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发表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教育学专业的课程

教育学专业的课程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4-04-01 10:56:30

教育学专业的课程

教育学专业的课程例1

一、在大学专业课程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必要性

我们开展高等教育不仅是要培养具有较高专业素养的高品质人才,而且更重要的是要帮助学生形成优良的人格品质。特别是在当前校园暴力频发的今天,在大学专业课程中渗透德育教育尤为重要。只有在日常专业教学过程中积极开展德育教育的渗透工作,才能够真正实现人才的全面发展。所以说,在大学专业课程中渗透德育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二、在大学专业课程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对策措施

笔者认为,在大学专业课程中渗透德育教育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着手实施:

(一)树立科学的教学理念,客观评价学生

就我国当前高校学生人才培养机制的现状来看,往往比较注重专业理论知识以及实践技能的培养,重视专业素养忽视德育教育的风气在大学校园中比较盛行。但是,由于大学生年纪较轻,对于外界不良思想的侵袭抵抗力较弱,遇事容易冲动等方面的特征,使我们必须要充分认识对其开展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因此,我们高校教师首先应当树立科学的教学理念,在日常专业课的教学过程中加强德育教育的渗透工作,对所教学生应当用欣赏的眼光来看待,积极发现学生身上的优良道德品质,对于学生的进步应当给予及时的表扬,使学生能够充分意识到自身的进步,提升学生的自信心,从而逐步帮助学生建立起健全的人格。

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当客观、公正的给予学生评价,对大学生而言,教师能否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对其内心的影响是非常显著的,因此,教师对所有学生应当一视同仁。对此,笔者认为教师应当坚持以下几个原则:第一,坚持换位思考的原则。教师应当多站在学生的角度与立场来分析学生所面临的问题,理解学生的想法与感受,并在此基础上给学生充分的关注;第二,坚持欣赏信任的原则。教师应当积极发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且积极鼓励学生发扬他们的优势,永远对学生充满信任与期待;第三,坚持平等的原则。教师应当给予学生充分的爱心,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注重同学生的谈心与交流,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心与爱护,使师生能够处于平等的地位上来进行沟通。

(二)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素材

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将专业理论知识的讲解与德育教育有机的结合到一起,使德育教育工作以教材内容为载体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得到渗透。实际上,我们每一门学科教材中都蕴含着一定的生活哲理,教师应当充分抓住这一点对学生开展德育教育。

在高校专业课教学过程中,教材中并没有明显的德育教育内容,这就对我们高校教师在课堂教育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应当充分挖掘教材中关于德育教育的因素,将德育教育渗透到专业知识的分析与讨论过程中。例如,可以介绍我国学者在本专业领域中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使学生们感受到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以及民族自信心。比如,会计专业课程中,可以为学生介绍珠算的发展历程:珠算起源于我国,是我国众多先人经历了长期的钻研才创造出来的智慧的结晶。教师通过向学生介绍这一知识背景,能够使学生树立起崇敬的心态去学习会计,不仅有助于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而且也有助于学生对我国历史辉煌成就的敬佩与感慨,从而使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有效的转化为为祖国现代化建设而刻苦学习的精神动力。

(三)利用课堂教学平台创造机会,引导学生自我醒悟,达到进一步深化德育教育的目的

教师教育学生,一方面靠“管”,即对学生进行必要的约束与限制;另一方面是“导”,即引导学生自我发现、自我醒悟、自我完善,使学生从内心深处认识自己,这是最积极、最具深远影响的德育教育。在教学中要注意深入挖掘使学生在深层意念上发生转变,随机捕捉教育契机,促使学生内心世界发生转变和顿悟。

现在大多数学生都是独生子女,生活条件优越,独立生活能力较差,自我发展意识生成较晚,到了高职院校阶段还时时要人跟着,事事让人管着,只求人爱,不知爱人,不善于尊重他人,不习惯约束自己,这是培养良好思想品德的先天不足和困难。那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应该有意创造使学生思想感情转变的条件。我国相当一部分的专业课程都需要重视实践技能的培养。

三、结束语

通过上述两个部分的分析与论述,我们可以看到加强德育教育在大学专业课程中的渗透在当前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高校应当积极采取各项有效措施开展专业课程中德育教育渗透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实现人才培养的全方位发展。

参考文献:

[1]方桐清,黄宝玲.试论高校专业课教学中德育功能的渗透[J].煤炭高等教育.2007(05)

教育学专业的课程例2

关键词:

学前教育;体育游戏课程;教学

学前教育作为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重视,特别是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要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到2020年学前一年毛入院率要达到95%[1]。学前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是在2012年国家教育部特批的试办硕士专业,其目的是要大力发展学前教育专业的办学水平和办学实力。鞍山师范学院是教育部特批的学前教育专业的专业硕士招生单位,近几年我院在学前教育专业的研究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与实验,本题目是鞍山市科技计划项目《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基地建设研究》的子项目研究内容。体育游戏作为学前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需要进行科学的研究与定位。体育游戏作为一门课程更是在学前教育专业中提出的一个新的课题。《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提出对学前儿童的发展有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个领域,其中健康是第一位的,健康的目标四中提出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是幼儿园体育的重要目标,要根据幼儿的特点组织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吸引幼儿主动参与[2]。所以体育游戏课程是实现儿童健康教育的最主要的手段之一,儿童的活动都是在游戏中进行的,我们对儿童的体育游戏的编排与设计,体育游戏的教学与运用等一定要进行专门的研究,科学地指导儿童进行体育活动,才能更好的为儿童服务,使我们的少年儿童能够健康地成长。

一、了解学前儿童体育游戏的编排与设计要求

1、要符合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学前儿童是处在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身体的各器官、系统、组织都没有发育完全,与成年人之间存在这较大的差异,所以要了解儿童的身体生长发育的特点与规律,才能科学地设计儿童体育游戏。比如学前儿童的呼吸系统的特征是组织娇嫩,呼吸道粘膜容易受到损伤,在粘膜上有血管和淋巴管[3]。在儿童的常见病种,呼吸系统的感染占很大的比重,发病率高,病情严重。所以要让儿童在空气新鲜的户外环境下进行体育活动。不能安排时间长、运动量过大的体育游戏。

2、要符合学前儿童的教育教学特征。学前教育的目标是促进儿童全面、健康、和谐、整体的发展。《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第三部分“组织与实施”第二条指出,幼儿园教育活动是教师以多种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活动的教育过程。我们在设计儿童体育游戏的时候,要考虑的不仅是实现了体育活动的目的,更多的是实现了儿童的身心全面的发展,让他们在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让他们在活动中感受到快乐、健康。比如我们设计的一些合作类的体育游戏,孩子们需要配合、合作,进行竞赛的形式。这时他们都希望完成的又快又好,都会全身心地投入。他们会动脑筋,手脚配合,激发了他们的大脑、身体、精神的全部参与,对于他们各方面的发展是非常有益处的。

3、要符合学前儿童的体育运动规律。体育运动是一个身体的活动,在体育运动过程中要符合身体机能的规律,要遵循负荷适应原则、循序渐进原则等体育运动的规律。学前儿童的身体是处在长身体的阶段,运动系统的特点是骨组织不断骨化;骨富于弹性,易变形;关节、韧带较松弛;肌肉力量差,易疲劳。所以在安排体育游戏的时候要考虑运动量、负荷等,以免对儿童造成伤害。体育运动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身体的锻炼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求在安排体育游戏的时候,要有一个长期的、连续的计划和安排,要符合体育运动和儿童身体发展的规律。

二、掌握学前儿童体育游戏的教学原则

1、寓教于乐原则。儿童的神经系统处于高级神经活动抑制过程不够完善,兴奋过程强于抑制过程。表现出自我控制能力差,注意力不易集中,好动而不好静。所以,体育游戏是学前儿童体育活动的主要的内容,我们尽量运用游戏的形式进行体育运动,引起儿童的兴趣和注意力。我们在体育游戏教学中,要能够让孩子在快乐中,感受事物、感受情感、感受技能,这是最基本的原则。同时我们在体育游戏教学中,把一些体育游戏安排的情境性,故事性强一些,让孩子在运动中要动脑、动手、动身体,全面地感受体育游戏的趣味性、教育性。

2、全面发展原则。这个原则包括两方面的全面,一个是身心全面发展;另一个是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儿童的身心全面发展是指在体育游戏教学中,不仅要发展儿童的身体技能,而且让儿童在体育游戏中学会遵守规则、学会动脑、学会合作等各方面的能力,这也是体育游戏的魅力所在。儿童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是指让儿童在体育游戏中发展走、跑、跳、投等基本的技能,同时要发展速度、力量、耐力、灵敏、平衡、协调等身体素质。在体育游戏的教学中,充分综合运用各类体育游戏,不要只发展某一身体素质,而忽视其他方面的素质。儿童在身体素质的发展方面往往被忽视,其实,儿童期的身体素质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3、安全保障原则。在运动中保障儿童的安全是至关重要的。这里面也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保障儿童身体的安全;二是保障体育游戏场地器材的安全。儿童身体的安全是因为儿童的身体非常娇嫩,不能做过于激烈的、时间较长的运动,以免疲劳受伤。场地器材的安全要注意场地硬度,周围的防护等,儿童的自我防护意识很差,我们要考虑到;还有器材的大小、高低、软硬等都要根据儿童的特点去安排,以免引起不必要的伤害体育游戏作为一门学前教育专业研究生课程是非常必要的,一定要根据教育、体育的规律去研究和设计课程,要根据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去安排课程,这样才能让体育游戏这个课程为学前儿童更好地服务。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R].2010.

教育学专业的课程例3

③虞永平.《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的专业化理论基础[J].学前教育研究,2012,(7):11.

④秦金亮.“全实践”理念下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整合课程探索[J]. 学前教育研究,2006,(1):48.

⑤秦金亮.“全实践”理念下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整合课程探索[J]. 学前教育研究,2006,(1):49-50.

⑥虞永平.《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的专业化理论基础[J].学前教育研究,2012,(7):10.

⑦桑国元.职前教师教育实践的范式变迁与模式革新[J].教师教育研究,2011,23(4):19.

教育学专业的课程例4

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根据小学实行“包班制”的教学实际,直接对高师培养可以胜任多门学科合格小学教师提出明确要求,这与中学教师普遍采取分学科培养显然不同,显示出其特殊性。比如美国,人们认为教师教育应该以培养“全能型”、“理想教师”或“反思型的教师”为目标。培养目标导致美国课程建设十分重视通识教育和文化教育,重视师范性和学术性的统一,注意培养学生的文化底蕴。日本、法国、俄罗斯等也很重视通识教育。在日本,小学教师教育课程以培养具有多学科教学能力的教师为目的。我国不少省市和地区的小学依然实行“包班制”教学,要求教师至少担任两门学科的教学,这就需要具有综合素养的教师。高师小学教育专业基于“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能力强”的指导思想,坚持培养多能一专、学有专长,综合素养过硬,能适应小学教育需要高素质、专业化合格的小学教师为目标。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的基本确定,进一步深化小学教师教育改革,自然就是构建凸显多科性、全面性的学科专业课程群,以适应小学对学科教师专业化高素养教师队伍建设的迫切需要。

1.2国家教育政策的支持

在我国,教师专业化和教师教育工作者专业化已经成为教师教育的依据和导向。国家也明确指出:“提升教师素质,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在2012年教育部下发的《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也强调了教师的专业化特色:“小学教师是履行小学教育教学工作职责的专业人员,需要经过严格的培养与培训,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教育部《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在小学职前教师教育课程目标里,要求小学教师教育职前培养的课程设置和实施要使学生“熟悉至少两门学科的教学内容与方法”。语文是小学的主科。“语文素养”是《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一个引人注目核心概念。文学素养是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组召集人。北京大学温儒敏教授指出,“所谓语文素养,是指中小学生具有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展要求的听说读写能力以及在语文方面表现出来的文学、文章等学识修养和文风、情趣等人格修养。”[5]要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小学教师就必须具备较高的文学素养。这是高师小学教师教育职前培养和在职培训一个重要标尺和依据。1.3工具性与人文性结合的语文课程特点课标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强调了人文性和工具性的自然融合是语文课程的基本性质。文学是文化的载体。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教育实际上是一种人文教育和审美教育。语文教学可以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生命教育、生活教育,促进其审美人格和精神生命的成长。学前和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文学素养的初始阶段。小学语文教材有许多文质兼美的课文。在教学中侧重工具性的同时要自然而然地融入文学教育。张志公先生曾说过:“应当向儿童,少年,青年进行文学教育。”高师小学教育专业文学课程群的开发建设,要基于小学教学教育实际和师范生未来专业化发展需要,开发建设可以切实提升学生文学素养的课程群。在文学教育中,培养学生对文学作阅读感悟力和心理模式,形成良好阅读习惯,感悟丰厚人文内涵,丰富想象力和个性化情感体验,逐渐养成温儒敏先生所说教师应具备一种可以“化育人”的博雅气质。

2文学类课程群开发建设的策略

2.1搭建多样化、多层次的文学教育平台

首先要拓宽渠道,搭建一个全开放的文学教育平台。比如,让学生自由到其他院系如中文系选课听课成为可能,可以解决不少小学教育专业设在缺乏语言文学类师资的教育科学院或文学师资不足院系的问题。其次,要开出多样化、多层次的文学类课程群。多样化体现在:既要开设作为专业的文学类公共基础课,如写作、儿童文学、现代汉语、大学语文等课程,也要开设往语文学科方向深入开去,依据文体分类不同以文学文本导读为主的系列课程,这些课程可以作为专业任意选修课来设置,以便学生个性化选择。如唐诗欣赏、宋词赏析、明清小说选读、20世纪欧美文学专题、中外文学经典导读、儿童文学名著导读、中外童话经典导读、电影欣赏、课本剧编创等等。多样化、多层次的文学教育课程平台的搭建,可以发挥高校中文教师研究专长和优势,引领学生亲近经典,咀嚼经典,了解文学研究领域前沿信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切实提升文学接受力和文学素养。同时也能满足学生对文学课程不同层次的需要。这就兼顾到文学教育的阶段性和层次性,有利于未来教师建构学术性强、宽厚的文理基础知识和学科专业知识结构。

2.2构建一个学科融合的文学课程体系

受认知科学影响,当今发达国家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之一,是将学科专业知识和教学相结合。我国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多年的研究探索,人们在小学教师教育课程改革上也已达成基本共识:小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必须考虑其多学科支撑的复合结构,凸显学科知识和教学知识相融合的特点,保障未来教师任教充足的学科知识涵养。首先,要多设置经典文本导读的课程。教师要摆脱长期以来受传统中文系重视帮助学生系统文学史和文学理论知识构建的影响。教学中加强文本细读指导,丰富学生个性化阅读体验,增强学生对文学的感悟力和接受力。其次,要开发建设一些将文学与小学语文教学相融合的课程。除了“小学语文课程教学论”、“小学语文教材分析”、“小学语文案例分析”等文学与学科融合的专业教育课程,还可以开设如“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教学”、“古诗鉴赏与小学古诗教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与小学语文教学”、“外国文学与小学语文教学”、“中外童话与小学语文教学”等系列课程。这些课程以一种前沿性、综合性、交叉学科的特点,将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师范生带着进入社会的期待视野,积极参与到课程学习中,积淀和丰富文学经典阅读体验,文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目标才可能落到实处,学生的语文素养才切实得到提升。

教育学专业的课程例5

1 学前教育钢琴课教学现状

作为一项重要的技能,钢琴教学在学前教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然而当前我国学前教育钢琴教学的现状却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学生音乐基础弱

近年来,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音乐素质普遍不高,大部分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根本未接触过专业的音乐教育,零起点学生比较多,对于钢琴来说更是如此。一些同学虽然有简单的音乐基础,但但由于中断了学习,使得技能基本淡忘。这就导致学生的音乐素养比较低,对音乐的理解能力也比较的欠缺[1]。

1.2 钢琴练习时间较短

对于学前教育学生来说,钢琴是必修课。由于幼儿教师需要掌握多方面的技能,钢琴只是其中的一项,众多的课程使得学生无法抽出更多的时间用在钢琴的练习上。

1.3 学生学习积极性低

大多数学生选择学前教育专业是为了能够在毕业后找到好的工作,并非是出于对音乐的兴趣而来学习的。另外,由于大学生都已经成年,接受新事物的速度相对慢了许多,手指的灵活性也不高。对于钢琴这种技术性比较强的学科来说,更是有抵触心理。由于态度不积极,导致学生的学习效果比较差[2]。

1.4 缺乏较高的自信心

学前教育的学生都是大学生,已经超过了学习钢琴的最佳年龄。由于骨关节都已经定型,手指已经不是那么灵活,再加上识谱比较慢,心理素质比较差等各种原因,导致学生缺乏学好的自信心。

2 学前教育进行钢琴教育的必要性

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就必须掌握多种技能,努力的锤炼自己。掌握好钢琴弹奏技能,对于学前教育学生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1 有利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

学生在学习钢琴基础知识以及弹奏的时候,会接触到大量的音乐基本知识,同时也能接触到许多优秀的世界名曲。在演奏的时候,能够对作品的旋律、调性以及结构进行分析,从而能够更好的提升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力,不知不觉中音乐素养就会慢慢的得到提升。

2.2 有利于记忆能力的提升

在钢琴演奏中,记忆力非常重要。在平时的训练中,通过一点点的读谱,许多元素都已经进入了脑子里,时间长了就会淡忘,但下次再看时,又会出浮现在脑子里。经过这样反复的训练,记忆力就会有一个很大的提升。

2.3 有利于即兴伴奏的学习

即兴伴奏是钢琴弹奏的延伸,因此,良好的钢琴弹奏能力是进行即兴伴奏的基础。在基础阶段,通过对音节、和弦以及练习曲的学习和弹奏,可以积累一定的伴奏音类型以及伴奏织体,这样就为即兴伴奏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 强化学前教育钢琴教学的主要举措

针对当前我国学前教育钢琴教学的现状,现提出以下几方面的改革举措。

3.1 强化基础知识学习,提升学生音乐素养

理论是实践的先导,钢琴教学应该从基本的理论知识抓起。只有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才能更准确的进行读谱,然后才能进行演奏。加强基本功的训练,经常的练习音节、和弦音等,提升手指的灵活度,同时结合视唱练耳的训练,提升自己的对音乐的听辨能力。另外,要根据学前教育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教材。对于钢琴教学来说,“因材施教”是最好的方法,要根据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一些学生的音乐理解力比较低,亟需提升其对音乐的感受力。因此,要开设一些音乐欣赏类的课程,让学生多听一些名家名作的演奏,这样不但能够加深学生对钢琴作品的理解,而且还提升了学生的音乐素养。

3.2 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提升练琴效率

钢琴作为一项技能型乐器,需要的是长期的不间断的练习。在学习钢琴的路上,一些学生非常容易产生抵触的心理,一遇到困难便退缩。由于学前教育学生学习的课程比较多,如果仅仅依靠钢琴课短短的几十分钟,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在课后抽出时间进行大量的练习才能不断提升学生的演奏水平。目前,高等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一些学生没有掌握科学的练琴方法,以至于经过了长时间的练习,琴艺却没有得到有效的提升。练习的时候,应该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先自己慢慢练,然后分成若干小组进行练习。在互帮互助中,琴艺就会得到不断的提升。由于学前教育设置的课程比较多,因此,在课余时间要充分的利用琴房,不提升练习的次数。另外,教师定期对个别的学生进行指导,纠正其错误的指法,使其快速的进步[3]。

3.3 培养钢琴学习兴趣,激发学习激情

教育学专业的课程例6

对江西、吉林和云南三所职业院校的调查发现,三所学校的课程设置体系主要分为三大部分,包括公共基础课、专业理论课以及专业技能课。通过对每所学校各部分课程时数的对比,可以发现三所学校的专业技能课时比重最大,相比较而言,公共基础课、专业理论课比重则略显不足,见下表。例如:江西、吉林以及云南三所职业院校专业技能课程示数比重分别是56.8%、52.7%、46.4%,而公共基础课和专业理论课课时相对比重失衡。由此可见,三所学校的专业技能课的比重远远高于公共基础课和专业理论课,存在课程时数设置不均衡的问题。

2.课程内容与实际需求不匹配

专业理论课程内容与幼儿园五大领域缺乏结合与联系,理论与实践脱节,导致理论指导实践、应用实践的能力不强;强化技能训练,学生会唱、会跳、会写、会画、会手工制作,但缺少幼儿园五大领域的教学方法,适应岗位教学有难度。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教材的选择脱离了学生原有的实际经验

随着高等院校的扩招,大多职业院校学生的知识经验储备不足,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接受能力差,而学校按照高等院校的标准征订教材,这些教材对于现在的高职学生来说难度稍大,与学生的原有经验基础和认知水平不相符,导致学生学习困难且学习积极性不高。

(2)教学内容与幼儿园教学脱节

我国幼儿教育事业发展迅速,教育改革成果突出,主要反映在幼儿教育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和对教师素质要求的改变上。但现行学前教育专业在课程的设置与教育内容的选择上普遍滞后于幼儿教育改革的发展,一些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在学前教育课程体系设置中体现甚微,以至于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严重地与一线幼儿园教师的需求不相符。

(3)忽视职前培训课程

职前培训课程主要是为了使学前专业教育与幼教工作做到有效衔接,使学生更好、更快地进入角色,而忽视职前培训也是课程内容与实际需求不相符的原因。

3.课程难度的选择上忽视学生实际

目前大部分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选择和设置只考虑了学生需要,没有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就大部分高职学生来说,文化素质均较低,对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某些课程,超出他们的实际接受能力。被动接受的状况造成了学生学不会,久而久之就失去了学习兴趣。

4.课程设置体系缺乏理论基础和依据

当前许多高职学校在设置课程时,没有专业的课程开发团队,导致在设置学前专业课程体系时,缺乏理论基础与依据,具有一定的随意性。

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对策

1.公共基础课变公共性为专业性

每个专业学生学习相同的公共基础课,会使学生对公共课产生倦怠情绪,从而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下降。教师应将公共课紧密结合专业需要,从不同的方面提升学生素养。例如,各校可以尝试在学前课程设置的第一学年开设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而在第二学年可以将公共基础课中的语文、数学、英语改为幼儿语文、幼儿数学、幼儿英语,使公共基础课服务于学生专业的发展。

2.提高专业理论课的实用性

首先,各学校应选择适合该层次和本专业学生的教材,使教材易于学生接受;其次,学样应改变理论课程的教学模式,引入案例教学,通过大量幼儿园教育活动案例,解释和分析所渗透的理论,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从而培养学生积极思索、独立思考的习惯。

3.技能课与专业理论课有效结合

改变技能课与专业理论课相脱节的现状,使技能课与专业课做到有效结合。例如,学生在声乐课上学习一首儿童歌曲后,可以在幼儿园音乐教法课中,让学生用学过的歌曲设计一节音乐课。这种方式不仅训练了学生的专业技能,还能使学生所学的专业理论得以运用。

4.以学科特点为依据,建立开放动态的课程体系

在课程结构方面,学前教育专业应遵循学科特点及实用性的原则安排课程,突出广博、厚实、专业特色,建立开放、动态的课程体系。专业课程中可开设幼儿园各领域教育活动设计课程,聘请幼儿园一线教师现场说课、授课。

教育学专业的课程例7

[作者简介]张蕾(1979- ),女,河北唐山人,河北广播电视大学,讲师,研究方向为音乐学。(河北 石家庄 050071)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20-0135-01

音乐课程是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中不可缺少的主干课程,其开设目的在于让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自由地发挥想象力、创造力、记忆力、表现力并掌握简单音乐知识和音乐技能等,能够胜任今后幼儿教育工作中音乐课程的讲授,用音乐的艺术形式感染幼儿,培养幼儿音乐兴趣,训练幼儿用音乐来感知世界。

一、高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现状

1.生源现状与课程开设目的。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生源为普招中文理兼收学生,与高等师范类院校音乐学院或音乐系招收的专业考生相比,没有相关的艺术经历,专业基础薄弱,但学习热情高、职业理想高尚,对今后所要从事的工作有坚定的信念。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相关音乐课程的开设目的也与音乐学院有所区别,是为了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一定的欣赏和简单的创编能力,对这门特有的听觉艺术有一定的了解,且为胜任今后的工作打下一个较为坚实的基础。

2.课程设置现状。师范类院校在音乐课程的开设中具有课程细分化、学科专业化、培养形式多样化等特点。高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的培养目标虽然与师范类音乐学院或音乐系不同,但在课程设置中有诸多相同,例如钢琴、器乐作品鉴定、即兴伴奏等课程,学科专业性很强,虽然是根据幼儿园音乐教育所需的音乐能力(如音乐技能、音乐基础知识等)进行设置,但对于毕业后教学来说,实用性体现不够,不能充分体现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育的特色。课程的设置忽视了音乐课程内容的相通性、实用性,只注重音乐知识本身的系统性、专业性。

3.课程内容现状。首先,在声乐课中,过多注重发声位置、气息控制和咬字吐字等专业性很强的问题,虽然最终目标是让声音通过腔体共鸣更加美妙丰富,但要结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工作的实际情况,幼儿演唱需要用最自然的声音表达心中的感受和美,如何引导幼儿用心聆听、感受和实践音乐以及幼儿嗓音运用和保护等问题更加重要。目前,对幼儿唱歌中教学问题的解决和嗓音保护方面的知识,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其次,是器乐课程,钢琴和即兴伴奏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的重要性已经被逐渐认识,但对即兴伴奏能力的调查结果是很不乐观的。钢琴学习是循序渐进的,从最基本的节奏、弹奏技巧到练习速度来安排课程,从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看是科学的,但与社会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基本要求不相符。即兴伴奏要求手、眼、嘴的密切配合,而弹唱脱节一直是学生到幼儿园进行音乐教学存在的问题。

二、高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存在的问题

1.课程设置不合理。高职学前教育的音乐课程设置中,参照音乐院校中技能技巧的课程设置,强调对学生理论、技能、实践的严格培训。而学生所学的知识没有为毕业后音乐教学工作做好充足准备,课程设置与培养目标严重脱节。

此外,音乐学科之间相通的知识不能根据专业特点编排,忽视学前教育专业特色,课程设置过于专业化、细分化。学前教育专业开设的课程有乐理与视唱、声乐、钢琴、舞蹈、集体电子琴演奏等课程,这些课程专业特点体现不够明显,同一知识点在不同的音乐课程中重复讲解,造成了教学资源的浪费。

2.课程内容过于专业化,授课内容简单化。现行的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内容,多以本课程重点知识讲授为中心,围绕重点知识进行教学内容设计、讲授。乐理与视唱、钢琴、声乐、舞蹈、即兴伴奏、音乐欣赏等课程分科开设,就重点知识系统性讲解来说效果显著,但就学生自身的专业基础程度来看,学生的学习难度偏大,效率不高,这对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持续保持且日益增温形成很大的挑战。同时在授课过程中,也存在着音乐院校课程内容简单化的现象:在课程目标上降低教学要求,在教学内容上减少重点难点,学前教育专业的职业技能特点不明显。教师在授课中注重单一的技能技巧,忽视音乐素质和音乐教学能力的培养。

三、高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的设置构想

音乐课程的设置应在高职学前学生的自身特点和原有理论的基础之上,树立正确且符合现有状况的教育观:如依据学生音乐能力的个体差异,以及课时少、学生多、教学任务繁重的特点,对相关的音乐课程进行合理整合。

1.课程整合。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强调综合性、实践性,并且要与新的学前教育课程设置和课程改革同步发展。

首先,必修课程要突出综合性。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按照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并结合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要求,对分配过细的必修音乐课程教学进行系统、科学的整合,时刻与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要求相一致。第一,声乐课程。声乐课程包含发声技巧与理论基础、歌曲演唱技巧、童声合唱训练等内容,在课程共性分析的基础上,尝试进行相关的资源整合,课程可分为两个重点:一是根据幼儿成长过程中对语言、生活、节奏、兴趣以及不同年龄阶段的具体需求,建立优秀幼儿音乐歌曲库,让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增加对音乐风格的了解和不同歌曲题材的大量积累,以适应今后幼儿教育中各个教学环节中对音乐的不同要求。二是声乐教学法。示范演唱和歌曲的情景表演相结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指导幼儿有目标地参与活动并演唱,在幼儿园唱歌教学中还应注意幼儿的发声方法、嗓音保护等。第二,器乐课程。器乐课程包括钢琴、即兴伴奏、幼儿歌曲编配与弹唱、乐理与视唱、幼儿打击乐等内容,也可以进行相关整合。自弹自唱在学前教育的音乐课程中应用最多。需要具备以下能力:根据学生不同嗓音条件,进行移调伴奏的能力;视奏能力,即快速地读谱并演唱儿歌;为歌曲配置伴奏的能力;自弹自唱的能力。这些能力决定着自弹自唱的效果和水平。当然弹奏钢琴正确的坐姿、手型、放松与手指的独立性以及乐曲演奏的基本技术要领等是自弹自唱的必不可少的前提准备。第三,关于乐理中的内容,可以在弹唱课或者鉴赏课中进行实践教学,专业性很强的内容可以删去。

其次,选修课程应该突出实用性。为了适应市场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要求,根据学生的不同优势、才能,为学生提供具有实用性的选修课,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在必修的基础上,设置电子琴、手风琴、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幼儿园音乐活动设计、0~3岁早教课程等选修课程。其中部分课程针对有专业基础的同学和对本门课程兴趣相对浓厚的学生,使他们在原有基础之上,继续向更高的层次学习。

2.教材建设。教材建设要突出学前教育专业特色,充分考虑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现实情况,并贴近幼儿教育的职业特点。

首先是声乐教材,应该选择不同国家、民族、地区、风格的艺术歌曲,时代感强、现代气息浓厚的歌曲,能增强学生学习的热情,展开联想、想象,拥有歌唱欲。增加中外经典歌曲和中外优秀幼儿歌曲,让学生为以后工作积累音乐元素。加入幼儿声乐教学法,了解幼儿的嗓音特点及正确的幼儿发声方法,为以后幼儿园的音乐教学活动顺利开展提供保障。

其次是器乐教材,应该分为乐曲弹奏和歌曲编配两部分。乐曲弹奏涉及坐姿、基本手型、音阶训练、琶音以及不同节奏、不同风格的乐曲和相关的乐理知识。歌曲编配涉及简谱、指法设计、伴奏编配以及弹唱的内容,加入幼儿打击乐训练与奥尔夫音乐的节奏训练等。

通过对课程整合和课程结构的调整之后,设置能体现学前教育专业特点的课程,使所学专业与音乐素养和专业技能相互融合,相互促进,更加突出充满艺术人文性的教育。

教育学专业的课程例8

一、高等教育学专业课程设置理论以及课程观分析

1.课程观概括

通过对课程发展历史的研究,以课程思想变化为主要线索,重新认识课程观,可以将课程观分为后现代课程观与现代课程观两种范式。可以将现代的课程观划分为四种,即行为主义、经验主义、人文主义以及结构主义课程观。现今的课程研究中,主要依据就是自然学科,并以价值中立以及经验实证为原则,在进行研究的过程中通常应用自然学科的变化规律,尽可能的将课程中的问题简单化。随着教育与社会的快速发展,课程中的矛盾不断升级,并且并受到多方的质疑。在后现代课程的研究过程中,主张将其转变成一个开放式、个体化以及理论性的范畴。课程的主要研究方法就是将技术控制的方式替换为人文理解的方式,主要内容有像课程理解方向转变的趋势。这时后现代课程研究就已经超越了现代中的课程研究。

2.课程理论

学科的建立是通过基础理论中获得研究方式、原理及概念。课程属于理论学科体系范畴,也要从基础理论中吸收方法原理,并将这些方法原理在设定课程目标、组织课程内容以评价课程等内容中应用。在教育学中,课程论是一个重要的部分,并在教育学的基础之上得以建立。因此,课程理论主要以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以及哲学这四个部分为基础。社会同课程之间的关系一直以来都是研究的重点问题,学校教育的主要渠道是课程,同时也是构成社会文化的重要内容,受到经济文化与政治等限制。课程设置的基础为哲学,在设置课程的过程中,哲学为其提供一些思路,使问题得以解决。教育哲学可以划分为价值论、形而上学以及知识论,其中哲学的组成部分为价值论以及知识论。在心理学方面,更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同时也为学习与教学奠定了基础,并且是专业课程设置的重要基础理论。

二、高等教育学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1.问题分析

对课程设置结构造成影响的主要因素有学校的资源以及性质、教师的知识体系。课程不能随便设置,要根据专业教师的知识体系以及数量对课程进行合理的设置。学校有着丰富的资源,才能合理的设置课程,反之,缺少资源,一些课程将无法设置;使课程设置过度专业化的主要原因就是对口专业教育。学生在就业期间,应聘单位主要以学生所学专业是否对口为首要选择条件,这也是学生就业中经常会遇到的问题。这种现象促使高等教育学专业课程设置的专业化加重,这在一定程度会形成课程设置的恶性循环;高等教育学专业课程设置受到传统课程分科的影响过度专业化。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文科有被理工科取代的趋势,这容易发展成为重理轻文。在不同学科之间进行界限的划分,将学科与学科的联系断开,这也是课程分科的根本问题;学科体系不够完善。普通教育学长期以来一直作为高等教育学的构架,但是在普通教育学中的理论已经无法解决高等教育学中所出现的问题。所以要从不同的学科进行高等教育学的研究,以此促进高等教育学的发展。

2.课程设置现状

在课程的构成体系中的技能知识也就是课程内容,通过不同的方式在学生面前呈现出来,根据目前的课程内容的设置可以分为外国语课程、政治理论课程以及业务课程三个类型。不同学校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高等教育学专业课程设置也会有所不同,但不会对课程现状研究造成影响。依照对学生的不同要求以及课程的重要性,可以将其划分为选修课程与必修课程。根据课程的培养方向,可以将其划分为专业基础课程、实践课程、专业课程以及公共基础课程。这两个类型的划分,并不是毫无联系,是相互交叉的。在专业基础课程、实践课程、专业课程以及公共基础课程中,一些为选修课程,一些为必修课程,并且在选修课程以必修课程之中也包括专业基础课程、实践课程、专业课程以及公共基础课程。

三、高等教育学专业课程设置的基本策略

1.课程设置原则

高等教育学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条件就是课程设置的合理性以及科学性,但是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也要遵守相关的原则。在进行专业人才的培养中,课程体系的构建要以研究性、连续性、适应性、综合性为主要原则。研究性原则为,课程设置要以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意识为主;连续性原则为,在设置课程中要将层次性体现出来;适应性原则为,根据教育的发展,整体掌握高等教育的特征;课程设置需要一定的综合性,致力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2.课程设置依据

在课程的设置方面,不仅要体现出社会对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还要注重教育者的发展需求,同时注意课程结构中文化知识体系的应用。因此,受到专业培养的学生在拥有较强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重视自身的整体素质的提高以及实践能力培养。高等教育学专业课程设置的现实依据为学校自身的实际情况、研究生自身发展需要以及社会需要;高等教育学专业课程设置的基础依据为高等教育学专业培养研究生的主要方案;高等教育学专业课程设置的主要理论依据为高等教育学学科自身的发展需要。

3.课程设置策略

专业教师科研能力以及自身知识理论的提升。在研究型课程中,更加注重教师的作用,同时也对教师有了更多的要求。教师不仅要进行科学项目的研究,还要提升知识水平。在传统的课程中教师占有重要的地位,在现代的课程观念中学生占据主体地位,但是教师的作用并没有被否认,只是对教师所扮演的角色进行了重构。

对课程结构以及内容进行调整。研究型课程主要是在课程的结构与内容中体现出来,实行研究型课程的关键是对课程的结构与内容的调整。要想对课程结构进行调整,就必须加强课程选择的种类以及选修课程所占的比例。课程内容的调整可以从加强课程内容国际化与本土化、加强自然学科有关课程、加强学术研究课程三个方面进行。

结论

随着高等教育学专业的不断发展,从业人数逐年增加,人员的整体素质上升,与之前相比较,在课程设置方面也变得更加科学合理。课程体系构建的初期,在专业人才培养方面,以及专业学科的发展方面,或多或少的都会出现一些问题,主要问题有不合理的课程设置、重复课程设置内容、不注重研究方法等等。高等教育学的发展,对其他程度的教育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这主要是因为它对创新能力以及科研能力起着决定性作用,同时要以课程设置的科学性以及合理性为前提。

参考文献

[1]班生. 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研究[J]. 安徽冶金科技职业学院学报, 2010(01).

[2]张霖,卢雅琳. 对我国高等教育学专业硕士生课程设置的思考[J].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 2008(06).

[3]周倩. 中美高校科技管理专业研究生课程设置的比较与启示[J]. 科技管理研究, 2010(07).

[4]王德广. 地方高校高等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的现状及对策研究――以三峡大学高等教育学专业课程设置为例[J].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S1).

教育学专业的课程例9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7-0251-02

德育从古至今都受到重视,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写道,“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党的十七大报告也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办好人民满意学校。作为教师,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是历史的使命,也是教师的义务。我国《教师法》第三条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如果会计在自身职业道德方面稍有偏颇,严重者容易造成违法犯罪,我作为一名班主任,同时也是一名专业课教师,认为仅仅靠班会或仅靠班主任是达不到德育的目的的。德育需要全员参与,把德育和专业课堂教育结合起来尤为重要,存在于会计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对职业道德教育目标的达成同样重要。

一、公德即爱国

如何将会计文化融入中职会计教学,并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事业心和责任心,是会计教师第一课时必定要做的内容。首先,可以用会计事件、会计人物和会计历史激发学生对中华文化的热爱。会计用具中最典型是算盘和大长杆秤,可以让学生看一些珠算文化和大长杆秤的原理,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当然,对于“00后”的学生来说,偶像的力量是无穷的,所以除了介绍物,也要介绍跟会计有关的爱国人士。在《中国会计报》中,江志伟老师介绍了大家熟知的爱国数学家华罗庚,其实他也做过会计,高中读的是黄炎培创办的中华职业学校,学习会计专业。当然,也要告诉学生不同时期的爱国表现是不一样,告诉他们会计工作在经济建设中的重要性。此外,通过对一些具有说服力的具体实例进行深入分析,教师可运用国内外真实发生的案例说明诚信在会计工作的重要性。让学生了解会计行为的失职会给企业、国家带来的弊端,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其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为自己将来更好地报效国家做好准备。

二、私德即自我修养

如何把学生的自我道德修养教育融入会计课的教学中,这虽是私德,但也需要在特有的职业道德中强化。在提高自身修养方面,对会计专业课教师的要求比较高,需要他们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抓住教学机遇,进行德育渗透。机遇包括:

1.平时观察学生做作业、考试和实务操作时的习惯,看他们做事是否细心,是否碰到难题就轻易放弃,是否存在抄袭造假等情况。当学生出现这样的情况时,要进行教育。把会计岗位责任制度引入课堂,提高学生的职业认知,树立责任意识。承担责任是爱岗敬业的最好体现,是彰显职业品质最重要的方面。实施实训教学时,模拟企业财务科进行分组教学,并实行“科长”负责制,将组内其他同学按会计岗位分工,制单、出纳、记账、复核等按需轮换。每日实习结束前或某项目实习结束时,进行组内评比和各组相互评比,评比书写规范性、做账准确性、计算准而快、会计资料管理完整而整齐等内容。

2.学生有时会出现迟到现象,也可能会在课堂上因某些事发生矛盾,这是教师该如何处理。一般不会当着学生的面批评,但也要求学生尊重教师,自觉维护课堂纪律,不能无故迟到,做一个守时守信的人,及时解决课堂矛盾,创造一个平等、愉快、轻松的学习环境,使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诚实守信,严谨勤奋,开拓创新,公平公正。

三、职业道德即从事会计行为规范责任教育

对于会计教师而言,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教师教授的最主要的德育内容。由于会计的工作性质,会涉及很多的资金核算,相应地也会对职校会计专业授业者的职业道德水准和素养提出很高的要求。如果会计在自身职业道德方面稍有偏颇,严重者很容易违法犯罪。从当前的整个社会看,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人们的道德观念发生着巨大变化,特别是近年来,行业道德败坏严重冲击着市场经济的道德秩序,所以我们应该抓住会计教学阵地,对正在接受会计专业教育的学生渗透“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准则,不做假账”的教育。

首先,会计专业教师要学会运用教学内容,以案例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通过精选典型的经济案件,如银广夏、蓝田股份、郑百文等一批上市公司的财务造假案例等,对涉及相关会计人员进行分析,穿插到《基础会计学》、《中级财务会计学》、《高级财务会计学》等课程中,启发学生的自觉意识,并对其以后的会计行为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

其次,讲授会计专业知识的过程中,应不失时机地向学生介绍有关的会计法律法规与会计责任的具体内容,有意地穿插一些问题让学生去思考。对于中职学生而言,要重视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中的《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内容,做到不仅仅是应试而是真正地能运用相关内容,并在以后的职业生涯中明确自己的责任。如果时间充裕,可以拓展《会计人员职权条例》等相关的会计法规及会计规范履行情况的考核评价体系、会计责任的承担及结果检验的方法体系等相关内容。

最后,在会计教学中,教师应改变会计课程评价体系,从职业人的角度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不是光看卷面成绩。把会计职业道德内容与会计学生的学习态度进行嫁接,选择4项在课堂上可以实现的内容进行评价,具体如下:(1)爱岗敬业,在学习中是不是认真实训,认真完成作业。(2)诚实守信,在学校中是不是独立完成作业。(3)提高技能,要求会计人员增强提高专业技能的自觉性和紧迫感,勤学苦练,刻苦钻研,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向书本学,向同学学,在学中思,在思中学,努力提高专业水平。(4)参与管理,认真听课的同时,是否主动协助任课教师积极参与班级的纪律管理。

注重实践教学是职业教育的一大特点和优势,然而,课堂教学环境与实践教学环境的差异非常大。职业院校的学生还没有步入社会,对社会不了解,而且年轻气盛,非常浮躁,正是情窦初开的时候,很容易在实训场合受不良思想的影响,从而误入歧途。为此,职业院校应发挥主导作用,严格把关实训师资的挑选,注重积累德育技巧,注重团队德育渗透。

四、结束语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书育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不仅要在专业课的课堂上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发挥教师的榜样作用,从而优化会计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教学环境,作为专业教师,我们也有责任和义务正确地引导学生。当然,会计专业教学的德育渗透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不断探索的系统工程,教学中的德育渗透,不可厚望于某节课、某个内容,而应循序渐进地进行,持之以恒,才能达成良好的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谢姝.会计教学中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探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4,(08).

[2]Students’ and faculty members’ perceptions of the importance of business ethics and accounting ethics education:Iranian case .Asian 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2013,Vol.2,(2),pp.163-171.

[3]唐锡悦.论中职会计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求知导刊,2015,(08).

[4]方宝囡.职业人视角下中职学生品质教育探讨――以会计专业为例[J].职业时空,2014,(10).

[5]龚慧云.论会计教学改革中的职业道德教育[J].财会通讯,2005,(10):117-120.

教育学专业的课程例10

目前,各学校虽然对中高职的课程衔接进行了很多的思考和尝试,但大多做法并不成熟,仍然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使得中高职课程衔接生硬,整体规划不够科学合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培养目标定位分离,缺乏相融性培养目标是学生培养中的关键要素,决定着学生的教育过程。在中高职衔接中,中职阶段的培养目标,往往是在原有中职的培养目标上,没有进行较大调整,较多强调了就业导向,重技能轻理论明显,使学生在中职阶段不能奠定教好的文化理论基础,到高职阶段,文化教育、基础理论课教育比较吃力,对进一步素质拓展产生影响。在高职阶段,培养目标的确定中,也较少考虑到学生已经在中职阶段学习了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在专业学习的标准上,没有提出更高的要求。

1.2课程建设未能统筹,课程设置重复学前教育专业的中职和高职阶段均建立了各自的课程体系,相比较而言,中职的课程体系由于建立时间长,相对比较完善。高职的课程体系,由于时间较短,显得还不够成熟。在中高职衔接过程中,还处于“各自为政”阶段,未能从政策上或政府行政部门统筹设计,建立统一协调的课程体系。这样也就出现了大量的课程重复设置的现象。比如:《学前教育学》《学前心理学》《幼儿园活动设计》等核心课程,在中职阶段开设,在高职阶段也开设,有的学校甚至选用了相同的教材,没有层次的差异,只是简单的重复,浪费了教学时间,使师生的教与学兴趣全无,影响了衔接的效果。

1.3实践教学脱节实践教学是学前教育专业学习中非常重要的环节,较强的实践教学能力,是胜任幼儿教师岗位的前提。在目前的中高职衔接中,实践教学还没有一体化的规划,实践教学环节仍处于脱节状态。中职的实践教学分见习、实习、顶岗实习等阶段,由于中职的实训条件比较好,与幼儿园联系较多,实践教学环节做得比较扎实,学生得到较多的锻炼。高职阶段的实践教学,由于起步较晚,在实践教学设计上还不够完善,深入幼儿园实践做得还不够。同时,实践教学还缺乏一体化的教材,即使中职阶段、高职阶段,好多学校也没有实践教学的教材,有的学校只是编写了实训大纲、实训指导书,更谈不上统一的实训教材了。

2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衔接的设计

针对中高职课程衔接中的种种问题,我院在学前教育专业中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衔接中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尝试,考虑到社会需求、学生愿望,兼顾政策许可和可操作性,制定了“模块教学、阶段培养、循序实践、阶梯上升”的衔接模式。这样使中高职衔接更加流畅,提高了衔接的效率和效果,能及时满足学生的专业提高需要,利于整体化设计。在中高职课程衔接中,以下衔接要素是重点:

2.1培养目标衔接,体现差异性在中高职课程衔接中,培养目标衔接是首要任务。中职阶段的培养目标和高职阶段的培养目标既有共同点又有不同点,共同点是衔接的桥梁,不同点是各自阶段的差异。把共同点衔接起来,并体现层次的区别,保留不同点的差异性,兼顾不同阶段的需要,特别是中职阶段学生技能培养和进入高职阶段学习的拓展需要。坚持中职阶段是基础,依据中职阶段学生学习的知识和技能,调整高职阶段的培养目标,体现培养目标的连续性和层次性,打造优秀的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实现中高职培养目标的有效衔接。

2.2课程体系衔接,体现整体性课程体系衔接是中高职衔接的重点。要实现课程体系衔接,就要打破固有观念和原有的课程体系,站在不同角度,统一设计课程体系。既要站在中职的角度设计高职阶段的课程体系,也要站在高职的角度设计中职阶段的课程体系,同时还要站在终身教育的角度,设计一体的课程体系,统一课程标准。实现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必修课与选修课、显性课程与隐形课程相结合,课程模块之间互相兼顾,各有侧重。在中职阶段课程模块要强调“宽基础”,开足文化课程和基础理论课程,到高职阶段,要加强课程开发,使课程“综合化”,可以更有针对性的延展学生对专业课的学习。

2.3课程层次衔接,体现递进性从整体上设计课程体系,实现衔接,能够避免课程间简单的重复设置。但是每个阶段的学习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课程内容不可避免会有“重复”。对于这个问题的解决,应根据整体的人才培养目标,从中职阶段入手,按照打基础的要求,确定好课程内容,满足基本要求。到高职阶段,依据中职阶段开设的课程以及课程标准,对于“重复”的专业课程,要体现课程内容的递进性。比如:在中职阶段已开设了《音乐》《器乐》《舞蹈》等专业技能课程,在高职阶段依旧会开设这些课程,但是教学内容、教学深度会有很大不同,课程标准已有较大的提高。再如:《学前心理学》已在中职阶段开设,到高职阶段,可开设《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拓展学生对儿童心理知识的理解。中高职衔接的优势在于同一专业的专业课程在中高职阶段都进行学习,那么可以使学生轻松的拓展和提高专业学习的广度和深度。

教育学专业的课程例11

1. 1我国的课程教育模式现状我国的临床药学专业一般仍套用传统的大药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以化学为主,如:无机化学、有机化学、药物化学、分析化学、仪器分析、药剂学等课程。近几年,临床药学教育遍及全国医药类高等学校,这也说明临床药学专业已经受到中国医药学教育界的广泛重视,它在我国的药学学科发展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但刚刚办起的临床药学专业师资力量薄弱、课程设置有待合理化,学生毕业实践时问小足半年。我国的药学教育总体上以药学学科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以课堂教学为主,实习环节中临床实践的机会较少,导致缺少实践能力的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

我国高校的药学实验多数是单一的常规性验证实验,教学过程多为实验教师讲解实验内容,提出实验要求及注意事项,学生按要求操作,进行数据记录最后进行数据处理、书写实验报告等。这种教学模式十分单调,学习过程中学生只是机械地照搬、被动地接受,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临床药学学生在医院见习教学过程中也多为临床带教老师主导,学生很难有参与的机会。

1. 2美国的课程教育模式美国是推行临床药学教育的先驱者。1966年Herfindal等在美国南加州大学药学院率先创立临床药学专业1967年K entucky大学制定临床药学专业毕业临床实习方案获得认可,并在全美推行。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临床药学专业Pharm D学位教育在美国普遍建立,目前全美已有近60余家医药学院校设置了临床药学6年制Pharm D教育模式。美国的Pharm D学位教育学制为6-8年,前2-4年为药学预科项目。目前6年制可分为2+4和4+2两种模式。2+4模式2a专业前期综合基础教育加4a专业教育(3a药学和临床医学有关课程和1a医院临床医学实践)。毕业生授予Pharm D学位。取得学位的学生还需要2a专业临床实践培训。4+2模式4a药学本科教育加2a临床医学教育和临床实践,毕业生授予Pharm D学位。这种课程教育模式一开始就让学生了解和熟悉临床药学专业的学习目标、学习要求以及学科特点等,有助于学生把握好后期学习。而且在日后学习中设置医院临床实践,结束后可颁发实习证,则有助于顺利的走向工作。

美国的课程教育模式使他们的学员知识更加扎实,实践经验更加丰富,相比美国,我国临床药学课程教育模式还存在一定问题,我国应该在本科四年制的同时,大力推行和普及本硕连读6年学制教育,向美国的Pharm D看齐,设立硕士学位促进临床药师的培养向职业化方向发展。

2对我国高校临床药学专业课程教育模式的探讨

通过与临床药学专业学生、任课老师的调研及对我国高校临床药学课程调查,并借鉴参照国外课程教育模式,作者提出以下浅见。

2. 1强化医学课程,药学课程与临床相适应临床药学本科主修有机化学、无机化学、药物化学、分析化学及相应的专业课如药剂、药理、药分等。仅仅从药的角度进行教育,这样的课程设置已远远不能满足临床药学专业学生的就业需要。这样的课程内容偏重于药物的制备和分析,没办法与临床很好的结合起来。当从事药物调配、不良反应监测等工作时,则小能迅速的掌握与展开。并且从事医院工作的人员缺乏临床用药的知识,无法提供合理用药的指导、用药咨询。而生物化学、解剖学、生理学、药理学、微生物学等课程仅是药学专用的教材,学的内容有限,而内科、外科等临床学科,由于课时数目太少的缘故,仅仅能了解到理论的内容,没有办法同临床知识相结合,这就导致药学科目腿长而临床科目腿短的状况,使得学生在从事医院药学工作后,完全小能有效的完成用药指导这一工作。

为了克服以上问题,需要强化医学课程,增加医学课程的课时数目与临床见习课程数;并且适当调整和压缩药学科目。在临床围绕着所学习的药物以及同类药物进行临床合理用药的学习,做到理论与实践不间断,上课后立即投入实践,从而使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能很好在实践中消化和吸收,加强临床药学实践技能。

2. 2丰富课程教育实践模式

2. 2. 1在药学试验中,需积极发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开展大学生设计实验,选择相应的科研课题并参与其中,使大学生真正成为实验教学活动的主体。而开设综合型设计试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查找文献,选择制备材料,从而更加了解试验的机理以及运作程序。比如说在药剂学实验中:学生先于普通片剂制备的实验中掌握粉碎、过筛、混合、制粒、压片等操作技能,按照药典片剂通则各项检测普通片剂的质量,掌握各种相关设备、仪器的操作,然后再进入其他剂型(如缓释剂,胶囊剂)的制备设计性实验。而其他剂型的制备,就要求学生自主查阅各种资料,分小组进行试验。导师只需给予学生提供各种试验条件(如材料,实验室的设备等),其余由学生自行解决。通过以上的实验过程,大幅度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及解决问题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