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产业发展特征

产业发展特征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6-16 09:26:47

产业发展特征

产业发展特征例1

(一)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仍然是带动国民经济恢复快速增长的主要力量,但第三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有所减弱

2010年,我国经济基本走出2008年下半年开始的国际金融危机的阴影,GDP增速虽然低于“十一五”前期的2006年和2007年的增速(分别为12.7%、14.2%),但超过两位数,高达10.3%,高于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比较大的2008年和2009年的增速(分别为9.6%、9.1%)。分产业来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仍然是带动国民经济恢复快速增长的主要力量。特别是第二产业受4万亿元投资计划及其后续影响,占GDP的比重不断上升,高达55.1%,是“十一五”时期最高的一年。但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第三产业对GDP的贡献有所减弱。数据显示,第三产业对GDP的贡献率已经连续3年下降,2010年第三产业对GDP的贡献率为40.4%,比“十一五”最高的2007年下降了5.9个百分点。

(二)工业呈现快速增长态势,结构调整取得初步成效

2010年,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增速高达15.7%,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同期最高速②。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也连续22个月处于扩张区间,表明我国的制造业经济总体继续保持平稳增长态势。在工业恢复快速增长良好态势的同时,产业结构调整也取得初步成效。一是国家通过控制投资、淘汰落后产能、加强技术改造等方式加大了对高耗能行业发展的治理,六大高耗能行业③的投资和增速有所回落。二是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信息化学品制造业等高技术产业恢复快速增长,成为工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力量。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也显示出巨大的发展潜力。华为、中兴、阿里巴巴、腾讯、东软、迈瑞、无锡尚德、保定英利、华锐风电等企业成为带动高技术产业快速发展的龙头。

(三)第三产业增速相对有所放缓,但内部结构不断优化

2010年,金融业(2009年该行业占第三产业比重高达12%)、房地产业(2009年该行业占第三产业比重12.6%)等重点行业由于宏观调控等政策性原因而出现增速放缓④,第三产业增速相比2009年继续放缓。但第三产业内部结构中,一些新兴服务业发展迅速,如物流业、文化产业、信息服务业等发展迅速,促进了服务业结构进一步优化。2010年前三季度,物流业同比增长14.6%,比GDP增速和第三产业增速分别快4个百分点和5.1个百分点,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同比提高0.3个百分点。软件产业2010年1―8月累计实现软件业务收入8286亿元,同比增长29.8%,增速比2009年同期提高8.8个百分点。设计业1―8月同比增长71.1%;信息技术咨询服务收入和信息技术增值服务收入分别同比增长40.7%和37.4%。

(四)农业保持稳定增长,支撑能力不断增强

在国家惠农政策推动下,我国农业发展在“十一五”期间取得良好成绩:农业连续增产,现代农业建设扎实推进,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粮食产量实现连续增产。2010年全国粮食产量达10928亿斤,比2009年增产300多亿斤,连续4年越过万亿斤大关。在粮食连续增产的同时,油料基本持平、棉花有所减产、糖料稳中有升、蔬菜产销两旺、畜牧养殖稳步发展,全年农产品供需继续实现基本平衡,为“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产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

(一)产业发展基础不稳定,过度依赖投资特别是房地产业投资

2010年,我国产业发展主要依靠内需拉动⑤。在消费需求日益发挥对产业发展拉动作用的同时,投资需求继续成为主要拉动力量。2010年的投资需求有两大特征:一是政府政策性引导投资明显。我国政府直接投资已经比较少⑥,但政府为了追求GDP,通过人为压低投资成本(如压低土地成本、环保成本、劳动力成本和资源成本等),来促进投资快速增长。二是房地产业投资在投资中比重上升。2010年前三季度,房地产业投资增速高达34.7%,而同期制造业投资增速仅为25.4%,房地产投资占投资中比重上升,经济发展和产业发展过度依赖房地产投资特征明显。而房地产业由于销售价格猛涨使得国家对其加强调控,未来房地产业发展存在很大的不稳定性,将使得我国经济增长和产业发展出现波动。

(二)工业领域结构性和体制性产能过剩问题较为严重

“十一五”以来,“产能过剩”问题日益凸显,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国外部需求急剧下降,部分行业产能过剩问题更加严重。国家4万亿元投资虽然对促进经济企稳回升发挥了关键作用,但强大的投资动力和巨额的货币信贷,使部分产业本该淘汰的落后产能又恢复生产,出现“逆向调整”倾向,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这些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如钢铁行业,受国家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加快灾后重建步伐等短期性需求的影响,列入淘汰目录的大量低端粗钢生产又复燃生产。值得注意的是,不仅钢铁、水泥等传统产业盲目扩张,风电、多晶硅等新兴产业也出现重复建设的倾向。2010年的产能过剩问题相比前几年仍然突出。和产能过剩问题相随的是,落后产能问题严重。淘汰落后产能和抑制重复建设任务艰巨。⑦

(三)服务业整体质量仍然不高,结构不合理,需要加快服务创新和结构调整

我国服务业发展整体质量仍然不高,结构不尽合理。主要表现为:一是服务产品质量需要提高。电信、铁路、航空等垄断性行业供给不足,服务质量难以保障,旅游业等服务产品受到投诉较多。二是服务产品供给存在结构性过剩。传统服务如传统商贸流通业、餐饮业等明显供过于求,而新兴服务如通讯增值服务、科技服务、法律及咨询服务、信息咨询、金融衍生工具等供给不足,传统服务业中的新型业态发展滞后,教育、医疗卫生服务供求矛盾突出。三是服务业投入结构不合理。近年来,除了房地产业投资旺盛外,服务业其他行业的投资增长缓慢。

(四)极端天气对农业生产影响明显,农产品价格上涨问题突出

2010年,极端天气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农业灾害多发重发等因素给农业造成的灾害损失比较严重,农田水利等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等问题也进一步凸显,给农业生产带来较为不利的影响。与此同时,受流动性过剩、气候异常、投机因素和国际农产品价格传导等多重因素影响,2010年,我国粮、棉、油、糖等大宗农产品和大蒜、生姜、绿豆等“菜篮子”产品价格,出现普遍上涨、逐步加快的态势,成为推动CPI上涨的重要因素,给人们生活和经济发展造成压力。农产品价格上涨,若处理不当,可能进一步引发工业品价格上涨,诱发明显的通货膨胀,对农业、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以及经济健康发展造成不利的影响。

三、2011年产业发展趋势

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产业发展将受到“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结构战略调整、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技术创新动力增强、产业结构逐步优化的大背景和出口不确定性增强、消费需求继续扩大、投资需求有所减弱、生产要素成本上升、产业竞争压力加大等现实因素的综合影响,并呈现以下发展趋势:

(一)国民经济增速有所放缓,工业和第三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将有所加强

当前我国仍然是城市化和工业化交织推进时期,消费需求日趋旺盛,投资需求虽然减弱但仍然强劲,外需也将继续有所增长,2011年我国国民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态势。以工业为主的第二产业增速保持较快增长,第二产业对GDP的贡献保持稳定,但工业对GDP的贡献有所增加。受我国工业继续较快增长的需求影响,生产业继续保持强劲需求,生活业也将受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消费需求拉动而保持较快增长,第三产业发展将再次出现快于第二产业增速的态势。农业保持稳定增长,但对GDP增长的贡献将继续下降。

(二)工业继续较快增长,工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在国家政策支持和投资需求带动下,工业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其中,装备制造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技术密集型和高加工度的产业增速加快,成为工业发展和结构调整的一大亮点。与此同时,我国消费需求继续保持旺盛,由消费所带动的工业特别是轻工业(也有部分重工业如汽车等)将呈现稳定增长的态势,部分产品可能出现较快的增长。从而使得重工业和轻工业的增速差距有所缩小。在节能减排措施的影响下,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发展将受到更加严格的限制。

(三)服务业加速增长,一些新兴行业继续成为增长热点

整体上看,国际服务外包向中国加速转移,我国不断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加上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推动,服务业将呈现加速发展态势。服务业部分行业如金融业受宏观调控影响以及投资需求减弱,增速继续保持缓慢增长。而受工业较快发展的需求拉动,和各级政府政策的推动,大多数生产业特别是物流业等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生产业比重进一步提高,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度进一步提升。商贸、旅游等居民消费服务和文化创意产业等新兴服务发展也将增速。

四、对策建议

(一)继续实施扩大消费需求政策,积极培育消费新热点

继续采取财政补贴与税收减免等措施刺激节能、环保、绿色产品的消费需求,引导消费升级。继续实施促进家电、节能产品消费的政策,积极鼓励发展新的消费热点和消费方式。紧紧抓住3G发展、宽带建设、三网融合等市场机遇,加快推进软件服务、现代物流、电子商务、工业设计以及工业金融等生产业的发展,积极开拓新型消费领域。进一步完善和落实政府采购政策,加强政府采购对高技术产品的支持力度。

(二)优化投资结构,将投资重点放在民生工程和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等方面

以“十二五”规划为指导,在保障房建设、落实西部大开发政策、对传统产业技术改造的投入,民生、科技创新、节能环保等薄弱领域,积极增加新的项目储备,财政预算预留必要的支出空间,一旦社会投资增速出现大幅度回调势头,适度加大政府投资力度。鼓励推动服务业基础设施和生产业投资的适度超前发展。依据产业特性制定细化的投资政策,着力优化和调整服务业投资结构。 要继续加大以农田小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投资。

(三)继续改善出口环境,多措并举支持企业“走出去”

针对当前出现的国际经济和贸易形势新变化,及时国际市场和贸易政策信息,协调贸易摩擦,根据产品出口形势,灵活调整出口退税等相关贸易政策,不断改善出口环境。根据形势变化适时保持人民币汇率政策的灵活性,灵活调整人民币汇率政策。及时抓住我国经济率先走出低谷的良好机遇,积极引导国内有实力的企业加大“走出去”步伐,扩大对外投资领域,提高战略资源掌控和跨国经营的能力。

(四)科学对待“产能过剩”问题,推进工业结构转型升级

通过淘汰落后产能、促进技术升级、加快并购重组等多种措施推动工业结构转型。充分发挥法律法规的约束作用和技术标准的门槛作用,对技术落后、污染环境、资源利用率较低的落后产能坚决淘汰;大力推进工业节能减排,促进循环经济发展;不断促进产业技术升级,强化设计能力,加强品牌建设,鼓励提高产品开发和深加工能力;积极推动企业并购重组,发展大企业集团。

(五)大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一是把增强自主研发能力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中心环节,支持和鼓励中资企业自主研发、自主发展,着眼各环节关键技术,集中人力和财力,实施重点攻关,力争在重点领域取得重要自主创新成果并形成产业化。二是积极推动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相关企业提高国际分工和合作地位,不断提高与跨国公司的分工、合作层次,引导跨国公司研发、关键制造领域向我国转移。三是支持国内相关企业之间的收购、兼并和重组,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大型内资企业集团。

(六)继续改善中小企业发展环境,放宽垄断行业进入限制

改善中小企业发展环境,特别是要加快建立以政府资金为引导、民间资本为主体的创业资本筹集机制和市场化的创业资本运作机制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加快垄断行业管理体制的改革,在不涉及到国家安全问题的前提下,推进非基本公共服务行业的资源配置由政府主导向市场为主转变,允许民间资本和外资进入垄断行业领域特别是第三产业领域,并鼓励参与国有垄断企业的改组改造。

(七)完善农产品价格调控机制,抑制通货膨胀

要全力保证2011年农产品丰收。加快推进农田小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用投资投劳相结合的办法解决农业基础设施长期拖欠的历史遗留问题。建立“大粮食安全”支持方案,高度关注大豆产业发展。建立农产品进出口调节机制,构建稳健的供给体系。启动农业反垄断调查,规范市场秩序。■

注:

①王岳平综合钱纳里的工业化阶段25个指标,以我国2008年的数据计算判断我国开始向工业化中后期过渡。参见王岳平:《“十二五”时期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战略与对策》(国家发改委宏观院2009年重点课题)。

②2007年同期工业增速高达18.5%,是近5年来最快的,国家为此也出台了宏观调控的政策来抑制过快增长势头。

③包括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

④固定资产投资增幅放缓和股市低迷一定程度可以反映金融业的增速放缓,而房屋销售增长情况一定程度可以反映房地产业增速放缓。

⑤尽管外需增速相比2009年有比较大的提高( 2010年前9个月的出口总额增速为34%),但由于2009年同期(1―9月)的出口增速是-21.3%,可以说,2010年的出口高增长对产业增长的拉动作用应该还没有恢复到“十一五”前期的水平。

产业发展特征例2

收稿日期:2011-06-30

作者简介:徐健(1983―),男,贵州大方人,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林业技术与管理工作。

中图分类号:S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1)07-0138-02

1引言

林业产业化是指以林产品或林副产品作为主导产品,使产、加、运、销等环节一条龙式地衔接起来,形成贸、工、农专业化联合的经营方式。林业产业化是林业经营方式的根本变革,是对林业产业组织的重构,它是以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产业为基础,以综合效益发挥为核心,通过分区、分类生产,协同经营,所形成的结构合理、多条足够长的产业链有机构成的林业产业体系,体现了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产业的基础性、3大效益的协同性、林业产业经营的系统性及林业经营的社会性特征[1]。

2林业产业化的内涵

2.1森林资源是林业产业化的基础

森林资源为林业产业化体系中各条产业链提供了加工或生产对象,是林业产业化经营的基本保障。只有保证足够的林业资源,满足了现阶段林产品加工业的需求,再加上以林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带动森林资源培植业的大发展,促进林业产业的大发展,才能使林业产业形成规模和良性的可持续发展。

2.2各条产业链是林业产业化的载体

林业产业化体系中各条产业链狭义上讲包括各类林业企业、林区,其功能是能串联森林资源培育、加工、销售(市场)等各环节,形成一体化经营,广义上讲还应包括其他社会化服务体系,这一体系涉及到金融、工商、教育、科技、社会保障等众多机构和行业,其为林业产业化提供了资金、政策、技术、信息咨询等社会化服务。林业产业化产业链要有足够的长度,形成规模,且各条产业链之间有相当的关联度,才能建成结构合理、有机构成的多条产业链组成的复合产业体系,囊括第一产业到第三产业、低级层次生产到高级层次加工的产品生产[2]。

2.3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是林业产业化的目的

通过有效建立各产业链的构建,形成产业之间的密切联系和协作、有机构成的产业组织体系,使各产业间利益分配趋于合理,从而使各产业得到协调发展。通过林业产业化的系统性经营,使林区的多资源、多产业经营有机地联系起来,使林业一、二、三产业全面、协调发展,即以商品林的大发展促进林业产业的大发展,以林产工业的大发展带动资源培育业的大发展,以森林旅游业的大发展带动森林服务业的大发展,把林业产业建成为国民经济中有一定比较优势的重要产业。

3林业产业化的特征、作用

3.1林业产业化的特征

3.1.1依赖性高

林业产业化体系所建立起的各条产业链都离不开森林资源为其提供加工或生产对象。森林资源是林业产业化发展的基础,它为林业产业化经营提供物质基础。同时林业产业化的发展也要建立在生态环境优化的基础之上,良好的生态环境才能为各产业的发展提供其相应废弃物的排放场所和自然净化场所,从而促进各产业的不断发展。

3.1.2周期性长

森林资源培育和农业种植、牧渔养殖等其他再生资源性产业相比具有生产周期长的自然属性,同样,林业企业和其他加工培育型企业相比,相应的建设周期也比较长。目前,社会经济发展的大趋势是市场周期性变化频率急剧加快,因此,相比其他农业产业,林业产业化建设受其影响极大。

3.1.3产业链长

林业产业化是实行森林资源培育、加工、销售的专业化生产,必须通过多条足够长的产业链将各环节密切地衔接起来,才能形成系统的经营体系。

3.1.4公益性大

林业产业化是以森林资源为经营对象,而森林资源所具有的生态、社会效益,与人类的生存和社会发展具有密切的关系,也就是说林业具有外部效益、长期效益,这些效益由全社会受益。林业是社会发展的绿色屏障,在生态平衡上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3]。

3.2林业产业化的作用

3.2.1增强了林业的稳定性和计划性

林业产业化通过合理配置资源,优化了林业的生产结构,发挥了产业系统各环节的协作功能,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解决了林业经营与市场化改革的矛盾,实现了规模效益。同时,又在一定程序上提高了林业生产资料、资金、技术和社会化服务的可靠程度,使林产品市场更加稳定。

3.2.2实现了生产过程的社会性结合

林业产业化作为一种新的经营方式,使其各个组成部分各环节均密切结合,推动更大合作,为林业的现代化建设和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3.2.3提供生态环境产品,发挥公益效益

林业产业化使林业资源得到有效配置,通过加强各环节联系,使林业资源得到有效配置,降低了林业资源的浪费,保证了林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等3大效益的可持续发展。

4林业产业化发展的对策

4.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林业产业化把林业、林产加工和销售纳入经营范围,使林产品在加工、流通环节得到增值,提高了林业的经济效益。抛开经营主体不谈,当前推进林业产业化经营,部分地区仍然存在认识问题、领导问题和工作问题。因此大力宣传林业产业,提高各级领导的认识,改变广大林区干部群众的观念,把发展现代林业产业提到各级政府工作的议事日程,并作为各级林业主管部门的重点工作来抓;通过广泛的宣传发动,树立林业科学的发展观,让社会各界人士都充分认识到实现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和实际价值,都来关心、支持和自觉地投身生态林业建设的伟大工程。林业的产业化是林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全面推进生态建设的同时,要强化林业产业开发意识,高度重视林业产业的发展。要加大对林业产业开发工作的力度,把林业产业作为促进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措施来抓,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核心,加快林业后续产业建设步伐,大力发展和培育好各地区林业特色产业,不断提升产业发展的规模和效益。

4.2加快制度创新,培育林业产业化的市场主体

没有主体的市场仅仅是形式上的市场,科学的市场体系,必须有市场主体的参与。从生产角度看,市场主体包括林业产品和经营者两部分。林业产品是客观的市场主体,而经营者则是主观上的主体,主观影响着客观。因此,要培育效益林业的市场主体,应促进经营制度创新,因地制宜的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经营规模,使林场、林业企业、林农和购销组织成为林业产业化的市场主体。推进林业经济制度创新,是林业龙头企业成为效益林业的又一市场主体,龙头企业不仅能带动和促进林业小规模分散经营纳入产业化经营轨道,还能有效提高林农组织化程度和林业社会化水平。推进林农组织形式创新,积极扶持和发展林业合作经济组织,使林业合作经济组织成为发展林业产业化的有效载体。

4.3突出重点,确定林业产业化主导产业

主导产业是指在众多林业产业中起主导和带头作用的林业产业,在林业产业化体系模式中起着上连市场、下连基地的作用,串联产业化中间各环节,是林业产业化的载体,在实行林业产业化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选准选好主导产业,是实施林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各地区应从各自的实际出发,充分利用好当地的资源优势,进一步调整优化产业产品结构,积极发展特则产业和产品,选择市场容量大、商品率高、经济效益好的产业和产品作为开发重点,逐步扩大经营规模,提高产品档次,搞好产品升级,尽快形成区域性的主导产业和拳头产品,通过主导产业的优先发展来带动和促进林区其他产业和林业产业化各产业链的发展。各地要从实际出发,以市场为导向,立足当地资源优势来确定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主导产业。应避免“少而全”的生产经营方式,各地区的主导产业不一定过多,过多的主导产业必然造成地区产业特征的不明确,影响到林业产业化中产业优势的形成。

选准选好主导产业,还要做到统一规划,立足优势,相对集中,合理布局,结合资源、市场、技术等潜在优势和发展前景分析,建立具有区域特色的商品生产基地,进一步扩大经营规模,提高系列化、专业化经营水平,把潜在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的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发挥主导产业应有的效益。

5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制度的不断改革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林业目前的生产方式、产业结构、资源配置及管理体制与市场经济的矛盾日益显露出来,林业产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改革现有的林业生产模式和组织形式,更多地是注重林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以适应生态建设和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新要求,是目前面临的主要任务,即推进林业产业化,是当前林业市场化改革和建立发达的现代林业产业体系的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产业发展特征例3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3-0461(2010)01-0042-05

[收稿日期]2009-09-16

[作者简介]张明哲(1983-),男,河南南阳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生,研究方向:产业经济学、世界经济。

一、现代产业体系的内涵

现代产业体系最早是由中共十七大提出的,是一个中国语境下的概念。十七大报告提出:“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振兴装备制造业,淘汰落后生产能力”。[1]

1.现代产业体系的内涵

党的十七大报告针对国际产业分工格局的新变化以及中国经济结构存在的突出问题,第一次提出了发展现代产业体系。但对于什么是现代产业体系,十七大报告中并没有明确的论述。中国政策研究部门和理论界对现代产业体系的内涵进行了多维度的解读。下面将对其中几种有代表性的观点进行简要的评述,进而探讨现代产业体系的基本内涵。

2007年11月新华社发表《发展现代产业体系》,从产业发展的角度解读十七大报告。该文对“什么是现代产业体系”作出了初步的回答:“现代化的过程,就是在科技进步的推动下,经济不断发展、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升级的过程。”[2]该文比较清晰地提出现代产业体系的发展思路: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从改革体制机制、加大资金投入、完善政策等方面采取措施,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大支农惠农政策力度,积极发展现代农业。

2008年7月,广东省委省政府正式公布了《关于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决定》。该决定明确界定了现代产业体系的定义:“现代产业体系是以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低能耗、低污染、自主创新能力强的有机产业群为核心,以技术、人才、资本、信息等高效运转的产业辅助系统为支撑,以环境优美、基础设施完备、社会保障有力、市场秩序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为依托,并具有创新性、开放性、融合性、集聚性和可持续性特征的新型产业体系。”[3]该定义开创了全国省级决策部门的先河,体现了从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方式向集约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时代进步和发展要求。

浙江大学区域与城市发展中心陈建军教授认为:现代产业体系可以被认为是产业体系的一个子集合,即被纳入“现代产业体系”中的那些产业,应该具有更多的“现代元素”;这些“现代元素”是符合科学发展观的理念,即符合“两高两低一自主”(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低耗能、低污染、自主创新)的那些产业。[4]

向晓梅从系统论的角度定义现代产业体系:“现代产业体系可以看作是产业在横向联系上具有均衡性和协调性,在纵向发展上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产业具备良好的制度素质、技术素质和劳动力素质,产业结构与消费结构之间形成良好互动,产业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国际产业发展相衔接的产业链完整、优势集聚、竞争力强的产业系统”。[5]该定义强调现代产业体系是一个特殊的产业系统,这个产业系统具有产业链完整、产业优势集聚、竞争力强等特征。

综上所述,现代产业体系是相对于传统产业体系而言的,其目的是实现产业机构的优化升级,其核心是一个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互相融合、协调发展的系统,是中国转换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产业载体。

2.国际视角下的现代产业体系

国外虽然没有明确提出“现代产业体系”的概念,但是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美国等发达国家兴起的产业体系,实际上就是现代产业体系。

国际视角下的现代产业体系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发达国家的产业体系中第三产业的比重一般都在70%以上,而在第三产业中,包括金融中介服务业、文化信息服务业、生产服务性产业的比重在50%以上;其次,发达国家的第二产业增加值在GDP所占比重不大,但是绝对量不小,科技含量高。比如,尽管美国工业比重只有16%,但产业科技含量非常高,劳动密集型工业基本上都已经转移到其他国家。

发达国家的经验显示,在现代工业和农业的发展过程中,服务业的价值链越来越长,服务业所占比重不断提升将是大势所趋。服务业的发展不仅拓展新的空间,而且还通过对工业、农业等其他产业部门的融合、渗透,促使传统产业实现转型升级。因此,从国际视角看,现代产业体系是一种第三产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占较大比例、第二产业科技含量高的产业体系。

二、现代产业体系的特征

现代产业体系具有创新性、开放性、融合性、集聚性、可持续性、市场适应性等特征。

1.创新性

创新性是现代产业体系的动力特征,创新是发展现代产业体系的第一推动力。现代产业体系的创新不是在一个孤立封闭的系统中完成,创新一方面同具体的产业状态息息相关;另一方面,创新又要受到相关的支持系统发展情况的制约。一个完整的创新系统应该包括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等,以发展现代产业体系为目标,通过多维度的创新来化解产业发展中的瓶颈。

所谓技术创新,就是“企业家把一种从未有过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导入一种新的生产函数”。[6]技术创新的目的是将新技术应用于生产过程,并实现产业化。技术创新通过推动传统产业的改造、新兴产业的兴起和落后产业的淘汰等,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推动传统的产业体系向现代产业体系的]化。第一次产业革命以来,新产业的不断出现无一不是技术创新的结果,继而引起产业体系的重大变革,形成一定时代语境下的现代产业体系。

制度创新在现代产业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它是产业创新能否获得成功的基础和保障。近年来,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使企业大幅度地提高运营效率、降低成本的同时,促进了企业制度创新。许多企业打破传统的组织分工理论,将企业最关键最基本的管理工作和作业程序进行再设计,从而使成本、品质、服务、速度等方面的绩效大幅改进,增强了企业的环境适应能力和核心竞争能力。

2.开放性

开放性是现代产业体系的效能特征,开放性是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内在要求。目前各国之间形成了相互依赖的整体,产业内分工、产品内分工使区域间的产业体系联结的紧密度大大提高,一个区域产业体系的升级也就与区域外的供给和需求结构的关联度增强,凸显了现代产业体系的开放性。

当前以国家为中心的国际分工格局呈现出紧密联系的金字塔结构。[7]美国等发达国家位于国际分工的最顶层,一方面大力发展以微电子技术为中心的信息产业和以生物技术、新材料、新能源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 生产高附加值的高新技术产品;另一方面, 把失去比较优势的传统产业和一部分低附加值的技术密集型产业,包括汽车、电子等产业转移到其他国家, 实现产业结构高级化的战略目标。亚洲“四小龙”等新兴工业化国家或地区通过大量吸收发达国家的投资,承接美、日转移出来的重化工业等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使经济增长有了新的推动力,并促使产业结构迅速升级。比如,新加坡充分利用跨国转移的机遇,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先后经历三次结构转型,推动了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升级,成为世界上举足轻重的国际金融中心,拥有发达的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

3.融合性

融合性是现代产业体系的结构特征,也是现代产业发展的基本趋势。这种融合首先是表现在信息技术对包括工业、农业和服务业在内的所有产业的渗透和嵌入;其次是服务业对工业、农业的融合和渗透,从产业的发展到产业链的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制造业以及农业的融合已经成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必然趋势;第三是各产业内部更低层次部门间的相互渗透和融合;第四是文化与产业的融合,当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由文化为基本元素的软资源的投入将成为创新的主要源泉和产业发展主要动力,如品牌价值提升和创意产业的发展。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信息化的不断发展,现代产业间的融合互动将会程度更深,范围更广,层次更高,产业更具生命力。

4.集聚性

集聚性是现代产业体系的空间特征。现代产业体系的形成过程就是产业的空间结构不断调整、产业集聚化、最终形成产业集群的过程。产业集群是指在特定区域中,具有竞争与合作关系,且在地理上集中,有交互关联性的企业、专业化供应商、服务供应商、金融机构、相关产业的厂商及其他相关机构等组成的群体。美国经济学家迈克尔.波特教授认为,产业在地理上的集聚,能够对产业的竞争优势产生广泛而积极的影响。[8]从世界市场的竞争来看,那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其产业内的企业往往是群居在一起而不是分散的。基于产业链的联系、运输成本的节约、公共设施成本的分摊、信息沟通的便捷和包括技术扩散效应和学习效应在内的多种形式的正的外部性,产业集群成为国家、区域获得竞争优势的基本途径之一。

高新技术园区是现代产业体系集聚性特征的重要体现。信息革命和生物技术革命直接导致了信息产业等高科技产业的出现。这些产业在一定的地域内聚集,形成上、中、下游机构完整、支持产业体系健全、充满创新活力的有机体系,就是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美国硅谷、北京中关村、上海张江高科、台湾新竹园区等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是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重要载体。创办高新区,是适应经济全球化和日益激烈的国际科技竞争的挑战,为创造竞争优势而形成的一种产业空间组织形式,它是连接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的纽带。在高新区中创新的思想可以得到孵化,企业之间的合作更为频繁。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一旦形成,可以有利于产业结构升级和提高地区竞争优势。

5.可持续性

可持续性是现代产业体系的标志性特征。现代产业体系通过科学技术改造传统产业,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体现了循环经济的理念。高质量、高效益和低消耗、低污染是现代产业体系可持续性发展的必然要求。产业发展必须强调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在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同时,力争做到制造业所提供的产品全寿命周期少污染和无污染、资源低耗及可回收和循环利用,用最小的资源代价和环境代价来保持经济的快速发展。

现代产业体系中的主导产业服务业以及新兴产业形态如信息产业、创意产业均有助于减少自然资源的消耗量,降低人均废物排放量,有效缓解人口通货膨胀率所带来的能源紧缺、资源枯竭与生态环境危机。根据有关计算,互联网使全球劳动生产率提高300%,信息的自由交流和更大范围内的共享,提高了政府企业公众获取信息的能力,从而达到经济繁荣、社会公平等目的,由此节约能源近50%。[9] 现代产业体系强调知识、信息、智力的作用。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在农业、工业、服务业中,不仅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了资源消耗,减少了资源消耗,减少了环境污染,而且成为提升产业层次,推动产业升级的重要动力。[9]

6.市场适应性

市场适应性是现代产业体系的基本特征。不同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跟随需求层次的升级规律表现出发展的阶段性和动态性。[10]现代产业体系不断适应消费结构和市场需求的变化,适应经济发展阶段的新要求,在满足市场需求新潮流中占据有利地位,从而实现经济发展的高效益和高增长。

在现代经济发展过程中,随着技术进步速率的加快、消费者需求个性化、多样化趋势的不断增强,市场需求也表现出越来越明显的多变性和动态性, 现代产业体系必须不断适应消费结构和市场需求结构的上述发展趋势,使生产方式和生产组织形式更具有灵活性和市场适应性。近年来不断得到发展的模块化生产方式和网络化组织形式,可以理解为对需求多变性的一种适应性变革形式。

三、产业结构软化是现代产业体系的发展趋势

如前所述,现代产业体系以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导向的系统。产业结构软化(the Softening of Industrial Structure)是现代产业体系的发展趋势。产业结构软化,是指在社会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体力劳动和物质资源的消耗相对减少,脑力劳动和知识的消耗增长,与此相适应,劳动和资本密集型产业的主导地位日益被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所取代。现代产业体系的产业结构软化至少有两个层次的含义:第一是指在产业结构的]进过程中,软产业(主要是第三产业)的比重不断上升,出现了所谓“经济服务化”趋势;第二是指在整个产业结构]进过程中,对信息、服务、技术和知识等“软要素”的依赖程度加深。因此,我们着重从产业结构服务化、产业结构高新技术化、产业结构融合化和产业结构国际化四个方面分析和把握现代产业体系产业结构软化的发展趋势。

1.产业结构服务化趋势

20 世纪90 年代中期以来,世界范围内产业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第一产业所占比重进一步减小,第二产业比重也逐步下降,而第三产业比重呈现不断增长的态势。从世界平均水平看,1995年服务业在GDP中所占比重为65%,2006 年则上升到69%。美国服务业在GDP 中所占比重从1995年平均72%上升到2006年的77%,提高了5个百分点;同期欧元区和日本服务业所占比重均提高了4个百分点;而中国服务业在GDP 中所占比重仅提高7个百分点,2006年平均为40%。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经济服务化趋势非常显著(见表1)。

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很大程度上是由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推动的。知识密集型服务业(KIBS)是指以专业知识或技能为基础的、服务产品技术含量大、附加值高的服务行业,具有顾客专业化、雇员知识化、手段高科技化、产业高增值性、高渗透性等特征。1986年~2005年20年间,全球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从4.9万亿美元增加到2005年的9.8万亿美元;其中,市场导向型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全球收入增长了两倍多,从1986年的4.5万亿美元增长到2005 年的11.5万亿美元(以2000 年不变价格计算),年均增长率高达4.8%,远高于其他服务业2.7%的增速。以美国为例,1995年~2006年,美国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上升了4.4个百分点,2006 年达到76.5%。而其中,包括金融、信息服务、咨询服务等在内的知识型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提高。目前,美国知识产业中83%以上集中于金融、保险、信息与通信、企业服务等知识密集型服务行业。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成为拉动美国经济增长的主导产业。

2.产业结构高新技术化

产业结构高新技术化是指用高新科技改造传统产业的过程。一方面,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在经济中所占比重持续增加(见表2);另一方面,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特别是制造业,加速了传统产业的高技术化。目前,信息技术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渗透到制造业的各个环节中,使制造业的产品和生产过程,以至管理方式发生了深刻、甚至是革命性的变化。

过去十几年中,科技发展和信息通信技术的推广使用推动了经济发展。信息通信技术经历了20 世纪90 年代末的爆炸式发展后,以更稳健的步伐得到推广普及。信息通信技术已经成为企业在组织、技术方面创新的战略性工具。据统计, 25个OECD 国家中有89%的企业使用互联网。OECD 国家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越来越依靠信息通信技术和企业服务。1995年~2005年,澳大利亚、丹麦、瑞典、英国和美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增长率的0.3%~0.7%归因于对信息通信技术的投资和使用。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使其全面升级,劳动生产率明显提高,制造业成为推动美国经济扩张的第一大产业。事实证明,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不但使已经失去竞争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如纺织业、服装业、建筑业正在转变为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而且使钢铁、汽车、化工等资本密集型产业转变为技术密集型产业。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服务业,可使其日趋信息化和知识化。新技术的引进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传统产业的衰落速度,使部分传统产业焕发新的生命力。 而对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新兴市场经济国家而言,在知识经济背景下进行工业化,必须充分发挥高新技术带动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优化的作用。具体表现为:一方面,新兴国家不断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的研发投入力度,致力于长期培育自主技术创新能力;而另一方面,短期更为有效的则是充分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将工业化与信息化、知识化有机结合起来,发展新型工业化,以便缩小与工业化国家之间的发展差距。

3.产业结构融合化

产业结构融合化,简称“产业融合”,又称“产业结构重叠化”或者“产业边界模糊化”,是指由于技术进步和放松管制,发生在产业边界和交叉处的技术融合,改变了原有产业产品的特征和市场需求,导致产业的企业之间竞争合作关系发生改变,从而导致产业界限的模糊化甚至重划产业界限。[11]传统的以单一技术为基础的产业界限在产业融合中越来越不清晰,原有的以单一知识及其技术作为产业的划分标准遇到了强大的挑战,产业融合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产业结构变化势不可挡的潮流与趋势。

在不同的产业领域内,产业融合以不同的方式]进,最终将促成整个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合理化,并构架出融合型的现代产业体系。产业融合的主要方式有三种:渗透融合、延伸融合和重组融合。渗透融合是指高新技术及其相关产业向其它产业渗透、融合,并形成新的产业,如生物芯片、纳米电子、机械电子、航空电子、生物电子、电子商务等新型产业。延伸融合是通过产业间的互补和延伸,实现产业间的融合,往往发生在高科技产业的产业链的自然延伸部分;这种融合更多地表现为服务业向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延伸和渗透,如第三产业中相关的服务业正加速向第二产业的生产前期研究、生产中期设计和生产后期的信息反馈过程展开全方位的渗透,金融、法律、管理、培训、研发、设计、客户服务、技术创新、贮存、运输、批发、广告等服务在第二产业中的比重和作用日趋加大,相互之间融合成不分彼此的现代产业体系。重组融合主要发生在具有紧密联系的产业或同一产业内部不同行业之间,是指原本各自独立的产品或服务在同一标准元件束或集合下通过重组完全结为一体的整合过程。现代产业体系下的重组融合更多地表现为以信息技术为纽带的、产业链的上下游产业的重组融合,融合后生产的新产品表现出数字化、智能化和网络化的发展趋势,如模糊智能洗衣机、绿色家电的出现就是重组融合的重要成果。

4.产业结构国际化

产业结构国际化又称“产业结构无疆界化”,它是指一国或地区的产业结构变动通过产业构成的核心要素的国际流动,冲破国家疆界限制,在全球产业结构调整中实现转换的过程。[12]随着以信息技术产业为核心的知识产业的兴起,逐渐出现了全球性产业,发展突破了地区和产业的界限,推动着全球范围内现代产业的发展,引起了世界新的产业革命和全球性产业结构调整浪潮。世界范围内产业结构变动的这一特征打破了产业结构变动局限在一国国内的传统格局,出现了产业结构变动无疆界的新趋势。

经济全球化的日益深化使得各国经济相互依赖越来越强,产业结构的开放度不断提高,任何一国的产业结构调整都不再可能局限在一国一地来完成,而必须依据要素禀赋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参与国际产业大循环,借助产业国际化转移来完成。产业国际化转移是指产业在国家或地区间转移的经济现象,它主要是通过资本的国际流动和国际投资实现的。[13]为取得全球竞争优势,发达地区和新兴工业化国家纷纷将产业结构的调整推广到全球,以产业海外转移为手段,进行大规模的结构重组和升级;发展中国家为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赶超战略, 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扩大对国际产业转移的承接,以加快本国产业结构的升级和高度化。互动发展的共同需求为产业国际化转移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其规模在扩大,发展在加快。

[参考文献]

[1].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2007-10-15.whj.smx.省略/ReadNews.asp?NewsID=3082.

[2]中共广东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决定 [N].南方日报(网络版), gd.省略/gdgk/gdyw/200807/t20080728_60362.htm,2008-07-28.

[3]陈建军.关于打造现代产业体系的思考――以杭州为例[J].浙江经济,2008,(17):43-45.

[4]向晓梅.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J].港口经济, 2008,(9):42.

[5]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6]华 民.“入世”后中国如何参与国际分工[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2,(4):9-14.

[7][美]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 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8]陶长琪, 陈文华.新概念经济[M]. 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5.

[9]李 .文化经济跨越增长的极限[J].思想战线,2007,(1):60-66.

[10]李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路经选择:广东现代产业体系及其支撑要素互动关系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11]马 健.产业融合理论研究述评[J].经济学动态,2002,(5):78-81.

[12]MBA智库百科[EB/OL].网址省略/.

[13]游霭琼.产业转移的国际化与广东产业结构调整[J].南方经济,2005,(5):37.

Study on Characteristics and Development Tendency of Modern Industry System

Zhang Mingzhe

产业发展特征例4

中图分类号:G811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590(2007)03-0042-04

Abstract:Using some methods, for instance,literature material and based on the Olympics movement industry concept, the course elaboration, we key from five aspects: culture, economy, media, politics,and travel to carries on the analysis to the Olympics industry pattern characteristic, in order to promulgates the essential factor which the modern Olympics movement industry succeeds

Key words: Olympics movement; industry; professional sport; transaction cost; characteristic

在商业化发达的时代里,体育作为一种超语言的交流方式在20世纪50年代后,已成为促进世界交流的重要力量。奥林匹克运动肩负着崇高而神圣的理想步履艰难地走过80个春秋后,于1976年遭遇“蒙特利尔陷阱”,组委会亏损10亿美元,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又遇“抵制危机”及经济赤字,此时奥林匹克运动处于风雨飘摇之中。1984年在举办城市的重压之下,奥林匹克运动冲破重重桎梏步入商业化之路。洛杉矶奥运会成功的商业化操作给国际奥委会带来了巨额财富,也铸就了奥林匹克运动新的辉煌。

1 奥林匹克产业化的含义

在我国体育理论界和整个社会,奥林匹克运动被认为包含于体育这一大范畴之中,因此,在对奥林匹克产业化这一概念进行准确界定之前,必须首先了解与之相关的基本概念。

什么是产业化?“产业指各种生产的事业,也特指工业。”[1]“传统的产业概念是指从事物质生产的工业部门或行业,目前这一概念已从物质生产部门扩展到非物质生产部门。一般讲,产业是指从事国民经济中同一性质的生产或其他社会经济活动的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的总和,即在社会分工条件下的国民经济各部门。”[2]“化”,是后缀,加在名词或者形容词之后构成动词,表示转变成某种性质或状态。[3]“产业化”,是指由非产业转变为具有产业的性质或状态。

“奥林匹克产业化”,是指把奥林匹克本身作为一种商品进入市场,通过比赛获得经济利益。奥林匹克产业化的核心是围绕奥林匹克运动会这一竞赛市场开展的,其举办周期为四年一届,围绕这短暂的比赛所创造的经济财富令无数国际单项体育组织、职业体育组织以至一些跨国经济组织为之汗颜。奥林匹克的产业化模式作为一个产业化的成功典范已给众多商家及经济学家以示范作用。

2载负理想,展翼高飞

在欧洲及北美,竞技体育的商业化运作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与之相比,奥林匹克商业化姗姗来迟,其原因在于奥林匹克理想与的约束。奥林匹克运动自产生之日起,奥林匹克先哲们就为其树立了崇高的哲学思想:奥林匹克的价值不仅要促进人的身体、精神与意志和谐地融为一体,追求人的自我完善,而且也要促进各民族之间、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促进世界和平。鉴于奥林匹克运动的神圣使命,国际奥委会始终抵制商业化倾向,拒绝职业运动员加入其间。当奥林匹克运动被迫进行商业化改革后,奥林匹克运动盛况空前,其宏伟的规模,优质的服务及精湛的表演感人心魄,沁人肺腑。商业化及职业运动员的加盟非但没有斩其双翼,反到令其展翅高飞。当然商业化也给奥林匹克运动带来了许多世俗的东西,如“金钱的诱惑”、“政治介入”等。这也给人们提出了一系列诸如“理想与现实的冲突”等一系列的课题。奥林匹克产业化运作模式已经非常成熟,其经营遍布全球。“自1980年萨马兰奇担任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席以来,奥林匹克运动通过市场营销获得150亿美元的经济收益。”[4]奥林匹克委员会作为非营利性社团,在二十年内创下的经营业绩,是世界经济史中的一个奇迹。

3 奥林匹克组织的宗旨对其产业化的影响

奥林匹克组织的宗旨决定了其属于非经营性社会组织,它走产业化之路旨在更好地发展奥林匹克运动。

奥林匹克组织的目标与职业体育组织不同,从职业体育的性质看,职业体育的基本组织单位是职业体育俱乐部,职业体育俱乐部的生存和发展以市场为导向,投资者的目的是为了获得预期的回报,这种回报即俱乐部的产出。俱乐部的产出包括运动队的名牌效应、比赛的门票收入、运动员转会费、电视转播费等。一个俱乐部相当于一个企业,其主要目标是获得最大化利润。职业体育俱乐部的性质决定了它的运行模式,它与普通企业的经营方式有明显的区别。职业体育以高水平的竞技表演获得利润,拥有巨大的明星效应和商业价值。一个职业俱乐部的发展在受到竞争对手制约的同时,俱乐部的发展又有赖于竞争对手的存在。也就是说,职业俱乐部是在竞争的同盟中得到发展的。各个职业俱乐部组合起来的同盟即协会,协会的功能在于协调各俱乐部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保证所有俱乐部的总利润最大化。各俱乐部在协会的指导与监督下,相互妥协,共同获利,才能保证俱乐部和协会的生存,协会才能良性运行。职业体育的经营性质决定了协会不可能是政府机构或是其它类型的社会公益型事业单位。

奥林匹克运动的产业化借鉴了职业体育的商业操作模式如电视转播及门票的销售等,并与专业化的体育营销公司――-国际体育、文化和休闲营销公司(ISL)签署了由ISL公司推出的著名TOP计划。使奥林匹克对商业赞助的营销达到专业化水平。

尽管奥林匹克运动引入了产业化模式,使奥林匹克的产业化成为其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支柱,但奥林匹克运动的最高目标是营造和平的文化环境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这一点上它是有别于以赢利为目的的职业体育组织的。奥林匹克运动的这种多元目标结构对于普及奥林匹克运动,促进其在国际社会中的形象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国际奥委会设置的奥林匹克运动员、教练员奖学金、在经济管理等方面援助各国奥委会、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以及在世界范围内推广奥林匹克文化,这些都极大地促进了奥林匹克的国际地位。无怪有“网球皇帝”之称的前德国职业网球明星贝克尔说:“我无法形容自己的心情。为国家去拼搏,而不是为金钱去比赛,那种感觉太神圣了。奥运会太伟大了,简直是金色的奥运会。” [5]奥林匹克运动的多元目标结构使奥林匹克运动富有极大的人本主义,奥林匹克产业的经营者们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又怀有神圣的目标及良好的社会声望。奥林匹克运动营造的良好社会声誉诱惑起无数跨国公司的青睐,难怪在赞助费飙升的情势下,仍有众多的跨国公司搭乘奥林匹克的便车来营销自己的品牌。

4 奥林匹克运动的独立性对其产业化的影响

奥林匹克运动作为一种非营利性社会组织,决定了其自身的独立性。国际奥委会在其中明确宣布“奥林匹克运动会完全属于国际奥委会,国际奥委会拥有其中有关的全部权利,特别是(而且没有限制地)涉及该运动会的组织、开发、广播电视和复制的权利。举办奥运会获得的全部收益必须用于发展奥林匹克运动和体育运动。” [4]

营利性体育组织的经营方式与奥林匹克产业的经营方式相同,一方面以生产商的身份提供竞赛表演,另一方面以中间商的身份将其无形资产销售给企业。体育组织营造的竞赛市场极富商业价值,吸引了商业组织的大量投入,当竞赛市场达到一定规模时,其潜在的无形资产价值则成几何倍数增长。企业购买体育组织无形资产是需要交易成本的,商家以赞助、收购等方式购买体育无形资产的现象与日俱增,无形资产的量度难度非常大,双方的讨价还价势必造成交易效率的降低。在这种趋势下,通常的解决方法赞助商收购体育组织,或是体育组织经营或收购其他商业组织,来更有效地开发体育无形资产。从经营的难度来讲,大型商业组织经营的复杂程度要高于体育组织,这也是目前体育组织被收购的主要原因之一。奥林匹克运动的独立性排除了被商业组织收购的可能性,从而使其能坚持宗旨,推广奥林匹克文化,赋予奥林匹克运动以崇高的人文内涵,为奥林匹克产业化创造了无限的商业价值。这也是许多商业机构甘愿承担较大经济风险,为奥林匹克运动投巨资的重要原因。

5 奥林匹克产业化模式特征

5.1 文化特征

体育本质上属于文化范畴,与其他体育赛事相比,奥运会的独特意义体现在她的文化和艺术内涵上。文化艺术和体育的结合是皮艾尔•德•顾拜旦提出的奥林匹克主义的核心,这被写入《奥林匹克》的基本原则:“奥林匹克主义是增强体质、意志和精神并使之全面均衡发展的一种生活哲学。奥林匹克主义谋求体育运动与文化和教育相融合,创造一种以奋斗为乐、发挥良好榜样的教育作用并尊重基本公德原则为基础的生活方式。”[5]《奥林匹克》第五章第44条指出:“奥运会组委会须制定一项文化活动方式,事先提交国际奥委会执行委员会批准,该计划须为促进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参加者和其他与会人员的和谐关系、相互了解和友谊服务。”

巴塞罗那的文化奥运计划从1988年开始,包括博物馆和剧院等文化艺术设施的建设和更新等项目。亚特兰大奥运会的组织者也实施了为期四年的文化奥运活动计划,并在1996年的奥林匹克文化艺术节达到高潮。悉尼奥运会组委会认为悉尼申办2000年奥运会成功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其出色的奥运会活动计划。另外,重要的是,奥运会的举办地越来越重视开幕式和闭幕式,他们不仅是一种运动会开始和结束的常规仪式,而且已成为对主办地文化的集中展示。虽然现场直接参加开幕式和闭幕式的观众人数非常有限,但通讯技术的进步使观看者不在受限于地理距离。在这个意义上讲,这些仪式本身也成为极具诱惑力和吸引力的特殊文化活动,也是文化奥运会项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尽管奥林匹克文化艺术节事无论是地位还是影响力都与其名称不相称,但从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开始,国际奥委会和各个奥运会主办地已逐渐认识到文化奥运活动的重要性。当然这种意愿上的重视能否真正付诸行动,并表现为更大资金投入和赞助商介入,还需要用时间来检验。

5.2 经济特征

在20世纪80年代,许多奥委会前任主席所积极维护的奥运会业余主义理念被了,赞助商和专业运动员被奥运会完全接受了,再加上电视转播权销售的引入,以1984年的洛杉矶奥运会为起点,奥运会的商业化特征日益浓厚,奥运会也逐渐成为一个经济赛事。需要指出的是,商业化也是奥运会组织者的一个必然的选择。20世纪70年代末,奥运会的举办变得更加昂贵,如果不引进赞助商和电视转播权制度,奥运会的前景看上去非常暗淡。同样明显的是,如果奥运会还想保持其世界顶级体育赛事的地位,奥林匹克的领导者们就必须认可商业化和职业化,因为商业利益相关者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就在世界经济体系中占据了统治地位。当然,奥运会商业化和职业化也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

国际奥委会组织举办奥运会有两个目的:第一,奥运会的设施遗产将激励体育事业的发展;第二,通过提供更好的训练机遇和国际、国内竞赛的场馆来提高体育的地位。因此,对奥林匹克组织者而言,奥运会不仅仅是结果,而且是实现更高的竞技体育目标的开始,奥运会的影响主要从体育的角度来衡量。但是,除了体育价值,奥运会还具有巨大的经济、社会、文化和政治效应,尤其是为主办地带来公共宣传、城市更新、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等方面的机遇。对于主办城市和国家而言,主办奥运会的目的是多方面的:第一,获得体育遗产是一个广泛的理由;第二,被选择为奥运会主办地的意味着荣誉和世界的认可;第三,奥运会将带来外部的资本注入;第四,奥运会引发的项目建设、技术进步和旅游活动将带来经济上的刺激。20世纪80年代以来,各国和各个城市纷纷将奥运会作为促进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历史机遇和手段,从这个意义上说,奥运会是主办地的超级经济赛事。

5.3 媒体特征

顾拜旦曾称奥运会是一个“奇迹”,但是在奥运会最初的年月里只有很少人能够直接地或间接地目睹到这个奇迹。1956年,当时的国际奥委会主席Avery Brundage 说道:“国际奥委会在没有电视的情况下已经运行了60年,请相信我,我们将这样再运行60年”。但与他的预见相左,仅到20世纪80年代,奥运会就对电视产生了极大的依赖性。

媒体的进步和介入是奥运会在20世纪70年代后影响力逐渐扩大的主要原因,这不但改变了奥运会组织和观看的方式,甚至改变了奥运会的内涵。20世纪80年代以来,奥运会电视转播覆盖的国家和地区越来越广泛,转播的时间也成倍地增加,奥林匹克运动几乎在世界每一个角落都得到宣传。历届奥运会的媒体覆盖增长情况见表1。

媒体的介入对奥运会有着积极的影响,观众对奥运会的兴趣呈增长趋势,观看奥林匹克竞技运动电视转播的观众越来越多,出售电视转播权的收入也在继续增长。国际奥委会以及国家奥组委等从电视转播权销售中获得不菲的收入,电视转播使全球观众能够分享奥运会的盛况、主办地的风采和运动员的竞技比赛,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引致了奥运会赞助商数量和金额的增长。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奥运会的电视转播权费收入节节攀升,由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的1100亿美元、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的2870亿美元、1988年汉城奥运会的4300亿美元增加到1992年巴塞罗纳奥运会的6360亿美元。90年代后,国际大型体育赛事电视转播权经历了一个高速增长的阶段,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的9350亿美元、2000年悉尼的13332亿美元,直到2004雅典奥运会的电视转播权收入高达1498亿美元,预计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电视转播权收入将超过17亿美元。国际体育产业的蓬勃发展,在于电视转播权的出售已经形成了一个具有广泛经济效益的产业,而这一产业的发展随着奥林匹克运动在全球的扩展而日趋成熟。国际奥委会从1995年以来已与美国、澳大利亚、日本、中美和南美、中东、欧洲地区签署了至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的51亿美元的电视转播合同,这种捆绑在一起的一揽子交易,使计划更长远,实施更规范,收益更可观,同时加强赞助商、广播公司和奥林匹克之间的联系,奥运会这样世界最大型的体育赛事,电视转播权出售在带动奥林匹克运动发展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它也带来了过度商业化的问题,电视和奥运会联合的消极后果招致了人们对电视媒体的批评,尤其是对美国电视网络的批评,因为他们往往从吸引观众的角度而不是有利于运动员竞技水平发挥的角度来影响奥运会活动的日程安排。

除电视外,其他的媒体――例如印刷媒体、无线电广播等――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奥运会组织者也想方设法与这些媒体合作,例如澳大利亚旅游委员会在悉尼奥运会前和会中实施的“记者参观计划”等。其中,在这些媒体中重要性日益凸显的是被称为“第四媒体”的互联网。1998年,在国际互联网大约有7万个奥运会相关网址(Toohey和Waming,1998)。亚特兰大奥运会组委会的网站在1996年奥运会举办其间的总浏览量为187亿次,但1998年长野冬奥会组织委员会的网址在6天就超过了这个数,达到了222亿次,在整个冬奥会期间,估计有150万人6亿次浏览了该网站。基于这些数据,国际奥委会曾预言:“互联网将成为2000年悉尼奥运会的重要力量”,事实也的确如此,悉尼奥运会组织委员会的网站在2000年奥运会举办期间有870万人访问,访问者来自美国(38%)、澳大利亚(17%)、加拿大(7%)、日本(3%)以及其他的136个国家。互联网的开放性和及时性和普及性使其成为奥运会主办地宣传和促销的重要渠道,这也是澳大利亚旅游委员会实施奥运旅游战略之后继续斥资维护和完善其网站wwwaustraliacom的重要原因。

5.4 政治特征

赛事――尤其是超大的标志性赛事――或多或少的具有政治色彩。在宏观政治层面,赛事被有意或无意地用来推广特定的意识形态或价值观;在微观政治层面,赛事被用来实现个人政治野心或实现组织的政治目标。

对于奥运会这样的赛事,政治性更是不言而喻。奥运会不仅涉及体育,还涉及政治、自我中心主义和城市试图证明自己的冲动。有人指出,奥运会标志着商品关系万能和异质意识在现代西方社会的统治,她在促进全球化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殖民主义。在实践中,几乎每届现代奥运会均被政治事件点缀过,见表2。

从政治角度看,奥运会的价值在于提供了主办国展示其力量和成就的舞台。有研究认为,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是美国对资本主义制度和资本积累过度的庆典,而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是社会主义阵营将其成功之处向西方世界展示的窗口。另外,奥运会还成为国际政治斗争的工具,例如,作为对前苏联入侵阿富汗的谴责,美国发动了对莫斯科奥运会的抵制。类似地,前苏联也努力抵制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并将安全因素作为不参加的理由,作为反击,美国宣传前苏联不参加1984年奥运会的原因是惧怕失败。

许多奥运会主办地还利用奥运会作为改变政治形象的手段。例如1964年东京奥运会和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主办国日本和联邦德国均试图通过奥运会来改变第二次世界大战对自身形象的遗留影响。韩国也利用1988年汉城奥运会来获得在世界政治和经济体系中的新定位,把奥运会看作是改变微弱的国际形象和消除朝鲜战争遗留影响的历史机遇。而澳大利亚各州和联邦政府热心支持申办奥运会的重要原因是:申办活动可以将媒体和公众的注意力从诸如经济衰退这样的压力事件上转移开来。

5.5 旅游特征

旅游业是世界上最大的产业,奥运会被认为是和平时期人类社会最大的赛事,二者的结合将产生什么样的效果呢?奥运会将提高主办地的旅游形象、改善主办地的旅游设施和服务水平,同时直接带动会展、会议、体育等专题旅游活动的增长。作为一种特殊的旅游产品,奥运会吸引了大量国际和国内游客到主办地体验奥运会盛况,奥运会产生的宣传效应也为主办地创造了更多的潜在旅游者。20世纪80年代以来,奥运会主办地[LL]或多或少地将促进旅游作为奥运会的期望效应之一,这在2000年悉尼奥运会中得到比较突出的体现,并且雅典也将2004年奥运会作为促进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机遇。因此,现代奥运会逐渐成为主办地乃至世界的超级旅游赛事。

作为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赛事,奥运会在21世纪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威胁,如果没有得到及时处理的话就会动摇奥运会作为世界顶级赛事的根基,例如奥运会的“巨型化”问题,即体育项目、参与者数量、主办地投入以及商业赞助的增长使奥运会变得愈加“笨重”,进而带来了组织和管理上的诸多困难。但奥运会也是一个动态、进化的赛事,奥运会以往的成功就在于其适应了当今社会、文化、世界政治结构和体育运动预期的变化。有理由相信,奥运会组织会妥善地的应对这些挑战、奥运会的许多财富――例如奥林匹克精神――将存在下去,公众对奥运会的热情也将继续。

6 小结

奥林匹克运动起死回生并发展壮大的根本原因就是它走上了产业化的道路,自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奥林匹克运动开始引入产业化机制,短短的二十年时间就使奥林匹克组织成为了经济巨人,其创下的经营业绩是世界经济史中的一个奇迹。奥林匹克商业化姗姗来迟的原因在于奥林匹克理想与的约束,商业化及职业运动员的加盟为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注入了无限活力,奥林匹克运动的目标为其产业化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奥林匹克运动的独立性为其产业化增添了无穷魅力。现代奥林匹克运动成为人类社会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体育现象,对社会的经济、政治、教育、文化、媒体、旅游等领域都产生了及其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夏征农等 辞海[M]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1786

[2] 李悦 产业经济学[M] 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64

[3]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 现代汉语词典[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486

[4] 任海 论奥林匹克运动的产业化[J] 体育与科学(南京), 2000,21,(5):1-6

[5] 刘晓非 奥运风云录[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3,11

[6] 富永健一 经济社会学[M] 南开大学出版社,1984,8

[7] 杨晓凯等 新兴古典经济学和超边际分析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8

产业发展特征例5

朱卫平(1957-),湖南益阳人,暨南大学产业经济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经济学博士、博士生导师、教授,研究方向为产业经济与企业理论,

摘要:产业转移是广东省推动“科学发展”、“区域协调发展”、“欠发达地区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战略。文章对产业转移的发生机制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广东省特有的经济、社会环境归纳出产业转移的主要动因。最后,对广东省产业转移策略施展以来所取得的成效进行了经验总结。

关键词:广东省;产业转移;理论释义:动因

中图分类号:F7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594(2010)01-0024-05 收稿日期:2009-03-20

产业转移是广东省委、省政府推动“科学发展”、“区域协调发展”、“欠发达地区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战略。广东省政府为此出台了《关于广东省山区及东西两翼与珠江三角洲联手推进产业转移的意见(试行)》相关政策和“联席会议”等工作制度,为联手推进产业转移进一步提供了政策和机制保障(黄华华,2007)。2005年以来,为推进产业转移,深圳、东莞、佛山、中山、珠海等市与山区及东西两翼已合作建设了20多个产业转移工业园。这些新兴的工业园区为珠三角地区实现“腾笼换鸟”,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通过实践,广东省已初步探索出一条具有广东特色的产业转移之路。

一、产业转移的理论研究回顾

Lewis(1977)较早研究了产业转移机制问题,他认为发达国家在20世纪60年代由于人口自然增长率的下降,导致非熟练劳动力不足,劳动力成本上升,某些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比较优势逐步丧失,于是发达国家将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在我国,顾朝林(2003)认为产业转移不仅仅是一个空间概念,是一个具有时间和空间维度的动态过程,是一个历时与共时兼容的经济现象,它既是对生产要素的空间移动的描述,也是对不同产业部门形成与演进历史的梳理。王文成(2004)等人认为这样理解并不全面,产业转移应该是一个资源流动过程,也是一个资源优化配置过程。卢根鑫(1994)认为产业转移是一种新质的经济运动过程。王先庆(1998)指出产业转移的实质和关键问题是资本转移,但产业转移的主轴是技术转移。李新春(2000)认为产业转移是指整个产业从一个经济地区向其他地区的转移,指出国内对香港的制造业大规模向大陆的投资设厂不能称之为产业转移。

二、广东省产业转移的动因分析

产业转移的内在驱动力主要来源于产业自身发展的需要,但政府的主导和推动作用不容忽视。产业转移是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政府政策工具,因此在产业转移动因方面,可以大致分为两个。第一是企业出于生产经营的需要,追求利润最大化而主动转移,是经济发展的自发表现。第二是地方政府为统筹实施地区产业调整升级战略而主导的产业转移。

(一)企业层面的主动产业转移

首先是企业微观层面的转移动因。借鉴Smith(1977)的赢利空间界限理论,我们认为市场的推动力是企业层面产业转移的主要动力机制。当企业在珠三角这块市场中发展受到资源、环境等要素制约时,为了降低生产要素成本而促使企业以产业转移的方式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提高市场竞争力。

其次,承接地区的政策优惠拉引力是企业层面产业转移的重要影响因素。企业通过产业转移,不仅实现了当地资源的有效利用,而且得到了承接地政府的政策支持,利用政府的税收优惠、银行贷款等条件,来实现企业成长的需要。对企业来说,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是其首要目的,通过市场推动力和拉引力这两股力量的共同作用,加快了企业区域间转移的步伐。

(二)产业转移中政府政策的有力辅助

由于交通、地理、气候条件、历史文化背景不同以及经济发展的路径依赖,形成广东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这使广东省政府亟需促使珠三角沿海劳动密集型产业向粤北等后发地区转移,最终通过有效的产业转移实现广东产业结构升级、产业大发展。

随着经济的发展,广东发达地区面临资源的制约越来越明显。其一是土地成本上升问题,由于土地供给的无弹性使得企业在当地扩张受到限制;其二是能源瓶颈问题,能源的紧缺大大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其三是环境承载力制约,高经济增长伴随着高排放和高污染,使得环保成本大大增加。因此,通过本区域产业转移来延续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竞争优势是广东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条有效路径选择。

三、广东省产业转移的发展现状

(一)广东产业转移的区域特征

广东省产业转移以省内转移为主,珠三角地区主要表现为以产业转出带动产业转型,山区及东西两翼主要表现为以承接产业转入带动产业转型。

1,珠三角地区主要表现为以产业转出带动产业转型。

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促使珠三角地区形成以上特点:

一是自身具备极强的经济集聚和辐射能力。经30年的高速发展,目前珠江三角洲已经成为我国人口和经济最密集的地区之一,建成了极为完善的综合性工业体系。2006年该地区的第二产业总产值已经占到全国的8%以上,第三产业总产值占全国的12%左右,成为仅次于长三角的全国第二大产业集聚区,经济的扩散、集聚效应非常突出,经济外溢效应显著(如无特别注明,本文部分数据采用历年广东省及各市统计年鉴、科技统计年鉴、广东省地税局2008年的“产业转移转型和产业布局变化情况及对策”课题)。

二是客观上越来越明显受到土地、能源、环境承载力、劳动力四个难以为继的瓶颈性制约,部分企业自主性选择了转移。

珠三角地区的土地资源消耗快速。据国土部门测算,该地区GDP每增长1个百分点就要消耗土地5.08万亩,珠三角大部分城市都面临无地可用的局面。如深圳市,全市建设用地仅为913平方公里,按现有开发速度,再过10年左右将无建设用地。东莞市建设用地仅为986平方公里,目前全市实际可转为建设用地的土地不到40万亩,按照目前的消耗速度,只能保障6年左右的用地。在能源方面,目前珠三角地区普遍出现电力供应缺口,生产用电日趋紧张,如东莞地区工业企业经常出现“停二开五”,甚至“停三开四”的紧张状况。珠三角地区工业用水的成本价格也普遍高于广东省其他地区。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也面临越来越大的环境承载压力,如东莞市,其实际管理人口已超过1000万人,各种公共资源已不堪重负,市内多条河流污染严重,全年阴霾天气超过1/3,环境承载力已严重透支,改善公共服务和保护环境压力十分沉重。此外,近年来珠三角地区的劳工短缺问题日益严重,据东莞市劳动部门统计。全市企业缺工高达10万人,尤其是缺乏适应产业高级化所需的技术人才。

三是政府引导或主导产业转移。珠三角地区政

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针对本地区经济发展所处阶段和所遇的发展瓶颈。陆续出台了新的产业发展规划和战略决策,积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发展模式,主动引导推动地区产业的转移。如广州、深圳等市均适时提出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产业发展目标,东莞、佛山等市都提出“退二进三”或“优二进三”的产业发展思路,这些城市在明确支持发展的产业方向时,也提出了对部分传统产业、劳动密集型、高能耗高污染型企业进行有序转移或加以淘汰的意见。如佛山近期为全面升级陶瓷产业,就提出实施“扶持壮大一批、改造提升一批、转移淘汰一批”的计划,初步确定关闭与转移175家陶瓷企业。这些地方政府的产业发展政策在产业转移过程中都发挥了重要的引导作用

2,山区及东西两翼主要表现为以承接产业转入带动产业转型。

2006年,珠三角地区的人均GDP已达到全广东省平均水平的2.5倍以上,而东西两翼和山区的人均GDP则还不到全省平均水平一半,大约为珠江三角洲地区的20%左右,区域间的发展水平差距很大。从三次产业构成看,东西两翼和山区分别为22.8:41.3:35.9和31.1:36.9:43.9。东西两翼和山区第一产业比重都在20%以上,山区更超过了30%,显然,两翼和山区还处于工业化的初级阶段。从工业结构高度化来看,珠三角已成为全球加工制造业的基地之一,技术、资本密集型加工产业占相当比重,而东西两翼和山区则处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过程中。通过珠江三角洲产业向东西两翼和山区的梯度转移,是实现广东区域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

(二)广东产业转移的行业特征

向外转移行业主要集中于劳动密集型、高能耗高污染型和资源占有型产业,承接转移的行业主要集中于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产业转移转出地区的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已经不合时宜,迫切需要将这类产业从珠三角转移出去,为高新技术产业腾出发展空间。同时东西两翼及山区的后发地区,如韶关、云浮、清远、肇庆等在经济发展上处于低一级的梯度上,但它们在土地、劳动力、环境等方面占有很大的优势,具备了承接发达地区容纳不下、要转移出去的产业的条件。主要有:生产技术落后,产品技术含量偏低的产业。这类企业技术开发投入不足,大部分新产品以仿制和外观重新设计为主,且大部分以装配为主,产品竞争力不强:劳动密集型行业,这类企业产品的附加值普遍较低,且属劳动力使用大户,占有大量的土地资源:资源密集型产业,广东工业化进入中期阶段后,以生产迂回程度增加为特征,高加工程度和高附加值产业成为工业化的主导力量,自然资源禀赋决定的比较优势对产业发展影响作用减弱,在资源逐步枯竭,环境成为约束条件时,资源密集型产业在广东的发展缺乏可持续性,制约广东省经济发展。其中亟需转入产业的主要行业特征论述如下。

1,新兴支柱产业、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

当前,广东的新兴制造业总产值比重从高到低的三个行业是: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31.87%),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11.70%)和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5.05%)。这三个主要工业部门是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

但它们从数量上看只占了不到全部制造业部门的1/7。从产值上看,三个主要部门的产值却占了大约整个制造业产值的50%,这三个部门正是当前发展最为高速的主导产业。可以说,在广东工业产业转型中,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替代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在国际分工体系中工业结构具有一定优势。但是与其他发达地区相比,广东资本、技术密集产业具有大而不强的特征。

因此广东省必须继续加大在产业转移过程中转人这种新兴的、处于产业生命周期旺盛期产业的力度。

2,广东的装备工业比重偏低,装备制造业在一定程度上滞后于工业化的要求,已经成为广东工业产业结构升级的重大制约。

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广东进入“结构调整,增创优势”的重要时期,以装备工业为主的重工业内在要求“制度补差”,装备工业的发展,是广东工业化进程协调持续推进的要求。

事实上由于广东工业结构中重化工业的“先天不足”,已成为经济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据测算,目前广东装备工业占全省工业比重仅为20%左右,这使得广东必须大量进口中间产品和资本品,仅2001年就占全省进口总额的47.5%,工业需求结构的这种变化要求广东加快发展装备工业,实现产业结构升级。

产业转移是实现转入装备工业的重大契机,有利于广东省工业结构高度化、合理化,是广东省产业转移的必由之路。

(三)广东产业转移的企业规模特征

实现异地转移的企业大多规模较小,大型企业更注重选择就地转型。在广东省已开展的产业转移中,除劳动及资源密集和资源加工型企业外。实现了异地转移经营的多属较小规模的企业。这是因为广东省规模以上企业主要分布在电力、石化、钢铁、自来水等劳动、资源密集型行业,而大型劳动、资源密集型企业在转移时所需的资金、时间、土地等资源相对较大,转移难度大、效率低。2006年全省固定资产最大的50家企业中,能源、原材料和重工业企业数量超过30家,销售额最大的50家企业中,上述行业企业数量超过1/3。广东工业50强平均每家营业收入仅相当于世界500强平均水平的5%左右。广东工业50强中仅有广东省广电集团一家的营业收入接近世界500强。从国内看,广东的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企业规模小的少,企业规模大的多,但总体经济效益还不强。

根据2004年《广东省工业产业竞争力研究报告》(胡军、朱卫平,2004),2001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综合经济效益指数达132,比1997年提高28个百分点。不同类型工业企业的效益存在较大差异。从不同规模的企业来看,大型企业的经济效益明显好于中小企业,2001年大型企业的综合经济效益指数是小型企业的2.2倍。这说明即使是劳动、资源密集型企业,如果它们达到一定的规模经济,它们的盈利、生存能力还是有一定保证。这样一来,衰退产业由规模经济带来的效益进一步阻碍企业转出珠三角的动力。

与此同时,广东民营中小企业的快速成长,在技术和企业经营上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有了向外部区域追求要素边际效益最大化的可能,通过产业转移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目前广东已有大量中小企业转移至东西两翼及山区。有的甚至建立了研发机构,并利用增量部分延伸产业链。因此,在广东省产业转移中。中小企业成为积极响应政府号召的产业转移主力军。

(四)广东产业转移的方式特征

较大规模企业主要采用转移生产基地,留住公司总部和研发基地的转型形式。小规模企业多采用一体化转移方式。在广东省的产业转移中,大多数实施转移策略的企业采取了把公司总部、研发基地留在原地,仅转移生产基地的方式;而小型企业则往往采取总部和生产基地总体转移的方式。这可以说是

“总部经济”在广东的一种特色发展模式。因此,广东的总部经济发展过程呈现出大型企业的生产基地与总部基地在空间上逐渐分离的过程。即发达地区通过自身的优越战略资源(人才、信息、资本等)吸引、留住大型公司企业总部,而欠发达地区则利用自身的常规资源(劳动力、土地等其它生产要素)吸引生产基地的集聚。大型企业的总部纷纷向珠三角发达城市聚集,这些城市能为总部经济的发展提供必要的资源条件和成长氛围。

面对发达地区市场优势,东西两翼及山区总部经济的发展将通过吸引中小企业总部。对富于生命力的中小企业进行有效企业孵化,从而实现后发地区发展总部经济战略有效途径。后发地区在优惠政策以及营商环境方面。是难以与发达地区大城市相提并论的,国际、国内大型企业是没有足够的激励进驻后发地区的。因此,后发地区发展总部经济就必须跳出与发达地区竞争大型企业这个思维定式,而应充分利用广州、深圳这些区域经济中心在发展总部经济过程中产生的巨大外溢效应,使后发地区自身的总部经济发展与广州、深圳的进行错位发展,吸引中小企业进驻后发地区,实现互补、互利的双赢态势。

四、成效初见的广东省产业转移

2005年广东省委、省政府作出推进珠三角地区产业向山区及东西两翼转移的重大战略决策以来,广东省推进产业转移工作已取得阶段性成效。但是产业转移在广东省还处在起步阶段。随着经济发展与科学发展观的进一步落实,珠三角发达地区的产业向粤北、粤东、粤西转移的规模将进一步扩大。广东省各地政府要从各个方面做好转出和承接的准备,加快产业转移进程,优化区域产业结构。

(一)产业转移的经济发展效应

从广东省产业转移的发生区域看,主要为珠三角、东西两翼及山区两头并进形式。高新技术产业向处于经济高梯度的珠三角发达地区转移,是为了追求人才优势、科技优势、软环境优势和对外开放优势。其转移形式:一是在珠三角建立销售子公司、研发机构、融资公司等。而总部和主要生产基地还在港澳台或国外。二是将企业总部转移至珠三角,生产基地仍在国外或者省外,同时在两地建立销售网络。把处于价值链低端的产品生产向低梯度的东西两翼及山区地区转移,追求的是低成本优势和市场优势,形成省内地区的产业分工,加快了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产业转移中,企业的选址与搬迁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所需时间与企业规模、行业特征相关。因此,在产业转移的过程中,会导致广东省在一定时间内减少短期GDP,对广东省的税收和财政收入均有一定的影响。但衰退产业的转出,造就了广东省产业转型、结构升级需求动力,并最终将高附加值的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留在广东。

(二)产业转移的社会效益

产业转移是实现区域均衡发展。加快广东省山区及东西两翼地区工业化进程的必然途径。通过产业转移拓展珠三角发展空间,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广东省进一步推动经济社会全面转入科学发展轨道,开创和谐社会新局面的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产业转移能使经济快速、高质量发展。社会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加上支柱行业和高薪收入阶层的不断增多,直接促进居民的收入水平大幅上扬。使得广东省居民的生活水平将会有长足的进步,是广东省实现共同富裕,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

虽然产业转移使得部分上规模企业外迁,从而短期内影响广东省的经济总量,但是产业转移却能有效提速未来的经济增量,反而促使广东省按照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创造出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广东省积极解决高投入、高耗能、高污染、低效率带来的可持续发展难题。通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建设和谐广东、效益广东的社会目标,社会和公民共同走向集约发展、内涵发展、创新驱动的新路。

(三)产业转移的生态效益

随着各地环境、自然资源状况恶化,随着我国政府的科学发展观逐渐加强,重视生态环境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被逐步提上议事日程。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式中,总书记讲话中提及:“……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产业发展特征例6

基金项目:该文系辽宁省科技厅2007年计划项目“辽宁产业结构调整与布局优化对策研究”(2007401009)研究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有关规定,第三产业可分为流通和服务两大部分,具体又可划为四个层次:流通部门、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和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的部门;同时还包括国家机关、政党机关、社会团体、军队和警察在内的为社会需要服务部门的四个层次。第三产业的发展是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表现,是现代化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中,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对进一步完善辽宁的经济体制、优化经济结构、推动经济发展、解决劳动力就业、促进辽宁的腾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第三产业发展取得的成绩

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力度的加大和社会需求的变化,政策、资金和人力等方面的投入,近年来辽宁第三产业获得了较大的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值由1999年的1,649.4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4,647.46亿元,增长了2.82倍。从经济增长速度来看,第三产业近年来年增长幅度都超过10%,2004年后增长幅度加快尤其明显,如2007年的增长幅度达到了13.87%,2008年高达15.12%;从各产业的从业人员的分布上看,辽宁1999~2008年间,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持续上升,从1999年的35%上升到2008年的41.2%;从就业结构变化趋势来看,辽宁的工业化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过程中,第二产业没有吸收劳动力,而是排斥劳动力,辽宁第二产业转移出来的劳动力转向第三产业,第三产业已经成为就业的主渠道。

二、第三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在看到辽宁第三产业发展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与发达国家和我国比较发达省份的第三产业发展相比,现阶段辽宁第三产业的发展仍处于滞后阶段,这直接阻碍了辽宁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制约了辽宁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因此,辽宁发展第三产业的过程中凸现出来的问题,更值得我们去探索和研究。

1、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偏低。过去10年,辽宁第三产业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与全国其他省会城市相比,总体规模仍然不大且占GDP的比重偏低。2008年广东、江苏、山东三个省份第三产业增加值均超过万亿,辽宁第三产业增加值为4,647.46亿元,仅为广东、江苏、山东的一半甚至更少。2008年全国第三产业占GDP比重为40.1%,辽宁第三产业占GDP比重为34.5%,低于全国水平,排第20位。第三产业是考察一个国家和地区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一些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已经达到70%左右,如美国2000年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74.5%,2008年北京第三产业比重为73.25%,辽宁与发达国家及发达省市相比,第三产业比重偏低,差距仍然很大,说明辽宁第三产业发展水平还处于较低状态。

2、区域间第三产业发展不均衡。大多数情况下,第三产业是在第二产业发展的带动下发展的。作为全国重工业基地的辽宁省,总体城市化水平较高,但长期以来,由于辽宁各地区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社会劳动力分布不均,各地区经济发展的重点不一样,因而第三产业的发展仍有明显的差异。辽宁第三产业的发展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其主要表现为第三产业经济增长主要集中于大连、沈阳两个市,沈阳2008年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639.04亿元,大连为1,293.04亿元,而朝阳、阜新、葫芦岛、盘锦、铁岭都未超过百亿元,前后两者相差十几倍。丹东第三产业占GDP比重为51.43%,沈阳为48.41%,而本溪、盘锦不到30%。城市间差距拉大,不利于全省经济协调发展。

3、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还需增强。根据配第-克拉克定理,随着经济的发展,劳动力会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继而向第三产业转移。我国政府也把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作为解决就业问题的重要手段。据世界银行数据库的资料显示,2003年美国按三次产业划分的就业人数比为2.5∶21.6∶74.7。辽宁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有所上升,但由于辽宁当前城市化进程和市场化程度都较低,以及第三产业中信息传输、金融保险、技术研发等行业对从业人员都有较高的技能要求等原因,辽宁第三产业就业人数比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及发达省份,第三产业中真正能够有效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促进就业的行业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还未被挖掘出来。

4、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层次低。尽管辽宁第三产业增长较快,但其结构层次未相应提高。按国家统计局对第三产业划分的四个层次进行统计,2000年四个层次的比重分别为53.9%、29.3%、10.2%和6.6%,2006年分别为48.3%、33.5%、11.1%和7.0%。可见,辽宁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变化很小,各层次增加值占第三次产业增加值的比重变动幅度不大。第一层次流通类部门下降了5.64%;第二层次生产和生活服务类部门增加了4.2%;第三层次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的服务类部门上升了0.9%;第四层次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类部门上升了0.4%。与发达国家及地区第三产业以金融、信息、咨询、科技等为主的第二层次的部门明显不同,近年来辽宁仍然以常规性的传统商业、生活业为主,第一层次保持着第三产业中的主导部门的地位。且表现出劳动密集型行业(社会服务、房地产业)的发展快于资金、技术密集型行业(金融、保险业),市场赢利性行业(交通运输、仓储业和邮电业)发展快于非市场化行业(教育、卫生和科学研究等)的发展特征。这说明辽宁第三产业是在一种低水平上的扩张,结构层次比较低,这种内部结构不利于辽宁第三产业自身发展或国民经济发展。

三、辽宁第三产业发展对策

经过多年的发展,辽宁第三产业从规模、数量以及质量上都较以前得到较大发展,但与发达省份相比较,仍处于劣势水平,第三产业发展中存在一定问题。究其原因体现在:辽宁经济发展水平未达到足够带动第三产业的水平;银行、电信、保险、铁路和航空运输等服务业领域维持着较高的行政垄断地位;辽宁资源型城市的第二产业比重普遍明显偏高;省内各市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等。但我们也看到,辽宁在区位和人才方面有着发展第三产业的先天条件。未来应在大力发挥现有优势的同时,注重第三产业其他增长点的培育,变潜在优势为发展优势。全面提高第三产业的发展不但事关辽宁在全国产业分工中的地位,也对全省经济的发展后劲有着较大的影响。未来加快辽宁第三产业的发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优化产业结构,适当调高第三产业比重。第三产业的较快发展,从本质上取决于总体经济的发展,取决于一二产业的发展水平和速度。因此,发展第三产业必须充分认识到一二三产业协调互动发展的重要性,必须进一步合理调整三次产业之间的比例,坚定不移地大力推进工业化,加快农业由自然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化,由速度效益向质量效益转变,加快产业升级,优化产业结构。长期以来,辽宁的二次产业在产业构成中所占比例最大,发展第二产业所需的资本和土地等生产要素投入的规模和数量也最大,尽管如此,大规模的要素投入所获得的经济增长空间却极其有限,其解决就业等问题的效率远不如一三产业。因此,从长期来看,应进一步调高辽宁第三产业在经济中的比重,重点发展第三产业,使辽宁经济的产业结构在比重上趋于合理化。特别是在金融危机袭卷全球的情况下,更应该把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放在第三产业上,以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带动就业,以就业的增加、失业的减少来确保辽宁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

2、充分发挥区位优势、资源优势、科教和人才优势。当前辽宁装备制造业等行业在国内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并开始迈向国际市场,尤其在第三产业方面存在发展优势。辽宁位于我国东北地区南部,南临黄海、渤海,东与朝鲜一江之隔,与日本、韩国隔海相望,是东北地区唯一的既沿海又沿边的省份,也是东北及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地区对外开放的门户,交通便利。其独特的区位优势为辽宁发展第三产业提供了十分有利的区位条件,应通过沈阳-大连城市群的建设,在旅游、会展、金融等领域确立其高层次第三产业在东北的领军位置。另外,辽宁是我国最早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沿海省份之一,贸易伙伴已经遍及世界217个国家和地区,世界500强企业中已有110多家在辽宁投资。辽宁的科技、教育、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发展基础较好,一批在国内较有影响的大学为国家培养了大量人才,也为辽宁的发展做出了贡献。目前,应努力实现现有优势第三产业在管理方式上与国际的接轨,从而促进第三产业的不断升级。同时,在人才机制方面的创新以吸引优秀毕业生留下来也是未来各级政府及企业需要长期不断总结的问题。辽宁应抓住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战略机遇,实施科学有效的产业结构调整战略,充分发挥辽宁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科教和人才优势,形成合理的产业集聚和产业结构布局,从而保证辽宁经济的全面、协调、持续发展。

3、优化第三产业内部结构。辽宁现有的第三产业结构不足以支持辽宁经济的持续高效发展,更难以适应全球化的要求。辽宁需要建立创业服务体系,大力培育企业的技术能力,鼓励企业和科研人员进行研究开发,以市场化为方向,解决第三产业长期缺乏自我发展的能力、活力和动力问题。此外,政府应加大对知识产权保护、技术诊断服务体系、技术信息网络等公共品的投资,建立健全法规体系、行业规范和行业标准,创造高效有序的生产服务市场环境,在这些非盈利服务上加强财政投入,明确政府公共管理职能,为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的优化升级提供良好的市场秩序。

4、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拓展业务。电子商务的出现无疑给服务业带来了新的生机。无论是早期的B2B、B2C、网上商店,还是新兴的“威客”一族,都使服务业向便利化、快捷化迈进了一大步。网络打破了现实世界的物理限制,解决了时间、空间、成本等因素对第三产业发展的局限。以“威客”为例,“威客”是一个在网上出售智力成果并获取报酬的群体,类似于日常所说的“点子公司”。不同之处在于,做一名威客几乎不需要任何成本,只要适时参与网上竞标就有可能获得收益,既不影响日常生活工作,又无运营风险。同样,招标者也省去了大笔的中介、咨询费用,只要把待解决的问题和悬赏金额挂到网上,就会有天南地北的“威客”竞相为其解难。买卖双方在网上都实现了零成本交易,大大活跃了信息咨询服务行业。“威客”的兴起对第三产业中的其他行业是一个很好的启示,利用网络资源扩展业务,完善网上服务质量,以更加人性化、便捷化的服务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是实现第三产业繁荣的重要方式。

5、加快以软件业为代表的新型第三产业发展。软件服务业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新兴高科技产业,这一行业不仅利润可观,而且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可以极大地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并提高地区的软实力,对区域经济有相当的关联带动作用。在沈阳,以东北大学为中心的信息软件产业已初步形成规模,大连对日本的软件开发外包服务也已取得相当大的成绩。因此,辽宁应把用信息技术升级第三产业放在首要位置,千方百计突破新兴第三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政府应着力为新兴第三产业的发展构建平台,采取规划指导、资金扶持、高效服务等有力措施,出台相应的投融资政策、税收政策、产业技术政策、出口政策、创业政策、教育培训政策、采购政策等,加快辽宁软件产业发展速度,使软件业成为辽宁信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把沈阳建成国内一流的软件产业基地。

(作者单位:沈阳工业大学管理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温蕾.浅论辽宁省第三产业发展对策[J].中国集体经济,2008.21.

产业发展特征例7

摘要:印度每年的影片发行量、观影人数、电影从业人员数等均居全球之冠,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电影生产国和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电影市场占有者,其电影经验对我国尤具借鉴意义。印度电影的高产量与高票房现象主要取决于印度电影工业独特的市场特征与审美定位、产业运营机制和政策环境。

关键词:电影; 印度;发展模式

印度电影大多采用神话、宗教、历史、爱情、家庭等老一套题材,讲究豪华的场面、艳丽的服饰、漂亮的明星、诗意的台词和感人的故事,创造了一个歌舞升平与充满梦幻的世界。”而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印度民众的生活水平并不高,生活环境的恶劣、工作机会的紧缺、城市化进程所带来的价值观冲击、余威尚存的种姓制度的影响等都让人感到沉重的生活压力。电影作为一种娱乐、休闲、放松的工具,让走进影院的观众暂时忘却了现实的残酷,他们将自身幻化成剧中人物,随着剧情的起伏与进展来完成一种在现实生活中难以企及的生命体验,因此印度电影中歌舞片段拍摄场地的选择多为美丽的公园、华丽的宫殿、葱郁的森林、清澈的小溪、繁华的市场等地。

除了选景,为了拍摄需要进行的置景也考虑到同样的需求, 印度电影欣赏之余,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宝莱坞套路:导演总会在讲故事的间隙甩出一大段歌舞来,不论男女老少,从这边桥头唱到那方田野,从一个城镇跳到另一个村庄。在歌声中,一场大对决使坏人得到了应有的下场,离别甚久的男女主角最终相拥在一起。美女、歌舞、凶杀、阴谋、搞笑等元素一应俱全。这种程式化的歌舞形式几乎被运用到每部印度电影中,久而久之,强化了观众的观赏习惯,反过来又进一步刺激了歌舞片的程式化。程式化实际上是一种形式高度成熟、手法相对稳定而且又符合印度电影规律,用以丰富作品内涵和加强艺术表现力的一种特定的电影语言。当一种电影类型或表现模式被社会所接受,并逐步确立其流行地位时,适时推出类似的程式化作品在提高受众到达率方面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减少观众偏好的不确定性所带来的风险,保证预期票房,吸引电影投资,节省影片推广营销费用等。

同好莱坞一样 , 宝莱坞电影工业进入到以相对稳定的制作团体制作商业化的主流高预算电影为核心,辅之以由相对平庸的制作团队制作的低预算小众电影为产品的产业内价值链,但是宝莱坞与好莱坞电影工业之间的相似之处也到此为止。所有的主流好莱坞电影的制作、融资、发行都是通过少数的综合性媒体集团(如迪斯尼、维亚康姆、时代华纳、NBC 环球和索尼等)实现的,而非主流电影实际上则独立于主流的融资和发行系统的。与之相反,宝莱坞公司制作主流大片与其他类型片在企业所有权、规模或资金和发行方面并没有显著不同,即无论在横向或纵向上都呈现一个完全分离的状态。在印度1947年独立之后,宝莱坞电影的制作、融资、发行和放映一直在数百个小规模的制片公司的独立制片人、独立发行商、私人金融家和独立电影院的运营商之间的复杂的合作中。20 世纪 90 年代开始,印度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帮助下开始推动私有化、市场化的新自由主义改革,经济获得高速发展。随着印度经济监管力度的减小,跨国公司和外国投资的增加,印度电影工业的运营也开始呈现出一些新变化。最重要的发展特点是在其产业内价值链下游一个新的组织形式的出现,即前文所提及的横向一体化(或水平整合)。少数集中在发行和融资上实现规模效应的公司已经进入宝莱坞电影工业。这些公司为了制造集群效应和预防盗版,利用营销和发行规模上的优势,一面发行大量的拷贝给电影院,一面开辟电视和录像等新的发行渠道,并大力投资于市场营销以获得出口市场。这些企业代表电影发行和融资的一个新的、横向一体化的且高效的方式,更快地从那些迄今为止仍在印度每个自己的区域内独占优势的小规模的独立发行商手里赢得了市场份额。但是,这些横向一体化公司的出现并没有改变绝大多数的宝莱坞电影仍由小的、专业化的制片公司制作的事实。这些制片公司现在很显眼的标志就是专业化,即使这些公司在横向上处于分离状态,但其专业化对出口亦有积极的影响。目前有两种专业化制片公司类型。首先也是最大的一种公司类型是利用在发行和融资上新的投资者的出现,通过提供其所需要的电影获得融资和发行。这样的制片公司通常声誉很高,他们在继续小规模经营的同时通过一个新的发行和资公司获得偶尔的大预算电影的融资和发行,以此摆脱对传统的小金融家和发行商的依赖,既减少了发行和融资方面的不确定性,也增加了更好的制片计划(特别是低预算的制片)和剧本投资的可能性。而第二种更加独特的专业化制片公司类型是通过宝莱坞的老牌电影公司将其于 20 世纪 90 年代在新战略中所获的巨大收益先行投资,随着资本注入和相应的专业化管理技能的注入,此类公司开始了宝莱坞前所未有的快速专业化 :它建立了自己的海外发行机制,认真筹备后续电影创作,并利用其声誉和社会网络为随后的几个电影雇用顶级范围内的演员、编剧、导演和音乐总监。此类公司因此取得了很高的市场命中率,其收益则再继续进行综合的摄影棚和后期制作设施的投资。这些公司的共同点是,他们都不愿意发行由其他公司制作的影片,因此,他们的一体化链条是建立在自己的产量增长上的。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宝莱坞电影运营似乎并不属于电影制作上的横向一体化,也不是融资、制片、发行和放映的纵向一体化。而是走以集群为基础的产业模式。这种产业集群模式在宝莱坞电影工业的应用与发展,让宝莱坞得以在取得发行和融资上的规模效益的同时兼顾其在经营小型公司制片上的管理优势。这种新兴的模式,也有效促进了宝莱坞出口的激增。专业化和产业集群化的运营方式提供了新的融资模式和更好的制作规划,并改变了剧本的创作方式和导演、演员的使用,由此带来了平均生产时间和成本的降低。这种发行和融资一体化的组织形式的进入,意味着宝莱坞终于能够充分利用不断增长的需求,扩大其在国内外的发行、流通和展出上的投资。(作者单位:九江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

产业发展特征例8

中国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文化资源十分丰富,我们的祖先曾在这片土地上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为后人积累了丰富的文化财富。外国市场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兴致盎然,一些传统文化产业在国内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却在国外备受关注。虽然目前情况有所缓和,人们对于国学教育的认识逐步加深,但是还需更多的时间与机遇,才能发生更多转变。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文化产业的组成部分,有其发展的必然性,因为人类群体的文化具有整体性,它不以某种单一的特质存续,而以整合多方面关联的形式存在,文化要素之间的互动关联是文化产业最基本的特征。人、社会与文化之间的互动使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并不是泾渭分明而是互相依托、共生共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在需要一定的载体,特定的人类社会是其赖以生存的基础,脱离了特定的群体和由他们所组成的文化环境,非物质文化将不复存在。同样的,作为一个族群和社会所认同的文化,其核心是这个群体的综合价值观念,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现形式和存在形态往往更能表达这种文化的思维方式。华夏祖先从制造第一件劳动工具开始,就在生产实践中不断地寻找、摸索并创造实用性强的劳动工具,在满足了造物基础的同时,又培养了独特审美的精神需求。由此发展出来的民间工艺美术,多就地取材、手工生产带有形式美感的作品。它们造型多样,色彩鲜明,质朴清新,具有独特的乡土气息和生活色彩,以实用性为依托,既是工具又是工艺作品。它们从民间来又服务于民众,融入了各个民族衣食住行、风土人情、礼仪禁忌的各个方面,具有丰富而深刻的哲学、艺术学、历史学、民族学、社会学和人类文化学多学科的文化价值,体现了整个民族的文化意识、哲学观点、感情气质和心理素质,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瑰宝,也是非物质文化兴起与发展的土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象体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民间工艺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产业

我国的民间工艺美术类型的非物质文化分布于全国各地,由于地理气候、生活方式、风俗习惯、民族文化、审美尚好等方面的差异,形成了丰富的品类和多彩的风格,大多采用天然的材料和传统的手工加工模式,成品带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格,与民俗活动密切结合,与生活息息相关。如,以蛋画、印花画、扇面画、唐卡为代表的工艺绘画类;以剪纸、皮影戏、镂刻为代表的剪刻类;以印花、蜡染、浇花布为代表的民间装饰服饰印染类;以风筝、扇子、彩灯为代表的扎糊类以及刺绣类、雕塑类、编织类和陶瓷类共类民间工艺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传统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产业

传统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以传统文化环境为基础,以宫廷机构、民间班社、民间自发传习的方式传承,与社会经济、传统思想、历史文化、民俗民风水融,是传统文化环境下历史对表演艺术的自然选择。传统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综合艺术,融合了歌曲、舞蹈、文学、装饰、制造等多个方面的艺术,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和现代文化产业的艺术宝藏。

三、其他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产业

除上述传统表演艺术、民间工艺美术方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外,传统制造技艺、民俗节庆礼仪和民间口传文化三大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发展、传承和改造形式上也面临与前两类艺术几乎相同的问题。中国的非物质文化虽然丰富多样,但自西方文化进入中国市场以来,我国的一些传统文化受到影响,其存在和发展的条件也几乎消失。很多以祈福、传统信仰、表演审美为基础的传统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今的生活中逐渐被人们遗忘甚至抛弃,一些传统艺术形式逐渐丧失了文化生态环境,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一些有着数千年传统的中华文明所崇尚的伦理道德、艺术修养、民间风俗逐渐被淡化,这给我国的非物质文化产业带来了不小的冲击。总而言之,文化产业脱离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将会削弱社会群体的历史特性和文化多样性,使社会的文化环境和价值观念趋于大同而没有灵魂与根基。所以,文化产业与非物质文化具有共生的联系,保护、发展非物质文化对发展整个国家的文化产业具有特殊的意义。

参考文献:

产业发展特征例9

版权产业集群是全球资本、技术和人才等要素流通最迅速、对创新和创造成果的应用最迅捷的地区。它们通过经济文化发展轴线相互串联,星罗棋布地构成了全球版权经济的空间网络。版权产业集群最突出的特点是以智力成果和知识资源为集群凝聚的核心,以创新为动力,建立受版权保护作品的创作、生产、传播、使用和消费基础之上的产业组织形态。由于版权产业集群的主体是企业,依照企业管理中的知识理论,可以将版权产业集群的形成类型划分为知识宽度型、知识深度型和知识强度型三种类型。

知识宽度在版权产业集群发展中的核心在于把知识的获取、共享、创新和应用建立在开放的平台上。基于破解区域经济发展瓶颈或高度匹配区域行业特征的知识宽度型集群着重于打破区域行政壁垒,以版权创意资源的开发整理与重塑为主体,以文化创意和技术创新为驱动要素,从而能够有效实现资源的整合与市场的配置,往往成为政府经济调控的战略重点。

知识强度在版权产业集群发展中的核心在于推动基于知识产业链升级及契合或引领市场需求的消费升级。知识强度型集群主要通过对要素结构、需求结构和产业结构的综合优化与配置,在基于产业本身知识价值链基础上展开分工与合作,在表现形式和发展趋向上倾向于以“产城融合”开发模式发展版权产业集群,实现资源共享,有效节约了版权产业的运行成本、提高了版权产业发展效率、推进了文化产业的集成创新能力和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有助于版权功能的发挥。

知识深度在版权产业集群发展中的核心在于推进隐性知识创新及隐性知识显性化所创造的产业附加值。隐性知识创新是版权产业集群核心竞争力的基本构成,是形成知识深度型产业集群的重要路径,它是高度背景化和个性化的知识信息,集群中的隐性信息实现了各个具有不同创造能力和技术知识水平的创意企业依靠组织内部公开的界面规则或关系契约,在创意设计、生产、流通等各个环节实现灵活的专业化分工和松散的耦合,形成非线性的、多层次、多功能的网络合作关系。这种多层次的、灵活的网络关系既发挥了集群中创意要素协同创新的作用,又实现了企业间知识的播、共享、吸收和整合,使集群弥漫着“产业空气”。

在全球分工中的治理者或跨国企业形成的集群网络中,发达国家以知识为核心,通过外包版权产业的非核心环节,利用发展中国家产业集群成本较低的优势,增强自身核心竞争力,构筑高端环节的进入壁垒,控制了版权产品利益格局和价值链分配,使我国版权产业集群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处于被动位置,其核心障碍正是因为缺少创造核心知识产权和创新隐性知识方面的竞争力,即基于知识深度和强度的版权产品开发不足。

二、版权产业集群发展的驱动特征

版权产业集群的形成由经济、文化、政治等多重因素驱动和影响,既具有一般产业集群形成的基本驱动因素,又具有因版权对文化原创力,尤其是排他性资源的挖掘与创造能力的更高要求表现出的独特性驱动因素。从总体上看,地缘驱动、资源驱动和成本驱动分别是驱动版权产业集群成长的核心要素,它们主导着集群区位选择、业态选择和商业模式选择与重塑。

以地缘驱动为主要模式的版权产业集群,核心是通过资源配置实现集约化发展。版权产业集群在地理空间上的形成,来自于历史偶然性与循环积累的双核驱动。把空间经济思想引入经济分析的克鲁格曼将最初的集群形成归于历史偶然性和循环积累的双重作用,即集群的产生首先是基于某一地区历史发展中的偶然因素形成发展萌芽,而后经历了“路径依赖”阶段发展壮大,最终经过长时间“积累过程”形成成熟的集群。

资源驱动因素下形成的产业集群主要以盘活版权资源的方式实现产业的专业化发展。从传统文化中寻求载体,是文化产业创新的重要路径。例如在厄瓜多尔的西格乔斯,许多手工艺人生产陶瓷、编织品,并重新按照老德样式、设计和传统颜色制作服饰。在叙利亚的阿勒颇,微型及小型企业在小城镇地区聚集,用三千年传统的古法生产绿橄榄肥皂。这些传统文化色彩浓厚、工艺特色鲜明的地区能够在其特殊产品的独特品质上创建集体知识产权,并在对传统产业进行有效改造的同时,创造了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特色集群。在我国,许多传统文化色彩浓厚、民族文化多元化的地区,以传统方式的文化传承优势结合自然资源排他优势,将传统形式的生产活动在市场化的环境下转化成为版权商品,其集中生产创造与消费的自发聚集,逐渐构成了特色集群的发展雏形。

以成本驱动为主要演进模式的版权产业集群,是集群降低成本实现规模化发展的基本出发点,也是所有集群发展中必须面临的共性问题。正是因为经济活动主体的合作交易往往能够在社会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念上达成共识,这种基于社会网络信任基础的合作分工,既维持了集群稳定,又通过降低成本提高了集群的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不仅可以度过集群成长初期的困境,或缓解在集群遭遇金融危机等外部环境压力时的被动路径,也是大多数版权产业集群增加市场收益的主要方式。

但应当明确的是,在版权产业集群的驱动要素中,地缘、资源和成本尽管是集群形成的主要因素,但单一因素无法主导版权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总体规划“三规融合”为导向的集群设计,是集群升级的制度原点。然而在现实发展中,因为土地稀缺资源的区域发展模式缺少有效调控手段,名义集聚、实则分散的现象普遍,在现实中符合概念标准的产业集群集中度低、特征不明显,亟待寻找符合知识经济时代版权产业集群特征的新成长动力。

三、版权产业集群发展的空间特征

版权产业集群是版权产业的一种空间经济形态,集群的分布规律既符合版权产业要素集聚和流动的一般规律,又与区域发展尤其是区域创新系统的形成和分布紧密关联。版权产业集群形成的紧密型关联体和松散型关联体,共同构成了基于知识的社会经济系统。根据版权产业集群在空间分布上的不同层次,可以归纳为城市群的点网结构、区域内的圈层结构和集群内的线性结构三种形态。

点网结构是基于增长极理论的空间分布结构。通过版权产业集群形成的集聚效应带来的要素高度集中、经济快速发展和文化消费活跃等,构成了区域增长极。增长极成为城市群中重要的创新节点,它们就如同“经济马赛克”一般,呈现出星罗棋布的分布格局。串联这些创新节点,便构成了以区域为单位的创新网络。版权产业集群的点网结构往往以集群形成区域增长极为节点,通过跨区域资源配置和流通的区间布局为市场半径,以整个城市群或城市圈为空间,形成产业网络。

圈层结构是基于中心地理论和产业空气理论,在区位比较优势的作用下形成以版权产业集群为圆心的区域中心地。版权产业主导企业的活跃度,不断吸引着相近或相似产业(企业)的集聚,企业在分工与合作的市场机制中,形成适合产业创新和集体学习的产业空气。由此,区域内逐渐形成了以版权产业集群为核心的圈层结构。在圈层结构中,集群往往在基于“向心力”形成生产集中和居住集中后,达到一定的区域要素承载的饱和状态,从而再进行基于“离心力”的分散,最终在区域内形成相对稳定合理的版权产业集群布局。从群居到群聚,从居住性集群到生产型集群的转变,版权产业集群实现了集群单一围绕中心城市或中心区域集聚的转变,即通过“向心力—离心力”的均衡式空间分布方式,实现了城市功能组团的拓展,缓解了中心城区或城市核心区域用地紧张、资源稀缺、成本高昂等现实问题。

线性结构是基于产业价值链理论,以版权产业主导企业为核心形成的产业导入形态。版权产业是以“智力成果权”为资源,以知识创新为动力的产业形态,其产业链的结构也依托产业特性,以版权形象原创为起点,构建了“创作——生产——传播——使用——消费”的线性产业模式。因此,集群内部的版权企业之间分工与合作的出发点是线性链条上的某一环节或某几个环节之间的知识共享。这种共享又可以分为串联和并联两种形式。前者是集群内企业基于产业上下游分工与合作形成资源互补性合作的产业组织方式的过程,后者则是随着社会分工与集群和产业链之间互动性的加深,集群的分布规律从单一的、静态的串联式产业链合作逐步演化为复合的、动态的并联式协作的过程。

从版权产业集群的空间特征看,城市群中跨区域的版权产业集群围绕中心城市和区域经济中心形成点网结构,构成版权要素的协同创新和版权资源的统一配置,提高了版权产业效率;区域内的版权产业集群围绕主导企业形成圈层分布的空间格局,而主导企业以较高的版权因子和关联企业之间形成有序的线性分工与合作。正是由于点网结构、圈层结构和线性结构在版权产业发展中的有机互动,使版权产业的资源配置和要素流动打破了二元经济地理结构,在区域空间上产生了新的格局,从而优化了版权产业的组织形态。随着当前中国区域经济发展进入城市群时代,跳出行政属地,以全球市场为资源配置和要素流通的半径,建立基于版权合作的城市群合作组织与相关制度安排,是版权产业集群新空间秩序构建的基本原则。

四、版权产业集群发展的政策路径

以产业集群的方式发展版权产业,有利于节约成本、提高效率、推进版权产业集成创新能力,但不容回避的是,当前版权产业集群发展中存在许多问题,诸如版权产业集群空间的集聚黏度不强,集群创新性与互动性不强,集群价值链层级不高和集群竞争力释放不足等。这些问题的产生主要基于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源自集群制度针对性不强,从而造成了集群内的企业主体缺少协同创新的积极性,难以激发版权创新的动力,二是源自集群政策针对性不强,从而造成了集群企业之间因缺少产业关联度而形成松散合作体。同时,由于政策限制,集群往往在一定范围内单兵作战,成为封闭的容器,本地网络的僵化及地方保护主义等弊病,使集群失去了逐鹿全球的市场竞争力。因此,针对版权产业集群发展特征,研究制定适合版权产业集群驱动特征和空间特征的集群政策,研究制定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契合度高,充分利用和发掘版权资源及区域禀赋并以此为基准,设计空间布局和产业布局的集群控制性详细规划,成为当前版权产业集群发展中亟需解决的问题。

从“产业政策”走向“集群政策”和从“产城割裂”走向“产城融合”的集群引导措施和集群建设路径,将有效破解集群制度创新瓶颈。一方面,以产业集群政策代替或优化补充产业政策,不但可以促进区域版权产业竞争力的提高,而且可以有效规避因为过度关注规模化扩张而忽略了集约化和专业化的发展误区。版权产业集群的发展具有产业集群的共性规律,同时基于文化对智力成果创造、运用、保护、管理的格外强调,版权产业集群往往表现出不同于一般地区的发展落地和产业轨迹,集群政策的设置旨在“以集群空间为载体,通过制度上的空间构建与突破,实现对经济要素的引导和吸纳,从而创造出不同于其他区域(非集群空间)的生产力提高与释放过程”①。另一方面,新城市发展观要求集群功能的集约化、企业的集聚化和服务的专业化,“产城融合”这一集群发展模式,是版权产业集群破除发展定势,打破权利意识的封闭心态,从“功能集群”走向“文化集群”的重要路径,它可以在最大范围内实现产业依附于城市、城市服务于产业的功能融合,使版权产业集群与城市成为良性互动的有机整体。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推进,产城融合发展规划的实施,更加注重生产、生活功能的协同与土地价值最大化的复合,将推动版权产业集群成为城市重要的功能区。以“弹性规划”的发展理念设计未来集群发展框架,在旧城改造和新城建设中,为文化功能的拓展和文化价值的发挥,预留更多的公共空间,是版权产业集群规划和设计的发展趋势和必然要求。

当然,版权产业并非必须以地理集中为唯一空间组织方式,随着版权产业集群发展步入深水区,集群内企业不可避免地因为集群存在“路径依赖”和“路径锁定”等一成不变的合作模式带来的弊病制约产业发展,集群的万能模式再一次受到挑战。从中我们不难看出,集群发展模式的成功与否有赖于创造性的变革、知识的积聚和基于竞争的淘汰机制,仅仅靠企业之间的地理集中只能形成松散型空间布局。地理集聚固然降低了交通运输和能源成本,获得了版权产业集群发展的外部经济,但依靠压低成本的竞争模式难以为继,并终将是面临淘汰的低端道路。而随着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推进,以核心版权为价值凝聚的虚拟协作网络将成为新的产业集成模式。

产业发展特征例10

这一系列问题涉及的内容都关乎新世纪的国家竞争战略和工业化道路,其中最难把握、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是工业化过程中的阶段性特征与信息化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具体来说,就是如何发挥信息产业的体系性效应解决工业化中期过程中的结构性矛盾,如何借助信息化走出一条超越传统工业化模式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这就意味着我国信息化的发展与处在后工业社会的国家有根本区别,并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阶段性”特征;二是更应注重发挥信息产业对整个工业结构升级的体系性效应。所谓“阶段性”特征就是要从我国的现实基础出发,立足于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着眼于产业的结构升级和技术进步,使电子信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体现出逐“阶段”升级的轨迹。这就需要对信息产业的当前地位与现实作用做出客观评价,发现主要矛盾,这也是我们制定今后一段时间阶段性目标和政策的基础。

电子信息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所处的当前地位和现实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电子信息产业较长时期的持续高增长,使得产业规模总量快速扩张,从而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呈现出持续性和规模性的特征。近十多年来,电子信息产业一直保持2-3倍于GDP的速度增长,从1989年到2001年全行业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利润和出口额年均增长分别为29%、27%、24%和30%;产业的长期高速增长使其规模总量快速增加,通信、电子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1989年的1.4%提高到2001年的4.2%。

二是电子信息产业的体系性效应逐渐体现出来,对传统产业结构升级的推动和渗透作用逐步增强。电子信息产业的战略性、基础性地位并不仅仅在于该产业的发展速度和总量规模,更多的体现在对经济结构升级以及对其他产业竞争力提升的系统效应,这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基本内涵。对这一问题进行测度,并据此评价电子信息产业的体系性效应,目前还缺少必需的数据和分析工具(这也是一个国际上普遍面临的问题),但可从如下两个方面予以说明:其一是电子信息产业的产品结构,到2002年上半年,投资类、消费类、基础类三大类产品的产值比例为50:30:20,而1989年的相应比例为16:53:31,这一产品结构的重大变化,尤其是投资类产品(以计算机网络、通信产品为主)占据了一半,在相当程度上说明了信息产品的应用加速渗透到国民经济的许多领域,而不是以往依靠电视机等家电产品来维持电子信息产业的增长;其二是信息化应用项目的实施,据不完全统计,1985年到2001年,先后实施了12000个信息化项目,仅项目投入的资金达到200多亿元。2002年上半年,我国电子政务市场总采购额达到154.9亿元,政府信息化对行业信息化、企业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起到了极大的示范和带动作用。

三是出现了其他国家在工业化中期阶段少有的现象,即形成了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技术产业远远超过传统产业的发展速度,高技术产品出口快速增长的态势。我们观察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和技术升级的轨迹,不难得出两个结论:其一在加工组装环节我国表现出了比较强而明显的比较优势,世界电子信息产品的制造正在形成向我国一些地区集中的趋势;其二是技术创新和研发能力提升逐渐明显,不仅表现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跨国公司研发中心向我国的进入和布局,更为重要的是,自主原创技术的局部突破(如TDCDMA标准)和一些创新型高技术公司的活跃与成长。电子信息产品的全球制造优势(目前主要集中在中低端产品和加工组装环节),以及正在逐步提升的面向生产和中低端产品的研发能力,是我国当前电子信息产业的两大特点,由此形成了我国虽处在工业化中期阶段,但产业结构却出现高技术电子信息产业加速发展并具有一定的国际竞争力的独特现象。

上述的当前地位和现实作用,表明电子信息产业在我国经济发展、结构升级以及提高国家竞争力等诸多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并且有着进一步巩固、壮大、提升国际竞争力的现实基础,电子信息产业对我国经济增长、结构升级的战略作用还需要进一步释放。

二、当前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基本特征

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已表现出以下的基本特征:

1、我国已经成为电子信息产品的制造大国

1989年我国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规模居世界第九位,1996年排名世界第五位,1999年,排名上升至世界第三,总量规模仅次于美国和日本。我国电子信息产业总量规模国际地位持续稳步提升,已步入电子信息产品世界制造大国的行列,而且提升的趋势还在持续,很快可以超过日本位居世界第二。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形成了产品门类相对齐全的制造业体系,彩电、微波炉、视盘机、收录放机、电话机、扬声器、磁性材料等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有些产品占有全球较大的市场份额,并且形成比较强的产业配套基础。

2、我国电子信息产业以独到的优势初步确立了全球产业分工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产业发展的显著变化之一是产业分工方式的改变,即跨国公司为主导的产业链纵向分工方式的形成和高度细分化,以及由此推动的新一轮产业的国家间转移,并呈现出两个重要特征:其一是此轮产业转移伴随着新的产业分工方式的出现——产业链纵向的高度分工化,即加工、组装、制造等相对劳动密集度高的产业环节由发达国家转移出去,形成了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优化布局其产业链,加工、组装、制造等环节与研发、设计、品牌等环节空间分离的格局;其二是一些具有一定基础和比较优势的低成本发展中国家,承接了发达国家转移出来的加工、组装、制造等环节,从而对部分发展中国家而言带来了参与新一轮全球分工的机会。就我国电子信息产业而言,凭借着市场需求巨大、低成本生产要素(劳动力、土地、智力资源等)、相当实力的产业基础和生产能力等综合成本优势,获得了此轮产业转移的有利地位,已初步确立了在全球产业分工中的重要地位——电子信息产品的加工制造。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参与国际分工及其大出大进国际循环的格局初步形成。

如果我们将观察问题的视角放在加工制造优势的形成过程,也可以从中清楚地发现结构升级的明显步伐,产品结构由过去以家电类低端产品为主,调整到基础类、投资类产品的占有合理的比例,尤其在关键元器件——集成电路领域取得重要进展,据粗略预计,“十五”期间,全国集成电路芯片制造业的投资可达100亿美元,相当于前30年投资总额的三倍,其中外资占了一半以上的份额。

3、产业聚集已经出现,初步形成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三大信息产业基地

产业发展特征例11

关键词 休闲体育产业 区域经济 消费

“休闲体育”一词,虽然是一个比较现代化的表达,但它所代表的那种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却是来源已久。有人研究,休闲体育早在原始社会时期就已经产生,那时的人们在填饱肚子之余,创造出了一些祭祀、图腾之类的游戏来缓解焦虑,寻求精神上的愉悦和寄托,这也成为了休闲体育的雏形。进入农业社会以后,人们经常在农忙或是闲暇时间举行一些仪式庆典,在仪式庆典中会包括游戏、舞蹈等。到了十八世纪,休闲体育才开始真正兴起。工业革命的浪潮使人们进入了大工厂生产时代,在规定的劳动时间之余,“休闲”成为了一种流行。信息社会的到来使得人们参与休闲体育的机会增多,在紧张的生活节奏之外,人们更加渴求一种健康、放松的生活。而“休闲体育”就成为了人们的一项重要选择。

我国的休闲体育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些区域性的特征。其中就包括了不同的民俗文化、不同的地理环境、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政府干预下的休闲体育产业布局所带来的独具特色的、具有开创性的产业类型。下面我们选取了北京、天津、内蒙古、东北地区、上海、江苏、浙江、青岛、新疆等十个具有代表性的城市来具体分析休闲体育产业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从政策支持方面分析我国休闲体育发展的区域特征。

一、奥运城市北京

北京市作为首都,在休闲体育产业的开发方面一直都做了很好的示范。在挖掘、传承、创新奥运城市。奥运文化、奥运遗产,打造与奥运相关的休闲体育产业方面竭尽所能。其中鸟巢、水立方等奥运比赛场馆被打造成奥林匹克公园,与奥运相关的一些产品还被收录到奥林匹克博物馆,供国内外游客参观,每年都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另外,北京市还倡导围绕群众体育品牌,打造有特色、专业化休闲体育产业。借助体育博览会、文化创意博览会、北京国际体育产业展,利用会展经济发展休闲体育产业。围绕龙潭湖体育产业园形成的集总部、研发、赛事组织、信息交流于一体的国际化高端体育产业集聚区,开发相对应的休闲体育产业。

二、江苏南京的绿色体育旅游

南京市也是一个非常具有文化底蕴的城市,近年来南京市在原有的偏向文化古迹休闲体育旅游产业上进行再开发、再创新。顺应节能减排、绿色生活等环保潮流,南京市在举办亚运会和青奥会的契机上打造了新的旅游品牌:绿色体育旅游,并创新体育旅游产品营销策略,利用数字媒体进行绿色体育旅游项目的广泛宣传。打造了生态体育旅游、农闲体育旅游、滨海休闲体育旅游等产业。

三、内蒙古独具特色的休闲体育项目

内蒙古地区是少数民族聚集区,在发展休闲体育产业方面,与内地和沿海城市相比,内蒙古地区具有一些得天独厚的优势。首先,内蒙古可以结合少数民族运动会、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游牧文化,发展少数民族休闲体育产业。其次,还可以发挥鄂尔多斯国际那达慕大会的影响力,发展休闲体育产业。另外,围绕通辽赛马节、兴安马速度大赛、巴丹吉林沙漠汽车越野赛、鄂尔多斯汽车场地赛等发展特色休闲体育产业。

四、东北的冰雪、森林休闲体育产业

东北地区冰雪、森林资源比较丰富,在冰雪运动项目,以及森林旅游、探险等项目的开发也是极尽所能。成为了我国冰雪休闲体育产业最为发达的地区。同事,东北地区还积极借助内外重要赛事,发展与体育相关的休闲体育产业。其休闲体育产业的发展在国内也是名列前茅。

五、“魔都”上海的休闲体育产业

上海由于其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交通运输业也比较发达,因此也成为了国内乃至世界许多体育赛事的首选之地。因此,上海市休闲体育发展策略就是借助国际大都市优势,结合上海日、网球大师赛、斯诺克大师赛等国际顶级赛事举办相关休闲体育产业。同时,围绕国际大型体育博览会,发挥、壮大休闲体育产业。

上海的迪斯尼乐园也创造了国内第一。

六、旅游城市青岛

青岛市是08年奥运会帆船赛的比赛场地,同时也是海滨城市、旅游城市。在休闲体育产业的开发上青岛省利用第二节世界休闲体育大会的契机,大力推动休闲体育产业发展。同时,对奥运遗产也进行了开发利用,建立了奥运帆船赛博览会,对场地设施等进行再开发,借助青岛山海特色,以及莱西湖、姜山湿地等地理资源,发展休闲体育产业。

七、新疆特色

新疆省利用其独具特色的地理及民族风俗打造了休闲体育产业独特的名片。其休闲体育产业发展策略包括:1.发挥新疆那达慕草原节、岳普湖达瓦昆沙漠休闲旅游节、阿瓦提刀郎休闲文化旅游节、新源国际冰雪节、尉犁国际露营大会等资源优势,开展休闲体育产业运营。2.利用冰雪运动名片,发展冰雪休闲体育产业。3.借助环塔拉力赛、鄯善国际沙漠健身休闲大会、环赛里木湖公路自行车赛、环艾丁湖摩托车越野赛等赛事,发展赛事休闲体育产业。4.结合民族特色体育优势,发展马术、传统体育项目体验等休闲体育产业。

⒖嘉南祝

[1] 薛涛.休闲体育产业与假日体育消费探析[J].体育与科学.2006(6):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