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发表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生态文明的本质

生态文明的本质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4-04-02 14:40:41

生态文明的本质

生态文明的本质例1

党的十全面深入地论述了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个方面和全过程。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形势所需、人民所愿,关系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报告特别强调了生态文明的宣传教育。学校是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场所,承担着思想文化教育、科学研究和培养人才的重要使命。通过加强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培养学生自觉的生态文明理念,养成保护自然生态的良好习惯,这对让学生成为建设美丽中国的主力军有着深远的意义。

一、学校生态文明教育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内在要求

生态文明延续了人类社会原始文明、农耕文明、工业文明的历史血脉,承载了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建设成果。生态文明就是人与自然和谐,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文明境界和社会形态。生态文明要求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在此基础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现代化。生态文明倡导的是人与自然和谐的文明,不是使自然受到伤害、物质财富增加的文明。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文明的高级状态,生态文明不是简单的节能减排、保护环境,而是要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

我国经济不断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环境污染严重、资源约束趋紧、生态系统退化等严峻形势,在一些地方环境污染已经对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产生了严重影响。当今,人民群众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也愈来愈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而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属于和谐社会建设的显著标志。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就是要以尊重和保护自然为前提,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以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为内涵,引导经济循环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和促进经济社会的永续发展,保障生态安全,为人类的生产、生活创造良好的环境。

生态文明不会自发产生,而是在人们长期生活、生产过程中因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断激化而产生的,生态文明理念需要经过培养和教育。学校生态文明教育对生态文明理念的形成和生态文明建设是必不可少的,通过引导学生认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关注环境问题,帮助学生获得人与环境和谐相处所需的知识、方法和能力,培养学生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引导学生选择有益于环境的生活方式。生态文明教育是培养学生具有生态文明科学知识素质、生态文明道德素质、生态文明法制素质、建设生态文明能力的教育实践过程。学校生态文明教育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内在要求,是生态文明教育的核心内容和主要渠道,是生态文明教育的基础。

二、学校生态文明教育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措施

建设生态文明是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坚持科学发展观,就是要统筹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文明共同发展,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方面必须协调,形成经济生产发展、人民生活富裕、生态环境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科学发展观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提倡在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和保护环境、资源永续利用的前提下进行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人们必须改变对自然的态度,树立新的现代文明观念,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只是自然界大家庭中一个普通的成员,树立人与人的平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观念。树立这种新观念需要加大学校生态文明教育力度。

科学发展观的树立与社会成员受生态文明教育程度有关。在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化的过程中,国民经济持续增长,人口素质也有所提高,但与现代生态文明社会的发展目标还有一定的距离。依靠足够教育、具有较高文明素质的社会成员去实现,采取各种措施,保护资源、维护人与社会的和谐。学生时代是思想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阶段,所以学校生态文明教育对整个社会的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关键性的作用。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根本目标是人,发展必须服务人、造就人,教育是造就人的最根本途径。学校教育从保护环境的教育发展到可持续发展教育,到生态文明教育,这是对环境教育的继承与发展。科学发展观为解决发展与环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问题,为生态文明教育奠定了深厚的理论基础,丰富了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扩充和深化了学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内涵。

三、学校生态文明教育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人才保障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我们面临着人口增长过快、资源消耗过多和环境污染过重的严峻形势。环境状况的恶化,影响着党和政府发展经济的宏观决策,影响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影响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建设生态文明,需要处理经济和环境的发展问题,处理这些问题需要专业的技术人才,同时还需要具备生态文明素质的人才。学校是培养这些人才的场所,学校通过生态文明教育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技术保障。

学校生态文明教育已经形成从中小学教育到高等教育的生态文明教育体系。从小学开始培养学生对环境友善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到高等教育中的环境科学与环境工程的专业教育和大学非环境专业的生态教育,不仅为环境监测和环境治理提供了研究平台,而且也是培养环境专业人才和具备生态文明素质人才的摇篮。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的不仅仅是具备环境意识和环境技术的人才,而是具备生态文明科学知识素质、生态文明道德素质、生态文明法制素质的综合人才,同时还需要整个社会对经济与环境关系的观念的转变,这是对学校生态文明教育提出的新的挑战。

四、学校生态文明教育是生态文明素质培养的主阵地

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等问题的出现及恶化使人类社会重新思考发展模式。人类社会要发展,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基础教育阶段实施生态文明教育是主要途径。生态文明教育成为教育中的一个重要领域。生态文明教育是培养生态文明素质的主阵地。

生态文明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采取多种方式把生态文明教育渗透到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是提高人的素质的需要,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素质等方面。学校生态文明教育对于提高人的素质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培养受教育者的生态文明素质,是对素质教育的发展,是对生态文明教育内涵和目标提出的新要求。生态文明教育不仅仅是提供解决生态问题的决策方法和参与经验,而且通过对自然环境、社会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文化价值观以及伦理道德和审美方面的思考,促进人们对于生态环境态度与行为的转变。对于青少年来说,必须具备一定的生态文明素质,才符合现代社会对每个人基本素质的普遍要求,生态文明教育是现代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之一。

从心理学和教育学的角度来看,人的生活习惯和智能,多在20岁以前形成。而青少年具有精力旺盛、接受新鲜事物快、可塑性强等特点。如果他们在学生时代受到良好的生态文明教育,树立起环境意识并养成保护环境的行为习惯,成年之后就会从环境、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高度,对各种计划、方案和操作规程进行全面分析、比较、研究,从中选取最佳方案。

五、学校生态文明教育是生态文明核心理念的传播途径

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西方环境伦理思想、马克思主义蕴含的生态价值以及我国古代的生态伦理思想为我们建设生态文明,确立生态文明核心理念提供了思想源泉,思想政治教育为学校生态文明教育、传播生态文明核心理念提供了可能,学校生态文明教育是生态文明核心理念的传播途径。

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形成和发展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基本精神和思维方式,我们当代生态文明教育中主张把人类社会放在整个大生态环境中加以考虑,强调人与自然共生存、协调发展,体现着和谐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因为人与自然界是分不开的。我国古代文化传统中蕴含了丰富的生态文明伦理思想,研究它们也就是对生态文明核心理念的丰富。我国的生态教育从幼儿园的热爱自然,热爱动植物的教育到正确对待人与自然关系的教育,到高校德育教育,这些都为生态文明核心理念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六、学校生态文明教育是培养学生健康人格的需要

青少年学生是生态文明建设未来的主体和支柱,我们需要的是合格接班人,最基本的是要有全面健康的人格的人。对青少年学生身心素质培养是素质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内容,学校生态文明教育对青少年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学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开展有利于青少年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

总之,通过学校生态文明教育,塑造青少年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和道德人格,并且使学生认识到人类不仅依存于自然界,而且是自然界中的一员,人类和其他成员应该和谐相处。从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到珍惜自己的生命和他人的生命。强调人与自然、与他人及社会的和谐。因此,在学校对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对于当今的生态文明建设是非常必要的。

参考文献:

[1] 曾繁仁. 将生态文明教育融入学校[N].中国教育报,2012-12-28.

[2] 邓玲.探索生态文明建设的“融入”路径[N].光明日报,2013-01-23.

[3] 十报告全文[N].人民日报,2012-11-08.

[4] 黄承梁.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和战略任务[N].人民日报,2012-08-20.

Research on the Necessity for School Education in Promoting Ecological Progress

生态文明的本质例2

1.生态文明的内涵生态文明是我国学术界在面对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探讨可持续发展及人类文明发展趋势等问题过程中提出的一个新概念。而目前国外学者并没有明确提出这一概念,只是形成了一系列类似的概念和思想。“生态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一个很重要的创造性成果。生态文明是一个内涵丰富、外延宽泛的概念,存在着多种不同的理解,本文采用的是俞可平教授的定义:“生态文明就是人类在改造自然以造福自身的过程中,为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所做的全部努力和所取得的全部成果,它表征着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进步状态”。

2.关于生态文明素质的研究鲍宗豪认为:“市民文明素质是一个国家、一个城市、一个城区能否形成良好的发展‘软环境’的关键,是‘软环境’建设的核心”。市民文明素质是民族文明素质的主导和标志,市民文明素质的提高是民族文明素质提升中的一大难题。黄艳等认为:“大学生素质生态水平是衡量大学生作为‘大学人’和‘社会人’是否实现全面发展的一面镜子”。他们的调查结果显示,“90后”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水平呈现正成长性的综合发展趋势。只有国民拥有良好的生态文明素质,才能更好地进行生态文明建设。高校学生作为社会未来的建设者,其生态文明素质的高低,很可能会影响到生态文明建设的成败。学生生态文明素质的提高要融入实践行动中,处于“象牙塔”里的高校学生生态文明素质的塑造,既是一种理想型的,也是一种实践型的。高校的生态教育课会使学生激情澎湃,但走出校园,社会大众的实际行动很可能就会影响到他们的行为,从众心理和不坚定的决心会令他们做出错误的行为。学生生态行为的这种不稳定性,是影响其生态文明素质的重要原因。

二、调查基本情况

1.调查的内容和目的本研究组织的问卷调查内容主要涵盖了高校学生的生态知识、生态文明素质、生态责任、影响高校学生生态文明素质因素的自我认知4个方面,能够全方位了解他们的生态文明素质。本次调查的目的,在于调查了解当前高校学生的生态文明素质状况,并通过对高校学生生态文明素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进而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提出可行性建议,从而有效地提高高校学生的生态文明素质,真正实现高校学生的全面发展。

2.调查方法和研究对象本调查正式始于2013年11月,历时1个月。选取了上海、南京、杭州三座城市中的8所高校作为调查样本,选取的研究对象限于公办高校的硕士学生和本科大学生。调查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与简单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对8所高校共发放650份问卷,收回558份,有效率为85.84%。从表2可看出,性别分布:男生占50.54%,女生占49.46%。年级分布:大一占6.63%,大二占21.33%,大三占20.97%,大四占6.09%,研一占24.91%,研二占12.90%,研三占7.17%。学科分布:工科占37.81%,理科占32.26%,文科占29.93%。3.研究方法本次调查采用SPSS16.0进行分析,运用简单相关分析和单因素方差分析两种方法,分析影响高校学生生态文明素质的各种因素。

三、调查结果分析

1.高校学生生态知识分析在分析高校学生生态知识方面,笔者选择两个较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分析,一是单选题“1‘生态文明’是在哪次会议上正式提出并上升为我国国家战略的”,二是单选题2“‘世界环境日’是哪一天”。其中,单选题1(正确答案为“十七大”)回答正确的有207人,正确率为37.10%,选择“不知道”或选择错误的高达62.90%。单选题2(正确答案是“6月5日”)回答正确率为51.61%,仅过半数,选择错误的占48.39%。从回答状况可看出,高校学生对生态文明相关政策的掌握情况参差不齐,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学校不重视生态文明教育,设置的生态教学课程比较少,学生系统学习生态知识的机会较少;二是在现代社会就业压力和生存压力日趋增大的境况下,高校学生群体更多关注的是与学习、工作密切相关的东西,没有时间与精力去补充与前途“无关”的知识,会疏忽对生态知识的关注,影响着自身生态知识水平的提高。问卷统计数据显示,在生态知识方面,男生回答正确的比例要高于女生。这是因为,有关生态方面的知识很大程度上与政府政策、时事政治紧密相连,男生相比于女生而言,对时事政策关注更多,导致生态知识掌握方面存在性别差异。

2.高校学生生态行为分析生态行为是生态文明素质的外化和集中体现,是一种表现生态文明素质最直接的方式。高校学生生态行为的养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一方面,生态恶化现象引起了学生的关注和重视;另一方面,在政府、社会、学校、大众传媒等各方主体宣传教育的影响下,学生产生了责任感,并将掌握的生态知识、生态技能转化为一种保护生态的情感和责任;另外,学生将自身的生态责任和生态意识逐渐外化成生态行为。从表4、表5可看出,高校学生已逐渐将生态文明意识转化为生态文明行为并付诸实践,杜绝使用一次性物品,自觉使用可循环物品,参与绿色环保宣传活动等。但是,在参与实践活动方面,学生交付的试卷并不十分满意。这说明部分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并未完全转化为文明的生态行为,在知与行、观念选择与行为选择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除了以上两项生态文明行为之外,高校学生作为具备较高生态素养和公德意识的群体,也有其他的生态文明行为。问卷统计显示:超过76%的被调查者能够做到不随地乱扔垃圾;超过62.5%的被调查者能够做到购物自带购物袋;超过50%的被调查者能够向有关部门反映排放污水的行为。根据调查数据,现实生活中多数高校学生能够做到爱护环境,具备良好的行为习惯,也愿意参与有组织的生态保护活动,并身体力行通过多种途径做有利于保护环境的事情。但是,学生的生态行为缺乏主动性,没有强烈的保护环境的意识,对环保和生态发展的责任感不强。一节生态教育课或者演讲后,学生的热情被激发,热情澎湃地要投身于生态环保建设中,但离开那个特定的环境,激情褪去,“随大流”的本性就会显露无疑。对于这种情况,家庭、学校和社会都摆脱不了责任:幼时父母的教育、家庭的熏陶,入学后教师的教导、学校环保活动的组织,接触社会后社会风气的影响、大众传媒的舆论导向等,这些都是影响高校学生自身生态文明素质和生态行为的重要因素。

3.高校学生对目前生态文明建设的评价生态文明建设成效如何,通过周围的生活环境就能体现出来。学生对自己周围环境状况评价的调查结果为:3.90%的被调查者认为“非常好”,29.00%的被调查者认为“比较好”,41.00%的被调查者认为“一般”,19.40%的被调查者认为“比较差”,6.60%的被调查者认为“非常差”。这说明虽然政府近几年在大力进行生态文明建设,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与财力去改善生态环境,但效果并不令人满意。因为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系统的、长久的工程,需要各方面的配合,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对目前生态文明建设评价的调查统计结果显示:3.23%的被调查者对目前生态文明建设的评价是“非常好”,20.61%的被调查者认为“比较好”,49.28%的被调查者则认为“一般”,认为“比较差”和“非常差”的仍占21.33%和5.55%(见表6)。同时,根据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显示,不同性别的学生对目前生态文明建设评价的T检验值为2.108;不同年级的学生对目前生态文明建设评价的描述性数据,是应用单因子独立样本变异数分析(one-wayANOVA)得出P值为0.356。这两组数据均表示,针对目前生态文明建设的状况,学生有理性的认识,对其评价是相对客观的。而且这两组数据是相互关联的,学生认为周围环境状况好的,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评价就会高;认为周围环境状况不尽人意的,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评价自然就会降低。笔者在调查中发现,针对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高达73.70%的被调查者归责为“政府缺乏相关监督政策,行动不到位”,这又验证了被调查者对生态文明建设评价不高的结论。一方面,是因为政府采取的改进生态环境措施正在实施中,这是一个缓慢渐进的过程,而当前生态破坏严重,效果不会立竿见影;另一方面,有些部门在应付上级政府和公众,未真正贯彻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措施。我国政府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面对资源日趋紧张、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应全面树立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理念,听取各方意见,明确各方责任,制定可行性措施。既要保证经济的发展,又要做到爱护保护生态,让社会群体切实感受到政府实际行动的效果。

4.高校学生自评生态文明素质状况分析图2显示:10.21%的高校学生被调查者认为,自身的生态文明素质非常好;45.70%认为自身的生态文明素质比较好;36.38%认为自身的生态文明素质为一般;剩余7.71%的被调查者则认为生态文明素质比较差或非常差。调查数据说明,绝大多数学生的生态文明素质自评还是不错的。通过调查发现,影响学生生态文明素质的因素有很多。在影响因素中选择“家庭”、“成长环境”和“朋友”的比例是较高的,尤其是“家庭”这一项,比例高达82.3%。这说明学生认为,家庭教育对其生态文明素质的影响是很重要的。家长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亲属尤其是父母的所作所为会影响子女的一生;作为教书育人的高校,在生态教育这方面的工作比较形式化,缺少专业的教师任教,生态宣传及专业活动组织不足,无论是“软件方面”,还是“硬件方面”都亟待改进。调查结果显示,84.4%的被调查者认为,自己所在高校的生态文明教育工作现状是“不重视,这方面工作较少”。就高校的生态教育工作而言,81.7%的被调查者表示,提高学生生态文明素质及其践行能力的有效措施,是增加生态文明相关教育课程,成立生态环保社团组织。英国、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学校生态教育工作已做得很成熟,我国高校可借鉴其成功的经验发展学校生态教育,设置相关生态课程,成立专门的环保组织,组织并带领学生参与环保活动,逐渐强化学生的生态意识,提高其生态文明素质及参与生态行为的机会与能力。根据调查数据做的独立样本T检验数据(见表7),T值为1.60。这份数据表明,高校学生个人生态文明素质与性别关联不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不相上下,生态文明素质不会因为性别之差而有明显差异。

5.高校学生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看法生态文明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和三大文明建设的一个支撑点,高校学生对生态文明建设认识程度的高低,直接影响生态文明建设能否取得预期效果。本次调查设置了一道主观题:“请谈谈您对现在的生态文明建设的看法及建议”。调查结果显示:(1)学生认为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政府特有的角色决定了其地位和作用的重要性。政府作为政策的主导者,其态度直接关系到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的实现。(2)生态文明建设是政府、企业、公民的共同责任,企业需将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纳入其核心价值体系中,自觉遵守保护环境的基本原则,在企业盈利的同时,也要对生态保护承担起应尽的责任。(3)社会组织作为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承担公共治理和公共服务的重要力量,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也不容忽视。社会组织要利用其“人员多、涵盖范围广”的优势,加大生态保护的宣传力度,组织环保活动,传递正确的生态文明价值观,提高大众的生态文明意识。(4)大众传媒在现代社会是非常有影响力的,因此,大众传媒应利用自身优势传播正能量,呼吁公众保护生态环境。

四、结论与建议

生态文明的本质例3

中图分类号:F2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4-0025-04

引言

生态伦理学的出现是20世纪以来,西方伦理学的一个重要进展。生态伦理与传统伦理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将道德关怀从“人类社会”领域扩展到“自然”领域,从而引发传统伦理观念的革命性变革。

党的十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升华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中华文明格局开启了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全面发展和演进的新里程。为此,修正案总纲增写了党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内容,表述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作这样的增写,既阐明了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总要求和指导原则,又阐明了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着力点。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与自然最为紧密的生态产业[1]。受人口承载力打压,我国农业生产领域普遍存在掠夺性开发、技术异化、能量流代际间不均衡、资源和环境破坏严重等问题,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越来越弱[2],迫切需要调整和培育生产者主体意识,依生态自然性优化和配置资源与环境要素,提升科技对农业发展的支撑作用,规划并选择符合生态规律发展的生产模式。

当前,我国农村生态文明也出现了深刻的危机,必须加强农村生态文明的学术研究和理论建设,着手农村生态文明机制建设和农村“生态人”的培育[3]。

绿野(field land)是生态承载人类、传承文明的基本环境,我国约有耕地面积1.22亿公顷(不包括山川、河床、湿地和草原),绿野生态占自然生态的比重非常之大,绿野生态的文明程度关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成败,关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文明的质量。通过绿野生态文明建设工程的培育,来提高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彰显以绿野生态为内涵的农业生态文明,提升我国农业大国的世界声望和地位,恢复秀美山川、修积百姓福祉。

一、我国生态文明发展的轨迹与愿景

“生态”一词源于古希腊文字,原意是指我们的环境。后来衍生为一切生物的生存状态,以及生物之间和生物与环境之间环环相扣的依附关系。“文明”是指人类所创造的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文明是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所逐步形成的思想观念以及不断进化的人类本性的具体体现。

从技术哲学的视角解释生态文明的本质特征,生态文明是工业文明的延续,建构以生态为主体,关注“自然、社会、生态”的现实性和未来性统一[4]。

刘湘溶提出,生态文明以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以建立可持续经济发展模式、健康合理消费模式及和睦和谐人际关系为主要内涵,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及天人和谐、人际和谐型社会为目标。并强调,“和谐”是生态文明的核心价值观[5,6]。杨通进认为,凸显自然的整体性及其内在价值的有机自然观是生态文明的重要价值理念[7]。

对于生态文明发展的愿景,谷树忠等做出如下描述:建设社会主义的生态文明,一是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二是认清生态文明与现代文明的关系,三是把握好生态文明建设与时展的关系[8]。

牛文元提出,生态文明建设要继承中华文明史上各个阶段的有益贡献,扬弃各阶段所存在的缺憾。既要继承原始文明的淳朴、农业文明的勤勉、工业文明的进取,同时也要克服原始文明的盲目性、农业文明的依赖性和工业文明的掠夺性。其界定了生态文明的一般标志:“理性、绿色、平衡、和谐”[9]。

马克思的自然生态环境内因论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先声。马克思的自然生态环境内因论认为,自然生态环境和劳动一样是物质财富的源泉,是人类物质生产实践活动的内在要素,决定着社会经济运行与发展的结果[10]。

二、绿野生态文明内涵的解读

“绿野”(field land)泛指一切植物群体光合作用截获自然能量、进行物质生产蓄积的环境;其表现为与人类主体有关的客体性现实的形态化,具有难以改变、但能够改变的特性。

本文的“绿野”具体指作物生产的环境,作物生产实质是含有人力和智慧的生态能量截获与加工,本质是一种人为参与的生态自然。人为参与是作物生产的基本特征。作物生产的目的是获得人类群体衣食住行的物质保障。因此绿野是生态承载人类、传承文明的基本环境。

绿野生态文明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指:以“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基点,着眼于我国未来种植业生产发展的生产者主体意识、依据生态自然性进行资源与环境要素合理优化配置;顺应自然,开展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耕地和生产环境的改善和制度化建设;探求遵循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生态规律发展的农业生产模式等。绿野生态文明作为物质文明的基础、政治文明的前提、文化发展的载体、社会文明的表征、生态文明的主体将不断促进中华文明格局向高层次阶段的演进。

(一)绿野生态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基础

绿野生态文明建设是建设物质文明的基础。我们每天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种植业生产,麻棉提供衣物,麦豆米蔬薯等是食物来源,就是我们住的房屋、行的燃料都和种植业生产密切相关的。农业作为第一产业是第二、三产业的基础,而种植业又是农业的基础与核心。物质文明的原始来源起自“绿野”,绿野文明和工业文明共同铸就了现代文明,在将来,绿野生态文明将引领现代生态文明,进一步引发后现代物质文明的发生和发展。

(二)绿野生态文明:政治文明建设的价值目标

绿野生态文明建设是建设政治文明的前提。“为政之要,首在足食”。粮食生产既是民生、也关国计。把粮食生产搞好了,国计民生都有了保障。粮食生产是个亘古不变的话题,也是永不过时的任务。自有人类社会起,粮食生产就是人们的头等大事。无论是刀耕火种的小农生产,抑或现在的产业化大农业,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满足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的需要。清醒的执政者,都把农事作为百政之首;凡是有为的政治家,都把五谷丰登作为执政的最大愿景。从这个意义上说,绿野生态文明对于政治文明的特殊性、艰巨性和长期性就不言而喻了。

(三)绿野生态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理性诉求

精神文明建设是一切有利于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除经济建设以外的社会活动的道德操守,目的是为了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倡导良好的社会风尚,提倡高尚的道德情操。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并不是两条平行的社会活动线,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发展需要物质文明提供物质条件和实践经验,绿野作为物质文明的起源,其建设和发展程度决定着精神文明的发展。因此绿野生态文明的延伸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展的理性诉求。努力改善全体管理者和生产者的素质,必将使绿野劳动生产效率不断提高,使人和自然之间在“力―利―立”基础上的新型关系不断发展,使整个绿野的品质和面貌发生深刻的变化。

(四)绿野生态文明:社会文明的表征和精神动力

社会文明是以社会为本位的文明进化状态。绿野生态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文明的基本表征。试想,一个连食品安全都不能得到保障的社会,何谈社会文明?解决食品安全问题,首先是种植业生产安全的问题,同样关系到生产者主体意识引导、生产水系洁净化生态培育、土壤区系无害化生态培植、无修饰作物品种选择和安全化农业生产模式的推广应用。种植业的生产文明还关系到养殖业生产的饲料安全,进而决定了肉、蛋、奶等的安全问题。绿野生态文明还通过其朴素的思维方式体现社会生活的基本的逻辑,包括对生活的理解方式,基本的价值取向和社会生活运作的基本模式。

(五)绿野生态文明:生态文明的先导

绿野生态文明是生态文明的先导,具有先决性。人类与生态间的原始的能量交汇从种植业开始,种植业的生产是以利用自然能量为前提的物质生产,通过不同作物种类来完成能量截获和物质合成。因此,绿野是生态承载人类、传承文明的基本环境,其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因此具有生态文明的先决性,亦将维护现代文明的延续,生发高层次的文明意识。

只有重视自然生态环境在人类物质生产实践活动中的内在作用,把脱离消费资料生产而片面孤立的增长生产资料生产的发展方式转变过来,才能真正实现生态文明[11]。

三、建设社会主义绿野生态文明的途径分析

(一)绿野生态文明建设工程的构架

绿野生态文明建设工程是一个需要长期建设的系统工程。之所以说需要长期建设,是基于我国的人口基数和长期存在需求压力。在建设过程中,需要不断地扩大科学技术对绿野生态文明建设的支撑并适时进行调优设计。

绿野生态文明建设工程中,执行主体是政府、生产主体和研发部门,其中政府是管理层面的执行主体,富有整体的规划义务和监管责任;生产层面的执行主体是国有农场、家庭农场和新型的农业生产合作组织、技术经济人等,生产主体是绿野生态文明工程的建设主体;科研层面的研发主体是绿野生态文明建设工程的智能文化和策略要素的生产和执行者,将为绿野生态文明提供绵延不绝的科学技术支撑和文化滋养(见图1)。

绿野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农田水系生态建设工程、种质资源生态建设工程、生产土壤区系生态建设工程等,其中每项内容都关乎绿野生态文明的质量。

绿野生态文明的建设领域,包括从生态区域着眼的区域生态文明;从行政区域着眼的地区生态文明,他们都是国家生态文明的组成部分,其中按生态区域划分的区域生态文明利于生态文明的质量评估;按行政区域划分的地区生态文明利于生态文明的责任评价。

绿野生态文明的建设手段是绿野生态文明的理论主体,其主要包含我国未来种植业生产发展的生产者主体意识培育;依生态自然性的资源与环境要素优化配置;顺应自然,开展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耕地和生产环境的改善和制度化建设;探求遵循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生态规律发展的农业生产模式;以及促进高层次文明意识的生发等。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观念的进步,绿野生态文明的建设手段也将不断走向完美、趋于完善。

(二)绿野生态文明的建设路径

吴广庆(2013)建议从人类社会文明发展形态的高度认识生态文明内涵;从生态文化的历史传承中丰富生态文明思想;根据生态的社会化规律培养生态文明意识[12]。进而构建生态、经济、社会的最适发展路径。

所谓生态、经济、社会发展的最适途径是基于农业资源发生与利用的适宜性、可行性和无害化分析,包括地域、生态、经济和伦理等因素的分析,依照生态伦理要求,构建农业资源不萎缩、环境生态不恶化、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绿野生态文明建设体系。追求的目标是“秀美山川、百姓福祉”。规划与管理的标准是寻求促进种植业生产、基地环境保护、资源发生与利用的人类活动和生态评价活动的一致性。McHarg把这种状态描述为负熵―适应―健康。其对立面则是正熵―不适应―病态[13]。要达到这种状态,需要找到最适的资源评价指标、环境评价指标、经济发展指标,使生态容许活动,也使经济活动服从于生态。绿野生态文明建设管理的内涵就是寻求一个生态、经济最适的生产模式、平衡性的资源利用状态。

首先通过科学规划和制度创新,完成生产者主体意识培育。生产者主体意识培育即指生产者“生态人格”的培育与教化,生态人格作为一种与生态文明相匹配的新的人格范式,是个体人格的生态规定性演绎,是生态主体存在过程中的尊严、责任和价值的集合。生态人格不但体现了对“求真”的理性追求,对“择善”的完满论释,还体现了对“臻美”的深刻体悟。塑造“生态人格”主张弘扬生态文化,加强生态教育,注重生态实践[14]。

加强作物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利用。作物遗传资源不仅为人类生存提供基础的物质条件,还为人们选育所需求的新品种和开展生物技术研究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基因来源。“与生态共容,既满足当前需要,又不削弱子孙后代的发展需求”,是作物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本原则。作物资源可持续利用追求的目标为资源存量力争不减少,遗传质量日益提高,资源的经济贡献率愈加明显,生态环境更加和谐。

改善耕地与生产环境,追求良好的资源与环境的要素配置。自然资源(包括土地资源、水资源等)是支撑绿野生态文明发展的要素之一,基于资源的稀缺属性,资源的合理配置是绿野生态文明的重要着力点。环境是绿野生态的载体,又是绿野生态的文明标志,地下水资源的日益减少、土壤有机质含量的逐渐下降都是绿野生态文明的“伤逝”。在绿野的“语境”当中,许多资源和环境具有同质性,资源具有环境特性,环境具有资源属性。作物生产所需的“水肥气热”属于环境因子,同为资源要素。良好的资源与环境的要素配置要以环境的承载力为底线标尺,基于资源消耗与生发的良性循环目标,追求生产的可持续性和高收益,臻于资源与环境要素的配套完美组合。因此要不断地轮作休闲、培肥地力,定点施肥、定向用药、根据不同的生态位,开展种植结构调整,突出区域优势。

可持续的生产模式选择。绿野生产活动的本质是人为参与的自然能量截获和物质合成,只有选择可持续的生产模式,才能达到“力―利―立”的统一。“力”即绿野生产的人为干预,既包括人类体能方面的力量付出,又包含智力方面的创新投入,其目的是获得基本的生存物质并开拓群体发展空间;“利”表现为生产者与自然生态间的一种交换,结果要求为克服“单返”的双赢;“立”指生产者群体和自然生态的保持和延续。不关心人类自身的发展是“纯自然”的荒芜的文明观;只注重人类自身而不顺应自然的观念势必造成自然的非生态和生态的不自然。

绿野生态文明是农业生产文明的高级形态,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绿野生态文明意识的培育和系统工程建设将引发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生态文明建设,催化国土开发生态文明、矿山生态文明、湿地生态文明和草原生态文明。

参考文献:

[1]朱立志.农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3,28(2):232-238.

[2]王晓为.我国农业传统文化与后现代农业发展及创新能力的相关思考[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12,10(5):15-17.

[3]黄正泉.“生态文明建设”笔谈.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3(5):6-10.

[4]张明国.技术哲学视阈中的生态文明[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8(10):40-45.

[5]刘湘溶.建设生态文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N].光明日报,2008-04-15.

[6]刘湘溶.生态文明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

[7]杨通进.高予远现代文明的生态转向[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7.

[8]谷树忠,胡咏君,周洪.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内涵与基本路径[J].资源科学,2013,35(1):2-13.

[9]牛文元.生态文明的理论内涵与计量模型[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3,28(2):163-172.

[10]龚万达,刘祖云.从马克思的生态内因论看中国生态文明建设[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0(1):5-10.

[11]龚万达,刘祖云.从马克思的生态内因论看中国生态文明建设[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0(1):5-10.

生态文明的本质例4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类能够越来越熟练的了解和掌握自然规律,甚至利用自然规律来促进经济的增长,这是我们不可否认的。但是,它在给人类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也对人类生存构成了严峻的挑战,大量的资源浪费和不断的环境污染是经济发展所不能够弥补的。此时,生态文明建设突显出了它重要的影响和意义。它是人类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不断克服负面效应,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建立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达到的文明程度。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人类不仅要积极倡导进步的生态文明思想和观念,要大力开发和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资源和治理污染的先进适用技术,发展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提高能源资源的利用率。所以,生态文明的建设成为我国当前经济长远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内涵

生态文明是以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以建立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健康合理的消费模式以及和睦和谐关系为主要内涵,倡导人类在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客观规律基础上追求物质与精神财富的创造和积累。人与自然是共存、共生、共荣的关系。广义的生态文明,指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即工业文明之后的人类文明形态;狭义的生态文明,是相对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而言的,指文明的一个方面,即人类在处理与自然的关系时所达到的文明程度。生态文明具有丰富的内涵,不仅包含普遍意义上的绿色生态文明,更包含政治、文化和道德伦理的生态文明等。就其基本内容来说,主要包括生态意识文明、生态行为文明和生态制度文明等。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愈来愈清醒地认识到以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换取一时的经济繁荣的危害性,愈来愈希望深刻了解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以及经济活动对生态的影响及其变化规律,以增强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的自觉性。

二、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

(一)生态文明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

可持续发展,指满足当前需要而又不削弱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之能力的发展。可持续发展还意味着维护、合理使用并且提高自然资源基础,这种基础支撑着生态抗压力及经济的增长。科学发展观的形成,进一步指明了推动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思路和战略,明确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于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社会发展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坚持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建设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它们都是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出发点,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以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为基本原则,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性,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对生态文明与科学发展之间的关系,可以从两个方面类理解。一是生态文明的提出,正是体现了以人为本,体现了发展的可持续性,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二是我们的发展必须走文明发展的道路,无论是从人与自然的和谐、环境的保护,还是从资源的节约利用上,无论是从发展的质量还是从发展的可持续性来讲,都必须走这条路。

(二)生态文明建设是促进社会和谐的基础和保障

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全面发展的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生态文明,关系到人类繁衍生息的根本问题,是和谐社会与文明建设的支撑点,同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一起,关系到人民的根本利益,关系到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和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关系到党的事业兴旺发达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和谐社会应是人、社会、自然三者的统一。没有生态文明,人们将会不断遭受自然灾害、瘟疫等的袭击,身体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将得不到应有的保障,由此必然引发社会的动荡不安,整个社会难有宁日。因此,可以说构建和谐社会也是对生态文明的呼唤。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只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四个文明”一起抓,才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三)生态文明建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

作为上层建筑重要组成部分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正确地反映了自然和社会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坚持了同自然观、社会观中一切非科学的文化思想进行坚决斗争的立场,为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提供了理论依据。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目的和最终归宿是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这是党的根本宗旨和群众路线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集中体现,是我们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理念的集中体现,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对生态文明建设目的的认识。我们必须始终把“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成果体现在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上。进一步加强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本质、历史地位和整体性战略的研究,不断增强和发挥全社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自觉性和能动性,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新局面。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要结合中国具体的资源、坏境和人口等方面的因素,促进经济的健康、持久的发展道路。此时,生态文明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对于迫切需要解决的资源、环境和民生问题等得到缓解和解决。

三、结束语

生态文明是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科学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真正的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和生态观,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同时,广泛动员群众参与多种形式的生态道德实践活动,使人们自觉地履行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和义务。

参考文献:

生态文明的本质例5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其中,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这是中国共产党首次把"生态文明"写进党代会政治报告。

一、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

当前,我国资源环境的总态势是:资源总量大国,人均资源短缺,资源供给难以满足较高经济增长速度的需要,资源降耗困难重重,包括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物污染的环境污染已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形成威胁,生态恶化趋势没有得到扭转,各类生态系统整体功能在下降,生态恶化的范围不断扩大,危害程度加剧,抵御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在减弱。显然,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弱,特别是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和人口的不断增加,生态环境的形势十分严峻。在新世纪的发展中必须高度重视生态环境问题,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这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必然选择,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和长远发展的根本大计。

二、生态文明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

1.生态文明的含义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它的产生基于人类对于长期以来主导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的反思,自然资料的有限性决定了人类物质财富的有限性,人类必须从追求物质财富的单一性中解脱出来,追求精神生活的丰富,才可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无疑将使人类社会形态发生根本转变。

2.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新的形式

人类文明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原始文明。约在石器时代,人们必须依赖集体的力量才能生存,物质生产活动主要靠简单的采集渔猎,为时上百万年。第二阶段是农业文明。铁器的出现使人改变自然的能力产生了质的飞跃,为时一万年。第三阶段是工业文明。18世纪英国工业革命开启了人类现代化生活,为时三百年。从要素上分,文明的主体是人,体现为改造自然和反省自身,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从时间上分,文明具有阶段性;从空间上分,文明具有多元性,如非洲文明与印度文明。

三百年的工业文明以人类征服自然为主要特征。它在带给人们财富的同时,也给人类自身的生存环境和持续发展带来巨大威胁。一系列全球性生态危机说明地球再没能力支持工业文明的继续发展。需要开创一个新的文明形态来延续人类的生存,这就是生态文明。如果说农业文明是“黄色文明”,工业文明是“黑色文明”,那生态文明就是“绿色文明”。

3.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关系

很显然,生态文明同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说它们有联系,是因为生态文明既包含物质文明的内容,又包含精神文明的内容:生态文明并不是要求人们消极地对待自然,在自然面前无所作为,而是在把握自然规律的基础上积极地能动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使之更好地为人类服务,在这一点上,它是与物质文明一致的。而生态文明所要求的人类要尊重和爱护自然,将人类的生活建设得更加美好;人类要自觉、自律,树立生态观念,约束自己的行动,在这一点上,它又是与精神文明相一致的,毋宁说它本身就是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说它们有区别,则是指生态文明的内容无论是物质文明还是精神文明都不能完全包容,也就是说,生态文明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生态文明贯穿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之中,也离不开政治文明的支持,并对政治文明产生影响。生态资源环境法律体系的建立,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深深地敲上绿色的印记。政府决策、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对政府权力的监督都将日益符合生态文明的要求。

三、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加快建设生态文明,首要的是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前提下,紧紧抓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这个中心环节,调整产业结构,推进科技进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推进低成本、低代价的绿色产业,实现绿色增长。要执行更为严格的环保政策,千方百计实现节能减排目标。对那些抱着传统增长方式不放、不顾环境代价的地方,要有更为严厉的惩罚措施。

加快建设生态文明,就要大力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推进生态现代化。要从我国生态状况仍十分严峻的现实出发,调整政策导向,加大对生态环境的倾斜力度,用宏观调控手段引导生态建设,加大环境保护和建设投入,着力建设和保护好森林、湿地等生态系统,抓好造林绿化和森林资源保护,不断提高森林覆盖率。从尊重自然规律、尊重科学的角度出发,加强对水土流失、沙漠化等生态问题的治理。

建设生态文明,目的是让人民群众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下生活得更舒适、更幸福,也只有动员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才能实现。要按照党的十七大报告“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的要求,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环境保护意识,构建生态文化,大力弘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提倡从我做起,倡导绿色消费,形成节约消费光荣、挥霍浪费可耻的良好社会风尚。

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生态文明的观念,批判反思人与自然关系中环境污染的代价,强调要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关系,其意义是巨大的。一是确定了生态环境对于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基础性地位。如果生态系统不能持续提供资源、能源和良好的环境要素时,我们的物质文明的持续发展就失去了载体和基础,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内涵也无法全面持续发展。二是建设生态文明,既是为中国人民谋福利,也对维护全球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它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郑重承诺,必将对中国和全球的生态文明建设产生积极而重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十七大报告.

生态文明的本质例6

中图分类号:D6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12)12-0026-03

党的十六大以来,随着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在中央文件中的相继提出,理论界掀起了研究社会主义文明形态的新一轮热潮,大量成果纷纷涌现,新提法、新论断陆续进入读者视野。在诸多新观点中,社会主义文明体系(或文明系统)是其中之一。在社会主义文明形态类型日益增多的基础上,一些专家学者提出了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的概念并作出初步探索。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的提出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文明观,为科学社会主义增添了新鲜内容。

一、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社会主义文明体系随着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而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从改革开放初期“两个文明”的提出到党的十七大“生态文明”的提出,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经历了一个与时俱进的历史演进过程。

1.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的初步形成。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82年十二大是社会主义文明体系初步形成的时期。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理论上的创新如同其它各方面的创新一样拉开了序幕。在实践的基础上,我们党提出两个文明的概念,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1979年在庆祝建国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提出:“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的教育科学文化水平和健康水平,树立崇高的革命理想和革命道德风尚,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社会主义精神文明。”[1]这是我们党的文献第一次使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概念,它开创了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的历史篇章。1980年,邓小平在题为《贯彻调整方针,保证安定团结》的讲话中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国家,不但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所谓精神文明,不但是指教育、科学、文化(这是完全必要的),而且是指共产主义的思想、理想、信念、道德、纪律、革命的立场和原则,人与人的同志式关系,等等。”[2]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明确提出,在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同时,要逐步建设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和高度的精神文明。1982年9月,在党的十二大报告中,再次阐发两个文明的观点并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作了全面的论述。两个文明的提出,标志着社会主义文明体系已具雏形。

2.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的发展。从1982年党的十二大到2004年十六届四中全会是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的大发展时期。党的十二大以全面揭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而载入史册,十二大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全面铺开,全方位的改革如荼如火地进行。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过程中,社会主义文明体系也取得大发展。这一时期,尽管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高频词,两个文明的观点日益深入人心并长期占据统治地位,但是诸多文明形态的提出,尤其是党的十六大正式提出政治文明使得两个文明的观点开始动摇。

之所以说这20多年是文明体系的大发展时期,具体表现在:一是政治文明的提出。政治文明最初被看成是精神文明的范畴,然而理论界对此一直持有异议。早在起草十二大报告时,有专家学者就不赞成把民主政治方面的内容划归在精神文明之中。1983年,王正萍教授在《历史唯物主义研究必须和当前我国的现实紧密结合》的论文中,提出了政治文明的概念,但这一提法在当时并没有引起理论界的重视。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又有学者陆续提出政治文明这一概念。总的来看,2001年之前,理论界对于政治文明的探讨比较冷清,成果较少。2001年,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的讲话中指出:“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法治属于政治建设、属于政治文明,德治属于思想建设、属于精神文明。”[3]这是我们党第一次使用“政治文明”这个概念。2002年他又在“5.31”讲话和党的十六大报告上进一步提出政治文明。党的十六大通过决议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第一次载入修订的新。把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并列作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这在党的文献中和历史上还是第一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体系建构的重大发展。二是生态文明的提出。20世纪80年代以来,生态问题引起全球高度重视,1983年11月,联合国成立了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1987年,该委员会发表了纲领性文件《我们共同的未来》,首次提出可持续发展。90年代,世界环发大会的召开、《里约热内卢宣言》的发表、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国策在全球范围的迅速普及,等等,真正拉开了生态文明时代的序幕。在这样的背景下,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理论界对生态文明的研究陆续出现,纵观整个90年代,关于生态文明方面的理论成果,不论是质量上还是数量上成绩都比较突出,其中不乏精品力作。三是其它文明形态的陆续提出。除上述两种文明形态外,制度文明、法制文明、商业文明、社会文明、生育文明、人口文明等的提法也进入读者视野,极大地充实了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的内容。

3.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的成熟。从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到十七大是社会主义文明体系走向成熟阶段。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新命题,自那以来,和谐社会、社会建设成为理论界研究的新领域和热点问题,在此基础上,一些眼光敏锐的专家学者提出了社会文明(这里的社会文明指的是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相对应的、狭义上的概念)这一新命题。学者们认为社会文明也是人类文明系统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目标之一和题中应有之义。《贵州社会科学》2004年第6期刊发肖君和《一种非常重要的文明——关于“社会文明”的思考》一文,该文可能是理论界最早提出社会文明的论文。2007年于建荣出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文明研究》这一专著。社会主义社会文明的提出使得人类社会的四个基本形态齐备,标志着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的相对成熟。

4.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的进一步发展。党的十七大以来,在新的历史时期,社会主义文明体系进一步发展:一是在党的十七大上,我们党顺应历史潮流,把生态文明首次载入中央正式文献中。十七大以来,理论界掀起了一轮研究生态文明的新热潮。二是社会主义社会文明研究走向深入。近年来,学者们见仁见智,从不同的学科、角度和侧面,就社会主义社会文明中“社会”一词的涵义,社会文明的概念界定和内涵阐释,社会文明提出的理论依据,社会文明与其它文明形态的关系,社会文明与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社会文明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社会文明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主体、历史进程、障碍因素、终极目标以及路径选择等诸多方面进行探讨,取得了不少成就。

二、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的基本形态

社会主义文明体系包括哪些形态,目前理论界各抒己见,分歧很大,有“三系说”、“四系说”、“五系说”甚至“六系说”。其中比较流行的观点有以下三个:

1.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文明“四系说”(Ⅰ)。[4]有学者指出,人类社会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状态的有机统一体,人类文明也是由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有机构成的统一体。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文明等四大文明子系统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组成社会整体文明系统。[5]有研究者甚至作了形象的比喻:还果用一棵生长正常、万古长青的树来比喻人类文明的话,那么物质文明是它强劲的树根,政治文明是它的粗壮遒劲的树枝,精神文明是它繁荣茂盛、充满活力和朝气的绿叶,社会文明是人类文明这棵参天巨树的硕大强壮的树干。[6]

2.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四系说”(Ⅱ)。有专家学者提出,生态文明应该是人类文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有论者指出,生态文明的提出完善了社会主义文明体系,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一道撑起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的大厦。从“两个文明”建设到“四个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文明观逐渐完善的过程,也是中国共产党人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过程。至此,社会主义文明形态更完整、全面,达到一个更高的层面。[7]

3.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五系说”。“五系说”是综合上述两种观点的结果。有学者指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组成社会整体文明系统。[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是一个充满活力的有机系统,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大文明”互为条件,相互促进,形成了内在的互动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是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这“五大文明”而构成的文明体系。[9]

关于文明的划分问题,经典作家并没有给我们明确的答案。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尽管屡屡提及文明一词,但是文明只是作为一个笼统的概念出现的,马、恩并没有对文明作进一步的细化,也没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等说法,更没有文明体系的提法。当前,文明形态除了上述五种以外,还有法制文明、环境文明、商业文明、生育文明,素质文明,等等。照此下去,还会有更多的提法。因此,很有必要对人类社会文明系统作一归纳。

笔者以为,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的诸要素可以分为三大类:基本形态、具体形态和特殊形态。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文明构成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的基本形态,法制文明、商业文明,生育文明等一系列文明形态为具体形态。具体形态是对基本形态的细化,按照其属性可分别纳入基本形态之中。严格来说,社会主义文明体系是由基本形态、具体形态和特殊形态构成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统一整体,把文明体系理解为仅仅由几个文明形态构成的整体的看法是片面的。

为什么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的基本形态仅有四个呢?这就需要联系马克思的社会结构理论。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有这样一段经典表述:“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于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10] 总的来看,这段话采用层层递进的手法,突出了生产方式的决定作用。分开理解有这么几层意思:①生产力起最终决定作用,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并最终决定上层建筑和社会意识形式。②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上层建筑、社会意识必须适应经济基础。③人类社会是由经济结构(生产关系的总和)、政治结构(政治法律等方面)和观念结构(社会意识形式)组成的动态的统一体。其中,经济结构是基础,决定着政治结构和观念结构,一定的经济结构需要一定的政治结构与观念结构与之相适应。④人类社会的生活是由物质生活、政治生活、精神生活和社会生活构成的。这段经典表述体现了马克思社会结构“三分法”和人类社会生活“四分法”的思想。从马、恩早期著作到他们的晚年著作,在阐述社会结构这一问题上是前后一贯的,可以说是一个非常成熟的科学概念。我们党自从成立以来,对马克思主义社会结构“三分法”的理解也一直是一致的,如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我们共产党人,多年以来,不但为中国的政治革命和经济革命而奋斗,而且为中国的文化革命而奋斗;一切这些的目的,在于建设一个中华民族的新社会和新国家。在这个新社会和新国家中,不但有新经济和新政治,而且有新文化。”[11]663 “新民主主义的政治、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和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相结合,这就是新民主主义共和国,这就是名副其实的中华民国,这就是我们要造成的新中国。”[11]709后来,他在《论联合政府》等文中,多次阐发了经济、政治、文化三位一体的思想。党的十三大提出的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定为富强民主文明;党的十五大报告按照“三分法”提出了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党的十六大报告在阐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时指出:“这次大会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13] 由此可见,社会主义文明体系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三种文明形态是确凿无疑的,目前理论界对此也没有异议。然而,马克思又把人类社会的生活分为物质生活、政治生活、精神生活和社会生活,这种四分法值得深思。马克思恩格斯在考察人类社会变迁时,以资本主义社会为样本,从社会基本结构和两对矛盾(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运动出发,揭示了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由于历史条件的局限性,革命导师把注意力集中到社会形态的更替、阶级斗争等方面,对较为隐性的、相对次要的社会生活无暇顾及。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生活的广泛性日益明显,公民教育、医疗卫生、体育保健、劳动就业、居民住房、食品安全、社会保障、收入分配、安全生产、计划生育、环境保护、社会结构、社会管理、社会治安等经典作家来不及详加思考的问题一一摆在人们面前。实践越来越证明,社会生活是一个独立的、特殊的领域,有着非常广泛的内容,把社会生活的内容分散或附属于其它文明之中都不妥当。按照马克思人类社会生活的“四分法”,结合社会实践发展的需要,人类社会文明系统的基本形态细划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文明更具体、更科学。党的十六大以后,随着实践的发展,我们不再坚持经济、政治、文化三位一体。2004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扩展到包括社会建设在内的“四位一体”,2006年中央文件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由“富强民主文明”拓展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社会生活“四大生活”原则。

人们对社会文明形态的认识将继续经历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但是,无论认识怎样深化,文明形态怎样变化,社会文明的基本形态还是相对稳定地区分为上述四个方面。

三、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的特殊形态

当前,理论界有学者自觉不自觉地把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有的加上社会文明)相提并论,认为生态文明是与它们相对应的、同一层次的概念,这种观点有待商榷。生态文明的概念在中央文件中正式提出后,理论界对它提出的理论依据进行了探讨,有少数研究者提出要对马克思的社会结构理论进行新的解读。他们认为,马克思的社会结构理论包括三对矛盾(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而不是两对矛盾。他们着眼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指出社会存在还包括自然环境和人口因素,因而与之相适应也有生态文明和社会文明。有学者指出,马克思主义社会结构理论告诉我们,与五大要素(生产方式、上层建筑、社会意识形式、自然环境和人口因素)相对应的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五大文明,社会整体文明应该是这五大文明的有机统一。[13]笔者以为这种这种理解是站不住脚的,是对马克思社会结构理论的夸大理解,犯了实用主义的错误。诚然,马克思说过,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这句话只是进一步突出说明生产方式的决定作用,没有任何其它意思。对于这句话,是这样理解的:“这是自有人类历史以来第一次正确地解决意识和存在关系问题的科学的规定,而为后来列宁所深刻地发挥了的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之基本的观点。”[11]664 还有的学者认为马克思提出“四大生活”对应的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如有论者指出,按照四分法理论,现代人类文明主要包括物质、政治、精神和生态四大文明,每个文明既相对立,又相互贯通、相互渗透。[14]把社会生活与生态文明相对应而不是和社会文明相对应,此种说法笔者不敢苟同。还有研究者引用党的十七大关于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分别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作为五个文明并列的依据。的确,党的十七大正式提出生态文明的概念,这在党的中央文件中尚属首次,然而,生态文明的提出是时代的要求,彰显了生态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不能就此认为生态文明是与物质文明等基本形态相对应的一个概念。

笔者以为,生态文明不宜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社会文明相提并论。其一,生态文明属于一种特殊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不是人类自身范畴的文明,而是反映人类与自然界关系的文明,它体现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开化程度与进步状态,是人们协调和改善与自然关系的成果,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经验的结晶,这就是生态文明不同于其它文明形态的特殊点。社会主义文明体系中的其它形态,不论基本形态还是具体形态,都是人类自身范畴的文明。从人与自然的关系考察,生态文明对应的概念应该是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它们三者构成一个逻辑序列,揭示了不同历史时期人与自然的依存关系。社会文明对应的概念才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它们涵盖了社会生活的四大领域,揭示了人类社会在不同领域取得的进步和成就。其二,生态文明是一种更高层次的文明,代表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生态文明的提出是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文明形态的一次新的发展和飞跃。从时间上看,生态文明是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出现的,显然是一种更高层次的文明。就是与文明的基本形态和具体形态相比,生态文明也是一种更高层次的文明。首先,生态文明是社会历史发展到特定阶段的产物,而其它两类文明形态在人类诞生之后就出现的,换言之,人类从人猿揖别开始就创造着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等等。其次,生态文明这种新的文明形态对人类的生存方式、发展方式、思维方式、消费方式等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在生态文明时代,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社会文明建设将上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社会主义文明体系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体系。开放性是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的本质属性,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的形成与发展,实质上就是一个向丰富多彩的实践开放、向日新月异的生活开放、向深刻变化的世界开放的动态过程。在开放过程中,社会主义文明体系内容不断展开、观点不断深化、体系不断完善。从未来发展来看,这个体系还将在今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丰富、完善和拓展。在文明母体之中孕育着的各种文明因子,会不断找到其发展的机遇和空间,并在条件成熟之际发育成新的文明形态。可以预见,随着实践的发展,新的文明形态将进一步充实社会主义文明体系。

参考文献:

[1]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234.

[2]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67.

[3]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00.

[4]方立.从三位一体到四位一体[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6,(8).

[5]赵昌智,徐腾.构建和谐社会与建设社会文明[J].扬州大学学报(人社版), 2008,(1).

[6]萧君和.一种非常重要的文明——关于“社会文明”的思考[J].贵州社会科学,2004,(6).

[7]龚剑飞,甘庆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文明观及其当代演进[J].江西社会科学,2010,(2).

[8]方世南.坚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整体文明观[J].苏州大学学报(哲社版) ,2007,(3).

[9]董宁.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的思考[J].山东社会科学,2009,(S1).

[1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2—33.

[11]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生态文明的本质例7

在谈论到生态文明的时候,一种比较流行的观点认为,生态文明是继渔猎社会、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之后的一种新的社会形态,一种新的文明形态;并试图用生态文明来取代或代替工业文明。其实,这种观点有值得商榷之处。在实践上,它有否定工业化和信息化在社会发展中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的一般价值之嫌;事实上,从农业的产业化到工业化再到信息化是社会发展的不可跨越的一般规律。在理论上,它有混淆文明形态和文明结构之嫌;事实上,工业文明是与渔猎社会、农业文明、智能文明属于同一系列的范畴(文明形态),生态文明是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属于同一系列的范畴(文明结构)。正像每一种社会形态和文明形态都有其相应的物质文明等文明结构一样,生态文明是贯穿于所有社会形态和所有文明形态始终的一种基本要求。当然,在反思工业文明的生态弊端、科学走向智能文明的过程中,人类需要建构新的生态文明。

一、社会形态是划分人类文明形态的基本依据

文明是社会的素质、实践的事情,这样,社会形态(社会发展阶段和社会发展类型的单位)就成为科学划分文明形态(文明总是处在一定发展阶段或一定类型的文明)的科学依据。

社会形态是一个由多层次的结构构成的整体。社会有机体与社会形态是统一的。在唯物史观那里,社会有机体说明人类社会是由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构成的整体,突出强调的是社会构成的系统性。社会形态说明人类社会是在社会基本矛盾推动下的一个自然历史过程,突出强调的是社会发展的阶段或类型。由此,可以将“五种社会形态”看作是社会形态的总体规定。同时,社会基本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殊规定,总是在一定的程度上、从一个特定的层面上推动、反映和表达着社会发展的阶段或类型。这样,在反映社会形态构成的具体性、多样性和特殊性的过程中,就形成了以下具体概念:(1)经济的社会形态。这是指具有特殊规定的社会分工和交换所构成的社会形态的经济层面(阶段和类型)。由此,可以把人类社会的发展划分为自然经济社会、商品经济社会和产品经济社会等几个阶段或几种类型。(2)技术的社会形态。这是指具有特殊规定的生产力尤其是科技进步所构成的社会形态的生产力(科学技术)层面(阶段和类型)。由此,可以把人类社会划分为渔猎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智能社会(知识社会或信息社会)等几个阶段或几种类型。与此相应,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和智能文明(知识文明或信息文明)就成为基本的文明形态。(3)政治的社会形态。这是指具有特殊规定的政治关系所构成的社会形态的政治层面(阶段和类型)。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和表达。根据生产者与劳动资料的关系,可以把人类社会划分为原始社会(无阶级的社会)、私有制社会(阶级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阶级消亡了的社会)等几个阶段或几种类型。(4)文化的社会形态。这是具有特殊规定的文化发展所构成的社会形态的文化层面(阶段和类型)。马克思根据由普遍交往所形成的“世界历史”的情况,把人类社会的发展划分为“民族文学”(以民族的或地域历史为基础)和“世界文学”(以世界历史为基础)两个阶段。此外,唯物史观还根据人的发展状态把人类社会划分为人对人的依赖、人对物的依赖、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几个阶段,等等。从根本上来说,这些具体的划分都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结果,都是统一于社会基本矛盾及其推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

智能文明是工业文明之后的文明形态。随着以信息化为中心和特征的新科技革命的发展,尤其是信息产业的发展,人类社会将在工业文明的基础上进入智能文明时代。(1)知识和信息将成为主要的劳动对象。在信息科学技术的推动下,劳动对象出现了软化的趋势,知识和信息成为了主要的劳动加工对象。不仅信息产业是对信息的加工和改造(电子信息),而且生物产业也是对信息的加工和改造(DNA就是一种生物信息)。这样,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就从物料和能量的层次进入到了信息的层次。(2)智能机器将成为主要的劳动工具。在大工业时明的工具机和动力机的基础上,新科技革命使电子计算机等人工化、智能化的控制技术在生产中得到了大规模的应用。工业文明时代的机器绝大部分是不需要反馈就能运转的,而智能机器有传感器吸收周围的信息、侦察各种变化,然后相应调整机器的运转。显然,信息化实质上是生产力的革命。(3)劳动者的科技文化水平将成为制约劳动者素质的主要因素。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对产业主体的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个人的知识积累和创新程度将决定工作的绩效。劳动者就业结构尤其是其知识结构的集约性的提高,本身就是一种先进生产力。更为重要的是,信息化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可能,将开辟人的智能进化的新方向。(4)知识经济将成为主要的经济部门。以信息技术、微电子技术和生物技术为代表的新科技革命和高科技产业的发展,为知识经济的兴起奠定了物质技术基础,而知识经济的发展又为新科技革命和高科技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活力。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比较起来,知识经济具有物耗低、能耗少、污染轻的特点,但它创造的经济价值却远远大于农业经济产品、工业经济产品的价值。这里,关键的问题是要注意“自然形成的生产工具和由文明创造的生产工具之间的差异”。[1](P103)显然,智能文明与工业文明同属于技术的或产业的社会形态,信息化是继工业化之后的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因此,取代工业文明的只能也只能是智能文明。

生态文明不是取代工业文明的具体的文明形态。尽管生态文明概念是在反思工业文明的生态弊端的过程中产生的,但是,生态文明不是取代工业文明的具体的文明形态。(1)生态问题不是一个特殊的社会问题。不仅工业文明导致了生态危机,事实上,在整个文明形态的发展过程中都在一定程度上遭遇到了生态环境问题。即使是在渔猎社会时代,也存在着物种资源丧失等具体的生态环境问题。农业文明也不是简单的田园牧歌的时代。玛雅文明的灭绝其实是有其深刻的生态原因的。当然,只有在工业文明时代,生态危机才达到了全球性的水平。在“后工业文明”时代,如果人类行动出现失误的话,也会造成生态环境问题。因此,生态文明是一项永恒的事业,而不可能成为工业文明之后的一种独立的具体的文明形态。(2)生态文明没有独立的标志技术基础。科技进步是文明形态更替的基础和标志。一般来讲,“动物遗骸的结构对于认识已经绝种的动物的机体有重要的意义,劳动资料的遗骸对于判断已经消亡的经济的社会形态也有同样重要的意义。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2](P210)如果说弓箭、铁犁和机器分别是渔猎社会、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的基础和标志,那么,电脑只能是智能文明的基础和标志。如果将电脑看作是生态文明的基础和标志,那么,就将生态文明和智能文明等同了。当然,人们在使用弓箭、铁犁、机器、电脑的过程中始终存在着一个如何遵循生态化原则的问题。如果违背这一原则,再先进的工具也会成为最具生态破坏力的罪恶手段。作为生态文明的科技基础的生态化科学技术的意义和价值就在这里。这里,通过科技的生态化形成的生态化科学技术是一种软科技,主要强调的是科技体系的结构和功能的整体转型问题;而弓箭、铁犁、机器、电脑等都是硬科技,标志着人类文明在产业技术形态上的具体发展程度。(3)生态文明没有独立的物质变换层次。一定的文明形态总是建立在一定的物质变换的基础上的。物质变换存在着物料、能量和信息三个层次或三种方式。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层次不同,就形成了不同的文明形态。渔猎社会和农业文明主要是在物料层次上展开的;随着物质变换扩展到能量的层次上,就从农业文明过渡到了工业社会时代;而随着物质变换深入到信息的层次上,就开始了从工业文明向智能文明发展的新时代。显然,生态文明没有独立的物质变换的基础。如果将信息变换作为生态文明的物质变换的基础,同样将生态文明和智能文明混同了。当然,在物质变换的各个层次上,都存在着一个如何按照生态化原则实现这种变换的问题。

总之,工业文明属于技术的社会形态的一种类型,是一种具体的文明形态,而生态文明不涉及这些问题,因此,取代工业文明的只能也只能是智能文明,而不是生态文明。

二、生态文明是文明形态正常发展的基本要求

尽管生态文明不是取代工业文明的新的文明形态,但是,它是贯穿于所有社会形态和所有文明形态始终的一种基本的文明结构,而这是由人(社会)和自然的关系问题在整个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过程中的基础性地位决定的。

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是影响一切文明产生的自然物质条件。自然界由于自己的内在矛盾存在着一个进化的序列,形成了一系列的物质运动形式;而在自然进化链条上通过劳动诞生的社会运动就构成了社会有机体,人类文明之花就是在自然运动转化为社会运动的过程中绽放的。因此,自然运动是社会运动的前提和基础。而社会运动一旦产生就将自然运动包括在社会运动当中了,使人和自然的关系具有了社会性质,在这个过程中,才产生了人化自然和人工自然。这样,在人类实践的基础上,通过进行物料、能量和信息等方面的物质变换,自然运动和社会运动就在事实上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在自然运动和社会运动之间,存在着一系列的对抗和冲突,这种冲突和对抗的自然发展和人为激化都有可能毁灭人类文明;因此,保证人的正常的生存和发展、保障社会的正常存在和进步、保存文明的果实和演进都需要人类自觉地人性地理性地调节这种关系。今天,由于人类社会实践的科技化、智能化、信息化、生态化和系统化等方面的水平的提高,这两种运动的和谐、协同和统一也正在出现一系列新的趋势和特征,有可能在整合、嵌套自然运动和社会运动的功能和属性的过程中,形成一种新的物质运动形式——社会生态运动。社会生态运动规律就是指“自然—社会”这一复合生态系统所具有的整体协调规律,就是要承认“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之中的”,也就是要“认识到自身和自然界的一体性”。[3](P384)这一规律是由于人类实践及其水平在物质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增强,而使物质运动趋向有序、和谐和统一的一种表现。显然,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规律,构成了一切文明形态得以产生的宏观的一般条件。如果违背这一规律,任何一种社会形态和文明形态都是不可持续的。

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是影响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问题。任何文明形态都是围绕着满足人类需要而在实践的基础上建构起来的。尽管物质文明是在满足人类需要、实现人类目的的过程中产生的,但是,没有自然界提供的物质、能量和信息,就不可能有生产力;没有生产力的发展就不可能有物质文明的产生。在这个问题上,“政治经济学家说:劳动是一切财富的源泉。其实,劳动和自然界在一起它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自然界为劳动提供材料,劳动把材料转变为财富”。[3](P373)在这个过程中,劳动只是一种手段,而只有自然是满足人类需要、保证人类正常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1)从人的物质需要和物质生活来看,自然是人的身体的无机界。无论是在人那里还是在动物那里,物质需要的满足和物种的再生产就在于人和动物一样要靠自然界生活。人在肉体上只有依靠自然产品的属性和功能才能满足自己的各种生物需要、实现人自身的生产和再生产,而不管这些产品是以食物、燃料、衣着的形式还是以住房等的形式表现出来。同时,人和动物相比越具有普遍性,人赖以生活的无机界的范围就越广阔。(2)从人的精神需要和精神生活来看,自然是人的精神的无机界。植物、动物、石头、空气、阳光等都是意识的对象,从而既是科学研究和认知的对象,也是艺术表现和欣赏的对象。自然是人必须事先进行加工以便享用和消化的精神食粮。因此,“在实践上,人的普遍性正是表现为这样的普遍性,它把整个自然界——首先作为人的直接的生活资料,其次作为人的生命活动的对象(材料)和工具——变成人的无机的身体。自然界,就它自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处于持续不断的交互作用过程的、人的身体。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不外是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4](P272)所谓自然是人的无机的身体恰好反映的就是在人和自然之间存在着广泛而深刻的物质变换,说明通过劳动而实现的物质变换把人和自然结合成为一个生态系统。在这个过程中,作为人类生存基础和生产条件的自然、作为人的需要满足和本质确证的实践(尤其是生产劳动),以及作为人的存在方式和现实形式的社会就成为一个有内在联系的整体,成为一个具有生态学特征和要求的复杂系统。这样,在实践基础上展开的人和自然的关系状况就成为贯穿于所有社会形态始终的一个基本主题,这一主题对所有的文明形态都提出了人与自然和谐的要求。否则,人类既不可能生存,更不可能发展。

人与自然的和谐状况是影响一切文明存亡的基本变量。建立在劳动基础上的人(社会)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使人(社会)和自然的关系构成了一个典型的生态系统。(1)地理基础是经济关系的一部分。经济关系是决定社会形态和文明形态的决定性基础。“我们视之为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的经济关系,是指一定社会的人们生产生活资料和彼此交换产品(在有分工的条件下)的方式。因此,这里包括生产和运输的全部技术。这种技术,照我们的观点看来,也决定着产品的交换方式以及分配方式,从而在氏族社会解体后也决定着阶级的划分,决定着统治和被奴役的关系,决定着国家、政治、法等等。此外,包括在经济关系中的还有这些关系赖以发展的地理基础和事实上由过去沿袭下来的先前各经济发展阶段的残余(这些残余往往只是由于传统或惰性才继续保存着),当然还有围绕着这一社会形式的外部环境。”[3](P731)这里,地理基础之所以能够成为经济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对社会形态和文明形态产生着重大的影响,就在于它已经是人化自然。(2)自然生态系统是影响社会进程的重要因素。随着文明的发展,人(社会)对自然的依赖出现了一系列新的变化,但是,不论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达到什么样的水平和程度,都不能离开自然。自然始终是文明发生的前提和文明存在的基础。“撇开社会生产的形态的发展程度不说,劳动生产率是同自然条件相联系的。这些自然条件都可以归结为人本身的自然(如人种等等)和人的周围的自然。外界自然条件在经济上可以分为两大类:生活资料的自然富源,例如土壤的肥力,鱼产丰富的水域等等;劳动资料的自然富源,如奔腾的瀑布、可以航行的河流、森林、金属、煤炭等等。在文化初期,第一类自然富源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在较高的发展阶段,第二类自然富源具有决定性的意义。”[2](P586)社会形态的演进过程就是社会进步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以社会发展尤其是科技进步为中介,人类社会所依赖的自然环境和条件的范围在不断地扩展,要求自然生态系统的性质和功能不断全面化。这样,生态文明事实上成为伴随所有社会形态和文明形态始终的一种基本要求和基本方向。(3)自然条件是形成文明形态差异的重要因素。在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过程中,相同的经济基础就会形成相同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形态、文明结构和文明形态。“不过,这并不妨碍相同的经济基础——按主要条件来说相同——可以由于无数不同的经验的情况,自然条件,种族关系,各种从外部发生作用的历史影响等等,而在现象上显示出无穷无尽的变异和彩色差异,这些变异和差异只有通过对这些经验上已存在的情况进行分析才可以理解。”[5](P894-895)在这个问题上,由于每一个国家或民族的自然条件特点的不同,必然使其自然需要也不同,这样,就使其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等就具有了多样性的特征,从而形成了同一社会形态的差异性和同一文明形态的差异性。从总体上来看,人(社会)和自然的关系是一种典型的生态关系。这样,就要求任何一种社会形态和文明形态都必须将社会经济的发展保持在自然生态系统的可更新和可承载的范围内。因此,生态文明是作为贯穿于所有的社会形态或文明形态的基础性的文明结构而存在和发挥作用的。

每一种文明形态都有自己的生态文明结构。生态文明不是存在于文明形态之外或之上的一种文明结构。事实上,从渔猎社会、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向智能文明的变迁、进化过程,就是生态文明从隐性到显性、从地域到全球、从弱小到强大、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生态文明就是在这些特殊性的形式中体现出来的普遍性原则和要求。(1)渔猎社会的生态意识。自然崇拜通过宗教的形式不仅反映和表达了先人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态度,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实际的生态联系,从而有助于自然保护。“因此,这种通过宗教禁忌来起作用的自然保护,逐点来看,近似于现代在自然纪念碑或自然保护区上规定的自然保护。”[6](P92)当然,在这种意念中,也包括人类试图同化自然的企图。(2)农业文明时代的生态文明。在农业文明中就开始了生态文明的现实发生的历史过程。这是与农业生产自身的特殊性分不开的。在这个问题上,“经济的再生产过程,不管它的特殊的社会性质如何,在这个部门(农业)内,总是同一个自然的再生产过程交织在一起”。[7](P399)这样,就要求人类要在学习和模仿自然的过程中进行农业生产。中国古代的有机农业模式(都江堰、桑基鱼塘等等)就奠定了农业文明时代的生态文明的经济技术物质基础,而“天人合一”(就自然之天而言)、“民胞物与”就是农业文明时代的生态文明成果在自然观和伦理学上的具体表现形式和基本要求。(3)工业文明时代的生态文明。在工业文明时代出现的生态危机,不具有终结工业化和工业文明的合理性和合法性。事实上,对于社会发展和自然环境的协调状况这个“变数”来说,大工业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工业中向来就有那个很著名的‘人和自然的统一’,而且这种统一在每一个时代都随着工业或慢或快的发展而不断改变”。[1](P76-77)因而,没有必要的大工业的支持和支撑,人和自然之间的协调也是不可能的。事实上,在工业文明中已经孕育着人(社会)与自然和谐的新的可能和形式。现在,在工业文明内部中展开的一切修补和完善、反思和批判工业文明的绿色思想和绿色行动,就是现实的生态文明。例如,生态现代化理论的提出,环境运动和环境非政府组织的发展,等等。显然,试图用生态文明取代工业文明,不仅犯了逻辑错误,而且迷失了现实方向。当然,只有在实现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飞跃的基础上,生态文明才能够真正成为人的一种自觉的选择和理性的行动。这就是生态文明演进的真实进程。

总之,正像每一种文明时代都有自己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文明一样,生态文明是贯穿于“渔猎社会农业文明工业文明智能文明”始终的基本的文明结构。

三、走向新生态文明需要社会形态的整体变革

尽管智能文明是取代工业文明的一种新的文明形态,但是,如果在信息化的过程中违反生态化的原则,同样会造成生态环境问题,因此,要彻底解决生态环境问题、走向人与自然的新的科学的人道的和谐,必须对社会形态进行总体的变革。

政治社会形态的变革是确立新生态文明的政治保证。资本逻辑支配下的工业文明才是造成生态危机的根本原因,因此,希望在不触及政治社会形态的条件下来建立新的文明形态或用生态文明取代工业文明都是改良主义的想法。在这个问题上,不仅贝尔的“后工业社会”理论、托夫勒的“第三次浪潮”理论和奈斯比特的“信息社会”理论犯了这样的错误,而且后现代主义、生态中心主义也犯了同样的错误。事实上,技术的社会形态只是整个社会形态的一个方面,其运行是要受到整个社会形态尤其是政治的社会形态的制约和影响的。在存在着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情况下,必然会出现剥削者的私人利益与作为公共利益保证的自然物质条件的矛盾和对立。包括生态危机在内的资本主义的各种危机,都是资本主义制度本身危机的具体表现。“到现在为止我们都是以生产工具为出发点,这里已经表明了在工业发展的一定阶段上必然会产生私有制。在采掘工业[industrie extractive]中私有制和劳动还是完全一致的;在小工业以及到目前为止的整个农业中,所有制是现存生产工具的必然结果;在大工业中,生产工具和私有制之间的矛盾才是大工业的产物,这种矛盾只有在大工业高度发达的情况下才会产生。因此,只有随着大工业的发展才有可能消灭私有制。”[1](P104)这里,大工业高度发展的结果,就是作为先进生产力代表的无产阶级通过总体革命对资本主义的埋葬。只有在无产阶级革命的基础上,彻底铲除资本家私人利益存在的经济基础,才能保证公共利益的完全实现,这样,才能使人与自然的关系以极明白而合理的方式展现出来。因此,对于我们来说,必须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推进信息化和生态化,这样,才可能在技术的社会形态上从工业文明走向智能文明,才能在智能文明的基础上开辟生态文明发展的新纪元。

经济社会形态的变革是确立新生态文明的经济基础。具有破坏性的工业文明和具有盲目性的市场经济的结合,是形成生态危机的经济原因。因此,当用智能文明取代工业文明的时候,还必须用产品经济取代商品经济。只有智能文明和产品经济的结合,才能形成适宜新生态文明生长的土壤。当然,对于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来说,市场经济同样是不可跨越的。即使在向未来的产品经济过渡的过程中,市场经济的因素也不会完全退出历史舞台。“最后,毫无疑问,在由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向联合起来劳动的生产方式过渡时,信用制度会作为有力的杠杆发生作用;但是,它仅仅是和生产方式本身的其他重大的有机变革相联系的一个要素。”[5](P686-687)市场经济所具有的这种历史必然性在根本上是与人的发展实际逻辑相一致的。在人的依赖关系的形态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与之相适应的只能是自然经济。在物的依赖性的形态下,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变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这样,就产生了商品经济。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个阶段;这样,就需要产品经济的大发展。因此,只有在坚持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理想的基础上发展市场经济,才能避免市场经济的盲目性、自发性和滞后性。这样,在利用市场经济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才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理想。所以,我们需要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不是新自由主义主张的市场经济。在现阶段,只有坚持将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的前提下,将信息科学技术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结合起来,信息化才能成为生态文明发展的新的机遇和条件。

文化社会形态的变革是确立新生态文明的思想条件。文明的多样性是文明发展的动力。在这个过程中,“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种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1](P276)其实,德文的“文学”(Literatur)泛指科学、艺术、哲学、政治等方面的著作,可以将之看作是“文明”的意思。这样,在文化的社会形态的层面上,可以将人类文明的发展划分为“民族文学”(地域文明)和“世界文学”(世界文明)两种形态。因此,只有与世界文明结合起来,智能文明才能成为新生态文明发展的起点。这就是要通过在东西方文明之间展开创造性的对话和交流,来建构生态文明。但是,目前的全球化是由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主导的,事实上是资本逻辑在全球扩张的过程和产物。这样,就需要用社会主义的方式来引领全球化,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指导生态文明建设。在此前提下,一方面,我们必须树立科学的自觉的民族意识。目前,主要是要防范后现代主义和生态中心主义的生态“陷阱”,要从自己的实际出发、运用自己的历史资源、以自己的方式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形成自己的生态文明。另一方面,必须树立科学的主动的开放意识。这就是要利用全球化提供的有利机遇,避免西方工业化的生态弊端,学习和借鉴西方文明的生态治理经验,在包容和开放中来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今天,承认和尊重文明多样性,把它作为社会凝聚力、可持续发展和稳定的因素,已经成为国家和国际政治考虑的重大原则。因此,文明多样性原则同样是建设新生态文明的科学的文化视野。总之,只有在社会形态的总体变革的过程中,智能社会和智能文明才可能在发挥自己的生态功能的基础上成为一种新的生态文明形式,否则,智能社会同样是不可持续的。

显然,从人与自然的关系在社会形态和文明形态中的地位和作用来看,生态文明是贯穿于所有社会形态和文明形态始终的基本的文明结构。事实上,生态文明就是随着文明形态的变迁而不断发展的。当然,在反思工业文明的生态弊端的过程中,人们才真正开始了自觉地建构新生态文明的历史进程。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2版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中文2版第4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2版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中文2版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生态文明的本质例8

在谈论到生态文明的时候,一种比较流行的观点认为,生态文明是继渔猎社会、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之后的一种新的社会形态,一种新的文明形态;并试图用生态文明来取代或代替工业文明。其实,这种观点有值得商榷之处。在实践上,它有否定工业化和信息化在社会发展中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的一般价值之嫌;事实上,从农业的产业化到工业化再到信息化是社会发展的不可跨越的一般规律。在理论上,它有混淆文明形态和文明结构之嫌;事实上,工业文明是与渔猎社会、农业文明、智能文明属于同一系列的范畴(文明形态),生态文明是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属于同一系列的范畴(文明结构)。正像每一种社会形态和文明形态都有其相应的物质文明等文明结构一样,生态文明是贯穿于所有社会形态和所有文明形态始终的一种基本要求。当然,在反思工业文明的生态弊端、科学走向智能文明的过程中,人类需要建构新的生态文明。

一、社会形态是划分人类文明形态的基本依据

文明是社会的素质、实践的事情,这样,社会形态(社会发展阶段和社会发展类型的单位)就成为科学划分文明形态(文明总是处在一定发展阶段或一定类型的文明)的科学依据。

社会形态是一个由多层次的结构构成的整体。社会有机体与社会形态是统一的。在唯物史观那里,社会有机体说明人类社会是由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构成的整体,突出强调的是社会构成的系统性。社会形态说明人类社会是在社会基本矛盾推动下的一个自然历史过程,突出强调的是社会发展的阶段或类型。由此,可以将“五种社会形态”看作是社会形态的总体规定。同时,社会基本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殊规定,总是在一定的程度上、从一个特定的层面上推动、反映和表达着社会发展的阶段或类型。这样,在反映社会形态构成的具体性、多样性和特殊性的过程中,就形成了以下具体概念:(1)经济的社会形态。这是指具有特殊规定的社会分工和交换所构成的社会形态的经济层面(阶段和类型)。由此,可以把人类社会的发展划分为自然经济社会、商品经济社会和产品经济社会等几个阶段或几种类型。(2)技术的社会形态。这是指具有特殊规定的生产力尤其是科技进步所构成的社会形态的生产力(科学技术)层面(阶段和类型)。由此,可以把人类社会划分为渔猎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智能社会(知识社会或信息社会)等几个阶段或几种类型。与此相应,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和智能文明(知识文明或信息文明)就成为基本的文明形态。(3)政治的社会形态。这是指具有特殊规定的政治关系所构成的社会形态的政治层面(阶段和类型)。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和表达。根据生产者与劳动资料的关系,可以把人类社会划分为原始社会(无阶级的社会)、私有制社会(阶级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阶级消亡了的社会)等几个阶段或几种类型。(4)文化的社会形态。这是具有特殊规定的文化发展所构成的社会形态的文化层面(阶段和类型)。马克思根据由普遍交往所形成的“世界历史”的情况,把人类社会的发展划分为“民族文学”(以民族的或地域历史为基础)和“世界文学”(以世界历史为基础)两个阶段。此外,唯物史观还根据人的发展状态把人类社会划分为人对人的依赖、人对物的依赖、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几个阶段,等等。从根本上来说,这些具体的划分都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结果,都是统一于社会基本矛盾及其推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

智能文明是工业文明之后的文明形态。随着以信息化为中心和特征的新科技革命的发展,尤其是信息产业的发展,人类社会将在工业文明的基础上进入智能文明时代。(1)知识和信息将成为主要的劳动对象。在信息科学技术的推动下,劳动对象出现了软化的趋势,知识和信息成为了主要的劳动加工对象。不仅信息产业是对信息的加工和改造(电子信息),而且生物产业也是对信息的加工和改造(DNA就是一种生物信息)。这样,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就从物料和能量的层次进入到了信息的层次。(2)智能机器将成为主要的劳动工具。在大工业时明的工具机和动力机的基础上,新科技革命使电子计算机等人工化、智能化的控制技术在生产中得到了大规模的应用。工业文明时代的机器绝大部分是不需要反馈就能运转的,而智能机器有传感器吸收周围的信息、侦察各种变化,然后相应调整机器的运转。显然,信息化实质上是生产力的革命。(3)劳动者的科技文化水平将成为制约劳动者素质的主要因素。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对产业主体的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个人的知识积累和创新程度将决定工作的绩效。劳动者就业结构尤其是其知识结构的集约性的提高,本身就是一种先进生产力。更为重要的是,信息化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可能,将开辟人的智能进化的新方向。(4)知识经济将成为主要的经济部门。以信息技术、微电子技术和生物技术为代表的新科技革命和高科技产业的发展,为知识经济的兴起奠定了物质技术基础,而知识经济的发展又为新科技革命和高科技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活力。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比较起来,知识经济具有物耗低、能耗少、污染轻的特点,但它创造的经济价值却远远大于农业经济产品、工业经济产品的价值。这里,关键的问题是要注意“自然形成的生产工具和由文明创造的生产工具之间的差异”。[1](P103)显然,智能文明与工业文明同属于技术的或产业的社会形态,信息化是继工业化之后的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因此,取代工业文明的只能也只能是智能文明。

生态文明不是取代工业文明的具体的文明形态。尽管生态文明概念是在反思工业文明的生态弊端的过程中产生的,但是,生态文明不是取代工业文明的具体的文明形态。(1)生态问题不是一个特殊的社会问题。不仅工业文明导致了生态危机,事实上,在整个文明形态的发展过程中都在一定程度上遭遇到了生态环境问题。即使是在渔猎社会时代,也存在着物种资源丧失等具体的生态环境问题。农业文明也不是简单的田园牧歌的时代。玛雅文明的灭绝其实是有其深刻的生态原因的。当然,只有在工业文明时代,生态危机才达到了全球性的水平。在“后工业文明”时代,如果人类行动出现失误的话,也会造成生态环境问题。因此,生态文明是一项永恒的事业,而不可能成为工业文明之后的一种独立的具体的文明形态。(2)生态文明没有独立的标志技术基础。科技进步是文明形态更替的基础和标志。一般来讲,“动物遗骸的结构对于认识已经绝种的动物的机体有重要的意义,劳动资料的遗骸对于判断已经消亡的经济的社会形态也有同样重要的意义。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2](P210)如果说弓箭、铁犁和机器分别是渔猎社会、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的基础和标志,那么,电脑只能是智能文明的基础和标志。如果将电脑看作是生态文明的基础和标志,那么,就将生态文明和智能文明等同了。当然,人们在使用弓箭、铁犁、机器、电脑的过程中始终存在着一个如何遵循生态化原则的问题。如果违背这一原则,再先进的工具也会成为最具生态破坏力的罪恶手段。作为生态文明的科技基础的生态化科学技术的意义和价值就在这里。这里,通过科技的生态化形成的生态化科学技术是一种软科技,主要强调的是科技体系的结构和功能的整体转型问题;而弓箭、铁犁、机器、电脑等都是硬科技,标志着人类文明在产业技术形态上的具体发展程度。(3)生态文明没有独立的物质变换层次。一定的文明形态总是建立在一定的物质变换的基础上的。物质变换存在着物料、能量和信息三个层次或三种方式。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层次不同,就形成了不同的文明形态。渔猎社会和农业文明主要是在物料层次上展开的;随着物质变换扩展到能量的层次上,就从农业文明过渡到了工业社会时代;而随着物质变换深入到信息的层次上,就开始了从工业文明向智能文明发展的新时代。显然,生态文明没有独立的物质变换的基础。如果将信息变换作为生态文明的物质变换的基础,同样将生态文明和智能文明混同了。当然,在物质变换的各个层次上,都存在着一个如何按照生态化原则实现这种变换的问题。总之,工业文明属于技术的社会形态的一种类型,是一种具体的文明形态,而生态文明不涉及这些问题,因此,取代工业文明的只能也只能是智能文明,而不是生态文明。

二、生态文明是文明形态正常发展的基本要求

尽管生态文明不是取代工业文明的新的文明形态,但是,它是贯穿于所有社会形态和所有文明形态始终的一种基本的文明结构,而这是由人(社会)和自然的关系问题在整个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过程中的基础性地位决定的。

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是影响一切文明产生的自然物质条件。自然界由于自己的内在矛盾存在着一个进化的序列,形成了一系列的物质运动形式;而在自然进化链条上通过劳动诞生的社会运动就构成了社会有机体,人类文明之花就是在自然运动转化为社会运动的过程中绽放的。因此,自然运动是社会运动的前提和基础。而社会运动一旦产生就将自然运动包括在社会运动当中了,使人和自然的关系具有了社会性质,在这个过程中,才产生了人化自然和人工自然。这样,在人类实践的基础上,通过进行物料、能量和信息等方面的物质变换,自然运动和社会运动就在事实上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在自然运动和社会运动之间,存在着一系列的对抗和冲突,这种冲突和对抗的自然发展和人为激化都有可能毁灭人类文明;因此,保证人的正常的生存和发展、保障社会的正常存在和进步、保存文明的果实和演进都需要人类自觉地人性地理性地调节这种关系。今天,由于人类社会实践的科技化、智能化、信息化、生态化和系统化等方面的水平的提高,这两种运动的和谐、协同和统一也正在出现一系列新的趋势和特征,有可能在整合、嵌套自然运动和社会运动的功能和属性的过程中,形成一种新的物质运动形式——社会生态运动。社会生态运动规律就是指“自然—社会”这一复合生态系统所具有的整体协调规律,就是要承认“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之中的”,也就是要“认识到自身和自然界的一体性”。[3](P384)这一规律是由于人类实践及其水平在物质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增强,而使物质运动趋向有序、和谐和统一的一种表现。显然,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规律,构成了一切文明形态得以产生的宏观的一般条件。如果违背这一规律,任何一种社会形态和文明形态都是不可持续的。

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是影响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问题。任何文明形态都是围绕着满足人类需要而在实践的基础上建构起来的。尽管物质文明是在满足人类需要、实现人类目的的过程中产生的,但是,没有自然界提供的物质、能量和信息,就不可能有生产力;没有生产力的发展就不可能有物质文明的产生。在这个问题上,“政治经济学家说:劳动是一切财富的源泉。其实,劳动和自然界在一起它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自然界为劳动提供材料,劳动把材料转变为财富”。[3](P373)在这个过程中,劳动只是一种手段,而只有自然是满足人类需要、保证人类正常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1)从人的物质需要和物质生活来看,自然是人的身体的无机界。无论是在人那里还是在动物那里,物质需要的满足和物种的再生产就在于人和动物一样要靠自然界生活。人在肉体上只有依靠自然产品的属性和功能才能满足自己的各种生物需要、实现人自身的生产和再生产,而不管这些产品是以食物、燃料、衣着的形式还是以住房等的形式表现出来。同时,人和动物相比越具有普遍性,人赖以生活的无机界的范围就越广阔。(2)从人的精神需要和精神生活来看,自然是人的精神的无机界。植物、动物、石头、空气、阳光等都是意识的对象,从而既是科学研究和认知的对象,也是艺术表现和欣赏的对象。自然是人必须事先进行加工以便享用和消化的精神食粮。因此,“在实践上,人的普遍性正是表现为这样的普遍性,它把整个自然界——首先作为人的直接的生活资料,其次作为人的生命活动的对象(材料)和工具——变成人的无机的身体。自然界,就它自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处于持续不断的交互作用过程的、人的身体。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不外是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4](P272)所谓自然是人的无机的身体恰好反映的就是在人和自然之间存在着广泛而深刻的物质变换,说明通过劳动而实现的物质变换把人和自然结合成为一个生态系统。在这个过程中,作为人类生存基础和生产条件的自然、作为人的需要满足和本质确证的实践(尤其是生产劳动),以及作为人的存在方式和现实形式的社会就成为一个有内在联系的整体,成为一个具有生态学特征和要求的复杂系统。这样,在实践基础上展开的人和自然的关系状况就成为贯穿于所有社会形态始终的一个基本主题,这一主题对所有的文明形态都提出了人与自然和谐的要求。否则,人类既不可能生存,更不可能发展。

人与自然的和谐状况是影响一切文明存亡的基本变量。建立在劳动基础上的人(社会)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使人(社会)和自然的关系构成了一个典型的生态系统。(1)地理基础是经济关系的一部分。经济关系是决定社会形态和文明形态的决定性基础。“我们视之为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的经济关系,是指一定社会的人们生产生活资料和彼此交换产品(在有分工的条件下)的方式。因此,这里包括生产和运输的全部技术。这种技术,照我们的观点看来,也决定着产品的交换方式以及分配方式,从而在氏族社会解体后也决定着阶级的划分,决定着统治和被奴役的关系,决定着国家、政治、法等等。此外,包括在经济关系中的还有这些关系赖以发展的地理基础和事实上由过去沿袭下来的先前各经济发展阶段的残余(这些残余往往只是由于传统或惰性才继续保存着),当然还有围绕着这一社会形式的外部环境。”[3](P731)这里,地理基础之所以能够成为经济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对社会形态和文明形态产生着重大的影响,就在于它已经是人化自然。(2)自然生态系统是影响社会进程的重要因素。随着文明的发展,人(社会)对自然的依赖出现了一系列新的变化,但是,不论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达到什么样的水平和程度,都不能离开自然。自然始终是文明发生的前提和文明存在的基础。“撇开社会生产的形态的发展程度不说,劳动生产率是同自然条件相联系的。这些自然条件都可以归结为人本身的自然(如人种等等)和人的周围的自然。外界自然条件在经济上可以分为两大类:生活资料的自然富源,例如土壤的肥力,鱼产丰富的水域等等;劳动资料的自然富源,如奔腾的瀑布、可以航行的河流、森林、金属、煤炭等等。在文化初期,第一类自然富源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在较高的发展阶段,第二类自然富源具有决定性的意义。”[2](P586)社会形态的演进过程就是社会进步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以社会发展尤其是科技进步为中介,人类社会所依赖的自然环境和条件的范围在不断地扩展,要求自然生态系统的性质和功能不断全面化。这样,生态文明事实上成为伴随所有社会形态和文明形态始终的一种基本要求和基本方向。(3)自然条件是形成文明形态差异的重要因素。在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过程中,相同的经济基础就会形成相同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形态、文明结构和文明形态。“不过,这并不妨碍相同的经济基础——按主要条件来说相同——可以由于无数不同的经验的情况,自然条件,种族关系,各种从外部发生作用的历史影响等等,而在现象上显示出无穷无尽的变异和彩色差异,这些变异和差异只有通过对这些经验上已存在的情况进行分析才可以理解。”[5](P894-895)在这个问题上,由于每一个国家或民族的自然条件特点的不同,必然使其自然需要也不同,这样,就使其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等就具有了多样性的特征,从而形成了同一社会形态的差异性和同一文明形态的差异性。从总体上来看,人(社会)和自然的关系是一种典型的生态关系。这样,就要求任何一种社会形态和文明形态都必须将社会经济的发展保持在自然生态系统的可更新和可承载的范围内。因此,生态文明是作为贯穿于所有的社会形态或文明形态的基础性的文明结构而存在和发挥作用的。每一种文明形态都有自己的生态文明结构。生态文明不是存在于文明形态之外或之上的一种文明结构。事实上,从渔猎社会、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向智能文明的变迁、进化过程,就是生态文明从隐性到显性、从地域到全球、从弱小到强大、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生态文明就是在这些特殊性的形式中体现出来的普遍性原则和要求。(1)渔猎社会的生态意识。自然崇拜通过宗教的形式不仅反映和表达了先人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态度,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实际的生态联系,从而有助于自然保护。“因此,这种通过宗教禁忌来起作用的自然保护,逐点来看,近似于现代在自然纪念碑或自然保护区上规定的自然保护。”[6](P92)当然,在这种意念中,也包括人类试图同化自然的企图。(2)农业文明时代的生态文明。在农业文明中就开始了生态文明的现实发生的历史过程。这是与农业生产自身的特殊性分不开的。在这个问题上,“经济的再生产过程,不管它的特殊的社会性质如何,在这个部门(农业)内,总是同一个自然的再生产过程交织在一起”。[7](P399)这样,就要求人类要在学习和模仿自然的过程中进行农业生产。中国古代的有机农业模式(都江堰、桑基鱼塘等等)就奠定了农业文明时代的生态文明的经济技术物质基础,而“天人合一”(就自然之天而言)、“民胞物与”就是农业文明时代的生态文明成果在自然观和伦理学上的具体表现形式和基本要求。(3)工业文明时代的生态文明。在工业文明时代出现的生态危机,不具有终结工业化和工业文明的合理性和合法性。事实上,对于社会发展和自然环境的协调状况这个“变数”来说,大工业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工业中向来就有那个很著名的‘人和自然的统一’,而且这种统一在每一个时代都随着工业或慢或快的发展而不断改变”。[1](P76-77)因而,没有必要的大工业的支持和支撑,人和自然之间的协调也是不可能的。事实上,在工业文明中已经孕育着人(社会)与自然和谐的新的可能和形式。现在,在工业文明内部中展开的一切修补和完善、反思和批判工业文明的绿色思想和绿色行动,就是现实的生态文明。例如,生态现代化理论的提出,环境运动和环境非政府组织的发展,等等。显然,试图用生态文明取代工业文明,不仅犯了逻辑错误,而且迷失了现实方向。当然,只有在实现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飞跃的基础上,生态文明才能够真正成为人的一种自觉的选择和理性的行动。这就是生态文明演进的真实进程。

总之,正像每一种文明时代都有自己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文明一样,生态文明是贯穿于“渔猎社会农业文明工业文明智能文明”始终的基本的文明结构。

三、走向新生态文明需要社会形态的整体变革

尽管智能文明是取代工业文明的一种新的文明形态,但是,如果在信息化的过程中违反生态化的原则,同样会造成生态环境问题,因此,要彻底解决生态环境问题、走向人与自然的新的科学的人道的和谐,必须对社会形态进行总体的变革。

政治社会形态的变革是确立新生态文明的政治保证。资本逻辑支配下的工业文明才是造成生态危机的根本原因,因此,希望在不触及政治社会形态的条件下来建立新的文明形态或用生态文明取代工业文明都是改良主义的想法。在这个问题上,不仅贝尔的“后工业社会”理论、托夫勒的“第三次浪潮”理论和奈斯比特的“信息社会”理论犯了这样的错误,而且后现代主义、生态中心主义也犯了同样的错误。事实上,技术的社会形态只是整个社会形态的一个方面,其运行是要受到整个社会形态尤其是政治的社会形态的制约和影响的。在存在着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情况下,必然会出现剥削者的私人利益与作为公共利益保证的自然物质条件的矛盾和对立。包括生态危机在内的资本主义的各种危机,都是资本主义制度本身危机的具体表现。“到现在为止我们都是以生产工具为出发点,这里已经表明了在工业发展的一定阶段上必然会产生私有制。在采掘工业[industrieextractive]中私有制和劳动还是完全一致的;在小工业以及到目前为止的整个农业中,所有制是现存生产工具的必然结果;在大工业中,生产工具和私有制之间的矛盾才是大工业的产物,这种矛盾只有在大工业高度发达的情况下才会产生。因此,只有随着大工业的发展才有可能消灭私有制。”[1](P104)这里,大工业高度发展的结果,就是作为先进生产力代表的无产阶级通过总体革命对资本主义的埋葬。只有在无产阶级革命的基础上,彻底铲除资本家私人利益存在的经济基础,才能保证公共利益的完全实现,这样,才能使人与自然的关系以极明白而合理的方式展现出来。因此,对于我们来说,必须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推进信息化和生态化,这样,才可能在技术的社会形态上从工业文明走向智能文明,才能在智能文明的基础上开辟生态文明发展的新纪元。

经济社会形态的变革是确立新生态文明的经济基础。具有破坏性的工业文明和具有盲目性的市场经济的结合,是形成生态危机的经济原因。因此,当用智能文明取代工业文明的时候,还必须用产品经济取代商品经济。只有智能文明和产品经济的结合,才能形成适宜新生态文明生长的土壤。当然,对于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来说,市场经济同样是不可跨越的。即使在向未来的产品经济过渡的过程中,市场经济的因素也不会完全退出历史舞台。“最后,毫无疑问,在由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向联合起来劳动的生产方式过渡时,信用制度会作为有力的杠杆发生作用;但是,它仅仅是和生产方式本身的其他重大的有机变革相联系的一个要素。”[5](P686-687)市场经济所具有的这种历史必然性在根本上是与人的发展实际逻辑相一致的。在人的依赖关系的形态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与之相适应的只能是自然经济。在物的依赖性的形态下,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变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这样,就产生了商品经济。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个阶段;这样,就需要产品经济的大发展。因此,只有在坚持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理想的基础上发展市场经济,才能避免市场经济的盲目性、自发性和滞后性。这样,在利用市场经济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才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理想。所以,我们需要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不是新自由主义主张的市场经济。在现阶段,只有坚持将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的前提下,将信息科学技术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结合起来,信息化才能成为生态文明发展的新的机遇和条件。

文化社会形态的变革是确立新生态文明的思想条件。文明的多样性是文明发展的动力。在这个过程中,“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种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1](P276)其实,德文的“文学”(Literatur)泛指科学、艺术、哲学、政治等方面的著作,可以将之看作是“文明”的意思。这样,在文化的社会形态的层面上,可以将人类文明的发展划分为“民族文学”(地域文明)和“世界文学”(世界文明)两种形态。因此,只有与世界文明结合起来,智能文明才能成为新生态文明发展的起点。这就是要通过在东西方文明之间展开创造性的对话和交流,来建构生态文明。但是,目前的全球化是由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主导的,事实上是资本逻辑在全球扩张的过程和产物。这样,就需要用社会主义的方式来引领全球化,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指导生态文明建设。在此前提下,一方面,我们必须树立科学的自觉的民族意识。目前,主要是要防范后现代主义和生态中心主义的生态“陷阱”,要从自己的实际出发、运用自己的历史资源、以自己的方式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形成自己的生态文明。另一方面,必须树立科学的主动的开放意识。这就是要利用全球化提供的有利机遇,避免西方工业化的生态弊端,学习和借鉴西方文明的生态治理经验,在包容和开放中来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今天,承认和尊重文明多样性,把它作为社会凝聚力、可持续发展和稳定的因素,已经成为国家和国际政治考虑的重大原则。因此,文明多样性原则同样是建设新生态文明的科学的文化视野。总之,只有在社会形态的总体变革的过程中,智能社会和智能文明才可能在发挥自己的生态功能的基础上成为一种新的生态文明形式,否则,智能社会同样是不可持续的。

显然,从人与自然的关系在社会形态和文明形态中的地位和作用来看,生态文明是贯穿于所有社会形态和文明形态始终的基本的文明结构。事实上,生态文明就是随着文明形态的变迁而不断发展的。当然,在反思工业文明的生态弊端的过程中,人们才真正开始了自觉地建构新生态文明的历史进程。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2版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中文2版第4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2版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中文2版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生态文明的本质例9

二、生态文明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

1.生态文明的含义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它的产生基于人类对于长期以来主导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的反思,自然资料的有限性决定了人类物质财富的有限性,人类必须从追求物质财富的单一性中解脱出来,追求精神生活的丰富,才可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无疑将使人类社会形态发生根本转变。

2.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新的形式

人类文明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原始文明。约在石器时代,人们必须依赖集体的力量才能生存,物质生产活动主要靠简单的采集渔猎,为时上百万年。第二阶段是农业文明。铁器的出现使人改变自然的能力产生了质的飞跃,为时一万年。第三阶段是工业文明。18世纪英国工业革命开启了人类现代化生活,为时三百年。从要素上分,文明的主体是人,体现为改造自然和反省自身,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从时间上分,文明具有阶段性;从空间上分,文明具有多元性,如非洲文明与印度文明。

三百年的工业文明以人类征服自然为主要特征。它在带给人们财富的同时,也给人类自身的生存环境和持续发展带来巨大威胁。一系列全球性生态危机说明地球再没能力支持工业文明的继续发展。需要开创一个新的文明形态来延续人类的生存,这就是生态文明。如果说农业文明是“黄色文明”,工业文明是“黑色文明”,那生态文明就是“绿色文明”。

3.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关系

很显然,生态文明同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说它们有联系,是因为生态文明既包含物质文明的内容,又包含精神文明的内容:生态文明并不是要求人们消极地对待自然,在自然面前无所作为,而是在把握自然规律的基础上积极地能动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使之更好地为人类服务,在这一点上,它是与物质文明一致的。而生态文明所要求的人类要尊重和爱护自然,将人类的生活建设得更加美好;人类要自觉、自律,树立生态观念,约束自己的行动,在这一点上,它又是与精神文明相一致的,毋宁说它本身就是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说它们有区别,则是指生态文明的内容无论是物质文明还是精神文明都不能完全包容,也就是说,生态文明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生态文明贯穿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之中,也离不开政治文明的支持,并对政治文明产生影响。生态资源环境法律体系的建立,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深深地敲上绿色的印记。政府决策、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对政府权力的监督都将日益符合生态文明的要求。三、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加快建设生态文明,首要的是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前提下,紧紧抓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这个中心环节,调整产业结构,推进科技进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推进低成本、低代价的绿色产业,实现绿色增长。要执行更为严格的环保政策,千方百计实现节能减排目标。对那些抱着传统增长方式不放、不顾环境代价的地方,要有更为严厉的惩罚措施。

加快建设生态文明,就要大力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推进生态现代化。要从我国生态状况仍十分严峻的现实出发,调整政策导向,加大对生态环境的倾斜力度,用宏观调控手段引导生态建设,加大环境保护和建设投入,着力建设和保护好森林、湿地等生态系统,抓好造林绿化和森林资源保护,不断提高森林覆盖率。从尊重自然规律、尊重科学的角度出发,加强对水土流失、沙漠化等生态问题的治理。

建设生态文明,目的是让人民群众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下生活得更舒适、更幸福,也只有动员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才能实现。要按照党的十七大报告“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的要求,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环境保护意识,构建生态文化,大力弘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提倡从我做起,倡导绿色消费,形成节约消费光荣、挥霍浪费可耻的良好社会风尚。

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生态文明的观念,批判反思人与自然关系中环境污染的代价,强调要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关系,其意义是巨大的。一是确定了生态环境对于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基础性地位。如果生态系统不能持续提供资源、能源和良好的环境要素时,我们的物质文明的持续发展就失去了载体和基础,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内涵也无法全面持续发展。二是建设生态文明,既是为中国人民谋福利,也对维护全球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它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郑重承诺,必将对中国和全球的生态文明建设产生积极而重大的作用。

【摘要】社会和谐有赖于人与自然的和谐。构建和谐社会不仅是要实现人与人之间的良性互动,还要实现人与自然环境的良性循环。因此,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重要目标。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生态文明

参考文献:

[1].十七大报告.

生态文明的本质例10

中图分类号:F1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24-0182-03

探讨和研究生态文明与政治文明的辩证关系,对于促进生态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1]

一、传统道德教育中“和”的本义

生态文明是在人类历史发展中形成的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和谐统一,可持续发展的文化成果的总和,是人与自然交流融通的状态,它既表明人类应该用更文明而非野蛮的方式来对待大自然,又表明在文化价值观、生产和生活方式、社会结构上都体现出一种人与自然的崭新视角。其内涵包括三点:一是人与自然和谐的文化价值观,即树立自然生态法则的文化价值需求,体悟自然是人类生命的依托,把对自然的爱护提升为一种不同于人类中心主义的宇宙情怀和内在精神信念。二是生态系统可持续前提下的生产观,即遵循生态系统是有限的、有弹性的和不可完全预测的原则,形成生态化的产业体系,使生态产业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来源。三是满足自身需要又不损害自然的消费观,提倡“有限福祉”的生活方式,即人们的追求是一种既满足自身需要、又不损害自然,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需要的生活。其基本内容是:尊重自然,承认物种有其自身天然生存的权利;尊重生命和自然界,强调人类的功利和幸福不能超越自然界所允许的范围;保护生态环境,生态先于一切;主张构造一个以环境资源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社会经济文化政策为手段的环境友好型社会。生态文明是政治文明的前提和基础,体现在:

1.生态文明是政治文明的前提,体现在:(1)生态文明建设决定了生态环境状况,从而决定了社会成员的聚、散状况,人员多少和风俗习惯等,近而决定了公共权力的产生、消亡,权力大小以及运作规则等,在此基础上才能产生政治文明, “环境在宏观上影响着政治区域的结构、功能和政治区域之间的相互作用,并制约着政治区域系统的运行以及政府高层决策者的政治举措。”[2](2)自然生态有自在自为的发展规律,人类改变了其作用条件,尊重、利用其发展规律,把自然生态纳入到可改造的范围内,就产生了生态文明,在此基础上,才会产生政治文明,“生态文明应成为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的基础。”[3](3)人与自然和谐的文化价值观强调按自然生态法则、规律办事,自然是人类生命的依托,只有这样,人类才能生存,政治文明才能产生,因为“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是最名副其实的政治动物”[4],“政治离开活生生的个人,就无法运转。”[4](4)生态文明的核心是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这会导致社会、经济、文化、资源、环境等可持续发展,这是政治文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离不开生态文明,没有良好的生态条件,人不可能有高度的物质享受、政治享受。没有生态安全,人类自身就会陷入不可逆转的生存危机。”[3]由此可见,“生态文明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前提”。

2.生态文明是政治文明的基础,体现在:(1)生态文明在政治领域中的表现,在政治领域中取得的一切积极成果,是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是有关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制度规定、各政治行为主体的生态环境保护行为文明和意识文明等,是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文明是政治文明的重要补充”;二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文明意识的加强和文明程度的提高,政治文明中的“生态部分”在整个政治文明中的地位和作用将日益突出,因为它关系到整个人类及人类社会的前途和命运。(2)生态文明强调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强调生态环境保护,使人们可在尊重和利用自然和生态规律的基础上,促进自然物质、各种生物自身及其它们之间的健康、有序循环,促进它们的正常生长,从而增加其数量,修复并有效保护生态系统,近而增加、扩大劳动对象,促进物质和精神文明建设,因为“生态文明是物质文明的基础和前提”、“是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3],从而为政治文明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物质文明成果是人类最基础的文明形态,从根本上讲,它决定着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并为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提供物质基础;精神文明又为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提供智力支持和文化保障。”[5](3)生态文明尊重自然和生命,强调人类的功利和幸福不能超越自然界所允许的范围,这有利于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生存和居住环境,“生态文明的发展应该帮助人类从这种环境中摆脱出来,使人们能够在优美、和谐的环境中工作和生活,从而恢复精神生活在人类全部生活中应有的地位”[3],进而为人类生存权和发展权的实现奠定自然条件,并为其他人权的实现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从而推动政治文明的发展,“自然条件作为人权的一个前提,并非一种孤立的存在,它与人类的生产发展水平、生产发展方式有着密切的联系。”(4)其可持续的生产观和消费观可导致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等可持续发展和可持续消费,为政治文明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权的可持续实现提供了前提和基础。相反,会阻碍政治文明建设和政治发展,“人权的实现程度与自然条件的给予程度并不完全成正比,当人对自然的利用程度超过自然的承受限度,自然条件便会以报复的形式取消人权的前提。”[4](5)健康有序的生态机制可为政治文明建设提供持续的人口、物质和文化基础,并提供有益的借鉴:一方面,健康有序的生态机制既可使各生物物种自身内部保持有序、有效循环,优胜劣汰,使其种群、物种健康生长,增加和扩大人类的劳动对象,促进物质文明建设,为政治文明建设奠定坚实的、可持续的物质基础,又可使各物种之间保持有序、有效平衡,形成良好的相互竞争、相互依赖的和谐共存状态,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为政治文明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态基础;另一方面,健康有序的生态机制,为人类政治文明的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如“公平竞争、适者生存”的自然、生态法则可用于政治制度、政治行为和政治意识的建设之中;各物种之间既相互竞争又和谐共处可用于各国的政治文明建设之中,用于政治文明的多样性和共存性之中等等。

3.生态文明建设是政治文明建设的动力和内在要求。(1)从静态角度来看:一是尊重自然,承认物种的天然生存权利和价值,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平等,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这既可不断增加物质和精神财富,不断提高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从而使人们从内心深处承认、接受、认可和支持现行政权,增强政治统治的合法性,提高政治权威,“在现代政治中……合法性越来越取决于统治阶级与政府的实际作为……经济职能已成为国家为其政治统治赢得大众广泛支持的重要手段”[4],又可促进政治参与,更好地实现政治民主和人权,“一般而言,经济发展和政治参与呈正的相关关系”[6],还会导致平等观念的内涵增加,使平等由过去的等价交换、经济平等、政治[人人]平等转变到今天的等价交换、经济平等、政治[人人]平等、包括人类在内的各物种之间的平等,大大增加了平等观念的内涵,从而推动政治文明的发展,并导致“民主”、“人权”等观念的变化,由过去只强调人的民主、人的权力发展到包括人类在内的各物种之间的平等、各物种各自的生存和发展等权力,从而大大推动了政治文明发展的理念。二是保护生态环境,生态先于一切,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从而要求增加生态环保等方面的政治结构或相关部门的环保职能,导致政治结构分化和功能专门化,推动政治发展,因为“政治现代化就是政治结构的分化和功能的专门化、政治权威的法理化以及广泛的政治参与”[7]。三是可持续前提下的生产观和消费观,它强调形成和发展生态产业,有限福祉的生活方式,导致生态环保方面的参与不断扩大,政治制度不断完善、政治文化日益更新、政治行为不断变好,推动政治发展,“一般认为,权威的理性化,结构和功能的分化和专门化,大众参与以及文化的世俗化,是现代政治的基本标志。”[8](2)从动态角度来看,生态文明建设:一能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增强国家的合法性,促进权威的理性化;二能导致政治结构分化;三能为政治参与扩大奠定物质基础,推动政治文明建设。总之,“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我们在价值观念、制度、政策、法律法规等方面进行深刻的变革,必须在多个层面同时下大力气,进行坚忍不拔的努力。”[3]

二、目前道德教育中存在的不“和”因素

生态文明与政治文明相辅相成、互为条件、不可分割:一方面生态文明是政治文明的前提和基础,另一方面,政治文明促进和保障生态文明建设。

1.政治文明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体现在:(1)不断进步的政治文化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强大动力。政治文化是社会成员在长期的政治社会化和政治实践中所形成的,直接影响人们政治行为的、相对稳定的心理过程和心理特征,它直接影响人们的政治行为,表现在促进或阻碍人们的政治活动。政治文化按社会成员对输入和输出的取向可分为地域型政治文化、臣属型政治文化和参与型政治文化三种,其发展趋势表现为:地域型政治文化转向臣属型政治文化,再转向参与型政治文化。参与型政治文化是指社会成员对政治体系的输入和输出都有认知、情感和评价,这有利于政治行为主体积极参与各政治行为,包括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行为,从而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在现代社会的民主政治文化氛围中、社会成员普遍具有较强的政治主体意识,自然要求广泛的政治参与。”[9](2)良好的,如有利于实现民主与人权的政治行为习惯,政治参与习惯等,可使社会成员自觉或不自觉地参与到各级政权体系及其决策系统中去,促使政治体系民主和科学决策,从而有效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生态文明建设。(3)进步的政治符号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精神动力,如广泛宣传、标识各种生态环保标记,可时刻提醒人们注意参与到生态环境保护的洪流之中去,从而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特定的政治符号……更具有直观的刺激作用,从而产生特定的政治心理效应和定式。”[6](4)权威的理性化是生态文明建设强有力的推动器和保障。一方面,权威的理性化本身就意味着越来越多的社会成员承认、接受、认可和支持现行政治体系,因此,只要现行政治体系号召全社会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承认、接受、认可和支持政治体系的社会成员都会参与到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洪流之中去,从而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因为“政府具有合法性的时候,民众对政府的统治会自觉加以服从,即使出现抵触,也不会危及根本统治”[8];另一方面,权威的理性化会导致政治参与的扩大,从而实现民主和科学决策,确保政治决策不出现失误,这有利于保障和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只有公民广泛地参与政治,他们才会将自己对政治现代化的看法、设想、程序、步骤和方案充分表达出来,政治体系才能集思广益,减少决策失误,顺利地推进政治向前发展。”[7](5)政治结构的分化有利于健全生态环境保护的专门机构,完善其职能,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众所周知,政治现代化是指由传统政治转变为现代政治的过程,它包括权威的理性化、结构的分化和参与的扩大三个方面,是现代化在政治方面的体现,而政治结构的分化是指政治机构的科层组织更精密、更复杂,它会导致政治功能的专门化。可见,政治文明建设必将导致政治结构的分化,这有利于健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专门机构,完善其职能,促进生态文明建设。(6)参与扩大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大量的人力。

2.政治文明保障生态文明建设,体现在:(1)政治制度的性质、完善程度决定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性质、价值取向和力度。一般来讲,社会主义性质的政治制度决定了其生态文明建设,是为了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是为全体人民利益服务的,它能真正代表全体人民的意愿和要求,制定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力度,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基本职能在于大力发展生产力,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9],相反,资本主义性质的政治制度决定了其生态文明建设是为了整个资产阶级的利益需要,是为了整个资产阶级顺利赚钱、持久赚钱的需要,因此,其生态文明建设的力度往往受到其整体利益需要的限制,无法从根本上加大生态文明建设的力度,这是由其阶级局限性决定的,“资本主义国家……它以维护和服务于整个资产阶级利益为根本原则,资本主义本质上是维护和实现资产阶级利益的工具。”[9](2)理性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政治权威、日益分化的政治结构和不断扩大的政治参与,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保障,因为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有权威的、强有力的政治体系,尤其是各级政府,需要有专门负责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机关,需要有广大社会成员的积极参与。(3)日益完善的政治制度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保障,表现在国家制度、法律制度和政党制度分别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根本制度保障、法律保障和组织保障。

三、运用“和”法进行道德教育

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生态文明必然要与政治文明相结合。生态文明与政治文明的结合是指人们把生态文明建设与政治文明建设的过程及成果日益统一和融合起来,合二为一,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即一方面生态环境问题日益进入政治领域,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日益成为政治活动和政治关系的重要内容,并根据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来推动政治文明建设;另一方面,政治行为主体及其政治关系和政治活动日益关注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用政治文明建设的过程及其成果来保障和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使政治日益生态化。

参考文献: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31.

[2]文传浩,文小勇,陈炳灿.论政治生态化[J].思想战线,2000,(6):50.

[3]辛鸣.党员干部学理论2008[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8:265-272.

[4]杨光斌.政治学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247-448.

[5]徐志宏,秦宣.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231.

[6]王浦劬.政治学基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221-361.

生态文明的本质例11

学术界围绕生态文明评价问题展开了初步研究。主要研究进展及其特点为:(1)一些研究提出的指标体系对环境、经济关注较多,而对制度、文化方面关注较少[1](P51-53)[2](P823-826)[3](P60-63)[4](P21-27)[5](P1-5),比较接近于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生态文明内涵体现相对不足。(2)有些研究的指标体系较好地涵盖了制度、文化等方面的指标[6](P55-59)[7](P131-136)[8](P72-75)[9](P60-63)[10](P6295-6304),但由于生态文明内涵阐述不足而使得指标之间的关系尚待进一步理清。(3)对区域生态文明评价而言,其与区域外部的经济、环境关系也是评价的重要内容,但当前研究较少触及。本文首先从人类社会文明形态演替和文明成果具体表现形式两个角度定位生态文明并阐释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涵,构建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然后选择相应的表征指标构成评价指标体系,为定量评价生态文明水平提供方法基础,为政府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参考。

一、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涵

对生态文明内涵的阐释,是构建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的理论基础。当前,学术界主要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对生态文明内涵进行阐述,徐春(2010)将这两个角度分别称为历时性角度与共时性角度[11](P61-63)。从历时性角度来看,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继工业文明之后出现的一种新的文明形态,而且生态文明的出现具有客观必然性[12](P31-37)[13](P36-43),这个角度下的生态文明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并列。从共时性角度来看,生态环境与经济、政治和文化一样是文明的一个主要子系统,因此生态文明只是人类文明的一个方面[11](P61-63),这个角度下的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并列。

比较而言,历时性角度下的生态文明是针对整个人类社会形态而言的,共时性角度下的生态文明仅针对生态环境方面的发展成果。由于生态文明建设并不仅仅是生态环境方面的建设,而且由于人与自然复杂的相互作用关系也使得生态环境建设无法孤立进行,因此本文将从人类社会文明形态演替的角度定位生态文明。具体到实践意义上,共时性角度下的生态文明意味着需要生态环境相关部门(例如我国的环境保护部、林业局等)强化生态环境建设、改善自然环境质量,历时性角度下的生态文明则意味着需要整个政府以及社会部门共同行动构建致力于促进人、自然、社会三者和谐发展的社会运行机制以及相应的主流价值观。

关于生态文明的具体成果形式。一方面,作为一种新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的具体成果形式同样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生态文明既包含人类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安全的意识、法律、制度、政策,也包括维护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技术、组织机构和实际行动[14](P4-5)。生态文明内容涵盖了先进的生态伦理观念、发达的生态经济、完善的生态制度、基本的生态安全、良好的生态环境等[15](P30-32)。与工业文明一样,生态文明具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三种成果表现形式;与工业文明不同的是,生态文明要求这三种文明成果的获得必须满足人、自然、社会三者和谐发展的要求,本文称之为生态型的文明成果。另一方面,生态文明的具体成果形式还包括生态环境相关的文明成果,即共时性角度下的生态文明含义。

本文将生态环境纳入了文明的内涵,更好地体现了人类对自然的尊重、人类与自然属于同一有机整体。进一步地,生态文明内涵可以概括为生态环境与生态型物质文明、生态型政治文明、生态型精神文明的有机整合。从这个意义上讲,生态文明中的“生态”具有两层含义,其一为生态环境,其二为生态型传统意义上的文明。

从某种意义上说,生态文明是针对整个人类社会而言的。全人类及其赖以生存的地球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一个几乎封闭的系统,人类只能基于地球上的生态环境来构建生态文明。但是,对于某一国家或者区域而言,市场交易体系使得其与外界存在产品和服务的交换,即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活动可以通过贸易而基于区域外的生态环境基础。因此,生态文明要求一个区域的生态文明建设不应以牺牲区域外部的生态环境基础为代价。当然,这一准则并不反对通过适当的市场交换机制来促进包括生态生产力在内的多种资源的优化配置,而是要求区域内外在资源环境利用方面的公平。

综上,关于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涵,可以得到两点认识:其一,生态文明是生态环境与生态型物质文明、生态型政治文明、生态型精神文明的有机整合;其二,区域生态文明评价需要关注区域内外在经济、环境等方面的交换关系。这样生态文明内涵可以概括为“1+3+1”,其中,第1个“1”为生态环境,“3”为生态型物质文明、生态型政治文明、生态型精神文明,第2个“1”为“与区域外部的关系”。

已有的关于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的相关研究一般都包含了生态环境、经济、生态制度、生态文化与意识等指标。可见,这些指标体系已经超越了共时性角度下生态文明的含义;同时,这些指标体系仅包括了与生态环境相关的制度、精神成果,未能较好地涵盖传统的制度与精神成果,即未能涵盖历时性角度下生态文明的含义;最后,这些指标体系一般不包括评价区域与区域外界之间在经济与环境方面的交换关系。

二、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

基于对生态文明内涵的阐释,采取自上而下的思路构建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 系。首先,从生态文明内涵出发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系统层,全面、直接地体现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涵,包括生态环境、生态型物质文明、生态型政治文明、生态型精神文明、与区域外部的关系五个单元。其次,将系统层单元分解为若干目标层单元(如图1所示)。

其一,生态环境。生态环境是生态文明的自然基础,包括生态环境状况和生态环境建设两个目标层单元。生态环境状况描述了生态系统、资源利用、环境质量等方面的状态。生态环境建设描述了社会经济系统为减少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压力、改善自然生态系统健康水平所进行的努力,强调了人类社会对生态环境的回馈。

图1 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的系统层和目标层结构

其二,生态型物质文明。生态型物质文明是生态文明的物质基础。生态文明并不排斥物质文明,要求的是具有生态友好属性的高水平的物质文明,据此分解为物质文明和物质文明生态化两个目标单元。物质文明是人类在自然界求取生存与发展过程中获得的物质成果的总和,集中表现为社会物质生产的进步和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的改善E16](P380)。物质文明生态化,指物质财富的生产、消费过程消耗较少的自然资源、排放较少的废弃物,包含生产生态化和消费生态化两部分内容。

其三,生态型政治文明。生态型政治文明是生态文明的制度基础。政府、企业、公众是人类社会系统中的三大类行为主体,其相互作用机制构成了社会运行机制。政治文明是社会运行机制发展形成的积极成果,一般表现为人们在一定的社会形态中关于民主、自由、平等、解放的实现程度,包括国家政治制度、法律制度和民主制度等多个方面[17](P504-505)。生态型政治文明要求调整社会运行机制从而引导社会个体行为调整,达到促进社会与人和谐、社会与自然和谐的目标。引导政府、企业、公众推动生态文明进程的社会运行机制都属于生态型政治文明范围,例如政府将环境保护工作纳入政绩考核体系、企业履行环境保护责任、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相关机制等。

其四,生态型精神文明。生态型精神文明是生态文明的认识基础。精神文明是改造主观世界的精神成果的总和,主要表现为文化方面和思想方面[16](P380)。生态型精神文明一方面要发展传统的积极精神成果,另一方面要促进精神文明生态化转型。精神文明方面主要从科技、文化、道德水平三个方面来表征。精神文明的生态化转型,有利于提高人们对生态环境问题的认识和意识,这一方面直接影响社会个体行为,另一方面通过影响社会运行机制来影响社会个体行为,从而促进人、自然、社会三者之间的和谐。相应地,精神文明生态化可以从生态科技水平、生态文化水平、生态文明意识三个方面来表征。

其五,与区域外部的关系。生态文明要求一个区域的生态文明建设不应以牺牲区域外部的生态环境基础为代价。与区域外部的关系主要衡量某一区域的生产、生活活动对区域外部生态环境的占用程度。

三、生态文明评价的具体表征指标

针对每一个目标层单元,将其所包含的有机组成部分概括为准则层。针对准则层,选择合适的指标进行表征,从而构建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

(一)指标选取原则

遵循如下原则选取具体表征指标:其一,简约性原则。由于生态文明涵盖的范围较广,如果要求指标体系包含所有内容,则需要大量的指标,导致指标体系的庞杂,因此指标选取时遵循简约性原则,即选择少量但具有代表性的指标。其二,动态性原则。随着生态文明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经济系统、自然环境及其相互作用机制不断演变,相应地,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需要选择新的指标来表征。其三,可操作性原则。尽量选择现行统计体系内的指标,或者选择通过调研可以获得的指标,从而使得指标体系在应用中具有较好的数据支持。

(二)具体表征指标

1.生态环境部分。(1)生态环境状况目标层单元。从环境质量状况、生态系统状况、资源持续利用状况三个方面描述生态环境状况。以环境功能区达标率表征环境质量状况。以生态用地比例和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分别表征整个区域、城镇区域的生态系统状况。以能源的可持续利用水平表征资源的持续利用。(2)生态环境建设目标层单元。包括经济投入状况、污染治理状况两个准则层单元,分别以经济度量指标和实物指标表征。经济投入状况针对整个经济系统和政府财政分别选择了环保投资占GDP比例和生态环境相关支出在地方财政支出中的比例两个指标。污染治理状况主要选择了污水、生活垃圾、危险废物处理处置相关指标(如表1所示)。

2.生态型物质文明部分。(1)物质文明目标层单元。包含生产发达程度和生活消费水平两个准则层单元。生产发达程度以人均GDP、第三产业增加值占 GDP的比例分别表征经济产出规模和质量。生活消费水平则以恩格尔系数表征。(2)物质文明生态化目标层单元。包含生产生态化和消费生态化两个准则层单元。生产生态化强调单位产出的资源消耗少、污染物排放少,其中,资源消耗选取了水、能源、土地三种资源,污染物则选择了我国“十二五”规划纳入约束性指标的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氮氧化物、氨氮四种污染物。随着污染控制水平的不断提高,污染物种类也应随之调整。生活生态化,强调生活活动资源消耗少、污染物排放少,这里选取了新售水电器具中节水节电型比例、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比例和绿色出行率三个表征指标(如表2所示)。

3.生态型政治文明部分。(1)政治文明目标层单元。构建了政府执政能力水平和公众参与状况两个准则层单元。一般地,效率由市场机制完成,而公平状况则需要政府不断提升,因此选择描述社会个体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表征政府的执政水平。公众参与状况部分,结合我国当前制度基础,以政府信息公开状况来表征公众的知情权、监督权的保障情况。(2)政治文明生态化目标层单元。生态文明建设不仅需要政府大力推动,也需要公众积极参与。政府执政部分,以生态环保工作在党政实绩考核中的比例、生态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程度两个指标表征;公众参与状况,则结合我国当前制度基础,以生态环境议案、提案、建议纳入相关政策比例表征(如表3所示)。

4.生态型精神文明部分。(1)精神文明目标层单元。主要包括科技水平、文化水平和思想道德水平三个准则层单元。科技水平以研发投入占GDP的比例来表征。文化水平可以选择人均受教育年限或者入学率来表征,考虑到 当前我国正在普及高中教育,而且国家“十二五”规划也将高中入学率作为发展目标,这里选择高中阶段教育净入学率为指标。思想道德水平难以直接表征而采取间接反映的方式选择指标,注册志愿者人数比例、义工小时数、人均捐款量等正向指标与犯罪率、交通违章数量等负向指标均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这里选择注册志愿者人数占城市人口总数的比例作为表征指标。(2)精神文明生态化目标层单元。与精神文明相对应,包括生态科技水平、生态文化氛围和生态文明意识水平三个准则层单元,其含义分别为应用于实践的科技文化知识的生态友好程度、人们对生态环境知识的了解程度、人们从事生态友好活动的意愿。生态科技水平以应实施清洁审核的清洁生产企业比例表征较为清洁的生产技术的应用程度。生态文化氛围则解读为生态环境相关知识的普及程度,可以通过统计调研得到。生态文明意识水平反映人们相对更加偏好生态环境的程度,此处以环境组织注册人数占城市人口总数比例来表征(如表4所示)。

5.与区域外部关系部分。以生态足迹作为社会经济活动对生态环境占用的衡量指标,从而选定某区域人均生态足迹净输入表征该区域的生产与生活活动对区域外部的生态环境的占用程度(如表5所示)。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