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民生新闻论文

民生新闻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4-03 10:01:16

民生新闻论文

民生新闻论文例1

2.增加节目纵向深度:对特定事件进行更加深入地报道和分析,对类似相关事件展开联系

流于表面现象的报道是民生新闻中比较突出的问题,初觉新鲜,然印象不深、转瞬即逝。所以,应在民生新闻这档与大众群体联系紧密的节目中,加强对事件背后事实的及时真实的深度报道,起到审慎看待社会现象的作用。如报道冬季不要从封冻的江面上穿行时,从一辆车的坠入江心,回顾到早前的一系列危险,分析原因,并做现场采访,较好地起到了警示教育的作用。

3.提高新闻的社会责任度:新闻工作者当以从业者的良好素质来提升大众观赏水平

民生新闻论文例2

2002年元月1日,江苏电视台城市频道“南京零距离”节目正式开播。这档新闻节目仅仅播出1周就显出其不同凡响;第2周进入AC尼尔森南京地区电视榜;从第36周开始,名列AC尼尔森南京地区电视节目排行榜第一名至今。2004年7月,“南京零距离”平均收视率为8.3%,最高点收视率达到惊人的17.7%,创造国内地方电视新闻收视奇迹。因此研究地方电视台民生新闻栏目的发展状况及改进对策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价值。

一、电视民生新闻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反思

1盲目克隆,同质化竞争严重。传播的同质化主要表现为在同一传媒市场上大量信息产品风格接近、形式相仿、内容雷同。大量媒体拥挤在一个相对狭小的时段和区域内争相开发民生新闻资源,必然会使竞争恶化、导致传媒市场的混乱。具体表现为:一是地方台各频道之间同题材竞争激烈,一方面造成新闻资源浪费,另一方面导致电视新闻传播市场的结构性失调(大量定位、风格、内容雷同的民生新闻节目在同一时段内争夺受众、分摊广告);二是同一民生新闻节目报道题材狭窄且重复较多,容易使受众产生模式化影响,弱化了观众的收视期待。但目前,这些栏目间的竞争已经从质量竞争沦落到为了金钱的竞争,大量的抽奖环节占据了原本应该给观众传播信息的时段,这种新闻抽奖已经成了一种潮流,正在被其他地方的新闻节目效仿。这份声明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前全国省会城市各档民生新闻节目问的激烈竞争。

古人云:“学我者死,似我者俗,叛我者生。”“零距离”的成功引起了全国范围内创办民生新闻栏目的浪潮,但地方台的盲目克隆,使栏目同质化现象更加严重。虽然在定位上略有不同,但如果同质化竞争得不到根本改观的话,节目运行成本的上升和经营利润的下降将是必然结果。脱胎于新闻节目同质化竞争的泥淖,民生新闻迅速在电视新闻节目中脱颖而出,但民生新闻的诞生并不是新闻节目同质化竞争的终结,相反,同质化竞争在民生新闻领域更为激烈。民生新闻如何跳出同质化竞争的窠臼,如何在更高层次上健康发展,获得新的生机,是学术界应该深入探讨的命题,也是“零距离”们应该不断实践、不断创新的课题。

2报道止于浅层表现,新闻琐碎化,新闻价值含量降低。电视民生新闻聚焦百姓身边事,白描市井百态,反映市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媒介非批评即表扬的困境中找到了一个出口,在市民和政府之间搭起了沟通的桥梁,受到了政府的认可,也获得了百姓的普遍赞誉和喜爱。民生新闻在接近性方面做足了文章,但在报道现象之后如何帮助观众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引导受众如何应对公共危机方面显得不足,在有意识培养、提高公众应对个人和社会危机的能力方面更显不够。地方电视台的“民生大战”中,各档民生新闻节目采取拉长节目时间、安排系列报道、多信道、多手段、非线性、互动式的传播形式来增加信息含量。但某一地区一天中发生的有新闻价值的民生事件是有限的,如果生硬地拉长时间、扩大信道,只能是将零碎、琐屑、浅薄的几无新闻价值的内容一股脑地推到观众面前,日复一日的污水、垃圾、火灾、车祸等报道将形成荧屏新的视觉污染,危及民生新闻的生存和发展。

3节目流于世俗,娱乐化倾向抬头。当电视文化由卖方市场转入买方市场,即电视进入以受众为中心的消费时代后,资讯、娱乐与媒介的互动和整合,使资讯娱乐化(或者信息娱乐化)成为一股时尚的传媒潮流。目前,部分电视民生新闻节目从新闻采集到制作、播报,都暗含着一种竞相“戏说”新闻、滥用娱乐元素的倾向。内容的肤浅和包装的矫饰使得民生新闻日益偏离新闻采制的正常轨道在形式化和庸俗化的路子上越走越远。这种娱乐化报道对电视民生新闻的发展带来以下影响:第一,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信息传播中理性的缺失,进而削弱了电视新闻的文化批判意味:同时,在这些经过娱乐化修饰的新闻节目中,由于公众舆论被不确定的情绪化倾向所取代,电视观众囿于对私人化事件的“零距离”接触,其审视媒介所必需的距离消失了,就是说,受众批判的力量也缺席了。第二,助长了信息的情绪化传播,消解了新闻记录社会真实的诚意性和客观性。长此以往,将导致新闻传播中“重美学传效、轻历史事实”的不良倾向。这从事实上颠倒了信息传播中真实与效果之间的主次关系,使电视媒介的资讯可能成为社会现实的“梦工厂”。第三,夸大了信息资讯本身的娱乐功能,实质上造成了电视受众对信息获取的路径依赖,这种依赖在商业利益的驱动下,无形中将转化为对受众快乐获取资讯的一种软性强制。

二、电视民生新闻发展趋势

1公共新闻——电视民生新闻发展的必然趋向。在信息社会,受众已不仅仅满足于民生信息接收和反馈渠道的畅通,更希望通过媒体的介入使一些公共事件得到较好解决。而公共新闻进一步扩大了民生新闻的内涵和外延,新闻媒介由一个观察者、报道者转变为问题的参与者和解决者,这将是目前民生新闻的一次质的飞跃。现阶段地方台电视民生新闻节目自身无法解决这些问题,民生新闻要得到进一步发展,就必须完成从普及新闻信息到传播新的新闻理念的过渡,从平面的信息传递到为公民参与社会生活提供信息和议题,创建讨论、解决公共事务的平台。项国雄认为,与现在的民生新闻相比,“公共新闻”有四大优点:一是它构建真正的“公共领域”;二是提升公民对于公共事务的思考和批判能力,推动社会的民主化进程;三是推动公共事件的解决:四是有利于促进各媒体之间的合作。首先,理论上,媒体职责在于忠于客观事实的报道,但在实践中却通过组织构建公共活动的平台而参与到事件当中,既有“越位”之嫌,又失去了媒体审视、批判所必需的距离。二是现阶段观众受经济条件所限,缺乏对电话、手机乃至网络等即时接受和反馈设备的投入,客观上降低了受众参与公共事务的几率;同时,在主观上,广大农民和城市弱势群体也缺乏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三是政治的民主化进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目前的大多数所谓“公共领域”远未达到让公众参与决策的程度。

2强化地方民生新闻的核心竞争力

一是民生新闻节目报道街头巷尾被市民关心的日常事件,报道市民的喜怒哀乐、街市风光和风土人情,这些都是地域文化最鲜活的体现。“兰州零距离”的以下报道:“建兰市场应有一个公平称”(2004年12月27日),“蛤蟆滩的沧桑”(2005年1月6日),“牛肉面好吃难”“消化”“(2005年4月1日),”“移民小学”的明天(2005年5月6日),这些都因为打上了兰州这座城市强烈的地域烙印而唤起市民对地域文化的记忆和归属感。

二是民生新闻在其构建的“媒体社区”中创建了一个突破传统观念的虚拟社区,使不同观众和群体因为对节目展示的地域文化认同而结成一个有着强烈内聚力的社会人际网络,节日甚至能够促成观众在现实中的合作。2004年12月初,“兰州零距离”报道了永登一对父母双亡的“火氏姐妹”的生活境遇,节目播出后引起的社会反响直接促成了12月26日40辆出租车组成“火氏姐妹”救助车队前往探视,在此基础上又成立了100多辆出租车志愿组成的“爱心出租车队”以接近性原则为出发点,以帮助本地民众重建“地域认同”为归宿,“兰州零距离”在上述事件中,扮演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

民生新闻作为一种本土化媒介所具有的天然接近性,使其在帮助本区域受众构建“地域认同”中发挥积极作用:民生新闻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将地域文化作为联结人们的纽带,并力图在其构建的“媒体社区”中建筑城市中的人际关系网络,进而达到构建和强化“地域认同”的目的,以特色塑造差异,以差异拓展空间,以当地传统文化为基础扩展,为节目发展赢得深厚的地域优势,形成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核心竞争力。

3金牌主持人打造品牌民生新闻节目。节目主持人实际上充当了舆论领袖的角色,主持人作用发挥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节目甚至媒体的品位、可信度和权威性。主持人分为两种:娱乐节目主持人和新闻节目主持人,新闻节目主持人强调间离效果,也就是说,主持人要在观众与节目所报道的事件和人物之间起离解作用,让观众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被节目里事件和人物的感情所迷惑。但长期以来,国内的新闻主持人把这种间离效果做到了极致,甚至已经达到了隔离的程度,英国新闻学界把这类主持人称为“上摄像机的朗读人”。没有个性的主持人只能做出没有个性的节目,而没有个性的节目在现今残酷的收视率大战中是没有竞争力的。

成名新闻节目的一个共同特点是,新闻主播(主持人)对于节目的重要性日益提升。新闻主播(主持人)是节目的“脸面”,他们不仅帮助节目树立和巩固观众心目中的品牌形象,为节目增加人际传播的个性化和软性特征,而且还因其独特的个性魅力成为新闻权威性、可信度和风格化的象征。一个好的新闻主播,就是一个优秀的新闻内容的“说书人”,成为观众与新闻事件乃至社会环境之间的中介;观众对新闻节目的品牌忠诚度,也常常和对新闻主播个人形象的忠诚度紧密关联。在电视民生新闻节目中主持人有着更大的发挥余地:民生新闻内容本身所含的新奇、喜悦、遗憾、伤痛、激愤、同情、现状的白描、理性的思考、观点的交锋,都可以在他们身上得到体现,他们既是节目过程的串联者,又是节目内容的体现者,更是节目理念的表达者。对电视民生新闻节目来说,挖掘培养优秀主持人,打造“金字招牌”,是保持节目长久生命力的重要一步。

三、我国地方电视台新闻节目发展对策

1发挥电视优势,做好民生新闻。一是立足本土,坚持接近性,深挖独家新闻。与纸质传媒和音响传媒相比,电视传媒最具有消除与受众之间心理距离的优势,因为电视新闻的图像很容易拉近这种距离,特别是主持人风格和形象的平民化设计,可以最大限度地赢得观众的认同,对这样的新闻节目自然就愿意付出心理投入。同时,地方电视台新闻立足本地、立足百姓的选题思路将地域色彩浓厚、生活意味十足的平民新闻呈现给观众,能让观众在惊喜荧屏变化之余爱看新闻、主动参与到新闻节目中。就城市台目前的境遇而言,能够自身获得独家新闻的可能性很小,毕竟记者不能完全包揽城市中时时、处处发生的新鲜事、突发事,但随着市民家庭摄像机的普及,其拍摄的素材则有可能成为城市台的独家新闻。

民生新闻论文例3

1两档节目的本地新闻信息量分析

《盐都播报》每天的节目时间大约在十五分钟左右,每天的本地新闻信息量保持在7~9条新闻之间。平均每条新闻的时长为1.5~2.1分钟。《都市全接触》每天的节目时间大约在三十分钟左右。其中,除去每天固定的话题讨论子栏目《东评西说》以及天气预报等非新闻性栏目时间,留给新闻性节目的时间只有12分钟左右,每天的本地新闻信息量保持在5~6条新闻之间。平均每条新闻的时长为2—2,4分钟。

2两档节目的子栏目分析

《盐都播报》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盐都播报》的主体内容——本地的民生新闻,没有设置栏目名称;第二个子栏目“今日扫描”,内容主要为时政新闻,不属于民生新闻的范畴,以简讯的形式。《都市全接触》设置了五个子栏目:“目击现场”、“东评西说”、“当日快报”、“百姓说事”、“侯琪说天气”。除“百姓说事”和“侯琪说天气”之外,其余的内容都为民生新闻。“目击现场”把重大的、突发性的新闻事件在第一时间传递给市民,“东评西说”则通过“说新闻”加上“点评新闻”的方式,传递新鲜资讯并直接表明媒体的态度。“当日快报”选取当天国内报纸上刊登的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的新闻资讯加以报道,信息量大,报道面广。

3两档节目的报道内容分析

通过对《盐都播报》与《都市全接触》两档节目的数据分析,我们发现了几个信息:

第一,两档节目的新闻内容侧重点虽然有相同之处,但更多的是不同。《盐都播报》的报道题材集中在文化遗产、交通治安、健身运动、农村信息、求助与助人信息等方面;《都市全接触》的报道题材集中在社会公德、就业上学、交通治安等方面。对于一些具有重大新闻价值的事件,两档栏目都有报道,但报道视角、报道内容则有所不同,避免了报道题材的重复。两档栏目不同的侧重点避免了两个栏目之间的同质化竞争并有利于观众了解到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状况。

第二,“健身运动”和“农村信息”逐渐成为报道热点。2008年是“奥运年”,“全民健身”的理念深入人心,更多市民投入到体育健身活动中来。此外,自贡市提出了“体育惠民”战略,大大推动了群众体育活动的广泛开展。因此,这两档栏目中记录“健身运动”的报道数量也大幅度增多。

“三农”问题,是国家受到国家和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问题,农村税费改革、农民医疗保险、农村政策执行情况等问题,在两档栏目中都得到了客观、及时的反映。但是,两档栏目对农村医疗卫生状况、农村业余文化生活、农民的教育和技术培训等方面关注不够。

第三,“自贡市物质文化遗产”题材得到深化。

自贡市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十分丰富。粲海井、吉成质?如何争取持续发展的空间?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革和完善:

1“大民生”的报道理念

地方电视传媒应树立“大民生”的报道理念,在新闻题材的选取、报道角度、报道方式等方面加以改进,提升民生新闻的高度,拓展民生新闻的厚度,充分发挥电视传媒的舆论影响力。

首先,拓宽民生新闻题材选取的范围。加大就业上学、物价波动、打假治劣等与市民衣食住行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题材的报道力度;更多关注新兴的社会现象与流行的社会时尚。并加以解释、点评与引导;更多关注市民的艺术文化生活和民间文化艺术;通过独特的视角和创新新闻策划对当地独有的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深度报道和开发。

其次,改变报道角度。叙述角度由俯视向平视转变。运用平民的视角报道、平视的拍摄角度、平等的、平易近人的表述方式,关注现实社会,体现传媒的人文关怀。强化传媒的服务性,更多地从为老百姓服务、为老百姓解决实际问题的角度来进行报道,并对观众进行正确的引导。

第三,改变报道方式。国家有关民生问题的大政方针,和各级政府的相关政策、规定,也是市民密切关注的。在报道方式上,应做到将这类“硬新闻”题材软化,将普遍的问题个体化,采用平民化的语言风格、故事性的叙事方式,将“硬新闻”人性化、人情化,以激发观众的收视兴趣。

2传媒资源的整合,发展民生新闻报道力量。

加强媒体间合作互动,建立一个由广播、电视、报纸、网络整合而成的媒体新闻信息平台,形成一个跨媒体的互动资讯架构。这种结构具有灵活互动,优势互补的特点,能够让传媒的新闻资源得到优化整合,利用率大大提高。

构建覆盖面广、主动活跃的“新闻线人网”和“新闻通讯员网”,培养和发展一批掌握基本拍摄和报道技能的“新闻线人”和基层“新闻通讯员”。在突发性的新闻事实发生时,处在新闻现场的新闻线人不仅能够丰富新闻线索来源,并能够作为临时记者承担起采制新闻的任务。从而保证突发新闻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并且他们通过自己的亲身记录,将日常生活变为媒体场景,在报道方式和报道内容上更加贴近民众。基层“新闻通讯员”队伍,能够敏锐地捕捉社会在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中的生动实践和新鲜经验,并在情感上与民众相互交融,他们的报道能够迅速有效地传达民情、民意。

3培育民生新闻的特色品牌栏目,建构民生新闻节目体系。

培育民生新闻的特色品牌栏目。电视传媒应依托本土的经济环境、文化环境、受众环境,培育一批具有相对优势和地方特色的个性化的民生新闻品牌栏目。具体的发展战略如下:

第一,在定位上突出差异化。以自贡电视台为例,可考虑将《盐都播报》发展成为“记录自贡市民每天生活”的聚焦本地新闻的民生新闻品牌栏目,在报道上突出新闻的现场性和权威性,在报道方式上体现细节性、故事化和人性化将《都市全接触》发展为提供快速和密集信息的民生新闻杂志栏目,关注视角拓展到国内外与国计民生相关的政策资讯、消费、经济等重大题材,把重点放在服务性和引导性的内容上。

民生新闻论文例4

2002年初《南京零距离》栏目开播,2003年底,江苏广播电视总台城市频道总监景志刚用民生新闻的概念来总结《南京零距离》栏目特色。从此,“民生新闻”引起了新闻业界和理论界的热议。如果说概念的提出标志着民生新闻的定型,那么,从那时至今的近4年多来,经过全国性的实践与理论探索,特别是在构建和谐社会这一大的背景下,民生新闻已经发生转向,其内涵已发生很大的变化,不妨说,“后民生新闻”时期已到来。

一、民生新闻中的不和谐因素

民生新闻的诞生,为它赢得了高收视率。它所标榜的“关注民生,关注热点”,为它赢了理论界的青睐。“民生新闻,一抓就灵”,这句话已成为中国电视业界一句名言了。但同时,人们对民生新闻的批评也不绝于耳,社会业界有识之士也清醒地看到了民生新闻存在的缺陷,特别是它表现出的不和谐因素。具体来说,这些不和谐因素主要表现在内容构成和交流形态两个方面:

1.从内容构成来看,大量的负面报道与对琐事的关注,难以与主旋律合拍

首先,几乎所有的电视民生新闻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唱主角的是负面报道。如车祸、凶杀抢劫、被骗被盗、事故等等。显然,大量的负面报道无疑会带来了不和谐因素。

对于政府而言,大量的负面新闻是有损其形象的。现在的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基本上是在城市台播出,其覆盖面就在本城范围。“一些城市行政管理工作者对电视‘民生新闻’现象则持完全否定的态度。他们认为,所谓民生新闻无非就是车祸、打架、死人等等,这些负面报道太多了,严重损害了城市的形象。”

同时,它也会影响百姓全面正确认识他所生存的环境,副部长李东生说:“不要只是交通事故、奸、杀、造假等,这些只是社会新闻的一部分。要增强亮色,不要都是问题。在这样的氛围中,好人也会生病。”可以说,对于百姓而言,过多的负面内容是难以培养他们的阳光心理的。

其次,民生新闻往往较多地关注琐事。新闻题材的琐屑化,容易让人们忽略对重要事件、问题的关注,甚至造成二者的冲突。南方日报总编杨兴锋就针对此提出不仅要有“小民生”,同时也要有“大民生”。他说:“所谓的小民生,就是将关注的着力点放在百姓的柴米油盐衣食住行等寻常生活中,为百姓提供度身定做的生活信息和服务讯息,成为他们须臾而不能离的生活参考;所谓大民生,就是更多注目于那些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国家宏观政策及走势等新闻……通过民生的角度来解读国计的内涵和对民生所将带来的具体、直接的影响,不但有利于促进国计的影响力,更有利于国计的深入人心”。

2.从交流形态来看,迎合受众的策略,难以承担对百姓积极引导的作用

对各地电视民生新闻考察发现,不同的电视民生新闻的栏目组织形式虽不尽相同,但在对受众的交流形态上却是大同小异的。概括而言,就是它们都注意受众需求,从迎合需要、服务需要两方面来与受众交流。

如果说中央电视台1993年首倡“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其“民生”意识已见端倪,那么,“民生新闻”已经不满足于“讲述谁”这一点上了,它们更加重视“为谁讲述”和“怎么讲述”这两个元素,从接近受众发展到了迎合受众。

“为谁讲述”主要考虑受众的兴趣爱好,其题材选择并不限定在“百姓故事”这一范围中。一些格调不高,趣味低级的奇谈怪事也不鲜见。简单地说,受众的兴趣成了新闻选择的第一标准,它体现的是“唯受众中心论”的理念。

在“怎么讲述”这一点上,电视民生新闻都强调“现场”元素,为此甚至不惜展示灾难事故中令人颤栗的场景,刺激性的画面,视觉冲击力是不言而喻的。也就是说,片面突出电视新闻的现场要素尤其是刺激性要素,以求满足受众的接受兴趣。

“服务需要”是所有的“民生新闻”与受众接近的另一重要桥梁。如《今日一线》就开设了“记者跑腿”一个小板块。在这里,具体的“百姓”个人有记者为之“跑腿”解决问题。即使是这种帮助面对于生活中的广大受众来说只是杯水车薪,即使是这种施助不见得都解决了问题,但记者的立场(如其口号为“鞍前马后,服务到家”)很让受众受用。

可以说,迎合受众、服务受众体现的是“以受众为中心”的理念。它赢得受众的青睐,在收视率上获得成功是不难理解的。但与此相伴的是,过多的迎合使得节目对百姓生活中的负面行为缺乏批判,特别严重的是很少从正面去引导积极健康的生活行为。这一点,是对“民生新闻”持批评意见者说得最多的问题。

二、和谐社会构建中民生新闻出现转向

2006年10月党的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会通过《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和目标的提出,无疑对民生新闻提出了新要求。民生新闻无节制的负面报道,既不能真实全面反映民生,也与“构建和谐社会”这一主题是相悖的。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背景下,电视民生新闻开始发生转向。本文以广东南方电视台《今日一线》为例分析。笔者认为,经过近四年的运作,自2006年下半年以来,这一有影响力的电视民生栏目开始出现较明显的转向。在此,不妨以“后民生新闻”来区别之。

1、同受众的关系:由迎合到引导。前面分析过,“民生新闻”以受众为中心,对受众采取的是一种迎合的策略。“后民生新闻”开始改变同受众的这样关系,比较注重去引导受众。《今日一线》的做法是,首先,引导受众的关注点;其次,引导受众的是非观。举2006年7月31日的“一线现场”报道的一则车祸为例。“惨遭车祸”报道一大货车撞死了六旬老人。这样的题材过去并不少见,往往就是展示一下血淋淋的场景就完了,但现在的报道就不同了。老人被撞,教训何在?记者发现事故竟就在人行天桥之下,遂将镜头转向正违规乱穿马路的行人,并采访他们为何弃天桥而不走。然后提出善意的批评与忠告。这样,报道的关注点就由车祸转到了如何遵守交通法规上来了。报道通过一个案例引导了人们正确的交通行为。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变化是,转向后的民生新闻开始注意大量地以正面内容来引导受众。2007年上半年《今日一线》的“封面故事”大量推出关于“爱心救助”的报道,所占比例逾三分之一。而在过去的选题中,正面题材的内容基本上是不上这“头版头条”的。同时,该栏目还以“表扬我们身边的好人好事”为广告词,号召报料人提供这方面的线索,加以报道。

从迎合到引导,这背后发生的是报道者叙事功能的变化。一些论者在谈“民生新闻”时总是提到它的“平民视角”,过去的“民生新闻”为了体现与百姓的“平等”与理解,就往往放弃了对事实有一定高度的观察角度。这样的叙事视角,貌似“平等”,实际上是叙事主体的失语,导致的是叙事内容的失血,受众难以得到应有的营养。而“后民生新闻”的改变在于,报道的事实只是作为剖析的案例,重要的是要帮助受众从案例中去思考,受益。与受众关系的调整,既保持了“民生新闻”的可视性,也提升了它的思想性。

2、同政府的关系:由“背靠背”到“面对面”。以往的“民生新闻”,在揭露问题和解决问题上,与政府基本上采取“背靠背”的方式,即与政府有关部门沟通少,媒体像独来独往包打天下的侠客。“极至的表现是湖南经视《都市1时间》的‘小李飞到’小板块。这个以‘帮助需要的人’为立意的板块,把一个电视记者包装为行侠仗义、无所不能的好汉,市民有什么困难,就向小李求助。”民生新闻这种处理问题的方式,越俎代庖,并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同时,它既无形中间离了政府与百姓的关系,也不利于媒体与政府的合作。

从《今日一线》近来的报道中可以发现,媒体与政府过去的那种“背靠背”各行其是的相处方式开始变为“面对面”的联系了。以2006年8月17日报道的另一条新闻《断水》为例。广州市郊一居民区已两年多断水,居民们要等到晚上三点后才能接到水,有些居民家甚至根本接不到水。记者在居民与所辖村委会双方听取意见,一不激化矛盾,二是努力去了解问题症结所在,促成双方的沟通,最终促成问题的解决。应该说,这种“面对面”的处理问题的方式,表现出“后民生新闻”趋于成熟的一面。

2007年上半年以来,该项栏目围绕“城市创卫”、“城中村改造”等政府工作,通过报道与百姓平等讨论,沟通政府与百姓之间的联系,形成了良好的和谐的社会氛围。

3.栏目自身的定位:由混沌走向明晰。“民生新闻”是什么?这是所有的研究者一直在追问的问题。《南京零距离》栏目的制片人张建赓说:“民生新闻不是一种具体的新闻体裁,也不是一种新的新闻类型。也就是说,它不是时政新闻、社会新闻之外的一种新的新闻样式。在电视新闻采编领域,这是一种全新的观念,并正在形成为一种思潮,成为一种电视新闻的全新实践。它所产生的影响,是对传统的电视新闻观念的全面冲击。”这段话十分含糊,没有阐述清楚“民生新闻”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观念、思潮、实践,或者说“新”的含义是什么。

有人说民生新闻反映的是老百姓的真实生活和生存现状。若真如此,大量的负面报道完全可能误导人们认知,显然这不是社会的真实记录。有人说民生新闻具有舆论监督功能。其实我们仔细分析就会发现,这种监督主要是从百姓的角度来监督的,只是眼前影响到百姓生活的一些负面因素。所以它显得东一鎯头西一棒的,头痛说头,脚痛说脚。这样的监督充其量只能起个媒体督促作用,谈不上是真正意义上的舆论监督。有论者认为媒体只是具体关注某一个案,这种个体关怀的做法,是高射炮打蚊子,浪费了媒体资源。笔者认为这是“民生新闻”初期运作的有效策略,是一张贴近百姓的“感情牌”。进入“后民生新闻”时期,这种“感情牌”虽然还不过时,但其重要性已明显下降。

作为转向后的电视民生新闻,《今日一线》栏目定位开始由上述混沌状态走向明晰。它将关注视点集中到了“急剧的城市化带来的社会不和谐现象”上来。这一定位,提升了民生新闻监视社会的能力。

从《今日一线》的报道来看,城乡结合部通常是它的新闻主要来源地。老城区发展相对来说比较成熟,而城乡结合部则正处于由乡村走向城市的磨合期。这里的矛盾最多,“急剧的城市化带来的社会不和谐现象”在这里表现得极为突出与典型。同时,像广州市这样开放型城市,外来人员较多,这一批人对城市生活的生存能力与适应能力也是《今日一线》关注的主要焦点之一。根据笔者对《今日一线》的报道内容所作的统计,有近三分之二的内容都是关于这一部人生存状况的,为这一部分人排忧解难的。

从宽泛地“关注民生”,到具体关注“急剧的城市化带来的社会不和谐现象”,“民生新闻”的定位由混沌走向明晰。它的社会功能也越来越明确起来了:一方面,它致力为百姓排忧解难,既从“鼓与呼”这一层面入手,也从“跑腿”干起;另一方面,它注意以正确的荣辱观引导百姓生活行为,既不回避其不文明行为,也注意以百姓生活中健康行为正面引导,使整个社会走向和谐。

基于对“后民生新闻”的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给它下一个简略的定义了:“后民生新闻”是以急剧的城市化带来的不和谐现象为思考起点,以呼吁和配合政府有关部门来消除不和谐因素为已任,在关注关心民生的基础上,注重对百姓生活中不文明现象正确引导。这是城市化进程中新闻媒体对百姓生活反映的一种新思维,是对“民生新闻”的新提升。

注释:

程道才:《对电视“民生新闻”现象的新闻学透视》,《南方传媒研究(第一辑)》第89页,南方日报出版社2006年。王欣:《记者,请把你的镜头对准老百姓——从南方电视台〈今日一线〉节目创办实践说起》,《南方传媒研究(第一辑)》第209页,南方日报出版社2006年。

李东生:《新闻工作的现状与重点》,2003年9月23日在全国高校新闻院系负责人会议的讲话。

民生新闻论文例5

这两年 , 关注人民生计 , 关心市民生活的电视民生新闻风行全国 " 从江苏电视台的《南京零距离》、安徽电视台的《第一时间》到湖南经视的《都市一时间》、北京电视台的《第七日》 , 从河南电视台的《民生大参考》、杭州电视台的《阿六头说新闻》到吉林电视台的《守望都市》、海南电视台的《直播海南》等 , 全国各地电视台纷纷推出自己的电视民生新闻栏目。民生新闻的蓬勃发展成为中国电视新闻界少有的热闹景象。因此 , 本文的写作 , 试从消费文化的角度出发 , 来解读这热闹的“电视民生新闻现象”。

在现代化社会里 , 新闻信息也正像食物一样日益成为人们必需的特殊消费品 , 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基本生活资料”。但对于不同的社会群体 , 新闻具有不同的意义 , 服务于不同的目的。

在消费社会中 , “随着文化的高雅目标与价值屈从于生产过程与市场逻辑 , 交换价值开始主宰人们对文化的接受精英文化所奋力追求的境界 , 让位于受人操纵的大众 , 而正是这样的大众 , 参与着具有最低共同点的可替代性的大众商品文化消费。”这就意味着在消费文化结构里 , 受众掌握了一定的权力。为新闻信息的消费在于受众 ( 消费者 ) 透过消费行为去裁定 , 而受众为何会产生消费的欲望 , 从现象上来看 , 或许是受到信息刺激 ( 如传媒广告宣传和看过该节目受众的口头传播 ) 、因特定类型叙事或是信息满足了受众的、梦想、欲望 , 然而从本质看 , 或许是受到了当代文化与社会的渗透或影响 , 而产生了某种消费意识 , 引起了消费行为 " 受众的消费行为主要通过节目观看来完成。费斯克指出 , 电视节目首先在演播室被生产出来 , 然后作为商品被卖给经销商 ; 此后 , 在电视节目被播出时 , 它又由商品转变为生产者 , 生产出受众 , 并把受众作为商品卖给广告商。这二者共同构成了电视的金融经济。但我们不要认为这种消费过程当中的权力完全操纵在新闻制作者或发行商手里 , 受众其实也负担着莫大的权力 , 那就是受众的“消费欲望”或“消费趋向” , 往往决定了电视新闻在消费结构中的地位与未来。因为在电视的文化经济中 , 受众则从商品转变为生产者 , 透过节目制作商的广告宣传及信息本身 , 形成他们某种符号性的消费意识 ( 如品味、阶层偏好等 ), 再加上受众在生活过程所培养的文化意识 , 使得受众对新闻产生是否消费的判断 , 或为自己生产出属于自己社会经验的意义和。而受众个人的消费意识又会受到群体的影响 , 产生所谓的群体消费意识 , 这种消费意识会形成群体消费行为 , 而正是这种群体消费行为 , 在消费文化的生产与消费之间达成一个共识 , 也就是“新闻制作者与受众群体之间形成一种双方均可接受的“社会契约” , 去鼓励新闻制作者再次复制或大量生产同类型的作品 , 去影响新的受众群落。”因而受众的消费欲望主宰新闻采集、制作与表达成为常规。

但是新闻制作者为何甘心围绕着消费者的要求来运作新闻呢 ? 这是与其在市场逻辑的影响下追求利润最大化之目的分不开的。对于商业化电视而言 , 广告是其主要的收入来源。而广告收入的多少又由收视率所决定 , 收视率“百分比的一位小数点就可能意味着一年内的利润额相差三千万美元”。因此 , 收视率就成为了衡量栏目价值的唯一尺度。受“大数原则”的支配 , 媒介也就会宿命般地会走上追求受众数量最大化的道路。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新闻制作者 , 必须考虑文本在任何特定环境中遭遇到什么样的话语以及这种遭遇如何重组文本的意义及其遭遇的话语。也就是要将新闻选择与制作中新闻价值的评判权交给受众 , 文本的意义根据受众赋予文本不同话语 ( 知识、偏见、抵制等 ) 而分别建构出来。这正如费斯克所言 , “我们应当要求我们的电视新闻符合大众口味 , 并努力使它们融入大众化的社会意识。若想鼓励各种各样的人收看电视新闻 , 并让他们记住和思考它所提供的事件 , 电视新闻必须符合大众趣味 ! 相关性和令人满意的生产力的关键标准。” [1] 。

什么样的媒介制品才能吸引最大数量的受众呢。那就是能满足受众消费欲望和兴趣的媒介产品。在我国 , 由于长期以来对“工具”和“喉舌”性质的片面理解 , 媒体将自以为重要的严肃新闻灌输给受众 , 固守在僵硬的政治关怀模式之中。这种“我播你看”的媒介本位思想使媒体较少关注受众不断变化的消费心理 , 忽略了对寻常百姓生活的全方位关照。而受众对新闻信息的需求伴随文化需求的增长也不断增长 , 并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受众不再仅仅满足于新闻信息的告知 , 而是更希望新闻能够体现社会对受众个人主体意识的重视 , 以人性化的报道实现与自己心灵的契合。心理学中的“自己人”效应认为 , 如果受众感到传播者在许多方面与自己有相似或相同之处 , 就会在心理上将其定位为“自己人” , 从而消费其话语。如果新闻报道能够从普通民众的立场着眼 , 或者在新闻报道中以普通民众为基点进行报道 , 就会激起受众的心理感应进而产生消费行为。因而电视民生新闻把新闻价值定位于普通市民百姓的需求上 , 让新闻本质回归到“广大群众欲知、未知、应知的事实报道”上 , “完全褪去说教色彩 , 从报道内容、角度、方式上都以受众利益、喜好为出发点 , 分析满足其需求。”通过逗引消费的 , 达到虚拟的满足;通过提供“生活投诉、家长里短、实用讯息” , 营造了一个可以自给自足的、相对封闭的时空??存在落差、相对处于弱势的百姓被夸张成世界的全部 , 现实生活的落差与缺憾被新闻里“冷暖有人管、疾苦人共知”的虚妄的媒体景象缝合 , 消费者被关注被承认的心理得到了最大限度的补偿与满足。因而电视民生新闻的出现及蓬勃发展也就成为必然。

现代经济的核心是以需求为主导的生产模式。以收视率为衡量标准的电视民生新闻为获得最大消费群体 , 走上了“受众本位之路。从而使其新闻报道呈现出新态势来。

1 、传受界限模糊 , 受众渐趋主体化

为适应需求提高收视率 , 电视民生新闻制作者积极为受众拓展更为开放的传播空间 , 变单向传播为受众的双向参与 , 使受众从信息的被动接受者变为主动参与者 " 受众的参与意识和公共意识空前高涨 , 传统的“传者??受者“模式被打破。受众站在自己立场维护其所代表的群体利益 , 通过现场热线、手机短信、网站以及市民的记录等多种方式 , 主动参与到民生新闻节目的制作、讨论和传播过程中。在民生新闻中 , 记者和解说词退居到次要位置 , 市民成为主角 , 其出镜率超过了 50%, 有的甚至高达 80% 以上。同期声被大量地运用 , 生动的画面 ! 鲜活的市井语言使媒体与市民实现了心理的契合。并催生了一批为媒体提供素材、稿件、照片、录像或的业余记者群。如《南京零距离》约七成的新闻线索来自于受众 , 部分新闻的摄制甚至由受众自己完成 , 在其开播之初就聘请了百多名市民摄影师 , 组建一支市民大军 , 让市民成为特约记者 ; 并且每期节目中都有一个社会热门话题 , 观众可以短信或热线电话表达看法 , 并以选择结果决定下一次故事的“续篇”主题。再如湖南经视《都市一时间》曾推出“到你家”活动 , 首创双向互动讲述都市人们的家庭故事等。这些节目通过对不可预知的日常生活事件的日常化直播 , 把受众的日常生活变成电视内容 , 电视就成了生活本身 , 尽管电视里面的生活经过了选择 , 这实际也是新闻的真人秀 , 人人都可以参加 , 人人都在被观看 , 人人都在体验别人的生活。同一时间中 , 人们出入于不同的生活情境中新闻与生活的界限开始模糊 , 传播者与受众的界限也不再清晰 , 人们从角色的不断转变中体会到消费的 , 并逐步主体化。

2 、叙事方式主观化、故事化

小说家詹姆斯曾略带夸张地说 : “讲述一个故事至少有五百万种方式。”每一种讲述方式都会在受众身上唤起独特的阅读反应和情感效果 , 因此讲述直接决定着这种效果能否得到表现。在电视民生新闻中 , 采取了不同于传统新闻报道的叙述方式。

首先是叙事视角主观化。传统的新闻报道多以客观化的第三人称的角度进行叙述 " 而电视民生新闻却大多采用参与主观型视角。它以记者作为电视自身的代表 , 由记者带领电视机前的受众来经历事件的发生过程。在这里 , 记者不再代表全景式的客观世界本身 , 而是身处其中直接以所体验角色的个人化角度参与 ! 了解和体验现场 , 去捕捉更细腻 ! 更真实 ! 更深刻的信息 ; 而受众在其带领下 , 像目击者一样一步步地观察和体验 , 凭借对现场声音 ! 图象的完整捕捉和传递 , 去感受强烈的感官冲击。在这样视角中 , 叙事由宏观转为微观 , 使自己摆脱传统的叙述角度带来的宏观理论与社会实践相脱节的矛盾与尴尬 , 通过平等式的与受众的对话形式完成了自身向符号真实而非客观真实立场的回归。

其次民生新闻多采用故事化、骟情化和悬念化的新闻叙述。它的导语常常并非清楚地交待五个的问题 , 而是如讲故事一样地设置出一种悬念。如杭州电视台的《阿六说新闻》 , 主持人阿六常以抖包袱、卖关子等手法设置种种悬念 , 令观众感到新奇。再如江苏卫视的《 1860 新闻眼》 2004 年 10 月 23 日播的一则《骑马能不能进闹市》的新闻 , 开头叙述到 : 一位男子正午时分骑着枣红大马 , 在闹市区的人行道上信步闲逛。在他身体一侧的铁栏杆外 , 是滚滚车流。警察拦住他 …… 新颖别致的开篇挑起了观众的好奇心 , 这是在叙述一位中世纪唐吉诃德式滑稽、悲剧人物 , 还是 ……? 在离奇的故事情节叙述完后 , 主持人还设置了一道选择题作为悬念 : 马究竟能不能上马路让观众参与选择 , 结果要到一小时的节目结束时才公布。观众就在心怀新奇、期待和激动的悬念中自始至终守候节目。 [2] 尽管新闻的具体报道形式多样 , 但大都采用戏剧性结构 , 有情节、有铺垫、有高潮 , 来展现新闻的故事性 ! 戏剧性和新奇性从而赢得受众的青睐。

3 、文本的模式化、复制化

正如法兰克福批判学派所指责的那样 , 电视作为一种“文化工业” , 具有较强的“可复制性” , 这种可复制性对民生新闻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栏目风格的雷同和栏目设置的跟风上。

一是民生新闻栏目风格的模式化。电视频道以栏目为支柱 , 而栏目节目的生产总是在叙事上不断地复制整块栏目策划时设计的叙事蓝本。越是工业化的流水线生产 , 其个体电视文本对叙事蓝本的总体复制就越强。当然 , 这样的复制能鲜明地显现电视民生新闻栏目的标识??即报道均瞄准市民关注的热点、焦点及衣食住行等切身问题 , 将老百姓作为新闻的主角 , 让老百姓讲述他们自己的故事??叙事蓝本的识别性特征。使其成为一种“约会式节目” ( 国际总编辑语 ), 便于对其感兴趣的受众能够“如期赴约”。而在其具体的叙事流程上 , 叙事模式化也更显突出 , 每一个节目的开头 ! 中间 ! 结局 , 都是在准确无误地复制栏目的叙事蓝本 , 从而生产出质量水平相当的标准件来。

二是栏目叙事蓝本的相互复制。中国媒体发展区域化分割明显 , 每一个台都存在着自己的优势资源 , 在内部发展欲念涌动 , 外部领跑媒体不断刺激的情况下 , 模仿成为媒体跟进改革的主要形式。电视民生新闻在国内发韧于《南京零距离》 , 该节目的很快走红和成为国内身价最高的电视新闻栏目使得各地电视台纷纷效仿 : 湖南经视的《都市一时间》、安徽电视台的《第一时间》、南京电视台的《直播南京》、海南电视台的《直播海南》、河南电视台的《民生大参考》、杭州电视台的《阿六头说新闻》、四川电视台的《新闻现场》等都红红火火办了起来 ; 这般繁荣景象又导致制作者们“扩大再生产” , 实行台内各频道的民生新闻节目复制以期进一步提高利润点和扩大影响 , 如成都电视台就有公共频道的《成都全接触》 , 经济服务频道的《第一现场》 , 都市生活频道的《直播 60 分》 , 新闻综合频道的《绝对贴近》等。从积极方面看 , 将别人经过市场检验的成熟的叙事模式直接复制过来 , 既节省脑力又减少节目的商业风险 ; 但从消极方面来看 , 每一种文化产品的模型不可避免地潜蕴着它的文化无意识和政治无意识 " 而且国内栏目之间相互克隆导致节目的高度同质化 , 这不仅对电视节目的丰富性 ! 多样性造成损害 , 同时也是一种内耗 , 造成人 ! 财 ! 物和频道资源的浪费 , 还会带来相互间的恶性竞争 , 导致新闻内容报道走猎奇、媚俗的路线。

4 、新闻语言的能指化 [3]

符号学将符号分为能指与所指。电视符号的能指即为图像、声音 , 所指为音像传达的“义”。在后现代主义文化全球渗透的时代 , 人们消费的是电视符号的能指而非所指 , 因此精心制造能指的视听幻觉王国是当下受众的普遍心理需求。随着民生新闻的发展 , 克隆现象的增多 , 原创新闻逐步减少 , 大量没有新闻价值的新闻充斥其中 , 内容 ( 义 ) 的匮乏导致制作者追求形式的表现来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因而在人们对影像文化贪图能指化的胁迫下 , 电视民生新闻渐趋呈现出语言能指化倾向 , 即大量制作以奇观、为目的的能指化作品 , 注重制造视听 , 消解意义深度。具体表现为 : 强调节目包装 , 注重片头的视听冲击 , 精心制造出后期的特技效果 , 如在节目的后期制作中加进的音响效果 , 以及每隔几秒出现的特技、字幕等视频效果 ; 通过颠覆传统新闻主持人观念的手法唤起消费者的心理认同 , 如主持人形象的变化 , 《南京零距离》的主持人孟非的光头、歪嘴形象 ; “另类”语言 ; 怪异动作如主持人的边打快板边评论等 ; 都是在疯狂制造一种能指的诱惑。总之 , 电视民生新闻语言的能指化倾向是后现代主义文化在电视文化领域中的具体表现 , 通过能指的精心制造 , 达到一种制幻效果 , 让受众在欺骗性的幻觉中得到本能满足。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 , 一味以收视率为衡量标准的电视民生新闻在构筑新的新闻样式的同时 , 也消解着传统新闻的一些基本立场。以受众为上帝的作法弱化了传播者对社会的话语引导功能 ; 追求新闻节目的短平快效果 , 使节目内容琐碎 , 节目形式流俗 ; 而内容的肤浅和包装的矫饰使得民生新闻走上形式化和庸俗化的道路。这不仅破坏了民生新闻的形象 , 更亵渎了民本思想 , 必将给社会带来诸多负面影响 , 同时也断了民生新闻自己的前途 " 因此电视民生新闻应把握好“俗度” , 强化信息服务意识 , 注重新闻的深度开掘 ; 同时坚持差异化策略 , 不断创新 , 以创新去适应受众需求的变化 , 用创新去战胜对手的“跟进” , 努力提高自己的“公信力、美誉度、引导力”。才能在“不进则退”的竞争中不断开拓未来 , 更新自我 , 独领。

注释 :

目前对民生新闻的讨论很多 , 有的将其叫公共新闻 , 有的将其归属于社会新闻 , 但它们都具有共性 , 即在内容上主要关注的是普通老百姓的生存状态与生存空间 " 因而笔者仍采用较普通的称呼??民生新闻。

参考文献 :

民生新闻论文例6

在现代化社会里 , 新闻信息也正像食物一样日益成为人们必需的特殊消费品 , 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基本生活资料”。但对于不同的社会群体 , 新闻具有不同的意义 , 服务于不同的目的。

民生新闻论文例7

[关键词]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策划品牌

运城电视台民生新闻节目《第一时间》自2004年10月1日开播以来,始终坚持“关注民生、反映民意、贴近民情”的理念,运用百姓的语言,报道百姓的故事,让平凡普通人成为节目的主角,让观众在观看节目时产生深深的共鸣,实现了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成为运城电视台收视率较高的栏目。但是民生新闻在经过几年的过渡开掘后,现在已经呈现出琐碎化的趋势。因为民生新闻关注的焦点是好人好事、官司纠纷、奇异现象、灾难事故、生活变化等里弄胡同琐事,观众在接受这些新闻时因为琐碎而容易产生收视疲劳。那么如何消除观众的收视疲劳?笔者认为加强对这些民生新闻节目的策划尤为关键。电视民生新闻节目要在众多的电视新闻栏目中取得较高的收视率就离不开策划。可以说,策划影响着电视节目的质量,决定着电视节目的成败。

策划就是出主意、想办法,就是对节目制作增加智力投入,让自己的节目有特色,与众不同,精益求精。新闻本身不能策划,但新闻节目需要策划。新闻节目的策划,就是按照新闻规律办事,根据要达到的宣传效果,按程序对新闻资源进行科学的、合理的、有效的规划,实现新闻资源的最佳组合和配置。比如在采访中,首先要明确的就是要报道什么、为什么报道、怎样报道的问题,即策划。策划在节目中承担了“思想引擎”的作用。

运城电视台《第一时间》栏目在开播两年时间内,一直保持较高的收视率而成为运城电视台的一个品牌栏目。它的高收视率来源于“民生”定位,来源于与百姓的贴近性,那就是“《第一时间》是咱老百姓自己的时间”。栏目为百姓说话,说百姓想说的话。栏目的新闻线索大部分来源于热线,而热线又大多是百姓群体中的个体问题反映,这就造成了记者疲于为百姓一个个地解决个性问题,甚至只是揭露一种现象,解决不了根本问题,不容易在百姓中形成媒体的公信力。有的记者甚至感到,没有热线就没有什么可拍的,造成稿源吃紧。这种现状,谈何保持品牌栏目的地位?为了保持栏目的品牌地位,打造精品节目,2006年,《第一时间》栏目成立了专职策划机构。该机构在每周一由策划主管组织召开策划例会,由栏目监制、监制助理、制片人、各值班主编、责编、热线主管、制作主管等人员参与,对栏目进行短期、长期以及具体选题的策划。

结合运城电视台《第一时间》的运行情况,笔者认为要搞好民生新闻节目的策划,基本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要主动

也就是由被动应付变为主动出击。只要我们了解党委、政府在做什么,了解百姓在想什么、做什么,了解身边正在发生着什么,就可以根据这些情况有计划地、系统地去报道,就可以把题目做大、做深、做精。比如2007年运城市在大力创建旅游文明城市之时,运城电视台《第一时间》栏目组就利用“五一”长假,主动与渭南电视台合作,共同推出《“五一”黄金周特别节目:两地主播话旅游》,把两市的名胜古迹和风土民俗搬上对方的荧屏,让受众耳目一新。这种形式生动活泼、亲切新鲜。对秦晋两市观众来说,既开拓了视野,也增长了知识;对运城、渭南两个电视台来说,比学赶帮,互利双赢,的确是一着好棋。

二、要计划

年内我们要做几件大事、近期做什么、这一期节目做什么,对每一个选题以及节目体裁、表现形式,都应做出具体策划和长远设计。2007年5月至6月上旬,运城电视台《第一时间》栏目组就成功策划了“魅力运城黄河行”大型电视公益行动的报道活动,栏目将第一板块开辟出来,每天用8分钟的时间对“黄河行”的行进过程进行全方位的纪实报道,共连续报道40天,报道总时长320分钟。这次活动是该栏目自开播以来,报道最集中、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连续报道,活动内容以“展示魅力运城”为主题,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集中展示了黄河风光、黄河风情以及黄河根祖文化,为拓展运城魅力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收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也提升了《第一时间》栏目形象和社会影响力。这次活动的策划从2006年11月份开始酝酿,一直到2007年3月下旬定稿,历时长达5个月之久,期间经过多次风险评估和可操作性的反复论证。《第一时间》“魅力运城黄河行”标志着《第一时间》在组织、报道大型公益活动方面又打了一场漂亮仗,尤其是在节目策划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三、要整合

就是要对于一些热点新闻和同样来源的大量信息进行整合,根据新闻事件的重要程度来为受众选择安排信息,提炼出新闻的意义。同时根据宣传和报道的需要,加强策划,设立一些临时性的新闻专题,把相关的社会新闻信息综合开发,形成连续性和专题式的组合性报道,这样就可以消除受众对社会新闻平凡化、群像化、锁细化的刻板印象。这些常规性的组合或系列报道,不但在形式上克服了单独的一条社会新闻的琐碎感,更容易产生粘连效果,通过采编人员有创意的谋划和设计,更好地配置了新闻资源,扩大社会新闻的传播效果。例如2008年6月25日,奥运火炬在运城市传递,为了营造舆论氛围,运城电视台《第一时间》提前策划,推出了“喜迎奥运火炬”的系列报道,特别选取了运城市不同阶层的10个代表性人物,采访他们迎接奥运火炬的喜悦心情和所做的实际行动。2009年,为了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第一时间》特别策划了“激情岁月——记忆60年”系列采访报道活动,寻找采访了一批经历过新中国成立前后那段激情岁月的党员、干部、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商人等各界人士,让他们讲述一段发生在那段激情岁月里的故事,让广大观众一起重温那段岁月,感受那代人的精神风貌,体会共和国的成长经历,给当代青年人一定的思想启发。因为这两个采访活动组成了系列报道,取得了非常好的社会效果。

从这些年新闻改革的实践看,新闻节目的策划在各种媒体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凡是经过精心策划的新闻报道和宣传活动,都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全面提高了媒体的综合竞争力,成为争得受众的一种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民生新闻论文例8

一、对广播电视民生新闻中人文缺失的表现分析

(一)部分民生新闻内容肤浅

广播电视媒体的消费者大部分是普通的百姓,广播电视新闻能否贴近百姓的现实生活,往往对其收视率产生直接的影响。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广播电视借助民生新闻,来体现对百姓生活等内容的人文关怀,受到了观众的欢迎,取得了很好的收视率。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当前我国的一些广播电视媒体,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以民生的口号,却没有进行应有的人文关怀。一些媒体将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当作新闻,这造成了新闻被异化的问题。

(二)部分民生新闻人文关怀适得其反

在一些灾难的新闻报道中,有的记者表现出麻木不仁、人性缺失等问题,一些新闻媒体为了获得更高的收视率,通过本媒体的强势地位,满足百姓的知情权、以体现群众生活的原生态为理由,强行进行议题的设置,强行拉入当事人,不顾及当事人的意愿,使得当事人处于尴尬的境地等等,这类民生新闻,在达到提升收视率目的的同时,使得民生新闻的人文关怀根本无从谈起。

(三)部分民生新闻定位过低

广播电视的民生新闻,大部分是把一些感情方面的因素纳入到民生新闻的报道里面,通过情感来吸引人和感动观众,以更好地拉近媒体和观众之间的距离,让观众在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信息。但是,假如在民生新闻播放的过程中,这种感情的因素,被故意的放大和应用,就很容易产生做作、煽情的问题,导致民生新闻的人文关怀发生质变。

(四)部分民生新闻从业者的职业道德有待提升

广播电视新闻为了获得更多的观众,提升收视率,在部分新闻报道的过程中,通过把一些"性"、"腥"等作为新闻报道的主要内容,实现吸引观众的目的。例如:报道某位明显的艳照、丑闻等,吸引更多关注的眼球,进而获得最大的媒体经济利润。著名的经济学家Davin-boret在他的著作中指出,在新的经济环境下,群众的注意力就是一种很好的经济资源,这种经济资源将与注意力一起共存。在现实的新闻媒体报道的过程中,有的新闻媒体为了满足观众的猎奇心理,吸引更多的观众,提升收视率,而通过侵犯他人隐私等,来爆料和独特的视角分析。这使得处于商业背景下的新闻媒体,逐渐丧失了新闻媒体应该具备的引导、教育等功能。

二、提升广播电视民生新闻人文关怀水平的策略

(一)树立正确的民生新闻人文关怀的理念

在新闻媒体报道的过程中,需要全面地把握和落实人文关怀的理念。作为新闻媒介信息网的负责人,需要在人文关怀的使命下,通过高度的责任感和专业性,来进行社会变化新旧矛盾的分析,在面对复杂的信息流的时候,需要借助专业的分析和把握能力,来进行民生新闻的选题和采编。同时要提升民生新闻的思想性和目的性,把握好民生新闻的主流,做好大众与小众等内容的区分。

(二)加大民生新闻对百姓生活的真实关怀

在民生新闻报道中,生活关怀是常见的内容之一,生活关怀也是民生新闻保持同广大群众联系的一种方式。民生新闻作为新闻媒体从人文关怀的角度,进行百姓情感、现实需求的反映,通过其工作为群众排忧解难,对于百姓来讲是其基本职责。针对那些处于困难境地的人来讲,新闻媒体的帮助一方面可能会帮助其解决遇到的实际困难,另一方面能够让这些人感悟到社会的关爱,从而获得情感方面的慰藉。因此,在民生新闻报道的过程中,要加大对百姓生活和弱势群体的关注,从真正意义上实现民生新闻的人文关怀。

(三)提升广播电视民生新闻理性关怀的水平

在广播电视民生新闻报道的过程中,理性关怀是新闻实现人文关怀的基础,也是打造民生新闻品牌,提升新闻宣传力度的主要方式。理性关怀与观众的精神和心理需求更为契合,在实现对观众生活与情感关怀的前提下,满足观众对事例本质的追寻和探索需求。因此,民生新闻可以通过深挖新闻故事的发生原因,进行讨论和深度的报道,以更为专业、客观的态度来分析客观事实的正确与否,为民众的价值判断树立一个标杆。

(四)广播电视民生新闻要体现时代性与社会性

新闻媒体在进行舆论监督的过程中,民生新闻需要保持和体现新闻媒体的时代性、社会价值导向性。通过营造真实、全面、独特的新闻报道环境,来更好地传播正义、感动与相互间的尊重。在促进和谐社会构建和社会公共价值观形成的过程中发挥新闻媒体应有的作用。新闻媒体的人文关怀最终要落实到生命关怀的高度,才能更好地发挥和完成新闻媒体的使命。这种人文关怀是对人的深层次价值与命运的关注和尊重。例如在进行某位英模报道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加大对其无私奉献的报道,也要加大社会对英模的关心、报答等报道。从而为良好的人文关怀环境的形成,创造舆论条件。

三、结语

综上所述,广播电视民生新闻作为社会宣传、价值观引领的重要途径,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需要紧紧把握住时展的脉搏,准确定位社会价值的存在,在落实人文关怀的过程中,以人为本,实现民生新闻关注民生、关爱民众、引导民众的功能。从而为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创造良好的舆论和社会环境。

参考文献

[1]李亦仁,邹杨蓓. 民生新闻中的人文关怀--试析人文关怀在《新闻110》栏目中的运用和创新[J]. 东南传播,2007,(01).

民生新闻论文例9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新闻教育始于1961年创办的新闻研究班,学制2年,学员30人,由当时语文系副主任徐垠(已病故)负责,何报琉①协助管理。在这个班级任教的有于枫②、来春刚③、郭景哲④、伍承民⑤等6名教师。由于客观形势的变化,这个班的学员结业后,没有继续兴办新闻研究班。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根据国家民委重新调整民族院校办学方针,大力培养四化建设所需要的,具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少数民族政治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为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经教育部批准,1984年中央民族学院创办四年制的新闻专业。由汉语言文学系(后更名中国汉语言文学系,简称中文系)领导。创建时,有教师2人,学生40人。中文系新闻学本科专业培养复合型人才,即由人文科学的通识、汉语言文学基础、新闻学理论基础、新闻学应用知识与技能以及新闻学专业综合实践训练为知识结构与专业功底的新闻人才。培养过程强调学生的人文素质、文字功底、思维方法及为民族地区的服务意识。同时,还办过一个新闻摄影班,学生毕业后奔赴各地从事新闻采编、新闻摄影工作。到2001年,已有12届毕业生,学科建设日臻完善,也积累了一定的办学经验,为社会输入了480多名专业人才,不少学生已成为中央和地方的新闻传媒单位的业务骨干。新闻专业本科生被免试推荐攻读北京广播学院(现已更名中国传媒大学)及本校硕士研究生的有10人,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广播学院、中国新闻学院、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及本校的硕士研究生约30人。在校生获韬奋新苗奖的有6人,毕业后在新闻单位工作的本科生中,获国家新闻奖的2人,省部级新闻奖的3人。2001年新闻专业教职工9人,其中专业课教师7人,计算机房2人,具有硕士学位者5人,并聘有著名新闻工作者和学者、专家杨正泉、格来、艾丰、何梓华、任一农、刘建明等人为兼职教授。开设的专业课和专业选修课有新闻理论、新闻事业概论、中国新闻史、外国新闻传播史、新闻采访学、新闻写作学、新闻编辑学、新闻评论学、广告学、摄影理论与实践、广播电视业务、中国摄影史、新闻心理学、舆论学、报告文学概论、摄影美学、新闻美学。此外还设有计算机常识与应用、公共关系学、传播学等新兴的实用课程,以培养具有专才和通才素质的适应当前经济发展,特别是西部地区经济、文化建设需要的人才。

中央民族大学是我国56个民族团结友爱的象征,是我国民族工作的窗口。她是以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为主干,以民族学科为特色的综合性大学,现已成为中国民族问题及相关学科的教学与研究中心,在国家高等教育事业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社会地位和学术地位。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专业创办以来,在学校办学方针的指导下,始终坚持和发扬民族性,突出民族特色。新闻专业创办伊始,就有明确的宗旨和任务,为56个民族培养德才兼备的新闻人才。与中国人民大学和复旦大学等新闻院、系、专业不同的是,学生在校学习4年后,有相当一部分要回到民族地区去发展和繁荣当地的民族新闻事业。为民族地区培养合格的新闻人才的宗旨和任务也就决定了该校课程设置、教学计划、教学内容等,都必须根据民族地区新闻事业发展的需要进行设计,尤其是研究生的培养方案,更不能照搬其他大学新闻院系、专业的现成经验。

中央民族学院新闻专业,自1989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根据当时形势,挂靠民族学硕士点,招收攻读民族报刊研究方向的学生。民族新闻研究在民族大学具有开拓性质,犹如在处女地里耕耘。但作为以民族学科为特色的综合性大学,民大进行这门学科的研究,较其他院校有先天的优势。如前所述,中央民大是以民族学科为特色的综合性大学。先后开设过藏语、彝语、纳西语、景颇语、傈僳语、拉祜语、哈尼语、壮语、布依语、傣语、侗语、水语、黎语、苗语、瑶语、蒙古语、维吾尔语、哈萨克语、柯尔克孜语、满语、朝鲜语等20多个语言专业。民族学、民族语文、民族历史等学科的教学与研究在国内外享有盛誉,有众多的学者、专家、教授在国内外有很高的知名度,这个优势是其他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所不具备的。它为研究生专业课和专业选修课数量与质量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先后开设了中国少数民族新闻史、中国少数民族新闻学概论、民族摄影学、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业务研究、影视民族学等课程。

中国少数民族新闻史,以中国少数民族文字报刊为重点研究对象,探讨中国少数民族文字报刊的历史沿革、兴起、发展、繁荣的演变规律及其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评价少数民族新闻工作者的历史贡献。配有《中国少数民族文字报刊史纲》《民族报刊研究文集》(以上著作作者为白润生)、《民族新闻纵横谈》(作者马树勋)等公开出版的教材和教学参考书。

中国少数民族新闻学概论,探讨和研究民族新闻学的基础理论,主要讲授民族新闻研究的对象、民族新闻的地位、民族新闻的共性、民族新闻的内容和重点、民族新闻采编的几个基本问题、民族新闻的写作特点、民族新闻事业概况(包括报纸、广播、电视等)、少数民族语文新闻媒介的特点和发展、民族新闻在改革开放中的实践、民族新闻工作专业人员的培养等几个问题。配有《民族新闻学导论》(白克信、蒙应著)、《民族新闻研究与实践》(理论、探索、思考)第一卷(余正生主编,内部发行)等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民族摄影学是民族学与摄影学的交叉学科,它在大学本科已有民族学和初步掌握摄影技术的基础上,主要研究摄影的特征、规律、技法和手法,即如何运用摄影的造型技巧,深刻而又生动、完美、艺术地表现我国各少数民族的人物形象、生活习俗、服饰工艺、节庆游艺(包括体育、舞蹈、节日活动等)及地域风光等。学习民族摄影学,将更好地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形象地体现各民族团结、平等、发展的思想,发扬各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展示他们的精神风貌,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这门课一直由著名摄影艺术家、理论家龙熹祖先生授课。他时任中央民族大学图象研究所所长。

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业务研究,主要内容是民族新闻和民族地区新闻采访与写作的特点与基本要求、方法与技能,以及编辑、出版、发行业务的特点和规律,技能训练与提高,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在教学中坚持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结合。配有《民族新闻探索》《民族地区采访经验谈》(以上著作作者马树勋)和《民族新闻研究与实践》(作品、评述、报人)第一卷(余正生主编,内部发行)等教材与参考书目。

影视民族学现统称影视人类学。它是在人类学和电影学电视学基础上形成的新兴交叉学科。这门课融该学科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专业操作技能训练为一体,是民族学、新闻学、电影电视专业以及其他相关专业的课程。主要内容有影视人类学的概念、特征、发展历史、人类学片的摄影、影视人类学工作者的基本素质等专业理论与知识。在教学中,根据教学的具体需要,还要安排人类学片前期拍摄和后期制作实际操作技能训练。参考教材是1989年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出版的《影视民族学》,作者是美国的卡尔海德,译者是田广、王红。多年从事这方面研究的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原馆长、中央民族大学周报前主编李德君研究员为本书的中译本作序,并且是该书的特邀责任编辑。他为研究生讲授这门课多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影视人类学的专家在该校不止李先生一人,此外还有庄孔韶教授、张海洋教授等,他们具有很高的学术造诣,他们在这个领域里的影响蜚声海内外。

办学层次的提高,促进民族新闻学的创立与发展。民族新闻研究成果相继问世,有的著作和论文在新闻学术界还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获得了教育部和北京市的优秀成果奖。

研究生教育从1989年算起到2001年已有10余年了。五届毕业生人数达13人,⑥其硕士论文多已公开发表。这两年还有来自新华社、北京经济报等单位的3名在职研究生通过了国家考试获得了学位。中央民族大学研究生教育取得的成绩得到了社会承认。1997年《新疆新闻界》第4期封三以《我国民族新闻研究人才的摇篮》为题,发表6幅新闻照片予以报道。

到2000年经过反复论证,被北京市主管部门批准具有新闻学硕士学位授予权。这进一步说明在全国各新闻教学和科研机构的支持与帮助下,中央民族大学以民族新闻研究为特色的研究生教育又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2002年执行学院建制,新闻专业归属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领导,从1984年到2014年已创立30周年了。当前新闻专业在人才培养中,倡导知行并重,通过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两大体系,构建学生知识能力素养的培养路径,培养学生具有较为宽广的人文素质和社会科学基础,为其奠定终身教育与发展的基础。2004年学院增设广告学本科专业。教师(新闻学15人,广告学16人)31人,正高3人;副高8人,具有高级职称的占教师总数的52.38%。2014年在校本科生454人,硕士研究生83人(新闻学61人,传播学22人)。硕士生导师11人(新闻学5人;传播学6人)。2012年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逐步形成了与中国语言文学、民俗学齐头并进的学科布局。

新闻学本科专业主要为全国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培养具有健全的人格、宽广的人文和社会科学视野,掌握新闻传播学专业理论知识,具备较强的应用能力与创新能力,具有新闻职业精神,能够在新闻、宣传、出版部门及企事业单位从事记者、编辑、宣传、策划、经营管理工作的复合型新闻传播人才。

自1989年招收硕士研究生以来,经过多年建设与发展,新闻学专业在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史研究领域成绩卓著,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在中国当代新闻史专题研究、新闻基础理论研究、媒介批评、跨文化新闻传播研究、新闻法与媒介伦理研究、民族新闻专题研究、电视编创研究等领域取得了富有特色的学术成果。据不完全统计,2010年到2014年,新闻学科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3项,出版专著近20部,在权威和核心期刊40多篇。全国第一个由国家主管部门(民政部)批准的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研究学术团体,全国性的二级学会中国新闻史学会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史研究委员会秘书处设在本学科。

原为新闻学二级学科的传播学专业,自2012年起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目前正在形成以中外传播史论(含少数民族新闻史论)、传播学基础理论为先导,广播电视研究、广告传播研究为支撑,跨文化和民族文化创意传播研究为特色,辐射人类传播研究、社会传播研究等新兴、交叉研究领域的学科架构。出版有影响的学术专著6部,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30年来,新闻传播学专业为全国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的学术研究、教育教学、新闻媒体、宣传企划、行政管理等行业输送了大量的人才。大多毕业生成长为新闻界的精英,获得了包括范长江新闻奖中国新闻奖和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在内的众多奖项。毕业生的总体就业率在90%以上。

民生新闻论文例10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4)121-0055-02

自从现代解释学集大成者伽达默尔在1960年推出了巨著《真理与方法》,解释学不仅成为一股强劲的热潮,“解释学意识”也成为了20世纪以来最重要的思想观念之一。今天人们论及解释学,往往指称的是作为现代解释学阶段的所谓“哲学阐释学”,已从完全忠实于“文本”的认识论转向“人”的存在的本体论,并成为具有普遍适用性的哲学理论。

可以说,哲学与新闻学,都作为理论指导着人们去认识并改造世界。当下,解释学思想已广泛渗入到社会各个学科领地。而着眼其与新闻学的关系,特别是站在解释学的诸多视角下来分析和研究新闻传播理论和现象,能让我们吸取解释学思想中更多的新鲜血液,给予新闻传播学越发旺盛的活力。

“以人为本”的现代社会,人们在解决温饱问题之余更多地开始追求精神层面的满足感。人民群众越发重视并积极争取自己的话语权,于是,“民生”与新闻传媒的“和亲”就必然十分迫切了,“民生新闻”便应运而生。近年来,诸如《南京零距离》、《民生热线》、《温州都市报》等各种媒介形式的民生新闻可谓是竞相发展、势头迅猛,俨然成了各大媒体和广大百姓共同青睐的香饽饽。究其原因,我们不妨从“解释学”理论入手,谈谈民生新闻背后的“问题意识”缘由。

1新闻媒体在“问题意识”指导下的民生“文本选择”的“民生趋向”

在“民生观念”逐渐深入百姓内心的今天,各大新闻媒体若想在激烈竞争中争得一席之地,就不得不在新闻题材的选取上多下些功夫了,一方面肯定要选取与百姓息息相关、人们最关心关心的民生话题,另一方面,还要在基本的话题下深入分析和挖掘,找准、选取更加细致和具体的新闻点,以期更好的符合当下的民生政策重心,迎合广大受众的关注点和民生心理预期。在此,对解释学理论中“问题意识”及其指导下“文本选择”的领会和运用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解释学深入探讨并重视前理解的影响,认为前理解(或前见)是历史给予的生产性积极因素,促成了理解者或解释者独特的“视域”。而伽达默尔的“问题视域”通俗地讲就是所谓的“问题意识”。而每个人具有的某种问题视域(也就是问题意识),恰恰是我们理解文本意义的前提。解释的过程就是解释者运用自己的“问题意识”去解读文本。而“文本”,即一切以书面文字和口头语言表达的人类交往的形式。所以从本质上说,包括民生新闻在内的各种新闻就是一种信息文本。

由此,解释学对民生新闻工作者“民生新闻”文本选择上的启示是:新闻文本是新闻工作者对新近发生事实情况的描述,所以,首先就要求其对被描述对象的理解。新闻虽要求客观真实,但记者作为具有独立人格的个体,在报道中或多或少会掺杂自己的情感和价值判断,同时,新闻事件可能会千头万绪,这于涉及面广的民生新闻尤其如此,很难面面俱到。所以,报道什么取决于传播者所看到的新闻点,即新闻点的文本选择,而这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传播者既定的问题意识和价值观念等主观因素的影响。

所以,这就要求民生新闻工作者在多方采集和挖掘民生新闻事实要素和原委的同时,能更好地凭借自己尽可能准确系统的知识积累和专业敏感,在解释学“问题意识”原则的指导下来判断或推测某一事件的发展趋势,准确切中新闻热点,选取有价值的新闻信息文本,进一步在政策鲜明的“问题意识”指导下进行民生新闻报道与评论。

2广大新闻受众在“问题意识”下的“民生取向”及不同“视域”的丰富解读

站在解释学的角度,广大受众对民生新闻的“青睐有加”,正是“问题意识”的体现,而对于同一民生新闻的差异性解读,也恰恰是在不同前见作用下视域差异的反映。“前见”又称“前理解”。是指构成理解者存在的种种历史条件。从根本上,前见构成了我们的视野,是我们理解所处的先在状态,既是人的理解的基础和前提、解释的特定角度和观点,又是理解和解释的入手处或切入点。因此,笔者认为:广大受众正是在似乎达成共识的“民生事件最能反映国家社会制度问题”这一普遍的“前见”的基础上,不约而同地在“问题意识”的作用下,越发青睐于“民生新闻”并热衷于其所反映现实问题的解读。这一点上,我们看到了政治、经济、文化、历史背景趋同的同时代人们的“前见”和“问题”共识。

然而,我们更应看到作为不同个体的广大受众,在不同“前见”作用下“视域”差异,这主要反映在不同受众对同一或同类民生新闻的“见仁见智”不同问题反应和争论乃至与新闻传播者认识差异上。同时,笔者认为,这种争论和差异性也正是“民生新闻”赢得受众“青睐”的原因之一。在新闻文本特别是问题视角丰富、涉及面广的社会新闻的解读中,受众的“前见”对新闻文本的解读有重要影响,每个读者都会基于自身的利益解读新闻产生自己的理解,而任何人的理解都是站在自己处身的立场,以特定的价值角度去解读新闻事件及其意义。因此,历史的面目,永远处于不断理解的过程中,此即文本意义所在,这使得传播广、受众多的新闻文本,特别是角度丰富、问题性强的民生新闻从生成开始便蕴含了无穷大的“多元解读”的可能性。

综上,便是笔者从解释学的“问题意识”入手,着眼于当下“民生新闻备受青睐”的传播现象,所做的一些思考和探讨,然囿于学识和能力,不免有浅显和不足之处,还望各位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格朗丹著,何卫平译.哲学解释学导论.商务印书馆[M],2009,7.

[2]蔡尚伟.“哲学解释学与新闻传播”.新闻大学[J],2000(3).

民生新闻论文例11

目前,国内民族新闻研究的现状如何呢?换言之,近年来,新闻界、理论界在民族新闻研究方面取得哪些共识呢?

(一)民族新闻事业得到了党中央和各级党委的高度重视,党对民族工作的重视也包括对民族新闻事业的重视。尤其是党的十以来,视察内蒙古时提出了“守望相助,携手共建美好家园,打造北疆亮丽风景线”的指示。这一指示精神,在内蒙古各族人民中间深深扎根,成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强大思想武器。

就民族新闻事业来看,从政治方向到政策支持,从客观指导到具体运筹,都给予了高度的重视。上世纪90年代以来,党和国家管理民族事务的机构就开展了“民族好新闻”的评选工作,至今已办6届,每次从中央及地方新闻单位选送的新闻作品中评出一、二、三等奖,并进行隆重的表彰和联谊活动。从2004年起,国家民委宣传司在京多次举办少数民族新闻编辑记者培训班,由国家民委信息中心等10多个相关单位、部门组织评选的少数民族十大新闻已历五届,在少数民族地区及至全国产生的影响越来越大。

内蒙古作为我国第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在发展民族经济、政治、文化方面充当了表率。就以民族新闻事业发展而言,内蒙古自治区亦走在了前面。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区内多次召开有关民族新闻的工作会议,座谈、研讨民族新闻诸多的实践和理论问题。每年评选一次的自治区新闻奖,蒙古族语言文字同汉语言文字的作品一样,同评同奖,各领。1985年以后,自治区先后出版了有关研究民族新闻的论著10多部,定期表彰在民族新闻事业方面有所建树的媒体及记者编辑。一年一度的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使得使用民族语言文字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受到表彰,还有其他相关表彰活动,都已成为民族新闻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民族新闻不仅是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媒体要做好的一件大事,也是民族地区乃至全国各级媒体必须完成好的一项宣传任务。做好民族新闻,既要把握全局,又要从民族地区的实际出发,只有二者兼顾,才能始终把握民族新闻的正确舆论导向,起到促进民族地区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各项事业快速发展的作用。对于民族地区的所有媒体来讲,就是要从本地的经济特点、民族特点出发,把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具体化,采取不同角度、不同方式,创造性地加以宣传报道,鼓舞和引导各族人民为实现民族复兴共同奋斗。但是,由于民族语言文字传媒是植根于民族地区和各不同民族之中,这就要求在运行中充分考虑本地区、本民族的经济状况、历史状况、地域环境、生产特点、文化传统、生活习惯、及心理认同等。走出一条民族地区传媒业发展的路子。

(三)坚持解放思想,以宣传改革和发展为宗旨,不断推进民族新闻事业出现新的局面。作为党的舆论工具,民族新闻事业必须在解放思想上走在前头,引导舆论,在改革上有所作为。在这方面,无论是理论的前瞻性研究,还是媒体的自身实践,内蒙古自治区的新闻界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比如,关于组建民族报业集团的研究,关于提高媒体传播力的实践和研究,关于民族新闻信息网络新媒体多项实践和研究,关于民族地区建设和谐社会的系列宣传报道,关于民族地区时政新闻、经济新闻、社会新闻的研究,关于民族地区媒体市场的研究,等等。这些研究和实践的成果,时代特色鲜明,新观点、新理论让人击掌顿悟,充分显示了民族新闻事业的活力和魅力。

(四)民族团结是民族新闻永恒的主题,必须持之以恒,常做常新。民族团结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基本保证。任何一项工作如果没有民族团结做为基础,要取得胜利是不可能的。因此,对于民族团结的新闻研究,始终是民族新闻研究的重头戏。在各类民族新闻宣传的会议上,始终把促进各民族的大团结做为传媒的一项基本任务,写在会议纪要之内。不少研究课题提出,必须把团结、改革和建设的宣传作为民族新闻的主题,在媒体的新闻宣传中,始终高举团结、改革和建设的旗帜,把民族团结的文章做活、做新,让民族团结的新闻大放异彩,真正成为各民族团结进步,共同繁荣的舆论阵地。

二、民族新闻发展方向的思考

如何做好民族新闻,实现民族地区新闻事业的全面繁荣,新闻界、理论界已经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多方面的成果。但是,要使民族新闻成为一个完整的体系,需要努力的空间还是很大的。作为热切关注这一课题的新闻学爱好者,在学习其他同志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围绕民族语言文字传媒日新月异发展的现实,总结一些部门新闻立报、新闻立台、主打民族新闻的实践,对民族新闻的发展方向作如下一些新的思考:

(一)民族新闻要充分显示地区特点和民族特点

民族新闻的地区特点,应该表现新闻事件所发生的环境与其他地方不同的特点,表现当地人民经过几十年艰苦奋斗而形成的地理环境的变化。民族新闻的民族特点,应该表现发生新闻事件的各族人民的生活(经济条件、历史情况、现实状况等)所赋予的,同时又是在本民族的宣传文化(精神领域的特殊的心理素质及其他表现形式)陶冶下形成的社会存在。

就内蒙古自治区来说,面积有118万平方公里,占全国面积八分之一,人口有2400多万,有49个民族长期共同生活。它本身的地区特点和民族特点就很明显,给民族新闻提供了相当丰富的表现素材和机会。具体地说,地区特点应该表现内蒙古的山川、草原、大漠以及北疆名胜古迹等自然景观,表现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新矿区、新城镇;民族特点应该表现各民族人民爱国主义的精神和事迹,执行党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成就,进行民族政策和民族团结教育及培养民族干部的成就。把这些特点充分表现出来,民族新闻就有了独特的吸引力。要在表现地区特点、民族特点上不断创新,新闻工作者首先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观和新闻观,要把各民族对祖国的贡献作为中华民族的共同财富来对待。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报道某一个民族的成绩,不仅是宣传那一个少数民族,而是借助这一成绩来表现中华民族的物质和精神文明水平,从而提高中华民族在国际上的威望。这里,我们还应当特别提醒,在互联网和多媒体时代,我们不能把民族特色理解成为停滞的、永不变化的、游离于时代与生活之外的一种东西,更不能把那些落后的东西不加分析地充作民族特点来报道。如果我们的民族新闻离开我们这个时代的基本旋律和节奏,离开当前的改革、开放,离开了以人为本的宗旨,是很难拨动受众的心弦的。

(二)民族新闻传播和研究要应时应势,做到坚守与创新并重

在2013年8月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特别强调了坚持正面宣传为主、提高宣传质量、把握“时、度、效”、做好舆论引导等重大原则。民族新闻的传播与研究,必须遵循这一基本原则,担当起引导主流舆论的职责。

在这方面,我们应在坚守与创新并重上下功夫。坚守,就是坚持以导向为灵魂,以的真实性为生命、以人民为中心的新闻宣传准则。创新,就是在奏响主旋律的同时,追求多样化,按照民族新闻的特点和规律在具体报道中出新出彩,实现中心思想突出、表达模式新颖、社会效果强烈的完美统一。

在具体新闻传播运行中,做好5个特别关注:

1.特别关注民族地区与外部世界的联系。各种媒体的民族新闻都要担负起与外部沟通信息的作用。人类历史就是在互相交流、互相渗透、互相借鉴、互相融合的过程中发展的。可以说,我们今天的文化、思想、语言等等,也都是各民族互相交流的产物。因此,我们应当大胆吸收外来的优秀新闻理论与实践,加以清理和消化,从而使中国的民族新闻事业以更丰富的内涵更精彩的表现走向世界。

2.特别关注本地区与地区外的经济联系。人类最重要的活动就是经济活动,离开这个活动,人类就无法生存。人类的文明进步快速发展,归根到底是生产力的发展,在民族地区全面开放的今天,民族新闻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关注、反映这一领域的生动局面。

3.特别关注外部世界优秀文化对我国民族地区的影响。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外来文化的渗透和主动引进,以及本民族文化的输出均不可避免。民族新闻在宣传外来优秀文化的同时,要为本民族文化走向世界给以更多的关注。通过舆论优势,促进人类先进文化的融合,促进本民族全新观念的确立,为各民族文化增添除旧布新、开拓创新的力量。

4、特别关注民族地区人才的引进、交流和培养。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相对落后,人才相对短缺。要在这方面大造舆论,为人才引进和当地人才的培养创造宽松而优越的舆论氛围。

5.要特别关注多媒体的融合,实现民族新闻传播的多元化,让民族新闻的传播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步伐。

综上所述,只要我们纵览古今,面向未来,从宏观的角度,从社会历史发展变化的角度,观察、分析民族新闻的传播和研究,把握时代的重大使命,就能使民族新闻的时代特色与民族特色、地区特色实现有机的结合,从而进一步增强民族新闻的无限活力。

(三)民族新闻要打好服务牌,以优质服务推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兴旺

党的十以来,对深化改革、建设法治社会、关注民生等作了战略性的部署,并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目标的统领下,从政府部门到社会各界,都把服务民生做为工作运行的准则,全力打造服务型的社会责任团体,建立以服务为宗旨的社会运行机制,用服务去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用服务激发社会活力,增进社会团结和睦,促进社会的繁荣进步。不言而喻,作为党和人民的重要传播工具,媒体也要责无旁贷地扛起服务的旗帜,做服务型媒体,创造媒体为社会服务的新格局,民族新闻自然是服务型媒体重要的客观构成。因此,民族地区的媒体,提升民族新闻的服务质量,是民族新闻重中之重的任务。

民族新闻应在哪些方面为社会提供优质服务呢?

一是提供时政服务,把政府决策的信息及时、准确地传播出去,满足受众了解国家大事、知晓最新政策、把握改革走向的需求。二是提供思想动力服务,通过宣传新事物、新思想、新观念,启发受众的新思维,促进思想解放,提高投身改革的自觉性。三是提供物质生产活动服务,通过经济建设、改革开放、社会发展方面的信息传播,满足受众对经济信息、经营理念、竞争技能等方面的需求。四是提供生活导向服务,倡导积极充实、身心健康的生活方式,倡导适度消费、科学消费、安全消费的新型消费观,倡导高尚文明的娱乐方式,等等。通过民族新闻所造就的舆论氛围,满足各族人民日益增长和不断出新的物质文化需求。

(四)民族新闻要创新传播模式,适应新时期媒体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传媒事业发生了爆炸式的巨变。首先是传播模式的多元化,新媒体的不断涌现就是一个突出的标志。微型化、社交化、移动化,已经成为时下信息传播的主流形式。从一元到多元,必然要加剧竞争的激烈程度,推动事业的快速发展。其次是传播对象的分众化,接受对象分开了组群,在接受信息时个人的偏好越来越强。研究受众对象的情趣爱好,做好媒体定位显得至关重要。第三是传媒人才的高端化。随着媒体的多元发展和高科技的武装,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多技能、新观念、勇于创新的传播人才。由此,队伍的培养成了媒体的日常话题。综观这些变化,也给民族新闻的创新提出了迫切的要求。民族新闻只有融入传媒发展的现代化潮流,才能不断出新出彩,创造出自己的品牌,从而使民族新闻以自己独特的优势做大做强,发展提升,增强影响力和竞争力,比肩于国家整个传媒事业。

(五)民族新闻传播也要打造自己的产业链条,成为两个效益并重的文化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