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发表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儿童电影的发展

儿童电影的发展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4-03-21 10:23:53

儿童电影的发展

儿童电影的发展例1

首先,电视广告对儿童健康发展有正面影响:

1、可以增加儿童的知识面,启迪思维,激发智力。有的电视广告在推销商品时进行科学说理,以说服受众,这就带有些科普性的功能,无形中增加了受众特别是儿童的知识面。如“感康”感冒药的广告,告诉人们大多数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要治疗感冒就要杀死病毒。这就进行了简单的病理宣传,有利于儿童正确认识感冒。还有各个卫星电视台的片头宣传广告及旅游广告片等,儿童看到各地的风土人情景观,让他们了解许多没有去过的地方(特别是家人在旁讲解更好),增长了一定的地理知识,拓宽了视野,也激发了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同时,电视广告的反复播放,也增强了他们的记忆力。比如很多优秀的广告语,在小孩子嘴里可以信口念出,甚至用于平时的交流之中。当然,我们也要注意到那些糟糕的广告语在儿童们的嘴里流出,给他们带来的负面影响。

2、可以引导儿童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道德风尚,培养奉献爱心、尊重人、理解人、助人为乐的美德。思想健康的电视广告常宣扬一些好的行为,赞美符合大众行为的规范。一则关于纳爱斯公司雕牌洗衣粉的广告作品,小女孩给下岗在外奔波找工作的妈妈用心懂事地洗衣服,此情此景,引起多少家庭的共鸣,画面中很好地表现了母女亲情和下一代体贴孝顺长辈的爱心,儿童看后,也必然深受影响。

又如一则动画公益广告一“乌鸦喝水”。这是一个小朋友都熟悉的老故事,只不过是新说法。乌鸦因没水喝,就用石子填杯子,让水升高,但是由于自然环境恶化,水资源枯竭,石子填满了杯子也没水喝。寓意告诉人们要珍惜水资源,儿童受到这种广告影响,从小就会有环保意识,养成节约用水,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确实,一个创意优秀健康的广告会获得直接、鲜明的教育好下一代的效果。

从以上例子,可以看出,广告注重一定的社会责任,这有利于树立自己的企业形象和品牌形象,广告人应该想到我国上亿的儿童在看广告,所以要认真地创作设计,使儿童吸吮营养,为其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熏陶环境。一则优秀的广告,应该“兼具销售效果与社会责任。”如“圣得西”电视广告,一个小男孩为避雨,躲入一屋檐下,风透着凉意,他蜷缩着。一位极尽绅士风度的男子也急促地躲进来,当他试图抖落西服上的雨滴时,瞧见了身边的小男孩。他从容脱下西服披在男孩那弱小的身上。刹时,小男孩露出纯真的笑容,幸福地伸展双臂,舞动西服,高大的男士望着小男孩也笑了:同时一支曼妙的抒情曲子,悠悠扬扬地弥散在每个角落……这温情的广告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其中不正是强调了人间真情,推崇尊老爱幼的社会风尚吗?不正是“善待他人,关爱自己”的流露吗?这样广告不仅赢得了经济效益也引发了社会效应,提升了品牌的社会形象,扩大了品牌的知名度。

另一方面,儿童直观接受能力很强,电视广告对儿童的感染强度又很大,而许多广告偏偏不顾及培养和教育儿童的需要,污染了儿童成长的环境。要知道,来自社会方面的消极浸透往往会冲毁家长和教师的教养启导,电视广告也给儿童健康发展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1、可引起儿童盲目模仿,损害儿童身心健康。

这也许不是广告制作者的初衷。但有的广告特别是儿童广告里有一些飞翔、跳跃或其他高难度动作的画面,这些动作看起来轻松自然,实际上却是通过特技或电脑制作出来的,小孩无法辨认,而儿童又是一个极善于模仿的群体,模仿广告中的人物行为是儿童所热衷的行为,于是盲目模仿就可能发生意料不到的惨剧。

还有许多儿童食品、饮料、服饰类的广告,诱导性很强,也引起儿童盲目仿效。小小年纪,便以穿名牌,吃名牌为荣,同龄之间相互攀比,注重消费享受,讲究虚荣:并且仿效广告里的儿童,吃零食,不吃饭,且偏食等。这对其身体、心理、学习和生活等方面都很不利。

2、可引起儿童从小形成一些不良习惯,养成娇纵、任性的性格,甚至不良品德,造成与父母长辈之间的冲突或隔阂,影响其思想的健康成长。

儿童接受力强,但无法辨认好坏,如果没有大人正确引导,只要是电视中播出的,他们照单接受。如某电视广告中的小朋友说“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时”,现实中的许多小朋友也知道对家里来访的大人说这句话。几岁的儿童也许对收礼的意义并不清楚,但这将在他们潜意识中留下不良的痕迹,并可能影响身心成长。广告内容的不负责,会直接使儿童形成不良品德。

有些电视广告中,使用恋情、暴力等手段吸引消费者,如“×××”3+2苏打饼干广告系列之一,把吃饼干比喻成亲吻的画面,广告似乎有新意,但对儿童来说却有负面影响,甚至还有这样的广告,画面上直接采用小男孩与小女孩接吻,更使人看过觉得十分别扭。可以想象这样的广告对儿童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另外,电视广告上的父母为孩子买这买那,引起了儿童的购买欲望,由此可引发与父母的冲突。小孩吵着要买某件商品,而父母基于一些原因却不愿意买。儿童一旦欲望得不到实现,就会产生挫折感,愤怒、失望、哭闹,最后,父母拗不过,满足了其愿望,久而久之,儿童知道该怎样做到“有求必应”。这样,娇纵、任性等不良性格就慢慢形成了;甚至,有些儿童也模仿某些广告里的儿童“命令”大人的口吻,慢慢养成了一种唯我独尊的坏脾气。在同龄人中间,有钱家的孩子便会自傲、炫耀、讲虚荣;没钱家的孩子受周围环境影响,自卑、孤僻,或者羡慕虚荣。这些均不利于儿童人格的健全。

儿童电影的发展例2

李雅(1990-),女,汉族,河南省邓州市人,现为郑州大学教育系2012级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社会心理学方面的研究。

摘 要:宫崎骏是世界动漫电影界的大师,他的动漫电影以其特有的灵动清新的气息,出神入化的故事情节和深刻的电影主题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世界电影中占据着重要的席位,他的电影多以十二三岁的青少年为主角,描述主人公通过解决成长中的问题,获得心理上的成长过程。文章试图从宫崎骏电影的主题和角色入手,运用文本分析的方法,探讨宫崎骏电影对儿童心理发展的正向影响。

关键词:儿童心理 宫崎骏电影 发展

动画是儿童接受信息的重要途径之一,儿童的很多思想和行为都模仿自他们所观看过的动画。近年来,日本动漫大师宫崎骏的电影日渐风靡,其电影虽然数量不多,但主题鲜明深刻,人物生动形象,内容积极向上。青少年处于心理发展的关键阶段,身心发展都不够成熟,不能完全客观地辨别外界信息的优劣,其所接触到的媒体信息对促使其成熟心理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宫崎骏电影的主题积极向上,对青少年心理发展具有很好的积极影响。

一、 宫崎骏电影简析

1、宫崎骏电影的成长主题

宫崎骏的电影多以十二三岁的女孩为主角,《千与千寻》中的千寻,《风之谷》的娜乌西卡,《猫的报恩》里的春以及《龙猫》里的小月等,她们在成长过程中遭遇到巨大的困境,千寻和父母被困粥屋,娜乌西卡面临亡族危险,担负着拯救族人使命,春整日迷糊以致不小心误入猫王国,几近变成猫;小月妹妹不慎走失,父母都不在身边……,最终她们通过自己的努力与坚持,克服困境,获得自我,实现心理的成长与成熟。

2、宫崎骏电影的主角特征

电影女主角们都纯真、自卑、矛盾,这是十二三岁儿童所共有的心理发展阶段特征。她们刚开始形成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对未来还没有明确的方向,没有建立起完整地自我。但她们在性格特征方面具有共同点:善良、外表柔弱内心坚强、勇敢独立、具有冒险精神,无论遇到怎样的困境,她们都从善良的角度来思考解决问题,首先考虑到自己周围的人:父母以及朋友,她们不吝啬于付出爱,在对困境的解决中逐渐独立勇敢,最终实现了成长,形成了正向的、完善的自我。

电影中都有描述到主人公的初恋,在儿童晚期即将步入青春期,由于性的成熟,他们开始对异性产生好奇和兴趣,电影并未刻意避过这一话题,而是以正面的方式描写了主人公的初恋,两个人在困境中相互帮助,相互信任,结尾也并不以理想化地手段处理,一些电影中,双方最终因为某些原因而没有在一起。比如千与千寻中的白龙与千寻,作者用自然的情节发展来阐述青少年成长中所遭遇到的种种问题,以主人公的行为方式来影响观看者。主人公的积极乐观的处事行为对青少年观看者能产生正向影响。

二、儿童心理发展特征

儿童期是人的一生中发展相对稳定的一个时期,在儿童期,人的感觉、知觉、意识、思维能力都处于稳定的发展中,学习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开始迅速发展起来,儿童从客观世界中学习形成自己的行为,其思维方式也极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在外界的影响下形成自己的行为方式和思维习惯。总之小学阶段是促进智力发展、形成和谐个性、培养良好心理品质与行为习惯的好时机。动画是儿童接受信息的重要途径,也是儿童易于接受信息的途径,宫崎骏电影所表达的正向思想,对儿童形成积极乐观的思维习惯行为方式等具有重要的作用,且有助于儿童良好品德的形成。

三、宫崎骏电影对儿童心理发展的正向影响分析

1、对提升儿童解决问题能力的正向影响。儿童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发展既有赖于学校学习,又包括对成人解决问题方式的学习;既要靠别人的引导,又考靠自己独立思考。宫崎骏电影中的主角在面临困难时,都会虚心请教年老的长者,在别人的指点下,自己面对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如《风之谷》中的娜乌西卡,当面临种族灭亡,父亲被杀的极端困境时,既不气馁,也不放弃,沉着冷静地分析自己的处境,在部落长老的指导下,守护部落,最终度过困境。主人公解决问题时的独立勇敢,面临危难时的沉着冷静,会对儿童产生深刻的影响,促使其在遇到问题时学会独立、沉着地思考问题,分析问题,从而促使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发展

2、对儿童自我意识形成的正向影响。儿童时期,是获得社会自我、建立角色意识的重要阶段,儿童初期对自我概念的了解侧重于表面外部特征的描述,不能对自己进行深层次的分析评价,自我意识随着儿童的社会化程度加深而逐步建立起来,由于所接受的事物和个人经历等因素的影响,儿童自我意识建立的积极与否有很大差异。电影《猫的报恩》的女主角小春起初像所有同龄人一样,迷迷糊糊,没有自我,当她偶然救了一只猫后,生活出现戏剧的变化,在猫王国的经历使她最终找到了自我,心理真正成熟起来。小春从没有自我到寻找到自我的过程,正是形成自我意识的过程,通过观赏电影儿童能够模糊地了解自我的形成发展,对建立起积极的自我具有重要的影响。

3、对儿童社会性形成的正向影响。儿童的社会认知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发展,认知中的自我中心成分不断减少,对他人的认识逐渐趋于客观和深刻。社会认知随着儿童社会经验的增多而逐渐建立起来。慢慢实现社会化。宫崎骏电影《千与千寻》从千寻和父母误入粥屋开始,千寻在未有任何准备的情形下进入成人世界,开始工作,独立生存,并承担着营救父母的责任,在这个陌生的成人世界里,千寻面对各种各样的人物,从懵懂无知到心灵成熟,从胆怯懦弱到独立勇敢,是从儿童世界到成人世界的艰辛过渡。反映出儿童在社会化过程中所遇到的种种心理历程,是对儿童在面临陌生的成人世界时真实的心理刻画。儿童能从中学习到如何面对和融入大人世界,实现社会化,成为一个积极乐观善良勇敢的社会人。

4、对儿童人际关系发展的正向影响。儿童交往对象主要是父母、教师和同伴,入学后,儿童与父母接触减少,同伴关系日益在儿童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良好的同伴关系是儿童发展社会关系的一方面,也对儿童建立健全的人格具有重要作用。《魔女宅急便》中,魔女琪琪离开父母到另一个城市生活,像每个进入学校的儿童一样,任何事情都开始必须自己处理,她开始的时候不认识任何人,随着时间的推进,琪琪认识了蜻蜓等一些好友。这部电影能使儿童学会正确处理人际关系,主动关系他人、帮助他人,这样才能与别人发展处良好的友谊

总之,宫崎骏电影用儿童的视角来理解世界,把握了现实和想象的平衡,符合儿童的审美,能通过富有感染力的人物形象吸引儿童去模仿,角色的行为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儿童的行为,帮助儿童建立起自我意识,形成社会性,学会处理人际关系,发展出正确的道德观,以正面的形象积极引导儿童的行为,为以后的学习和社会生活打基础。(作者单位:郑州大学教育系)

参考文献

儿童电影的发展例3

儿童电影内涵广泛,按照题材样式可分为故事片、纪录片、动画电影等。从百年电影的发展史来看,儿童与电影结下了不解之缘。一方面,一百多年的电影历史不断地书写着儿童的生活图景,将儿童题材融入自身的创作中来;另一方面,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电影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感染力影响着儿童的精神世界。[1]判断影片是否为儿童电影,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界定:一是电影的主人公以儿童为主;二是电影主要是为儿童拍的。尽管这样的评判依据不够全面,但是可以大致把儿童电影从众多类型的电影中甄选出来,便于我们在总体上对儿童电影的概貌有所了解。纵观中外儿童影片的发展历史,儿童电影无论是在人物形象的塑造方面,还是影片主题的表达方面都在不断发展,为电影事业注入新鲜的血液与活力。

学术界对儿童影片的关注程度也越来越高,集中体现在一系列研究儿童电影的论文的刊发。这些论文的研究范围集中在中国儿童电影的发展现状与对策、儿童电影的娱乐性与教化功能、儿童电影的叙事研究、中外儿童电影的比较研究等方面。实际上,深入了解儿童影片的创作理念与艺术特色,我们就可以发现,儿童影片中的苦难叙事与“游戏精神”是渗透在儿童电影中的生命线,在儿童影片的发展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是学者在论述儿童影片的过程中往往忽视对这两点的综合研究,只将目光集中在了其中的一点,这是十分片面的。因此,本文拟在借鉴以往学者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儿童影片中的苦难叙事、儿童影片中的“游戏精神”、苦难叙事与“游戏精神”下儿童影片的发展方向三个方面,对儿童影片中的苦难叙事与“游戏精神”进行浅析。

一、儿童影片中的苦难叙事

儿童电影作为电影的一部分,是以儿童为表述对象或观赏对象的影片,其主要目的是寓教于乐。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童年时代世界观与人生观的培养对于儿童日后健全人格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除了要依靠家庭和学校的通力合作之外,还可以借助娱乐的方式对其进行培养,观看儿童影片就是其中较为主要的方式之一。儿童电影的这种教育目的是通过影片的苦难叙事方式来呈现的。

首先,儿童影片中的苦难叙事表现在情节上,即主人公的成长经历方面。苦难是人类普遍的生活境遇的表现方式,所以对于苦难的描写成为电影艺术中的重要表现形式,具有特殊的美感价值。不同的生存境遇、不同的文化环境、不同的处世哲学,形成了不同的苦难观,这在儿童电影中有十分明显的表现。东西方由于文化氛围、政治话语、历史环境等方面的不同,在儿童文学的表现方式与主题思想等方面都表现出巨大的差异性,但是苦难的叙事方式是中外儿童影片中的共通之处。儿童影片善于借助苦难的情节来表现儿童的成长,一方面,儿童影片通过苦难的情节叙事来表现苦难的主题;另一方面通过苦难主题的表达实现教育观看者的目的。例如,影片《背起爸爸上学》,讲述主人公石娃面对巨大的生活不幸的情况下,坚持学业,背着瘫痪的父亲去省城上学的感人故事。自幼丧母、生活贫困、父亲瘫痪在床……生活对于石娃来说是残忍的,但是他并没有被苦难吓倒,而是毅然扛起了照顾父亲的责任,背起了一个沉重却又充满幸福的未来。在《背起爸爸上学》中,影片的苦难叙事主要通过石娃的成长过程来实现,这样的表达具有感动人心的力量。

其次,儿童影片中的苦难叙事表现在展现苦难的主题上。在儿童影片的苦难叙事中,塑造了一系列在生活中艰难成长又不断抗争的儿童形象,并且把他们在面对困难过程中的情感态度真实地表现出来,为营造苦难的主题服务。但是表现苦难并不是儿童影片的主要目的,儿童影片主要是借助苦难的叙事方式来突出主人公的个人奋斗历程,赞扬主人公的励志精神,以此来感染观看影片的儿童。儿童的世界观、人生观处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极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因此,儿童影片在主题定位上多以表现昂扬向上的主题为主,借以引导观看影片儿童的思想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尽管儿童影片中多以苦难为叙事切入点,但是在苦难中表现主人公的励志精神、克服困难的态度是值得人敬佩的。这类儿童影片的故事呈现出一定的模式化倾向,主人公遭受着生活与精神的双重苦难,但是他们身上一般都具有美好的品质,如勤劳、坚强、执著等。在苦难面前,他们没有退缩,而是迎难而上,主人公的这种高尚品质才是影片中设计苦难的目的所在。如影片《星海》中,主人公星海没有被童年的不幸所击垮,苦难成为海星走向成功的垫脚石,影片重点表现在人物与命运的搏击方面。

二、儿童影片中的“游戏精神”

儿童与游戏有着天然的联系。喜欢游戏是孩子的天性,儿童在游戏中成长。而“游戏精神”作为一个被经常引用的术语,它的内涵十分丰富。简单来说“游戏精神”主要指以快乐、自由为主要特征,强调以儿童为主体,尊重儿童的天性,可以说“游戏精神”是沟通儿童影片与儿童受众的主要桥梁。“游戏精神”作为儿童影片的精神内核,它一方面满足了儿童的心理情感需要;另一方面实现了儿童影片独特的审美效果。娱乐和游戏是儿童影片自身的一个重要属性,具有“游戏精神”的儿童影片的不断涌现就是人们对儿童心理认识不断加深的一个最好的证明。儿童影片的受众主要是儿童,但是儿童身心发展的阶段性、不平衡性等特征要求儿童影片的表达方式也要与众不同,因此用儿童喜闻乐见的游戏方式来呈现电影情节是一种明智的选择。

首先,儿童影片中“游戏精神”的表现形式是多方面的。儿童在游戏中成长,喜欢游戏是儿童的天性,游戏可以带给孩子快乐。这种“游戏精神”被很好地运用到儿童影片中,在儿童影片的方方面面,我们都可以感受到这种“游戏精神”。其一,在儿童影片的情节设计上,影片多以历险故事为讲述故事的框架,表现主人公历经千辛万苦之后的成长为主要内容。这种历险故事充满了奇幻色彩,强烈的奇幻色彩与浪漫主义精神可以很好地吸引孩子的目光。例如,在《魔女宅急便》中,就是通过魔法少女琪琪出外修炼的过程来表现主人公的成长,骑着扫帚的琪琪形象能很好地走进儿童的内心。其二,儿童影片中的人物形象多具有搞怪、淘气、顽皮的性格,这符合孩子的性格特点。例如,在美国系列影片《小鬼当家》中,通过讲述一个8岁孩子与三个歹徒斗智斗勇的故事,征服了小观众,取得了良好的票房成绩。“小鬼”凯文被出门过万圣节的粗心父母遗忘在家里,故事情节新颖。影片让人惊奇的细节远不止这些,独自在家的“小鬼”在面对歹徒的过程中,发挥了玩游戏时的智慧,可以说影片正是通过凯文与歹徒之间的周旋,将一种“游戏精神”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其次,儿童影片中的“游戏精神”具有重要的价值功能,游戏对于儿童的意义是巨大的。一方面“游戏精神”可以拉近设计者与受众的距离,实现“寓教于乐”的目的。另一方面,“游戏精神”可以诱发儿童观众的审美意识。游戏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游戏,儿童可以满足自己的天性,从游戏中获得快乐,实现自身的个性解放。儿童影片正是在综合考虑多种影响因素的前提下,才将“游戏精神”作为自己的精神核心。儿童影片中荒诞、离奇的情节,调皮、搞怪的人物形象,诙谐、风趣的语言等,都是一种“游戏精神”的体现。因为儿童接受能力与理解能力的限制,使得电影以儿童所熟悉的游戏作为切入点,十分贴近儿童的生活,便于儿童接受。儿童影片的创作者以“游戏精神”来把握儿童的接受心理,可以打破儿童与成人之间的界限,这是儿童影片能够获得成功的关键。例如,在动画影片《疯狂原始人》中,讲述一个原始人家庭的冒险旅程。这部影片笑中有泪,儿童在观看这部影片的过程中不仅会被影片中冒险的情节所吸引,而且也能感受到小伊一家人浓浓的亲情。相对于枯燥的说教来讲,用游戏的情节更能吸引小观众,再慢慢将思想性寓于影片的内容之中,实现在潜移默化中感染观众的目的。

三、苦难叙事与“游戏精神”下儿童影片的发展方向在儿童影片中,苦难叙事与“游戏精神”是两个看似矛盾的叙事话语方式,实际上二者在许多方面具有共通的地方。在一部儿童影片中,一方面可以在苦难叙事的框架下融入“游戏精神”,这样可以使相对沉重的故事情节变得轻松;另一方面,在“游戏精神”的指导下,可以选择一种苦难的叙事方式,如历险方式,在讲述苦难的情节中,主要通过一种娱乐的游戏态度来呈现故事,可以深化电影的主题意蕴。

首先,儿童影片的发展现状表现在中外儿童影片发展的不平衡。中国的儿童影片走过繁荣之后,在当代陷入发展的瓶颈期。相对于外国儿童影片的叫好又叫卖的现状,中国儿童影片的发展现状不容乐观。在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儿童影片多与时代背景相关,其中的儿童主人公多是时代政治的传声筒,叙述风格较为沉重,不能唤起儿童的共鸣,政治教育性较强,多表达对旧社会的反抗与反思。[2]如影片《迷途的羔羊》就不是一部纯粹为儿童拍摄的影片。这部影片主要通过对小三子流浪生活的展现来抨击黑暗的旧社会,是一部具有浓厚思想教育性质的影片。尽管在新中国成立后,儿童影片无论是在题材方面还是在表达方式上都更加丰富、多样,这期间也涌现了不少优秀的儿童影片,如《小兵张嘎》《城南旧事》《一个都不能少》等,但是与国外的儿童影片相比,中国的儿童电影的发展显得相对保守与落后,叙事方式模式化、人物形象英雄化、创作立场成人化……这都是儿童影片中存在的弊病。与中国儿童影片相比,国外的儿童影片在想象力与创造力方面都略高一筹。比如伊朗影片《小鞋子》的故事情节十分简单,讲述一对兄妹与一双鞋的故事。但是影片却在简单的情节上融入真切的情感,这也是影片能获得2000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提名的原因所在。而美国的动画电影更是为儿童电影的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其次,尽管儿童影片的发展有着令人惊喜的成绩,但是儿童影片在发展的关键期如何实现长足的健康发展,这需要中外儿童电影工作者在回顾历史的基础上,借鉴优秀儿童影片的成功经验,这是儿童影片发展的不竭动力源泉。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人类的希望,针对儿童影片的发展实际,可以从这几方面来继续完善。其一,用儿童的眼光看世界,儿童影片要表现童真、童趣。因此儿童影片需要电影工作者发挥奇思妙想,创造出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这在动画影片中的表现尤为明显,如动画系列影片《熊出没》中机智的熊大、呆萌的熊二、可爱的光头强,影片通过塑造儿童喜爱的动画形象获得了成功;其二,儿童影片在表现快乐主题的同时还应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儿童影片并不拒绝教育,但是儿童影片要以孩子能理解的方式来讲述道理,在愉悦孩子身心的同时,实现对儿童的教育目的。中国的儿童影片多以表现困难来教育儿童,形成一定的叙事模式,较为呆板。[3]其实,用游戏的方式来讲述故事,同样可以达到教育的目的,如影片《飞屋环游记》就是通过卡尔与罗素的冒险故事来讲述勇气与梦想的故事。

随着时代的发展,儿童影片无论是在题材的选择上,还是人物形象的塑造上都有所突破。儿童影片中的苦难叙事与“游戏精神”作为儿童影片中的鲜明特色与精神内核,这两点应该引起儿童影片研究者以及工作者足够的重视。儿童影片只有与时俱进,在融入时代与文化特色的基础上,才能越走越远,儿童影片的明天才能更加辉煌。

[参考文献]

[1] 陈宛妤,乌兰.儿童电影――导演与儿童的真诚对话(上)[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1996(01).

儿童电影的发展例4

[摘要]1927—1937年是上海由传统向现代迈进的重要时期,城市娱乐功能渐趋完善。随着儿童地位的提升、西俗东渐的影响日深和上海经济的发展,儿童娱乐建立起相对完备的现代娱乐体系。儿童娱乐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体现了以儿童为本和教育即生活的原则,同时结合时代需要,号召儿童救亡图存,强身健体,掌握现代科技知识,服务于国家发展等。

[

关键词 ]儿童娱乐;儿童生活;儿童教育

自19世纪40年代开埠以后,上海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迅速成为全国对外贸易的中心城市,至20世纪20、30年代,上海发展成为中国贸易、金融、商业、工业、制造业中心。在这一过程中,上海也开始关注儿童教养,1932年上海市政府率先在全国倡导成立和试行“四四儿童节”,1934年又呈请设置“儿童年”。上海还逐步发育并整合了全市娱乐设施,建立起完善的城市娱乐体系,由此“上海,不单是全国的工商、金融集中的大都市,对于娱乐事业也是全国的汇合场所。”娱乐是城市居民的一种闲暇生活方式,儿童娱乐从属于这个范畴,是一种让儿童愉快地度过闲暇时间的行为,能够满足儿童的美感需要、休闲需要和情感需要。1927—1937年间上海儿童娱乐形式多样且内容丰富,形成了以儿童图书、儿童电影、儿童播音、儿童体育、儿童游乐场和儿童玩具为主体的儿童娱乐格局。对儿童来说,娱乐是其生活的重要内容,也是其成长的重要途径,在当时的上海,儿童娱乐属于社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彰显出重要的教育价值。

一、1927~1937年上海儿童娱乐的兴盛

(一)儿童地位的提升敦促儿童娱乐的发展

在中国长久的封建社会中,人们将儿童看作“小一号的成人”,忽视其年龄特点,且将儿童视为家庭或家族的私有物品,认识不到儿童与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一直到民国时期人们的儿童观才开始发生改变。在强调以个体为本位的五四运动中,儿童作为生命主体的地位被发现,尊重儿童独特的心灵世界和精神需求逐步成为人们的共识,认为不能将成人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文化知识强加到儿童身上,须有符合儿童年龄特征的物质和精神产品来满足儿童身心发育的需要。1919年11月《新青年》第6卷第6号上,鲁迅发表题为《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的文章,正式提出“幼者本位”的口号,与古代家庭把子女视为自己的隶属品,强调家长的专制权威性相比,尊重儿童的独立性、自主性,建立一种民主、平等的亲子关系成为五四时期子女观、儿童观的基本价值取向。此后,儿童的地位在这种观念指导下得到不断提升和发展。

五四时期人们对儿童的发现,立足点之一在于儿童对国家、民族的特殊意义,儿童问题从一开始就与民族命运联系在一起。鲁迅曾说:“看十来岁的孩子,便可以逆料二十年后中国的情形”;周作人也认为:“盖儿童者,未来之国民,是所以承继先业,即所以开发新化,如其善遂斯旧邦可新,绝国可续。不然虽当盛时而赫文明难为之继”。旧有的从属于封建家族的儿童观,由此开始被新型的国家民族意义上的儿童观所替代。1924年1月,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提出“励行普及教育,以全力发展儿童本位之教育”。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的1927—1937十年间,稳定的政治环境更是为现代儿童教育的实施提供了保障。

20世纪之初,西方先进的教育理论也被传播到中国,上海首当其冲受到影响。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提倡“儿童中心论”,又称“儿童本位主义”,他主张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生活,以儿童为中心,使教育与现代社会、生活实用紧密结合在一起。1919年4—5月杜威访沪,宣传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引起积极的社会反响。1925年美国女教育家、道尔顿教学法创建者柏克赫思特于访问上海,倡导技能训练教学体制,注重儿童的动手能力。1931年美国儿童教育专家华虚朋夫妇访问上海,提倡“文纳特卡制”,主张将儿童个性发展与社会意识的培养相联系。随着现代教育思想在上海的广泛传播,知名教育家如陶行知、陈鹤琴等纷纷身体力行,推行现代儿童教育。

儿童本位教育的重要特点是注重儿童个性发展,教育形式灵活多样。娱乐是教育儿童的重要方式,然而在传统社会中,儿童娱乐的重要性并未得到承认。对于儿童玩具和游戏,中国古代素有“玩物丧志”一说,用于儿童启蒙的《三字经》里就有“勤有功,戏无益”的古训,教育儿童勤劳可得到回报,终日戏耍则无益。在这些观点的作用下,中国历来忽视玩具和游戏对儿童成长的积极意义。儿童玩具以哨子、娃娃、陀螺、拨浪鼓、粘土、铁叉、大刀等为主,儿童娱乐如踏青、放风筝、打秋千等类同于成人的娱乐,专属于儿童的娱乐较少,娱乐促进儿童体智发展的功效也未能得到充分体现。然而,传统《百家姓》《三字经》等启蒙读物是难以满足儿童全部的精神需求的,“中国向来以为儿童只应该念那经书的,此外并不给预备一点东西,让他们自己去挣扎,止那精神上的饥饿,机会好一点,偶然从文字堆中——正如在秽土堆中捡煤核的一样——掘出一点什么来,聊以充腹,实在是很可怜的。”近代以来,随着儿童地位的提升,人们对儿童关注的增多,儿童娱乐被视为儿童的教育方式之一,在思想、文化乃至科学方面对儿童的启迪作用尤为可贵,对儿童接受现代思想也发挥了重要的启蒙作用。

(二)西俗东渐成为上海儿童娱乐发展的契机

上海开埠以后,在外侨的示范下,西方现代娱乐方式被植入上海民众的日常生活中。从功能上看,最早出现在上海的西方现代娱乐方式是为了满足外侨生活的需要,这些被称作“奇技淫巧”的魔术、电影、溜冰等逐步吸引了上海居民的眼球,“洋娱乐”成为一种摩登的生活方式走人寻常百姓家。

上个世纪20、30年代,随着租界公园向中国人开放,公园作为休闲娱乐场所的公共性得以体现。与中国传统的私园相比,除了园艺景观之外,公园还配有音乐演出场、体育健身场等休闲娱乐设施,同时还是西方音乐在上海市民中传播的重要路径。空闲时间到公园散步、娱乐和健身成为当时上海人的一种时尚娱乐行为,儿童也成为公园的重要游客。上海公共租界著名的兆丰、虹口、外滩三个公园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儿童参观游览,颐养身心,开阔眼界(见表1)。

20世纪初,电力在上海的广泛应用形成了以电力能源为主导的一系列娱乐产品,包括电台、电影院等。上海广播电台设有专门的儿童播音:“儿童音乐播音每日分两次播送,第一次在永生电台,其时间为下午二时三十分至四时,第二次在恒森电台,其时间为下午六时三刻至八时一刻。”1933年上海儿童晨报社还联合电台和公司举办了儿童播音比赛。

电影自登陆中国起就广受儿童欢迎。1915年上海的《进步》杂志刊载《电光影戏与儿童关系之商榷》一文,提到民国初年我国电光影戏(早年对电影的俗称)的盛行如“春潮日涨”,为数众多的电影观众中有相当多的孩童。中华书局出版的《教育电影》一书将教育电影分为三类:社会教育电影、学校电影、儿童电影,这三种类型电影的产量高达数百部,观众绝大多数都是儿童,电影作为上海儿童娱乐的主要形式之一在时代呼唤下应运而生。

与此同时,上海儿童读物出版繁极一时,儿童图书在内容和形式上突破旧有的学科分类,以西方现代学科体系编写。连环图书因其直观、有趣的叙事方式,特别受到儿童的青睐,并迅速风靡开来。1922年4月《儿童世界》刊载“图画故事”,以多幅甚至上百幅图画组成连续性故事,开连环画连载之先河。之后,几乎所有儿童杂志都有类似连环画连载故事,有的连环画画家还兼任儿童刊物画家。此后又有各种儿童文库、儿童丛书等系列图书出版。当时就有人如此评价当时的儿童图书:“最近几年,尤其是民国二十三年至二十五年间,儿童用书的出版最为热闹,商务印书馆有小学生文库五百册,幼童文库二百册,小学分年补充读本六百册;中华书局有小朋友文库四百五十册,小学各科副读本三百册;世界书局有儿童文库二百册;此外,儿童书局、北新书局等也都有类此的出版物。”这些儿童图书以儿童为主要读者,形式上灵活多样,旨在传播有别于传统蒙学的新式教育思想。

此外,儿童体育得到大力提倡,体育社团、专业体育学校成立,体育竞赛频繁,体育成为上海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园、小学内均设有体育课或游戏课,还有课外活动时间。上海各大游乐场如先施百货公司游乐场、永安百货公司游乐场中都设有儿童乐园、儿童园地或儿童世界等,专供儿童游乐。

在西俗东渐的作用下,上海经历了一场由农耕文明向近代工业社会演进的娱乐革命,并导致人们娱乐方式和观念的改变,儿童娱乐也体现出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儿童娱乐不再是传统农业社会儿童物质享受的手段,而是儿童提升自我价值和素质的重要方式。儿童娱乐不单单是一种经济消费方式,而且代表着一种新式生活方式,是儿童社会化的重要途径。儿童娱乐突破原有农业文化束缚,打破传统尊卑有别的等级秩序,表现为大众化、商业化,同时也彰显其教育性。

(三)经济的发展带动上海儿童娱乐的兴盛

首先,民族资本成为推动儿童娱乐发展的重要动力。民族资本是“推进上海近代城市娱乐业蓬勃发展的重要力量”。当玩具、电影、图书、游乐场等作为市场经营目标被引入上海市民消费市场时,民族资本也注意到了儿童这一庞大的消费人群,因此积极投资于儿童娱乐。

晚清之际儿童玩具开始进入中国市场,及至19世纪80~90年代,上海市场上西方儿童玩具已经非常普遍。如表2所示,在利益的刺激下,上海民族资本投资儿童玩具业,30年代是上海玩具民族工业兴盛时期,形成了金属、赛璐珞、木制、橡胶、布制、纸制和童车等七大类玩具。上海成为全国儿童玩具制造业中心,其中永和实业公司生产的永字牌橡胶皮球30年代行销全国,备受小学生喜爱;康元制罐厂玩具部雇工100多人,为全国规模最大的玩具制造厂。

1918年起,商务印书馆开始自行制作影片,如表3所示,主要有五大类:“风景”“时事”“教育”“新剧”“古剧”,且多是短片。商务印书馆自行制作了约20多部教育电影。影片除了在放映的时候实现对广大群众和学生的直观教育外,还辅以书籍等文字教学资料和教员的口头讲解,以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这些影片都受到观众尤其是青少年和儿童的喜爱,尽管一二八事变中这些影像资料全部被毁,但我们仍能从这些影片的名单中感受到当时教育电影的繁荣。

上海还是中国近代儿童读物出版中心。当时出版儿童读物的出版社有商务印书馆、新华书局、中华书局、广益书局、儿童文艺杂志社、儿童书局、文光书局、世界书局、建国书店、作家书屋、小朋友书局、北新书局、华华书店、基本书局、正气书局、大众书局、狂飙出版部、广学会、良友图书印刷公司、蓓蕾出版社、大东书局、经纬书局、亚东图书馆、科学图书仪器公司、正中书局、儿童读物社等26家出版机构,其中儿童书局等4家出版机构更是直接面对儿童,以儿童图书为主要经营目标。

其次,上海经济的发展为儿童享用娱乐提供了物质基础。上个世纪30年代上海的电影院、公园、体育场、图书馆、博物馆等文化娱乐设施在全国首屈一指,增加了儿童的娱乐范围和项目。1931~1936年先后成立了上海市立民众教育馆儿童图书馆、敦义儿童图书馆、第一儿童图书馆、市立第二儿童图书馆、中华慈幼协会图书馆等,供儿童阅读书报。据1934年上海市行政统计概要记载,当时有市立民众教育馆2个,博物馆1个,美术馆3个,公共体育场10个,民众阅报处65个,公共娱乐场38个,电影场40个,公园15个。这些设施为儿童享用现代娱乐提供了物质基础。

再次,经济的发展还导致上海城市拥有广阔的消费人群,包括相对富裕的上层群体、日益扩大的中等收入消费群体和庞大的下层消费群体,生活在上中下各个阶层家庭中的儿童成为上海儿童娱乐业的消费者。中上层家庭中的儿童看电影、游公园、拥有各种书籍和玩具是很普遍的事情,即便在上海年收入最低的工人家庭中,每年也有一定数量的文化娱乐开支,可供四口之家每人听一次地方戏,逛一次大世界,或看一次电影。这便意味着生活在下层家庭中的贫苦儿童也有机会享受到现代儿童娱乐。

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儿童电影、书籍、玩具等还具有了公益性质,凸显了儿童娱乐的教育功能。如1933年秋,在一些热心教育电影的人士的集资筹办下,上海设立了“全国教育电影推广处”,位于当时的博物院路19号,有教育影片约180部,免费供应给各地学校、教育行政机构和社教机构,是供应各地教育电影的枢纽。1935年上海市儿童幸福委员会也开办了儿童电影院,免费放映教育电影。1936年成立上海市儿童电影推行委员会,指定“东海、西海、荣金、东南、世界、金城”六家影院于每星期日上午十点放映有益儿童的教育影片,每人座价只收5分。此外,儿童节和儿童年期间,公园、儿童游乐场、电影院免费向儿童开放,各出版社向儿童尤其是童工等下层儿童派送书籍报刊,玩具经销商向儿童赠送玩具等。这些措施旨在使各个阶层的儿童都有机会享受到现代儿童娱乐。

儿童娱乐的繁荣是上海城市进步和经济发展的产物,反映了城市功能的健全,充实了儿童的闲暇娱乐,丰富了儿童的精神生活。儿童娱乐还属于当时教育部规定的社会教育范畴,具有积极的教育作用。

二、1927—1937年上海儿童娱乐的教育导向

(一)儿童娱乐以儿童本位教育为出发点,在生活中教育儿童

首先,娱乐是儿童生活的重要内容,儿童娱乐突出儿童的参与。娱乐是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儿童尤其是学龄前儿童生活的主要内容。儿童在娱乐中通过观察和理解周围的事物获得生活常识,提高心智,并形成良好的思维和行为习惯。儿童身体的各种组织和器官较为柔弱,需要通过锻炼来发育成熟,娱乐是重要的锻炼方式。此外,娱乐还能帮助儿童发现美和进行美的创造,儿童还可以在娱乐中学习各种有关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和获得基本的生活技能。

1927~1937年是上海城市由传统走向现代的重要转型期,受到儿童本位教育的影响,在城市娱乐体系的发展过程中,传统农耕文明所维系的“成人中心”转向“儿童中心”,儿童娱乐更加注重从儿童身心和认知的发展特点来教育儿童。1927—1937年上海儿童娱乐场所数量增多,娱乐在形式和内容上更加凸显儿童的主体地位和参与意识。儿童不仅仅是娱乐的被动接受者,更是以主体的身份在娱乐中与周围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由此发展自己。儿童玩具、儿童体育、儿童游乐场等都强调儿童的参与;儿童图书、儿童电影等也以儿童心理为基础,发展儿童的兴趣,当时上海有不少电影院在星期天的上午加演一场电影,多为卡通片,主要就是为少年儿童服务。儿童播音、儿童歌曲等突破了以往儿童教育的范围,注重对儿童进行审美教育和熏陶,极大地促进了儿童身心的全面发展。

儿童娱乐注重训练儿童的参与能力,以期让儿童融人生活,创造生活,如有歌谚倡导:“人生两个宝,双手与大脑。用脑不用手,快要被打倒。用手不用脑,饭也吃不饱。”“把儿童解放出来,特别是解放他们的手和脑,来创造新的儿童世界”。《申报》刊登的飞虎牌油漆广告中讲述了“三娘教子”的故事:孩子在母亲指导下自己将“小桌小椅,一齐漆好,非常美观”。“慈母与游子”的故事讲的是母亲帮助少年整理衣物,少年独自去杭州参观博览会。这些都强调了儿童的参与,培养儿童亲力亲为、自己动手做事的习惯。

其次,儿童娱乐和学校教育互为补充,代表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20世纪20、30年代的上海,学前教育和初等教育不断发展,儿童入学率在全国居于领先水平。1937年上海59%的适龄儿童入学率远远高于当时30.88%的全国适龄儿童平均入学率,但即便如此,上海当时仍然有41%的适龄儿童难以入学。对于这些儿童来说,体育馆、电影院、公园等社会教育设施就成为他们接受教育的主要途径。与此同时,对已经入学的儿童来说,娱乐也能够带给他们以新的学习方式与学习体验,成为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如电影、体育运动等“舶来品”和新式儿童图书、玩具象征着“摩登”的生活方式。儿童娱乐内容不再是传统农业社会中单一封闭的玩法,而是变得多元开放,从重伦理教化到重实际应用,并且和儿童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在“教育即生活”思想的影响下,儿童娱乐反映儿童生活,又通过生活给儿童以启迪。从生活书店1935年对总书目的一个分类索引可以看出,当时关于儿童少年的读物涉及到普通读物、语文、社会、公民、史地、自然、技术劳作、文艺(包括美术)、生理卫生、体育和童子军等10大类,92个小类。这些图书来自生活、反映生活,又在生活中教育儿童。

在近现代上海社会生活的变革中,新旧生活习惯混杂并存,新式生活方式逐步在生活中成为主导,而能够较多享受新式生活方式的是城市中上层居民,城市下层儿童的生存生活受到严峻的考验。1935年联华公司拍摄了三部极具现实意义的儿童影片(见表4),在中国贫弱的大背景下关注儿童培养,或反映城市对儿童的期盼希望,或描绘底层儿童试图改变生活的抗争。这些影片是儿童生活的真实写照,敦促社会解决儿童的实际困难,激发儿童拼搏奋发的斗志。

儿童图书、儿童电影、儿童歌曲、儿童游戏和玩具注重儿童个性的塑造、潜力的挖掘和德智体美劳全方位的发展,在日常生活中营造了良好的娱乐环境。只有在能得到承认、支持和获得自主活动机会的生活环境中,儿童才能富有情感地、热切地、创造性地从事各种活动,并将这种具有参与性、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的主体精神最终扩展到儿童成长的其他领域。

(二)儿童娱乐体现爱国主义情怀,号召儿童救亡图存 上海是民族矛盾非常集中的半殖民地城市,政治的不独立始终制约着其自身的发展,寻求民族独立成为迫切需求,培养儿童的爱国情怀也是儿童娱乐的重要任务。

上海玩具民族工业的兴盛和当时的反帝爱国运动、提倡国货的历史背景有关。1915年,日本向袁世凯政府提出“二十一条”,激起民愤,人们抵制日货并转而购买国货。上海多家民族资本主义玩具厂生产的玩具都带有浓厚的爱国色彩,鼓励人们购买国货以表达爱国之情。1919年上海爱国玩具厂诞生,以“赤心爱国牌”为商标生产铁皮机动玩具,20年代又制造了印有“勿忘国耻”的铁皮鼓。

自1927年起,上海四大百货公司之首的先施公司在商场内专门设立“儿童世界”,供儿童进行正当娱乐,其中包括军事用品,以“激起儿童爱国观念”。1931年九一八事变和1932年一二八事变后,“儿童报刊的创办者怀着一种神圣的使命感从事创造性的劳动,他们把国家危亡的危机感和追求自由民主的紧迫感,通过报刊传播给儿童”,同时也对儿童寄予厚望,期望儿童在不久的将来肩负起抵御外侮和建设祖国的责任,儿童读物将儿童成长发展与团结御侮紧密结合。如左联文研会创办的《中学生》《新少年》《现代儿童》等。《申报·儿童周刊》从创刊起,几乎每期都刊登有爱国主义教育的文章,如1933年12月10日《儿童周刊发刊辞——寄全国的小朋友们》、12月17日《为民族、国家去努力》、12月24日《我是中国人》等。还有在上海坚持出版近800期的《儿童日报》,均从不同的角度向儿童发出了救亡图存的号召。

儿童电影制作者也认为“反帝抗争,御侮自卫,应当作为儿童电影主要的内容,为了中华民族的救亡图存,为了中国彻底的自由独立解放,从儿童教育着手,真是电影作家们重要的任务了。”商务印书馆制作的教育电影,时事片多数记录上海的社会生活;风景片主要录制了中国的名胜古迹,借以反映中国的悠久文化历史,有的还联系时政,如《济南风景》里介绍了日本帝国主义攻占青岛等,希望以此激发儿童的爱国主义情感。

(三)儿童娱乐服务于上海经济的发展,敦促儿童成长成才

1927—1937年上海工商业发展突飞猛进,工商业从业人口骤增,如上海机械行业的技术工人1920年为2871人,1931年就增至9754人。上海需要大批劳动力来维系经济的持续发展,除了大批涌人的移民之外,儿童是未来建设上海的重要生力军,儿童的成长成才由此得到格外关注。儿童娱乐和时展需要相契合,引导儿童健康成长,以满足上海经济发展的需要。

首先是塑造儿童健康的体格。近代以来,中国人素被称为“东亚病夫”,中国积弱的原因也被归结于国民身体的病态,“强国必先强种”“强民必先强儿”获得广泛认可,儿童身体的存在和强壮被认为是城市发展和国家富强的基础,娱乐也需要引导儿童强身健体。在当时的上海,作为现代生活方式和娱乐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在儿童娱乐中得到格外的关注。1928—1932年,上海6个简易体育场有5个设置在小学校园中。公共体育场中也可以经常看到儿童的身影,据1930年上海市立公共体育场调查,1930年7~12月,妇孺部的活动人数分别为15640、14765、23180、22840、20900、18520、115845人,可见妇女儿童参与体育活动的人数是相当可观的。自1928年11月至1937年5月,上海市政府举办了九届小学联合运动会,号召儿童进行体育运动,锻炼健康体格。儿童期是身体发育最快的时期,体育可以帮助儿童身体发育和运动能力的发展,同时还能帮助儿童树立自信心,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学会竞争等。

1928~1937年上海市政府举办了16届卫生运动大会,其中包括对儿童卫生的宣传教育。1936年第15届卫生运动时,中华慈幼协会在民众体育馆主办儿童卫生玩具指导,参加民众近千人,对家庭中的儿童玩具提出以下要求:“一,玩具不可太大,不可太小,以防危害身体;二,玩具要易于洗涤,免为疾病媒介;三,不可用玻璃制品;四,颜色不要有毒。”商务印书馆的教育片也有一些进行卫生科普工作,如《驱灭蚊蝇》记录了南京东南大学附设的昆虫局在当时所创造的一种消灭蚊蝇的方法,配合卫生讲演放映,收到良好效果。《申报》《良友画报》等还举办多次儿童健康比赛,儿童健康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

其次是传播现代科技知识。随着二三产业的发展,以现代科学技术为基础的工业化生产逐步取代以手工劳动为基础的农业生产,提高劳动者的生产效率是获得更多利润的有效途径,人们意识到科学技术在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性,城市亟需具备现代科技知识的技术工人,由此开始注重对儿童进行科技的启蒙。

儿童图书内容走向科学化。20世纪20年代基本还是连环画的天下,连环画主要取材于传统的神话或者历史故事,如世界书局出版的《连环图画三国志》《水浒》《岳传》《西游记》《封神榜》等。30年代上海出版了一大批少儿自然科学读物。如中华书局1930年出版《走兽的故事》,1931年出版《航空的器具》,1933年出版《地球和月亮》《天空的现象》,1934年出版《象的故事》《我们的地球》《四季的好花》《云雨和雪》,1935年出版《孩子们的电报电话》,1936年出版《日光和空气》《水里的动物》《水里的植物》《伟大的蒸汽机》《海底世界》等。儿童书局于1931年出版陶行知编写的《儿童科学丛书》。商务印书馆1933年出版王云五主编的《自然界》《生命现象》《地球》《奇象》等,1934年出版《电世界》《表面张力》等,1935年出版《自然界的四季》《磁石和磁力》,1936年出版《动物界的奇观》《陶器和瓷器》,1937年出版《飞船和飞机》《地球和化石》《太空和航空》。开明书店于1934年出版《神秘的宇宙》,1937年出版《少年科学未来战》。这些书籍涵盖声光电化,瞒足了儿童的精神需求,又从娱乐的角度对儿童进行了现代科技知识的启蒙,利于开阔儿童的视野,增长其知识,发展其智力。

玩具中科技知识的应用给儿童以启蒙。玩具照相机、传声器、纸飞艇、热空气球等都可以对儿童进行浅显易懂的科学知识普及。如玩具照相机让儿童明白小孔成像原理,传声器告诉儿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原理等。著名教育家蒋梦麟的童年在浙江余姚农村度过,接触到余姚生意人从上海带回来的玩具,包括“小洋刀、哨子、皮球、洋娃娃、气枪、手表等”,他认为这些“洋货”开启了中国工业化的步伐,“我们天真而不自觉地吸收这些新鲜的玩意儿,实际上正是一次大转变的开端,这次转变结果使中国步上现代化之途”。新式儿童玩具向儿童传播科技知识,教儿童“都能拿起纸折飞机抛在空中滑翔……(儿童学习)制造小小的抽水机,也能做玩具汽车。他们开始养成研究机械的习惯,这对国家的未来工业化运动是个良好的基础。”20世纪30年代,传统“玩物丧志”的观点被摒弃,时人认为玩具对于儿童智力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玩具是儿童的恩物”成为普遍的共识。总之,1927—1937年上海儿童娱乐已经超出传统娱乐的范畴,表现出现代性,在促进当时儿童成长发展的同时,也给我们以启迪。

三、对现代儿童娱乐与教育的启示

从娱乐方式上看,儿童娱乐应形式灵活,贯穿于儿童日常生活的始终。娱乐是儿童日常生活的主要组成部分,对于学龄前儿童或者由于各种原因无法入学的适龄儿童来说,娱乐是其接受教育的主要途径。在儿童的衣食住行中进行娱乐,通过培养儿童的动手、沟通等能力,寓教于乐,能够激发儿童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作为社会教育的一部分,儿童娱乐是学校教育的有益添增,体育馆、公园、游乐场等可以让儿童身临其境,切实感触到生活的乐趣,并以此为契机,养成良好的行为方式、文明的生活习惯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等。

从实施原则上看,儿童娱乐应以儿童为中心。娱乐是儿童接触自然、社会和生活的桥梁与纽带,让儿童在生活中主动进行娱乐,在娱乐中接受教育。儿童娱乐应注重以儿童为中心,避免儿童娱乐的成人化,尊重儿童的独立自主性,以民主平等的方式对待儿童。只有体现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性,反映童真、童稚、童趣,调动儿童普遍参与的娱乐,才能让儿童真正享受到娱乐带来的身心放松和愉悦。

从娱乐内容上看,儿童娱乐应以现代知识体系为依托,实现科学化。娱乐应兼具知识性、娱乐性和教育性,从事娱乐活动时儿童大脑的敏感度显著增强,此时接触到的知识更容易理解和接受。今天处于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掌握现代科学知识是儿童必备的技能,而科学的娱乐内容比静态僵化的内容更接近儿童爱玩的天性,用现代科学理性指导儿童娱乐,更易引起儿童的兴趣,并达到教育的效果。

从娱乐目的上看,娱乐应反映时代需求。社会生活和思想观念是不断变化的,儿童娱乐应依据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合理引导儿童具备时代所需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儿童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当前中国社会处于全面转型时期,儿童娱乐应迎合社会发展和变革的需求,在内容、形式、观念等各个方面不断更新完善,促进儿童娱乐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努力把握现代社会的发展趋势和本质要求,推动社会变革与儿童娱乐的发展,以最终促进儿童身心的成长发育。

参考文献:

[1][14]上海市档案馆,档案号Q114—1~26[R].U1—4—0000294.

[2]上海市政府秘书处,上海市政府公报[2].1934,(142).

[3]屠诗聘.上海市大观(下)[M】.上海:中国图书杂志公司,1948:66.

[4]鲁迅.鲁迅文集(第九卷)[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吉林音像出版社,2006:125.

[5]周作人.儿童问题之初解[J].绍兴县教育月刊,1914,(3).

[6]孙中山.孙中山全集(第九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6:124.

[7]周作人.儿童的书[N].晨报副镌,1923:6-21.

[8]上海市地方协会.上海市统计(1933)[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3.

[9]谷剑尘,教育电影[M].上海:中华书局,1937:103.

[10]张静庐.中国现代出版史料(乙编)[M].北京:中华书局,1955:347.

[11]楼嘉军,上海城市娱乐研究[M].上海:文汇出版社,2008:45.

[12]程季华.中国电影发展史(第一卷)[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1:31-36.

[13]忻平,从上海发现历史:现代化进程中的上海人及其社会生活(1927-1937)[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336.

[15][19]中国儿童文化协会.今日之儿童[M].上海:上海生活书店,1936:5,23 4.

[16]本市各界明日庆祝儿童节[N].申报,1935-4-3.

[17]联华对儿童年之三大贡献[N].申报,1935-8-11.

[18]傅宁.中国近代儿童报刊的历史考察[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6,(1).

[20]刘媛.1927—1937年《申报》儿童用品广告与上海儿童日常生活的建构[J].学前教育研究,2013,(1).

儿童电影的发展例5

儿童生活在现实社会中,对其道德的认知发展除影响了家庭、学校、同伴外,社会因素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方面。儿童阶段是形成是非、善恶、公私、奖惩、分享、公正的道德观念的主要阶段。但是由于儿童阶段道德认知发展的特点是被动接受多于主动选择,所以电视广告多样的制作形式及多元化的宣传内容很容易影响儿童道德观念的发展,渗透到儿童道德认识的形成过程中。儿童电视广告中常以成人权威或者一群儿童充当主角,他们的语言、行为中表现的道德价值影响着电视机前儿童的道德认知、情感和行为。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儿童的模仿能力极强,那些他们并不是特别了解的事情也常常会引起他们强烈的好奇心继而成为他们的模仿对象。电视广告就对儿童的这种模仿行为起着形象示范作用,一些积极的儿童形象,使儿童有一种归属感,常常成为儿童评定自己的参照物。

二、电视广告中错误观念对儿童道德行为的消极影响

儿童电视广告中渗透的过于浓重的商业气息,是对儿童道德发展产生消极影响的根源。主要因为广告人在制作广告的时候,将儿童作为单纯的目标观众,而不是受教育的对象,其所设计的广告只以销售为目标,并没有过多地考虑其广告中的某一语言或画面会对儿童道德发展产生不利影响。比如,一些儿童广告通过富有魅力的表现手段向儿童传达着一个观念,要想快乐和满足,唯一的途径就是去购买和消费广告所宣传的商品。儿童电视广告中过度物欲的宣传与赞赏难免使儿童对物质消费过分地追逐,在物质上过分地喜新厌旧,这种消极影响会通过儿童的行为表现出来。

电视广告中有一些非常不利于儿童身心健康成长的因素,常常会给儿童带来恶性的示范影响,扭曲儿童的道德行为。比如,儿童电视广告中表现的请客送礼,拉关系走后门与承认庸俗的人际交往方式。比如说“送礼只送脑白金”反反复复地强调送礼要送脑白金,可能会使儿童以为只有通过物质的交往才能获取利益和友谊;还有一则广告“黄金搭档送爸妈,叔伯,阿姨,姐妹兄弟所有的人”,可能会使儿童以为送礼是一种必须的交往方式,使其道德行为被误导。

三、如何扬长避短,使儿童在电视广告中受益

为了促进儿童健康成长,使其道德行为规范向着正确的轨道发展,在现实生活中要注意采取一些方法让儿童收看电视,在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的同时,享受到现代化媒体带来的快乐。

(一)控制收看时间

儿童每天收视的时间应以半小时为宜,节假日或特别好的节目应不超过一个半小时。家长应该给孩子订出具体的收视时间,比如每天电视台的少儿节目和大风车栏目等都是孩子最喜欢的节目。其实最多的时候是孩子无聊才打开电视,遇到什么就看什么节目,家长应该帮助孩子改变这种盲目的收看习惯,教会幼儿看电视要有目的。只有这样,才能养成儿童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预防不良的收视习惯

不良的收视习惯有损儿童的身心健康,看电视不要离屏幕太近,至少距离2米以上,不要让儿童长时间坐在电视前,半小时后,让其做一做眼保健操或看看远处。不要让孩子躺着或坐在地板上看电视,不要让孩子边吃饭边看电视。以上这些不良习惯都会影响儿童的身心健康,从而影响到儿童的道德行为。

(三)正确引导收看

家长应耐心地和孩子坐下来一起看电视,不要认为没有意思,或自己忙自己的事,而将孩子一个人丢在电视前。应知道和孩子一起看电视,对孩子是一种很好的教育契机,从而对其进行教育和指导。在看的过程中,要耐心解答孩子对电视节目的疑问,边看边问边解答,也可以提出问题,让孩子带着问题看,还可以不时地用语言来引导孩子的注意力。观看时可以和孩子一起讨论收看的内容,也可适当做出评价。交谈时间要简明,不要谈的时间过长,以免影响孩子。看后,可引导孩子联系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周围的生活具体来谈,不仅能提高孩子的辨别是非能力,还可增进亲情,活跃家庭气息。

儿童电影的发展例6

美在于情。感情的抒发直接关系到文学创作主题的表现。求真向善将成为儿童文学创作的美的实质,是儿童文学电影改编创作的力量源泉。中国当代儿童文学的创作主题倾向于对真善美的呈现与演绎。这一主题构成了电影影像艺术的主要思想内容。从当代儿童生活和生命体验出发,对青少年儿童的成长历程和情感世界进行影像阐释,重新发现被遮蔽的儿童世界。建构儿童文学电影改编的诗性传统,对当代儿童文学和儿童电影的发展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对于中国当代儿童文学来说,要想建构儿童电影改编的诗性传统,就必须要认识到改编的美学价值,从两种不同的艺术审美形式中找到诗性的本源。儿童电影贮存诗意,张扬诗性,用优美的电影叙事语言和唯美的画面艺术地表现电影深刻的主题和丰厚的意蕴美,寻找文学艺术lunwen. 1KEJI AN.COMlunwen. 1KEJI AN. COM提供写作论文和发表服务,欢迎您的光临唤醒生命的方式。诗意在电影文本上流淌。电影理论家安德烈·巴赞说,电影是向世界敞开的一扇窗户。[1]电影的情感触角延伸了观众的情感世界。当然,未来仍然很艰难。当代儿童电影的主题呈现模式化类型化的创作倾向,诗性文本题材枯竭。以朴真唯美、灵动自然的本色创作来体现当代儿童电影改编的艺术价值追求和回归自然的诗性创作理念,追求一种宁静自然的艺术境界,以文学的诗性浸润电影叙事空间,以此来构建中国当代儿童电影的诗性改编传统。

(一)电影画面的唯美清新

电影画面展现给观众的是一个丰盈的艺术想象空间,清新美丽的画面可以带给人诗情画意的美丽愿景。要追求梦幻的叙事效果就要以唯美清新的电影画面和具有强烈冲击力量的影像来完成梦幻工厂的制作。新颖独特的画面构图,鲜明的颜色对比,个性的造型设计是征服小读者的利器。要想能诗意地诠释生命与儿童精神,就要找到属于符合儿童审美情趣和精神向度的表现手段。电影《草房子》的画面精致唯美,素朴的格调,展示了独具油麻地乡村风情的自然人生画卷。该片运用诗意的视觉影像和草房子的独特造型,有着古典的美感,画面富有江南水乡的诗情画意,在朴实中见精致。《花季·雨季》通过各种鲜艳的颜色构成电影画面的颜色配比,表现了青春期少男少女们青春靓丽的人生风景线。灵动的画面构图起到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儿童电影对儿童性灵和精神世界进行了诗意化的抒写,让符号和图像在画面语言展现中成功结合。随着四维电影环境特效模拟仿真时代的到来,当代儿童电影不断以开放性的视野和全新的叙事理念来突出影视文本中影像画面的艺术美,建构立体逼真的画面。

(二)声音的情感交流

声音是情感表达的主要视听手段,与影像造型发生相互作用,并能有力地配合画面,开拓了电影叙事新的艺术世界——由声音所建构的“有声世界”。声音能抵达人类心灵深处,是营造情感氛围的重要叙事手段。电影中的各种不同类型的声音都能对电影叙事产生重要作用。渲染故事发生的情感氛围,刻画人物心理都依靠这一手段。在儿童动画电影《马兰花》中镜头就是以舒缓的背景音乐来展现叙事空间的。观众在欣赏影片时就好像在清丽和谐、自然清新的山水画中游历人生。幽美动人的意境可以说是诗意叙述的典范。改编者突出了影片的古典情调和浪漫情怀,以动人的镜头语言和抒情性的音乐背景融合起来,展现了儿童影片自然清新的电影美学特征。

(三)意象的含蓄蕴藉

意象是中国美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在儿童电影的叙事中适当运用意象,可以适度扩展想象空间。儿童电影《宝葫芦的秘密》就是通过宝葫芦的意象对电影神秘虚幻的情感氛围的营造和主题的象征寓意上起到重要作用。《扬起你的笑脸》表现了“扬起你的笑脸,把影子留在身后”的意境。其中对笑脸和影子的意象的运用,表现了孩子面对挫折和不幸时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任何镜头中的意象显现,都是潜在的叙事符号,表现了电影对人和世界关系的深刻思考,形成电影独特的审美基调。

中国当代儿童电影文学改编的叙事诗性

中国当代儿童电影的改编也有叙事上的诗性特征,呈现出优美清雅的叙事美学特征,叙事技巧也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诗意化,多元化,生活化,审美化,成为当代儿童电影中的重要审美特征。改编者能根据接受者的审美意图利用大摄影师的魔棒在电影院的屏幕展示生活中的种种诗意和人间万象。电影叙事的语言革命和美学原则革命已经成为当代电影革命中的重点。如何增加儿童电影的思想深度,不断拓展儿童电影反映的生活纵深面,也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用想象赋予儿童生命体验与童心诗心一种灵动和飘逸,以个人化的故事叙事风格而独树一帜。正如罗伯特·麦基在他的著作《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中所说的那样:“一个讲故事的人即是一个生活诗人,一个艺术家,将日常生活、内心生活和外在生活、梦想和现实转化为一首诗,一首以事件而不是以语言为旋律的诗——一个长达两小时的比喻,告诉观众:生活就像是这样!”[2]他认为“电影美学是表达活生生的故事内容的手段”[3]。为了更好地讲述儿童电影诗性的故事,我们要轻装上阵,放下身上所背负的教化责任,构建儿童文学自己的故事形态,创作出表现当代儿童生活和儿童生命意识的电影作品。

(一)故事情节流丽曲折的浪漫化叙述

诗性改编传统需要儿童电影通过清新流丽的故事叙述和曲折跌宕的故事情节,来展现中国当代儿童文学的诗性魅力。这是电影文本对文学的敞开性支撑,使文学中的故事诗意地栖居在各种题材的电影文本中,最终实现审美经验的心理建构。怎样讲好一个故事,让故事变得更有浪漫诗意,将是儿童 电影制胜的不二法门lunwen. 1KEJI AN.COMlunwen. 1KEJI AN. COM提供写作论文和发表服务,欢迎您的光临。文学的蕴藉传统和电影的多媒体技术的结合让由文学改编成的电影艺术作品在叙事手法上具有自己的个性特征,对电影中“意”和“韵”有更浪漫的表现。从《霹雳贝贝》充满幻想神奇和幽默曲折的科幻故事,到《渔岛怒潮》中惊险刺激的儿童团长与渔霸土匪顽强斗争的“剿匪故事”,到《一个都不能少》中由代课小教师孤身寻找失学儿童的朴实感人的真实故事,中国当代儿童电影正走向一个情景共生的新美学时代,诗性改编传统正在形成。儿童电影中情节的浪漫化是电影叙事美学构建的一个重要方面。触景生情,寓情于景,情景相生,在情与景的交融中体现故事的曲折离奇之意,展现电影故事的心中之场,体现了电影语言美学的艺术效果,增强画面的艺术感染力。

(二)结构的反叛传统

叙事结构的诗性改编策略要更新中国当代儿童电影的结构理念,在故事事件的设计上创造出人物生活情境中有意味的变化,敢于反叛传统的电影叙事模式,形成新奇的故事序列。儿童电影学会如何在惊奇自然中满足观众的情感。《飞来的青衣》采用的是“戏中戏”结构和《我的九月》的梦幻式心理结构相得益彰。《孙文少年行》则运用了双线复式结构,以老年孙中山的视角,来表现他少年时代的生活经历,以浪漫的回忆体现其诗意化的叙事特征。

(三)人物形象的率真朴实

血肉丰满、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也是电影叙述的重要话语之一。儿童电影中人物形象的塑造对于诗性传统来说也是一个重要内容,是电影叙事美学的重要体现。在表现人物形象的过程中寻求诗性气质,通过诗意化的人物形象来观照整个艺术世界,表现周围人物的言行举止,生活状态和人生遭遇。《走向十八岁》中主角姚小禾是一个有着天真梦想和浪漫情怀、美丽质朴的乡村女孩。《红衣少女》展现了少女安然懵懂的青春意识和初涉人世的复杂心态,表现了主人公的深层隐秘心理。

(四)叙事风格的清新唯美

中国当代儿童电影的文学改编风格在总体上呈现出自然清新、唯美梦幻的审美风格,影片充满诗意的自然气息,可以说是贴近童心回归自然的本真创作。无论是唯美清新的《草房子》,愁雾迷离的《城南旧事》,还是神奇梦幻的《马兰花》都是当代儿童电影中一首首自然清新的散文诗,体现出当代儿童电影文本回归自然和古典韵味的情趣与诗意。在清新自然的抒写中,通过清新唯美的整体风格表达对生命的体悟。在对儿童简单而纯净的生活观照中,用一方银幕缓缓展开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以一颗真挚的童心去表现和抒写人性。当代儿童电影在给儿童带来幸福体验和诗情画意的同时,也激发了对美的追求。儿童把优美的外在自然作为自己的审美对象时,把它比作人加以欣赏和揣摩,甚至把它作为人的生活美的一种隐喻和象lunwen. 1KEJI AN.COMlunwen. 1KEJI AN. COM提供写作论文和发表服务,欢迎您的光临征对比自身加以观照时,艺术的自然美就显现出来了。因为,这种自然美的实质还是人的美在起作用,是儿童用他自己的心灵加以“美”化,诗化了。在儿童的眼中,如刘勰所说“窥情风景之上,钻貌草木之中”,把自己的感情寄于外在的自然景物和外在环境,以新兴多媒体技术手段,将文学艺术对人性人情探照的深度引领进入一个更为宏观的艺术层次,具有历史感和哲理性,使得“情与物游而又不能相舍”。(黄孚:《诗序》)当然,与传统艺术诗画、文学艺术相比,电影能借助一些影像造型,凭借光阶、色阶的变化以及镜头的运动变化,可以更直观更准确细致地传达诗情画意的意境美,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中国当代儿童文学的电影改编要建构一种诗意化的电影叙事语言,唯美清新的电影画面,流丽鲜明的构图和细腻真挚的情感表现为主的诗性改编传统。从文学到电影的改编,走过了一段不一般的诗意历程,却表现了两种不同艺术形式在诗性表现上的异曲同工之妙。

[参考文献]

[1] [法]安德烈·巴赞.电影是什么[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8.

儿童电影的发展例7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2.24.001

幻想类儿童电影就是指主要内容是超现实题材的儿童电影。因为这类电影能够激发儿童的好奇心,电影的超现实情节同儿童的思维特征有许多相近之处,所以常常会得到众多的儿童观众的喜欢。

一、 幻想类儿童电影的发展历程

建国60年来,幻想类儿童电影经历了十七年时期,八十年代,九十年代和新世纪四个发展阶段,共有作品25部,其中科幻片9部,童话片和其它类型的幻想类儿童电影16部。

1. 十七年时期

十七年时期是指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开始(1966年)的这十七年,这一时期的主要作品有《小梅的梦》 (1954)、《风筝》 (1958)、《马兰花》 (1960)、《宝葫芦的秘密》(1963)、《小铃铛》 (1964)。这一时期的幻想类儿童电影的主要特征是教育与娱乐并重,浓厚的童话色彩。

这几部电影每一部都有一个教育主题。《小梅的梦》是中国第一部木偶和真人合成拍摄的影片,教育孩子们要爱惜玩具,爱惜新生活;《风筝》是一部中法联合摄制的儿童电影,曾在1958年第11届捷克斯洛伐克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获荣誉奖,同年在意大利第威尼斯国际电影节获圣·乔治奖,表现了中法国际友谊,展现了一个法国儿童眼中的中国镜像;《马兰花》是一部富有神话色彩的儿童故事片,以对比的手法描写了大兰小兰的形象,描述了正直、勤劳的马郎和善良、纯洁的小兰两位主人公的形象,表现了对真、善、美的讴歌;《宝葫芦的秘密》根据张天冀同名童话小说改编,通过王葆的一个关于宝葫芦的梦,教育孩子们要靠自己的努力去实现愿望,不要把愿望的实现寄托给奇迹的出现;《小铃铛》是谢添导演的一部儿童电影,通过小满归还话剧团的小铃铛的故事,教育孩子们拾到东西要物归原主。

这几部的另一个特点是浓厚的童话色彩。除了《宝葫芦的秘密》本身就是对童话故事的电影改编,其它的几部电影都有很浓厚的童话色彩。童话的本质就是“童年精神气质”[1],要具有游戏精神和审美的诗性。这几部电影具有浓厚教育色彩,但还是很受观众的欢迎,主要就是具有游戏精神和审美上的诗性。《小梅的梦》中所有的玩具都被赋予了生命,满屋子的玩具演绎一场同人类世界完全不同的故事,其实都是孩子在玩玩具时的想象,但在电影中却把它变成了一场视觉中的真实。《宝葫芦的秘密》中的小学生王葆得到了一个可以实现愿望的宝葫芦,但这个宝葫芦在实现王葆的愿望的同时,也不断给他带来麻烦,充满了戏谑与爆笑,在奇迹与愿望的差距之间给观众带来了无数乐趣。

总体来看这几部电影故事简单,幻想也比较简单拘谨,不敢大胆想象,五部电影四个梦,唯一不是梦的《马兰花》原本就是一个没有做梦的民间故事。

2. 八十年代

这一时期的主要电影有《“下次开船”港游记》(1984)、《小铃铛-续集》(1986)、《霹雳贝贝》(1988)、《魔力》(1988)、《邮票旅行记》(1988)、《魔表》(1990)、《大气层消失》(1990)等。这一时期这类电影的主要特征是教育主题逐渐减退,娱乐因素增加,现代童话(科幻性的体裁)开始被搬上了银幕,增强了对现实的批判。

这一时期的幻想类儿童电影中,《“下次开船”港游记》是根据严井文写于1953年的童话小说《唐小西在“下一次开船”港》改编,主要是要教育孩子们要珍惜时间,是儿童教育中的一个经典话题,也是由梦的形式来呈现。《小铃铛-续集》也是一个梦,是由谢添导演为1964年的《小铃铛》拍的续集,这时候的小铃铛已经成了一个反面的形象,爱炫耀,落后,敏感,电影主要在于展现新的时代的变化,几乎没有多少说教的成分。其余几部电影的教育意义也已经不是很明显了。而娱乐性明显增加了,这几部电影都有很强的可看性,不管是《“下次开船”港游记》中“下次开船”港的奇幻世界,还是《霹雳贝贝》中的一个小孩以自己的电力对周围世界的操纵,或者《魔力》、《大气层的消失》中扣人心弦的情节,都表现了这一时期电影的娱乐化倾向,在后期的几部电影中说教意味减弱。

这几部电影的另一个特点是批判性增强。《“下次开船”港游记》中的玩具构成了一个独立的王国,有权力,有善恶,甚至可以使时间停止运转。《魔力》讲的是一个关于“特异功能”的故事。主人公方与方甲甲姐弟俩被发现有“特异功能”,然后一系列故事就围绕他俩发生了,整部影片可以看作是80年代的社会众生相。把这种在现实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的现象和人物展现在银幕上,通过一种审美距离的陌生化效果后,在我们的传统观念和孩子们的纯真心地的对照下,显出一种漫画式图景。而在《大气层消失》中有银行抢劫案,只知道挣钱的人们,偷抢动物的流氓青年,偷伐木材、偷油的小团伙,遭受猎杀的动物,因环境污染而奄奄一息的动物,到处是触目惊心的“三废”等等。

这一时期幻想类儿童电影的一个突破就是终结了这类电影的“梦”形式。《霹雳贝贝》的出现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科幻类儿童电影开始出现。同时,这一时期的幻想类儿童电影的一个普遍的特征就是现代生活中的幻想因素与科学因素在增加。比如《霹雳贝贝》中的外星人、《魔力》中的“特异功能”,《魔表》中的宇宙爆炸留下的飞行物,《大气层的消失》中的臭氧层燃烧等。

另外,这一时期的幻想类儿童电影的一个巨大的突破是儿童本位的创作观得到了实践。在十七年时期和这一时期的其它几部电影中,儿童被设定为电影的假象观众,“给儿童看”,“告诉儿童一些道理”才是电影的意义所在(比如《宝葫芦的秘密》)。而在《霹雳贝贝》中,儿童成了表现的对象,贝贝因为从小身体带电而被戴上手套,关在家里,实质上是一个问题儿童,电影紧紧扣住了贝贝的所作所为与喜怒哀乐,孩子的行为与情绪成了电影情节发展的内在动力。

3. 九十年代

这一时期的幻想类儿童电影有《荧屏奇遇》(1991)《魔鬼发卡》(1994)、《魔画》(1996)、《疯狂的兔子》(1997)、《可可的魔伞》(2000)。这一时期这类电影的特点是幻想充满了某种暴戾的气息,善与恶的对立明显,和八十年代不同,这一时期电影的幻想中科学的因素很少,而更多的是魔幻的成分。

魔幻特征是这一时期的幻想类儿童电影的主要特征。童话的特征是万物有灵的原始思维在发生作用,主要表现的是物具有了人的思维、情感,或者拥有超人的能力,而科幻是以现代的科学理性的认识为基础的,但魔幻的手法应该去追溯西方神话与宗教故事中和中国古代的神魔小说中关于魔鬼的描述,有着非常浓厚的宗教气氛,魔幻的手法使万物不再具有人的特征,或者神的特征,而是具有魔鬼的特征。《荧屏奇遇》中的奇奇能够让电视荧屏上的人物来到现实生活中,而现实生活中的人也能参与到电视荧屏上的故事中,冲破现实与虚拟的界限。《魔鬼发卡》中将无节制的快乐幻化成快乐大王和快乐王娘,快乐可以偷走孩子们的理想和能量,使孩子们很快变老。《疯狂的兔子》中看似在写一个邪恶的星球的阴谋,到不如说是对电子游戏的控诉。在充满了魔鬼与幻化的气息中,这几部电影给人一种暴戾的感觉,少了十七年时期的平和与诗意,也少了八十年代的娱乐气息。同时,八十年代的几部影片所具有的批判性在九十年代的这几部电影中也转向了着力表现故事的奇幻性。

善恶对立明显是指在电影中有非常明显的坏人都是十恶不赦的坏蛋,比如《荧屏奇遇》中从录像片《罐中迷》中跑出来的明朝恶少孙福,《魔鬼发卡》中的快乐大王,《魔画》中的有钱有势的安元霸,《疯狂的兔子》中的西伯尔星球的科学家,《可可的魔伞》中的黑旋风,也有一些备受欺负的善良的弱者,如《荧屏奇遇》中的明代卖艺女红杏,《魔画》中的小琴,《魔鬼发卡》和《疯狂的兔子》中的孩子们等。

九十年代的幻想类儿童电影的儿童本位的创作观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电影中的儿童的情绪与心理的表现得到了充分的表现。虽然这一时期的幻想类儿童电影并没有放弃对孩子们的教育这个主题,但缺陷还是比较显著,太过于注重奇观的营造,而忽视了对人本身的关注,比如有人就认为《魔鬼发卡》“将‘发卡’作为一种魔鬼的恐怖道具和残害孩子的武器,这种处理是不妥的”[2]。

4. 新世纪以来

新世纪以来的幻想类儿童电影主要有《太空营救》(2001)、《危险智能》(2003)、《小宝贝和大宝贝》(2003)、《寒号鸟》(2004)、《海洋朋友》(2006),《宝葫芦的秘密》(2007)、《长江七号》(2008)、《火星没事》(2009)等。这一时期的幻想类儿童电影的主要特征是人文复归,体现了对人与生态的关注,注重亲情表现。首先是对动物的关注,《太空营救》讲了艾尔加人帮助豆豆、戴维和丹尼同蜥蜴人展开斗争营救熊猫、猩猩的故事;《海洋朋友》是一个想爸爸的小男孩方小奇和即将放归大海的小海豚琪琪的故事。在这两部影片中,动物加入到了孩子们的故事中,是当下生态观念的一个折射。对人的关注主要表现了现实生活中一些比较常见的生活困顿,比如童话剧《小宝贝和大宝贝》是孩子们关爱盲人和孤独的老年人的故事;《长江七号》是农民工子女的成长的故事;《火星没事》讲了一个单亲家庭的孩子和父亲的冲突与亲情。

除了重拍片《宝葫芦的秘密》,只有张之路编剧的《危险智能》延续了对科学的思考,少女桑薇和同伴阻止了无良科学工作者和野心家通过无线网络控制被植入电子芯片的学生以企图主宰未来社会的阴谋,新世纪以来的这几部儿童幻想类电影更少了一些对人类社会的负面现象的思考与展现,影片冲突减弱,冲突的解决趋向于调和式的解决,而不是一方消灭另一方的胜利。同时,影片中的人与人之间的亲情表现更加浓重。在九十年代的几部电影中,以《疯狂的兔子》为代表,比较注重表现亲情,然然为了寻找丢失的豆豆,在地铁拉小提琴,其情其境,感人至深。而在新世纪的这几部电影中,亲情的表现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展和深描,现实中的各种情感关系在影片中得到了浓墨重彩的表现,特别是父子情等亲情更突出。

在新世纪的几部电影中,儿童本位的创作观念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儿童的世界成为镜头的中心,儿童的世界在电影中是一个自足的世界,而成人世界往往成为这个自足世界的一个附属系统,在《海洋朋友》与《火星没事》中则表现了这两个世界的冲突,在《长江七号》中则是这两个世界的和谐与相融。故事的儿童本位进展比较大,但在叙述方式的儿童本位上还是没有太多的进展。

二、存在问题及原因

新中国成立六十年来,幻想类儿童电影经历了从无到有,从保守到开放,从事业到产业的发展转变,整体上质量逐渐提升,出现了一批深受青少年儿童观众喜欢的优质电影。但从另一方面来看,我国幻想类儿童电影还存在一些很致命的缺陷,严重地制约着我国幻想类儿童电影的进一步的发展。

1.幻想类儿童电影的缺憾

(1)科幻类儿童电影发展过慢

科幻电影要有构思的幻化性、基础的现实性、形象的超人化和思想的现代性等四特征[4],中国科幻类儿童电影最缺少的就是这种科幻特征。张之路编剧的《霹雳贝贝》之所以在中国儿童电影史上具有很重要的位置,首先就是因为许多人认为它是第一部儿童科幻电影。其实,这部电影本身并没有多少科学含量,只是相比在《小铃铛-续集》中的机器人、飞碟式飞机等科幻因素,还是进步不少。《小铃铛-续集》中机器人至多不过是个现代版的孙悟空,他展示遥控器、飞碟式飞机同小铃铛一样,都是孙悟空式的一声“变”就可以了,如同魔法一般。也有人不认为这部电影是科幻电影,而是“奇妙的科学幻想+真实的现代生活+寓言式的哲理+儿童情趣,这五种要素有机组合成的独特的一种艺术样式——现代童话影片!”[3]

至于后来的《魔表》成为科幻片,就是因为那个具有神奇力量的表的电子元件是宇宙大爆炸的产物,是宇宙大爆炸这个概念使得这部电影有了科幻的名分。应该说,魔表的神奇力量是没有现实科学理论或可能的推论作为依据,其实质上还是非理性的前科学思维。《大气层消失》中的150吨剧氯化氢烧穿某地区上空的臭氧层,许多动物被毒死,包括东北虎、黑熊,但是人还是在没有任何防护的情况下就靠近了泄露剧毒的罐车,可信性不强;至于小男孩能听懂动物的语言,且只有一天的时间,更像是童话或传说。

一般认为“违反基本科学原理的幻想式的或现代神话式的影片,不是科学幻想片。”[5]《疯狂的兔子》和《危险智能》在基本科学原理上基本还可以经得住推敲,也算是两部科幻儿童电影。即使今天来看,这两部电影中关于人的情感与智力问题的探讨还是非常吸引人的。当然,这两部电影在结构上有相似性,因为当时的拍摄条件等原因,在技术上还有许多不足之处,也不能称之为完美之作。相比来说《危险智能》要成熟得多,即使取得了不菲票房收入的《长江七号》在科幻内容的吸引力上还是比不了它的。而新世纪的科幻题材儿童电影中,对于人的关注淹没了科幻内容,也淹没了对科学的探索与思考。《火星没事》在科幻内容上同《长江七号》也没有太多的区别,科幻类的儿童电影的发展几乎是停在《危险智能》这部电影的水平上。

科幻类电影对激发儿童的热爱科学,培养科学想象力,启发儿童将来进行科学探索和研究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科幻类电影也是一个国家国民的科学想象力的体现。但中国的科幻类儿童电影的发展现状着实令人担忧。

(2)幻想类儿童电影的想象力整体贫乏

整体来看,除了科幻儿童电影,所有的幻想类儿童电影的想象力都很贫乏。首先就是表现内容过于拘泥于儿童的现实生活,不敢跳出现实。在早期阶段的幻想类儿童电影中,梦几乎成为了表现幻想的唯一形式,一直从十七年时期延续到八十年代,出现了的六个“梦”电影。而八十年代之后的幻想类儿童电影也还是都把眼光盯在了现实生活,大多数作品与其说是幻想类儿童电影,还不如说是儿童的现实生活的记录,外加一些幻想性因素,幻想性的因素只不过是现实生活的一个点缀。除了《马兰花》、《寒号鸟》等因为故事的文学文本是民间传说或童话之外,20多部电影全部都与儿童的现实生活密切相关,更有一大批直接就是儿童生活的写实。

缺少成体系的幻想世界,幻想世界缺乏自足性。“六个梦”虽然是在故事形式的想象上不够大胆,但在梦中却往往能展示一个奇观世界,一个与隔绝现实的世界。比如《小梅的梦》的玩具世界,《“下次开船”港游记》中的时间哥哥出走后的奇异世界,都是自足的幻想世界,与现实世界是隔绝的。到了九十年代,幻想世界与现实世界是打通的,跨入幻想世界就如同《荧屏奇遇》中明朝女红杏来到奇奇家中一样离奇,《魔画》也是类似的情况。而到了新世纪,这种自足的幻想世界几乎没有了。当孩子们都迷恋《哈利波特》与《纳尼亚传奇》的魔法世界时,我们的幻想类儿童电影还在想象儿童的成长故事。

幻想内容贫乏,主题精神偏狭。科幻类儿童电影大多是关于外星人和外星力量的,大多数幻想类儿童电影是对现实生活的想象,玩具世界,学校生活,朋友玩伴都是想象产生的基础。以这些内容为想象基础本身是没有错的,但关键是大多的想象都是写实性的想象,部分想象,想象力类似低龄幼儿时期。“儿童最容易理解的最初的实体就是人,而且主要是他们自己。因此,以人的观点所做的解释。象椅子、木棍和木马就是由于那样一种受乳母,儿童和小猫的动作所支配的人格意志的作用而产生动作的。”[6]大多都是对现实物体的人格化描述或超人化描述。在这些描述中满是各种形态的说教,缺乏来自远古神话或宗教想象的关于人及人类命运的思考与关注,大多数电影到了孩子成长到一定阶段就会觉得索然无味。

2.存在缺陷的原因

(1)文化缺陷中对幻想的禁锢

以上是幻想类儿童电影存在的最主要、最关键的问题,这个问题的根本可能要追踪到我们民族近几百年或上千年以来的想象力的贫乏或丧失,是关于民族性的问题。从思想上讲,儒家有“子不语,怪力乱神”的传统,新中国的现实主义文艺理论的传统对儿童电影也有影响,中国作协有文件明确指示:“童话、科学幻想小说也必须以生活的真实作基础,它应当是从实现(应该是‘现实’,可能是印刷错误)概括出来的,所描写的人物与事件应当是入情入理的。那种认为创作少年儿童文学作品可以不顾生活真实的看法,是不对的”[7]。也就是说,必须是生活中存在的事物,否则可以被扣上“不顾生活真实”的帽子。特别是新中国的文学艺术的发展经历过一些特别时期,人们的思想还是不能够更好的解放。比如《霹雳贝贝》在剧本写作之初就遇到了阻力,“有些人认为孩子们不会也不应该看这些想入非非的东西。”[8],在拍摄的时候,导演更是困惑重重:“厂艺委会讨论时,碰到一个难题:这部影片的样式究竟是科幻片?还是荒诞片?如果作为科幻影片,许多情节不符合科学原理和推论。作为荒诞片吧,影片中又有大量写实内容和场面……。创作艺术指导王澍同志是专门研究苏联电影的,他介绍了苏联儿童电影中出现了一种新的样式:现代童话片。……那就让我们来填补这一空白,进行一次‘冒险的尝试’吧!”[9]等等。即就是在新世纪,幻想类儿童电影的创作也受到一些政治话语的影响。

(2)缺乏正确的儿童观

儿童虽然是一个发展着的个体,但是并不等于其精神残缺,儿童的精神世界是一个自足性的文化体系。但是由于现实世界的成人与儿童的权力关系,儿童不能主宰现实世界,也不能主宰自己,而是被当成是成人世界之外的并在走向成人世界的一个他者,被当成成年人生命的一个延续,在某种程度上成了成年人的实现自己愿望与理想的一个工具性替代物。在知识精英那里儿童也往往被看成是被启蒙者和需要关怀的对象。所以,成年人常常把自己的世界强加给儿童,儿童常常是一个被侵犯者,儿童得不到平视的目光。儿童世界不是被看成一个同成人世界平行的自足的体系,而是一个被简单化了的不成熟、不完善的低一级的世界,儿童处在世界的被控制的一极。

正因为如此,在幻想类儿童电影中渗透了狭隘的教育主义。十七年时期与八十年代的一些幻想类儿童电影简直是学校教育的延伸,即使到了九十年代和新世纪,也摆脱不了狭隘的教育观的影子。即使有所谓的儿童视角的概念,也只是一个理想概念,最多也只能称其为精英分子或知识分子的儿童姿态或儿童立场,是一种伪儿童视角。《小铃铛-续集》在联邦德国上映时法兰克福市电影博物馆的负责人豪尔斯特·赛发就说:“我们的方法是把现实告诉孩子们,让他们自己去识别、判断,选择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从而知道自己应该怎样去做。”[10]伪儿童视角就是告诉孩子们应该怎么做。

三、 结语

1989年11月20日第44届联合国大会第25号决议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Convention on the Rights of the Child)第29条规定:“教育儿童的目的应是充分地发展儿童的个性、才智和身心能力。”但现实中的儿童是处在成人世界的被控制与被塑造之中,成人世界力图掌控儿童世界,儿童的教育并没有在个性与才智和身心能力的发展的向度上进行,更多夹杂的是成人的个体或团体的不合规律的单方面意愿。所以幻想类儿童电影的发展宏观一点地讲是文化问题,在现代化的进程中,文化的进步是幻想类儿童电影乃至更多类别的文学艺术作品的发展进步的一个外环境,同时,幻想类儿童电影乃至更多类别的文学艺术作品的发展进步是文化进步的串串的脚印。从中观来看,儿童电影的发展附属在政府的文件、评奖和资助金之下,不是一种长久之计,在电影产业化的今天,儿童电影的发展还是要产业化,走向市场。而从微观来看,人才是幻想类儿童电影发展的关键,培养人才,让更多的人投身到儿童电影中。

参考文献

[1]李利芳,《论童话的本质及其当代意义》,《兰州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第24页

[2]薛晓路,《少年儿童电影剧作研究》,《北京电影学院硕士学位论文集》 中国电影出版社,1997年,第186页

[3]曾耀农,《论科幻影片》,《无锡教育学院学报》1997年,第4期,第28页

[4]宋崇,《中国第一部现代童话电影的诞生——〈霹雳贝贝〉导演工作总结》,《儿童电影理论研究资料》 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编 解婷 执编 中国和平出版社,1988年,第125页

[5]徐南明主编,《电影艺术词典》中国电影出版社,1986年,第18页

[6]【英】爱德华·泰勒,《原始文化》 连树声译,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年,第286页

[7]《中国作家协会关于发展少年儿童文学的指示》,《儿童文学论文选(1949-1979)》锡金、郭大森、崔乙主编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1981年,第5页

[8]宋凤红,《按照中国的幻想传统来写》,《文艺报》2004年12月23日

[9]宋崇,《中国第一部现代童话电影的诞生——〈霹雳贝贝〉导演工作总结》,《儿童电影理论研究资料》 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编 解婷 执编,中国和平出版社,1988年,第125页

儿童电影的发展例8

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电视、报纸等媒介的普及深深地影响着人们的工作生活。电视广告业突飞猛进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左右着人们的思想和视野。儿童在现代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也越来越重要,电视媒介对儿童的成长发育具有很大的影响,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儿童消费行为和购物习惯,也影响着中国父母们的消费习惯,小到家庭日常用品,大到家庭的购房或买车等消费行为,这些影响因素也得益于电视广告的传播作用。

本文试图从以儿童为消费群体的电视广告出发,结合社会学原理,通过对儿童的消费心理特征分析并简单阐述电视广告对儿童消费行为的影响,从中得出一些结论和建议。

文中涉及到一个重要概念:儿童。根据《广播电视儿童广告准则》的规定:儿童是指12岁以下的所有小孩。因为本文讨论的广告目标受众是儿童这个特殊群体,根据我国《广告审查标准》第三十七条说明:“儿童广告,是指儿童使用的产品或有儿童参加演示内容的广告。”①

一、 中国儿童消费行为现状

中国的儿童消费者占有较大比例,构成了一支庞大的消费大军,他们消费能力惊人,不仅表现在家庭日常用品的消费上,更重要的是在大人们选择购物时也常把儿童的因素放在首要考虑的位置。

(一)中国儿童有自主消费权

在中国,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实行,独生子女数在家庭中也越来越多,他们在家庭中地位突出。儿童的经济来源主要是父母长辈们给的零花钱,还有一部分是鼓励收入,比如自己获得的奖金。由于儿童没有独立的经济能力,消费商品时所需要的现金是由其父母长辈来支付的,当然,他们的父母长辈也会参考他们的消费愿望,征求儿童的消费意见,做出购买或不购买的决定。

(二)儿童消费的心理特点分析

儿童消费心理的形成是在消费社会中逐步学习来的,今天的中国儿童在家庭中的地位越来越高,对家庭购物习惯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进而对整个社会的生产和消费领域产生巨大的影响。

1、儿童对商品的喜欢与否更多地取决于商品的心理满足效用

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儿童除了需要食物、居住之类的生理需要之外,他们还想获得安全感,被爱和爱别人,归属感,想独立、想成功。希望表达自己强烈的情感,强烈的好奇心,有驾驭的欲望,追求欢乐和刺激。儿童心理特点除了这些共性之外,男孩和女孩还略有不同。作为未成熟的男子汉,男孩希望借助某种有力量的象征来表现自己对力量的渴求。男孩喜欢与各种挑战较量时产生的勇敢的感觉,并借此展示自己的勇气;女孩则可能是受到母亲的影响,更多地表现为对美的追求,对魅力的向往,喜欢扮演母亲的角色以满足表露母性情怀的欲望。②

2、儿童消费者自我控制能力差,购买行为容易受外界影响

儿童没有成熟的自我意识,选择商品的能力很差,其产生消费愿望或购买商品的时候,主要是参考别人的消费行为,模仿他人的消费方式。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如父母、同伴、商家,特别是电视广告的影响。广告,特别是电视以声音、图像的结合、较高的收视率等独特的优势对儿童消费者群体的消费行为产生着巨大的影响。

3、儿童的购买行为主要受感情动机的影响表现出冲动性和不稳定性

求新、好胜、好奇等都可以促成儿童的购买行为,如服装的新奇样式、赠品、动画卡通形象类的糖果等等,都可引起儿童强烈的购买欲望。

(三)电视广告影响儿童消费行为的因素

电视广告是儿童获得商品信息的主要来源,影响儿童对商品的认知和情感,并影响儿童的购买行为。目前大量商业信息通过电视、网络等媒体专门针对儿童群体进行宣传,越来越多的儿童开始形成自己消费价值观。

二、广告对不同年龄段的儿童消费行为的影响

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具有自身独特的消费心理,并直接影响其消费行为。

(一)学前儿童2-5岁③

学前儿童的认知能力有限,他们对电视广告上的人物和信息有肯定的态度,会认为是真实的并且可靠的,喜欢看有儿童参与的电视节目和广告,他们在观看广告时注意力非常集中,专注于产品的颜色、形状等显著的特征。如果是对他们吸引力强的产品,学前儿童很难抵制诱惑,他们会采取策略让父母购买产品以满足自己的消费愿望和消费需求。

(二)小学早期5-8岁

这一年龄段的儿童在观看儿童电视广告的时候,注意力仍然很集中,开始具有早期的购物消费行为,大多喜欢冒险,认知能力相对以前大大提高。如果喜欢某一产品的广告,注意的持续时间会更长。

这阶段的儿童想象力非常丰富,如果儿童电视广告具有故事情节,就能很快吸引该年龄段的儿童,一旦需求产生,就会产生购买欲望,在自己经济有限的情况下,他们的消费行为会由父母陪伴购买转变为自己独立购物。

(三)小学晚期8-12岁

学前晚期的儿童更重视电视广告中产品的细节和质量,他们能够逐步区分电视节目和商业广告,并明白商业广告的说服性目的,他们喜欢现实生活中的英雄人物,比如体育和电影明星等,爱好有社会功能的产品。尽管儿童的消费行为会在青年和成人阶段继续发展,但是到12岁时儿童的消费行为已经基本完善。

三、电视广告对儿童消费行为的正负影响

儿童阶段是人的社会化发展的重要阶段,是个体获得态度、价值、需要、交往技能及其它能使个人参与社会生活的品质的过程③。儿童不是孤立发展的,儿童的社会化会受到社会各方面的影响和制约,儿童电视广告作为社会文化影响和制约的一个方面必然会对儿童的社会化产生影响。

儿童观看电视广告所形成的对广告商品的态度是儿童社会化的一个方面,是儿童准备参与社会生活,成为一个商品社会的合格成员的必经发展,它所引发的儿童认知、情感和行动意向是儿童社会化过程中一种重要心理和行为现象④。

(一)正面影响

第一,电视广告满足了儿童对信息的要求,各种广告还通过介绍不同商品的特征及识别方法,提高儿童的辨别力,促进儿童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的成熟。

第二,丰富儿童生活,带给儿童愉悦感。广告的世界是极其丰富多彩的,优秀的广告制作精美、情节动人,不仅具有较强的促销力,也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这些广告有助于提高儿童的审美感受能力,丰富儿童的生活,让儿童在广告提供的幻想世界中尽享欢乐。

第三,电视广告能够加速儿童消费的社会化过程广告,增强儿童社会交往意识。

(二)负面影响

第一,广告极大地刺激了儿童的购买欲望,由此助长了儿童炫耀、攀比的心理。

第二,广告促使儿童养成奢侈浪费的习惯。广告的作用就是使人们自愿地掏腰包,尽量地多花钱。面对广告的强大诱惑,一些儿童很难控制自己的花费,从而易养成大手大脚、奢侈浪费的不良习惯。

第三,广告可能误导儿童,影响儿童健康成长。广告为了实现其既定目标,会采取各种不同的手段来吸引受众,例如恐怖广告、荒诞广告。严重时还会误导儿童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对儿童心理产生不良影响,妨碍儿童的健康成长。

四、对负面影响的修正

第一,就广告主而言,应在广告中提倡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帮助儿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避免误导广告的出现,克服电视广告对儿童的负面影响。

第二,广告人作为广告作品的具体制作者,对广告的最后呈现形态起着决定作用。因此,广告人在制作广告,尤其是儿童产品广告时,应慎重选择广告的表现形式,尽量避免使用可能对儿童产生不良影响的诉求方式。

第三,媒介既是广告信息的载体,又是广告信息的机关,还具有把关人的作用。因此,媒介应该主动承担责任,对广告进行严格的监督与审查,对于不健康的广告,拒绝播出。

第四,家长作为儿童的监护人,责无旁贷地应对儿童进行教育与指导。对儿童表现出的不良习惯和行为应及时加以纠正,引导儿童朝着健康向上的方向发展。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全社会都应参与关注儿童的行动,不仅是电视广告的制作者和者,在媒介日趋完善的形势下,中国儿童消费行为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广告的传播作用和方式,因此,全社会有责任和义务引导儿童的健康成长,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广告环境。■

参考文献

①褚霓霓:《广告法实例说》[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1:90-91

②陈树婷、曹立人,《儿童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和发展过程探讨》[J].《人类工效学》,2005(11):62-63

③吴艳青、程永高,《浅析电视广告对儿童成长的影响》[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23):84-86

儿童电影的发展例9

随着国外大量优秀的儿童电影作品被引入国内,儿童电影字幕翻译工作在理论和实践中都得到了充分的发展。然而,由于儿童文学在文学多元系统中处于边缘的位置,儿童文学的翻译研究工作常常被忽视。实际上,儿童文学的翻译并不简单。以儿童电影字幕翻译为例,由于儿童的直观感知力强但理解力弱,翻译内容必须契合具体、生动的形象;由于儿童的知识面不宽,翻译内容必须更加通俗易懂。

一、儿童电影字幕的语言特点

电影字幕主要分为两种,一类是片名、标识、片尾等说明性字幕,一类是对白、歌词等语言性字幕。电影字幕具有即逝性、同步性、辅等特点,儿童电影字幕一般以短句为主,并大量采用叠词和口语化的句子。因此,在翻译工作中,既要遵守儿童文学翻译的一般准则,又要结合儿童电影字幕翻译的特征。儿童电影字幕翻译的特点主要包括口语化、趣味化和韵律化三个方面。

1.口语化

口语化指翻译讲究通俗易懂、生动具体。儿童电影字幕是与电影对白一一对应的,在屏幕上停留的时间很短,观众无暇思索。因此,译文必须简洁、直接、流畅。

2.趣味化

趣味化指翻译的内容能使儿童感到快乐。著名儿童教育家、儿童心理学教陈鹤琴教授认为“凡是使小孩子快乐的刺激容易印刻在小孩子的脑筋里”。翻译儿童电影字幕使用幽默风趣的语言更能激发儿童的兴趣并引起共鸣。

3.韵律化

韵律化指翻译的语言要有节奏感,儿童总是先对韵律和节奏感兴趣,韵律和节奏给儿童一种审美愉悦,能够激发他们的情绪,陈鹤琴教授也提出“音乐是儿童生活中的灵魂”,“让儿童生活音乐化”。

二、儿童电影字幕翻译的策略

儿童电影字幕的翻译属于儿童文学翻译和电影字幕翻译的一个交叉细分领域,其独特性要求我们更加注重翻译策略的选择。归化与异化两种翻译策略是后现代语境中对直译与意译两种翻译策略的延伸。1995年,美国翻译理论家Lowrence Venuti在专著《译者的隐身》(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中明确提出并界定归化与异化两种翻译策略之后,翻译理论界和实践中关于归化与异化的讨论与运用开始越来越多。

归化翻译主要运用目的语文化易于接受的表达法,使译文更通俗易懂,更适合于读者。异化翻译主要再现原文的色彩,保留异域文化。基于前面论述儿童电影字幕的特征,笔者认为儿童电影字幕翻译应该在儿童容易接受的前提下,尽可能地进行文化传播和教育,因此译者首先必须走进儿童的世界,了解儿童的思维和说话方式,尽量让电影字幕的译文充满纯真和童趣;其次,儿童电影字幕翻译应采用归化为主的翻译策略,处理好源语与译语文化差异问题,并适当地运用异化以拓宽儿童的知识面,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

三、儿童电影字幕翻译策略的运用

美国儿童电影《夏洛的网》(Charlotts’s Web)改编自美国著名作家埃尔文・布鲁克斯・怀特的经典同名童话作品。电影讲述了弱者之间相互扶持的故事,除了爱、友谊之外,还有一份对生命本身的赞美与眷恋。

1.归化策略在电影《夏洛的网》字幕翻译中的运用

例:――It is a runt.

――它是一只落脚猪。

Runt 是指发育不良的小动物,而落脚猪先天发育不良,体质弱,体重轻,因为猪群大小差异悬殊,抢不到食物或总是吃不够。本句采用归化的翻译策略,将其翻译成落脚猪,与下文中Fern的父亲说“there’s 11 pigs and only 10 teats”形成契合。

2.异化策略在电影《夏洛的网》字幕翻译中的运用

例:――Hey! When did Fern get a pig?

Avery,it’s rude to point,give me that.

――嘿!芬恩什么时候有了只猪?

埃夫雷,指人很不礼貌,给我。

在西方礼仪中,说话时用手指人是很不礼貌的行为,对这种行为的教育容易被国内儿童接受和理解。因此,在本句翻译中,采用异化的方式,既保留了原文的意思,又向儿童介绍了西方的礼仪文化,增加了儿童的见识。

四、结语

归化和异化两种翻译策略各有优点,两者相辅相成。结合上述分析,笔者认为在儿童电影字幕翻译中应合理运用归化和异化两种翻译策略,在语言方面更多采用归化的策略,在涉及文化相关内容的翻译时应更多采用异化的策略。从语言方面来看,儿童尚处于母语学习阶段,语言中“欧化”、“不顺”的成分容易造成干扰,不利于儿童的语言发展。从儿童心理方面来看,儿童思维尚未成熟,意志力相对薄弱,太多异质的文化因素会击溃他们的阅读兴趣和信心。然而,翻译毕竟是一种跨文化交际,为了完成这一交际使命,儿童电影字幕中的异域文化因素应予以适当保留,但应以“易懂”、不引起误解为限,必要时可加注说明。

参考文献:

[1]Venuti L.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A history of Translation [M].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1995.

[2]郭建中.归化与异化:道德态度与话语策略[J]. 中国翻译,2009.

儿童电影的发展例10

以上的观点对于电影媒介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这是因为作为媒介教育之一的电影媒介教育在对象上是全民教育(而不是专门针对学电影的大学生),在跨度上是终身教育(而不仅仅是小学、中学和大学),在渠道上是立体教育(包括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场所,还包括院线观影、学校观影、互联网观影等观影方式),在方法上采取体验教育(因为电影媒介的形象直观性,更容易让受众全身心地浸润其间,实现充分的体验教育),在讲求学习的迁移与意识的启蒙的同时,重在授人以渔,即重在教会受众能够从电影的视听语言等形式分析入手,进而可以理解电影媒介所蕴含的民族文化、国别文化、主题意蕴乃至意识形态,形成理解和批判的能力与方法。

以下我们就来分析媒介素养养成与电影媒介教育特别是少儿电影媒介教育之间的复杂互动关系。

媒介素养养成是近年随着大众媒介崛起而出现的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其源在于大众传播媒介的迅猛发展以及与受众产生的复杂的互动关系。鉴于媒介素养不断变化的本质与使用情况,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索尼娅利文斯通(Sonia Livingstone)教授认为,媒介素养是在各种媒介语境下近用、分析、评判和创作信息的能力而媒介素养养成不是一朝一夕之事,更不是一种媒介所能完成之事。而本文则侧重从电影媒介素养的养成角度,来探讨少年儿童的电影媒介教育与媒介素养养成。

受到皮下注射论和子弹论等媒介影响论的影响,过去的媒介教育工作者多倡导保护主义的教育模式,美国学者波兹曼提出了著名的童年的消逝,即波兹曼运用他对心理学、历史学、语义学和麦克卢汉学说的深刻见解以及常识,非常有说服力地阐述了一个触目惊心而且颇具独创的论题,即童年的诞生,是因为新的印刷媒介在儿童和成人之间强加了一些分界线,而在电视之类媒体的猛烈攻击下分界线变得越来越模糊,成人的性秘密和暴力问题转变为娱乐,新闻和广告定位在10 岁孩子的智力水平。

但随着研究的深入,新的媒介教育工作者提出超越保护主义。例如英国学者大卫帕金翰在他的《超越保护主义》一文中概括性地指出,上几代媒介教育工作者大多建立于一种保护主义的教育模式,力求通过媒介教育,使学生免受媒介所传播的不良文化、道德观念或意识形态的负面影响。如今,由于这种教育模式缺乏对青年人接触媒介经验复杂性的了解,也没有教给学生如何应对急剧变化的媒体环境,所以,这种模式已经越来越多地受到批评。因此,今天的媒介素养教育更强调多种媒介多元共生的外部生态、媒介与受众复杂互动的关系,不再将少年儿童视为被动接受的一方,同时,强调了面对大众媒介迅猛发展的事实,疏胜于堵。

在这种大的背景下,作为大众媒介之一的电影媒介教育也被纳入到从小学到大学的教育体制中,这在欧美发达国家表现尤为突出。例如在英国和澳大利亚等国的中学也开设有媒介研究课程。例如,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英国的中学就增设了电影研究和媒介研究课程,这一课程也进入了全国性的考试范畴。此外,媒介研究也已成为澳大利亚部分小学和初中的课程,具体包括摄影、印刷媒体和电视方面的课程。事实上,美国学界也一直注重将电影教育融入高等院校的通识教育体系。20 世纪60 年代初,美国九所大学增设电影专业,而到80 年代,美国开设电影教育课程的高校已经增至一千余所,并且仍然保持增长的势头。值得注意的是,其目的并非仅在于培养专职的电影工作者,而是将电影作为一门人文学科融入大学文化教育的综合体系之中,从而帮助高校学生掌握新世纪影像文化多维的视听思维方式,掌握更为多样的艺术表现手法,提高学生对电影内容的判断、评价能力和运用影视媒体的能力。

而在我国,在1922 年中国少儿电影的开山之作《顽童》以及之后的少儿电影创作,均秉持寓教于乐的传统教育理念。而与之相关的少儿电影理论与批评,清楚地看到少儿电影在教育少儿方面的直观形象的优点,提出了儿童本位的影片、儿童教育的电影片、儿童电影的观众细分等观点。而激进的左翼少儿电影理论与批评家们在学习苏联的基础上,提出了学习苏联儿童电影创作体制保障、儿童电影创作内容所具备组织动员和教育鼓舞之作用、用儿童电影塑造社会主义新人等思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更是在体制、组织和机制上保证了少儿电影的创作、生产,如1981 年儿影厂的设立,以及设立后每年国家在政策、资金和发行等方面给予的倾斜与资助。各级党和政府以及新闻媒介也在不断呼吁重视电影在中小学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倡导在中小学中实行电影媒介教育。事实上,中国的儿影厂是世界上第二个专门为少儿创作电影的电影机构,在中国少儿电影发展史上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功勋。同时,中国党和政府一直高度重视电影的媒介教育功能,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均旗帜鲜明地提倡电影媒介教育,特别是针对少年儿童的电影媒介教育。

作为媒介素养养成中的一种重要种类,电影媒介素养教育承担着重要的作用,下面以少年儿童的电影媒介教育为例加以说明。

(一)少儿电影教育的对象主体是少年儿童,要建立适合他们年龄阶段观看的片目库少儿电影教育的对象主体是少年儿童,因此,深入研究和确定少年儿童的内容分层就十分重要。事实上,儿童概念的提出是一个现代性的概念。法国学者阿利埃斯在其《儿童的世纪旧制度下的儿童和家庭生活》中认为,从中世纪末期以来,父母逐渐开始鼓励小孩与成人分离,以儿童及对儿童的保护和教育为中心的新的家庭观发展起来了。将儿童时期视为一个最特殊的人生阶段,这个观念自此扎根于现代西方思想之中,并席卷世界,成为无可动摇的价值观。美国学者波兹曼在《童年的消逝》中认为事实上,如果我们把儿童这个词归结为意指一类特殊的人,他们年龄在7 岁到比如说17 岁之间,需要特殊形式的抚育和保护,并相信他们在本质上与成人不同,那么,大量的事实可以证明儿童的存在还不到400 年的历史。的确,如果我们完全用一个普通美国人对儿童这个词的理解,那么童年的存在不超过150 年。因此,我们可以说,儿童的发现是人类社会走向进步与文明的标志之一。目前,国际和国内的少年儿童的年龄界限的上限为18 岁。首先来看一下联合国和我国对少年儿童的年龄规定。根据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规定:第一条为本公约之目的,儿童系指18 岁以下的任何人,除非对其适用之法律规定成年年龄低于18 岁。

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规定:第一条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根据宪法,制定本法。第二条本法所称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

陈永明主编的《儿童学概论》中认为我们所说的儿童包括:学前教育的对象---婴幼儿(0-6 岁),小学教育的对象---少年儿童(6-12 岁),中学教育的对象---青少年(12-18 岁)。综上所述,一般认为的未成年人主要是指18 岁以下的人群,而在这一群体中,又因为其生长发育的阶段性不同以及现在全世界主流的学制划分,具体分为三个阶段:0-6 岁称之为幼儿阶段,一般对应为幼儿园阶段;6-12 岁称之为儿童阶段,一般对应为小学阶段;12-18 岁称之为少年阶段,一般对应为中学阶段(包括初级中学:12-15 岁和高级中学:15-18 岁)。

据此标准,国内主流的儿童文学理论界将儿童文学分为三个层次幼年文学是为三岁至六七岁的幼儿(幼儿园阶段)服务的文学。童年文学是为六七岁到十二三岁的儿童(小学阶段)服务的文学。少年文学是为十二三岁到十七八岁的少年(中学阶段)服务的文学。 因此,在进行少儿电影教育之前,一定要将少年儿童对象清楚地分开来。可以学习少儿文学中的读者对象的三个层次和少儿阅读中的阅读分级制度,即针对儿童和少年的不同年龄阶段的认知水平和接受水平,制订不同的阅读内容。在少儿电影界,也应该按照受众对象年龄的差异进行区分,如张之路在《中国少年儿童电影史论》中认为在中国大陆,儿童电影是一个总体的概念性习惯用语,在这里谈到的儿童在实际中包括了幼儿(学龄前、小学低年级)、儿童(小学中高年级、初中低年级)、少年(初中高年级和高中)三个年龄阶段的人群,儿童电影也就是以这三个年龄阶段儿童为受众的电影。显而易见,虽然他们都属于未成年人的范畴,但在这个十几年的年龄段跨度里的未成年人,无论从生理或心理上都存在着巨大差别。他们的知识积累和文化结构,对生活的认识程度、判断能力,对艺术的欣赏趣味等诸多方面都是不同的。除此之外,也有将为3-12 岁儿童观看的影片称为儿童电影,将为13-20 岁青少年观看的影片称为青少年电影。

以上的这些区分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不同年龄阶段的观众的观影需要。我们今后的少儿电影教育的对象意识要进一步加强,不能笼而统之的只是面对普泛的少儿观众进行电影教育,而要针对少年儿童受众的年龄、接受水平等进行细分,如针对儿童的观影和针对少年的观影侧重点不同。如果将拍摄给儿童看的儿童电影给少年观众看,少年观众会觉得不过瘾,而将拍摄给少年读者的影片给儿童观众看,儿童观众又会觉得看不懂。因此,针对少年儿童观众因为生理心理差异而导致的观影内容的差异,就更加需要懂得电影学、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的各种专家的共同参与,就不同年龄阶段的少年儿童适合观看的电影进行分级指导和片目确定,最终建立适合他们观看的片目库,然后有的放矢地根据少年儿童不同的年龄层次和需求进行观影片目的选择。

(二)少儿电影教育的内容可以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

少儿电影教育的内容主要是指适合少年儿童观赏的电影资源,正是这些电影资源构成了少儿电影教育的基础,其内容可以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

狭义是指少儿电影,根据2005 年出版的《电影艺术词典》定义:为少年儿童拍摄的故事片。即从培育儿童的需要出发,从儿童本身的精神需要出发而拍摄的、适合他们的欣赏特点和理解能力的影片。这种影片的创作,一般都充分考虑到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心理和智力特点,从选材、构思到艺术表现的整个过程,都注意作品有益于儿童,容易为他们所理解,并为他们所乐于接受,儿童片的儿童,不是指题材范围,而是指服务对象。因此,少儿电影即以少儿为本位的电影,拍摄者以少儿为本位,根据少儿的接受心理、接受水平和能力而拍摄的影片,这样的影片很多,如《小兵张嘎》、《鸡毛信》、《我的九月》、《寻找成龙》等。而少儿电影的数量虽然与拍给成人观看的数量相比较少,但其绝对数字也并不少,截止到2008 年,中国少儿电影已经拍摄了五百余部,有一百五十余部共荣获国内外各种荣誉达五百余项,其中59 部在世界上25 个国家和地区的各类电影节荣获一百二十多项,显示了中国少儿电影的实绩。这些少儿影片中有很多经典之作,可以作为面向少年儿童的电影媒介教育的重要观影材料。此外,除了中国之外的其他国家拍摄的优秀的少儿电影也可以成为中国少年儿童的电影媒介教育的观影材料。

广义是指除了以少儿为本位的少儿电影外,还包括其他适合少儿观看的电影,这些电影未必是创作者专门给少儿拍摄的电影,但因其内容与少儿生活、思想有联系,也会成为适合少儿观影的影片。这样的电影也很多,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教师电影。有研究者将这类电影称之为教育电影,而我认为将之称之为教师电影更准确。因为这种电影类型的表现主体是教师,反映的工作场所是学校,其中最主要塑造的还是教师形象,这也是教师电影与儿童电影的叙事立足点的不同,即特别突出这种电影类型的电影表现的主体是教师,反映的工作场所是学校。代表作有陈凯歌1987 年导演的《孩子王》,吴天忍1991 年导演的《烛光里的微笑》,何群1994 年导演的《凤凰琴》,杨亚洲2002 年导演的《美丽的大脚》,郑克洪2007 年导演的《我的教师生涯》。除中国外,外国的教师电影有伊朗电影《黑板》、法国电影《放牛班的春天》、美国电影《音乐之声》、《霍兰先生的乐章》、《弦动我心》、《死亡诗社》、《蒙娜丽莎的微笑》、《心灵捕手》等等。除了教师电影外,其他适合少年儿童身心观看的优秀的电影作品,经过把关审核后,均可以成为少年儿童电影媒介教育的重要的观影资源。

可以说,作为少年儿童电影媒介教育的电影本身就具备认知功能、娱乐功能、审美功能、教育功能等四大功能。作为一种形象直观的艺术形式,电影自诞生之初就承担着寓教于乐的重要使命,在经历了上百年的发展后,电影已然由最初的街头小玩意变成了今日的第七艺术,具备了丰富的艺术内涵和技巧,同时也已成为了当今时代的时代话题的主要制造和讨论的场域。如2015 年侯孝贤导演的《聂隐娘》,就引起了社会各界观影者的不同反响,话题围绕着艺术与商业、历史与虚构、看得懂与看不懂展开,挺派和倒派争论的不亦乐乎。除此之外,陈凯歌的《道士下山》、郭敬明的《小时代4》等也均引起了相关的社会话题。电影已经成为了我们今天这个社会的一个公共话题的制造者和生产者,成为了一个时代症候式阅读的样本。作为媒介教育的重要媒介之一的电影在这个时代承担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作为少年儿童电影媒介素养教育的电影资源,无论是狭义的还是广义,只要是适合少年儿童观赏的优秀之作都可以承担起媒介教育的重任。

(三)少儿电影教育的场所可以形成三个层面的联动互补

首先是最初的家庭。家庭是少年儿童生活和成长的最重要的环境,也是他们最初亲密接触的环境,对他们的影响极为深远。以前我们呼吁家庭中父母要重视亲子阅读,就是强调父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的陪伴和教育,而阅读主要是针对纸媒介而言。随着电子媒介和数字媒介的发展,我们要呼吁家庭中家长要陪伴孩子亲子观影,也就是在孩子成长过程中,面对汹涌而来的电子和数字媒介,宜疏不宜堵,同时要积极介入,多陪同孩子一起观影,逐步教育和培养孩子对于电影的理解和批评能力。同时,这也要求家长应具备电影媒介素养,这样才能够引导孩子观影并且具备初步的理解和批评能力。

其次是少年儿童生活和学习的学校。首先是教师应具备电影媒介素养,这样才能够科学合理地进行课程设置、组织学生集体观影、观影后教育引导学生具备正确的电影媒介观。因此,可以在师范院校乃至于非师范高校中开设电影媒介教育课程,让未来的教师们自己具备良好的电影媒介素养,才有可能在未来的教学工作中很好地引导学生。同时,我们在过去的教育实践中摸索出来的学生在校期间的集体观影、撰写观后感、老师点评提升的模式不要轻易的弃之如蔽,应该在新的教育环境下有新的发展。如现在随着校园多媒体的发展,校园观影也越来越普遍,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集体观看适合少年儿童观看的优秀的影片,观后可以各种生动活泼的形式组织学生对于所观影片的反馈,教师在其中积极有效地引导学生,最终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电影媒介素养。

儿童电影的发展例11

只要打开电视,各种各样的儿童电视广告充斥我们的视野,尤其是儿童电视广告,短暂的播出时间与生动有趣的画面,更是吸引婴幼儿的注意和兴趣。儿童电视广告正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广大婴幼儿以及我们的家庭。

一、儿童电视广告对婴幼儿生理上的影响

(1)对婴幼儿视力的影响。婴幼儿的眼睛正处于发育期,眼角膜、晶体及视网膜还没有完全发育成熟,过早且长时间看电视容易给眼角膜、晶体及视网膜造成损害,影响孩子视力及视觉发育,还可能造成屈光不正。所以,3岁以下婴幼儿不宜过早看电视。

(2)对婴幼儿听力的影响。电视机音量应该控制在60分贝以下,不然时间长了,将导致婴幼儿听力下降,影响婴幼儿的性格、动作、语言、智力等,导致其精力不集中、性格变的急躁、语言表达能力差、缺乏好奇心等。

(3)电磁辐射对婴幼儿的影响。婴幼儿是电磁辐射的敏感人群,电磁辐射可能导致婴幼儿智力残缺,长期处于高电磁辐射的环境中,会使血液、淋巴液和细胞原生质发生改变,造成儿童白血病的发生等。电视发出的x射线每小时可达8―12毫雷姆,当它接触到儿童的躯体,会穿透某些细胞引发细胞变性、组织损害,从而导致以眼睛肌肉痛、精神失常为主要症状的疾病。

(4)使婴幼儿免疫功能降低。电视发出的光线压制了一种重要的激素――褪黑激素的产生。褪黑激素减少可能增加细胞DNA变异的机会,容易引发癌症。

(5)睡眠失调。感觉器官受到过度刺激容易导致失眠。

(6)易患自闭症。这与看电视导致社交时间减少有关。

(7)肥胖。这是因为看电视的孩子运动量减少,某些激素的分泌受到影响,导致脂肪增加,胃口大开。

(8)注意力不集中。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较短,也更容易患上多动症。

二、儿童电视广告对婴幼儿语言、动作的影响

我的女儿现在两岁8个月,平时我在看电视剧的时候,她对电视剧不感兴趣在旁边玩玩具。但是当电视里插播广告时,她就会放下手中的玩具,看电视广告,特别对儿童电视广告感兴趣。在一岁之内,她还不会说话时,看见电视里演吃的广告时,他就用手指电视,然后又指着嘴要吃,看见纸尿裤的广告时,她就使劲拍自己的小屁屁。听见喜欢的音乐,会随着音乐跳舞,到一岁以后会说一些简单的话了,就直接说:“吃”“买”,到超市看见了也会要了。到两岁以后,就更厉害了,广告中的广告词还没说,她就会先说出来“0泡,0泡,我要0泡,0.0,0.1”

在本文作者所做的问卷调查中,基本每个孩子都会有这些过程。本文作者在秦皇岛地区做的0至3岁婴幼儿对儿童电视广告的态度问卷中表明,宝宝看儿童电视广告的反应,1.要广告中的产品,占27%;2,随音乐手舞足蹈,占30%:3.能说出广告词或能唱出广告中的歌曲,占25%;4.没有反应,占10%;5.其它,占8%。其中有些孩子选两项,如选1.要广告中的产品,3.能说出广告词或能唱出广告中的歌曲,或者选2.随音乐手舞足蹈,3.能说出广告词或能唱出广告中的歌曲,有的孩子还选了三项1.要广告中的产品,2.随音乐手舞足蹈,3.能说出广告词或能唱出广告中的歌曲。

在秦皇岛地区做的0至3岁婴幼儿对儿童电视广告的态度问卷中为什么喜欢看儿童电视广告?有七个选项,各占比例为:1,因为故事情节,占7%;2,因为人物,占11%;3,因为语言,占16%:4,因为产品,占9%;5因为画面,占25%;6,因为音乐,占30%;7其它,占2%。在这七个选项巾,因为音乐的有30%,因为语言有16%选因为音乐的比语言的高14%,这和新生婴儿能感知语言中蕴含的各种音乐要素有关,如声高、力度和节奏等。婴儿能够随周围人的讲话声音有节奏的摆动他们的小胳膊小腿;如果说话人的语速语调发生了变化,那么他们摆动的节奏也会随之变化。可见婴儿对语言所做的反应,不是对言语内容的本身,而是对其所包含的音乐要素的感知。因此,婴儿对音乐的感知能力要早于对人类的言语的感知能力,这也说明了为什么选因为音乐的婴幼儿多。

其中随音乐手舞足蹈,占30%,所占的比例比较高,婴幼儿对音乐的有一种本能的、白发的反应。 婴幼儿能根据音乐自发地做出许多不同类型的身体动作,比如摇摇脚、点点头、抬抬脚跟、前后移动膝盖等。并且随着月龄的增长,婴幼儿的动作与音乐的协调能力也在逐渐提高。

再有选能说出广告词或能唱出广告中的歌曲的占25%。儿童电视广告对婴幼儿语言上的影响是双面的,一方面是积极的影响,婴幼儿通过欣赏优美的儿童电视广告,学习遣词造句,丰富婴幼儿的语言;例如我家宝宝在三岁时,看到帮宝适纸尿裤的儿童电视广告时,会说:“这是我小时候用的,不会把裤子尿湿,现在我长大了就不用了,我有尿了会上厕所!”一方面是负面的影响,会阻碍语言的学习。婴幼儿时期是一个人学习语言、发展语言能力最主要的阶段,儿童在成长过程中,是以类比推理模式不断发展各种语言行为规则,并力图在类似的环境中运用这种新的表达,这是儿童学习的一种方式。而目前出现的一些电视广告语言使用不规范,存在随意篡改诗词、成语等现象,对儿童误导作用不可忽视。另外还有一些电视广‘告为了出新出奇,往往不顾婴幼儿的心理、生理发展特点,做出不正当的诱导,影响了儿童对长辈应有的尊敬。

三、儿童电视广告对婴幼儿行为的影响

儿童电视广告对婴幼儿在行为上的影响,除了婴幼儿在行为动作上的模仿之外,主要是要求家长购买广告中宣传的产品。我的女儿在收看“歪歪、乳娃娃等儿童电视广告时,要广告中的产品,而且到超市购物时多次要求我为其购买该产品。

本文作者在对0至3岁婴幼儿的调查中发现,有27%的婴幼儿会要求家长购买在儿童电视广告中看到的产品,同时家长为孩子购买广告中的产品的比例比较高。进一步分析表明,婴幼儿要求家长购买广告中宣传的产品与孩子的年龄、性别、所属家庭的经济状况关系并不大。调查中还发现,大多数的家长会向孩子解释广告中宣传对产品的优缺点,使孩子在体验产品的同时对产品有进一步的认识。相关分析表明,家长的这种态度与其学历、职业或家庭的经济状况无显著关系。

婴幼儿对父母的购物要求受儿童电视广告影响最明显的时期是在幼儿阶段,也就是1至3岁。广告使商品对婴幼儿产生很大的 吸引力,并使其渴望拥有、尝试该商品,但当父母拒绝婴幼儿的购买要求时,婴幼儿会表现的烦躁、愤怒、哭闹,令父母无以应对,对父母和婴幼儿双方均造成不适当的心理压力。由于婴幼儿在家庭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婴幼儿的话语权影响着家庭的购买决定,而婴幼儿越来越多的购物要求容易引起父母与婴幼儿之间的冲突,它在一定程度上将导致对婴幼儿心理上的负面影响。

但是当父母满足婴幼儿的购物要求后,婴幼儿的心理也会发生变化。当许多婴幼儿如愿以偿地得到了他们想要的商品时,他们却觉得期待已久的商品不如想象中的好,会感到失望、懊恼。因为儿童电视广告使他们相信,拥有渴望得到的商品会使他们获得电视广告中所描绘的那种欢乐,而一旦得到了渴望的商品,又会因为对商品不满意,而变得更加沮丧。因此,儿童电视广告可以极为容易地左右这些婴幼儿。

四、儿童电视广告对婴幼儿意识的影晌

儿童电视广告的目的是说服儿童及其家长去购买其产品,广告的这个特点决定了广告夸大宣传其卖点。然而,正是这其中艺术夸张的“度”影响着婴幼儿,容易引发深层次的道德问题。近几年我国的学者及社会各界人士如教育者、人大代表和家长等对儿童电视广告对婴幼儿的影响也是非常的关注,但是由于儿童电视广告在我国起步比较晚,这方面的研究并不是很深入。而婴幼儿产品企业利用儿童不能完全独立的深入思考理解广告的这个弱点和他们将是未来的消费者的这一特点,在电视节目中大量投放儿童电视广告,通过儿童电视广告生动有趣的情节,动听的音乐,漂亮的画面,充满诱惑的语言,夸大的效果吸引幼儿想去拥有,让幼儿去要求家长为其购买,推销他们的产品。

本文作者在秦皇岛地区0至3岁婴幼儿的调查中发现,婴幼儿对儿童电视广告节目表现出较高的喜爱程度,在四种喜爱程度中(不喜欢、一般、比较喜欢、特别喜欢),仅有10%选择了“不爱看”。事实上婴幼儿是非常喜欢看儿童电视广告的。

由于儿童电视广告侧重了营销的目的,而忽视了婴幼儿的身心发展的特点,儿童电视广告对0至3岁婴幼儿的思想意识形成和道德发展通常具有消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误导婴幼儿过度追求物质。现在可以说是一个物质的社会,广告主极力夸大产品的特点,将产品的正面信息介绍给消费者,而不提其负面的内容。让消费者购买,以此拉动消费。成人有时都不能理智的去消费更何况是婴幼儿,由于婴幼儿还不能独立思考,所以一些儿童电视广告中过度夸大拥有产品时的喜悦难免会使婴幼儿想去拥有,产生了对物质消费过分地追逐,并且喜新厌旧,追求新鲜。

(2)诱导婴幼儿过度消费。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新技术的应用,儿童产品日新月异,形形的儿童电视广告刺激着儿童消费的欲望。如此以来,婴幼儿误以为生活的满足就是拥有更多广告中的商品,而没有价格概念,有些工薪家庭已因为婴幼儿的高额消费深感压力。

(30误导婴幼儿产生不正确的优越感或自卑感。就儿童电视广告内容本身而言就会无形中给部分婴幼儿带来心理影响。另外,小朋友之间存在对某电视广告产品购买的攀比,要求家长购买,拥有广告中宣传产品的婴幼儿会心情愉悦,自然产生优越感,而无法拥有产品的婴幼儿内心会产生阴影。