示意图、景观素描图、统计图、漫画等。地图技能包括识读能力、用图能力、填绘图能力和析图能力,识读能力是基础,教会学生识读地图是初中地图教学的立足点。目前,许多教师在地图教学中忽视对学生识读地图的引导,以致于地图教学成为初中地理教学难以突破的症结。笔者认为突破这一难点,关键要建立引导学生识读地图的程序,构建各类图表“读”“析”模式,让学生模仿。以分布图为例,一幅分布图的阅读,首先要养成学生读图先读地图的三要素的习惯,其次从面、线、点三个层次教会学生观察阅读。“面”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从总体上这幅地图反映的地理信息,如地形区或行政区域或地理事物分布等,二是图中涉及的块状“小面”,如标注的阴影部分、文字标注的高原、平原、丘陵或如经济区、自然带等。“线”包括分界线、山脉、河流、交通线及等值线等。“点”包括重要的城市、港口、矿产及其他标注、注记。析图和用图能力是建立在识读地图的基础上,其关键在于教会学生如何从地图上获取需要的地理信息,根据需要和要求分析各信息之间及信息与需求之间的联系即搭建信息与需求之间的桥梁。破解地理问题犹如解决数学题:找出已知条件――图中或题中给出的地理信息;知晓问题――需要解决什么地理问题;解题――搭建地理信息与问题之间的逻辑桥梁,这是地理理科性的体现,也是培养学生地理逻辑思维的重要 过程。

2.构建区域地理分析模式。初中所涉及的区域地理是高中自然和人文地理知识的出发点和归宿。初中区域地理的教学总体目标“旨在使学生通过认识所学区域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主要特征,初步掌握学习和探究区域地理的基本方法”(新课标p12页说明)。人教版初一下册以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引入,老教材第六章分为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两个小节,新教材分为位置和范围、自然环境两个小节,虽然侧重点有所不同,但意图都是建立区域地理的学习框架――建模。人教版教师教学用书在第六章教材设计思路中指出:本章教材以叙述式课文―亚洲为案例为后续学习不同地区和国家地理提供了基本的方法和策略。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对第六章的教学只注意到知识点的讲解而忽视了区域地理学习方法的指导,直接影响到后面的区域地理教学。突破这一教学难点的关键在于教师要教给学生区域地理的学习和分析模式。区域地理分析模式包括以下几个子模:一是地理位置定位模;二是自然条件分析模;三是人文环境分析模;四是区域经济发展分析模。

(1)地理位置定位模。区域范围和位置是分析区域特征的前提,也是区域特征的重要成因。区域地理位置定位主要包括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这三个位置涉及到的地理信息很广,也是后面几个子模构建、分析的基础,实践教学中教师往往忽视这一知识框架的逻辑性和形成性。地理位置定位模的建立必须遵循空间位置由大到小、由远到近的顺序,即按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的顺序建模,这不但能形成地理位置学习模的定式,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形成地理事物的空间概念。地理位置定位分析模的形成性同样要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一以贯之。一是要以板书方式体现三者相对固定的位置――入眼;二是教学中要着重强调――入耳;三是教学过程中涉及到的地方都要时常强调――入脑;四是引导学生利用地图逐项分析――入心。

(2)自然条件及分布分析模。自然条件包括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河流湖泊、气候)和自然资源(土地资源、气候水文、矿产资源等)。对于初一学生来说,自然条件的分析不必过于追求分析的全面性和完整性,而应采取粗线条突出地形、水系、气候和矿产资源四大自然要素,建模时要从四大要素出发,遵循一定的地理思维逻辑进行建模,如地形地势对气候和水系的形成有直接的影响,为此它必须成为第一要素――首讲,否则不但影响教学流程的流畅性,同时也影响到学生地理逻辑思维的形成。

(3)人文环境分析模。人文地理环境是在一定的地域自然环境下形成的人类社会、文化和生产生活活动的地域组合,包括人口与民族、地域文化、交通与经济、政治与军事、社会行为、环境保护等许多成分。因此,人文环境的形成不但与历史有渊源,同时与自然环境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教师在建模时要抓住三个要素(人口与民族文化、交通条件、经济发展与结构)从历史和自然环境两个层面进行剖析,如日本的人文环境分析:

(4)区域经济发展分析模。运用自然条件、人文环境和材料(包括地图)简要分析区域的经济发展是新课标要求。区域特征是通过各地理要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区域经济发展又受区域特征的制约。地理位置、自然条件、人文环境与区域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四者具有承接性和逻辑性,故分析一个区域经济发展,既需要全面、系统的分析,又要根据初一学生的特点,抓住主导因素,简明扼要引导学生思维。教师可以以思维导图的方式搭建区域经济发展分析的思维框架。区域地理的学在于处理“人地关系”,因此,区域经济发展的教学重心应落在培养学生初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上;落在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地观”的认识上;落在学生地理逻辑思维能力培养上。

初中区域地理教学方法例4

    为了解学生对区域地理知识掌握的现状,笔者对所教高二文科班学生进行了调查。试卷发放40份,收回38份,有效试卷38份。问卷结果显示,学生的区域地理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都比较薄弱,主要表现在:空间定位不清、区域地理与系统地理不能有机结合、对于区域特征的分析能力较差、不同区域的区域特征混淆等;中国区域知识略好于世界区域知识。

    一、高中学生区域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缺失的原因

    1.初、高中地理学习缺乏衔接,增加了高中的学习难度

    (1)初、高中地理教学目标存在差异

    初中阶段的教学目标是“知道世界、中国的地理面貌,了解中国与世界的联系;初步学会根据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地理信息,归纳其他地理特征”,主要任务是了解地理概况,不涉及较深层次的成因问题。而高中新课标中关于区域地理的教学目标是“认识区域差异,了解区域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和解决途径”,主要任务是认识区域差异,了解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区域则成为教学的载体。

    初中阶段强调的是对地理知识的感性认识,初步掌握地理基础技能。在初中的基础上,高中阶段则强调理性认识地理环境,要求理解地理环境的特征、发展变化,运用地理原理进行分析,并进行归纳总结。这种初高中教学目标不同,即“初中的知识,高中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中地理学习。

    (2)初、高中学生地理学习态度存在差异

    初中地理在学生的心中只是一门副科,家长、学生、学校,甚至地理教师对于地理学习和教学都不重视,因此对于课程标准的落实并不到位,学生学习起来也就是应付了事。此外由于初三不设地理课,增加了高中学生学习地理的困难。

    (3)初、高中学生学习方法存在差异

    大多数高中学生沿袭了初中死记硬背的学习地理的方法,很少有同学做到图册在手经常翻阅,几乎没有同学通过绘制示意图来进行区域地理知识的记忆,并且不重视知识结构的总结,不关注知识间的逻辑关系。例如,初中地理讲世界气候特点和成因时,教师就是直接告诉学生气候类型的名称、特点以及成因,并要求学生记住即可;而高中学习气候时必须学会绘制示意图,识记气压带和风带的名称、所处的纬度位置及其季节移动规律,并要推导出气候的成因和特征,从而得出世界各地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

    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只能记住“有什么”“在哪里”,却不知道“为什么”,更谈不上如何将所学知识进行灵活的迁移从而分析、比较其他区域地理特征。

    2.高中地理教学课时有限,区域地理缺乏系统复习

    在知识体系中,初中地理不要求全面系统,因此对于某区域的自然和人文要素讲解不全面,学生对于该区域的认识也存在漏洞;而高中地理课程“注重与实际相结合,要求学生在梳理、分析地理事实的基础上,逐步学会运用基本的地理原理探究地理过程、地理成因以及地理规律等”。从内容上看,高中地理教学与初中地理相比,更加注重地理原理规律,知识难度加大。从时间上看,高中地理的学习也不可能全面系统。但是区域地理知识作为系统地理的背景,又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例如洋流的分布、气候的分布、天气系统对我国的影响等,这些都是高中地理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其中学生认为困难的就是和区域地理联系在一起的分布图。

    区域地理复习课是初中内容的拓展和延伸,不是将初中教材的知识简单重复。教师要善于将初中区域地理知识与高中的系统地理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此基础上初步掌握地理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获得地理基本技能,发展地理思维能力。

    二、高中学生区域地理知识和技能缺失的解决策略

    1.针对学生“区域定位不清”的解决策略——构建地图空间结构,明确空间位置联系

    近几年高考北京文综卷中的地理试题,一般多运用有注记的经纬网地图、部分政区图、含有特殊地理事物及注记(如湖泊、河流等)地图、地理图表、资料、文字说明等为背景,在此基础上进行设问。这类区域地理试题的解答,首先要阅读背景材料,并从中提取有效信息,对试题涉及的区域进行准确的认定。所以“区域认定”是正确解题的前提。

    学生怕区域地理,面对区域地理试题无从下手,原因之一是不能准确进行区域认定。要想解决该问题,地图无疑是最佳工具,为此对地图的学习和训练必须贯穿区域地理复习始终。这也是在有限的时间里快速弥补学生区域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缺失的有效办法。

    地图是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是“最直观、最简明的地理‘书’”,它用形象的方式表示抽象的地理规律和原理。区域地理内容庞杂,记忆量大,都是以图为载体表达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和空间联系。作为区域地理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学生的地理空间思维能力是建立在学生“心中有图”基础之上的,学生必须自己建立起宏观大地图,才能从大尺度空间中准确定位出小尺度空间,进而分析其区域特征。

    在一般的区域地理复习教学中,教师先进行世界或中国总论的复习,而后进行分区区域地理的复习,因为课时紧张或对建立学生地图空间知识结构不够重视,在两部分知识之间没有过渡,没有联系,没有强调。如此学习区域地理,会导致学生在学习两三个分区后,知识堆砌,引起混淆。因此对学生进行地图空间知识结构的构建是非常有必要的。

    例如在“日本”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应用了不同空间尺度的地图,在它们之间建立起了一个地图空间知识结构,在授课伊始反复出现亚洲或东亚地图,加强不同尺度的空间转换,并强调不同尺度的空间位置联系,如纬度位置、气候类型等地理要素,使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起关于亚洲、东亚、日本的地图空间知识结构(图1)。

    当零散的知识形成网络时,知识就会变得有序,便于记忆。同理,当空间地理事物按照尺度大小建立起地图空间知识结构后,地理事物的分布也会变得有序,学生可以熟练准确地提取结构中的任意地区。

    2.针对学生“区域特征判定不清”的解决策略——以区域地图为依托,构建区域知识网络

    地图将广阔的地理空间和纷繁复杂的地理环境缩编成人们可视的二维平面,因此教师在地理教学中必须重视地图的使用,只有这样,才能将广大地区的地理事象呈现出来,才能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大地域空间分布的各种事物,才能在学生头脑中形成一种地理空间概念。

    但是仅有读图训练还是不够的,面对区域地理繁杂凌乱的知识,如果没有条理,学生就会陷入记忆的“海洋”,死记硬背只会导致更快的遗忘,不能灵活应用,经常出现不能准确把握区域特征的问题。

    区域地理环境是统一的整体,它由若干要素组成,各要素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对于区域地理的复习,不能是简单的“八股”式学习,也不能是初中地理知识的机械重复,而是要与高中的系统地理的相关内容进行重新整合,才能达到能力提升的目的。

    用提纲形式给学生分析区域的思路,对中国和世界区域进行不断的知识再现,明确每一个区域各自然要素之间、自然要素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因果关系和制约关系,这样才能真正理解整个区域特征形成的前因后果,形成有利于记忆的知识结构和知识网络。例如对“日本”一课地理环境的分析后呈现出如图2的知识结构。

    人的思维过程一旦受到某种刺激,就会产生联想,这种联想要有依托,而地图就是这种依托之一。靠着这种依托我们可以把一些有关的地理事象紧密联系在一起。当学生阅读某区域地图时,联想到的不是孤立的区域地理知识,而是一个区域地理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整体特征。

    3.针对学生“区域特征混记”的解决策略——通过区域定位分析,对比区域特征差异

初中区域地理教学方法例5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地关系”的学科,它具有综合性和区域性显著的特点。区域地理更能鲜明地体现了地理学科的区域性、综合性的特点,是地理学科的基础和重要内容。

初中区域地理覆盖整个初中地理教学,包括世界地理、中国地理和乡土地理等,它是初中地理知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区域地理课型的研究,对优化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有重要意义。从知识内容来看,区域地理包括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地理知识,也包括人口、交通、工农业等人文地理知识,是地理要素在某个区域的综合表现,每一部分知识既有独立的组成部分,又与其它部分的知识联系,体现了区域地理知识内容结构有较强的整体性。自然地理要素的区域性和整体性,人文要素的区位因素和可持续发展构成了区域地理学习的主要内容。笔者认为在课堂上进行有效的教学,要重点把握以下几中学习技巧:

1、采用地图教学,牢记地理事实

①识记我国的主要地形区;②利用中国水系图识记我国的主要河流、湖泊及其空间分布;③识记我国的34个省级行政区的全称、简称和省会名称及其空间分布;④识记长江和黄河流经的省级行政区、主要地形区、上中下游分段点等;⑤识记我国的主要煤矿、油田、铁矿和有色金属矿的名称及其分布;⑥识记我国的主要铁路干线和铁路枢纽的名称及其分布;⑦识记我国的商业中心的名称及其分布;⑧识记我国的主要邻国及其分布、我国疆界的四至点;⑨识记我国十大风景名胜的名称及其空间分布;⑩识记我国的主要界线。

2、学会分析地图

培养学生分析地图,从地图中获取深层次的信息,也就是找出图中已读取的大量的表层信息之间的内在联系,在教学中可以通过一图多思,帮助学生对地图的认识走向深入。一图多思是指对图提出“是什么”、“在哪里”、直至“为什么”的问题,并多角度、多层次地对地图进行观察分析。例如,前面学业考试中正确率不高的日本工业分布,在教学中就应该指导学生通过一图多思来全面深入地分析地图。读日本工业分布图首先引导学生通过读出图中日本的主要工业城市是哪些,在这些主要工业城市间出现的大片的绿色图例是什么?接着引导学生分析这些工业城市、工业地带主要分布在哪几个岛的哪些方向?他们的位置分布有什么规律?为什么在日本工业都主要集中在太平洋沿岸而不是在日本海沿岸?通过这些问题,引导学生学会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分析地图,使学生对区域地理问题的认识不断深化。

3、学会分析社会经济特征

1)分析农业生产

农业生产有区域性。主要是在不同的区域农作物生长所需的地形条件,光热条件,水源土壤条件,社会需求,交通运输,科学技术等条件的不同。位于美国中部的大平原上谷物农业具有优越的区域条件,如优越的自然条件,便利的交通条件,充足的水源,高度发达的工业,先进的科技等。

2)分析工业生产

工业生产要根据区域中的资源、人口、交通、科技、市场等有利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来发挥优势,协调解决其不良的条件,促进经济和生态环境持续发展。如日本周边临海,有优良的港湾和广阔的水域条件,交通运输便利,科技发达,但自然资源短缺,因此发展进口―加工―出口型的经济,使日本跻身于发达国家行列。

3)分析交通运输区位条件

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能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而交通运输的建设又要受到社会、经济、技术和自然条件的制约。为此,在交通运输的建设中要考虑区位条件,社会经济的需要,技术条件的支撑,自然条件的限制。其布局一般在人口稠密,经济技术条件较好的区域,克服自然条件的限制,建立交通运输的点、线。

4、运用分析归纳

对于任何学科,最重要的就是教给学生掌握本学科的基本结构。所谓基本结构,指的就是本学科的框架和组成;知识的逻辑关系;形成学科的方法和手段。在地理教学中,不仅要讲清地理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更主要的是要让学生掌握这些概念、原理和规律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结构。良好的认知结构的构建,有利于把知识的学习与能力的培养统一起来,使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运用比较和变式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的同时,还需要在初中区域地理的日常教学中通过分析归纳,帮助学生掌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系统化、条理化。

5、学会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一种高效率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就是通过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挖掘学生自身学习潜能,形成较强学习能力的过程。通过自主学习,让学生从“学会”到“会学”,达到增知、长智、练能的目的。由于初中学生不同于高中学生。高中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自我意识,具有了很强的独立性,很少依赖于他人;初中学生仍处于少年期,虽已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但是对他人的依赖性仍然很强,学习的兴趣、方法以及学习能力都与教师的教学联系密切。因此,在初中区域地理的教学过程中运用自主学习的方式,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很有好处的。

6、开展课堂讨论

课堂讨论是比较受学生欢迎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营造了一种相对比较宽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可以畅所欲言。同时,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能够通过讨论互相启发、互相合作,来探究知识同时提高学习和思维的能力。课堂讨论可以是全班围绕教师设定的一个教学内容或一个问题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也可以是预先在班级里组织不同的讨论小组开展讨论。课堂讨论的组织过程分为四步:教师提出议题,自由讨论,交流讨论结果,师生共同评议。在运用课堂讨论进行初中区域地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对讨论的内容要有所选择,应选择一些与教材结合同时学生又比较感兴趣的问题。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还应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通过合理的组织、监控和评价,帮助每位学生在讨论中有所收获有所提高。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做好组内分工。

参考文献:

初中区域地理教学方法例6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A

Junior and Senior High Geographic Content

Convergence from New Curriculum Standard

LIU Qiaomei

(Hangzhou Foreign Languages School, Hangzhou, Zhejiang 310023)

Abstract This article hopes by comparative study of "historical and social curriculum standards (b)", "Science (Grade 7-9) curriculum standards" and "high school geography curriculum standards", can answer reflect the curriculum standards in the choice of teaching content requirements, thereby improving the junior secondary geography teaching content standards, so that the true sens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standard teaching high school geography.

Key words curriculum standard; history and society; senior geography; convergence

课程改革开设综合课程的初衷是减少学科门类,提高学习效率,减轻学生负担。按要求《历史与社会》是在初中阶段承载原来历史和人文地理方面的教学任务,《科学》则是承载物理、生物、化学和自然地理的教学任务。笔者所在学校使用的教材是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和浙教版《科学》。对比《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可以发现,即使使用了这两本教材,仍满足不了初中学生对地理内容的学习,如何改进或完善初中阶段的地理教学内容,与高中地理接轨,是我们必须研究的问题。因此本文希望通过对《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二)》、《科学(7~9年级)课程标准》和《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深入比较研究,发现问题所在,从而改进或完善初中的地理教学,促进“依标施教”的有效开展。

1 课程概况的比较

1.1 从课程在课程系统中的地位来看――基础教育的必修课程

《历史与社会》是在义务教育阶段7~9年级实施公民教育的综合文科课程。这表明该课程是必修课,以历史和地理学科为基础,在融合其他相关学科知识的同时,保持了历史和人文地理学科的核心概念、观点和方法。不仅要和小学段的《品德与社会》在内容方面有内在的联系和承继关系,而且还要与同阶段《思想品德》的教学相衔接、互补。

《高中地理》是在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培养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的基础课程。它由“必修”与“选修”课程组成,兼具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性质,跨“人文与社会”、“科学”两个学习领域,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地理课程相衔接,而不是与7~9年级实施的综合课程相衔接。

1.2 从课程设置的宗旨来看――素质教育

《历史与社会》是以提高学生人文素质、铸造民族精神为宗旨的课程,体现“以育人为本” 而不是“知识为本” 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发展性和实践性。

《高中地理》同样是以培养国民现代文明素质为宗旨的课程,是对未来公民进行可持续发展基础教育的主渠道,也是当前基础教育实行“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谋求基础性、时代性、选择性的和谐统一。

1.3 从课程形态的把握来看――综合性

《历史与社会》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课程观,是一门在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及学习方法上都力求整合的新型课程:所有学段、全部主题,都有多学科支撑的知识背景,自始至终体现“综合”的意义。不同的是自始至终体现历史观和历史知识的教育。

《高中地理》同样是一门在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及学习方法上都力求宏观、综合的课程。不同的是该课程不主张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分离和割裂,而是提倡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的联系与融合,充分发挥地理学文理兼备的综合优势,以全球问题为对象,进行宏观层面的综合研究。不同的是自始至终体现人地系统观和可持续发展观的教育。

1.4 从课程的实施特点来看――开放性

《历史与社会》和《高中地理》都属于开放的课程,在教学内容、评价方式和教学环境等方面,给教师和学生的活动提供更大的空间:教学内容紧密联系社会实际,使知识不再局限于教科书,两者都不强求学科体系和知识内容的完备性,《历》主张从学生生活经验出发,了解社会问题,《地》主张从全球的角度、宏观的角度、综合的角度、区域的角度来分析全球性的问题,注重培养学生地理思维能力;评价方式从追求唯一的、固定的结论转变为重视学生发展状况的过程性评价,评价目标多样化、评价手段多样化,《历》侧重评价学生整合知识的能力及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地》侧重对学生知识理解和运用能力的评价,对地理研究方法掌握及探究活动质量的评价;教学环境也从课堂的狭窄范围扩展到社会的广阔空间,并提供多种教学选择,强调社会实践,使课程在更大程度上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生的需要,《历》多次强调应用适当的社会调查法,《地》则强调应用案例分析法,使学生达到以点知面、举一反三的效果,并重视地理教学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的利用。

2 课程目标的比较

在《历》和《地》中,“课程目标”在总目标的基础上,进一步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细化,但是这三个维度在实施过程中又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对于综合文科课程《历》来说,更为注重的是“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优先考虑的目标。

正确熟练地掌握“过程与方法”,不仅是一种能力、是一种素质,而且它对于地理知识的掌握和地理技能的形成,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也都具有促进作用。

《历》和《地》中都提到“尝试”“探究问题”,“与人合作”等,都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侧重点不一样。《历》尝试从不同角度去探究社会问题;而《地》尝试先发现地理问题再调查研究最后提出对策,问题更专业、过程更完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中提到的“意识”、“责任”、“观念”、“态度”、“习惯”等对于学生的终身发展都是受益无穷的。

《历》和《地》中提到“科学态度”、“可持续发展观念”、“增强责任感”并且关注国情。不同的是《历》强调从历史的角度关注国情,而《地》则从地理的角度关注国情。

3 内容标准的比较

3.1 地理工具――地球仪和地图

地球仪和地图具有双重身份,不仅本身具有很强的知识性,而且又是人们认识社会事务空间分布的基本工具。虽然《历》和《科》在初一上学期重复讲了这方面内容:地图及三要素、地球仪的使用、判读地形图、绘制简面示意图等,但是,可以发现这也是学生最薄弱的环节。学生还不太能恰当地运用表示地理方位和位置的术语,尤其是到了高中之后,再进行应用可能就会出现困难。《地》中没有要求再学习这两者的知识,因此可以在学生初中的学习过程中进行加强,如对初二出现的历史地图进行分析,尤其是注意地理语言的运用,不仅要站在历史的角度思考,还要站在全球的角度去分析,这需要建立在对世界区域了解的基础上。

3.2 地球概况

有关于“宇宙中的地球”这一部分主要是在《科》中和《地》相衔接,比较发现,二者都从宏观到微观了解地球所处的环境,《地》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地球的普通性和特殊性;由《科》的关注影响到《地》的阐述、辩证地看待影响,由太阳活动对人类的影响上升到太阳辐射、太阳活动对地球(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从《科》了解现象的层面上升到《地》理解规律和成因的层面:昼夜交替和时间差异、地表水平运动物体运动方向的偏转、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更替、五带等;从《科》单纯的内部圈层结构扩展到《地》整个内外圈层结构,在此基础上了解自然环境的组成,《历》对自然环境也有涉及,但是重于区域间的比较,在《科》中分类了解了地形、土壤、水分、空气等要素。

3.3 自然地理的基础知识

这部分知识是学习人文地理、人地关系有关知识的基础。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地理环境是由许多要素,如地貌、气候、水文、植被、动物和土壤等组成的。

《历》重在“自然环境差异”的“了解”,对于自然环境的基本要素并没有具体分析,这一部分出现在《科》中;而《地》中不仅是要从宏观了解地球的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还要从微观了解自然环境的组成要素,综合思考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在此多次用到阅读、分析、运用地理图表和地理数据这一技能,这是在初中单纯的收集、获取信息基础上增加了再加工和反馈(绘制)过程,能力进一步提高。比较过程中还可以发现《地》增加了对大气环流、天气系统、气候变化、洋流的认识,这些内容有些多且深,在初中鲜有涉及,但是在初中的学习过程中有时还运用到,这需要在初中增加了解。

此外,初中阶段的学习主要集中在某项自然资源和某种自然灾害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以及抵御灾害的措施。而《地》中强调通过案例学习,而不是纯理论阐述自然环境(自然条件及变化、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4 人文地理的基础知识

人文地理是系统地理的重要分支之一,与自然地理学并列为系统地理的两大支柱。学习有关人文地理环境的知识对于学生正确认识人地关系,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关注人口、资源、环境和区域发展等问题培养都是极为重要的。

《历》和《地》中都涉及到人地关系的变化以及可持续发展理论,比如《历》主要是以感受型为主的学习,对于人口和人口问题的基础知识、城市形成过程和各具特色城市的基础知识有了基本的认识;《地》是在此基础上进行理性思考,应用到地理学的一些原理(理论)去分析人口和城市的变化,了解人口增长模式及分析特点与分布,并且增加了一些新名词如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城市的空间结构、地域结构。《历》中已列举出历史上的多次人口迁移、不同地域文化对人口或城市景观的影响,这为高中的学习奠定了基础,但是学习时间相隔较远,学生是否能举出具体事例还要看实际情况;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城市的空间结构、地域结构等是高中阶段新增加的需要学生理解的专业术语,要视学生的情况用合适的学习途径,选择不同深度的实例进行讨论。

人地关系、主要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这些都是初高中必须了解的内容,毋庸置疑,不过也很容易重复;了解不同历史时期对人地关系的不同看法,可以了解这些看法有什么价值、有什么局限,可以了解这些看法对知道当时人们的行动起了什么作用,也可以了解这些看法对于今天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有什么借鉴意义。这些内容在初高中都是十分重视,不同的是《历》是放在历史长河中慢慢讲述,而在《地》中是集中讨论分析。《地》主要通过案例教学从地理环境(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对农业、工业生产影响的角度学习某种地域类型的形成条件及特点,以及过来农业或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从而理解人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历》偏向于理解一定的区域内人们的生产活动(如生活习俗、文化传统)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对典型实例的分析着眼于人们社会生活的差异;《科》中简述了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某要素(气候)的影响。

3.5 区域地理的基础知识

地域性是地理学的一个重要特点,尽管不少的地理问题已成为全球性的问题,但是具体地理问题的解决,都必须结合具体区域的实际情况。

“区域”一词在《历》和《地》中属于核心概念,但是却赋予不太相同的内涵:《历》中从“社区”扩展到“区域”,围绕“人们生活和生产活动的空间”,以人文活动为主,而在《地》中除了人文区域外还有自然区域,其他的特征如空间尺度、整体性、差异性、开放性都有涉及。

在《历》和《地》中都提到要了解区域环境的差异,因地制宜的改善环境:《历》中是从人们社会生活的差异性着眼,自然环境只是作为区域生活的背景来展示;而《地》中则强调先从自然环境的差异比较开始,继而才是人类活动的差异,要学生在认识地域差异的同时,进一步认识组成环境的各要素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而构成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历》中主要动态地展示历史发展过程中,自然环境对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影响;而《地》则就某个区域的发展阶段讨论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两者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前者站在历史的角度去分析,而后者是站在研究区域发展的角度去考虑地理问题;区域的差异性导致区域间必须相互联系,这在初高中的教学内容都涉及到,初中只是简单了解这些项目,而高中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要求学生辨正地分析这样做会对区域的环境产生何种影响。

总之,《历》仅仅是以比较典型区域的人文特征为主,对很多区域(如世界大洲、国家和中国的区域地理知识)了解甚少,而《地》直接要求以案例分析从成因上探讨区域的差异、认识区域同人类的关系、区域的开发整治和区域可持续发展。

3.6 地理信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电脑与互联网的普及给人类生产或生活带来各方面的变化,以3S为主的地理信息技术进一步促进了地理学科的发展。地理学科诸多关于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要素,如资源、环境、人口、经济等都可以应用地理信息技术进行研究分析。《历》和《科》只是要求知道3S可以在生活中的哪些领域做什么事情,《地》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了解其工作过程及具体的应用实例;尽管《历》内容目标中提到介绍3S,但是实际教学过程中基本没有提到过,建议在初中教学中应加强该内容,因为初中的学生基本上都可以感受到GIS在生活中的应用,如汽车导航,设计旅游路线等等。

4 小结

从上面的比较可以发现:从初中到高中有关地理内容的学习要求由关注活动到阐述、辩证的看待影响;从重“现象”认识过渡为重“原理”探究;由单纯的收集、获取信息上升到阅读、分析、运用地理图表和地理数据;由学习感性知识、体验性知识上升到对事物的理性思考。

做好初中与高中地理内容的衔接,这需要教师通过了解学情,通过阅读相关学科、学段教材的内容来确定衔接内容,对普遍存在的问题重点解决;对容易忽视和薄弱问题及时弥补。在日常初中课堂教学中渗透地理技能的培养,读图能力的培养:如从区域文明的形成和发展了解地理环境的作用;增加用地理知识分析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原因;在地图上落实历史事物的分布等等。总之,在实施过程中注重对学生的引导,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切实解决初高中地理内容的衔接问题。

注:行文中,《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简称《历》,《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简称《地》,《科学(7~9年级)课程标准》简称《科》

参考文献

[1] 陈澄,樊杰.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解读.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

[2] 顾明远总,强海燕著.中、美、加、英四国基础教育研究.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3] 基教室中学地理科.厦门市高中、初中衔接的教学建议.厦门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室,2006.

[4] 徐悠.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课程目标”解读.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4.9:12-13.

初中区域地理教学方法例7

开学第一课,我都要问问学生初中地理学习的感受与经验。呈现的问题主要有:①初中地理只是结业考试,不参加中考,上课时间常被主科挤占;②多数学校缺少地理专职教师,基本上都是兼职教学,上课只是读读书,钩钩书;③平时没什么练习,也不留作业;④考试对成绩没有要求,主要是考前背书。

从学生提出的这些问题我们可以看出:高中地理是一门全新的学科,作为文科的高考学科,地位已经变化;初中地理不参加中考,是影响教与学的核心因素,是导致学生基础薄弱的主要原因;多数学生对地理缺少认识,在心理上有一些畏惧,担心自己学不好、学不会。因此,学科教师要引起足够重视,针对以上问题要通过集体备课进行研讨,将改变学生观念认识作为主要矛盾,进一步规范地理课堂教学和作业预留与检查,保证课下学习时间。另外,还要在学法上给学生以引导,让他们消除畏难情绪,给他们信心,告诉他们只要认真学,按老师的要求去做,都能学好地理。

二、初中地理内容在高考中的地位

考纲中明确指出:“初、高中地理知识内容有不可分割的承接关系,在考试中会涉及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中的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知识的相关内容”。在地理课程标准将“认识区域差异,知道区域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和解决途径”作为“知识与技能”目标,在高中地理课程结构中,地理必修3鲜明地体现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的联系与融合。分析高考地理命题,初中地理内容主要是提供区域分析的背景。

从国家考试中心命制的2012年高考全国新课程文综卷看,初中地理内容的考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比较河南和黑龙江在人口与耕地面积上对粮食商品率的影响,解决这一问题需要以中国地理省区概况为基础;以区域微观图为载体,考查学生依托图像信息对汉水谷地、黄淮平原两地形区的定位问题,这需要地图知识和头脑中储备的空间信息判断;区域等高线地形图某点海拔与高差的计算与估算,是等高线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考查,是对初中内容的思维拔高;综合题及选修题考查中,都涉及区域地理要素的提取与分析,围绕区域问题探讨原因、区位因素、采取措施等,是“区域+综合”的定向考查。

三、解决初高中内容的衔接教学建议

1.在开学第一周

首先,让学生认识到地理学科是一门有魅力的学科,它的意义在于给人一种地理视角、地理思维,用“地理眼”看世界你会升级认识,提高思辨能力,拥有批判精神。同时,地理是理科生的会考学科,是文科生的高考学科,是一个高中生学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不可偏废。其次,在教学内容上作一调整,考虑到“地球运动”部分需要初中地理内容作支撑,因此,要将“地球和地图”部分内容加入进来,然后由浅入深,有意识地消除学生在心理上的顾虑,变“惧难”为“兴趣”。

以地球和地图为例,可以设计以下问题供学生探究:①描述地球的形状,简要分析其成因;②用示意图说明经度的分布特点;③描述西半球的经度范围;④用公式计算的方式来比较0°经线与0°纬线的长度;⑤为什么南北回归线的度数刚好等于黄赤交角?⑥有人说中纬度就是温带的范围,是这样吗?⑦如何在球面上找到两点的劣弧长?⑧A地(50°N,110°W)在B地(40°S,90°E)的什么方向?明确判断的一般方法。⑨弄清以下概念:对跖点、示坡线、等高距、陡崖、凸坡、鞍部、集水线、分水岭。

2.在高二学习阶段

按照课程安排,高二阶段大约有半个学期的时间可以安排复习初中地理内容,与高一不同的是学习者全部是文科生,他们具有学习的渴望与要求,这一阶段的学习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初高中内容衔接。需要注意:①在内容上,尽量与高中地理知识相结合,注意从整体上教会学生区域分析的方法;②在定位上,尽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多问为什么;③在操作上,尽量让学生多体验地图,从图像类型的角度思考读图的方法、技巧;④在心理上,尽量照顾地理学科有薄弱的学生,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

以王树声地理工作室编写的《区域地理》衔接教材为例,谈一下使用意见。

(1)教师要以欣赏的眼光,发掘它的特色与长处,为我所用。

(2)结合手头资料进行二次备课,以问题为核心,活化思维。

(3)重视培养学生图像信息的获取能力,掌握图像判读方法。

(4)从最新模拟试卷中选取有代表的区域考查题目优化训练。

初中区域地理教学方法例8

初中地理课程标准中对世界地理部分认识区域的具体要求为:运用地图和其它资料,指出某地区对当地或世界经济发展影响较大的一种或几种自然资源,说出其分布、生产、出口等情况。以初中地理课程标准为基础,结合中学地理教学内容,基于Google Earth平台应用“3W1H”建构方法认识区域地理进行研究,充分发挥Google Earth平台及“3W1H”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认识区域地理的优势。

二、研究意义

本研究以初中地理课程标准为指导,基于Google Earth平台应用“3W1H” 建构方法认识区域地理进行研究,一方面丰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其提供良好的实践论证;另一方面,也为教师在Google Earth平台运用“3W1H”法进行区域地理教学提供强有力的理论依据及指导。同时,本研究也符合国家课改精神,有利于深化地理课程改革;有助于拓展地理教学理论和地理学习理论;改变教师传统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提升学生认识区域的能力,培养地理空间思维及发展地理创新的能力。

三、研究设计

1.创新点

一是以Google Earth平台为基础,结合多种多媒体构建基于Google Earth平台的“3W1H”认识区域地理方法,使其更好地服务并应用于区域地理教学,是目前区域地理教学中比较新颖和实用的课题。二是结合地理学科特点,根据初中地理新课程标准要求,以建构主义思想为指导,并对前人相关研究进行分析、总结,在发展和继承基础上,结合案例教学,总结出中学区域地理教学“3W1H”法。

2.设计思路

(1)1“W”―Where。学生在认识区域时,首先要了解该区域的地理范围及海陆位置,即Where:在Google Earth平台上结合地图,在不同空间尺度上找出该区域的范围和位置,让学生明晰其地理位置。

例如,讲解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一节“中东”时,教师首先在Google Earth上利用添加路径的工具(如图1)描绘出“中东”在遥感影像中的位置,让学生对“中东”的范围和轮廓有初步了解(如图2);在Google Earth上利用添加照片工具(通过设置照相机位置,即经纬度和海拔高度,改变所加地图的位置,设置“视野”――“水平、垂直”度数改变图片大小,如图3)加入世界地图(如图4),让学生从空间尺度上了解“中东”在地球上的海陆位置。

(2)2“W”―What。当学生了解了区域的位置后,下一步就要学习这个区域里有什么,即第二个“W”―What:在Google Earth上,结合文字描述,利用视频、图片、动画等资源,让学生了解当地的自然、人文等要素。

在Google Earth上,通过“添加地标”将复制的视频html代码粘贴到说明栏内,完善名称、视频标题等(在样式、颜色中可以设置文字颜色和大小);视频的宽度和高度在视频html代码中进行调整(width=“视频宽度”height= “视频高度”)单位是像素(px),从而插入新闻视频(如图5),让学生了解“中东”地区人们的生活状况,激发学习兴趣,再插入“中东”地区行政区划图,让学生了解“中东”地区所包括的国家(如图6)。

(3)3“W”―Why。通过What环节的学习,进一步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这个区域会有这些要素、事物,即第三个“W”―Why:在Google Earth上结合文字及其它媒体资源进一步分析该区域为什么会有这些特征。此环节应引导学生进行信息的深入挖掘,而不是简单的“就事论事”,如引导学生去学习掌握该地区的地形、气候、河流、自然资源及其分布等。在Google Earth上,结合文字,利用遥感影像、图片等(方法与前两个环节相同)引导学生分析“中东”地区战乱的如下原因。

争地:“中东”地区地理位置重要。中东地区位于亚洲的西南部和非洲的东北部,地处亚、欧、非三洲交界地带,沟通大西洋和印度洋,位于阿拉伯海、红海、地中海、黑海和里海之间,又环绕波斯湾,被称为“一湾两洋三洲五海”之地,境内还有土耳其海峡、苏伊士运河以及霍尔木兹海峡,自古以来就是东西方的交通要道,地理位置非常重要。

争油:“中东”地区是世界“油库”。石油储量、产量、出口量都是世界之首。中东的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如图7),油田储量大、埋藏浅、出油多且油质好,对石油的争夺也成为其常年战乱的原因之一。

争水:“中东”地区水资源匮乏。中东气候干燥,河流稀少,还有大面积沙漠地区,随着人口的增长,经济的发展,中东水资源日趋匮乏,水资源分配上的矛盾也成为中东战乱的原因之一(如图8)。

争信:“中东”地区是多种宗教的发源地。伊斯兰教、基督教、犹太教等都发源于此,民族文化差异大,宗教文化的巨大差异也是导致中东不安定的重要原因。

(4)1“H”―How。通过“3W”知识的学习,学生对一般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有了初步掌握,但是对地理的学习不能只局限于某一知识点或者某一地理现象的学习,要让学生学会知识的迁移,学会举一反三,更重要的是要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2011年新修订的《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的前言部分提到:“现代社会要求公民能够科学、充分地认识人口、资源、环境和社会等相互协调发展的重要性,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不断探索和遵循科学、文明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为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改革提出了新课题。”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也面临着严峻问题,因此,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必须渗透可持续发展思想。所以,在地理教学中可以应用各种媒体资源,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同时,也让其学会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去思考所面对的问题,培养环境意识,改变环境习惯,用发展眼光看待问题,正确处理好人地关系,即对学生进行1“H”―How的引导。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5-6.

[2]胡文会.基于Google Earth的中学生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培养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4(5):60-61.

初中区域地理教学方法例9

一、人教版初中教科书中有哪些类型的地图

我们的地图是根据数学里面的数学定律和地图的组成基础相结合从而将三维的地理纹理绘制在平面上,它可以简单明了的给我们展示自然和社会现象之间的各种紧密的联系和发展,所以地图在我们的实际教学中的地位是不容忽视的。在地图的分类上,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分析,例如按照地图的内容和一般性质,我们可以分为专题和普通地图两类;我们还可以根据地图的用途,分为示意图、景观图、统计图等。我们根据地理的体系,把人教版地理书中的地图分为以下几种:

(1)自然地理地图。自然地理地图一般都是用简单的符号来解释一些较难表达的自然现象的存在或是它发展变化的过程。自然地图包括了示意图、自然区域图和地形图等。

(2)人文地理地图。我们从初中地理中人文地理这方面的地图分析得出,人文地理一般分为含有人文因素的地图和区域性的地图,我们的人文要素地图一般都是用来说明由于人类活动而引起的地理要素。

(3)综合地理地图。我们所说的综合地理地图一般指的是在教科书中出现且它包含了自然地理地图的特征和人文地理地图的特征的地图,这种地图的特点是信息量较多,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具体的情况注意取舍。

二、人教版初中地理教科书中所出现的地图的特征

我们从上面的分类载加上地图在初中地理中的分布,可以总结出以下几方面的特征:

(1)自然和人文交叉,并重点鲜明。这样的安排可以突出说明某一个特定区域的特征,将地图从自然和人文等多个侧重点用多占的地图来解释说明,不仅可以清晰明了的将学生所要学习的内容简洁化而且还能将每张地图所要表达的重点内容突出来。例如:人教版初中地理教科书中的关于表现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区域特性,分别从“地形”“旅游资源分布”等用多张地图加以解释说明,这不仅有利于学生从每一张地图中找到相应的主题,而且也更容易理解内容。

(2)用正确的比例将自然和人文地图分布在教科书中。在初中教学中,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可以让学生接受并明白所要学的地理特征,在人教版的初中地理教科书中,我们可以分析得到,共400页的内容800张图片,基本每页都有一张半的图片,其中自然和人文的地理地图各自占了地图比例的一半这样的分配不仅充分考虑了初中生的认知因素,也较为明显的突出了环境与人类之间的相互作用的联系。

(3)地图内容的实用性很强及数据较新。由于书是初中生认识某地,特别是不熟悉的地点的知识大门,所以教科书充分考虑到了初中阶段学生的认知因素,教材的地图信息与现实世界的真实的数据基本更新一致。

(4)表现特征的地图的类型比较单调,种类较少。因为地图并不是直接把现实的世界再现给学生,而是经过了筛选,在初中教科书中,一些比较抽象的地图并没有通过三维等角度形象立体的呈现在学生面前,而是用的是平面图,平面图对于学生的空间想象的要求程度太高,所以不是特别适合初中生。就像七年级“大洲的分布”里面,只出现了一般的全球大洲的分布图,却没有将竖版的全球大洲地图的表现特征的类型图展示出来,这给我们的初中生理解地图造成了较大的障碍。

(5)缺少一定数量的电子地图。就像哈佛大学曾经取消地理系而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来代替一样,科技会改变传统的地图认识,科学技术的发展加上初中生的认知程度,我们如果可以将电子地图运用到实际的教学上,直观明了的让孩子了解多要学习区域的实时情况,这样不仅可以弥补原来传统的地图上所不能直观呈现给学生的数据即时性,还可以培养孩子们对地图认识的新的理解思维。

三、我们应该怎样合理化的运用地理教科书中的地图

我们通过分析教科书中的地图种类以及特征,可以总结出以下的一些方法来最大化的运用地理教科书中的地图:

1.用一以贯之的方法把地图系统的运用在教学中

频繁使用地图是地理课的一个特征,因为我们在地图中可以让学生清楚明了所要学的区域的地理和资源分布特点,我们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选用合适的地图并在讲解过程中将其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并不断练习学生的地图理解力从而让学生可以自主把地图作为学习地理的一个工具。

2.通过掌握地图的特点,把地图教学措施化

(1)区域比较式。地理最主要的特征就是区域化,区域比较的方法是地理地图学习比较重要的学习方式,我们要引导学生进一步的思考,培养广阔的地理思维。

(2)多种图表结合法。在教师讲解某一区域的地理特征的时候,应该最大化的利用多张关于这个区域的地图从人文、自然等方面来结合进行讲解,这样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层面还可以扩宽他们的视野。

(3)问题的指向方式。也就是说我们要解决的问题的对象,比如我们要总结某一个区域的地理特征、找到这个地理现象的形成原因等。我们需要通过分析所给出的地图来解决。第一我们需要找到要解决的问题的指向,然后锁定问题,然后确定答案的范围,这个方法在地图学习中十分的重要。

将智能的设备运用到教学中,让地图实践化由于现在智能终端的普及,我们在地图的教学活动中也可以适当的运用,这样可以大大的提高学生对地图的读、用、绘等的能力,并将这些识图能力运用到实践中,那么我们的地理地图教学就不再是局限于书本上的知识了,我们的孩子可以更便捷的认识世界并把在课堂上学习到的能力运用到生活中。

总之,信息化时代地理教学不能局限于书本地图,而是要通过书本地图和现代教学和生活实际相结合,发展学生综合读图用图等能力,使得学生在新时代能充分运用自己的地理能力解决实际问题。

参考文献:

初中区域地理教学方法例10

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感觉到因为学生能力与知识的欠缺而导致课堂教学无法开展下去,而解决这类问题却常常又十分的棘手。尤其是涉及区域地理原理知识和规律的分析、理解、应用时,学生往往表现的无从下手,特别是在自然地理知识教学中,地球运动、气候、洋流分布与影响、自然带的学习;人文地理中城市、工、农业、交通区位因素分析;区域地理中以区域作为载体研究区域间的环境与发展差异、生态环境建设、资源开发利用、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等。其主要原因在于:1.相关地理基本技能和学科素养缺乏;2.地球基础知识和原理、规律掌握薄弱;3.学习方法仍停留在初中以形象记忆为主;4.教师教学方法评价方式没有兼顾到与初中地理的很好的融合与衔接。

初中倾向于“是什么”,培养形象思维能力,高中更倾向于“为什么”,着重于综合分析能力。与初中相比,深度掘进,广度拓宽,梯度增强,角度多维。往往学生在学习关于气候这部分内容时感觉到非常困难,很难获得理想的课堂效果,教师往往会仅仅选择将初中的相关气候知识再回顾一遍,而这种教学行为打破正常教学程序,产生低效教学效益。面对师生都很纠结的知识点,更需要教师师全方位的精心设计并组织教学,将初高中相关气候的进行重组融合。

一、注重初高中气候教学内容的衔接

在教学前教师应对初、高中教材和课程标准进行对比分析,从课程标准来进行比较两学段要求不同点。初中地理只需要了解气候名称、分布,气候是高中地理基础知识点,也是重要的工具性、规律性知识点,是学习中的难点,需要掌握气候分布规律、特点、成因、判读以及会分析气候对工农业生产、生态环境等影响。在教学时不能只是简单将初中与高中相关气候知识叠加与罗列。因此在教学前应该调查研究得到的学生情况和教材内容的变化情况,在教学中应该结合学情适时将初中内容穿插进去,并进行一定的拓宽延伸,可以起到温故知新的作用,又使知识具有连贯性、系统性,加深印象。课后对学生在课堂或者练习中普遍存在的、暴露的问题作以记录,这样才能深入了解学生在教材内容方面存在的不足与缺陷,做到处理教材内容有针对性,有目的性,有效率性。

二、注重教学方法的衔接

初中地理由于受到认知水平和学科受重视的程度影响,所以初中教学内容通常形象直观,学生只需要掌握“是什么,在哪里”即可,更多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记忆能力,老师通常采用“灌输式”的讲解的方法,同学们对教师的依赖性很大。高中地理则要求更重于“为什么,怎么办”,要求能够在分析地理事物的基础上,学会原理性、规律性知识,而后以此去解决更多的地理问题,所以高中地理要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创新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单纯初中形象直观甚至于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必须要做大幅度的调整,高中地理教学的教学方法应该具有启发性、自主性、课堂充满浓郁的探究氛围,更倾向于对学生的方法的指导与能力提高。

三、注重学习方法上的指导衔接

初高中地理课程内容、要求存在很大的差异,高中地理比较抽象,理论性强,深度、广度显著增加,很多同学因为初中不重视,地理基础知识薄弱,基本素养欠缺,更为严重的是很多学生于地理学科无所适从,不知道该如何去学习这门相对“陌生”的学科,以至于在分科选科时,选择地理的同学非常少。所以高一的教师在地理学习方法的指导上尤其重要。高中地理学习方法核心思想是:教师要抓住学生学习心理,由“记忆型”被动接受知识向“理解型”主动学习转变。第一,学习任何知识点,都需要心中有图,更要会用图,因为地图是地理学习的灵魂。第二,必须要理解高中地理课程中概念、法则、原理产生的原因,并非只是初中时要求识记。第三,要能够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由个体向一般规律总结归纳。第四,要有一般向特殊深度思考,甚至有针对性进行逆向性思维。第五,能够结合具体的案例分析运用所学原理性知识。

学生学习气候的一般方法指导:

①是什么气候,在哪里?(气候表征、区域定位)

②在该区域为什么形成这种气候?(灵活运用地图分析)

③以此推理其他种种气候类型分布、特点、成因。(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④同一种气候类型形成的原因不同、分布规律不一致的原因。(发现问题,由一般到特殊深度思考)

⑤能够依据分布、特点等判断气候类型。(逆向思维)

⑥解决分析某一具体区域气候的特点、成因、影响等。(学会理论联系实际)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从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看待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这些学习方法的引导,不仅仅增强对知识的理解,更是学习能力培养和提升,学会了“会学”的本领。

四、注重评价的衔接

初高中学生心理特征存在明显的差别,在评价机制上也应该深度研究和调整。初中阶段地理课堂对于学生评价更多关注学生呈现的结果,而对于呈现这个结果的思维过程通常不会太多关心,更不用说评价。而高中阶段最主要任务是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能力培养主要体现在过程中,所以评价应该是发展的,不仅关注结果,更注重整个发展变化过程,注重在发展过程中多次的、即时的、动态的实施形成性评价,使静态评价与动态评价、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有机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

初中区域地理教学方法例11

2.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与应用———地图三要素。

3.大气运动与气候类型成因———了解气压的概念。

4.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了解主要自然带的特征与分布。

5.工农业地域类型的分布与区位条件、交通运输布局及影响、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区域经济发展———对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有一定的了解,包括地理位置、气候特征、地形大势、资源状况、交通概况等等。但是,高中老师要注意,对初中地理内容的增加与补充,并不是单纯地重复,不是在高中课堂上把初中地理再讲一遍。如:在高中学习区域地理,着重地理事实的分布和地理原理、地理规律的紧密联系,和初中学习有很大区别。区域地理的多重应用与考查,是高中地理学习的一个显著特点,学生较难掌握,初中死记硬背的地理表象没能在头脑中形成空间概念,涉及某个具体地方,学生往往在头脑中没有印象,更不能灵活地运用地图中提供的有效信息去分析问题和解答问题。因此,需要教师将初中涉及的区域事实表象巧妙地引入,引导学生学会知识间的横、纵向联系,实现初高中知识的有效结合。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认知方法、学习习惯、学习方法,提高其自主学习的能力,促进其更快地适应未来高中学习

学生在进入高中后,教师先要对学生进行心理建设,要让学生从内心认识到高中地理学习和初中地理学习完全是不一样的。如果依然沿用初中时上课跟随老师画一画课本,考试前背一背重点题目,这样的方法肯定是不行的。建议学生可以向高二、高三的学生咨询一下,先听一听学长们的建议,高中地理课程绝对是有一定难度的,也就是要求学生必须认真对待,积极思考,努力付出,才能有所收获。高中地理的综合性是比较强的,具有文理兼备的特征。必修一对学生的理科思维要求比较高,必修二又要求学生有文科知识储备,必修三则是对区域地理的联系十分密切。总之,要学好高中地理不是件容易的事。这就需要教师要帮助学生尽快地找出适合自己的方法来适应高中地理的学习。这其中,对地图的识别与判读是非常重要的。从高中入学的第一天,所有的地理老师都应该向学生强调地图的重要性。地图是我们地理的一门特殊语言,如果连这个学科的“语言”你都看不懂,你怎么有可能把它学好呢?所以建议高中老师开学的第一周一定要安排课时,教会学生读地图、用地图的方法与技巧,引导学生从第一课开始,就养成多看地图、地图多思考的习惯,为今后的地理学习打好基础。高中地理必修一的学习,是要求学生要多动脑思考、多动手计算的;必修二则注重区位因素的分析与总结;必修三是必修一和二以及区域地理基础上的总结,用案例的方式教会学生分析典型问题的方法,旨在引导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