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SCI发表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家庭劳动教育内容

家庭劳动教育内容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7-20 09:22:17

家庭劳动教育内容

家庭劳动教育内容例1

劳动实践活动是对小学生优良道德品质培养的一种基本途径。目前以学校为主体的小学生劳动实践活动已广泛开展,学校的劳动技术课也参与其中。但是实际中的家庭劳动实践却未被引起足够重视。

现在家庭独生子女较之上代人有相当的优越性,有的不是独生子女的也是留守儿童,家庭大多成为小学生成长的“温床”,长期以来,他们娇生惯养,劳动观念差,动手能力弱,劳动意识淡薄,劳动技能低下,有不珍惜劳动成果的不良倾向,使学校劳动教育在家庭中丧失功能。因而就必须彻底治理家庭劳动实践这一死角,进行家庭劳动实践可以从以下方面去做。

一、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

在家庭劳动中要让学生自我服务和自我保护,从这种自我服务中加强劳动锻炼,对小学生进行生活自理的培养,使学生养成“自己的事自己做”的良好劳动习惯,老师找家长要通过这种教育进行评比、分析,随时加以指导。

二、学习家庭劳动技能

家庭劳动的技能,首先要教给小学生一定的家庭劳动基础知识,如编织、做饭洗衣、房间打扫、室内布置等;再者学校组织学生学习,要选定学习内容,上好专门的劳动辅导课,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家庭劳动环境,让学生自己动手。

三、给学生劳动时间

学生在家不要像小皇帝那样“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一方面,要让学生能在劳动中有空间,家长与学校要为这些孩子制造点儿难题,面临难题时让学生自己独立去处理,让学生自己在劳动空间里学习到技能,以不断来完善自我,养成家庭的事情争着做的好行为;另一方面,脑力劳动为家长提供财政开支,如房子的布置、家庭动物养殖,家长给予一定的支持,这样既能使孩子有一个爱劳动的习惯,同时也为家庭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贡献。

四、激励学生的家庭劳动行为

家庭劳动教育内容例2

中图分类号:F24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09-0130-02

本文运用Probit模型从个人特征、家庭特征出发,进行实证研究影响少数民族劳动力流动的因素,从而提出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劳动力流动的几点政策建议。

1 样本的统计特征描述

1.1 样本选择

本文所用数据来自于2008年笔者在云南省少数民族农村地区进行的问卷调查。调查内容涉及少数民族劳动力的个人、家庭及社区等方面情况。样本选取采用了分层抽样和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法,对大理、楚雄、文山和临沧4个地级市,5个村(组)进行了农户调查,取得有效调查问卷320份,其中有效问卷份300份,有效率为94%。

1.2 样本统计特征描述

调查涉及的变量有性别、年龄、教育年限、婚姻状况、民族、打工地点、外出方式、打工收入、是否参加过培训、家庭耕地面积、家庭其他成员的相关信息等等。在这300个样本中,2007年外出三个月以上的劳动力79人占样本总数的26%。外出年龄主要集中在20-40岁,占外出样本的67%,未外出劳动力年龄主要集中在30―50岁占66%。外出男性劳动力60人占76%,文化程度主要集中在初中,外出方式主要靠亲友介绍占外出流动样本的78%,在外出流向上90%以上的外出劳动力都集中在省内。

2 模型与变量说明

2.1 模型选择

本文选用probit(概率单位模型)来定量地分析具有不同特征的劳动力选择外出或不外出的概率,或者说分析什么样的农村劳动力更有可能外出。

Probit模型的基本形式如下:

Pi=F(α+βxi)=F(Zi)

这里,,F为累积正态分布函数,Zi=α+βxi,Zi是不可观测的。Probit分析的目的就在于找出参数和。Probit模型是通过极大似然法来估计模型参数的。

2.2 研究假设和变量编码

以劳动力个体为样本,假定现存体制和政策的外部环境对所有个体的影响大致相同,其流动性受到个人素质、家庭资源和家庭类型、社会资源等条件的制约由已有的研究成果和本文调查数据特征,可对模型的变量和结论作以下假设:

(1)假设一:男性、年轻、未婚、受教育程度高、会汉语的少数民族劳动力更容易选择外出流动。

(2)假设二:家里没有未成年子女、家里有老人、家庭劳动力数量多、家庭人均耕地面积少、家里没有非农收入的少数民族劳动力更容易选择外出流动。

在上述变量中,“年龄”、“家庭劳动力数量”、“家庭人均耕地面积”、“受教育程度”为刻度级变量,“性别”、“婚姻”、“是否有未成年子女”、“是否有60岁以上老人”、“是否有非农收入”、“是否会汉语”为名义级变量。其中0为女性,1为男性,是为1,否为0。

3 估计结果及分析

用Probit模型对上述变量进行估计验证,结果如表1所示:

经过Probit模型估计,有六个变量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它们分别是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家庭劳动力数量、家庭人均耕地面积、是否会讲汉语。而其它变量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对少数民族农村劳动力的流动的影响决策并不显著。

(1)性别:性别在1%统计水平上显著正向影响少数民族农村劳动力的流动,说明男性少数民族农村劳动力更可能选择流动,符合假设一。因为少数民族女性受民族传统、风俗习惯和民族开放程度的影响,受教育程度更低,个人综合素质更低,所以少数民族女性更多的选择在家务农和照顾子女流动率低。

(2)年龄:年龄在1%统计水平上显著负向影响少数民族农村劳动力的流动,说明年轻的少数民族劳动力更倾向于流动,符合假设一。这是因为年轻劳动力受教育程度和技能都优于年龄较大的农村劳动力,加之农村劳动力在城市从事的工作大多是以体力劳动为主,年轻意味着在体力上更有竞争力,更容易被企业雇用。

(3)受教育程度:受教育程度在5%统计水平上显著正向影响少数民族农村劳动力的流动,说明受教育程度越高的少数民族农村劳动力越容易流动,符合假设一。这是因为受教育程度越高,人力资本的知识存量就越大,自身的素质越高越容易找到工作,所以更容易选择流动。

4 结论建议

家庭劳动教育内容例3

家长学校是对家长传授家庭教育理论知识与方法、提高家长素质的业余学校。家长学校的任务是:宣传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法规,传授家庭教育知识,提高家长素质,沟通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联系,提高家教水平,促进少年儿童的全面和谐发展,推动家庭和社区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教学目的是:通过向家长讲授儿童教育学、心理学、生理学、营养学等有关家庭教育知识,宣传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政策,介绍小学阶段对学生的基本要求,从而提高家长的自身素质和科学性,促进家长主动配合学校把孩子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组织领导:

社区书记、主任巢凤英任组长,社区副书记叶明芳任副组长,同时由辖区退休老教师和志愿者等担任组员,切实加强家长学校管理,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教学内容:

1、中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

(1)学习《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家长教育行为规范》等有关法律、法规,明确思想品德教育是家庭教育的重点,掌握在家庭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2)了解新的《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基本内容,知道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懂得如何配合学校搞好孩子的品德教育。

(3)知道对孩子进行社会公德教育和行为规范训练,掌握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家庭礼仪行为的方法,教育孩子热爱集体、遵守纪律、尊敬师长、团结同学、遵守社会公德、热爱社会主义祖国。

2、中学生的智育

(1)知道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的重要性,明确加强对孩子进行学习指导的意义,掌握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

(2)掌握培养孩子正确学习态度、良好学习习惯的方法,激发学习兴趣,减轻过重学业负担。

(3)知道如何安排孩子的课余生活,指导孩子过好双休日、寒暑假。

3、中学生的健康教育

(1)了解中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点,了解中学生常见的心理卫生问题,掌握预防和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

(2)知道中学生睡眠、卫生、饮食和用眼等方法及生活习惯的要求和内容,掌握良好生活习惯养成训练的方法。

(3)知道为孩子选择适宜的体育锻炼项目、时间和运动量,知道体育锻炼时应注意的事项。

4、中学生的审美教育

(1)知道中学生衣着打扮要整洁、美观、大方、有中学生特点,并帮助选择适宜的影视、书籍、音乐等。

(2)了解中学生审美教育的内容,掌握家庭中审美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家庭劳动教育内容例4

 

落实素质教育从本质上讲就是要坚持教育政策的整体性,坚持教育内容的全面性和坚持教育途径的多样性。教育的整体性是指面向全体学生;教育内容的全面性是指促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主动、和谐地发展;教育途径的多样性是指教育不能单靠课堂书本教学,还要让学生到实践中去。针对教育途径的多样性,江泽民同志曾深刻指出:“如果只是让学生关起门来读书,不接触社会实践是不利于他们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 

基于上述认识,我校的教育教学目标,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科学文化素养,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比较熟练的职业技能,具有继续学习的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立业创业能力。而要达到这一系列的目标就必然需要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教育。但是,纵观职校现状:在当今社会生活急剧变化的大环境中成长起来的青少年,尤其是职校学生,他们聪明活泼,见多识广,但对社会缺乏本质的认识和真实的了解,缺乏坚忍不拔的意志和顽强进取的毅力;他们不愁吃穿,生活优裕,但缺乏艰苦奋斗和吃苦耐劳的精神,独立能力差。这些个性行为上的缺失导致了社会实践教育难以顺利开展。究其个性行为发展至此的原因,有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有学校本身存在的教育缺陷……但更重要的原因是家庭教育的失败,家庭教育是社会实践教育的根源,家庭教育走进误区,将直接影响社会实践教育的质量。 

所谓社会实践是以“学会生存、学会学习”为目标,以学习者的兴趣与关心等内部动机为基轴,在课题学习中不受学科分科的束缚,通过实地调查、亲身体验、信息技术应用等过程,综合地运用各个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开展活动。 

按照传统观念,家庭教育是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其中首先是父母)对其子女实施的教育。而按照现代观念,家庭教育既包括:一、生活中家庭成员(包括父母和子女等)之间相互的影响和教育;二、专门从事家庭教育的教师对子女的教育。 

家庭教育是社会实践教育实效的有力保障。社会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农村学生和城市学生到同一工厂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从整体情况来看,农村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能力水平明显高于城市学生。这根源就在于农村、城市两种家庭教育的方式、方法不同。城市的孩子,生活条件好,衣食无忧。家长以“包办代替”包揽孩子衣、食、住、行,怕孩子脏着、累着而不让他们沾家务劳动的边,所有的一切,家里人都会为他安排好,只希望孩子能读好书,但往往小皇帝、小公主们沉迷玩乐,不争气,习惯于“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而农村的孩子,家长从小就开始培养、教导他为家庭分担家务,“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很多事情都是靠自己努力解决,因此他们的独立能力和实践能力得到不断提高,这就保障了农村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实效性。 

家庭教育是社会实践教育的基础。众所周知,西方国家的青少年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能吃苦耐劳,遇事镇定沉着,能与周围人们和谐相处,有作为社会成员而独立存在的信心和勇气,有克服困难的毅力。与此相反,中国的青少年乃至大学生,虽然学业上不亚于西方,但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却表现出独立生活能力差,缺乏自立意识,依赖性强,做事被动,胆怯等等。究其原因,在于家庭教育观念的不同。西方国家家庭教育的着眼点在于引导孩子打扎坚实基础,培养孩子成为具有适应各种环境和独立生存能力的社会人。基于这种观念,西方国家的很多家庭都十分重视孩子从小的自身锻炼。他们普遍认为,孩子的成长必须靠自身的力量,因此,要从小就形成自立的意识和独立生活的能力。锻炼包含着多方面的内容,诸如劳动锻炼、坚强意志的锻炼、忍耐力和吃苦精神的锻炼等等。但最重要的是适应各种艰苦环境和劳动能力的锻炼。通过参加劳动,让孩子从小就形成独立的劳动意识、劳动技能和爱劳动的习惯;学会在劳动和艰苦的环境中去克服困难,磨炼意志,发展各自的才能和特长,增长才智,并形成刻苦、节俭等品质。就是在这种潜移默化的过程中,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促其成为具有独立生存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公民,为今后走向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与西方国家相比,中国的家庭教育

[1] [2] [3] 

观有很大不同。中国的家庭教育往往着眼于孩子将来有出息、有个好职业、一生能在顺境中度过。基于这种期盼,多数家长认为,父母对孩子的责任就是让他们生活得好,除了学习,什么都不让孩子干,能给他们多少幸福就给他们多少幸福。一句话,若能给孩子创造最优越的生活条件,再苦再累也心甘情愿。至于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对未来社会的适应能力则很少考虑,有的甚至不考虑。 

家庭教育是社会实践教育创优的前提。事实证明,日本的孩子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屡创佳绩,而中国的孩子却表现出独立生存能力差,面对困难无所适从,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两种不同的家庭教育。日本孩子自我管理出色,拉练中集体动手准备野餐,有的孩子带病坚持拉练,个个都能吃苦耐劳,意志坚强。这并非一日之功,而是平时吃苦锻炼的结果,也是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密切配合的结果。欧美等国的儿童、少年,从小就从事送报、打工等劳动,这本身就是一种吃苦精神的磨炼。在寒冷的冬天,当中国的同龄孩子可能还在热被窝里熟睡时,他们早已起来挨家挨户去送报了。这对娇惯子女的中国家长是难以接受的,甚至可能有人认为这是“残忍”的。这些都充分证明了家庭教育是社会实践教育的前提,家庭教育做得好,社会实践教育必然屡创佳绩。 

基于上述情况,家庭和学校应如何做好家庭教育和社会实践教育工作,使两者能和谐发展呢? 

一、家庭教育 

 

(一)家长要重视对孩子的劳动教育 

劳动是中华民族的美德,现代中国人的劳动意识淡漠,劳动能力、自理能力差。生活中有许多本该由孩子自己承担的责任,被家长包办代替了,使得孩子在这个年龄阶段应当具备的劳动能力减弱或丧失。这是因为我们的家长没有意识到劳动是孩子应尽的义务,家庭是由家庭成员组成的,每个家庭成员在享有家庭权利的同时,也应承担家庭责任,孩子即使年幼或者未成年,他也是家庭成员,他也应该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儿,因为这是他应尽的义务之一。从另一角度来说,劳动是儿童生活的基本权利,因为孩子在劳动中学到知识,获得乐趣,因此,父母不要剥夺孩子参加劳动的权利。劳动教育是家庭教育的重要部分,对孩子今后的成长大有好处。 

 

(二)注重与孩子的思想、情感交流,鼓励孩子参加实践 

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者,家庭是学生生活、学习的主要场所,经济上的联系,生活上的依赖,使孩子和家长形成了极为密切的关系,极易接受家庭的教育和影响。家长鼓励孩子参加社会实践,对孩子进行思想上的动员和引导,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参与态度,这是孩子参加社会实践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点。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是父母与孩子互动的过程。孩子在参加社会实践之后,父母一定要倾听孩子的感受,与孩子进行思想、情感的交流,帮助孩子总结和提高。父母对孩子进行教育,一定要注意与孩子建立良性的积极的双向沟通关系,这样才能有利于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使教育活动能在父母、子女之间顺利进行。 

 

二、学校教育 

 

(一)学校教育要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 

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学校起主导作用,实践活动在学校教育中不是没有得到开展,而是存在形式单一、内容不广、影响不深的缺陷。这源于社会支持不够、学校改革力度不够、家庭渴求愿望不够。因此学校在办学思想上应重视社会实践,在活动组织上做到求实创新,做到排除万难,坚定信心,开拓新颖、简单可行的实践方式,才能争取到社会、家庭更多的信任,把培养学生的任务扎扎实实落到实处。 

 

(二)充分发挥学校在指导家庭教育中的作用 

教育专家指出,学校指导家庭教育能弥补以往教育中存在的空白,它针对家庭教育出现的问题提出了要加大宣传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的力度和大力推广现代家庭教育的新观念、新方法。绝大多数家庭的家长之所以不能教育好孩子,是因为他们还没有意识到家庭环境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和应该采取怎样的方法教育孩子,因此,我们工作的首要任务就是采取多种形式宣传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加大现代家庭教育的新观念、新方法的宣传力度,从而改变家长的教育观念,提高家长家庭教育的意识,引导家长做好家庭教育工作,从根本上改变家庭教育问题。 

家庭劳动教育内容例5

落实素质教育从本质上讲就是要坚持教育政策的整体性,坚持教育内容的全面性和坚持教育途径的多样性。教育的整体性是指面向全体学生;教育内容的全面性是指促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主动、和谐地发展;教育途径的多样性是指教育不能单靠课堂书本教学,还要让学生到实践中去。针对教育途径的多样性,同志曾深刻指出:“如果只是让学生关起门来读书,不接触社会实践是不利于他们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

基于上述认识,我校的教育教学目标,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科学文化素养,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比较熟练的职业技能,具有继续学习的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立业创业能力。而要达到这一系列的目标就必然需要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教育。但是,纵观职校现状:在当今社会生活急剧变化的大环境中成长起来的青少年,尤其是职校学生,他们聪明活泼,见多识广,但对社会缺乏本质的认识和真实的了解,缺乏坚忍不拔的意志和顽强进取的毅力;他们不愁吃穿,生活优裕,但缺乏艰苦奋斗和吃苦耐劳的精神,独立能力差。这些个上的缺失导致了社会实践教育难以顺利开展。究其个发展至此的原因,有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有学校本身存在的教育缺陷……但更重要的原因是家庭教育的失败,家庭教育是社会实践教育的根源,家庭教育走进误区,将直接影响社会实践教育的质量。

所谓社会实践是以“学会生存、学会学习”为目标,以学习者的兴趣与关心等内部动机为基轴,在课题学习中不受学科分科的束缚,通过实地调查、亲身体验、信息技术应用等过程,综合地运用各个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开展活动。

按照传统观念,家庭教育是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其中首先是父母)对其子女实施的教育。而按照现代观念,家庭教育既包括:一、生活中家庭成员(包括父母和子女等)之间相互的影响和教育;二、专门从事家庭教育的教师对子女的教育。

家庭教育是社会实践教育实效的有力保障。社会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农村学生和城市学生到同一工厂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从整体情况来看,农村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能力水平明显高于城市学生。这根源就在于农村、城市两种家庭教育的方式、方法不同。城市的孩子,生活条件好,衣食无忧。家长以“包办代替”包揽孩子衣、食、住、行,怕孩子脏着、累着而不让他们沾家务劳动的边,所有的一切,家里人都会为他安排好,只希望孩子能读好书,但往往小皇帝、小公主们沉迷玩乐,不争气,习惯于“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而农村的孩子,家长从小就开始培养、教导他为家庭分担家务,“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很多事情都是靠自己努力解决,因此他们的独立能力和实践能力得到不断提高,这就保障了农村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实效性。

家庭教育是社会实践教育的基础。众所周知,西方国家的青少年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能吃苦耐劳,遇事镇定沉着,能与周围人们和谐相处,有作为社会成员而独立存在的信心和勇气,有克服困难的毅力。与此相反,中国的青少年乃至大学生,虽然学业上不亚于西方,但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却表现出独立生活能力差,缺乏自立意识,依赖性强,做事被动,胆怯等等。究其原因,在于家庭教育观念的不同。西方国家家庭教育的着眼点在于引导孩子打扎坚实基础,培养孩子成为具有适应各种环境和独立生存能力的社会人。基于这种观念,西方国家的很多家庭都十分重视孩子从小的自身锻炼。他们普遍认为,孩子的成长必须靠自身的力量,因此,要从小就形成自立的意识和独立生活的能力。锻炼包含着多方面的内容,诸如劳动锻炼、坚强意志的锻炼、忍耐力和吃苦精神的锻炼等等。但最重要的是适应各种艰苦环境和劳动能力的锻炼。通过参加劳动,让孩子从小就形成独立的劳动意识、劳动技能和爱劳动的习惯;学会在劳动和艰苦的环境中去克服困难,磨炼意志,发展各自的才能和特长,增长才智,并形成刻苦、节俭等品质。就是在这种潜移默化的过程中,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促其成为具有独立生存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公民,为今后走向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与西方国家相比,中国的家庭教育

观有很大不同。中国的家庭教育往往着眼于孩子将来有出息、有个好职业、一生能在顺境中度过。基于这种期盼,多数家长认为,父母对孩子的责任就是让他们生活得好,除了学习,什么都不让孩子干,能给他们多少幸福就给他们多少幸福。一句话,若能给孩子创造最优越的生活条件,再苦再累也心甘情愿。至于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对未来社会的适应能力则很少考虑,有的甚至不考虑。

家庭教育是社会实践教育创优的前提。事实证明,日本的孩子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屡创佳绩,而中国的孩子却表现出独立生存能力差,面对困难无所适从,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两种不同的家庭教育。日本孩子自我管理出色,拉练中集体动手准备野餐,有的孩子带病坚持拉练,个个都能吃苦耐劳,意志坚强。这并非一日之功,而是平时吃苦锻炼的结果,也是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密切配合的结果。欧美等国的儿童、少年,从小就从事送报、打工等劳动,这本身就是一种吃苦精神的磨炼。在寒冷的冬天,当中国的同龄孩子可能还在热被窝里熟睡时,他们早已起来挨家挨户去送报了。这对娇惯子女的中国家长是难以接受的,甚至可能有人认为这是“残忍”的。这些都充分证明了家庭教育是社会实践教育的前提,家庭教育做得好,社会实践教育必然屡创佳绩。

基于上述情况,家庭和学校应如何做好家庭教育和社会实践教育工作,使两者能和谐发展呢?

一、家庭教育

(一)家长要重视对孩子的劳动教育

劳动是中华民族的美德,现代中国人的劳动意识淡漠,劳动能力、自理能力差。生活中有许多本该由孩子自己承担的责任,被家长包办代替了,使得孩子在这个年龄阶段应当具备的劳动能力减弱或丧失。这是因为我们的家长没有意识到劳动是孩子应尽的义务,家庭是由家庭成员组成的,每个家庭成员在享有家庭权利的同时,也应承担家庭责任,孩子即使年幼或者未成年,他也是家庭成员,他也应该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儿,因为这是他应尽的义务之一。从另一角度来说,劳动是儿童生活的基本权利,因为孩子在劳动中学到知识,获得乐趣,因此,父母不要剥夺孩子参加劳动的权利。劳动教育是家庭教育的重要部分,对孩子今后的成长大有好处。

(二)注重与孩子的思想、情感交流,鼓励孩子参加实践

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者,家庭是学生生活、学习的主要场所,经济上的联系,生活上的依赖,使孩子和家长形成了极为密切的关系,极易接受家庭的教育和影响。家长鼓励孩子参加社会实践,对孩子进行思想上的动员和引导,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参与态度,这是孩子参加社会实践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点。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是父母与孩子互动的过程。孩子在参加社会实践之后,父母一定要倾听孩子的感受,与孩子进行思想、情感的交流,帮助孩子总结和提高。父母对孩子进行教育,一定要注意与孩子建立良性的积极的双向沟通关系,这样才能有利于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使教育活动能在父母、子女之间顺利进行。

二、学校教育

(一)学校教育要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

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学校起主导作用,实践活动在学校教育中不是没有得到开展,而是存在形式单一、内容不广、影响不深的缺陷。这源于社会支持不够、学校改革力度不够、家庭渴求愿望不够。因此学校在办学思想上应重视社会实践,在活动组织上做到求实创新,做到排除万难,坚定信心,开拓新颖、简单可行的实践方式,才能争取到社会、家庭更多的信任,把培养学生的任务扎扎实实落到实处。

(二)充分发挥学校在指导家庭教育中的作用

家庭劳动教育内容例6

艰苦奋斗内容由不同层次的许多具体观念构成,应根据不同的年龄层次,不同的接受能力,将艰苦奋斗内容分解成若干个具体观点,再将这若干个观点深入开展,如丝入扣地引导。笔者以为应围绕以上主要观点开展教育。

1.艰苦创业意识。艰苦创业意识是艰苦奋斗的首要的也是根本的内容。创业意识教育,首先要培养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感;其次,培养锐意进娶开拓创新意识;再次,培养不怕困难顽强拼搏的奋斗精神。

2.自立自强意识。自立自强是做人做事的基本素质,也是艰苦奋斗的基本内涵。自立自强意识的教育,首先要培养自立自强的独立人格;其次是,培养自立自强的能力;再次,培养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意志。

3.劳动意识。劳动观是全社会要普及的观点,也是艰苦奋斗教育的突破口。

首先,劳动光荣的荣辱观教育;其次,培养吃苦耐劳的作风。劳动不仅是改造客观世界的动力源泉,也是改造主观世界的重要手段。

4.俭朴意识。俭朴是一种自我节制的生活态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俭朴教育首先是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既不赞成那种否定物质利益,有意降低生活质量的苦行僧式的消费观,也反对那种超前消费。在精神生活方面,俭朴要求人们不图虚荣、不浮躁,不见异思迁。清清白白做人,认认真真做事,忠贞不渝地追求真理,坚定不移地将理想付诸实现。

二、艰苦奋斗教育方式的多样化。

研究艰苦奋斗教育的途径与方式,找出便于操作的具体措施,化虚为实,使教育活动得以深入有效地开展。

家庭劳动教育内容例7

2.自立自强意识。自立自强是做人做事的基本素质,也是艰苦奋斗的基本内涵。自立自强意识的教育,首先要培养自立自强的独立人格;其次是,培养自立自强的能力;再次,培养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意志。

3.劳动意识。劳动观是全社会要普及的观点,也是艰苦奋斗教育的突破口。

首先,劳动光荣的荣辱观教育;其次,培养吃苦耐劳的作风。劳动不仅是改造客观世界的动力源泉,也是改造主观世界的重要手段。

4.俭朴意识。俭朴是一种自我节制的生活态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俭朴教育首先是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既不赞成那种否定物质利益,有意降低生活质量的苦行僧式的消费观,也反对那种超前消费。在精神生活方面,俭朴要求人们不图虚荣、不浮躁,不见异思迁。清清白白做人,认认真真做事,忠贞不渝地追求真理,坚定不移地将理想付诸实现。

二、艰苦奋斗教育方式的多样化。研究艰苦奋斗教育的途径与方式,找出便于操作的具体措施,化虚为实,使教育活动得以深入有效地开展。

家庭劳动教育内容例8

镜头3:为了庆祝“6.1”国际儿童节,6年级准备了1个舞蹈。班主任在选拔学生跳舞时,1名学生对老师说,她不参加,老师问原因,她说,家里说了,不让参加,妈妈说那样会浪费时间,影响她考重点中学。

从目前实际看,学校进入了独生子女教育阶段。学校正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然而,部分年青父母在子女的教育中,不遗余力地为孩子智力投资,且期盼、渴望“子成龙”、“女成凤”。可在渴望和期盼之中,淡化了家庭德育教育,忽视了子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的根本问题,尤其在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的冲击下,读书无用与1味以分数高低权衡孩子的优劣占据着1些家长的观点,1定程度上冲淡了学校德育常规教育,阻碍了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造成了1定的教育偏差,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以上的例子表明,家庭德育教育在孩子成长中具有重要作用,家长的不良思想和恶劣的行为习惯都会成为学生成长路上的“绊脚石”。对于这种现象,学校往往忽略了对这部分学生的教育,成了我们思想品德教育的盲区,为了纠偏补失,笔者认为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1、 提高家长对家庭德育教育的认识

家庭德育是指通过父母对子女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和必要补充,对青少年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是儿童人生旅途中的第1站,儿童怎样学习、怎样生活、怎样做人、怎样与社会发生联系首先是从家庭这个渠道而获得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的基础,父母是孩子的第1任老师。1个孩子从降生到完全独立进入社会,有3分之2的时间是在家中度过的,家庭德育在培养学生的思想基础方面,特别是在早期教育中起着学校和社会教育难以起到的作用。这个时期基础打不好,从某种意义上说将决定其孩子未来的发展。列宁夫人克鲁斯卡娅曾说过幼年打下的烙印,如同青石上刻的花纹,很难磨灭。为此,家长们1定要克服“树长自直”和“顺其自然”的说法,切记“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古训,因为人是有意识的。

家庭德育是学校德育的必要补充和助手。学校德育是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的,在培养人才方面起主导作用。但是,孩子的大部分时间仍然在家中度过,与家庭成员的接触交往更多、更亲密,家长最了解自己的女,“知子莫如父”“知女莫如母”。如果学校教育得不到家庭教育的支持和配合,就如前面的例子,即使学校再努力,也是难以起到有效作用的。

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实例让人深思,有才无德的下场是可悲的,其行为危害家庭和社会,父母10几年的心血付之东流。我们应从反面的事例中汲取教训,加强家庭德育教育,以弥补我们德育教育的漏洞。如果整个社会的家庭都能自觉承担着下1代共产主1品德教育,都积极培育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少年儿童,那么,我们的教育会越办越好,人民的素质也会不断提高,社会的精神面貌必然发生巨大变化。为此,让我们学校、家庭、社会携起手来,为培育跨世纪德才兼备的人才共同努力。

2、家庭德育的内容

家庭德育的内容与学校德育的内容是1致的,但是从家庭的特点及目前家庭德育中存在的问题来看,应侧重于以下几方面的教育:

1.“5爱”教育。

“5爱”教育是家庭德育的基本内容,做1条红线贯穿于思想品德教育始终,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提高孩子的社会主义觉悟,培养共产主1品德,成为社会主义接班人起着重大的作用。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同世界各国的交往日益增多,青少年儿童好奇心强,又缺乏辨识能力,很容易被1些表面现象所迷惑,甚至怀疑社会主义制度和党的领导,比如例子1,那名同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就由于对社会的竞争认识模糊,导致心胸狭隘,还振振有辞,这必须引起家长的高度重视。应该通过有效的方法和途径对他们进行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其次,家长要经常主要利用和创造有利于教育孩子的客观条件,如读书,收听收看广播、电视,了解祖国在前进,“小康社会”正在逐步实现,使他们从小就与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事业息息相通,逐步懂得党是领导全国人民实现“小康社会”的核心力量。同时,家长要从小培养孩子关心别人,进而关心和热爱学校、家乡、祖国和人民的崇高感情。

2.培养良好的思想品质和行为习惯。

良好的思想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培养是家庭德育的重点,也是我国家庭德育的优良传统。孔子很早就提出:“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的观点,因为人的道德意识的形成在客观上存在1个“先入为主”的规律,在孩子思想尚属单纯之际,给予正确的教育,这种教育,儿童易于接受,易于形成习惯,易于稳定巩固。可以为他们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打好基础,要注意培养他们尊敬师长,礼貌待人,诚实正直,谦虚谨慎,活泼乐观,坦率开朗,勇敢

坚强,遵纪守法,言行1致等优良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3.家务劳动教育。

家务劳动教育是家庭教育最主要的内容和手段。青少年从幼年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对逐步培养孩子地劳动价值、劳动创造世界的认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无产阶级世界观都有着深远的影响。马克思说:“体力劳动是防止1切社会病毒的伟大消毒剂。”因此,必要的家务劳动不但可以培养孩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艰苦朴素的作风,强健体魄,还可以增强抵御轻视劳动以至厌恶劳动,怕脏、怕累、贪图享受的资产阶级腐朽生活作风。

适当的家务劳动对孩子的智力发展也有好处,可以使孩子心灵手巧。对长时间学习的孩子来说,能起到调节大脑功能的作用,这对于孩子的成长是有好处的。此外,家务劳动也是孩子锻炼身体的1种好形式,健康的体魄与适当的体力劳动是分不开的。同志在《回忆我的母亲》1文中曾深情地写道:“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又给我强健的身体,1种勤劳的习惯,使我从来没感到劳累。”这种体验是何等的深刻。

3、家庭德育的方法

1. 统1要求。

家庭德育必须与学校德育紧密配合,统1要求。学校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孩子进行系统化的品德教育,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起着主导作用,因此家长必须积极主动地与学校配合,特别是与班主任保持经常性的联系,了解孩子的表现,克服只谈智、不谈德的错误做法。及时了解并支持学校教育的要求,掌握学校德育教育的内容。另1方面,如果孩子做错了事,父亲批评,母亲护短;妈妈责备,奶奶撑腰,必然会使孩子无所适从,是非不分,是做父母的切忌。

2. 家长以身作则,榜样示范。

家庭劳动教育内容例9

二、外部性、劳动力流动与教育溢出效应

从教育的性质来看,教育被普遍作为一种介于“私人产品”与“公共产品”之间的“准公共产品”,或者说教育既具有一定的“内部性”,又具有一定的“外部性”。从“内部性”的角度看,通过投资与接受教育完成其劳动力尤其是智力的再生产,从而获得一定的社会地位,取得一定的经济收益。同时,教育又具有很强的“公共性”,教育本身就具有正外部性,除了提高社会生产率外,教育的外部性还表现为教育可以增加税收,提高社会内聚力,保持和发扬民主自由,降低犯罪率,改善社会治安状况,促进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等等。概括起来讲,教育的外部性表现为人力资本的外溢现象,这种外溢进而增进整个社会的福利,这决定了教育投资可以作为国家的财富和公共需要的资源,因而教育的私人投资就具有对社会的溢出效应。不但教育的外部性使家庭的教育投入产生对社会的溢出效应,同时,劳动力的地区和城乡流动又产生新的教育溢出,即随着人口的流动,教育的社会收益流入其他地方,使其他地方获益。我国教育体制是一个区域二元分割的结构,与户籍制度相适应,我国在教育上实行“属人原则”,即本地区的公共教育资源只对本地区的居民开放,排斥非本地居民,而在国民经济核算上则采取“属地原则”。教育所传授的知识和技能是与劳动者联系在一起的,当户籍制度把剩余劳动力限制在本地区时,教育的外部收益范围有一定局限,区域外溢性不明显。随着对流动人口控制的放松,除了通过升学和高层次人才的流动外,剩余劳动力的城乡和地区流动更值得关注。从劳动力流动的特征来看,首先是由农村向城市流动,城镇是劳动力流动的主要目的地。第五次人口普查显示,在9300万流动劳动年龄人口中,流向城镇的人口为6700万人,流向农村的为2600万人。2005年全国的流动人口为14735万人,其中有50•1%是农村到城市的迁移。其次,是由欠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流动。东部沿海地区以其在劳动力成本上的比较优势(吸引外国投资)参与国际分工,发展制造业,特别是出口加工业,并吸引区域内外的要素尤其是劳动力要素向东部汇集,形成劳动力流动的“拉力”。2005年,跨省流动人口为4779万人,在所有流向东部地区的迁移者中,东部地区各省之间的流动占17•9%,来自中西部地区的迁移者占82•1%,劳动年龄人口跨地区流动方向主要是从中西部地区流向东部地区。人力资本理论强调经济增长不仅与劳动力的数量存在密切关联,而且与劳动力的质量密切相关,因此“劳动”实际上是一个数量与质量相统一的概念,而非单一的数量概念。从亚当•斯密到马歇尔以及其后的经济学家,无不肯定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在经济增长中的决定作用。我国人口的流动规模逐年增加,接受过教育的劳动力大批进入城市或由中西部进入东部发达地区打工,这些“廉价”而具有一定技能的劳动力为流入地经济的发展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劳动力的地区与城乡流动,在资源得到有效配置的背后也是弱势地区教育产生溢出效应的过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2006年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目前的进城务工人员达到1•2亿,到2020年,预计将有3亿左右农村富余劳动力到城镇寻求非农业就业的机会。在过去20年中,城乡之间的劳动力流动对中国GDP增长的贡献为16%左右。再从区域流动看,如果以全部人力资本的存量作为创造财富的来源,在主要外来劳动力输入省份的GDP中,由外来人力资本创造的比例在20%以上,其中,上海和广东的比例达到了39•84%和27•52%。大量流动的劳动力在为当地创造出社会财富的同时,也提供了庞大的税收,从而为社会事业的发展提供了财力资源。这时的教育已经突破了地方公共产品的范围,成为全国性的公共产品。劳动力的流入地区享受着输入地教育提供的社会收益,却并不需要为之提供资金等支持,这样的制度显然有悖于公共产品的提供原则。

三、溢出效应下的教育投资决策与教育贫困

教育发展主要取决于家庭和社会对教育持续不断的投入。一般认为,家庭的教育决策是对子女人力资本投资的理性选择过程,而选择的依据是对教育的投资回报率或未来受教育所获得经济机会的预期,以及教育的直接成本和机会成本。这就决定了教育具有更显著的内生化特征,是社会经济内生的产物。从居民的微观层面看,教育之所以会成为多数居民的头号家庭开支,不仅是出于社会人本身的权利需求,其中更隐含了家长的心理预期:知识是可以改变子女命运的,即人们希望不断累加的教育投入能在若干年后给子女带来一个较为优越的工作和生活,对贫困家庭来说,这也可能是改变家庭社会地位的唯一路径。我国在非义务教育阶段实行成本收费政策,特别是对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弱势地区,居民分担相对较多的教育成本,而这又直接影响到了家庭的教育支出。在这样的融资结构下,农村家庭与城市家庭相比,弱势家庭与其他家庭相比,在教育投资上更容易受信贷约束,面临着更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更重要的是,由于种种原因,贫困家庭的子女在接受教育甚至是高等教育后面临就业困难或回报甚低,这使贫困家庭面临着更大的困境,在高负担的背后是弱势家庭承担了巨大的教育风险。如果说教育的外部性使弱势家庭的教育投入低于社会平均的教育私人投入曲线,那么,在现阶段,农村生源和城市贫困家庭的子女在接受教育甚至是高等教育后面临就业困难或回报甚低,这使弱势家庭面临着更大的困境。从私人投入看,作为承担风险能力最弱的弱势家庭付出的投资得不到合理补偿,降低了弱势家庭投资教育的激励。作为一个整体,农村家庭与城市家庭相比处于弱势地位,家庭对子女的教育投入在城市和农村之间差距明显。1995年,城市和农村家庭的人均教育支出分别为173•40元和56•78元,农村与城市的差距是113•62元,到2005年,城市和农村家庭人均教育支出分别为551•82元和148•57元,农村与城市的差距是403•25元,绝对差距增加了3倍多。尽管城乡家庭,特别是城市家庭的文化教育支出并不完全用于子女的教育,但对子女的教育的投入无疑是其中最重要的支出,对子女教育投入的阶层差异可能比图2显示的略微小一点,但扩大的趋势却是不争的事实。但阶层性差距更体现在城市和农村内部,低收入家庭与高收入家庭相比处于弱势地位,与城乡差距的趋势相类似,10年来,从高收入家庭与低收入家庭教育支出的差距看,农村的阶层差距扩大了3倍,而城市则达到了4•5倍。教育的外部性的存在使弱势家庭的子女教育同样对社会非常重要,但教育投资风险和自身的承担能力的不足却使弱势家庭的子女教育日益边缘化。从公共投入上看,劳动力的地区和城乡流动使教育的外部溢出效应明显,而溢出效应影响了弱势地区政府的教育投入,使弱势地区的教育面临着资源严重不足即教育贫困的问题。与城市相比,农村整体上是弱势地区,基于调动地方政府办学积极性而建立的分级办学制度,必然造成各地区对教育资金投入上的城乡差距,而这种差距直接表现为在校学生人均财政教育经费的差距。就全国范围而言,1997年,初中学生的人均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城市与农村的差距分别为105•17元和98•96元,到2004年,两者的差距进一步扩大到215•91元和207•18元。如果将公共投入的比较放到劳动力主要输入和主要输出省级行政区之间,那么区域之间的分化将更加令人吃惊。2004年,财政预算内上海市初中学生的人均预算内经费支出高达3554•20元,而四川省的初中学生人均预算内经费支出只有430•97元,相差8倍左右。劳动力主要输入和主要输出省级行政区之间随着教育程度的提高,区域教育公共投资差距的绝对值在逐步拉大,表明溢出效应越高,教育溢出区域的教育公共投入的激励越低。一方面,教育的现有差距依然存在;另一方面,作为主要投资来源的政府和家庭的激励程度的降低又进一步恶化了教育投入不平衡的程度,“教育贫困陷阱”的存在就成为必然。教育的发展程度取决于由经济发展所决定的教育的投入程度,而经济的发展又受到教育发展所决定的人力资本积累和分布的影响。教育贫困会随着经济的非平衡增长而逐步扩大,教育贫困和经济贫困相互强化,欠发达地区和贫困家庭有陷入低发展和贫困陷阱的危险。

四、外部性内部化与教育补偿机制

消除我国教育贫困问题的特殊性在于,作为一个幅员辽阔的大国,不但城乡差别明显,而且各地还存在基于不同的资源、环境、历史、文化的发展差距。在差异性极大的现实中,仅靠同等对待的平均推进策略,企图通过社会发展自然地缩小和弥补差距的设想是不现实的。同时,教育的外部性和投资风险又降低了弱势家庭和弱势地区教育投入的积极性,因此,政府必须有对弱势家庭和弱势地区的补偿性的倾斜政策,或者说,在我国这样发展差距极大的人口大国,必须同时使用“发展性”和“补偿性”两种准则,才能有效地促进普及教育,增进教育公平。在经济学上消除外部性的方法就是外部性内部化,实际上就是要建立针对弱势家庭的风险性补偿机制,以及针对弱势地区的区域性补偿机制。

1.外部性内部化与弱势家庭的风险补偿机制

家庭劳动教育内容例10

维吾尔族家庭教育是以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为根本目标的,是一种艰辛和伟大的艺术。维吾尔族家庭教育没有框架的束缚,没有统一的标准,适应性强,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民族不同的文化背景导致家庭教育内容、方式不同,家庭教育具有很强的适应性,时代特征和人们价值观的变化对家庭教育的内容产生一定的变化。因为落后的文化素质,现阶段教育目的是提高生存能力和教孩子怎么生活。维吾尔族家庭教育在家中发生,是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一些互动,家庭教育既包括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又包括孩子对父母的教育。

一、维吾尔族家庭教育的内容

随着伊斯兰教传入维吾尔族社会,维吾尔族家庭教育内容与宗教文化紧密联系。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文化也丰富了维吾尔族家庭教育的内容,可以说伊斯兰文化、民族文化及现代文化共同造就了现在的维吾尔族家庭教育的内容。维吾尔族家庭教育的内容包括伦理道德、生产和生活、民族艺术和审美教育等。

1.道德教育与伊斯兰文化教育

道德是人最基本的一种品质。道德教育的核心是做好事①。在维吾尔社会,道德修养高低是衡量一个孩子是否有教养的重要标志。在人的行为表现中,可以看出这个人是不是有良好的道德行为。道德教育深受伊斯兰文化的影响,伦理道德主要表现在尊老爱幼、孝顺父母、社会责任感、节约、勤劳等方面。

尊老爱幼,勤劳美善是每个民族非常传统的美德。尊老爱幼的美德在家庭教育中主要是以以身作则和劝说的形式展开的。父母在家里教导孩子要有礼貌,要尊老爱幼,看到孩子不好的行为,要及时跟他们说这种行为是不对的,及时改正。孝顺父母是维吾尔族家庭教育中非常重要的内容,穆斯林有句话说“天堂在母亲脚下”,每个穆斯林最大的愿望是死后能够去天堂,而“天堂在母亲脚下”足以说明孝顺母亲的重要性。如果母亲对子女的行为不满意,这在教义中就是非常大的罪过,没有得到母亲认可的人是无法进天堂的。我们对父母好,子女也会对我们好,维吾尔族有种说法是“你在这辈子打了父亲,你孩子必定会打你”,这是一种有因必有果的表现。孝顺还表现在对社会的责任感,我们都生活在社会群体当中,我们应该为社会作出贡献,维吾尔族家庭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对社会有用的人才,从中可以看出孩子未来对社会的作用在家庭教育中是非常重要的。节约和爱惜食物也是一种美德,伊斯兰教禁止浪费,因此在家庭教育中每一餐父母都要求孩子不能浪费。维吾尔族有种说法“如果踩地上的囊的脆片,人会变瞎”,这表示不珍惜食物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因此,无论在什么地方,如果有食物脆片在地上,维吾尔人肯定就会把它捡起来,放在别人踩不到的地方。维吾尔人在吃、用方面非常节约。“人活的时候浪费的很多食物、生活用品等,死后必定会付出相应的代价”,这是长辈对晚辈的一种教育。勤劳也是一种美德。维吾尔族有360种手工技艺,这些技艺通过家庭教育传授给下一代②。劳动是强大的教育力量③。在劳动过程中,既要培养孩子爱劳动的道德修养,又要锻炼身体,在力量和能力上得到发展。勤劳是长辈对女孩子的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女性必须会做饭、会家务,出嫁之前长辈会教她们做家务,不会做家务对维吾尔族女性而言是一件不好的事情。

2.生产、生活教育

维吾尔族有独特的经济生产方式,这种生产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决定家庭教育的内容。比如非常有名的和田地毯和田玉、核桃、红枣,库尔勒的香梨,哈密的红枣、哈密瓜、刺绣、织布(Atlas)等。南疆地区是维吾尔族集中的地方,其中农民比较多,这种特殊的人口性质决定了他们的生产方式。孩子从小看父母做这些农活,等到适当的年龄,就开始帮父母分担家里的活,跟着父母织地毯、捡核桃、捡红枣、学刺绣等,这种特殊生产方式决定这些地区家庭教育的内容。生活方面主要是饮食和服饰方面的习俗,因为信仰伊斯兰教的原因,父母监督和指导孩子的饮食和穿着。维吾尔族不能吃非清真的事物。饮食教育主要指能吃什么,不能吃什么,吃饭的时候注意什么等方面的教育。在饮食方面,不是所有肉类都是清真的,清真的肉是按照伊斯兰教的教义宰杀的牛肉、羊肉等穆斯林能吃的肉类④。因此,父母、长辈在家庭教育中,每天提醒他们都不能吃非清真食物。酒类是伊斯兰教禁止的,因此父母教育孩子不能喝酒。吃饭之前,一定要说“以真主的名义开始”,餐后要接杜阿宜,感赞真主的慈悯,感谢真主赐予的食物。维吾尔族家庭教育具有非常强烈的性别色彩,这个在服饰方面尤其突出。颜色上,女生穿鲜艳的衣服,男生穿暗色的衣服,穿着打扮上,女孩子不能穿太过暴露,紧身或透明的衣服。不同的场合,穿不同的衣服,葬礼上女孩子一定要戴头巾,穿长袖的衣服。过节要穿新的衣服,有种说法是“过节的时候一定要穿新的衣服,哪怕挂着一根新的针也算,这是对节日的尊重”,这个是对节日的一种尊重。维吾尔族有独特的服饰文化,可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在穿着上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有些女生穿着非常西方化,穿短的、薄的,而且透明的衣服,这是无论在宗教或者习俗里都是不允许的。在这种西方文化占据优势的时代,我们不应该忘记我们是维吾尔族,要铭记我们的文化习俗,尊重民族文化。

3.民族艺术和审美教育

维吾尔族民间艺术包括歌舞、戏曲、相声、话剧、刺绣、编织、雕刻、建筑艺术等⑤。孩子接触民间艺术的第一场所是家庭⑥。孩子在家庭生活中,看到家里的雕刻食品、乐器、挂毯、刺绣工艺品等,从小就培养艺术敏感性及独特的审美。维吾尔族有丰富的歌舞资源,像十二木卡姆、刀郎舞是最典型的、历史悠久的民间艺术,孩子从很小开始就接触歌舞。刺绣类型很多,每个地方的刺绣都有自己的特点,刺绣的用途很多,帽子上、衣服上、结婚时的枕头、被子上都有刺绣,手工刺绣非常珍贵,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人们用机器来刺绣,这个大大满足了人们的需求。维吾尔族的编织技术也有很长的历史,在编织技术方面最突出的是和田的地毯,和田地毯类型多样,维吾尔族人非常喜欢地毯,只要有条件的家庭,在墙上、地上就可以看到地毯。莎车的刀也非常有名,在手柄和刀刃上都可以看到各种样式,家里装修的时候,也会看到民族风味的一些木雕、石雕等。

二、家庭教育的方式

1.以身作则式家庭教育

环境对孩子的教育有很大影响。“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非常好地形容了环境对人的影响。孩子无时无刻不在模仿父母,父母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首先自己要成为自己那样的人,因此教育孩子的时候要注意言行举止,以身作则式的家庭教育作用于儿童时期。

2.劝说式的家庭教育

有关劝说的书籍、童话故事、寓言、诗歌、谚语有很多,说明维吾尔族人重视劝说式的家庭教育,内容主要是道德、智慧、科学,珍惜幸福的生活,珍惜时间,不要过多吃喝,要有羞耻心,要慷慨,警惕嫉妒、说三道四的行为,成为有用的人等。这些文学作品为劝说式的家庭教育带来丰富的资源。

三、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时代的主流在影响着家庭教育的内容,现代学校以传递主流文化为主,父母的观念也在变化,父母对主流文化的重视程度已经远远超过传统文化的传递。现阶段家庭教育存在一些问题。

1.家庭教育的内容以主流文化为主

随着时代的变化,家庭教育的内容也有所变化。学校教育提倡的是主流文化的传授,非主流文化面临着同化或者消失,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家庭教育的责任变得重大,可是时代也影响着长辈的观念,因此家庭教育传递文化的功能在减弱,时代提倡主流文化,父母提倡主流文化,民族文化的传递和发展受到限制。

2.家庭教育内容上城乡差异大

经济结构和经济水平对家庭教育的内容有不可忽视的影响,甚至可以说经济结构在某种程度上决定家庭教育的内容。以农业为主的农村地区,父母教给孩子的是农业上的技能。经济发达的城市地区父母教给孩子各种现代化的知识,以纺织业为主的地区教给孩子的是纺织方面的技术。父母生活背景对孩子的影响很大。

四、结语

维吾尔族家庭教育的内容很多,维吾尔族家庭教育是维吾尔族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也是最贴近生活的一种教育形式。现阶段学校教育主要传递主流文化,忽略民族文化,在这种教育背景下,家庭教育就成了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对培养民族意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有重要的作用。

注释:

①亚尔买买提・塔伊尔.维吾尔族子女教育[M].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2001.4:9-12.

②祖拜热・艾尼瓦尔.维吾尔族家庭教育及其传统文化传承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

③胡继渊.家庭教育的任务及内容[J].上海教育科研,1994(09).

④能吃的肉类是指牛、羊、驼、鸡、鸭、鱼、虾等,伊斯兰教禁止吃猪肉,自死物,血液,还有很多动物.

⑤艾娣雅.买买提.文化与自然:维吾尔传统生态伦理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03.

⑥祖拜热・艾尼瓦尔.维吾尔族家庭教育及其传统文化传承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

参考文献:

[1]艾娣雅・买买提.文化与自然:维吾尔传统生态伦理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03.

家庭劳动教育内容例11

白族人民一直以来具有优秀的文化教育传统,家庭教育是其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白族谚语说得好:“好的龙头三弦,弹出好歌好调,好的父母家庭,教出好儿好女。”白族家庭教育在孩子发展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历史上,白族创造了独特的、灿烂的白族文化,同时也形成了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家庭教育方式。

为了对大理白族地区现代家庭教育现状及其对白族子女的健康发展有一普遍认识,课题组成员在白族聚居地剑川县展开了调查。本次调查研究主要采用了调查问卷的方式,设置了两份调查问卷,分别针对家长和子女,每份问卷为30道题,并辅之以个案访谈法、文献查阅法、入户访问法等进行调查。针对子女的问卷发放了300份,回收284份,有效问卷为260份,有效问卷率为86.67%,而针对家长的问卷共发放了150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100%。

一、大理地区白族家庭教育的现状

自有大理地区的历史,就有了大理地区家庭教育,但严格意义上的大理地区家庭教育应该从唐天宝时的南诏时期开始。白族地区的家庭教育主要沿着两条线路发展:一是知书识礼或家道殷实的家庭,由上一代人教下一代人课读,或请人到家教其子弟课读;二是由教师独立举办,或由家庭、宗族、街坊、村寨等集体聘请教师办私塾。元、明、清时期白族地区家庭教育有两类:一类叫蒙学,又叫乡学、村学、私塾;一类是宗教设立的义学和名门望族设立的蒙馆。时至今日,白族地区的家庭教育仍然是子女教育中一重要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白族子女心理的健康成长。

1.大理地区白族家庭教育的基本内容

大理白族家庭教育的内容复杂,涉及一个人基本生存生活的各个方面,但也有一些共同的主体。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第一,关于个人生活的教育。从调查访谈中了解到,大理地区家庭生活教育,农村主要是让男孩子参加较重的体力劳动增强体质,女孩子学会讲究卫生、洗衣、做饭操持家务;城镇则主要是要求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同时注意加强营养,通过要求孩子不偏食等教育形成良好健康生活习惯。

第二,关于个人品德的教育。大理地区家庭非常重视思想品德教育,为孩子进入社会生活做准备。学龄前儿童主要是进行道德启蒙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包括尊敬师长、团结友爱、助人为乐、文明礼貌、不打架、不骂人、诚实、勇敢、知对错等。进入学校以后,家庭思想品德教育成为家庭教育的主要任务,主要是进行学习目的、意义和社会主流价值观的教育,包括爱学习、爱劳动、爱集体、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遵纪守法、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教育,学会处理个人与他人、集体和社会的关系。

第三,关于社会生活的教育。此类教育包括民族语言、民族风俗习惯、民族节日、民族歌舞、民族艺术、、各种禁忌等。第四,关于社会实践的教育。从调查访谈中了解到,大理地区家庭教育把对孩子的社会实践教育作为最重要的教育内容。当前,大理地区社会实践教育内容是:教育孩子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提高生活自理能力;树立吃苦耐劳、不怕困难、艰苦奋斗的精神;教孩子学会做各种常规家务劳动的技能和技巧;教育孩子爱惜劳动成果、支持孩子积极参加公益劳动。

2.大理地区白族家庭教育的基本形式

大理地区白族家庭教育的形式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第一,以优美的环境净化人。大理地区白族都非常重视家庭环境的建设,从家居地理、房舍建筑、屋内布置等,无一不经过精心设计完成。家居地理往往选择依山傍水,风景秀丽、交通便利的地方。房舍建筑多数保留本民族特色,有的是完全的本民族建筑风格;有的是传统与现代结合,加上本民族的元素;有的是中西合璧,加上本民族元素。通过家庭环境建设,教孩子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审美、学会生活;认识人与环境的关系,处理好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他人的关系。

第二,以语言教化人。在调查访谈中我们了解到大理地区家庭受现代教育理论影响深,很多家庭在教育孩子时采用的方法是科学的,在对孩子进行教育方法上采用专制、独断方法的家庭只占很小比例。在与孩子沟通时,教育方式多数采用谈话、讨论的方法。对学龄前儿童、小学和初中阶段的孩子多数采用谈话的方法进行教育、沟通;对高中、大学年龄阶段的孩子多数采用讨论的方法进行教育、沟通。

第三,以当下教诲人。在调查访谈中我们发现,大理地区家庭教育与中国其它民族家庭教育有相同相近的地方,就是大理地区家庭教育方法也通常是“遇物而诲”。父母对儿女的教育大多采用这种办法,在共同参与的活动中,利用各种时机向孩子灌输道德观念,提高道德判断能力,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感和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这种教育一般效果都不错,因为它具体形象,丰富多彩,易于为孩子接受。

第四,以榜样激励人。榜样教育是以家长和别人好的思想和行为教育和影响孩子的一种具体、生动、形象的教育方法。大理白族地区许多家庭在孩子教育中采用树立榜样,以身作则的教育方法。给孩子讲英雄人物故事。如本民族的英雄人物段赤成、白洁夫人、周保中的故事,历史英雄人物故事如、、雷锋的故事,科学家如爱因斯坦、牛顿、钱学森的故事。大理白族地区家庭教育中家长很注意做到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第五,以学习提高人。大理白族地区学习的主要方式就是读书、看电视、上网。目前,随着电视、网络的普及,看电视、上网成了白族家庭教育中传递知识、信息的重要手段、途径。

第六,以习惯培养人。在调查访谈中了解到,白族地区大多数家长在家庭教育中重视孩子生活学习时间的科学安排,要求孩子逐渐实现生活的自理。对年龄较小的孩子多用示范、启发、点拨、暗示、诱导方法进行教育,对大一些的孩子主要是监督执行,经常提醒的方法进行教育规范。对孩子,调查访谈家庭对孩子的教育大多数都不放任迁就,对吃饭、睡觉、穿衣、个人卫生、自己居住的房间、上学、按质按量完成作业等都有明确要求。

二、大理地区白族家庭教育的局限与不足

第一,大理地区白族家庭教育存在封闭性。大理地区家庭教育存在的封闭性是指两个方面的客观事实:一是大理地区地处中国西部,地理位置客观上造成大理地区家庭教育的封闭性。在吸收外来思想文化结合自身文化形成自己文化形成了本地区的家庭教育思想和方法后,从古代到现在,大理地区家庭教育一直是相对独立和封闭的,家长的意志、兴趣、爱好、思想水平、教育能力总是受到所处的环境和地域的局限的,这一点在大理地区农村家庭教育中很突出。二是家庭地位和作用的变迁使家庭教育具有封闭性。家庭生活具有封闭性,在一个家庭内部,以什么思想作指导、把孩子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教孩子什么、怎样教,这些问题往往是家庭自个的事,具有私密性,外界难以知晓,使家庭教育具有封闭性。大理地区家庭教育受到这种变化的影响,也具有封闭性,这一点在大理地区城市和城镇很突出。

第二,城市与农村发展的不平衡性。在调查访谈中发现,大理地区家庭教育存在着城市、城与农村发展的不平衡性。大理地区的城市、城镇与农村由于经济条件、教育环境、教育思想、教育方法的差异,导致城市城镇与农村家庭教育发展的不平衡。城市和城镇的交通、网络、电视、电话、通讯、教育、教学基础设施条件等优越于农村。在白族地区城市和一些城镇,多数家庭对孩子已经可以充分利用这些基础设施条件进行家庭教育,而对于大理地区多数农村家庭来说除电视普及外,其它家庭教育条件还不具备,在使用先进教育手段进行家庭教育上还远不如城市和城镇。

第三,在教育内容上重知识的积累而轻能力的培养。在调查中,家长把学习成绩、品德修养放在首位的占35.23%、31.25%,把兴趣爱好、身心状况放在首位的占5.11%、25.57%,把能力培养及其它放在首位的占2.84%。多数家长认为孩子做习题比参加家务劳动、适应社会等更有价值。一般家长对能力培养的认识不够深刻,认为只要文化成绩好,兴趣爱好、能力培养可以放一放,这样就容易教育出高分低能的孩子。

第四,留守孩子的家庭教育问题形势严峻。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量转移,农村孩子留守的越来越多,留守孩子成为当前农村的普遍现象,特别是子女年纪较小的家庭中,父母外出务工的较多,这些家庭中,或是单亲监护,或是祖辈监护,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随之部分或完全丧失,家庭的教育功能不断地弱化,这就给他们身心带来诸多负面影响。

此外,农村基层有很多不良的习气在冲击着孩子正在形成的世界观,如在农村泛滥成灾的非法玩麻将、打牌等现象,许多小孩都耳濡目染,甚至也以此作为自己的休闲娱乐方式,很多孩子也参与其中,节假日更是如此,这对他们良好品德和世界观的培养极为不利。

三、对大理地区白族家庭教育的几点建议

第一,进一步加强对大理地区白族家庭教育的关注和研究。大理地区家庭教育的研究,到目前为止没有一支专门的研究队伍,只是一些研究文化,历史和从一般意义上研究教育或民族教育的专家学者在他们的研究中兼职研究。只有加强对大理地区白族家庭教育的研究,才能改善可能存在不良教育方式,促进良好的大理地区传统家庭教育模式的构建,才能探索出大理地区青少年家庭教育的更有效的方法。

第二,对大理地区传统白族家庭教育方式进行改革与创新。应用现代教育理念来对大理传统家庭教育方式进行改革,是维系大理地区传统教育方式的一个有效方法,通过对传统家庭教育方式的改革与创新,可以使大理地区的传统家庭教育模式得到有效的保护,同时也可以改变一些不利的家庭教育方式,促进和发展以白族传统家庭教育方式为主的各民族家庭教育。

第三,重视学校教育对家庭教育的促进。调查发现,大理地区父母对子女教育的重视与其重视教育的民族文化传统是相符的。父母们有相当强烈的教育意识,期望孩子读好书,能够成才。但是,好的意识并不代表就会产生得当的教养方法。在这点上,大理地区父母和其他民族地区的父母一样,都会出现可能导致相反结果的教育方式。再者,从事农业生产的大理地区父母也和其他地区农村中的父母一样,繁重的生产使得自己很难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孩子的教育,因此,在重视家庭教育的同时必须加强学校教育,学校教育必须成为家庭教育有力的指导者。此外,白族地区传统家庭教育带给孩子的是做人方面的一些培养,而学校教育除了知识灌输之外,更重要的是在家庭教育的基础上道德和能力上的进一步促进。

第四,增加大理地区白族家庭教育中民族文化的内容。调查研究表明,部分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已经不再进行或减少了民族文化传统的教育。千百年来,大理地区家庭教育在以汉族文化为主导中也没有抛弃本民族的文化,不能让本民族文化在家庭教育中丧失或逐渐丧失,必须增加大理地区家庭教育中民族文化的内容。现代社会中,大理地区家庭教育中的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已经减少了,而民族文化的家庭教育对孩子认识本族文化和传承民族文化来说是必要的,大理地区家庭教育应该把民族文化教育纳入其中。

总之,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和补充,是一个人人生发展中的启蒙阶段,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工作。每个孩子的成长,都需要家长的培养、学校的重视、社会的关注,只有这样才能给孩子营造一个健康成长的教育环境。白族家庭教育中有许多优秀的教育成分以及教育特色,值得我们教育工作者借鉴和思考。但是,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子女教育问题也较为突出,家庭教育中在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教育方法上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如在教育内容上重知识而轻能力培养、期望很高,方法简单、缺乏同学校的配合沟通等。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家长教育方式方法以及观念等方面的原因,也有学校、社会缺少对家庭教育的配合和支持等方面的原因,故更应努力把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格桑顿珠.白族文化大观[M].云南民族出版社,1999.

[2]孙丽婷.从阿昌族的家庭教育看民族文化的传承[J].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