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SCI发表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教育学心理学

教育学心理学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3-23 15:22:18

教育学心理学

教育学心理学例1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教育事业认识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学生、家长,乃至教师已经对“填鸭式”的“教”和“说教式”的“育”持否定态度。更倾向于要求教师全面掌握学生的心理、注重师生的互动等教学心里技巧,掌握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并将其运用于教学实践中,这对于教师来说,单纯的“教好书”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教育的发展,时代赋予了教师更艰巨的历史任务和使命。以教育心理学为基础,改进教学效果,满足现代教育的要求,教师应从创新教学方法方面入手做到以下几点。

1.教师自身良好的心理学知识基础是教育好学生的根本保证

多少年来,人们思想中根深蒂固的思想是,教师是教学生读书的,教师的职责是把自己掌握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但是,就长远的教育发展方向和趋势来看,任何一个学生、家长都希望教师是一个有感情的人,而不仅是一架教书的机器。韩愈曾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其真正内涵并不单单在于传道和授业,更为重要的是解惑。这不仅需要教师了解学生不懂的知识,为学生解决他们所不明白的学习疑问,更需要教师理解学生的心理。郭沫若说“书是死的,人是活的,死读书把活人读死,活读书把死书读活”。为了教学生读好书,教师仅仅有课本的知识还远远不够,还应该懂得心理学。及时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抓住学生的心理状态对教育的长期效果非常关键。

2.教师对学生情况有全局的把握,是教育好学生的先决条件

俄罗斯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过:“如果教育者想从各方面去教育一个人,那么,这就应当从各方面了解这个人……教育者应当努力了解一个人,看他在实际上究竟是怎样的人,了解他的一切优点和缺点,他平素的一切琐细的需要以及他的一切崇高的精神要求等等……”。所以说,教学的中心与重心是人,教师首先要了解教育对象,才能有效地实施教育、教学。多渠道接触学生,全面掌握每个学生的家庭背景,经济状况,家庭教育,社会影响,思想动态,知识层次以至个人性格、特长、交往、爱好等等,做到对学生的思想、学习心中有数。要做到这一点,不仅要求教师要有热爱教育事业、寓教于乐的敬业精神,更要求教师要从学生心理的角度去认识学生,全面、全局的把握学生的心理动态,通过各种渠道认识每一个学生的不同之处,不能笼而统之地把所有的教育对象都认为是相同的“学生”,要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独特个性和心理反应,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3.教学过程中完美的心理教学方法的演绎和运用是教育好学生的有效途径

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当教师的知识水平达到某一关键值时,教学水平的提高将取决于教师对教学的理性认识———教学思维能力。教学思维能力的高低与正确与否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所以教学思维是一种最基本的教学方法,只有在正确的教学思维指导下,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才能真正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教学实践中,心理学教学方法在教育过程的有效运用体现在:

3.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和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沟通。

有效的心理沟通是教师成功教学的前提和保证,教师要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想什么,这对抓住学生的心理、循序渐进的教学非常必要;但是,与此同时,教师还要让学生知道自己在想什么,这样更有利于和学生增进了解、互相沟通,这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但当前很多教师在这方面缺乏这种尝试,甚至相当一部分教师担心学生知道自己的想法,这为教学过程中的互动带来了极大的障碍。需要我们在今后的教学过程当中尽量去改进。

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告诉学生自己下一步的安排,自己的教学目的和想法。同时,有针对性地了解学生对自己教学安排的看法和意见,及时和他们保持交流,交换意见,这样既调动了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也常常使教师的教学计划能够顺利完成,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心理沟通的一个有效途径就是要关心爱护学生,教师首先是要有爱心,“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任何一个远离父母、家庭,来校读书的学生,他们无论在生活上、学习上、精神上都特别渴望得到关怀与爱护,尤其是当他们碰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这种要求和渴望就更加强烈。所以一个教师对学生实行必要的“情感投资”,用爱心去温暖学生,感化学生,实现情感交融是增进师生感情的最佳途径。

正确、耐心引导学生也是关心爱护学生的良好方法。心理学家认为,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了解、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耐心倾听学生的诉说都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3.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情感方法与语言学习的密切关系,运用情感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好,从而提高学习的效果。

所谓情感教学就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充分考虑认知因素的同时,注意改进教学方法,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发展学生积极的情感,帮助学生克服消极的情感,从而使学生以积极的态度推进学习效果。著名教育家赞科夫说:“我们要努力使学习充满无拘无束的气氛,使儿童和教师在课堂上能够''''自由地呼吸,''''如果不能造就这样良好的教学气氛,那么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不可能发挥作用”。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给学生提供自由的“呼吸空间”,就是要给学生学习的动力、兴趣,给学生提供学习的良好环境,使学生对学习、对教师充满感情,变得想学、爱学、会学,从而以“课堂”推动“课下”,以“兴趣”带动“效果”,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

3.3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形成互动式的教学氛围。

互动,是教师和学生双向沟通的一种教学方法,这与传统的教学模式,即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不同。它要求学生积极参与、以学生为教学的主体,但这并不是否定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教师仍是整个教学过程的规划者、控制者。“教学”本来就是教和学同等重要的,教是目的,我们要达到一个什么目的,在达到这一目的的过程中怎样解决出现的问题,这就需要规划者、控制者来适时调整我们的整体目标,使其向着正确的方向进行;而学是结果,任何一个结果都要有一个主体来承载,学生即是教学过程的终极目标,所以学生永远应该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教师和学生在明确了各自的位置后,形成良好的互动才会极大推动教学活动的开展,收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另外,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三维的,内容是丰富的,我们不能用其中的一种教学方法坚持到底。教学方法也不是孤立隔开的,很多时候一节课会选择多种教学方法,采取多种方法配合,发挥各种教学方法的优点,弥补缺点。

总之,在现代教学体系中,教师自身的心理学知识是开展良好教育的基础,有效的心理学教学思维是成功教学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教育学心理学例2

ICT在未来的信息社会中,在各级各类教育系统的广泛应用及其潜力的发挥,使传统教育愈来愈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信息社会对整个教育体系无论从目标到内容、教学方法到教学组织形式等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它将促使传统教育体系和教育观念发生彻底的变革,同时,对远程教育的教与学的理论和实际也提出了众多值得研究的问题。下面结合远程教育的情况略作分析:

一、从实际情况出发,针对不同媒体条件和不同的教学水平考虑不同的远程教学设计

在教学设计中,首先要考虑的是教学目标的问题。未来社会对教学目标的要求与过去最大的不同在于未来的信息社会对公民在能力上的高要求。它要求公民获得以下一些能力:信息处理(组织、获取、操作和评价)的技能、问题解决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学习能力,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协作的能力。这些能力的获得,不仅是基础教育的目标,而且应该是匕首一教育的目标、远程教育的教学目标。学是在教学设计中要牢牢把握住的。然而,这些目标的制定和实施并非在远程教育发展初期就被自觉地认识到,而 需要有一个过程。

众所周知,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ICT的发展,远距离教育经历了几个不同的时期(参见李康,1997.3《中国电大教育》)

1.从80年代初,由于所造成的人才断层,急需尽快培养大量人才。为此,环节展了以广播电视教学为主的大规模的传递和大规模的接受并加以辅导的传统教学模式。此时,教学研究的重点在于制作了由优秀的专家讲授的录像带。这种大规模的教师加媒体的教学传递模式确为解决当时客观上的人才短缺起了极大的作用,但是在教学观(目标)上还是因袭传统的教学思想。

2.随着客观上对教学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远教工作者开始注意在大规模的教的同时,还要注意学习者的个别差异问题,学习者在非课堂教学条件下的学习特点及其规律,包括对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和学习监控能力的培养,学习过程中的社会交流等问题;注意研究适应教和学这两方面的的特点来设计教学。教学研究的重点由只研究教的方面转为同时兼顾教与学两个方面。

3.90年代以来,由于以计算机为中心的通信与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远教的传递手段日益多样化,远教工作者对于开放教育是以学生为中心的认识日益提高,教学研究的重点移向学生。

这几个阶段虽然有一个发展过程,但是在远程教育中,目前可以说仍是这几种情况并存的局面。因为,事物发展总是不平衡,特别是所具备的技术条件的不平衡,使得以上三种情况目前事实上带同时存。例如,有些急需的大规模培训项目,目前仍然需要采用大规模的专家授课的方式进行教学;有些地区则可以通过电话线路,进行有声的交互式教学;而一些条件特别优越的和行业则可以通过先进的技术设备,如电话线或互联网络,实施面对面的实时交互式远程教学,并以电子通信为辅。让边远地区全都使用互联网络进行教学,显然是不切实际的。我们应该承认当前远程教育发展的实际差别和不同水平,不能以一种条件下的远程教学规律取代各种不同条件下的规律。应该根据不同条件设计教学。技术条件差,并不意味着必然要采用传统观念和传统的教学模式;而技术条件好,如果观念不改变,也可能走老路。关键在于教学思想和教学设计。

要根据远程教育的教学目标、远教学生的特点以及结合所具备的媒体条件来设计和选择教学方法。即使是在大规模的以教师加媒体的传递条件下,在只有单向传递没有交互作用的条件下,教师也不应该再象以前那样直接以知识权威的身份出现,而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引导他们在精心设计的学习环境中进行探索,在此过程中获得并建构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一方面要做到讲解本身生动有趣,有启发性;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要充分利用整个教学过程的各环节的配合,如辅导课、自学和讨 论等环节,以培养学生自己理解和建构所学知识,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为目标,来设计教学。这些环节在远程教学中,比起基础教育的教学来讲占着更重要的地位。辅导课是电视课的延伸,它以辅导教师与学生的面对面的讲授弥补电视课交互作用的不足,这是当前远程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但是,它又必须从属于电视课,作为其重要的补充(参见蒋建新,1996.10《中国电大教育》);此外,如何指导自学和如何组织讨论等环节,这些都应该在教学设计时通盘考虑(参见尹炎,1996.2《中国电大教育》)。又如,在具备双向交互作用的条件下,无论是通过电话线还是通过互联网络,教师又应该如何利用这种先进的技术条件发挥其多重角色的作用?比起单垧的传递模式而言,双向交互作用的技术更有其优越性。但是,它也存着与其他教学环节的配合问题。笔者曾经为江苏电大的教育技术学的学位班讲授教育心理学课程。当时教学虽然具备了通过电话线的双向交互作用的技术条件,应该说比起单向的电视教学的传递条件要好得多,但是,学员们普遍反映,只有通过最后的面授辅导,才真正对该学科有深入的理解。这些看法,一方面反映了各个教学环节配合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使我检讨自己最初缺乏对这种技术条件下设计教学的特殊性的认识。其实,最重要的还不是技术条件,而是对远教中教学设计、教学过程的特点以及师生关系的认识,是教育观念的问题。

二、远程教学中如何考虑学生特点

传统的学生观是把学生看成被动接受知识的客体,而教师是教学的主体。新的学生观则认为,学生既是教学的对象,又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在学习过程中,无论是基础教育还是成人教育,学生都是学习的主人,学生总是在他原有经验的基础上建构其对新知识的意的理解并发展其认知结构的。在以自学为主的在职远程教育中,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的特点更显突出。在远程教育的教学设计中,与基础教育一样,都必须考虑学生特点,如学生的学习动机、学生的原有认知结构(学习基础)和不生的个别差异等。问题在于如何分析和认识远教学生的原有认知结构和学习特点。

1.远教学生的学习动机。为了适应越来越高的社会要求,目前我国远程教育从层次上讲,已经从80年代初的大学专科教育,扩大到专升本和研究生水平的学位班;人涉及的专业范围来讲,也越来越扩大。这是因为,一方面,社会上各企事业单位对工作人员撑历要求越来越高,压力越来越强,致使对继续教育的要求越来越强烈。而远程教育在其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远教学生的学习动机看,他们既有为了得到学位或学历证书以满足社会上对资格要求的外部动机;也有为了充实和提高自己以适应工作需要的强烈的内部动机。笔者从江苏电大学位班教学中深深体会到这一点。学员们每周末用三天时间,放弃休息以及与家人团聚的机会,不辞辛苦地从全省各地区集中到省城进行学习,这种精神是极其可贵的。针对这种动机特点,教学设计中应该注重教学内容的充实性和实用性,使学生从学习中得到满足,体验到学习的收获从而使其内部动机得到更大的增强;另一方面,也应该有必要的作业和严格的评估测试要求,并给予及时的反馈,正确运用外部动机以促进其学习。

2.远教学生的原有认知结构(学习基础)。一般说来,远教学生都是在职学习,他们有一定的文化学习基础,但是已有知识往往比较过时或不能适应当前实际工作的需要;他们在其工作领域中积累了一定的实际经验,甚至有非常丰富的经验,这是他们进一步学习的极其有利的基础。在他们的实际工作中,也积累了一定的自学经验,尤其是在职教师,其自学能力和学习上的自我监控能力往往胜过全日制学生。但是,他们存在着比普通学生更大的差异,例如年龄差异、学习基础的差异、环境因素的差异(工作和家庭生活负担情况)、学习时间的多寡,等等(参见赵建新,1998.12《中国电大教育》;高文浩,1996.7《中国电大教育》)。如何针对这种极大的差异,在有奶的时间内达到教学的基本要求,取得最佳学习效果?为此,对他们的辅导要求和教师的支架作用应该更高、更有效。这些因素都晨教学设计时应予重视的问题。

3.远教学生的自学。在远教学生的学习过程吕自学占据自重要的比例,如何根据他们的学习辨认式上的个别差异,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发挥他们在学习中的自我计划和自我调控作用,对于其学习的成败起着决定性作用(友爱见尹炎,1996.2《中国电大教育》)。这是一个尚待探索的领域。在心理学的研究中,皮亚杰划分儿童认知发展阶段。他认为,有人即使发展到了成人,还是达不到形式运算的水平,有些认知心理学家在研究元认知时(人们对其认知的认识,学习过程中的自我计划和自我监控都是属于凶认知研究的范围)认为,不是人人都能具备元认知的能力的。但是,成人学习中,如果能针对学习方式的个别差异,着力于培养学习学习中自我调调控能力,将会大在地提高其学习效率。

教育学心理学例3

一直以来,英语教学工作者总是在考虑如何提高英语课堂的教学效果,尤其是在现阶段高职英语教学改革中,通过不断的实践和摸索,老师们越来越意识到在英语课堂教学中,不仅要认真钻研教材,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设施外,还要研究学生心理,把心理学知识运用到英语教学过程中去,这样,英语教学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教育心理学的行为主义学派

1.行为主义心理学理论

行为主义心理学强调实验,反对内省,它提出刺激-反应(S-R)的公式来解释人的心理活动。在外语教学中,行为主义心理学派认为,语言是一种行为,是通过反复刺激和反应,反复操练形成习惯的过程。他们认为,学习语言要听说领先,读写跟上,通过口语训练掌握外语。利用心理学上的这种剌激反应理论,强化操练,最终形成自动化的习惯,达到脱口而出,从而学会语言。这就是在直接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听说法(Aural-Oral Method),它是用新的理论武装起来的,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刺激-反应和结构语言学的句型训练的体现,它在理论上比直接法更为完整,为大家所熟悉的《英语九百句》(English 900)就是按听说法的理论编写的。此外,还有《新概念英语》 (New Concept English),《看、听、学》 (Look, Listen and Learn),《学好英语》 (Success with English等。我们现行的教学大纲和教材都吸取了听说法的一些教学原理,强调用听说法进行教学,即听说领先,读写跟上,加强言语技能的训练,把听说领先法作为高职英语的教学法。教材与教学均突出了句型训练。词汇要通过句型、话语去学,讲单词尽量不用本族语。语法学习要在句型训练的基础上进行归纳,以提高学生语言运用的能力。

2.行为主义学派的视听教学法

行为主义心理学通过刺激―――反应(S-R)公式来解释人的心理活动,该模式对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并导致了“视听教学法”的产生,它强调图像和录音刺激的相互联系和作用。既然语言是后天发展的刺激和反应,是条件反射形成的,那么学习语言最关键的问题是充分运用大脑机制,在课堂上多看多听多练,为学生创建良好的语言环境,巩固和提高学习效率。在现阶段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不只加重了视听课的课时,连传统上只注重教师讲授的精读课也加入了大量的视听内容,充分体现了行为主义心理学对英语教学的影响,并且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听说教学法以行为主义理论作为其理论依据,对英语教学改革起到了促进作用,但也有其不足之处。就是把英语教学局限于某种行为模式中,忽视了学生在语言学习中的创造性,削弱了教师在语言学习中的指导地位。为了弥补其不足,认知心理学开始在教学中得到应用和发展。

二、教育心理学的认知主义学派

1.认知主义学派的基本理论

认知心理学以美国著名语言学家乔姆斯基(Noam Chomsky)为代表的“转换生成语法”理论(TransformationalGenerative Grammar)认为,语言是受规律支配的符号体系,人类学习语言决不是单纯模仿和记忆获得语言习惯的过程,而是创造性活用的过程。他强调以“学”为中心,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的学习,不仅帮助学生掌握英语知识,培养运用英语的能力,更为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因此教师和学生之间要进行丰富的多向交流,讨论或合作性地解决问题,提倡合作学习和交互学习,教师是整个学习过程中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帮助者。因此,强调要通过学习和掌握语法规律来学习语言。他认为,人类能借助有限的规律推导、转换、生成无限的句子。著名心理学家卡鲁尔(J•B•Carroll)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认知教学法”(Cognitive Approach),把认知心理学的理论应用于外语教学,重视人的思维能力,重视发挥学生的智力因素,重视对语言规则的理解,着眼于培养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认知学派认为行为是以意识为中介,受意识支配的;学习在于依靠主观的组织构造作用,形成完形的“认知结构”,主体在学习中是主动的,而不是被动、盲目的。学习是认知结构的组织和重新组织,是寻求知识和信息加工的过程。知识来源于主客体的相互作用,教学就是引导学生以原有的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为主来建构知识。所以认知心理学派关注和强调学生的主动性,认为学习动机是推动学习的驱动力,学生没有学习动机,就像机车没有发动机。学生有了学习动机,就有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能变“要我学习”为“我要学习”。

2.认知主义学派的发现学习法

认知心理学家提倡“发现学习法”,就是以“学习者为中心”,教师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学习动机,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逻辑思维活动发现规则、原理,从而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们还认为学生的学习应是有意义的学习,有意义的学习就是认知学习。它有两个先决条件:一是新内容与已有知识之间需建立联系,二是学习内容能与已有知识结构联系起来。意义学习的心理机制是同化,学生能否习得新信息,主要取决于他们认知结构中已有的有关概念相互作用,导致新旧知识意义的同化,从而不仅使新知识获得了意义,也使旧知识得到了修饰而获得新的意义。换句话说,人类是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来建构现实。该理论被广泛应用于英语阅读,这样文章的主题句、文章体裁的特点和结构规则只是影响阅读理解的重要外部条件,而阅读者原有的知识和认知结构,则是影响阅读理解和分析技能实现的内部条件。

三、教育心理学的人本主义学派

1.人本主义学派的基本理论

人本主义学派亦称情感学派。这一学派主要研究和关心的是人的本性、内在情感、智能、潜能、目的、爱好、兴趣和价值等人类经验的一切方面,其思想渊源和哲学基础是西方人道主义传统和现代存在主义思潮。该学派认为认识是主体内部预先形成的结构的展开,学习是个性、潜能和价值自我表现和实现的过程。教学是一个行为制约过程,其实质关键在于创设一个能产生预期结果的情境。这个情境对学生有“操作性制约”作用和控制引导作用,即教学就是为学生的自我实现创造一个安全的宽松的学习环境,使学生能主动积极地参与教育过程。

2.人本主义学派的情感教育法

人本主义学派肯定人的本性,重视人的内在需要,强调人的创造潜能的实现。这些是对传统教育的挑战,特别在重视发展学生个性,发挥学生潜能方面,对我国教育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基础英语教学中的“愉快教育”、“轻松学习”理念就是从情感教育入手,强调教师创设和谐宽松的教育环境,使学生能主动积极参与教育过程,从而使英语教学的过程成为帮助每个学生充分地发掘潜能、发展个性和实现自身价值的过程。“人本主义学派”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提倡创造“真实”、易于“接受”和“理解”的人际关系,在亲密、融洽的师生人际关系中,使学生对英语学习有安全感,敢于真实地表现自己,充分展现自己的个性,创造性地发挥自己的潜能。正确处理好师生关系,是保护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环节,也是英语教学改革中人文精神和情感教育的要求,学生往往是出于对老师的感情而热爱他所教授的课程,学生是尊重老师的,喜欢热爱学生、博学多才的教师。作为教师,一方面,要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师德修养;另一方面,要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教学中去,平时以表扬为主,寻找后进学生的闪光点,只要有微小的进步,就要加以表扬,要以赏识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要努力创造条件使具有不同才能的学生都能有表现自己的机会,让他们始终能看到自己的进步。

四、教育心理学原理在英语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英语教师如何在实际教学中重视研究学生学习的心理活动规律,运用教育心理学理论,特别是学习心理学指导具体的英语教学,不断提高教学质量,这是本文所要讨论的另一个重要问题。笔者拟就这方面谈几点认识。

1.掌握学习语言的一般心理机制,并运用于英语教学实践

语言学家和心理学家都认为,语言是后天发展的剌激和反应,是条件反射的形成,是第二信号系统的建立。他们认为首先是外界剌激,然后大脑做出反应。而语言是人的潜在认识能力和语言能力的自然表现,如听说能力、模仿能力、创造能力等。因此,学习语言最重要最关键的问题是大脑机制充分地运用起来,这是一个极重要的因素,这就是所谓认知。语言是行为、习惯和经验,语言又是理性、智慧和天赋。也就是说,语言既是模仿,也是创造。语言的学习要模仿,但不能单纯机械的模仿,还要通过运用人的大脑思维。进行创造性的模仿,在交际中不断运用、磨练。为此,在高职英语教学中,要遵循外语学习心理机制的特点,应注意如下几个方面:(1)英语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要根据实际条件尽可能创造外语环境,在情景中进行学习。(2)要注意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逐步使学生学习英语能象幼儿学说话那样由不自主到自主地学习。(3)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浓厚兴趣。教学方法方式要灵活多样,让学生在容易受到鼓励和强化的情况下进行学习。

2.根据不同年龄的学生具有不同的生理和心理特征,要有所侧重地组织英语教学

青年学生可塑性强,不害羞,性格外向,模仿力强,爱说好学。教师要利用这些特点,抓住有利时机,通过直观手段,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始终保持浓厚的兴趣。搞好这个阶段的教学对今后学习的提高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年龄增长和学习内容增加,学生的心理活动特点也随之变化。他们对于学习上的机械模仿以及直观讲解的兴趣逐步减弱。性格由外向逐步转为内向,学习自觉性和独立钻研能力逐步建立,理解记忆强于机械记忆。这时,在教学中要指导学生自觉地进行意义性和交际性的操练,在实践中感知语言材料,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归纳和对比,去认识语言规律,掌握语言结构,培养独立运用语言的能力。

3.发展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培养学生运用外语的能力

在现代教育里,教学的目的不能局限于使儿童单纯地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发展智能。发展智能是教育的首要任务,外语教学也是如此。所以,在英语教学中,培养智能的活动必须在情绪高涨的气氛中进行。也就是要在外语情景中用启发式进行教学,注意精讲多练,通过提问、对话等进行交际。练习内容要新颖、生动,形式要多样、灵活,同时调动多种分析器官参加活动,引导学生进行强烈的智力活动,而不是“填鸭式”地满堂灌。

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发现矛盾、分析矛盾、解决矛盾,通过认知、加工、创造、运用,提高语言水平。在注意发展智力的同时,要培养和发展非智力因素,运用社会心理的归因理论,即人们对自己的行为或他人活动的因果关系做出解释,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学习中最重要的因素,而激发学习动机就要提高学习兴趣。在英语教学中,教师首先要通过直观教学,利用感彩浓厚的刺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生动的直观兴趣不是目的,但有利于调动自觉兴趣和潜在兴趣)。自觉兴趣表现为求知欲;潜在兴趣表现为情感、意志、目的,所以,在英语教学中,要加强思想教育,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激发学习热情,增强毅力,加强信心,产生学习动机(尤其是内在动机),并培养勤学好问、善于思考的精神

教育学心理学例4

课堂是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主阵地,如何在教学中通过课堂心理环境来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广大一线教师一直非常关心和不断探讨的问题。作为一名中学化学教师,从化学教学的角度,对高中化学教学中课堂心理环境进行了一些尝试和探索。

一、在化学教学中引导学生克服消极情绪

1.及时地发现问题,用语言激发兴趣,课堂上消除心理障碍。教师走进课堂第一件事就是环顾一周,了解学生学习状态,组织课堂教学,用简短的三两句话就可以将学生带入你要求学生进入的化学世界中。

2.对症下药,解开心结。有时课堂教学时间所限不能帮助学生摆脱不良情绪的困扰。

对于那些缺少家庭亲情的学生,要让他们从老师、同学中获得友谊和温暖,在集体大家庭的温暖中培养他们自强自立。

二、教师的人格魅力可以优化师生关系

1.加强师生关系的研究,树立正确的师生观。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的过程。师生的交往是人与人的交流,它贯穿教学的方方面面。在教学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他们间的交往应该是平等、民主、合作的。教师在学生面前应尽量淡化自身作为说教者角色的痕迹,取而代之的应是长辈般的严格和慈祥,朋友般的亲密和关爱。

2.要善于发挥“情感效应”的作用。教师对学生真挚深厚的情感,是开启学生智力和美好心灵的钥匙,是激发学生勤奋学习的动力,更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关键。教师积极的教学情感,可以使教学活动别开生面,生机盎然。因此,教师必须在情感教育研究上下工夫。教师的一个微笑,一个亲切的动作,一句赞扬的话,都会使学生情绪振奋、学习兴趣油然而生。

教育学心理学例5

一、引言

教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辛勤的园丁”,作为人类文化的传播者,教师在人类文明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就像播撒在花园里的种子,在土壤中生根、发芽最后绽放花朵的过程,一定是需要园丁们辛勤地浇灌与施肥的,教师所承担的就是这样一个重要的过程。在现在的社会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1],让我们处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老师和学生每天都在接受各种各种的新知识和新信息。正如我们通常所说,科技是一把双刃剑。科学技术的发展给我们带了各种新知识,新思维,而处于新知识下的青少年们,敢于创新,勇于质疑,向旧思维说不。他们对自身现状不满,愿意去不断挑战旧秩序,获取新的思想和事物。但是同时,处在我们这个时代下的年轻人,也普遍存在着一些这个时代所特有的问题,他们可能会有很大的虚荣心理,互相攀比,崇尚名牌[2]。作为教育工作者,不仅仅要像青少年们传授知识,同时他们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使命,就是引导青少年树立起正确的社会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确的三观才能指导我们的青少年向着光明的道路前进,肩负起建设祖国、振兴中华民族的伟大使命。这正是对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一项巨大挑战。

二、背景

教育工作者的工作对象是青少年,因而青少年的心理是我教育工作展开的立足点和着眼点,而心理学的理论则是我们展开工作的方法论。青少年指的是一个人介于童年和成年之间的一段时期,一般为13-18岁之间[3]。这段时间是人一生中最具有朝气和活力的时期,也是最为叛逆桀骜的时期。青少年时期是人的一生当中树立正确价值观最关键的时期。在青少年时期里,一个人的生理、心理、智力都在迅速发展,人的自我意识逐渐形成。但是由于心理尚不成熟,青少年容易表现出情绪和行为的极端性,这是所谓的“叛逆期”。人们在这个时期,往往习惯向同龄人敞开心扉,而不愿意与长辈进行交流,对于长辈们的教导更是不屑一顾,往往表现出极大的反叛性,喜欢标新立异。青少年是最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和行为异常问题的时期,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把握这个时期,把握住群体的共性和个体的个性,对青少年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引导他们走向正确的人生之路。

三、思维方法

根据现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当一名教师的知识水平达到了一定程度时,他的教学水平能否提高将取决于他是否具有一种理性的教学思维能力,这种思维能力的水平高低将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的好坏。因此,教学工作者不仅要注重提高本身的知识水平,同时也要注意提高自己的教学思维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取得比较好的教学成果。在教学工作过程中,教育心理学中提到的几种思维方法必须牢记。

(一)给予学生充分的信任和期望

“毕马龙效应”指出,本质上人的情感和观念会在不同的程度上受到别人下意识的影响,人们会不自觉地接受自己喜欢、钦佩、信任和崇拜的人的影响和暗示,对于青少年来说,教师毫无疑问地在极大程度上会是他们信任和崇拜的对象。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必须和每一名学生进行充分的沟通,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对他们的期望和信任,这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行为。反之,由于青少年通常心理较为敏感,当他们感觉到老师对自己可能并没有很大的期望甚至是失望的时候,他们的行为也常常会受到影响,他们可能会慢慢地开始抗拒和老师的接触,并且拒绝老师的要求,表现出叛逆的心理。对于一些性格更为内向敏感的学生,可能老师一次的冷淡,便会让他产生极大的失落感,留下心理阴影,最后导致成绩的下滑和品行的变坏。因此,对于一名教育工作者,尤其是小学教师来说,他的一切行为都有可能对学生影响深远,作为教师,必须让每一位同学感受到自己的关心和信任。

(二)经常鼓励学生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的语言是十分需要注意的,很多学生可能因为老师的一句不经意的话而感觉自己的自尊心受到了伤害,从此开始讨厌这位老师,甚至开始讨厌这门课程。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必须学会用鼓励性的语言去引导学生继续前行,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感受到足够的动力。

(三)巧妙应用心理暗示

所谓心理暗示,是指用一些看似不经意的行为和语言,对其他人的行为和心理产生一定的影响。在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教师积极的心理暗示是十分重要的,对于一些暂时落后的同学,任何老师或者辅导员等教育工作者可以对其进行一些积极的心理暗示,改善学生的自卑感,发现自身的优点,积极主动地向成年人袒露自己存在的一些问题,积极寻求老师的帮助。这对于提高一些性格内向的学生的自信心是行之有效的。

(四)倾听学生,进行相互沟通

学生遇到问题时,很有可能寻求老师的帮忙,首先我们要仔细倾听学生的烦恼,让学生可以完全放松,然后根据学生们的问题和自身条件,有针对性的进行开导。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也一定是一位优秀的倾听者,因此,我们必须应该承担起这个身份的责任。

四、总结

从以上的叙述来看,教育心理学理论对于实际中的教育工作的展开是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的。因此,要想新时代下的教育更加的科学化,就必须学会如何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解决实际中存在的问题。我们要坚持科学的态度,遵循心理发展规律,在正确地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因地制宜,根据各个地方的实际情况,开展对青少年的思想教育。

[参考文献]

[1]王燕.教育心理学在学生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应用[J].现代交际:下半月,2011(9):197-198.

教育学心理学例6

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下了这样的定义:“健康,不但身体无缺陷或疾病,而且还要有完整的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这定义揭示了健康的三要素:第一,无躯体生理疾病;第二,无心理疾病;第三,具有适应社会的能力。这是我们可以看出,第二、三两点属心理健康的范畴。也就是说,现代健康中十分重视心理的健康。如果说健康的身体是搞好工作,搞好学习的物质条件,则健康的心理是搞好工作,搞好学习以及适应环境的精神力量,二者是缺一不可的。但从某种意义上说,健康的心理甚至比健康的身体更为重要。有了健康的心理不仅可以促进身体健康成长,而且还可以弥补生理上的某些不足。对中学生来讲,只注意他们的身体健康还不够。还必须重视他们的心理健康。只有在身体和心理两方面都得到健康发展,才能称得上真正的健康成长,也就是心身都得到正常发展,才能是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健康发展。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比较重视中学生的身体健康而忽视心理健康。比如不论在校或是在家中,学生有点伤风感冒就会立即引起家长和教师的注意和重视,就会立即找医生或送医院,而心理上的各种障碍不易察觉,暂时看不到不良后果,加上缺乏心理健康知识,就容易被忽视。因此,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就更为迫切和必要。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提高中学生和心理素质,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个性,以有效地对待各种精神压力,有效地解决学习、生活中发生的各种问题以及自我防止心理异常,心理疾患,及时消除不良心理障碍,从而使他们真正健康发展。

二、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什么是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是指没有某种心理疾病或病态心理,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对中学生来说,是指在心理上有比较完善的发展,以形成健全的品格个性,能做到自然应用自己的智慧去适应客观环境,使个人的心理倾向和行为与社会现实要求之间有着和谐的关系。具体地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判断:

①精力充沛,能从容不迫地完成学习任务,而不感到过分紧张;②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做事不苛刻,对学习,工作有乐趣;③有应变能力,能较快地适应外界环境的各种变化,并和他人建立良好关系;④不过高或过低估计自己的能力,能采取适合自己能力的行为;⑤有理想,并能够创造出一个符合自己理想的环境而努力,学习和生活富有朝气;⑥有安全感,生活目标切合实际;⑦情绪适度,不过分高兴,变不过分忧伤,并能恰当地控制自己的情绪,注意情绪流露的场合;⑧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保持个人人格的和谐完整;⑨在不违背集体利益的前提下,能使个人的基本需求得到恰如其分的满足;⑩善于调节,生活有节奏,劳逸结合,睡眠好。

如果符合上述情况,那么,这个学生的心理是健康的,正常的。

三、培养中学生健康的途径

㈠、为中学生创造良好的心理途径

心理环境包括社会和自然环境,但对中学生来讲,良好的心理环境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良好的校风。一个学校的校风给学生的影响深刻而久远的。良好的校风使他们一生受益。一般来讲,良好校风是学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优良传统和良好风气,是反映学校特色的稳定的心理环境因素。校风具有一定渗透力,感染力,能成学生行动的动力和方向。良好的校风一经形成,就会成为一种集体的力量,具有约束每个学生行为的尺码,校风有暗示性与激励性,能使学生自学地接受好的规范与品质,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2、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热爱学生,师生平等相处,彼此关怀,使学生对教师有一种新近感、安全感、信任感、共鸣感。在这样的心理气氛环境里,学生的心理、智力、能力都能得到良好的发展。

3、教师良好的心理品质。教师的情绪、气质、意志、兴趣、爱好,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以及社会交往,人际关系,对学生都有直接影响,特别是教师的性格与情感对学生影响最深。教师的性格开朗,为人随和,爱护学生,富有同情心,往往受到学生的喜爱。如果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性格孤僻,脾气暴躁,独断专横,处事不公平,极易造成学生的心理障碍。因此,教师应重视自身的心理品质修养,以促进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

4、良好的家庭环境。良好的家庭环境是中学生健康心理形成的重要因素。良好的家庭环境的创造主要靠父母。俗话讲,孩子是父母的影子,这个影子不是父母身体在光照下的影子,而是他们的心理在孩子身上的折光,父母的心理素质高,心理修养好,就利于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如果父母的情绪积极,家庭就会出现喜气洋洋,生动活泼的气氛,孩子就会感到轻松,愉快。如果父母的情绪低沉,消极,总之这也不满,那也不对,家庭气氛就会紧张,就会给子女造成心理负担,长期发展,孩子就容易产生心理障碍。因此,家长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

5、良好社会环境。良好的社会环境也是中学生健康心理形成的不可缺少的因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假如社会形成环境健康向上、安定、祥和会使学生感到安全、幸福、无忧无虑,充满对社会、生活的热爱。如果社会环境恶劣、凶杀、抢劫、色情时有可见,就会使学生恐惧、惊吓,对现实和社会产生忧虑。因此,要创设良好的社会环境,需要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视,社会各界方方面面的支持,坚决打击和取缔污染社会的场所,使学生有一个安静,和谐,健康的生活和学习环境,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的形成。

㈡、给中学生补充心理营养

要培养中学生的健康心理,必须给他们补充心理营养。心理营养就是中学生生活中必须具备的几种需要。具体的说就是爱的需要,信任的需要以及安全的需要。

爱的需要包括师生之间,与父母之间,同学之间彼此相爱。教师父母要有爱心,给学生以爱心,同时要教育学 生同学之间要团结友爱,和睦相处,互相关心,热爱生活,热爱学习,热爱社会主义社会。有自己的努力目标,从学习和生活中领略乐趣。如果没有爱,缺少人际之间的交流与融洽,就会使人压抑,孤独,产生心理障碍。

信任的需要。信任包括两方面:一方面希望自己被人认识,了解,关心。另一方面是自己想证实自己,寻求自我价值的实现。这才使他们发现和被发现,在认识,情感和行为等方面的优缺点,同时老师和家长要信任学生,关心学生的人格,这是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的关键。如果不信任学生,关心学生,使学生的自尊心受挫,就会使学生产生自卑,消极,胆怯,孤独等不健康的心理现象。

安全的需要。生活有保障,学习和生活正常,平时不受人欺负,这有利于学生良好心理的形成,若安全受到威胁,就会使学生时时处在恐惧之中。

以上三种需要的满足是补充心理营养的基础,对于保持和增进中学生心理健康是不可缺少的,这些需要如果长期得不到满足,就会产生心理上的营养失调而造成各种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

教育学心理学例7

一 教育心理学发展历程简介

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时间并不长。一般认为它经历了初创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发展期(20年代末到50年代末)、成熟期(60年代到70年代末)和完善期(80年代以后)等四个时期。在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过程中,有两条基本线索,一条是在实验室中研究动物和人类的学习规律,另一条是在真实的学校和社会情景中探究人类学习的规律,研究如何改进教和学。

教育心理学主要研究教育实践领域中的各种心理学问题,因此,教育实践是推动教育心理研究的强大动力。从这个意义上说,广大中小学教师因为具备非常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因此也具有掌握教育心理学基本原理的实践基础。我国传统教育理论中蕴藏着丰富的教育心理思想,我国许多思想家、教育家都提出过一些闪耀着教育心理学思想的教学原则,如“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学相长”、“导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因材施教”、“长善救失”等;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荀子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将孔子和荀子的言论合在一起,就是现代教育心理学思想中所特别强调的知、情、意、行四者合一的知识学习原则。这些教育心理思想在我国学校教育的理论和实践中一直发挥着作用,而且即使在今天也不失其先进性。在国外,教育心理学的许多思想也早有萌芽,例如,19世纪前后,瑞士教育家裴斯塔洛齐的教育思想中就包含了教学要使学生的头(心智)、心(情意)、手(行动)三者均衡发展、重视学生的兴趣、教学中讲究准备、提示、比较、概括、应用五个程序等教育心理学思想;捷克的夸美纽斯在他的《大教学论》中也提出了许多教育与心理学相结合的原理、原则,如教材必须符合学生发展水平、应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等。

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一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它奠定了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基础。1913~1914年又扩充为《人的本性》、《学习心理学》和《工作、疲劳与个别差异》三卷本。书中提出的学习律(效果律、准备律、练习律)以及个性差异观点成为20年代前后教育心理学的主要课题。这一时期的研究主要是用普通心理学原理来解释教育实践中的问题。

经过30多年的努力,从60年代开始,教育心理学研究的问题渐趋集中,教学与发展、学习心理、教学心理、差异心理、德育心理、教学策略、教学评估、教师心理等成为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要课题。这一时期,教育心理学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为学校教育服务的研究取向日益明确,教育过程的探讨、学生学习心理的研究、教材、教法和教学手段的改进等受到高度重视,这种研究取向一直延续至今。另外,教育心理学家还把视野扩展到社会心理因素的研究,把学校和课堂看成为社会情景,对其中影响教学的社会心理因素进行研究。这一时期,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对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研究也受到重视,而且这种研究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而迅速深化,如多媒体环境下学生学习的特点、如何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学习的自我监控问题等都得到了深入研究。这些研究深刻地影响着当前的基础教育改革。

80年代以来,教育心理学渐趋完善,在如下四个方面都取得了突出的研究成果:(1)主动性,即如何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对自己的心理活动作更多的控制;(2)反思性,即从内部理解所学知识的意义,研究学生对知识的建构过程,研究元认知、学习的自我监控机制等;(3)学习中的合作与交流,即“学习共同体”的营造,教学情景的设置,以使“学习共同体”中成员能够共享教学环境中的一切学习资源,师生、生生之间合作交流活动的组织,等等;(4)把学生的学习看成是在一定文化背景上的建构活动,研究社会文化对学习的影响。近来,由于建构主义思潮的兴起和日益受到重视,教育心理学领域正发生着一场深刻的变革。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主要以学校教育为背景,由于各民族均有自己的价值观和文化传统,因此,如何使教育心理学研究植根于本民族的教育、心理文化传统之中,立足于本民族的文化心理来理解、解释和干预我们的学校教育生活,是今后教育心理学需要面对的一个主要问题。实际上,在世界范围内,心理学家们也都提出了心理学研究本土化问题。有的心理学家认为,以普通心理学原理为理论基础,进一步在学校情景中进行有关学习理论、教学理论、个别差异、教学评价和测量等研究,从而更加深入地认清学生学习以及学校教学的内在规律,并以此为依据改进我们的教育,使学生在一个有效促进认知和情感健康成长的教育环境中学习,应当成为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题。

以下我们介绍教育心理学中关于学习心理的研究,它是教育心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 学习心理概述

只有了解了学生“学”的规律,教师才能真正把握“教”的规律。为此,广大教师应当特别关注和研究学习的性质、学习的过程、学习的策略、学习的迁移、学习中的非认知因素等问题。这些也是学习心理所要研究的主要问题。

1.什么叫学习?

目前比较公认的定义是:“学习是由于经验所引起的行为或思维的比较持久的变化。”这个定义中有两点特别值得注意:首先,学习的发生是由经验引起的,这种经验既可以来自外部刺激,也可以通过练习获得,但无论从那种途径,都必须通过个体与环境之间反复的、复杂的相互作用;其次,由学习所引起的变化既可以表现为直接的外在行动,也可以表现为内部心理结构的改变,当然,这种变化必须是比较持久的。

学习是一个广义的概念,除了有组织的知识、技能、策略等的学习外,还包括行为准则、态度等的学习。实际上,就现代社会生活而言,日常工作、生活都包含着学习。学习是一个经验的获得和累积的过程。

2.学生学习的特点。

学生的学习与人类一般学习有共同之处,但又有其特殊性。学生学习的最根本特点是接受—建构式学习。也许有人认为,接受学习一定是机械的、被动的,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所谓接受学习是指这种学习本身是占有人类社会已有经验、把别人发现的经验变成自己的经验,并使其成为自己辨别事物、处理问题的工具的过程。由于经验是在主客体相互作用的基础上,主体反映客体时所产生的主观产物,因此,经验的接受和占有不能像物的接受那样,在既不改变性质也不改变存在形式的状态下进行。经验的接受过程是主体重建经验结构的过程,也即是一个主体心理结构的构建过程,主体必须处于一种十分主动的状态,积极主动地进行一系列复杂的心理运作,才能完成构建过程,真正地“接受”相应的经验。因此,学生的学习,从结果看是“接受”了已有经验,而从过程看则是一个积极主动的经验建构过程。顺便指出,当前基础教育改革中,有人片面强调创造学习(或发现学习),否定学生学习的接受性本质,已经造成一定的教学思想混乱,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警觉。

学生学习的接受性本质可以派生出一系列特点。首先,由于学生所要掌握的是已经整理好的、客观化了的、系统化了的经验,是一种间接经验,这种经验的获得在学习动机、过程和学习条件等方面,都有特殊性。其次,学生学习是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有指导的活动,学生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在教师正确有效的启发引导下,理解已有经验的意义,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再次,由于学生学习的主要是间接经验,因此这种学习不一定是从学生的直接需要出发的,具有一定的强制性;重建经验结构的过程首先是从模仿建构已有经验开始的,具有一定程度的被动性,建构过程的完成主要依靠理性思维。当前,有人片面强调直接经验在学生学习中的作用,认为学生的学习一定是在主动状态下的,只能以学生的直接需要为教学的出发点,这是对学生学习特点的一种曲解,不利于教师掌握教学规律。实际上,正因为学生学习有强制性、被动性一面,才需要教师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学习理论的主要流派。

学习理论试图解释学习是如何发生的、内在规律如何、具体过程怎样、如何进行有效的学习,等等。古今中外,在对学习问题的研究中,由于心理学家的哲学基础不同,研究的角度和方法不同,因此形成了众多流派。但从总体上来说,可以分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派学习理论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1)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行为主义者认为,学习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他们的基本假设是:行为是学习者对环境刺激所做出的反应。他们把环境看成是刺激,把伴而随之的有机体行为看作是反应,认为所有行为都是习得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应用在学校教育实践上,就是要求教师掌握塑造和矫正学生行为的方法,为学生创设一种环境,尽可能在最大程度上强化学生的合适行为,消除不合适行为。

美国心理学家约翰·华生在20世纪初创立了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在格思里、赫尔、桑代克、斯金纳等的影响下,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在美国占据主导地位长达半个世纪之久。斯金纳更是将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推向了高峰,他提出了操作性条件作用原理,并对强化原理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使强化理论得到了完善的发展。他根据操作性条件作用原理设计的教学机器和程序教学曾经风靡世界。

教育学心理学例8

一 教育心理学发展历程简介

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时间并不长。一般认为它经历了初创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发展期(20年代末到50年代末)、成熟期(60年代到70年代末)和完善期(80年代以后)等四个时期。在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过程中,有两条基本线索,一条是在实验室中研究动物和人类的学习规律,另一条是在真实的学校和社会情景中探究人类学习的规律,研究如何改进教和学。

教育心理学主要研究教育实践领域中的各种心理学问题,因此,教育实践是推动教育心理研究的强大动力。从这个意义上说,广大中小学教师因为具备非常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因此也具有掌握教育心理学基本原理的实践基础。我国传统教育理论中蕴藏着丰富的教育心理思想,我国许多思想家、教育家都提出过一些闪耀着教育心理学思想的教学原则,如“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学相长”、“导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因材施教”、“长善救失”等;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荀子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将孔子和荀子的言论合在一起,就是现代教育心理学思想中所特别强调的知、情、意、行四者合一的知识学习原则。这些教育心理思想在我国学校教育的理论和实践中一直发挥着作用,而且即使在今天也不失其先进性。在国外,教育心理学的许多思想也早有萌芽,例如,19世纪前后,瑞士教育家裴斯塔洛齐的教育思想中就包含了教学要使学生的头(心智)、心(情意)、手(行动)三者均衡发展、重视学生的兴趣、教学中讲究准备、提示、比较、概括、应用五个程序等教育心理学思想;捷克的夸美纽斯在他的《大教学论》中也提出了许多教育与心理学相结合的原理、原则,如教材必须符合学生发展水平、应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等。

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一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它奠定了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基础。1913~1914年又扩充为《人的本性》、《学习心理学》和《工作、疲劳与个别差异》三卷本。书中提出的学习律(效果律、准备律、练习律)以及个性差异观点成为20年代前后教育心理学的主要课题。这一时期的研究主要是用普通心理学原理来解释教育实践中的问题。

经过30多年的努力,从60年代开始,教育心理学研究的问题渐趋集中,教学与发展、学习心理、教学心理、差异心理、德育心理、教学策略、教学评估、教师心理等成为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要课题。这一时期,教育心理学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为学校教育服务的研究取向日益明确,教育过程的探讨、学生学习心理的研究、教材、教法和教学手段的改进等受到高度重视,这种研究取向一直延续至今。另外,教育心理学家还把视野扩展到社会心理因素的研究,把学校和课堂看成为社会情景,对其中影响教学的社会心理因素进行研究。这一时期,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对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研究也受到重视,而且这种研究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而迅速深化,如多媒体环境下学生学习的特点、如何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学习的自我监控问题等都得到了深入研究。这些研究深刻地影响着当前的基础教育改革。

80年代以来,教育心理学渐趋完善,在如下四个方面都取得了突出的研究成果:(1)主动性,即如何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对自己的心理活动作更多的控制;(2)反思性,即从内部理解所学知识的意义,研究学生对知识的建构过程,研究元认知、学习的自我监控机制等;(3)学习中的合作与交流,即“学习共同体”的营造,教学情景的设置,以使“学习共同体”中成员能够共享教学环境中的一切学习资源,师生、生生之间合作交流活动的组织,等等;(4)把学生的学习看成是在一定文化背景上的建构活动,研究社会文化对学习的影响。近来,由于建构主义思潮的兴起和日益受到重视,教育心理学领域正发生着一场深刻的变革。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主要以学校教育为背景,由于各民族均有自己的价值观和文化传统,因此,如何使教育心理学研究植根于本民族的教育、心理文化传统之中,立足于本民族的文化心理来理解、解释和干预我们的学校教育生活,是今后教育心理学需要面对的一个主要问题。实际上,在世界范围内, 心理学家们也都提出了心理学研究本土化问题。有的心理学家认为,以普通心理学原理为理论基础,进一步在学校情景中进行有关学习理论、教学理论、个别差异、教学评价和测量等研究,从而更加深入地认清学生学习以及学校教学的内在规律,并以此为依据改进我们的教育,使学生在一个有效促进认知和情感健康成长的教育环境中学习,应当成为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题。

以下我们介绍教育心理学中关于学习心理的研究,它是教育心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 学习心理概述

只有了解了学生“学”的规律,教师才能真正把握“教”的规律。为此,广大教师应当特别关注和研究学习的性质、学习的过程、学习的策略、学习的迁移、学习中的非认知因素等问题。这些也是学习心理所要研究的主要问题。

1.什么叫学习?

目前比较公认的定义是:“学习是由于经验所引起的行为或思维的比较持久的变化。”这个定义中有两点特别值得注意:首先,学习的发生是由经验引起的,这种经验既可以来自外部刺激,也可以通过练习获得,但无论从那种途径,都必须通过个体与环境之间反复的、复杂的相互作用;其次,由学习所引起的变化既可以表现为直接的外在行动,也可以表现为内部心理结构的改变,当然,这种变化必须是比较持久的。

学习是一个广义的概念,除了有组织的知识、技能、策略等的学习外,还包括行为准则、态度等的学习。实际上,就现代社会生活而言,日常工作、生活都包含着学习。学习是一个经验的获得和累积的过程。

2.学生学习的特点。

学生的学习与人类一般学习有共同之处,但又有其特殊性。学生学习的最根本特点是接受—建构式学习。也许有人认为,接受学习一定是机械的、被动的,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所谓接受学习是指这种学习本身是占有人类社会已有经验、把别人发现的经验变成自己的经验,并使其成为自己辨别事物、处理问题的工具的过程。由于经验是在主客体相互作用的基础上,主体反映客体时所产生的主观产物,因此,经验的接受和占有不能像物的接受那样,在既不改变性质也不改变存在形式的状态下进行。经验的接受过程是主体重建经验结构的过程,也即是一个主体心理结构的构建过程,主体必须处于一种十分主动的状态,积极主动地进行一系列复杂的心理运作,才能完成构建过程,真正地“接受”相应的经验。因此,学生的学习,从结果看是“接受”了已有经验,而从过程看则是一个积极主动的经验建构过程。顺便指出,当前基础教育改革中,有人片面强调创造学习(或发现学习),否定学生学习的接受性本质,已经造成一定的教学思想混乱,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警觉。

学生学习的接受性本质可以派生出一系列特点。首先,由于学生所要掌握的是已经整理好的、客观化了的、系统化了的经验,是一种间接经验,这种经验的获得在学习动机、过程和学习条件等方面,都有特殊性。其次,学生学习是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有指导的活动,学生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在教师正确有效的启发引导下,理解已有经验的意义,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再次,由于学生学习的主要是间接经验,因此这种学习不一定是从学生的直接需要出发的,具有一定的强制性;重建经验结构的过程首先是从模仿建构已有经验开始的,具有一定程度的被动性,建构过程的完成主要依靠理性思维。当前,有人片面强调直接经验在学生学习中的作用,认为学生的学习一定是在主动状态下的,只能以学生的直接需要为教学的出发点,这是对学生学习特点的一种曲解,不利于教师掌握教学规律。实际上,正因为学生学习有强制性、被动性一面,才需要教师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学习理论的主要流派。

学习理论试图解释学习是如何发生的、内在规律如何、具体过程怎样、如何进行有效的学习,等等。古今中外,在对学习问题的研究中,由于心理学家的哲学基础不同,研究的角度和方法不同,因此形成了众多流派。但从总体上来说,可以分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派学习理论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1)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行为主义者认为,学习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他们的基本假设是:行为是学习者对环境刺激所做出的反应。他们把环境看成是刺激,把伴而随之的有机体行为看作是反应,认为所有行为都是习得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应用在学校教育实践上,就是要求教师掌握塑造和矫正学生行为的方法,为学生创设一种环境,尽可能在最大程度上强化学生的合适行为,消除不合适行为。

美国心理学家约翰·华生在20世纪初创立了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在格思里、赫尔、桑代克、斯金纳等的影响下,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在美国占据主导地位长达半个世纪之久。斯金纳更是将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推向了高峰,他提出了操作性条件作用原理,并对强化原理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使强化理论得到了完善的发展。他根据操作性条件作用原理设计的教学机器和程序教学曾经风靡世界。

教育学心理学例9

二体育心理学在体育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随着体育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教与练”为主的教学法逐渐变成“学与练”为主的教学法,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效结合,进而充分发挥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将“单一生物体育观”转变为“多维体育观”,广泛运用生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知识,创造科学、合理、和谐的教学环境。特别是心理学原理运用于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心理活动贯穿整个课堂教学,教师的仪表、语言、动作到教学场地、体育器械、体育教学环境的布置;体育教学的安排、练习方法的组合到教学过程的精心组织、对学生的指导,这些都能直接或间接影响学生的情绪与学习积极性[3]。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以及体育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体育教学中的新状况和新问题层出不穷,应运用体育心理学知识具体分析这些情况。

三体育心理学在体育教学中应用的作用

在开展学校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应把握体育心理学的应用方法,在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之上,使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不断提高,落实素质教育这一重要目标。

(一)调控学生的情绪状态

情绪的变化直接影响着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良好的情绪是人们成功地从事各种活动和健康生活的重要条件。体育教学中学生的情绪变化对提高教学质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生的良好情绪状态是教学成功的关键,有助于学生挖掘自身潜力、发挥技术水平[4]。体育教学在室外动态中进行,而且教材内容差异很大、难易不一。体育教学的特殊性容易使学生产生特别的情绪状态。如1000米及以上的中长跑,因意志薄弱对耐力运动产生惧怕感;跨栏体操教学中的器材特殊性和项目挑战性导致恐惧心理;跳远教学中的快速助跑和准确踏跳引起情绪紧张;球类活动易产生极度兴奋的情绪;体育考试也会使学生异常紧张。一旦学生产生消极心理势必影响行为反应,而无法达到技术动作的要求,继而产生强烈不良情绪状态,如此以往会造成恶性循环。此时,教师要引起重视并进行心理学干预,发现学生产生畏惧、紧张、焦虑等情绪状态的原因,加以正面疏导并适当加强练习,使学生掌握动作要领并学会调控情绪状态,从而产生自信心。

(二)提高学生的注意力

乌申斯基说:“注意是一扇门,凡是外界进入心灵的东西都要通过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是有效体育教学的关键。教师整堂体育课都要随时注意和观察学生,通过学生的表情、眼神和动作质量来判断注意力是否分散。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运用注意规律进行处理,合理安排教学顺序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5]。体育课上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受到场地、器材及四围环境的影响而分散。教师要精神振作,讲解生动形象,示范力求完美。同时通过简短灵活的问答、新颖有趣的练习、机动多变的队形操练等方式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体育教学中来。教师要经常变换条件与要求,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进而达到教学要求并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

体育应重视培养学生终生体育的态度和能力,提高学生对体育运动目的、意义的理解和认识,树立终身锻炼的理念并积极投身体育锻炼之中。运动兴趣是人们积极地认识、探究或参与体育运动的一种心理倾向,是获得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促进身心健康的重要动力,是实施终身体育的基础[1]。提高教学质量与效果的重要途径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学习欲望,而合理运用体育心理学就可以达到此目的,并为整个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打下良好基础。当学生对体育有兴趣时,一方面,能产生积极情感,上体育课时情绪高昂,有助于体育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从而提高学习质量,另一方面,还会产生愉快的情感体验,从而努力克服遇到的困难,积极主动地坚持体育锻炼[6]。教师还应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开展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比如,优美的环境能提高大脑的兴奋性,教师可变换活动场所来提高学生的运动兴趣,除了田径场、校园林荫小道、田野等,还可到森林、公园、峡谷、河流边进行合适的体育活动。在体育教学中,可以采取丰富多样的形式来调动学生的兴趣,例如穿插体育游戏,播放伴奏音乐,进行分组比赛等等。在完成教学内容的基础上,积极创建能激发学生情感和兴趣的体育教学情境及愉快和谐的教学气氛,帮助学生提高对体育健身作用的理解,引导和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5]。

(四)为学生提供反馈信息

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做好教学总结,运用表扬、批评、提前告知课程内容等方式及时为学生提供反馈信息。在每次体育课的结束部分,教师应根据体育课的任务完成情况和学生的表现情况对本次课进行评价,尤其是要指出学生的不足之处,有针对性地指导和提供动作信息,让学生了解自己掌握动作的实际情况,便于下一步学习进而提高学习效率。同时,对学生在体育课上的体育态度、掌握技能的情况、精神状态等,教师应给予相应的评价,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便于他们调整学习状态,了解不足和明确练习重点。在学生明确了课后练习重点后,要把下节课的内容简要告之,使学生能够结合课后练习和下节课的内容,便于下节课的开展。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多鼓励和表扬学生,肯定其取得的成绩,稳定课堂情绪,强化成功体验,巩固练习成绩,进而提高教学效果[4]。

(五)针对学生的心理差异因材施教

学生个性心理差异是影响体育教学效果的最大因素。心理差异主要有四个方面:体育学习动机系统差异、运动认知能力差异、情感特点及意志品质差异、性格及气质类型差异。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寻找心理差异与教学方法相互影响的规律,并遵循这些规律。在体育教学中坚持因材施教原则,不断调整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进而提高教学质量[6]。在体育教学中可采取以下措施:对于抑郁质学生,应给予一些心理辅助练习;对于胆汁质学生,应及时提出错误动作,给予其鼓励,帮助其改正;对于性格开朗的学生,应给予他们更多的单独练习机会;对于性格内向的学生,应鼓励他们参与到与同学的互动中来;对于胆子比较小的学生,应采取保护措施,多多鼓励他们;对于因技术错误而导致运动损伤,留下心理阴影的学生,不仅要热心鼓励还要耐心细致地帮助其分析技术动作的每一个环节,让他们知道掌握了正确的技术动作后,就不会再发生意外情况,这样才能放心练习[7]。

(六)掌握学生的运动负荷,保持身心健康

在体育教学中,学生在进行基本部分练习时,有一定量的运动负荷施加给身体,这不仅使肌肉处于紧张状态,而且使运动中枢神经系统处于高度兴奋状态。体育课的结束部分是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少教师只注重整理活动中身体的放松,教学比赛经常安排至基本部分的最后,使学生在快下课时仍处于生理心理活动的高度兴奋中。如果心理的兴奋状态不能合理消除会使心理疲劳,会影响一天的学习和休息。因此,体育课的结束部分要认真对待:一要带领学生做放松性的身体练习,使身体得到充分的放松后进而心理放松;二要指导学生运用自我暗示法,暗示自己体育教学已结束,与学生谈轻松愉快的话题,不能马上布置课后练习;三要进行简单有趣的体育游戏,缓减身体与精神压力,使学生逐渐恢复到正常节奏,可减少对后续学习的影响[4]。

教育学心理学例10

我想:除了少数客观的原因以外,更多的还在于学生本身主观的原因,是他们不健康的心理,在现实生活中的恶劣表露!

在谈论有关教育的问题时,人们总习惯于从学校硬软件的设置、中高考的升学率、以及青少年的成材率等方面加以考虑,却很少有人提问:"该校的学生心理状况如何?心理健康与否?"

众所周知,在中、小学的课程表上,从来就不知道"心理保健"这几个字怎么写!无数事实已经并将继续证明:心理保健必须成为学校教育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如果说,以前我们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是由于在这方面经验不足,那,情有可原。但现在,既然我们已经找到了许多青少年犯罪问题的症结之所在,如果还不赶快行动,采取相应措施,那就是我们工作的严重失职,是一种对社会不负责任的表现!

在进行学生心理保健的方面,学校可以利用课堂主渠道,向广大学生传授有关心理保健方面的知识;也可以利用黑板报、宣传栏、读书角等舆论阵地,在课余时间,开展一系列心理保健知识的专题讲座;定期、不定期地举行以集体或个体为对象的心理咨询活动。

逐步建立一套由"学生--学生干部--课任老师--班主任--学校领导"组成的分布广泛、功能齐全、整体联动、效果明显的心理保健体系。

在进行心理保健辅导时,应着重对学生进行以下方面的教育:

一、认清自我"我是谁?"这个问题怍一看来,似乎十分简单,答案几乎可以脱口而出,但仔细思量,便不难发现,由于所提问题的内容及方式均较为奇特,要想一语中的,实属不易。

环顾众生,我们到处可见:成功仁士所表现出来的那种自以为无所不能,目空一切到无以复加程度的"自我膨胀",以及失落者所流露出来的那种自以为无能为力,垂实丧气到无所事事地步的"自我萎缩",都是因为人们找不到"自我",所表现出的心态,是对"自我"认识上的一种错觉,同时也是心理不健康的具体表现。

其实,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一样,需要每个人自觉地去感觉、去呵护。一个理想远大、道德高尚、勇于进取、富有事业心的人,才是心理上最健康的人。要想每个人都有上述表现,显然是不现实的,但人人都应当学会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来分析、解决问题。在困难时,要能想到顺利的一面,以增强自信心;在成功时,要能看到不足的一面,以戒骄戒躁。

为了心理健康的需要,我们还必须学会运用内因与外因的辩证关系,来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觉悟,以抵御外界不良因素的侵害,正确地看待荣与辱、是与非、得与失,真正认清"我是谁?"只有教育学生正确地认清"自我",才能使其保持良好的自我感知能力,确切领会"我是大海中不可缺少的一滴水"这一充满理性的答案。也只有做到了这一点的学生才会以平常心去面对社会、面对生活!

二、保护自我请为自己的心理,增添一扇半掩的门。现代研究成果表明:每个人都应当拥有一块属于自己的空间。

不少青少年长期生活在父母、长辈的关心、体贴、呵护、甚至溺爱里,渐渐地,就成了笼子里的那些可怜的、丧失了本性的动物,只知道饭来张口,觉来闭眼。可社会是现实的,更是残酷的!他们那从不设防的心灵往往成为一触即破的易碎品。加上他们缺乏与人进行沟通、交流、协作等方面的有素训练,因此,一旦置身于社会,他们的命运可想而知--除了挫折,还是挫折。

人们常说失败乃成功之母,可他们除了表现出极为夸张的痛苦、沮丧、绝望的表情以外,几乎不知道该做什么,下次成功的希望渺茫依旧。

过于理想化的人生观、价值观,使他们过早地进入了"大同世界"。他们总喜欢用自己的想法去揣度、摩拟别人的心态,并从内心里希望得到一种对自己绝对有利的所谓的公平!其实,"万众一心"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只是一个美丽的谎言,"世界大同"也只是一个温柔的"陷阱"。谎言,自有她动人的媚力;陷阱,更具有隐藏的动机。在人与人的交往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学会理解、适应与包容,还得学会协作、防范、与保护。别忘了为自己的心理增添一扇半掩的门。

三、调适自我在现实生活中,仅仅做到认清自我、保护自我还是远远不够的。我们知道,有时谋事在人,可成事在天,常言道: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面对一些突如其来的信息,尤其是一些我们不愿意听到、看到、或想到的东西,往往会在短时间内,将意志薄弱都彻底击垮。因而,正确地调适自我,提高自己对挫折的容忍力是十分必要的。

挫折有可能使人吃一堑长一智,更有可能使人情绪波动,行为失常,甚至引起心理方面的障碍。挫折就其实质而言,是人心理上的一种主观感受,所以挫折的大小以及挫折后的反应,会因自我调适能力的不同,而产生很大的差异。

调适能力的大小与个人的身体状况、精神状态、生活经历、性格特征等有着密切的关系,但无论如何挫折总归是挫折,天上不会掉馅饼,所有的问题还得靠自己去面对、去研究、去解决。任何形式的退缩、回避、沮丧、绝望都于事无补。只有静下心来,仔细分析原因、查找真相、寻找方法,以便尽快、及时地克服因难、摆脱危机,这才是面对挫折所应采取的唯一正确的措施。

我们要看到:在人生的道路上,人们不可避免地会遇到挫折。人们应如何去面对挫折呢?

首先要控制挫折情绪影响下的一些不妥当的言行和态度,防止因冲动而损害自身形象,甚至错伤他人,殃及无辜。

其次,要耐心倾听别人的意见、诉说、甚至抱怨,这样既可以从中找到失败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收集各种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又可以通过倾听来转移自己的主观感受,藉以缓解内心的紧张、压抑、不安、消沉等情绪,尽快使自己恢复理智状态。

第三、面对现实,冷静地分析挫折的原因,以健康的心情、正确的态度对待挫折,把坏事变成好事,为以后的成功做好必要的准备工作。

第四、提出摆脱挫折困境的具体措施与方法,并视情况再进行有针对性的调适,直至摆脱挫折,走出阴影,迎取希望。

四、保健自我学习不仅具有知识的、能力的、社会的意义,还具有心理保健的意义。

从积极的意义上来说,学生可以在学习中获取知识、培养能力、陶冶情操、保健自我,使自己获得满足,受到激励,心情愉快。从消极的意义上来说,学习能够驱散因无知而轻狂,因无识而忧伤、因不解而彷徨的种种不良心境,使心理恢复常态。学习还可以避免因过于注意自己的外在形象或物质方面的所谓缺陷而自寻的种种烦恼,保持心情舒畅。

在要求学生认真学习的同时,我们还要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以便更好地保健自我,重点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合群,乐于与人交往。在交往中虚心向别人学习,不断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在交往中开放自我,让别人了解自己、理解自己、接受自己。

二是以诚相待遇,包括真诚的赞美和善意的批评。虚伪的恭维会拉大彼此的心理距离;真诚的说明,则会增进相互的友好情谊。

三是待人随和,但不作无原则迁就。在与人友好交往中,无疑需要彼此适应,持严以律已、宽以待人的比较随和的态度,但是,决不可作无原则迁就、附和;否则,会被人认为是一个毫无独立性格的人,得不到别人的尊敬和信任。

教育学心理学例11

实践证明,一位优秀的教师通常都是一位优秀的心理学者。教育工作者要想达到自身教书育人的目的,在实际的教育工作中一定或多或少地会运用到教育心理学方面的理论知识。但是现阶段很多的教育工作者还没有深刻意识到这个问题,没有真正意识到教育心理学在学生教育中的重要性。要想成为一名真正的、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深入了解和掌握心理学这一知识领域是很有必要的。只有清晰认识学生在每一年龄阶段心理和性格各方面的特点,教师才会做出相应的教育方式的调整从而真正达到教育的目标。

二、如何使教育心理学在学生教育中更好地运用

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帮助教育工作者和学生之间更好的交流和沟通。不仅如此,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还有助于学生情感、认知等各方面能力的发展,它是保证教育任务顺利完成的重要影响因素。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是教育的主体,但是教育工作者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起到了很大的主导作用。在这种情况下,教育工作者应该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主动地了解和接触学生,和学生建立一种像朋友一样的关系,在师生之间形成一种民主、平等的关系。而教育工作者要想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必须知道学生的需求是什么,这就需要教育心理学的参与,通过运用教育心理学不仅可以帮助师生建立良好的关系,还能够最大程度地促进教育工作的长远顺利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