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SCI发表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大众文化的性质

大众文化的性质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7-03 09:41:38

大众文化的性质

大众文化的性质例1

中图分类号:G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04(2012)06-0038-04

国内有的学者根据目前中国综合发展形势,将中国当代审美文化大致分为了三个部分:主流文化(或主导文化、官方文化、正统文化等)、精英文化(或高雅文化、少数人文化、小圈子文化等)和大众文化(或文化产业、流行文化、通俗文化),这种划分也基本得到了文化界的认可。但按照此种划分,我们回过头来检视目前国内研究如火如荼的非物质文化时,就会陷入一种无家可归的尴尬境地,非物质文化似乎并不能根据上述三种文化的任何一种来进行归属认定。那么,非物质文化与所谓的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大众文化有何种区别和联系呢?它的文化属性究竟是什么呢?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主流、精英及大众

近年来,确切地说是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明确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以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在世界范围内呈现出飞速发展的趋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全球范围的兴起并非偶然,有其产生的多重背景与多重动因,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作为20世纪末世界各国应对全球性、全球化发展问题的一种策略是显而易见的。

(一)非物质文化与主流文化

既然是全世界范围内对应全球化与全球性的一种策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必然要有政府的参与。就中国目前的情况来看,从2004年开始至今几乎每年都有关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政策条文,比如2004年的《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文化部、建设部、文物局等部门关于加强我国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工作意见的通知》、2005年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2006年的《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暂行办法》等,并于2011年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门制定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与保护写入了正式的法律条文。此外,国家还大力投入资金在全国高校等研究部门专门成立各级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深入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可持续策略。而且还把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定为中国的“文化遗产日”,以节日的形式来举行各种民间艺术展演和宣传。

如此,非物质文化不可避免地要染上“官方”的色彩。但是,着染了官方的色彩,并不代表非物质文化就是主流文化。中国的主流文化更多意义上指称的是主旋律文化,而所谓主旋律大致是指体现官方意识形态导向的文化,应“表现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与理想主义,以歌颂改革时代正面的人物与光明的事件为主,积极向上、格调健康”。根据国内学者的考察,中国的主流文化在20世纪80年代末直至90年生了一些变化:“90年代的主流文化是在中国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出现的,这个转型的核心之一,就是有条件地从改革开放以前高度政治文化的政治社会向市民社会的转变……使得80年代至90年代的主流文化表现出了与以前的主流文化不同的许多特点,其核心则是与市民文化的共处、互渗以及对市民文化的一些价值取向与操作方式的吸收。”换句话说,主流文化开始有意识地关注与吸收市民文化等各种非主流文化的一些有益的东西,以便具有更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更有力的阐释空间,所以主流文化对非物质文化的关注与保护也同样有此深意。故而,非物质文化尽管有官方的认可与保护,但并不可就此简单归置为主流文化。

(二)非物质文化与精英文化

在主流、精英、大众三者之间,非物质文化恐怕离精英文化最远。我们一谈到精英、精英性、精英文化便不免联想到洁身自爱、虚空高蹈、品性高雅、曲高和寡等表述词语,即所谓的少数人的文化、小圈子的文化。中国传统的精英文化是由士大夫们来履行和完成的,直到以来的近代才转由所谓的“知识分子阶层”来接手。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精英文化就是“知识分子阶层中的人文知识分子创造、传播、分享的文化……在精神上与传统的士大夫文化一脉相承,承担着社会教化使命,发挥着价值范导功能,它得以如此的前提是在全社会确立一种普遍的信念:真理和道义尽在其中”。实际上,精英文化一直和主流文化有着最为深层亲密的关系,传统的士大夫阶层本身大多数就置身官场,而近代以来形成的知识分子阶层也大多不过是“统治阶层的被统治者”,均与官方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联系。

在面对非物质文化这样滋生、流传于民间的文化时,精英文化所代表的高雅文化一般采取的态度则要么是居高临下的指手画脚,要么是不屑一顾的置若罔闻。然而,这种居高临下抑或是不屑一顾在法国社会学、思想家布尔迪厄看来不过是一种“区隔”心态在作祟。布尔迪厄通过对文化审美趣味概念的历史考察发现,审美趣味自身可以被当做一种划分阶层类属的工具,就连康德所提出的“审美无功利性”命题也不过是“康德想要将他本人所隶属的阶层习性普遍化的产物”。即是说所谓高雅文化的形成过程不过是那些占有较多经济资本、文化资本乃至于政治资本的少数人自我封谥,从而对其他阶层强加审美趣味的过程,而这个过程的合法性理应受到质疑。故而,非物质文化在精英文化面前并不见得就是低俗文化、落后文化的代名词。而且,如要一味高扬精英文化、贬低非物质文化,也不利于文化的多元性与丰富性,更不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构与发展。

(三)非物质文化与大众文化

无论是名称抑或是一般心理感觉,非物质文化似乎都与大众文化更具亲密性,因为它们似乎均源自于下层阶级,受众范围都比较广范。但如果我们真正了解大众文化的内涵,就会发现它们之间的区别还是相当明显的。尽管目前世界范围内对大众文化的认识以及接受态度并不十分一致,甚至于对大众文化的基本概念界定都意见不一、互相抵牾,但我们至少可以从以下特征描述上来了解大众文化:首先,大众文化不是在任何社会形态下都存在,而是伴随工业文明、后工业文明而出现的新的文化形态;其次,它多是以大众传媒为手段,并遵循市场原则运作的;再次,它紧跟时代而动,与普通市民大众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融。

尽管大众文化的产生与发展有其重要的意义,比如加快了文化传播速度、丰富了文化的传播内容、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打破文化区隔与文化壁垒从而建立真正的文化民主等优点。但其实大众文化在西方一经产生,便变成了千夫所指的对象。F·R·利维斯、阿诺德、D·麦克唐纳等思想家先后对大众文化进行了严肃的批评,尤其是稍后兴起的法兰克福学派更是对大众文化形成了围剿之势,大有置之死地而后快的决心。现在总结起来,大众文化批判理论对大众文化的批判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大众文化有刻意炮制以博取民众欢心的媚俗之嫌,大众文化以市场为其基本导向,故而更多考虑的是文化产品的销售与盈利。其次,大众文化以大众传媒为其主要生产、传播手段,故而传媒在大众文化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很容易导致民众经验的“类型化”,容易轻松误导民众的审美倾向与审美趣味。再次,大众文化不要深度只求感性,不要思想只求娱乐,不要公共民主关注只求抓人眼球的追求,容易遮蔽大众对民主、社会以及真正美好生活的关注与思考。此外,大众文化容易被官方主流意识形态所引导,并与其形成合流。大众文化于20世纪80年代末在中国兴起之时,社会对之都是口诛笔伐。实际情况是,直到目前所谓的精英阶层们对待大众文化仍然是嗤之以鼻的。然而,中国与西方对大众文化的批判出发点有所不同:“西方热衷把大众文化看做一种政治参与姿态,国内更多关注的还是大众文化的道德内涵……大众文化如果不说是粗俗、平庸、浅薄,至少也与精致、高雅、深刻相去甚远,它是文化的堕落、艺术的堕落、人的品位的堕落。”然而,中国社会目前对待大众文化的态度让人颇感吊诡:一方面对其在道德内涵上大加鞭挞,另一方面却在经济上大加支持。大众文化的同义词“文化产业”当属中国近年提的最多的关键词之一,而且专门写进了相关文件要求在经济上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并希冀将文化产业发展成为新的经济支柱产业。此种矛盾也足可见出大众文化在国内所处的尴尬地位。

如此看来,尽管非物质文化和大众文化均是“大众”的文化,但“大众”一词所指涉的群体却相去甚远。非物质文化中所指涉的大众更多指的是农耕文明背景下的乡土民众,而大众文化的大众更多指的是工业文明背景下的那些城市民众;非物质文化更多关心的是民间文艺,如剪纸、陶艺、民歌、祭祀仪式等,而大众文化关注的更多是时尚和“小资”品位,如酒吧文化、咖啡馆文化、电影艺术等;非物质文化更多关注的是有着远古历史与积淀的民间经验,大众文化则与工业、后工业时代相连,不断追求新的文娱形式。所以,不论在受众、艺术形式、艺术内容与经验等各方面讲,非物质文化都与大众文化有着显著的差别,并不能浮皮潦草地将其归入大众文化的范围。那么,既不属于官方文化,又不能简单归于为精英、大众文化的非物质文化的文化属性究竟在哪里呢?

二、非物质文化的民间乡土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自2004年在国内成为热门话题以来,对它的研究和阐述可谓多种多样、不一而足。就近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及国家公布的保护名录来看,也是五花八门、无所不包。这尽管体现了世界范围内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情和决心,但问题在于“无所不是便可能毫无所是”,在内容上、特性上没有深层次的认识和把握,也就基本上不能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定义为:“指被各种社区、群体,有时是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达、表现形式、知识、技能以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世代相传,在各社区和群体适应周围环境以及与自然和历史的互动中,被不断地再创造,为这些社区和群体提供认同感和持续感,从而增强对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的尊重。”这个定义中有几个关键词值得我们注意:首先是“世代相传”,这就界定了非物质文化不是国家规定的官方主旋律,也不是精英文化的曲高和寡,更不是大众文化的稍纵即逝,而是扎根于乡土世代相传的东西。其次是“认同感”,而且是社区和群体的认同感,这种认同感是基于社区群体的,是带有乡土自觉性和积淀性的。再次是“文化多样性”,这便说明了“应当注意到传统文化的不同类型,即具有大一统色彩的主流文化与具有多样性的社区、民类、群落文化之间的差异”。

另外,根据上述定义,《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还大致规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包含范围:1.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2.表演艺术;3.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活动;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5.传统手工艺。其中的口头传统、节庆活动、传统手工艺等也无不是民间乡土文化的基本构成。中国公布的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10大类518项,其中带有乡土特色的占绝大部分,比如民间文学31项、民间音乐72项、民间舞蹈41项、民间美术51项、传统戏剧92项、传统手工技艺89项、民俗70项等。这也足见非物质文化的民间乡土特征。美国人类学家罗伯特·雷德菲尔德在其名为《乡民社会与文化》中打破了以前对复杂文明社会文化进行高级文化和低级文化简单区分的传统,代之以大传统文化和小传统文化。所谓大传统文化即是指那些精英上层的主流文化传统,而小传统文化即是指民间乡土文化。这些小传统文化主要是以口传、民间习俗、民间活动等非物质性延续和流传的。参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和内涵的界定,不难看出非物质文化正可用乡土文化来概括,换句话说,非物质文化具有独特的乡土性。认清这一点,对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意义重大。选择“乡土性”一词来认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性,主要是考虑该词的非贬低性和包容性,以往不论是“乡民”抑或是“乡间”等词总感觉有罗伯特·雷德菲尔德所说的低级文化的贬低之义。其实在文化发展过程中,并无所谓高低之分,它只是不同社区、群落所形成的不同特色而已。而且,我们所讨论的乡土性基本遵照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一书中的涵义:即是考察那些以“土地”(更多指农业、林业而非游牧业)为基本生活依靠,以“乡村”群居为基本群落,以朴素原始礼法观念为纽带的区域的文化形式与文化状况。那么,非物质文化的这种乡土性具体有哪些特点呢?它又具有哪些重要性呢?结合国内外目前的一些研究成果,我们大致可以将这种乡土性概括为四个方面,即内卷化、本土性、群众性、活态性。

第一,非物质文化在宏观上具有内卷性特征。“内卷化”一词最早被社会学家运用于研究农业社会、经济问题,其英文单词是involution,“它源于拉丁语involuturn,原意是‘转或卷起来’”。通过词义我们也可辨析出来,它在英语世界相对的是“进化”(evolution)一词,指的是非扩张性、内部精细化、内部复杂化的一种模态,运用到文化领域则是指称“只进行维持生存的劳作而没有扩张发展的文化”。非物质文化正具有这样的特性,它在自然环境中牢固于“土地”之上,在文化环境中从不进行扩张而自觉世代流传于乡间(更多是口耳相传)。这种文化按照目前通行的文化进化论观点肯定被视做落后的文化、无法适应社会发展的文化,因此应当是被主动抛弃的文化。但我们只要静下心回过头看看我们在进化论指导下的文化现象,就会发现一味地追求进化造成了多么严重的后果:文化工业的商品拜物教、通俗文化的道德价值失衡甚至于低俗文化的趁虚而入。广大乡土农民不断“被城市化”,进入了城市却流浪无居,就算居住在城市也无身份的确认,到头来还可能遗弃了家园同时也被家园遗弃。面对这些问题,我们不禁要问,如何保证普通大众的原样文化生活?如何使普通大众共同“诗意栖居”?问题的答案便是要首先确认与保障非物质文化的这种“内卷性”,充分认识到目前中国已经进入到“进化”和“内卷化”二元共存的生态时代、文化时代,偏废其一便可能对生态文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造成伤害。

第二,非物质文化具有本土性特征。费孝通在《乡土中国》开篇就指出了:“从基层看去,中国的社会是乡土性的。”此种乡土是与“土”紧密相连的,这也就难怪有些人嫌民间乡土艺术“土”。然而,“岂不知正是这种‘土’才使它具有了个性和价值。‘土’是不同地区艺术风格和特征的具体显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所提出的保护文化的多样性正是要保护这些“土”的个性。中国有56个民族,分散居住在辽阔的祖国大地,很难想象可以用一种文化模式来满足如此众多民众的审美需求,保护文化多样性、保护民众审美趣味的多元性也正是现在世界发展的一大趋势——多元共生,用中国的古话来讲即是“和而不同”。

大众文化的性质例2

(二)大众文化批判的内容马克思指出,在技术高速发展的资本主义社会里,生产的产品具有商品性,商品的使用价值和商品的交换价值在这一过程中得到区分。人们不再是关注产品本身的使用价值,而是重点注重商品的交换价值,这样,商品本身的性质和质量被忽略,取而代之的是商品的数量以及商品所带来的商业利润。在这种演变中,商品逐渐失去了自身的本质,失去了产品和人之间的人性化沟通,成为单纯获得利润的物件,这种现象也体现在大众文化上,大众文化因此成为商品性文化。

法兰克福学派的理论家们直接而肯定的论述,大众文化在发达资本主义社会是商品性的存在。马尔库塞也指出:“在这个世界上,艺术作品,同反艺术一样,即成为交换价值,成为商品。”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作为商品而存在的大众文化,它的交换价值已经远远超过了它的使用价值,文化自身的本质属性在社会中被忽略,“纯粹的使用价值,肯定已经被完全的交换价值所取代。”这样来说,阿多尔诺仿佛取消了大众文化的使用价值而完全肯定了其交换价值。阿多尔诺之所以做出这样的论断,因为,在他看来,大众文化真正价值的实现应该在于其满足人的文化审美的需要。在发达资本主义社会中,大众文化所激发的人类对社会地位以及社会财富的需要不是对人的积极肯定,一个具有自身创造性以及积极性的人是不需要这些的。所以说,这种文化使用价值不是对人的本质的积极的肯定,而是对人的本质的创造性、积极性、本质的否定。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大众文化的商品性完全否定了人的本质,文化不仅仅是一个商品,而是完完全全地沦为商品,因此,大众文化的这种商品性就有了批判的必要。大众文化的这种商品性在资本主义社会里体现在方方面面:在文化生产的过程中,文化成为纯粹的利润工具,利润成为大众文化生产的首要考虑因素,对一件文化的商品的衡量标准完全取决于获取金钱的数量多少。大众文化和社会上所有的盈利物品一样,不具有任何区别意义,只要是盈利的物品在一定程度上的价值是和文化一致的。这样,文化自身的本质创造性和积极性被泯灭。大众把文化作为一般消费品的这种行为,使得文化的自身价值遭到了否定,文化在社会中的这种特殊型产品的属性也被否定。在法兰克福学派看来,文化和这些产品是没有任何差别的,文化和所有的产品都被看成是人类为自身价值追求和金钱追求的过程中的一种承担物,它们都是单纯的商品。文化已经失去了自身具有的高压性和神圣性,失去了对自身精神的提升作用,成为仅仅是给人类带来短暂兴奋的商品。文化作为社会活动的参与者,不仅仅在自身的活动中发挥自身作用,还在其传播的过程中对周围的事物进行渗透。不仅仅单纯的文化产品成为文化工业赚钱的工具,其附带的相关产业也成为社会牟取暴利的媒介。不仅仅是电影、小说等文化产品成为获取利润的物件,其相关的印刷品、无线电视等大众媒介也成为牟取相关利润的手段。文化的商品性逐渐渗透到了人们的一切娱乐活动中,大众文化体系成为无处不在的盈利工具。

在整个文化体系中,人们对文化的追求不是对其内在价值的肯定,而是成为对效率的追求。人们关心的是产品能不能为自己获取利益和社会地位,不再问其是什么,而是关注其能够交换什么。人们关心的只是商品的交换价值,这种对文化自身使用价值的否定,使得大众文化完全成为商品性的产品,失去了自身的文化内涵。

二、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评析

大众文化的性质例3

群众是具有推动国家创造和发展能力的最基础团体,而群众文化建设能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对构建和谐社会及繁荣社会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加强群众文化建设,在广大基础群众中弘扬先进文化,提高群众文化素质,构建健康和谐的精神文化家园氛围,是我国新时期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对群众文化建设提出的新要求。“职工文化大讲堂”活动在推动群众文化建设中起到积极促进的作用,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升群众整体素质,已成为我国群众热切的愿望并受到广泛赞誉。

1群众文化建设概念及其社会意义

群众文化建设是指群众在工作之外,自我参与、组织、开发的社会性文化。[1]群众文化建设具有群众性、多样性以及自娱性的特点,能积极调动群众的意识及思维活动,使群众在参与各种社会性文化活动中获取一种积极性情绪,进而满足思想、文化以及感情的共同需求。群众文化建设包涵群众文化生活、群众文化工作、群众文化事业以及群众文化队伍建设等重要概念,能有效地教育和熏陶群众,提升群众的整体素质,其最基本的功能是娱乐群众、传承文明以及引领先进文化。[2]群众性文化活动具有群众性和基层性两种特点,能有效反映出一个民族或地区的精神文化面貌,承载着民族特色文化以及地区特色的群众文化,是一个民族或地区的凝聚力和创造力,是民族精神和国家文明建设的宝贵财富。群众文化是广大群众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发展所形成的,具有地域性和时代性,而群众文化活动包涵群众喜爱的文化元素以及特色文化内容,使群众受到教育和熏陶,广泛受到群众的赞誉。

2“职工文化大讲堂”活动对推动群众文化建设的作用

2.1 加强群众文化建设的宣传力度,扩大群众文化建设事业的影响

“职工文化大讲堂”活动充分采用各种媒体活动加强群众文化建设的宣传力度,并通过场景的布置营造出社会文化建设的氛围,进而扩大群众文化建设事业的影响范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矛盾以及社会呈现的问题日益加剧,例如,贫富差距的不断加大,使我国群众意识信念淡薄,迷失个人价值观和社会价值观,群众心态的失衡,导致群众逐渐迷失社会主义主人翁的意识。“职工文化大讲堂”充分发舆论宣传的作用,积极宣传群众文化建设,从而引导群众形成积极健康的精神文化生活,推动群众文化建设。

2.2满足职工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是推动群众文化建设的重要源泉

群众文化建设是民族的血脉,是群众的精神家园,为群众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增强群众的精神文化力量起着重要作用,是新时期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繁荣发展的新要求。由于我国社会还处于社会主义发展的初级阶段,群众的物质生活与社会落后的生产之间的矛盾依然是我国当前的主要矛盾,因此,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繁荣发展既要满足群众的物质需求,更要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职工文化大讲堂”活动充分满足职工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是推动群众文化建设的重要源泉。

2.3培养职工群众艺术造诣,提升群众整体文化素质

“职工文化大讲堂”活动通过义务培训和讲座,培养职工群众的艺术造诣,塑造一大批文艺人才,在实践中体现出职工群众“学校和乐园”的作用。“职工文化大讲堂”活动是业余职工群众文化队伍的及时雨,为职工群众提供提升自己的机会以及展现自己的机会,从而积极推进职工文化素质建设和知识层次的提升,提高群众整体文化素质。

3“职工文化大讲堂”活动未来发展前景和展望

3.1融合企业、工业及社会文化,引领社会先进文化

“职工文化大讲堂”活动从提高群众文化素质及弘扬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角度,坚持融合企业、工业及社会文化,培育健康文明的文化活动,树立社会新风,从而繁荣发展我国特色文化建设。“职工文化大讲堂”活动形式方面也要拓展创新,注重文化联动。坚持活动形式的多样化、多层面和普及性、广泛性,充分动员社会力量,形成以大型节日、欢庆会、百姓大舞台系列的文化活动为龙头、“走基层”活动为主体的群众文化活动格局。

3.2“职工文化大讲堂”活动从城市群众文化建设走向农村群众文化建设

城市群众文化建设是指在城市地域内形成的以适应非农业人口多层次文化消费需要的一种社会性文化。[3]“职工文化大讲堂”活动不单是先生坐在台前,下面是群众的关系,更是一种提升自己及展现自己的舞台。“职工文化大讲堂”活动通常都在密度高和具有很好条件的企业集团开展,然而,在优越条件下开展出色活动的同时,更应满足偏远山区及城镇边缘的村落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农村提供科学知识、医疗卫生保健知识以及农、林、渔等各种生产谋生手段,发挥其应有的能量。

4结束语

新时期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要求加强群众文化建设,在广大基础群众中弘扬先进文化,满足职工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群众整体文化素质,构建健康和谐的精神文化家园。“职工大讲堂”活动充分发挥对群众文化建设的宣传力度,扩大群众文化建设事业的影响,满足职工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同时培养职工群众艺术造诣,提升群众整体文化素质,使广大群众受到教育和文化熏陶,对推进群众文化建设起着积极促进的作用。未来“职工大讲堂”活动要融合企业、工业及社会文化,引领社会先进文化,并更多关注农村群众文化建设,进而全面推动群众文化建设,繁荣发展新时期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参考文献:

大众文化的性质例4

群众文化工作属于社会文化和教育范畴,担负着丰富群众文化生活,陶冶群众思想情操的重要职责,群文工作的任务是通过组织大量健康有益、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群文活动宣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弘扬时代主旋律,提高国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满足和丰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要完成这一历史任务,那么群文工作者应具有优秀的政治素质与良好的职业道德、具备培训辅导等专业技能外还必须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尤其是要有组织各种文艺调演、晚会、书画摄影展等活动的能力。在开展群文工作中群文工作者更应自觉执行党的各项方针、政策,遵纪守法,对群文事业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所以在新形势下,只有建设一支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本质需要为价值取向,具备对群众文化需要进行冷静分析、选择和正确诱导能力的高素质队伍,才能服务于全面小康主题下群众文化活动内容和活动方式的创新,最终服务于人民群众的精神追求和促进人类社会的全面发展。

二、在开展群文工作中,应突出活动的群众性、社会性、民族性特征

为有效地开展群众文化工作,必须掌握其性质和特征。 群众文化的主体是全体社会实践参与者,是全民性的,它的文化内容和价值取向通过通俗的丰富的活动形式,在社会各个阶层都能得到传播,群众能通过自身参与文化活动来实现文化接受与文化创造的双向转换,充分体现人民群众文化主体地位。群众文化是一种真正面向广大群众的文化。它在活动内容上对民间、民俗文化的充分利用,使它包容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许多形式和精神。群众文化是传承中国优秀民间文化,延续传统文化精神,增强广大群众的群众文化认同感的生动和富于人性的社会文化。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物质生活的改善,不仅给群众参与文化活动提供了必要的经济条件,也激发起他们新的文化欲望,人们“求知、求乐、求美”的兴趣越来越浓厚。另外,工作节奏的加快需要文化娱乐调节身心,人际关系的松散需要共同的文化娱乐以满足群体需求。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迫切,需求面之广、量之大、质量之高也是前所未有的。群众的文化需求成为当前群众文化蓬勃兴起的最重要的内驱力,是基层文化建设的第一推动力。群众文化工作者要因势利导,广泛开展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文化活动,大力发展社区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村镇文化、军营文化,体现民族特色、地方特色,鼓励群众自编自娱自乐,让人们在多姿多彩的文化活动中享受美好生活,而不是片面地、随意地策划一场晚会或演出。

大众文化的性质例5

中图分类号:G2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0)06-0085-01

一、概述

群众文化是人们职业外,自我参与、自我娱乐、自我开发的社会性文化。群众文化是一个集合体的概念,它是包含群众文化活动、文化工作、文化事业和文化队伍建设在内的具体概念。群众文化是人民群众以自身为活动主体,以娱乐为主要内容,以满足自身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为目的的文化活动。在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情况下,群众文化是建设和谐社会,活跃人民群众健康向上的文娱生活,提高全民文明素质的重要手段,具有突出的群众性和社会性,同时也具有鲜明的公益性和服务性,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护与实现人民群众的基化权益,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体现,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和谐的应有之意。

二、我国群众文化的基本特性

(一)群众基础的广泛性。这是由群众文化的文化主体所决定的。群众文化的主体是全体社会实践者,是全民性的,它的文化内容和价值取向通过通俗的丰富的活动形式,在社会各个阶层都能得到传播。

(二)文化享有的民主性。群众文化与大众文化、专业文化在文化参与和享受上的最显著的区别就在于文化享有的民主性。群众文化由于对文化创造和文化享受的双重强调,人民群众能通过自身参与文化活动来实现文化接受与文化创造的双向转换,充分体现人民群众的文化主体地位。

(三)独特的文化传递性。由于具备主文化性质和与人民群众的“亲和性”,正好使群众文化成为了主流文化意识与人民群众互动的中介。在这种状态下。群众文化是背靠主流文化和专业文化,面向最广大人民群众的,这使得群众文化的文化传递性具有了无法取代的独特性。

(四)温和的文化制衡性。随着当代中国群众文化在多元文化环境下的逐步发展,群众文化已经具备了新的文化内涵。一是群众文化的组织、创作、辅导、研究都扩大了文化视野;二是在这种“匠补”中,通过其社会美育职能,比较温和地去调整、融合其他社会文化形态,共同营造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文化生态环境。

(五)强烈的文化传承性。群众文化是一种真正面向广大群众的文化。它在活动内容上对民间、民俗文化的充分利用,使它包容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许多形式和精神。群众文化所涵盖的群众艺术与民间、民俗文化所涵盖的核心形态――民间文艺。

三、群众文化的群众性

(一)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群众性文化活动。群众文化活动的形式可以是灵活多样的,活动内容可以是丰富多彩的,活动范围可以渗透到社会的各个层面、各个阶层。良好的、高尚的、能振奋人精神的群众性文化活动能给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提供巨大的精神动力。社会的有关部门、相关机构只有不断的“注意”,不断的重视,面向广大老百姓的这种文化需求,并付之实践,才能做到更好的服务供给。

(二)必须尊重老百姓自己的兴趣和意愿。群众文化是广大人民群众彰显自我,表达自我声音的重要载体。社会充分充许和尊重各种“自我”的存在,不要以强迫的手段扭曲人性的真实发展。劳动人民充分体会到了社会的尊重,才能更好的凭借自己的聪明和才智,凭借自己的创新能力的革新能力推动着群众文化的进一步发展。

四、如何发挥群众文化活动的作用

(一)充分发挥群众文化的多种功能,在满足群众文化需求的基础上,提高群众文化素质

首先,要充分发挥好群众文化的服务功能。加强群众文化建设,必须坚持把满足群众文化需求放在首位。其次,要发挥好群众文化的教育功能。要始终坚持。最后,要发挥好群众文化的审美功能。要通过健康有益、积极向上的群众文化活动,提高群众的审美认识,使他们在比较中鉴别美丑,区分好坏,既积极吸收中外文化的精华,又自觉抵制封建主义,资本主义的腐朽思想文化。

(二)充分发挥群众文化的服务作用,努力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大众文化的性质例6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3-0220-01

一、丰富和发展群众文化必须以普及群众为前提

首先,要坚持“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原则,善于从群众中发现各种反映人民群众最熟悉的生活,最为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形式,善于提取加工和再创造,将适合于大众、内容健康新颖、富有教育意义、积极向上的优秀活动推广普及到广大群众中。

其次,群众文艺工作者要热心投身于文艺普及工作。要深入群众,深入生活,“在人民的生活中汲取题材、主题、情节、语言、诗情和画意”,精心加工创造出反映和表现人民群众的生活及情感,雅俗共赏、寓教于乐的优秀群众文艺作品,并通过重大节庆活动、文化下乡、文化扶贫等方式,把精神食粮送到基层群众中去,送到人民大众中去,以充分满足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

其三,要不断把群众文化活动中的好经验,好作品加以总结提高,推广普及。通过普及,使群众活动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在普及的基础上,从一大批优秀创作节目中发现好苗子,再精雕细琢成为精品,不断培养人才,提高群众的审美品味,努力做到在普及基础上提高,在提高指导下普及,使群众文化活动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内容一天天丰富,质量一天天提高。

二、丰富和发展群众文化必须以全民参与为基础

首先,群众文化艺术活动必须有群众的广泛参与。群众对文化活动的选择必然会根据各种不同的需要来进行,群众文化活动只有坚持多样性原则,力求形式的丰富多彩,才能使群众文化活动蓬勃持久地开展起来。

其次,群众文化艺术活动必须依托各种活动载体。除了要加强各级文化机构的建设外,还要建设社区文化、村镇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军营文化,同时要逐步形成国家、集体、个人一起办的多元化格局。

其三,群众文化活动必须建立群众文化工作骨干队伍。要建立一支群众文艺活动的业余骨干队伍,并加强培养,充分发挥他们的带动作用,进而使群众在自娱自乐的同时,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和文化素质。

三、丰富和发展群众文化必须以提高全民综合素质为目的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不但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目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两个文明一起抓,两个文明都搞好,才是我们的终极目的。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条件下,群众文化工作必须适应新形势发展,群众文化活动必须以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水平为根本宗旨,在科技水平、价值观念、经济管理、人才竞争、劳动者群体素质等方面进行新的建设,使群众文化艺术活动成为整个群众文化建设的重要组织形式之一。

群众文化活动在活跃人民生活,提高全民素质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群众文化活动必须以满足人民求富、求知、求美、求乐的愿望为目的,通过大力开展讲文明、树新风、比贡献等活动,不断对群众进行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伦理道德教育,使他们在文化娱乐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进而促进全社会文明道德新风尚的形成和弘扬。

四、深圳市群众文化“四招鲜”模式的启示

深圳市改革开放以来,重视群众文艺活动的开展,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其“四招鲜”模式,即基层文化设施与技术领先全国;社区群众性文艺社团建设领先全国;外来劳务工享受均等化文化服务领先全国;“购买+资助”的社区文化运作模式领先全国,使该市基层文化建设走出了一条颇具特色的“深圳之路”,正如文化部社会文化司副司长李宏所说:“深圳的社区文化建设,不仅在充分保障市民文化权利中发挥重要作用,也为全国的群众文化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鲜活的样板。”

大众文化的性质例7

中图分类号:G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7-00-02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的要求,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以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为中心环节,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这就给新形势下群众文化建设与发展指明了方向。在我国大力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的历史条件下,必须进一步加强对群众文化建设与发展的认识,以改革创新精神积极推动群众文化建设与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推动我国群众文化事业步入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轨道。

一、群众文化的内涵

所谓群众文化,从广义的角度来看,就是人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包括参与大众型文化娱乐活动,也包括创新文化娱乐活动;从狭义的角度讲,群众文化就是指不同区域、不同民族的具有综合性、传承性、流传性的文化活动,比如我国的春节、端午、中秋、国庆、元宵、元旦等节日,这些文化活动都是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二、新形势下推动群众文化建设与发展的措施

(一)加强群众文化建设的重视

把“以人为本、促进和谐”作为群众文化建设的重要理论,既要充分发挥群众的主观能动性,又要充分发挥群众文化团体的宣传、教育、引导和服务作用,使我国群众文化建设与发展步入科学化和健康化轨道。要以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为目标,高度重视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占领群众文化阵地,积极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摒弃落后庸俗和低级趣味的东西,只要是健康的、有益的、先进的文化都应当大力弘扬。国家要从群众文化需求的地域性、多样性、继承性、实用性、导向性特点出发,尽快制定出台《群众文化建设与发展实施纲要(2014-2024)》,明确提出群众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建设目标、文化内容、文化导向、保障措施等进行战略性规划,为群众文化建设与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二)加强传统文化群众渗透

外来文化不断渗透到中国文化当中,对我国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具有一定的冲击。加强新形势下群众文化建设与发展,就必须将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作为重点,使群众长期形成的节日文艺、风俗习惯成为群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重新焕发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生机与活力。同时还应对传统文化、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等进行有效的管理,通过“崇尚科学、破除迷信、健康向上”文化教育广大人民群众,提高他们的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强化家庭美德、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要大力开展群众性文化创建活动,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现有城市社区文化书屋、农村文化站、农家书屋等载体,同时还可以在社区和农村设立“综合文化站”,包括展览室、信息服务室、活动室、图书室、广电室等,依托“综合文化站”引导群众开展健康的文化活动。

(三)创新群众文化工作形式

新形势下推动群众文化建设与发展,必须坚持着眼于提升群众文化工作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着力创新群众文化工作形式。要本着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进一步加强对群众文化需求的调查研究,大力推进群众文化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进程,通过互联网、智能终端加强群众文化工作宣传,进一步扩宽传输渠道,让人民群众及时、便捷、高质量获得文化服务。采取“民办公助、政府采购、政策扶持、资金补助”的综合方式,引导人民群众成立诗书画社、文化大院、文化中心、民办剧团、民办演出团体以及舞蹈队、秧歌队、歌唱队、器乐队、曲艺队等群众性自办文化组织,推动群众文化健康发展。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运行机制,建立行之有效的长效竞争、激励、约束、考评、监督机制,加快现代化科学技术在群众文化建设与服务中的运用,引用电子报、网络阅读器等新型阅读媒介,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吸引力、凝聚力和引导力。

(四)拓展群众文化市场空间

要把群众文化建设与发展作为我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引导文化机构创造更多、更好的群众文化载体和群众文化品牌,从过去“送文化”向“造文化”转变,不断丰富群众文化市场,丰富群众文化内容,提升群众文化层次,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要积极探索“文化扶贫”、“文化低保”等新方式,让“送”文化变成“种”文化,如同经济扶贫方式把“输血”变成“造血”。要从群众文化具有大众性和普遍性的特点出发,大力拓展群众文化空间,大力推动乡村文化、社区文化、体育文化、企业文化、机关文化、广场文化、公园文化等文化载体,不断拓展群众文化空间。

(五)打造群众文化工作队伍

加强对群众文化管理人员的教育和培训,着力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推动群众文化工作不断上新台阶。各级党委、政府特别是基层组织应当高度重视农村文化活动的开展,进一步加大群众文化工作人力、物力、财力的制度力度,特别是要配齐配强群众文化工作管理人员,为群众文化建设与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群众文化工作管理人员,要给群众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积极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发挥自身天赋和潜能,组织和创造群众文化活动。

三、结束语

总之,在我国大力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的历史条件下,群众文化事业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历史性机遇,但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这就需要群众文化团体和群众文化工作者,进一步加深对新时期群众文化重要性的认识,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决策部署,积极推动群众文化工作创新,使群众文化建设与发展更加规范、和谐、有序,不断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进群众、推动发展、促进和谐。

参考文献:

[1]陈志文.浅谈新时期群众文化的建设与发展[J].改革与开放,2011(20)

[2]李继武.浅析新形势下群众文化的建设与发展[J].群文天地,2013(02)

大众文化的性质例8

关键词:新形势;广场文化活动;思考

中图分类号:G2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26-0273-01

一、广场文化活动的简介

广场文化活动是指在广场或者在户外开阔的活动场地,如市民广场、文化广场、社区广场,城乡较大的平整空间,开展丰富的文化活动,即以文化艺术为主体开展的活动,其是以广场为主阵地开展的文化活动。这些文化活动包括文艺演出、文艺晚会、文艺赛事、电影放映、健身健美、展览(书法、美术、摄影、图片展)等。通过以上定义我们不难总结出广场文化的特点,具体表现在:1、群众自发性;2、广泛的参与性,面向群众,群众可以直接参与;3、政府主导性;4、规模较大,观众较多,具有一定规模性;5、文化活动内容具有多样性、灵活性和公益性。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生活质量的追求越来越高,这是广场文化活动的兴起、开展和发展的土壤,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不可替代的影响。1、群众是广场文化活动的参与者和组织者,以自己最喜爱的方式自得其乐,娱悦身心,有利于提升人们的精神文化品位。2、广场文化活动受到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和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产生了极大的社会影响,丰富和活跃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3、广场文化活动已成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融入到了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迸发出无限的生机和活力,这一活动的开展营造了积极向上、欢乐祥和的社会氛围,促进了群众文化的繁荣和发展。4、广场文化活动走向乡镇,受到农民群众的欢迎,加快了城乡的一体化进程,提高了人们的文明素质和文化品位,为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二、新形势下开展广场文化活动的思考

1、要建立健全开展广场文化活动的管理机制并尝试市场运作。当地文化部门要建立规范的广场文化活动管理机制,使这一活动的开展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规范人们的行为,提升人们的素质。并且这一活动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所以许多企业为了扩大知名度也积极参与到广场文化中来,为活动提供必要的赞助资金,使得广场文化活动的开展有了资金支持,尝试市场运作模式,实现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2、当地文化部门和社区工作者要对广场文化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进行专业培训,培养他们正确的审美观、鉴赏力和创造力,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和思想素质,对活动进行精心策划和高效组织,提高广场文化的质量,进而达到提高民众整体素质的目的。

3、要把握广场文化活动开展的方向性。要根据本地的具体情况,制定好广场主题文化活动的实施方案,并提出具体要求和主体内容,明确责任。主题力求鲜明、积极健康、文明向上、雅俗共赏、喜闻乐见,并且配合政府开展活动,向群众宣传政府的事情和公告,为建设和谐社会提供精神动力、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把握群众正确的舆论方向。

4、提高广场文化活动的感染性,吸引更多的群众参与其中。广场文化活动要围绕党和政府、群众关心的热点,挖掘身边的典型,自编自导自演,自娱自乐,以生动活泼的活动形式向广大群众展示,取得群众的支持,让广大群众在观赏中接受教育和感染。

5、让广场文化活动的开展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增强群众的参与性,体现文化活动的开放性和互动性。组织者可以结合各种节日和纪念日,灵活的设计活动主题,吸引广大的群众积极参与,把抽象教育形式变为形象教育,让群众更多的融入和参与到活动之中来,

6、扩大广场文化活动的娱乐性,让广大群众在参与广场文化活动的同时愉悦心身,开展活动要以群众满意为出发点,融入更多的生活生产知识,尽可能的带动群众热情,让他们身有同感,扩大文艺节目的娱乐性,使群众在欣赏中心情得以放松,身心得到愉悦。

三、总结

大众文化的性质例9

1 山东鲁西北剪纸艺术是国家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山东鲁西北剪纸,是流传在山东聊城区域民间的汉族传统工艺品,其历史悠久,早在宋代就广泛流行,当时还出现了以此为生的剪纸艺人,而且技艺达到了较高的水平。虽然,山东茌平剪纸早已列入山东省级非遗项目,但是在民间传承至今的鲁西北剪纸早已跨越茌平县域,流传范围更为宽广,主要以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东阿县、冠县、阳谷县和茌平县等周边乡镇的手工剪纸最为出名。

2 大众传媒对山东鲁西北剪纸艺术传播的积极作用

现代化的传播方式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提供了新的机遇。大众传媒的传播是指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ο蠖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它主要依赖报纸、杂志、图书、广播、电视、电影、互联网以及手机短信等大众媒介来完成社会功能的实现。因此,大众传媒就是以电视、电影、广播、报刊和书籍等以技术或组织特征为标志的传播手段或者向大众的信息传递。由于高科技的运用,大众传媒以其自身的特性、空间和时间优势,在传承社会文化遗产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大众媒介视域下剪纸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民族价值观的强化与确认

剪纸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之所以历经千、百年而不中断,在于它的地域性、民族性、文化认同性,民族文化始终是该民族的“根”与“源”。大众媒介积极推动了剪纸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为剪纸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起到了有效的宣传作用。上个世纪,全国只知道山东茌平剪纸有名,现在其他区县的剪纸艺术,通过大众媒介也得到更广泛的宣传和展现,进一步加强了对于各自所属地域的文化价值认同,弘扬和传播了民族剪纸类精神,丰富了剪纸类非遗的文化内涵,对提高剪纸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全社会的的知名度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2.2 保障民族文化的多元性和兼容性

文化在不同时代和不同地方具有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这种表现形式的多样性就表现为人类各族群和各社会特征的独特性和多样性。剪纸类非物质文化是非物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形成和发展本身就是一个不断传播的过程。

2.3 借助传媒数字化保护非遗

新科技与传统的技艺相结合,为山东鲁西剪纸艺术的创新和展现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这些大众媒体传播以文字、录音、录像等各种数字化方式,尽可能地客观记录和立体展现鲁西北剪纸各种图案内容,通过电视、网络、手机等多媒体播出,将图像、声音、文字、色彩等多种符号的综合传播,调动音、光、色、电、图等多种元素,形声并茂、音画并见、视听结合、有情有境,使更多的剪纸爱好者和大众耳目一新。在这种媒体信息的传递方面,摆脱了原来空间上的偏狭性,使得未在场的人们也能够获得身临其境的强烈感受。

2.4 扩大受众和延长传承

大众传播媒介都拥有广大的受众,具备任何其他传播方式都不能达到的影响面。汤普森曾经指出,由于技术媒体的配置,把社会互动与实际地点分开,从而导致人们即使不在共同的时空背景下也可以互动。因此,大众媒介传播以扩大受众为目标。其所针对的对象分布范围广,散布在社会各个领域和行业以及地区。报纸杂志追求扩大购买者的数量,电视追求高收视率,网络谋求高点击率。无论是传播影响的行业跨度还是地区跨度,都是人际传播和组织传播所无可比拟的。

3 大众传媒对山东鲁西北剪纸艺术传播的消极冲击作用

在今天大众传媒话语权的笼罩下,非物质文化遗产愈来愈呈现出简单、趋同和变异的趋势。从剪纸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来看,近年传媒在剪纸艺术的传承传播来看,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3.1 大众传媒影响众多剪纸爱好和学习者,导致剪纸图案同质化倾向

从剪纸艺术的丰富性来讲,在不同的地区,由于地理、风俗、族群、历史、人文的差异,最终决定了某一地区剪纸的风格,而在风格各异的外形之内,不同地区的不同剪纸符号又反映了丰富多彩的、不同的象征内涵。同样反映的均是天、地、日、月、动物、植物等对象,但剪纸风格所表现的差异性也相当普遍。

3.2 大众传媒传播快餐文化和娱乐文化,导致剪纸艺术的生存环境愈显窘迫

大众传媒主要以报纸、杂志、书籍等机械印刷媒介和广播、电影、电视、网络等电子媒介为主要传播媒介,这些媒介的传播的信息量比以往文字媒介大得多,而且传播的速度也快的多。这些大众媒介成批的制作和传输,巨量信息作用于大量受众,是任何人都无法躲避的。尤其是年轻人,他们的知识和信息绝大多数是通过大众传媒获得,日积月累,这些信息就在他们头脑中构造出外部世界的影像,这些影像尽管是间接的,却是这代人世界观、人生观生长的基本土壤。

3.3 媒体碎片化传播非遗信息,会导致非遗的不正常消亡

从本质上讲,剪纸作为一种活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当地人的生活方式息息相关,具有稳定的日常性和传承性,并与传承人群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不管是剪的喜鹊图案,还是剪的梅花,总会传达一方人的观念、知识、技能、行为方式。但大众传媒在进行报道时,往往是那些对主流话语而言“新”、“奇”、“怪”的部分受到大众媒体的关注,并通过夸张的描述、醒目的标题等手段对这些部分予以放大。而有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却在传媒报道的过程中被忽略。

大众文化的性质例10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8-019-01

广大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缔造者。群众文化是我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新的时期、新的形势下把广大人民群众从文化的缔造者转变为文化的享受者是我国现阶段的主要任务。广大人民群众缔造了文化,再反过来把文化所具有的正能量传递给广大人民群众,这不仅是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服务,更是在营造一个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

当下我们的国家繁荣富强,人民生活富裕安康。这样一个新的时代形式给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提供了一个有利的历史背景。就所工作的杨和镇而言,定期会有各种各样的文化下乡活动,种类多样的精神文化活动丰富了基层群众的视野和心灵,使广大人民群众从根本上体会到了新时代的发展成果。

要把本地的群众文化转化为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一定要立足本地特点,通过合理有效的形式来实现这一设想。任何一个基层地区都有属于特点各异的群众文化特点,政府职能机关要把这张文化牌宣传出去、打出去,这样才能彻底实现用群众文化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构想。日益兴起的广场文化是群众文化生活的新途径,但是在实际的文化传递过程中,广场文化的色彩是多样的,这就要求政府职能机关加大文化监察力度,严防非法的文化侵蚀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把握好文化产品的质量关,把最优质、最先进的文化传递到千家万户。发挥出文化的内涵作用,寓教于乐,让广大人民群众在欣赏文化节目、娱乐身心的同时也可以切合实际地学习到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并把这些科学文化知识发挥到自己的本职工作岗位当中去。为社会、为家庭创造出更大的效益,发挥出更多的正能量。由于基层地区群众长期从事过于繁重的体力劳动,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这样一个现状就更要求把最优质的文化送到基层地区的文化广场当中去,让人们在繁重的劳作之余能够学习到更多有用的知识。

大众文化的性质例11

一、文化馆建设在我国文化建设中的地位

当今社会充斥着许多低俗、色情的广告和其他形式的宣传,使得人们受到了很大的侵蚀。因此,要保护人们不受那些低俗文化的影响,推进我国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就要大力建设文化馆,以很好地宣传积极向上的思想和文化,为人们提供优质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提高人们的精神水平。现在已经出现文化馆学、群众文化学和群众文化史等众多著作,为文化馆的建设提供了强大的理论依据和指导。可见,文化馆的建设对对我国文化建设具有很重大的影响。

二、文化馆对群众文化活动的作用

1、能够向群众宣传党的群众文化方针政策

作为国家进行文化宣传的重要机构,文化馆的很重要的一个作用就是向群众宣传政府出台的相关群众文化方针政策。当然,宣传政策也不能只是单纯地宣讲,而是要结合巧妙地结合文化馆的各种活动业务来进行。同时,在举行活动时,也一定要注意是否很好地结合了要宣传的政策,保证活动能够很好地起到预定的作用,引领群众文化向正确的方向发展,完成党和政府交付的任务。

2、提高群众的艺术鉴赏水平

文化馆,顾名思义,就是要传授文化知识和技能,提高群众的艺术鉴赏水平。这就要求文化馆能够举办多种多样的文化活动,如:游戏、画廊报、展览、园艺、体育、集邮、游艺、棋类等,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从多方面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这些也要根据文化馆的性质、工作范围和服务对象等因素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只有开展了多种文化活动,才能够在活动中不自觉地提升人们的艺术鉴赏水平。因为社会在不断进步,时代在迅速发展,要保证群众文化也能够跟上时代的脚步,就要提高人们的艺术鉴赏水平。而文化馆就是这一任务的完成者,使人们的艺术鉴赏水平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使人们从本质上提高对艺术的鉴赏力。

3、文化馆在群众文化中充分发挥着阵地性的作用

文化馆的公益性的属性就决定了其为人们的服务的性质,对群众文化具有很强的引导性。鉴于文化馆对于群众文化具有如此大的影响力,许多地区对此非常的重视,开展了多种多样的文化活动,有的甚至还聘请专业老师作为活动的指导,为人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平台,对提高人们的活动积极性具有很重要的作用。由此看来,文化馆的建筑在引领群众文化方面具有阵地性的作用。

4、能够正确把握群众文化的发展趋势

作为国家性的群众文化中心,文化馆对于群众文化发展形势的把握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当前的文化受到各种恶意、低俗文化的冲击,因此正确把握文化的发展趋势显得越来越重要。而文化馆就需要充分考虑这一现状,坚持为人们服务的原则,正确把握群众文化的发展方向,为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倡导积极向上的文化思想,推动我国的群众文化向更好的方向发展,进而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作出贡献。

三、当前群众文化活动存在的问题

1、群众文化形式较为单一

就我国当前的群众文化形式来看,组织方式比较单一,远远不能够满足人们的需求,尤其是县里和农村。仅靠文化馆自身的力量,不能够做出令群众满意的文化活动。比如在农村仍然保留着最原始的文化活动,没有现代化的活动,使得文化活动没有新的生机。这就使得人们对这些文化活动产生审美疲劳,达不到举办文化活动的根本目的。

2、活动组织队伍不强大

就我国目前的文化馆情况来看,文化馆的工作人员的素质整体偏低。这都是由于文化馆招收的工作人员大都是一些大专或者大学中获得文化方面的第二学历的情况,而我国的第二学历又存在着很大的水分。这就导致了我国的文化馆工作人员整体水平难以得到提升。并且,由于当前的文化馆的管理制度的原因,导致文化馆的干部出现老龄化的现象,而年龄偏高的领导对于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受到很大的局限,很难适应现代多变的文化形势。而新进的具有最新思想的工作人员得不到重用,使文化馆的发展停滞不前。

3、工作缺乏创新、思想较为保守

文化馆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就是举办的文化活动形式保守缺乏创新,不符合人们多变的文化审美需求,这就很难唤起人们的美感。而虽然有地地区认识到这一问题,但改进力度仍然不足。有些地区则是完全照搬国外,也并不能够被广大群众所接受。这是由于在举办文化活动时,对传统与创新的结合认识不足,无法打破思维的桎梏。

四、文化馆对群众文化作用的有效措施

1、改善文化馆内部结构和制度

我国的国家文化体制进行了深度改革,这也就要求文化馆内部也要进行相应的调整,才能够跟随国家的脚步前进。首先就是文化馆内部的人才规划格局,一定要做到知人善用,注重为有才青年创造晋升机会,减少领导老龄化的程度。在职工的管理方面,一定要注重激发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努力提升文化馆工作人员素质。在资源的配置方面,一定要采用动态与静态结合的方式,合理调整内部格局。在人员的招聘方面,坚持推行聘用合同制,按章程执行招聘流程。

2、提高文化馆内部人员整体素质,提高服务水平

要想提高文化馆的整体水平,还要从文化馆的内部工作人员抓起,只要在保证了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才能够从根本上提高服务质量。同时,文化馆工作人员素质的高低也代表着整个文化馆的整体形象。所以,文化馆一定要加强文化馆工作人员的建设力度,建立一个具有高素质的专业团队,这样才能够保证开展出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推动文化馆的良好发展[2]。

首先,要积极创造条件,建设一只专业化的队伍。我们可以利用现代传媒等多种现代化手段,经常性地对文化馆在职工作人员开展多种业务培训班,提高业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业务能力。让工作人员能够增强自身素质,提高服务意识,增强自身管理和组织能力,端正服务态度,了解群众的文化需求,从而开展符合大众需求的文化活动。

同时,文化馆还应该多招聘一些具有专长的、高素质、良好的艺术修养的文化骨干人才,为文化馆注入新生力量。在进行人才的选拔时,一定要不单单注重其文化才干,更要注重其思想道德素质,毕竟文化馆承担着宣传国家相关的文化政策的任务。更为重要的是,当今社会是一个信心化的社会,这就要求工作人员还应该对操作电脑和多媒体设施具有很强的能力。

只有提高了文化馆工作人员的素质,才能保证文化馆不断提升自身形象和工作能力,为群众创造出符合人大众需求的高品质的文化活动,最大限度地满足各个阶层的不同文化需求,为文化建设贡献更多的力量。

3、注重与政府和新闻媒体的合作

当今社会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许多事物都需要多方合作才能够更好的完成,对于文化宣传也是一样,单靠一个部门的孤军奋战难以满足现代化的需求。所以,要加强文化馆的建设,就要加强与政府和新闻机构的合作力度,综合各方面的优势来创造优秀的文化活动,这样还能够建立统一、高效的活动组织战线。

对于政府,与其合作可以加强文化馆的自身影响和权威性。并且,政府对于文化的建设非常的重视,凭借文化馆自身的宣传能力,再加上政府和影响力,对于文化政策和方针的宣传具有很大的帮助。同时,加上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作用,不仅能够充分发挥当地的特色文化,打造出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活动,还能够强化文化队伍,得到更多的投资以支持活动的举办。

对于新闻机构,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强化文化活动的宣传力度。因为,在当代新闻机构对于文化具有很强的引导性作用,尤其是明星效应,更是对人们具有深远的影响,所以在文化活动中,一定要注重与明星的的合作。同时,文化馆与新闻机构的合作还能够增加新闻机构节目的丰富性,达到双赢的效果。由此看来,文化馆在举办活动中,加强与新闻机构的合作是必不可少的选择。

4、注重全民参与性

文化馆的根本作用就是为人民群众创办优秀的文化活动,人们才是活动的主体。同时,群众文化艺术的创作最重要的就是要讲求群众性,并且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群众文化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价值,对人们具有很重大的影响。群众文化不同于其他类型的文化,它是一种由人们自我参与、创造的文化,能够在社会的各个阶层都普遍适用。所以,文化馆在举办活动时,必须要考虑到全民参与性,否则活动将失去其举办的意义。因此,在活动开展前,要明确内容、形式、场地和对象等多种因素,做好相关策划工作,保证符合大众审美,使人们对活动有强烈的兴趣,并且有充足的空间和时间进行参与。

5、加强群众文化的创新性与传统性的完美结合

开展符合当地文化色彩的文化活动,是文化馆的重要责任。要做到这一点,文化馆可以多多了解当地人民群众的喜好[3],把握当地的民族色彩,结合当地风俗和现代化时尚潮流,精心策划,处理好活动的创新性与传统性的完美结合。因为群众文化大都是源于本地的社会生活和传统习惯,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但在时代潮流的影响下,群众文化也随之发生了一些变化。在优秀的传统文化中,有唱花灯、高台舞狮和踩高跷等,一直从古流传至今,仍然饱受老年人的喜爱。而近年来由于外来文化的影响,增加了许多新兴的文化,这其中也不乏优秀的文化活动形式,受到不少年轻人的追捧。所以,掌握新时期群众文化特征,是做好群众文化活动的必然工作。

结束语:

总的来说,文化馆的建设对与群众文化活动具有很深刻的影响。加强对文化馆的建设与管理力度,能够提高群众文化活动的水平,更好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从而推动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因此,文化馆一定要充分发挥其引导和管理作用,改革内部结构,提高工作人员素质,打破思想桎梏,积极创新,为人民群众开展具有创意的文化活动。(作者单位:龙岩市新罗区文化馆)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