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粮食危机论文

粮食危机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5-28 08:20:05

粮食危机论文

粮食危机论文例1

春秋时期,齐国本是一个海边的小国,姜太公初封时地不过方圆百里,而且很多是不适合粮食生长的盐碱地,粮食产量和人口都不多。齐国之所以在较短的时间里发展成为春秋五霸第一霸主,与管仲实行粮食战略有很大关系。 战略一,服帛降鲁梁。鲁和梁的老百姓平常织绨,绨是一种丝线做“经”,棉线做“纬”织成的纺织品,管仲劝齐桓公穿绨料衣服,并下令大臣们都服绨。上行下效,齐国的老百姓一时间全都穿绨料衣服。齐国绨的价格大涨,管仲还特意对鲁、梁二国的商人说:你们给我贩来绨一千匹,我给你们三百斤金;贩来万匹,给金三千斤。吸引得鲁、梁二国的老百姓都把绨运到齐国卖高价,而获取利润。鲁、梁二国财政收入大涨。这两个国家的国君就要求他们的百姓织绨。一年后,鲁、梁的老百姓几乎全部出动,忙着织绨运绨,从而放弃了农业生产。时机成熟以后,管仲又劝齐桓公改穿帛料衣服,也不让百姓再穿绨,并“闭关,毋与鲁、梁通使”,十个月后,“鲁、梁之民饿馁相及”,即使两国国君急令百姓返农,也为时已晚,粮食不可能在短期内产出。于是,鲁、梁谷价腾飞,鲁、梁的百姓从齐国买粮每石要花上千钱,而齐国的粮价每石才十钱。三年后,鲁、梁的国君不得不归顺齐国了。 战略二,买鹿制楚。齐桓公欲伐楚,又害怕楚国强大而不获成功,向管仲请教办法。管仲让桓公以高价收购楚国的活鹿,并且告诉楚国商人,贩鹿到齐国可以发大财。于是楚国的男女几乎全国总动员,全都为捕捉生鹿而奔忙,放弃了粮食生产;而齐国却早已“藏谷十之六”了。当楚国的百姓无粮可食时,管仲又关闭了国界,终止活鹿和粮食交易。结果,楚人降齐者,十分之四。 战略三,买狐皮降代国。代国出产狐皮,管仲劝桓公令人到代国去高价收购之,造成代人放弃农业生产,成天在山林之中去捉狐狸,但狐却少得可怜,“二十四月而不得一”。结果是狐皮没有弄到,农业生产也耽误了,没有粮食吃,导致北方的离枝国乘虚侵扰。在此情况下,代国国王只好投降齐国。齐国一兵未动而征服代国。 以上是两千年前齐国人的智慧。我们看看两千年后斗转星移,历史是不是惊人的相似。 最近一段时间,国际粮价以不可思议的速度上涨:作为全球价格基准的泰国大米2008年3月每吨涨到了760美元,达到了20年来的最高点;原本向国际市场出售粮食的产粮国(例如泰国、埃及和越南)已纷纷停止出口或者征收紧急关税;在很多发展中国家,除了大米之外,小麦、大豆、猪肉和食用油的价格也都水涨船高;受国际粮价上涨影响,我国于3月28日宣布,再次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格。自去年以来,高粮价已严重影响我国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并成为推高CPI的直接元凶。联合国粮农组织甚至警告:粮价的继续飙升很可能会产生区域的社会动荡。 那么探究国内外粮食价格上涨,其根源到底在哪里?综合全球经济学家的观点,普遍认为,这次粮食价格上涨与美国使用玉米提炼乙醇,以代替日益增长的石油需求相关性很大。2007年12月18日,美国众议院通过了自1975年以来的首个能源法案,该法案要求减少石油进口,大幅增加乙醇等生物燃料的使用量。美国的玉米产量占世界的40%,出口占世界的70%。去年美国通过玉米提炼出的乙醇量为50亿加仑,为美国节省的汽油不到美国汽油当年存储量的1%。而正是这1%,却让去年全球粮价上涨了近四成。由于玉米在食品中应用广泛,也是重要的饲料,其价格的上涨势必引发食品价格的连锁反应。而近年来,美国向东亚地区大量买入工业品,同时廉价出口粮食,使作为粮食主产区的东南亚国家“中招”,开始推行“轻农伤农残农”的“快速工业化路线”,强行让制造业“上轨”。很多国家的农业受美国廉价农产品的冲击,已经崩塌。尤其是2000年以后,东南亚国家前所未有地加大了对工业的重视度,大力削减了对农业的支持,使农业总的生产率和产出水平一直保持下降状态。2005年,大米主要出口国泰国、马来西亚的农业占GDP总量下降到不足10%,印尼和越南也不到20%,国家的资源和人力集中于第二产业,农业发展不受重视而长期停滞不前。其中最为典型的例子就是菲律宾,在上世纪70年代,菲律宾的工业制成品出口仅占全部出口额的7%,而到了2002年菲国的工业制成品所占比例达到了90.8%。与此同时,该国也由粮食出口国变为世界第一大米进口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建立在日渐薄弱的农业基础之上。 今年以来,受美国次贷危机延续、美元持续走软的影响,欧佩克国家为保证收益,于2月份宣布减少石油生产量,在人们的一片惊呼中,国际油价相继跳过100美元/桶 和110美元/桶两道大关,一步步突破心理底限。高油价坚定了美国发展生物能源作为石油的替代品的决心,尽管遭到粮食进口大国的反对,美国仍在新能源法案中宣布:在2022年之前,将制造玉米乙醇的总量上升到150亿加仑。这需1.8亿吨玉米,足够5.8 亿人口吃一年。可见美国的策略与管仲时代如出一辙:先大量购入低端工业产品,诱使亚洲忙于生产衣服、鞋子、电视。用低价农产品挤垮亚洲农业,然后在能源自足的借口下把粮食转化为燃料。减少出口,导致农产品价格暴涨,从而打击亚洲经济。 美国的乙醇战略实际上是损人利己的一招。美国是世界上第一农业大国,把多余的粮食转化为燃料有利于减少美国对中东石油的依赖。虽然制造乙醇也会使其农产品价格提高,造成通胀,但却可降低美国的农业补贴,从而降低美国政府的高额赤字。这样做虽不能真正实现能源独立,却有利于维持其超级强国的地位。此项战略对美国总体有利,却伤害到缺粮的国家,那种“可以随意在国际市场购买粮食”的见解在相当长时间里统治了亚洲人的心智,因粮食危机使得一些国家的粮食安全问题面临着严峻挑战。这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粮食安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中国应加大政策扶持,确保95%的粮食自给率,守稳中国粮食安全线。 印度和东南亚等国近日对粮食出口的种种管制行为,从一个侧面解读出这些粮食产区对未来粮食经济的担忧。另一方面,高油价通过化肥等农资产品传递到农业生产过程,提高了农民的种粮成本,这种传递也必然在粮食价格上体现出来。 据悉,2005-2006年度,美国用于制造生物燃料的玉米为4000多万吨,而2007-2008年度已达8000多万吨。总部设在美国华盛顿的国际粮食政策研究所2006年的研究结果表明,在维持现有粮食产量的前提下,如果美国、巴西、欧盟和印度等国按预定目标生产生物燃料乙醇,到2015年,将导致世界农产品价格上升约30%。

粮食危机论文例2

一、粮食危机的概念及现状

从理论上看,粮食危机应该是与粮食安全相互对立的。联合国粮农组织将粮食安全定义为:“保证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够得到为了生存和健康所需要的足够食品。”而当粮食安全这一目标受到严重威胁时,即很多人无法获得赖以生存的粮食时,就出现了粮食危机。

其实,在当今社会,粮食危机无处不在,由于政治动荡、自然灾害、草原荒漠化、农用土壤退化、人口增长、贸易壁垒等等原因,使得世界粮食产量增长速度开始放慢,但同时人们对于粮食的需求却在不断增长,这也进一步导致了全世界处于饥饿状态的人越来越多,据统计,目前全球仍有约10%的人处于饥饿状态。

联合国粮农组织提供的数字显示,自1999年以来,世界粮食产量只增加了2.3%,而人口却增长了10%之多。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一再发生粮食危机,饥荒成为了头号杀手,夺去了数千万人的生命。据粮农组织估计,到2050年时世界粮食产量必须增长75%才能满足人口增长的需要。而农业的发展已经远远落后于世界粮食需求数量与结构的变化。因此,解决粮食危机迫在眉睫。

二、粮食危机带来的影响

(一)粮价上涨、民众饥荒

粮食危机的爆发使得各个国家主要粮食品种的价格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涨,无论是进口粮食的国家还是出口粮食的国家,都受到了粮价上涨的所带来冲击。2008年的粮食危机使得亚洲约有10亿人承受了高粮价的影响。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国家的人民以街头抗议的方式表达他们对粮价上涨的不满;阿富汗当地面粉价格飙升,迫使阿富汗人民只能购买最劣质的面包皮来果腹;巴基斯坦和泰国甚至派遣军队来镇守粮田和粮仓。

(二)物价飙升、通货膨胀

2008年爆发的世界性粮食危机的一个特点就是,能源、日用消费品等的价格随粮价的上涨而大幅上涨,从而使一些国家出现了严重的通货膨胀。虽然良性的轻微的通货膨胀确实会加快经济的发展,但是恶性的通货膨胀只会使得物价飙升,经济倒退,社会动荡,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种种不利。

(三)社会动荡、政局不稳

2008年粮食危机的爆发使得国际粮价飞涨、通货膨胀,这也进一步导致了一些国家社会动荡、政局不稳。由于非洲大多数国家都是发展中国家,相对比较贫困落后,粮食主要依靠进口,食品消费在日常消费中占比极高,粮价上涨对他们的影响由此可想而知。粮食短缺、粮价上涨使得非洲多地发生骚乱,其中在喀麦隆发生的骚乱使得该国数十人丧生,对经济也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三、世界粮食危机发生的原因

(一)自然灾害和极端气候

随着科技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全球环境却在急剧恶化。自然灾害频发、极端气候常现,严重地影响了世界农业的发展。尤其干旱天气和洪涝灾害频发使得世界上一些粮食生产国家的粮食产量骤减,粮食供给不足的情况更为严重。干旱、洪涝等种种自然灾害提前预知与避免,我们也无法减弱它们给粮食生产和供给带来的不利影响,因此可以说自然灾害和极端天气是世界粮食危机发生的不可避免的原因之一。

(二)生物质能源的大量利用

生物质能是直接或者间接地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生物质中,经过转化可作为燃料使用。和煤炭、石油等不可再生能源相比,生物质能具有可再生的特点。也正是基于生物质能源的这一特点,面对石油煤炭数量骤减、石油价格大幅上升,不少国家开始进行相当大规模的生物质能源的开发。但是生物质能源的开发是以消耗大量的粮食为代价的。粮食最基本的作用应该是满足人的食物消费,并且粮食又长期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对生物质能的大幅开发利用无疑对粮食供给造成了更大的压力。

(三)农业投入不足

近些年,一些发展中国家为了尽快提高自身综合国力,将工业发展放在首位,而忽视了对农业的发展。在制定国家的财政政策时也明显向工业倾斜,大量减少了对农业的投入。并且随着这些国家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耕地面积不断缩小,农业人口也不断地减少,加上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导致粮食产量大幅下降,粮食价格不断上涨。

四、世界粮食危机的国际应对

(一)提供紧急粮食援助

世界粮食危机的爆发使得不少发展中国家的人民都食不果腹,但以世界粮食计划署为代表的国际组织及时为这些粮食危机严重的国家提供了紧急粮食援助,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饥荒所带来的死亡。国际社会应当为那些遭受重大灾害或由于其他原因而导致粮食短缺、不能自足的国家提供紧急粮食援助,虽然这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粮食危机,但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粮食危机,在短时期内它能帮助这些国家渡过难关,使这些国家的人们得到最基本的生活保障,不至于因为饥饿而丧生。

(二)提供紧急粮食补贴

一些粮食自给能力不足的国家往往会选择紧急粮食补贴政策来渡过粮食危机。低收入人群,尤其是最贫困的人口在粮食危机中所受的冲击是最大的,因为他们负担不起粮食的价格。所以这些国家的政府通常对这些人群提供紧急粮食补贴,以尽可能减小粮食危机所带来的危害。当然,提供紧急粮食补贴并不是长久之策,长此以往可能会影响政府财政。

(三)限制粮食出口

对于粮食出口国而言,粮食危机引发的粮价飞涨,会促使本国农民为谋取高利润而加大粮食的出口量,导致本国粮食供应不足。而限制粮食出口有利于保障这些国家本国的粮食安全。但是,限制粮食出口在保障国内粮食安全的同时,也会加重其他粮食不能自给的国家的粮食危机。所以,从长远看,限制粮食出口也不是一个合适的解决办法。

粮食危机的彻底解决最终还要依靠大力发展农业,减少对生物质能的开发利用。

参考文献:

粮食危机论文例3

一、微生物是构成粮食霉变的前提

粮食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及无机盐等营养物质,是微生物生长的天然培养基。 微生物包括真菌、细菌、放线菌及病毒等类群,对储粮危害最大的微生物类群是霉菌。他们主要是半寄生菌,其典型代表是交链孢霉,此外还有芽枝霉、弯孢霉、黑孢霉等。在粮食收获后感染和侵害粮食的腐生真菌。这类霉菌很多,但危害最严重的是曲霉和青霉。

一、般粮食都带有微生物。在正常储粮条件下,这些微生物处于抑制状态,并不能对储粮造成危害而霉变。因为除了健全的粮食对微生物具有一定的抵御能力外,储粮环境条件对微生物的影响是决定粮食霉变与否的关键。只有当环境温、湿度条件适合,粮食水分增高时,微生物才能进行生长繁殖,粮食才可能发生霉变。由于粮食微生物广泛分布在自然界中,不论田间或仓库、土壤或空气和水、农具和仓具等一切空间和物体上,几乎都是粮食微生物活动的场所。因此,在粮食收获、储藏、运输、加工和销售等各个流通环节中,注意环境卫生,加强粮食清理,尽量防止、减少微生物污染,控制微生物区系的扩展,是粮食防止霉变的前提。

二、粮食微生物的危害

在与粮食储藏相关的微生物中,放线菌和酵母菌的数量很少,对储粮安全影响不大;细菌数量虽多,但由于生长条件的限制,其对储粮的危害远不及霉菌。霉菌是危及粮食安全的主要微生物类群。谷物不能及时干燥或储藏期间水分过高,就有利于霉菌的生长,导致储粮数量损失及品质降低,尤其是在温度较高时储粮损失更为严重。粮食收获后及时晒干了,在湿度较高的条件下储藏仍然会导致储粮水分含量回升,加速粮食霉变。此外尘土杂质较多的不洁净粮食携带微生物数量多,受机械损伤或害虫危害的极易感染微生物。发展中国家每年由于害虫及霉菌危害造成的粮食产后损失至少在10%-15%。

1、微生物浸染对储粮品质的影响

粮食霉变对粮食品质产生的不利影响表现在:重量减轻、水分增加、脂肪酸值升高、酸度升高、气味不正、发芽率降低、工艺品质变劣等,从而降低了食用及饲用品质,甚至完全丧失使用价值。

2、微生物对人畜造成的危害

霉菌的次级代谢产物真菌毒素会对人畜健康造成威胁。真菌毒素对机体的危害可体现在其对机体各个器官的损害,包括肝脏、 肾脏、脾脏、大脑、肺、消化系统、皮肤和生殖系统。真菌毒素可引起许多严重病变,历史上曾有几次严重的真菌毒素污染事件,

如欧洲的麦角中毒事件曾造成几千人死亡;1960年在英国东南部由于黄曲霉毒素污染引起10万只火鸡死亡。真菌毒素由于种类、剂量的不同,造成机体危害的表现也是多样的,可以是急性中毒,也可是肝脏中毒、肾脏中毒、神经中毒、致癌、致突变。

在所有真菌毒素中以黄曲霉的毒性最强,因为它们可引起肝中毒、突变、癌变和免疫抑制等。黄曲霉素有如此广泛的毒性,它是一组极毒的化学物质,主要由黄曲霉寄生曲霉产生。随气候条件由温带到热带,地势由高地到低洼草原地区,粮食、食品中黄曲霉毒素随之增高,人畜摄入的机率也越高。黄曲霉毒素有很强的急性毒性,也有明显的慢性毒性及致癌性。动物急性中毒主要表现为胃肠紊乱、贫血、黄疸、肝脏损伤,急性中毒黄曲霉素B1最强。慢性中毒表现为生长缓慢、发育停滞、体重减轻,生殖能力降低,可降低产奶和产蛋量,造成免疫抑制和反复侵害。人类食用被黄曲霉毒素污染严重的食品后可出现食欲减退、发热、腹痛、呕吐,严重者2-3周内出现肝脾肿大、肝区疼痛、皮肤粘膜黄染、腹水及肝功能异常等中毒性肝炎症状。也可能出现心脏扩大、肺水肿,甚至痉挛、昏迷等症。1988年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将黄曲霉毒素B1列为1A类致癌物质,人类长期低剂量接触可能会有影响,在食物中黄曲霉毒素污染严重地区,居民肝癌发病率升高。

三、粮食是构成霉变的基础

微生物为了生存,就必须从环境中分解和吸收营养物质,用以合成自身的细胞物质并获得代谢所需要的能量。粮食就是微生物天然的营养库。虽然各种粮食的营养成分含量不同,但微生物所必须的各种营养物质,在粮食及制品中几乎都有。所以,粮食是微生物良好的天然培养基,这正是在发酵工业中,常以粮食及副产品为原料的原因。但在粮食储藏或食品保藏中,含有丰富营养物质的粮食及其制品便构成了微生物营养代谢和导致霉变的基础。

因此,要收购颗粒饱满、完整、无虫、无病、干燥纯净的高品质粮食,努力保护粮食的完整度和生活力,增强粮食自身的抗霉、防霉能力。好的粮质是储粮安全的基本条件。影响微生物的环境条件很多,主要是水分、温度和气体成分。其中水分最重要。

水是微生物生存的必须条件。水不仅是微生物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直接参与代谢作用,而且是各种生化反应的媒介,此外,水还有调节渗透压和温度的功能。在过于干燥的环境里,微生物就不能生长。

储粮环境的水分条件,包括大气湿度、仓房湿度、粮堆湿度和粮食含水量。其中粮堆湿度和粮食含水量对粮食微生物的生长发育有直接的影响。不同的微生物对环境水分的要求是不同的。细菌和酵母菌对水分要求较高,而许多霉菌对环境水分要求不高,所以,对储粮来说霉菌的危害远比细菌和酵母菌大的多。

干生性霉菌生长的最低相对湿度为65%左右,与之相平衡的粮食水分,就是通常所说的“安全水分”。这种水分含量因粮种而不同,谷类粮食水分为13%左右,豆类水分为12%左右,油料水分为6%~8%。在这种低值水分条件下,微生物难以生长为害。因此,控制环境的水分条件,保持干燥,是粮食防霉的首要关键。 综上所述,防止和减少微生物污染;提高粮食质量使之具有抗霉能力;控制环境条件的水分,是粮食防霉的基本途径和有效措施,才能保证储粮安全。

参考文献:

[1]国家粮食局人事司.粮油保管员.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4.

[2]殷蔚申.粮食微生物学.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10.

[4]李荣涛 粮食微生物与粮食防霉 [期刊论文] -垦殖与稻作2004(3)

[5]蔡静平 粮油食品微生物学 2002

粮食危机论文例4

引发全球性粮食危机的主要原因

在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2008年春季年会上,“新的粮食和农业危机正在形成”已成为共识。这次全球性的粮食危机,是在农业工业化程度已相当高之时的一次全球性危机。要从根本上解决这场粮食危机,笔者认为必须先从其主要原因入手进行分析。

(一)粮食供需格局失衡引发高价均衡

在目前市场经济环境下,众多发展中国家对粮食供给缺乏激励机制。粮食作为人们的生活必需品,缺乏供给和需求弹性。在短期内,农产品的供给,主要受制于农地规模、气候变化、生产周期等自然条件。农业满足的,又主要是人们的食物需求,而在短时期内,人口数量是既定的,对食物的需求量,自然也是相对稳定的。所以,农业是最不容易扩张的一个部门。但近几年,许多国家的农业现代化和农产品的国际流通,使得人们更加注重非粮食经济作物的生产,从而导致粮食供给数量剧减。由于在粮食需求一定而供给减少的情况下,必然引起粮价的上涨,而这又会引起预期上涨的心理恐慌,导致大量粮食的囤积,需求效应进一步放大,于是引发高价均衡的粮食危机。

具有公共产品属性的粮食,其经济效益逐渐弱化。在追逐利润最大化的资本面前,粮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在各国的现代化进程中,粮食越来越表现出公共产品的属性,市场失灵不断在农业部门出现,使得农业投资常常不足。这也是发达国家对农业实施高补贴的根本原因—他们的政府在弥补市场失灵。同时,这也是发展中国家农业悲剧的根本原因,他们无力弥补这一市场失灵。一方面,他们的政府或者没有认识到农业的基本规律,或者无力支付高补贴;另一方面,他们在面临本国经济的市场化,和全球农产品贸易自由化的侵袭时,渐渐丧失粮食供给的自主性。

(二)金融市场冲击对高粮价推波助澜

金融市场对粮价的冲击主要表现在美国的金融危机,它导致全球范围内的消费萎缩,各主要发达与新兴国家的CPI指数都在上涨,影响到国家金融的是车市、房市与油市的价格上涨,而影响到老百姓的是食品价格的上涨,一方面是工资没有涨,另一方面是除了工资以外的一切几乎都在涨,短期会导致群众对基础食品的采购量加大,导致粮食的局部产品供不应求。

(三)能源危机使得粮食成为新的能源替代品

生物能源是目前的热门产业,粮食和石油两个原本不相干的东西也因此紧密联系在一起了。生物能源产业的出现,必然导致国际粮食价格呈现长期上涨趋势。特别是美国《能源政策法案》推动下,美国政府财政扶持生物能源成为美国新型产业。美国主导生物能源产业发展,将粮食危机推向了高峰,导致粮价在2008年的4个月内竟然上涨了150%。

全球性粮食危机引发的深层次博弈分析

从上面的原因分析,可以清晰地看到:引起粮食危机的最根本的原因是粮食供需格局的失调,而金融市场的冲击和能源危机是导致粮食危机的间接原因,是其推波助澜者。笔者认为农业现代化高速发展的今天,现代技术和生物技术完全可以满足全球居民生存需要,而目前导致粮食供需失调决不是什么偶然原因。经笔者的研究发现,目前的粮食危机,其深层原因是不同制度安排相互博弈的必然结果。

(一)粮食生产的制度安排

粮价上涨与粮食供应不足密不可分,包括一部分发展中国家在内的很多国家的农民都缺乏生产粮食的热情,其根本原因是缺乏一套有效的激励机制,这也正是引起目前粮食供应不足的基本原因。纵观国际各种粮食生产的安排制度,不外乎两种主要制度安排:无粮食补贴和有粮食补贴。无粮食补贴的情形以许多发展中国家为典型,而有粮食补贴以美国和欧洲最为典型,那么这两种制度安排是怎样影响粮食的供给制度,又怎样影响到农民的种粮热情,笔者将以博弈模型作具体的分析。

(二)博弈模型的构建与分析

本文假定在无粮食补贴或有粮食补贴制度下,所有农民都有两种选择:生产粮食或生产非粮食的经济作物,这里的非粮食作物包括可可、橡胶、甘蔗等系列作物。并且他们的得益因生产作物的不同而相互影响。为了分析方便,笔者首先讨论无粮食补贴的博弈模型,此时,两个不同国家的农民(即A国农民和B国农民)在选择生产粮食或非粮食作物时,其不同得益组合情况如图1所示。

当双方都未获得政府的补贴时,由于粮食需求的非弹性,当所有国家农民都选择生产(粮食,粮食),那么粮食的供给就会增加,但由于粮食需求的非弹性使得农民的收益仍然显得较为劣势,各自收益为(10,10),甚至都低于都选择生产非粮食作物的收益(15,15),这主要是一般非粮食经济作物的需求弹性都比粮食高。进一步分析知,该博弈模型具有两个纳什均衡:一方选择生产粮食,而另一方选择生产非粮食作物,此时双方的得益均为(20,20)。

所以,该无粮食补贴的博弈是一个典型的“斗鸡博弈”,一方选择生产何种农作物:粮食或非粮食,完全取决于双方的策略态势,但决不可能构成可信性威胁,即双方都没有自己的上策,无法使对方相信自己一定总会选择某种具体的策略。因此,不同国家的农民在选择生产粮食或非粮食策略时,可能在一段时间内交替进行,在该制度安排下,任何国家在生产粮食策略上都没有优势可言。

但现实中各个国家的农产品制度并非都是无补贴的,特别是一些经济实力比较雄厚的美国和欧洲国家对粮食的补贴幅度尤为明显,而许多发展中国家因经济原因对农产品补贴还没有纳入政府议事日程,或者部分国家有些补贴也微不足道,我国便是如此。如是这些就造成了现实中一些国家有补贴,一些国家无补贴。那么此时博弈模型的相应得益就会发生改变。

为了阐述的方便,本文假定B国农民有粮食补贴,并且补贴为15个单位,而A国农民没有任何补贴,此时的博弈模型的得益情况如图2所示。经过分析发现该博弈不再有双纳什均衡,而变成了一个纯策略纳什均衡,即A国农民和B国农民分别选择生产(非粮食,粮食),其得益分别为(20,35)。也就是说没有粮食补贴的A国农民会选择生产非粮食作物策略,而有补贴的B国农民会选择生产粮食的策略。同时,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正因为粮食补贴使得B国农民有了上策,即选择生产“粮食”的策略,而没有粮食补贴的A国农民却依然没有上策。此时,B国农民的策略选择对A国农民构成可信性威胁,B国农民完全有理由让A国农民相信,自己选择生产“粮食”的威胁已经变成可置信的一种“承诺行动”。而无粮食补贴的A国农民却不能让对方B国农民构成类似的可信性威胁,而只能被动地选择自己的策略。  (三)粮食危机的博弈分析

从上面粮食制度安排的博弈分析,现在可以非常深刻的理解为什么美国是这场粮食危机的主要推手,自1996年美国推出新一轮农业政策后加大了农业补贴,1998年后一直稳定在每年200亿美元的规模上。这种大幅度的农业补贴,使得美国农民具有明显的生产“粮食”上策,并对其它无补贴的种粮国家形成可信性威胁。同时农产品贸易自由化,使得美国等主要粮食生产国,可以将其经过高额补贴的商品粮,低价在全球范围内倾销,使得其他国家的粮食生产,基本无利可图。这使得许多亚非拉国家农民被动选择“非粮食”作物。原有的农地,多数转作发达国家需要的咖啡、香蕉、香料等作物的生产。由此带来了市场交易条件下的大规模生产结构调整和土地兼并,并导致选择生产非粮食作物的国家越来越多。失去了独立的粮食生产体系的发展中国家,不仅在粮食上,产生了对美国的依赖。其食物体系,同样因美国建立在廉价粮食基础上的工业化食品体系的强大竞争力,也被美国等国家替代。然后,在金融危机和能源危机的冲击下,全球的粮食危机便在美国的主导下一触即发,更有愈演愈烈的态势。

抑制和化解粮食危机的对策

(一)消除国际间不平等的粮食补贴机制

特别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农产品补贴制度,其补贴幅度之高超过许多发展中国家的预期,这是一种扭曲的补贴制度,极大地打击了其他国家农民生产粮食的热情,消除这种不平等补贴机制,只能通过国际间的合作才能完成。这需要发达国家放弃巨额农业补贴政策,同时要向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农业提供从资金到技术的一系列援助。只有消除不平等的粮食补贴制度,才能从根本上消除种粮国家农民在博弈策略上的上策,否则任何国家在生产粮食策略上都没有优势和威胁可言。

粮食危机论文例5

一、引言

2008年6月3日至5日,世界粮食峰会是进入2008年以来,世界范围内为解决全球粮食危机问题而召开的第8次大范围会议。据有关资料统计,2008年爆发的粮食危机涉及到全世界66亿人口的一半以上,其中有20多个主要粮食生产国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面对粮食危机的爆发,世界各国政府以及国际组织纷纷出台各种紧急应对措施,其应对策略不外乎限量供应、抑制价格飘升或者拿出政府储备金和海外农业殖民等四种基本策略。最初的保障政策集中在保证地方上足够的粮食供应、保持低廉的消费价格、以及对绝大部分易受害人提供帮助。其主要包括:加强出口限制、降低进口税来维持国内粮食的可获得性;采用政府补贴、价格控制;稳定物价和粮食供应等。一些发展中国家均采取了相应的政策行动,向粮食贫困灾区提供所需的支持,从而保障国内粮食的有效生产。

二、各国政策及效果评价

菲律宾是典型的依赖粮食进口的国家之一,采取的主要措施主要分为两个方面:第一,积极扩大进口来保证国内粮食供应;第二,采取价格补贴政策来缓解国内粮食价格上涨的压力。埃及迅速出台了一系列的安民政策,例如取消部分日用品的进口关税;优先满足内需和实现粮食多元化策略。相对来说,巴西的粮食政策更具前瞻性,巴西政府早在2003年就开始推行“零饥饿”计划,即为贫困和极端贫困家庭提供现金补贴,解决他们的饥饿问题,同时建立多个应急储备仓库,在粮食价格上涨或者由于气候等原因造成的产量不足的情况时使用。因此,巴西政府受粮食危机的影响也相对较小。

世界上许多国家开始采取禁止粮食出口粮食出口,从而带来了国际粮食贸易总量的急速下降,进一步加剧了粮食供应进出口的严重失衡。虽然各国都拿出相应的对策方案,但大部分都是临时方案,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粮食危机问题。如果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必须挖掘粮食危机根源,方能解决粮食危机难题。这些政策的影响、效果和可持续性还是不确定的,可能在一定程度上能减轻粮食危机的损害以及由此带来的危机,但从根本上却不是长远之策。

三、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应对策略

面对当前的全球粮食危机,发达国家应当采取切实行动来帮助发展中国家共同应对粮食危机,这也是发达国家应当承担的义务和责任,而不能仅仅局限于同情和施舍的程度。

第一,发达国家应走出追求短期利益的做法,发达国家应该采取的行动应该包括:改变农产品贸易扭曲政策、削减农业补贴开支、加强科技投入,从而提高全球粮食产量。第二,发展中国家应当积极加强粮食“造血”,不能简单的把解决粮食危机问题寄希望于美国等少数发达国家,应对全球粮食危机的指导思想应该是“造血”而不是“输血”。第三,重视农业生产,保证供给基础。面对当前严重的粮食供给不足问题,最关键和最重要的解决途径是要增加供给。第四,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最根本的仍然是发展,只有l展才是硬道理,只要把经济搞上去,人们富足起来,摆脱贫穷,才能摆脱落后的局面、买得起粮食,才能生存。

四、中国的应对策略

全球性粮食危机正在逼近,中国如果发生自然灾害,粮食大面积减产,巨大的粮食需求将把国际粮价迅速推高。粮食危机虽未直接在中国爆发,但在全球化飞速发展的今天,中国根本无法独善其身,也将遭受严重影响。

第一,切实保证粮食安全。中国是人口大国,要特别重视农业生产,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保证粮食的产量。可采取增加农业补贴、提高粮食生产价格、降低税收等措施,从政策充分保护和提高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另外,要重视粮食作物的自给率。中国主要的粮食作物基本能实现自给。但是很多时候,非主要粮食作物的价格突然上涨,打破整个粮食市场的平衡,引发粮价全面上涨。

第二,重视国家形象建设,防范“中国粮食”。随着粮食危机在全球的爆发,国际社会都在寻找原因与对策,一些西方媒体把矛头对准了中国等发展中国家。中国要重视粮食问题的调研,用事实与数据驳斥“中国粮食”,及时有力地宣传中国对世界粮价稳定所做的贡献。

第三,主动推行粮食外交政策。粮食外交属于经济外交的做法之一,具有高度的人道主义价值。首先,应采取稳定粮食出口,抑制世界粮食价格上涨过快。其次,对其他粮食国家进行粮食援助,特别是具有重要地缘战略地位的国家。其三,向国际组织或国家直接粮食捐赠。粮食外交不仅可以增加中国对国际组织的参与和影响,也可以援助处于粮食危机中的国家。

参考文献:

[1]茅于轼.不要被粮食危机所误导[J].农村金融研究,2008,(09)

[2]尚清,杨辉.粮食出口限制措施的应用及其规制的发展[J].国际贸易问题,2016.12

粮食危机论文例6

一、金融危机对我国粮食出口的总体影响

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对世界粮食安全产生重大影响,粮食价格波动明显,世界各国粮食出口大幅下降。自2007年至今,我国粮食出口量较往年出现大幅度下降,2009年一季度,我国粮食出口总量为28万吨,同比下降约73%,由去年同期净出口50.5万吨转变为净进口31.5万吨,表现在具体粮食产品方面为:玉米今年一季度出口1.0万吨,同比下降87.2%;小麦产品一季度出口18.4万吨,同比下降69.4%;大豆一季度出口12.1万吨,同比下降36.2%。

世界各国粮食出口政策纷纷做出调整,我国也上调了粮食出口关税,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为了稳定国内粮价,确保粮食安全,2007年12月以来我国相继出台了多项调控政策收紧粮食出口,从2007年12月20日起,取消了大米13%的出口退税,自2008年1月份开始,我国对57个税号的粮食原粮及其制粉征收5%至25%的出口暂定关税,同时对小麦粉、玉米粉、大米粉三种商品涉及21个税号的粮食制粉实行出口配额许可证管理。我国粮食政策的转变,是为了应对金融危机带来的粮食危机而采取的积极举措,是为适度调整粮食出口规模,避免影响国内供应而做出的,是符合世贸组织规则的。虽然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国粮食的出口量,降低了一些粮食出口企业的利润,但从长远来看,对我国国家粮食安全以及在粮食品质的提高上都有重大意义。

从2009年开始,随着世界经济的回暖,粮食价格出现上扬趋势,政府在粮食政策方面做出适当调整,从今年7月1日起,取消大豆等粮食产品的暂定关税,这是今年我国第一次下调粮食出口关税,但从世界经济整体形势以及国内粮食状况来看,我国的粮食出口量并不会因此大幅度提升,而且这将会持续较长的一段时期,受众多因素的影响,粮食出口仍将受限。

二、金融危机下保障粮食安全的策略

金融危机导致世界性的粮食危机,为确保我国粮食安全,保证国内粮食的充足供应,稳定国内粮价,需要做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努力。

1.巩固和加强我国农业的基础地位,充分认识到粮食安全的重要性。巩固和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在当前金融危机影响粮食安全的背景下有着深远的意义,首先,要千方百计地稳定粮食生产,稳定种植面积,提高粮食产量,优化粮食品种结构。其次,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调整农业结构,大力支持紧缺粮食产品生产,提高粮食产品质量、效益和竞争力。第三,要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大规模开展土地整治,实行田、水、路、林综合治理,推进中低产田改造,建设高标准农田,同时要加强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避免因为大的自然灾害导致粮食产量的大规模下降。

2.建立农业补贴的长效机制,加强金融支持,促进粮食生产。我国一直致力于加强农业补贴在促进农业发展方面的成效,在我国经济逐渐融入世界经济的大背景下,农业经济的发展必须与世界相接轨,建立一套完整的适应WTO框架的农业支持体系,逐步形成目标清晰、受益直接、类型多样、操作简便的农业补贴制度已破在眉睫。在农村金融系统的建设上,农村金融服务主体少、能力弱,难以满足农民和农村中小企业的信贷需求,己成为制约农业经济发展的一个“瓶颈”,因此要从农村实际出发,按照有利于增加农民和企业贷款,有利于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的要求,改革和创新农村金融体制,切实解决农民和农村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为促进粮食生产规模和产量的提高打下基础。

3.加强政府宏观调控,稳定粮食价格,确保国家战略储备粮的储存量,加强商品粮的有效流通以及民用粮的充足供应,确保国内粮食安全。政府应根据国内外粮食价格走势,灵活运用多种手段,适时加强政府调控,避免粮食价格的不正常波动,稳定粮食种植面积。在粮食出口政策方面,要根据国际粮食进出口态势,在保证国内粮食充足供应的情况下适当做出调整,降低粮食的出口关税,增加相关粮食加工企业的出口退税补贴,实现粮食产品出口的稳定增长。

4.加强优势粮食产品出口调控机制,大力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和龙头粮食企业发展,促进粮食产品的深加工,提升粮食产品附加值。建立高效灵活的农产品出口调控机制,协调境内外贸易,密切政府、农业合作社、企业之间的沟通磋商。同时,把握好优势粮食产品出口时机和节奏,稳定粮食价格与国内供应状况。此外,在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与龙头企业发展方面,要进一步加快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社,加强合作社人员培训,使其掌握必要的粮食种植及增产技术。尽快制定金融支持合作社,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鼓励发展粮食产品深加工,让农民更多的从粮食产品上获得收益,进而提升农民的粮食种植积极性。中央和地方财政增加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规模,重点支持对农户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开展技术研发、质量检测。

总之,金融危机的爆发对全球粮食安全提出了严重的挑战,我国在这次应对中做到了国内粮食的充足供应,确保了国内粮食安全,但也因此导致粮食出口的大幅萎缩,对粮食出口企业及相关方面造成了一定的消极影响。

参考文献

粮食危机论文例7

[中图分类号] F316.11 [文献标识码] B

早在20世纪70年代,时任美国国务卿的基辛格就曾经对记者说过:“如果你控制了石油,你就控制了所有国家;如果你控制了粮食,你就控制了所有人”。经过时间的检验,这些话得到了验证。据联合国相关机构统计,仅2013年1季度,国际粮价就上涨了16.5%,达到了20年来的新高;世界银行的《粮食价格观察》报告指出,与去年同期相比,主要粮食价格均出现较大幅度增长,其中,小麦价格上涨15%,玉米价格上涨8%,大米价格上涨5%。另外,世界粮食储备已降至30年来的最低点,2010年为1.75亿吨,2011年为1亿吨,呈现继续降低的态势。可以说,国际粮价成倍上涨导致全球贫穷国家中1亿人口陷入更加贫困的状态。在许多发展中国家,穷人购买食品的费用占收入的比例最高达75%。食品价格上涨对贫困人口的生活造成了沉重的打击。高涨的粮价正使一些贫困国家面临饥饿威胁,并导致一些国家陷入社会动荡,例如加勒比海国家海地便爆发了因粮价飙升引发的社会危机。而预测数据显示直到2015年之前,粮价都将在2004年的价格水平之上,国际粮情不容乐观。

一、粮食危机产生的根源

(一)实体经济供需关系的现状

从国际上看,2003年起,虽然俄罗斯、澳大利亚、乌克兰、加拿大等产粮大国接连遭受自然灾害的影响,粮食产量有所下降。但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数据表明:近年来全球粮食产量一直在“温和地”增长。2012年更是达到了24.19亿吨,比2011年增长了5.17%。国际谷物理事会(IGC)统计也表明,虽然2011-2012年度全球粮食供需缺口预估为0.10亿吨,但这个缺口较小,完全可以通过国际贸易进行解决;其次,不同种类粮食的替代效应以及肉类乳制品的互补效应都可以证明实体经济粮食的生产、消费环节是正常的。因此,国际粮食危机的产生不是粮食生产、供应链条本身出现的问题,更多的原因是国际经济危机以及国际货币动荡传导到粮食领域引起的连锁反应,如市场投机、油价上涨和生物燃料争夺粮食资源等。

(二)国际油价迅猛攀升的间接作用

数据反映,2003年11月英国布伦特原油的现货价格是28.73美元/桶,到了2013年4月份价格已上涨到102.20美元/桶,上涨比例达255.73%。虽然国际油价经历过频繁的波动,但从长期看,价格上涨的态势是迅速而强烈的。而从资金流向分析,近年来国际热钱同时炒作石油和粮食的态势日趋明显,区别于以往年度的“油热粮冷”现象,受到比价优势的影响,农业要素流向石油产业的现象普遍,进一步推高了粮价。同时,有分析表明只要石油保持70美元/桶以上的水平,生物燃油的替代效应已经显现。生物燃料主要有两大类,一种是植物油替代柴油,如含油脂类植物大豆、菜籽、油菜等。另一种是植物生产的乙醇替代汽油。如玉米品种的深加工。可见,生物燃料的基础是粮食,且大部分品种都属于可食用类。生物燃料产业的快速发展不仅直接促进了玉米等粮食作物价格的上涨,并且导致了粮食种植结构的变化(如大豆、小麦种植面积的减少)。可以说,油价的上涨间接激发了生物燃料产业的发展,而生物燃料产业发展的根本则是粮食产业的支撑。

(三)乙醇燃料产业发展的直接作用

2007年,美国众议院通过了自1975年以来的首个能源法案,该法案要求减少石油进口,大幅增加乙醇等生物燃料的添加比例,实质是把出口的粮食转化为乙醇燃料。并且,美国提出2017年要比2007年减少石油消耗20%,其中四分之三需要被生物燃油替代。为达到目标,2007年度美国用于乙醇汽油生产的玉米总量为6000到7000万吨,这几乎等于美国玉米全部出口量。2010年为1.28亿吨,占全球玉米产量的28%。2011年美国农业部更是计划减少出口玉米640万吨,用于满足生物燃料产业的需求。同时,政府通过补贴持续对生物燃料产业进行扶持,如2012年补贴预算为1220万美元。而如今美国已经大量使用E85(汽油与乙醇的混合燃料),也就是说替代比例为85%的汽油乙醇,可见其产业的发展潜力巨大。由于粮食是生活的必需品,美国又是世界上最主要的粮食生产出口国,这一变化对世界粮食格局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替代能源的“挤兑效应”促使了国际粮价的上涨。世界银行的报告显示,生物燃料对全球粮食价格上涨的“贡献率”高达70-75%,相当于将全球3000万人推向贫困。联合国预计,2015年全球生物能源的总产量将超过1200亿升,销售额将超过800亿美元,全球清洁能源技术市场将达2260亿美元的规模。

综上所述,虽然国际舆论普遍渲染粮食减产和粮食库存严重不足是粮食危机的根源,但事实上,近年来全球总的耕地面积并没有减少多少,新的粮食库存减少并没有完全抵扣以前年度的积蓄。此轮危机是金融指挥下的粮食危机,而不是历史上通常出现的由自然天气控制下的粮产、库存危机。近30年来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很少发生实体的粮食危机,但虚拟经济部分引发粮食危机的隐患却一直存在。自从粮食企业和粮食类商品资本化即商品期货化后,企业债券、证券化制度的确立,粮食的虚拟价格及实体价格的差异就差生了。

二、粮价上涨的损益分析

(一)粮价上涨的受益方

美国是世界第一农业大国,有大量的土地可以用来生产农产品,把多余的粮食转化为燃料有利于减少美国对中东石油的依赖,对美国整体经济大有益处。提高农产品价格表面上会造成美国国内的通胀,却可以降低美国的农业补贴,获得降低美国高额赤字的好处。2012年美国农场净收入预计达到1140亿美元,比2007年上涨31.03%。可以说在这场发达国家8亿辆汽车与非发达国家8亿贫困人口之间的口粮争夺战中,美国既实现了政治目的,也使其农民取得了经济效益。一是粮食援助和农产品贸易自由化。粮食援助的结果是农地转种发达国家需要的咖啡、香蕉、香料等作物而不生产粮食,大量的农民在种植结构和土地兼并调整中失去了土地,导致发展中国家大量成为工业化的边缘人群,出现“日本症候群”现象;农产品贸易自由化的结果是美国等主要粮食生产国通过高额补贴商品粮培养的“巨无霸农业集团”在全球范围内低价倾销农产品,使得别国的粮食产业无利可图,成功地摧毁了众多第三世界国家自给自足粮食体系。让这些国家的农业基因化、石油化、化学化和机械化,从而不得不购买美国生产的种子、化肥、农药、机械。导致发展中国家失去独立的粮食生产体系,对美国等国家的农业产生过度的依赖。

(二)粮价上涨的损失方

石油危机的受害者是用油大国,而粮食危机受损的自然是贫穷、缺粮的国家。20年前,海地年产大米17万吨,可以满足本国95%的需求。但当1995年海地向美国敞开了粮食贸易后,在价格比较优势的作用下,海地本地生产的大米完全被美国的大米所替代。当粮食危机到来后,美国大米的价格高涨至消费者难以承受的程度,海地本国又没有粮食储备可以调控市场,最终导致了社会动荡,致使政局发生了更替。

三、粮价上涨及粮食危机对我国粮食产业政策的启示

(一)粮价上涨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在我国古代史学名著《战国策》中论述过:春秋时期,鲁国和梁国的百姓平常织绨。绨是一种丝线作“经”,棉线作“纬”的纺织品。齐国国王命令大臣们必须穿绨做的衣服,但齐国只准种粮食,不准种桑树。看到齐国对丝的需求越来越大,价格上涨,邻近的鲁国、梁国纷纷停止种粮、改种桑树,从而放弃了农业生产。几年后,齐王更改了命令,只准大臣穿布衣,而且不准把齐国的粮食卖给其他小国。结果,鲁、梁等国因饥荒内乱,不战而亡,不得不归顺齐国。《战国策》记录的这段史实告诉我们,一个国家的粮食战略不仅仅是单纯的经济问题,更是一个国家政治稳定、社会安稳的关键因素。

相对于国际粮食价格的“高歌猛进”,国内粮价至多只能是“小步慢跑”,粮价上涨表现出温和性、合理性、结构性和可控性的特点,粮价涨幅仍在合理区间内。2004年到2012年,我国国内连续九年粮食丰收,全国粮食总产11791亿斤,比2011年增加367亿斤,增长3.2%。比2003年增加3177亿斤,增长36.9%。与此同时,粮食价格也同步上涨,自2003年起,粮食价格年均上涨幅度为8.2%,而同期消费者价格上涨3.0%,可见粮食价格涨幅明显高于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但是,粮食是“百价之基”,处于整个经济环节中最基础、最关键的部分。粮价上涨的影响区别于其它产品,比如猪肉的消费,同质产品对它的替代性就很强。如果猪肉价格上涨过快,鸡肉就可以代替猪肉的消费。但粮食产品却不一样,一旦粮价上涨,将带动饲料产品价格的上涨,逐步传导至肉价的上涨。总而言之,粮食生产的安全是维护我国经济稳定、国家安定的关键问题之一,我们没有理由放松警惕。

(二)完善我国粮食产业政策的建议

如何与国际高粮价同行?我们需要明确,持久遏制粮价是十分困难的。虽然我国政府有足够的能力和决心减少乃至完全禁止粮食产品出口,然而问题是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任何宏观政策的效力都必然发生漏损,实施时间越长,漏损越严重。如果粮食出口禁令维持3个月,其效力十分显著;但是如果维持半年、一年乃至几年,那么许多规避之道就有商业可操作性了,毕竟国外粮价高于国内,粮商可以将粮食制成下游产品后出口,绕开管理者的管控。所以,虽然我们要尽可能挤干农产品价格中的水分,但我们的注意力主要还是应该集中于化解农产品涨价的负面后果上。而且,作为一个财力和对外支付能力充裕、保证了基本粮食安全的大国,我们完全有能力做到这一点。

在国际粮价高企的时候,要保持我国粮食价格的稳定和供需的平衡,关键的着眼点还是在国内。

1.必须确保落实严厉的耕地保护制度。只有保护好耕地,保持18亿亩耕地红线不破,我们才能保障粮食生产,才能保障我国粮食体系良性发展。

2.我们需要遏制农业生产成本的无序上涨,消除农业生产成本上涨对农民利益的侵蚀。“四民之中,农民最苦”,农产品种植成本的同步上涨正在打击农民扩大生产的积极性,侵蚀粮价上涨带来的收益。有调研数据反映,2003-2011年,农业种植生产者价格上涨了2.035倍,年均涨幅为8.2%,与粮价年均涨幅一致。按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07年食品价格上涨12.3%,农产品生产资料价格涨幅则为18.5%,比食品价格涨幅高6.2个百分点。不仅如此,我国粮食产量连年增长,在我们这个人均耕地远低于国际人均水平的国家,这意味着粮食进一步增产的边际成本增长将显著增加。在此情况下,我们只有在消除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流通中过多的环节,将更多的利润份额留给农民及对农产品给予直接的货币补贴方面采取措施,才能够维护农民的利益,才能够促进我国农村经济健康稳步地发展。

3.大力加强金融监管,谨防“热钱”大量进入我国粮食市场兴风作浪;加强宏观调控,控制物价水平,尽量减缓次贷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减少外汇储备量,改变币种结构,减少美元的比重等措施都是现实选择。

[参 考 文 献]

[1]徐连仲.2012年粮食产量“九连增”粮价“九连涨”[EB/OL]. http: // finance. people. com. cn/ n/ 2013/ 0128/ c1004 - 20348575. html, 2013-01-28/2013-06-05

[2]刘彦随,王介勇,郭丽英.中国粮食生产与耕地变化的时空动态[J].中国农业科学,2009,42(12):4269-4272

[3]马永欢,牛文元.基于粮食安全的中国粮食需求预测与耕地资源配置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9(3):11-16

[4]赵旭强,韩克勇.试论农业规模化经营与其国际经营的动向分析[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8):24-27

粮食危机论文例8

此外,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最新报告也“火上浇油”,指出全球食品价格指数连续7个月上涨,今年1月达到230.7,已超过2008年世界粮食危机时的水平,创历史新高。

另根据中国农业部的数据,截至2月4日,中国冬小麦受旱面积达9611万亩,占种植面积的35.1%。

当粮食遭遇民愤

英国《每日电讯报》1月30日报道称,粮食价格大涨是阿拉伯国家社会动荡的导火索,而埃及和突尼斯似乎成了这一次“粮食革命”的先驱者。

埃及是世界最大的粮食进口国之一。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欧洲所研究员余翔对《世界博览》记者表示,埃及政府未能妥善处理好国内粮食供应问题,是导致政局动荡的动因之一。

尽管人类历史上曾多次因粮食问题而发生暴乱,但并不是每次骚乱都与饥饿或粮食价格有关系。地球上每时每刻都有7亿-9亿饥饿的人默默地忍受煎熬,而粮食价格的剧烈变动也没有每次都导致骚乱的发生。

真正引发骚乱的罪魁祸首是囤积居奇的零售商。以2008年喀麦隆的粮食暴乱为例,商人的投机使喀麦隆的粮食供应体系更加难以控制,物价飞涨,滋生了更多不满和仇恨情绪。

喀麦隆人将粮食商人描述为“残忍的生意人,对人民的死活置若罔闻”。出租车司机针对油价举行的一次抗议,随着参与人数越来越多,抗议渐渐演变为针对粮食价格的大规模示威,30多个城市的居民因为无法忍受越来越昂贵的生活成本,目标直指总统保罗比亚,骚乱导致40多人死亡、数百人被逮捕。

当喀麦隆政府派监察员到各食品店和仓库公开拍卖所有非法囤积的粮食时,民众欢呼雀跃。粮食价格虽并未回到早些时候的低水平,但此举平息了暴乱人群的愤怒。民众的激愤更多植根于受剥削的感觉,而非对饥饿的恐惧。

愤怒是粮食暴乱史上一个普遍的主题,在中国亦是如此。

1936年,对来到西北采访的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说,1910年发生在长沙、震惊全国的长沙抢米风潮影响了他的一生。

“那一年发生了相当严重的饥荒,长沙城里成千上万的人没有粮食吃。饥民派了一个代表团到巡抚衙门请求救济,但巡抚却蛮横地答复:‘你们为什么没粮吃?城里有的是,我就总能吃饱。’巡抚的话一传开,人们非常愤怒。他们召开群众大会,并组织示威活动,攻击满清衙门,砍断了作为官府象征的旗杆,将抚台赶走。”

官员腐败,贫富分化越大,粮食骚乱爆发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当粮食遭遇政治

至于为什么近期全球粮价飞涨,西班牙《国家报》2月13日的文章解释说,粮食价格达到峰值的深层次的原因有两个:一是中国、印度等亚洲新兴国家经济全速发展,意味着粮食消耗比以往更多;另一个原因是,地球将在2011年结束前迎来第70亿名居民――从60亿人口增长到70亿,只用了不到12年时间。

中国经济发展真地催高了全球的粮食价格吗?

余翔介绍说,中国的粮食按用途主要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口粮,中国基本上已经能够自给自足;另一类则是工业和饲料加工用粮,对国际市场的依赖度比较高。中国国内对粮食的需求变动,肯定会对国际粮价有所影响,但很难说这是导致全球粮食价格上涨的主因。

余翔认为,粮食危机的真正原因有两个。一个是2010年天灾人祸不断,造成粮食减产,供给减少;另外一个原因是自经济危机以来,欧美各国实行比较宽松的货币政策,造成国际市场流动性过剩,一些资本进行投机性购买,如购买粮食、石油等可以保值的大宗商品。国际投机资金的大量涌入,势必引发粮食价格上涨。

粮食一直都跟政治关系密切。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美国等西方盟国随即对中国实行包括粮食在内的全面封锁和商品禁运,禁运一直延续到20世纪70年代初期。

1965-1967年间,美国总统约翰逊曾对印度采取限制出口粮食的政策,从而迫使印度改变了反对美国入侵越南的外交政策;1980-1981年,苏联入侵阿富汗,美国对其实行谷物禁运;1996年,朝鲜连续几年作物歉收,粮食短缺,美国联合日本、韩国对朝鲜提供粮食援助,但条件是朝鲜必须放弃核计划。

当粮食遭遇阴谋

当前,全球粮食市场的形势无疑让人想起美国人威廉・恩道尔在《粮食危机》一书中所言:“这绝对不是一场粮食危机,而是一场政治危机。”

作为独立经济学家和新闻调查记者的威廉・恩道尔,在《粮食危机》中描述了英美“精英分子”意欲控制整个世界粮食链条的种种图谋。具体来说,就是以洛克菲勒家族为代表的美国社会政治精英,如何处心积虑地打着科技进步、粮食援助和知识产权保护的幌子,为自己维持统治世界、主宰人类的霸权创造条件。

不管有没有威廉・恩道尔所谓的“精英分子”或郎咸平讲的“阴谋论”,全球粮食危机中的投机行为肯定是存在的。

恩道尔说,这些人的目的不仅是追逐利润,还以一种新的生物战争的形式,实行种族灭绝和“人种改良”,以实现其大规模消灭几十亿人口、尤其是亚洲人口的长期目标,堪称“一场新鸦片战争”。这场战争比起19世纪英国东印度公司对中国发动的鸦片战争更加恶毒、更具破坏性。

粮食危机论文例9

价格反映供求关系,要探寻粮价上涨的真实原因,首先要考察粮食市场的供求问题。从统计数据可见,近十多年来,世界谷物、小麦、稻米和玉米的产量逐年上升,大米和小麦的年均增长率都在1%以上,玉米在4%以上;同时消费量也在平稳增长,消费年均增长率与产量的年均增长率十分接近,个别年份消费增长率还略低于产量的增长率。虽然2000年后,世界粮食库存呈现出渐进式减少的趋势,但仍在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的消费库存比17%~18%的安全线以上。这些数据表明,最近十几年的世界粮食市场供需基本平衡。其次,判断以“玉米制乙醇”为首的生物能源开发是否导致了世界范围内的粮食供需失衡?数据显示,2006和2007年,美国分别用5340万吨和6500万吨玉米生产了乙醇,但2004-2007年美国的玉米出口量一直增加,其中2007-2008粮食年度还以7680万吨的出口量达到历史新高。这说明美国玉米产量的提高足以应付生物能源开发带来的玉米市场的供需矛盾。更为重要的是,在此次全世界感受强烈的粮价危机中,恰恰是玉米价格涨势比较平稳(见表1)。

2007年3月-2008年3月期间,小麦的价格涨幅超过了130%,而作为生物能源(燃料乙醇)主要原料的玉米的价格涨幅不足40%,充分证明了生物能源对世界粮价危机的影响很小,不可能是“主要原因”。

粮食价格上涨的原因

时至今日,粮食价格已明显回调,对于当初的上涨原因,可做如下总结:

(一)市场的正常周期性波动被夸大

数据表明,1995-1996粮食年度国际市场粮价升至历史最高,同期全球粮食生产达到低谷。1996年以后,国际粮价走势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1996-2000年,粮食价格处于下行阶段,并于2000年跌至近20年来的最低水平,比1995-1996年度的历史高位下降了55%~65%;2001-2004年,是粮价的低位盘整阶段;2005-2008年上半年,粮价逐步回升并达到新的历史高点。

鉴于国际粮价的长期过低,2005年以来粮价的渐进式上涨,在某种程度上是市场规律的正常表现。然而追求新闻效应的媒体却对粮价上涨及其原因做了略显片面的报导,造成并加剧了社会的恐慌心理,对粮价上涨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二)国际能源价格上涨提升了粮食的生产成本

通过长期研究历史数据,不难发现国际粮食价格与石油价格呈现明显的正相关,全球的粮价和石油价格几乎同步涨跌。其缘由不难理解,因为粮食种植、加工和运输过程中需要化肥、农药、塑膜和农业机械,化肥等是石油的衍生品,农业机械需要消耗柴油和电力,油价的上涨必然增加粮食生产成本。由于粮食的需求具有刚性,成本的上升注定会抬升价格。

(三)金融危机中出逃的资金扰乱粮食市场

自2007年夏天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性金融危机以来,欧美股市屡屡下挫,金融市场动荡不安。欧美等国家多次下调利率,释放出大量的“热钱”。由于股市低迷和美元疲软,存在上行预期的农产品市场成为这些出逃资金的新流向。据新加坡《星岛日报》报道,2007年商品指数基金通过芝加哥商品交易所持有的玉米、小麦、大豆等期货合约增加了29%;而据芝加哥农业资源公司统计,2007年11月份到2008年4月,对农产品期货市场的投资已从250亿美元猛增至650亿美元。大规模频繁交易使得粮食价格和波动率都创出历史纪录,华尔街的投资家们一度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粮食囤积居奇者。

更能反映世界粮食市场有非正常资金进出的,是国际粮食价格的迅猛回落。以2008年7月国际清算银行研究报告宣称“次贷危机影响被低估”和拥有150年历史的雷曼兄弟公司申请破产为标志,次贷危机从2008年6月以前的金融系统危机阶段进入了7月以后的实体经济危机阶段。此后全球性的通货膨胀预期已不可能存在,投资者增加资本效用的主要方式也从增值转变为避险。在这个时期,虽然没有任何国家宣布减少用于生物能源的粮食数量,但国际粮价却出现了戏剧性的大幅回落。FAS(美国农业部海外农业局)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11月初主要粮食作物的市场价格相对于各自的最高价跌幅都超过了40%(见表2),而且如此巨大的下跌都是在2008年第二季度以后突然出现的。这只能是投机者抽逃资金所致。

粮食安全问题的解决建议

(一)全面认识并积极对待生物能源

生物能源清洁环保、可再生。不论是欧美发达国家,还是巴西、印度、马来西亚、阿根廷、尼日利亚等发展中国家,甚至委内瑞拉等石油出口大国都非常重视对生物能源的开发和扶持。我国曾在2006年出台四项财税政策,大力支持生物能源产业的发展。此后,因为顾及“生物能源威胁粮食安全”的舆论,生物能源的发展受到了限制。但实际上,这种舆论忽视了生物能源对于粮食生产的正面作用:一方面,农业及粮食生产的比较效益会因生物能源的需求而提高,有利于刺激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以及先进技术和设备的推广;另一方面,农民“卖粮难”的可能性会因此变小,有利于粮食政策的长期稳定和粮食的持续增产。此外,开发生物能源并不一定要消耗大量粮食,如巴西主要使用甘蔗,马来西亚主要使用棕榈油,中国可以主要使用薯类等非粮作物或农作物秸秆。总之,随着技术的成熟与成本的下降,发展生物能源既能控制环境污染,减轻对石油资源的依赖,又能推动农业产业链的发展,是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现实选择。

(二)坚定不移地推行农业改革

“粮食安全”问题的出路在于提高粮食产量,而不是限制出口、压低粮价。保证和提高粮食产量的根本途径则是维护和提高农民的种粮积极性。这必然要求粮食价格,即粮食相对于工业品、服务等的相对价格,要适时适度提升。实际上,农产品的供给完全不存在垄断,也不存在全国乃至全世界农民协议一致抬高农产品价格的可能性,因此,粮食等农产品价格的上涨只是供求平衡的正常表现抑或通货膨胀的中间环节。一切直接限制农产品价格的措施,只能压缩农民的利润空间,迫使农民减少粮食生产并且把预期升值的农产品作为“金融资产”囤积起来,进而在减少农产品供给总量的同时增大涨价压力。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印度经济学家阿玛蒂亚•森的名言:“粮荒和饥荒从来不会因气候原因而产生,更多是人为因素,即政府对自由市场的人为干预。”——说的正是这个道理。面对中国有13亿人需要吃粮的客观实际,中国必须比其他国家更加坚定地坚持农业改革的市场化方向,寻求从根本上解决“粮食安全”问题的途径。在此过程中,一切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的产业,包括生物能源产业都应当鼓励而不能打压。

(三)关注金融与粮食市场的相互作用

本轮粮价危机再一次提示,如今粮食的期货和现货市场都已成为国际游资逐利的重要场所,金融机构有必要更加关注粮食市场,建立健全监测评估体系,尽早发现异动,提示风险。当前中国还应当研究增加粮食期货的种类和数量,充分发挥期货市场发现价格和规避风险的作用,给粮食生产者和经营者以更多选择,给国家宏观调控以更大空间。

参考文献:

1.财政部.生物能源和生物化工非粮引导奖励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财建[2007]282号,2007

2.庾晋.生物燃料的主要作物及经济性分析.中国新能源网,2008

粮食危机论文例10

日本;战后初期;粮食危机;粮食外交;统制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初期,日本粮食极端短缺,供给严重不足,粮食危机威胁着国民的生存,因而,解决粮食危机成为战后初期日本政府面临的重要而又紧迫的课题。日本政府为克服粮食危机而进行的粮食外交,不但有效缓解了粮食危机,而且成为战后日本经济外交实践的开端。

一、战后初期日本粮食危机的状况

日本战败后,粮食危机威胁着国民的生存。1945年的农业生产,因为化肥和农业机械短缺,劳动力不足,还有气候寒冷的原因严重影响了稻米的产量,粮食收获量降到了明治以来的最低水平,是1905年以来的最大的荒年。“1945年秋稻米收获587万吨,是战前(34-36年)的约三分之二”。[1]由于军人复员和海外撤退人员回国,消费人口增加,更加剧了食粮不足。美国占领日本后,日本失去了对外贸易的自,粮食输入的途径也被断绝了。粮食配给不能保证的原因,除了1945年粮食产量锐减和人口增加的原因外,还有一个原因是粮食交售情况不佳。“1945年度生产大米的交售量只达预定征购量的77.5%”。[2]

粮食问题是日本从战争时期以来一直存在的大问题。日本对主食的统制是从1942年开始的,当时每人每日的供应标准为大米二合三勺(日本的容量单位:10合等于1升,10勺等于1合;1升等于1.805公升)。“1945年7月11日,即接受‘波茨坦公告’前一个月,主食的配给量由一天二合三勺,削减一成,改为二合一勺,平均每人不过965卡路里。即使能够完全实行这种配给,也是难以生存的”。[3]战败后,每人每日折合大米二合一勺的配给量也难以维持了,国民为了生存不得不依靠黑市。1945年后半期,配给食粮中米的比率减少,增加了甘薯和土豆,还包括一些杂粮和豆饼。当时甚至估计在青黄不接的1946年的4月到7月将会有一千万人饿死。到了1946年,连代用品也不够了,出现了不能按时配给和没有粮食配给的情况。“据3月22日的统计,库存量能维持20天以上的,在6大城市中只有名古屋为25.7天,东京是5.5天,横滨12.7天,京都6.6天,大阪14.2天,神户8.0天。北海道情况更为严重。3月10号前后,札幌只有2.3天,小樽0.7天,函馆0.3天,室兰粮库已空空如也,库存为零天”。[4]粮食“欠配”最严重时,东京曾经达到20天以上,北海道达到70天以上。处于饥饿和贫困之下的日本国民由于缺乏食粮,大多数营养失调,儿童和学生的体质显著下降,身高和体重不足。人们衣不蔽体、食不裹腹,很多人为了糊口在求乞。

当时全世界的粮食情况都在日趋恶化,由于战争的打击、气候不良等原因,粮食歉收,亚洲、欧洲各地都出现了饥饿状态。美国总统杜鲁门于1946年2月向国民提出了节约消费的要求,提倡对外粮食救济运动。1946年5月22日,为了解决粮食问题,在华盛顿召开了国际粮食紧急会议,决定成立国际紧急粮食理事会,并且对于缺粮国家实行粮食、饲料、种子、农具等的国际分配。当然,这时的美国粮食援助政策有其重要的政治目的,并不是所有缺粮国家都能得到援助,而是把粮食援助作为实现其外交目标的手段。日本是战败国,在进行粮食的国际分配时,必然被列在后面,想要进口粮食,显然是没有希望的。

饥饿折磨着亿万人,日本政府无力向空腹的人们提供充饥之物,美国也不愿意提供帮助,全国的大小城市里黑市密布,多达1万7000个。[5]在这种情况下,发生了急剧的通货膨胀。“物价上涨率最激烈的是停战第二年的1946年,东京零售物价比上年增加了514.6%,即上涨到了约六倍多。这一年的指数早已达到战前基准年份的约二十倍的水平。在打算用道奇路线来约束通货膨胀的1949年,物价已达到了战前的243倍。”[6]

粮食危机引起日本社会动荡不安。从五月一日劳动节起,在全国各地内要求供应粮食的示威游行不断,东京由于全市延迟配给粮食,市民生活极度困难。5月12日,世田谷区举行了“要求大米”区民大会,共产党的野坂参三、岩田英一等发表演说之后,岩田率领113人分乘两辆卡车,拥到坂下门向天皇送交决议书。最终把决议书当面交给了宫内省运输课长岩濑圭一。14日,岩田又率领50人跑到宫内省,要求对决议做出回答和开放物资。5月19日,在皇官前广场,劳动战线统一管理会主持了号称有25万人参加的“粮食五一节”集会,选举听涛克己为议长,并通过了决议。此后,听涛议长等12名代表从坂下门进入皇宫。听涛一行会见了宫内省大丸总务课长,一再逼迫大丸安排他们与天皇见面。后来交了大会决议才撤走。

5月19日的示威游行也震动了美国占领军。麦克阿瑟元帅担心社会治安混乱会使占领政策本身受到威胁,于5月20号发表如下声明:“我认为有必要提醒日本国民,这种有组织、有领导的群众性暴力和人身威胁日益增加的倾向将严重威胁日本未来的发展。在当前从封建军国国家向民主国家转变的过程中,允许一切采用民主方法争取合理的自由,今后也将允许。但是,不法分子现在开始行使的暴力行动,今后不再允许。这种行为不仅是对有秩序的政府的威胁,也是对盟军占领日本目的及其安全的威胁。” “如果日本社会中少数分子不能保持现阶段和当前形势所要求的自制和自重,为了管制和纠正这种值得忧虑的状态,我将不得不采取必要的手段。我相信大多数民众是不同意一部分不法分子的这种过火行为的。我非常希望,为绝大多数舆论所支持的健全意见能充分发挥作用,使我无须进行干预。”[7]

日本政府于6月13日,和《推持社会秩序的声明》一起发表了《粮食紧急宣言》,提出了约十余项的摆脱危机的对策,着手解决粮食问题。与此同时,日本政府认为只依靠日本国内的措施是不可能摆脱这次危机的,继续向占领当局要求进口粮食。

二、战后初期日本政府的粮食外交

二战后,日本被美国占领,名义上是盟国军队对日本实施占领,实际上是美国军队的单独占领。日本政府在占领军总司令部(简称“盟军总部”)的指令和监督下行使政府职能。1945年10月25日,日本政府被占领当局停止了外交活动,一切外交活动都要通过盟军总部进行,但是日本政府的外务省还存在,还可以对占领军进行外交活动。占领军是美国的代表,实际上日本政府还能对美国进行外交活动。

日本政府在战后面临的紧迫任务是解决粮食危机。日本在战前粮食就不能自给,当时还可以从朝鲜和中国的殖民地征调补充。战败后,不仅殖民地丧失了,还不能自由进行对外贸易,粮食危机威胁着日本国民的生存。日本政府认为只有向占领当局请求援助才能解决粮食危机,开始与占领当局进行交涉。按照当时日本政府的估算,必须进口大量的粮食,才能保证到第二年收获前的粮食需求。“当时到处流传着所谓可能饿死1000万人的流言蜚语,就是根据农林省的计算,如果不进口450万吨粮食,也确实有饿死人的危险”。[8]

1945年,日本政府发放了军队储存的粮食才渡过了危机。到了1946年粮食危机日趋严重,在日本政府的请求下,终于获得占领当局批准,进口了少量粮食,但并不足以解决危机。4月,吉田茂组阁之时,粮食供给的形势极为严峻,有的地区出现了断粮,黑市上的粮食价格高出配给价几十倍,“尤其是白大米的黑市价格达到公定价格的一百三十到一百五十倍”,[9]群众不断上街游行,社会局面极为混乱。关于进口粮食问题,吉田茂已经得到情报说美国政府已经同意出口大量的粮食给日本,但等了很久,粮食还没有运来。吉田茂看准形势,故意迟迟不宣布组阁完成。占领当局对日本政权处于真空状态很着急,占领军最高司令官麦克阿瑟紧急召见吉田茂,向他表示:“只要我当最高司令官,就不会让一个日本国民饿死”。吉田茂回来后,对在官邸等候的已经确定即将任命为农林大臣的和田博雄说:“这样就可以成立内阁了”。吉田茂充分理解并利用了示威游行产生的效果,把得到美国提供粮食的确切保证作为组阁的前提条件。吉田茂还对他的亲戚武见太郎说:“如果在全国飘扬一个月红旗,美国就会很快把粮食运来”。武见太郎听后不禁感慨:“我才第一次看到什么是外交”。[10]

1946年5月22日,第一次吉田内阁(1946.5.22―1947.5.24)成立。解决粮食问题是此次内阁压倒一切的课题。由于得到了美国的援助,粮食危机很快得到缓解。吉田首相在就任一周后,向麦克阿瑟提交了感谢信:“对于5月18日日本政府的请求迅速予以处理,发放了7589吨粮食和250万磅面粉。对此,谨向阁下表示深切的谢意。由于政务繁忙,拖至今日才发函致谢。上述面粉立即配给了东京、横滨等地区。面临暴动危机的形势,由此得以缓和,尤为欣慰。” “再次向阁下表示,日本政府为解决粮食问题将进行不懈的努力,同时请求盟军总司令部今后继续给予支援和合作。”[11]

1946年5月到10月,是日本粮食供给最紧张的时期,依靠美国援助的粮食才渡过了危机。“6月10日至7月31日期间的配给粮,估算缺少399862吨,抛售进口粮食208156吨,相当于缺粮总额的52%,就12个主要城市而言,缺粮量弥补了80%”。“由于投放了进口粮,到6月下旬,不能按时配给的问题解决了,从这时起,日本国民,特别是城市居民开始感到前途光明。8月份投放213314吨,9月份投放181662吨,这样总算摆脱了原来估计在7至9月青黄不接时期可能出现的最严重的粮食危机”。[12]

最初日本政府曾经向占领当局提出进口450万吨粮食,而美国认为对日本的经济危机和粮食供应不负有责任。到1946年危机最严重时,为了稳定日本的社会秩序,不让所谓的“赤色分子”有机可乘,也出于人道主义考虑,美国终于同意向日本提供粮食援助。结果1946年只向日本提供了70万吨粮食,就帮助日本度过了粮食危机,粮食短缺并没有像日本政府估算的那样严重。麦克阿瑟在会见吉田茂时对日本政府的统计很不满,认为有虚假成分,吉田茂回答说:“在战前,如果日本的统计完备,也许不会发动那样轻率的战争,而且即使发动也许会战胜。”[13]这显然是诡辩,也显示了吉田茂作为外交家的机敏。吉田茂在事后也承认有虚假成分:“农林省的官员似乎出于总得设法度过粮食危机的心情,才做出那样过大的估计。不过,这里也存在着自战争开始以来就养成的习惯,就是说,日本政府动辄有意或无意地发表于自己有利的数字。”[14]

战后初期日本政府的粮食外交不仅解决了粮食危机,还打开了同美国的对外贸易。战败后,日本没有对外贸易的自,所有的对外贸易都必须经过占领军总司令部批准,在占领军的监管下进行。对外贸易对于日本的经济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日本国土狭小,自然资源贫乏,原材料和产品都严重依赖海外市场。正如吉田茂所说:“日本是一个岛国,也是一个海国,在狭小的土地上拥有世界上罕见的稠密的人口。为了养活这些人口,势必扩大对外贸易。”[15]特别是战败之后,日本的国民经济陷入了空前的困境,日本政府面临着恢复和发展经济,重建国家的重任,战前可以依赖的海外殖民地也丧失了,没有对外贸易,恢复和发展经济就无从谈起。战后初期日本政府的粮食外交突破了占领当局的对外贸易限制。美国占领初期,日本同美国的对外贸易虽然是有限的非正式的,但对日本战后初期克服粮食危机,发展生产,恢复经济的作用却是十分重要的。战后初期日本政府的粮食外交是战后日本经济外交实践的开端,尽管当时还没有“经济外交”这个概念,实际上战后日本的经济外交实践已经开始了。

三、摆脱粮食危机和撤销粮食统制

随着美苏对立日益加剧,美国重新研究并调整了它的对外政策,对日政策转变为加速日本经济复兴,通过在经济上加强日本的复兴防止共产主义渗透。美军进驻日本之初,占领军在日本彻底地推行了非军事化和民主化的改造,而对日本的经济复兴则不关心。美国政府在1945年9月22日颁布的《投降后美国初期对日方针》中明确表示:“日本的困境,是其自身行为的直接结果,盟国不承受修复损失的负担”。[16]到了1947年,美国准备调整对日本的占领政策,占领当局逐渐改变了对发展日本经济不负责任的态度,加强了对日本的扶持和经济援助。1948年初,美国公开表示要转变对日本的占领政策,占领的方针要从民主化改造转向复兴日本经济。当时的美国陆军部长罗亚尔1948年1月在旧金山发表声明以后,美国放松了对日本经济的束缚,对日援助也更加积极起来了。在粮食政策上面,美国改变了过去那种对日本进口粮食严格限制的政策。

日本的粮食1947年秋获得了丰收,但由于公定价格和黑市价格存在着差距,日本的大米仍然经常供应不足。进入1948以后,全世界的粮食情况,由于气候良好和肥料生产的恢复,有了明显的好转。美国的玉米、棉花、小麦都获得丰收,欧洲各国的小麦也扭转了战后以来的歉收局面。这一年,日本的进口粮食从上年的一百零九万吨增加到一百七十七万吨。由于进口粮食的增加,日本的粮食终于消灭了断绝供应的现象,误期供应也得到了改善。“只就10月末的粮食供应不足数量而论,上年的同一时期为二百零五万石,而当时则仅为十万石。”[17]

1949年粮食进口量达到了二百四十万吨,粮食的配售非常顺利。1949 年9月9日,日本政府决定撤销对薯类的统制。“政府从11月1日起采取了如下措施:把主食的供应标准提高为二合七勺;改善黄酱、酱油、糖、油的供应,使消费者每人每日共能得到一千四百四十卡路里热量;扩大对体力劳动者增加供应的工种范围和提高供应量等等。”[18]日本终于摆脱了停战后极其严重的粮食危机。

进入1950年以后,日本的粮食情况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日本的粮食统制逐渐丧失了它的重要性。自由党主张以自由经济方式实现经济复兴,3月发表了撤销主食统制的方针。为解决自由党同政府主管当局之间就这个方针的意见分歧,于3月27日召开了会议,结果决定:在1951年3月以前仍然执行现行制度,以后根据情况再另行决定。

1950年的6月朝鲜战争爆发后,日本的粮食政策发生了微妙的变化。由于黑市米价出现了暴涨,日本政府于是采取措施加强粮食的国内自给,除了加强措施督促农民出售当年春季生产的麦类外,还采取了许多增产粮食的对策。从1950年初到秋天,盟军总部也暗示要撤销粮食统制,到11月又突然改变了态度。在1950年还有一件事,就是日本加入了国际小麦协定,日本的申请于1950年6月14日在国际小麦理事会上获得通过,日本成为了国际小麦协定的会员国。

1951年4月,关于开放粮食自由买卖的修改法律的法案,遭到了农民团体的强烈反对,以致在众议院的审议虽已获得通过,但在参议院的审议未获得通过。这时,日本的粮食情况已经有了显著的改善,特别是麦类,黑市价格和国家规定的价格已经没有差别,不领配售麦类的人日益增多,违法的黑市交易仍然到处泛滥,致使粮食统制徒有其名。粮食统制的撤消在这时成为了重要问题。

日本政府急于撤销粮食统制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财政方面的。“由于为管理粮食造成了将近四百亿日元的财政负担,所以产生了撤销统制、节约这笔经费的想法。”[19]日本政府计划从1952年起撤销统制,并同占领当局继续进行交涉,但占领当局认为全面撤销主食统制为时尚早,最终没有同意。因此日本政府改变了方针,决定从1952年开始,只撤销麦类统制。

1952年4月16日,第十三届国会再次审议修改粮食管理法的法案。这次的修改法案对于粮食统制没有修改为完全自由买卖,而是采取了以一定的价格由国家无限制地收购的方式,也就是把直接统制改为间接统制,所以这一次顺利地通过了国会的审议。日本的麦类统制的撤销从1952年6月开始实行,主要粮食中只剩下了大米仍然是统制的对象。实际上,1952年日本的大米获得了丰收。但是1953年由于日本东北地区发生冻灾以及台风破坏等,大米的产量仅次于1945年的歉收年份,因此日本政府继续采取了加强征购,大量增加进口粮食等应对措施,保证配售的供应。日本继续保持对大米的统制。

世界的粮食情况随着朝鲜战争的结束出现了过剩的趋势,主要出口粮食的国家积压了大量剩余粮食。美国的剩余农产品积压尤其严重,为了处理这些剩余农产品,1954年7月,美国议会通过了“关于促进农产品贸易及援助的1954年法”,目的是把剩余农产品卖给其他国家。1954年夏天,日美两国关于接受剩余农产品进行了交涉,日本最终决定接受的剩余农产品总值为八千五百万美元。接受农产品的种类及数量为:小麦三十四万吨,大麦五万五千吨,大米十万吨,棉花十七万五千包,烟叶二千七百吨。[20]

这样,日本的粮食情况在战后近十年的时间里,经历了从极端不足到基本得到满足,开始逐步向过剩的方向转变。美国对日本的粮食政策也经历了从开始的限制日本进口粮食,不提供粮食,到允许日本进口粮食,直至向日本推销粮食。战后初期日本政府为解决粮食危机而进行的粮食外交也促成了战后日本经济外交实践活动的开启。

【参考文献】

[1][5] 森武,浅井良夫。、西成田。春日。伊藤正直.代日本史[M].京:有斐,1993.65、64.

[2][17][18][19][20] 吉田茂.十年回忆:第2卷[M].阎静先,王维平,韩润堂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64:133、138、138、141、142.

[3][4][7][10][11][12] 猪木正道.吉田茂的执政生涯[M].江培柱,郑国仕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6:99-100、100、132、141、142、148-149.

[6] 田夫、清成忠男、小池和男、玉城哲、中村秀一郎、正村公宏、山本.代日本史―後三年のみ:上[M].京:摩店、1976.63.

[8][14] 吉田茂.激荡的百年史[M].孔凡,张文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0.45、50.

[9] 内野达郎.战后日本经济史[M].赵毅,李守贞,李春勤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82.38-39.

[13] 吉田茂.十年回忆:第1卷[M].韩润堂,阎静先,王维平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63.87.

[15] 吉田茂.十年回忆:第4卷[M].韩润堂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65.7.

粮食危机论文例11

1.有三个骰子,其中红色的骰子上写有2、4、9各两面,绿色的骰子上写有3、5、7各两面,蓝色的骰子上写有1、6、8各两面。甲乙两人先后分别选择1个骰子掷出去,数字大的获胜。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先选择的获胜概率比后选择的获胜概率大。

B.选择红色骰子比选择蓝色骰子获胜概率大。

C.无论选择哪个骰子,获胜概率都是一样的。

D.选择蓝色骰子获胜概率最大。

2.历史是前进的历史,历史也是革命的历史、辉煌的历史、悲哀的历史,人们总会在考试大,收集整理之后,认认真真地历史的是非功过。然而无论什么样的历史,什么时期的历史,当他面对一个人的时候,总是会毫不留情地他的灵魂。

A、事过境迁评价拷问

B、尘埃落定回顾净化

C、痛定思痛检验感化

D、物是人非反省触动

3.下列关于《突发事件应对法》正确的是:

A、突发事件即为紧急状况。

B、突发事件包括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C、突发事件的预警级别从高到低依次用红、橙、蓝、黄来标示。

D、突发事件发生后,发生地县级人民政府应当立即采取措施控制事态发展,并立即向上一级人民政府报告,不得越级上报。

4.153,179,227,321,533,()

A.789B.919C1229D.1079

5.()对于手机相当于交流对于()

A、通讯语言B、电视文学C、信号文字D、电脑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