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SCI发表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商业地产可行性报告

商业地产可行性报告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2-07-20 09:07:46

商业地产可行性报告

商业地产可行性报告例1

在3到5月份之间,2009中国商业地产专业年会相关活动已陆续开始,且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楼市传媒作为活动承办方之一,独家为广大业内人士呈现此次年会的盛况。对于开发商和商家所关心的《中国商业地产研究报告》进展情况,也将独家呈现报告的最新进展和相关内容。

“网络海选+大师沙龙”掀起热潮

3月1日,“2009中国商业地产TOP100网络海选暨首届商业地产、品牌商家互评活动”在新浪乐居正式启动为期一个月的网友投票。网友可以通过新浪乐居、新浪乐居商业地产频道及房产论坛进行投票,还可通过推荐或自荐的方式,为此次票选增添新的参选者。经过认真筛选,目前进入投票阶段的商业地产项目与候选商家已逾百家。

伴随2009中国商业地产网络大海选活动的拉开,令人期待的“中国十大经典商业地产品牌项目、2009年度中国特色商业地产项目、2009年度中国最受关注商业地产新项目、2009年度中国商业地产行业影响力人物、2009年度中国商业地产实力品牌企业、2009年中国地产界热捧商业企业百强”将新鲜出炉。

据悉,此轮商业地产TOPl00网络海选只是“2009中国商业地产专业年会暨中国商业地产找招会”的第一站。此后,2009中国商业地产实战主题论坛、中国零售地产发展论坛、美国房地产市场与交易报告会陆续举办,在中国房地产界、商业界掀起一股商业地产的浪潮。

此次活动主题为“挑战造机遇,竟合促发展”,活动方将本着“交流合作、融合发展”的理念,围绕着挑战、创新的思想,紧跟时代步伐,把握商业地产运营规律,从专业角度深度透析城市商业地产的竞合关系。

根据组委会介绍,此次活动是在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中国商业联合会的指导下,由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商业地产专业委员会、中国商业联合会购物中心专业委员会、新浪乐居联合主办,新浪乐居商业地产频道、《楼市》杂志承办,北京国华置业有限公司、中央人民广播电台1018都市之声特别协办。同时,此次活动还得到了中国房地产期刊联盟以及第一太平戴维斯、高纬环球、戴德梁行、SPACE、华夏柏欣、汉博顾问等专业机构的大力支持。

“2009中国商业地产专业年会是通过权威行业协会、知名地产开发商、网络媒体、专业媒体、专业机构强强联手,共同为商业地产从业人士打造的具有行业深度的盛会。”中房协商业地产专业委员会秘书长蔡云表示。同时,借用门户网站的强势宣传平台,借助专业媒体支持,使得宣传渠道多元化、宣传效果达到最大化。

值得期待的2009中国商业地产找招会将在4月份召开,从地产开发商和品牌商家的供求出发,构建“找铺”和“招商”对接交流平台,实现商家共赢目标。此次会议将邀请协会领导、专家学者、地产开发商、品牌商家代表、运营机构等近1000人共聚一堂,与会者将有众多机会广泛结识业界同仁,共同探讨行业发展趋势。其间,2009中国商业地产颁奖盛典、商业地产研究报告、商业地产大师巅峰论坛以及项目推介等活动将隆重举行。

解构《中国商业地产研究报告》

《中国商业地产研究报告》是由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商业地产专业委员会发起,国际知名行共同倾力参与撰写,体现我国商业地产特性的研究报告。在2009中国商业地产找招会上,将首次正式对外。

本刊记者从中房协商业地产专业委员会获悉,目前《中国商业地产研究报告》前期撰写工作已基本完成,正处于后期成书阶段。通过对专业委员会领导和相关撰写人的采访,本刊记者独家获悉了该报告的相关内容。在报告正式对外之前,为业内人士诠释报告的主要构架和精髓所在。

从结构上看,《中国商业地产研究报告》主要分为中国商业地产发展研究报告、中国购物中心发展研究报告、中国重点城市商业地产市场对比分析及结论、中固十大代表性购物中心项目案例研究四大部分。其中在中国商业地产发展研究报告中,阐述了商业地产的界定与分类;商业地产发展历史与沿革;商业地产现状分析以及商业地产发展前景分析与预测。

“目前很多开发商对于商业地产的概念和历史还不是很清楚。《中国商业地产研究报告》的出现,能让开发商更深入了解商业地产的概念分类与内涵,从而避免在后续开发的不必要错误。”第一太平戴维斯项目策划部总经理徐伟成说道。他所在的第一太平戴维斯正是负责撰写该报告的单位之一。

商业地产的概念、分类和专有名词均在此报告中有详尽的解释。例如,商业地产的分类按存在形式可分为:大型综合购物中心、商业区、独立商厦、批发零售市场、连锁店、社区商业设施、物流园区、配送中心、宾馆酒店及餐饮娱乐项目、旅游观光景点、文化服务经营设施、体育经营设施、公用(设施转化)经营设施等。在存在形式上,按照一些标准还可以进行细分,按市场形式可分为:大型商厦、专业市场、小区商铺等;按建筑形式可分为:商业大厦、住宅区商铺、临街商铺、步行街商铺、地下商城等;按用途可分为:办公楼、批发及商贸中心、餐饮及美食广场等;按经营方式可分为:统一经营物业、分散经营物业、综合性经营物业、单一经营物业等。

此外,提到商业地产,就不能不提购物中心。近十年来,购物中心从无到有,从十年前的空白到今天的百余家,购物中心一直是近年来商业地产开发与关注的重点,在某种意义上,购物中心产业发展是中国商业地产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从中国第一个典型意义上的购物中心诞生计起,至令中国购物中心产业发展也有十年的历史了。但一直没有进行过系统的研究,甚至连一个比较明确的定义都没有过。中国购物中心在学习国外经验的同时,也在努力地本地化。”北京汉博投资顾问有限公司执行董事王永表示。为了提升中国购物中心产业的发展水平,北

京汉博投资顾问有限公司特地撰写了《中国购物中心发展研究报告》,综合考虑中国购物中心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建议。

例如,根据“美国购物中心协会”的规模分类标准,一般购物中心的基本分类有四种,即小型购物中心(邻里型)、中型购物中心(社区型)、大型购物中心(地区型)、超大型购物中心(超地区型)。而中国大陆购物中心建议的分类方式是借鉴台湾同行的分类方式,采用叠加型分类方式,先用三个维度来区分购物中心的基本属性,这三个维度分别是:位置(及影响力)、建筑型态、商业主题。例如可以按照位置(影响力)、建筑形态、商业主题划分购物中心类别。

这样分类的好处在于上述三个维度基本上能准确描述一个购物中心的内在特点,同时三个维度结合起来基本能代表一种购物中心的类型,而这一类型同时对应着比较清晰的操作思路。按照这种三维度分类方式,北京西单大悦城可以定义为都市级、集中式、年轻时尚型购物中心;宁波万达广。场可以定义为区域级、集中式、生活配套型购物中心。此外,还总结了国内十大有代表性购物中心的类型及操作策略。

披露重点城市商业地产行情

2008年重点城市商业地产发展状况评价和2009年趋势预测成为《中困商业地产研究报告》的重中之重。对于开发商而言,详细了解某个城市的商业地产行情成为进驻的先决条件。北京、上海、天津、沈阳、杭州、广州、成都、重庆、宁波等城市在报告中被重点提到,具体从城市的宏观经济形势、商业现有供应存量、各主要商业区、城市发展规划与新增供应项目、城市重点商业项目等方面来进行分析。

以下以对于上海、广州两个城市的行情分析为例,通过专业的评断,为业内人士提供借鉴意义。通过对上海的宏观经济数据判断,上海市2007年国民经济生产总值是12001.16亿元,比上年增长13.3%,已连续第16年保持两位数增长。从2003到2007年5年间均呈较快幅度上升,经济快速平稳发展。

上海新增商业地产面积(含商务地产)年均在250万平方米以上,增幅除2005年出现负增长以外,年平均增幅较大,即使在出现负值的2005年,新增商业面积也在199.23万平方米。

通过以下上海典型商圈的商业行情,便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上海的商业地产走势。首先,以徐家汇商圈为例,其位于上海西南部坐落于地铁一号线徐家汇站上,周围漕溪北路立交桥、中山南路内环线高架一同构筑了现代立体交通框架,是西南区的重要交通枢纽。徐家汇商圈目前已经构成融购、娱、赏、食、游为一体的综合消费布局,成为了区域特色鲜明的现代商业中心。徐家汇商业项目覆盖高中低三个档次几乎所有类别产品,东方商厦定位高档,太平洋百货定位潮流领导者,而第六百货则定位工薪阶层消费,港汇广场则以shopping mall的形式为顾客提供更加全而的品牌和全方位的服务。徐家汇商圈之前的发展思路是时尚百货,目前已成气候。而未来的发展方向是要“精致化经营”。

此外,作为中国南部最重要的经济核心城市,广州GDP全年涨幅达12.3%,增幅高于北京、上海、深圳等国内三大城市,经济总量在全国主要城市中位居第三。从2000年开始,广州主要商场供应均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增长态势,特别是2004至2006年达到了供应高峰。这一时间内供应的主要商场包括五月花广场、中怡时尚购物中心、动漫星城及广州商业“巨无霸”正佳广场等人体量商场。至2008年底,广州现有主要商场累计供应面积达149.1万平方米。

商业地产可行性报告例2

一、引言

内部审计报告关系的核心是服务对象,也就是向谁报告,它是内部审计制度的重要要素(严晖,2003)。研究表明,内部审计报告关系呈现多样化状况(程新生、张宜,2005;时现、毛勇,2008)。然而,对内部审计报告关系多样化的原因则没有直接的研究,只是有一些相关的研究(张继勋,2000;周恺,刘威,2004;耿建新、续芹、李跃然,2006;吴粒、郭薇,2007)。影响内部审计报告关系的因素可能有很多,本文以问卷调查数据为基础,分析地区、行业及企业规模对内部审计报告关系集聚度的影响,从而可以从一个特定的角度来探究内部审计报告关系多样化的原因。

二、数据和分析思路

(一)数据

本文所使用的数据来自于中国内部审计协会所属内部审计发展研究中心和南京审计学院国际审计学院组织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问卷调查结果。收回有效问卷1 024份,由于不少省市、行业的企业数量较少,因此本文剔除样本不足10家的省市和行业。在本文研究的向董事会报告、向监事会报告、向总经理报告、向副总经理报告、合署办公这五种报告关系中,向监事会报告的企业很少,本文剔除这类企业。最后得到相关的问卷252份。由于分析的具体问题不同,这252份问卷也未能用于全部问题的统计分析。

(二)分析思路

本文主要分析地区、行业、规模对内部审计报告关系具有怎样的影响。原本最直接的方法是采用统计学的回归分析法,看地区、行业、规模是否与某种报告关系存在着显著相关的关系,但是根据252问卷的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这三种因素和报告关系的显著相关关系并不存在。本文认为,影响内部审计报告关系的因素较多,因素与因素之间关系复杂,每个因素都只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所以,地区、行业、规模对内部审计报告关系的影响就不一定表现为统计上的显著相关关系,而可能表现为集聚关系。也就是说,只要某种报告关系在地区、行业、规模表现出一定的集聚性,就表明这种因素对内部审计报告关系的影响作用存在,而积聚性程度的高低还表现这种因素对内部审计报告关系影响作用的大小。

分析集聚性有多种工具,本文主要采用区位商和赫芬达指数这两种分析方法。区位商是用来衡量某一产业在一特定区域的相对集中程度,通过计算某一区域产业的区位商,可以找出该区域在全国具有一定地位的优势产业。它一般是指一个区域特定产业的产值(N1)占该区域工业总产值(A1)的比重与全省或全国该特定产业产值(N0)占全省或全国工业总产值(A0)的比重之间的比值,即前一比重(区域)除以后一比重(全省或全国)的商(刘晓红、李国平,2006),其公式是:Q = (N1/A1) / (N0/A0)。

借助区位商的值可以来判断产业的集聚程度,一般来说,区位商达到1.25就表示产业相对集聚,达到1.5则表示中度集聚,而达到3则表示高度集聚(Miller et al, 2001;梁华锋,2010;轶名,2010)。本文借鉴区位商的概念,计算内部审计的某种报告关系在行业、地区、规模范围内的集聚程度,如果出现集聚,则表示行业、地区和规模对这种类型的报告关系在该行业、地区、规模出现了一定的影响,并且根据区位商的大小区分为不同的集聚程度。

赫芬达指数是衡量市场结构的一个主要指标,是行业内所有企业的市场份额的平方和,值越大表明产业集聚程度越强;反之则越弱(吴学花、杨蕙馨,2004)。事实上,赫芬达指数与区位商异曲同工,只是角度不同而已。

本文运用芬达指数的原理来度量内部审计报告关系的集聚程度,将样本的赫芬达指数与均匀分布的赫芬达指数作比较。均匀分布的赫芬达指数是指每种份额在都相等的情况下的平方和,本文分析的内部审计报告关系只有四种,所以,均匀分布的赫芬达指数为Q = 4×(0.25)^2 = 0.25。只要某样本的赫芬达指数大于0.25,就表示出现了某种报告关系的集聚,相差越大,报告关系的集聚程度越高;反之,则没出现某种报告关系的集聚。

三、内部审计报告关系:基于区位商的集聚分析

(一)按地区计算的内部审计报告关系区位商(表1)

1.按照各地区内部的内部审计报告关系来看,内蒙古没有出现大于1.25的区位商,各报告关系整体水平同全国大体保持一致,表示在内蒙古地区没有出现内部审计报告关系集聚;上海市董事会报告关系的区位商为1.7778,表现为中度集聚;北京市副总报告关系的区位商为1.2220,表现为适度集聚,合署办公报告关系的区位商为1.6626,也表现为中度集聚;辽宁省总经理报告关系的区位商为1.4824,表现为中度集聚;河北的董事会报告关系的区位商为1.2764,副总报告关系的区位商为1.2356,表现为中度集聚;浙江省董事会报告关系的区位商为1.3054,表现为适度集聚;广东的副总报告关系的区位商为1.5887,表现为中度集聚。所以,从地区锚定来说,内部审计报告关系在各地区表现为适度和中度集聚。

2.从各内部审计报告关系来看,7个样本省中,董事会报告关系在上海、河北、浙江3个省市的区位商大于1.2;总经理报告关系仅有辽宁1个省的区位商大于1.2;副总报告关系在北京、河北、广东3个省市的区位商大于1.2;合署办公仅有北京的区位商大于1.2。表明在董事会报告关系以及副总报告关系中易出现集聚现象,而总经理关系以及合署办公中很少出现集聚现象。

(二)按行业来计算的内部审计报告关系区位商(表2)

1.按照各行业内部的内部审计报告关系来看,电力行业的副总报告关系区位商为1.9383,表现为中度集聚;建筑行业的董事会报告关系区位商为1.7065,表现为中度集聚;交通行业董事会报告关系区位商为1.7065,表现为中度集聚,合署办公报告关系区位商为1.6354,表现为中度集聚;金融行业董事会报告关系区位商为1.7065,表现为中度集聚;能源行业的董事会报告关系区位商为1.3652,合署办公报告关系区位商为1.3083,均表现为适度集聚;商业副总报告关系的区位商为1.4537,表现为适度集聚;烟草行业总经理报告关系区位商为1.5238,表现为中度集聚;冶金行业合署办公报告关系区位商为2.3363,表现为中度集聚;制造业(不含电力、能源和冶金,下同)董事会报告关系区位商为1.5169,表现为适度集聚,合署办公报告关系区位商为1.4537,表现为中度集聚。所以,从行业锚定来说,内部审计报告关系表现为适度和中度集聚。

2.从内部审计报告关系来看,9个样本行业中,董事会报告关系在建筑、交通、金融、能源、制造业5个行业的区位商大于1.2;总经理报告关系仅仅在烟草1个行业的区位商大于1.2;副总报告关系在电力、商业、制造业3个行业的区位商大于1.2;合署办公在交通、能源、冶金、制造业4个行业的区位商大于1.2。表明在董事会报告关系中易出现集聚现象,合署办公和副总报告关系次之,总经理报告关系很少出现集聚现象。

(三)按规模来计算的内部审计报告关系区位商(表3)

1.按照各规模企业的内部审计报告关系来看,总资产100亿元以上的企业,副总经理报告关系区位商为1.29668,合署办公报告关系区位商为1.1963,接近1.2,这两种报告关系存在适度集聚;总资产在50―100亿元的企业,副总报告关系区位商为1.4184,表现为适度集聚;总资产在10―50亿元的企业,合署办公报告关系区位商为1.4400,表现为适度集聚;总资产在10亿元以下的企业,董事会报告关系区位商为1.2060,有一定的集聚。所以,从规模锚定来说,内部审计报告关系总体表现为适度和中度集聚。

2.从内部审计报告关系来看,四种规模中,董事会报告关系仅在10亿元以下1种企业规模的区位商大于1.2;总经理报告关系在四种企业规模的区位商没有1个大于1.2;副总报告关系在100亿元以上、50―100亿元2种企业规模的区位商大于1.2;合署办公仅在10―50亿元1种企业规模的区位商大于1.2。表明在副总报告关系中易出现集聚现象,董事会报告关系和合署办公次之,总经理报告关系中很少出现集聚现象。

四、内部审计报告关系:基于赫芬达指数的集聚分析

本文分析的内部审计报告关系只有四种,如果四种报告关系均匀分布,则赫芬达指数为0.25,只要某样本的赫芬达指数大于0.25,就表示出现了某种报告关系的集聚,相关越大,报告关系的集聚程度越高。

(一)按地区计算的内部审计报告关系赫芬达指数(表4)

表4中数据显示,所有地区的赫芬达指数都大于0.25,这表明这些地区的内部审计报告关系都出现了向某些报告关系的集聚。但是地区与地区之间还是存在着明显差异,其中,辽宁省集聚程度最高,浙江省次之,河北最低。

(二)按行业计算的内部审计报告关系赫芬达指数(表5)

表5中数据显示,所有行业的赫芬达指数都大于0.25,这表明这些行业的内部审计报告关系都出现了向某些报告关系的集聚。但是行业与行业之间还存在着较大差异。其中,烟草行业集聚程度最高;金融行业次之;制造业最底。

(三)按规模计算的内部审计报告关系赫芬达指数(表6)

表6中数据显示,不同规模企业的赫芬达指数都大于0.25,这表明不同规模企业的内部审计报告关系都出现了向某些报告关系的集聚。但是不同规模的企业间还是存在着一定差异,其中,规模在50亿元―100亿元的企业集聚程度最高,规模在10亿元―50亿元的企业次之,规模在100亿元以上的企业最低。

五、结论

内部审计报告关系表现为多样化,本文采用了区位商和赫芬达指数两种方法分析内部审计报告是否存在集聚性。根据来自国有企业的252份问卷调查数据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使用区位商对内部审计报告关系进行集聚分析的结果是:一是从地区来说,内部审计报告关系表现为适度和中度集聚,在董事会报告关系以及副总报告关系中易出现集聚现象,而总经理关系以及合署办公中很少出现集聚现象;从行业来说,内部审计报告关系表现为适度和中度集聚,在董事会报告关系中易出现集聚现象,合署办公和副总报告关系次之,而总经理报告关系很少出现集聚现象。二是从规模来说,内部审计报告关系表现为适度和中度集聚,在副总报告关系中易出现集聚现象,董事会报告关系和合署办公次之,而总经理报告关系中很少出现集聚现象。

2.根据赫芬达指数进行内部审计报告关系集聚分析的结果是:从地区来说,所有地区的赫芬达指数都大于0.25,表明这些地区的内部审计报告关系都出现了向某些报告关系的集聚,但是地区与地区之间还是存在着明显差异;从行业来说,所有行业的赫芬达指数都大于0.25,这表明这些行业的内部审计报告关系都出现了向某些报告关系的集聚,但是行业与行业之间还是存在着较大差异;从企业规模来说,不同规模企业的赫芬达指数都大于0.25,这表明不同规模企业的内部审计报告关系都出现了向某些报告关系的集聚,但是不同规模的企业间还是存在着一定差异。

上述结果表明,地区、行业及规模三种因素对内部审计报告关系的形成有重要影响。

【参考文献】

[1] 张继勋.论我国内部审计的发展方向[J].审计理论与实践,2000(11).

[2] 周恺,刘威.大陆与台湾内部审计制度的比较研究[J].审计研究,2004(2).

[3] 程新生,张宜.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内部审计模式实证研究[J].审计研究,2005(1).

[4] 耿建新,续芹,李跃然.内审部门设立的动机及其效果研究――来自中国沪市的研究证据[J].审计研究,2006(1).

[5] 吴粒,郭薇.上市公司内部审计部门的设置动机[J].财会月刊,2007(10).

[6] 时现,毛勇.08’中国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发展研究报告[M].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8:P23-29.

[7] 刘晓红,李国平.基于区位商分析的区域产业结构实证研究[J].统计与决策,2006(3).

[8] 梁华锋,澳门服务产业的集聚分析――区位商实证研究[EB/OL].http://省略.cn/a/ 20100410.htm.

[9] 轶名.区位商[EB/OL].http:// baike.省略/view/853711.htm.

商业地产可行性报告例3

随着教育报刊逐渐脱离行政庇护走向市场,发行面临严峻挑战,广告经营收入对于报刊的生存和发展变得日益重要。能否在认识我国教育报刊广告特点,明确其当前面临的挑战的基础上,采取有效的广告经营对策,对教育报刊社市场化经营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一、教育报刊广告的特点

1.广告内容健康向上

教育报刊的根本目标是为其服务对象提供健康向上的精神食粮,因此在价值选择上必须保持高水准。

教育报刊刊登的广告作为报刊内容的一部分,在产品类型和呈现方式上也必须遵循健康向上的原则。一些大众消费类报刊中体现奢华、尊贵或小众文艺类报刊中体现颓废、暴力的广告,是不适合在教育报刊出现的。教育期刊社在面对高额广告报价时绝不能利欲熏心、忘记自身背负的社会责任,例如刊登虚假、夸大的招生广告。

2.广告产品或服务实用性强

教育报刊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师生通过阅读能够为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是师生发展自己、滋养精神生命不可离开的精神主食。教师阅读的教育管理和教学类报刊以及学生订阅的教辅类报刊,大多具备这样的特点和功能。

面对读者群体强烈的实用性需求,教育报刊广告宣传的产品或服务大部分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例如目前在教育期刊广告中占据半壁江山的招生广告,以及教育教学仪器、征文大赛、各类教辅资料和面向青少年的商品等广告,都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3.广告定位区域化

我国教育报刊业多年来形成的地域割据局面十分明显,大多数教育报刊仍然以某一个区域的学生为主要服务对象。全国中小学生教材选择和中高考试题逐渐走出“大一统”的趋势,也导致各省教育报刊的读者的区域化特征愈加明显。

针对读者区域性的产品或服务需求,教育报刊社的广告定位必定具有区域化的特点。因为一方面,许多地域性明显的教育报刊认清了自身内容和读者的独特性,将广告受众定位于区域性读者,另一方面,生产或提供区域化产品或服务的广告商需要向这类报刊投放广告,产生经济回报。

4.广告客户行业化

在教育报刊上投放广告的广告客户具有行业化的特征,即这些广告商生产的产品和提供的服务与报刊读者所处行业息息相关。教育报刊的读者主要是教师和学生,订阅报刊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教育行业信息。读者明确的目的性决定了教学和学习类广告的传播效果更为明显,同样是定位于学生的消费品,如食品、衣物等生活用品,在教育报刊上进行广告宣传,其效果与学习用品类的广告相比稍显逊色。

二、教育报刊广告经营面临的挑战

1.读者的经济状况差、消费能力低

教育报刊读者以未成年人为主,具有经济状况差、消费能力低的特点。这一群体在社会上没有话语权,是否购买某一产品或服务依赖老师和家长的指导,受老师和家长好恶的制约。

读者特征的先天劣势制约着教育报刊广告业务的壮大。因此,教育报刊的广告经营无法像时尚、财经、计算机、生活、汽车类等报刊那样,吸引着房地产、通信、汽车、医药、计算机等市场主力广告商的高额投入。

2.广告受众具有集团化和显性特征

教育报刊广告宣传的商品或服务,针对的受众是教师和学生。一方面,这类人群中的每个个体都属于某个具体的学校,而不是相互间没有人际联系的分散个体,因此具有集团化的特征;另一方面,每个地区的学校数量有限,很容易成为相关产品和服务商家的公关对象,因此教师和学生具有显性的特征。

广告受众的集团化和显性特征,决定了商家更愿意通过公关的形式向学校直接售卖相关产品和服务,绕过作为广告平台的教育报刊。因为受众的集团化,商家可以采用多样的公关方式说服学校决策者,从而直接获得不同规模的团体订单;而受众的显性特征则方便商家能够轻而易举、准确无误地找到潜在消费者,为产品或服务的销售确定正确的方向。因此,教育报刊在广告经营上面临着易遭潜在广告客户抛弃的挑战。

3.国内缺少权威的发行量第三方认证机构

目前国内缺少权威的报刊发行量第三方认证机构,对教育报刊社的广告经营有着很大的影响。广告商在选择广告投放时,媒体的读者数量是其最重要的参考要素,决定着广告在目标人群中的传播效果和影响力。国内教育报刊向广告商提供的发行量数据,大多是报刊社自己统计的结果,权威性和可信度难免会受到质疑。

国外报刊在广告经营中,的发行量数据大多由权威的第三方认证机构统计和提供,可信度自然更高。如美国的发行稽核局(ABC)和美国期刊出版商协会(MPA)是该国两个主要报刊发行量认证机构,独立的身份决定了两大机构的报刊发行量数据的权威性和可信度,不管对于期刊还是广告商,都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4.报刊的有效发行率不高

国内教育报刊的发行量虽然非常庞大,却由于大批量集体征订,且传阅率相对较低,始终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媒体有效发行率”。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广告商在广告投放时更为慎重,在报刊选择上不但看重传统的发行量,更在意有效发行率。

因此,大多教育报刊社在广告经营中的发行量优势,因有效发行率不高的问题而无法得以发挥,想要取得更多的广告收入也变得更加困难。

5.报刊社忽视广告经营业务

广告经营是报刊重要的生存方式之一,长期以来教育报刊却因市场意识淡薄,没有很好地重视广告经营。主要表现为没有配备专门的人员,没有制定具体明确的经营策略和科学的价格体系,对广告人员也没有给予必要的培训和奖惩措施。甚至在人事安排上,让不适合当编辑的人就去搞广告,人员素质差,坐等客户上门。

三、教育报刊广告经营对策

1.把握市场需求

市场化经营背景下,教育报刊要摆脱广告经营的困境,必须深入调研市场,准确把握市场需求。市场需求包括读者和广告商两方面:报刊社不但要了解教师和学生读者对于哪些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比较强烈,还要满足符合报刊定位的广告商的具体投放要求。读者的低消费力决定了他们在选择产品和服务时的谨慎和挑剔,只有将广告商的需求和读者的需求高度契合起来,才能带来明显的广告效应。如积极将调查后掌握的读者需求信息提供给广告商,让其生产和提供高契合度的产品和服务,利用报刊平台进行广告宣传,可以达到三赢的效果。

2.创新广告形式

怎样以有效的形式展现广告有很大学问。同样的广告产品或服务,不同的呈现方式会带来不同的宣传效果。教育报刊的大部分读者是未成年人,与成人的审美喜好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在广告形式选择上,应更加注重不同年龄段读者的审美需求。如针对低龄小学生,广告形式应偏向于趣味性和可视性,多用图画、照片方式呈现,尽量少用文字,印刷力求彩色;针对中学生,则可以选择从品牌的角度进行呈现,满足其彰显个性的需求。

另外,广告还可借助品牌的影响力进行广告形式的创新。如借助报刊本身或名校的品牌进行广告宣传。湖北教育报刊传媒有限公司在这方面有着独到的做法,该社曾经利用旗下报刊在读者心中的权威形象,向其推荐教学用具,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利用学校品牌方面,该社以名校为广告宣传对象,在广告内容中嵌入教学产品,取得了三赢的效果。如为江苏某天文仪器公司进行广告宣传时,通过展现湖北某一名校天文台的方式,将天文仪器的宣传嵌入其中;为某理科实验室建设公司进行广告宣传时,通过展现湖北某一重点高中实验室的方式,将相关产品嵌入其中,等等。

3.广泛开展合作

报刊社在经营方式上可以在保留对广告的审查权的基础上,尝试与有实力的文化企业或广告公司合作经营,或进行广告。专业的广告公司或文化企业的广告部门,聚集了大量的广告经营、制作人才,具有广泛的广告商资源,通过与他们的合作,报刊社可以发挥其优势,弥补自身短板,创造更多的广告收益。

上海的《当代学生》与香港一家有实力的公司合作,刊物的广告,使一批国际知名品牌广告在刊物上,不但提高了广告档次,增加了广告的收入,还激活了刊物的稿源,激发了整个刊物的活力。[1]

4.重视广告策划

广告经营策划也是教育报刊广告经营能够加以运用的有效方法。如何发挥报刊影响力,突出报刊的特色和优势,从而与广告主实现双赢,则是报刊广告策划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教育报刊可以运用以下两种方式开展广告策划:

环绕设定的主题材策划广告营销活动,如形象广告的策划、招生信息专版等。在形式上,时间较长的适合辟出专版,短期的则可出特刊或增刊,也可以是小版块的、文字性的,组合刊出,固定版位、定时定期陆续刊出。也可利用事件、节日、社会热点等进行主题策划。

以版面为依托,进行策划。例如开设广告专版,即报刊社广告部门辟出一定的版面和页码,自己组织编排一些收费性的广告版面,固定版位、定时、定期刊出。还可以将一些不收费的采编版面与收费版面相结合,刊登一些服务性、知识性、指导性的文章,以此吸引读者的视线,让专版在读者中形成一定的认知程度,上部为采编版面,下部为广告版面,捆绑刊出。

5.建设广告队伍

广告人才的缺失是目前国内教育报刊广告经营没有起色的最大原因。专业化的广告营销者应该深谙广告投放的市场运作机制和报刊制作的专业过程。就是说,他既能为企业提供广告策划的专业化服务,又能为报刊如何吸引广告客户提供市场信息。[2]

对于大部分自主经营广告业务的教育报刊社,必须致力于建设一支专业化的广告队伍。从策划广告、寻找客户、洽谈到广告的制作、等环节,都需要专业的人才。对于将广告业务委托给专业广告公司的教育报刊社,则需要懂广告的专业人才与公司进行业务上的沟通,在传达报刊社广告刊发原则和要求的同时,还能分辨优劣,提供专业的修改和调整建议。

商业地产可行性报告例4

一、引言

目前,我国和美国对商誉虽然都采取的是减值测试法,但许多地方存在差异,并且由美国最近几年的修订来看,这一差异仍在继续扩大(我国与IASB准则已趋同)。由于美国在商誉研究领域走在世界的前列,如何借鉴其经验,对我国推动商誉减值测试的健康发展将具有显著意义。

二、商誉减值测试的中美比较

(一)商誉减值测试方法

1.我国会计准则采用一步法(间接法)。首先对不包含商誉的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进行减值测试,计算可收回金额,并与相关账面价值相比较,确认相应的减值损失。其次,对于企业合并形成的商誉的账面价值,应当自购买日起按照合理的方法分摊至相关的资产组,如难以直接分摊至资产组,应当将其分摊至相关的资产组组合;比较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的可收回金额与账面金额(含已分摊的商誉的账面金额),如果可收回金额小于账面金额,其差额确认为商誉减值损失。商誉减值损失一经确认,不予转回。其中的相关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应当是能够从企业合并的协同效应中受益的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不应当大于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35号――分部报告》所确定的报告分部。其具体流程如下页图1所示。

注:M1为不包含商誉的资产组或资产组合,M2为包含商誉的资产组或资产组合;a1为M1的账面价值,b1为M2的可回收金额;a2为的M2账面价值,b2为M2的可回收金额;G为商誉的账面价值。

2.美国会计准则采用带有定性评估的两步法。第一步为比较报告单元的公允价值和账面金额。如果报告单元的公允价值小于账面金额,可初步判断为商誉已减值,应实施减值测试的第二步以计量商誉减值损失的金额;第二步是比较报告单元商誉的公允价值和账面金额以计量减值损失。如果报告单元商誉的账面金额超过其公允价值,超过部分应作为减值损失在报表中予以确认,确认的减值损失不能超过商誉的账面金额。减值损失确认后,商誉的账面价值应按调整后的金额记账,而且商誉的减值损失一经确认,不予转回。

2011年9月,FASB2011年第8号更新文件(ASUs 2011-08),对原商誉减值测试准则进行了修订,以简化商誉减值测试的过程及减少测试成本。将允许企业先进行定性因素评估,再来决定是否有必要执行两步走的定量商誉减值测试。如果企业选择先进行定性评估,则必须要评估相关事项和条件是否使得报告单位的公允价值很有可能(可能性大于50%)小于其账面价值。如果报告单位的公允价值不是很有可能小于账面价值,就不需要进行两步法减值测试;反之则进入两步法测试。根据该修订文件,企业在任何期间可以放弃定性评估的权利,也可以重新选择该项权利在放弃后的任何会计期间。可以看出该文件减少了企业在进行商誉减值测试中的程序并降低了成本,却扩大了中国、国际和美国准则差异。其具体流程如图2所示。

注:定性评估中的相关事项和条件可以参考以下几个方面:(1)宏观经济环境,如宏观经济环境发生恶化、获取资金受限及汇率下降等;(2)行业和市场方面,如企业经营环境恶化、竞争加剧、企业产品服务市场发生改变和有关政策法规的限制等;(3)成本因素,如任何成本的上升对企业利润和现金流造成负面影响;(4)整体的财务状况,如实际的现金流和收入、利润与往年或预期相比减少等情况;(5)其他与企业相关的事项,如管理层和核心人员的变动、战略和顾客群的变化、潜在的破产或诉讼风险等;(6)其他影响报告单位的事项,比如净资产的组成部分和价值发生改变、很可能处置和销售部分或全部报告单位、报告单位子公司的商誉发生减值等;(7)对上市公司而言,股价在数值和与同行相比上持续下降。

(三)商誉减值测试方法的中美比较

1.测试单元的差异。我国对商誉的测试单元是资产组,美国的测试单元是报告单元。资产组是指企业可以认定的最小资产组合,其认定应当是以资产或资产组产生的主要现金流入是否独立于其他资产或资产组的现金流入为依据。报告单元是指经营分部或低于经营分部的一个层面,它的组成部分应符合独立核算的经济主体、出具财务报告、经营成果需考核三个条件。

如ABC保险公司设立三个运营分部:家庭保险、汽车保险和其他保险,每个运营分部下设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两个下属机构。汽车保险运营分部东部地区机构购买某一企业,在中国准则下测试单元很有可能选择的是汽车保险分部下的存货组、固定资产组、无形资产组,而在美国会计准则下很有可能选择的是汽车保险分部的整个东部地区机构作为测试单元。

显然资产组的范围及界定相比较报告单元有更大的不确定性。测试单元的不同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测试方法的不同。如果商誉的减值建立在报告单元的基础上, 那么测试方法就只能采用美国的两步法减值测试, 也就是说两步法减值测试方法是针对合并商誉的,而我国的资产组以及由此决定的减值测试方法则是针对所有可能减值的资产。

2.计量基础的差异。我国使用的计量基础是使用资产组的可回收金额和账面金额孰低,美国则使用报告单元的公允价值和账面金额孰低。其中可收回金额表现为减去处置费后的公允价值与其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使用价值)两者中的较高者。

以可回收金额为基础,主要是从管理者的理看,企业或者将其继续使用, 或者将其出售,该观点实质是将企业资产的价值混同于减值资产的价值;以公允价值为基础,主要是从经济角度看,企业资产的价值取决于决定继续使用而不是出售已减值资产。

我国也曾于1997-2000年期间实施了一些运用公允价值的具体会计准则,由于实施结果不理想,所以后来进行了大幅的修订。我国要素市场目前尚不够成熟,公允价值往往难以取得,对以财务报告为目的的公允价值估值还处在起步阶段。另外,在可收回金额的计算上,需要运用较多的职业判断,现值测试技术还不完善,未来现金流量的估计还不具有现实的可操作性。

3.确认理念的差异。关于商誉的确认,国际上通行做法为割差法(企业整体价值与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之差),理论基础为剩余价值观。美国及我国均为割差法,只是美国选用全商誉确认法,而我国为部分商誉确认法,初始确认理念的不同导致了测试步骤以及计算出商誉本质的显著区别。

我国的减值测试法实质上是一步测试法,它是通过比较资产组的可收回金额与账面价值以确定商誉的减值损失。美国的两步法是测试报告单元的公允价值, 并据此计算出商誉的公允价值,然后再将商誉账面价值与其公允价值比较以确定商誉的减值损失。

我国商誉减值的割差法本质就是合并对价分摊,商誉即为分摊之后剩余的价值,并未要求计算商誉的公允价值。美国的两步法下若商誉发生减值,第二步则计算出了商誉的隐含公允价值。这样计算出商誉的公允价值,有利于缩小企业的会计价值与实际价值的差距,便于决策者利用该信息进行决策,从而提高了信息的相关性。

4.经济环境的差异。宏观上看,经济环境的不同导致了两步法与一步法适用基础的不同。我国加入WT0后,中外企业兼并、重组的案例越来越多,使得合并商誉成为有待规范的领域。考虑到我国企业合并的主流形式在未来一个比较长的时期内仍是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且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不产生商誉,而非同一控制下合并产生巨额商誉的案例少,所以我国采取了复杂度和成本相对低的“一步法”对商誉进行减值测试。

而在美国,频繁发生巨额并购案例同时产生了巨额的商誉,比如2000年美国在线与时代华纳并购过程产生的商誉高达l 300亿美元。面对如此巨额的商誉以及伴随而来的巨大风险,使得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不得不花大量时间和精力用于研究商誉的处理。在综合考虑了商誉的不可辨认性和频繁出现的巨额商誉之后,确定对商誉采取不同于其他资产的减值测试方法,有针对性地采用了相关性更好,复杂度和成本更高的“两步法”。鉴于其复杂性和成本,近年来对商誉减值测试中补充的定性评估权利的做法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减值测试的程序和成本,值得肯定。

三、完善商誉减值测试的建议

(一)有针对性的制定商誉减值准则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并购浪潮下出现的商誉将会扮演越来越有影响力的角色。对于商誉这样的不可辨认资产,充分考虑到其特殊性,美国针对商誉的减值测试有针对性地采用“两步法”是值得借鉴的,全商誉法下计算出的商誉更具相关性也更接近商誉的本质。鉴于成本效益原则,我国准则也应该在不远的将来有针对性的规定合并商誉减值测试的测试单元以及方法, 而不是采用与其他资产减值完全通用的做法,对进一步完善企业会计准则有所帮助。

(二)推动评估行业更好的发展

我国以财务报告为目的的评估仍处于起步阶段,很多方面需要借鉴学习他国的经验,但需要考虑到我国的实际情况,不可盲目效仿。我国的市场环境、信息传递能力和评估人员的专业能力并没有达到美国那样的高度,通过建立在市场一致预期上的公允价值估计、未来现金流量估计等在实践中几乎难以操作。因此,必须建立一套完整且具有可操作性的评估标准,灵活运用评估技术和方法,加快专业评估人才培养, 优化评估人员结构,促进评估业更好地服务于以财务报告为目的评估,更好地发挥评估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田明庞,慧茹.中美合并商誉减值测试方法的思考[J].国际商务财会,2008,(10).

2.孙芳城,罗捃.合并商誉减值测试计量的比较研究[J].财会通讯,2006,(12).

商业地产可行性报告例5

巴菲特本人一直对平面媒体情有独钟,曾经试图收购《纽约客》未果,但在1973年用1060万美元抄底《华盛顿邮报》,成为自己投资生涯中的经典之作,最终获益超过100倍。

之后,巴菲特在报纸行业没有大手笔投资,似乎对这行兴趣越来越小了。2009年,巴菲特曾公开宣称,对于美国大部分报业公司,无论在什么价格都不会购买。不过,今年巴菲特似乎兴趣又来了。“我一生都热爱报纸,也一直会热爱下去……未来几年,伯克希尔也许会收购更多报业公司。”

既然报纸行业今非昔比,巴菲特商业上的逻辑是什么呢?

账面价值 报纸的商业模式也许过时了,但内容本身却不会过时。无论何时,消费者都需要基于本地的值得信任的信息。这些报纸成熟的采编团队和当地品牌是很好的资产,只要价格合理。这些报纸去年产生了2800万美元现金流,1.42亿美元的收购价格看来并不贵。而且,巴菲特并没有收购Media General旗下处于困境中的《坦帕论坛报》及相关资产。

竞争力 除了《华盛顿邮报》,巴菲特投资的都是在城镇发行的中小规模报纸,而非大城市的报纸。这种地方性报纸是竞争门槛非常高的垄断性公司,通常每个地方只需要一家,竞争对手很难挤进来—因为市场容量太小,即使付出高成本进入,回报率也会很差。

时机 “在别人恐惧的时候贪婪。”真正的恐惧并不是某只股票跌了几十个点,或者市场遇到周期那么简单,而是那种看起来绝望带来的恐惧。报纸行业就是这样,全世界的评论家都认为报纸穷途末路,广告商也大幅削减报纸的广告预算,新媒体越来越多占据消费者的时间,甚至很多报纸从业者也认为这一行毫无希望。这才是真正拣便宜货的时候,当然前提是你得有足够的眼光。

2006年全美报纸广告开始下滑以来,互联网始终被看作最大的威胁,因为广告商把越来越多的预算从报纸转移到了互联网上。对于广告商,这是一个再合理不过的行为。相对于报纸广告,互联网广告更精准更容易评估投放效果,这是新技术和数据挖掘带来的新变化,也是报纸等传统媒体的软肋之一。

商业地产可行性报告例6

Abstract: What is the added value of the CSR reporting process for SME suppliers in emerging economies, and how to further enhance the added value of the CSR reporting for the SME suppliers? This paper firstly analyses the added value of the CSR reporting process for SME suppliers, then focuses on how to promote the added value, so as to make the SME report as a powerful implement to reinforc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transparency in the global supply chain.

Key Words: CSR Reporting SME SupplierAdded Value

中小企业是全球经济发展一支重要生力军,然而曾几何时,中小企业对世界经济的贡献一直被低估。这些中小企业尽管单个规模较小,但它们累积起来的力量是相当惊人的。根据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的统计,全球中小企业占全球企业总数的90%,其平均创造出来的GDP占全球的50%,并且提供了全球将近60%的就业机会。这一事实要求我们不仅要关注中小企业对全球经济的影响,而且也要关注中小企业对于全球环境与社会的影响,力争让它们成为负责任的全球经济参与方。

经济全球化的一个重要特征是,许多大公司越来越倾向于将其合同转包给中小企业供应商,不仅在产品与零部件方面,而且在服务提供方面都越来越依赖作为其供应商的中小企业。这些中小企业供应商生产绝大部分产品和服务都作为最终产品进入跨国公司的产品和服务中。在当今经济环境中,跨国公司对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影响有很大一部分是由其供应链中这些中小企业创造的。当今全球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运动,越来越关注国际供应链中的中小企业而不仅仅是跨国公司,因为正是这些千千万万的中小企业供应商会最终决定着轰轰烈烈的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运动最终的成败与否。这种趋势同样存在于社会责任报告领域,以前主要是大企业提供社会责任报告,认为社会责任是大公司的事情,而从2007年以来,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供应商加入到这个行列来。

社会责任报告对于来自全球供应链中的中小企业供应商会有哪些附加值呢?如何进一步提升社会责任报告对于中小企业供应商的附加值呢?本文在初步分析社会责任报告对于中小企业供应商附加值的基础上,重点致力于探讨究竟采取哪些方式可更进一步提高中小企业供应商社会责任报告的附加值,从而使中小供应商的责任报告成为促进和提升国际供应链中社会责任与透明性的强有力工具。

中小企业供应商提供社会责任报告究竟会带来哪些附加值呢?

首先,社会责任报告有利于赢得竞争优势和领导地位。

社会责任报告为那些生产可持续产品,按照可持续流程进行管理并且更加透明与可靠的中小企业提供更多的商业机会。上述做法让它们符合甚至超过购买方的要求与期望。社会责任报告为中小企业将其业绩传达给购买方与潜在客户,提供了一个不错的沟通与交流的平台。责任报告帮助中小企业与其上游供应链构建可持续的商务关系,这有利于它们树立与全球伦理及环境期待相吻合的负责任企业形象与声誉。

其次,有利于其提升内部管理流程与确立明确的企业目标。

参与报告的中小企业供应商的优势还在于,通过报告过程提升中小企业的内部管理。通过利益相关方参与报告过程,可以使它们获得许多以前不曾有过的信息。对报告的监督过程也有利于创新更加整合的管理方式,同时确立可持续导向的企业目标。报告还能够促进公司不断思考其目标,并以切实可行的可持续方式实现上述目标。

其三,有利于提高其知名度,赢得信任与尊重。

社会责任报告让中小企业供应商主动地介绍它们可持续发展导向的个性化成功故事,而不是机械地遵守相关标准。报告是一种率先主动的实践,它使得中小企业加入了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对话之中,使其关于可持续发展的信息更容易得到分享。中小企业供应商深入理解可持续理念,有利于企业的行动与全球可持续行动同步发展。许多中小企业老板重视报告过程,就是因为该过程有利于他们把自己的伦理价值观与日常经营活动一体化。报告同时也为企业宣传自己的荣誉提供了一个平台,在这个平台它们既可以宣传员工的荣誉、企业的经营业绩以及对客户的优质服务,同时又可以宣传其与社会责任相关的透明性保护方面的贡献。

究竟采取哪些方式可更进一步提高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在国际供应链中的附加值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首先,创建容易理解的专业化培训流程。

具体可以从下述两个方面着手:

(一)运用通俗易懂的日常语言和直观的案例。向中小企业介绍社会责任报告时要尽可能简明扼要地告诉它们如何撰写报告帮助其实现预期价值。用于向中小企业供应商进行责任报告培训的术语十分关键,跨国公司所使用的全球性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术语很难被中小企业理解。最佳的办法是利用当地与它们具有同样规模与特征的中小供应商在责任报告方面的成功事例,让它们逐步熟悉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的通用术语与相关主题。把它们身边的责任报告成功的典型作为榜样介绍给它们,让它们感受到自己在这方面的追求并非是空中楼阁。

(二)作为购买方的跨国公司的积极参与。中小供应商提供社会责任报告的源动力最主要来自供应链中跨国公司的要求。相应地,跨国公司与中小供应商之间的互动对于中小供应商兑现承诺至关重要,并不是所有的培训都包含着跨国公司与中小供应商的直接对话,所以二者进行交流与沟通共同面对可持续发展的机会与挑战就尤为必要。许多中小供应商也希望真切地看到作为购买方的跨国公司的社会责任报告,以便它们学习对方履行社会责任方面的不懈努力。

其次,为中小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营造良好的氛围。

主要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对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的先期了解与拥有先进的管理系统。这样将使得其社会责任报告行动更加易于操作。如果中小供应商以前就对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早有耳闻,同时通过社会辩论活动让它们深信报告行动的好处,它们将更快地付诸行动。如果社会责任报告已经成为它们所处商业环境的一部分,并且通过其客户、政府或媒体认识到其重要性与可行性,这将更有利于它们切实地履行承诺。(二)中小供应商与跨国公司有着明确的共同期待。当中小供应商与跨国公司有着明确的共同期待时,它们的价值都将提升。资料表明,跨国公司支持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运动将有助于它们向中小供应商传达相关信息,同时促使它们参与到社会责任报告运动中来。与此同时,跨国公司可以通过其责任报告向其中小供应商清楚地阐述其动机与追求。而中小企业通过关注并分享跨国公司的报告经验,可以以它们自己的方式报告其是如何与跨国公司保持步调一致的。(三)股东参与教育。中小企业股东通常并不太热衷于股东参与活动,如果中小供应商对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不甚了解,那么其股东就会更加一无所知。中小企业供应商应该教育并鼓励股东参与社会责任运动,这样可以让它们感知到其所面临的社会责任风险,从而以一种有意义的方式对中小供应商的社会责任与要求做出积极的响应。

其三,简明扼要的社会责任报告出版物。

社会责任报告出版物是作为社会责任报告流程中的指南通常要求符合以下的标准。

(一)尽可能减少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方面的行话

一个合格的报告出版物要确保其使用的术语,要是全球责任与可持续发展中常用的通俗语言。对于“可持续”,“股东参与”等抽象的术语要用直截了当的方式表达出来,以免产生误解。

(二)把报告翻译成当地的语言

中高层经理讲英文,而普通职员则不会,为了把报告中的精神传达到公司的每个角落,指南必须是有利于最广泛阅读的。而提升其可读性的最可行途径,就是将其翻译成本地语言。

中小供应商的社会责任报告能够成为促进和提升供应链中社会责任与透明性的有力工具。报告能够让人们鉴别出中小供应商的出色代表,这不仅对于已经报告的中小供应商,而且对于将要涉足报告的中小供应商都将带来丰硕的收益。而对于那些想成为中小供应商领袖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运动就显得更加弥足珍视。中小供应商的责任报告必将不断地增加中小企业的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附加值,为国际供应链的和谐发展创造新的辉煌。

参考文献

[1]Forstater.M. Macgillivray, Opportunities or Obstacles foe SME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2006,Austria: United Nations Industrial Development Organization(UNIDO).

商业地产可行性报告例7

一、电子商务对传统会计理论的冲击

任何会计理论总是建立在一定的会计环境与实务基础上的。电子商务极大地改变了传统会计的环境,也必然对会计选论带来影响。如电子商社是建立在两上的一个经济组织,但无论从组织上还是地理上都是 一个虚拟企业,且在内部成员的组成和整个组织的存续时间上存在不稳定性,这给会计主体的认定、是否持续经营的判别带来困难。传统会计理论中的会计主体假设、持续经营假设将受到冲击。又如被誉为新兴数字经济最大和最明显推动力的数字化产品,不仅表现形式不同于传统的物质资产,也无法用物质资产的方法对其进行会计确认与计量,传统的会计要素理论及相应的计量原则需要发展。

二、电子商务对相关会计法规的冲击

传统商务活动从签约、履行合同到款项结算,伴随业务过程的信息流、资金流等一般均以书面形式出现并由经办人签字确认,会计核算制度、会计结算制度、审计制度等均离不开这些原始资料。电子商务造就了自动化、无纸化、数字化的社会经济环境,数字签名代替了纸面签名,这必然对传统的适应于纸面交易的现行商业法规(包括会计法规)带来冲击。需要解决的问题有:(1)交易双方身份认证办法在会计上的确认,即制定为参与网上交易的各方提供法律认可的认证办法;(2)电子合同的合法性程序在会计上的确认,包括电子合同的规则与范式、构成有效电子书写文件和原始文件的条件;支持数字签名和其他身份认证的手续规则;数字凭证合法性有效性的规定等等;(3)电子支付管理,即规定电子支付命令的签发与接收规范以及有关各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

三、电子商务对传统货币及其结算体系的冲击

电子商务对企业传统货币及其结算体系的冲击是巨大的。传统支票、现金的主导地位将逐步被数字货币所替代。数字货币是采用电子技术和通信手段在市场上流通的按照法定货币单位来反映商品价值的信用货币。它实际上由一组数字构成,含有用户的身份、密码、金额等内容,并以字节形式储存在个人电脑中的数字价值单位 (DVU)。数字货币可以通过Internet从一个作为付款而提供的帐户上下载,也可以用数字信用卡从网上购买。与数字货币相对应的金融机构,则是没有银行大厅没有营业网点只有Internet站点的网上银行 (或称虚拟银行)。数字货币的出现也造就了新的金融犯罪和各种形形色色的舞弊行为的出现。如何保证自己的某些数据不被窃取,怎样保证对方的真实性等安全问题将成为电子商务网上支付的最突出问题。

四、数字产品的会计核算问题

在传统商务活动中,诸如计算机软件、报刊影视产品等是以实物产品形式出现,在会计上作为存货以历史成本原则对其进行确认和计量,进行进、销、存数最金额核算并反映到会计报表上。在电子商务环境中,数字产品已超越了资源限制的约束,数量和内容可无限制地复制,按实物产品方式?quot;映资产价值失去意义。在具体会计核算上,这些产品无法反映具体存货数量和金额,只有销售数量和销售额。数字产品的广泛应用是数字经济的重要特征,并必将成为未来的遁要产业之一,因此,会计界需要从会计理论到实务:包括会计准则)对数字产品的确认、计量和报告进行研究。

五、建立网上实时会计报告模式问题

传统会计报告模式一般指企业对外提供会计报告方式,尤其是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揭示方式。在电子商务环境中,企业会计信息系统是建立在Internet、Extranet和Intranet基础上的,不管是提供定期信息还实时信息,是提供综合信息还是明细信息,具向债权人、投资者提供还是面向社会大众提供,技术限制已不复存在,建立网上实时报告模式成为可这给传统会计报告模式的发展带来机遇和挑战:表现在会计报告的目标上,传统会计报告模式投资者和债权人提供反映管理人员经营责任的信未来将更侧重于向使用者提供有助于决策的相关息;(2)表现在会计报告周期上,建立在分期假设成本--效益原则约束之上的定期报告模式,将被受时间、地点限制的实时动态报告模式所替代;表现在会计报告要素上,传统模式把会计报告要素分为资产、负债、权益、收入、费用、利润等几大多已无法满足决策有用性的要求,划细会计报告要素以全方位反映企业生产经营过程和事项的即时信息是发展趋势;(4)采用上述网上实时报告模式,还须研究如何通过会计法规和准则来规范和约束报告司的会计行为,以及如何进行网上审计等问题。

六、会计的国际化问题

建立在Internet基础上的电子商务,本质上是全球性的。近几年来在美国的推动下,WTO、APEC、OECD等国际组织和发达国家相继发表了电子商务文件,国际电子商务框架正在形成,传统的国际贸易方式将面临深刻变革。另外,电子商务也给多国企业合作、国际证券市场等国际资本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运作空间。国际电子商务的发展对会计准则的国际差异提出挑战,不同的会计准则反映不同的会计信息,如果这种差异需要投资者、合作双方甚至多方在网外经过特殊调整后才能解决,将影响电子商务作用的发挥。因此,笔者认为,随着我国加入WTO的日益临近和电子商务应用的日益普及,在我国具体会计准则制定过程中,再过份强调会计准则的本国特色,不符合时展的潮流。

七、网上税收征管问题

商业地产可行性报告例8

认清竞争形势,整合优质资源,增强核心竞争力

(一)外部的媒体竞争形势要求我们整合资源

市场经济时代,竞争无处不在。威海的报业房地产广告经营,也面临以下媒体竞争形势:

1 网络媒体。网络媒体近年来异军突起,已经迅速地跨入了主流媒体的方阵,长远看,必将对报业广告经营带来巨大的冲击。主要分门户网站和专业网站,威海的门户网站是《威海信息港》,《爱威海百姓网》,这两个网站的房地产频道,都吸引了房地产客户。专业的网站《威海房地产信息网》是威海本土创建时间最长的专业网站,在威海房地产业的认知度最高,堪称威海第一房地产门户网;新浪威海房产频道,经过近两年的运作,现在已经站稳脚跟,态势良好,搜狐焦点房网威海频道。刚刚成立两个月,蓄势待发。还有即将进入威海的搜房网,更是号称中国房地产第一网络门户。随着威海房地产的外销比例不断攀升,和网络媒体来势汹汹,必将进一步分流报业的房地产广告资源。

2 平面报媒。主要有《威海广播电视报》和《齐鲁晚报》烟威版。值得一提的是原来已被边缘化的《威海广播电视报》,今年以来由于采取了灵活的经营机例。已经对我们的房地产广告资源形成了一定的冲击,分流了一部分广告资源。

3 电视媒体。市区媒体主要来自于威海电视台和环翠电视台,其中威海电视台的《直播威海》栏目具有较大的吸引力,也具备一定的竞争力。环翠电视台和荣成,文登,乳山电视台基本上只对当地的个别楼盘有一定影响,但构不成大的竞争力度。

4 户外广告和车体广告。户外广告近年发展很快。而且80%的广告是房地产广告,已经成为。城市地产的橱窗。。车体广告主要为公交广告公司所垄断,主要线路大部分是房地产广告。

5 DM杂志,小报。DM杂志最主要的是《中产者》和《黑土地名流生活》,这两份杂志虽然不是专业的房地产杂志,但是已经表现了拓展房地产广告的倾向,也吸引了一小部分房地产广告资源。专业的房地产DM广告是威海房地产交易中心下属的一份《威海房地产信息》和威海物价局下属的《住在威海》,这都是依托行政部门的权威印刷品。目前发行数量在3000-5000份,因为没有可读性,没有引入市场机制,目前仅是维持经营。DM小报主要有两份;《交叉路广告》、《万通信息》,主要吸引了分类广告,包括房地产的二手房,中介广告,还有部分房地产分销商的楼盘广告。

6 楼宇广告、移动电视广告。楼宇,商超电视广告、公交移动电视广告,这些媒体在北京,上海、广州的一线城市运作多年,已经成为上升速度最快的新媒体之一,已经创造了巨大的广告市场份额。威海的万盛传媒公司已经运作一年多,现正在调整,计划增加更多的电视终端,未来的发展后劲十足。

7 手机短信和手机报。每天都有大量的地产信息通过手机袭击机主。信息时代,手机作为个人的数字媒体终端,正在吸附越来越多的广告资源,面向目标客户,精确制导。

在当今多元化的媒体格局中,任何一个单一媒体想一统天下独霸江湖是不可能的,每一种媒体都是“铁路警察”,各管一段。都有自身特定的受众目标、运营方式和市场价值。既然每种媒体都有自己的盲区,所以要实现所谓的全天候、立体化,零距离、无缝隙覆盖,必须进行媒体资源的科学调度和优化整合。

(二)只有整合资源,才能形成核心竞争力

在新的发展阶段上,报纸的核心竞争力表现在,是否具备对于相关行业资源更大、更强的整合能力上,整合优则胜,整合劣则败,这就是市场竞争的规则。

威海日报社是一个媒体集群,旗下天天的媒体包括《威海日报》、《威海晚报》、威海新闻网、威海网络电视、《今日半岛》五大媒体(另有《韩文周刊》、《法制周刊》两个周刊,此处姑不讨论)。这些媒体的发展是非常不均衡的。如果各个媒体单兵作战,除了晚报,日报,其它他媒体均是独木难支。因此,我们必须站在整个报社发展的战略高度上,对内,整合晚报、日报、新闻网、房产网,网络电视的媒体(版面)资源、编采资源,发行资源、广告资源,对外,整合读者资源、客户资源、社会关系资源和长期积累的品牌公信力资源、影响力资源。整合力的大小,决定了竞争力的大小。

对于成海报业房地产广告经营来讲,要提升核心竞争力,首先是整合威海日报社媒体集群的内部资源,不搞各自为战,而是要搞协同作战,不仅要实现晚报房地产的编采与经营的统一,而且要实现晚报、日报、威海房产网(新闻网)、网络电视4个媒体的房地产编采与广告经营的统一。这样才能消除两层皮、三层皮,强势整合内外优质资源,锻造核心竞争力,深度开发行业广告。

创新管理体制。实行公司化运作,打造一体化经营模式

市场如战场。要想甩开对手的赶超,赢得日趋惨烈的竞争,必须领跑市场。要想领跑市场,必须创新体制;只有创新体制,才能解放生产力。只有解放生产力。才能夯实发展的基础。只有夯实基础,我们才能实行可持续发展,才能确保报社基业长青。

(一)创新管理体制的初步设想

房地产广告的组参与架构和管理模式,对报社的核心竞争力和房地产广告经营业绩具有直接影响。同样的人员,不同的管理模式,其效能发挥是不同的,这好比同样是碳元素,由于不同的结构,可能形成木炭,也可能形成金刚石。

根据管理学的观点,一个机构组织管理的有效性是以其管理结果相对目标的偏移程度来确定的。偏离度越小,说明该组织的组织管理有效性越高。为进一步提高管理有效性,实现优良的团队合作,打造具有创造力、战斗力和竞争力的媒体经营“梦之队”,拟将各媒体的房地产行业切块出来,创新管理体制,统一由“威海报业房地产广告公司”经营。实行公司化运作,接受报社编辑委员会和经营管理委员会的共同领导,实现责权利相统一的一体化经营模式。初步设想如下:

1 组织机构设置。威海报业房地产广告公司组织机构分为三个层级:一是战略指导层,由报社编辑委员会和经营管理委员会组成,重点工作为确立战略

规划,协调整合各媒体联动;二是经营管理层,按照责权利统一的原则,承包《威海晚报》、《威海日报》、威海房产网(含威海新闻网和网络电视的房地产广告部分)、《今日半岛》的房地产广告经营。三是业务执行层,主要分采编和市场两大块,具体岗位设有采访、编辑、策划、市场、后勤等。

2 全员绩效考核。采编部门主要职责是给日报、晚报、房产网进行房地产专版的编辑和新闻策划、新闻采访等,市场部门主要职责以广告业务为主,对开发商、楼盘进行客户服务、广告开发、活动策划等,部门奖金考核以当月完成任务指标为基础,采编部门和市场部门根据指标进行划分。具体到个人,采编部是按行政级别及发稿量以打分制考核,市场部以个人广告业绩发放广告提成,策划与后勤实行浮动工资制,拿出一部分工资与本部门当月业绩挂钩浮动。

3 本经营模式优点。优点一:由于部门全体人员均须根据广告业绩决定奖金数量。因此,本模式能提高凝聚力,发挥成员的积极性,使每一员工均能较好地共同服务于经济考核指标;优点二:本模式为员工提供较宽阔的发展平台,部门全力支持其开拓工作,为个人发展提供较大空间一优点三:编采与广告工作紧密相连,自成一体,因此,无论是在新闻报道还是楼盘配文,方向和主题上都能取得一致,另外,由于采编以新闻采写、编辑为主,不参与具体楼盘业务,与业务部没有利益楼盘纷争。减少了部门问的纠纷,优点网:公司化运作,投入产出可总体控制,工作效率高。

(二)一体化经营模式是时展的要求

时代在飞速发展,成熟理智的广告主追求的是广告的精准投放,是广告的有效性和回报率。读者要求报纸提供的信息和资讯,也早已不再是平面的、简单的、一般化的,而是希望得到更多的、立体的、全方位的和更加准确、精细、体贴入微的信息和资讯了。媒体经营朝专业化的方向发展,可以较好的满足广告主和读者不断变化的口味和需求。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媒体市场,受众细分和分众传播是时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媒体进入市场化运作阶段的必然结果。

通过创新管理体制,实行公司化运作,集合一批志同道合、术业有专攻的复合型人才,顺应和把握市场主体的客观要求,对这一领域和行业内极具开发潜质的“沃土”进行精耕细作,从内容采集到编辑出版到版面营销等各个环节,精心策划,深度加工,并始终以引领市场健康发展为己任,以不断实现受众、客户与媒体的共赢为前提,确保客户加大广告投放,实现报业广告收入的“增产增收”。

搞好活动营销,坚持专业化经营,推动地产广告创新发展

在房地产市场上,媒体广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常规广告,一类是增量广告。前者一般是被开发商列入楼盘营销推广计划之中肯定按计划投放的广告,后者是计划之外、额外增加的广告,通俗的说就是可做可不做的广告。在一个成熟的,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常规广告已经不能满足媒体经营目标的增长,此时,通过活动营销开发市场增量广告,必然成为媒体专业经营中的新思路。

在威海,从2002年以来,随着“住在威海”大型系列宣传活动的策划开展,房地产营销和媒体营销走到了一起,威海的房地产业也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总结我们的实践,借鉴国内同行的经验,活动营销可归纳为以下“招术”:

1 “城市品牌”营销

“城市品牌”营销是威海报业经营的一个里程碑式的杰作,是主流媒体主动干预社会生活,参与城市运营的一大创举,是威海报业媒体营销对于全国报业经营的一大智慧贡献。2002年以来,威海报业策划实施的“住在威海”大型系列媒体营销活动已延续多年,并坚持年年深入,年年创新,目前已经成为威海报业精心打造的“活动品牌”,具有强大的市场影响力。“住在威海”系列活动不但擦亮了城市的金字招牌,打造了一张城市发展的“金名片”,还直接促成了威海市荣获2003年度“联合国人居奖”全球惟一获奖城市的殊荣。因为其创新性和对城市品牌建设的巨大推动,“住在威海”系列活动案例被“中国广告20年经典案例丛书”列为“活动营销类金奖”。威海报业还精心策划了“美丽的威海大庆行”(2003)、“美丽的威海十城市行”(2004)等活动,组织、整合威海房地产开发商,到北方10多个经济大市推介威海城市,将城市品牌营销活动推向西北、东北和华北地区,至今产生着深远的影响,目前威海的外销房客户80%来自以上的这些城市和地区。

2 “评奖上榜”营销

“评奖上榜”营销,关键在权威性、客观性、广泛性,连续性。这种营销模式光有媒体的发动还不够,必须借助业界的专业力量甚至政府主管部门的支持。由于其权威、影响面广,活动往往能起到一呼天下应的效果,对媒体来说,可极大提升在业界和置业者中的影响,对参与楼盘或发展商而言,则是迅速走红的快捷通道。

2002年住在威海大型系列宣传活动其中一项,就是“最受欢迎户型”、“最有影响力开发商”海选活动,吸引了威海市民的高度关注,也引起了大批开发商的重视,最后在盛大的颁奖晚会上,获奖单位新鲜出炉,一时满城争说“住在威海”。

2004年,我们策划推出了“住在威海2004十大品牌地产”评选活动,《威海日报》单日实现广告收入105万元,这是《威海日报》成立以来最辉煌的创收纪录。

2005年,在房地产新政的笼罩下,威海开发商万马齐喑,老百姓持币待购,楼市前途陷入迷茫。威海楼市向何处去?透彻分析了市场形势之后,我们立即在《威海日报》,《威海晚报》推出了系列提问式广告:《开发商,你在沉默什么?》,《购房者,你在观望什么?》,《谁来问鼎最有价值楼盘?》。三则广告犹如当头棒喝,楼市震撼。随后推出的“住在威海2005最有价值楼盘”评选活动倍受瞩目,广告运作势如破竹,仅仅26天时间,吸引了38家接盘入围,最后选定20家具有代表性的楼盘。威海楼市借势而起,又走上了平稳发展的轨道。

2006年,威海地产又有新气象。三市三区。商业地产风起云涌,各大品牌地产开发商纷纷抢占黄金地段,建材城,商贸城,购物广场,写字楼,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一时之间,威海这座城市究竟能够承载多少商业地产?质疑之声甚嚣尘上。在此情况下,我们通过深入的调研分析,紧紧把握市场脉动,推出“商业地产金榜”活动,再次大获成功,商业地产金榜题名。

3 主题文本营销

近年来,媒体在地产策划上手笔越来越大,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特刊,这样的特刊可以称之为“主题文本营销”。主题文本营销主题立意要高,面要广,气势要足,其次是在版式设计上要与日常版面不同,必须大气磅礴,冲击力强。在内容上要侧重对主题全景式的扫描。深度广度兼备,

宏观微观皆有。主题文本营销通常在楼市出现某种转机或变化时推出,由于其气势不凡,影响面大,堪称楼市营销中的“重磅炸弹”。主题文本营销往往与前面所述的“城市品牌营销”、“评奖上榜营销”有机结合在一起,比如:2002年《住在威海房地产峰会》会刊、2003年《美丽的威海大庆行》特刊、2004年《住在威海十大品牌地产》特刊、2004《美丽的威海十城市行》特刊,2004《威海国际人居节完全手册》、《住在威海2005最有价值楼盘》特刊、《住在威海2006商业地产金榜》特刊等。当然,也有一些是比较单一的,如《2004地产风云》春节特刊、《2005新春逛楼市》特刊、《住在威海2007春夏搜房总动员》特刊等。

4 展会营销

房地产交易会是地产界的营销高潮,也是置业者的节日,利用展会平台开展营销,在全国范围来讲,都是当前各家媒体活动策划的重点。在借助现有展会平台大力策划活动的同时,媒体也走到市场最前沿,有的还自己主办房地产交易会。或者走出去,与外地城市联合举办异地置业房展会。2003年,“美丽的威海大庆行”就是我们一次成功的案例。

5 细分客户群营销

在当前的房地产市场,细分客户群首先是开发商的营销需要,而对于媒体而言。细分客户群营销是指从置业者的角度出发,根据置业者的构成、动机、购买行为的多元化和差异性,为一个特色群体推介适合他们的物业。这种媒体营销。对于楼盘销售有着最直接的促进作用。尽管威海楼市从2002年起,已经真正进入了市场化运作,但威海还只是一个新兴的城市,不光在城市品格、文化积淀方面,而且在市场氛围、消费导向、居住理念等许多方面,都需要由媒体来发挥引导作用。借鉴南方等地的成功经验,诸如“海归”物业,白领物业,单身贵族物业、青年公寓,财富领军人物物业等等,都是我们下一步开展细分营销活动的方向。

6 文化营销

文化搭台,地产唱戏。是近年来地产界营销的流行手法。

2004年,报业广告公司为威海佳成房地产公司“林语山庄”开盘策划J,“林语山庄杯春季摄影大赛”;2006年,报业广告公司精心策划了“俄罗斯经典芭蕾舞威海演出”,《威海晚报》、威海新闻网等以文化娱乐的手法将明星地产、芭蕾高雅艺术,俄罗斯美女j大看点结合起来,一时抢尽眼球,引起全城轰动。

7 名人营销

房地产由于市场竞争的需要,也非常重视名人营销。其手法有向名人赠送住宅、请名人做形象代言人(如青岛天泰房产开发的奥林匹克花园通过赠送住宅请刘璇做形象代言人)、请名人主持开始仪式(文登某楼盘开盘,邀请著名相声演员唐爱国莅临主持)、请名人参观楼盘等等。我们也曾就著名数学家邱成栋先生入住国际海景城,进行了相关采访报道。媒体拥有一定的名人资源,应当积极充当策划者、联络者、组织者和传播者等多种角色。这方面,威海报业还大有潜力可挖。

8 论坛营销

论坛营销是指通过主办高层次的学术活动,并借助其强大的影响力来实施的策划行动。这种营销模式在操作上首先要体现权威性,其次主题新颖,目的在于引起业界和置业者的广泛戈注和积极参与。威海报业先后举办了以下活动:2002年11月,联合著名地产策划机构“王志纲工作室”,举办了“住在威海2002房地产峰会”;2004年3月,与蓝海置业机构联合承办,邀请中国房地产协会专家,来威海举办“威海房地产高层论坛”,2005年12月,举办了“威海日报合作共赢房地产论坛”。2006年12月,刚刚经过经营机制初步转换的报业房地产广告部。依托《威海日报》,隆重推出了酝酿已久的策划方案“住在威海2006商业地产金榜”活动。通过这一次活动,我们就把日报全年的房地产广告任务完成了80%。

9 跨行业营销

面对日益多元复杂,竞争激烈的市场。如何不断创新?这是地产业以及其他行业共同思索的问题。有一条出路是“异业学习,异业联盟”。当本行业不能找到新的商业模式和竞争优势时,到其他行业寻找新鲜的思维,引入与众不同的竞争资源,是一个极好的选择。这已经成为各行业商界精英共同的思维趋势,也是提升市场活力的一条必由之路。在威海的媒体经营中,我们在地产策划中也在不断尝试跨行业营销,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例如,2003年以来,报社主办的历届汽车文化节,从“国际海景城之春”,“城建开发之春”直到2007年的“东龙房产之春”、“韩国之窗杯”,大多是地产企业总冠名。

商业地产可行性报告例9

中图分类号:G2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1-0162-02

一、我国新闻事业的双重性内涵和双重性概念

我国新闻事业的属性是:“事业编制,企业管理”。这是我国新闻事业的双重属性。这也是我国新闻事业的外在表现形式。这意味着新闻事业的性质决定他不能像一般企业那样自由地进出市场,可以作为“无主管的企业”,可以自定方针,而必须服从党和政府的领导,但在管理上采取企业的方法。新闻媒介属于独立的法人,在经济上必须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依法纳税。或者说新闻媒介必须在政治上恪守党性原则,经济上可以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行事。

在这一定义之下,我国新闻报业大概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各级党委机关主办的党委机关报,例如《人民日报》等,他的主办经费主要来自于党委政府。他的销售运营一般也是各级党委行政机关强制性的订阅,市场化程度较弱。另一类就是都市报,首先从销售上真正做到了市场化运作,购买的消费者基本上都是处于自费购买或订阅而不是强制摊派,收入的其他较大来源就是广告收入,它的运营机制和原理比较接近西方现代报业的形式,由于经济上的相对独立,都市报给人的感觉是非常有亲合力的姿态,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脱离“我国新闻事业的双重属性”,或者说只具有“双重属性的”的后一种,企业性质,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忽略由党和政府管理的“事业编制”的属性。

二、都市报在自身定位上给人带来的错觉

传统的党委机关报例如《人民日报》,《陕西日报》这样在体现我国新闻事业双重属性的时候非常的标准,刊登的内容是严格地报道领导人讲话,国家主席访问XX国家之类内容的官家报纸,以《人民日报》为例“社论”这一栏目是党委机关报的标志。以《人民日报》为代表的各级党委机关报在零售报刊市场上表现不佳已经是新闻界和广大受众所知的不争事实。

但是相对于都市报,给人从报面上的直观感觉和报纸的运营机制上貌似都可以脱离“我国新闻事业的双重属性”,或者说能够从某种程度上更贴近人民群众。

从媒介体制来说,我国报刊是“事业编制,企业管理”,管理上是事业单位属于被党和政府领导,得听党和政府的话,至于经济上,要像企业一样自负盈亏大多数报刊是这样,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于是报刊就得想着法子去自己盈利。

相对于《人民日报》之类的党委机关报,都市报在运营上貌似可以脱离“我国新闻事业的双重属性”。最大的原因,在于都市报的发行基本上不靠行政命令的强制执行,他施行的是一套市场化的运行机制,报纸的购买完全靠消费者的自愿,以及广告商对其的广告消费,它实行的是一套企业市场化的原则。从理论上来说,都市报确实可以做到所谓的中间路线,或者就像某些都市报的发刊词一样:“倾听和诉说市民的声音。”从理论上来说,各地都市报确实可以做到只要满足普通受众的需要,尽量让广告商投放广告获取收入而不以党或政府官方的口吻来传达信息。

再从都市报的内容上看,以西安的《华商报》为例,都市报脱离“”的属性似乎更有感性的证据。《华商报》的报道不能说没有某领导访问某国,某市长讲话,但是给人的感觉要少很多。相对从内容上看,报道市民身边事情多一点,大一点的比如今年多少岁以上老人可以免费使用公交公司发放的老人卡免费乘坐公共汽车,区市医保在一定范围内可以通用等,小一点的比如那条路上有个井盖子没有了,某小区出租房内夜间有施工影响居民休息等等。

报刊在零售报摊的受欢迎程度是一个报刊市场化认可度的最直接表现。不说别的只是去随便找个街边的书报亭,在放报纸的那一栏你就可以看到最显眼的就是各种都市报。在同样是西北地区的新疆乌鲁木齐,每个报摊上你看到都有的就是《晨报》,《乌鲁木齐都市报》,就类似西安的《华商报》,《三秦都市报》等等。

而《人民日报》,《陕西日报》,《新疆日报》这些中央和各地方省的党报,它们在资金上有较为牢靠的保障,来源于中央和地方的财政,报面内容和倾向也当然是党的主张和立场。剩下的这些报刊例如各地的都市报,如西安的《华商报》、乌鲁木齐的《晨报》、《都市晚报》这些市民报纸,刊登的消息更加贴近民生,还有大量广告,似乎这说明它们不以政府的经济支持来换取唯一的生存方式。

三、都市报背后的官方化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发现其实我国所有的都市报报刊都是,或者说是间接或者直接的是为官方服务的。

为什么呢?笔者想从两个例子来阐明下,首先说一下西安的《华商报》,华商报在定位上是一家都市报,也确实十分成功,在西安、宝鸡乃至关中地区有十分强的认知度和覆盖率,西安的各阶层人民都比较认可华商报,比较喜欢看。如果随便拿一天的报纸,百分之八十的几率第一版应该不是类似人民日报或者陕西日报那样报道领导人出访国外或者市长讲话的报道,即使有也应该在稍微偏一点的第二版之类。而且华商报有近一半的版面是广告,且广告印制十分精美,十分大气,大小有整版的广告或者打开两面都是广告,这个气势确实比较震撼。想想有两张近八开的纸都是广告确实很威风。这些广告主要是汽车、房地产,可以说每天这两位广告大类的主角都不可缺少,其他再夹杂些化妆品百货等当汽车和地产的龙套。

从第一印象来看,华商报不太应该是党政的喉舌旗帜鲜明的吹鼓手,它貌似是贴近我们广大群众的商业报纸,好似有了一些民国时期《申报》的感觉,不太强调政治,只是关注民生,不管是报道内容还是广告上。而且,《华商报》从其起源来说也确实不是正宗的党政报纸,是陕西省侨联办的,这样一来让民众敬畏的那种党政报纸形象就淡化了。

但是这只是一个错觉,如果认真地想一想,《华商报》在广告上最大的一类就是房地产广告,在《华商报业》旗下,还有一家名为《房周刊》的专业房产报纸,主页介绍西安地产各种相关的信息。当然,我们可以从经济的角度来理解,房地产商各个财大气粗,在广告投入上一向是比较大气,我们报人也是生意人,当然追求利益最大化,顺理成章地接受房产广告。

但是,这里需要联系一点政治经济的背景。到现在,众所周知,土地财政已经是各个地方政府非常重要的税收来源,具体的比例可能各个大城市不一样,但是可以说大城市的土地财政一般都超过了其他的工商业收入。也就是说,房地产业最大的既得利益者应该还是地方政府,不管是西安在高新区李嘉诚的和记黄埔卖个办公住宅楼盘,还是西安曲江万科卖个高档别墅楼盘,最大赢家应该是政府,因为据说一套房里最大的成本不是水泥砂浆以及民工的材料和劳力成本。最高的是土地出让金,也就是买地皮的钱。这样看来,《华商报》,《房周刊》大做房地产广告,为市民介绍房产信息,有意无意地创造了这种房产舆论环境,促成广大民众买房,客观上还是为地方政府土地财政做出了推动。当然房产广告盛行也不是《华商报》《房周刊》的专利,在各地方都市报,房地产广告都是报面主力。

再说一说新疆的《消费者晨报》,这也是一家典型的都市报,在新疆乌鲁木齐有很大的影响力。这家报纸有个特点,除了一般的都市报竭尽全力用一半的版面做广告,它特别喜欢报道新疆广汇篮球队的新闻,以及投放新疆广汇集团的地产广告。新疆广汇篮球队是现在新疆乃至西北五省唯一一支在中国最高级别职业篮球联赛CBA打球的球队,并且成绩不俗,一般在三四名左右。也许有人说,从新闻的就近原则来看,新疆广汇飞虎球队是广大新疆市民关注和喜爱的家乡球队,就类似陕西浐灞足球队一样,但是新疆广汇球队的比赛屡次被放在头版报道笔者认为这就有些夸张,毕竟这不是专门的体育报纸。说到这里还得说一下新疆广汇的背景,这是新疆最具有影响力的民营企业,与政界也有很强的联系,这样说来新疆广汇企业的发展与成功也与地方的财政有很强的联系。

最后再说说地处西安在全国都很有影响的都市报《华商报》,《华商报》给公众的普遍印象是比较市民化的报纸,但是,如果稍微关注下《华商报》背后的主管单位——陕西省侨联所主管,如果说侨联还不能算绝对的党政官方代表,那么看看中国市场化程度最高的《南方都市报》为广东省委机关报《南方日报》的子报。华中地区最有影响力和代表力的报纸《楚天都市报》,它是由单位是湖北日报报业集团主办,《湖北日报》是湖北省党委的机关报,这样也就是说《楚天都市报》的上上级其实也是湖北党委。再拿地处于新疆乌鲁木齐的《新疆都市报》为例子,《新疆都市报》是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机关报《新疆日报》主管主办的子报。都市报在外表形式上努力地打造一种非官方化,市民化的第三方路线,但是主管单位仍然能够体现出党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来。

这样前后串起来理解就不难了,虽然《晨报》、《都市报》是新疆的都市报媒体,但是他们和《人民日报》、《陕西日报》一样从侧面还是利益相关的。

这样看来无论《人民日报》类党报,还是各种有意淡化政治的都市报,他们其实都是为人民大众服务的,不同的只能是形式和议程设置的不同。虽然在外观的包装和对一些新闻事件的报道上与党委机关报有一定的差别,但是本质上应该严格遵循着我国新闻事业的双重属性。

参考文献:

[1]李良荣.新闻学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商业地产可行性报告例10

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把人类带进了信息化社会并使信息化工程逐步深入经济生活各个领域。党的“十七大”指出:“我们必须始终保持清醒头脑,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科学分析我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新挑战,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深刻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可见,加快信息化建设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发展经济的必然选择。如何及时、准确地掌握市场信息并运用所获取的信息有效地整合和运用资本、技术和人力资源就成为企业组织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因此,企业应加快管理信息化建设,而企业管理信息化的关键是会计信息化。

会计信息化是基于现代信息技术平台,容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与业务流为一体,反映会计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的,高度数字化、多元化、实时化、个性化、动态化的会计信息系统。会计信息化是会计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是会计发展的必然趋势。与手工会计相比,会计信息化不仅是处理工具的变化,在会计数据处理流程、处理方式、内部控制方式和组织机构等方面都与手工处理有许多不同之处。它的产生发展对转变会计职能,提高会计队伍素质和会计工作质量,加速信息传递,加快企业管理现代化,促进会计理论研究和会计实务的发展,提高经济效益和加强国民经济宏观管理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会计信息化将更加不断升级和完善,它在经济管理中也将发挥更大的作用,其应用前景非常广阔。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当今,会计信息化是会计发展的必然趋势,其发展前景非常广阔。企业只有建立和发展会计信息化,才能抢占竞争优势,否则,在世界竞争日益加剧的现在和将来,不建立和发展会计信息化的企业,有可能是“等死”。把握好会计信息化的发展趋势,有助于企业及时调整会计信息化的发展策略,加快会计信息化的建设。

一、系统开放,信息资源高度共享,数据处理高度实时

通用管理软件很难能满足客户所有业务环节的要求,在现在和未来,企业建立信息系统时,也将很难选择一家公司的产品解决所有业务环节的问题,因而对不同厂家系统的集成能力将成为企业重要的要求。目前,有的管理软件供应商为此提供了EAI(enterprise application integration),EAI企业应用集成是将基于各种不同平台、用不同方案建立的异构应用集成的一种方法和技术。EAI系统设计目的是便于客户和集成商快速简单地实现会计信息化与与其他应用系统的集成,EAI将帮助企业实现跨环节的功能集成。随着EAI系统的不断完善、发展及其广泛推广应用,会计信息化将彻底消除信息孤岛,从而实现信息资源的高度共享。另一方面,先进的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信息系统的高度共享和开放性将使会计信息的处理与披露由传统的及时性提升为实时性,能够做到对会计数据处理的高度实时化,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可以随时查看企业的经营及财务状况,从而为及时、准确作出决策,积极应对市场变化提供了保证。

二、会计报告的新突破

在会计信息化下,随着会计目标的转变,信息使用者对财务信息的需求呈现多样化趋向,因此,财务报告的模式将出现多元化,其中有些财务报告的模式对于传统财务报告的模式而言是新的突破。

1.专用财务报告模式

在实际会计工作中存在着许多特殊信息,使用者对财务信息的需求有不同的特殊需要。因此,就产生了“专用报告”。专用报告是为不同的信息使用者提供不同的财务报告,它考虑了不同类型用户之间的信息需求差别,有选择地和重点地对特定用户披露特殊信息。

2.外部报告模式

对于小型企业而言,将更多地采用外部报告模式,因为将财务会计交给外部专业机构可节省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成本,减少不必要的设置,取得规模效益。另一方面,这种报告模式有利于改进报告质量,降低会计信息使用者的成本。

3.多模式报告模式

多栏式报告模式是对同一经济业务按多种会计方法加以处理,并将由此得到的不同信息在财务报告中予以披露。由于传统会计模式的局限性,它所提供的单一信息不便于比较不同计量和确认方法下得出的结论,也不便确认不同信息的价值。在会计信息化的条件下,从技术上可以突破传统模式的局限性,使得单一信息转向多元化信息,使得信息使用者重视不同会计方法下有不同的用途并产生不同的经济后果,从而,为决策提供更好的服务。

4.在线实时报告模式

基于先进的Internet信息技术,可以大大提高会计信息的容量和信息的时效性。因此,就产生了在线实时报告模式。在线实时报告模式是指企业通过设置Internet站点,向信息使用者提供定期更新的财务报告。这种报告模式的特点是,通过Internet,采用超文本的形式,将企业所发生的各种生产经营活动和事项适时反映在财务报告上,并将报告存储在可供使用者查询的数据库中供用户随时查询。在线实时报告将成为会计信息化条件下极为重要的财务报告模式。

三、商业智能(BI)的普及

利用企业内部现有数据资源收集知识,进而做出正确战略决策的能力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企业关注的焦点。在这个问题上,商业智能(BI)开始逐步得到运用。商业智能的普及将成为会计信息化的主要发展趋势。

商业智能是如何利用企业积累的数据增进对业务情况的了解,帮助企业在业务管理及发展上作出及时、正确的判断,然后采用明智的行动。简而言之,商业智能是能够帮助用户对自身业务经营做出正确明智决策的工具。商业智能的本质就是对提取的业务数据进行智能化的分析,揭示企业运作和市场情况,帮助管理层作出正确明智的经营决定。企业在商业智能解决方案的帮助下,及时准确的合并报表对内部交易能够快速准确地实现对账,实现数据一次采集分层过滤抵销的功能,真实反映集团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用户能够通过充分挖掘现有的数据资源,捕获信息、分析信息、沟通信息,发现许多过去缺乏认识或未被认识的数据关系,帮助企业管理者做出更好的商业决策。

目前,商业智能产品及解决方案大致可分为数据仓库产品、ETL产品、OLAP和前端展示产品、数据挖掘产品、元数据管理产品、集成以上几种产品针对某个应用的整体解决方案等。

从全球范围来看,商业智能已经成为最重要的信息系统。从国内来看,商业智能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企业管理者所认识,其中包括金融、电信、保险、能源、零售等行业的决策者。据ChinaBI统计,2006年中国大陆地区的BI产品许可证市场容量约为8亿元人民币,同比2005年增长33%;BI系统集成(BI软件系统,但不包括许可证)市场容量约为6亿元人民币,共计14亿元。BI市场带动相关软硬件销售额为5亿元人民币。在未来几年内商业智能市场需求旺盛,市场规模增长迅速。

根据ChinaBI调查,目前在金融、电信、保险等行业已经对商业智能耳熟能详,但是真正开始规划项目时,有的人能够参考公司的实际需求进行设计,有一部分人却是无从下手,只能参考供应商的建议;在能源、制造、零售等行业听说商业智能的人越来越多,但是规划项目时仍然是参考供应商的意见为主,没有技术力量根据公司实际情况自主规划。在政府部门、其他行业大部分人仍然对商业智能的概念接触不多。

在制造、零售等众多行业,ERP的发展已经成熟,在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ERP后,对公司的管理日益规范。但是ERP无法满足企业管理者决策所需要的报表和数据,因此BI应运而生,而且将得到快速发展。

四、智能型会计决策支持信息系统

会计信息化分会计核算信息化、会计管理信息化、会计决策信息化三个层次内容。其中会计核算信息化是会计管理信息化和会计决策信息化的基础,是企业管理的基石。

管理型会计是对企业管理进行支持,它包括财务计划、分析和控制管理功能;决策型会计是对企业经营决策进行支持,它包括筹资决策、投资决策、资金使用和管理决策等。当前,由于技术条件的限制,会计管理和会计决策支持信息系统的开发和应用尚不十分理想。

现代经济活动的复杂性、多变性和瞬时性,已对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每一管理者都需要依靠科学的预测来作出判断决策。管理者的决策方式已从经验决策方式转向科学决策方式,在这种趋势的引导下,智能型会计决策支持系统的应用将构成未来的会计信息化的极为重要的内容。决策支持系统能综合各种因素,考虑历史变化,分析将来趋向,提出各种可供决策者选择的决策方案,为管理者进行经营决策提供帮助和支持。智能型会计决策支持信息系统,向模拟人的智能方向发展,系统具有听觉、视觉、触觉等功能,能模拟人的思维推理能力,能思考、推理、证明,学会自动适应环境变迁。因此,我们加大开发力度,在会计信息化中引入先进的技术和方法,尽快发展高性能、高层次的会计信息系统,是会计信息化的客观要求及其发展趋势,智能型会计决策支持信息系统是会计信息化的最高层次和最终趋势。

五、移动商务

移动商务,是指通过移动通讯网络进行数据传输,并且利用手机、PDA等移动终端开展各种商业经营活动的一种新电子商务模式。其商务活动主要以借助移动通讯技术,使用移动终端为特征。通过移动通讯解决方案实现随时、随地的沟通,创造没有疆界不停顿的商务机会。

在现实的经济活动中,企业会计具有随时随地移动办公的客观要求。因此,会计信息化应该具有移动商务功能,能够支持移动电话、PDA等移动通信工具,充分考虑到移动互联网终端设备及网络传输特点、用户需求特点。会计信息化的移动商务强调简易快捷,提供实时准确的查询和重要交易处理。

在应用上,提供针对领导人员(包括总经理及业务经理)的信息查询,针对销售、服务等业务人员的信息查询及录入,查询内容可依据不同的角色设定。目前,会计信息化所提供的移动商务功能的移动商务产品已经有所开发和应用,但其功能性向更完善,应用性向更普及方向发展,带领用户全面进入移动商务时代是其发展的趋势。

参考文献:

[1]辛茂荀:会计信息化.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2]陈宏明占丽:会计信息化下财务报告模式探讨.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

商业地产可行性报告例11

一、审计产品与商品的关系

1 物品、产品与商品的关系

按照经济学中的定义,商品经济中的事物一般分为下面三种类型:物品、产品和商品。物品是指没有经过加工,自然天成的叫做物品,物品本身可能具有价值也可能没有使用价值;产品则是经过加工的物品,凝聚了人为的智慧和成本在里面(一般的人类劳动),并使其具备使用价值,商品的定义则是已经流入市场的。可以在市场中进行公开交易的产品。

商品按照所有权,可以分为:公共品、私人品和混合品,究竟审计产品属于这三种的一个,还是另有其他选择,一直是一个具有争议的话题,同时这也是本文分析的重点。

通过以上的定义,我们能够了解到商品的基础是产品,既一件物品必须经过人类劳动的加工,同时进入流通领域才能成为商品。这一点是我们继续进行下面探讨的重要基础之一,有助于理解审计产品在市场中的地位,同时也为讨论其商品或产品属性做好理论上的准备。

2 审计最终结果的形式

本文中审计最终结果是指按照审计流程,完成各项审计过程后,最终得到的审计报告,对于政府审计和内部审计还要包括管理建议书等。

审计报告作为整个审计流程的最终结果,在审计过程具有重要的地位,审计报告作为整个审计过程中唯一的可见实物结果,是整个审计流程中的核心,整个审计过程中的价值与使用价值均凝结在审计报告中,无论是投资者还是股东,最终接受审计的方式都是通过审计报告,所以审计最终结果的形式当之无愧为审计报告。

二、审计报告商品属性的讨论

审计的商品特性目前巳被接受,但是由于审计自身类型的不同,最终审计结果的产品属性也不尽相同,所以我们按照不同类型分类对比公共品以及私人品属性进行讨论。

1 政府审计

将政府审计产品特性与公共、私人品进行列表比较:

根据表1的比较,政府审计报告的特性同公共品一致,与私人品相反,所以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政府审计报告属于公共品。

2 内部审计

根据表2分析,内部审计报告同公共品或私人品均有较大差异,并且内部审计并没有通过市场来交换,所以我们认为内部审计报告属于一种产品而不是商品。

首先是购买能够独享,这就排除了内部审计报告为公共品的可能,公共品的最大特性即是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一个人消费公共品并不剥夺其他人享用该公共品的权利,但是内部审计产品却与此相反,内部审计报告作为企业的经营状况的评价,不但包括一般审计报告的内容,同时还有针对本企业不足以及改进意见,属于商业机密范畴,企业有动力也有必要限制内部审计报告的扩散范围,这实际上就是内部审计报告的独享。

其次,消费不能分割和-一定程度的“搭便车”存在又否定了其私人品的可能。由于内部审计报告作为企业的文件。在注册会计师进行独立审计时是有权力查阅的,这就无形中构成了“搭便车”行为,所以内部审计产品也不是私人品。

最后,内部审计的购买方式彻底否定了其商品属性。商品区别于产品的最大不同在于商品要在产品基础上进行市场交换,而内部审计则是企业自己购买自己的产品,这个过程没有通过市场交换,所以内部审计报告不具备商品属性,只能算是一种内部消费的产品。

也正是因为如此,内部审计的定价也是非市场的,内部审计的价格就是内部审计人员的收入,一般来说,内部审计人员的收入水平同企业平均工资水平成正比例,即某企业的平均工资越高,则该企业的内部审计人员的收入越高,这也是内部审计人员的收入不尽相同的原因。

3 独立审计

通过对比,我们能够看出,独立审计同公共品和私人品均有不同。较公共品而言,独立审计的购买方式为私人直接支付,配置方式为市场价格,这就具有很强私人物品的属性;较私人物品而言,独立审计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等明显公共物品的特点。潜在投资者在获得独立审计报告时并不需要额外支付费用,一个人使用独立审计报告的同时并不影响他人使用同一份报告。

在这种基础上,一部分学者将其视为准公共物品,并用准公共物品的特点来衡量独立审计并解释一些问题,但解释问题的同时,仍然有一些问题无法得到答案,因此就笔者的观点,我们认为独立审计并非公共物品,也不是准公共物品,相反,独立审计是一种特殊的私人物品。

三、独立审计为私人物品的探讨――以“审计广告说”的角度

1 “审计广告说”的基本内容

“审计广告说”的提出是基于审计在商品经济中的实际功能推导出的结论,其核心思想为:独立审计实际上是企业财务的“广告”,其现实目的是稳定现有投资者的前提下吸引潜在的投资者。

投资者理性(包括股东)的假设认为投资者会主动寻找高收益的企业进行投资,但是市场失灵的广泛存在使得这一选择变得十分困难,有时甚至会出现“逆向选择”的现象,因此为了吸引投资者的关注,业绩好的公司倾向于向投资者出示经注册会计师认定的审计报告来证明自己的盈利能力,而业绩较差的企业为避免排除在主流之外也要向公众提供审计报告向投资者展示自己经营的成功,因此其现实功能而言,此时的独立审计功与广告没有差别,都是为了获得投资者(消费者)的关注。

2 “审计广告说”的思路

在考察独立审计产品属性的过程中,我们倾向于寻找到一种类似于独立审计功能的现实产品来探讨独立审计的商品属性,在实际商品经济中,我们很难找到与独立审计报告完全一致的产品,但是经过多个角度排除和分析,我们发现广告的产品属性与独立审计报告的产品属性非常相似。

“广告是有计划地通过媒体向所选定的消费对象宣传有关商品或劳务的优点和特色,唤起消费者注意,说服消费者购买使用的宣传方式”这种定义确定了广告产品的几大属性。(1)广告内容:商品或劳务的优点、特色;(2)广告对象:消费者;(3)广告手段:广而告之;(4)广告目的:说服消费者购买使用。依据上述特点,我们看出广告产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广告的产品作为一种私人品,但是其目的却是尽可能多地让所有人获得广告产品,即广告的目的就是让最多的消费者获得广告本身,同时吸引消费者购买广告所宣传宣传的产品。

我们用下表来比较审计产品与广告产品的特性

表4 广告产品与审计产品属性的比较

通过上表可以看出,审计产品中的投资者相当于广告产品中的消费者,注册会计师事务所的地位相当于广告公司,审计报表作为注册会计师事务所的产品,其性质与广告公司的广告产品十分相似。

3 “审计广告说”的实质

首先,我们来进行审计产品与广告产品的经济学角度比较,广告产品和审计产品一样具有“搭便车”的行为存在,但是,这

里的“搭便车”行为同普通商品的“搭便车”行为有着很大的不同,这里的“搭便车”行为是企业所期望的,想反,由于此处的“搭便车”行为能够给企业带来正的外部性效应,所以企业会主动让投资者(消费者)“搭便车”获得相关产品信息以便扩大企业(商品)的影响。对于这种特殊的属性,很多学者将其视为一种公共品的特性,但实际上独立审计产品又是一种企业购买的产品,这就构成了一种矛盾:一类公共物品却是由私人提供,不过这个矛盾也往往被一些学者用准公共物品这个概念来调和,但是作为一种无利可图的准公共物品,企业提供审计产品的动机又从何而来呢?因此,独立审计产品的供给很难用准公共物品解释。

独立审计肯定不是纯公共物品,同时也不是准公共物品,所以独立审计只能是一种私人品,只不过这种私人品的特性比较独特,其形式上与广告十分相似。独立审计报告其大部分现实目的是吸引潜在投资者的投资,这样就能够得出推论,即独立审计产品的实质是企业财务的“广告”,企业通过“独立审计广告”劝说投资者对企业投资。

四、用“审计广告说”解释独立审计悖论

1 为什么企业自己出钱审计自己

正如上述论证,独立审计由于独立性无法完全得到保证,所以其信息披露功能在逐渐减弱,同时揭错防弊功能也在逐渐丧失,因而独立审计报告实际上的作用是企业的“财务广告”,而广告产品作为一种私人产品,尽管其带有一些公共产品的特点,但是依然要私人供给,因此独立审计的费用必须由企业自己支付。

2 为什么注册会计师无法满足公众的高期望

由于独立审计的“广告”特性,注册会计师就像广告制作人一样,职责只是对企业的财务报表做出披露,但是投资者却期望注册会计师能够将企业内部的所有舞弊信息找出,从而做出对投资者自身更有利的选择,而注册会计师作为“广告人”,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审查产品的真实性,不能像执法人员一样完全审查产品质量,因而从这个角度,注册会计师永远不可能达到公众的期望要求。

3 独立审计作为“公共物品”却私人供给的原因

这个问题在之前也作了一些阐述,独立审计的“公共物品”属性只是人们误解了独立审计的经济学本质,因为独立审计是一种私人物品,因而私人供给就是必然的选择。

4 独立审计定价的原则

长期以来,各方对独立审计定价的原则没有统一的观点,在这里笔者也无法提出一个完全符合实际情况的答案,但是利用“独立审计广告说”也能够对一些定价问题做出阐述。下面就是影响独立审计定价的几个主要方面:会计师事务所的规模;审计报表的质量;被审计单位的规模等,其中争议较大的是前两项。

关于会计师事务所的规模对审计价格的影响,有人认为会计师事务所越大,其报价就会越高;也有人提出,会计师事务所规模的扩大会形成规模效应,从而降低成本,因而报价应该更低。但是实际上,会计师事务所的规模和名气是其无形资产,其品牌价格在审计费用中占据很大比重。这一点在广告公司中更是十分常见,越大的广告公司越有实力雇佣高等级的广告制作人,就能提供更高质量的广告产品,因而广告费用也就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